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1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arbon data Reliable Circulation, CRC)发布会在北京圆满举办。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与中国信通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基于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RC),共同推进构建灵活可信、面向全球的碳数据服务网络。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出席发布会并致辞。SGS中国区副总裁李卫出席发布仪式并发表演讲,SGS电子商务及数字化事业部副总监贾佳出席战略签约合作仪式。

1.jpg

SGS中国区副总裁李卫(左一)出席中国信通院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RC)发布仪式

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包括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针对目前碳数据存在获取难、贯通难、验真难、使用难等问题与推动碳数据可视化、价值化与资产化,中国信通院自主研发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RC)面向双碳生态中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监管主体,针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能源等重点行业和绿色金融、生态碳汇、ESG等关键领域,提供面向城市园区企业工厂产线产品的碳足迹追踪、碳盘查核验、碳效评价、碳资产流转、绿色金融等服务。

中国信通院和SG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于实现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碳数据可信,推动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落实,以及满足国际市场和国际供应链的碳足迹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国信通院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RC),双方将通过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共同探索碳数据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链上碳数据的调用及跨链互认,可实现企业内部、供应链各节点、认证机构等之间的碳标识数据贯通协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2.jpg

SGS中国区副总裁李卫带来《双碳赢得绿色未来》的主题演讲

SGS中国区副总裁李卫带来《双碳赢得绿色未来》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欧洲绿色新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SGS集团深耕多年的探索,表示,作为具有全球公信力的机构,SGS将在最佳实践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提供专业和定制化的低碳解决方案,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助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

SGS是国内认监委备案的温室气体核查机构和首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也是CDP“气候变化咨询科学碳目标服务合作伙伴。通过聚焦国家双碳政策以及企业核心业务特点,SGS为各行业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管理方案,如:SBT科学碳目标设定、温室气体量化与核查、碳足迹量化与核查、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证、LCA生命周期评价、CDP披露项目咨询、零碳工厂及零碳园区、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源审计、ESG报告编制审验等,助力企业的绿色发展、低碳转型。

3.jpg

SGS电子商务及数字化事业部副总监贾佳(右四)出席中国信通院碳数据服务网络(CRC)战略签约合作仪式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拥有 97,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5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SGS连续九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第三年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ESG评级中获得AAA评级,在Brand Finance 2022年全球最具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榜单上排名52位,蝉联TIC(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行业榜首。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6,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 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今天,在AMD "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技术首发式上,AMD发布了性能震撼的服务器和人工智能加速器新品,号将重塑未来计算推动下一代数据中心创新。

苏妈首先上场介绍发布新品

1、发布第四代AMD EPYC "Bergamo"

1.jpg

2.jpg

3.jpg

今天首先发布是AMD第四代AMD EPYC "Bergamo"。"Bergamo"有128个Zen 4c内核,瞄准云原生应用,Zen 4c内核是Zen 4优化后的内核,每个内核所需的面积减半,内核密度提升,它直接与英特尔至强服务器直接对标。

据介绍,它的核心+L3缓存面积为2.48mm平方毫米,比它在同一工艺节点上用标准Zen 4核心实现的3.84mm^2小35%。AMD采用了8个16核CCD,以达到128核的峰值核心数。

4.png

5.png

6.png

Bergamo采用5nm工艺有128个内核,可以放入服务器平台,配备 "Zen 4c "内核的第四代AMD EPYC处理器为客户提供了高达2.7倍的能效,并支持高达3倍的能效。Bergamo支持运行在DDR5-4800的12通道内存,AMD通过chiplet技术实现了这款高性能服务器芯片。

目前,AMD已经公布了两款Bergamo处理器,即128核/256线程的EPYC 9754,以及112核/224线程的EPYC 9734。后者每个CCD禁用两个核心。除了核心数之外,其余大部分规格都是一样的,所以9734仍然拥有每个CCX的16MB L3缓存和总共256MB L3缓存。AMD声称Bergamo芯片的能源效率提高了2.7倍。

2、第四代EPYC--96核AMD EPYC Genoa-X发布!

7.jpg

AMD今天还发布了Genoa-X EPYC 9084X系列,Genoa-X采用了3D V-Cache封装,在计算芯片上垂直融合了额外的64MB 7nm SRAM缓存,从而使每个芯片的L3缓存量增加了两倍。

Genoa-X系列和Genoa系列一样都是最多96个Zen4核心与384MB原生三级缓存,分为12个CCD,也就是每个CCD上自带32MB三级缓存。不同之处在于,Genoa-X在每个CCD上额外堆叠了64MB 3D缓存,12个CCD就是768MB,这样总的三级缓存就达到了1152MB,也是处理器缓存史上第一次突破1GB的产品。

8.png

该款新品直接对标英特尔同类产品,苏妈还做了对比

9.jpg

10.jpg

Genoa-X将L3缓存提高到1.1GB,比上一代型号的768MB增加了43%。Genoa-X达到了96核模型的顶峰,比上一代的64核峰值有明显的增加。

AMD提供的基准测试显示,Genoa-X与英特尔的80核8490H Xeon进行了正面交锋,对比效果明显,并与英特尔Xeon的相同核数进行了比较,在各种技术工作负载中再次表现出明显性能提升。 

11.jpg

Microsft在现场宣布,其Azure云已全面提供其带有Genoa-X的新HBv4和HX系列实例,以及新HBv3实例。Azure还提供了显示性能提升的基准,最高提升了5.7倍。

3、1530亿晶体管!支持800亿参数大模型!AMD发布MI300X GPU加速器

AMD在CES上曾经发布一款AI加速器Instinct MI300A,今天,在加州旧金山举行的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技术首发式上AMD分享了有关其Instinct MI300A处理器的更多细节,该处理器的特点是在同一封装上使用HBM的3D堆叠CPU和GPU核心,以及一个新的仅有GPU的MI300X模型,该模型将8个加速器放在一个平台上,拥有1.5TB HBM3内存。

12.jpg

在今年CES发布的Instinct MI300A是一个数据中心APU,它混合了总共13个芯片,其中许多是3D堆叠的,以创建一个单一的芯片包,其中有24个Zen 4 CPU核心,融合了CDNA 3图形引擎和八个堆叠的HBM3内存,总计128GB。该芯片有1460亿个晶体管,使其成为AMD已投入生产的最大芯片。九个计算芯片,混合了5纳米的CPU和GPU,在四个6纳米衬底芯片上进行3D堆叠。

13.jpg

14.jpg

今天,AMD还发布了一款Instinct MI300A的衍生版本--纯GPU的MI300X。它为大型语言模型(LLM)进行了优化,它搭配192GB HBM3内存。该芯片能够运行高达800亿个参数的大模型应用,AMD称这是单一GPU的记录。该芯片在八个通道上提供5.2TB/s的内存带宽和896GB/s的Infinity Fabric带宽。MI300X比Nvidia H100提供2.4倍的HBM密度,比H100提供1.6倍的HBM带宽,这意味着AMD可以比Nvidia的芯片运行更大的模型。

15.jpg

据AMD介绍,通过并行方式,将多颗MI300X级联可以支持更多参数运行!

4、打造生态 ,推进AI应用

16.jpg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AMD总裁Victor peng展示了用于数据中心加速器的ROCm™软件生态系统,强调了与行业领先者的合作,打造一个开放的AI 生态,这位赛灵思前CEO在赛灵思被AMD收购后担任了AMD总裁,负责AMD自适应和嵌入式产品,这次他介绍了AMD在AI方面的产品和生态布局。他还展示了用于数据中心加速器的ROCm™软件生态系统,强调了与行业领先者的合作,建立一个开放的AI生态。

17.jpg

18.jpg

在会后的沟通中,AMD表示,未来用于笔记本的Ryzen系列处理器将全面导入AI能力,将大幅度提升笔记本的AI应用,AMD宣讲人表示未来的windows笔记本都将导入AI能力,形成CPU\GPU和AI相辅相成的方案,AMD提供基础算力而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开放的模型方便用户使用。

19.jpg

20.jpg

5、发布智能安全的DPU

21.jpg

今天,AMD还发布了下一代DPU,其目的是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性能和能效。与目前这一代产品相比,它旨在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性能和功率效率。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底上市。

22.jpg

AMD还宣布了AMD Pensando硅中件开发工具包(SSDK),使客户能够快速开发或迁移。客户有能力快速开发或迁移服务,以部署在AMD Pensando P4可编程DPU上部署的服务,并与已在AMD Pensando平台上实现的现有丰富功能相协调。

23.jpg

据介绍,AMD Pensando DPU结合了强大的稳健的软件堆栈与 "零信任安全 "和领先的可编程数据包处理器相结合,创造出智能和先进的数据包,打造高度智能和性能的DPU。

亚马逊、微软、meta等合作伙伴,表达了要跟AMD继续深度合作的决心和意愿!

24.jpg

25.jpg

26.jpg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几款经过测试的IT安全产品中,只有四款通过了AV-Comparatives的防篡改认证。

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严格测试的独立组织 AV-Comparatives 宣布完成其防篡改认证测试。 此种测试旨在评估多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保护自身免受黑客或其他恶意行为者进行篡改的能力。

1.jpg

AV-Comparatives - Only 4 IT Security products certified

在经过测试的几款产品中,只有4款成功通过了评估:CrowdStrike Falcon Enterprise、ESET PROTECT Entry、Kaspersky Endpoint Security for Business和Palo Alto Networks Cortex XDR Prevent。 这四款产品展示了有效检测和防止篡改企图并保护自身完整性以免受恶意行为者的影响的能力。 AV-Comparatives将与在解决问题方面未能通过测试的供应商合作并改进其产品。 有关评估中使用的方法和标准的详细结果和信息,请访问AV-Comparatives网站:
https://www.av-comparatives.org/news/anti-tampering-certification-test/
,该认证证明了这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质量和有效性,让客户对其防范网络威胁的能力有更大的信心。

该防篡改认证测试对众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模拟现实世界篡改企图的测试。 通过测试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其防止篡改企图和保护自身完整性的能力。

这些测试包括通过企图篡改、禁用或修改流程、威胁、服务、DLL、代理、文件系统、内核驱动器和更新服务等其他组件来禁用或修改产品的用户空间和/或内核空间组件的技术。

AV-Comparatives被广泛认为是网络安全行业值得信赖的权威机构。 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重视其认证测试。 AV-Comparatives将与在解决问题方面未能通过测试的供应商合作并改进其产品。

AV-Comparatives联合创始人Peter Stelzhammer表示:"篡改认证测试是我们测试产品组合的重要补充,反映了我们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可靠和独立评估的承诺。 们相信,这项测试可帮助供应商提高其产品的防篡改能力,并让客户对其系统的安全性有更大的信心。"

关于AV-Comparatives

AV-Comparatives是一家提供系统测试的独立组织,旨在检查安全软件产品和移动安全解决方案的效果。 公司利用全球最大的样本采集系统之一,创造了一个可进行真正准确测试的现实世界环境。 AV-Comparatives为个人、新闻组织和科研机构提供可免费访问的防病毒测试结果。 AV-Comparatives的认证针对软件性能提供全球认可的官方批准徽章。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权威检测机构中国泰尔实验室颁发首张服务器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经过对原材料获取、整机生产、运输、包装、产品使用到产品拆解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评估测试,每万台浪潮信息NF5280M6全生命周期较业界平均水平可节约碳排放686吨,相当于植树5万棵,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何为"碳足迹认证"?

所谓"碳足迹认证",是指由专业机构参考核算标准,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全链路对产品碳排放量进行核算与证明。产品碳足迹核算是企业实现低碳、绿色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披露产品碳足迹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产品的碳足迹认证将为企业与供应链下游企业的沟通交流提供数据支撑,对促进产品全供应链的温室气体减排具有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想要获得权威机构的"碳足迹"认证,要对产品的碳排放进行精准的全生命周期检测,实现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销售、产品使用、回收处置五大环节的全低碳覆盖。

NF5280M6 -- 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服务器

为了提高产品的绿色低碳水平,浪潮信息拥有专门的设计管理团队,从事节能环保材料、工艺、节能降耗的设计,致力最佳的包装材料、最低的功耗设计以及运算空间的极限设计工作。在选材方面,采用PLM系统管控物料环保属性,通过IEC62474、RoHS报告,MSDS等筛选原材料,具备绿色设计材料、模型等先进设计工具与方法能力。在产品包装上,浪潮信息在主流通用服务器产品包装上用缓冲气袋替换了传统的珍珠棉,节省了90%的仓储、物流空间,有效减少运输车辆的使用,全年节省材料约230吨。

数据中心作为耗电大户,服务器产品使用环节的碳排放将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69%以上,严控产品使用环节产生的碳排放,更是浪潮信息产品研发团队集中力量攻克的技术挑战。NF5280M6自从上市之后,包揽了SPEC CPU Cint最佳性能,SPEC Power业界能耗评估,SPEC Java企业级Java应用,SPEC Virt等五大赛道冠军。其中,SPECpower_ssj_2008是SPEC定义的一种性能、功耗比基准测试,其测试结果被美国环保总署和能源使用效率协会等多家国内外认证机构直接采用,用于服务器设备的节能等级划分。可见,NF5280M6真正做到了高效又节能。

1.jpg

而NF5280M6的成绩源自于打破了服务器的设计边界,从通用计算到异构计算,从存储型到IO型,2U机型的万花筒设计,实现同类产品高的扩展,IO扩展能力提升40%,存储容量提升25%,提供前置、中置、后置三种存储扩展方式,可实现全闪存场景配置,帮助用户进行高速数据分析。而面对性能攀升带来的高能耗需求,NF5280M6通过精巧结构设计,打造了高效散热结构,在NF5280M6服务器的每个风扇进风口处,能够看到一排分布着无数蜂窝状小孔的板子,即波导网。与通常看到的普通塑料风扇格栅不同,这些六边形结构由金属制成,可以将风扇高速旋转产生的湍流风切割成平稳的平流风,从而更平稳的吹向服务器内部各个部件。目前,浪潮信息的服务器都在使用这种创新的散热结构,据实际测试数据显示,配置波导网的M6服务器散热效率大幅提升17%- 22%,可让数据中心环温提升1.5- 2,节约6%- 8%的能耗。此外,波导网还能减少气流对硬盘高频振动的影响,硬盘IOPS性能提升8%~10%。

除在产品研发设计外,浪潮信息还开展了废弃电子产品回收服务,通过拥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规范统一收集、运输及废弃处理,力求将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未来,浪潮信息也将持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助力各行业客户减少碳排放、加强碳管理,充分发挥企业责任担当,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小于 2 平方米的模块效率世界第一,达到 23.6%

RECOM 推出了开创性的 Black Tiger 光伏模块系列,功率输出从 430 Wp 到 最大 610 Wp。这种基于 N 型电池技术的尖端创新,为行业树立了 23.6% 的难以企及的效率新标准。

1.jpg

RECOM Black Tiger I

RECOM Black Tiger 模块具有众多卓越的优势,巩固了其作为市场首选的地位。首先,无与伦比的效率,提供超越所有竞争对手的最佳性能。凭借其世界领先的效率,Black Tiger 模块确保了最大限度的发电,使客户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潜力。此外,其先进的设计和工程提高了耐用性,使其能够抵抗各种环境条件,确保长期可靠性。此外,Black Tiger 模块的美学设计为安装施工增添了优雅性,无缝地融入住宅和商业环境。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效率、耐用性和审美吸引力的组合,Black Tiger 组件为客户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其太阳能需求。 

"Black Tiger"模块采用了 N 型电池技术和背接式方法(BackContact)。因此,前栅阴影损耗为 0%,这增加了光伏组件的良率。由于减少了电池正面的阴影,该模块实现了电池总面积的最大化,更高的效率,并带来了快速的投资回报。提供三种太阳能电池板:单面、双面单面玻璃和双面双层玻璃,产品保修 25 年,以及 30 年线性功率输出保证不低于额定输出功率的 88.85%。 

通过这种创新设计,消除了模块栅格线,形成了光滑的纯黑色外观。与传统的 P 型模块相比,它配备了所有的背接式电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和性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显著增加了 13.4%。此外,Black Tiger 模块显著的优势是系统平衡(BOS)要求降低了 5% 以上,大大节省了电缆和安装系统的成本。更重要的是,100% 无银的特征,确保了可靠的供应链,并解决了与其他 N 型模块相关的问题。凭借其独特的诸多特点比如创新设计、卓越的发电能力、性价比和可持续性材料,Black Tiger 模块重新定义了太阳能行业的卓越地位。

RECOM 的电厂通过了 ISO 9001、14001 认证。Black Tiger 通过了 IEC61215、IEC61730、ISO9001:2005、ISO 14001:2015 认证,并根据 UL790 认证符合CE、PV CYCLE、C 级消防安全标准。

RECOM 通过在欧洲仓库提供产品,确保快速可靠的交货。

关于 RECOM 的太阳能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recom-tech.com 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info@recom-tech.com.

2.jpg

RECOM Black Tiger II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QE plc(AIM 股票代码:IQE,以下简称“IQE”或“集团”)全球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晶圆产品和先进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近日宣布将推出全新 8英寸 (200mm) 红、绿、蓝三色( “RGB”)外延晶圆产品组合,供 microLED 显示器认证。

IQE新闻稿配图-1.jpg

MicroLED 以氮化镓 (GaN) 和砷化镓 (GaAs) 半导体为基底,是一种极具颠覆性的全新显示器技术,正设计用于多种新平台,例如可穿戴技术、AR/VR 耳机和大型显示器。

IQE 的 GaN 和 GaAs 外延技术对于推动业界采用microLED十分关键。因为 IQE 拥有的顶尖技术、大批量制造平台以及因此形成的生产规模,能为客户提供商业优势。 

IQE 推出的差异化 microLED 晶圆产品能为客户提供加快产品上市时间的显示器等级认证。IQE 可提供不同晶圆直径,包括全新 8 英寸 (200mm) 规格的多波长解决方案,同时,业务横跨各大洲,代工能力优异。 IQE 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外延供应链,这是令品牌与众不同的关键。

随着将技术路线从 8英寸 (200mm) 扩展至 12 英寸 (300mm),IQE 致力为业界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IQE 业务开发执行副总裁 Mark J. Furlong 博士表示:

“我们很高兴能为客户提供业界选择广泛的 microLED 显示器认证材料技术平台。我们认识到,IQE 在促进多种终端应用程序中部署 microLED 起到关键作用。不仅如此,推出此全新产品组合符合我们在快速成长的显示器市场中,实现 GaN 技术多元化发展的策略。”

IQE新闻稿配图-2.jpg

关于 IQE

IQE 是全球领先的先进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和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助力实现了丰富多样的应用,包括:

  • 智能联机装置

  • 通讯基础设施

  • 汽车和工业

  • 航天和安全

作为业务遍及全球的规模化外延片制造商,IQE 在这个准入门槛极高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IQE 向整个市场供应产品,让客户能在芯片和 OEM 层次上发挥创新。得益于该集团强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包括专有技术和专利),IQE 生产的外延片质量优异、产量卓越、单位经济效益极佳。

IQE 总部位于英国卡迪夫,在英国、美国与中国台湾设有九个生产基地,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高增长市场 (AIM) 上市。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iqep.com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在Embedded World China首届展会举办期间,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 IAR  与国产领先高性能MCU厂商先楫半导体(HPMicro)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IAR 最新的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版本将全面支持先楫HPM6000高性能RISC-V MCU系列,这是IAR 首次支持高性能通用RISC-V MCU产品系列。IAR为先楫半导体的创新产品提供全面的开发工具支持,包括代码编辑、编译、调试等功能,帮助开发人员充分利用先楫半导体高性能RISC-V MCU的潜力。

先楫半导体是一家致力于高性能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目前已经量产的高性能通用MCU产品系列包含HPM6700/6400、HPM6300及HPM6200,性能领先国际同类产品并通过AEC-Q100认证。公司已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和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先楫MCU产品在工业、汽车和能源市场有广大的客户基础,涉及应用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工业机器人、数字电源( PFC/ LLC/CLLC )、储能BMS、逆变器、新能源汽车EVCC、车载OBD诊断系统、数字音频等多个领域。

2.jpg

先楫半导体CEO曾劲涛先生表示,“先楫半导体与IAR 之间的战略协议是我们致力于为嵌入式系统市场提供优越解决方案的重要里程碑。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是业界公认的嵌入式集成开发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此次合作必将为先楫半导体的RISC-V高性能MCU产品系列带来更广泛的开发者基础和更全面的开发支持。”

久经考验的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以其一流的代码体积优化功能,在众多 RISC-V 开发者中久负盛名,旨在帮助企业使用体积更小的芯片或为现有平台增加更多的功能。由于代码是利用工具链的先进优化技术生成的,因此在 EEMBC 认证实验室的 CoreMark 测试中,其表现出令人信服的快速代码和行业领先的性能。内含的 C-SPY 调试器使开发人员能够完全实时地控制应用,其中包括使用复杂的断点、Profiling、代码覆盖、带有中断的时间线和功耗记录。

而完全集成的代码分析工具确保代码能够符合特定的标准,如 MISRA C(2004 年和 2012 年),以及最佳编程实践,如CWE 和 CERT C 安全编码标准,帮助客户提高代码质量。经过TUV SUD认证的功能安全认证版本的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满足包括ISO26226 和IEC61508在内的十个功能安全标准,可以帮助用户加速功能安全产品开发和认证。 此外,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还具有强大的调试和跟踪功能。

“我们很高兴与先楫半导体合作,实现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与他们创新的RISC-V微控制器的无缝集成," IAR 亚太区副总裁Kiyo Uemura表示, "这是我们致力于推动RISC-V最新技术和架构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为RISC-V开发人员提供强大的开发环境,以最大程度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帮助他们实现高效的软件开发和卓越的成果。"

先楫半导体软件包含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支持的HPM SDK预览版预计于2023年7月释放,请联系先楫半导体的销售工程师、FAE以及官方代理商获取详细信息。

如需了解关于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的更多信息以及 IAR 为 RISC-V 提供的整体服务,请访问 https://www.iar.com/riscv。此外,IAR 还在国内设立了直销团队,为客户提供快速、专业、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可致电 021 - 6375 8658 联系。

关于IAR

IAR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世界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帮助世界各地的公司创造满足当前需求和未来趋势的安全创新产品。自1983年以来,IAR解决方案在确保质量、安全、可靠和效率的同时,帮助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汽车和医疗等行业的公司开发了超过一百万个嵌入式应用。IAR为200多家半导体合作伙伴的15000种设备提供支持。公司总部位于瑞典乌普萨拉,并在世界各地设有销售和支持办事处。IAR为 I.A.R.Systems Group AB 所有,在纳斯达克 OMX 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属于中型股指数(股票代码:IAR B)。如需了解详情,请访问 www.iar.com

关于先楫半导体

“先楫半导体”(HPMicro)是一家致力于高性能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产品覆盖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周边芯片,以及配套的开发工具和生态系统。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总部坐落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并在天津、深圳和苏州均设立分公司。 核心团队来自世界知名半导体公司管理团队,具有15年以上,超过20个SoC的丰富的研发及管理经验。先楫半导体以产品质量为本,所有产品均通过严格的可靠性测试。目前已经量产的高性能通用MCU产品系列HPM6700/6400、HPM6300及HPM6200,性能领先国际同类产品并通过AEC-Q100认证。公司当前已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和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全力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工业、汽车和能源市场。

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hpmicro.com

围观 9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中国移动在2023年Omdia 服务供应商数字战略基准中排名第一,该基准对全球12个主要运营商集团的数字战略进行评分。当下,既定的通信服务供应商业务模式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压力,许多CSP正在通过数字化运营、发展连接领域之外的服务以及拓展新业务领域以进行应对。

1.jpg

2023年服务供应商的数字战略基准评分

中国移动因其部署的高速宽带以及将该基础设施作为开发新服务的平台的规模,以27.5分(满分35分)的评分在该基准中排名领先。 基于SK Telecom致力于将自身重塑为人工智能公司,以及在元宇宙和城市空中交通等新领域拓展服务,其在该基准中排名第二。而NTT Docomo则因其在技术和数字服务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排名第四。

"在该基准的前四名中,东亚运营商就占了三个,这表明该地区的服务供应商跻身世界最先进行列。"Omdia的服务供应商战略与监管研究总监Dario Talmesio说, "中国移动所表现出的变化速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数字化转型服务现占服务收入的25%以上。中国移动正在迅速将自己转型成一个拥有一系列连接领域之外的数字服务的TechCo运营商。"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结果是,阿联酋的e&(原Etisalat)首次跻身本期基准,与Telefónica并列第五。

"e&的强劲表现得力于其正在大力推行的新战略。其在2022年初公布该战略,即转型为全球技术和投资集团。"Omdia的服务供应商市场首席分析师Matthew Reed说道

Bharti Airtel在2022年基准中排名第九,之后于2022年底在印度推出了5G,并继续发展其规模庞大的数字服务产品组合,因而在2023年基准中排名有所上升,排名第七名。

关于Omdia

Omdia,作为Informa Tech的一部分,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和咨询集团。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Omdia将赋能企业做出明智的增长决策。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omdia.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智能设备和下一代家庭娱乐系统提供沉浸式无线声效技术的领先供应商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NASDAQ股票代码:WISA)宣布:该公司现在正在接受其WiSA E开发套件的预订。WiSA E使用Wi-Fi频段的5GHz部分,在合理实惠的价格点上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无线音频传输和接收功能。

Image_WiSA E.jpg

“我们已经感受到市场对我们WiSA E技术的强烈需求,”WiSA Technologies业务发展和战略副总裁Tony Parker说道。“考虑到这一需求,并基于当前组装与制造的导入时间,我们正在鼓励客户提前预购WiSA E开发套件,以确保充足的库存和及时交货。”

WiSA E是一款基于软件、兼容Wi - Fi8声道沉浸式音频解决方案,它运行在5GHz频段。WiSA E具有低延迟设计和扬声器紧同步功能,这对于用无线传输来支持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和DTS-X至关重要,它使音频制造商能够制造出可提供类似电影院音频体验的产品。客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应用WiSA E,包括采用即插即用模块或者购买该IP的许可,都可使客户能够将WiSA E软件直接嵌入到兼容的SoC电视平台中。

WiSA Technologies预计在2023年第三季度初开始WiSA E开发套件的发货。

有关预订WiSA E开发套件的更多信息,请联系WiSA技术销售副总裁James Cheng jcheng@wisatechnologies.com

有关WiSA Technologie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isatechnologies.com

关于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WiSA Technologies, Inc.

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ISA)是为智能设备和下一代家庭娱乐系统提供沉浸式无线声效技术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与三星哈曼国际、LG、海信、TCLBang & OlufsenPlatin Audio等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和制造商合作,为高解析度内容提供沉浸式无线声效体验,可支持电影和视频、音乐、体育、游戏/电子竞技等应用。

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是无线扬声器和音频协会(WiSA™协会)的创始成员,WiSA协会的使命是定义无线音频互操作性标准,并与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技术提供商、零售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来宣传、推广和销售这些由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的空间音频技术。WiSA Technologies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市,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有销售团队。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8日, 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南德")为上海零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念科技")颁发CarOS软件产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ISO 26262:2018 (ASIL-D)证书及ASPICE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city Determination,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及能力评定)能力评估ISO 33020ISO 33002证书。这两张证书的授予不仅有力地证明了零念科技的CarOS软件产品开发流程符合国际权威功能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突显了其具备面向广大汽车厂商和Tier 1合作伙伴交付更安全、更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同时也彰显了作为在功能安全与ASPICE评估、审核及认证领域领先的技术服务机构TUV南德通过积极引导企业强化自身的软件安全意识与安全保障水平,把关软件开发各个环节的合规化,助力企业稳立科技革新的潮头。活动当天,零念科技首席执行官柯柱良,零念科技首席技术官孙云峰, TUV南德大中华区交通服务部总监赵翀旻等双方领导代表出席颁证仪式。

1.jpg

零念科技获颁TUV南德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及ASPICE能力评估双证书

拥抱数智浪潮,赋能软件定义汽车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的提升,软件正在潜移默化中重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生态价值。ASPICE和ISO 26262是目前被汽车工业企业所广泛采用以规范指导软件开发流程的标准。由于ASPICE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将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的要求融入ASPICE汽车软件开发流程中, 并以此指导汽车软件开发过程,可大幅改善车辆系统软件开发产品品质,提升开发工作效率并夯实产品开发过程的稳定性。

授证现场,零念科技柯柱良代表公司对TUV南德团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高度赞赏了TUV南德在项目过程中给予的专业支持,他说道:"确保智能汽车拥有安全可靠的技术至关重要,尤其是应对复杂多变的使用场景。自公司成立以来,零念科技一直都把软件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通过持续建设并完善产品安全体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TUV南德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及ASPICE能力评估双证书的获得,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如何紧跟随着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涌现,汽车电子百年来所强调的高安全性可靠性,同时又能满足智能网联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将是我们零念科技所面临的高难度挑战。在未来,零念科技始终坚持以安全为基石,推动产品创研与量产应用,助力智能汽车产业更安全地驶入快车道。"

TUV南德赵翀旻向零念科技表示祝贺,"汽车智能化已成为行业主流趋势,软件作为未来智能汽车的基础与核心,它的质量将极大地影响车辆系统交付的功能和安全水平。此次零念科技获颁TUV南德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及ASPICE能力评估双证书,标志着其已具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软件开发能力,为后续开展更高级别的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软件定义汽车'共识的驱动下,如何合理平衡软件开发活动,并兼顾敏捷开发的灵活主动、快速迭代的特性,已然成为产业所关切的焦点。TUV南德愿与诸如零念科技等产业力量通力协作,围绕中国的智能驾驶市场继续探索符合本地属性的安全发展方案,共同迎接汽车时代新变革。"

2.jpg

TUV南德与零念科技双方代表颁证合影留念

关于零念科技

零念科技专注于智能驾驶平台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和中间件软件技术。为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提供完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高度可扩展的基础软件平台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关于TUV南德意志集团

TU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U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26,000多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8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