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发布了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自由度国别报告,报告显示在多重因素迭加下,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5301亿美元,同比下滑8.5%。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主导的新型应用领域为半导体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热度得到提升,有望在近期触底反弹。同时,各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一定的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秩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国际形势更加多变。但整体来说,半导体产业将逐渐回暖。

2023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出现重大突破,为全球半导体市场打开了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英伟达、AMD等GPU和AI晶片制造厂商及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得到资本市场追捧,估值水准一路上扬。在通用领域大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应用场景的进一步丰富下,人工智能晶片和算力基础设施有望持续带动配套产业链景气度上行,进而为整个半导体行业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1.png

全球半导体产业细分产品市场规模均实现增长

从半导体市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看,自2016年至2023年,美国半导体的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最快,达到10.6%。欧洲复合增长率排名第二,为7.5%。中国、其他亚太地区的复合增长率较为相似,均处于4.5%~5.5%之间。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3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553亿美元,占比27.1%。欧洲增速最快,具体为1.4%,美国地区为-4.6%,均超过了半导体产业整体增速,而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增速表现不佳,分别为-14.9%和-8.2%。

2.png

集成电路贸易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

2023年,受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行及地缘博弈影响,全球集成电路出口额增长动力不足,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也出现了13.3%的下滑。日本和韩国的集成电路贸易额均出现下滑,美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至2023年仍未超越2000年水准。

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2023年出口额略有下滑。相较于美日韩三国长期的集成电路净出口状态,中国和欧洲近年来多保持着集成电路的净进口。此外,新加坡作为传统贸易金融重地,集成电路出口额长期位居全球前三。

3.png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自由度国别排名中,新加坡、中国和马来西亚排名前三

为充分评估全球主要国家半导体市场自由发展程度,WICA从市场、环境、潜力三大维度建构了一个综合性、完整性的排名指标体系,系统衡量国家产业市场自由度水准。指标体系涵盖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发展环境、市场自由度三大一级指标,政策自由度、科技自由度、人才自由度、产业完整度、生产成本、基础建设、劳动力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九大二级指标。透过更有系统、更完善的排名指标体系评估,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各国产业市场自由度状况。

4.png

据悉,世界集成电路协会是由来自全球半导体业界的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行业组织,涵盖半导体、软体、解决方案、系统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协会主要关注、研究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下游应用市场、全球贸易、人才教育等领域,致力挖掘集成电路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业态,加速建设世界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建立健全全球半导体企业间长效交流机制,推动全球半导体领域分工协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为相关领域各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关于WICA

世界集成电路协会是由来自全球半导体业界的龙头企业、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行业组织,涵盖半导体、软体、解决方案、系统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协会主要关注、研究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下游应用市场、全球贸易、人才教育等领域,致力挖掘集成电路产业新技术、新模式、业态,加速建设世界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建立健全全球半导体企业间长效交流机制,推动全球半导体领域分工协作,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为相关领域各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访问wicassociation.org了解更多资讯。

围观 4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LDO稳压器GM12071

GM12071是一款CMOS、低压差(LDO)线性稳压器,采用 1.9V 至 20V 电源供电,最大输出电流为500 mA。这款高输入电压 LDO 适用于调节 1.2V至20V 供电的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该稳压器采用先进的专有架构,在提供高电源抑制、低噪声特性的同时保持低静态电流,仅需一个 2.2μF 小型陶瓷输出电容,便可实现出色的线路与负载瞬态响应性能。GM12071稳压器输出噪声为 8.5μVRMS,与固定输出电压选项无关。

产品介绍

1 关于产品

GM12071 提供 6 种固定输出电压选项。现有库存提供下列电压版本:1.2V(可调节)、1.22V(可调节)、1.5V、1.8V、2.5V、3.3V 和 5.0V。

每个固定输出电压都可以通过外部反馈分压器在初始设定点以上调整。这使 GM12071 可提供 1.2V 至 VIN − VDO 的输出电压且具有高 PSRR 和低噪声。

GM12071 提供 6 引脚 DFN 和 8 引脚 SOP 封装。仅有DFN 封装支持通过外部电容进行用户可编程软启动。

GM12071可替代ADI的ADP7104、ADP7102等系列产品。

1.png

图1 方框图

GM12071 是一款低静态电流、LDO 线性稳压器,采用 1.9 V至 20 V 电源供电,最大输出电流为 500 mA。满负载时静态电流典型值低至 710μA。室温时,关断模式下的功耗典型值仅为 1.1 μA。

GM12071 经过优化,利用 2.2 µF 小型陶瓷电容可实现出色的瞬态性能。

2 功能特点

低噪声:8.5µVRMS(与固定输出电压值无关)

电源抑制比(PSRR):92 dB(10 kHz)

输入电压范围:1.9 V 至 20 V

输出电压

      固定输出电压:1.5V、1.8 V、2.5 V、3.3 V 和 5.0 V

      可调输出电压范围:1.2 V 至 VIN – VDO

       GM12071AUJZ-1-R7 可调输出电压范围:1.22 V 至VIN – VDO

最大输出电流:500 mA

线路、负载和温度范围内的精度:

       ±1.2%(TJ = −55°C 至+125°C)

       ±1.6%(TJ = −55°C 至+150°C)

低压差:480 mV(典型值,IOUT= 500 mA,VOUT = 5 V)

用户可编程软启动(仅 DFN 封装提供)

低静态电流,IGND= 22 μA(典型值,无负载)

低关断电流:1.1 μA(VIN= 20V)

使用 2.2 μF 陶瓷输出电容保持稳定

精确使能

工作环境温度(TA)范围:−55°C to +125°C

工作结温(TJ)范围:−55°C to +150°C

AEC-Q100 适用于汽车应用

6 引脚 DFN 和 8 引脚 SOP 封装

3 主要应用

适应噪声敏感应用ADC 和 DAC 电路,精密放大器和 VCO 控制供电  

 通信和基础设施   医疗成像  

 工业与仪器仪表   汽车电子

典型应用

2.png

图 2 固定输出3.3V

3.png

图3 2.5V可调输出至6V

GM12071 是一款高压、低噪声、高精度、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能够为 500mA 供电,压差典型值为 480mV。输入电压工作范围为 1.9V 至 20V。固定输出电压为 1.2V 至 5.0V。通过设置外部电阻,可调输出电压为 1.2V 至 20V-VDO。

输入电压范围为器件提供了足够的裕量,以便获得稳定的输出。如果输入电源噪声很大,则具有低 ESR 的额外输入电容可能有助于改善输出噪声性能。

GM12071系列对标产品

4.png

GM12071系列产品订购指南

5.png

关于共模半导体

共模半导体致力于高性能模拟电路的研发及销售,产品涉及模拟电源、模拟数字转换器、保护器件以及高性能混合信号SoC等,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及医疗等多个领域,产品形态包括芯片和应用方案。

来源:共模半导体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85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Analog Devices, Inc. (ADI) MAX40109低功耗精密传感器接口片上系统 (SoC)。该SoC集成了高精度、可编程的模拟前端 (AFE),以及模数转换器 (ADC)、校准存储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功能。MAX40109采用TQFN封装,设计用于应力、压力、温度、应变计和惠司通电桥等多种传感器应用。

1.jpg

ADI MAX40109 SoC提供带输出缓冲器的数模转换器 (DAC),支持模拟电压输出和4mA20mA电流回路。MAX40109的传感器AFE同时提供模拟和数字输出,工作电源电压范围为3V36V,工作温度范围为−40°C+125°C。该模拟前端可连接基于电阻桥的压力传感器,并且该器件还可以直接通过电阻桥或外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

MAX40109的数字接口可对该器件的校准存储器、前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以及用于驱动传感器电桥的内部电流源进行编程。该器件的数字I2C接口还可用于检索数字输出数据以及生成警报。

如需进一步了解ADI MAX40109低功耗精密传感器接口SoC,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analog-devices/adi-max40109-soc/

作为全球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库存有极其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工程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代理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提供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8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ÜV莱茵在亚太和德国新增三个全球认可的Matter标准授权测试实验室 / 扩展IoT产品的无线测试能力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简称"TÜV莱茵")位于上海、台北和德国波鸿的实验室获得Matter通信标准的授权测试实验室(ATL)资质。Matter是一种安全的、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物联网设备连接标准,适用于智能家居市场。

价值数十亿的智能家居市场 

根据Statista的数据,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今年将达到1400亿欧元,其中仅德国预计将达到80亿欧元,涉及的产品和应用包括智能灯具、智能扫地机器人和为政府提供的停车位监控系统。TÜV莱茵的物联网专家Rudolph Schiessl表示:"作为无线标准领域的全球领先测试服务提供商之一,我们通过新获批的实验室扩展了我们的全球网络,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这凸显了我们对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的支持。"这些新加入的测试实验室扩充了TÜV莱茵位于横滨、首尔和深圳的测试实验室网络。

Matter采用基于IP的互操作性协议,确保不同设备(如恒温器、照明系统和安全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协作。这使得智能家居设备能够在本地网络上独立控制和通信,无需依赖云连接。推动这一标准开发和普及的是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CSA),其一直致力于实现广泛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通过认证产品实现市场准入

智能家居技术的国家要求和法规与其使用领域一样多样化。因此,制造商和分销商在进口和销售产品时面临困难,而消费者则遇到设备性能受限的问题。Matter确保了智能家居产品的统一、跨境框架。 TÜV莱茵位于德国波鸿的实验室继续提供ZigBee Pro无线标准的测试和认证,深圳实验室也将提供类似的资格。此外,TÜV莱茵正计划将波鸿和深圳实验室作为Thread无线标准的测试中心。

TÜV莱茵的无线实验室可基于多种无线标准提供测试服务。除了Matter、ZigBee和Thread,TÜV莱茵的无线实验室还在全球范围内提供Bluetooth、Wi-Fi、Sigfox和法规准入的EMC和RF测试以及网络安全服务。物联网专家Schiessl表示:"凭借我们全面的服务组合,我们能够支持客户和制造商使用最新的技术产品,同时推广可持续解决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将安全合规的产品带入全球市场。"这些全面的服务确保TÜV莱茵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市场中始终处于合规测试的前沿。

稿源:么开通时

围观 9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华邦电子

AI智驭未来,2024迈入存储元年

“AI 一天,人间一年”,一句市场流行语完美阐释了如今AI大模型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人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为例,众多知名厂商在AI浪潮席卷之下,紧跟AI前沿趋势,纷纷推出搭载端侧大模型或采用“端云协同”部署方案的AI手机,促使手机的智慧化、智能化达到全新高度,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预测,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7亿部,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15%[1],体现了AI手机在电子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

除手机领域外,AI在各类边缘应用落地的趋势也愈发显著。自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生成式AI已悄然渗透至电脑、智能家居乃至汽车等多个领域,与千行百业持续深入融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应用潜力。

1.jpg

释放边缘AI潜力,“存力”成关键引擎

生成式AI,尤其是在处理大语言模型和高精度图像生成任务时,往往需要庞大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作为支撑。比如在图像生成方面,创建高分辨率图像往往伴随密集的卷积运算和反卷积运算,而这些运算需要高带宽、高容量的内存来支持数据的快速传输。

因此,庞大的市场机遇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总是紧密相依,边缘设备在导入生成式AI方面仍面临着容量、带宽、能耗和散热等方面的瓶颈,这些因素深刻影响并制约着边缘AI的发展。

具体而言,边缘设备导入生成式AI时通常会面临以下瓶颈:

  • 存储容量限制:以LLamA2 7B大型语言模型为例,即便在优化至INT8精度时,也至少需要7GB的内存容量来支撑其运行,而在进一步压缩至INT4精度下,内存需求仍高达3.5GB。这意味着多数现有的边缘设备需要进行内存扩容升级,才能实现模型的本地高效运算、显著降低响应延迟;

  • 数据传输带宽不足:当前主流AI手机普遍采用LPDDR5内存,其带宽约为68GB/s。未来LPDDR6的带宽虽有望达到150GB/s,但可能仍不足以满足高端AI应用的需求。而HBM虽性能卓越,却因成本与功耗过高,难以在边缘设备中普及应用;

  • 能耗和散热挑战:运行复杂的生成式AI模型相较一般应用会产生大量计算热量。因此,边缘设备需要设计有效的能源管理和散热系统,以确保设备运行的良好性能和稳定性。

CUBE:小号“HBM”,完美填补市场空缺

目前,AI技术的深度拓展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仍需要借助云端,这意味着用户的每次请求指令均需穿越网络抵达云端,才能进行复杂的处理,随后再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用户,因此云端通常涉及传输延迟、数据隐私和效益成本方面的挑战,这大大限制了AI技术和应用的普及广度。

与云计算侧重大规模数据处理不同,边缘计算的数据处理发生在数据源或端点处,因此拥有实时处理、分析和决策的快速能力,可大幅降低传输延迟性,契合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任务处理。因此边缘AI市场也催生了对中低容量、超高带宽及低功耗内存解决方案的需求,并且生成式AI的出现也让存储行业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定制化的存储需求应用而生,这主要基于两大原因:

  • 市场缺乏兼具成本效益与高性能的方案:目前的HBM3E带宽可达1.2TB/s,但功耗过高;虽然LPDDR6带宽未来有望超过150GB/s,但在这二者之间缺乏既能有效控制成本,又能满足边缘设备高性能需求的理想内存解决方案;

  • 末级缓存(Last Level Cache):随着半导体制程不断向7nm以下推进,SRAM微缩效益不再明显,并且AI运算使其容量需求增加,高容量SRAM占据大面积进一步导致成本快速升高。因此,市场上亟需能够减少SRAM占用面积,降低整体成本的高效解决方案。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边缘AI市场需求,助推其高效创新发展,华邦专门推出CUBE(半定制化超高带宽元件)产品,大幅优化内存技术,可实现在混合云与边缘云应用中运行生成式 AI 的性能,为边缘AI量身定制完美的内存解决方案。与市面上现有方案相比,CUBE 的中小容量超高带宽的特点极具差异化,适用于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边缘服务器等多种高级应用。

2.png

CUBE在功耗、性能、尺寸设计以及带宽等领域拥有卓越特性,全方位满足边缘AI的发展需求。在带宽方面,CUBE能够达到 256GB/s – 1TB/s,相当于 HBM2或 4-32 个 LPDDR4x 4266Mbps x16 IO;并且,CUBE的功耗低于 1pJ/bit,在提供超高带宽的同时还可极大减少能源消耗。此外,通过创新性TSV 技术以及 uBump/ 混合键合,CUBE可降低功耗并节省 SoC 设计面积,从而实现高效且极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CUBE 凭借更高的带宽、更高的能效、更快的响应时间、可定制化特性以及紧凑外形,在释放 AI应用潜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让强大的 AI 从云落地至边缘设备和混合云应用中。

随着生成式AI不断向边缘端演化,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边缘端产品数据传输量攀升,并催生出对低功耗、高带宽存储产品的迫切需求,这一系列新趋势为存储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深耕存储行业的领导厂商之一,华邦秉持不懈创新、精益求精的发展理念,持续开发用于终端产品特定应用的DDR4/LPDDR4,此外,华邦还致力于研发定制化超高带宽内存解决方案,携手OSAT(半导体封装测试)伙伴为边缘设备SoC带来理想的中小容量超高带宽内存,共同探索内存技术的创新前沿,推动边缘AI实现更高效、更蓬勃的发展。


[1] IDC 咨询:分析师观点: 四年内,中国新一代AI手机将占据半壁江山——机遇稍纵即逝 https://mp.weixin.qq.com/s/bNzl_Nbg01QUKQOyRuxQsg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上交所股票代码:688012)今日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日,并于临港产业化基地隆重举行“20周年盛会华章暨临港基地落成庆典”。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等各级相关政府领导、行业合作伙伴、股东代表等约800人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时刻。临港产业化基地的正式投入使用,为中微公司风华正茂二十载的发展历程再添辉煌一笔,为未来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也为不断攀登巅峰的征程开启了新篇章。

1.jpg

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博士致辞

庆典活动上,政府领导代表、中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博士携公司初创团队成员共同按下启动装置,宣布临港产业化基地正式启用。临港产业化基地占地约157亩、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配备行业领先的实验室、业界高标准的洁净室、先进的生产车间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等设施,可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而为公司进一步强化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2.jpg

中微公司临港产业化基地启用仪式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迎着初升的太阳,攀登勇者的梦想,志在巅峰的殿堂……”庆典活动在为中微公司20周年特别创作的《中微之歌》中拉开序幕。“芯片越做越小,我们越战越强”,这首《中微之歌》由尹志尧博士亲自担任制作人,著名作曲家安栋教授作曲,金牌作词人甘世佳作词,旋律慷慨激昂,铿锵有力,不仅承载着中微人“攀登勇者,志在巅峰”的理想和追求,也唱出了所有科创人的心声和梦想。

在庆典上,中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博士发表讲话,他表示:“20年前,我们从一张白纸,筹划实现高端芯片设备的宏伟梦想。我们一次次冲破险阻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切都源自我们‘攀登勇者,志在巅峰’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团队奋斗精神!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所认同的和我们所遵循的‘四个十大’,这包括:产品开发的十大原则,战略销售的十大准则,营运管理的十大章法和精神文化的十大作风。今天,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我们所从事的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的产业,是数码产业基石,我们选择的是打造‘国之重器’这条艰难的道路。中微公司上下一心,用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差异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用优质过硬的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用高效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客户信赖。回首过往的二十年,我们实现了从一到十的进展。展望下一个二十年,我们要实现十到一百的跨越!”

庆典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们参观了临港产业化基地的多媒体展厅、研发与生产洁净室、智能仓储等生产区域以及员工宿舍、泳池、健身中心等生活区域,并对基地内的各种软硬件设施表示了高度赞赏。临港产业化基地采用先进厂务管理系统,配备智能化立体仓库,实现了对制造资源跟踪、生产过程监控。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的搭建,让中微公司大幅提高了生产质量、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保证全球客户供应打下坚实基础。临港产业化基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打造绿色工厂,并通过不断探索实践,

3.jpg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公司2035年实现自身碳中和的目标。

中微公司临港产业化基地

砥砺奋进,追求卓越

回顾中微公司二十年发展历程,从2004年一张白纸开始的初创公司,成长为2019年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当初一支仅有15人的创业团队,逐渐成长为如今全球员工超过两千人的规模;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逐步发展为厂房和办公楼面积即将达到45万平方米的规模;从起步阶段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尝试,到拥有两千余项授权专利、技术能力;从2007年首台刻蚀设备、薄膜设备研制成功并运往国内客户,到2024年公司累计已有超5000个反应台在国内外130多条生产线实现量产和大规模重复性销售,中微公司在二十年坚韧不拔的发展过程中,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深刻诠释了“攀登勇者,志在巅峰”的中微精神。

二十年来,中微公司在不断攀登高峰的路上成果颇丰。公司在科学技术、客户满意度、知识产权、质量认证等领域获得众多赞誉,累计荣获百余项知名奖项。在美国TechInsights全球客户满意度调查中,中微公司连续多年排名位居前列。2023年,公司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还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技术的创新、设备的差异化和IP保护而开发”的企业文化。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已达2648项,已获授权专利167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85.87%。此外,公司两次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多次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和“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等奖项。如今,中微公司已成为中国国内半导体设备的领先企业,也是国际半导体设备产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创新驱动,持续攀登

正是基于这样的创新能力,中微公司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MOCVD设备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刻蚀设备方面,凭借行业首创的刻蚀设备双台机技术,中微公司率先提出“皮米级”加工精度概念,其刻蚀精度已经达到100“皮米”以下水平,相当于头发丝350万分之一的精准度,并且产品具备刻蚀应用覆盖丰富等优势,能够满足90%以上的刻蚀应用需求,技术能力已覆盖5纳米及以下更先进水平。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不断收到领先客户的批量订单。

中微公司持续加码创新研发,在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也不断突破,推出了Preforma Uniflex® CW、Preforma Uniflex® HW、Preforma Uniflex® AW等多款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能。此外,公司新开发的硅和锗硅外延EPI设备、晶圆边缘Bevel刻蚀设备等多款新产品,也会在近期投入市场验证。

在MOCVD设备方面,中微公司自推出第一代MOCVD设备PRISMO A7®以来,不断丰富产品线且快速升级迭代,目前在Mini LED等氮化镓基设备领域,中微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并持续开发用于氮化镓、碳化硅等功率器件及Micro-LED器件制造的MOCVD设备。此外,中微公司还通过投资布局了第四大设备市场——光学检测设备。

在集成电路产业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中微公司以高端半导体设备为核心,坚持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差异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设备;同时,中微公司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资源作为另一发力点,积极考虑投资和并购,推动公司更快发展。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微公司将通过自主研发以及携手行业合作伙伴,覆盖集成电路关键领域50%至60%的设备。

夯实根基,蓄势发力

随着临港产业化基地的全面投入使用,中微公司的未来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2023年7月,14万平方米的中微公司南昌生产研发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位于滴水湖畔的中微临港总部暨研发大楼也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未来,中微公司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总面积将达到约45万平方米,为今后的大发展夯实基础。

此外,中微公司也在全球多点布局,汇聚研发势能。目前,中微公司的客户遍布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000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接近半数。

展望未来,中微公司将继续秉持“攀登勇者,志在巅峰”的精神,践行“四个十大”的企业文化,深入推进三维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技术进步、业务发展、业绩增长、规范治理等方面不断提高水平,实现高速、稳定、健康和安全的发展,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性能优越、高生产效率和高性价比的设备解决方案,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微公司,证券代码:688012,英文简称:AMEC)致力于为全球集成电路和LED芯片制造商提供领先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中微公司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是制造各种微观器件的关键设备,可加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各种器件。这些微观器件是现代数码产业的基础,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先进工艺的众多刻蚀应用,中微公司开发的用于LED和功率器件外延片生产的MOCVD设备已在客户生产线上投入量产,目前已在全球氮化镓基LED MOCVD设备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cathy的头像
cathy

1722824395904826.jpg

┃ 直播详情 ┃

随着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进步,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化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健康护理、消费娱乐、服务与工业领域都有人形机器人巨大需求。因此,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1722822761885606.png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其市场潜力显得尤为巨大。根据多个市场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据Omdia最新研究报告《2021-30年机器人硬件市场预测》称,预计到2027年,全球人型机器人出货量将超过10,000台,到2030年将达到38,000台。这意味着2024-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83%。亚太地区、北美和欧洲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市场,其中亚太地区受益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增长最为迅速。

当然,要确保人形机器人可靠安全地工作,除了强大的算力、可靠的交互技术,还需要机器人有精准的感知能力,这就需要机器人传感技术有重大突破。

为了让大家了解机器人感知技术最新发展 ,8月16日晚19点,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家特聘专家夏庆华做客贸泽电子芯英雄联盟直播间,与大家围绕“机器人皮肤感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展开讨论,欢迎预约围观!

微信图片_20240805094131.png

直播时间:2024年8月16日 19:00~20:30

直播主题:机器人皮肤感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

▶   本期看点

 ① 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② 机器人感知技术介绍

 ③ 柔性薄膜传感器技术介绍

 ④ 机器人皮肤技术未来发展

▶   嘉宾介绍

1722823378375685.png

分享嘉宾————夏庆华

国家特聘专家,在机器人控制与感知领域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拥有在世界顶尖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世界100强军工企业的工作和研发经验,师从国际顶尖机器人专家Oussama Khatib教授从事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算法的开发和应用。核心技术为多维感知柔性电子皮肤。开发的高精度、高灵敏度、多维感知电子皮肤柔性触觉传感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带柔性感知的机器人灵巧手被《新华社》评为机器人“黑科技”。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并在机器人、医疗健康、体育健身、汽车电子、高端装备、半导体等众多领域获得应用。客户包括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

1683267739474191.jpg

主持人————张国斌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半导体领域知名KOL。
有多年的半导体媒体内容与运营经验,撰写过大量产业分析文章。(微信号:18676786761)

▶   直播福利

1、预报名奖:20元京东E卡(10名)

通过小鹅通平台填写预约信息,我们将在所有预报名的用户中随机抽取10名,送出价值20元的京东E卡。

2、优秀提问奖:30元京东E卡(5名)

直播期间,在小鹅通平台评论区参与提问,随机抽取5名提问用户,送出价值30元的京东E卡。

注意事项

请预约直播的用户填写正确的邮箱,我们将通过邮件的方式联系获奖者。如因用户信息填写不全无法发放奖励的,自动取消获奖资格,随机抽取其他人员。直播福利的最终解释权归属电子创新网所有。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预约报名吧!

微信图片_20240805094131.png

欢迎扫码加入直播交流群,和同行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203162034.jpg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4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倪耀程的任务是实现 Elektrobit 的公司愿景,助力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

全球汽车行业嵌入式和互联软件产品供应商 Elektrobit 日前宣布任命倪耀程 (Wilson Ni) 为 Elektrobit 中国区新任总经理兼首席营收官。

1.jpg

Elektrobit任命倪耀程为中国区新任总经理兼首席营收官

倪耀程表示:"作为一家备受赞誉的汽车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Elektrobit 提供包括实时计算 (RTC) 和高性能计算 (HPC) 解决方案的汽车操作系统框架以及数字生活体验产品组合。Elektrobit 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最近更是在北京车展上推出了备受期待的突破性开源软件——面向功能安全应用的 EB corbos Linux for Safety Applications。我期待与整个 Elektrobit 中国团队并肩合作,利用我们屡获殊荣、灵活且可扩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知识,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携手,助力他们加速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同时,我将积极支持 Elektrobit 在本地技术和人才发展方面的持续投入。"

倪耀程拥有 20 多年的汽车行业从业经历,曾担任斯凯孚 (SKF) 汽车轴承有限公司中国区业务拓展负责人,成功与国内汽车制造商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他还曾担任 GGB 捷博轴承中国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销售总监,服务南方区汽车客户。在加入 Elektrobit 之前,他在大陆集团工作多年,最近担任的职务是亚太区客户中心总监,负责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市场的战略规划和业务推广。

Elektrobit 全球首席商务官 Christoph Herzig 表示:"提供增值客户体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充满热情、拥有专业知识、领导力和转型才能 —— Wilson正是这一标准的典范。作为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的首席营收官,我们相信,凭借 Wilson 在汽车行业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成绩,他将对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加入将对我们继续推动灵活、可扩展、安全且可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在他的带领下,以及 Elektrobit 中国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地市场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帮助他们为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转型做好准备。"

关于 Elektrobit

Elektrobit 是一家屡获殊荣、富有远见的全球性供应商,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嵌入式互联软件产品和服务。作为汽车软件行业的佼佼者,凭借逾 35 年为本行业服务的经验,Elektrobit 为超过 6 亿辆汽车的逾 50 亿台设备提供支持,并针对汽车基础软件、互联和安全、自动驾驶和相关工具,以及用户体验提供灵活、创新的解决方案。Elektrobit 是大陆集团的全资独立子公司。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elektrobit.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近日公布了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出公司的指导范围。公司还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调整后每股收益和现金流的指导范围。

公司报告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为96亿美元,同比增长5%,内生式销售额同比增长4%,其中商用航空以及智能楼宇解决方案业务均取得了两位数的内生式销售额增长。营业收入增长5%,营业利润率增加10个基点至20.7%,其中航空航天科技集团的部门利润增长4%。部门利润率收缩10个基点,但仍处于公司指导范围的中点以上。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2.36美元,同比增长6%,经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49美元,同比增长8%,超出公司指导范围上限。经营现金流为1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1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霍尼韦尔在第二季度依然保持强劲的业绩表现,所有指标再次达到或超出指导范围,积极应对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伟茂(Vimal Kapur表示,"尽管航空航天科技集团继续引领增长,但我们发现整个业务组合发力更为全面,四大业务集团中有三个在本季度贡献了正增长。同时四大业务集团在本季度都实现了环比增长,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对下半年加速内生式增长的信心。"

柯伟茂还表示:"我们在资本部署战略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部署64亿美元用于并购、股息、股票回购和资本支出,其中包括以50亿美元收购安防业务。我们近期还宣布了另外两笔收购,分别是以19亿美元收购CAES Systems和以18亿美元收购空气产品公司的液化天然气(LNG)工艺技术和设备业务。以数字化能力为基础,霍尼韦尔在关键优先事项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加快业务组合与自动化、未来航空以及能源转型三大趋势的同频共振。凭借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先进的霍尼韦尔加速器运营系统,我们有信心进一步释放增值,实现长期财务框架目标。"

基于公司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以及管理层对今年下半年的展望,包括近期宣布的收购的影响,霍尼韦尔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调整后每股收益和现金流的指导范围。全年销售额预计为391亿美元至397亿美元,内生式销售额增长为5%至6%,部门利润率预计下降20个基点至同比持平,达到23.3%至23.5%。调整后的每股收益预计为10.05至10.25美元,同比增长6%至8%。经营现金流预计为66亿至7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预计在55亿至59亿美元之间。

点击此处参阅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的详细情况。

关于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是一家《财富》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业务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以霍尼韦尔加速器运营系统和霍尼韦尔互联平台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为多个行业提供广泛的技术和服务。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霍尼韦尔通过航空航天科技集团、智能工业科技集团、智能建筑科技集团、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帮助客户解决棘手和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解决方案,让世界变得更加智能、安全和可持续。在中国,霍尼韦尔贯彻"东方服务东方"的战略,以本土创新推动业务发展。目前,霍尼韦尔所有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上海是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霍尼韦尔中国网站www.honeywell.com.cn,或关注霍尼韦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赛迈测控发布SDA系列高速数据存储模块,集成4个M.2固态驱动器,4TB/8TB/16TB容量可选,在单个PXIe插槽中提供大容量、高吞吐速率的存储空间。

PXI平台的点对点传输、集成触发与时钟的系统特性非常适合高速数据记录系统的设计,能够轻松实现存储模块与系统或其他仪器模块的数据传输。

1.png

为何需要高速数据存储?

在需要处理大容量、高速数据的应用中,高速存储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复杂传感器融合系统或多通道RF数据采集应用中,高速存储设备能够快速写入或读取数据,避免因数据传输延迟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赛迈测控的PXIe高速数据存储模块有哪些特点?

SDA系列PXIe高速数据存储模块在单个 PXIe插槽中提供了大容量、高吞吐速率的存储空间。

模块集成了4个M.2固态驱动器,非常适用于需要可靠持续数据吞吐量的数据流盘应用,如多通道RF信号记录和回放、多传感器融合数据采集回放等。

2.jpg

图2 SDA8304/SDA8308/SDA8316

1)标准 PXIe单槽结构,最高支持 PCIe 3.0 x8总线规格,最高数据吞吐率>5GB/S;

2)4TB、8TB、16TB 容量可选,对应SDA8304,SDA8308,SDA8316产品型号;

3)兼容 PCIe2.0/1.0,安装在低速率的 PXIe 插槽会降低最高读写速率;

PXI数据记录回放系统如何工作?

SDA高速存储模块基于软RAID,扩展PXIe控制器的系统存储容量,以更优化的成本在高集成度的PXIe机箱内提供高速、海量数据存储的能力。

3.jpg

图3  数据记录回放系统架构

图3展示了SDA在PXI系统中的工作架构和数据流。整个系统能够高速采集并记录数据至SDA,方便进一步分析;也可以将存储在SDA的数据进行读取回放,测试待测系统的响应情况。

此次赛迈测控发布3款高速数据存储模块SDA8304,SDA8308,SDA8316,分别对应4TB,8TB及16TB的容量选择,助您实现基于PXI的高速数据存储应用。

关于赛迈测控

苏州赛迈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赛迈测控”)是一家从事模块化测试测量仪器和专用射频测试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模块化测试测量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公司已通过江苏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和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消费电子、科学研究等领域。

来源:赛迈测控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33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