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人工智能又一次在科技界掀起波澜。 爆火的ChatGPT让人们看到,当理解语言的新方法(基础模型和生成式 AI 革命)与强大的基于 GPU 的计算相组合时,我们在处理、理解和融入自然语言的能力提升,令人震撼而期待。

同时,企业客户尤其关心,无论是利用这些强大的技术来处理和理解非结构化文档,还是构建对话式 AI 平台来执行事务,今天的企业都必须制定策略,将强大的 AI 应用于提高企业业务理解能力和满足大规模需求的能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强大的自然语言 AI ,为何对企业转型至关重要?

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2022 年 AI 采用指数"研究指示,"全球 AI 采用率稳步增长,现在为 35%,比前一年提高 4 个点。"虽然采用率不断提高,但将项目投入生产并在企业级场景应用 AI 仍是大多数组织面临的挑战。 企业在组织中实施 AI 时通常提出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技术能使用业务语言表达吗?

  • 它能轻松地跨系统集成吗?

  • 是否具备在组织范围内提供可信任和可扩展的能力?

而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 (NLP) 人工智能,让企业场景中的 AI 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迄今为止,企业已经开始在典型的 NLP 用例中利用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s):

1.  优化客户互动体验:如今,客户期望轻松且个性化的体验。 无论是通过聊天机器人还是语音支持的虚拟助手,自然语言 AI 都能使企业以更人性化的方式与客户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提高员工生产力:自然语言 AI 可以帮助自动执行人工重复任务,从而提高效率并释放时间和资源,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任务。

3.  工作流程优化和决策支持:自然语言 AI 可以通过提供快速且准确的洞察、建议和预测来帮助简化工作流程。 这有助于支持决策、减少错误并提高整体生产力。

利用 IBM Watson 释放自然语言 AI 的强大功能

IBM 连续两年在Gartner®"企业级对话式 AI 平台魔力象限中被评为领导者

IBM Watson Assistant 是 2023 年 Gartner®"企业级对话式 AI 平台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TM for Enterprise Conversational AI Platforms,CAIP)中评估的产品之一。Gartner 将该市场定义为"用于构建、编排和维护多种用途的软件平台的企业级对话式 AI 平台市场"。

1.jpg

IBM 再次获评 Gartner® “企业级对话式 AI 平台魔力象限”领导者

IBM 为何获此殊荣?

Watson Assistant 是 IBM 众多人工智能(AI)和自然语言处理(NLP)解决方案之一,与其它 IBM Watson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享誉盛名,例如用于实时语音转文本或文本转语音的 Watson Speech to Text/Text to Speech,屡获殊荣的、全渠道企业智能搜索和文本分析平台 Watson Discovery (Insight Engine)、语言即时翻译平台 Watson Language Translator 和用于连接程序、实现业务自动化的 IBM App Connect。 根据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的专利和学术贡献,IBM 是本次 Gartner®"企业级对话式 AI 平台魔力象限"中提供最稳固和最多产的研发组织和供应商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优势:

  • 创新:IBM 研究院拥有涉及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和对话式 AI 的 2,700 多项专利,其中大约 400 项是在 2022 年获得的。 IBM 研究院不仅与内部 IBM Software、IBM Consulting 和 IBM Hybrid Cloud 等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也积极与外部组织、研究人员和合作伙伴携手共创,例如与麻省理工学院 MIT 及其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研究实验室进行协作。 IBM 还专门制定计划,将此研究转换为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包(NLT)以及与对话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 地理战略:在服务区域和合作伙伴方面,IBM 提供完善而广泛的地理覆盖范围。凭借覆盖全球的销售和服务合作伙伴网络,IBM 在各大洲都有业务开展。

  • 产品功能:Watson Assistant 提供全面的 AI 和人工客服协同工作的功能,包括一组非常明确的预创建的集成和流程,以及具有竞争力的对话分析套件和非常灵活的部署选项。

在产品特性和客户反馈中,今年 IBM 展示了"低代码"对话式 AI 构建功能,该功能被称为"操作"。"操作"可使技术和非技术用户非常轻松地创建对话式流程,而不必担心对话中的编排和意想不到的转折。 新一代 IBM Watson Assistant 还提供企业可以使用的行业模板,来加快开发速度。同时,它还包含了新集成的能力,可以在多个"操作"之间共享。

这并不是 IBM 最近在 Gartner 的自然语言 AI 领域中的唯一收获。 2022 年 12 月,Gartner® 还在 Gartner"洞察引擎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TM for Insight Engines) 中将 IBM 评为领导者。 洞察引擎应用相关性方法来发现、分析、描述和组织内容和数据。 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以交互的方式主动向人们交付或合成信息,并将数据传递给机器。  IBM Watson Discovery 具备提取和丰富非结构化文档数据的功能,可以满足特定业务领域的需求,这是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

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他们激励 IBM 团队持续交付 AI 赋能的解决方案,从而助力企业实现其业务目标。

IBM 大中华区科技事业部、客户成功管理部中国区负责人翟峰表示:"2021年,IBM 成立客户成功事业部,这是一支由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架构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其目的就是通过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合作、创新,加速企业的 AI 之旅和数字化转型,让 AI 解决方案尽快落地并发挥作用。"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使用 IBM Watson 技术推进 AI 在不同业务场景中的落地。下面分享几个客户成功团队近期与客户共创的落地案例:

案例1:延锋汽车作为一家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拥有 9 家研发基地、240 多个工厂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每天收到整车厂和下游厂商的订单量是巨大的,此前手动分类带来的人工成本和高错误率,仅国内的20多个工厂,每天每个工厂要安排2个人、花150分钟来处理。基于 IBM Watson Discovery 构建的 AI 决策大脑,从 1.8 亿条历史数据中,学习了外部订单对应的内部订单背后蕴藏的规则,实现了全自动执行流程,且订单分类正确率从 85% 提升到 97%。

案例2:通过使用 IBM Watson Discovery 和 Cloud Pak for Data所提供的智能文本搜索、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预测技术,上海水利科技取代了原来传统的资料室,为工程人员提供了统一平台,在一个整体视图中搜索与访问所需文档信息,帮助工程人员高效获取知识,辅助水利工程建设智慧决策。同时,上海水利科技运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算法,在传统土木工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水利枢纽工程安全模型,实现数据模型优化和在线推演预测,实现结构变形预测及异常监测预警等实时应用,从而实现工程安全分析预警、综合决策等上层业务。

案例3: 某国内大型制造企业此前一直使用传统的呼叫中心来支持客户服务,但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和复杂,传统呼叫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而且成本也过高,客户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该企业利用 Watson Assistant 和 Watson Discovery 构建了企业内的智能客服,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客户询问的问题,将对话式 AI 与 Watson Discovery 提供的 AI 驱动的搜索相结合,找到最匹配的答案。这套方案的落地,使得客户服务做到 7x365 的全天候自动覆盖,以及更加快速且精准的解决客户热点问题, 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通过这几个案例,我们看到 AI 的落地为企业解放新的生产力提供了有效支撑。IBM 认为,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能力注入业务转型,这是当今企业应对挑战、达成业务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我们希望数据能够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的能力解锁数据的价值,然后通过混合云架构实现企业内外更广泛的数据共享。

了解 IBM Watson Assistant 和 IBM Watson Discovery 如何助您优化客户体验、提高员工生产力。

关于 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几十年,芯片设计复杂度的提升让验证工作成为从业者关注的焦点,而工艺节点的演进与设计和验证能力的鸿沟也有待业内创新方法学和解决方案去弥补和追赶。下图显示了工艺节点愈先进,芯片设计项目成本愈高,其中验证成本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不仅如此,据2020年威尔逊研究小组报告,2007年以来,单个IC设计项目上所需工程师的峰值增长了32%,然而对应的验证工程师的峰值增长了143%。显然,验证已经成为IC设计中的技术瓶颈。

1.jpg

验证相关IC设计成本(单位:百万美元)Source: IBS
当前数字芯片硅前验证的主要手段有三个——逻辑仿真(Simulation)、硬件加速仿真验证(Emulation)和原型验证(Prototyping)。这三种仿真各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色,尤其在当下,验证策略的shift-left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设计流程,IC企业在验证过程应该各取所长,利用其特性发挥最大作用。
在验证工具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芯片,在不同验证阶段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这牵扯到使用不同的资源来满足设计需求。而面对众多验证工具,如何在正确节点选择正确的工具、验证平台之间的移植和调试等已成为提升验证效率的另一个痛点。
总体而言当前验证面临如下挑战:
1.IP整合,不同验证平台的切换,不同验证阶段的数据衔接
2.设计验证组件的不可重用性,急剧增长的验证人力需求,越来越阻碍芯片的验证效率
3.传统SoC验证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对SoC验证和流片前软硬件协同验证的需求
4.高昂的硬件验证平台成本令很多公司望而却步
针对客户在验证过程中面对的挑战,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EnCitius® System Verification Studio(以下简称SVS)系统验证平台。如其名字所表述的,Citius是拉丁文Citō(fast)的比较级形式,意为“更快”,该平台旨在帮助芯片设计厂商加速验证仿真流程、降低研发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缩短time-to-market。
系统验证一站式解决方案
采用英诺达自主研发的验证流程和SoC验证集成平台,以英诺达自主建造的集通用高性能服务器、硬件仿真加速器和原型验证加速器的异构算力中心为核心,配合专业的设计验证服务团队,SVS形成并涵盖了成熟的集成电路系统级芯片(SoC)及系统相关验证的集成式全栈解决方案。

2.jpg

SVS集成平台
SVS集成平台是英诺达自主开发的验证平台,依托验证云平台的资源,通过集成多种验证平台的IP、流程及组件,快速生成不同验证阶段所对应的模型和配套的验证环境及flow脚本。为客户提供从子系统/SoC仿真(Simulation)、硬件加速仿真(Emulation)到大规模系统原型验证(Prototyping)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该平台核心技术已经获得3项国家专利,另外还有4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核过程中。
2023年新年伊始,英诺达升级了硬件云平台,不仅扩大了硬件总容量——将硬件仿真扩大至46亿门、增容了原型验证系统,新机房还升级采用国家A级IDC标准,满足双路供电,双路水冷的充分冗余以及柴油发电备份。改进的全封闭的冷热通道,冷通道空间制冷实现多重冗余,同时利用工业恒湿机实现环境的恒温恒湿。为了确保硬件和数据的安全,英诺达采用多层级的安全策略,使用行业最先进的网络安全设备及软件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房的管理条例以及员工的安全管理规范。

3.jpg

SVS系统验证云架构
自推出以来英诺达的验证云平台保持近100%的使用率,累计了近20个客户,技术支持团队深入客户需求,7*24小时提供专业、快速的服务支持,受到了客户的好评。长时间使用该平台的沐曦集成电路研发副总王步伟表示:“ 英诺达搭建的硬件验证云平台解决了我们在高性能GPU验证等研发环节上的难题,统一化的环境开发编译平台大幅提高移植效率;多种OS虚拟机结合speedbridge的解决方案支持灵活切换组网形态,减少不同软硬件组网的切换开销,缩短验证周期。”
英诺达SVS产品研发负责人邢千龙表示:“SVS集成平台把设计验证设计的周期中的各个节点做到了无缝衔接,增强了设计的可重用和可配置性,减少了人为的出错概率,大大提高了设计验证效率、降低了对人力资源需求。同时,集成平台对设计验证周期中的各种数据做了有效的分析,极大的降低了工程师的劳动量,并且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数据,使之能很好的把控项目节奏,降低了项目流片的风险。”

4.jpg

EnCitius® System Verification Studio
芯你所想,共创芯生
SVS的发布将让更多企业可以通过云平台加速芯片研发。英诺达副总经理熊文表示:“过去一年多来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现了只打通资源渠道并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更需要的是针对验证过程中实际遇到的瓶颈或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SVS的推出为客户解决系统验证过程中的痛点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我们期待与更多企业深入交流,用我们的技术和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突破。”
关于英诺达
英诺达(成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行业顶尖资深人士创立的本土EDA企业,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卓越的EDA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EnFortius®系列低功耗EDA工具,可有效帮助IC设计工程师定位并分析低功耗设计相关问题。此外,英诺达可提供完整、可定制的前/后端设计服务,其一站式验证解决方案可为厂商提高芯片设计效率。公司的长期目标是通过EDA工具的研发和上云实践,参与国产EDA完整工具链布局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软件上云的路径与模式,赋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3月29日-30日,奎芯科技荣幸地参加了IIC 2023展会,这是奎芯科技第二次参展。作为中国IC设计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奎芯科技携4大高速接口IP亮相展会,市场部副总裁唐睿在EDA/IP论坛上介绍了奎芯科技最新的计算体系互联方案M2LINK,并获得业界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1.jpg

奎芯科技展位活动如火如荼,吸引众多专业观众参与

IIC 2023展会由AspenCore主办,旨在打造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系统设计盛会,涵盖产品和技术展示、权威发布、高端峰会论坛、技术研讨、产业人才等多维度活动内容。奎芯科技在展会上展示了四款产品,分别是LPDDR4X、PcIe4.0、ONFI 5.0、USB 3.2。今年2月流片的奎芯LPDDR4X PHY单通道16位带宽下,最高传输速度可达4267 Mbps;而PcIe4.0是奎芯科技于2022年8月成功自主研发的第一款产品,符合PCI Express (PCIe) 4.0、3.1、2.1、1.1和PIPE 4.4.1规范,这些产品的展示吸引了许多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关注。

2.jpg

奎芯科技市场及战略部副总裁唐睿在EDA/IP论坛上进行精彩演讲

同期,奎芯科技市场及战略部副总裁唐睿在EDA/IP论坛上进行演讲,主题为"奎芯M2Link Chiplet D2D 赋能高性能计算",向与会者介绍了奎芯科技的最新科技成果,唐睿介绍了奎芯科技的计算体系互联方案M2LINK 系列IP,奎芯针对Chiplet领域推出的M2LINK D2D接口采用DDR架构,同时支持UCIe和中国Chiplet互联标准,第一代产品单lane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6Gbps,可应用于XPU Die之间的互联;同时M2LINK D2M是针对HBM+内存的互联方案,可应用于2.5D封装的内存扩展,起到近似L4级别cache的高速读取。因此,M2Link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唐睿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展示了奎芯科技在芯片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

3.jpg

奎芯科技销售部副总裁宫芳上台领奖

除了产品展示和演讲之外,奎芯科技于3月30日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年度创新IP公司"的荣誉称号,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之一。奎芯科技再次荣获"年度创新IP公司",表彰奎芯科技在IP技术创新、研发、商业化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该奖项是中国电子行业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评选标准公正、客观,代表了中国IC设计产业的最高水平和创新成果。

奎芯科技作为中国IC设计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IP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并在国产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获奖再次证明了奎芯科技在IP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及在促进中国IC设计产业创新发展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奎芯科技表示,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技术领先和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中国IC设计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主要调查结果表明,98%的技术领导者受到日益增加的云复杂性影响,将网络安全和成本优化问题推到最前端

以云为主导、以数据为中心的跨国软件公司NetApp® (NASDAQ: NTAP)今天发布了《2023年云复杂性报告》。这项全球性调查探讨了技术决策者们如何驾驭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计划的云需求以及多云环境的复杂性。报告发现,98%的高级IT领导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云复杂性不断增加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IT性能不良、收入损失和业务增长障碍。

NetApp高级副总裁兼云存储总经理Ronen Schwartz表示:“我们的全球研究报告重点介绍了技术领导者们如何看待和管理其云计划的范式转变。云的应用部署正在加速,企业为了竞争也在加快创新,技术领导者们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同时兼顾多个优先事项。因此,许多人正在重新思考如何在这一新环境中管理效率和安全。”

NetApp首席营销官Gabie Boko表示:“我们的全球调查数据显示了现代IT环境的极端复杂性,以及技术高管们在展示云计算投资的可衡量效果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在NetApp,我们能通过我们的方法来简化复杂的问题,此举有助于技术高管提升创新速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内部和云环境的一致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这份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

云的复杂性已达到临界点

对于全球各地的公司来说,数据的复杂性已经达到了“沸点”,技术高管们在控制这种复杂性对业务的影响方面面临着压力。然而,技术和组织挑战可能会阻碍他们的云计算战略,88%的受访者认为跨云环境工作是一个障碍,而32%的受访者还在纠结于如何与领导层的明确愿景进行协调。

全球背景:如果数据复杂性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以下地区最关心的问题如下所示:

  • 网络安全: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新西兰

  • 领导层的怀疑态度:法国、西班牙、日本

  • 整个组织的低效使用:澳大利亚/新西兰

  • 缺乏可见性:日本

领导层希望立即看到云计算的成果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意想不到的云驱动因素,近八成的技术高管认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成果对他们的云战略至关重要。然而,投资回报率(ROI)是领导层关注的一大问题,84%的技术高管表示他们的云战略已经有望在整个组织中显现成果。

全球背景:

  • 近一半的技术高管(49%)表示,在讨论云战略时,经常或总是要提及成本问题。

  • 数据监管和合规是另一项云驱动因素,各种地方法规在多数情况或部分情况下会促进他们的多云战略。

技术高管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超过三分之一(37%)的技术高管表示,在未来一年,他们一半或以上的云部署将由人工智能驱动型应用提供支持。近一半的小型公司(员工人数少于250人)技术高管预计上述比例在明年达到50%的目标,到2030年达到63%,而大型公司则相对落后。

全球背景:

  • 美国在明年部署人工智能驱动型云应用的计划方面领先于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亚太区,法国和日本是各自所在地区的例外。

  •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以及亚太区,扩展人工智能是首要任务,但在美国则是第二位,次于满足监管合规。

Evaluator Group高级策略师兼分析师Randy Kerns表示:“NetApp的全球研究报告揭示了IT部门内外高管之间的脱节——具体而言,致力于执行云计算的领导者深谙各种成本和复杂性问题,而IT部门以外的高管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些问题。在向云计算转变的过程中,领导者们正经历着各种挑战,为供应商解决这些当前存在或尚未发现的问题留下了空间。随着客户对云计算实施的关注,供应商有机会打造并提供各种能简化这一流程的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多云环境,NetApp致力于让IT领导者们在一个精简的用户界面上管理他们的系统,进而疏缓当前的效率瓶颈。通过采取不断进化的云方法,NetApp正在引领下一代云管理和存储的浪潮,为团队配备必要的工具,从而与时俱进,跟上上述研究报告中概述的关键趋势(例如,优化成本、评估风险和可持续运营)。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并获取完整的报告和信息图,请访问《2023年云复杂性报告》。

调查方法

NetApp与Wakefield Research合作,于2022年11月对美国、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以及亚太区(印度、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新西兰)9个市场的1,300名技术和数据高管进行了定量研究。完成调查时,所有参与者的职位都被归类为“总监及以上”,而且他们都在IT、IT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和数据工程部门工作。

关于NetApp

NetApp是一家以云为主导、以数据为中心的跨国软件企业,在日益加速的数字化转型时代,倾力帮助企业利用数据保持领先优势。无论企业是在云端执行开发,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还是在内部自行打造类云体验,NetApp都能提供适用的系统、软件和云服务,助力企业从数据中心到云端以最优化的方式运行应用程序。此外,NetApp还提供跨不同环境运行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自己的数据网络结构,随时随地安全地为合适的人员提供正确的数据、服务和应用程序。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etapp.com,或在Twitter、LinkedIn、Facebook和Instagram上关注我们。

NETAPP、NETAPP标识和www.netapp.com/TM上所列的商标是NetApp, Inc.的商标。所有公司和产品名称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329005156/en/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3月30日,2023年度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IC领袖峰会在上海举行,极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海微”)被评为2023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

1.jpg

颁奖现场

中国IC设计成就奖是中国电子行业最为重要的技术奖项之一,由电子工程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媒体机构AspenCore主办,并由电子工程师、资深分析师和半导体业内专业人士联合评选产生,旨在表彰业内优秀的IC设计公司。极海微被评为“十大中国IC设计公司”,是对极海微多年来聚焦国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其芯片设计能力的认可。

自成立以来,极海微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已有近二十年的深厚技术积累,团队拥有8/16/32位CPU内核的独立设计能力,是国内少有的兼具CPU及DSP内核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目前,极海微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多年的技术累积及应用实践,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线,包含工业级/车规级MCU、模拟与混合信号IC、系统级芯片等,并将目标市场聚焦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与消费电子四大领域。

为满足工业领域国产化需求,极海微先后推出6大系列、24款通用型APM32工业级MCU,凭借高效性、稳定性、安全性的特点成功在自动化设备、数字电源、电梯控制、伺服驱动器、变频器、逆变器、编码器、安全应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jpg

颁奖现场大合照

极海微依托在工业级芯片领域设计与应用研发的深厚积累,为其在进军汽车电子领域前打下了夯实基础。2022年,极海微通过德国莱茵TÜV ISO 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有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D"级别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具备为海内外客户提供满足功能安全标准车规级芯片的系统能力。极海微第一代车规级MCU APM32A系列已通过SGS AEC-Q100 Grade1/Grade2车规可靠性认证,并成功应用于车身控制、安全系统、信息娱乐系统及动力系统等领域,产品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验证。

面向高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MCU作为BMS控制电路中的计算平台,要求满足高效率、高灵活性、快速响应及低风险等核心需求。除MCU外,极海微还提供具有多样化保护和检测功能的模拟与混合信号IC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可有效保障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精准评估电池能效并优化参数等功能,解决电池系统中安全性、可用性、易用性、使用寿命等关键问题。

未来,极海微将不断完善生态体系,搭建可靠性保障平台,加强上下游合作,形成芯片设计、关键IP、特色工艺、封装、测试和产能方面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推出更多品类产品线,助力客户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新能源等领域设计创新与产品迭代升级。极海微将积极承担产业责任,坚持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支持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我们连续三年获得通用汽车颁发的年度最佳供应商奖,这是一项莫大的荣誉,"HL Mando高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Seong-hyeon)说。

专门为电动汽车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HL Mando被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mpany,简称"GM")评为"2022年度最佳供应商"。该公司自2020年获得"卓越启动奖"(Launch Excellence Award)以来,已经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1.jpg

(左起) (1) Fabiola Galera Rogano,通用汽车底盘部门执行董事及热管理全球职能部门负责人 (2) Yun Lee,HL Mando副总裁、HL Mando美洲区负责人 (3) Jeff Pontius,HL Mando董事、HL Mando America刹车研发部工程总监 (4) Jason (Jae-hyuk) Kim,HL Mando执行董事、HL Mando America Novi总裁 (5) Peter Layer,通用汽车底盘车身结构采购与供应链部门执行董事 [HL Mando当选通用汽车公司"2022年度最佳供应商"]

颁发2022年度最佳供应商奖的第31届颁奖典礼于2023年3月23日(当地时间)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107家供应商,包括HL Mando America,出席并领取年度最佳供应商奖。年度最佳供应商奖是颁发给通用汽车所有供应商中排名前1%的杰出伙伴公司,这些公司每年从全球2万多家供应商中选出。HL Mando高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Seong-hyeon) Cho、副总裁Yun Lee(HL Mando美洲地区负责人)、执行董事Jason (Jae-hyuk) Kim(HL Mando America Novi总裁)以及董事Jeff Pontius(HL Mando America刹车研发部工程总监)均出席了今年的颁奖典礼。

自2003年以来,HL Mando总共九次获得年度最佳供应商奖。尽管2020年新冠疫情和半导体供应短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HL Mando仍然做到了连续三年蝉联该奖。HL Mando在2022年的"业务表现"(无缺陷产品发布、产品供应、质量维护)和"文化优先事项"(安全性和沟通及透明度)方面都获得了最高分。

通用汽车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副总裁Jeff Morrison表示:"在汽车行业经历了充满挑战的一年之后,我们很高兴能够表彰这些优秀的供应商。他们克服了无数障碍,体现了什么是韧性、机智和坚定。除此之外,这些供应商还展示了他们对可持续创新,以及与通用汽车团队合作推动先进解决方案的重视。"

HL Mando首席执行官Steve Cho在仪式上也表达了他的感谢之情:"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我们获得了通用汽车颁发的年度最佳供应商奖,这是一项莫大的荣誉。我要向我们工会的所有成员以及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和子公司表示感谢,他们一直在共同努力,使我们有了今天的成就。"

关于HL Mando

HL Mando Corporation (KS 204320)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业提供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MSCI (2021) ESG评级中获得A级评级。该公司成立于1962年,总部设在韩国。HL Mando为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的交通服务提供商提供先进的驾驶系统(制动、转向、悬架、驱动、动力解决方案)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涉及车辆综合安全、自动驾驶和电动交通三个技术领域,使车辆能够直观地感知、审慎并巧妙地移动。Mando服务于全球50多个地方的60多个客户,其中包括位于世界各主要地区的本地及全球性汽车制造商。Mando正在努力实现一个愿景,即创造一个能够带来真正自由的机动世界。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hlmando.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7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当今世界正处于以算力为核心的产业数字化浪潮中,这种趋势正在迅速地渗透到各个行业中。然而,在算力需求空前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面临着不少业务和IT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有限的预算、紧缺的人力资源、过度或不足的计算配置、技术的不断更新、增长性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复杂的云计算情境等等。尤其在面对现金交易、信用卡、证券等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交易操作的金融行业核心业务场景,更是需要一台具有高算力、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服务器。

作为国内服务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广电五舟正式发布信创有为系列服务器新品——广电五舟鲲鹏服务器S627K2(Pro),以更优越的性能、更强大的算力,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jpg

凭借高性能、高可靠、低功耗和自主安全的产品特性,广电五舟鲲鹏服务器S627K2从去年发布以来就一直广受市场欢迎。此次发布的广电五舟鲲鹏服务器S627K2(Pro)新品内存带宽3200MT/s;主频最高3.0GHz,整机性能达到了15%+的大幅度提升,是金融、气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企业等业务领域的上佳选择,其主要特点在于:

领先的架构

  • 搭建鲲鹏920处理器,双路最高可支持128个Core,3.0GHz,兼容适配ARMv8-A架构特性,能够程度地提高多线程应用的并发执行能力。

  • 内部集成了DDR4、PCle4.0、25GE/10GE/1GE等接口,提供完整的SOC功能。支持灵活插卡,可提供多种以太网卡接口能力,最多可支持8个PCle4.0。

协同计算加速

  • 支持多种灵活的硬盘配置方案,提供了弹性的、可扩展的存储容量空间,满足不同存储容量的需求和升级要求;最大可支持32条2933MHzDDR4内存,达4096GB内存容量,具备高级内存容错功能;

  • 搭配两个灵活IO卡,可支持单张灵活IO卡实现4*25GE/10GE的光口网络,同时支持PXE功能,可有效降低网络延迟;硬盘具备错峰上电技术,降低服务器启动功耗。

高可靠的解决方案

  • 鲲鹏机密计算TrustZone,软硬协同安全解决方案,保障系统安全。

  • 安全启动,鲲鹏CPU+BMC安全启动,防攻击,防篡改。

  • 具备高级内存容错功能,支持ECC 1bit纠错以及ECC 2bit报错。

  • BMC集成管理模块(iBMC)能够持续监控系统参数、触发告警,并且采取恢复措施,能够大限度地避免停机。

广电五舟鲲鹏服务器S627K2(Pro)搭载了鲲鹏机密计算TrustZone,基于鲲鹏920处理器和BMC芯片构筑硬化的芯片级安全可信根,构筑软硬协同全栈安全解决方案,可针对数据中心场景适配和优化,实现安全启动,把好安全关口,严防数据泄露、篡改和滥用,保障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掀起,广电五舟信创有为系列服务器将积极助力金融行业伙伴构筑金融数字底座,为行业提供更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多种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6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3月30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与smart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绿色、低碳、可持续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全球汽车价值链的低碳转型及可持续发展。TUV莱茵销售及市场传讯全球执行副总裁Michael Weppler与smart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羊军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TUV莱茵大中华区战略、市场与业务开发副总裁李涛、可持续发展服务总经理许秋明,smart品牌全球公司研发总工程师杜汉斌等双方管理层代表也出席了签约仪式。

1.jpg

smart品牌全球公司研发副总裁羊军与TUV莱茵销售及市场传讯全球执行副总裁Michael Weppler代表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电动汽车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方面被寄予了厚望,作为其中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的碳足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决定了电动汽车对绿色经济的助益程度。

2.jpg

根据协议,TUV莱茵与smart将针对汽车整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产品,合作开发环境友好性评价标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计算的方法与实践、产品分类规则及碳排放数据集等,并根据汽车行业生产运营现状,共同开发绿色、零碳生产制造相关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可持续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

Michael Weppler表示,去年9月,smart精灵#1动力电池已率先获得TUV莱茵中国首张基于欧盟电池PEFCR和ISO 14067碳足迹证书,为电动汽车领域的低碳减排做出了表率。此次签约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TUV莱茵将充分发挥在汽车测试认证领域逾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在低碳能源及可持续领域的丰富经验,结合smart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资源,携手开发相关标准体系、探索最佳实践,为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羊军表示:"进入碳中和时代,smart以脱碳化为己任,通过科技创新践行可持续发展举措,并携手优秀合作伙伴,推进全行业和供应链协同减碳,共同探索城市低碳出行的最佳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TUV莱茵自2010年起为关注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客户提供绿色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已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化工、光伏、电子电气、地产、电池、建材等行业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耗能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建模量化指标以及评估等服务,涉及原材料、设计研发、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

近年来,TUV莱茵陆续推出了能源管理、节能诊断、LCA生命周期评估、产品碳足迹、水足迹、环境产品宣告(EPD)、绿色工厂、供应链节能诊断等相关服务,致力于不断提升在低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服务能力水平,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6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UCODE 9xm具备领先性能,灵敏度较以往恩智浦UCODE存储器IC提升三倍以上,客户可选配存储器,标记的物品更加多样化,精确呈现供应链详情

1.png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宣布推出新款芯片UCODE® 9xm,兼具灵活的大容量存储器及先进的读/写性能。UCODE 9xm旨在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使客户能够利用更小的标签天线,对更小的物体进行单独标记,并将其集成到智能制造过程、供应链管理和追踪应用中。用户可以凭借该产品灵活地标记多种类型的对象,从而获得更完整的供应链视图。

产品重要性

RAIN RFID标签已成为自动化工业流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支持自动化流程所需存储器的标签通常读写性能会低于存储容量较低的标签,造成无法标记所有必要的项目,从而降低了系统效率。UCODE 9xm结合了灵活的大容量存储器选项与先进的读写性能,解决了该问题,同时易于部署,可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更多详情

恩智浦UCODE高级总监Ralf Kodritsch表示:“从智能制造到供应链管理,工业4.0环境中会涉及各种复杂的流程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恩智浦UCODE 9xm让独立追踪所涉及的产品和工具更轻松,从而简化这些流程。UCODE 9xm与高性能UCODE 9基于相同的架构,兼具大容量灵活存储器和先进性能,可应对当今艰巨的工业物联网挑战。”

与前代UCODE存储器产品相比,UCODE 9xm性能显著提升,即使在不友好RF的环境中,也能轻松读取标签。UCODE 9xm的读取灵敏度约为-24dBm,有助于实现更小的标签天线设计,支持标记更小的物品;写入灵敏度约为-22dBm,可确保标签编码更快更容易。

UCODE 9xmEPC和用户存储空间提供总计880位共享内存空间,同时具备三种灵活的内存配置,客户可根据具体案例进行选择,EPC存储器可达496位,用户存储器可达752位,便于存储批号、生产日期、工艺参数等制造数据。这意味着单个IC即可满足大量不同案例的需求。

为保护数据并确保数据准确性,UCODE 9xm配置了存储器保护机制,包括纠错码(ECC)算法和奇偶校验检查。集成的BlockPermalock功能可保护数据部分不会被更改,同时仍允许添加、编辑或删除其他部分。独立访问和销毁密码可提供额外的数据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进行错误或恶意操作。

UCODE 9xm现已面市。更多信息,请访问NXP.com.cn/UCODE9xm或参加我们的在线研讨会:UCODE 9xm加速推进工业标签应用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纳斯达克代码:NXPI)汇集英才,共同创造突破性技术,为更智慧安全的互联世界保驾护航。作为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应用安全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不断寻求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的突破,同时不断推出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恩智浦拥有超过60年的专业技术及经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员工达31,000人,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132.1亿美元。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nxp.com.cn

围观 20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6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领导者Innovusion图达通与全球领先的重卡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智加科技宣布,双方正式达成量产定点合作。

双方将展开紧密协作,聚焦干线物流场景,实现Innovusion高性能激光雷达及其算法感知与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深度融合,共同寻求高速场景下的重卡自动驾驶技术突破,构建长期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营能力,加速推动干线物流商业化落地进程。

1.jpg

前排,从左至右, Innovusion业务拓展副总裁梁鸿燚与智加科技中国商务副总裁李莉签约量产定点合作协议;后排,从左至右,相城区政府副区长邢鹏,Innovus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鲍君威,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沈志栋,智加科技中国总经理容力,相城区委常委、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共同见证

相城区委常委、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表示:智加科技和图达通的崛起,是苏州高铁新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辖区企业合作共赢的又一典范。此次智加科技与图达通量产定点合作,既标志着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测试走向应用、从研发走向量产,也推动了苏州高铁新城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智加科技中国总经理容力表示:"Innovusion拥有行业领先的激光雷达产品,并率先实现了车规级规模量产上车。此次与Innovusion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将有利于提升搭载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重卡的感知能力。未来,我们将聚焦干线物流场景,发挥技术联合优势,推动智能重卡前装量产及商业运营。"

Innovus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鲍君威表示:"智加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拥有L4全栈技术以及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并率先展开前装量产智能重卡的商业运营。我们将充分发挥Innovusion硬件的高性能和大规模量产能力优势,携手智加科技加速干线物流商业化落地进程。"

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具有安全、省油、省力三大产品优势,可赋能干线物流行业降本增效。2022年,该系统完成从1.0到2.0的全面升级,开放从收费站到收费站的领航自动驾驶功能,支持在典型快递快运场景中"双驾变单驾"的常态化运营。目前,搭载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重卡,在智加科技与荣庆、申通、德坤等合作伙伴开启的联合运营中,东至上海、北至盘锦、南至深圳、西至武汉,覆盖快递快运零担整车不同物流业务类型,零事故,最高节油10%。    

用于干线物流的重卡有着优异的货运承载表现,但因为自身车重,相较普通乘用车而言惯性更大,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及制动距离;同时车辆长时间处于高车速状态,对于突发情况做出反应需要更长的距离。两相叠加,让重卡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预测能力要求几乎达到了行业天花板。

Innovusion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拥有行业领先的高精度远距离探测能力,ROI(感兴趣区域)最高角分辨率0.05°*0.05°,最远探测距离可达500米,对典型小目标探测距离超过120米,将帮助智加科技的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升维,及早发现危险目标,提供更充裕的计算和执行时间,确保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货运能力。

Innovusion作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领军者,率先实现了高性能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上车。在矿山、干线物流等典型商用车场景,Innovusion以高性能、高稳定的产品,获得了广泛的青睐。未来, Innovusion将持续发力,助力苏州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推动高性能激光雷达在商用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

关于Innovusion图达通

Innovusion是全球图像级激光雷达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16年,在硅谷、苏州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在宁波和苏州拥有高度工业化的⻋规级激光雷达制造基地。

Innovusion潜心致力于激光雷达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提供高性能的激光雷达产品及多样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其图像级超远距激光雷达猎鹰 (Falcon) 已于2022年作为蔚来ET7、 ES7及ET5的Aquila超感系统标配量产交付。

依托产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可控性,Innovusion在国内外还与多家⻋联网、智慧高速、轨道交通、以及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头企业开展着积极合作,用先进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赋能安全与智能生活。

了解更多:https://innovusion.info/

关于智加科技    

智加科技创立于2016年,是全球领先的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拥有L4级全栈自动驾驶技术,志在打造世界领先的自动驾驶重卡,以赋能物流企业,助力干线物流降本增效,并大幅提升道路安全性。

智加科技先后与商用车领军企业一汽解放、国内最大的干线物流运力平台满帮集团达成深度战略绑定,并携手头部物流巨头荣庆物流、华润万家等开展商业化运营。

智加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系统,以L4级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赋能重卡运输,可实现仓到仓的全无人重卡货运,具有安全、省油、省力三大优势。目前搭载前装智加科技自动驾驶系统的一汽解放智能重卡J7超级卡车已经实现小批量量产下线,并于2021年启动生产。2022年,智加科技完成面向荣庆物流的100台中国最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重卡订单的首批交付。

了解更多:  https://plus.ai/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96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