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年9月,Intel 4制程节点实现大规模量产,英特尔重获制程领先性的四年五个制程节点之旅又按时抵达了一座里程碑。

近日,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技术开发总经理Ann Kelleher为我们讲述了这一计划的幕后故事,英特尔是如何按时稳步推进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的呢?目前,Intel 7Intel 4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Intel 3即将到来,实现约18%的每瓦性能提升,而接下来的Intel 20AIntel 18A同样进展顺利,在每瓦性能上将比上一个节点各提升约10%

创新技术加持

Ann Kelleher表示,英特尔非常成功地在Intel 4技术中采用了EUV(极紫外光刻)技术,并在将这项技术用于大规模量产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Intel 4的制造指标的基准来看,它和EUV非常匹配。EUV不仅可以降低图案层数,进而提升良率(yield),也有助于减少制造的周期时间和总体成本。

Intel 3技术中,英特尔将进一步增加对EUV的使用,而在开启埃米时代的Intel 20AIntel 18A制程节点上,英特尔还将应用两项全新的技术: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和RibbonFET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这两项技术的研发工作均已完成。

1.jpg

PowerVia实现了背面供电

其中,PowerVia不仅可以提高芯片的速度和使用频率,而且在将一部分金属线移至芯片背面后,它在先进封装层面也有较大潜力。针对业界较为担忧的背面供电的散热问题,英特尔在过去两三年内进行了大量创新,提升了PowerVia的热量管理能力,并正在探索如何将其更好地用于GPU等热量密度更高的产品中。

扎实而严谨的流程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曾说:“‘四年五个制程节点不是搭建空中楼阁,而是一项扎实且严谨的工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到达终点。”Ann Kelleher介绍,英特尔在开发新制程节点前会先进行早期研究,一些甚至始于六至十年前。之后是探路(pathfinding)阶段,会基本确定早期研究的哪些部分有可能用到最后的制程节点中。接着,就是开发阶段,根据项目的不同会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最后,会在试验生产线制造一定量的芯片,在证明其达到了英特尔的标准后,才会将制程技术转移到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

2.jpg

在技术转移阶段,英特尔主要进行的是匹配工作,设备的匹配,制造流程的匹配,乃至生产线每个部分的匹配。用于之前的制程节点生产的设备,合适的话会沿用,不合适的话,会进行升级,一旦我们知道我们有匹配的能力,芯片就会进入生产线

此外,在开发新制程节点时,英特尔还在每个被认为风险较高的地方都制定了应急计划。例如,英特尔专门做了一个测试节点,用于独立地测试和开发PowerVia,以确保它能被妥善地用于Intel 20AIntel 18A制程节点。

坚持客户至上

Ann Kelleher表示,Intel 18A PDK0.9版本即将向外部客户提供,1.0版本也将按照业界标准的时间表推出,确保时间表与代工厂通常的时间表一致是英特尔的工作重点之一。

3.jpg

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客户对Intel 18A制程节点的反馈非常积极,一家重要客户承诺采用Intel 18AIntel 3,并支付了预付款,该客户发现英特尔代工服务为其设计生产的芯片,在功耗、性能和面积效率等方面表现优异。此外,还有两家专注于高性能计算的新客户签约,将采用Intel 18A

从技术研发部门的角度来看,Ann Kelleher表示,预付款让客户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任何独特的方面进行整体投资,并使得英特尔能够向其提供更大规模的产能。在可能的情况下,英特尔代工服务也会努力满足特定客户定制制程节点或传统工艺变体的要求,这主要取决于具体的要求,如需求量、开发成本等等。

四年五个制程节点只是英特尔重获、保持制程领先性的开始,明年,英特尔将制定新计划,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摩尔定律,以实现2030年在单个封装中集成一万亿个晶体管的目标。在即将于129日开幕的IEDM 20232023 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英特尔将分享其推进摩尔定律的最新进展。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满足现场工作高效需求

USI环旭电子(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代码:601231)协助客户推出IP66防护等级的强固型工规平板电脑,为现场服务技术人员和产线工人提供可靠的移动解决方案。这款平板电脑配备10寸触控屏幕与扫条形码功能,拥有坚固耐用的强固级工业设计,使其能够在严苛的环境中发挥卓越性能。同时,内建WLAN和WWAN/5G无线通信功能,确保在任何场景中都能保持无线连接。

这项产品背后得益于环旭电子提供的卓越产品开发服务。环旭电子在机构设计领域已累积超过20年的工业规格产品机构设计经验,包括3D绘图建模、材料选择,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优化设计和生产。公司的研发团队拥有各种相关工业规格测试设备,如防水防尘、滚动及跌落等,并拥有设计仿真/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及熟悉热流 (Thermal)的专业团队,确保产品在设计初期就能通过相关测试,并准时上市。

在射频(RF)部分,环旭电子提供了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的全方位支持。同时,公司的音频部分涵盖了板端音频电路相关设计、系统端声学腔体设计与模拟,以及互联网电话协议VoIP(WFC)音讯调校。在电子工程(EE),环旭电子负责产品电子电路设计、电源及高速讯号的仿真,以及电路板布局 (PCB Layout)设计、电路板(PCB)及系统的开机与故障分析,确保产品功能及讯号的量测与验证。此外,在电池设计方面,公司更从终端使用者视角,考虑了更换电池或跌落时设备的扫描功能仍能顺利运作,确保信息得以保护并顺利上传。

环旭电子总工程群副处长黄恩广表示: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与客户面临了多项设计和验证方面的挑战。目前市面上多数产品仅达到IP65等级,然而我们需要确保10寸显示器符合IP66防护等级和防水等级的挑战,并通过1.5公尺跌落测试。此外,作为环旭电子首次开发具备IP66防护等级的强固型工规平板电脑,我们需要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赢得客户的信任,确保顺利交付优秀的成果。

这款强固型工规平板电脑将应用于现场服务技术人员和产线工人,无论是在车内、户外或工作场域内,都能随时随地保持高效工作。组合式强固型键盘也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关于USI环旭电子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 601231)

USI环旭电子是全球电子设计制造领导厂商,在SiP(System-in-Package)模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与旗下子公司Asteelflash赫思曼汽车通讯,环旭电子拥有30个生产服务据点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四大洲,在全球为品牌客户提供电子产品设计(Design)、生产制造(Manufacturing)、微小化(Miniaturization)、行业软硬件解决方案(Solutions)以及物料采购、物流与维修服务(Services) 等全方位D(MS)2服务。环旭电子为日月光投控(TWSE: 3711, NYSE: ASX)成员之一。更多信息,请查询www.usiglobal.com或者在微信(账号:环旭电子USI) 关注我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高性能本土芯片方案赋能中国汽车供应链

12月7-9日,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口隆重举办,大会邀请众多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府部门、汽车企业、智能科技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就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芝麻智能作为主流芯片企业代表受邀参展,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出席"加速重构汽车产业新生态"主论坛,并发表《"芯"势力赋能智能汽车加速发展》主题演讲。此外,于12月7日晚宴举行的"WNEVC生态合作伙伴"授予仪式上,黑芝麻智能荣获第五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生态合作伙伴称号。

1.jpg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向辛部长介绍武当系列C1200芯片样片

在大会巡展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莅临黑芝麻智能展台,认真听取介绍并了解黑芝麻智能的车规级高性能芯片产品及其解决方案,与黑芝麻智能团队深入交流并给予指导建议。

芯片技术创新将行业推向更好的未来,黑芝麻智能作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供应商,致力于通过芯片的创新和技术的迭代,助力产业链蓬勃发展。

杨宇欣提到,从行业经验来看,推动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的先行者往往都是芯片公司,这种架构创新能够给产业链及合作伙伴带来更多可能性,在整个生态链的配合下,黑芝麻智能正在为汽车行业提供高性价比、高价值的智能汽车芯片解决方案。

2.jpg

杨宇欣于大会主论坛发表演讲

首个量产符合所有车规认证、目前唯一能实现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本土芯片平台——黑芝麻智能华山二号A1000,是目前国内最成熟、量产车企最多的本土高性能计算芯片平台。

杨宇欣强调,"黑芝麻一直追求性能、功耗和成本之间平衡,具体包括芯片本身成本以及系统成本的平衡," 华山二号A1000单芯片可支持完整的行车和泊车功能,是目前市场上被广泛选择作为支持NOA的单芯片行泊一体平台。目前,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已处于全面量产状态,获得国内多家头部车企采用,包括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江汽集团等。

黑芝麻智能是业界首个提出跨域融合概念且推出芯片的公司,武当系列C1200是旗下首颗高性能跨域计算芯片。作为行业首款搭载Arm Cortex-A78AE车规级高性能CPU核和Cortex-G78AE车规级高渲染能力的GPU核的车规级跨域计算芯片,C1200在多项指标上获得国内乃至业界第一,内置了行业最高的MCU集成算力、集成万兆网络硬件加速能力。

基于中国电子电气架构快速演进和商业化落地的背景思考,同时结合中国市场需要,黑芝麻智能认为,未来,行业对于单应用方向的性能探索将放缓,多应用融合开始加速。

结合黑芝麻智能对于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杨宇欣表示,芯片厂商必须为客户考虑在前,"C1200既是一‘芯'多域,也是一‘芯'多用,一方面帮助车企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能够灵活支持智能汽车不同的场景需求,灵活实现不同场景的覆盖,包括舱驾一体、单芯片NOA等应用场景。"

武当系列C1200单芯片能够同时支持NOA、智能座舱、数据处理的能力,支持产业界通过跨域融合,降低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例如,针对NOA场景,C1200系列推出了业内首颗单芯片NOA SoC,为合作伙伴提供业界集成度最高的NOA域控制器,相信这也将成为终端主销车型和行业标配的主流方案,杨宇欣透露,"基于C1200的舱驾一体及单芯片NOA方案预计将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量产上车。"

事实上,中国引领着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基于本土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竞争优势在未来将更为显著,黑芝麻将致力于不断推动中国供应链完善,助力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不断为车企和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EDM 2023上,英特尔展示了结合背面供电和直接背面触点的3D堆叠CMOS晶体管,这些开创性的技术进展将继续推进摩尔定律。

2023129日,英特尔在IEDM 20232023 IEEE 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展示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其未来的制程路线图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技术储备,充分说明了摩尔定律仍在不断演进。具体而言,英特尔研究人员在大会上展示了结合背面供电和直接背面触点(direct backside contacts)的3D堆叠CMOS晶体管,分享了近期背面供电研发突破的扩展路径(如背面触点),并率先在同一块300毫米晶圆上,而非封装中,成功实现了硅晶体管与氮化镓(GaN)晶体管的大规模单片3D集成。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组件研究总经理Sanjay Natarajan表示:我们正在进入制程技术的埃米时代,展望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实现后的未来,持续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IEDM 2023上,英特尔展示了继续推进摩尔定律的研究进展,这显示了

我们有能力面向下一代移动计算需求,开发实现晶体管进一步微缩和高能效比供电的前沿技术。

晶体管微缩和背面供电是满足世界对更强大算力指数级增长需求的关键。一直以来,英特尔始终致力于满足算力需求,表明其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也仍然是摩尔定律的“基石”。英特尔组件研究团队不断拓展工程技术的边界,包括晶体管堆叠,背面供电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晶体管的进一步微缩和性能提升),以及将不同材料制成的晶体管集成在同一晶圆上。

英特尔近期在制程技术路线图上的诸多进展,包括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用于先进封装的玻璃基板和Foveros Direct,彰显了英特尔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微缩晶体管。这些创新技术均源自英特尔组件研究团队,预计将在2030年前投产。

IEDM 2023上,英特尔组件研究团队同样展示了其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以在实现性能提升的同时,在硅上集成更多晶体管。研究人员确定了所需的关键研发领域,旨在通过高效堆叠晶体管继续实现微缩。结合背面供电和背面触点,这些技术将意味着晶体管架构技术的重大进步。随着背面供电技术的完善和新型2D通道材料的采用,英特尔正致力于继续推进摩尔定律,在2030年前实现在单个封装内集成一万亿个晶体管。

英特尔实现了业界领先的、突破性的3D堆叠CMOS晶体管,结合了背面供电和背面触点技术:

  • 英特尔在IEDM 2023上展示了业界领先的最新晶体管研究成果,能够以微缩至60纳米的栅极间距垂直地堆叠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该技术可通过晶体管堆叠提升面积效率(area efficiency)和性能优势,还结合了背面供电和直接背面触点。该技术彰显了英特尔在GAA(全环绕栅极)晶体管领域的领先地位,展示了英特尔在RibbonFET之外的创新能力,从而能够领先竞争。

1.png

超越其“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以背面供电技术继续微缩晶体管,英特尔确定了所需的关键研发领域:

  • 英特尔的PowerVia将于2024年生产准备就绪,率先实现背面供电。英特尔组件研究团队在IEDM 2023上发表的研究明确了超越PowerVia,进一步拓展背面供电技术的路径,及所需的关键工艺进展。此外,该研究还强调了对背面触点和其它新型垂直互联技术的采用,从而以较高的面积效率堆叠器件。

英特尔率先在同一块300毫米晶圆上成功集成硅晶体管和氮化镓晶体管,且性能良好:

  • IEDM 2022上,英特尔聚焦于性能提升,以及为实现300毫米硅基氮化镓(GaN-on-silicon)晶圆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今年,英特尔在硅和氮化镓的工艺集成方面取得了进展,成功实现了一种高性能、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供电解决方案,名为“DrGaN”。英特尔的研究人员率先在这一技术领域实现了良好的性能,有望让供电解决方案满足未来计算对功率密度和能效的需求。

英特尔推进2D晶体管领域的研发工作,以使其在未来继续按照摩尔定律的节奏微缩下去:

  •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M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2D通道材料让晶体管物理栅极长度有机会微缩到10纳米以下。在IEDM 2023上,英特尔将展示高迁移率(high-mobility)的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晶体管原型,用于N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这两大CMOS关键组件。此外,英特尔还将展示其率先实现的两项技术:GAA 2D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PMOS晶体管和在300毫米晶圆上制造的2D晶体管。

附属细则:

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计划,以及路线图,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任何对英特尔运营所需商品和服务的预测仅供讨论之用。英特尔公司将不承担与本文件中公布的预测有关的任何购买责任。英特尔经常使用代码名称来识别正在开发的产品、技术或服务,用法可能随时间而变化。本文件未授予任何知识产权的许可(明示或暗示,以禁止反言或其他方式)。产品和工艺性能因使用、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www.Intel.com/ProcessInnovation

对研究成果的引用,包括对技术、产品、制程工艺或封装性能的比较,均为估计,并不意味着可以使用。参考的发布日期和/或能力可能因使用、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所描述的产品和服务可能含有缺陷或错误,可能导致与公布的规格存在偏差。目前的特征勘误表可按要求提供。英特尔公司否认所有明示和暗示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对适销性、对特定用途的适用性和不侵权的暗示保证,以及由履约过程、交易过程或贸易惯例所产生的任何保证。

本文件中提到未来计划或预期的陈述为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系基于当前的预期,涉及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这些陈述中所表达或暗示的结果有实质性的差异。欲进一步了解有关可能导致实际结果出现重大差异的因素,请参见我们最近发布的收益报告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网址:www.intc.com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24年浪潮信息亿级分销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浪潮信息与北京传奇天地、上海华胄、北京英信未来等全国19家元脑生态伙伴签署亿级分销合作协议。

1.jpg

  • 拥抱大模型AIGC风口,分销业务变中求进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推动算力需求高速增长,如何通过智算力系统创新来更好地支撑AI创新与应用,已经成为智算产业的发展关键。同时对于分销业务伙伴,如何将领先的产品、方案与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有效契合,将大模型能力赋能到产业应用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面对生态复杂离散、产业AI落地困难的挑战,浪潮信息通过元脑生态,聚合具备AI开发核心能力的"左手伙伴"和具备行业AI整体方案交付能力的"右手伙伴",在技术创新、场景融合、产品开发、交付服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在元脑生态的框架下,通过大模型智算软件栈 OGAI 等创新产品与方案的落地,让更多的行业客户可以受益于智算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构建面向分销伙伴的"技术支持、方案联合、平台共享"一体化的平台能力支持,助力分销伙伴逐步从单一产品分销到价值营销模式的升级转型。

浪潮信息总经理助理、渠道推进部总经理毛柏林提到,"面对复杂多变的分销业务场景和大模型AIGC的产业新趋势,客户对生态整体性支撑的需求日益增强。浪潮信息通过元脑生态,促进创新技术、场景应用与交付服务的融合落地,为分销伙伴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开放的发展平台,更广阔的商业空间,这也是更多的分销伙伴选择浪潮信息的关键。"

  • 把握智算产业机遇,共建共赢智算生态

目前,元脑生态以浪潮信息的AI算力平台、AI资源平台和AI算法平台为支撑,已经对接40多家芯片厂商,400+算法厂商,4000+系统集成商和分销商,通过多元的算力供给、全栈的AI Infra软件栈、丰富的大模型经验,实现"百模"与"千行"的对接,助力千行百业加速生成式AI产业创新,高效释放生产力。

在元脑生态和领先智算产品的助力下,浪潮信息分销伙伴23年实现高速增长。此次签约标志着分销伙伴信心满满,开启2024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未来,浪潮信息将从多层次赋能伙伴,提升服务能力、解决方案能力、销售能力,加大资源释放及市场拓展层面的引导,推动创新型、增值型产品的发展。通过聚合元脑生态力量,基于强大的AIGC全栈服务能力,驱动算力市场下沉,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共同开创智算产业新格局。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7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ÜV莱茵")与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克森卓越储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ESG)战略规划、科学碳目标(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设定、产品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EPD)评估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埃克森卓越储能联合创始人兼CEO尤军、TÜ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等双方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

1.jpg

埃克森卓越储能联合创始人兼CEO尤军(左)与TÜ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服务副总裁方为民代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尤军表示:"埃克森卓越储能自2021年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储能电芯市场的领导者。我们始终秉持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旗下各生产基地从规划之初便以‘零碳工厂'定位,在工厂建设、生产运营阶段尽可能进行‘能耗双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不断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很荣幸与TÜV莱茵达成战略合作,相信在TÜV莱茵的助力下,埃克森卓越储能未来能更好地贯彻‘为清洁能源赋能'的使命,持续优化产品、布局战略、打造品牌,推动更多高端绿色储能产品走向海外,共同促进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新型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方为民表示:"全球能源革命背景下,储能市场加速崛起,新型储能势在必行,推动能源革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全球共识。近年来,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势头更是迅猛,新型储能产业凭借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储能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很高兴与埃克森卓越储能达成战略合作,未来TÜV莱茵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技术、人才、资源和品牌优势,助力埃克森卓越储能驱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为加快建设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纵深推进能源革命注入强劲能量,全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jpg

TÜV莱茵与埃克森卓越储能达成战略合作

目前,双方正聚焦埃克森卓越储能旗下四川绵阳、广东珠海、云南大理三大生产基地,推进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等基础认证工作,并同步进行零碳工厂、ISO 14064-1组织层面碳核查、ISO 14067产品碳足迹、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等可持续发展相关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埃克森卓越储能绵阳基地已获得TÜV莱茵携手英国建筑研究院(BRE)颁发的净零碳建筑低碳运营卓越级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证的工业厂房项目;珠海基地净零碳建筑认证项目也在进行中。

3.jpg

埃克森卓越储能绵阳基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型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升级,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核心驱动力。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在节能环保、低碳减排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丰富经验,是德国认可委员会(DAkkS)、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德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局(DEHSt)以及台湾认证基金会(TAF)授权和认可的温室气体审核查证机构,可为汽车、化工、光伏、电子电气、地产、电池、建材等行业,提供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耗能和碳排放数据收集、建模量化指标以及评估等服务,涉及原材料、设计研发、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回收等各个环节。截至目前,TÜV莱茵已为国内众多企业成功注册申请国际EPD、意大利EPD,提供LCA、产品碳足迹核查和组织碳足迹核查服务。

关于埃克森卓越储能

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埃克森卓越储能"),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业务,为全球厂商提供覆盖源网侧、分布式、家庭储能三大领域的储能解决方案,目前已落地绵阳、珠海、大理三大生产基地,规划产能54GWh。

埃克森卓越储能已实现大方形、大圆柱磷酸铁锂电芯和钠离子电芯三大产品线的全面突破,从研发开始即注重电芯产品品质,严格把控产品的一致性、安全性,并注重工艺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针对客户和市场需求,设计有全生命周期的研发流程。坚持贯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持续推进超越车规级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同时,首创ERAP研发评价体系,关注中长期海外市场要求及风险。目前已布局专利百余项,有效实现专利保护。此外,埃克森卓越储能注重可持续发展,稳健经营、有序扩张,持续关注公司碳能力建设和ESG治理。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上,埃克森卓越储能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并将其第7项"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作为企业使命的核心内涵并以此展开业务规划。埃克森卓越储能已获批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UNGC)、全球电池联盟(Global Battery Alliance,GBA)、中国企业气候行动(China  Corporate Climate Action,CCCA)等组织参与者并积极投身其相关活动,期望与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建立联接,借鉴先进的、有前瞻性的做法,识别非经营性风险,为可持续发展议题贡献出高质量的经营成果。

未来,埃克森卓越储能将坚持以"为清洁能源赋能"为使命,致力于成为高端储能电芯市场的领导者,为行业持续提供高品质电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于TÜV莱茵

德国莱茵TÜV代表着安全与品质的保证,无论是商业还是生活领域,几乎无处不在。公司成立超过150年,是全球领先的检测服务提供商,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万多名员工。德国莱茵TÜV高素质且独立的专家在世界各地检测技术系统和产品,支持科技和商业创新,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根据国际标准提供管理体系认证——以此在全球增值链和商品流通过程中,建立对产品和流程的信心。从2006年开始,德国莱茵TÜV正式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成员,积极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创建公正廉洁的经营环境。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员工超过4,000人,共有五大事业群: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交通服务、产品服务、管理体系服务、培训与咨询服务。业务涉及能源行业、消费品行业、汽车行业、基本材料和投资产品、环保技术、贸易、建筑、铁路技术、IT行业、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教育和医疗行业等。德国莱茵TÜV向来以严谨高质量的测试认证服务著称,从公正独立的角度提供各项专业评估,为当地企业提供符合安全、质量以及环保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网站:www.tuv.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前置摄像头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的重要组件,尤其是鉴于现在的新车碰撞测试要求将自动紧急制动和正面防撞作为汽车的标准功能。前置摄像头有助于实现其他 ADAS 功能,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行人检测、车道保持辅助和交通标志识别。

图 1 中的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摄像头进行物体检测以启用 ADAS 功能。

1.png

1使用摄像头进行实时处理

为了执行视觉预处理、深度和运动加速或 AI 网络处理等处理任务以支持 ADAS 功能,系统中的片上系统 (SoC) 需要高效的电源。在设计 ADAS 前置摄像头时,面临以下四大电源挑战。

挑战一:小尺寸解决方案

由于前置摄像头位于挡风玻璃上,因而对其尺寸有严格的要求。摄像头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摄像头:一个用于提供更宽的视野或更高的分辨率,另一个用于观察更远的距离。

虽然市场上大多数应用中使用的是单摄像头模块,但双摄像头模块正越来越流行,以便更好地观察车辆周围环境并实现更高级别的自主性。高分辨率和更高帧速率的摄像头模块也是发展趋势。在摄像头性能提高的同时,摄像头模块本身的尺寸也在不断缩小,典型尺寸为 18mm x 18mm。

远程摄像头模块使用串行器/解串器 (SerDes) 链路将数据从摄像头模块发送到电子控制单元 (ECU)。前置摄像头模块与前置摄像头 ECU 并置,使用摄像头串行接口 (CSI)-2 能够将数据发送到 ECU 电路板。前置摄像头中的摄像头模块输入电源电压可低至 5V,而同轴电缆供电的远程摄像头模块通常为 9V。前置摄像头模块子板上的多通道电源管理 IC (PMIC) 采用低压输入,能够为成像仪以及摄像头模块上的所有其他处理任务供电。在通过 CSI-2 将数据流式传输到 ECU 之前,可以先使用板载微控制器 (MCU) 完成处理。摄像头模块上的 MCU 可以执行像素级图像信号处理,或者由独立芯片进行此处理。其中,远程摄像头模块中常见的 SerDes 芯片组无需供电轨。具有适当数量电源轨的低压 PMIC 可以为摄像头模块上的图像传感器和其他外设供电,有助于实现这些系统所需的小空间。

图 2 显示了前置摄像头的系统方框图。该系统通常位于挡风玻璃后面靠近后视镜的位置,包括执行处理的前置摄像头ECU 和容纳图像传感器的摄像头模块。

2.png

2前置摄像头系统方框图

前置摄像头应用中使用的视觉处理器具有被称为视觉处理加速器的专用硬件加速器,以及能够用于检测边缘物体的深度和运动感知加速器。此外,这些处理器可能具有人工智能 (AI) 功能,并配有专用的矩阵乘法加速器来帮助进行深度学习。考虑到如此大的处理量,PMIC 必须能够在不增加解决方案尺寸的情况下满足处理器的当前要求。

PMIC 应具有出色的瞬态响应以满足 AI 处理器的负载瞬态要求,并采用较小的输出电容来保持小巧的解决方案尺寸。集成降压稳压器、低压差稳压器、负载开关、电压监测器、序列发生器、看门狗计时器、错误信令模块和附加通用输入/输出有助于减小解决方案的尺寸。特别是与具有多个分立式元件并会增加整体尺寸和成本的解决方案相比,尺寸大幅减小。

该应用中常用的电源树架构将构建两级电源转换,有助于保持总效率并能够将组件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这种电源树架构中,前级直流/直流转换器将 12V 电池电压降压至多通道 PMIC 的调节中间电压(例如,5V 或 9V)。前级直流/直流转换器应选用宽输入电压降压转换器,能够支持 12V 电池电压骤降至 3V 以及浪涌至高达 36V 的瞬态电压。

挑战二:功能安全

由于自动紧急制动和自适应巡航控制涉及前置摄像头,因此功能安全尤为重要。前置摄像头系统通常具有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ASIL) B 要求。这意味着处理器的 PMIC 电源必须能够满足 ASIL B 要求,从而帮助实现整体系统级功能安全要求。

以下是 ASIL B PMIC 应该具备的一些功能:

  • PMIC 电源轨的电压监测器

  • 用于检测系统其他电源轨的附加监测器

  • 带隙冗余

  • 用于检测软件故障的看门狗计时器

  • 用于检测硬件故障的错误信令监测器

挑战三:低成本

由于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中大量采用前置摄像头,因此降低摄像头系统的成本至关重要。预计到 2028 年,前置摄像头系统的销量将超过 7000 万台,是车辆中常见的 ADAS 应用。

高产量会给一级供应商带来成本压力,进而为半导体供应商带来压力。通过减少物料清单数量、选择集成组件、选择合适的技术节点以及保持较低的器件成本,可以降低整体系统的成本。PMIC 尺寸小巧,集成了多个电源元件,有助于实现这些优势并能够优化成本。

挑战四:热性能

由于前置摄像头位于车辆挡风玻璃上,因此在正常工作条件时前置摄像头会暴露在高温下。热量会造成热噪声并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在弱光条件下更是如此。前置摄像头需要较小的印刷电路板面积,加上摄像头模块中的摄像头会发热,这进一步增加了该应用的散热挑战。为了适应各种工作条件,系统的热性能优化至关重要。PMIC 良好的热性能有助于使电路板保持在低温状态。

结语

在 ADAS 前置摄像头上添加 PMIC 可以缓解本文所述的四大挑战,并提高前置摄像头系统的功效和热效率。根据具体的系统要求,德州仪器 (TI) AM62A-Q1 或 TDA4AL-Q1 处理器系列能助力简化您前置摄像头的设计流程。

其他资源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央视新闻《科技推动力》栏目组一行莅临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梦之墨市场总监吴聪接受采访,并向记者介绍了梦之墨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及产业应用情况。

梦之墨专注于线路板级电子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技术源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液态金属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底层图案化材料的创新与工艺耦合,构建了材料-工艺-产品三位一体的柔性电路增材制造模式。以绿色简捷的生产加工模式,加速推动电子制造业降本增效、低碳环保进程,在全球率先实现线路板级柔性电路增材制造的产业化,以颠覆性科技创新重构生产方式,解放电子制造生产力。

https://tv.cctv.com/2023/12/02/VIDEoU0PHxdJg2zPlDk118W0231202.shtml

基于自主核心电子增材制造技术,梦之墨现已建立两条成熟业务体系:桌面级电子电路增材制造设备及工业级柔性电子印刷生产服务,分别满足于即时快速的个性化电子制造以及工业柔性线路板(FPC等)的批量化生产加工。

采访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梦之墨个人电子制造设备的使用。

1.jpg

吴聪介绍说,梦之墨桌面级电子增材制造设备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子线路板的快速制作,为个性化电子制造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目前,梦之墨桌面级设备已成功服务于全国90多所高校以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创意快速打印自己设计的电路板。

ibDxi8bBbQ.png

此外,吴聪表示,在工业应用领域——柔性线路板(FPC)的生产制造方向,与传统蚀刻法相比,梦之墨电子增材制造工艺具有两个显著优势:降本增效、低碳环保。工艺流程的简化可带来产品生产成本降低20%~50%,支持大面积、批量化卷对卷方式生产,同等条件下生产效率实现量级提升;此外,由于免去了多道污染性较高的工艺,相比传统电子制造,加工过程更节能环保,可减少碳排放70%以上,废水废液排放减少90%

3.jpg

4.jpg

梦之墨生产线

目前,梦之墨柔性线路板产品已经完成了从探索验证向工业化生产的跨越。今年,梦之墨全球首条柔性线路板增材制造产线已正式投产,新产线正在筹划,多个海内外主流终端客户的采购订单也正在接洽,订货量均在10kk级以上。2024年,将是梦之墨工业生产业务的腾飞之年。

科技是最强的推动力,一直以来梦之墨正是靠着不断地自主创新,一步步向既定的目标迈进。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力量为产品、为产业赋能!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是一种全新的对象存储类,专门为客户最频繁访问的数据提供极高性能且极低延迟

亚马逊云科技在2023 re:Invent全球大会上,宣布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Express One Zone正式可用。这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单区域的Amazon S3存储,专为客户延迟极其敏感类应用程序而设计,为其提供一致、个位数毫秒级的数据访问。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是延迟极低的云对象存储,与Amazon S3 Standard相比,数据访问速度提高至多10倍,数据请求成本降低50%,在亚马逊云科技区域内的所有可用区均可使用。对于最严苛的工作负载,客户可以将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数据与计算资源放置在同一个亚马逊云科技可用区中,优化计算性能和成本,并提高数据处理速度。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为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交互式分析以及媒体内容创建等请求密集型工作负载提供最高性能存储。客户使用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可以按需扩展或缩减存储容量,并继续使用既有的Amazon S3 API。欲了解有关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的详细信息,请访问aws.amazon.com/s3/storage-classes/express-one-zone/

Amazon S3自17年前推出以来,已成为最受欢迎的云存储服务之一,在全球拥有数百万各行各业的客户。凭借领先的持久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Amazon S3存储了超过350万亿个对象,平均每秒处理超过1亿次请求。Amazon S3提供广泛的存储级别,为频繁访问、不经常访问和归档数据访问模式提供了最佳性能和最低成本,适用于几乎所有工作负载。然而,随着新的使用场景的出现,如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交互式分析、金融模型模拟、实时广告和媒体内容创建,这类工作负载可能每分钟写入和访问数据达百万次,并需要一致的、毫秒级的响应时间以满足性能需求。例如,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通常需要在几分钟内处理数百万张图片和文本行,因此数据访问速度对于实现最高的计算效率至关重要。为了减少性能关键型应用的存储延迟、应用运行时间和计算成本,客户通常会将频繁访问的数据从Amazon S3移至自定义的缓存解决方案中。客户使用多组API需要维护额外的存储基础设施,这不但增加了复杂性和运营负担,还需要修改应用程序。在数据复制到实例时,计算基础设施必须保持运行状态,这也导致了计算资源的闲置,并增加成本并降低效率。

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是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存储级别,为对延迟极其敏感的应用程序,提供具有最快的数据访问速度和最高性能的云端对象存储。通过在专门构建的硬件和软件上复制和存储数据,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的访问速度比Amazon S3 Standard提高了至多10倍,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访问速度并支持每分钟数百万次的请求,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将数据存储在新的存储桶类型,一个Amazon S3目录存储桶中。过去,客户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亚马逊云科技区域存储Amazon S3数据。在一个亚马逊云科技区域内,客户现在可以选择将他们的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数据与计算资源放置在同一个亚马逊云科技可用区中,以满足严苛的工作负载需求,降低计算成本,同时提高工作负载的运行速度。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允许性能关键型应用程序(如查询密集型分析)在高持久性和可用性的情况下实现个位数毫秒级的数据访问速度;同时,与Amazon S3 Standard相比请求成本降低高达50%,计算成本降低60%。例如,数据分析师经常查询PB级数据,处理数据的速度对于及时做出业务决策至关重要。通过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因为数据访问速度比Amazon S3 Standard快了10倍,数据分析师查询数据湖的速度提高了4倍,并降低了分析工作负载的时间,从而更快地获取洞察并做出决策。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使客户能够按需扩展或缩减存储,同时因为客户的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相同的Amazon S3 API访问数据,客户无需为低延迟工作负载管理多个存储系统。

"数百万客户使用Amazon S3来满足从低成本归档存储到PB级数据湖的各种存储需求,他们希望能进一步支持那些每毫秒都至关重要的性能密集型应用。"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S3总经理James Kirschner表示,"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为延迟极其敏感的应用程序提供了最快的数据访问速度,客户对其高访问量数据集可实现每分钟数百万次请求,同时降低了请求和计算成本。"

客户只需几次点击,便可以创建一个新的Amazon S3目录存储桶,并直接将新对象上传到创建的Amazon S3目录桶中,或者通过Amazon Management Console中的Amazon S3 Batch Operations 从其他Amazon S3存储类别中的现有数据集复制对象。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支持Amazon S3的功能,包括Mountpoint for Amazon S3、Amazon S3 Server-Side Encryption和Amazon S3 Block Public Access,以及如Amazon Elastic MapReduce(Amazon EMR)Amazon RedshiftAmazon SageMaker和Amazon Bedrock等其他亚马逊云科技服务。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目前已在美国东部(北弗吉尼亚)、美国西部(俄勒冈)、欧洲(斯德哥尔摩)和亚太(东京)地区正式可用,并将很快在其他亚马逊云科技区域可用。

数据分析领域的领导者ChaosSearch提供能够帮助企业以极高的效率做出数据驱动决策的解决方案。 "ChaosSearch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部署在本地的Amazon S3数据湖,它支持SQL、搜索和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查询。"ChaosSearch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Thomas Hazel表示,"我们受益于Amazon S3卓越的可扩展性、持久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现在它又为大规模高性能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借助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我们查询的速度提高了60%,我们因此更够更快的获得洞察,更低的查询成本带来明显的成本节约,而所有这些都无需进行任何代码修改。"

Cloudera是一家混合数据平台提供商,为全球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安全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客户使用我们的平台构建开放的数据湖仓,并利用AI和数据分析从他们的数据中获取业务价值。" Cloudera产品管理副总裁Jim Clark表示,"仅凭借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的数据访问速度,我们的客户就可以实现高达40%的读写性能提升,从而更快地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和价值。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在Cloudera上支持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提高性能的同时帮助客户降低云基础设施成本。"

Colorfront致力于为电影行业开发高性能数字处理技术。"Colorfront将高性能GPU架构与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集成,实现对文件进行转码、解码、转换和封装到各种格式的加速处理。"Colorfront解决方案工程总监Brandon Heaslip表示,"借助Amazon S3 Express One Zone个位数毫秒级的数据访问速度,Colorfront的客户可以将数字视频处理速度提高70%,满足了流媒体传输中多样化的媒体和娱乐需求,并保持数字视频的标准。"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2个地理区域的102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LX91231应用宣传图.jpg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今日宣布,推出全新智能分流器电流传感器MLX91231,通过增加分流电阻式解决方案扩大其汽车电流传感器范围。MLX91231是一款高精度的IVT(电流、电压和温度)器件,且兼具数字微控制器单元(MCU)的智能性和灵活性,可充分满足功能安全要求。MLX91231专为DC/DC转换器、电池端子传感器、低压和高压配电,以及断路设备等应用量身定制。

MLX91231封装产品图.jpg

车内低压电子设备的精确测量一直是保持汽车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随着车辆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增加了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功能,而这些功能的正常运行均依赖于低电压。因此,业界对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电流和电压传感器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MLX91231可提供卓越的精度,并且其温度和使用寿命范围内的灵敏度漂移幅值误差低于±0.25%,在相同条件下的输入引入偏移漂移误差仅为1.5μV。该器件可实现更精准的监控,并且可以更好地优化低压系统,如DC/DC转换器、电池端子传感器(BTS)和区域基础设施中的电力分配与监控。MLX91231还表现出优异的输出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是在苛刻的汽车环境下理想的部署选择。

MLX91231作为一款集成了MCU的IVT传感器,不仅可以进行电流测量,还提供其他高级功能。该IVT传感器既可由5V稳压电池供电,也可直接由12V电池供电,并且通过可选的LIN或UART输出提供电流、电压和结温读数。MCU提供了一个重要功能,即其内置的用于诊断的过流检测(OCD),可安全、简单地触发Pyro-Fuse,无需开发复杂的安全机制。MLX91231符合ISO 26262 ASIL B(D)级要求,并支持ASIL D级系统集成。

MLX91231的定制软件设计与现有和未来的Melexis解决方案一致。Melexis提供广为用户所熟悉的平台方案,并支持软件复用,同时还提供专用解决方案,可简化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此外,MLX91231采用紧凑的8引脚SOIC封装,简化了系统集成的过程。

“全新的MLX91231分流器电流传感器进一步完善了我们基于霍尔效应的产品组合。通过结合多种传感器技术,我们清楚地表达了致力于为所有直流电流和功率传感应用提供支持的承诺。”Melexis产品线经理Bruno Boury表示,“通过将安全系统融入到产品中,我们简化了工程师在安全合规方面的工作。”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elexis.com/MLX91231或通过http://www.melexis.com/contact联系我们。

关于迈来芯公司

Melexis将对技术的无限热忱与灵感迸发的工程设计创想融于一体,致力于设计、开发、提供创新型微电子解决方案,帮助设计人员将设想顺利转化为完美契合未来需求的理想应用。Melexis拥有先进的混合信号半导体传感器和执行器元件,能够解决新一代产品及系统在集成感应、驱动和通信元件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不仅有助于增强产品与系统的安全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使用便捷性。

Melexis是全球汽车半导体传感器行业的领先企业,目前全球生产的每辆新车平均搭载18颗我们的芯片。Melexis充分利用在汽车电子元件的核心经验,积极服务其他市场,包括移动出行、智能设备、智慧楼宇、机器人、能源管理和数字健康等。

Melexis总部位于比利时,在全球18座驻地拥有1900余名员工。公司已经在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MELE)上市。官方网站:https://www.melexis.com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