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22日,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受邀在北京参加2023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SGS全球认证经理Mark Lohmann先生、SGS中国区汽车服务事业部总监吕彬偲先生等代表出席会议。

1.jpg

Mark Lohmann先生分享国际预期功能安全标准研究进展和实践

 "政策法规论坛"上,国际技术检测认证领域专家、SGS全球认证经理Mark Lohmann先生受邀分享《国际预期功能安全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案例》。Mark Lohmann先生的分享介绍了预期功能安全产品认证在确保智能网联汽车符合行业最高安全标准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分析工具Safety Pro在预期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jpg

SGS预期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流程

 "全球创新成果发布秀"上,SGS全球认证经理Mark Lohmann先生代表SGS为赛目科技颁发了Safety ProISO 26262 功能安全TCL-2级别产品认证证书。Safety Pro开发团队负责人、赛目科技高级业务总监谭哲女士代表团队上台接受这一荣誉。

3.jpg

SGS全球认证经理Mark Lohmann先生为赛目科技颁发Safety Pro功能安全认证证书,赛目科技高级业务总监谭哲女士代表开发团队接受荣誉

自2021年起,SGS与赛目科技在中国建立独家合作关系,双方共同致力于推动建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自愿预期功能安全认证体系;同时,赛目科技的Safety Pro和Sim Pro 是目前SGS推荐的唯一一款预期功能安全分析工具及仿真测试工具链。

Safety Pro由赛目科技自研推出,是全球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功能安全与预期功能安全分析工具。这项认证意味着Safety Pro在帮助汽车行业确保车辆电子系统的功能安全方面具备了高度的技术先进性和可信度,这一技术成就将使其成为行业标杆,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带来新的保障。

详情咨询:朱小姐 电话:+86 13701804132 邮箱 Rita.Zhu@sgs.com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SGS拥有 98,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5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服务覆盖互联与产品、营养与健康、工业与环境、自然资源、知识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电商及数字化七大战略板块。SGS连续九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第三年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ESG评级中获得AAA评级,在Brand Finance 2023年全球最具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榜单上排名54位,蝉联TIC(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行业榜首。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在中国拥有16,000多名专业员工、90多个分支机构和200多个实验室组成的国内服务网络,为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行业提供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爱立信携手联发科技率先完成了5G R17 RedCap实验室和外场测试。

1.jpg

RedCap作为满足中高速率场景移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补齐了5G能力的中间地带,有效拓展了5G能力和应用场景,使5G面向消费者和各类行业应用的需求,形成了具备高、中、低分级能力的完备技术体系。作为5G的原生技术,RedCap可以与5G多种能力整合(如切片和低延迟),以更高的性价比满足了大规模物联网的需求,对于5G的进一步拓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印发的《5G应用 "扬帆" 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明确指出,加快轻量化5G芯片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终端模组性价比,满足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2023年8月,为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到2025年的产业发展目标:5G RedCap实现全国规模覆盖,连接数实现千万级增长。

在此次RedCap测试中,爱立信涵盖了RedCap技术的各种关键测试场景及性能,其中实验室测试验证了包括RedCap UE基本能力,驻留与接入控制,RedCap UE识别与随机接入,基本业务,移动性与legacy UE共存,峰值吞吐量、用户面时延,双模互操作,MU-MIMO等关键技术以及与其它5G能力结合如节能,VoNR等相关测试内容。外场测试验证了包括单用户峰值,多点接入与吞吐量,MU-MIMO,专用BWP配置下MU-MIMO及多UE吞吐率,用户面时延,移动性等外场性能。测试结果完全符合3GPP标准协议流程,性能达到预期指标要求。

2.jpg

爱立信在RedCap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与端到端的合作伙伴积极推动RedCap的商用。爱立信在2019年首次在3GPP标准组织提出NR Light技术立项(后更名为RedCap),随后作为R17和R18 RedCap SI/WI报告人,一直在此领域发挥着关键的领导作用。目前,在3GPP 5G-Advanced R18中,爱立信继续推动该技术的演进,进一步提高能效、降低成本,并加速商业应用进程。展望未来,爱立信将继续与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进Redcap技术的部署和演进,推动5G新浪潮。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扩展的边缘服务器产品组合可提高开放式 RAN 和智能边缘工作负载性能和能效 

人工智能、云计算、存储和 5G/边缘全面 IT 解决方案制造商 Supermicro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SMCI宣布扩大其边缘人工智能和电信工作负载专用服务器产品组合。全新 Supermicro X13 Edge 服务器,即 SYS-211E-FRN13P,是一款可扩展、集成式的分布式单元 (DU) 商用现货 (COTS) 服务器。随着虚拟开放式 RAN 技术日益成熟,许多公司纷纷开始寻找优化部署和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Supermicro 的这一解决方案意味着将重点转移到成本、功耗、尺寸和重量以及可扩展性等属性上。 

1.jpg

内置 Intel vRAN Boost 的 Supermicro X13 商用现货 Edge 服务器

Supermicro 的总裁兼行政总裁 Charles Liang 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为下一代 vRAN 和私有 5G 环境的电信和边缘部署提供一体化服务器。我们的系列电信产品可以让大规模部署变得更加顺利,从而促进相关新技术的广泛使用 ,以建设更加高效且可靠的大规模通信网络。"

探索 Supermicro 边缘服务器 

Supermicro 最新的边缘平台专为满足这些要求而制造。基于内置的英特尔 vRAN Boost 第 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该系统具有完全集成的 vRAN 加速功能,无需外部加速卡,从而大幅降低了系统功耗要求和复杂性。该系统的其他特点有:一个板载网络接口、12 个 SFP25G 端口、无需附加卡和分支电缆、完全集成的定时功能,支持八小时待机、设计紧凑且经久耐用。Supermicro SYS-211E 系统具有针对成本、尺寸和功耗进行了优化的完全集成式服务器,能够在多个蜂窝基站配置的边缘处理大量流量,包括大规模 MIMO 流量。

了解更多有关 Supermicro 全新 X13 边缘服务器的信息

了解更多有关 Supermicro 5G 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信息

此外,Supermicro 还推出了 SuperEdge 的 4 节点版本,这款多功能边缘服务器可以处理远程网络位置的一系列苛刻工作负载。这款 2U 机架式服务器的四个节点均采用单插槽第 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而且每个节点都可独立运行。这种设计使系统能够并行运行多个工作负载,每个负载都有专用资源。Supermicro SYS-211TP 的节点提供 2 个 PCIe 5.0 x16 FHHL 插槽,每个单独节点可通过附加卡进行优化,以匹配其指定工作负载,包括在 RAN 网络、MEC 和企业边缘工作负载中作为分布式单元 (DU) 或集中式单元 (CU) 运行。

Intel 无线接入网络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Cristina Rodriguez 表示:"Supermicro 一直为虚拟 RAN 和智能工作负载解决方案提供最新技术。通过使用我们广泛的技术组合,包括全新第 4 代 Intel Xeon 可扩展处理器和数据中心 GPU,Supermicro 可提供创新服务器设计,为业内各种边缘用途提供强大、高度优化的平台。"

Supermicro 的产品不仅局限于数据中心,他们正在推出用于远程部署的全新紧凑型边缘系统。这些新系统都采用了最新一代 Intel 处理器。其中包括 SYS-521AD-TN2 mini-tower、E102-13R 和 E302-12A 系统。SYS-521AD 和 E102-13R 均基于第 13 代 Intel Core 处理器。SYS-521AD mini-tower 针对视频处理、流媒体和存储进行了优化,是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边缘服务器。E102 采用了迷你 1U 嵌入式外形设计,具有多达 16 个内核、64GB 内存以及一系列端口和扩展槽,非常适合人工智能推理、零售和标牌工作负载。E302 采用最新 Intel Atom C5000 处理器,其耐用、无风扇、紧凑、低噪音的设计对于远程部署来说,是高性价比和高性能的极佳选择。

Supermicro 的边缘工作负载新系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重点支持 GPU 加速器和人工智能推理。可与加速器兼容的系统越来越多,包括 NVIDIA A100、L40、L40S、L4、A2 和 T1000、Intel 数据中心 GPU Flex 140 和 Intel 数据中心 GPU Flex 170,甚至 Hailo-8™ 这样的专用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加速器。这种灵活性使客户能够将经过应用优化的 Supermicro 系统应用在智能边缘上,以匹配其工作负载的特定要求,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迟。

欢迎在 9 月 26-28 日莅临拉斯维加斯世界移动通信展览会暨大会 814 号展位,了解各种新系统,体验它们实际应用于智能边缘时所展示的性能。

关于 Super Micro Computer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 SMCI)是应用程序优化整体 IT 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公司成立并运营于加州圣何塞,我们致力于为企业、云计算、人工智能和 5G 电信/边缘 IT 基础设施提供领先于市场的创新。我们正在转型成为一家拥有服务器、人工智能、存储、物联网和交换系统、软件和服务的整体 IT 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还提供先进的大容量主板、电源和机箱产品。这些产品均在公司内部(美国、亚洲和荷兰)设计和制造,利用全球运营实现规模和效率,同时经过优化改善总拥有成本并降低环境影响(绿色计算)。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产品组合屡获殊荣。客户可从我们广泛的灵活可再用构建块中选择,精确地对其工作负载和应用进行优化。这些构建块支持全系列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9月25日,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全球首款搭载HarmonyOS 4的13.2英寸柔性OLED平板MatePad Pro、全新升级搭载星闪技术的HUAWEI M-Pencil(第三代)以及拥有PC级输入体验的全新智能磁吸键盘。

1.png

全新发布的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是华为平板十年问鼎之作,在硬件性能和软件生态上实现双重升级。机身设计上,该平板采用3.4mm超窄边框设计,带来高达94%的惊艳屏占比,打造出超越视觉边界的临境体验;薄至5.5mm、轻至580g的轻薄机身,更是让大尺寸平板的便携性得到了质的跃迁。同时,在HarmonyOS 4和星闪技术的加持下,新一代华为MatePad Pro再次追求突破平板电脑的极限,带来了超越PC的专业级办公体验和能满足专业绘画的手写功能。

2.png

三项重大技术升级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13.2英寸的超大柔性OLED屏幕、星闪技术、全新HarmonyOS 4三大硬核科技,实现了视野极限、交互体验和生态边界的突破,全面升级娱乐、办公、创作等多场景下的智慧体验,让平板电脑的生产力属性再上一个台阶。

无边更轻薄,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平板

近年来,随着移动办公与户外创作需求的持续攀升,大尺寸平板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然而,大尺寸平板“更大=更重”的痛点也让不少消费者始终“持币观望”。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出现刷新了超轻薄大尺寸平板的极限,主机轻至580g、薄至5.5mm的机身设计能够满足用户日常娱乐、大屏办公以及外出携带的需求。华为研发团队在屏幕工艺和机身组件上精益求精,不放弃每0.1克减重的机会,打造出华为史上最轻薄的大尺寸平板,有效缓解了轻薄与大屏不可兼得的矛盾。

3.png

4.png

不是所有的大尺寸平板都是大屏幕,作为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平板电脑,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以3.4mm超窄边框设计带来了高达94%的惊艳屏占比,更少的黑边让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3:2的屏幕比例更适合办公场景,一屏可囊括更多信息,查看办公文件时能显示更多的文字内容和表格行数,剪辑操作台呈现更多的帧数和音频轨道,一目更多行,办公更高效。

5.png

6.png

在显示效果方面,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满足华为临境TM显示技术品牌的相关标准,在色彩准确性、明暗真实性、流畅清晰度以及舒适护眼等四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色准上,该平板支持sRGB及P3双色域,拥有∆E<1的专业级色准表现,为用户带来细腻准确的色彩显示;明暗度上,基于OLED各个像素点自发光的特性,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屏幕拥有1,000,000:1 的高对比度,图像明暗对比更显著,细节更丰富;流畅与清晰度方面,这块13.2英寸的OLED大屏支持360Hz触控采样率和至高144Hz高刷新率,操作更跟手、游戏画面更流畅,并且2880×1920的高分辨率还带来更细腻、更清晰的显示效果;护眼能力方面,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屏幕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全局护眼3.0认证,并且还支持1440Hz高频PWM调光,有效降低屏幕频闪,减少用户用眼疲劳,守护用户用眼健康。

鸿蒙专业生产力全面进化,经典之上的体验革新

大尺寸平板意味着更多生产力的释放,超轻薄大屏幕为移动办公提供了更多便利,核心软件生态则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使用体验。

7.png

在HarmonyOS 4的加持下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能够应对更复杂、更繁琐的多线程工作,专业办公创作体验全面升级。在交互体验上,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自由多窗支持三种比例的悬浮窗,自由叠层则可以让用户根据喜好需求灵活布局屏幕空间,获得PC般的窗口交互体验。在应用体验上,PC级WPS Office带来超越PC的办公体验,首次实现PC端和手机端的文档同步,在平板上修改的文件数据,都能同步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个设备中,随时查看更方便。在生态联动方面,超级中转站功能可实现文字、图片一键拖拽进WPS文档并编辑,打破应用与设备的壁垒,办公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8.png

此外,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还首发引入PC级亿图图示,涵盖日常工作和各专业领域的制图类型,一站式办公制图软件能满足用户更复杂的办公需求。不仅如此,全新的系统级“演示批注”功能方便用户实时在文档、任意软件里批注事项,大屏幕展现更多细节,会议效率更高。

9.png

业界首支超万级压感平板手写笔,星闪内核开启写画新境界

大多数场景下,大屏生产力平板需要满足用户在文字记录、绘画设计等方面的专业需求,而手写笔和键盘等配件的协作配合,才能让平板电脑充分发挥其作为生产力设备的能力。全新HUAWEI M-Pencil(第三代)手写笔采用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星闪技术,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焕新,为平板电脑带来超乎想象的生产力突破。

10.png

作为全球首款采用星闪技术的终端产品,HUAWEI M-Pencil(第三代)带来更细腻、更稳定、更跟手、更准确的专业数位板级写画体验。通过内置的星闪芯片,配合MatePad Pro 13.2英寸使用时,全新M-Pencil(第三代)可支持万级压感,能够更灵敏地感知手指握在笔上的力度变化,写出的线条粗细变化更细腻,书写时延最低可至0ms,笔尖出墨更顺畅,连接速度更快更稳定,告别断触体验。

11.png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与M-Pencil(第三代)组合,方便专业绘图师、平面设计师绘制精细零件、细节丰富的人物发丝;书法爱好者用来描摹字帖,连笔回钩更加干净利落,还原真实的纸面书写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M-Pencil(第三代)能够根据绘画书写场景的不同需求,智能切换线条粗细变化。并且,华为还提供了两款专用笔尖,可根据不同材质的硬度、柔韧性调节写画触感,满足日常书写与专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

12.png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还配备了全新智能磁吸键盘,首次增加了大尺寸全域压力感知触控板,还支持多种手势操作,用户在这款平板电脑上就能体验到媲美PC的办公体验,充分满足桌面办公、娱乐观影、绘画创作等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作为华为平板的十年大作,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在性能上也有重磅升级,拥有灵犀天线和88W超级快充,带来业界更强的网络信号和高效的快充体验,为多场景办公注入强劲动能。

13.png

14.png

华为平板的十年,就是中国平板市场的黄金十年

自第一代华为MediaPad M1横空出世,华为平板已走过十载风雨,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动产业链多领域创新,追求从“破局者”到“引领者”身份的转变。在不断的技术探索与积累下,华为平板由最初的影音娱乐体验,转向平板电脑轻办公模式的探索,并凭借自研的PC应用引擎技术,再次拓宽平板电脑使用场景的边界,致力于打破平板约等于“大屏手机”的尴尬地位。

15.png

华为平板起步于国内平板的初始阶段,与市场脉搏始终同频共振,华为平板的十年就是中国平板市场的十年。基于鸿蒙生态的飞速成长,华为MatePad Pro系列正在解锁更多办公与创作场景,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的诞生,不仅是华为平板十年技术创新的答卷,同时也拉开了平板行业轻办公发展新十年的序幕。

16.png

结尾:产品售价信息

售价方面,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提供多个版本供消费者选购,其中12GB+256GB版5199元、12GB+512GB版5699元、16GB+1TB版6999元、以及16GB+1TB (含笔含键盘)套装版8299元,以上各版本将于9月25日开启预售,9月28日在线上全渠道全面开售。另外,12GB+1TB版6699元,预售以及开售时间请关注后续官方信息。配件方面,HUAWEI M-Pencil(第三代)星闪手写笔售价599元、全新智能磁吸键盘售价899元,9月25日开启预售,9月28日正式开售,支持用户单独选购。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9月25日,华为举办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带来了包括全新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华为WATCH 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师、华为智慧屏 V5 Pro、华为FreeBuds Pro 3、华为智能眼镜 2、华为WATCH GT 4等在内的多款全场景新品。此次发布会的新品涵盖消费者日常办公、影音娱乐、健康、出行等方方面面,进一步完善了华为万物互联的全场景生态。

1.png

一直以来华为都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功能更丰富、体验更优秀的科技产品。华为一直都非常重视科技研发,这也是华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厚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华为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和用户需求的洞察,推出了许多突破性产品。这一次,华为携诸多重磅新品亮相,给各类需求的用户带来优质的产品,并将进一步引领行业风向。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旗舰平板

随着办公场景的多元化,移动或远程办公逐步成为常态。在此趋势下,用户越来越看重生产力设备在各种场景下的办公体验。

2.png

华为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推出全球首款大尺寸柔性OLED旗舰平板——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该平板刷新了超轻薄大尺寸平板的极限,主机轻至580g、薄至5.5mm,能够满足用户日常娱乐、大屏办公、创作、外出携带等多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3.png

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以3.4mm超窄边框设计带来了高达94%的惊艳屏占比,屏幕显示更具视觉冲击力。3:2的屏幕比例更适合办公,一屏可囊括更多信息。在显示效果方面,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满足华为临境TM显示技术品牌的相关标准,在色彩准确性、明暗真实性、流畅清晰度以及舒适护眼等四方面均有优秀表现。该平板支持sRGB及P3双色域,拥有∆E<1的专业级色准表现;1,000,000:1 的高对比度,图像明暗细节更丰富;360Hz触控采样率和至高144Hz高刷新率,操作更跟手游戏画面更流畅;另外,这块OLED大屏还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全局护眼3.0认证,配合1440Hz高频PWM调光,有助于降低用户长时间盯看屏幕造成的用眼疲劳。

4.png

在办公体验上,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支持自由多窗和自由叠层功能,三种比例的悬浮窗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布局,拥有媲美PC的窗口交互体验;全新PC级WPS Office,结合HarmonyOS智慧交互,带来了更出色的PC级办公体验,并首次实现PC端和手机端的文档同步,在平板上修改文件,可同步到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跨端查看编辑文档更高效;此外,超级中转站功能可实现文字、图片等一键拖拽进WPS文档并编辑,打破应用与设备的壁垒,办公效率再上一个台阶。

5.png

6.png

手写笔一直都是平板的重要配件,作为全球首款采用星闪技术的终端产品,HUAWEI M-Pencil(第三代)为用户带来了更细腻、更稳定、更跟手、更准确的专业数位级写画体验。全新HUAWEI M-Pencil(第三代)在配合MatePad Pro 13.2英寸时最高可支持万级压感,写出的线条粗细变化更细腻,笔尖出墨更顺畅,时延可低至0ms,连接更快更稳定。

7.png

全新智能磁吸键盘,首次增加了大尺寸全域压力感知触控板,支持多种手势操作,三种形态随心使用,满足用户桌面办公、娱乐观影、绘画创作等多场景使用需求。

售价方面,华为MatePad Pro 13.2英寸提供多个版本供消费者选购,其中12GB+256GB版5199元、12GB+512GB版5699元、16GB+1TB版6999元、以及16GB+1TB (含笔含键盘)套装版8299元,以上各版本将于9月28日在线上全渠道全面开售。另外,12GB+1TB版6699元,预售以及开售时间请关注后续官方信息。配件方面,HUAWEI M-Pencil(第三代)星闪手写笔售价599元、全新智能磁吸键盘售价899元,9月28日正式开售,支持用户单独选购。

18K黄金,铸就华为WATCH ULTIMATE DESIGN非凡大师高奢品质

本次发布会上,推出了极致美学,极致工艺,极致创新的集大成者——全新超高端品牌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师。华为将持续探索,以极致的产品来致敬这个时代的非凡大师。

8.jpg

   同时发布了该品牌的首款智能腕表——HUAWEI WATCH 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师。作为华为首款黄金智能表,该产品在材质工艺上再次突破,首次融合18K珍贵黄金,通过黄金表圈、黄金旋转表冠、黄金PVD表圈刻度、黄金PVD钛金属表带的完美搭配,并以航行中掌握方向的轮舵为设计源泉,引领航行者在未知领域行稳致远。同时,表扣采用全新自研可伸缩蝴蝶扣,将十余个零部件精密组装于8mmX4mmX20mm的极小空间内,通过创新12级精密机械微调系统巧妙的机械设计,表带无需工具即可实现快速伸缩微调,达到智能手表精密制造的新高度,用户佩戴体验更加贴合舒适,手表测得的运动健康数据也能更加准确。

9.jpg

在健康管理方面,华为WATCH 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师将科技融入健康生活,给用户带来24小时的关爱与守护,搭载TruSeen™5.0+体征监测技术 ,通过ECG心电分析、血氧心率智能检测,以及心脏健康研究、血管健康研究、呼吸健康研究、高原健康研究等多项权威健康研究,帮助用户筛查、预防各类疾病风险,以健康姿态享受快意人生。此外,更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支持100米潜水级防水,将非凡材质与现代科技完美交融,造就华为时尚科技美学的巅峰之作。

华为WATCH 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师售价为21999元,将于9月28日10:08,在华为商城、各大电商平台、华为授权体验店、华为授权经销商等渠道正式开售。

全球首创灵犀指向交互,华为智慧屏 V5 Pro惊艳亮相

2023年华为智慧屏巨幕旗舰——华为智慧屏 V5 Pro正式亮相。作为华为智慧屏年度高端旗舰,在外观、交互、性能及智慧体验等多方面实现升级,满足用户对高端旗舰大屏的想象。

10.jpg

外观设计上将技术创新与现代家居美学精妙结合,98、85英寸巨幕采用了超窄微边设计,带来视觉无边沉浸体验。智慧功能上,全球首创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带来跨时代的智慧交互体验,让操控智慧屏像玩手机一样轻松便捷,开创“巨幕手机”新时代。配合丰富的手机应用,让智慧屏产生质变,像玩手机一样操控大屏,让更多玩法成为可能。音画上,鸿鹄画质全新升级,在强大NPU算力加持下,让“1080P秒变4K”,在巨幕上呈现更细腻、真实的画面细节,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震撼观看体验;机身搭载HUAWEI SOUND音响系统,采用3.1.2声道设计,奢华配置,带来震撼的音质体验,声声澎湃。搭载全新HarmonyOS 4,轻松实现多设备协同,将智慧屏的优势充分发挥,并与其他设备协同交互放大体验,带来更加沉浸的使用感受、更加丰富的智慧便捷体验、更加多样的客厅娱乐玩法,打造全家人的超级娱乐巨幕。

11.jpg

华为智慧屏 V5 Pro将于2023年9月25日18:08开启预约,2023年9月28日10:08正式开售。华为智慧屏 V5 Pro 98英寸 36999元、85英寸 24999元,参加预售活动或开售起至2023年10月31日全款购买可享2000元优惠。届时用户可登录华为商城及各大授权电商平台或前往华为体验店、华为授权零售门店进行购买。

华为FreeBuds Pro 3旗舰耳机发布,带来超CD级无损音质

华为新一代旗舰TWS耳机FreeBuds Pro 3也正式发布。搭载超强传输能力的麒麟A2芯片,华为FreeBuds Pro 3应用了星闪连接核心技术和蓝牙技术,将物理带宽提升4倍、抗干扰能力提升2倍。基于全新L2HC 3.0协议,华为FreeBuds Pro 3配合华为Mate60系列等手机时,可实现1.5Mbps音频无损传输,带来超CD级品质的无损音质。

12.jpg

华为FreeBuds Pro 3还集成了超感知原声双单元、基于麒麟A2强大算力的三重听感实时优化算法、高清空间音频2.0、中央音乐学院首席调音团调音等,为消费者呈现出更优越、更具空间感、更具生命力的声学艺术。

13.jpg

华为FreeBuds Pro 3在麒麟A2芯片强大算力的加持下,还升级了全新的静谧通话2.0和智慧动态降噪3.0,让通话体验和主动降噪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静谧通话2.0让用户即便是身处高铁、地铁、机场等高噪音复杂环境,或者是海边、骑行等强风噪场景,也能随时随地进行畅聊;智慧动态降噪3.0,实现了在50Hz-3kHz的主要生活环境噪音频段,且能够根据佩戴者不同噪音环境和佩戴状态定制专属降噪参数,让佩戴者无论在家中、通勤路上、旅途中还是户外,总能随境而静。

14.jpg

华为FreeBuds Pro 3在HarmonyOS 4加持下的智慧体验也再次升级,将支持耳机离线查找(后续OTA升级支持) 、个性化耳机弹窗 、全新音频服务卡片、音频共享 、全场景超级终端、智慧播报等功能,带来便捷的音频使用体验。搭配华为Mate60系列手机,耳机整机支持最长33小时续航 ,告别电量焦虑。此外,华为FreeBuds Pro 3还支持IP54级防尘抗水溅 、丰富手势触控 等众多功能,配合智慧生活App,日常使用更加惬意随心。

15.jpg

华为FreeBuds Pro 3定价1499元,将于9月25日18:08全渠道正式开售。现在购买,可享限量礼品赠送。即日起,在华为线下零售店参加“金耳朵挑战赛”活动,试戴华为FreeBuds Pro 3,感受无损音质,测试你的乐感;获得“金耳朵”称号用户可随机获得礼品一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欢迎到店体验!

智慧生活随身助手华为智能眼镜 2,开启你的先锋潮流智慧生活

全新华为智能眼镜 2推出钛空、金丝、飞行员、方形半框、无框光学镜共计五大款式,将时尚潮流与科技内核巧妙融合,并全面优化镜腿结构,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华为智能眼镜 2搭载业界首发同向双振膜澎湃单元,升级智能音量调节算法,让防漏音能力最大提升60%[1],实现更澎湃、更立体、更安全的听音体验。

16.jpg

此外,华为智能眼镜 2支持智慧播报手机APP上的天气、航班、日程、打车等消息。全新升级的颈椎健康2.0功能(后续OTA升级支持),引入了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合作而得出的颈椎疲劳指数,以更科学量化的方式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颈椎状态,并提供科学提示、专家解读及建议。华为智能眼镜 2续航时长显著提升,满电聆听时间长达11小时,成为用户的智慧生活随身助手。

华为智能眼镜2定价1699元起,将于9月25日开启预售,9月30日正式开售。同时华为商城还提供专业线上配镜服务[2]和AR试戴功能,用户可登陆华为商城及各大授权电商平台或前往华为体验店、华为授权零售门店进行购买。

华为WATCH GT 4系列时尚来袭,首发科学减脂功能

全新一代华为WATCH GT 4系列也同步亮相此次发布会,新品延续GT系列的时尚设计,带来46mm和41mm两种规格,六种款式,引领智能手表新风尚。云衫绿款采用创新复合环保编织表带及双色表圈设计,八边棱角,面面有型;小表皓月银首次采用间金工艺设计,表圈采用光环设计,如同腕上的小光环,优雅而闪耀,搭配多彩表盘表带,适配更多元风格穿搭。

17.jpg

18.jpg

运动健康方面,华为WATCH GT 4首发科学减脂塑形功能,引入吃动平衡概念,支持热量缺口展示、热量快捷记录等功能,将卡路里摄入和消耗过程可视化记录,如同腕上的“卡路里账单“,让用户减脂的每一步蜕变都抬腕可见;搭载的脉搏波房颤和早搏提示软件,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配合高性能PPG传感器,可通过脉搏波智能识别房颤和早搏等心律失常风险;业界首发的女性周期智能预测功能,预测女性生理期以及易孕区间;更有HarmonyOS 4和14天/7天长续航能力加持,给予用户全时不间断的专业陪伴,成为智能手表届的颜智实力派。

华为WATCH GT 4系列将于9月25日18:08全渠道正式开售。其中华为WATCH GT 4 46mm售价1588元起;华为WATCH GT 4 41mm售价1488元起,用户可登陆华为商城及各大授权电商平台或前往华为体验店、华为授权零售门店进行购买。

华为推出新一代路由BE3 Pro,引领行业进入Wi-Fi 7时代

华为推出新一代路由BE3 Pro,引领行业进入Wi-Fi 7时代 作为Wi-Fi 7标准专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华为更有底气与实力让家庭用户尽情享受疾速的网络体验,让各类终端设备充分释放网络潜能。在此次发布会上,华为推出新一代路由器BE3 Pro,支持Wi-Fi 7技术,为用户带来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高稳定的“性能越级”体验。

19.jpg

华为路由BE3 Pro不仅拥有3600Mbps的高速率,可满血发挥千兆以上光纤网络的真正实力,而且通过双频聚合的方式,允许终端设备可同时连接2.4 GHz和5 GHz两个频段传输数据,大幅降低时延。同时,M-RU(Multi-Resource Unit)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了频段的利用率,自动屏蔽掉一些受到干扰的信道,确保其他信号能继续稳定的传输数据,让用户尽情享受“网速自由”的快感。

20.jpg

此外,在HarmonyOS 智慧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华为路由BE3 Pro支持可视化智能诊断,帮助用户轻松排除网络故障;搭载的Game Turbo技术,可对端游和手游进行智能加速;以及儿童上网关怀功能,为孩子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此次华为路由BE3 Pro系列发布了两个版本,分别是1000M 网口版、2500M 网口版,售价399元起。

智慧出行,非卓越而不为

投资5个亿全新打造的问界新M7,定位25万级豪华智慧大型SUV,集大智慧、大空间和超安全于一身。问界新M7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预计2023年底实现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驾体验。问界新M7大五座拥有百变大空间,六座布局更灵活。全向防碰撞系统和潜艇级高强度钢实现全维安全。问界新M7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创新的技术引领与超高的智价比,赢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充分认可,上市后销量持续走高,日均大定量超1500+。

21.jpg

“超能力”同步进化的问界M5,不断赋能人们的智慧出行生活。问界M5全系搭载全铝合金底盘,后驱车型最长续航达到 1425km,拥有同级领先的驾控超能力。智驾版车型同步升级全向防碰撞系统,计划2023年底实现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同时,感恩回馈老用户权益重磅来袭,以超能力、超诚意,开启智慧出行新时代。

22.png

华为智选车业务首款轿车——智界S7也正式亮相,定位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跑。除了首搭HarmonyOS 4智能座舱和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外,智界S7还具备超高颜值和全维安全实力,更有“大”不一样的驾乘空间。搭配21英寸锻造轮毂、Brembo高性能卡钳,展现出了高性能的运动底色。作为华为智选车业务的新品类,智界S7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新车将于2023年11月正式发布。

23.jpg

备受期待的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不仅拥有全新的家族化设计、媲美MPV级别的全尺寸百变空间,还将搭载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等硬核黑科技,计划将于12月正式发布。

另外,HarmonyOS 4发布后,短短一个多月HarmonyOS 4升级用户已超6千万,成为史上升级速度最快的HarmonyOS版本。全新鸿蒙HarmonyOS NEXT蓄势待发,鸿蒙原生应用全面启动,这是移动应用生态的新篇章。华为已培养数百万鸿蒙人才,将投入百亿资金支持伙伴发展,全面覆盖18个领域应用,为消费者带来更流畅、更智能、更安全的鸿蒙原生应用体验。

24.jpg

25.jpg

四家全新华为旗舰店即将震撼开业

华为旗舰店很快也将在更多城市亮相,服务更多消费者,让消费者更便捷地享受华为的创新产品和更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26.jpg

位于天津、北京、上海、南京的四家全新华为旗舰店已在筹备当中,即将震撼开业,与消费者见面,带来全新升级的全场景体验和具有华为旗舰店特色的服务,打造供人们休闲娱乐、学习分享和发挥创造力的“城市客厅”。


1、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在通话8级音量条件下,较华为智能眼镜漏音最大减少60%,漏音受不同环境及方向等影响体验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体验为准。

2、配镜服务需单独购买。透明镜片为亚克力衬片,没有度数,仅起到出货时的临时保护作用,不建议长期佩戴塑料衬片,建议您购买眼镜后,及时更换适合您佩戴度数的镜片或平光镜片。不建议为无框光学镜配置低于 200 度 1.67 折射率厚度的镜片,当镜片厚度过薄时,镜片强度较弱,由于无镜框保护,容易造成镜片崩裂或跌落摔破,请注意保护眼镜。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扩大协作,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通过跨行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提高生产率

  • 新的卓越中心将培训5万名Infosys员工使用英伟达人工智能技术

下一代数字服务和咨询领域的全球领军者Infosys (NSE, BSE, NYSE: INFY)与英伟达(NASDAQ: NVDA)近日宣布,双方已扩大战略合作,旨在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和解决方案助力全球企业提高生产力。

扩大后的联盟将把由模型、工具、运行时间和GPU系统组成的英伟达人工智能企业生态系统引入Infosys Topaz —— 这是一套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服务、解决方案和平台,可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商业价值。通过整合,Infosys将创造客户可以采用的产品,轻松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集成到他们的业务中。

此外,Infosys还计划建立一个英伟达卓越中心(NVIDIA Centre of Excellence),该中心将对5万名员工进行英伟达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和认证,为其庞大的跨行业客户网络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专业知识。

"Infosys正在转型为一家人工智能优先的公司,以便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我们的客户也在关注复杂的人工智能用例,这些用例可以在整个价值链中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Infosys联合创始人兼主席Nandan Nilekani表示。 "Infosys Topaz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对英伟达核心堆栈的补充。通过结合我们的优势,并培训5万名员工使用英伟达人工智能技术,我们正在创建端到端的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人工智能优先。"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推动下一波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英伟达人工智能企业生态系统正在迅速发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平台。英伟达和Infosys将共同打造一支专家队伍,助力企业使用该平台构建定制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1.jpg

图为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nsen Huang 与Infosys联合创始人兼主席Nandan Nilekani

全栈英伟达集成算力助力Infosys解决方案

Infosys使用全栈英伟达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包括硬件和企业级软件,在其业务运营中进行创新,并助力客户为业务运营、销售和营销创建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凭借英伟达人工智能企业框架、预训练模型和工具包,包括英伟达 NeMo™LLM框架、用于计算机视觉的英伟达 Metropolis和用于语音人工智能的英伟达 Riva,Infosys已经开发了多个跨行业的AI优先企业产品。这些包括:

  • Infosys视频分析平台与英伟达 Metropolis整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视觉的强大功能来应对零售行业的挑战,包括创造无接触的购物体验,提高销售和计划的合规性,降低损耗,监控库存,提取实时情报,检查健康、安全以及物流、制造和公用事业的合规性。

  • Infosys生成式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英伟达 NeMo框架配对,使组织能够针对各种企业用例进行微调和快速跟踪大型语言模型的部署,从而提供具有成本效益且易于扩展的平台。利用英伟达 NeMo guarrails,Infosys正在增强其尽责人工智能工具包(Responsible AI Toolkit),以构建强大的智能实践,以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如知识产权侵权、偏见和毒性、幻觉和安全威胁。

  • 利用Infosys Cortex和 英伟达 Riva语音和翻译人工智能,Infosys正在开发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下一代联络中心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语言中和功能,以实现无缝的多语言支持,以及为呼叫中心代表配备实时客户意图和情感分析工具,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培养品牌忠诚度。

合作扩展至数字化应用程序,重点是开发跨3D工作流、设计协作、数字孪生、世界模拟等企业用例的解决方案。

Infosys和英伟达还在5G、网络安全和能源转型等领域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关于英伟达

自 1993 年成立以来,NVIDIA (NASDAQ: NVDA) 一直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先驱。NVIDIA 1999 年发明的 GPU 驱动了 PC 游戏市场的增长,并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开启了现代 AI 时代,正在推动跨市场的工业数字化。NVIDIA 现在是一家全栈计算公司,其数据中心规模的解决方案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

英伟达(NVIDIA)前瞻性陈述

本新闻稿中的部分陈述,包括但不限于有关以下内容的陈述:NVIDIA与Infosys的合作,包括合作的好处和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下一波企业生产力提升; NVIDIA 人工智能企业生态系统快速发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平台; 英伟达和Infosys创建了一支专家队伍,助力企业使用该平台构建定制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以及我们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包括NVIDIA 人工智能企业、NVIDIA NeMo、NVIDIA Metropolis和NVIDIA Riva)的好处、影响和可用性均为前瞻性陈述,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且最终结果可能与预期存在极大差异。提交给 SEC 的报告副本发布在公司网站上,可免费从 NVIDIA 获得。这些前瞻性陈述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仅在规定日期有效。除非法律另有要求,否则 NVIDIA 对更新这些前瞻性陈述以反映未来事件或环境不承担任何责任。可能导致实际结果出现极大差异的重要因素包括:全球经济状况; 我们在制造、组装、包装和测试产品方面对第三方的依赖性; 技术发展和竞争的影响; 新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或对我们现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良; 市场对我们的产品或合作伙伴产品的接受情况; 设计、制造或软件缺陷;消费者偏好或需求的变化; 行业标准和界面的变化;将我们的产品或技术集成到系统中时意外损耗的性能;以及 NVIDIA 近期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 Form 10-K年报及Form 10-Q季报)中屡次具体说明的其他因素。提交给 SEC 的报告副本发布在公司网站上,可免费从 NVIDIA 获得。这些前瞻性陈述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仅在规定日期有效。除非法律另有要求,否则 NVIDIA 对更新这些前瞻性陈述以反映未来事件或环境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Infosys

Infosys是数字化与咨询服务的全球领军者。我们拥有超过30万名员工,致力于放大人类潜能,为个人、企业和社区创造更多未来机会。凭借40多年在系统管理和全球化公司运营方面的经验,我们娴熟地帮助超过56个国家的客户借助云和人工智能驱动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通过AI核心技术赋能企业,通过大规模敏捷数字化增强业务能力,并通过从我们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传递数字技能、专业知识和想法,不断学习,推动持续改进。我们致力于成为一个治理良好并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让多元化人才在包容的工作环境中健康成长。

敬请访问www.infosys.com,了解Infosys (NSE, BSE, NYSE: INFY) 如何帮助您的企业领航下一次浪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ivo”)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为主要云服务供应商,在实现全球业务快速拓展的同时,保障云上数据安全和合规。借助亚马逊云科技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以及深厚的合规认证和安全服务,vivo在全球多区域实现高效布局,大幅缩短合规认证周期、降低审计成本,保证其终端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防护,成功构建安全与可信的“数字世界”。

vivo是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公司。自2014年起,vivo就开启全球化业务拓展,目前已进驻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超过5亿的活跃用户,并在全球线下布局超过32万个销售及售后网点。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高速增长的用户体量,如何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合规政策及要求,保障消费者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权益,是vivo海外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云基础设施目前已经遍及 32 个地理区域的 102 个可用区,连接全球 245 个国家和区域的客户,为vivo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助力vivo快速拓展全球业务。尤其在安全合规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300多项安全、合规和治理方面的服务与工具,拥有超过 17 年针对各地政策的合规经验和实践。亚马逊云科技保证自身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的安全和合规,vivo不仅可以直接继承相关认证;同时,亚马逊云科技的丰富经验和实践还助力vivo有效控制了合规风险,大幅缩短了合规认证周期确保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vivo致力于搭建以“端管云”为核心的安全服务系统。在端侧,vivo构建了“千镜”安全范式,通过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安全攻防来形成整体能力建设的技术主架。在云端,vivo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多种安全服务,构建相应的云上数据安全,保障自身“PROTECT”安全策略(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数据风险管理、产品对象安全、关键安全技术、安全工程和合规管理与安全攻防)得以贯彻实施。例如,借助托管型威胁侦测服务Amazon GuardDutyvivo可持续监控恶意活动和未经授权的行为,保护账户安全以及工作负载和存储数据的安全。亚马逊云科技还提供Web应用程序防火墙Amazon WAF,可实现Web资源七层防护,保护办公软件Web应用或应用程序接口(API)免遭常见Web漏洞和僵尸程序的攻击。同时,vivo还利用访问控制服务Amazon IAM来设置、验证和管理访问控制策略;使用Amazon CloudTrail进行对亚马逊云科技账户的监管、合规性检查、操作审核和风险审核;借助Amazon Trusted Advisor,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帮助弥补安全漏洞的机会。

除此之外,亚马逊云科技在创新文化方面持续赋能vivo,从建立文化基石、打造团队能力与开展云上安全排查三个方面为vivo提供经验分享与共创交流。vivo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举办了“No Bad Days”安全合规专项交流的活动,在过去一年中,共完成18场活动,累计现场参与研讨的人数超过600人,并完成了68项云上安全的相关检查。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之一,亚马逊有丰富的零售电商经验,针对当下日益猖獗的网络黑灰产,亚马逊云科技还在“No Bad Days”活动中设置了专项讨论环节,分享云上风控经验与应对策略,助力vivo构建可信安全的系统与应用。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在云安全与合规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与实践。除了合规与安全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外,我们还非常受益于亚马逊云科技的文化和创新赋能——尤其像‘No Bad Days’这种形式的深入交流和学习,不仅帮助我们梳理了与安全和合规方面的隐患,有效保障消费者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还助力vivo培养了更多相关的技术人才。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为全球用户构建更安全可靠、健康可信的数字世界。

当下,生成式AI在更大的商业潜能和机会之上,也给手机等智慧终端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vivo高度重视生成式AI带来的新的安全和合规挑战。以保护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为核心,vivo正在从生成式AI的内生安全、内容安全、运行安全和合规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在助力企业应对生成式AI时代的安全与合规方面,亚马逊云科技确保安全合规是开展一切业务的基础,包括生成式 AI 的各种工具,涵盖数据、模型以及应用各个环节。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将AI以及生成式 AI 技术应用于其安全及合规服务中,以更智能的安全、合规服务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提高合规效率。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商用与公共市场事业部总经理李晓芒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将继续支持vivo实现数据安全,满足各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合规要求。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2个地理区域的102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4个区域、12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搭载嵌入式反射计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可提供高度精确的信号

  • 紧凑的2U设计,可提供多达四个通道的测试信号,节省高达75%的机架高度

  • 信号频率高达 8.5 GHz,每个通道的调制带宽为 960 MHz,具有更佳的误差矢量幅度和邻道功率比性能

是德科技NYSE: KEYS )推出一款设计紧凑的全新四通道矢量信号发生器(VSG),即N5186A MXG。这款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高达8.5 GHz,每个通道的调制带宽为960 MHz。作为是德科技X系列信号发生器产品组合中的新一代高性能矢量信号发生器,N5186A MXG能够为密集型宽带多通道应用提供多路独立复杂信号。

1.png

全新Keysight N5186A MXG矢量信号发生器采用紧凑的2U设计,可提供频率高达 8.5 GHz 的四通道测试信号,以及 960 MHz的调制带宽,适用于密集型宽带多通道应用

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等应用技术的不断演进,要求使用MIMO、波束成形、多路复用等复杂的调制方案实现更高的频率覆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吞吐量。而测试这些应用需要用到信号发生器,以便在使用更大的带宽时能够保持出色的调制质量。为了实现更高的频率、更大的带宽和更复杂的调制方案,网络和设计工程师通常需要更多的工作台空间来安装额外的测试设备和夹具。

Keysight N5186A MXG通过简化复杂的设置,减少外部连接器件的数量,以及采用设计紧凑的 2U机箱集成了四通道信号输出,进而解决了这一难题。N5186A MXG是搭载了嵌入式反射计的信号发生器,能够为被测设备(DUT)提供高度精确的信号。

N5186A MXG 具有以下优势:

  • 紧凑的设计 – 将多通道功能集成到2U机箱中,可节省高达75%的机架高度。

  • 出色的性能 – 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数模转换器(DAC)专利技术,带宽覆盖范围高达 960 MHz,具有更佳的误差矢量幅度(EVM)和邻道功率比(ACPR),减少信号失真。

  • 便捷的测试 –搭载嵌入式反射计,在提供精确信号的同时,可缩短测试时间并简化测试设置。

  • 极低的相位噪声 – 可产生非常纯净的信号,助力开发具有高分辨率的雷达系统设计以及高吞吐量的新一代通信系统。

N5186A MXG 矢量信号发生器可提供一致且可重复验证的结果,是商业和航空国防等广泛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专为MXG 矢量信号发生器定制的DAC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使用DDS提供精准的信号,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失真,满足不断发展的组件和模块设计标准。此外,内置的嵌入式反射计还加快了修正 DUT匹配的设置过程,进而缩短了测试时间。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高频测量研发中心总经理 Joe Rickert 表示:“开创性的 N5186A MXG 矢量信号发生器在性能和易用性方面实现了飞跃,能够为设计和网络工程师带来便利。作为搭载嵌入式反射计的信号发生器,这款高性能的MXG可提供强大、精准的信号。此外,MXG经过优化,与PathWave 信号发生软件搭配使用,将成为用户心目中理想的信号发生器。这套易于使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性能,满足用户的期待。”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凡是有价值的资产,企业都会密切监控它们的位置。事实上,定位系统 (LFS) 可用来提高零售、物流、医疗保健、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安全性、生产力和效率。LFS 通常基于无线“标签”,这些标签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物品、人和诸多应用。

举几个用例,比方说跟踪物流过程中的包裹或制造环境中的关键材料,监控实验室或医院高价值仪器的位置,以及确定是否有人进入了限制区域(例如,工厂的某些区域可能存在危险)。LFS 可以通过跟踪并分析客户在店内的流动路线或使用自助结账来帮助零售商完善布局。

LFS 无线技术

LFS 离不开无线技术,但市面上的几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技术时,设计人员不得不在覆盖范围和功耗之间进行权衡,功耗尤其重要,因为无线标签通常由电池供电。

RFID 可用于定位,但其主要用途是在特定的检查点验证资产的身份信息(例如衣服的颜色和样式)。如果对安全性要求很高,那么超宽带(UWB)通常是首选。不过,大量的计算处理也推高了成本和功耗。

由于 5G 网络覆盖全球,因此它支持远距离跟踪资产。但它也确实功耗巨大,所以在这方面的应用相对有限。

Bluetooth® 是一项公认的技术,全球有数十亿台设备部署了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技术不断改进以降低功耗,并通过大批量生产来控制成本。事实上,蓝牙低功耗 (Bluetooth LE) 现在是最受欢迎的资产跟踪技术之一。

基于蓝牙的 LFS - 概述和设计标准

基于蓝牙的 LFS 系统通常用于仓库、工厂、医疗机构或零售店等建筑内。无论何种系统,通常都有三个要素:

  • 附加到资产的标签

  • 多个定位器

  • 定位引擎

1.jpg

图 1:蓝牙 LFS 具有三大要素

设计人员在设计 LFS 时必须兼顾分辨率、延迟和电池续航时间,反复权衡利弊以满足系统对精度、效率和性能的要求。

影响分辨率的最主要因素是传感器/定位器的数量;传感器/定位器越多,位置测量就越精确。

延迟是指找到标签/资产的速度,这与信号的传输频率有关。提高传输频率会减少延迟,但也会增加电量消耗。

电池续航时间受到每次传输的输出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标签能否利用低功耗“睡眠”模式的影响。

如果某个资产在快速移动,则需要降低延迟(增加传输频率)才能获得准确的定位。但这需要以电池续航时间为代价。更复杂的系统可以将加速度计集成到标签中,以便仅在资产移动时才增加传输频率。这提供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兼顾了定位的精确性和电池的合理使用。

设计灵活性

由于每个应用都是独一无二的,加上科技发展如此之快,因此 LFS 设计必须足够灵活,以便在参数之间进行权衡,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为支持这种灵活性需求,安森美 (onsemi) 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了一个设计平台。

此合作方案将安森美屡获殊荣的 RSL15 CoreHW 天线模块和 Unikie Localization 集成到一起。

这款 RSL15 蓝牙 5.2 无线 MCU 专为互联智能设备设计,基于超低功耗 ARM® Cortex®-M33 处理器。根据 EEMBC 基准测试,RSL15 实现了超低功耗的蓝牙性能。再加上它小巧的尺寸,使其非常适合定位标签等边缘应用。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我们的《设计高能效无线定位系统》技术白皮书,内容涵盖了相关技术、操作理论和定位的关键设计因素。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以下简称:ICS2023峰会)于2023年9月21日至9月22日在深圳宝安区JW万豪酒店举行。ICS2023峰会以“洞见芯趋势,共筑芯时代”为主题,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导,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主办。

继21日上午的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后,汽车芯片与第三代半导体应用论坛作为本届峰会亮点正式开启。

当前,随着汽车四化时代来临,汽车产业迎来更大风口,汽车芯片的需求激增,应用也更加广泛。广东是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基地,涌现出广汽、比亚迪、小鹏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对车规级芯片需求和产业链安全可控的要求更高。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汽车芯片与第三代半导体应用的进步和创新,为推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1.jpg

芯片供应关乎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秘书长程晋格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芯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合作,加快汽车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提高芯片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水平,以提高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2.jp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秘书长 程晋格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陈卫在致辞中回顾了协会创立的初衷,并分享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大湾区集成电路的发展要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中找准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加大产业链的补链力度,坚持国际合作,抢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契机和新兴领域的机会;三是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强在人才培养、营商环境、政策协同协作和资源共享;四是要紧贴终端市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双链融合,响应汽车产业变革对第三代半导体的需求。

3.jpg

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 陈卫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陈军宁在致辞中指出,半导体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领域,当中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技术经验和行业技术诀窍,其发展离不开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共同支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需要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汇集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汽车芯片和第三代半导体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抢占科技制高点。

4.jpg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 陈军宁

演讲嘉宾现场风采

罗毅:光电子芯片解决数字技术,与微电子芯片共同构成如今的数字经济。当前我们在高速光电子芯片领域仍面临相当大的瓶颈,产业发展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促进新型研究和产业研究做实际对接,才能真正解决产业需求的问题。

5.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罗毅

分享主题:《高速光电子器件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尹玉涛:新时代座舱智能化趋势,叠加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快速发展,使国内用户对于座舱的智能科技配置需求远高于国外市场。智能座舱的核心价值,一是对未来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的拓展支持;二是提供深度融合的智能化体验;三是软硬件解耦后的独立软件和工程服务,顺应软硬解耦和软件定义汽车的需要;四是基于场景的需求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模块升级;五是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上保驾护航。

6.jpg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尹玉涛

分享主题:《重塑智能化趋势下座舱的核心价值》

刘新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变化,这也是大国之间竞争的重要的手段,维护企业的供应链安全至关重要,并且我们半导体企业应该要考量风险,采取防范措施。

7.jpg

金杜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 刘新宇

分享主题:《聚焦芯片管制—供应链困境与企业合规应对》

陈锐志:北斗已经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防安全,室内定位技术正处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时代,UWB、WiFi—RTT、音频、蓝牙测角等技术已经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主流,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将是数字中国的建设基础。

8.jpg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陈锐志

分享主题:《高精度音频定位芯片及室内定位系统》

李嘉洁:中国的车企在架构部分较为领先,从过去的分布式,到域控制到集中计算的架构。在新的架构下,汽车芯片与核心操作系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重新对行业进行分工,减少重复投入,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提升整体效率,从而使我们中国车企所做出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9.jpg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电控开发部部长 李嘉洁

分享主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车载芯片的挑战》

滕冉:新兴技术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要有三个方向:强智能,安全性,低成本。从技术来看是三个方面:新材料,新架构,新集成。未来要通过补链强基、前瞻布局、芯机联动和融合创新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领域做大做强。

10.jpg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电路中心主任 滕冉

分享主题:《汽车半导体发展趋势展望》

马飞:2022年中国本土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量近三分之一,国产汽车品牌占比近50%,但国产芯片的占比却非常低,汽车芯片企业发展蕴藏巨大机会。支持汽车芯片企业满足用户在高性能座舱、辅助驾驶等方面的需求,将极大地推动国内本土汽车芯片产业链的创新发展。

11.jpg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汽车业务线资深系统架构师 马飞

分享主题:《高性能融合计算IP平台助力国产汽车芯片创新》

刘伟:信息安全是半导体企业离不开的话题,目前半导体产业受到外力限制的同时,也带来自主创新的机会。深信服可提供全方位的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12.jpg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总监 刘伟

分享主题:《为半导体芯片企业构建安全的数字化底座,保障数据安全,提升IC研发效率》

周福鸣:要解决功率模块传统方案里遇到的问题,工艺模块封装设计思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最先进的连接材料和相应的连接工艺,承受应用端更高的温度变化能力要求;二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转的信号连接路径和更先进的连接技术;三是需要集成或封装结构设计,新的电路拓扑,整个系统的应用做更好的热管理。

13.jpg

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周福鸣

分享主题:《碳化硅功率模块先进技术》

赵宁:碳化硅商业化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新能源汽车,但碳化硅成本太高,降低材料的成本方法,第一是扩径,第二是扩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期待未来十年,我们能够共同协作,开发国内的碳化硅市场。

14.jpg

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赵宁

分享主题:《高质量碳化硅衬底和外延材料的制备》

罗道军:国产的集成电路发展很快,替代需求很多,机会巨大,但是重点问题在于产品的不稳定性,导致用户用不放心、不敢用,特别是车规级芯片。要保证国产化替代,更多的是要保证工艺上的可靠性,从可靠性、兼容性还有适应性方面做评估,为用户提供保障措施。

15.jpg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副院长 罗道军

分享主题:《先进可靠性工程方法助推集成电路高质量发展》

汽车芯片与第三代半导体应用论坛成功举办。9月22日全天,ICS2023峰会还有六个专题分论坛进行,围绕RISC-V架构与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制造与先进封装、国家“芯火”平台融合发展、数据中心芯片应用、国微芯EDA创新生态发展、产教融合创新与投资等主题,继续探讨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发展路径与时代机遇。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46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