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首次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本届展会上,村田重点展示了其适用于智慧医疗行业的创新产品及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可穿戴/小型设备、医疗设备、智慧医院等诸多领域,以更贴近行业需求的创新技术和广泛产品应用经验,助力中国医疗服务智慧化转型。

1.jpg

村田中国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当下,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智慧化转型。随着大众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可穿戴的健康设备也正朝着个性化、便捷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同时,互联网+医院模式快速推进,使得治疗方式逐渐向智联化、远程化演进。在这些大势之下,医疗行业对专业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出更高要求,带动了上游电子元器件厂商的高质量产业标准。

2.jpg

村田以创新科技,助力智慧医疗,

展示了其适用于智慧医疗行业的创新产品及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电子行业的创新者,村田将“健康”作为公司中长期发展重点战略目标,凭借着电子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多年行业经验,在智慧医疗发展的变革浪潮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为行业提供种类广泛、性能可靠的元器件产品。在此次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村田展示了多个种类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充分满足来自智慧医疗领域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使用需求。

采用村田特有设计,助力打造更灵活且小型化的可穿戴/小型设备

随着健康管理与智慧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能够自行检测用户身体数据的可穿戴/小型设备已经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这也促使这类医疗设备越来越朝着更小型化发展。为此村田为市场提供更加灵活的安装选项、更小尺寸的产品来支持这一趋势发展。

  • 超小型同轴开关连接器:被内置在可穿戴设备或其它小尺寸设备中的开关连接器,采用射频电路和ANT电路分开设计,可在互不影响的状态下测量电路;

  • 高频多极连接器:从板到板传输信号,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还可以传输射频信号且有较好的隔离度性能。测量效率高且小型化的特点使其可被广泛用于各种可穿戴设备,支持高频~20GHz,有助于实现可穿戴终端的高性能通信并且节省内部设计空间;

  • AMR磁性传感器:可作为无线模块开关使用,具备小型化、高可靠性、超低功耗的优异性能;

  • 消费医疗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相较其它温度传感器不仅具有小尺寸、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还有出色的热响应能力,适用于远距离传感环境温度,样本温度,以及药剂温度等。

  • 村田医疗用钮扣电池SR/LR系列:具备优越的放电稳定性,使用村田特有的密封材料加工和密封技术,防漏液特性优异。此外,针对需要大电流负载的医疗器械还推出了大电流型产品;

以村田创新科技打造坚实技术底座,支持医疗设备更可靠、稳定地运行

医疗设备与日常健康检测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医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辅助甚至导向作用,因此医疗设备需要采用更稳定、可靠的元器件及解决方案为其提供可靠支持。

  • 医疗类电源系统解决方案:村田的医疗电源产品涵盖从AC到IC侧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设计之初,就将产品的医用标准考量在内,同时具备小尺寸、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优势,目前已获得医疗安全机构的认证并被广泛应用;

  • 消费级静噪元件:借助其在原材料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在制造方法上积累的特长工艺,村田能够提供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噪声抑制产品;

  • 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容方案:可满足医疗标准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硅电容器,其专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具备小型、大容量且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帮助实现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高密度设计,并为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做出了贡献;

  • 低功耗蓝牙模组和Wi-Fi®+蓝牙模组:覆盖Wi-Fi4、Wi-Fi5、Wi-Fi6 & Wi-Fi6E,并经过大量MPU/MUC搭载验证,可应用于腕式心率计、血压监测仪等检测设备。

融合村田的成熟产品经验,塑造安全、洁净的智慧医疗空间

在社会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医院、养老院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村田此次也带来了多款可以应用于打造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的成熟元器件产品。

  • 负离子发生器/活氧发生器:采用村田的先进技术,在保障产品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更高的装载自由度,可有效改善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2AB型UWB模组:该模组能够实现室内精准定位,实时追踪人员活动轨迹,内置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人员跌倒检测,及时帮助终端设备向监测人员发出警报,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性;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于村田特有的陶瓷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准度、高稳定性、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够灵敏地检测人体,减少错误运作和误测。优秀的信噪比和良好的抗电磁波特性,使其能以高稳定性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可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家居和安全领域。

本次是村田首次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通过展示众多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村田希望基于其在材料科技、技术创新的优势,为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元器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医疗行业的智慧化升级。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创造独特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持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提前八年兑现承诺

近日,英特尔发布《2022-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英特尔已提前八年完成多元化供应商采购支出达20亿美元的目标。对此,英特尔公司全球供应链运营副总裁 Jackie Sturm撰文,分享了英特尔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策略,强调了多元供应链的重要价值,并阐述未来将继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

1.jpg

三年前,英特尔宣布了一项宏伟目标:到2030年将全球范围内多元化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增加到20亿美元。今天,我们满怀骄傲地宣布:2022年英特尔年度多元化供应商采购金额已达22亿美元,提前八年实现目标。这一成果与2015年启动供应商多元化计划时的年采购总额相比增长了近15倍,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一倍。

英特尔始终致力于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也正是得益于此,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采购实力,在追求商业公平的实践中为解决社会差距问题做出贡献。

英特尔面向多元化供应商推出的激励程序和奖励措施是提前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此外,过去几年里英特尔全球制造业务的快速扩张也为我们引入更多供应商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助推多元包容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建设

2015年,英特尔启动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当时半导体厂商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多元化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起到的积极作用。英特尔通过推出多项激励举措,并携手最大的非多元化供应商及行业团体开展合作,现已成为整个半导体行业多元化供应商扩张计划的领导企业。

2016年,英特尔开始正式邀请制造业和建筑业供应商加入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共同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英特尔采用“供应商报告卡”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报告卡积分是评选英特尔首选优质供应商奖项的先决条件。我们通过报告卡积分鼓励供应商们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并公开英特尔合同供应商对多元化分包商的采购情况。这项举措的起步规模并不算大,但今天却占到英特尔2022年全年多元化采购报告总额的45%。

2018年,英特尔与三大合作供应商共同牵头成立了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制造企业多元化(MOD)工作组,力争进一步深化业界对供应商多元化的了解并探索新的发展机遇。现在,该工作组成员包含70余家公司、多元化企业和认证非政府组织,为半导体供应链确定了首个半导体供应商多元化基线标准。此外,MOD工作组还积极推动SEMI标准的制定,为支持全球供应商多元化提供通用定义和最佳实践。

多元包容供应链的多重价值

英特尔的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在此之外,我们也力争为英特尔供应链和社区带来积极的影响。对过去未得到充分服务的群体而言,发展多元化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将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舞台,进而促进其所处社区的成长。通过与多元化供应商开展合作,英特尔在提升自身供应链韧性的同时,也在为全球供应链体系和业务所处社区创造全新价值。

同样,多元包容的供应链也有利于激发竞争、推动创新。事实证明,多元化供应商的不同视角为英特尔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带来了创新型解决方案。2022年,当大型供应商无法提供某个关键部件时,一家女性企业供应商成功填补了供应缺口,帮助英特尔切实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自2015年启动全新的供应商多元包容(SD&I)承诺以来,英特尔也见证了企业供应链内部竞争升级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在英特尔“供应商报告卡”项目名单中,80%的多元化供应商超越了竞争对手。

持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

自2015年关注多元供应商策略以来,英特尔已逐步超越了原本承诺。如今我们提前实现的2030年多元化供应商采购目标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对英特尔来说,供应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而是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

每次进行新一轮的采购时,英特尔采购团队都将一如既往地在招投标过程中囊括至少一家多元化企业。对于因缺乏相应规模或专业技能,而无法保证多元化供应商人选的大型合同项目,英特尔也会在谈判中明确提出我们对多元化采购的期望值。这样做也许会带来超越我们预期的多元化采购承诺。例如,俄亥俄州项目的首家总承包商承诺的多元化采购额占比达20%,超出了我们在供应商多元化策略中列出的10%期望值。内部多元化采购目标将继续作为英特尔年度员工奖金的组成部分,强调多元化采购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采购层面,也贯穿在英特尔业务的方方面面。

我们所处的业务市场依然相当严峻,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积极贯彻布局多年的转型战略。我们既要按照不断更新的进度制定全新目标,也要继续坚持稳步发展,通过为多元化供应商和分包商创造更多机遇,帮助英特尔更好地实现企业转型。

如需了解英特尔供应商多元包容计划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intel.com/SupplierDiversity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发布了《2022-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点回顾了2022年及2023年初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做出展望。与本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来自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Christy Pambianchi的一封信,以下为全文:

英特尔始终秉承企业责任理念,以公开透明、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为坚实基础,将我们对社会、对环境的承诺贯穿英特尔业务的方方面面,长期致力于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作为首席人力资源官,我的首要职责是统筹英特尔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全部事务。我们相信,ESG能够帮助英特尔降低风险、减少成本、建立品牌价值和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从而为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英特尔战略首先在我们的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得到实践。我们专注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力求在满足各业务集团需求的同时,持续为各个职能部门吸引和留住世界顶级人才。我们的核心技术与职能领导团队蓄势待发,共同为实现英特尔IDM 2.0战略转型而努力。为了与英特尔的业务目标相符,并与英特尔在半导体产业的长远发展和领导地位相称,我们将继续集中精力,持续建设员工队伍。

英特尔RISE战略是“One IntelESG战略的关键部分,它贯穿于运营、供应链、产业等各项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和员工的专业知识,帮助我们的客户履行其环境和企业责任承诺。

英特尔2030RISE目标专注于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应对日益复杂和相互关联的全球挑战。2022年,我们坚持与技术行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并在多个行业及项目上取得进展:

  • 持续推动“全球包容联盟”(Alliance for Global Inclusion20214月,我们成立了全球包容联盟,这一联盟涵盖了技术产业和相邻行业的多家友商。联盟侧重于扩大在领导层代表性、包容性语言、包容性产品开发、服务不足社区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就绪状况等四大关键领域的集体影响力。在联盟成立的第二年,成员企业明确了各自企业首席执行官的两项额外承诺,并批准了传统DEI成熟度模型的第五个层级:集体影响。各公司都可使用其内部数据与联盟的全球包容性指数进行对比,了解他们在联盟成熟度模型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制定目标并加快取得成果。

  • 完善多元化STEM人才渠道构建:英特尔奖学金项目每年提供近200万美元奖学金,通过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资助STEM学生,惠及非裔美国人、拉丁族裔、美国原住民、妇女和退伍军人等多元族群,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不断拓宽多元化STEM人才的成长渠道。2022年,我们为全美194名学生颁发了奖学金,除了给予经济上的奖励,我们还欢迎他们加入英特尔学者(Intel Scholars)大家庭,赠予每位学者英特尔欢迎礼盒及Headspace服务访问权限。同时,他们还收到了来自英特尔人才招聘团队的筛选电话及职业专项培训,并配备英特尔导师等各项礼遇。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学者在今年夏天加入英特尔的实习项目!

在英特尔内部,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气候承诺,在节约水资源、多元化与包容性以及供应链责任方面取得了颇有意义的成就,朝着RISE目标继续迈进:

  • 提高英特尔供应链韧性:2022年,我们提前8年完成了年度多元化供应商采购支出达20亿美元的目标。

  • 降低能耗、提高成本效益:相较于2020年基准线,截至2022年底,英特尔累计节电约9.7亿千瓦时,由此累计节约成本近7,000万美元,向着2030年节电40亿千瓦时的目标稳步前行。除节约能源外,英特尔还在内部使用可再生电力,并直接向英特尔大楼提供电力。同时,我们在美国、欧洲、以色列和马来西亚持续兑现承诺,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截至2022年底,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93%使用可再生电力。基于以上进展,英特尔绝对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4%

  • 以包容的态度吸纳科技人才:我们为人才团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在英特尔美国员工中,被认定患有一种或多种残疾的员工比例增加了1%以上,从2021年的略低于4%增加到2022年的近5%;退伍军人员工比例虽然从2021年的约7.2%略微下降至2022年的7.1%,但退伍军人员工的绝对人数上涨超过了190。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技术员工比例从2021年的24.3%提升至24.5%以上。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给了我们实现“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这一宏旨的机会。没有什么比我们长期以来在企业责任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前景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了。

Christy Pambianchi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10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期间,英特尔举办了以“AI边缘计算赋能医疗影像,助力基层医疗创新升级”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上,来自英特尔、行业协会及医疗领域头部企业的专业人士,就如何通过医疗AI与云边端融合助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医务人员工作体验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nR77KZ7Nk6.png

当前,医疗卫生数据已占全球总数据量的30%,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大量非结构化的医疗数据已成为一项巨大挑战。对此,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及渠道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郭威表示:“英特尔正在将医疗AI与云边端进行创新融合,在赋能智慧医疗的同时加速科研创新,以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此外,为助力基层医疗的信息化建设,英特尔还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基于Al边缘计算技术,针对多样化应用场景打造众多高性能解决方案,以打破院内数字孤岛、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并加速推动分级诊疗进程,从而充分释放医疗数据价值,实现基层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广大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步提升。”

以医学影像场景为例——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进步让越来越多临床诊断有“据”可依。为帮助医疗机构轻松面对不断扩张的影像数据处理需求,基于英特尔架构,汇医慧影打造了包括Dr. Turing AI平台、Novacloud智慧影像云及Radcloud大数据智能分析云平台在内的全周期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OpenVINO™工具套件以及面向英特尔®️架构优化的Python等领先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该解决方案的各个平台处理效率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得益于这些软硬件相互搭配、协作优化带来的整体加速优势,Dr. Turing AI平台在新冠肺炎筛查、乳腺癌检测等影像分析场景中的推理速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同时,放射组学分析方案在优化后的Radcloud大数据智能分析云平台的支持下,其处理效率也获得明显加速。

结合5G等创新技术应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该解决方案已成功用于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及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普及性,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以及患者就医体验。例如,将AI骨密度计算能力通过影像云平台和骨密度一体机形式部署到基层医疗机构,可使患者仅通过一次CT扫描,即可享受自动骨密度测量、椎体分析、椎间分析和体质分析等功能,而无需额外检查和体模辅助。该产品可帮助包括身处基层医疗水平地区患者在内的人们更科学、更精准、更轻松地进行骨质疏松检测,以及时规避由骨质疏松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带来的风险。

基于云化部署及云边协同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正在以数据为源动力,乘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的“技术东风”,加速医疗资源共享,参与构建更加智慧、更加普惠的现代医疗体系。面向未来,英特尔将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推进云边协同架构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实践与深度应用,提升智慧医疗应用水平,努力增进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5月16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晶相光电(SOI)JX-A05传感器和伟诠电子(Weltrend)WT8932图像处理器的汽车视觉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展示板图

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汽车视觉已经成为车辆主动安全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先进的汽车视觉技术,车辆能够及时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对驾驶员起到危险预警的作用。为了加快汽车视觉设计,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JX-A05传感器和伟诠电子 WT8932图像处理器推出了汽车视觉方案,其不仅能够为倒车影像、360度全景环视和行车记录仪等应用提供1080P高清分辨率,还具备低能耗特性和高性价比,是智能汽车视觉系统的理想之选。

1、2.png

图示2-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JX-A05是晶相光电旗下一款高性能2MP(1080P)、1/2.7英寸的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独特的3.0µm像素技术设计和芯片级封装(CSP),可适用于车载前装应用。在安全性上,此芯片通过 AEC-Q100,Grade 2车规级认证,具有许多汽车安全功能。在性能上,JX-A05能够以90fps的速度拍摄2MP(1920x1080)分辨率的视频,同时也支持三段曝光HDR 30fps技术。凭借卓越的暗光灵敏度,即使在夜间复杂光线情景下,也能实现出色的表现。

WT8932是伟诠电子的一款高性能图像处理器,其集成了32位RISC CPU和DSP指令集,工作频率高达180MHz,并且针对具有HiSPi/MIPI接口的图像传感器进行了优化。不仅如此,WT8932还嵌入了硬件图像处理器单元(IPU),能够提供自动曝光、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黑白补偿以及镜头阴影校正功能,支持高达8万像素的输入分辨率,可为影像应用提供实时和卓越的可视性技术。

3.png

图示3-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方块图

晶相光电(SOI)与伟诠电子(Weltrend)都是在业界深耕多年的先进半导体企业。此次方案通过将晶相光电JX-A05车规级图像传感器与伟诠电子WT8932图像处理器相结合,可为车辆提供高品质的影像与效能,进一步提高汽车视觉的感知能力。

核心技术优势

JX-A05是一适用于汽车应用且极具性价比的1080P解决方案;

可用于提升汽车安全和智能化水平;

晶相光电除了提供行车记录仪、环景监视外,也提供更多技术应用于DMS或是视觉数字化的汽车领域应用。

伟诠电子的图像处理器WT8932可以在相机模块中提供最佳的图像质量性能:

用于相机模块集成的组件更少;

低功耗、低成本;

快速启动时间和高速帧率;

丰富的IPU功能和高质量的图像(低噪声和真色彩);

嵌入式串行闪存,用于简单的生产校准和相机ID信息;

支持系统内编程(ISP)进行系统升级。

方案规格:

SOI JX-A05:

高性能2MP(1080P)1/2.7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

3.0µm像素技术设计制造和芯片级封装(CSP);

AEC-Q100,Grade 2车规级认证;

支持三段曝光HDR 30fps(3-stage HDR交错输出模式)技术;

卓越的暗光灵敏度。

Weltrend WT8932:

32位RISC CPU和DSP指令集,180MHz运行频率;

对具有MIPI接口的图像传感器进行了优化;

内嵌硬件图像处理器单元(IPU),提供AEC、AGC、AWB、HDR、RGB-IR等丰富的图像技术支持功能;

硬件采用影像标准界面及提供丰富的API影像优化设计工具;

支持8M像素的输入分辨率;

只需少量的外部组件,可以轻松集成到相机模块中。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领先、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9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2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 大模型已经在 AIGC 领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它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突破"认知智能"的有效路径,并正在作为算法基础设施革新各行业的 AI 转型路径与水平,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智能大脑"。如今,浪潮信息正尝试将大模型"源"应用在浪潮信息客户服务平台,打造"智能客服大脑",在提升自身客户服务平台智慧水平的同时,也为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落地,探索出一条示范性路径。

服务智变,少有人走成的路

服务,是连接客户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

浪潮信息服务与实施团队承接了浪潮信息全部八大产品线的远程运维、技术咨询、维修保障、巡检值守等多类型、多等级的7x24小时全天候的客户服务。因为数据中心 IT 业务对于可靠性、安全性、业务连续性有极高的要求,服务工作必须要做到迅速响应、高度专业与低容错,以保障客户侧产品的无忧使用与数据中心业务的稳定运行。

随着近年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浪潮信息凭借JDM (Joint Deign Manufacture) 模式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布局,市场占有率飞速跃升。在业绩高速增长背后,浪潮信息服务团队感受到了 "甜蜜的烦恼":客户数量和服务咨询需求倍增,且 JDM 模式带来了更多非标准化的服务工作,增加了服务难度。

为更好地满足业务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海量客户服务需求,浪潮信息服务团队开始思考利用数智化手段实现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jpg

IT 领域壁垒高且容错率低,对于客服的专业性与沟通能力要求更高

在智能化转型的目标下,浪潮信息服务团队从每一个细分业务场景入手,深度剖析研判智能化的可行性和收益曲线,最终确立了服务智能化的六大方向——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运维、智能调派、智能在线管理、智能现场管理和智能备件供应链,并打造了远程智能服务平台 InService 作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载体。

作为服务的第一窗口,客服智变成为转型的第一重关卡。在浪潮信息,热线"客服工程师"不仅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客服,更是一名"IT专家",他们是整个服务团队的"中枢",对外受理客户的服务请求,了解客户问题、判断故障、提供解决方案;对内则传递客户需求,与调度、备件以及一线工程师协同完成服务闭环。能否让AI具备客服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对话沟通水平,成为"智能"的关键突破口。

"手把手"教 AI 懂 IT

浪潮信息做智能客服之初,同业内还没有成功的范本。浪潮信息智能化服务处经理张一川表示:"我们看到的客服机器人基本只能做到简单的引导和固定问答匹配。但是在数据中心服务这种高复杂的业务场景下,我们需要的是‘专家级'的智能客服。"

和 C 端行业多以流程性服务为主不同,B 端 IT 行业的服务更多是知识性服务,呈现出专业度高、复杂度高的特点。在浪潮信息,客户的服务需求往往涵盖产品规格、产品使用、技术参数、故障维修等各类问题,涉及多元的软件、硬件与不同的业务场景、业务流程等相互交叉的复杂情形。

因此,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必须成为一个"IT 知识专家",能够真正理解客户问题并给出专业有效的回答。例如,在客户安装系统失败背后,可能存在5种情况,而智能客服则需要逐步引导客户逐步明晰具体的问题场景,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要让 AI 成为一名合格的"智能客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浪潮信息,具备IT基础知识的真人员工至少需要6个月到1年的岗位培训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客服工程师,遑论 AI。

"最开始我们采用业界常见的 FAQ 问答、任务式对话等模型,请呼叫中心的专家客服工程师们一起搭建和完善标准问答库。"张一川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1年左右我们的智能客服已经可以回答客户约60%的问题,问题解决率达到50%。"

随着智能客服应用的不断深化,人工训练多模型、填充多知识库的瓶颈开始显现——浪潮信息投入了 AI 团队、专家工程师40余人持续做多模型和多知识库的搭建,投入的工程师人力、时间等成本持续攀升,然而智能客服的解决率却徘徊在50%,没有显著的再提升,边际效用递减显著。这给浪潮信息服务团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惑,张一川说道,"当时我们多个团队在一起反复探讨是不是我们对智能的理解太狭隘了,还有没有新的突破方式?"

大模型"源",为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升级之路。

大模型"源"构建"智能客服大脑"

"源"是世界领先的大模型之一,拥有2457亿参数,具有更强的通用智能能力。凭借超强的小样本和零样本学习能力,"源"可作为算法基础设施,泛化到多种应用场景,有效缓解碎片化开发反复建模的困境。

为了让"源"大模型与极度专业且垂直的数据中心服务场景更好地融合,"源"团队携手浪潮信息专家服务团队,先后将2万余份产品文档、用户手册,百万余条专家工程师的服务对话、数十万份客服日志、工单数据作为知识库,喂养给"源"进行学习,并用6个月的时间深度剖析复杂的服务业务流程,结合知识蒸馏、压缩等等技术,基于"源"构建了浪潮信息的 "智能客服大脑"。

2.jpg

基于“源”大模型,构建 IT 领域的“智能客服大脑”

"‘源'最大的优点是,它像一个具备更强学习能力的‘博士生'",浪潮信息 AI 软件研发总监吴韶华介绍到,"凭借‘源'强大的智能水平,它能够更加自主地、更快更好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这与行业内此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去进行 AI 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源"构建的智能客服大脑不再是照本宣科地完成 QA 的自动匹配,而是基于自身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重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客户咨询服务器的内存配置,传统的训练模式是通过工程师的陪同训练,一条一条输入根据不同产品型号下对应的内存配置答案,形成问答库,训练机器人根据用户问题关键词在问答库中指向一个最匹配的回答。而"源"大模型在学习过程中是基于产品文档全文进行学习,结合强大的上下文语义理解分析能力,它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客户问题,找到关联的知识内容,再根据强大的语义生成能力,抽取关键信息,生产简洁又专业的答案。

"可以说‘源'大模型让我们的客服平台学会了‘深度思考'。"吴韶华说道。在"源"的支持下,浪潮信息智能客服大脑不仅提升了自然语言交互服务能力,也在对已授权IT设备的智能运维与诊断,专家工程师、备品备件等资源的智能管理与调度能力方面提供了智能的助力,成为支撑浪潮信息服务全流程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大脑"。

在"智能客服大脑"加持下,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已经凭借超强的智能水平进化为一名"专家级数据中心智能客服" 。目前,"源晓服"针对浪潮信息8大产品线的全部服务问题,覆盖率达到92%,、针对数据中心常见的技术问题,如系统安装、Raid 配置、部件异常等问题,"源晓服"的解决率高达80%,可将复杂技术咨询问题的业务处理时长降低65%,提升浪潮信息整体服务效率达160%。

3.jpg

浪潮信息智能客服逐步明确问题并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底层架构上,"智能客服大脑"改变了过去多模型多知识库的AI应用模式,能够基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库进行无监督自主学习,将呼叫中心的客服工程师从原本的填充 FAQ、知识图谱等额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服务团队人效30%。

以智能服务释放数字经济活力

今天,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不断升级,IT 架构加速扩展。随着数据中心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的服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作为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浪潮信息正在积极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服务能力。目前,以智能客服大脑为引擎,依托 InSerivce 智能服务平台,浪潮信息实现了包括客服、运维、工单调派、备品备件等在内的服务全流程智能化转型,能够实现用户咨询的全渠道智能响应、数据中心设备的全天候智能运维、一线工程师的智能调派、备件生产和仓储的前瞻性规划。浪潮信息服务总监陈彬表示:"通过全场景全流程的智能服务生态体系,浪潮信息将重塑数据中心客户体验并携手客户加速数字化创新,释放数字经济动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Omdia 透露,随着 TCL 和海信在 2023 年第一季度以 24% 的市场份额加强液晶电视面板的购买力,市场正朝着有利于中国面板厂商的方向发展

Omdia 的《电视显示面板与 OEM 情报服务》(TV Display & OEM Intelligence Service)显示,来自中国顶级电视制造商的竞争正在加剧,TCL 和海信分别为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电视面板采购商,在 2023 年第一季度的液晶电视面板的购买力增长至 24%市场份额,这同时也意味市场正朝著有利于中国面板厂商的方向发展。此前,TCL 和海信的合并市场份额在 2022 年为 22%,四年来的历史平均水平的总购买份额为 19%。

1.jpg

Omdia

在过去十年中,三星的购买力最强,其2022 年液晶电视面板购买力市场份额为 13%,但相较于2021 全球 18% 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是供货至三星相比,这一结果要弱得多。

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顶级电视制造商增加了电视出货量,以加强其在品牌和 OEM 业务中的全球电视市场地位。

Omdia 显示产业的研究总监杨静萍(Deborah Yang) 说:"我们的报告显示,面对三星在2023 年第一季度液晶电视面板购买力虽然仍然以14% 的份额维持其世界领先地位,TCL 和海信的面板采购量份额仍然持续稳健提升,竞争差距正在缩小。然而,尽管韩国面板制造商在液晶电视面板已经相继退出和缩减,但对全球电视市场需求的保守预测仍让中国面板制造商有所担忧。中国电视制造商强劲的面板采购量以积极扩大其全球电视市场份额,对于中国面板制造商消耗产能和优化供应链效率至关重要。"

2022 年,TCL 和海信购买的液晶电视面板中,76% 来自中国面板制造商,包括京东方、华星、HKC Display、CHOT 和 CEC Panda,比一年前的 73% 或 2019 年的 58% 有所增加。

2023 年,三星显示器和 LG 显示器分别退出或淡出液晶电视面板业务,使得韩国电视制造商在过去是市场上最强大的面板采购商当前在与外部面板供应商商业谈判时不若以往的强势。

杨静萍总结道:"2023 年液晶电视面板的供应链版图将发生巨大变化,全球电视制造商的竞争格局也已发生改变,同时2023 年的供应链议价能力也将有所变动。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这特别对于全球高端电视制造商将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关于 Omdia

Omdia,作为 Informa Tech 的一部分,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领先研究和咨询集团。凭借对科技市场的深入了解,结合切实可行的洞察力,Omdia 将赋能企业做出明智的增长决策。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伴随Android拍照支持更高动态范围,第二代骁龙8通过18-bit ISP带来高动态照片细节

在2023年Google I/O大会上,Android为照片拍摄引入了一个新的图像格式——Ultra HDR。Android 14中将支持该照片格式,这一格式能够以向后兼容的JPEG格式拍摄照片,同时提供超过8-bit的动态范围,使摄像头捕捉的照片在亮部和暗部包含更多令人惊叹的细节。

Ultra HDR将在顶级Android终端上大幅提高照片质量,为用户拍摄和分享的照片带来10-bit HDR体验。我们很高兴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充分利用高通先进的18-bit ISP功能,为骁龙移动平台带来Ultra HDR支持。

——谷歌产品经理Karthic Veera

1.png

图片来源:谷歌

骁龙助力Ultra HD照片拍摄

移动端支持10-bit HDR视频已有一段时间,但在手机拍摄的日常照片中,10-bit HDR照片依然较为新颖。Ultra HDR文件包含一个标准的8-bit(标准动态范围,SDR)JPEG压缩基础图像,该基础图像联结的另一个较小分辨率的带有增益映射的JPEG图像,以及用于HDR重建的元数据。

Ultra HDR图像可通过从完全SDR到完全HDR之间的一系列不同渲染格式进行解码。最终渲染方式是自适应的,取决于内容创作者的创作初衷、显示能力和显示条件,这能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图像观感。此外,图像格式完全向后兼容现有应用程序,即使现有应用程序无法识别文件中的HDR功能,此时图像也可以简单地作为SDR JPEG文件进行解析。

高通技术公司的影像ISP团队与Android团队共同合作,利用骁龙的18-bit ISP支持Ultra HDR格式。得益于此项合作,骁龙成为全球首批支持Ultra HDR照片拍摄的平台之一,能够在图像暗部与亮部呈现令人惊叹的细节。未来,采用骁龙移动平台和Android 14的智能手机将支持Ultra HDR格式照片拍摄和更多影像创新。

骁龙移动平台一直引领智能手机创新,带来令人惊叹的专业品质照片和视频拍摄体验。在HDR视频拍摄方面:

  • 骁龙845采用首个支持4K HDR视频拍摄的移动端ISP。

  • 骁龙855增加对HDR10+格式的支持。

  • 骁龙865采用全球首个支持杜比视界视频拍摄的ISP。

  • 第一代骁龙8采用首个支持智能手机拍摄8K HDR视频的ISP。

骁龙在HDR照片拍摄方面也遥遥领先。实际上,骁龙888是首个支持10-bit色深HEIF格式照片拍摄的移动平台,让每张照片都能够呈现超过10亿色。利用第二代骁龙8的强大18-bit ISP,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RAW格式提升照片拍摄体验。当用户访问未经压缩且未经处理的16-bit色深RAW照片时,智能手机将能充分释放照片的潜力。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ntoniu Miclaus,系统应用工程师Doug Mercer,顾问研究员

目标

本实验活动的目标是进一步强化上一个实验活动“使用CD4007阵列构建CMOS逻辑功能”中探讨的CMOS逻辑基本原理,并获取更多使用复杂CMOS门级电路的经验。具体而言,您将了解如何使用CMOS传输门和CMOS反相器来构建传输门异或(XOR)和异或非逻辑功能。

背景知识

为了在本实验活动中构建逻辑功能,需要使用ADALP2000模拟部件套件中的CD4007 CMOS阵列和分立式NMOS和PMOS晶体管(ZVN2110A NMOS和ZVP2110A PMOS)。CD4007由3对互补MOSFET组成,如图1所示。每对共用一个栅极(引脚6、3和10)。所有PMOSFET(正电源引脚14)以及NMOSFET(地引脚7)的衬底都共用。左边一对,NMOS源极引脚连接到NMOS衬底(引脚7),PMOS源极引脚连接到PMOS衬底(引脚14)。另外两对均为通用型。右边一对,NMOS的漏极引脚连接到PMOS的漏极引脚,即引脚12。

1.jpg

1.CD4007功能框图。

CD4007是一款多功能IC。例如,单个CD4007可用于构建三个反相器、一个反相器加上两个传输门或其他复杂的逻辑功能,如NAND和NOR门。反相器和传输门尤其适合构建传输门XOR和XNOR逻辑功能。XOR和XNOR逻辑门的示意图符号如图2所示。

2.jpg

2.XORXNOR示意图符号。

静电放电

CD4007与许多CMOS集成电路一样,很容易被静电放电损坏。CD4007包括二极管,可防止其受静电放电的影响,但如果操作不当仍可能会损坏。使用对静电敏感的电子产品时,通常会使用防静电垫和腕带。然而,在家里(正规的实验环境之外)工作时,可能没有这些物品。避免静电放电的一种低成本方法是在接触IC之前先使自己接地。在操作CD4007之前,使积聚的静电放电将有助于确保在实验过程中不会损坏芯片。

材料

ADALM2000主动学习模块

无焊试验板

1个CD4007(CMOS阵列)

2个ZVN2110A NMOS晶体管

2个ZVP2110A PMOS晶体管

说明

现在我们将使用单刀双掷(SPDT)传输门开关和两个CMOS反相器来构建XOR门(和XNOR),如图3所示。两个传输门协同工作以实现选择器操作。根据A输入的状态,输入B或输入B的反相会通过节点C (XOR)输出。另外两个反相器M9和M10使C反相以产生CBAR (XNOR)输出。

在无焊试验板上构建图3所示的XOR/XNOR电路。器件M1至M6采用CD4007 CMOS阵列,两个反相器级(反相器级M7和M8,以及M9和M10)分别使用ZVN2110A NMOS和ZVP2110A PMOS。电路使用ADALM2000的固定5 V电源供电。

电路中有两个逻辑输入A和B。同相XOR输出位于节点C,而该输出的反相位于节点CBAR以形成XNOR函数。

3.jpg

3.XORXNOR门。

硬件设置

在实验最初,将两个AWG输出配置直流源。根据需要,示波器通道将用于监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固定+5 V电源用于为电路供电。在此实验中,应禁用固定–5 V电源。

4.jpg

4.XORXNOR门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将AWG1连接引脚6,作为A输入端。将AWG2连接引脚1和9,作为B输入端。示波器通道1连接引脚2、5和12,作为C输出端。示波器通道2连接M9和M10的漏极引脚,作为CBAR输出端。确保打开固定5 V电源。

首先,打开AWG控制界面并将AWG1设置为0 V直流电压,对A施加逻辑低电平。将AWG2设置为0 V直流电压,对B输入段施加逻辑低电平。

5.jpg

5.COUTCBAR输出。

观察示波器通道1上栅极的输出C。示波器界面上应显示稳定的直流电压。

现在将两个AWG通道均配置为具有5 V幅度峰峰值和2.5 V偏移(0 V5 V摆幅)的方波。将AWG1设置为1 kHz频率,将AWG2设置为2 kHz频率或AWG1频率的两倍。确保将AWG设置为同步运行。

观察示波器界面上A和B输入信号相应的C输出和CBAR输出。

接着,将AWG2设置为与AWG1相同的1 kHz频率,但将AWG2的相位设置为90°。观察示波器界面上A和B输入信号相应的C输出和CBAR输出。

XOR门用作鉴相器

鉴相器或相位比较器是一种逻辑电路,用于产生代表两个逻辑信号输入之间相位差的模拟输出电压信号。它是锁相环(PLL)的中心元件。检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是许多系统中的重要功能模块,如电机控制、雷达、电信、解调器和伺服机构。

方波信号的鉴相器可由XOR逻辑门组成。当比较的两个信号完全同相时,即相位差为0°,XOR门将输出恒定的零电平。例如,当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0°时,在10/180或1/18周期(两个信号值不同的极小部分周期)中,XOR门将输出高电平。当信号相位相差180°时,即一个信号为高电平而另一个为低电平,反之亦然,此时XOR门的输出在每个周期内都会保持高电平。

当XOR门鉴相器用于PLL系统时,它通常锁定在相位检测范围中间的90°相位差附近。在90°时,XOR具有50%占空比的方波输出,输出频率是输入频率的两倍。方波占空比根据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发生变化。XOR门的输出通过低通滤波器产生的模拟电压与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成正比。它需要对称的方波输入。如果一个输入的占空比与另一个输入的占空比略有不同,则低通滤波输出将会偏移90°相位差时的理想中间范围。

说明

将图6所示的RC低通滤波器添加到XOR试验板电路中。将示波器通道1连接到RC滤波器输出。

6.jpg

6.XOR门鉴相器。

硬件设置

将两个AWG通道均配置为具有5 V幅度峰峰值和2.5 V偏移(0 V至5 V摆幅)的方波。将AWG1和AWG2的频率都设置为1 kHz。同时确保从AWG1和AWG2的相位都设置为0°开始。确保将AWG设置为同步运行。

7.jpg

图7.XOR门鉴相器试验板电路。

程序步骤

将示波器通道1连接到C1的RC滤波器输出,观察鉴相器的滤波(DC)输出。将示波器通道2连接到XOR门的输出C,观察逻辑门输出的脉冲宽度。

图8为Scopy波形图示例。

8.jpg

8.XOR门鉴相器采样输出。

替代元件选择

使用四个独立NMOS和PMOS晶体管(ZVN2110A和ZVP2110A)构建的反相器对也可以由第二个CD4007 IC构成,或者可以是采用六路反相器IC的CMOS反相器,如74HC04或CD4049。CD4066四通道SPST开关也可以作为采用CD4007构建的开关的替代器件。

问题

1.对于图3中的电路,将AWG1和AWG2设置为逻辑高电平(5 V)和低电平(0 V)值,并填入以下表格。

1.每组输入(AB)的输出值

输入A

输入B

输出C

输出CBAR

0

0

1

0

0

1

1

1

您可以在学子专区论坛上找到答案。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9.jpg

Antoniu Miclaus现为ADI公司的系统应用工程师,从事ADI教学项目工作,同时为Circuits from the Lab®QA自动化和流程管理开发嵌入式软件。他于20172月在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加盟ADI公司。他目前是贝碧思鲍耶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项目的理学硕士生,拥有克卢日-纳波卡科技大学电子与电信工程学士学位。

10.jpg

Doug Mercer于1977年毕业于伦斯勒理工学院(RPI),获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自1977年加入ADI公司以来,他直接或间接贡献了30多款数据转换器产品,并拥有13项专利。他于1995年被任命为ADI研究员。2009年,他从全职工作转型,并继续以名誉研究员身份担任ADI顾问,为“主动学习计划”撰稿。2016年,他被任命为RPI ECSE系的驻校工程师。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今,3.3 kW的开关电源(SMPS)通过采用图腾柱PFC级中的超结(SJ硅)功率MOSFET和碳化硅(SiC)功率MOSFET,以及能够满足高压DC-DC功率转换要求的氮化镓(GaN)功率开关等最新技术,使得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00 W/inch3。PFC和DC-DC的数字控制与出色的栅极驱动解决方案一样,对于提高能效和增强鲁棒性至关重要。为了满足最新的设计和应用需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推出了新一代双通道电气隔离EiceDRIVER™栅极驱动器IC产品系列。

Z6XKzaA5M7.png

该产品系列具有多个欠压锁定(UVLO)阈值选项和隔离级别,且采用了不用的封装技术,能够为各种应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新产品组合将符合业界最新标准的强大隔离技术与出色的电气参数相结合,能够在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高效、可靠地运行,并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该系列驱动器用途广泛,适用于服务器电信SMPS、太阳能逆变器储能系统电机驱动和电池供电应用、电动汽车充电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各种应用。

fnZSMBzQfi.png

82K3HNJpyp.png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新一代EiceDRIVER引入了DSO 14引脚封装,可增大通道间的爬电距离;同时,内置死区时间控制和击穿保护功能,还可缩短UVLO启动时间。新一代EiceDRIVER采用了符合业界最新器件级隔离标准(VDE 0884-11、IEC 60747-17)的强大隔离技术。此外,该系列驱动器还采用了高度紧凑的LGA 4x4 mm2封装,在低电压应用中可节省高达36%的空间。开发人员对新一代EiceDRIVER进行的重要改进和升级之一是,在栅极驱动器IC中集成了电气隔离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通过了IEC 60747-17认证。获得IEC 60747-17认证意味着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能够达到20年,且符合最高安全标准的要求。

更短的UVLO启动时间(从原先的5μs缩短至2μs)加快了SMPS的启动速度,也避免了主电源变压器出现饱和状态。此外,新一代IC带有一个特殊的输出钳位电路,实现了有源输出钳位功能,即使在通道“未工作”的情况下也能快速抑制输出噪声。这种多用途的方法能够在栅极驱动器电源仍低于UVLO开启阈值的情况下,防止自举启动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半桥直通事件。

新一代栅极驱动器IC在硬件中内置了可配置的击穿保护(STP)和死区时间控制(DTC)。这两项功能可作为第二级安全机制,提供进一步的保护,确保栅极驱动器IC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此外,创新的封装设计去掉了未使用的或者之前被称为“无连接”的引脚,提升了通道间的隔离等级和PCB布局的灵活性,进而降低了设计者开发电路的难度。

供货情况

新一代双通道电气隔离栅极驱动器IC采用了有引脚DSO封装和无引脚LGA封装两种封装形式。其中,DSO封装分为14引脚和16引脚两种配置,均提供150mil(“窄体”)和300mil(“宽体”)两种规格尺寸。LGA封装则分为5x5 mm2和4x4 mm2两种尺寸。

如需了解有关产品和评估板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2edi。新一代EiceDRIVER系列产品已经在PCIM Europe 2023上进行了展出。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6,200名员工,在2022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42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