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1.png

目前,基于RISC-V架构的MCU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物联网领域,对于车规应用,RISC-V架构可以胜任吗?在8月28日召开的第三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芯科集成电路(苏州)有限公司资深技术市场总监王超介绍了该公司开发的基于RISC-V的高性能车规MCU CX3288!

2.jpg

王超认为从MCU行业发展看车规,有三个趋势:一是32位MCU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是占了七成市场了。二是内核架构多元化。三是安全和车规的要求让整个车规MCU的准入门槛或者说壁垒比较高。

3.jpg

他指出2022年,32位车规MCU只有53亿美金(当然这个数值已经很高了、已经占了七成了),预计到2026年就会达到96亿美金、复合增长率远高于8位和16位的MCU的。所以从增量市场来说,对32位RISC-V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不过其实存量市场的机会也更大,因为大家看虽然现在有50多亿美金的生意、可能有一半左右在国内,但是我们国产替代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只有3到5个点,所以不管是从存量市场还是从增量市场来说,对于国内的MCU、国内RISC-V车规MCU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他分析说,“正是因为车规芯片客户更专注于功能安全,所以对内核的专注度没有这么高,就带来了内核的多元化。主流的原厂,在车归行业里面主力产品采用ARM架构的只有恩智浦。其它主力玩家如英飞凌等基本上都有ARM产品,但是其主流产品都是自研内核。所以车规行业里面很多芯片都用非ARM内核,所以他们对于RISC-V的态度其实是很Open的。关于车规方面、我们是第一家把RISC-V放到通用MCU的,下个月底就可以给到客户重点样片。”

4.jpg

上图是芯科集成的核心竞争力,芯科集成是2022年4月份成立的、总部在苏州,他认为无论从价格、性能、灵活性和自主可控方面来说,RISC-V如果跟ARM(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的)厂商竞争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生优势。他强调芯科集成核心竞争力:1.市场潜力大。2.国内首创。3.研发能力领先。

芯科集成MCU目标市场:1.车身和舒适型。包括:车身控制、车载娱乐、车用照明,数字仪表等方面。2.车辆控制。驱动地盘控制域和动力控制域的电气化和安全。这个可能要到明年的Q1才能流片。3.高端工控。包括:高端PLC、伺服器,储能等工业应用领域。

5.jpg

他分享了CX3288的框图:RISC-V主频是300MHz,符合ISO26262 ASIL-B。

6.jpg

他强调芯科集成在信息和网络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CX3288除了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上也做了很多工作, 全片ECC,不管是内部的Memory还是外扩的Memory都可以实现ECC的纠错。

7.jpg

他表示信息安全这一块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是,现在很多数据量都要和“云平台”做沟通。二是,车规通讯也是越来越多。三是,自动驾驶对于驾驶人的信息和周围行人的信息都有很多的采集,怎么样去保护这些信息?

8.jpg

他表示现在汽车的不管是域控,还是导航、车身控制模块,代码量是越来越大。以前芯片公司就是提供一个芯片、提供一个SDK,Tier 1就额]可以实现上面的应用。这样的话,Tier 1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它对于切换新的平台的意愿都不是太强烈,因为它的难度相对比较高一点。

9.jpg

但是现在由于AutoSAR标准渐渐被大家接受,基础软件商的介入使得客户或者传统的OEM主要就是实现上层的这些应用和配置。中间的这些应用层、跟硬件打交道的要符合AutoSAR标准的都由基础软件供应商,所以基础软件供应商和芯片公司理论上接触就更多。对于Tier 1和OEM来说,从ARM移植到RISC-V或者切换到RISC-V,TA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RISC-V生态目前来说相对比较弱、这也是一种缓冲。

10.jpg

他特别指出芯科集成给车规MCU提供一个以RISC-V为内核的解决方案,专注于车身和地盘领域的高性能微控制器。相对于国内厂商,芯科集成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外设。芯科集成能提供满足车规客户需要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以及完善的软硬件生态。

围观 1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基于云的支付HSM提供更强大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更快的上市速度
• 月度订阅服务与Azure、AWS和谷歌云平台集成,实现多云部署
• 更快、更敏捷的安全支付方式

近日,泰雷兹宣布推出一项基于订阅的数字支付安全服务——泰雷兹payShield云硬件安全模块服务。依托于其市场领先的payShield 10K支付硬件安全模块(HSM)技术,这项新服务旨在帮助客户加快采用基于云的支付基础设施。

1.jpg

©Thales

将支付HSM专业知识应用于云技术

30多年来,泰雷兹的支付HSM帮助保护客户的加密密钥和敏感数据,以促进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安全支付流程。利用泰雷兹在全球范围内部署本地支付HSM的长期成功经验,这项新服务提供了快速部署、更高的灵活性,以及与亚马逊云服务(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平台(GCP)等领先云提供商的无缝集成。

泰雷兹payShield云硬件安全模块服务可用于混合部署,使现有客户能够在避免对其本地HSM基础设施造成干扰的同时,按照自己的节奏将任何应用程序迁移上云。该服务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部署,提供即时的安全性、可信性、(密钥管理、使用和监督等)职责分离,以及支持美国运通、Discover、JCB、万事达卡、银联和Visa等领先支付品牌需求的实用功能。

在不影响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灵活性

泰雷兹payShield云硬件安全模块服务是企业满足其支付安全需求的另一种方式。它简化了跨多个位置和应用程序共享生产HSM,允许快速添加更多HSM,以实现复原、备份能力或所需容量。该服务目前得到美国和欧盟地区多个数据中心的支持,还有更多的数据中心正在筹备中,以帮助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数据主权问题。这些数据中心符合关键的数据安全审计标准,包括对于支付处理至关重要的PCI PIN安全标准。泰雷兹数据安全产品副总裁Todd Moore表示:“我们基于云的payShield 10K HSM服务为促进线上和线下支付提供了一种全新、灵活、完全合规的解决方案。这一新产品性能卓越,可满足客户对我们支付HSM平台的期望,包括使用领先云平台的低延迟操作。”

Prime Factors产品与服务副总裁Jose Diaz表示:“Prime Factors与泰雷兹持续合作数十年之久,我们借助泰雷兹payShield云硬件安全模块服务已成功测试了我们的银行卡安全系统(BCSS)。我们的BCSS客户不仅能够在云中充分利用payShield的全部功能,而且可以在混合环境中使用payShield HSM来实现目标。借助BCSS可轻松灵活地控制在本地和云中使用泰雷兹支付HSM,在一个或另一个环境中指定特定功能,或跨云和本地payShield HSM之间指定负载平衡功能。”

可用性

泰雷兹payShield云硬件安全模块服务现已提供给迁移到多云环境或采用混合方法的现有泰雷兹客户,以及寻求云服务支付安全方法的新客户。对于现有的payShield客户,该服务提供了与本地payShield HSM的完全向后兼容性,包括一切现有的自定义代码。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cpl.thalesgroup.com/encryption/hardware-security-modules/payment-hsms/payshield-cloud-hsm

关于泰雷兹

作为全球先进科技的领导者之一,泰雷兹(泛欧证券交易所代码:HO)专注于航空、航天、数字身份与安全等领域,为构建一个更安全、更环保、更包容的世界开发产品及解决方案。

集团每年投入约40亿欧元研发资金用于关键科技,如量子技术、边缘计算、6G和网络安全等。

泰雷兹全球77000 名员工遍布68个国家,2022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76亿欧元。

敬请访问
泰雷兹集团
云保护和软件授权解决方案 | 泰雷兹集团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822434804/zh-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IAR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利用完整的应用跟踪,可为开发人员分析其产品行为提供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对应用程序的全面了解,他们可以跟踪每一条指令,看看他们的应用程序是否按照预期运行,或者是否出现错误或漏洞。那么,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可用的RISC-V跟踪呢?

什么是跟踪?

与传统的通过设置断点、printf等进行调试相比,跟踪更像是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观察你的应用程序。基本上,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干扰程序的情况下观察整个程序的工作情况。跟踪包括完整的指令执行流程(不需要printf也不需要UART),一旦跟踪数据被捕获,你可以快速追溯,并隔离异常和硬故障。

这使得寻找那些罕见的、依赖于执行顺序的漏洞变得更加容易,因为这提供了一串线索:程序执行是怎么样的,按什么顺序执行的。这使开发人员能够准确地了解它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总是会停在一串特殊的代码上。你可以迅速发现异常和硬故障,进而发现那些罕见的、依赖于执行顺序的错误。如果没有跟踪,当你的程序出现崩溃,就很难重现实际发生的情况。

然而,跟踪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错误。跟踪还可以进行代码剖析、代码覆盖等,你可以实时了解你的设备的行为。性能和覆盖率监测是强大的功能,当你有跟踪功能时,就可以实现这些强大的功能。如果你的带宽够宽,甚至可以将实时跟踪流整合到你的调试器中。

RISC-V的跟踪技术

RISC-V组织的主要关注点之一是为RISC-V制定标准化的规范。对所有RISC-V成员开放的各种工作小组,目前正专注于开发制定这些规范。其中一个例子是处理器跟踪工作组,该工作组在20202月批准发布了处理器跟踪规范。另一个例子是Nexus跟踪小组,该小组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Nexus IEEE-ISTO 5001™标准针对RISC-V内核定义的跟踪技术。

这类工作将持续进行,因为必须考虑跟踪标准的所有方面。其中,包括跟踪控制的输出格式。最低的目标是与更成熟的架构的现有标准看齐。如果RISC-V跟踪规范做得好,它将使现有的跟踪查看器、硬件跟踪探头和跟踪分析工具易于采用。目前已经有一些实现的方案,但RISC-V架构应该在从物联网到服务器的每个设备中都有跟踪,即使是简单、标准的跟踪也比完全没有跟踪好。

fig1.jpg

1 来自一个RISC-V设备的跟踪

看清每条指令

软件开发工具中集成对跟踪的支持增强了日常的代码开发/调试。跟踪应该是设计人员日常环境中固有的一部分,而不应该是事后分析的东西。因此,你可以写代码并运行,看看是如何到达当前的执行点的。通过快速追溯、隔离异常和硬故障的功能,你可以直接迭代并获得良好的代码质量。你还可以找到依赖于执行顺序的漏洞,并找到可以与你的程序流程相关联的功耗测量值。所有这些分析也可以在具有挑战性和复杂依赖性的多核环境下进行。

在寻找一个漏洞时,翻阅捕获的跟踪的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在短短几秒钟的执行时间里,可以产生数以亿计的指令。因此,极为重要的是,规范将提供足够的触发器,以便能够将捕获限制在特定区域。先进的导航和搜索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编译器/调试器工具提供该功能,则可以使用跟踪触发器将跟踪数据限制在你需要的范围内。

为什么需要跟踪?

在设备中植入跟踪单元,让你有可能在产品运行时进行非侵入性的跟踪。因为即使添加非常底层的调试打印输出,也会改变应用程序的时间,并掩盖其真实行为。

有许多方法可以捕捉和获得从设备中输出的跟踪数据:

  • 顺序排列

    - 足够的PC采样跟踪(对统计代码剖析研究有好处)

    - 轻型仪器、实时操作系统(RTOS)监控、变量跟踪等

    - 配备优秀的探针,有可能达到几兆字节/秒的速度

  • 高速并行接口(4至16位的双边接口)

    - 捕获一切(时钟速度可以很高)

    - 通过控制流转移时留下的信息进行跟踪

    - 为你执行的每一条指令提供保证

    - 指令执行过程信息实时存储在调试器探针上

  • RAM缓冲区

    - 要么是小的专用RAM,要么与系统内存共享

    - 即使是4KB的跟踪RAM也能提供足够的功能,真正发挥作用

  • 高速排列

    - 速度为10Gbits/s或更高

    - 主要适用于较大的、复杂的系统

  • 通过功能接口进行跟踪(USB3.0提供了超高带宽!)

    - 使用案例有限——对小型物联网设备来说不是一个选择

调试异常情况

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跟踪,你可以真实看到应用程序是如何运行的。你可以检查程序流,直到一个特定的状态,如应用程序崩溃,然后使用跟踪数据来定位问题的起源。

异常或未处理的故障可以由指针问题、非法指令或数据中止引起。通常,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的堆栈(和函数调用信息)会被毁掉,但通过跟踪,你可以获得完整的应用程序历史记录。跟踪数据对于定位那些显现不规则且零星发生的编程错误也很有用。这可以帮助发现价值“百万美元”的漏洞。

硬件和软件工具的集成

获得尽可能高质量的代码的最佳方法是将跟踪分析能力整合到你的日常开发环境中。如果你能在每次部署变化时验证程序时序和正确性,那么将复杂的漏洞推给后期系统验证甚至客户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拥有像跟踪调试探针这样的硬件工具,它可以在你的集成开发环境中与软件工具无缝协作。例如,IAR提供跟踪探头I-jet Trace,它与完整的C/C++编译器和调试器工具链IAR Embedded Workbench完全集成。

I-jet Trace解锁了IAR Embedded Workbench 集成开发环境中的一些高级功能。在图2中,你可以看到几个高级视图功能的例子,上面是时间轴,下面是代码堆栈。这显示的是运行中的程序正在进行复杂的函数调用,并且中断也在同步触发。蓝色部分显示的是数据跟踪,这样你就可以获得仪表化的显示,并看到RTOS的切换等。下面的详细图显示了启动代码的运行情况——有复杂的调用,还有一些较长和较短的函数,甚至还有一个工具提示来优化其中一个调用的代码。

fig2.jpg

2 结合调用堆栈和中断以及变量记录的时间轴实例

代码质量

但是,跟踪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漏洞。它还可以帮助你监控你的应用程序——它是否按照预期运行?集成性能监控是使用跟踪的主要好处之一,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了解应用程序执行时间都花在哪里了,是否受到中断风暴的影响,是否有时反应不够快等等。

代码覆盖率也是一个可以用跟踪实现的功能(图3展示了它在IAR Embedded Workbench中的样子)。这可以用来证明代码至少被运行过一次,查找出未运行的代码,显示测试的缺陷等等。功能安全认证强烈建议将代码覆盖率作为提高质量的一个手段。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是对跟踪分析器一个很好的补充。这可以确保代码符合特定行业的标准和最佳编程实践。除了覆盖率,该工具还可以收集每个单独指令的执行次数。例如,有些指令块被执行了4次,有些被执行了12次。很明显,没有被覆盖的代码执行了0次。

fig3.png

3 跟踪也可以审查代码覆盖率

总结

跟踪提供了各种有益的数据源,如收集数据或协助开发人员将信息过滤成实际的知识和见解。用不同的跟踪查看器进行可视化和分析,可以创建一个产品如何运行及其动态行为的真实描述,为开发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以跟踪那些很难,甚至不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捕捉的复杂漏洞。通过在日常开发中加入跟踪,开发人员可以加速软件开发过程,提高软件质量。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在数字化大潮下,地球上每天都通过手机、PC、汽车、工厂等产生大量的数据,要将这些数据深度挖掘出价值,需要海量的处理器以及海量的资金和电力,有没有其他架构来满足这些需求?

在8月28日召开的第三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加拿大独角兽公司Tenstorrent首席CPU构架师练维汉发表主题演讲,详细分析了RISC-V为何火爆,并如何在未来20年成为处理器热门架构的原因,同时,他还分分享了Tenstorrent未来处理器发展规划。

1.jpg

“我们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一直在追求一个理论——统一理论。统一理论为什么产生?是因为它既可以解释宇宙大事件,又可以解释微电子现象。而它们两个常常是有冲突的,所以爱因斯坦想要聚焦这个东西。”练维汉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AI、处理器等很多架构,作为架构师、我们的想法是:在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应用场景之下,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统一方案来解决这所有的问题。统一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做出来的产品都可以运用?我今天就要跟各位分享这个。”

2.jpg

他表示Digital正在改变着世界,AI带给人类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让你使用的东西都可以因为你而“最佳化”,你可以享受到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在以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没有那样的算力可以到达为你量身定做任何一样的事情。

3.jpg

这需要巨量的计算!在处理器发明以后,数字处理每年以两倍的速度翻倍。从1997年个人PC时代开始到2007年iPhone出现,然后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每天拿着手机产生大量的数据,巨量的Data每天被产生,要了解这些资讯、找出里面的有价值数据,如果把每天人类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如果把所有的数据转换成ChatGPT结果,要花一千亿美金。然后,电力要增加20倍。

4.jpg

要处理巨量的数据,我们的看到:计算必须要在每一个地方发生。例如:人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机器,如果所有碰触到你皮肤的数据都要传递到大脑做决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神经可能要比现在宽多少倍都不知道。很多触觉上的东西在皮肤层就做了筛选,有用的讯息才会传递到大脑。在生物学上基本上告诉你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在实践上面要把所有的计算都放到云端算了再传回来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想这件事情,就是说:计算必须要在每一个地方发生,然后你才能够达到你所要的功效需求和传输的需求。你们都知道人类的大脑事实上是全世界最复杂的一个处理系统,假如要跟现在的计算相比、人类好像是1万倍吧。所以说你基本上是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传到云端算了再放回来,所以可能要放在你的IoT上面、放在你的机器上面,到处都需要有这个计算。”他指出。

5.jpg

有这样的一个需求以后,我们需要Heterogeneity。还有就是要能够可扩充性,你发明的东西不能用在一个点、要用在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东西。就像爱因斯坦希望用一个理论来解释宇宙所有的现象,我们也希望一个解决方案可以通用到所有的事情上面去。还有就是你也不能让它太复杂,我们常常做架构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你做的这个东西是不是足够的简单,是不是去无从轻到最高极限、最简单的东西去解决同样一个问题。我们永远寻求的最终解决方案,永远是要找到最精简的东西来解决同样的一个问题。精简有什么好处?容易实现。以后做变动的时候等等,都有很多的好处。

 “为什么RISC-V很适合这个东西?因为它是一个Open-source。我们的好处就是说,我做了一个架构、不需要跟ARM说:“我可不可以做这样,可不可以做那样。”有非常大的弹性,这是指令集给你的一个方便的东西。我为什么认为这个东西一定会起来?就是基于这个考量。因为以后的Compute是非常复杂的,你需要一个指令集能够让你做这样的事情。RISC-V就是一个很好的“点”。”他总结说。

6.jpg

他还分享了Tenstorrent的产品规划,Tenstorrent的Scalable AI 架构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大的系统,然后变成一个晶片之后又可以放到更大的系统里面。Tenstorrent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客户聚焦需求,把一个到几万个晶片金融和在一起。

不过AI的演化非常快,所以AI要设计的足够有弹性、才可以去应付未来AI方案的需求。Tenstorrent开发了一种  Scalable RISC-V processor ,可以实现可扩展性。

7.jpg

8.jpg

9.jpg

如上图所示,Tenstorrent的Tensix内核里其实有5个RISC-V处理器,可以完成发送、接收和计算功能,“我们希望这个要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为什么要放CPU在里面?因为我们预测未来AI的运算CPU还是会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它在两个不同算力的东西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有几种很多的考虑,通过Chiplet适应不同的处理器场景。”他指出,“把AI拿掉就可以跟AMD做PK。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让你很有弹性设计你的系统架构。”

10.png

11.png

12.png

针对不同的应用,Tenstorrent也推出了优化的方案。如针对穿戴、移动、汽车领域的处理器等。

13.png

14.png

15.png

16.png

17.png

18.png

19.png

从可扩展架构来看,我们的看法是:巨量的Data、巨量的AI需要需要计算无处不在,计算无处不在不能用太复杂的执行架构,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事情。大家要看到这个历史浪潮,我觉得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是芯片的黄金时代。因为在算力方面,我现在没有看到任何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事情,所以这是巨大的产业、巨大的机会!我希望跟在座的各位做合作。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年以来,半导体行业一直承压,但似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总计1245亿美元,环比增长4.7%。其中,2023年6月的全球销售额为415亿美元,比上月增长1.7%。作为润滑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分销商们或将最先感知这一趋势。

近日,业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创实技术”或“Cytech Systems”)再度携手旗下专注国产芯片和模块推广的子公司深圳创华芯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创华芯”或“CHCHIP”) 参展elexcon 2023深圳国际电子展,于1号馆1A36展位带来个性化定制、敏捷、高品质的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期与500+家全球优质品牌厂商,50,000+专业观众共探全球产业动态及未来技术趋势,并向业界再次强调其3大分销优势,以及如何背靠这些优势顺势而为,把握机遇。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1.jpg

图1.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携手旗下专注国产芯片和模块推广的子公司深圳创华芯电子有限公司亮相elexcon 2023深圳国际电子展1号馆-1A36展位

聚光灯外打磨细节,创实技术不断夯实3大分销核心优势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行业起起伏伏。前2年的持续性缺货带给像创实技术这类的独立分销商多大的机会与舞台,今年以来的低迷期就带给它们多大的危机与变局。“但也正是因为行业的起伏,让很多终端客户意识到长周期的期货模式不一定总是顺利可行,独立分销商在行业周期波动或者特殊场景下更能敏捷应对,”创实技术总经理Alice显然更多看到挑战所带来的机遇,“很多全球头部客户都增加了独立分销商在自身供应商体系的占比,创实技术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2.jpg

图2. 创实技术(Cytech Systems)总经理Alice强调夯实自身3大分销核心优势

“作为供需两头的中间桥梁,我们的初心始终是链接好全球供应链并和客户实现共赢,”Alice说道。不论行业起伏,创实技术都在细节处认真打磨自己的优势。其一,自建检测实验室,完善质控体系。一直以来,创实技术都把品质视作公司的生命线,先后通过AS9120B&ISO 9001双体系认证、ESD S20.20认证,CMA和CNAS认证目前也在进行中,并且在香港、深圳2地搭建了3个测试实验室,严格遵循AS6081, AS6171, 和 IDEA-STD-1010-B等国际检测标准,覆盖包装检查、外观检测、X-Ray检测、XRF检测、电性测试、可焊性测试以及开盖测试等。

“同时,我们配备了数十名全职检测工程师,核心成员均是在第三方实验室拥有超过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资深检测人员,”Alice补充道,“相比其他独立分销商,除了硬件设施,我们更多投入了质检体系的软实力,这也是更不易被外界所看见的环节。”

其二,广泛的供应链网络,强大的采购能力。链接全球网络,与数千家认证供应商合作,不仅可从源头保证品质,更可迅速挖掘出全球优质资源进一步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其三,便是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一方面,创实技术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多维度不断赢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另一方面,创实技术也擅长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强化长期合作关系。

“作为独立分销商,创实技术在供应链中的价值就是通过调冗缺润滑整个供应链,”Alice说道,“市场起伏,但终会回归理性发展,目前终端市场景气度分化的格局已明确,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打磨自身实力,在不确定性中积极寻找机遇,顺势而为。”

而据业界观察,半导体行业已在上半年末触底,复苏帷幕已经拉开,这也为2024年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所有行业领域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同比增长,电子产品销量将超过2022年的峰值。承接行业的再次起飞,显示需要更强大稳定的“内核”来支撑,创实技术在品质、服务等细节处所下的功夫届时势必显现。

发力全球化,创华芯和创实技术将成海内外市场两大抓手

就当前,电动汽车、工业控制、AI服务器等市场需求旺盛,一度成为元器件分销行业增长的机会点。创实技术自然不会错过,Alice在谈及旗下专注国产芯片和模块推广的子公司创华芯时介绍道,“创华芯近2年的发展规划都将持续聚焦新能源和工业赛道,不断丰富相应的代理线,在加强客户黏性的同时,为更广泛的新能源/工业领域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此次协同创实技术再度合体参展,创华芯在elexcon 2023同期展示了代理线广州爱浦电子的电源模块和南京沁恒微电子基于RISC-V架构的MCU产品。广州爱浦电子专门从事模块电源研发、生产、销售,其AC-DC电源系列、DC-DC电源系列和隔离收发模块系列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力、充电桩、物联网等领域。而南京沁恒微电子则是一家基于自研专业接口IP、微处理器内核IP构建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侧重于连接、联网和控制。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3.1.jpg

创实技术新闻稿配图-3.2.jpg

图3. 广州爱浦电子的电源模块和南京沁恒微电子基于RISC-V架构的MCU产品亮相创实技术&创华芯elexcon 2023联合展台

伴随在硬科技上的不断突破,目前中国已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等多个领域占据一定话语权,国内半导体厂商更希望借助这一势头稳固自身势力,积极拓展出海。全球化路线是国内半导体厂商的终极目标,更是创实技术自身对未来的规划。

“我们始终坚持海内外市场两手抓,”Alice补充道,在国内市场,创华芯将以寻求国产品牌代理作为突破口,大力拓展国产品牌通路和分销渠道,具备国产芯片或元器件料号选型替代的支持能力;同时在国际市场,创实技术也将计划在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办事处,以更贴近当地客户的方式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

关于创实技术

深圳创实技术有限公司(Cytech Systems Limited)--卓越分销,连接未来”,是一家深耕中国本土并辐射全球、致力于为客户创造可持续价值并推动供应链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领先电子元器件独立分销商。

创实技术由电子信息技术和供应链分销行业资深人士共同创办,以其在电子行业产业链数十年的行业经验,链接全球供应商网络,成为高品质货源的有力支撑,并通过多元化的采购服务,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包含世界500强头部企业在内的数千家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敏捷、高品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帮助客户优化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与客户一同成长,实现共赢。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3日,天合光能越南基地210单晶硅片成功下线。天合光能海外生产基地实现了主材料的突破,为海外组件无忧交付夯实基础。

1.jpg

天合光能越南基地210单晶硅片成功下线

7月31日,天合光能越南基地晶硅车间水、电、气系统调试完成,具备生产条件。8月4日早上8:30,越南晶硅基地单晶炉首次投料,首根12英寸单晶硅棒顺利出炉,产出硅棒耗时短,晶棒直径控制良好,晶棒电参数表现优异,达到行业领先水平。8月23日,越南晶硅基地首刀210硅片顺利下线。

越南晶硅基地是天合光能海外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单晶硅片产能 6.5GW,包括拉晶、机加、切片和硅料处理等工序,生产的硅片主要用于天合光能越南、泰国基地的组件制造。天合光能海外制造基地生产的至尊系列组件、至尊N型系列组件主要满足海外市场对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光伏组件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越南基地单晶硅片成功下线,将进一步保障天合光能海外组件基地主材料的供应,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肩负"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使命,天合光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构建一体化战略布局,在国内和海外打造一体化生态,为全球提供清洁、可靠、安全的绿色能源。天合光能同时竭力赋能当地社会发展,越南晶硅基地就为当地带来了 700个就业机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闪迪大师极客G-DRIVE致捷硬盘迎来首秀

2023823 – 西部数据公司将携旗下闪迪大师及闪迪品牌亮相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 2023)。在本届以“融合创新,面向未来”为主题的广播影视技术盛会上,西部数据将于823日至26日展出期间带来全新的闪迪大师极客G-DRIVE致捷硬盘,并在现场通过模拟DIT(数字影像工程)、直播和影视教育三大应用场景的工作流,为参观者生动展示旗下全方位影视制作存储解决方案。

1.jpg

西部数据公司中国及亚太区销售副总裁Stefan Mandl表示:“随着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高清数字影像的普及,数字内容创作的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庞杂的数据存储、传输、编辑及归档需求,对传统内容创作者的工作流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西部数据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并结合自身对数字化时代下各领域专业消费者使用数据方式的独特洞见,致力于以闪迪大师和闪迪品牌创新性的存储解决方案和前沿技术推动数字化内容的创作与呈现,实现数字影像更精彩的未来。”

在本届BIRTV现场,西部数据将首次展出新品闪迪大师极客G-DRIVE致捷硬盘,进一步完善数字内容存储解决方案的产品生态系统。在沿承系列高品质工业设计风格和高可靠性的同时,这款企业级桌面硬盘配备了Thunderbolt 3接口,并内置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插槽,帮助专业用户轻松构建高效工作流和创新应用场景,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内容创作需求。

闪迪大师极客G-DRIVE致捷硬盘产品亮点:

  • 高性能、可扩展:通过Thunderbolt 340Gbps)接口实现超强读写性能,并支持菊链高达5台设备,可应用于搭建多样化的数字内容创作工作流。该接口同时兼容USB 3.2 Gen 210Gbps)。

  • 西部数据7200RPM Ultrastar企业级HDD提供高达22TB的超大容量[i]260MB/s传输速度[ii]18TB22TB容量版本1),灵活应对超高工作负载,保存重要素材。

  • 配备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插槽:通过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插槽(10Gbps)轻松实现固态容量扩展,以1,000MB/s2的传输速度,轻松拷贝或编辑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中的文件,加速工作流。

2.png

闪迪大师极客G-DRIVE致捷硬盘

作为专为专业消费者和影视行业从业者打造的品牌,闪迪大师拥有高性能、可扩展且高可靠性的存储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存储卡、读卡器到便携式HDD/SSD和桌面式存储设备,助力数字内容创作者将工作流提升至新境界。在展会现场,西部数据针对DIT、直播、影视教育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展示了搭配闪迪大师存储设备的高效工作流程,包括:便携耐用、适用于各类严苛环境的闪迪大师极客外置硬盘和闪迪大师PRO-G40 SSD外置固态硬盘、拥有独特可扩展性的闪迪大师极刃模块化固态硬盘系统以及兼具大容量与高可靠性的闪迪大师极客G-DRIVE硬盘等。

西部数据也展出了旗下备受专业摄影群体喜爱的闪迪至尊超极速系列存储卡产品。闪迪至尊超极速系列存储卡拥有卓越的性能与耐用性,包括今年全新发布的闪迪至尊超极速™ SDXC™ UHS-II存储卡(V60[iii],能够兼顾高性能与高性价比支持用户对4K6K[iv]等高清视频内容创作的需求,为专业消费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选择。

欲了解更多西部数据旗下为专业内容创作者打造的高品质存储解决方案,欢迎前往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3号馆3010展位。

关于西部数据公司

西部数据始终致力于发掘数据价值,创造更多可能。凭借在闪存和 HDD 领域的整合积累,以及在内存技术领域的推进发展,西部数据持续突破创新,不断推出强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以支持全球数字化未来的远大进程。 同时,西部数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并积极实现科学减碳倡议组织(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的宏伟减碳目标。 欲了解更多西部数据公司及旗下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SanDisk(闪迪)和WD(西数)品牌的信息,请访问: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cn


[i] 1GB = 1,000,000,000 字节。1TB = 1,000,000,000,000 字节。用户的实际存储空间更小。

[ii] 1MB = 1,000,000 字节。根据内部测试;性能会因主机设备而异。

[iii] 视频速度等级 60 (V60)(持续视频拍摄速度为 60MB/秒)是一种性能选项,支持使用 UHS 主机设备进行实时视频录制。请参阅 www.sdcard.org/consumers/speed了解其他详细信息。

[iv] 全高清 (1920×1080)4K 超高清 (3840x2160)6K (6144x3160) 视频支持可能因主机设备、文件属性和其他因素而异。请参阅:www.sandisk.com/HD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引言

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存在着大量的两串或三串锂电池供电应用情况,传统的降压型充电管理需要输入电压高于电池电压,需要专用的适配器充电造成资源浪费,随着Type-C接口的普及,现在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如吸尘器、电动工具、音箱等,未来将不再需要使用专用的适配器充电。 Type-C口充电即可适配日常便携式电子设备,这不仅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也将大大减少电子垃圾,意义非凡。

针对2/3节锂电池供电的电子设备,最好的方式是采用通用Type-C接口充电,这样就可以通用Type-C的充电器,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出厂时搭配一根充电线就完美的解决上述应用的困扰,节省终端产品整机成本,避免材料的浪费。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针对2/3节锂电池充电应用,大力推广Type-C输入升压型2/3节锂电池快充IC系列-IU5207/IU5208,芯片极具性价比,应用简单。

概述

IU5207E/IU5208E是支持20W快充的2/3节串联锂电池升压充电芯片系列。集成功率MOS,采用异步开关架构,使其在应用时仅需极少的外围器件,可有效减少整体方案尺寸,降低BOM成本。IU5207E/IU5208E的输入电源电压3.6V-8V,升压开关充电转换器的工作频率为500KHz;IU5207E(2节锂电池8.4V充电芯片)最大2A充电电流;IU5208E(3节锂电池12.6V充电芯片)最大1.3A充电电流,充电电流外部电阻可调

IU5207E/IU520E内置四个环路来控制充电过程,分别为恒流(CC)环路、恒压(CV)环路、芯片温度调节环路、可智能调节充电电流,防止拉垮适配器输出,并匹配所有适配器的输入自适应环路。

IU5207E/IU5208E集成30V OVP功能,输入端口能够稳定可靠承受30V以内的耐压冲击,非常适用于TYPE-C接口的应用。同时芯片BAT输出端口耐压30V,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500KHz开关频率。

IU5207E/IU5208E提供了纤小的EQA-16封装类型供客户选择,其额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85℃。

输入快充申请

IU5207E/IU5208E支持QC3.0快充协议,可以根据当前电池电压,通过DP/DM来向输入端申请快充电压;

2节锂电池8.4V充电芯片IU5207E申请快充说明: 

当电池电压VBAT<6.2V 时,不申请快充,只是以5V输入充电;

当电池电压6.2V<=VBAT<6.7V,会尝试申请5.4V 输入快充;

当电池电压6.7V<=VBAT<7.8V,会尝试申请6V输入快充;

当电池电压 VBAT>=7.8V 后,会尝试申请 7V 输入快充;

如果不能成功申请快充输入,会一直以5V输入来充电;

3节锂电池12.6V充电芯片IU5208申请快充说明

当电池电压 VBAT<8.4V 时,不申请快充,只是以 5V 输入充电;

当电池电压 8.4V<=VBAT<10.5V 时,会尝试申请 7V 输入快充;

当电池电压 VBAT>=10.5V 后,会尝试申请 9V 输入快充;
 
如果不能成功申请快充输入,会一直以 5V 输入来充电;

IU5207/IU5208应用信息

1、IU5207/IU5208脚位图

1.png

2、IU5207/IU5208管脚说明

2.png

3、IU5207/IU5208 DEMO原理图

3.png

4IU5207/IU5208 DEMOPCB顶层设计图

4.png

5IU5207/IU5208 DEMOPCB底层设计图

5.png

6IU5207/IU5208 DEMO板贴片图

6.png

7、IU5207/IU5208 DEMO板物料清单

7.png

8、IU5207/IU5208 DEMO实物图

8.jpg

围观 1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多元化化工企业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旗下STAMAX™ 30YH570树脂材料近期获得了UL认证。该材料是一种30%长玻纤、高流动性、无卤阻燃共聚物,专为锂离子电池和汽车注塑成型应用而开发。STAMAX 30YH570树脂材料是该公司BLUEHERO™电气化计划的特色产品。

STAMAX 30YH570树脂材料含有与聚丙烯基体发生化学耦合的玻璃纤维,因而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该材料的设计结合了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独特的膨胀能力,有助于提高阻燃性能。

根据UL 2596《电池外壳材料热性能和机械性能测试方法》,采用热失控箱测试法完成了一系列测试,STAMAX 30YH570承受了250 kPa的箱内压力和420°C的最高箱内温度(封闭环境),测试面板没有破裂或穿孔。这些结果基于3次重复测试,面板厚度为4毫米。

UL-Verified-SABIC.jpg

BLUEHERO正在打破行业界限,通过引入塑料替代传统内燃机中使用的过时金属或钢材,实现重要性能升级,为电动汽车市场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续发展和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UL认证是SABICBLUEHERO计划上所取得进展的又一次实证。UL认证基于科学的客观评估,旨在确认市场声明的准确性。通过UL认证,SABIC客户可获得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该产品的认证。

有关UL认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verify.ul.com/verifications/1179

关于SABIC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是世界知名的多元化化工企业,总部位于沙特利雅得。公司旗下制造工厂遍布全球,包括美洲、欧洲、中东和亚太在内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涵盖化学品、通用及高性能塑料、农业营养素和钢铁。

在建筑、医疗设备、包装、农业营养素、电子电器、交通运输和清洁能源等关键终端应用市场,SABIC长期致力于助力客户发掘潜在机遇。

2022年,SABIC的净利润达165.3亿里亚尔(合44.1亿美元),实现销售总额1,984.7亿里亚尔(合529.2亿美元)。截至 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3,130亿里亚尔(合834.6亿美元)。2022年,SABIC总产量达到6100万吨。

SABIC业务遍及全球约50个国家,拥有逾3.1万名员工。秉持创新精神和独创思维,SABIC旗下各类专利和待批申请已达 10,090项。公司拥有丰富科研资源,并在美国、欧洲、中东、南亚和北亚五大核心区域设有创新中心。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abic.com/zh

关于BLUEHERO™

SABICBLUEHERO计划是一个不断扩大的材料、解决方案、专业知识和项目的生态系统,旨在加快从化石燃料到电力的能源消费转型,支持全球性气候变化目标。该计划初期将以汽车行业为重点,其核心是SABIC的全球专家团队,他们在电动汽车电池及相关应用设计、测试和数据生成方面具有专业优势。BLUEHERO计划也再次兑现了SABIC的企业承诺,即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目标,应对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为了人类和地球的福利,向低碳的未来和清洁空气经济迈进。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物联网(IoT)的不断创新,联网设备正在处理越来越多的智能任务。对于物联网开发人员来说,部署远距离、低功耗的可靠网络来监控不断增加的物联网设备套件变得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 Zigbee?

Zigbee 诞生于 1998 年(2006 年修订),旨在解决无线机器对机器 (M2M) 和物联网网络的问题。Zigbee利用 IEEE 802.15.4 规范中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在 2.4 GHz 和 sub-1 GHz 频段的免许可和类许可的无线电频谱中运行。

Zigbee 的原始数据吞吐率在 2.4 GHz(16 个信道)时为 250 Kbps,在 915 Mhz(10 个信道)时为 40 Kbps,在 868 Mhz(1 个信道)时为 20 Kbps。根据不同的功率输出和环境特性,2.4 GHz 频段的传输距离从 10 米到 100 米不等,根据监管限制,sub-1 GHz 频段的传输距离可达 1 公里。

Zigbee与 Wi-Fi HaLow 比较

Wi-Fi HaLow 是经 Wi-Fi 联盟认证的基于 IEEE 802.11 MAC/PHY(介质访问控制/物理层)的最新协议。Wi-Fi HaLow 结合了 IEEE 802.11ah,可实现各种应用所需的低功耗连接,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网络和可穿戴设备。

Wi-Fi HaLow 可提供当今消费者对Wi-Fi 的所有期望,包括多厂商互操作性、无需中断现有 Wi-Fi 网络的简易设置以及 WPA3TM最新 Wi-Fi 安全性。Wi-Fi HaLow 可增强其他 Wi-Fi 技术,提供远距离、低功耗、高性能和安全的 Wi-Fi,为各种物联网环境提供不断扩展的产品组合。

技术对比

Wi-Fi HaLow旨在满足室内外物联网连接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开发人员想知道Wi-Fi HaLow与 Zigbee 等“类似”协议相比有何优势。

我们来比较一下Wi-Fi HaLow和Zigbee的主要功能。此次比较的是 2.4 GHz 频率的 Zigbee,因为绝大多数 Zigbee 设备都在此频率下运行。

·.jpg

连接范围

Wi-Fi HaLow 使用 1 GHz 以下频段(850 MHz - 950 MHz 之间)和窄信道(1 MHz 及以上),这使得 Wi-Fi HaLow 设备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此外,与 2.4 GHz 信号相比,1 GHz 频段以下的信号能更有效地穿透墙壁、天花板等障碍物。

Zigbee 运行在 IEEE 802.15.4 MAC 层和 PHY 层之上,是一种主要为2.4 GHz频带的室内应用而设计的网状协议。虽然 Zigbee 各个设备之间的传输距离较短(10 - 100 米),但供电充足的 Zigbee 设备可作为中继器创建网状网络,将传输距离扩展到 100 米以外。然而,作为中继器运行的 Zigbee 设备功率并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设备需要由主电源供电。此外,随着网状网路跳数的增加,数据包延迟也会增加,从而降低支持实时应用的可能性1。Zigbee 适用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和短距离设备,在照明控制等短距离智能家居应用中很受欢迎。

容量

单个 Wi-Fi HaLow 接入点(AP)可处理数千个不同类型的设备。这使得Wi-Fi HaLow可以轻松扩展到需要大量设备的应用中,例如工业控制和楼宇自动化。例如,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由宽带服务提供商安装的单个 Wi-Fi HaLow 接入点可轻松满足任何家居设备的需求。在企业中,可将多个 Wi-Fi HaLow 接入点添加到网络中,使设备容量远远超过 8,191 台设备。

Zigbee 的网状网络功能支持每个网络中的大量设备,单个网络中最多可达 65,000 个节点。这是一个理论极限,需要特定的设备充当中继器来扩展网状网络,但并非所有 Zigbee 设备都能做到这一点。例如,飞利浦 Hue 网桥(一系列智能灯泡)使用 Zigbee。不过,这将设备数量限制在 50 台左右。如上所述,额外的网状网路跳数,会对数据包延迟产生不利影响。

安全性

Wi-Fi HaLow 采用 IEEE 802.11ah,这意味着Wi-Fi HaLow遵循全球公认的 802.11 安全认证和通信标准。WPA3-Personal 和 WPA3-Enterprise 安全性支持 AES-128 和 AES-256 两种不同计数器模式的加密。Wi-Fi HaLow的安全性是强制的,该安全性对Wi-Fi HaLow 的吞吐量和延迟影响很小。网络安全威胁在不断演变,Wi-Fi HaLow 可以轻松适应新的更高安全级别。

根据 IEEE 802.15.4 的规定,Zigbee 支持计数器模式下的 AES-128 位加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使用单个对称网络密钥。网络密钥在提供给新设备时由链路密钥加密,但链接密钥可能使用已知的默认值,这可能会导致网络密钥的泄露。对于 Zigbee 来说,安全性是一个可选项,使用时应注意确保安全性,并妥善保管网络密钥。Zigbee 数据包大小为 127 字节(无安全性)和 68 字节(有安全性)。这意味着为了换来安全性的付出,会严重影响 Zigbee 网络的功耗、吞吐量和延迟性。Zigbee 数据包的大小很难适应未来新的安全威胁。

能源效率

Wi-Fi HaLow 的设计目的是为远距离、低功耗的物联网应用提供高能效的 Wi-Fi 版本2。Wi-Fi HaLow 芯片或模块所需的功率仅为传统 Wi-Fi 的一小部分。

Zigbee 同样是为低能耗设备而设计的,比传统的 Wi-Fi 协议功耗更低,非常适合传感器等数据量相对较小的应用。虽然Zigbee对于只需要较小数据包的物联网应用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低功耗选择,但Wi-Fi HaLow在更远范围内为各种物联网应用提供了更优的能效,例如在较远距离使用的摄像机和传感器。此外,Wi-Fi HaLow能够更好地支持固件和安全性的远程升级。

应用的多功能性

Wi-Fi HaLow 在 850 MHz 至 950 MHz 的免许可或类许可 sub-1 GHz 无线电频谱内运行。只要各厂商的Wi-Fi HaLow 产品获得 Wi-Fi 认证,消费者就可以放心地使用来自不同厂商的 Wi-Fi HaLow 产品。Wi-Fi HaLow与Wi-Fi 4、Wi-Fi 5和Wi-Fi 6在不同的频谱中运行,因此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共存并相互补充,而不会影响RF性能。

Zigbee 为用户提供从不同厂商选择设备的灵活性,并获得了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的行业互操作性认证。作为一种利用 IEEE 802.15.4 规范的互操作协议,Zigbee 已广泛应用于众多智能家居、商业和工业应用中。不过,Zigbee 可能无法与 2.4 GHz 频段的高速 Wi-Fi 4 和 Wi-Fi 6 设备很好地共存。

作为一种 IEEE 802.11 标准,Wi-Fi HaLow 与 Zigbee 相比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对互联网协议(IP)版本4和版本6的本地支持。所有类型的 Wi-Fi 本身都支持 IPv4 和 IPv6,这意味着基于 Wi-Fi 的物联网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互联网和云服务,而无需通过专用网关。Zigbee 的数据包非常小,支持压缩版 IPv6,即 6LowWPAN3。要让 Zigbee 设备与互联网和云服务通信,必须使用特殊的网关。

可变数据速率与固定数据速率

Wi-Fi HaLow 提供多种调制与编码方案(MCS)速率,可支持同一网络中的不同物联网应用。例如,较高的速率(如 8 MHz 信道中高达 43.3 Mbps 的单流传输速率)可支持视频应用,而较低的速率(如 1 MHz 信道中低至 150 Kbps 的速率)可支持远距离传感器。由于功耗通常由无线电发射器或接收器的开启时间决定,因此较高的速率可使无线电更快关闭,从而有助于节省功耗。

结论

总之,Wi-Fi HaLow 和 Zigbee 都是无线通信技术,但用途不同,功能各异。Wi-Fi HaLow 在许多关键领域都优于 Zigbee,包括覆盖范围、穿透力、功耗、安全性和吞吐量,而 Zigbee 则更适合专用传感器网络。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但是,当Wi-Fi HaLow 和 Zigbee结合使用时,可以互为补充,为物联网世界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请继续关注,了解这些技术如何挑战现状,并在 2023 年为互联互通带来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注: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105712/

2  https://www.wi-fi.org/downloads-registered-guest/Wi-Fi_CERTIFIED_HaLow_Technology_Overview_20211102.pdf/36879#:~:text=Relevant%20comparison%20studies%20show%20Wi,ensuring%20longer%20device%20battery%20lifetimes

https://www.wi-fi.org/downloads-registered-guest/Wi-Fi_CERTIFIED_HaLow_T...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38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