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artner发布未来四年云技术发展的六大趋势,包括对云技术不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多云和跨云、可持续性、数字主权以及行业解决方案。

Gartner顾问总监Joe Rogus表示:“这些趋势正在加速推动云从技术赋能者向业务颠覆者转变,成为多数企业的必需品。在未来几年,云技术将继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带来竞争优势,并为企业实现业务目标提供新的思路。”

Gartner预测,以下六大趋势将决定云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最终催生出具有变革性的新型数字化工作方式(见图一)。

图一、云技术发展的六大趋势

1.png

来源:Gartner20255月)

趋势1:对云技术不满

云技术采用持续增长,但并非所有云技术的实施都会取得成功。Gartner预测,到2028年,25%的企业将会因不切实际的期望、欠佳的实施方式、难以控制的成本等原因,而对云技术采用感到不满。

为保持竞争力,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云战略并切实执行。Gartner研究表明,到2029年,成功落实前期战略重点的企业对云技术的不满将有所缓解。

趋势2AI/ML需求增长

AI/ML需求将大幅增长,而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将处于这一增长的核心位置。他们将通过将基础能力融入IT基础设施、加强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合作、利用真实与合成数据训练AI模型等方式,推动计算资源分配方式的转变。Gartner预测,到2029年,用于AI工作负载的云计算资源比例将达到50%,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0%

Rogus表示:“这些都表明,到2029年,与AI相关的云工作负载将增长五倍。企业现在应评估自身的数据中心和云战略是否足以应对AIML需求的激增。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需要将AI部署到数据存储地以支持这一增长。”

趋势3:多云和跨云

许多采用多云架构的企业发现,与云服务提供商的连接以及云服务提供商之间的连接是一项难题。不同环境间缺乏互操作性可能会阻碍云技术的采用。Gartner预测,到2029年,超过50%的企业将无法从多云部署中获得预期结果。

Gartner建议,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识别特定用例,规划企业内部可从跨云部署模式中受益的分布式应用和数据,这样能够让工作负载在不同云平台、本地和托管设施间协同运行。

趋势4:行业解决方案

行业云平台正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开始提供垂直业务成果的解决方案,助力数字计划的规模化。Gartner预测,到2029年,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业务举措。

Gartner建议,企业应将行业云平台视为一种战略补充,增添现有IT组合的能力,而非完全替代现有系统。这有助于企业规避技术债务、推动创新并创造商业价值。

趋势5:数字主权

AI的应用、隐私法规的收紧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共同推动了主权云服务需求增加。企业将越来越需要保护数据、基础设施和关键工作负载,防止受到域外管辖的控制以及外国政府的访问。Gartner预测,到2029年,拥有数字主权战略的跨国企业比例将超过50%,而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10%

Rogus表示:“企业可以通过主动调整云战略来满足数字主权要求,目前已有许多解决方案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供支持。但他们必须明确自身需求,以便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组合,保障数据安全和运营完整性。”

趋势6:可持续性

随着监管机构、投资者及公众均要求技术投资与环境目标更加一致,越来越多的云提供商和用户共同承担起更多构建可持续IT基础设施的责任。随着AI工作负载能耗的持续增加,企业还必须更好地了解、衡量和管理新兴云技术对可持续性的影响。

Gartner研究显示,到2029年,全球范围内将可持续性纳入采购优先考虑事项之一的企业比例将超过50%。为了让云投资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不能仅着眼于环境影响,还需使自身可持续性战略与关键业务成果保持一致。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企业机构提供可行动的客观洞察,推动企业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作出明智决策,实现卓越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3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此次收购确保英尼硕的加密芯片知识产权和制造业务仍留在台湾

5月13日 -- 在台湾注册的Hong Tong Technology Co.今天宣布,该公司于2024年9月收购了Initio(英尼硕)的整个加密存储产品线,其中包括英尼硕内置加密引擎的USB桥接器(USB-EMMC/SATA/PCIe)控制器集成电路(IC)、所有相关固件、专用集成电路(ASIC)、技术支持及其知识产权(IP)所有权。所有制造业务将继续在台湾进行——自该技术问世以来一直如此——并将由Hong Tong的台北总部进行管理。

Hong Tong总裁Thomas Chao表示:"我们很高兴在全球范围内宣布此次去年完成的收购。除了我们在个人数据管理和智能翻译领域现有的关键技术外,此次收购还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数据加密能力。同时,这也解决了我们产品线长期以来对强大数据保密机制的需求,使强大的加密功能成为我们新产品的一项基本特性。"

Hong Tong针对英尼硕加密技术所制定的近期计划,包括将其整合到个人数字管理解决方案中,并重点关注加密应用的多元化和开发。

Hong Tong简介

Hong Tong Technology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台北,是注册于台湾的Instant Corporation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闪存控制器、TF卡销售和消费电子产品三大领域。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美国为何要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为何要对华为昇腾AI芯片进行全球封锁?通过本文看清出台这个政策的幕后推手!

1.png

在关税大战中彻底败北的美国刚消停了不到两天就又处要蛾子了!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官方宣布,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Intelligence Diffusion Rule),同时采取新的措施,加强全球半导体尤其是AI芯片的管制,全球封锁华为昇腾AI芯片!

今年1月15日,美国拜登政府在下台前推出了《AI扩散规则》,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为三个等级,对应不同的AI芯片出口管制规则,从而限制AI芯片的出口和扩散。第一等: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德国、法国、法属圭亚那、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韩国、瑞典、中国台湾、英国,共17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采购美国AI芯片。

第二等:新加坡、墨西哥、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葡萄牙、土耳其等140多个国家/地区。他们可以有限制地采购美国AI芯片,2025-2027年间每个国家和地区采购的处理性能(TPP)总量不得超过7.9亿,大约相当于 5万个NVIDIA H100 GPU。

第三等:中国大陆及港澳、伊朗、俄罗斯、白俄罗斯、朝鲜、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叙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几乎完全被禁止采购美国AI芯片。美国商务部正式宣布,

现在,从5月15日开始升级对半导体技术的出口管制措施,同时还废除拜登政府于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AI Diffusion Rule)。

2.png

此外,美国商务部BIS今天还发布新规,称加强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包括美国不准全球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等:

1、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Ascend)芯片违反了美国的出口管制。

2、发布指导意见,警告公众允许美国人工智能芯片用于训练和干扰中国人工智能模型的潜在后果。

3、向美国公司发布有关如何保护供应链免受转移策略影响的指南。

美国为何要出台这个政策?为何要对华为昇腾AI芯片进行全球封锁?让他们通过本文看看出台这个政策幕后推手有哪些人和公司?

实际上,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前几天一场题为“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听证会关系密切!

3 (1).png

5月8日,美国参议院下属商务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听证会,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AMD CEO苏姿丰(Lisa Su)、AI云服务公司CoreWeave联合创始人迈克尔·英特雷托(Michael Intrator),以及微软副董事长兼总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等人出席,美国参议院商务、科技与交通委员会主席特德·克鲁兹(Ted Cruz)担任主持人。

4 (1).png

5.png

泰德・克鲁兹(Ted Cruz)是个70后,在科技领域颇有远见,多年前他就邀请马斯克将特斯拉从加州迁往德州,后来在疫情期间马斯克因加州的骚操作不得不把特斯拉迁往德州验证了克鲁兹建议的正确性,克鲁兹此人因为极端反华,已被中国政府列为制裁对象。

在这次听证会上,克鲁兹开场白很有意思,他从美国90年代互联网的成功谈到如今中美的人工智能竞争,提出来一个问题:如何让美国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泰德·克鲁兹表示:“在过去的两年中,人工智能将美国乃至世界带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人工智能可能是一种像互联网一样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它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工业革命,有望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就业机会并刺激经济增长。”

“在人工智能竞赛中领先的国家将塑造21世纪的全球秩序。美国必须在人工智能竞赛中战胜中国,因为中国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其国家战略的核心,并计划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世界。”

“美国不能采用欧洲式的严格监管方式,而应该像互联网发展初期一样,采取轻触式监管,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和采用。”

“拜登政府的严格监管政策会阻碍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开发者和用户的发展,而特朗普政府撤销了拜登时代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这是正确的选择。”

“美国需要通过立法来促进人工智能的长期增长和创新,我将很快提出一项新法案,创建一个人工智能监管沙盒,以消除人工智能采用的障碍,防止不必要的州级过度监管,并允许美国的人工智能供应链迅速发展。”

6.png

在这次听证会上,议员与业界一致认为,AI将重塑全球商业、文化与地缘政治格局。“我相信这项技术至少与互联网同等重要,甚至更为深远。”奥特曼表示,并呼吁美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AI与能源“双重革命”。

奥特曼的观点

问:我们如何鼓励创新者在美国进行投资,确保我们赢得AI竞赛?

奥特曼:我们在今年1月宣布了“星际之门”(Project Stargate)计划——这是一个总额高达5000亿美元的美国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目前已经顺利启动。我昨天刚刚访问了得克萨斯州阿比林,那是该项目的第一个建设地点,现场的情况令人振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项目。

我们需要在整个供应链的建设方面确保有明确的方向,比如建设数据中心、获得电力许可等。我们希望将芯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服务器机架制造等产业带回美国本土。

我认为,世界各地都希望在美国进行投资,确实也有大量的全球资本正在流向美国,支持相关领域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使用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模型,融入我们的技术生态,围绕美国技术进行合作与扩展——这点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需要确保全球顶尖的研究人员能够顺利来到美国工作,并且顺利实现这一目标。

另外,我们还需要确保像OpenAI这样的公司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运营框架。当然,规则是必要的,我们确实需要设置一些保护措施,毕竟这是项深远影响的技术。但我们也必须保持全球竞争力,必须有能力进行模型训练,明确我们如何提供服务、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必须清晰明确。

我认为,我们应该借鉴互联网发展时期的监管方式,那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繁荣。我们现在需要再次复制那样的成功。

问:在这场AI竞赛中,美国和中国谁更领先?如果答案是美国,那么中国与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确保这个领先地位仍然属于美国、并最终由美国赢得这场竞赛?

奥特曼:我们认为,目前美国的模型——包括我们OpenAI、谷歌以及其他公司的模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我们领先的幅度其实并不大,很难精确衡量时间上的领先程度。

我认为,要想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以及与之而来的全球影响力,还有全世界使用美国技术产品与服务所带来的各种巨大利益,就需要我们继续做好几件关键的事情,包括赢得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实施合理但不会拖慢进度的监管政策,以及继续保持我们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这些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只要我们继续坚持那些长久以来奏效的方法,不犯低级错误,就能守住这场竞赛的主动权。

问:如果美国走上类似欧盟的道路,建立一个过于严格的审批监管过程,这对赢得AI竞争会有多大危害?

奥特曼:我认为这将是灾难性的。更具体地说,AI系统的成功依赖三个关键要素:计算能力——所有我们讨论的基础设施;算法——我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以及数据。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们就无法在AI模型的构建上取得成功。

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来源于拥有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技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使用iPhone、谷歌和微软的产品,我们的影响力正是通过这些产品体现出来的。我们不希望这种影响力停止。

因此,任何在这些领域制约我们的制度都可能导致失败。如果我们设立了关于数据训练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与全球其他地方的竞争力相差太远,那么局面可能会崩溃。如果我们无法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如果我们无法在本国制造芯片,规则将会失败。如果我们无法制造出市场上人们真正想要的产品,其他没有受到同样约束的公司就会占据市场,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因此,我对过早设定标准感到担忧。

我完全同意业内某些专家的立场,一旦行业确定了应有的标准,政府部门将其采纳并使其更加正式是完全可以的。但我认为,行业正迅速朝着找出正确协议和标准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有空间进行创新并快速行动。

问:你是说目前自我监管已经足够了吗?

奥特曼:不,我认为适当的监管是必要的。但随着对现实运作机制的深入了解,我越发担忧监管过度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但人们想要使用的产品通常是安全的。比如,当你坐飞机时,你通常不会亲自去做安全检查,你希望能够信任这架飞机是经过严格检查的,虽然现在可能不太适合用飞机作为例子,但我想表达的是,你基本上是希望能信任这些系统。

问:DeepSeek等中国开源模型可能会对发展中经济体中AI应用开发者产生巨大吸引力。那么,美国在开源或闭源AI模型中的领导地位究竟有多重要?

奥特曼:我认为在两者中都保持领导地位非常重要。我们意识到,OpenAI 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因此,我们将在今年夏天发布一个我们认为领先的开源模型。我们希望开发者基于美国的技术栈进行开发。至于闭源模型,目前全球很多地方都在使用我们的技术,以及我们同行公司的技术。我认为我们在这方面的表现还不错。

问:联邦政策如何进一步支持在美国本土发展 AI 生态系统?

奥特曼: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能源。能源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最终,芯片和网络设备将由机器人制造,效率会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但电子就是电子,AI的智能成本最终将趋近于能源成本,其发展规模将受限于能源供给。就美国的长期战略投资而言,我想不出比能源更重要的领域了。当然,芯片等基础设施也很重要,但能源才是根本所在。

问:如果其他国家在美国技术栈的基础设施层面上建立系统,这是否就更有可能让他们的消费者最终使用我们的产品和应用?

奥特曼:这确实会让他们更有可能使用我们的产品,但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某国使用的是我们不信任的技术栈来训练模型,我们完全无法预料它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也无法知道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后门,或者会出现什么样的数据污染问题。我认为,AI 技术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从芯片到终端产品联合设计的完整系统,中间有许多层级。试图将这些部分拆分开并不可行,也不应当成为目标。

我们需要认识到,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像 iPhone 这样的设备和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成为全球用户最喜爱的选择。我们可能谈得较少的是,人们使用美国开发的芯片和基础设施,其实对我们来说并不亚于终端产品的意义。我们应该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完整的美国技术栈。

问:人们常常将美国和欧洲的监管环境进行对比。那么,在欧洲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奥特曼:以产品发布为例,每当推出新功能或重大模型更新时,我们内部已经形成一个小笑话——我们会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新产品,但在欧盟以及其他部分国家无法使用”,因为他们的审批流程非常冗长。即便完全安全可靠的产品,在某些监管体制下也无法提供服务。如果你想在这个新世界中保持竞争力,而你所在的国家用户总是比其他国家晚几个月才能使用新技术,那对用户来说就是一种损失。

问:你提到了 AI 技术栈未来可能变得更加垂直整合,那么这会如何发展?因为目前的普遍估计是,在大语言模型方面,中国可能落后两到六个月;但在芯片方面,我们的领先优势可能有几年之久。如果我们正朝着垂直整合的方向发展,这是否会扩大美国的领先优势?还是会反而使中国更容易追赶?

奥特曼:我认为有很多因素可以增强美国的领先地位。全世界都会制造出优秀的芯片,也会训练出优秀的模型,但如果美国公司能在最终产品层面胜出,并且从真实用户将这些产品用于日常生活中最困难的任务中获取正反馈,并据此持续改进,那么这种优势是特别的,仅靠做好芯片和模型是无法轻易赶超的。这需要在芯片、算法、基础设施和数据等全要素持续发力。当前美国正通过这种复合增长效应建立独特优势。

问:在美国如果采用一个拼凑的监管框架,可能会给我们的竞争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奥特曼:我认为情况会非常糟糕。很难想象我们如何应对50个不同的监管框架。许多州已经提出了数十个不同的法案,其中一些可能会通过。这将拖慢我们的进展,而在这个时刻,没人希望我们放慢脚步。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联邦框架,既简洁又易于理解,让我们能够以这个时代所需的速度前进。如果每个州都有不同的做法,这将变得非常繁重,并且会大大削弱我们做必要事情的能力。

问:你认为美国政府需要提供哪些关键支持,帮助我们保持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奥特曼:我们之前讨论过基础设施的问题,但我认为我们不能低估这方面的重要性。能够在美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或尽可能多的部分,至关重要。以往的技术革命也与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相关,但AI所需的资源规模是前所未有的。

像我们在美国做的“星际之门”项目,像将芯片制造(尤其是芯片设计)带回美国,快速办理许可等,这些项目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做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帮助我们保持竞争力。

在模型创建方面,我们需要确保在训练能力方面有明确的政策,确保我们能在全球范围内公平竞争。此外,能够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美国,尤其是吸引更多国际顶尖的研究人员,来这里改进模型,也同样重要。这些是确保我们保持AI领先地位的关键做法。

问:你如何看待DeepSeek的技术突破以及它在全球 AI 竞争格局中的意义?

奥特曼:DeepSeek 的出现并不算是重大事件,但它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首先,它发布了一个质量不错的开源大模型;其次,它推出了一款消费级 AI 应用,这款应用一度超越 ChatGPT,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 AI 应用。未来,像 DeepSeek 这样的公司会继续发布更强大的开源模型,预计将对 AI 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然而,目前来看,DeepSeek 或其他非美国公司尚未威胁到 ChatGPT 或美国产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真正的竞争威胁还未出现。

问:如果要制定新的规则来取代拜登时期推出的《AI扩散规则》,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

奥特曼:我同意设立一些限制,但我认为我们的思维应该是“赢得扩散”而不是“阻止扩散”,这个方向是对的。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防护措施。OpenAI 的计划仍然是将最先进的模型训练和核心研究保留在美国,并在美国建设最强大的数据中心。不过,我们确实希望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推理中心。

我认为这种全球合作会带来好处,关键是影响力来自全球用户采用美国产品与服务。从技术链的上游到下游,这种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他们使用的是 ChatGPT,而不是 DeepSeek;他们使用美国的芯片、美国的数据中心技术以及微软提供的服务。但同时,最关键的部分——模型的创建工作,依然应该保留在美国。

7.png

在2025年5月8日举行的美国国会参议院人工智能听证会上,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发表了以下观点:

关于中美人工智能芯片竞争

中国追赶能力:苏姿丰指出,尽管美国在AI芯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正通过多种方式迅速追赶。她强调,完成任务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使没有最先进的芯片,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达成目标。

芯片管制的谨慎性:她提醒与会者,在芯片管制问题上需要谨慎权衡,“魔鬼藏在细节中”,限制技术出口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和长远影响。

苏姿丰提到,AMD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半导体公司,为现代经济建造高性能计算芯片。AMD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云、健康、工业、汽车、连接、PC和游戏等领域,赋能着数十亿人的每日生活。她强调中国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的“巨大机遇”,并呼吁在国家安全出口管制与确保技术广泛应用之间取得平衡。

苏姿丰表示,开源能够加快人工智能的创新步伐。AMD通过ROCm开源软件平台,增加了大量新特性和功能,让客户更容易在其软件环境中部署AMD的技术。她提到AMD的芯片正在为许多AI应用提供动力,例如将基因组分析速度提高100倍,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危及生命的疾病,以及优化物流等。

8.png

CoreWeave CEO Michael Intrator表达了如下观点:

我们正处于全球 AI 竞争的关键时刻。如果想要保证美国在 AI 竞赛中处于领导地位,那么有四个政策要素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战略投资稳定性。AI 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需要行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高度协调,稳定、可预测的政策框架、安全的供应链和鼓励创新的监管环境至关重要。政策制定者必须在所有司法管辖区提供明确一致的政策和法规,使 AI 技术能够进行长期投资和快速扩展。

第二,能源基础设施发展。为支持 AI 基础设施的快速部署,美国必须确保充足且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对许可和监管过程进行谨慎改革是必要的,以加速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更快的建设、互联和为数据中心提供能源。

第三是全球市场准入。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也意味着确保我们的技术能够访问全球市场,出口管制和贸易协定可以调整,既解决国家安全风险又支持美国 AI 技术的全球分布。

最后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和劳动力发展。美国在 AI 领域的独特优势由我们强大的公私合作传统增强,CoreWeave 与微软、普林斯顿大学以及纽约和新泽西经济发展部门共同创立了新泽西 AI 中心,像这样的初步举措,发展关键的工作技能,促进创新,并确保经济和社区为 AI 驱动的未来做好准备。

9.png

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发表了如下观点:

史密斯指出,决定美国或中国谁将赢得这场竞赛的首要因素是谁的技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采用他强调,人工智能面向的是一个广阔的全球市场,其最终格局将由网络效应主导。

华为5G的启示:他提到华为在5G网络上的领先给美国的教训是,谁先一步占领市场,谁就很难被取代。华为通过构建技术标准、供应链网络和市场生态形成了强大的先发优势。

史密斯指出,全球78%的人口居住在中美之外的国家,这些地区的技术选择将决定最终格局。美国要引领世界AI发展,需要创新、更快的技术采用以及出口优势,要与世界连接,以正确的出口管制方法为世界服务,维持全球其他地区的信任。

关于美国人工智能发展策略

史密斯呼吁联邦政府支持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现代化的电网。他还提到,美国需要招募和培训稀缺的技术工人,如电工和管道工。他强调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联邦基础研究项目和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创新。此外,美国需要继续将学术实验室中的创新想法转化为公司和新产品,并支持AI开发者获得开放和广泛的数据访问。

史密斯警告称,如果美国不调整出口管制规定,美国的技术将很难在其他国家普及,难以继续领先于中国。他指出,过于严格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将其他国家推向中国供应商。

史密斯认为,AI有潜力成为人类发明的最有用的工具,它将影响经济的每一个部分,并决定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的竞争力和安全。

他强调,全球技术竞争不仅仅是关于最新的技术发明,还涉及到反映世界可以信任的价值观的产品。美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外展,推动其他国家政府和国际市场采用反映美国发明的标准和技术协议。

史密斯透露,微软已制定明确政策,禁止员工使用部分中国企业的AI工具,如DeepSeek。他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技术优劣问题,而是涉及技术路线主导权的战略选择。

史密斯在书面证词中提到,微软支持制定安全、可靠和可信的AI立法框架。他强调需要为AI系统设置“安全刹车”,特别是在管理关键基础设施(如电网)的AI系统中。

老张点评:

从以上几位的发言来看,奥特曼和苏姿丰实际上都是呼吁放松限制或者慎用限制,鼓励以宽松的环境让美国赢得竞争。

真正有杀伤力的就是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的发言,这货的发言真是刀刀见血,关键他能从华为通信的成功推导出一个法则---谁的技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采用谁就会赢!当时看完他的演讲老张我就惊出一身冷汗啊,这是学到我们成功的精髓啊,果然,加上克鲁兹这个有洞察力的铁杆反华分子,这个计策获得采纳!

我在网上看到他在今年元月3号写的博客,题目是美国人工智能的黄金机遇!表达他的人工智能观点--就是学习中国学习华为,让美国的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变得更多人可用。

10.png

这篇博客很长,有近2万字,我摘取一些跟我们人工智能有关的部分内容:

11.png

在这篇博客中,史密斯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一种工具,使员工较少的小企业主能够以新的方式与大公司竞争。它还提供了本世纪迄今为止最好的机会,帮助高中毕业生和其他高等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扭转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困扰全国的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现象。  

关键在于制定一项国家人工智能人才战略,让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美国人都有机会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工智能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个关键的机会是培养人工智能的流畅性,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就像他们今天使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软件应用程序和互联网一样。

 2025 年的第三个关键优先事项是促进美国的人工智能出口。即 “为美国人工智能产业开放市场,同时保护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保护我们的关键人工智能技术不被战略竞争对手和敌对国家收购”。从那时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提高了这一优先事项的重要性。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中美人工智能之间的竞争,其中大部分竞争可能会在未来四年内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市场上上演。

虽然美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将重点放在通过出口管制来保护安全数据中心中的敏感人工智能组件上,但这场竞争中更重要的因素是中美两国竞相将各自的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鉴于技术市场的性质及其潜在的网络效应,中美之间这场争夺国际影响力的竞赛很可能会由最快的先行者获胜。因此,美国需要一个明智的国际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 

从过去 20 年的电信设备出口中可以得出这一基本经验。最初,朗讯(Lucent)、阿尔卡特(Alcatel)、爱立信(Ericsson)和诺基亚(Nokia)等美国和欧洲公司制造了定义国际标准的创新产品。但随着华为在创新方面的投资,以及中国政府对其产品销售的补贴,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中国产品的采用率超过了竞争对手,成为许多国家电信网络的支柱。这为后来成为特朗普政府 2020 年重要议题的华为 5G 产品及其对国家和网络安全的影响奠定了技术基础。

进入本世纪下半叶,早期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有意复制其成功的电信战略。中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获得稀缺芯片的补贴,并承诺在当地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中国明智地认识到,如果一个国家在中国的人工智能平台上实现标准化,那么它很可能会在未来继续依赖该平台。 

美国的最佳对策不是抱怨竞争,而是确保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这就要求我们迅速有效地推广美国的人工智能,将其作为一种更优越的选择。这将需要美国盟友和朋友的参与和支持。 

美国目前拥有多重优势。美国公司目前拥有更好的技术,从芯片到人工智能模型,再到软件应用。此外,包括微软在内的许多美国公司已投入巨资,打造比大多数中国产品更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我们正在设计能够保护网络安全、隐私、数字安全和其他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通过符合美国政府最高网络和物理安全标准的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这种技术。

北美、欧洲和亚太民主国家之间强有力的国际监管合作也越来越多地支持着这一点。如果特朗普政府能在过去四年中通过包括七国集团在内的国际人工智能外交所采取的最佳人工智能措施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美国将为世界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

同样重要的是,美国科技公司和私人资本市场正在投入巨资,将美国的人工智能平台推广到世界各地。在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达成的历史性《亚伯拉罕协议》的基础上,美国正在与中东的关键国家和主权投资者建立更强有力的技术和经济联系。所有这一切正在创造一种强大的方法,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在电信领域对抗中国政府补贴的手段。 

微软本身比任何其他实体都更能代表这一努力。去年,我们与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我们打算在三年内在14个国家投资350多亿美元,建设可信、安全的人工智能和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这是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目前已覆盖 40 个国家,包括中国经常重点投资的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为了增强我们的能力,我们正在与阿联酋的主权人工智能公司 G42 合作,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引入肯尼亚。我们正在与贝莱德(Blackrock)和MGX合作,创建一个国际投资基金,以增加高达1000亿美元的投资。

展望未来四年,我们有很多理由对美国人工智能的作用持乐观态度。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拥有坚实的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世界上最强大、最具创新精神的私营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动力。只要政府政策考虑周全,我们就能通过国内大学资金充足的基础研究和对私营部门创新的广泛支持,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 

我们强大的教育体系可以传播新的人工智能技能,为我们的经济注入活力。技术平台和非营利组织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我们拥有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商业部门,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表现出色。如果特朗普政府能够制定一项强有力的国家人工智能人才战略,并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政府本身的效率和效益,那么美国将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最后,通过推动国际社会采用美国的人工智能,美国在与中国的基本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美国产品比中国同类产品更值得信赖,我们的私营部门在投资全球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无与伦比。通过对出口管制政策采取平衡和常识性的方法,美国可以巩固对全球采用人工智能至关重要的外交关系。 

未来的关键在于汇聚美国全社会、私营部门、教育和非营利机构以及政府所能提供的最佳资源。以技术合作为基础的团队精神将为人工智能的黄金机遇和下一代美国的繁荣奠定基础。

客观地说史密斯观点是符合实际的。

此外,对于华为昇腾AI芯片被美国全球封杀,还有个爱穿皮衣的人也是功不可没,他几年前就一直在喊华为是他们的头号竞争对手!

12.png

毛主席说过:“所谓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所以在这场中美人工智能的竞赛中,我们也要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个别媒体不要傻傻给人抬轿子!

针对美国制定更加严格的半导体限制措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国恶意封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表明严正立场。美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断加码对华芯片出口管制,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这种行径阻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害己。

我坚信,我们中国人更有智慧,在这场人工智能的竞赛中,我们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者,因为人工智能最终要落地必须有应用场景和需求的支持,而在这方面,优势在我!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49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龙芯3A5000/3A6000桌面终端与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CB设计软件UniVista Archer成功适配,实现了电子系统设计平台从电子硬件设计工具到硬件研发平台的全国产化链路闭环。这一突破标志着龙芯终端在电子设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芯”的自主设计提供坚实底座。

本次适配,龙芯中科与合见工软紧密协作,克服技术兼容、性能优化等多方面挑战,确保UniVista Archer在龙架构平台上的稳定运行与高效表现。用户可以在龙芯桌面终端上轻松通过国产UniVista Archer EDA软件开发国产芯项目。

1.png

2.png

3.png

合见工软Archer在龙芯终端上运行

合见工软UniVista Archer可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需求,为电子系统和PCB板级设计工程师带来更高的性能与可靠性,让用户轻松无缝切换国产EDA软件平台。

4.png

功能介绍

  • 支持大规模PCB设计

    PCB层数不受限制,pin数高达百万规模。满足复杂大规模电子系统的设计需求,同时保证高性能与高可靠性功能。UniVista Archer PCB EDA软件拥有高效灵活的铜皮设计,简单易用的走线推挤功能,具有丰富的规则约束管理和严谨的DRC检查,支持电子系统设计全流程上完整的交换数据输入输出,支持输出经过验证的光绘生产数据和打孔数据等。

5.png

6.png

  • 支持用户历史设计数据导入

    兼容性强,为设计师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UniVista Archer兼容多种设计格式,支持一键导入,转换结果与原数据高度一致;作为国产化替代优秀方案,完全可以兼容用户已有历史数据并直接使用,无需繁琐的手动调整甚至重新建库及设计。避免用户因工具切换导致的设计周期延长和资源浪费。

7.png

8.png

  • 易学易用

    支持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和偏好定制快捷键、手势操作、客制化菜单等,对用户友好,轻松上手。Archer软件支持全中文界面,用户可以轻松识别功能菜单及复杂的提示和报告内容。

9.png

此次龙芯终端与合见工软UniVista Archer系统设计平台的成功适配,实现了国产EDA在龙芯CPU与国产操作系统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兼容已有历史数据导入,让用户无缝切换纯国产电子系统研发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国内电子厂商依赖国外工具链的“卡脖子”问题,为电子系统设计和工业软件领域的自主可控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龙芯中科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为专业的服务器设计与制造商,神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3706)旗下子公司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推出了支持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的最新产品。这些更新的服务器解决方案可提供更高的性能和能效,以应对人工智能、云服务和数据分析等现代业务工作负载日益增长的需求。

先进算力 高效节能 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

先进算力 高效节能 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

AMD 企业和高性能计算业务副总裁 Derek Dicker 表示:"新的 AMD EPYC 4005 系列处理器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让客户更容易获得所需的性能与能效。我们帮助企业能够以经济实惠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计算基础设施,同时满足现代工作负载对性能、安全功能和效率的需求。"

最新的 AMD EPYC 4005 处理器提供多达 16 个内核,可满足小型企业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需求

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基于最新的AMD "Zen 5 "架构,具有卓越的性能和能效—对于面临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增强型工作负载需求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这些高性能 CPU 是小型企业和24x7全天候托管服务提供商的理想选择,既能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又能保持小型企业所需的成本效益。

搭载AMD EPYC 4005 系列处理器的服务器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实现了出色的平衡,是需要经济型服务器解决方案的企业的理想选择。凭借精简的内存、I/O 配置和内置安全功能,这些服务器可应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数据存储的复杂需求,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业务性能。
MiTAC 神雲科技推出搭载AMD EPYC 4005系列的卓越服务器平台为现代企业环境提供经济、节能的性能 MiTAC基于AMD EPYC 4005系列处理器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整合了 "Zen 5 "架构的强大功能,支持多达16个SMT内核和DDR5内存,为小型企业、托管IT服务和云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卓越的性能、能效和可扩展性。这些解决方案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数据分析和云服务而设计,在成本效益和性能之间实现了理想的平衡。

MiTAC 搭载 AMD EPYC 4005 系列处理器的服务器具有内置的可管理性和安全功能,是 24/7 全天候运行、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数据中心环境整体效率的完美选择。这些系统既能满足现代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又能为提供 "低成本、高能效 "服务器实例的云计算供应商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TYAN HG68-B8016:面向云游戏和高性能工作负载的可扩展云服务器

TYAN HG68-B8016是一款 6U 多节点服务器,专为满足云游戏环境和其他高性能工作负载的密集需求而设计。该系统支持5个单路 AMD EPYC 4005 系列节点,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和性能。每个节点包括 4 个 DDR5-5600 DIMM 插槽、2 个 NVMe M.2 插槽、1 个 PCIe 5.0 x16 插槽和 2 个 PCIe 4.0 插槽,是满足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和云计算需求的理想选择。 TYAN HG68-B8016 打破了传统的多节点服务器配置,为性能和可扩展性设定了新标准,可支持各种现代计算工作负载。

TYAN GX40-B8016:高效的 1U 单路服务器,实现经济高效的云基础设施

 TYAN GX40-B8016是专为云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优化的紧凑型 1U 单路服务器解决方案。该服务器搭载AMD EPYC 4005 系列处理器,提供 4 个 DDR5-5600 DIMM 插槽,支持多达 4 个内部 SATA 硬盘、2 个 NVMe M.2 插槽和 1 个 PCIe 5.0 x16 插槽。TYAN GX40-B8016 专为提高效率和可扩展性而设计,对于注重能效和性能的企业而言,它无疑是构建强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高性价比选择。

TYAN S8016:面向云服务提供商的紧凑型高性能解决方案

此外,MiTAC还推出了专为云服务提供商(CSP)设计的紧凑型micro ATX主板--TYAN S8016。这款单路服务器解决方案支持 AMD EPYC 4005 系列处理器,配备 4 个 DDR5-5600 DIMM 插槽、1 个 PCIe 5.0 x16 插槽、2 个 PCIe 4.0 插槽和 2 个 NVMe M.2 2280 插槽。TYAN S8016 是空间受限的数据中心环境的理想之选,它将强大的性能与先进的功能相结合,实现了现代云服务的高效运营和可扩展基础架构。

关于神雲科技

神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iTAC Computing Technology Corp.)为神达控股集团(MiTAC Holdings)旗下子公司,凭借自 1990 年以来的深厚产业经验,提供多元、节能高效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专注于人工智能(AI)、高效能运算(HPC)、云端运算及边缘计算,神雲科技采用严谨的方法,确保不仅在单机(Barebone)层级,更重要的是在系统与机柜层级,皆能达到无与伦比的质量,充分发挥卓越效能与系统整合。这项对质量的承诺,使神雲科技在业界独树一帜。神雲科技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HPC 及 AI 应用,提供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确保最佳效能与高扩展性。

神雲科技拥有全球布局与端到端的服务能力,涵盖研发、制造到全球技术支援,提供灵活且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企业的多元化需求。凭借 AI 及液冷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 Intel DSG 与 TYAN 服务器产品的整合,神雲科技致力于打造兼具创新、效率与可靠性的服务器技术与产品,助力企业迎接未来挑战。

神雲科技官网: https://www.mitaccomputing.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电脑品牌技嘉科技再度以创新实力闪耀国际舞台。继荣获红点与 iF 设计奖等多项国际殊荣后,技嘉全新旗舰 AI 笔电 AORUS MASTER 16 再获 COMPUTEX 2025 Best Choice Award 肯定,表彰其领先的 AI 算力和性能、以使用者为核心的设计思维,以及沉浸式影音娱乐体验。此奖项进一步巩固技嘉于 AI PC 时代的领导地位,也彰显其在智慧运算中持续重新定义创作、游戏与沉浸体验的影响力。

技嘉 AORUS MASTER 16 AI 笔电荣获 COMPUTEX 2025 Best Choice Award,领先实力获国际肯定

技嘉 AORUS MASTER 16 AI 笔电荣获 COMPUTEX 2025 Best Choice Award,领先实力获国际肯定

AORUS MASTER 16 无与伦比的 AI 计算性能使其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搭载 Intel® Core™ Ultra 9 处理器 275HX 与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高端笔电显卡,支持全光线追踪、大型语言模型(LLM)推论与 AI 生成内容创作等高阶应用;搭配领先业界的 WINDFORCE Infinity EX 散热技术和双风扇,可解热 230 瓦 ,结合 0dB 静音模式与 Icy Touch 冰感键盘操控区让系统在高负载下依然能够稳定运作并为玩家创造静音且冰感的舒适体验。

为提供沉浸式体验,AORUS MASTER 16 采用16寸 OLED 荧幕,支持 240Hz 刷新率、100% DCI-P3 广色域、Dolby Vision® HDR 与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 认证,带来细腻与色彩精准的视觉飨宴,特别适合游戏与创作场景。荧幕同时支持 NVIDIA G-SYNC 技术,有效消除画面撕裂,确保高速动作场景能流畅呈现。音效方面则搭载 Dolby Atmos® 与双振膜喇叭,提升 20% 重低音输出,营造剧院级环绕音效,实现深度沉浸感受。

在 AI 互动体验方面,AORUS MASTER 16 搭载技嘉智慧 AI 夥伴 GiMATE,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透过按下实体热键「Press and Speak」直觉操作,使用者可自然地利用语音指令快速调整性能模式、风扇转速与音效设定。内建的 GiMATE Creator 更可直接串联 Hugging Face,无缝在地端使用AI 模型,技嘉专为 AI 开发设计的一站式行动平台。

AORUS MASTER 16 获奖笔电也将于 COMPUTEX 2025 中与技嘉全系列 AI 创新产品共同展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新推出的制造执行系统可帮助制药与生物制药制造商简化系统管理、提高灵活性并加快价值实现进程

Rockwell Automation, Inc.(NYSE 代码:ROK),作为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罗克韦尔自动化近期宣布推出 FactoryTalk® PharmaSuite® 12.00。其最新版本的制造执行系统 (MES) 旨在满足监管严格的制药与生物制药制造环境的独特需求,助力企业简化系统管理、加快部署进程并提升规模化生产效率。

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 PharmaSuite 12.00,加速安全、可扩展的部署

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 PharmaSuite 12.00,加速安全、可扩展的部署

随着制药行业在确保合规的同时追求更快的生产节奏,BioPhorum 指出,当前 MES 普遍存在成本高昂、实施周期长且难以满足现代生产灵活需求等痛点。PharmaSuite 12.00 直接解决了上述问题,为监管严格的生命科学生产提供了一个简化、可配置且面向未来的平台。

最新版本采用模块化架构并新增云就绪功能,助力制药企业提升运营敏捷性,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该版本还强化了网络安全防护功能,全面满足监管严格的生命科学领域对合规性与数据完整性的严苛要求。

罗克韦尔自动化 MES 业务经理 Martin Petrick 表示:"PharmaSuite 12.00 标志着生命科学制造企业在实现模块化数字生产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同时确保性能、可用性、合规性和安全性达到最高标准。" "通过支持云端、本地或混合模式的灵活部署方案,制造商能够更快扩展运营规模、简化全球推广流程,并大幅缩减验证时间与成本。"

 FactoryTalk PharmaSuite 12.00 的主要新功能包括:

  • 基于云的部署:基于 Kubernetes 和 Linux 容器技术,显著提升系统搭建与维护的速度及可靠性

  • 新设置工具 (MICKA):自动执行安装和验证步骤,减少监管严格环境中的人工操作

  • 模块化设计:容器化组件实现跨厂区快速扩展和标准化部署

  • 内置监控:集中式工具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加快故障处理速度

  • 强大的网络安全:使用经过认证的安全开发实践构建,满足行业标准

  • 轻松简便的升级:全新升级引擎确保系统保持最新功能和安全更新

FactoryTalk PharmaSuite 12.00 凝聚了罗克韦尔自动化超过 15 年的持续研发与行业专业知识。此次升级进一步为制药与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符合监管要求的现代化 MES 平台,有效支持规模化生产、快速部署和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

单击此处了解有关 FactoryTalk PharmaSuite 的更多信息。 

关于罗克韦尔自动化

罗克韦尔自动化(NYSE 代码:ROK)是工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人类的想像力与科技的潜力,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世界更具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罗克韦尔总部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截至 2024 财年年底,约有员工 27,000 名,业务遍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如需进一步了解罗克韦尔如何帮助各工业企业将互联企业变为现实,请访问 www.rockwellautomation.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支持最高8A电流

  • 通过减少元件数量与占用面积以节省空间

  • 具备高可靠性,适用于汽车和工业应用等高温环境

1.png

产品的实际外观与图片不同。
TDK标志没有印在实际产品上。

TDK株式会社(TSE:6762)宣布扩展其MPZ1608-PH系列大电流积层贴片磁珠,适用于汽车及商用电源线路(长x宽x高-1.6x0.8x0.6mm)。该系列产品已于2025年5月量产。

此款1608尺寸的电源线路用贴片磁珠实现了8A额定电流,达到业内最高水平*。贴片磁珠作为电源与信号电路中的噪声抑制元件使用。在8A及以上电流的电路中,通常需要并联两个或多个贴片磁珠。此方式存在电流在铁氧体磁珠间分布不均的缺点。TDK的新产品通过减少传统方案所需元件数量,既简化了电路结构,又提升了电源电路质量。

与使用两个传统1608尺寸贴片磁珠的电路相比,MPZ1608-PH系列可将元件占用面积减少一半。该系列元件具有高达+125 °C的额定工作温度,专为汽车及工业设备等高温环境设计,具备高可靠性。

凭借与市场需求适配的独有材料与结构设计,TDK正致力于扩展汽车、工业设备及消费设备领域的高额定电流产品系列。这些贴片磁珠将作为EMC元件,助力提升电源电路品质。

*截至2025年5月, 根据 TDK

术语

  • EMC:电磁兼容性

主要应用

  • 各类设备的电源电路:

    车载ECU、动力总成、车身控制、汽车多媒体(车载智能通信)、
    基站、个人电脑、服务器、机顶盒、智能电网、机器人、智能手机、平板设备等。

主要特点与优势

  • 支持最高8A电流

  • 减少元件数量与占用面积

  • 具备高可靠性,适用于汽车应用等高温环境

1747187429126.jpg

关于TDK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先进电子公司。TDK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旨在将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铁氧体予以商业化。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软件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5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44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5,000人。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在有助于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同时,通过采用超小型封装节省空间

1.png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MinebeaMitsumi Inc.) 旗下的艾普凌科有限公司(总裁:田中诚司,总部地址:东京都港区,下称“ABLIC”)今天推出实现了业界最快(※1)的过电压检测响应速度的车载用高耐压电压检测器IC「S-19116系列」。

「S-19116系列」实现了业界最快(※1)的检测响应时间Max.6.8μs,工作时消耗电流为2.0μAtyp.的低消耗电流。

通过同时实现检测响应速度的高速化和暗电流的低电流化,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并且是一款有助于实现低暗电流化的产品。

「S-19116系列」还采用了超小型的HSNT-6(1.96×2.46×t0.5mm)封装,成为对应车载用设备当今日益渐增的节省空间需求的产品。

 (※1) 截至2025年5月 根据本公司调查

[主要特点]

  1. 实现了电压检测响应速度快,且电流消耗低

  2. 采用超小型封装,可节省空间

  3. 输入监视电压的SENSE端子可以输入-30V至45V的宽范围电压

  4. 车载品质

[应用案例]

车载用 (引擎、变速器、汽车悬架、ABS、EV / HEV / PHEV关联器械等)
车载电池的电压检测

[产品应用示例]

  • DC/DC Converter / DC-DC控制器

  • On Board Charger (OBC) / ★车载充电机

  • ADAS Domain Controller / ★高级辅助驾驶域控制器

  •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 电池管理系统

  • Inverter / 逆变器


2.png

[产品详情]

https://www.ablic.com/cn/semicon/datasheets/automotive/automotive-voltage-detector-reset-ic/s-19116xxxa/

[网站]

https://www.ablic.com/

该产品系列是MinebeaMitsumi绿色产品 ,已获得杰出环保贡献产品认证。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双输出 8 相控制器搭配AOS DrMOS功率级模块,为 AMD AM5 台式机系统和 Navi44/48显卡平台提供完整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日前,集设计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为一体的著名功率半导体及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Limited(AOS, 纳斯达克代码:AOSL)推出专为高性能计算平台设计的双输出8相控制器AOZ98252QI,该产品具备仅2.5mA的超低静态功耗,并集成AMD SVI3高速接口与SMBus数字控制功能,可搭配AOS DrMOS功率模块,为显卡及台式机系统提供高效、完整的电源解决方案。此次推出的AOZ98252QI控制器凭借其先进的电源管理架构,进一步优化了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能效表现,满足新一代AMD AM5台式机系统及Navi44/48显卡平台的严苛需求。

AOZ98252QI电源控制器展现了卓越的电源管理能力。这款创新产品采用双路输出架构,支持8+0至4+4的灵活配置方案,完美适配GFX/SOC和Vcore/SOC的供电需求。其核心搭载了AOS自主研发的先进瞬态调制技术(A2TM),通过创新的变频迟滞峰值电流控制模式配合独有相电流检测技术,为工程师带来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实现超快的动态响应速度;二是确保瞬态和直流负载下的最优电流平衡;三是显著提升设计灵活性。这些技术突破不仅能有效精简外部元件数量,降低BOM成本,同时更能大幅缩短开发周期,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电源解决方案。

此次推出的创新电源解决方案在各类工作状态下均能保持超低静态功耗,完美契合新一代显卡和台式系统对能效的严苛要求。该方案严格遵循AMD SVI3 2.0规范标准,其内置的SMBus接口支持灵活的应用定制配置,用户可直接通过产品寄存器进行参数设置。这一智能化设计不仅大幅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手工焊接调试需求,更可通过AOS专属图形用户界面(GUI)或定制嵌入式控制(EC)实现高效参数配置。控制器还具备寄存器设置存储功能,既支持开发阶段的参数调试,也能保存最终确定的配置方案,为工程师提供全方位的开发便利。

AOZ98252QI电源控制器为工程师们提供全方位的电源保护与预警功能,包括欠压保护 (UVP)、过压保护 (OVP)、过流保护 (OCP) 和过热保护 (OTP)。通过简单的SMBus编程即可灵活配置故障保护策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此外,该解决方案支持通过SMBus接口实时监控关键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压(VIN/VOUT)、温度、输出电流、电源状态以及Psys/Isys输入报告等遥测数据,为系统健康状态提供全面可视化管理,助力开发者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高性能计算平台。

AOZ98252QI控制器与 AOS 的全系列 DrMOS 功率级模块搭配使用,为设计工程师提供兼具高性价比与卓越性能的显卡和计算机系统核心电源解决方案。以AOZ5310NQI-AAOZ5517QI-03 DrMOS解决方案为例,其采用紧凑型QFN5x5封装,不仅完美满足显卡和台式机系统应用的严苛功率需求,更以业界领先的稳健性能,助力工程师轻松实现高端系统设计目标。

全新的AOZ98252QI控制器凭借业界领先的超低静态功耗特性,与AOS DrMOS功率级模块产品完美配合,为客户提供兼具高性价比、高功率密度和卓越性能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已获得AMD官方认证,我们的核心客户正积极将其导入新一代显卡和台式机产品的设计中,对方案的优异表现充满信心。

——  Daniel Lenskold 

AOS电源IC产品线产品市场总监

技术亮点

  • AOS 创新瞬态调制器(A2TM) 技术:采用变频率迟滞峰值电流模式,实现快速瞬态响应和动态相电流平衡

  • 双路输出,支持8+0 至 4+4 灵活相位配置

  • 完全兼容AMD SVI3 与 CPU 的接口符合 AMD 2.0 规范

  • 超低静态电流(PSI6模式下仅2.5mA)

  • 支持自动相位管理与DCM模式切换功能,显著降低功耗

  • 提供直观GUI界面,简化补偿电路设计

  • 支持EC编程配置,内置MTP存储功能

  • 支持多源行业标准DrMOS,确保平台兼容性

  • 采用紧凑型QFN 6x6-52L封装

关于AOS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Limited(AOS,中文:万国半导体) 是专注于设计、开发生产与全球销售一体的功率半导体公司,产品包括Power MOSFET、SiC、IGBT、IPM、TVS、高压驱动器、功率IC和数字电源产品等。AOS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经验,涵盖了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最新进展,使我们能够推出创新产品,满足先进电子设备日益复杂的电源需求。AOS的差异化优势在于通过其先进的分立器件和IC半导体工艺制程、产品设计及先进封装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高性能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AOS 的产品组合主要面向高需求应用领域,包括便携式计算机、显卡、数据中心、AI 服务器、智能手机、面向消费类和工业类电机控制、电视、照明设备、汽车电子以及各类设备的电源供应。请访问AOS官网 www.aosmd.com,了解更多产品相关信息。

来源:AOSemi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912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