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迪顾问(CCID)正式发布《2022-2023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浪潮云洲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主力厂商之一,同时跻身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厂商、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厂商竞争力领导者象限,位居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厂商竞争力象限第一位,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地位、发展能力双料第一,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领先的"双跨"平台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覆盖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全流程,涵盖工业软件、工业通信、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智能设备、工业安全等五大领域。无论从产业维度看还是技术架构维度看,平台都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赛迪顾问指出,作为中国工业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1089.6亿元,突破1000亿元,进入高速发展期,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浪潮云洲长期深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与创新应用,位居领导者象限。

1.jpg

浪潮云洲于2018年推出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连续四年入选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已获评"双跨"平台动态评价中跃居全国第四,刷新排名纪录,从创新技术、平台赋能到场景应用、社会贡献度,实现全面突破创新,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依托山东省标识解析标准化研究院、浪潮数字化转型咨询研究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山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中心(工业领域)、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两院一基地三中心"科研创新平台,持续锤炼"连接·安全·机理模型"核心能力,以数据要素为驱动,以服务为核心,通过边缘一体机、工业数据中台、工业数字孪生、应用开发平台和工业数据智能提供数实融合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目前,云洲平台不仅在工业大数据、工业应用开发、边云协同及云网边端融合等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还具备边缘计算、技术设施、工业PaaS、应用服务完整产品体系,全面支持云原生架构,聚合数据工厂、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平台等多种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础算法和建模工具,面向工业场景快速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数据汇聚、挖掘、分析、决策的一站式服务。

聚焦业务场景 强化数智赋能

在平台赋能方面,浪潮云洲聚焦业务场景,创新实践"工"字模式,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打造适合工业场景的数字基础设施,依托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点对点突破生产智能化专业模型,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实现社会资源灵活配置。

通过不断提升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浪潮云洲已重点突破工业智能设备、工业安全、工业软件、工业通信、行业解决方案5大产业链,锤炼云网边端软硬一体、工业安全全栈可信、"精益+智能"专业服务、产业融合平台运营4大核心能力,聚焦装备、电子、化工、采矿、钢铁、能源、食品、园区8大关键行业,加速数实融合。

以赋能园区为例,浪潮云洲通过以"数字化转型运营实体公司+投资促规模化技改+产业链运营"为核心的园区建设运营提升服务,助力实现"三通一整合",打造了滕州机床产业园区、德州齐河经济开发区等标杆案例。

浪潮云洲还创新实践"平台+轻量化"和规模化技改服务,赋能以武城暖通产业集群为例的中小企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联合合作伙伴推进规模化技改和快速交付,进而快速而低成本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此外,浪潮云洲还在双链、双碳支撑等方面全方位赋能,助力数字化转型和一二三产融合等。

赛迪顾问预测,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政府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发展保持高增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2567.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2.8%。面向更加广阔的市场,浪潮云洲也将持续加强平台技术研发,提升跨行业跨领域赋能水平,拓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赋能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在DKSH(大昌华嘉)中国科技事业部担任半导体和电子业务线总经理的Damien Teo分享其行业观点,探讨了IGBT在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作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是一种具有三个端子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其快速开关能力和高效率使其适用于范围广泛的电子设备。

1.jpg

凭借其多功能性和效率,IGBT 已成为现代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广泛的应用中实现最佳性能。它们通常用于放大器中,通过脉宽调制来切换和处理复杂的波形模式以获得最佳性能。

它们还用于交流和直流电机驱动、非稳压电源、开关模式电源、牵引电机控制、感应加热、逆变器,以及作为用于控制输入的隔离栅 FET 和用于切换输入的双极功率晶体管的组合单个设备。

Advantages of using IGBT Inverters for Electric Vehicles

电动汽车使用IGBT逆变器的优势

IGBT 的发展在提高电动汽车 (EV) 的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使用 IGBT 等高效设备,EV 可以实现更长的行驶里程,因为浪费的功率更少。

最新一代的 IGBT,即硅基 AE5 方法,与当前的 AE4 器件相比,功率损耗降低了 10%。这一进步使电动汽车制造商能够节省电池电量并延长行驶里程。

此外,新的 IGBT 体积缩小了约 10%,但仍保持高水平的耐用性,进一步提高了它们对电动汽车的适用性。因此,IGBT 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采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成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技术。

Impacting the EV and HEV Trends

影响 EV 和 HEV 趋势

IGBT 是电动汽车电机逆变器运行的关键部件。它作为开关的功能特别适合此应用,因为逆变器通常直接连接到车辆的牵引电机,需要高电压和高电流设备,如 IGBT。

逆变器使用来自车辆电池的直流电将交流控制信号转换为转动电机所需的高功率。 IGBT可靠的性能确保电机平稳高效运行,有助于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驾驶体验。

预计 IGBT 市场的增长将受到电动汽车行业巨大增长的推动。 IGBT 是电动汽车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将有助于电动汽车变得更加经济实惠且续航里程更长。

以大昌华嘉的一位客户为例,客户是一家为包括汽车在内的各个行业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他们开发了一种用于 IGBT 的芯片设计,可将栅极电阻的温度依赖性降低 50%,这代表了该技术的重大改进。这有望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效率。

大昌华嘉中国科技事业部在 IGBT 制造过程中担任多家设备制造商的代理。这些设备制造商包括真空回流设备制造商 ATV、焊接解决方案提供商 Amada Weld Tech ,以及提供一系列制造和检测设备的公司 Nordson等。这些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对 IGBT 制造过程至关重要,可以确保其优质的性能和可靠性。

联系DKSH(大昌华嘉)详细了解如何从IGBT 行业发展中受益。

信息来源:

About the author  / 关于作者

Damien Teo 任职于DKSH中国科技事业部,担任半导体和电子业务线总经理。他在半导体和电子行业拥有超过 10 年的经验,专长于销售和市场营销、产品管理和业务发展。他的专长是电源管理、微控制器和半导体解决方案领域。

2.jpg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7月11日——全球连接器领先企业Amphenol安费诺在2023 electronica China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宣布重磅推出焕新产品ExaMAX2® Gen2。作为ExaMAX2® 系列的增强版,ExaMAX2® Gen2较上一代在性能方面有了显著改进。此次升级将使ExaMAX2® 连接器在信号完整性(包括反射和隔离)方面成为性能最佳的112G连接器之一。

1111111111.png

2.png

Amphenol安费诺推出的增强版ExaMAX2® Gen2,将在信号完整性方面成为性能最佳的112G连接器之一

随着ChatGPT等AI+产品的颠覆性发展,以及5G基站落地和6G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大量应用背板连接器、高速连接器等产品的新兴市场。

3.png

Amphenol安费诺全球产品线经理、业务开发经理David Jiang(左)与

Amphenol安费诺通讯与商业产品事业部,技术总监Roy Wu(右)发布新产品

“人工智能因为Open AI发布了chatGPT,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世界尤其是北美和中国都在发展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Amphenol安费诺通讯与商业产品事业部,技术总监Roy Wu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对大规模GPU集群需求越来越大,对连接器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信号密度、信号完整性、包括散热、功耗等方面。

若要充分发挥AI硬件算力的效能,破解互连瓶颈的关键就在于连接器。因此,未来,高速传输将朝着“56G-112G-224G”的方向发展,这衍生出迫切的高速连接器需求。但囿于技术门槛过高,真正量产的高速连接器凤毛麟角。112G高速背板连接器正是当下连接器厂商们竭力攻关、竞争的热点产品之一。

Amphenol安费诺全球产品线经理、业务开发经理David Jiang表示:“到了现在这个速度领域像56G、112G甚至于224G之后,高速连接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类似于水桶的短板效应,串扰、回损、插损等等这些性能,任何一块有短板,它都决定了这个方案的最终水位。所以除了在密度和速度之间做取舍之外,我们还要考量系统设计的形状、兼容性、成本等方面的系列问题。”

在此背景下,Amphenol安费诺推出了ExaMAX2® Gen2。这款连接器系统在回波损耗性能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次升级显著降低85Ω和92Ω阻抗版本系统中的串扰。经过优化升级,第二代产品让本就性能卓越的ExaMAX2® 连接器系统成为行业领先方案,在成本、信号密度、PCB板布线和整体性能方面均出类拔萃,可广泛应用于通信、数据、工业与仪器仪表等行业。

随着ExaMAX2® 连接器新品的推出,新版布线规范和封装设计要求也会随之发布。此版更新后的布线规范和封装设计要求是专为增强ExaMAX2® Gen2连接器的性能而定制。

ExaMAX2产品对连接界面做了特殊优化,确保连接器在112G速率下,可以接受超过1mm的插入间隙,也不会对85Ω和92Ω电阻版本系统的反射产生影响。

同时,ExaMAX2® 连接器支持向后兼容旧版ExaMAX连接器,高度兼容的性能确保了ExaMAX2® 连接器可与配备旧版ExaMAX连接器的现有系统一起使用,并使系统设计人员在新旧系统之间实现无缝升级,而无需对机柜进行重大更改或调整。

本次升级计划预计于2023年内实施,范围覆盖所有ExaMAX2® 的产品类型,以取代现有Gen1版产品。

为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Amphenol安费诺将帮助客户在新旧产品之间实现无缝过渡,并提供更出色的SI性能。Gen2 产品的料号将保持不变,产品图纸和技术规范维持原样。这意味着客户仍然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来识别和订购产品,但在产品质量、兼容性和工程支持方面可获得更优质服务。

Amphenol安费诺同时确认,第二代产品的售价将与第一代产品保持一致。这次性能的升级将以免费形式提供给客户。

总体来看,相较于市面上的同性能产品,ExaMAX2® Gen2的优势在于:具备最好的SI性能,优秀的兼容性、可靠性;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Amphenol安费诺过去走在世界最前面,也积极在中国覆盖这个市场,而且今天我们正在跟全球最大的GPU制造厂家配合,为他们下一代GPU的新架构提供最新的解决方案,所以相信无论过去还是未来,Amphenol安费诺都会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Amphenol安费诺通讯与商业产品事业部,技术总监Roy Wu表示。

如欲了解更多Amphenol安费诺的互联产品信息,敬请关注“ACS安费诺信息通信”的官方微信及网站,解锁更多诸如ExaMAX2® Gen2的引领下一代连接器风向的高精尖产品。

关于Amphenol安费诺

安费诺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互连系统、传感器及天线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我们的产品几乎推动了每个终端市场的电子革命,包括汽车、宽带通信、商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技术和数据通信、军事、移动设备和无线基础设施。安费诺成立于1932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 APH,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沃灵福德。

关于Amphenol 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安费诺信息通信

作为安费诺集团旗下公司,安费诺信息通信(ACS)是为通信、移动射频、光学类和商业电子市场提供互连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安费诺集团是全球领先的互连产品制造商之一,专注于设计制造和销售电气、电子、光纤连接器、互连系统、天线、传感器、基于传感器的产品以及同轴和高速特种电缆。

此外,ACS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机构遍布全球,能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支持。安费诺旨在设计和制造广泛系列的创新性连接器和电缆组件,而这些连接器和电缆组件均用于各种应用,包括服务器、存储类、数据中心、移动类、射频、网络、工业、商业设备和汽车应用。

登陆我们的网站 www.amphenol.com / www.amphenol-cs.cn 或我们的微信“ACS安费诺信息通信”了解更多信息。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6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北京可利邦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隐私计算一体机解决方案,以浪潮信息inMerge超融合产品为基础设施平台,预装可利邦隐私计算软件平台,通过SRDC一体机进行整机柜交付,助力客户快速上线隐私计算应用系统。该方案已通过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

1.jpg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落地实施,企业如何应对数据安全与合规挑战、如何解决数据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安全高效链接多方数据,最大化数据价值,已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课题。

2.jpg

企业面临安全挑战

为了帮助企业客户快速解决上述难题,浪潮信息与北京可利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可利邦")基于多方安全计算、隐私保护、联邦学习等技术,联合推出了隐私计算一体机,解决数据协同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助力企业安全高效地完成联合建模,实现联合风控、联合营销、联合科研等跨机构数据合作任务。该解决方案确保各参与机构在不泄露用户数据前提下,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安全合规的进行数据合作,避免流通过程中的数据资产损失和隐私信息泄露。该解决方案以浪潮信息inMerge超融合产品为基础设施平台,结合可利邦隐私计算平台,双方通过出厂预装,预优化验证,帮助客户大幅缩短建设周期,快速部署上线。

3.jpg

隐私计算解决方案价值主张

隐私计算,开箱即用

浪潮信息与可利邦围绕客户需求,支持横向、纵向和迁移联邦学习,实现多种场景下数据源互联互通,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输入、运算、结果输出全流程密态保护。采用图形化界面操作便捷、使用门槛低,可以简单高效地完成建模、统计、服务部署任务。

4.jpg

隐私计算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该解决方案采用SRDC一体机进行快速部署,包含了从基础设施层面、隐私计算层面到运营管控层面的全面融合,可以根据客户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定制,从而实现隐私计算服务开箱即用。

5.jpg

隐私计算一体机

(1)基础设施融合:将隐私计算所需的将计算、存储、网络、配电、备电、制冷及智能管控模块集成于一个机柜内,各模块灵活组合,点餐式下单,工厂标准化生产集成,整机柜交付。

(2)隐私计算融合:将隐私计算中使用的联邦训练、联邦学习、任务协作、可视化建模、联合统计、隐私求交服务等各个功能组件进行预装,实现软硬件预优化验证。

(3)运营管控融合:可视化管理模块,支持基础设施资源及动力环境监控管理,满足本地&远程实时便捷运营需求。

多元场景,服务归一

该方案通过长时间测试、验证,在功能、性能、稳定性、高可用等方面完全可以满足隐私计算的业务需求,给客户带来非常高的性价比。

隐私计算一体机具备多产品形态设计,满足室内、户外,狭小空间、人机共存、高温高尘等环境部署需求。全球唯一的一体机服务标识,内部所有模组统一服务入口,降低运维门槛、避免多个设备厂商互相推诿,加快问题处理,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浪潮信息澎湃技术认证是基于自身多元、创新的通用计算平台,与供应链及软件服务等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产品互兼容性认证体系,旨在积极推动从部件到系统软件到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共建、共享、共赢,致力打造计算领域覆盖最广、测试严苛、品质卓越的开放认证生态。浪潮信息将通过澎湃技术认证,与生态合作伙伴缔结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降低客户部署成本和周期的同时,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前向创新,使能各行各业基于浪潮信息通用计算平台加速实现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此次联合方案的推出,是双方在隐私计算领域的深度合作,浪潮信息和可利邦还将继续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开发、创新,并共同推进联合方案在更多客户中落地实施,推动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北京可利邦:

北京可利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可利邦")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领先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供应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聚焦业务场景创新,助力客户智能化转型。深耕金融、政府、医疗等领域多年,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以技术产品的尖端性和实用性,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主营业务涵盖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整体IT解决方案、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硬件销售和软件研发五大核心业务。

浪潮信息:

浪潮信息是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拥有8个研发中心、10个生产基地、26个分支机构,业务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秉承"计算力就是生产力,智算力就是创新力"的理念,我们致力于推动智慧计算技术创新和应用。浪潮信息始终坚持"伙伴第一"的原则,携手伙伴发展共融共生的计算产业生态,为客户提供全栈式、一体化的智算解决方案,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6日,以“数智赋能,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互联网3.0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筹建工作正式启动。软通动力作为入驻中心的首批企业之一,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0余家元宇宙产业链企事业单位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

1.jpg

今年3月,北京市发布《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提出北京市将紧抓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平台支撑为保障、以应用示范为牵引,带动元宇宙等软硬件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推动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3.0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将基于数字资产登记确权平台,构建技术、应用、场景、数据、标准专利、治理等协同创新的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面向实体经济场景,畅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培育数据消费市场,探索治理机制,助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国内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基于多年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关键基础技术上的沉淀,结合工业领域多年丰富的行业实践,打造出以iSSMeta 新一代数字孪生平台为核心的工业元宇宙技术服务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帮助工业企业快速构建企业转型亟需的数字底座。同时,在智能化加速的今天,iSSMate平台在AIGC技术加持下,使得高保真和快速空间渲染、自动化物理对象建模、实时自动运动建模等高端技术能得以应用,大幅提升了工业制造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随着北京市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筹建工作的正式启动,公司将紧抓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借助北京的政策、人才和产业链优势,协同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持续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协同发展路径,助力我国工业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功能进一步提升,观测和分析均可由仪器自动完成,有助于提高效率

JEOL Ltd. (TOKYO:6951)(总裁兼首席执行官:Izumi Oi)宣布将于2023年7月23日发布扫描电子显微镜JSM-IT710HR/JSM-IT210。

1_JEOL_JSM-IT710HR.jpg

JSM-IT710HR(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2_JEOL_JSM-IT210.jpg

JSM-IT210 (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扫描电子显微镜广泛用于从基础研究、生产线、质量保证到研发的各个阶段,其应用领域包括金属、半导体、电池、生物技术和聚合物等。用户越来越希望扫描电子显微镜能够更方便地帮助他们确认成分信息,而无需关心观测和分析过程。

JSM-IT710HR改进了电子枪的稳定性,JSM-IT210则采用了5轴电机控制的样品台。两款型号均提升了用于观测和分析的自动测量功能,从而显著提高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综合能力。这两款仪器将满足近年来市场对自动测量的需求,有助于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

主要功能

1. “Simple SEM”功能可自动获取SEM图像并进行EDS分析

利用“Simple SEM”功能,用户只需设定SEM图像的采集条件和视场,即可自动获得SEM图像和EDS(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测定)分析的结果。该功能将有助于提高包括分析在内的日常工作的效率。

2. “Live3D”功能可现场构建3D图像

在进行SEM观测的同时,可现场构建3D图像,以获取凹凸和深度信息。

3. “样品台导航系统LS”使用户能够获得相当于传统系统5倍区域的光学图像

“样品台导航系统LS”能够获得相当于传统系统5倍区域(直径约159mm)的光学图像。获得观测样本的光学图像后,用户只需轻松地在图像上点击,即可移动到需要观测的目标区域。

4. 配备“低真空混合二次电子探测器(LHSED)”,即使在低真空条件下也能获得增强的形貌信息

该探测器同时收集电子和光子信号,即使在低真空条件下也能生成具有高信噪比的图像和增强的形貌信息。

5. 5轴电机控制样品台

标配5轴电机控制样品台,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对凹凸不平的样品进行SEM图像采集和EDS分析。

6. 改进的电子枪稳定性(JSM-IT710HR)

进一步提高了电子束的稳定性,可长时间自动连续运行,采用可同时装载多个样品的样品架。

年销量目标

JSM-IT710HR:150台/年
JSM-IT210:250台/年

JEOL Ltd.
3-1-2, Musashino, Akishima, Tokyo, 196-8558, Japan
Izumi O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股票代码:6951,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
www.jeol.com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709725153/zh-CN/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11日-13日,2023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瑞能半导体(简称“瑞能”)携丰富的产品组合亮相H7.2 C120展台,覆盖工业,光伏储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方向的全域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升级呈现。

1.jpg

产品战略持续进阶 引领产业链协同发展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作为2023年盛大的行业盛会,旨在顺应电子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本届展会就吸引了16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参展。作为行业知名的功率器件供应商,瑞能在本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突显了强大的技术累积和产品储备。

依托于在可靠和高效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上的持续投入,瑞能集中展示了一直以来探索的创新技术和最新产品,彰显了其在具体应用中实现最佳效率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在当前半导体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下,瑞能将与上下游产业链聚力发展,协同变革。

近年来,瑞能就与行业主流供应商陆续展开深度合作,携手客户共同构建长期稳健可靠的供需关系,助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蓄力放大协同效应。以光伏储能为例,瑞能的功率产品组合在微型逆变器、大功率储能变流器、中小功率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单相逆变器、组串式三相逆变器应用中展现出技术优势,其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得到了行业头部客户的一致认可,被大量采用,在保障对客户稳定供应的同时,也积极听取客户的建议来对产品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为自身产品的升级与创新带来了积极效应。

2.jpg

技术迭代步履不停 树立高效功率器件新标准

本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瑞能半导体展出了包括碳化硅器件组合,Si-MOSFET, 可控硅与功率二极管,IGBT 等功率分立器件,以及各类型功率模块如双极性功率模块,碳化硅模块,IGBT模块。丰富的产品系列能覆盖光伏储能,工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方方面面,更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在可控硅产品解决方案的展示中,瑞能着力聚焦可控硅平面设计工艺的优势,其具备最大的150℃的工作结温,低漏流和优秀的可靠性。值得强调的是,部分封装通过了UL1557绝缘认证,高达2500V的隔离耐压能力能向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3.jpg

在契合终端应用展示方案中,瑞能第四代650V快恢复二极管表现亮眼,其具备耐压高,漏电流底,恢复速度快和抗雪崩能力强等特点,依托优化的终端设计和先进的寿命控制技术,具备优秀的EMI性能表现以及国际一流的可靠性,已经被消费和工业类客户广泛采用。另外,具有高耐压,低内阻,优异的Rsp(on)等特点的SJ-MOSFET ,在提升功率密度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极低的开关损耗和优秀的电磁干扰能力,同样适合应用于开关电源、通讯电源、光伏储能以及汽车充电桩等应用中。

在三代半导体领域自2011年以来,瑞能持续研发并推出多种碳化硅(SiC)半导体器件,累计出货量累计达4000万颗。目前,瑞能SiC二极管产品已完成六代产品开发,拥有1.26V超低Vf。第二代SiC MOSFET产品已实现业内最低比导电阻: Ron,sp=2.6mΩ·cm2。目前正在进行第三代trench gate产品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瑞能半导体在展会现场还带来了精彩的技术讲解,与大家共同见证瑞能优质高效的产品组合的风采。来自瑞能的工程师在展台上凝神聚力地分别以《瑞能高性能SIC器件助力低碳产业发展》、《瑞能Si MOSFET产品及其应用介绍》、《瑞能晶闸管和硅基二极管在功率电源中的应用》和《瑞能高性能IGBT产品及应用介绍》的主题,多维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目前瑞能摘得的累累硕果,收获了现场的一致好评。

4.jpg

瑞能半导体市场总监Brian Xie表示:“瑞能半导体依靠高素质的研发和运营团队,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并对先进产能进行扩充,以推动生产制造的升级转型。我们将继续依托产品和技术优势,及时有效的客户支持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围绕新品研发、技术服务和产品推广,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可靠高效的功率半导体器件,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在7月25日,由瑞能半导体全资控股的模块生产工厂瑞能微恩模块工厂将隆重开业,正式投入运营。瑞能微恩模块工厂总面积超11000平方米,一期已引入百余台先进机器,已释放和正在研发中的不同模块封装多达数十种。工厂全自动模块生产线具有多种工艺选项,如芯片的无铅焊接和银烧结、端子的销压配合和超声波焊接、铝线绑定和铜片连接等,均由行业经验丰富的资深技术人员负责模块开发和批量生产。

未来,瑞能半导体将从更高产品功率、更高效率等多维度全面发力,持续布局全球制造与供应体系,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为行业变革和升级转型注入可持续能量。

关于瑞能半导体
瑞能半导体专注于功率半导体领域,传承逾50年的核心技术,全球销售点遍布大中华区、欧洲、亚太及美洲,产品应用覆盖智能家电,电动汽车,通讯工业等行业,为客户在各自细分行业提供可靠专业的技术支持。瑞能半导体掌握独立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凭借优异的品质和性能,其产品已被全球众多知名企业验证并使用。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ween-semi.com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于7月11日-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作为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纳芯微电子(以下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围绕汽车电子、光伏、储能、充电、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全面展示了其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赋能未来绿色出行

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对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要求的车规芯片需求大大增加。在汽车电子展区,纳芯微展示了全面的车规产品布局,涵盖汽车三电系统、热管理、汽车照明等系统解决方案。针对电气化的趋势,纳芯微展出了可用于新能源汽车OBC/DCDC系统的隔离采样、隔离驱动、电机驱动产品系列,与之配套的SiC MOSFET亦在本次展会亮相,完整的生态系统助力客户开发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纳芯微展出了国内首款集成LIN和MOS功率级单芯片小电机驱动SoC——NSUC1610,该产品可被运用于热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水阀、主动进气栅格、空调电子出风口等领域的智能执行器应用中,为客户的系统设计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凭借不断拓宽的汽车领域产品组合,以及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纳芯微为汽车行业不断输出丰富的系统解决方案。

1.JPG

助力高端制造,促进低碳发展

在综合发电、输电和用电端的泛能源领域,纳芯微集中展示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光伏、储能、充电等市场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高压输出侧可承受1200V直流电压的NSD1624高压半桥非隔离驱动和适应严苛环境的磁电流传感器NSM201X/NSM211X/NSM203X/NSM2020系列,满足客户在高频、高压、高可靠性应用场景下的系统要求;此外,基于电网、储能和工控应用中越来越多的互联需求,纳芯微提供集成隔离电源的隔离CAN收发器NSIP1042,其集成化设计可帮助客户实现更小的系统尺寸;同时展出的基于纳芯微隔离电源和CAN/RS485收发器的分立式解决方案,也为客户在平衡性能和成本效益上提供了不同选择。本次展会中纳芯微也首次展出其SiC 二极管,目前该产品工规款已全系列量产。

2.JPG

打造省心智慧生活

从智能家居到智慧生活,系统越来越依靠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做出决策,利用可快速响应的高精度传感器产品来捕获必要信息,从而在各种终端设备中实现实时控制和自主操作。纳芯微此次展出了高精度且低功耗的温湿度传感器NSHT30,封装尺寸(2.5mm×2.5mm×0.9mm)仅为芝麻粒大小,适用于各种对系统尺寸有小型化需求的应用,并助力系统实现更高效和更稳定的运行。此外,随着家用电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智能家电的出现,家电中电机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家电的电机应用,纳芯微展出了有刷电机驱动NSD7310,其支持5V-36V的宽工作电压范围,且最大支持40V耐压,可用于扫地机器人、白色家电等设备的电机驱动。

3.JPG

纳芯微CEO王升杨先生表示:“自2013年成立以来,纳芯微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应用进行产品布局,致力于在紧密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凭借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聚焦核心应用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纳芯微将继续深耕,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关于纳芯微

纳芯微电子(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 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域。

纳芯微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了解详情及样品申请,请访问公司官网:www.novosns.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HV85110Power-Thru产品系列中的首次发布,能够提供2倍功率密度,以及更简单、更高效的系统设计

运动控制和节能系统传感和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厂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LGM)(以下简称Allegro)宣布推出新型power-Thru隔离栅极驱动器AHV85110,这款隔离栅极驱动器提供了一种能够驱动GaN FET的单封装解决方案,是Power-Thru产品系列中的第一款产品。与市场上竞争产品相比,该解决方案占位面积减少50%,效率提高40%。

ALG105-AHV85110-Power-Thru.jpg

全球清洁能源市场要求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功率系统设计师更高效地产生、储存和使用能源,而宽带隙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场效应晶体管(FET)能够在系统级提供明显的效率优势,但也往往伴随着一些巨大的集成挑战。

传统栅极驱动器的实现需要隔离栅极驱动器和单独的隔离电源,在系统组装时,驱动器、电源和FET之间的连接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噪声,并产生电磁干扰(EMI),从而降低系统性能。而要减轻这些影响可能会带来更多设计复杂性,增大项目进度时间和成本,以及解决方案的体积和重量。

Allegro享有专利保护,且高度差异化的Power-Thru栅极驱动器(AHV85110)能够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高功率隔离栅极驱动技术,实现多种系统级优势。新型栅极驱动器采用创新和独特的技术,将传统上分离的隔离栅极驱动器和隔离电源组合成一个单一、紧凑、牢固的封装。Allegro的全新平台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EMI的路径,简化系统集成,从而缩短上市时间,同时提高效率,节省生产成本。这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一个完美例证。

Allegro MicroSystems高压电源副总裁兼总经理Vijay Mangtani表示:“我们的工程团队利用之前并购的Heyday Integrated Circuits Heyday技术,快速开发了Power-Thru产品组合中的第一款器件,以便帮助设计师实现清洁能源和电动运输系统中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目标。这一享有专利且行业领先的全新系列解决方案能够使工程师构建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的系统,同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回报。”

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Allegro独特的Power-Thru技术可提供下列优势:

  • 只需使用50%的设计占位面积(节省PCB空间),便可提供更大功率和更高效率。

  • 减少了物料清单(BOM)数量和生产成本。

  • 无需自举电路和隔离电源,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共模电容,从而降低EMI滤波器设计工作量,提高整体效率。

  • 在与多家GaN FET供应商合作时,无需完全重新设计电源模块,从而能够实现跨平台的可靠、可扩展设计流程。

欲了解有关AHV85110 Power-Thru栅极驱动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allegromicro.com/en/products/motor-drivers/gate-drivers/ahv85110

关于Allegro MicroSystems

Allegro MicroSystems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传感器和专用模拟功率IC无晶圆厂制造商,致力于这些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推广,为汽车和工业等市场的新兴技术提供强有力支持。Allegro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可为车辆电气化、汽车ADAS安全功能、工业自动化,以及数据中心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节能技术提供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llegromicro.com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战略应用、时序和通信业务部

高级技术顾问
Darrin Gile

如要在整个蜂窝移动网络中实现具有成本效益、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授时,所需的基础设施需要适当的架构、设计和管理。5G网络设备的时间精度要求更高,需要可靠且稳健的授时架构来保证网络性能。

随着网络从使用基于频分双工(FDD)的通信链路发展到使用时分双工(TDD),不仅出现了频率方面的需求,同时还产生了对精确相位和时间同步的需求。运营商在TDD网络中部署的设备依赖于GNSS、同步以太网(SyncE)和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PTP)的组合,以在整个网络中提供准确的频率、相位和时间。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第15版中引入了全新的5G RAN架构,此架构将基带单元(BBU)和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拆分为集中式单元(CU)、分布式单元(DU)和无线电单元(RU)。这种全新的RAN架构形成了分散式的虚拟化网络,使运营商能够在整个网络中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这种分散产生了增强型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eCPRI),可用于连接DU和RU。相比于以前用于将BBU连接到远程无线电头端(RRH)的CPRI链路,此接口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eCPRI采用基于数据包的传输方式,因此现在通过使用PTP和SyncE实现与RU的同步。

此外,开放式RAN运动还基于3GPP的建议实现了硬件和接口标准化。O-RAN联盟定义了四个用于通过前传网络分配时序的方案。在全部四种配置中,RU要么从DU接收时序,要么从附近的主参考时钟(PRTC)接收时序。尽管存在各种时序流,但要通过O-RAN网络支持时序分配,所需的关键功能仍然基于SyncE、IEEE-1588和GNSS。

授时标准

我们采取了各种授时建议措施,以便使每个网络元素都能满足特定的频率、相位和时间要求,确保端到端网络正常运行。对于TDD蜂窝移动网络,3GPP的定义将不同基站之间时间同步的基本同步服务要求设定为3 µs。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些建议基于3GPP的要求定义了公共点和终端应用之间的最大绝对时间误差(最大|TE|),即±1.5 µs。

GNSS成为通过PRTC在TDD网络中获取时间的主要方式。一种方法是将GNSS接收器置于无线电基站,但这需要良好的天空视距才能可靠运行。如果无线电位于室内或遮挡清晰视线的位置,则无法利用本地GNSS源。由于天气事件等造成的视线遮挡,或者欺骗或干扰产生的针对性攻击,GNSS还可能发生中断。规划的5G NR基站数量非常多,这使运营商难以承担安装和维护GNSS源的成本。

除了可靠性和部署成本方面的问题之外,GNSS还需要更加精确的PRTC,增强型主参考时钟(ePRTC)的定义由此应运而生。ePRTC可通过GNSS或可追溯到UTC的其他网络标准时间源发起授时。获取时间后,ePRTC使用铯原子钟或更出色的原子参考振荡器为网络维持可靠、高度精确和稳定的时间参考。使用自主原子时间参考可提供一定程度的抗干扰能力,并在最长14天内提供稳定的保持功能。ePRTC的时间精度为UTC ± 30 ns,与以前的PRTC规定的± 100 ns精度相比,改进十分明显。这种精度提升充分满足了5G NR的严苛网络要求。

电信边界时钟(T-BC)和目标时钟(T-TSC)是确保网络精确传输时间的其他重要元素。T-BC通常位于交换机或路由器中,负责从上游链路恢复时间并将其传递给下游链路。T-BC/T-TSC内的以太网设备时钟(EEC)(又称为SyncE)能够提供稳定且精确的频率参考,可追溯到主参考时钟(PRC/PRS),频率精度为0.01 pbb。如果将SyncE与PTP结合使用,可带来多项精度和成本优化方面的优势。SyncE参考的精度高于本地振荡器,能够驱动PTP引擎。这样,PTP引擎便可滤除大量的数据包延时变化(PDV),从而提高整体相位精度。

基本时间精度要求

对于TDD网络部署,端到端网络的时间精度限值为±1.5 µs,详见G.8271。根据该值,可以得出定义每个网络元素所需性能的时序预算,从而满足端到端限制。G.8273.2中定义的时钟设备规范将时间误差细分为恒定时间误差和动态时间误差。恒定时间误差(cTE)表示因网络固有延时而出现的误差。这些误差无法滤除;它们会随着时间在网络中的传输而累积。动态时间误差(dTE)是因高频或低频噪声而产生的误差。对网络参考时钟进行正确的滤波可以减少这些误差。

1.jpg

图1.为满足延迟时间规范,网络的时序限值必须保持在±1.5 µs,其中总的时序限值分布在各个网络元素中。

±1.5 µs的基本网络限制在各个网络元素之间分配。对于4G网络,每个网络元素的允许时间误差预算如图1所示。带T-GM的PRTC的误差限值为±100 ns,将基于分类级别为每个T-BC分配一个最大|TE|。表1详细说明了分配给每个时钟类的最大|TE|。

分类

最大|TE|

cTE

A

100 ns

50 ns

B

70 ns

20 ns

C

30 ns

10 ns

D

供进一步研究

供进一步研究

表1.G.8372.2 T-BC和T-TSC时钟设备时间误差限值。

此外,根据分类级别为每个T-BC分配一个cTE限值。非对称网络链路和终端应用各自也会收到分配的最大TE值。支持最多10跃程A类T-BC或20跃程B类T-BC的网络足以满足基本网络限制。

高级时间精度要求

4G和5G网络的基本端到端要求都是1.5 µs。但是,某些无线电技术(例如协作多点、载波聚合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具有更严格的时间误差限制。图2显示了相对时间误差的概念,其中描述了终端应用的时间误差,该应用可追溯到无线电集群的最后一个公共点。NR部署所需的高级时间精度要求将集群内允许的相对时间对齐误差(TAE)降低至130 ns或±65 ns的最大TE。

2.jpg

图2. 5G网络中的T-BC的最大|TE|基于分类级别。

除了前文介绍的全新ePRTC之外,表1还列出了新的T-BC和T-TSC时钟类,ITU-T已确定其支持这些更严格的限制。G.8372.2 C类和新出现的D类要求进一步限制了每个元素可以引入的允许TE。每个C类和D类元素都需要支持G.8262.1中定义的增强型以太网设备时钟(eEEC)标准。

时序设计

图3显示了用于在设备设计中维护、管理和分配时序的关键组件的典型框图。在设计CU、DU或RU应用时,可将其用作指南。时序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创建一个系统同步器,其包含一个或多个复杂的锁相环(PLL),可提供实现精确频率和时间同步所需的功能。这些同步器负责时钟监视、参考切换、滤波和同步准确时钟,使设备与网络时间保持同步。同一同步器中的多个PLL允许为SyncE、PTP和其他时间要求提供支持。支持多个输入和输出的同步器可以监视和同步各种接口的时钟。

对于SyncE支持,有一个或多个恢复时钟连接到对各种输入参考进行认证和管理的系统同步器。同步器将选择一个恢复时钟作为主时钟,SyncE PLL会在将时钟重新分配到出口节点之前对其进行滤波。如果需要支持增强型以太网电子时钟(eEEC),如G.8262.1中的定义,则务必确保在信号丢失(LOS)条件下可以快速抑制SyncE恢复时钟。这确保可以满足G.8262.1的短期和长期相位瞬态限制。

3.jpg

图3. 5G网络时序依赖于交换芯片和同步器。

PTP的正确实现需要准确的时间戳功能和专用软件,以正常保持精确的时间同步。为了尽量减少延时,时间戳单元应尽可能靠近盒子的边缘。对于B类设备,具有10 ns精度的时间戳单元足以满足要求。要满足C类时钟要求,时间戳单元的精度应达到4 ns或更高。需要一个PTP软件协议栈,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种稳健的时间算法来处理PTP数据包通信和时间戳,并对系统同步器内部的时间PLL进行频率和相位调整。时间PLL也可以锁定到来自本地PRTC或提供每秒脉冲(PPS)参考的其他设备的PPS输入。

最后,精密振荡器可在启动时提供基础频率,并确保在网络中断的情况下稳定运行。并非所有用例都需要强大的保持功能,但设备的位置越靠近网络核心,振荡器就需要越稳定。

C类和D类设计注意事项

设计需满足C类和D类要求的系统中的时序架构时应十分小心。除了提高时间戳的精度和需要在LOS条件下为入口eEEC提供抑制功能外,还可以应用校准技术来正确管理给定设计中的cTE和dTE。随着工程师努力尽可能降低设备引入的时间误差,提供片上或系统内校准功能正变得愈加普遍且十分必要。在选择元件时,需要考虑识别由于工艺、温度和电压产生的潜在cTE来源。

需要尽可能减少由缓冲器、FPGA、时间戳单元或授时路径中的其他器件引入的延时,并且如果可能,在电路板和/或系统级使用校准技术来纠正这些延时。对于通过缓冲器和其他器件的输入到输出传输延时,可以通过提供返回系统同步器的反馈路径进行分配,以实现动态延时校准。由于高级时间精度限制引入的相对时间误差要求,仅关注盒子的输入到输出延时已无法再满足需求。应当注意系统内每个PPS输出的输出到输出对齐。此外,对于机架设备,每个输出的线路卡PLL带宽应该相同或设置得尽可能高,以确保设备尽可能对所有输出的任何相位变化进行相同的处理。

同步器、时间戳PHY和交换机可以补偿电路板设计中已知的固有延时。从电路板级别来看,静态校准技术可以按输出或按端口补偿板间延时和传输延时。同步器可为GNSS或G.703 1PPS接口提供按输入的板间延时和缓冲器补偿、皮秒相位调整分辨率、按输出的板间延时补偿以及按输入或按输出的线缆延时补偿。此外,高级时间戳器件可按端口提供具有皮秒分辨率的时间戳校准。这些功能有助于灵活地测量和校正系统内的相位误差,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TE。

结论

同步要求和功能不断发展,催生了适用于5G及以后网络的超低延迟、高带宽和先进的全新无线电应用。若要满足网络设备的全新更高时间精度标准,必须仔细规划时序架构。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6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