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产品介绍

在智能家庭的应用场景中,声音能赋予产品更多价值。Holtek针对Voice MCU HT68RV032、033/034/035语音应用系列推出更大容量的HT68RV036,最大特点为内建32Mbit Voice Flash ROM,语音可重复更新,最长可达1,360秒语音。非常适合各类型语音应用终端产品如智能家电、消费型电子等。

HT68RV036内建Delta Sigma PWM功能的大电流输出口,可直推喇叭,音质清晰且音量大。内置LVR功能,无需外加复位电路。支持Holtek Voice Workshop平台编辑语音,最多可支持1,024段语音、96段语句支持客户语句编辑功能,并提供ADPCM4/5、µ-Law & PCM12语音压缩模式。支持单线、双线、SPI、I²C与主控MCU通信模式以及按键控制模式。

HT68RV036提供8-pin SOP封装,具高性价比,可满足各种产品应用需求。

1753436809378.jpg

来源:合泰单片机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当前,国内家电行业正处于智能化与能效升级的关键转型期,随着新国标能效标准的深化落地与全屋智能互联需求的爆发,传统家电控制技术正面临从单一功能驱动向全场景智能协同的迭代挑战。在这一技术跃迁进程中,MCU作为变频驱动系统的核心控制枢纽,正以其算力升级与算法创新能力,成为破解家电能效优化、精准控制与场景联动等技术痛点的核心引擎。

从变频空调的精准控温到智能家电的自主决策,MCU通过集成化硬件设计与智能化控制算法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家电行业从硬件功能竞争向系统化竞争演进,成为驱动国内家电技术升级与全球竞争力提升的底层技术支柱。

从功能控制到智能互联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空调领域的家电变频驱动技术,正以功率半导体与控制算法的持续突破,重构家居场景的舒适体验范式。这项最初服务于空调精准控温的技术,如今已通过变频油烟机、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迭代升级,勾勒出从单一功能实现到全场景智联的技术进化路径。

在厨房场景中,搭载直流变频技术的油烟机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油烟浓度,实现电机转速的无级调节:爆炒工况下电机功率瞬间跃升以应对峰值负荷,慢炖模式时自动降低能耗,确保吸排效率与能效的动态平衡。冰箱领域的矢量变频技术以精准控温为核心,速冻模式下高效制冷锁鲜,日常存储时以超低频运行维持恒温环境,为食材构建稳定的保鲜生态。洗护场景中,直驱变频洗衣机通过识别衣物重量与面料特性,在宽转速区间内实施智能调节:羊毛织物采用低转速轻柔洗护,厚重衣物则以高速运转强化去污能力,实现精细化洗涤。

作为变频技术的核心枢纽,MCU承担着实时处理多元信号、生成电机控制策略的关键任务。随着家电变频驱动方案向国产化、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及高效节能方向发展,MCU通过集成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模块,推动家电从传统功能设备向具备学习能力的智能终端进化。面对差异化竞争,以兆易创新为代表的MCU厂商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从硬件性能比拼转向硬件+算法+智能化的综合竞争力构建,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冰箱、洗衣机、油烟机,全场景变频驱动技术突破

在家电变频技术向多场景渗透的进程中,兆易创新联合奥库科技推出的基于GD32E235系列MCU构建的驱动解决方案,以专业化定制能力破解不同家电的技术痛点。该系列芯片采用Arm® Cortex®-M23内核,依托72MHz高速运算能力与12bit高精度ADC采样系统,为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等场景提供从底层驱动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技术支持。

1.jpg

基于GD32E235系列MCU的冰箱一体板应用框图

针对冰箱柜控制中转速精度、低噪节能与宽电压兼容的需求,兆易创新方案采用单电阻采样结合FOC(磁场定向控制)正弦波控制技术,可在110/220Vac双电压输入下实现±10rpm的转速精度,解决背压启动与平衡压启动的稳定性难题。其双宽变频技术在实现精准控温的同时,将运行噪声控制在行业先进水平,且完全符合新国标谐波Class D要求。方案提供二合一控制板(驱动与主控集成)、三合一评估板(集成照明控制)及冰柜一体评估板,支持多路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与多风门联动控制,配合过压、欠压、过流、堵转等多重保护机制,适配不同容积的冰箱/冰柜稳定运行。

面对洗衣机低速大扭矩、精准称重、不平衡检测、快速启停等技术挑战,兆易创新与晶哲科技联合推出的基于GD32E235的解决方案采用双电阻采样与死区补偿技术,在波轮/滚筒洗衣机中实现0.5kg精度称重与50g精度不平衡检测(OOB),通过对角偏心(DOOB)动态保护算法防止脱水过程中的负载偏移。方案支持SVPWM过调制技术提升母线电压利用率,结合弱磁控制实现BLDC电机最高20000rpm的转速控制,同时满足IEC60730软件Class B认证要求。评估板集成高压Buck电源与IPM驱动模块,通过6路带死区PWM信号实现电机快速启停与回馈制动,适配12kg以下容量洗衣机的BLDCDDDDM直驱电机需求。

2.jpg

基于GD32E235系列MCU的洗衣机变频驱动应用框图

针对油烟机恒功率、高静压与顺逆风启动的特殊要求,兆易创新与奥库科技联合推出的GD32E235驱动方案采用全自主FOC控制算法,通过双电阻采样降低电磁噪音,配合1s快速启动技术实现油烟浓度突变时的即时响应。方案支持恒转矩与恒功率控制逻辑切换,在3000rpm以下转速区间保持风机静压稳定,同时通过EMI余量≥10dB的硬件设计满足电磁兼容要求。该方案的评估板集成推杆电机、水泵与照明接口,提供12V直流驱动能力,可实现油烟机风门调节与清洗功能联动,适配400W以下功率的永磁同步电机。

3.jpg

基于GD32E235系列MCU的油烟机变频驱动方案应用框图

依托兆易创新与生态合作方在变频技术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GD32E235系列MCU驱动方案已实现国内头部家电厂商的规模化应用。这些方案通过与行业龙头的深度协同,在冰箱精准控温、洗衣机智能洗护等场景中完成多轮技术验证与迭代,以国产化硬核实力推动家电变频方案的产业化落地。

从硬件到生态的全维度创新

兆易创新的MCU方案为什么能成为驱动国内家电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支撑?答案就是其以多维技术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以强劲算力突破传统控制瓶颈,为矢量控制、模糊逻辑等复杂变频算法提供高效运算支撑,实时处理电机状态数据并动态优化控制策略,解决多场景下控制精度与效率的平衡难题。

硬件层面,兆易创新的MCU内置专用计算单元简化复杂算法的实现难度,加速底层驱动开发。作为国产化替代方案,其严格遵循国际主流开发标准,支持通用工具链并高度兼容进口平台硬件设计,大幅降低企业技术切换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生态体系构建层面,从集成开发环境到标准化软件库,再到全周期技术支持,开发者可直接调用成熟的变频控制算法模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作为国产芯片代表,其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具备成本优势,配合动态功耗管理技术,通过多种省电模式满足严苛能效标准,助力整机厂商实现节能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在可靠性设计上,兆易创新的芯片历经严苛环境测试,可在复杂工况下稳定运行,为变频系统提供长期可靠保障。这些优势的技术合力,使兆易创新的MCU不仅满足变频驱动的基础控制需求,更以本土创新、生态赋能与成本优化的全维度突破,成为串联性能提升、研发加速与可靠性保障的核心枢纽。

展望未来,随着家居智能化需求的深化,变频驱动方案将进一步聚焦算力与主频的性能提升,融合AI算法与边缘计算能力,实现电机控制策略的自主学习与优化。同时,硬件集成度与功能融合度将持续提高,MCU有望集成更多传感器接口与通信协议,推动变频家电向全屋智能互联方向演进,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智能、更节能的家居体验。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介绍

GT895X系列是低功耗、高速且具有内部迟滞的比较器,其传播延迟仅为18ns。该芯片适合于3V和5V系统静态电流为160μA

GT895X系列支持轨到轨输入和输出。输入共模电压范围为-0.1V至(V+)+0.1V。GT895X系列具有内部迟滞,即使输入信号缓慢变化,也能降低比较器对噪声的敏感度。非常适合用于CMOS和TTL逻辑电路。关于封装,GT8951提供SC70-5、SOT23-5封装,GT8952提供MSOP8、SOP8封装,GT8954提供TSSOP14和SOP14封装。

1.jpg

功能特性

电源电压:2.5V~5.5V (±1.25V  ~ ±2.75V)

输入共模电压:(V-) - 0.1V  ~ (V+) + 0.1V

VOH:(V+)-0.1V (Io=4mA)

VOL:100mV (Io=4mA)

低到高转换时间:18ns

高到低转换时间:16ns

上升时间:10ns

下降时间:7.5ns

单比较器静态电流:160μA

输入失调电压:±10mV

迟滞电压:4.5mV

共模抑制比:75dB

电源抑制比:70dB

封装:SOT23-5, SC70-5, SOP8, MSOP8, SOP14, TSSOP14

产品优势

  • 高速特性:传播延迟低至18ns,适合高频信号比较。

  • 低功耗:静态电流仅160μA,适用于电池供电设备。

  • 轨到轨输入\输出:兼容宽电压范围,适配 CMOS/TTL 逻辑。

  • 抗干扰设计:4.5mV 内部滞后电压,抑制低频噪声和振荡。

2.jpg

典型应用

3.png

The Application of Line Receiver

关于谷泰微电子

江苏谷泰微电子有限公司是精密信号链芯片公司,致力于模拟芯片及高精度信号链芯片领域的产品设计与销售。公司拥有丰富多样的模拟芯片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动智能汽车、测试测量、再生新能源、智能制造、智能建筑、环境环保、数字健康医疗等产业领域。

来源:谷泰微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Hattar

1.png

技术不断发展,并且正在重塑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互联的方式。展望未来十年,有三大趋势尤为突出:先进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AI)和可持续发展。

这三大趋势不仅在重塑行业,还有可能改变人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不仅如此,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行业上的转变,更是一种社会性的转变。今天所做的决策可能会影响未来社会的互联程度、智能水平和韧性。

挑战在于不仅要跟上时代步伐,还要积极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和社会进步并非是水到渠成的,而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思考,才能推动进步。

先进的通信技术——构建未来

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互联和互动方式。是德科技走在实现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前沿。是德科技的解决方案为6G研究提供支持,为其提供先进的测试平台和仿真工具,帮助验证和加速无线创新。从4G5G的跨越为人们打开了此前未曾想象过的世界。现在,6G即将到来。

2030年,6G将为全球通信带来深刻变革,无缝整合数字世界、现实世界和人类世界。想想看:

  • 通过非地面网络扩大接入范围

  • 用于实时监控和自适应交互的先进传感技术

  • 数字孪生实现物理系统的虚拟复制以进行优化

是德科技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开发和测试新兴技术,助力释放6G的潜能。

是德科技提供支持波形生成、信道仿真和OTA测试的6G就绪解决方案,确保可靠高效的连接。但6G的真正力量在于其应用。

设想一下,数字体验可以根据用户的环境实时调整。想象一下,可穿戴式传感器让虚拟会议仿若真的是面对面在开会。

在医疗保健领域,6G赋能的微小节点可以开启个性化医疗的新时代。糖尿病患者可以在皮肤下安装传感器,持续监测血糖并实时调整胰岛素。

这些创新架起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创新方式。

人工智能——时代的颠覆者

随着人工智能持续影响各行各业并重新定义各种可能性,确保这些创新的可靠性,包括其开发符合伦理道德非常重要。是德科技致力于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测试和测量解决方案,从而助力推动各行各业的突破和发展。是德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和机器学习工具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度,并改善了自动化测试流程的效率。

人工智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从机器鼠Theseus等早期项目到2020年由ChatGPT触发的飞跃,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从工作到教育再到医疗等所有的一切。

2030年,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超过1.8万亿美元,推动各领域的变革,例如:

  • 教育——实时分析,根据个人需求和学习风格,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策略。

  • 可持续发展——先进的算法可以查看历史数据、当前状况和实时数据,为预测性维护、智能电网管理和可再生能源预测提供支持。

  • 药物发现——在短时间内对海量数据集进行分析,为在医学领域更快实现突破提供助力。

但是,伴随强大能力而来的,还有风险——偏见、数据隐私、技术滥用等等。

是德科技赋能人工智能的方法强调,创新需要符合伦理道德,确保技术创新在发挥影响力的同时,坚守责任底线。

如果整个社会希望人工智能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就必须以此为目标进行构建。这意味着符合伦理道德的设计、透明性和负责任的治理——让技术真正惠泽人类,而非止步于追求商业利润。

可持续发展——使命引领的创新

在日益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中,技术必须以负责任的方式发展。是德科技认识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齐头并进。公司致力于通过可持续的产品设计和高效的制造工艺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是德科技的解决方案支持无线和电子系统的节能测试。

当整个社会向更先进的技术迈进时,业界必须要思考:是否正在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发布的数据,全球能源消耗创下历史新高,一年内增加了2%新增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12座大型核电站一年内的发电量。这条发展路径是不可持续的。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确保长期能源供应、负责任地开采资源以及控制总体能源消耗。

创新可以助力应对这些挑战。其可能路径包括:

  • 智能电网和能源管理——支持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实时通信,以优化使用、减少浪费,并整合可再生能源。

  • 自动化——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将可再生能源无缝集成到系统中,同时解决维护和电网管理问题。

  • 交通电气化——从电动汽车扩展到公共汽车、火车、轮船甚至飞机。

可持续发展不是附带项目,而是负责任创新的基石。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以使命引领发展

先进通信、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这三大趋势或将塑造未来十年的格局。但它们不会自行向前演进。

6G或将重新定义互联,人工智能有望解锁新的智能水平,可持续发展或将守护地球的未来,但前提是业界必须以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上述趋势的发展。

是德科技致力于加速这些关键领域的创新。从推动下一代通信解决方案,到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测试,再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是德科技正与行业领导者合作,共同塑造一个互联、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领导者们不仅仅是在打造更智能的系统,更是在构筑未来。业界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确保未来不仅由进步定义,更由使命引领。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将介绍基于米尔电子MYD-LR3576开发平台部署超轻量级推理框架方案:

TinyMaix摘自优秀创作者-短笛君

1.jpg

TinyMaix 是面向单片机的超轻量级的神经网络推理库,即 TinyML 推理库,可以让你在任意低资源MCU上运行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

关键特性

核心代码少于 400

(tm_layers.c+tm_model.c+arch_cpu.h), 

代码段(.text)少于3KB
低内存消耗支持 INT8/FP32/FP16 模型,实验性地支持 FP8 模型,支持 keras h5 tflite 模型转换支持多种芯片架构的专用指令优化: ARM SIMD/NEON/MVEIRV32P, RV64V
友好的用户接口,只需要 load/run 模型支持全静态的内存配置(无需 malloc )

同样地也可以部署到MPU平台上

RK3576平台相较于RK3588其主要缩减了四个A76大核改成了A72
GPU
也由原来的G610 MC4减为了G52MC3
NPU
功能保持变不变,均为6Tops
视频编解码也略有缩减其余各接口也砍掉了一部分主打极致性价比方案

说回正题,要运行TinaMaix 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即可运行。首先确保系统安装了cmake gcc make工具:

克隆存储库[GitHub - sipeed/TinyMaix: TinyMaix is a tiny inference library for microcontrollers (TinyML).]

运行mnist手写数字识别任务

cd examples/mnistmkdir buildcd build cmake ..make./mnist

2.png

3.png

整个流程跑完仅仅需要0.14ms

可以看到soc平台强大的算力

mbnet
是适用于移动手机设备的简单图像分类模型,不过对单片机来说也稍微困难了些。例程里的模型是 mobilenet v1 0.25,输入 128x128x3 RGB图像,输出1000 分类的预测。它需要至少 128KB SRAM 512KB Flash

mkdir buildcd buildcmake ..make./mbnet

4.png

5.png

运行1000分类,耗费资源如下:
param “481,9 KB,0PS13,58 M0PS, buffer 96 0 KB

6.png

vww测试,主要是将图片信息转化为数组格式提供给网络输入。

7.png

手写数字识别的例程也是十分简单,只需要:

8.png

9.png

10.png

库文件已经是高度封装且兼容,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在linux以及其它平台上移植,在RK3576这种高性能soc的加持下,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车队于赛季收官赛中庆祝全新日产聆风全球发布

2025725日,北京)日产Formula E车队现已整装待发,准备好在伦敦ExCel国际会展中心(ExCeL London)的赛道上迎接2024/25赛季国际汽联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ABB FIA Formula E World Championship)第15轮与第16轮的终极对决,全力冲击制造商冠军和车队冠军。目前,车队在本赛季最后两轮开始前暂居这两项积分榜第二,继上一站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在柏林站夺得车手世界冠军之后,日产Formula E车队势必要将这股夺冠势头延续到底。

1、日产Formula E车队将携蓝绿涂装战车出征伦敦站双站赛.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将携蓝绿涂装战车出征伦敦站双站赛

在本周末的比赛中,日产Formula E车队将展示其标志性的特别定制款“蓝绿樱花”涂装战车,以庆祝英国本土生产的全新日产聆风(Nissan LEAF)车型首发。作为第三代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凝聚了自2010年首款开创性车型问世以来积累的数据与专业技术,正是这款车型当年开创了全球首款量产电动零排放汽车的先河。过去15年间近70万辆日产聆风的销售经验,最终造就了这款外观时尚大胆的家庭友好型电动汽车。

2、日产Formula E车队以特别定制款“蓝绿樱花”涂装战车庆祝全新日产聆风发布.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以特别定制款“蓝绿樱花”涂装战车庆祝全新日产聆风发布

日产Formula E车队上一次于2024年出征伦敦站是一次成功的经历。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表现出色,从第九位发车一路赶超,最终在家乡观众面前斩获了极具意义的胜利。车队的另一位车手诺曼·纳托(Norman Nato)将再度驾驶17Nissan e-4ORCE 05赛车,这位法国车手之前在伦敦展览中心赛道表现抢眼,过去四次比赛中三度斩获积分,此次将力争延续强势战绩。

这条全长2.09公里的赛道是电动方程式赛历上唯一的半室内赛道,蜿蜒穿过伦敦ExCel国际会展中心,并环绕皇家维多利亚码头。狭窄的赛道设计使得超车极为困难,这意味着排位赛的重要性将远超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其它分站赛道。最佳的超车机会将出现在1号弯,以及出隧道后进入1011号的双急弯区域,随后车手将在16号弯重新转入室内赛道。

首场自由练习赛将于北京时间725日(周五)的23:00进行,首回合排位赛将于726日(周六)19:20进行,正赛将于727日(周日)的00:05进行;次回合的排位赛将于727日(周日)19:20进行,正赛将于728日(周一)的00:05进行。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在锁定车手总冠军后进军伦敦站,同时在制造商和车队积分榜上也具有强劲的竞争力,这正是我们本赛季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欢迎诺曼在缺席上一轮比赛后回归车队。伦敦这条赛道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奥利弗曾在此为我们赢得了比赛胜利。他和诺曼过往在伦敦站都有出色表现,现在奥利弗已加冕车手世界冠军,我们可以更加进取,全力为车队争取最高积分。虽然要扭转差距并不容易,但我对工程师和车手团队充满信心,我们将全力以赴,力争登上最高领奖台。”

3、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总经理兼负责人Tommaso Volpe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Oliver Rowland)表示:“我真的很喜欢伦敦这条赛道,尽管我过去在这里的战绩不算太出色,直到上个赛季才有所突破。这条赛道我们已征战多年,所有人都对它非常了解。这是一条开起来很有趣的赛道,我们也很清楚赛车在能量管理方面的要求。部分赛道重新铺设了路面,希望这能带来更强的抓地力。我预计这次比赛对体能要求会很高,超车也将相当困难。进站快充(Pit Boost)和攻击模式(Attack Mode)的策略运用将对提升名次至关重要。在柏林站赢得车手总冠军后,我现在心态很放松,但我们仍有车队和制造商两项冠军要争取,所以这个周末我们会全力以赴,享受本赛季最后两场比赛。”

4、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奥利弗·罗兰德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Norman Nato)表示:“重返伦敦让我倍感兴奋。我很喜欢这条充满挑战的赛道,它有着经典电动方程式的风格,同时很棘手的一点是赛道伴随着室内外赛段抓地力的变化。这也让赛车调校有些困难,一旦下雨更是如此。我有信心我们能在赛季最后一个周末拿出强势表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拿下车队冠军和制造商冠军,为此我们将全力以赴。”

5、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车手诺曼·纳托

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Sérgio Sette Câmara)表示:“伦敦赛道与电动方程式赛历上的任何其他赛道都非常不同,却也是我最喜欢的赛道之一。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它的半室内布局——车手需要几圈来适应室内驾驶,但这个特点真的超酷!赛道布局类似东京站,狭窄多弯,超车难度极大。而得益于现在的全轮驱动系统,攻击模式(Attack Mode)的功率比以前更高。这意味着排位赛的出色表现与好策略的结合,对斩获佳绩至关重要。”

6、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jpg

日产Formula E车队储备及模拟器车手塞尔吉奥·塞特·卡马拉

日产汽车在中国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3年,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日产汽车深度参与、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为之做出贡献,同时,将日产品牌的激情与创新带到了中国市场。2024年,日产汽车以全新品牌主张“尽兴由NI”焕新启航,2025年,日产汽车将继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承诺,以定制化的市场战略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在华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一起管理在华投资业务,包括设计、研发、出行服务及零部件出口等。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含三大业务板块: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负责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的乘用车业务。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日产、东风双品牌的轻型商用车业务。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汽车装备和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等业务。

更多关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新闻信息,欢迎浏览日产中国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

www.nissan.com.cn

www.weibo.com/chinanissan

关于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自1933年成立以来,秉持“推动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的企业宗旨和“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勇于挑战未知的可能,以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引领行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生活。2021年,日产汽车发布了“日产汽车2030愿景”,赋能未来移动出行。2024年,日产汽车以“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见证变革,驶向未来。

关于日产汽车的产品、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欢迎浏览日产汽车新闻网站nissan-global.com,或关注日产汽车的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LinkedIn账号获取更多资讯,访问YouTube观看最新视频。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 梁雄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其高效性得到广泛使用,主导了现代音频领域。然而也有其局限性,当前的D类音频系统虽然效率很高,但在性能上仍面临挑战。

传统的D类功放芯片是功率管采用于硅基晶体管(特别是MOSFET)。它们在实现D类放大器所需的快速开关速度和低导通电阻方面存在困难。随着对更高频率和电压的需求增加,这些基于硅的设计会引入更多失真、更长的死区时间以及更高的功率损耗——所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放大器的整体音质和效率。

硅基MOSFET的关键局限性之一是其体二极管的恢复速度较慢,这导致开关波形中出现过量的振铃和过冲。这些效应不仅会降低音质,还会增加热输出。硅基MOSFET中的固有电容——例如输出电容(Coss)——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迫使设计人员为了防止过量的电磁干扰而降低开关速度。

氮化镓是一种宽带隙半导体,与硅相比具有多项固有的技术优势,它重新定义了功率电子的可能性。与硅相比,GaN具有多种固有优势,这些优势直接解决了传统D类放大器的不足,解锁了新的性能水平。简单的说,氮化镓开关器件相较于硅基晶体管应用于D类音频功放中所带来的优势主要有三点:整体效率更高;失真指标有所提升;开关波形更加清晰。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大力推广国内首款氮化镓D类音频功放芯片-ACM8816, 集成了7mΩ Rdson GaN氮化镓,48V供电时,驱动到4Ω可以在10%THD+N内输出1×340W的功率,QFN-48贴片封装,不需要外接散热器辅助散热

概述

ACM8816是一款集成GaN HEMT的器件,高效、高性能具有I2S数字输入的单声道D类音频放大器。外围应用电路只需要很少的无源元件,能在4.5V至50V宽输入电源工作。ACM8816集成7mΩRdson-GaN-HEMT,驱动到4Ω可以在10%THD+N内输出1×340W的功率,而不需要散热器。

ACM8816采用了一种新颖的PWM调制架构,在启动阶段调整PWM占空比,以避免启动异常。扩频技术提供较低的EMI辐射。

ACM8816内置的先进音效调谐功能提供了一种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它允许以高度独立的操作打开/关闭每个模块,前后BQ可编程特定频段信号动态增强。此外,ACME专利的3+1频段DRC具有峰值和RMS检测功能,可实现灵活平坦的多频段控制。

ACM8816集成ClassH控制功能,为提高电池供电系统的效率和降低功耗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ACM8816采用QFN-48(9.0mm× 9.0mm)封装。

ACM8816应用信息

1、ACM8816脚位定义图

1.png

2、ACM8816管脚说明

2.png

3、ACM8816 DEMO 应用示意图

3.png

4ACM8816 DEMOPCB顶层设计图

4.png

5ACM8816 DEMOPCB第二层设计图

5.png

6、ACM8816 DEMOPCB第三层设计图

6.png

7、ACM8816 DEMOPCB底层设计图

7.png

8、ACM8816 DEMO板贴片图

8.png

9ACM8816  DEMO板物料清单

9.png

10、ACM8816 DEMO实物图

11.jpg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Toby Foster

1.jpg

在本系列博文的第一部分,我探讨了恩智浦i.MX 95系列如何将新功能安全技术应用于工业环境、汽车领域及其他边缘应用。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进一步阐述i.MX 95系列如何赋能边缘计算,实现先进的AI功能。

近年来,AI创新呈指数级增长。其中,大量关注点集中在基于云的生成式AI应用(如ChatGPT)。然而,这些应用的运行成本高,并伴随高能耗问题。相比之下,边缘处理通过本地化存储数据和隐私信息,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且安全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恩智浦在边缘处理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而全新i.MX 95系列更是将这一能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的i.MX 95应用处理器为边缘处理提供卓越性能、信息安全及更多关键特性。了解i.MX 95系列如何成为您下一个AI设计的理想选择。

i.MX 95系列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适用于边缘处理的传统机器学习和生成式AI应用。该系列集成了恩智浦eIQ® Neutron NPU以加速机器学习,同时结合Arm® Mali GPU与恩智浦自主研发的图像信号处理器,驱动沉浸式3D图形。这一强大且可扩展的配置适用于从视频会议系统到工厂大型设备,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卓越的处理能力。

2.png

i.MX 95系列的结构框图包括SoC的功能及顶层规格

i.MXAI应用中的优势

以下是适合使用i.MX 95 MPU的AI/ML应用:

  • 视觉检查和异常检测:AI赋能的工厂设备可比人工更快、更准确地检查物品。

  • 语音命令:智能设备能够识别大量词汇,解析多个扬声器同时播放的音频,并准确处理各种口音的语音。

  • 人脸与发言者追踪:企业视频会议应用可追踪发言者,确保其始终处于画面焦点内,以提升参与体验。

  • 背景噪声消除:智能设备可去除背景噪声并执行回声消除,以提升语音命令解析和用户体验。

  • 人员监测:智能家居与智能办公安全系统可追踪人员、物品及宠物。车载人员监测功能还能审核驾驶员行为,识别注意力分散等风险。

  • 患者监测:医疗设备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在必要时提醒医护人员。

  • 家居与楼宇自动化:借助边缘AI,实现空调、家电、安防等设备的无缝互联与智能控制。

i.MX 95系列不仅具备卓越的处理性能,而且具有高能效,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eIQ® Neutron NPU是一款强大且高效的AI推理引擎,在边缘处理场景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TOPS/W性能。此外,我们的Energy Flex多域架构提供独立的处理域,适用于功能安全、低功耗和实时应用。这能够实现精细化动态功率控制和低功耗运行模式。即使SoC的大部分模块处于断电状态,处理器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3.jpg

i.MX 95系列支持多种边缘AI应用,包括视觉检查和异常检测

边缘AI赋能机器视觉

i.MX 95 SOC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和视频处理单元(VPU),这些组件协同工作,提供卓越的边缘机器视觉能力。无论是家庭控制面板、入口视频监控,还是工厂自动化,恩智浦eIQ Neutron NPU均支持先进的视频处理技术。用户可在NPU上运行高级AI模型,实现场景分割、实时视频增强和去噪,确保高质量的视频画面。

i.MX 95系列还支持并行处理多路视频流,无需向云端发送信息。其内置ISP通过两个MIPI-CSI 4通道接口和MIPI虚拟通道,可支持多达8个原始摄像头传感器。此外,ISP还支持可同时捕获可见光和红外光的RGB-IR摄像头,从而在低光条件下提升图像质量,并优化人脸识别能力。

简化开发流程

为了帮助客户简化开发流程,我们的eIQ® AI软件开发环境支持多个主流平台,包括:

  • TensorFlow和LiteRT(fka TensorFlow Lite)

  • Pytorch/Executorch

  • ONNX和ONNX RT

该平台还支持多种神经网络结构,包括CNN、MLP、RNN、LSTM、TCN和LLM/SLM。

为了进一步简化神经网络部署,我们的eIQ AI/ML开发软件集成了NVIDIA TAO Toolkit API,让开发人员能够轻松访问丰富的预训练和微调的AI模型,并将其部署在i.MX 95处理器上。

4.jpg

我们的eIQ AI软件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所需工具,以推动边缘AI创新

此外,恩智浦还帮助开发人员轻松定制生成性AI模型,并针对边缘应用对其进行优化。我们将在eIQ开发软件中引入GenAI Flow,帮助客户安全地基于域特定知识和私有数据训练AI模型。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用户手册训练LLM,让聊天机器人能够回答用户关于特定产品的问题。

从i.MX 95处理器丰富的AI功能,到恩智浦全面的开发工具套件,i.MX 95系列为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室、汽车、工业环境及医院等领域提供卓越的边缘机器视觉功能。

如果您希望在下一个项目中使用i.MX 95系列,并深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i.MX 95产品页面

此外,敬请关注本系列博文的第三部分,我将重点介绍i.MX 95系列如何提供先进的连接与信息安全功能。

作者:

5.jpg

Davis Sawyer

恩智浦半导体安全连接边缘资深产品市场经理

Toby Foster目前担任恩智浦安全连接边缘业务部资深产品市场经理,专注于网络应用和Layerscape系列处理器的管理。他还担任网络处理器系统架构师和应用工程经理。Foster先生拥有美国哈维穆德学院电气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应用简报介绍 TI GaN 器件如何改进光伏充电控制器。与 MOSFET 相比,使用 TI GaN 器件可提高效率并减小 PCB 尺寸,而且不会增加 BOM 成本。

电子电气设备快速发展,需要提供的功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要缩减电费支出或助力实现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太阳能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半导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适用于光伏应用的紧凑型高效电源转换器既能帮助用户减少室内占用面积,又能节省成本。氮化镓 (GaN) 使得这一趋势成为可能。TI 的新款中压 GaN 设计通过集成驱动器并优化电源环路,使设计得以大幅简化。

1.png

图 1 TI LMG2100

光伏充电控制器可与光伏 (PV) 阵列配合使用,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算法为离网和混合离网应用中的电池和电气负载发电。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是经过调节的结果。控制器可以安全地调节电池,防止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光伏电控制器内部的高效电源转换器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太阳能发电量。

2.png

2 光伏充电控制器图

TIDA-010042 参考设计是一款光伏充电控制器,支持 15V 60V 输入电压以及 12V/24V 电池,可提供 400W 以上的功率。在包含两相交错降压转换器的旧设计中,选择了 CSD19531Q5A 作为主电源开关 MOSFET,每相开关频率为 180kHz

3 (1).png

4 (1).png

TIDA-010042

12V 24V 负载条件下以 0.6 的固定占空比对电路板进行测试。在 12V 负载下,峰值效率为 96.7%,欧洲加权效率约为 96.4%。在 24V 负载下,峰值效率为 97.3%,欧洲加权效率约为 96.4%

5.png

4 TIDA-010042 效率曲线

GaN 器件可在相同或更低损耗下实现更高的开关频率,只需将 MOSFET 更改为 TI 全新的中压 GaN 器件 LMG2100 即可,这款器件具有更低的 Rds(on) 和低得多的寄生电容。具有更高开关频率的转换器可以使无源器件更小,从而减小 PCB 尺寸并降低成本。此外,更高的效率可降低热耗散,在使用同一光伏电池板的情况下可输出更多功率,从而节省散热材料和电费。

新的 TIDA-010042 使用 LMG2100 作为单相降压转换器功率级,简化了设计要求。通过引入 LMG2100PCB 面积节省了约 37%BOM 成本也下降了 37%

6 (1).png

7 (1).png

5. TIDA-010042

在与采用 MOSFET TIDA-010042 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但改用 GaN 2 PCB 且开关频率为 250kHz;在 12V 负载和 24V 负载下的峰值效率分别为 98.4% 98.5%。欧洲加权效率分别为 97.5% 98.2%。与 MOSFET 版本相比,峰值效率提高了至少 1.2%,欧洲加权效率提高了至少 1.1%,同时 BOM 成本进一步降低。

8.png

6. TIDA-010042 效率

为了充分利用 GaN 器件的功能,TI 建议使用至少 4 PCB,由于导通和关断速度很快,因此其所需的降压转换器输入环路电感极低。4 PCB 板非常小,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布局来帮助尽可能降低输入环路电感,而且不会增加很多成本。通过增加 2 层,PCB 损耗和开关损耗大幅降低,同时效率进一步提高。在 12V 24V 负载下,欧洲加权效率分别为 97.9% 98.5%,与 2 层版本相比提升了 0.3% 左右。图 7 所示为使用 TI GaN MOSFET 的光伏充电控制器之间的效率比较情况,显示出有很大的性能提升。

9.png

7. 使用 12V 负载系统进行测试

10.png

8. 使用 24V 负载系统进行测试

11.png

9. BOM 成本比较

9 显示了 BOM 成本比较情况。旧版本采用交错降压转换器和 MOSFET,需要更多无源器件来降低成本并会增大尺寸。主要的节省来自电感器和无源器件。此外,在使用 4 层电路板的情况下,GaN 器件可以在 400W 的条件下将所有热量散发到 PCB 中,无需添加风扇或散热器,结温远低于安全工作区。图 9 中未考虑散热材料的节省情况。

关于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登陆 TI.com.cn 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洲最大的几家云服务商正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日益增长的AI推理需求?Omdia的最新研究深入分析了AI推理运营所面临的不断演变的挑战,吞吐量、延迟与支持多样化AI模型之间的关键权衡,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该报告详细涵盖了华为、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腾讯、NAVER和SK Telecom Enterprise等公司,考察了这些公司所提供的GPU、AI加速器和经过AI优化的CPU及其定价、英伟达(NVIDIA) GPU的库存、AI服务组合,以及自有AI模型和定制芯片项目的现状。

尽管在2024年至2025年初美国实施出口管制前,中国企业大量囤积了英伟达 H800和H20 GPU,但在国内云服务中却难以见到这些高性能芯片的身影,这表明它们主要被用于顶级云服务商自身的模型开发项目。同样,采用中国本土AI芯片项目的方案也相对较少,例外情况包括百度的本地云产品和华为云的部分服务,但这类应用仍十分有限。中国顶级云服务商在采用“预填充与生成分离”等最佳实践方面已相当成熟,且在基础AI领域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然而,除少数显著案例外,这些研究论文中常提到训练过程使用的是西方的GPU。

Omdia首席分析师Alexander Harrowell表示:“中国半导体领域的真正成就体现在CPU而非加速器上。中国基于Arm架构的CPU显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且通常像亚马逊云科技(AWS)的Graviton系列那样针对并行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例如,阿里巴巴的倚天710等产品为企业部署当前一代小型AI模型(如阿里巴巴通义千问3)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适用于用户基数相对较小、工作负载多样性较高的场景。”

若需使用现代化的GPU,Omdia发现最具竞争力的方案是SK Telecom与Lambda Labs合作打造的“GPU即服务”产品。Omdia注意到,许多中国企业热衷于将工作负载迁移至防火墙之外,以期获取现代化GPU和潜在的额外训练数据。其他重要发现包括:几乎所有公司如今都提供“模型即服务”平台,支持微调及其他定制化操作,这已成为企业获取AI能力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中国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对支持边缘AI应用尤为感兴趣。例如,字节跳动(ByteDance)提供了一套预整合解决方案,可用于监控餐厅厨房并报告厨师是否佩戴了工作帽。

关于OMDIA

Omdia隶属于Informa TechTarget, Inc.(纳斯达克代码:TTGT),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与咨询机构。依托对科技市场的深刻洞察、与行业领导者的深入对话以及庞大数据资源,Omdia帮助客户洞察趋势、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先机。从研发到投资回报,我们识别最具潜力的机遇,推动科技产业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723359151/zh-CN/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34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