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 Antoniu Miclaus,系统应用工程师Doug Mercer,顾问研究员

目标

本实验活动介绍锁相环(PLL)。PLL电路有一些重要的应用,例如信号调制/解调(主要是频率和相位调制)、同步、时钟和数据恢复,以及倍频和频率合成。在这项实验中,您将建立一个简单的PLL电路,让您对PLL操作有基本的了解。

背景知识

PLL是一种反馈系统,用于调节或锁定压控振荡器(VCO)输出与输入基准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如图1所示。VCO是一种振荡器,其输出频率是某个输入控制电压的函数。通常,当VCO用于PLL等反馈环路时,电压频率转换函数必须至少是单调的。VCO的一个特例是电压频率转换器(VFC),其电压/频率特性是线性的。反馈环路中的分频器的分频系数N一般是整数,包括1,若为1则与没有分频器或从VCO输出直连鉴相器输入的情况相同。

1.png

1.PLL基本框图

PLL是许多深奥书籍和讨论的主题,非常复杂,无法在这几页中详尽说明。本实验的末尾有额外阅读材料的链接。

材料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无焊试验板

►跳线

►一个2.2 kΩ电阻

►一个47 kΩ电阻

►一个10 kΩ电阻

►一个4.7 nF电容(标记为472)

►一个100 pF电容(标记为101)

►一个CD4007 CMOS阵列

►2个ZVN2110A NMOS晶体管

►2个ZVP2110A PMOS晶体管

►一个AD654 VFC

►一节9 V电池(带连接器)

第1步指导

在无焊试验板上,首先基于AD654搭建VFC电路,如图2所示。将电路搭建到试验板的一侧,以便为PLL的其他部件留出空间,我们将在本实验活动的后续步骤中添加这些部件。控制电压通过由R1和C1组成的单极点低通滤波器施加。这相当于图1中馈送至VCO模块的低通滤波器模块。

2.png

2.VFC电路

硬件设置

开启固定5 V电源,并将9 V电池连接到电路。将AWG1输出连接到VIN,如图2所示。将AWG1配置为DC源,初始设置为2.5 V。将示波器通道输入CH1+连接到VSQR输出,如图2所示。还应将CH1-输入接地。

3.png

3.VFC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使用AWG 1直流偏置控制,将VIN电压从1 V调整到4 V,同时在VSQR观察VFC输出的频率。使用示波器控制屏幕上的频率测量功能来完成此操作。根据公式1,图2中的Rt和Ct设置VFC的标称输出频率。

4.png

例如,VIN为设置范围的中间值2.5V,并给定Rt Ct值(2.5/(10 × 10 kΩ × 100 pF)),输出频率应接近250 kHz。验证您的测量结果是否与该值一致。如果不一致,请重新检查电路连接和元件值。

5.png

4.VFC输出

第2步指导

接下来,在试验板上添加来自上一个实验的异或门鉴相器电路,如图5所示。构建异或门后,将其连接到V转F电路,如图6所示,以构成完整的PLL。在给电路添加任何东西之前,务必关闭5 V电源并断开9 V电池。

6.png

5.添加XOR鉴相器

7.png

6.完整PLL电路

硬件设置

开启固定5 V电源,并将9 V电池连接到电路。将AWG1输出连接到FREF,如图4所示。将AWG1配置为方波,其幅度为5 V峰峰值,偏置为2.5 V(0 V至5 V摆幅);将初始频率设置为第1步中测得的值(即VIN设置为2.5 V时,应在250 kHz左右)。将示波器通道输入CH1+连接到FREF输入,并将示波器通道CH2+连接到VSQR输出,如图6所示。还应该将CH1-和CH2-输入接地。将示波器设置为在通道1(FREF信号)的上升沿触发。

8.png

7.完整的PLL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在FREF的频率设为对应于AD654引脚4上2.5 V控制电压的情况下,VSQR处看到的输出频率应锁定输入基准频率FREF。在示波器屏幕上,您应该看到两个方波是稳定的(即彼此锁定),并且VSQR相对于FREF偏移约90°。请记住,当XOR鉴相器的两个输入相差90°时,其滤波输出将处于其输出范围的一半或约2.5 V。

9.png

8.完整的PLL FREFVSQR曲线

以小增量增大和减小基准频率FREF,以确定PLL会锁定的最小和最大频率。当更改基准输入的频率时,注意FREF和VSQR之间的相对相位差。执行此操作时,测量AD654引脚4上的滤波直流控制电压,并将这些读数与步骤1中扫描VFC直流控制电压时测得的读数进行比较。

将示波器通道2连接到图6中C点处异或门的输出端。将所看到的方波与异或门A (VSQR)和门B (FREF)的输入进行比较。当PLL锁定在最小和最大锁定频率以及锁定范围的中心频率时,C处的波形如何变化?

附加第3步指导

图6中的简单PLL电路不是十分有意义,因为输出信号只是输入信号的相移版本。如图1所示,如果在从VFC输出端到鉴相器输入端的反馈路径中插入一个数字分频器模块,则输出信号将是一个更高的倍频信号。使用任何可用的数字分频器IC,如CD4020、CD4040、CD4060甚至SN7490(几乎任何分频器IC都可以),断开与异或输入A的连接,并插入分频器模块,如图9所示。

10.png

9.PLL倍频器

根据您构建的分频器的分频系数N,您需要相应地改变FREF输入频率。例如,当N=8时,如果FREF之前是250 kHz,新的FREF将是250/8或31.25 kHz。异或门鉴相器输出端的脉冲频率也将是原来的八分之一。

问题

1.能否说出PLL电路的若干实际应用?

您可以在学子专区论坛上找到答案。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Antoniu Miclaus现为ADI公司的系统应用工程师,从事ADI教学项目工作,同时为Circuits from the Lab®、QA自动化和流程管理开发嵌入式软件。他于2017年2月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加盟ADI公司。他目前是贝碧思鲍耶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项目的理学硕士生,拥有克卢日-纳波卡科技大学电子与电信工程学士学位。

Doug Mercer于1977年毕业于伦斯勒理工学院(RPI),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自1977年加入ADI公司以来,他直接或间接贡献了30多款数据转换器产品,并拥有13项专利。他于1995年被任命为ADI研究员。2009年,他从全职工作转型,并继续以名誉研究员身份担任ADI顾问,为“主动学习计划”撰稿。2016年,他被任命为RPI ECSE系的驻校工程师。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碳排放的急剧增加,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极端天气随之高频率发生,敲醒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执行迫在眉睫,而“绿色低碳”无疑是重要实践路径。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以“投资我们的地球 (Invest in Our Planet)”为主题,呼吁采取集体变革行动,人人尽一份力量来保护和复原我们的地球。企业作为减碳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在致力于自身“低碳化”的同时,为社会“低碳化”赋能。在推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戴尔科技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定践行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为人类和地球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戴尔科技集团客户端产品事业部资深副总裁Rahul Tikoo表示:“戴尔科技集团的宗旨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人类进步。我们因有机会可以为后代创造更美好的事物而备受鼓舞。我们正在努力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包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资源浪费、降低排放。同时,作为循环经济的领导者,我们更进一步,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加以反复研判和思考,以便在未来提供更具可持续性的产品。”

稳步前进,实现净零未来

稳健目标是指企业需在基线目标和净零目标之间存在明确的、可实现的路径。戴尔科技致力于在2050 年之前实现范围 1(直接排放)、2 (间接排放)和 3 (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净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未来十年内,戴尔科技制定了一系列的中期目标。其中包括到 2030 年,将减少 50% 的范围 1 和 2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 2030 年,将使所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范围 3 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 45%;到2040 年,将在所有戴尔科技设施中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到 2030 年,将使所售产品价值链中产生的范围 3 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减少 30%。戴尔科技的这一气候相关目标通过了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的验证,成为了首批通过这一验证的公司。目前,戴尔科技正付诸实践持续推进和落实这些目标。

1.png

戴尔厦门CCC2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戴尔厦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便是戴尔科技阔步迈向2030ESG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戴尔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体现。待项目全部竣工后,戴尔厦门光伏自发绿色电量预计每年将达到数百万千瓦时,全年碳排放减少2500吨。

回收利用,促进循环发展

据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显示,仅17.4%的电子废弃物以合规的方式收集和回收。该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子废弃物将达到74公吨(7.4万公斤),减少废弃物将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抓手。戴尔科技的每个设计决策都力求实现重复利用,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其中包括产品设计理念注重经久耐用;生产过程中简化工序,尽可能使用更少的材料缓解资源压力;使用海洋塑料垃圾等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变废为宝;提供资产回收服务(Asset Recovery Services)、戴尔 AR 助手等多元化的维修、回收和重复使用服务。

从设计到制作,从材料到服务,戴尔科技将循环经济贯彻到整个业务生态系统。戴尔科技集团承诺,到 2030 年,客户每购买一件产品,我们将再利用或回收利用一件同等产品;产品包装将 100% 采用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一半以上的产品成分也将采用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2022财年里,戴尔科技在产品和包装中的可持续材料使用量达1.798亿千克(3.965 亿磅);90.2%的包装已使用可再生材料,同比增长3.2%。其中,超过22万公斤的包装材料来自趋海塑料,这一数据的达成比计划提前了4年。在出售的产品中被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比例也同比增长了26%,自2007 年以来,戴尔科技已回收超过 11.7亿千克(26 亿磅)废旧电子产品进行再利用。

戴尔科技集团在今年发布的全新Latitude 9000、7000系列商用笔记本电脑、Precision 3000、5000系列工作站和最新的商用显示器中均提高了可再生材料的比例,进一步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尽快达成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戴尔科技还拓展PC产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设计边界,发布Concept Luna设计理念,其中包括使用碳足迹更低的水力发电生产的铝材料;测试并采用更高容量和更长生命周期的深循环电池,增加电池的使用次数;将主板总面积缩小约75%;通过各种磁吸或卡扣设计代替胶水粘贴和螺丝;采用新型生物基印刷电路板等。Concept Luna 探索并测试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设计愿景,致力于加速实现产品和材料的再利用,降低排放,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若Concept Luna的所有设计理念都得以实现,戴尔科技全线产品碳足迹将有望总体减少50%。

人文关怀,推动融合并进

多元和包容是戴尔科技一直以来所信奉与践行的文化理念。除了助力推动零碳目标的实现,积极承担环境责任之外,戴尔科技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将数字化红利惠及每一个人。戴尔科技正在依托自身技术和规模,通过开展数字融合计划,促进医疗和教育的发展,预计到2030年取得可造福10亿人的持久性成果。此外,戴尔科技努力打造多元性的员工团队,全方位地促进多元发展,这其中包括推出面向弱势群体的招聘和教育项目、针对创新的招聘项目,吸引更多的人才,帮助他们学习、成长和发展。戴尔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ichael Dell表示:“我们高度重视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措施,在确保实现业务目标的同时,也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了积极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一段永不止息的旅程,是一场风雨同舟的挑战。戴尔科技集团以环保为名,以创新助力,联合合作伙伴并肩同行,促进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相互融合,携力达成“净零”目标,推动构筑人、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NYSE: DELL)致力于帮助企业、机构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戴尔科技集团为客户提供业界最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迎接数据时代挑战。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Zen 3”的锐龙嵌入式系列为空间与功耗受限型网络应用提供了中端可扩展性能解决方案

2023 4 20 日,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AMD (超威,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今日宣布其高性能 AMD Ryzen™(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产品启动供货,该新款解决方案适用于需要专为“永远在线( always on )”网络防火墙、网络附加存储系统和其他安全应用而优化的高能效处理器的客户。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完善了基于“Zen 3”的 AMD 嵌入式处理器产品组合,后者还包括锐龙嵌入式 V3000 EPYC™(霄龙)嵌入式 7000 系列产品。

1.png

AMD Ryzen(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

AMD 锐龙嵌入式 5000系列处理器采用 7 纳米( 7nm )技术打造,计划生产供货期为 5 年,并配备 6812 16 个核心和 24 PCIe® 4 连接通道,专为企业级可靠性所设计,从而支持安全和网络客户所需的持续正常运行要求。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处理器融入了强大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服务性( RAS )功能,包括一个支持纠错码( ECC )的内存子系统。锐龙嵌入式 5000处理器的热设计功耗( TDP )范围为 65W 105W,能够减少空间受限和成本敏感型应用的整体系统冷却占板面积。

AMD 副总裁兼自适应与嵌入式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Rajneesh Gaur 表示:“锐龙嵌入式 5000 处理器为 24x7 安全和网络应用提供了所需的性能和可靠性的理想结合。我们嵌入式产品组合的这一扩展提供了一款中端解决方案,填补了我们的低功耗 BGA 锐龙嵌入式和我们卓越的 EPYC嵌入式系列之间的空白,适用于同时需要高性能和多达 16 个核心可扩展性的客户。”

TIRIAS Research 首席分析师 Kevin Krewell 表示:“AMD 在嵌入式市场的成功建立在提供差异化和可扩展产品的基础上,这些产品可满足具有不同功耗、性能和环境要求的广泛应用。AMD 锐龙嵌入式 5000 为从小尺寸嵌入式系统到存储、安全和网络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功耗和性能的出色平衡,适合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和用例。”

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处理器提供了:

  • 多达 16 核心和 32 线程的可扩展性

  • 高达 64MB 的共享 L3 CPU 高速缓存

  • 65W 105W 的高能效 TDP

  • 支持 ECC 的内存和安全功能

  • 24 PCIe® 4 连接通道(使用 AMD X570 芯片组实现多达 36 条通道的可扩展 I/O

  • 优化的性能提供企业级可靠性

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处理器产品概览

型号

CPU 核心数

线程数

CPU 基频 (GHz)

CPU 1T 超频(高至 GHz1)

L3 CPU 高速缓存(MB)

额定TDP (W)

DDR4 通道数

最大DDR4 速率 (MT/s) (1DPC)

PCIe® Gen 43 通道

平台

5950E

16

32

3.05

3.4

64

105

2

3200

24

AM4

5900E

12

24

3.35

3.7

64

105

2

3200

24

AM4

5800E

8

16

3.4

3.7

32

1002

2

3200

24

AM4

5600E

6

12

3.3

3.6

32

65

2

3200

24

AM4

1锐龙嵌入式 5000 处理器最高频率是指在服务器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处理器任意单核可达到的最高频率。

2锐龙嵌入式 5800 处理器支持从 65W 100W 的可配置热设计功耗 (cTDP)

3锐龙嵌入式 5000 处理器共支持 24 PCIe® Gen4 通道。可与 AMD X570 芯片组搭配,最多可支持 36 PCIe® Gen4 通道。

AMD 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处理器现正在产,计划生产供货期为 5 年。

相关资源

关于AMD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超威半导体)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500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AMD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AMD公司(NASDAQ:AMD)官网http://www.amd.com.cn/ ,关注AMD 官方微信: AMDChina,关注 AMD 官方微博@AMD中国。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0日,vivo折叠系列新品正式发布,其中vivo X Fold2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vivo X Flip搭载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为用户带来出色的性能、影像、安全和AI体验,开启折叠旗舰3.0时代。

1.png

秉承“先旗舰,后折叠”的理念,vivo X Fold2搭载全新升级的第二代骁龙8,其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工艺制程,全新Kryo CPU的超大核升级为Cortex-X3,与前代相比,CPU性能提升高达35%,能效提升高达40%。全新Adreno GPU的图形渲染能力较前代提升高达25%,能效提升高达45%。同时,第二代骁龙8支持全新高通AI引擎,AI性能较前代提升高达4倍以上。第二代骁龙8与LPDDR5X、UFS4.0组成“巅峰性能铁三角”,助力vivo X Fold2性能“狂飙”。

2.png

在影像方面,vivo X Fold2也实现了全面提升。第二代骁龙8支持Snapdragon Sight骁龙影像技术,采用行业首创的“认知ISP”,配合全新高通AI引擎出色的AI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实时语义分割,自动识别图像中的天空、人像等不同区域并分别进行优化。搭配vivo与索尼合作定制的5000万像素VCS仿生光谱大底主摄,用户能够体验来自光学摄影和计算摄影的超强组合,通过蔡司Cinematic电影模式拍摄更具电影感的影像作品。不仅如此,第二代骁龙8与vivo V2芯片双芯协同,使vivo X Fold2能够变身为超越人眼所见的4K芯片级“夜视仪”,精准捕捉每一丝光线,瞬间点亮暗夜里的隐藏细节,还可以在悬停星空模式下,通过超级星空算法结合IMX866V出色的感光能力,一键直出星空银河大片。

安全是旗舰体验的重中之重,第二代骁龙8为vivo X Fold2带来芯片级安全隐私防护,以独立安全硬件处理器和独立安全操作系统,将重要应用的密钥信息存储在第二代骁龙8集成的高通安全处理单元(SPU)中,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保护用户的信息,带来硬件级的安全保护能力。同时,vivo X Fold2的内外屏都配备第二代高通3D Sonic传感器,能够利用超声波技术获取每位用户独特的指纹特征,带来更加安全、快速的解锁体验,让用户能够一步丝滑进入手机程序。

3.png

在连接方面,第二代骁龙8采用骁龙X70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FastConnect 7800连接系统,助力vivo X Fold2带来高速5G连接和超快Wi-Fi 7连接,让用户尽享更便捷的商务办公体验。

发布会上,vivo还带来了折叠系列中的首款小折叠产品——搭载第一代骁龙8+的vivo X Flip,带来“超好看、超好拍、超好玩、超安心”的用户体验。第一代骁龙8+能够带来出色的性能、影像和AI体验,让vivo X Flip能够带来独有的柔光化妆镜功能,智能识别面容,实现高度拟真的上妆效果,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试妆参考,让素颜也能拍出“带妆感”。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创芯引领产业发展、超算赋能数字未来

4月20日,由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委员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研讨会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CCIC 2023)在济南成功召开。本次活动持续两天,吸引了来自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集成电路和通信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分享通信集成电路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1.jpg

济南作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形成了集“设计-制造-封测-应用-支撑”于一体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生态。与此同时,由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经过十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汇集高知高智高能产业的数字高地,全国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正在济南崛起。

本届CCIC 2023会议以“创芯引领产业发展、超算赋能数字未来”为主题,共分为分高峰论坛、并行主题论坛、产学研技术研讨、产品展示等四个环节。研讨会结合当前严峻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国际产业环境,以及济南集成电路产业基础以及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圈建设,邀请行业有关院士、科研专家、学术专家、企业专家齐聚济南,重点研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6G等信息技术的创新热点,围绕高端芯片设计工具、中央处理器CPU、 超算芯片技术瓶颈,探索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发展与突破之路。

会议第一天的开幕式由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迪军主持,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欧阳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济南市历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续明分别为会议致开幕辞。

作为本次会议最重要的亮点环节,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专家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介绍了星地融合移动通信:从5G兼容到6G融合;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教授,院士办公室主任虞小鹏代替吴汉明院士分享了浙江大学在产教融合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所做的努力;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推介了济南市集成电路产业环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灾备技术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分析了“信噪隐嵌”全时空高精度定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志功讲解了肌电信号通信集成电路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重建系统;中国兵器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研究员卢洪涛分享了对通信集成电路产业化体系创新与实践的思考;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IEEE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王志华详细介绍了对于集成电路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日下午,在同期举办的“IC设计与应用”、“通信芯片、终端与系统设备”两个技术分论坛上,来自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分别围绕支持先进制程的智能EDA技术、6G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应用于光互连的硅光超快调制器与探测器、面向5G集成电路的异质集成技术等话题与现场专业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此外,基于具体的工作实践,来自楷登电子、概伦电子、逍遥科技、是德科技、锐成芯微、飞思灵、紫光展锐、凯意科技、vivo通信研究院、中信科移动、烽火通信、大唐联仪、中信科智联、芯和半导体等芯片和终端与系统设备企业的代表和技术专家也作了精彩的技术分享,使与会观众受益匪浅。

CCIC连续举办20年来,围绕通信集成电路未来热点、趋势与机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持续为全国集成电路企业、信息通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联盟组织、投资机构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探讨合作的信息平台。

大会第二天的“超算与卫星通信”技术分论坛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会议厅举行,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防科技大学、芯动科技、长沙金维信息、智芯微、芯旺微的技术专家和企业代表也将围绕卫星互联网的技术进展和最新应用、卫星导航芯片的赶超与展望、体域网、全数字发信机关关键技术及其专用芯片研究等前沿超算与卫星通信领域话题进行分享,敬请期待!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具备高性能及成本优势 适用国防、工业和电信应用

隶属 SGH (Nasdaq: SGH) 控股集团,全球专业内存与存储解决方案领导者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 (“SMART”),宣布其SMART RUGGED产品组合推出全新 T6CN PCIe NVMe SSD 固态硬盘产品系列。

PR_T6CN_1500x1000.jpg

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 RUGGED T6CN PCIe NVMe SSD 固态硬盘产品系列具高性能及价格竞争力,适用于军事、工业和电信应用。 (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T6CN 固态硬盘适用于超高性能数据中心,及需要高度安全与坚固耐用的军事、工业和电信应用。 T6CN 提供 M.2 2280、E1. S 和 U.2 规格,价格极具竞争力,并兼容于 PCIe Gen 4.0 NVME 规格,与当前的 SSD 技术相比,可提供更快的读取、写入、数据传输和操作速度 。

就存储容量来说,M.2规格提供960GB至3,840GB容量, E1. S规格提供960GB到7,680GB,而U.2版本则可提供960GB 到16,360GB 容量。 由于Gen 4.0 技术比 SATA III在传输速度方面快上许多,因此T6CN SSD可提供每秒高达3,500 MB 的连续读取和 3,200MB的连续写入速度 ,同时也符合 NVMe v1.4 规范。

SMART RUGGED 产品总监 Mike Guzzo 提到新产品的优势,“T6CN 所提供的商用版 Gen 4.0 PCIe 解决方案,搭配可用于更大容量应用的下一代 NAND 闪存,大大拓展了我们强固型 SSD的产品组合,而这些技术上的增强有助于系统设计工程师获得更高的性能和容量,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系统需求。”

T6CN 固态硬盘系列提供商用和工业宽温规格,通过100%烧机测试模拟极端温度坡度去检测并淘汰有缺陷的硬盘。T6CN SSD 支持先进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纠错和自我监控分析和报告技术 (S.M.A. R.T. )。 此外,U.2 和 E1. S 版本还提供断电保护(pFail),可在突然断电时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功能。

欲了解更多技术规格和产品信息,请参考官网说明,也可联系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业务团队或 e-mail至 info@smartm.com

*此图像化的 “S”和 “SMART”, “SMART Modular Technologies”是 SMART Modular Technologies, Inc. 的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和注册商标所有权分属各别公司所有。

关于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

成立超过三十年,SMART Modular世迈科技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设计、开发并提供高端封装的特殊型记忆体解决方案来实现高性能运算。SMART Modular 世迈科技提供健全的产品组合,从最尖端的技术到标准型和传统DRAM内存模组和闪存产品,我们皆可提供标准型 、强固型和定制的内存和储存解决方案,来满足高成长市场对多样化应用的需求。更多资讯请参考: www.smartm.com/ch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418006189/zh-CN/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火爆,国内各种互联网公司、云计算公司、大数据公司纷纷出洞,声称自己都在搞大模型,而且一帮自媒体也推波助澜,为各大公司抬轿子吹号子,似乎只有大公司才能玩转大模型,但是,大家可能忘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目前火爆的几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司人数并不多!

今年1月,OpenAI创始人及CEO奥特曼透露公司员工人数为375人 ,与谷歌和脸书等科技巨头从事人工智能工作的数千名员工相比,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我知道我不应该吹嘘OpenAI,我们要感谢我们所有的外包公司为训练模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而真正在ChatGPT项目中做出贡献的人员,据OpenAI官网显示,

共有87人

该团队平均年龄为32岁,“90后”是主力军。华人成为了该团队中一支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共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比例超10%。华人学者欧阳龙更是参与了与 ChatGPT 相关的 7 大技术项目中的 4 大项目的研发,是InstructGPT 论文的第一作者,也是RLHF 论文的第二作者。

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的公司竟然

只有10人

1.jpg

Midjourney绘画作品:平民窟里的百万富翁

所以老张认为,在人工智能领域,会走出类似半导体领域fabless的模式:就是小公司专注特色大模型开发,然后利用云算力通过互联网数据和人类知识体系进行训练,最后将训练好的模型用于推理应用。

所以,在大模型应用领域,比拼的是模型的优劣而不是公司的规模,小公司如果开发出好的模型一样可以完胜大公司!就好比10人不到的一家IC设计公司也可以设计一颗比拼大公司的IC!

2.png

在4月18日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聊聊ChatGPT以及生成式AI对产业的颠覆”中,直播嘉宾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鹏教授现场发布了该公司的大模型产品:云创大数据发布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云创大数据公司只有不到200人,其人工智能成果已经在政府、高校等领域广泛应用!

wBhFdXcZQn.png

据刘教授介绍,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对内部数据进行安全快速的搜索。比如对于企业内部积存的大量档案、资料、文书等形式的文档,如果使用传统的关键词匹配搜索某个特定文件,需要准确输入文件名,一旦忘记文件名,搜索犹如大海捞针。

针对这一问题,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应运而生。该一体机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加持下,基于对语句本身的理解,根据计算后的关联相似度进行排序,可达0.1秒响应,快速筛选出接近语句语义的内容。比如,在专利搜索时,传统算法只能通过关键词搜索专利,无法查找包含相近含义的所有专利,现在在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中导入专利数据,经过一体机自动预处理后,即可在0.1秒内找到所有相关专利。

欢迎大家自行搜索体验!

网址:zl.cstor.cn或识别下图二维码体验:

4.png

 据他介绍,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通过人工智能理解了自然语言相互之间的关系。正如以下视频所展现的,这些词语、句子之间相互关联,它们或许是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含义相同的语句,或许是同一学科领域内的相似概念。通过解读这些关系,人工智能能够真正理解自然语言的含义以及人类的意图,继而做出相应反馈。

对于资料纷繁复杂的各大企事业单位而言,将所有信息和资料放进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并通过一体机完成自动预处理,相当于构建了一个高保密的内部资源库,内部员工可以在库中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是云创大数据针对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场景,自主研发的高速向量计算搜索一体机。该一体机采用并行计算架构,融合高密度混合服务硬件,为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高性能自然语言搜索解决方案。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支持TXT、Word、PDF、CSV等多种格式的数据源,支持对采集的数据源进行文本提取和数据清洗,采用分布式集群架构,智能化自动构建搜索资料库。用户只需将海量的业务文件、图书论文文献、文本数据等导入该一体机,即可建立个性化的定制搜索引擎

5.jpg

  (运行原理)

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支持基于文本语义理解技术,具备更加准确的检索能力,能够将输入查询的文本与一体机中的文本进行快速比对,并将搜索到与输入文本语义相近的多组结果根据相似度排序返回输出。针对千万级甚至上亿量级的文本数据库,该一体机依旧可以达到0.1秒级的返回结果速率。

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基于大数据分布式实时计算框架,结合定制化高密度计算硬件,实现大规模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分发与计算结果汇聚,保证计算任务执行的高效和稳定。基于特征向量计算算法以及分布式集群处理资源调度技术,该一体机实现了海量特征库条件下1:N对比任务的高效分解与并行处理,可将单个任务响应效率提升到0.1秒级。

6.jpg

  (总体架构)

刘教授表示,对于不同数据规模需求的用户,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提供了弹性的性能资源配置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建设成本,灵活满足千万甚至上亿量级业务规模的性能需求和使用场景。

提供API接口,搜索应用可部署至本地服务器或者用户私有云环境,与用户业务打通融合的同时,实现内外网的物理隔绝,保障数据的私密性。

7.png

8.png

9.png

10.png

cGPT S1000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基于语义理解技术,能够快速查找需要的内容,可广泛应用于资料查询、专利搜索、电子病历检索、法律文献检索、学术文献检索、论文查重等多种场景。

资料查询

用户内部积存大量的档案、资料、文书等各种形式的文档,检索资料不仅繁琐且重复性高,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只需简短的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即可完成资料搜索,命中率和准确率都大幅提高。

 专利搜索

通过关键词匹配不一定能够找出某一主题的所有相关专利,而借助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可以准确找到已经成功申请的与该主题相关的所有专利信息,包括描述、编号等,从而在专利申请时避免重复申请等问题,大大节省时间和费用。

电子病历检索

基于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助力下,用户可建设面向特定医疗领域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此更好地提供电子病例检索、处方查询、医疗知识问答等医疗服务。

法律文献搜索

基于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用户可对案件信息进行查询和梳理,比如针对某一案件,律师通过输入描述,即可在资料库中找出相似案例情况以及司法解释,有助于案件分析、诉讼准备等,司法人员也可借助该一体机节省资料整理、分析的时间。

学术文献检索

查阅论文时,根据关键词匹配,可以检索出不少结果,但主要是包含关键词的内容,不一定是用户真正需要查找的,而借助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在准确表达查找内容的情况下,只需一句简单描述,即可检索到真正为用户所需的论文。

论文查重

在论文查重时,针对论文可能存在的不同语种相互翻译导致的抄袭,或者以替换词语、改变表达的方式规避查重等问题,借助自然语言搜索一体机,可对其进行准确检测,以语义为准,及时发现论文写作时的抄袭、剽窃等乱象。

据刘教授介绍,云创微调的最大模型参数量达到1700多亿,可以适合各种垂直领域应用。在本次直播活动中,由于航班延误,刘鹏教授不得已在机场候机大厅进行直播报告,但报告效果丝毫未受影响,约3000名网友参与观看。

11.jpg

具体而言,刘鹏教授所作报告主题为《人工智能引领未来》。在报告中,刘鹏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近10年的三次大飞跃及其技术本质,并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刘鹏教授也介绍了云创大数据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探索与成功案例。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报告帮助自己对ChatGPT与生成式AI建立了立体深入的认识,可谓收获满满!

12.jpg

13.jpg

14.jpg

刘鹏教授,清华大学博士,中国大数据应用联盟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命题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云计算选拔赛裁判长/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云存储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云计算研究中心专家、2002年PennySort国际计算机排序比赛冠军与2003年全国挑战杯比赛总冠军。

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是电子创新网新推出的一档知识分享型直播栏目,每期直播邀请半导体产业专家与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先生共同分享产业趋势、探讨技术未来,助力本土半导体产业创新。

这是本次直播的回放,大家可以扫码回看:

15.png

网址是:https://v.eetrend.com/content/2023/100569672.html

围观 1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捷豹路虎将使用 Elektrobit 的软件平台和汽车操作系统构建其下一代 EVA Continuum 电气架构,该架构将覆盖 2024 年的捷豹路虎全线车型

Elektrobit 日前宣布,捷豹路虎将使用 Elektrobit 的软件平台和汽车操作系统,构建其下一代 EVA Continuum 电气架构,该架构将覆盖 2024 年的捷豹路虎全线车型。捷豹路虎选择 Elektrobit 作为其战略合作提供商,以推动其新架构的软件平台标准化和可预测性,这将有助于该品牌快速高效地研发新车辆。

1.jpg

捷豹路虎使用Elektrobit的软件平台和汽车操作系统构建其下一代EVA Continuum电气架构

跟上行业变革的步伐,快速转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这是当今行业领先的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之一。捷豹路虎已可通过使用 Elektrobit 软件和工程服务,加快生产电动汽车(EV)和其他下一代汽车。Elektrobit 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使捷豹路虎能够更轻松地开发电子控制单元(ECU),缩短了创新功能的开发时间和隐藏成本,但仍然可保持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自 2021 年以来,Elektrobit 已为捷豹路虎提供了完整的实时计算(RTC)产品组合,其中包括 EB tresos(具有用于 OTA 更新功能的固件)和 EB zentur(支持先进的嵌入式信息安全功能),支持实现新的捷豹路虎 EVA Continuum 平台架构的 ECU。Elektrobit 的工程服务是双方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团队帮助捷豹路虎改进了产品功能。

Elektrobit 的首席执行官 Maria Anhalt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作为捷豹路虎团队的优选软件合作伙伴,参与打造 EVA Continuum 平台并支持实现其愿景。捷豹路虎一直在突破创新界限,大力推进其业务转型以构建软件定义汽车。我们很自豪能够与捷豹路虎携手,助力他们打造更加出色的下一代车辆。"

关于 Elektrobit

Elektrobit 是一家屡获殊荣、富有远见的全球性供应商,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嵌入式互联软件产品和服务。作为汽车软件行业的领导者,凭借 35 年为本行业服务的经验, Elektrobit 为超过 6 亿辆汽车的逾 50 亿台设备提供支持,并针对汽车基础软件、互联和安全、自动驾驶和相关工具,以及用户体验提供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Elektrobit 是大陆集团的全资独立子公司。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elektrobit.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ChatGPT的持续火热,人工智能的待发掘潜力再一次被推向话题高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先导产业以及赋能引擎,人工智能已在自动驾驶决策系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广电五舟推出了一款面向AI算法验证和应用开发的开发者套件产品——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助力广大AI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加速AI应用程序开发。

1 (1).jpg

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是基于华为Ascend系列AI芯片打造的开发套件,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Mind Studio开发工具链,能够支持多种AI算法的调试和优化,并可方便地进行AI模型的训练和部署。同时,该套件支持多种接口和扩展方式,例如GPIO、HDMI、USB等,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其具有超强计算性能、大容量存储、配置灵活、体积小、支持温度范围宽、环境适应性强、易于维护和支持云边协同等特点,可以在边缘环境广泛部署,满足在安防、交通、社区、园区、商场、超市等复杂环境区域的应用需求。

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

2.jpg

技术参数

基于传统平台的应用软件迁移到新的创新架构平台,要考虑众多因素,针对应用开发过程中会面对的各项挑战,广电五舟已为开发者做好了准备。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是面向广泛边缘应用场景的轻量边缘设备,一台笔记本即可搭建开发环境,代码示例易学易用,具备三大端到端场景化DEMO(智能小车、智能机械臂、智能语音交互),100+场景代码样例。除此之外,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还提供大量预训练模型,覆盖CV/NLP/语音等热门方向,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模型选择,降低迁移适配难度。

产品特点

高安全性: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采用多种安全机制,包括芯片级、系统级、软件级的安全措施,保障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

易使用性: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提供了友好的使用界面和详细的使用说明,使得初学者和有经验的用户都可以很快上手。

开放性: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开放API和SDK,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Python、C、C++等,方便开发者在不同的编程环境中快速开发AI应用。

灵活性: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支持多种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系统。

可视化开发: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提供了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和界面,方便用户进行AI算法的调试和优化,加快开发周期。

广电五舟开发者套件S200I2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视频图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需求,能够快速实现高质量的AI应用和解决方案。接下来,广电五舟还将发布一系列AI开发者套件,提供各种已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让AI应用的开发与落地更简单、更高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2023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期间,华为举办"迈向Net5.5G,激发新增长"主题论坛,与产业伙伴、行业客户共同分享技术趋势和场景展望,探讨Net5.5G产业发展方向。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邱月峰表示:"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Net5.5G应该聚焦网络技术创新,适配不同业务场景,面向2C/2H/2B领域,通过800GE融合承载、800GE产数专网、800GE AI Fabric数据中心网络等,结合园区无线技术,为用户打造无处不在的万兆体验。"

1.jpg

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邱月峰发表演讲

在2C/2H领域,随着高清视频、XR等大带宽业务的兴起,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均在通过超宽技术创新以满足新业务诉求。数据通信网络作为基础承载网络,通过800GE融合承载网络匹配5.5G/F5.5升级节奏,打造10Gbps 2C/2H业务体验。

在2B领域,随着产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行业业务对网络的差异化诉求逐渐显现。Net5.5G通过构建800GE产数专网,为行业打造差异化的数字化业务承载网络,结合园区内的Wi-Fi 7,高密万兆交换机等,为企业园区内的全业务提供10Gbps体验。而随着行业业务云化,应用体验还依赖于云端的快速响应,Net5.5G通过以800GE为基础的AI Fabric数据中心网络,实现云端应用和数据的实时交互,保障终端侧的用户无损体验。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WAA联盟秘书长杨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马科、北京大学樊春教授等嘉宾,共同探讨网络在助力行业数字化化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数据通信网络在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应对建议,并对数据通信产业的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邱月峰表示,Net5.5G将不断突破能力边界,持续为产业数字化服务,华为愿意与全球产业伙伴一起探索产业方向,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27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