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英飞凌成为全球首个凭借在安全控制器中采用后量子加密(PQC)算法而获得Common Criteria EAL6认证的公司

  • 获得国际认证是迈向量子弹性世界的关键一步

  • 后量子加密技术帮助保护数字基础设施免受量子计算机在将来带来的潜在威胁

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携手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BSI[1]在通往弹性量子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英飞凌成为首个凭借在安全控制器中采用后量子加密算法而获得行业领先认证Common Criteria EAL6的公司。这种加密算法提高了 eSIM5G SIM 和智能卡应用(包括个人身份证、支付卡和电子健康卡)的安全性,使其免受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威胁。该认证是实现未来日常生活量子安全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预计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量子计算机将变得足够强大,足以破解当前的加密算法,从而危及到大众数字生活的安全。像电子身份证这样目前正在签发且有效期长达多年的文件需要能够抵御未来量子计算机的攻击。现在发送的加密信息和电子邮件亦是如此,因为它们在存储后也会受到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基于模格的密钥封装机制(ML-KEM[2]等后量子加密算法专为抵御此类攻击而设计,能够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因此这些算法的安全实施对于抵御传统安全攻击至关重要。

英飞凌的最新成就表明,公司致力于提供面向未来的安全解决方案。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总裁Thomas Rosteck表示:“凭借在后量子密码学领域的创新和对算法开发的积极贡献,英飞凌在寻找与时俱进的PQC解决方案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量子计算机无疑将成为现实,因此,我们需要果断推进向后量子加密技术的迁移。成为首家获得Common Criteria EAL 6后量子安全认证的公司,既表明了英飞凌在后量子世界中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帮助维护客户数据安全的决心,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安全行业的领先优势。”

配图2: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总裁Thomas Rosteck.jpg

英飞凌科技安全互联系统事业部总裁Thomas Rosteck

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BSI)局长Claudia Plattner表示:“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威胁正日益趋近真实而紧迫。BSI一贯支持并要求使用后量子加密技术,以确保文件和应用的长期安全。因此,推出适用于众多日常应用的量子安全IT产品是一座真正的里程碑!”

Common Criteria国际标准提供了全球认可的IT产品和系统安全指导方针与要求。BSI通过对英飞凌PQC算法的安全实施进行Common Criteria EAL 6认证,强调了抵御传统攻击(如故障攻击)和量子计算机攻击的重要性。采用ML-KEM 算法的TEGRION™安全控制器是英飞凌最新的28 纳米安全控制器系列,该控制器基于英飞凌革性的安全架构 Integrity Guard 32Common Criteria计划由多国政府联合制定并得到全球各国政府的认可。该认证可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进行。英飞凌的TEGRION™安全控制器已通过德国 BSI根据德国认证计划进行的评估和认证。

EAL6高级评估保障等级表明产品或系统已经过可证明其安全声明的全面、严格评估。获得认证的安全控制器集高性能处理能力和先进加密功能于一身,为后量子加密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这项认证,英飞凌树立了业界新标准,为后量子加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更加安全的数字未来铺平了道路。随着PQC时代的迅速到来,英飞凌将继续致力于开发更加先进的量子弹性解决方案。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market-new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1] Bundesamt für Sicherheit in der Informationstechnik / 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

[2] 基于模格的密钥封装机制(ML-KEM)是一种后量子密钥封装机制,该机制通过兼顾格问题的难度与模代数结构实现安全的密钥建立和封装。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分析报告由标准普尔全球市场信息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撰写,而非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 Ratings),后者是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的一个独立管理部门。如引用本分析中的任何评论/数据,请注明来源于标普全球市场信息公司。

电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汽车行业 “硅含量 ”的不断提高,刺激了对高效电子废物管理和循环供应链的需求。

该分析的主要亮点包括

据联合国估计,只有 22.3% 的电子废物是按照当地法规收集和回收的,前沿市场的回收工作零散且往往具有危险性。欧盟正在审查其电子废物指令,新的《巴塞尔公约》规则也将于 2025 年 1 月生效,这些法规要求更严格的出口通知和许可。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预测显示,从 2024 年到 2032 年,电子废弃物的贸易量将每年增长 4.4%,而交易的设备将增长 3.9%,其中计算机和视听设备的增长速度较慢。

2005 年至 2024 年,电子废弃物仅占全球电气和电子设备贸易的一小部分,但其价值,尤其是贵金属回收价值,却大幅增长,2022 年至 2024 年将占电子废弃物贸易价值的 35%。主要出口国包括北美和欧洲,韩国是北美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而主要进口国是亚洲市场,占2023年贸易额的47%。

2025-02-28 SCE ewaste.png

如需与我们的专家交流,请联系 press.mi@spglobal.com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Charlie Ice

2024年,得益于智能家居技术的进步、连接的增强以及行业标准的演进,物联网(IoT)继续迅速扩张。展望未来,2025年将迎来更多创新,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和楼宇领域。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1.AI/ML将通过无线技术赋能边缘智能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将提高我们生活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特别是在智能家居和楼宇领域。然而,将智能设备生成的大量数据流传输到云端,会缩短电池寿命并增加系统响应时间。对于许多边缘设备而言,在本地运行AI/ML的部分计算将极大地提高整体系统性能。恩智浦eIQ Neutron神经处理单元 (NPU) AI加速器等硬件创新,以及 eIQ Toolkit 和新发布的 eIQ Time Series Studio等软件,能够在嵌入式设备上实现边缘人工智能。Wi-Fi和Thread等无线技术将这些智能设备连接到本地网络和互联网,实现云连接和设备间通信。结合Matter技术,到2025年,边缘设备将具备无缝连接和互操作性,从而实现新一代AI/ML功能。

AI/ML提高了边缘的自动化水平。了解更多有关MatterAI/ML联手打造自动化家居的详情。

2.互操作性将为智能能源管理奠定基础

全球各地的法规和减少碳足迹的举措正在推动家庭和楼宇提高能效。实现更高的能效水平,需要智能能源协调,实现电网、家用发电机、存储系统和主要电器的无缝协作,优化整体能耗。例如,如果太阳能电池板不能产生足够的电力,且电网需求量很大,洗衣机可能会延迟启动一批衣物的洗涤。为了实现这种高度的协调,电器、太阳能系统和智能电表必须具备互操作性,并使用统一标准进行通信。Matter技术的进步使这一愿景在2025年更加切实可行,而恩智浦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工具,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能效。

提高能效需要可互操作的设备及能源协调。了解Matter和能源管理的最新动态。

3.Thread终端设备加速普及,将改善智能家居基础设施

实现真正自动化家居的关键在于Thread提供的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网状网络。Thread支持设备依靠单个小型电池运行数年,并通过其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网状网络保持稳定的连接。Thread基于IPv6构建,完全兼容Matter,并补充了高数据速率的Wi-Fi网络。最新的1.4版Thread增加了多项增强功能,预计将在2025年加速普及。例如,Thread可提供标准化的方法,与新设备和边界路由器共享网络凭证,允许它们全部加入同一个Thread网络。1.4版还支持通过Wi-Fi和以太网扩展Thread网络,增强其网络的稳健性。这些改进将加速Thread在2025年的普及,更多设备将加入Matter生态合作体系,智能家居更加互联、自动化和节能。

Thread的改进将加速智能家居的普及。更多信息,请参阅恩智浦Thread Wireless Wednesday文章

1.png

恩智浦的无线MCU支持Wi-Fi、蓝牙、Thread和Matter,提供从Thread Border Router到Thread End Device的全面的解决方案

4.无线连接的增长将使楼宇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

2025年,无线连接不仅将提高家居的智能化水平和能效,还将在智能楼宇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无线互联传感器、恒温器及其它物联网设备将把现有建筑转变为智能楼宇。智能楼宇通过智能方法高效优化能源使用,例如,当会议室空无一人时关闭窗帘,自动调整暖通空调的使用,并根据外部光线条件调节灯光亮度。通过无线连接与边缘智能的结合,多种楼宇系统可以进行升级改造,以预测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此外,随着新系统采用IP网络和包含多层安全性的标准化协议(如KNX IoT),楼宇的网络安全将得到提升。随着智能化、能效和安全方面的持续进步,2025年无线互联智能楼宇的转型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恩智浦与Geo合作,共同探索智能能源管理领域。了解恩智浦的努力以及双方合作的详细信息

5.智能家居和楼宇推动互联设备数量增加,互联设备共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025年,家居和楼宇中的互联设备数量将继续呈指数级增长。许多专家预测,该行业互联设备的年出货量将很快超过20亿台。这意味着智能家居和楼宇中将有数百个互联设备,且来自不同的制造商,设备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实现真正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家居或楼宇。在智能家居领域,Matter可提供标准协议,实现这一愿景。该协议允许不同的生态合作体系和设备无缝交互。无论来自哪个制造商或生态合作体系,Matter电灯开关都可以控制Matter灯泡。此外,Matter还支持通过网桥连接非Matter智能家居设备,旧设备也能加入统一的Matter智能家居。同样,在楼宇领域,连接标准联盟和KNX协会等组织正在为互联楼宇系统的创新奠定基础。这些共存方面的进步将支持众多智能设备协调工作,实现家居和楼宇的真正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家居和楼宇的增长将需要设备协同工作。观看视频,了解恩智浦如何推动连接共存的发展。

6.环境计算将推动家居和楼宇的自动化

环境计算利用位置信息使系统能够做出智能、环境感知的决策。确定人员或物体在家中或楼宇内位置的功能,为自动化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例如,智能门锁在检测到房主在门口时会自动解锁。在智能楼宇中,会议室可以根据进入的人员和室内人数自动配置照明、暖通空调和IT设备。超宽带(UWB)、Wi-Fi传感和蓝牙信道探测等技术,与边缘处理共同支持通过设备测距确定位置,通过环境传感确定运动或存在情况等能力,形成环境计算的基础。2025年,随着智能家居和楼宇的增长以及Aliro和Matter等新应用标准的发布,环境计算时代即将来临。

恩智浦的测距技术赋能环境计算。请参阅恩智浦智能家居创新实验室中的蓝牙信道探测

2.jpg

恩智浦的环境计算解决方案支持UWB和蓝牙信道探测等技术,可将自动化系统引入智能家居

7.物联网安全的法规和需求将继续增长

世界各国政府正在迅速制定新的法规,以提高物联网的安全性并保护消费者。欧盟颁布了《网络弹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和《无线电设备指令》(Radio Equipment Directive (RED))更新,以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美国政府与行业大型企业合作创建了美国网络信任标志(U.S. Cyber Trust Mark)。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许多品牌现在都在宣传其产品的安全性。智能家居和楼宇的物联网设备需要的不仅仅是加密保护,还要实现系统级安全,保护设备、通信以及它们运行的网络。Matter、Thread和Wi-Fi等标准包括多种网络和通信安全要求,而恩智浦EdgeLock安全区域等芯片安全解决方案则有助于满足这些要求并保护设备本身。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的安全要求将继续增长,设备制造商需要采用新的标准和技术来满足这些要求。

安全认证对物联网设备日益重要。了解恩智浦新一代无线MCU获得安全认证的相关信息。

作者:

3.jpg

Charlie Ice

恩智浦半导体无线产品市场营销

Charlie Ice负责恩智浦无线产品市场营销,专注于公司的无线MCU。他拥有超过十年在科技领域的产品管理经验,于2022年加入恩智浦。他在微控制器、数字电机与电源控制,以及测试与测量设备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在加入恩智浦之前,CharlieSilicon Labs负责汽车隔离产品的管理工作。他拥有莱斯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和理学学士学位。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微光集电推出全新黑光全彩系列4MP图像传感器——MIS40H1。基于微光集电“BSI+”技术平台及“ApexPixel®”像元技术打造,搭载了FDTI,ImgAOV,PixHDR等完全自主核心技术,具备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高温成像、低功耗等优势性能,并支持全实时录像(AOV)功能,以全场景真实稳定的全彩成像表现,进一步满足了黑光安防和AIoT物联网低功耗(AOV)应用的严苛需求。

1.png

高动态范围、高信噪比与高灵敏度

MIS40H1具备出色的高动态范围(HDR)高信噪比(SNR)高灵敏度(Sensitivity)特性,灵敏度高达11.7V/lux·s,MIS40H1在低至0.01 lux的暗光环境下仍能高效采集微弱光信号,结合43.5dB信噪比对图像噪声的深度抑制,在低照度环境下提升图像纯净度,输出清晰细腻的画面。同时,动态范围高达120dB,可在逆光或强光比环境下清晰还原暗部与亮部细节。通过多帧合成技术,MIS40H1能够在复杂光线场景下快速完成多曝光拍摄与图像融合,精准还原丰富细节。

图像预处理功能

MIS40H1内置的Fast AE/AWB、暗电流校正、太阳黑子去除和去坏点等功能,可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其中Fast AE/AWB功能可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快速调整曝光时间和白平衡,确保图像清晰且色彩准确,为用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图像捕捉体验。

支持AOV功能

MIS40H1集成的AOV功能,结合Fast AE技术,实现超低功耗与快速响应的完美平衡。其中,sensor的待机功耗仅为1.08mW,而工作功耗在30fps线性模式下也仅为135mW。通过Fast AE的智能曝光控制,MIS40H1在90fps高帧率模式下,AOV平均功耗可低至5.83mW,显著提升动态场景的流畅性与能效比。同时,AOV功能使sensor在系统启动时与主控芯片同步工作,显著缩短从启动到稳定输出图像的时间,确保设备快速响应。在长曝光或低功耗场景中,AOV支持主控芯片进入休眠,sensor通过Fast AE自主完成曝光并按需唤醒主控接收数据,大幅降低系统功耗,延长设备续航,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与能效比,从而可实现7*24小时全实时录像。

NIR 增强提升夜视清晰度

MIS40H1在近红外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具备高灵敏度和宽光谱响应的特点。MIS40H1在850nm波段和940nm波段的量子效率(QE)分别为44%和25%,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捕捉清晰、细腻的图像。此外,MIS40H1的光谱响应范围覆盖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确保昼夜成像无缝切换,画面一致性优异。

2.png

高温环境测试

1741058899453.jpg

MIS40H1

(低照环境高温80°C)

行业同规格产品

(低照环境高温80°C)

低照环境下80°C高温的对比测试中,MIS40H1在噪声控制、局部细节清晰度以及高温稳定性方面均优于行业同规格产品,能够有效确保在高温条件下输出清晰、稳定的高质量图像,无热噪、无色彩偏移,满足严苛环境下的成像需求。

户外低照度测试

1741058932353.jpg

MIS40H1

(户外低照度)

行业同规格产品

(户外低照度)

户外低照度的对比测试中,MIS40H1的感光能力、噪声控制、局部细节表现以及色彩表现均优于行业同规格产品,确保了在暗光场景中能够输出画质细腻、清晰准确且色彩自然的高质量图像。

户外夜视拖影测试

MIS40H1其在夜视及动态场景中表现出色,凭借DOL3曝光模式、高帧率输出(90fps)、ISP智能算法,有效减少动态拖影,确保移动目标清晰无模糊,可带来更加流畅和真实的视觉享受。

7.png

了解更多产品详情,欢迎联系微光集电相关销售人员。

关于微光

成都微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由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国内唯一一家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投资成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AI创新中心B区。公司专注于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致力于为大数据时代提供优质的图像传感器,为人工智能提供感知世界的“芯眼睛”。

成都微光集电拥有芯片产品全流程研发团队,具有包括工艺器件开发、电路设计、图像专用算法和AI算法、系统方案设计、产品测试和可靠性评价等全流程综合研发实力。公司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截止目前,已申请专利524项。公司主要建有安防消费、车载前装、工业视觉检测、科学定制等多条CIS产品线,有Rolling Shutter、Global Shutter和sCMOS像元库,应用领域主要有安防监控、车载、消费电子、医疗、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机器人、AR/VR、半导体装备、天文观测等。
成都微光集电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服务为宗旨,以实现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完全国产化为己任。我们愿与您一起在图像为王的时代,携手奋进,共创辉煌!

来源:成都微光集电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旗下Logger1000数据采集器顺利通过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基于EN 18031系列标准的网络安全评估,并成功获得TÜV 南德首张数据采集器REDRED Article 3.3 dDA网络安全认证证书。此次获证标志着阳光电源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网络安全方面取得成果,满足欧盟RED DA指令要求与规范,能够进一步为全球用户提供智能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用户对物联网设备网络安全的信任。

阳光电源Logger1000数据采集器

阳光电源Logger1000数据采集器

随着全球能源产业智能化进程加速,网络安全成为能源设备制造商与终端用户关注的重点。欧盟在其无线电设备指令(RED)的article 3.3 d/e/f条款中,明确规定了无线产品的网络安全标准,旨在保障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抵御潜在的黑客攻击及恶意入侵风险。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进入欧盟市场的相关产品都必须符合相应的网络安全要求。

在此次认证合作中,TÜV南德依据欧盟EN 18031系列标准及技术规范,对阳光电源Logger1000数据采集器展开了系统评测,涵盖资产搜集评估、威胁建模分析、固件升级及数据测试验证等关键环节。通过多维度安全核查,阳光电源的产品在硬件设计、软件迭代及数据传输等层面达到了网络安全防护要求,最终成功获得RED DA认证证书。这不仅彰显了阳光电源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能力,更印证了其"安全为先"的产品研发理念。

TÜV南德的网络安全服务可覆盖能源、汽车、消费品、医疗设备、建筑等领域,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培训,到执行安全认证项目, TÜV南德的专家团队凭借多年经验开发的网络安全服务结构、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监管专业知识,助力企业优化、完善其网络安全。

关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电源致力于持续推动清洁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以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氢能的布局,助力清洁能源转换的应用场景更丰富,用能方式更创意,使用体验更友好,最终实现让人人享用清洁电力。将自然资源转换成稳定便捷的清洁能源,架起连接之桥,筑桥、固桥、护桥、修桥,不断连接全球客户、产业上下游和生态伙伴,携手共筑可持续未来。

关于TÜV南德意志集团

TÜV南德意志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为蒸汽锅炉检验协会。发展至今,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在50个国家设立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近28,000名员工,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体系及专业知识。集团的技术专家在工业4.0、自动驾驶及可再生能源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均作出了显著的技术创新。

www.tuvsud.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生成式AI应用全面爆发。在此背景下,服务机器人作为大模型技术在端侧落地的关键场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与用户直接交互的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需要应对复杂场景下的感知、决策和控制任务,这对其实时数据处理的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通过在端侧集成AI大模型,服务机器人能够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显著降低了数据延迟,提高了响应速度,可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智能、高效的服务体验。

移远通信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方面不断开拓,其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融合前沿的LLM(大语言模型)、RAG(检索增强生成)与Agent(智能体)等业界主流技术,可助力实现 "情景理解、知识融合、智能交互、自主决策、任务执行"等多种功能,目前已在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速落地。

该方案基于移远边缘计算智能模组SG885G-WF,搭载高通QCS8550平台,具备高达48 TOPS的综合算力,可为方案功能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算力支持。在移远大模型解决方案的助力下,服务机器人可实现1s以内的意图识别,解码速率超过15 tokens/s,为用户带来更自然的语音交互以及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移远通信大模型解决方案全语音链路架构

移远通信大模型解决方案全语音链路架构

移远大模型解决方案可实现AI模型的端侧部署,不仅提升了响应的实时性,还确保了隐私安全,并能在无网环境下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推理成本。凭借卓越的性能以及高灵活性、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等优势,该方案在服务机器人的多种形态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可赋能多个实际场景的智能升级,例如:

医疗康养: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可以处理预约、咨询等日常任务,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能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智能客服:依托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能力,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问题和需求,高效处理各种咨询、投诉和售后服务场景,显著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接待导览:深度融合大模型能力的接待机器人和导览机器人,不仅能够实现智能迎宾、智能带路、智能问答、远程操控等功能,还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游览路线和讲解内容,广泛应用于企业展厅、博物馆、旅游景点、医疗机构等场合;

零售导购:在大模型技术的加持下,零售导购机器人不仅能回答消费者关于商品、价格、促销活动等问题,还可根据用户购物历史和偏好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搭配建议,同时提供便捷的店内导航服务,帮助客户快速找到商品,让购物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值得一提的是,移远通信大模型解决方案还具备全方位的工程化服务,能够从感知、规划、决策、执行等阶段,全面解决客户项目中的各种工程化问题,如针对应用场景对模型进行微调、多个模型的合理调度等,使得大模型方案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更完善的服务体验应用实践。

移远通信大模型解决方案推动服务机器人多场景落地

移远通信大模型解决方案推动服务机器人多场景落地

当前,大模型技术日新月异,移远大模型解决方案紧跟技术演进以及模型迭代,成功集成了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业界主流大模型,为服务机器人等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展望未来,移远将继续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端侧AI规模商用,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进程贡献更多价值。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5G/4G/边缘计算)、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GNSS定位模组、卫星通信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平台服务、认证与测试服务、RTK网络校正方案、工业智能、智慧农业等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至 marketing@quectel.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Lenovo发布最新系列的Yoga™和IdeaPad™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创新软件和突破性的概念验证产品,所有设计均旨在提高创造力、生产力和用户体验。Lenovo通过更多的Copilot+人工智能个人电脑、NVIDIA GPU驱动的高性能和节能设计扩展其人工智能产品组合,展现Smarter Technology for All(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愿景。

“我们将人工智能创新的极限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务必要记住,为所有人提供使用人工智能的机会同样是Lenovo理念的核心宗旨。与此类似,当我们努力重新定义科技力量的边界时,我们必须确保它始终扮演积极的力量。”Lenovo高级副总裁兼智能设备集团消费部门总经理Jun Ouyang表示,“随着Yoga Pro 9i Aura Edition、IdeaPad Slim 3x和Lenovo Yoga Solar PC Concept等创新产品的发布,Lenovo已经提供了一整套新设备和概念验证产品,让最终用户借助人工智能创新技术,让创造力大放异彩,让 ‘过程’不受个人电脑处理能力的限制。”

MWC 2025的创新亮点:

Yoga Solar PC Concept:太阳能供电笔记本电脑

Yoga Solar PC Concept融合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将高效太阳能电池板(转换率24%)与背触式电池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吸收太阳能。其Dynamic Solar Tracking(动态太阳能跟踪)系统可确保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获得最佳的能量收集效果。20分钟的阳光直射可提供长达1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这是将可再生能源集成到消费类笔记本电脑中的重要一步。

全新Lenovo Yoga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Aura Edition扩展

Lenovo扩展与Intel合作的Aura Edition系列,并推出搭载最新AMD Ryzen AI技术的Yoga笔记本电脑,所有产品都采用了人工智能增强型硬件和软件,为用户提供无缝、个性化计算体验:

  • Yoga Pro 9i Aura Edition (16”, 10) – 专为创作者打造,配备Intel® Core™ Ultra处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5070 GPU和Lenovo Creator Zone人工智能工具。其3.2K PureSight Pro串联OLED显示屏(1600尼特)可提供卓越的色彩精度。

  • Yoga Pro 7i Aura Edition (14”, 10) – 专为高性能和便携性而设计,配备Intel Core Ultra 9处理器、AI 驱动的Lenovo X Power调谐技术和3K OLED PureSight Pro显示屏。

  • Yoga Pro 7 (14”, 10) – 配备AMD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和3K OLED PureSight Pro显示屏,为用户提供流畅的创意体验。

  • Yoga Slim 7 (14”, 10) – 搭载AMD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的轻巧型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时间长达22.5小时,是移动创作者的理想之选。

  • Yoga 7 2-in-1 (16” & 14”) – 可变型Yoga 7二合一系列融合了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功能,采用360°铰链、AMD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和Lenovo AI Core,实现功耗和性能优化。可选Yoga Pen支持流畅、精确的创意工作,2.8K PureSight OLED触摸显示屏提供1,100尼特峰值亮度和120Hz刷新率。

IdeaPad: 人人都能使用的人工智能

  • IdeaPad Slim 3x (15”, 10) – 搭载Snapdragon® X的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为更多用户带来Copilot+ AI功能、45 TOPS NPU性能和超高效的电池续航时间。其人工智能增强效率可加速起草、编辑和视频通话,而快充功能仅需15分钟即可实现两小时的电池续航时间。通过MIL-STD-810H测试的金属A壳确保笔记本经久耐用,可扩展固态硬盘插槽为未来存储提供保障。

  • IdeaPad Pro 5、Slim 5和IdeaPad 5 2-in-1系列 – 这些机型采用AMD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和50 TOPS NPU加速技术,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IdeaPad Pro 5机型配备独立的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GPU,可用于执行密集型创意任务,而Slim 5则注重便携性。IdeaPad 5 2-in-1系列提供多功能可转换外形,可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模式之间轻松切换。

前瞻性概念验证产品:

  • Yoga系列太阳能套件 -受Yoga Solar PC Concept启发,这款可拆卸USB-C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技术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有阳光的地方为设备充电。

  • 内置NPU人工智能显示器 -人工智能驱动显示器配备独立NPU,使非人工智能人工电脑也能运行人工智能应用。 它能根据用户的位置自动调整旋转、升降和俯仰。

  • Lenovo人工智能棒 -包含32 TOPS NPU的插入式AI加速器,通过USB-C Thunderbolt连接,可为任何个人电脑提供大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增强图形等人工智能功能。

  • 智能连接:人工智能驱动的多设备生态系统 -Lenovo和Motorola通过人工智能支持的语音命令扩展智能连接功能,使用户能够搜索文件、控制设备,并简化跨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工作流程。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定价和供货情况与起价:

  • Yoga Pro 9i Aura Edition (16”, 10) – 2025年6月,1,699欧元起(含增值税)

  • Yoga Pro 7i Aura Edition (14”, 10) – 2025年3月,1,399欧元起(含增值税)

  • Yoga Pro 7 (14”, 10) – 2025年4月,1,399欧元(含增值税)

  • Yoga Slim 7 (14”, 10) – 2025年3月,999欧元(含增值税)

  • Yoga 7 2-in-1 (16”, 10) – 2025年3月,1,299欧元(含增值税)

  • Yoga 7 2-in-1 (14”, 10) – 2025年3月,1,099欧元(含增值税)

  • IdeaPad Slim 3x (15”, 10) – 2025年3月,599欧元(含增值税)

  • IdeaPad Pro 5、Slim 5和IdeaPad5 2-in-1 – 在部分市场有售,起价请咨询

要了解新闻稿全文及Lenovo其他公告的更多详情,请访问Lenovo MWC 2025新闻套件

LENOVO、YOGA 和IDEAPAD是Lenovo的商标。MOTOROLA、风格化M标识、MOTO和MOTO系列标识是Motorola Trademark Holdings, LLC. 的商标。 Intel、Intel Core和 Thunderbolt是Intel Corporation或其子公司在美国和/或其他国家的商标。AMD、AMD Arrow徽标、Radeon、RDNA、RYZEN及其组合是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的商标。Snapdragon®是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 Snapdragon 是Qualcomm Incorporated的商标或注册商标。NVIDIA、GEFORCE和RTX是NVIDIA Corporation, Inc.的商标。USB Type-C®和USB-C®是USB Implementers Forum的注册商标。所有其他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2025 Lenovo Group Limited。保留所有权利。

关于Lenovo(联想)

Lenovo是一家年收入570亿美元的全球化科技巨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48名,每天服务遍布全球180个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客户。为实现“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公司愿景,Lenovo在不断夯实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冠军地位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从口袋到云端的计算能力,现已拥有包括AI赋能、AI导向和AI优化的终端(个人电脑、工作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边缘计算、高性能计算以及软件定义等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在内的完整产品路线图。Lenovo持续投资于改变世界的创新,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成就一个更加包容、值得信赖且更加智慧的未来。Lenovo以Lenovo Group Limited (HKSE: 992) (ADR: LNVGY)的名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lenovo.com,并在我们的StoryHub上阅读最新消息。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302551675/zh-CN/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要点

1、八核CPU架构,双核GPU架构,支持最新版本Android 15,安兔兔V10 跑分超过51万;

2、搭载展锐第7代 Vivimagic影像引擎,全新第7代四核ISP,集成新一代影像算法,全新音效处理算法和音频架构,影音效果全面提升;

3、搭载UNISOC Miracle Gaming奇迹手游引擎,为玩家提供旗舰级游戏体验;

4、支持3GPP R17,融合5G NR NTN卫星通信和5G MBS广播功能。

紫光展锐正式推出专为全球主流用户打造的畅享影音和游戏体验的5G SoC——T8300,该新品支持5G双卡双待、最新Android 15,搭载第7代Vivimagic影像引擎,Hi-Fi级音质,影音体验全面升级。T8300首次融合5G NR NTN卫星通信、5G MBS广播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5G体验。

1.jpg

强劲核芯,娱乐体验更智能

紫光展锐T8300芯片采用了6nm制程工艺,八核CPU架构,由2个主频为 2.2GHz的Arm Cortex-A78大核和6个主频为2.0GHz的Arm Cortex-A55组成,A78主频相比上一代产品能效提升了28%。同时,Mali G57双核GPU架构和高速闪存UFS2.2搭配LPDDR4X的组合,让T8300在安兔兔V10的跑分中轻松突破51万分。

2.jpg

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加绚丽的画面,紫光展锐T8300采用了FHD+屏幕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搭配HDR Vivid、HDR10+技术,画面更逼真、更细腻。VideoPQ动态调整视频对比度技术,让色彩层次更加丰富,细节表现更加出色,视觉冲击更加震撼。

3.jpg

影像芯视界,人人都是摄影大师

紫光展锐T8300搭载了第7代Vivimagic影像引擎,影像效果全面升级。全新第7代四核ISP,拍摄处理速度达每秒16亿像素,支持1.08亿像素拍摄,以及32MP@25fps、16M+16M双摄ZSL拍照,让每一帧画面都细腻入微,清晰可见。在降噪能力方面,T8300支持MFNR(硬件多帧降噪)和TNR(硬件时域降噪),提供更为清晰、细腻的图像效果。

全新3A算法5.0的集成,让紫光展锐T8300进一步提升了人脸亮度色彩表现,实现了更准更快地对焦,结合XTM3.0技术,带来了更好的动态范围。此次3A算法架构经过全面重构,支持灵活客制化参数调整,以及流程定制化和子模块扩展,为客户提供了更高的可调性和个性化空间。

在全场景计算摄影方面,紫光展锐T8300采用全新多帧多曝光Raw域超级夜景XDR算法,为用户带来了优异的人像拍摄体验。而新一代HDR拍照算法,则进一步提升了动态范围、对比度效果,加快了性能表现,让每一张照片都焕发出无限魅力。

4.jpg

音频全面升级,Hi-Fi级听觉盛宴

紫光展锐T8300采用全新的音频架构,AudioCodec性能大幅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加纯净、真实的音质体验。同时,紫光展锐T8300首次搭载Hi-Fi4,提供Hi-Fi级音质享受,让用户声临其境沉醉其中。

5.jpg

T8300全新的音效处理算法,覆盖通话、播放、录音及语音唤醒全场景。降噪与回声抑制算法,以及回声消除算法Echo Cancellation3.0,确保通话清晰流畅。同时,外放和耳机立体声得到了显著增强,空间音频2.0技术的加入,更是让用户仿佛置身于音乐现场。2-3 MIC AudioZoom3.0和AudioFocus1.0技术的运用,使录音效果更加精准、清晰。此外,紫光展锐T8300语音交互算法升级,配备了专用VTS ADC语音唤醒技术,支持息屏唤醒、打断唤醒以及中英文自定义唤醒与声纹识别,智能接听、声控拍照、定制语音控制等功能让语音交互更加便捷、智能。

T8300还支持DSP软件架构客制化,客户可以更加灵活地使用平台和第三方算法,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分层和模块化设计使基础组件和维测手段更加丰富,高效支持新功能开发,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奇迹手游引擎,畅享顺滑操控

紫光展锐T8300搭载了全新UNISOC Miracle Gaming奇迹手游引擎,集成了调度、网络、图形、内存、存储五大核心引擎,全方位加速游戏性能,为游戏玩家带来顺滑操控体验。

6.jpg

UNISOC Miracle Gaming手游引擎支持游戏高帧稳帧,包括王者荣耀、MLBB、Freefire等主流热门游戏畅玩90帧高画质,稳帧流畅。搭载的游戏性能加速器更是让主流游戏最大连续丢帧下降41%-85%,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等游戏冷启动时延最高降低50%,和平精英枪械开镜和开枪场景跟手性时延最高降低80%。游戏专属网络更是让王者荣耀游戏场景平均时延降低80%,让游戏玩家在战场上尽显王者风范。

游戏语音方面,紫光展锐已与腾讯游戏语音GVoice开展合作,让游戏玩家在网络信号较弱的极端状况下,也能享受到清晰、流畅的语音交流,为语音体验带来了质的飞跃。

游戏画质方面,游戏画质增强技术提升游戏主观视效。SDR2HDR增强技术提升画面动态范围,增强画面质感。游戏超分技术通过渲染较低分辨率画面,降低GPU负载,提升功耗和性能表现,让玩家在享受高品质游戏画面的同时,也能保持设备稳定运行。

融合卫星通信,解锁5G新场景

紫光展锐T8300全面支持最新3GPP R17标准,融合了5G NR NTN卫星通信、5G MBS广播等功能,极大地拓展了5G应用场景,将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更便捷的5G使用体验。

T8300支持5G NR单载波聚合技术,可实现100MHz的频谱带宽聚合,同时支持2G到5G多模全网通,SA和NSA双模,双卡双VoNR和VoWiFi,相比上一代在5G典型场景下的功耗降低20%以上,全场景覆盖增强技术和智能网络切换功能的加入,使得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稳定、高效、低功耗的通信体验。

7.jpg

在本次MWC 2025活动上,搭载紫光展锐T8300的nubia Neo 3 5G游戏手机全球首发,为游戏玩家带来畅快的操作体验。目前,展锐5G芯已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出货,搭载展锐芯的5G手机已出货76个国家,为全球用户带来便捷的5G智能体验。

新紫光、新展锐、新征程、新未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秉承“专业、共赢、奋斗”的价值观,致力于以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全球产业和客户创造价值,用芯成就美好世界。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展锐实验室测试数据,实际情况会因版本、测试环境不同,而略有差异。

来源:紫光展锐UNISOC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G26系列SoC现已全面供货,为开发人员提供最高性能和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功能

致力于以安全、智能无线连接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导厂商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日前宣布其M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现已通过芯科科技及其分销合作伙伴全面供货。作为业界迄今为止最先进、高性能的Matter和并发多协议解决方案,MG26 SoC的闪存和RAM容量芯科科技其他多协议产品的两倍,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处理功能和最佳的安全性,支持开发人员能够面向未来去设计Matter应用。

Silicon_Labs_MG26_Banner.jpg

芯科科技家居与生活业务部高级副总裁Jacob Alamat表示:“借助MG26,我们不仅为基于电池供电的低功耗智能家居应用设定了多协议无线性能的新标准,还通过Matter重新定义了物联网(IoT)连接的未来可能。该系列产品使开发人员能够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创建更智能、更安全、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芯科科技通过其定制化元件制造服务(Custom Part Manufacturing ServiceCPMS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是唯一一家支持客户使用自己的Matter设备认证证书DAC)定制订单的Matter SoC产品制造商。通过使用芯科科技支持MatterSoC,可以简化和加速产品发布,同时防止知识产权(IP)盗窃和假冒。

MG26 SoC支持先进的物联网应用和Matter

MG26 SoC凭借并发多协议功能可极大地推动了Matter协议的采用,能够将LED照明开关传感器门锁等各种智能家居楼宇设备同时集成到MatterZigbee网络中。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创建包含更多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和例程。

此外,MG26使用其嵌入式加速器实现了AI/ML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在预测性维护、异常检测、关键词检测、视觉以及越来越多的跨物联网应用等关键任务中的性能。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打造能够运行先进物联网应用的设备,MG26系列产品提供了以下特性:

采用多核ARM® Cortex®-M33 CPU实现了更高的计算能力,并为射频与安全子系统提供专用内核,有助于为客户应用释放出主内核。

MG24系列产品相比,闪存、RAMGPIO容量都增加了一倍,可以支持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开发先进的边缘应用,利用更大、更精确的机器学习模型来提高性能。MG26还支持处理更大的机器学习工作负载,如更高分辨率的视觉。

嵌入式AI/ML硬件加速功能使机器学习算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8倍,与在CPU上运行同样应用相比,仅需1/6的功耗。芯科科技全新的AI/ML开发者指南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入门途径,使他们能够开始构建新模型,以利用这种处理能力。

通过芯科科技Secure Vault™技术ARM TrustZone技术实现了最佳的安全性,符合所有Matter安全要求。

o利用芯科科技的定制化元件制造服务MG26系列产品还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按需使用客户的Matter设备认证证书(DAC)、安全密钥和其他功能进行编程,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抵御漏洞的能力。

o安全无线(OTA)固件更新与安全启动相结合,可防止安装恶意软件,并可进行漏洞修补。

并发多协议能够同时运行ZigbeeMatter over Thread,简化产品制造商的SKU管理,并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易用性。

业界领先的射频性能与能效比:高达+19.5 dBm的发射功率以及世界领先的接收器灵敏度和超低的发送、接收和休眠电流,使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设备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和卓越的无线性能。

为采用Matter协议的设计设立了行业标准

消费者需要安全、可互操作且易于使用的Matter设备。奥地利智能锁制造商Nuki将于2025年进入美国市场,该公司选择芯科科技作为其最新智能锁的Matter标准合作伙伴,以实现可靠、高效的连接。这是Nuki的第一款电子锁,不仅与欧洲的门锁兼容,还与美国的锁闩兼容。芯科科技支持MatterSoC使Nuki的智能锁能够长时间运行,而无需频繁更换电池,可使用Matter去支持各种无线协议,并确保与家庭网络的无缝连接。

Nuk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新官Jürgen Pansy表示:“芯科科技支持MatterSoC使我们能够向市场推出超紧凑型的、电池供电的、并行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设备。我们的最新创新产品即屡获殊荣的智能锁,通过使用芯科科技的硬件来支持Matter via Thread,从而节省了门锁设计中的能耗和空间,并实现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和Wi-Fi等额外连接的集成。”

芯科科技引领Matter走上全面普及之道

2024年举行的产品发布以来,MG26凭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并荣获嵌入式计算设计大展(Embedded Computing Design的展会最佳产品奖IoT Evolution World2024年度产品奖AspenCore全球电子成就奖等行业奖项。

在新设备类型、增强的安全性和行业合作的推动下,Matter生态系统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作为Matter协议主要的半导体代码贡献厂商,芯科科技很自豪能够参与Matter的全面普及。

如希望进一步了解如何使用芯科科技的产品去开发先进的、支持MatterAI/ML设备,请访问以下信息:

芯科科技的Matter开发者指南

芯科科技的AI/ML开发者指南

注册参加将于318日举办的介绍MG26Tech Talk技术讲座

芯科科技支持MatterWi-Fi SoCSiWG917

订购或获取更多有关芯科科技MG26 SoC的信息,请单击此处

关于Silicon Labs

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是物联网无线连接领域的开拓者。我们提供了集成化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简捷的开发工具和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使我们成为构建先进工业、商业、家庭和生活应用的理想长期合作伙伴。芯科科技在高性能、低功耗和安全性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支持最广泛的多协议解决方案组合。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silabs.comcn.silabs.com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于市场对于音频设备的紧凑、轻便、高集成度和节能的需求越来越高,领先的音频设备制造商在不断提高音质的同时,也在努力满足这一需求。另外,他们还必须实现无缝连接、保证成本效益,并提供对用户友好的功能,这使得音频产品的开发变得更加复杂。为了解决这些难题,SounDigital在其全新1500 W D类放大器中集成了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的 CoolGaN™晶体管,支持800 kHz开关频率和五个通道,借助英飞凌先进的氮化镓(GaN)技术,将其能效提升了 5%,能量损耗降低了 60%。

1.jpg

采用 PQFN-3x5封装的CoolGaN™ 100V G3功率晶体管

SounDigital首席执行官Juliano Anflor表示:“很高兴采用英飞凌GaN功率半导体来提升我们音频放大器的性能,通过向全世界传播音乐,激发人们的灵感并带来欢乐。GaN晶体管不仅极大提高了整体系统性能,还在更大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成本,提高了易用性。”

英飞凌GaN业务线负责人Johannes Schoiswohl表示:“GaN技术正凭借领先的效率和性能深入改变音频放大器行业。英飞凌先进的GaN解决方案能够带来卓越的音质、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能耗,将SounDigital音响系统的保真度和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SounDigital 1500 W D 类放大器使用英飞凌100 V常关断E模式晶体管,包括采用 PQFN-3x5封装的IGC033S101 和采用 PQFN-3x3封装的IGB110S101 。这两款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低,适用于要求严苛的大电流应用,能够显著提升SounDigital放大器的音质和效率。基于GaN的放大器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可以减少75 W的功率耗散,使散热器体积缩小 50%。此外,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整个系统的体积缩小了40%。CoolGaN™晶体管进一步提高了音频质量,使总谐波失真(THD)降低70%,实现了更加精准、细腻的声音体验,并通过减少40%的待机电流大幅提升了能效。

供货情况

点击这里了解有关英飞凌GaN晶体管技术的更多信息。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060名员工(截至2024年9月底),在2024财年(截至9月30日)的营收约为150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market-new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