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携手亚马逊云科技、思科、NTT DATA、爱立信和诺基亚,共同推动其先进的5G专网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部署。

1.jpg

最新消息:2024年,企业对5G专网的需求进一步高涨,这是因为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可扩展的计算解决方案,以便为下一波边缘AI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50%以上企业管理的数据创建和处理将脱离数据中心或云计算1。” 为满足这一独特需求,英特尔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为客户提供5G专网解决方案,并在全球范围内的各行各业中进行广泛部署。

英特尔副总裁兼网络业务孵化器部门总经理Caroline Chan 表示:“借助英特尔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卓越庞大的生态系统,全球各地的企业都能够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专网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5G网络与AI、边缘计算的融合所带来的迅猛发展,正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降本增效,无论是新兴行业,还是成熟产业。”

重要意义:这些部署要归功于英特尔多年来的投资、研发、合作和试验,如今它们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并为行业树立了卓越标杆。

通过其端到端软硬件产品组合(包括处理器、以太网、FlexRANOpenVINO以及5G核心网软件),并依托广泛的行业合作,英特尔正在打破技术壁垒,使运营商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实现盈利,同时助力企业快速设计和部署智能专网。这一创新不仅局限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采矿业,还广泛应用于公共事业、医疗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对客户意味着什么:近年来,5G已经展现出推动行业变革的巨大潜力。随着生成式AI为企业工作负载注入新的活力,企业纷纷致力于在专网中融合5GAI和边缘计算,旨在通过强化连接、确保数据安全性以及提升效率,来实现特定的行业目标和计划。5G专网为客户提供了一条捷径,使其能够在严苛的边缘工作负载环境中提供高带宽、低时延的计算能力。

关于5G专网的部署和创新:英特尔技术将驱动边缘AI发展,推动新兴行业和成熟产业实现智能化转型,从而助力全球业务运营的优化。

  • 亚马逊云科技(AWS:自AWS与英特尔在欧洲和美洲建立联合体验中心以来,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目前已成功助力众多垂直行业的客户加速专网部署。最新案例为AWS集成无线专网(IPW)项目,该项目吸引了Amdocs作为系统集成商加入。通过该项目,AWS客户可以便捷地访问Amdocs提供的端到端移动专网(MPN)服务,而构建在AWS Outposts服务器上的基础设施则采用了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这一全面解决方案覆盖了移动专网的所有构建模块,包括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安全和应用程序,以及部署和运营服务,使客户能够充分利用关键数据和业务洞察,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即将到来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AWS将继续展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展示更多针对不同无线专网使用场景的先进解决方案。

  • Aramco DigitalAramco Digital和英特尔最近宣布,双方有意在沙特阿拉伯打造首个开放式RAN(无线电接入网络)开发中心。Aramco Digital隶属于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Aramco,双方将利用英特尔的开放式RAN技术,共同为工业领域打造5G专网。该中心将推动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并为沙特阿拉伯的数字化转型做出重大贡献。

  • 思科(Cisco /NTT DATA:思科和NTT DATA合作,将阿姆斯特丹RAI国际会展中心(RAI Amsterdam)改造成欧洲首个智能场馆。思科依托英特尔技术,为场馆提供了5G专网的核心网和网络硬件支持,而NTT DATA则以服务的形式为场馆提供专网。这一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解决方案为众多智能手机和物联网设备提供了高速、低时延的连接,且能够处理海量数据,以获取实时洞察。

  • 爱立信(Ericsson:通过与Expeto、英特尔和5G开放创新实验室的其他成员密切合作,爱立信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湾塔科马港周围的塔科马潮滩景区部署了一个新的5G专网。这个专网在初期会支持五家当地企业,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运营现代化,包括为港口基础设施、货运、供应链和制造业运营提供助力,使每家企业都能充分利用5G优势,助力其最终用户取得更优秀的业务成果。

  • Future Technologies:通过携手整个生态系统,Future Technologies利用英特尔和诺基亚的5G专网解决方案,与各类《财富》100强、500强和1000强制造商客户签署了多份价值数百万美元的4G/5G专网合同。这些合同均利用了英特尔的边缘和AI解决方案,以支持联网/远程工作者、自动机器人、资产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等各行各业。

  • 诺基亚(Nokia:诺基亚数字自动化云平台(DAC)的无线专网,采用了基于英特尔技术的关键任务工业边缘(MXIE)解决方案,实现了专用的4.9G/LTE5G网络,以便跨多个工业现场实时处理工业系统、工人以及运营技术(OT)的数据。这一解决方案已在全球范围进行了数百次部署,如瑞士领先的钢铁和金属服务中心stürmsfs ag就是最近的一个案例。此次部署不仅吸引了系统集成商Datwyler IT Infra的加入,还从瑞士联邦工业融合基金会(IFF)获得了软件支持,其中包括英特尔组件,其坚固耐用的设计适合工厂内的复杂环境。

  • Pegatron 5GPegatron 5G在其位于越南的一家智慧工厂部署了5G专网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其强大功能。此前,该公司与越南最大的电信公司Viettel合作,在越南海防市建造了其首家海外全5G智慧工厂。基于英特尔广泛的5G专网产品组合,该工厂的网络可提供全面的连接,还具备高灵活性、高移动性、高吞吐量和低时延等优势。它可支持大量设备接入,且已实施零信任安全策略。

  • Red Hat/MinsaitRed Hat与英特尔和Indra旗下公司Minsait合作,集成和验证了一个完整、容器化、云原生的5G专网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了英特尔FlexRAN软件和Red Hat OpenShift,将提供一个性能值得信赖的基础性5G专网,并且支持通过第三方创新进行扩展或定制。

  • WWT/Federated WirelessWWTFederated Wireless正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全球先进技术中心,建设一个中立主机网络实验室,目前已接近尾声。英特尔、WWTFederated Wireless正在部署中立主机网络(在蜂窝专网上运行),旨在让多个参与建设的服务提供商共享其在现有蜂窝专网上的服务。该网络实现了专网和公网服务提供商的无缝连接。此外,得益于北美两大运营商的参与,这套中立主机网络解决方案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且已在高等教育、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行业中确定了使用场景,同时也在考虑将其用于其它垂直行业。

说明:

1 Gartner报告《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延伸到数字边缘》,Thomas Bittman著,2023724日。GARTNERGARTNER公司和/或其附属公司在美国和国际上的注册商标和服务商标,经许可使用。保留所有权利。英特尔不控制或审核第三方数据。在评估数据准确性时,请参考其他信息源。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新春佳节之日,也是 OPPO 品牌成立 20 周年之际,OPPO宣布正式进入 AI 手机时代,为超千万用户提供领先不止一代的 AI 功能,正式开启 AI 手机的元年。

FM27WkBy72.png

作为 AI 手机引领者,OPPO 将 AI 注入全新软件版本,让下一代 AI 体验走进千家万户。备受好评的小布AI 消除、全球首个小布AI 通话摘要、全球首个基于端侧大模型的 AI 超清合影,以及更加智慧和全能的新小布等上百项相当科幻的 AI 功能,都将在2024年春节期间通过系统更新推送至上千万台 OPPO 手机,让全国用户提前感受未来的 AI 生活。

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 AI 人工智能即将变得像自来水和 Wi-Fi 一样普及。除夕夜前,我们将向超千万的 OPPO 用户推送一版新软件, 包含上百项相当科幻的 AI 功能。辞旧迎新,万象更新,我宣布我们正式进入 AI 手机时代。”

OPPO 正在通过全新一代 AI 技术重塑智能手机的定义,帮助用户简化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与烦恼,实现更具效率与幸福感的智能生活体验。作为全球首个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模型的 AI 手机,Find X7 系列已经充分展现了 AI 功能的潜力。OPPO 自主训练的、个性专属大模型——AndesGPT ,以端云协同的技术架构,包含从十亿到千亿级参数的多种版本,知识储备丰富、拥有无限记忆、也善用工具,支撑OPPO AI 手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OPPO 也正式成立 AI 中心,汇集全球 AI 专家与资源,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全新一代 AI 手机体验。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m第三财季营收、运营利润均超出预期,第四财季和全财年业绩指引也都超出预期,显示该公司力图将业务扩展到智能手机领域之外的战略正在帮助推动公司增长和提高盈利能力。该公司表示,几乎每部智能手机和许多PC中都使用其芯片设计技术,其客户第三财季共出货了77亿颗Arm芯片。火爆的业绩刺激该公司股价盘后一度暴涨40%。

2月8日消息,美东时间周三盘后,由于英国科技公司Arm Holdings发布了强劲的第三财季财报,第四财季营收和调整后利润预测也都高于华尔街预期。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盘后一度暴涨42%,截至发稿涨幅收窄至22%。

1.png

Arm第三财季调整后运营利润3.38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744亿美元;第三财季总营收8.24亿美元,分析师预期7.60亿美元;预计第四财季营收8.5亿-9.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7.785亿美元;预计整年营收31.6亿-32.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9.6亿-30.8亿美元;预计整年调整后每股收益1.20-1.24美元,之前预计1.0-1.1美元,分析师预期1.05美元。Arm盘后一度暴涨超40%,现涨幅收窄至27.62%,报98.279美元。在盘后暴涨后,公司股价来到了近95美元,较去年9月IPO时的51美元已经接近上涨了一倍。

2.jpg

Arm的授权销售额增长18%,达到3.54亿美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增长11%,达到4.7亿美元。Arm公司预计,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第四财季,公司营收预估中值为8.75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估的7.803亿美元;公司调整后EPS预估为0.3美元,高于华尔街预估的0.21美元。

3.jpg

对于整个财年,Arm预计全年营收为31.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估的30.5亿美元;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22美元,高于分析师预估的1.07美元。

人工智能带来收入增长

虽然2023年手机市场低迷,但是随着2024年手机和笔记本出现复苏,同时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火爆,带动了arm收入增长。Arm首席财务官詹森·查尔德(Jason Child)表示,由于汽车和人工智能等市场将在第四财季表现强劲,该公司上调了约1亿美元的财报营收预测。该公司预计,为数据中心、手机和个人电脑的人工智能提供动力的芯片的授权收入,将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TECHnalysis Research总裁兼首席分析师鲍勃•奥唐奈(Bob O'Donnell)表示:“Arm稳健的盈利,更重要的是,他们强劲的预测,对该公司和整个科技行业都是好迹象。”自2016年以来,Arm大幅实现了业务多元化。公司CFO表示,智能手机目前占公司下游业务的35%,而2016年这一比例在60%至70%之间。

如今,Arm的客户名单几乎涵盖整个科技行业:苹果将指令集用于为iPhone和Mac电脑提供动力的处理器,亚马逊的数据中心Graviton服务器处理器也采用Arm设计,高通和联发科则是Arm智能手机处理器蓝图的主要用户。

我们几乎涉足每一个终端市场,”公司CEO雷内·哈斯(Rene Haas)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几乎每个市场都在其设备中投入更多的计算能力。”

TECHnalysis Research的分析师表示,Arm设计在其他市场的扩散表明,该公司在科技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尽管实现了多元化,Arm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参与度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由于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我们看到客户对新设计和新技术的兴趣越来越大”,查尔德表示,“这是真实的。人们实际上正在购买并获得这项技术的许可。”

哈斯表示,该公司的客户正在转向使用Arm V9架构,该技术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其前身的两倍。他们还在每台设备上使用更多的Arm计算核心——例如,微软公司的新服务器芯片中使用了100多个核心——这也增加了特许权使用费。

“你所看到的都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实施的所有战略,”哈斯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过去几个季度表现不错,但我们才刚刚开始。”

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目前仍由软银集团持有其90%的股份,软银集团于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了该业务。去年在IPO中筹集了49亿美元,使其成为2023年美国交易所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

(综合互联网信息报道)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村田参展MWC 2024.png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以下简称村田将参展于226日至2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级移动技术展览会——MWCMobile World Congress)。在村田的展位上将展示下一代通信的相关技术。

名称

MWC Barcelona

会期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2月29日(星期四)

参展区域

Hall 5 Stand

村田展位

5D66

官方网站

https://www.mwcbarcelona.com/

【主要参展内容】

生命体征检测解决方案

向到访展位的人员演示如何利用雷达模块和Cellular LPWA模块检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这些生命体征是体现人生命迹象的指针。到访人员可以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轻松地确认生命体征结果。

  • 雷达模块是采用了Texas Instruments制造IWR6843的超小型60GHz雷达模块。可在非接触的状态下进行高精度的生命传感。

  • Cellular LPWA模块将介绍除了Cat.M1/NB-IoT通信外还具备GPS/GLONASS的室外位置检测以及利用Wi-Fi®功能进行室内位置检测功能的产品。它还支持SubGHz频带的Proprietary1通信。

1 Proprietary:源代码不公开的通信系统,与源代码公开的开放系统相反。

高品质低成本的位置检测解决方案

现场将展示搭载了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LF天线及低功耗蓝牙模块的火车模型,并将演示如何通过Alliance的低成本通信服务显示移动中的火车模型的位置信息。

  • LF天线采用了村田特有的形状设计和树脂密封技术,实现了高灵敏度和高耐用性。具有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特点,应用于汽车智能无钥匙进入系统。

  • Alliance可以通过使用通用IOT platform进而选择各地区最合适的CSP(Connectivity service provider=蜂窝通信运营商),通过省略了很多认证处理的Cloud Connection功能,为减少开发工时和降低电力消耗做贡献。相比于与某一家公司的M(V)NO2签订合同,有望降低总成本并提高通信质量。

2 MNOMobile Network Operator):移动通信运营商。使用该公司自有的通信线路提供服务。

2 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虚拟移动通信运营商。从移动通信运营商租用通信线路来提供服务。大多数MVNO提供被称为廉价SIM的低价服务。

数据中心集中电源系统

绍数据中心集中电源系统的最新开发进展,该系统基于能够提高电力效率的Open Compute Project (OCP)架构,最多能将能耗降低38%、将维护成本降低24%

pSemi品牌半导体解决方案

介绍以下3款新产品。

  • PE562212:支持行业领先的链路预算3和多功能多协议的2.4GHz IoT FEM 模块4。它采用超小型1.8 x 1.8 mm 14引线LGA封装,非常适合IoT应用。

  • PE44951:将Two-way移相器5和DSA(Digitally controlled Step Attenuator)相组合后的产品,支持6 ~ 7.5 GHz频带的大规模MIMO6中的混合波束赋形7

  • PE423211:宽带AEC-Q100认证交换机,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耗电水平,非常适合应用于对功耗要求非常高的安全访问应用。

3 链路预算:对通信系统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路径中存在的所有增益和损耗进行计算的方法。能预测切实接收的可能性。

4 FEM(前端模块):将各种功能元件一体化的超小型集成模块,用于LTEWi-Fi®Bluetooth®GPS等的无线前端电路。

5 移相器:用于电子电路和信号处理的一种设备,可改变输入信号的相位。

6 大规模MIMO:一种通过增加基站中天线元件的数量来更有效地利用电波的技术。

7 波束赋形: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向特定方向发射电波或从特定方向接收电波的技术。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中国IT支出预计将增长6.2%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IT总支出预计将达到5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 6.8%。这一数字低于上一季度预测的8%2024年中国IT总支出预计将达到3.9万亿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6.2%。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2023大火,但它在短期内不会给IT支出的增长带来显著的变化。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John-David Lovelock表示虽然GenAI将改变一切但如同物联网、区块链等我们所经历过的其他大趋势它不会对IT支出产生显著的影响。企业机构将在2024年开始切实投资于规划如何使用GenAI,但IT支出将受到更多传统力量的左右,例如盈利能力、劳动力等,并且将被持续不断的变革疲劳所拖累。

IT服务将在2024年成为最大的IT支出领域

IT服务将在2024年继续保持增长并首次成为最大的IT支出领域。预计2024IT服务支出将增长8.7%,达到1.5万亿美元(见表一),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将投资于组织效率和优化项目,而此类投资在这段经济不稳定时期至关重要。

Lovelock表示:消费者的设备和通信服务采用率在十多年前就已趋于稳定。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主要受价格变化和更换周期的影响,只留出了增量增长的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被软件和服务超越。企业正在不断挖掘技术的更多用途,IT已经从后台移到了前台,现在又开始创造收入。在企业挖掘完技术的使用方式和地点之前,企业IT支出不可能先进入到平台期。

表一、全球IT支出预测(单位:百万美元)


2023年支出

2023年增长率(%

2024年支出

2024年增长率(%

数据中心系统

243,063

7.1


  261,332

7.5

设备

699,791

-8.7

732,287

4.6

软件

913,334

12.4

1,029,421

12.7

IT服务

1,381,832

5.8

1,501,365

8.7

通信服务

1,440,827

1.5

1,473,314

2.3

合计

4,678,847

3.3

4,997,718

6.8

数据来源:Gartner20241月)

表二、中国IT支出预测(单位:百万人民币)


2023年支出

2023年增长率(%

2024年支出

2024年增长率(%

数据中心系统

                         378,739

20.7%

            416,446

10.0%

设备

                         936,923

-6.3%

            966,657

3.2%

软件

                         245,908

16.4%

            287,042

16.7%

IT服务

                         678,401

9.9%

            770,163

13.5%

通信服务

                      1,430,701

2.1%

         1,457,634

1.9%

合计

                          3,670,673

3.6%

        3,897,942

6.2%

数据来源:Gartner20241月)

首席信息官的变革疲劳继续影响IT支出

2023年的IT总支出增长率为3.3%,较2022年仅增加了0.3%,这主要是由于CIO的变革疲劳所致。预计2024IT总支出将重拾动力,实现6.8%的增长。

即使在2024年有望重新恢复增长势头,整个IT支出环境仍会受到变革疲劳的轻微影响。变革疲劳可能表现为种种变革阻力,比如CIO在签署新合约、承诺采取长期举措或接纳新技术合作伙伴方面犹豫不决。而对于已经启动的新举措,CIO会要求有更高级别的风险缓解措施和更加确定的结果。

GartnerIT支出预测方法十分依赖于数千家厂商对整个IT产品和服务范围的严谨销售分析。Gartner结合一手调研技术与二手调研资料,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市场级规模数据库并以该数据库作为预测的基础。

Gartner季度IT支出预测报告以独特的视角对硬件、软件、IT服务和电信领域的IT支出进行预测,帮助Gartner客户了解市场机会与挑战。Gartner客户可在Gartner市场数据手册,2023年第四季度更新中获得最新IT支出预测研究结果。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IT)为企业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客观洞察,助力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做出明智决策,取得出色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10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显示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控屏、 悬浮屏、娱乐屏等等五花八门的应用,应运而生;多屏、大屏、一屏多用伴随超清、高亮度、高刷、高对比度的要求,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感、安全感;也相应对传统的显示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针对高低温、长时间日照、颠簸等工作环境,提出了远高于传统家电的长寿命和高可靠的特殊要求。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华源半导体)是国际上率先进行AM MiniLED驱动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公司,所开发的AM MiniLED驱动芯片已广泛应用于TV、显示器(含电竞)等领域,出货量累计超过3亿颗。以在消费电子产品的成熟量产为基础,华源半导体于2022年开始布局车规级AM MiniLED驱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针对汽车电子的特殊要求,华源半导体开发了专用的芯片封装及其封装工艺,并持续优化改进芯片设计;历经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经过SGS严格测试的符合AEC-Q100 Grade1(-40℃-125℃)车规级AM MiniLED驱动芯片—HY8602B0QA开发。

HY8602B0QA作为一款车规级8通道AM MiniLED驱动芯片,可用于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等的背光驱动,能够满足各种工况下智能座舱对新型显示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和视觉交互需求。华源智信HY8602B0QA的发布,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了更好的显示方案,可助力新型显示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发展应用。

产品介绍

HY8602B0QA是一款车规级8通道AM MiniLED驱动芯片,其具有单通道30V/48mA的驱动能力。可支持11bit DC调光和12bit PWM调光,最高可支持23bit混合调光。芯片内部自带buffer,保证了信号质量,最高可支持255颗芯片级联,单lane最高可支持2040分区调光。

特点:

  • 通信可靠性高,支持长距离传输

  • 通信带宽高,比特率最高16MHz

  • 故障诊断纠错能力强

  • 支持异常信息低延迟实时上报

  • 支持PCB单面走线布局

1.png

图1.系统架构

SGS认证

华源智信HY8602B0QA车规级芯片已取得SGS  AEC-Q100认证,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充分证明了华源智信车规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华源智信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提供保障。

7ZHnD67XGF.png

图2.SGS认证证书

5NeRt474Pn.png

图3.SGS颁证仪式

关于华源智信

华源智信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设计的公司,是世界最早研发布局Mini LED驱动芯片的厂家,公司聚焦数字电源和新型显示电源芯片两大赛道,依托过硬的产品实力,领先的技术创新,以及有效的大客户战略,已与海信、小米、创维、长虹、康佳、视源等主流客户均达成了深入的合作关系。

公司致力于提供高性能、高品质、客制化的电源管理芯片及解决方案,打造从交流到直流一体化高效智慧节能的综合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芯片定制服务及支持,成为国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专家。

来源:華源智信半导体

围观 1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2023年12月29日,由中国电子商会、数字经济观察网主办,软信信息技术研究院承办的“2023电子信息影响力品牌榜”正式揭晓。经过行业专家、学者及业界领袖从技术、创新、市场等多个维度对参选品牌进行综合评估,深圳天狼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荣获【2023功率半导体芯片市场领军企业】称号。

2.jpg

2023电子信息影响力品牌榜公示链接:https://www.szw.org.cn/topic/23/lists/ 

2023电子信息影响力品牌榜围绕“创新引领赋能美好电子信息新未来”为主题,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聚焦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天狼芯半导体非常感谢主办方提供展示风采、交流经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平台,同时也为半导体上下游的广大供应商和客户提供一个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窗口,增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心和支持。

关于天狼芯

专注于高性能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开发     深圳天狼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交割完成B轮融资。公司总部位于广东深圳南山区,在成都设有研发总部,在上海设有车规级芯片可靠性实验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拥有已授权集成电路布图4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明专利299项,已递交待授权各类专利总计300余项。     

天狼芯主要产品有车规级MOSFET、Super Junction、IGBT/FRD、GaN器件、SiC器件等等,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电源等市场。     

客户方面,公司已经成为国家电网、韩国现代汽车、福特汽车、起亚汽车、华为、荣耀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天狼芯在晶圆制造工艺、芯片设计和封测工艺均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为客户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予必要的产品与服务。

来源:天狼芯半导体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月2日,芯联集成(688469.SH)下属子公司芯联动力科技(绍兴)有限公司(下称“芯联动力”)与国电南瑞(600406.SH)控股子公司南京南瑞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南瑞半导体”)的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芯联集成CEO赵奇、南瑞半导体董事长陈英毅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碳化硅芯片等产品上展开科技研发、供应链保障、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进而加强双方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竞争优势。

双方的合作签约对于两家公司很有意义,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了新阶段。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将从产品采购商的单一关系深化到深度的合作关系。双方未来将协力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1.jpg

南瑞半导体董事长陈英毅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南瑞半导体其母公司国电南瑞,是国家电网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在打造新型电力系统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电南瑞正通过提供先进技术、可靠装备、优质服务来全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国电南瑞的控股子公司,南瑞半导体将联合芯联集成等外部优秀的技术合作伙伴全力支撑母公司国电南瑞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芯联集成CEO赵奇表示,非常感谢南瑞半导体陈英毅董事长及团队对芯联集成的认可。历经三年多的努力,芯联集成从南瑞半导体的高压IGBT芯片的产品供货商,进阶为南瑞半导体的全电压IGBT和碳化硅芯片等多个产品供应商,离不开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这也意味着南瑞半导体对芯联集成的技术创新、产品快速迭代、稳定供应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芯联集成已为多家主流新能源汽车公司提供碳化硅产品,这也标志着芯联集成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优势越加明显。芯联集成从2021年起开始投入碳化硅MOSFET芯片、模组封装技术的研发和产能建设,公司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三轮技术迭代,碳化硅MOSFET的器件性能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是国内规模化量产最大的碳化硅MOSFET生产制造基地。

关于南瑞半导体

南瑞半导体系国电南瑞下属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定位为国家电网公司功率半导体产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面向电力传输与新能源发电、用电及节能、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开展功率半导体芯片与模块设计、生产、测试和销售业务。

国电南瑞是国家电网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是一家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内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领军企业。

关于芯联动力

芯联动力是芯联集成下属子公司,公司定位为车规级碳化硅制造及模组封装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也是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新能源汽车碳化硅主驱逆变器碳化硅企业。芯联动力创始股东包括芯联集成、芯联合伙和来自上汽集团、博世集团,小鹏汽车、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等知名产业方投资机构。

芯联集成是一家专注于功率、 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提供模拟芯片及模块封装的代工服务的制造商,公司主要从事 MEMS、IGBT、MOSFET、模拟IC、MCU 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汽车、新能源、工控、家电等领域提供完整的系统代工解决方案。芯联集成是国内领先的具备车规级IGBT/SiC芯片及模组和数模混合高压模拟芯片生产能力的代工企业,拥有种类完整、技术先进的车规级高质量功率器件和功率IC研发及量产平台,也是国内重要的车规和高端工业控制芯片及模组制造基地。同时,芯联集成还是国内规模、技术领先的MEMS晶圆代工厂。

来源:芯联集成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品简介

CLA821运算放大器是运用斩波技术的CMOS型放大器,提供极低的失调电压(10μV最大值)和接近零的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输入失调电压漂移(0.02uV/℃最大值)。CLA821拥有高精度、低静态电流、低输入偏置电流、高阻抗输入(共模范围超出电源轨电压100mV)、高共模抑制比、高电源抑制比和轨至轨输出(摆幅低于电源轨电压60mV以内)等特点。可以使用低至1.8V(±0.9V)和高达5.5V(±2.75V)的单电源或双电源进行供电。

1.jpg

产品特性

•低失调电压:10μV  (最大值)

•失调电压漂移:0.02μV/°C  (最大值)

•0.1Hz至10Hz 噪声:3.7μVpp

•静态电流:760nA

•高CMRR:135dB典型值

•高PSRR:1μV/V

•单/双电源供电

•电源电压:1.8V 至 5.5V

•轨到轨输入/输出

•微型封装:SC70和SOT23

典型特性

TA=25℃,VS=3.3V,VCM=VOUT=VS/2,

CL=20pF且RL≥10MΩ

2.png

大信号响应,Vs=3.3V

3.png

小信号响应,Vs=3.3V

4.png

0.1Hz至10Hz噪声,Vs=3.3V

样片申请

CLA821已经开放样品申请,请联系对口销售。

5.jpg

来源:核芯互联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华业务保持持续稳健增长

  • 竭力达成业绩目标:调整汇率影响后,销售额增长8%达到916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增长至5%;

  • 广泛布局:聚焦核心业务,增强战略布局;

  • 博世在中国:2023年业绩保持持续稳健增长;

  • 博世智能出行:经业务重组后,自2024年1月起正式运营;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尽管2023财年面临挑战,博世仍继续积极投资面向未来的技术,尤其在气候行动领域。”

  •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首席财务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挑战依然存在,这也是博世推迟实现目标利润率的原因。我们必须持续在有效资源配置和盈利能力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为未来的增长提供财务基础。”

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仍在2023财年达成业务目标:据初步数据显示,博世集团销售额[1]达到916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增长8%(名义增长4%)。息税前利润率为5%,同比去年实现小幅增长(2022年息税前利润率为4.3%)。“对博世而言,2023财年比预期的更艰难。尽管面对巨大挑战,我们仍竭尽全力实现了销售额增长,并提升了利润率,取得进步,”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在博世集团的财年初步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这是我们全体员工迎难而上、齐心协力所取得的成绩。未来挑战不减,仍待我们继续共同努力。”

1.png

在过去的这个财年,博世进一步拓宽了增长领域,推进了智能出行业务的转型,并增强了所有业务领域的竞争力。“我们继续积极地投资于面向未来的技术,尤其是与气候行动相关的技术。然而,我们看到此类技术的市场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发展步伐也有所减缓。我们需要应对订单需求的疲软,同时努力保持竞争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财务基础。”史蒂凡·哈通博士表示。面对这些情况,博世预计有必要在多个领域进行调整,如智能出行。近期,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与员工代表进行了有关会谈。任何必要的人事调整方式都将以合情合理、尽社会责任的方式进行。根据博世于2023年夏季与员工代表签订的关于智能出行集团的工作协议,直到2027年底前其德国业务基地都不会进行裁员。“只有依托全社会的协作,转型和调整才能成功实现。博世也致力于继续将德国打造成一个工业基地,尤其是制造基地,”哈通博士说道。此外,博世希望继续在颇具前景的业务领域进行招聘,并尽可能多地为员工提供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从相对收缩型业务转到增长型业务领域。到2030年,博世计划在培训和新技能方面投入约40亿欧元。

气候政策:市场动荡不稳

应对气候变化仍是博世等科技公司的关注重点,同时也带来诸多商机。近期,博世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可持续能源利用相关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哈通博士认为,当前的气候政策给企业的商业环境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政策的突然变化,如近期德国突然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在实施过程中将造成一些问题,”哈通博士说道,“不一致的政策结构会阻碍企业长期的采购决策。经济需要更多的可预测性——事实上,可预测的部分越多越好。”同时,哈通博士也表示了对政策制定者的理解: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面临着紧缩压力和民粹主义批评,同时又必须维护经济繁荣与减缓全球变暖。

增长策略:投资与创新相辅相成

即便当前经济疲软,博世仍不断取得进展并秉持战略目标:在关键市场跻身前三大供应商之一,并在全球各个区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转型时期,我们在多个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广泛业务布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哈通博士表示,“然而,这并不防碍博世聚焦核心业务。”智能建筑科技将专注于系统集成业务,出售其大部分的产品业务。此外,博世于2015年与2023年分别收购了Climatec公司和Paladin科技公司,以提升在北美楼宇自动化市场中的地位。

博世还成功实现了目标领域的增长,例如半导体业务。博世在2023年做出了重大的投资决策——投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这一位于欧洲的合资公司,以及收购美国的Roseville晶圆厂。博世的目标是通过提升碳化硅芯片的产量,实现进一步的增长。这些半导体可用于电动车的电控单元,进而提升车辆续航里程。“通过沟槽而非平面构建碳化硅结构,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芯片的功率密度。博世是首家将这项技术投入市场的碳化硅制造商,而随着第二代技术的推出,我们在2023年将性能再次提升了30%,”哈通博士同时强调了博世的创新实力,“在博世,投资与创新相辅相成。”从2026年开始,博世计划在具备高成本效益的200毫米晶圆上制造首批沟槽结构的碳化硅芯片。

移动出行变革:标准化推动电动出行

围绕汽车产业的转型,博世的核心业务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调整。业务重组后的博世智能出行集团自2024年初开始运营,其主要变化之一是增设了三个横向的技术层次,对应着三大对未来出行非常关键的技术领域:软件、半导体和车载电脑。在迈向未来智能出行的过程中,博世目标更好地应用现有和新兴的技术创新,充分把握市场机遇。

例如,对新型冗余制动系统的需求正快速增长,该系统对于自动驾驶与电动出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哈通博士表示,博世目标:到2030年前,相关业务每年增长10%。“总体而言,我们在制动系统领域的增速是竞争对手的两倍。我们在ESP领域的销售额也保持稳定,即便该领域的市场规模正在缩小。”哈通博士认为,电气化出行领域仍大有可为,例如在欧洲弥补充电站和经济型电动车型的不足。 “中国去年的汽车出口量增长了60%,这一成就值得我们思考,”哈通博士说道,“我们知道,中国消费者更喜欢标准化的电气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这将带来规模化经济效益,欧洲企业不应错过这一机会。”

2023财年:智能出行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实现强劲增长

2023年,博世各业务领域的销售额表现不一。博世在智能出行业务的销售额在2023财年达到563亿欧元,实现了7%的增长,调整汇率影响后增幅为11%,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业务领域。“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领域,我们的产品都有非常大的需求量。这也激励着我们持续发展智能出行业务,尽管任务艰巨。”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首席财务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表示。工业技术业务的销售额达到75亿欧元。由于收购了海德福斯,销售额相较上一财年大幅增长8%,在调整汇率影响后增长率为10%。消费品业务的销售额为199亿欧元。“消费需求的显著降低对电动工具和家用电器业务造成重大影响。”Forschner博士说道。该业务的销售额同比降低7%,在调整汇率影响后,相较于上一财年小幅降低了1%。能源与建筑技术业务的销售额实现了9%的强劲增长,达到76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其增幅达11%。Forschner博士表示:“该数字不仅受益于市场对节能和可再生采暖科技的强劲需求,也与博世全球商业服务扩张有关。”

2023财年:各地区的业务发展

博世在各地区的销售额增长情况也不尽相同。“博世在欧洲和北美市场都实现了最强劲的名义增长。”Forschner博士表示。博世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增长6%,达到468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的增幅为8%。北美市场的销售额实现了4%的增长,达152亿欧元,调整汇率影响后的增幅为8%。南美市场的销售额为17亿欧元,同比下降6%,调整汇率影响后却实现了4%的增幅。“巴西市场的疲软是主要因素。”Forschner博士说道。亚太市场销售额达279亿欧元,小幅提高了1%,调整汇率影响后的增幅为9%。“这些数字反映出中国经济在部分领域增长有所放缓,”Forschner博士表示,“而我们在印度和日本市场的强劲增长仅能抵消部分影响。”

博世在中国2023年业绩保持持续稳健增长

据初步数据统计,2023年博世集团在华销售额达到1391 亿人民币(约182亿欧元),同比增长为5.2%,在华员工人数近58000人。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2023年是疫情后重启和复苏的一年。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博世中国在2023年的业绩保持持续稳健增长。其中,智能出行业务是主要增长动力。中国对于博世集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更是一个创新和研发基地。面向未来,博世将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持续投入增强本土制造和研发能力,拓展本土合作,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客户和市场,同时支持业务的增长。”

2023年员工发展:总体保持稳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博世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共有约427600名员工。据初步统计,员工人数较上一年增加了约7600人,增幅约为2%。其中,博世德国总部的员工总数基本保持不变,为133800人。

2024年展望:全球经济疲软削弱增长

博世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仅有2%至2.5%的微增。“我们预测,到2025年,全球经济才会逐渐回暖,”Forschner博士表示,“博世所有业务领域的发展前景都不甚明朗。”在移动出行领域,博世希望2024年汽车产量与上一年持平。此外,博世认为机械工程领域的衰退仍将持续,而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将至2025年才会反弹。在能源领域,博世认为客户的购买意愿仍将保持低位,尤其是在关键的德国市场。其原因在于业主认为未来供暖系统的相关法规存在不确定性。2024财年,博世将不寄希望于市场环境的支持。“我们正努力实现至少7%的目标利润率,即使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我们仍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Forschner博士表示。博世不得不将早前设定的目标利润率达成期限推迟一至两年。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力度降本增效,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开拓未来市场。Forschner博士补充道:“一方面,我们正努力在实现盈利和有效资源配置之间寻求平衡,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未来增长和前期投资之间取得平衡。”

关于博世

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根据财报初步数据,博世2023年在华销售额达到1391亿人民币,员工人数近58000名。

有关博世中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cn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约428000名员工(截至20231231日)。根据财报初步数据,2023财年度创造了916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创新实力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900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约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和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1] 根据内部统计,可能与最终发布的博世集团年报中的数据有所出入

围观 3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83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