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采用平台工程战略的开发团队中,有近三分之二(63%)的嵌入式代码仍采用定制解决方案编写

  • 超过半数(51%)采用平台工程战略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是跨设备和操作系统环境的开发

  • 人才短缺阻碍了50%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扩展其平台工程策略

平台工程旨在将自动化、自助服务能力和简化的工作流程引入软件开发。然而,根据Qt Group委托Forrester Consulting开展的2024年研究,拥有平台工程战略的机构中,近三分之二(63%)的嵌入式软件仍采用定制的临时解决方案创建的。尽管受访者认为其机构的平台工程策略已经成熟:其中65%受访者认为其平台是构建嵌入式软件的基础,并不断努力增强功能、提升自动化程度和用例覆盖率。

Forrester Consulting的最新调研发现多种嵌入式系统开发需求阻碍了平台工程发挥最大价值

Forrester Consulting的最新调研发现多种嵌入式系统开发需求阻碍了平台工程发挥最大价值

该研究结果凸显了众多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在试图兼顾生产力和遵守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时所面临的困难。

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需要灵活、可扩展且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的平台

实际上,高质量是大多数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追求平台工程的初衷。他们认为平台工程带来的最大商业利益包括:

  • 由于软件更可靠、质量更高,最终客户的体验得到改善(68%)。

  • 更符合行业标准和安全性(56%)。

  • 简化的工作流程有助于保持产品外观和功能的一致性,提高了品牌形象(57%)和工作流程效率(54%)。

然而,近一半(49%)采用平台工程策略的嵌入式开发者难以在标准化、高质量组件的可重用性与使平台适应各种用例、软硬件解决方案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软、硬件平台的特定需求,加上集成各种非标设备和功能的需求,仍然给团队带来了大量定制开发工作,阻碍其最大限度发挥平台的价值。

  • 51%的受访者表示很难跨设备、操作系统、硬件和外形尺寸进行开发。

  • 44%的受访者表示嵌入式系统缺乏统一的UI/UX设计流程来提高可访问性和包容性。

  • 41%的受访者表示跨职能协作在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方面困难重重。

  • 43%的受访者难以在大多数用例中保持自助服务能力。

尽管如此,几乎所有人都(93%)表示其机构领导层支持现有平台工程策略。

"我们注意到市场在平台工程策略的认知成熟度与由此获得的实际收益之间存在差距。无论是在医疗技术、汽车还是工业自动化等行业,仍有太多工作需要手动完成以满足特定需求,"Qt Group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Juhapekka Niemibi表示,"平台的设计应支持变革,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集成,并能跨软、硬件平台工作。利用灵活、可扩展且质量有保证的框架是关键——同样重要的是使用易于部署的优化跨平台组件。这始终是Qt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看到许多客户将Qt框架作为其平台策略基石的原因。"

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需要培养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和人才社区

由于嵌入式系统开发需要多种专业技能,50%的受访者表示人才短缺是改进其平台策略的最大障碍。其他关键障碍包括难以整合遗留平台(49%)和来自产品团队的文化阻力(34%)。

"一方面,嵌入式工程师很难理解其技术设备的最终用户体验,"Qt Group产品总监Maurice Kalinowski认为,"另一方面,众多更关注可用性的Web开发者在适应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其复杂性(如C/C++插件、跨平台开发等)时,需应对极具挑战性的学习过程。这使得统一标准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希望拥有具有最佳集成能力的工具

选择正确的工具对于有效的平台工程策略至关重要。至于什么是正确的工具,受访者最看重配备众多集成能力的工具,并且希望这些工具具备全面的安全性。

拥有平台工程策略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团队中,超过半数(52%)优先考虑能与现有技术无缝协作的最佳专用工具。只有三分之一(35%)团队更看重工具的一体化、端到端能力。集成对于受访者来说非常重要,例如,专用安全工具需要与开发框架兼容,以确保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提供强大的保护。就这一点而已,49% 的受访者认为安全与合规性是其平台工程战略的重要成果。约43%的受访者还强调了可定制API对于第三方集成的重要性。

"不同的API有不同的协议和延迟时间,这使系统面临更多的安全风险和隐私法规,因为开发者需要确保第三方软件妥善处理敏感数据,"技术战略总监罗淼表示,"平台团队缓解该问题的最佳方式是密切监控技术债务,并尽量减少第三方元素的数量。"

编者注

这项由Qt委托的Forrester Consulting进行的研究调研了317位负责其机构平台工程策略的决策者和影响者。

关于Qt Group

Qt Group (Nasdaq Helsinki: QTCOM) 是一家跨国软件公司,深受各行业领导者和全球150多万开发者的信赖,助力打造用户衷爱的应用程序和智能设备。我们帮助客户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提高生产力:从UI设计、软件开发到质量管理和部署。我们的客户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行业。Qt Group拥有约800名员工,2023年净销售额为1.8亿欧元。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qt.io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0日,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导者普渡机器人发布了全新AI智能扫地机器人,PUDU MT1。PUDU MT1是全球首款面向大场景的AI智能扫地机器人,适用于仓储物流、工业车间、交通枢纽、大型商场等大面积场景,能够有效处理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清洁区域。MT1性能卓越,无所不扫,其清扫效果媲美驾驶式清扫设备,致力为用户提供高效清洁体验。同时,MT1集成了行业顶尖的多传感器融合A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轻松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作业,为大面积场景的智能化清洁带来突破性变革。

AI智能扫地机器人PUDU MT1

AI智能扫地机器人PUDU MT1

具体来看,PUDU MT1主要包含以下功能亮点:

  • AI垃圾识别

PUDU MT1搭载行业领先的AI视觉算法,能够精准识别各种垃圾的类型,并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库的持续迭代更新来不断提高识别的准确性。通过AI识别,MT1能够准确的区别垃圾与非垃圾,避免误扫并提高清洁的效率。

  • AI巡检清洁

PUDU MT1拥有创新性的AI巡检模式,能够沿预先设置的路径执行巡检,清洁效率达每小时6000㎡。在AI巡检模式下,MT1仅在识别到垃圾时才会激活运行清洁组件,并在检测到垃圾后立即清理,避免了重复作业,有效延长了机器的续航时间,令清洁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 适配高动态复杂场景

MT1秉持普渡核心技术优势,采用激光SLAM+VSLAM融合定位,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场景,在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面积高动态复杂场景中实现精准的定位感知。基于领先的路径规划算法和三维深度感知,MT1能够灵活应对空间布局变化,零死角检测障碍物并有效避让,实现清洁区域全覆盖的同时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和流畅性。此外,MT1能够实现最窄75厘米窄道通过,并能跨越20毫米的障碍,穿越宽至35毫米的路面缝隙,顺畅自主乘梯,实现清洁无死角。

  • 大容量吸纳各类垃圾

PUDU MT1配备了35升大容量垃圾箱,实际清洁宽度达70cm,从细小的灰尘、纸屑、钉子到较大的饮料瓶罐、木块等垃圾都能够被轻松吸纳,确保在单次过程中得到彻底清洁,大大降低人工干预。

  • 主动降尘

PUDU MT1采用大流量负压排气系统和主动吸风过滤系统,能够在机身内捕捉并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显著降低扬尘的产生,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 用户友好设计

MT1采用人体工学设计,使得使用者的每个动作都能够轻松自如。手动模式下通过可伸缩的操控手柄,使用者能够轻松地手动操作,更加方便不同区域下的清洁工作。同时,基于模块化设计,垃圾盒及其他清洁组件能够快速拆装,更加方便维护和更换。

  • 24小时自动清洁

MT1配备45Ah容量的电池,能够实现最高8小时电池续航及3小时快充,配合充电桩自动充电,能够保持全天候24小时清洁。

  • IoT无缝集成

PUDU MT1能够与电梯、门禁等场景设备无缝联通,实现智能化跨楼层作业。通过PUDU Link app还能对MT1进行远程监控,获取实时可视化清洁报告,并在垃圾箱满时及时获取通知,实现智能化远程管理。

普渡机器人为解决客户痛点深入洞察市场需求,PUDU MT1的推出标志着普渡机器人清洁产品生态的进一步完善,普渡已形成了智能清洁机器人CC1、智能立式洗地机SH1、AI智能扫地机器人MT1三位一体的清洁产品矩阵。未来,普渡机器人将持续完善清洁产品矩阵,拓宽智能清洁产品的覆盖场景与应用边界,推出更专业、能力更强的智能化清洁机器人产品,持续引领智能清洁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变革。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科技九月(Techtember)的到来,许多新奇的产品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华为正在为9月19日备受瞩目的产品发布会做准备,包括可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在内的一系列创新产品都将在主题演讲中亮相。

众多新品的产品中,消费者对华为的创新功能和尖端技术寄予厚望,迫切期待下一款智能设备的问世。

全新HUAWEI WATCH GT系列即将问世?

在即将举行的发布会上,备受期待的新一代GT系列将成为一大亮点。新系列预计将搭载最近发布的华为玄玑感知系统,该系统有望通过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增强健康与健身追踪功能。该系统于今年8月推出,还支持情绪健康相关功能,有望颠覆可穿戴技术行业。

在设计方面,全新HUAWEI WATCH GT 5系列据说将突破时尚和多功能的界限。华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预热海报透露,该系列采用钛合金和白色陶瓷等优质材料打造,拥有棱角分明的几何设计,为智能手表市场注入了时尚和创新元素。

Ultimate手表的高尔夫新体验

另一款备受期待的产品是新版HUAWEI WATCH Ultimate,根据预热海报,该版本将引入高尔夫相关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寻求为其爱好和健身活动量身定制的可穿戴设备专业功能。

预热海报还展示了双色表圈设计。这种新的纹理和设计有望增强手表的美感。

新一代血压监测仪

华为在社交媒体页面上发布预热海报之后,有猜测称HUAWEI WATCH D 2将以新一代血压监测仪的形式推出。

在华为玄玑感知统发布会上,华为表示将重点拓展健康追踪功能,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可能会在其可穿戴设备中引入动态血压监测(ABPM)功能。这可能是全球首款支持动态血压监测的智能手表,对于世界各地关注健康和血压的用户来说,它将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之作。

在该领域,华为上一次发布的重要产品是于2021年推出的HUAWEI WATCH D。该产品通过了欧盟CE医疗认证,因其血压测量功能而广受好评,这也一直是华为在业内的优势所在。

全新MatePad系列亮相

华为不断开发和推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性平板电脑产品。HUAWEI MatePad Pro和HUAWEI MatePad Air 这两款全新平板电脑将在巴塞罗那华为全球创新产品发布会上亮相。HUAWEI MatePad Pro的重磅亮点是双层OLED云晰柔光屏,具有专业显示、防眩护眼的功能,还能带来纸感显示的体验,开创了平板电脑创作的新时代。此外其还搭载全新华为星跃键盘,带来首创笔键一体充电设计,收纳充电双重体验。

HUAWEI MatePad Air 平板电脑则是一款面向引领潮流的年轻用户的生产力工具,采用了创新的幻彩珠光工艺和优雅的低饱和度配色。

随着发布日期的临近,科技界对预期的功能和升级翘首以盼,这表明华为已做好准备在最高水平上展开竞争。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前沿创新凸显了荣耀以人为中心的技术承诺

全球科技品牌荣耀凭借多款极具创新的旗舰产品,成功揽获39项"IFA年度最佳"奖项。此次IFA,荣耀带来了以9.2mm超薄折叠态机身重新定义折叠屏手机的荣耀Magic V3;配备独特的可拆卸磁吸式摄像头,同时兼视觉体验和隐私安全的超轻薄AI PC荣耀MagicBook Art 14;以及配备12.3英寸 OLED显示屏,首发搭载荣耀视力舒缓绿洲护眼屏,以及空间音频等多项创新技术的荣耀平板MagicPad 2。这些产品不仅凸显了荣耀在不同产品领域中的创新引领,更体现了荣耀以人为中心的创新战略。

荣耀Magic V3首次亮相IFA 2024全球舞台,便获得了全球头部科技媒体的高度赞誉。TechRadar 将荣耀Magic V3评为"2024 年 IFA 最佳产品",并指出"拿在手里感受,它的轻薄程度实在是令人惊叹。"Trusted Reviews 也有同感,强调了Magic V3 开创性的 9.2 毫米厚度,称"这是我们拿到过的最薄的折叠屏手机之一,也正因如此,它的手感更加出色。"Android Authority,强调Magic V3具有重塑折叠屏市场的潜力,评价道 "荣耀 Magic V3 是全球最薄的书本式折叠屏手机"。全球权威媒体的认可与点赞,充分彰显了荣耀在折叠屏领域的创新引领。荣耀 Magic V3 在竞争激烈的旗舰产品领域,树立起了设计与功能的崭新标杆。

荣耀MagicBook Art 14在IFA 2024上也引起了众多头部科技媒体的关注,XDA Developers 强调了其在显示体验与创新的可拆卸摄像头之间的完美平衡,指出"这个想法的正是我希望看到企业去尝试的那种巧妙创意。"Yanko Design 也对其行业领先的创新设计印象深刻,评论道"荣耀以最佳方式击败了苹果 MacBook 的刘海屏。"这些评论彰显了荣耀对创新的执着,也正是基于这份执着,使 MagicBook Art 14 在竞争激烈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市场中成为领跑者。

荣耀 MagicPad2 在IFA2024 上也获得了高度赞誉,顶级科技媒体称赞了其卓越的视听能力和先进的护眼技术。对于MagicPad2的生产力和视觉表现,Android Headlines 称赞道:"荣耀的新款 MagicPad2 是市场上最强大的安卓平板电脑。"Les Numeriques 对这款平板电脑的沉浸式生产力体验印象深刻,称荣耀 MagicPad2 是 "一款以人工智能驱动高效生产力的高端平板电脑"。

荣耀极具创新的旗舰产品在 IFA 2024 上赢得热烈追捧,有力彰显了荣耀不断打破极限,全力为用户打造卓越体验的笃定承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电动汽车(EV)市场的发展,许多人仍然因为“里程焦虑”(害怕在需要时找不到充电桩)而持观望态度。尽管对可持续出行的需求不断上升,但这已经减缓了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的销售速度。另一方面,投资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充电点运营商(CPO)正面临低使用率的问题。这使得他们很难获得投资回报,从而减缓了整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增长。

Roaming & Interconnect Hub by Numocity

Roaming & Interconnect Hub by Numocity

Numocity电动汽车漫游中心(NumoHub)通过创建互联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Numocity由Ravikiran AnnaswamySiddharth Sreenivasan创立于2018年,是数字电动汽车充电平台的全球领导者。 这个漫游中心一年前在印度推出,目前支持印度超过20个CPO的10,000多个快速和慢速充电桩。

NumoHub让电动汽车司机能够通过单一移动应用或通用RFI卡,轻松在多个充电网络中发现充电桩、进行充电并支付费用。这种统一的解决方案将充电体验嵌入到现有的超级应用程序、车辆OEM移动应用程序、车队应用程序等平台中。起亚电动汽车司机(KIA EV Driver)移动应用程序中的K-Charge功能,由NumoHub提供技术支持,已成为市场上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这一功能,司机可以在印度轻松找到多个快速充电桩,并直接在司机应用程序中体验整个充电过程。此解决方案可让司机自由出行,无需担心下一个充电地点,从而直接解决里程焦虑问题。这同样为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利好,因为在不同充电网络间漫游的功能消除了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障碍,有助于提升销量。

除了服务个人司机,NumoHub还为车队运营商提供支持。 该平台的智能充电和能源管理功能,使车队能够安排充电时间以平衡负载,并优化能源使用,从而降低成本。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大型车队的运营效率,还确保了电网的稳定性。在供应方面,由于NumoHub与多个接口集成,CPO能够享受到充电桩利用率提升的好处。扩大的客户基础和提高的效率,正帮助CPO吸引更多客户并建立忠诚度。

NumoHub计划成为印度最大的漫游和互联平台,连接不断增长的充电网络,预计到2030年将接入超过100,000个充电桩。 此外,NumoHub目前正在多个国家分阶段推出,并取得了初步的市场成功,似乎具有影响全球电动汽车普及的巨大潜力。Numocity平台专为每个地区的本地化而设计,提供多种支付选项、多语言支持以及与本地充电供应商的无缝集成,使其成为不断发展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Numocity漫游中心正在为更互联、更高效的电动出行未来铺平道路,实现随时随地充电!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业界领先的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股票代码 603986)宣布,将携多款光模块应用方案出席9月11日至13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展位:12号馆12D805),集中展现其在光通信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市场覆盖。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5G技术的广泛商用,加之光纤到房间(FTTR)技术的规模化部署,光通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增长浪潮。这一趋势不仅催生了光模块需求的急剧攀升,也对光模块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光模块,作为光通信系统的核心,通过高效地进行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确保了光纤中信号的高速、长距离传输。在光模块的内部,MCU是实现数字诊断监视功能(Digital Diagnostic Monitoring)的重要器件,能够实时监控并上报温度、电压、电流、光功率等关键参数,进而保障光模块的稳定运行。与通用MCU有所不同,光模块对其专用MCU在芯片尺寸、模拟功能集成以及可靠性方面有着更严格的标准,以适应光通信系统对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持续追求。

兆易创新在光模块领域积淀深厚,旗下GD32 MCU具备显著优势,全面覆盖了从低速到高速、短距离到长距离的多样化应用需求,能够满足不同光通信系统中的复杂场景。在本次展会中,兆易创新将带来采用GD32E501系列光通信专用MCU和GD32E232系列超值型MCU的光模块实际应用案例。

GD32E501系列光通信专用MCU,高速光模块应用的强劲后盾

在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中,光模块的速率需求各有不同。其中100G、200G、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因其优秀的数据传输能力,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和5G通信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兆易创新的GD32E501系列光通信专用MCU自2020年初量产以来,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数据中心/云服务器、50G前传、50G PON和传输网络等。

GD32E501系列MCU基于ARM Cortex®-M33内核,内置的512KB双Bank闪存可以支持同时读写(RWW,Read while write)功能,确保了在线升级(OTA)程序的不间断执行。提供3路高达1M速率的I2C接口、内存保护单元(MPU)、可编程逻辑单元(CLA)、I2C bootloader等高级特性,以及用于以太网PHY管理的MDIO接口,集成的丰富外设资源也可满足对光模块其他器件的控制及驱动需求。为了适应光模块小型化发展趋势,该系列MCU还提供了BGA64和QFN32封装选项,尺寸仅为4mm x 4mm,有助于实现紧凑设计。

展会现场,兆易创新还将带来采用GD32E501系列MCU的400G OSFP SR8 850nm 100m MPO光模块应用案例,OSFP全双工光模块提供8个独立的发射和接收通道,中心波长为850nm,每个通道都能在100米OM3多模光纤上以53.125Gb/s的速率进行传输,总数据速率为400Gb/s。该光模块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内部机顶交换机(TOR)之间互联,具有极高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为大规模数据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GD32E232系列超值型MCU,低速光模块应用的性能优选

在基站前传及宽带接入网络等场景中,25Gbs及以下速率是当前技术路标的主力型号。为了满足这些应用需求,兆易创新的GD32E232系列超值型MCU可用于支持单通道50Gbps以下速率的光模块,覆盖了包括10G PON接入网络、25G前传以及机房内部低速互联等多个领域。

GD32E232系列MCU基于Cortex®-M23内核,主频高达72MHz,提供了多至4路12位精度的DAC输出,无需借助外部数字电位器,缩减了PCB尺寸和BOM成本。为了确保模拟信号的精确测量,该芯片集成了12位2.6MSPS采样率的高性能ADC,具备多达16个可复用通道,并支持16位硬件过采样滤波功能和可配置的分辨率。配备的可编程逻辑阵列(CLA)能够实现简单的组合逻辑和顺序逻辑运算,有助于增强信号处理的实时性。除光模块外,该产品也适用于光收发器、接入网等工控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数字化控制,并确保对光驱动器的精确控制和过程监测。在封装选择上,该系列MCU提供了4mm x 4mm和3mm x 3mm的小型封装选项,以满足不同空间限制的需求。

展会现场,兆易创新将带来采用GD32E232系列MCU的XGSPON光模块应用参考。该产品工作波长为1270nm/1577nm,速率达对称9.95Gbps,通过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最远可达20KM,模块功耗小于3W,能够应用于10G接入网ONU侧数据传输。

在本届展会中,兆易创新还将展示与光模块MCU深度协同工作的模拟和Flash系列产品,凸显了公司在产品协同创新方面的技术优势。随着光模块产品向方案级小型化、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兆易创新还将继续丰富产品阵容,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满足光模块的升级迭代需求。

关于兆易创新(GigaDevice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是全球领先的Fabless芯片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兆易创新致力于构建以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模拟产品为核心驱动力的完整生态,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通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已通过ISO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体系认证,并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与多家世界知名晶圆厂、封装测试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igaDevice.com

围观 11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910——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今日宣布,推出面向车载直流有刷电机的新款栅极驱动器IC[1]的工程样品——TB9103FTG,可用于包括电动尾门、电动滑动门驱动闩锁电机[2]和锁定电机[3],以及电动车窗和电动座椅的驱动电机等。

1.jpg

手动调节的车载部件现已基本实现电气化,这增加电机的需求以及在汽车中集成的数量。此外,由于电机所用驱动器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缩小和集成整体系统的发展步伐。还有一些电机应用不需要控制转速,这些应用需要具有简单功能和性能的驱动器。

TB9103FTG可为无需速度控制的有刷DC电机提供优化的栅极驱动器功能和性能,为实现更紧凑设计开辟道路。它具有一款内置的充电泵电路[4],其可确保为驱动电机的外部MOSFET供电所需的电压。此外,它还具有栅极监控功能,可通过为高低边外部MOSFET自动控制栅极信号输出时序,防止生成直通电流。

新产品还可作为单通道H桥或双通道半桥使用。除了用作电机驱动器的应用外,最新IC还能与外部MOSFET结合,替代机械继电器以及其它机械开关,有助于实现静音工作以及更高的设备可靠性。

TB9103FTG采用4.0 mm×4.0 mm(典型值)P-VQFN24-0404-0.50-003封装,有助于缩小设备尺寸。

2.jpg

H桥模式的应用电路示例

应用:

车载设备

-为电动尾门和电动滑动门驱动闩锁电机和锁定电机与驱动车窗和电动座椅等的电机

特性:

-最小化的功能和性能支持小型化

-小型封装

-内置睡眠功能实现低功耗待机

-可作为单通道H桥或双通道半桥的栅极驱动器使用

主要规格:

器件型号

TB9103FTG

所支持的电机

有刷DC电机

输出通道数

单通道(用作H桥时)/双通道(用作半桥时)

主要功能

睡眠功能、内置充电泵、H桥工作、半桥工作和死区时间控制

主要故障检测

电源低压检测、充电泵高压检测、过热检测以及外部MOSFET的VGS和VDS检测

绝对最大额定值

(Ta=–40至125 °C)

电源电压1 VB

Vb(V)

–0.3至18

18至40(一秒内)

电源电压2 VCC

Vcc(V)

–0.3至6

环境温度

Ta(°C)

–40至125

工作范围

(Ta=–40至125 °C)

电源电压工作范围1 VB

VBrng(V)

7至18

电源电压工作范围2 VCC

VCCrng(V)

4.5至5.5

结温工作范围

Tjrng(°C)

–40至150

封装

类型

P-VQFN24-0404-0.50-003

尺寸(mm)

典型值

4.0×4.0

可靠性

将通过AEC-Q100(一级)认证





注:

[1] 驱动MOSFET的驱动器。

[2] 系统中使用的电机,用于保持车门关闭。

[3] 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其将与钥匙工作配合,为车门上锁和开锁,以防出现犯罪行为。

[4] 使用电容器和开关升压的电路。

如需了解新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TB9103FTG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automotive-devices/detail.TB9103FTG.html

如需了解东芝车载直流有刷电机驱动IC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

车载直流有刷电机驱动IC

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cn/semiconductor/product/automotive-devices/automotive-brushed-dc-motor-driver-ics.html

关于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是先进的半导体和存储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公司累积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和创新,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分立半导体、系统LSI和HDD领域的杰出解决方案。

公司22,200名员工遍布世界各地,致力于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十分注重与客户的密切协作,旨在促进价值共创,共同开拓新市场,公司现已拥有超过7,971亿日元(49.6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期待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并做出贡献。

如需了解有关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址:https://toshiba-semicon-storage.com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年9月10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恩智浦(NXP)MC33772C锂离子电池控制器IC的HVBMS BJB(高压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接线盒)评估板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HVBMS BJB评估板方案的展示板图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储能系统的大规模推广,极大推动BMS技术的发展。据BusinessWire预测,到2026年全球BMS市场规模预计可达131亿美元。通常来讲,BMS由电池管理单元(BMU)、电芯监测单元(CMU)和电池接线盒(BJB)3个模块组成,其中,BJB模块负责检测并记录电池的高压和进出电池的电流,从而精确计算电池的充电状态(SOC),保障系统安全。由大联大世平基于NXP MC33772C锂离子电池控制器IC推出的HVBMS BJB评估板方案,单板可支持400V电压检测,用户可以使用1块/2块搭建适用于400V/800V系统的BMS系统。

2.jpg

图示2-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HVBMS BJB评估板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MC33772C是一款专为汽车和工业应用而设计的锂离子电池控制器IC,符合AEC-Q100标准,可热插拔,支持ISO 26262标准,具有ASIL D的安全等级。该器件提供多种先进的电压和温度测量功能,带有嵌入式平衡晶体管和丰富的诊断功能,简化了BJB应用设计。在通信方面,MC33772C支持标准SPI和与MCU的隔离菊花链通信,能够处理和控制多达63个节点。并且具有多种安全功能,支持内、外部故障检测,例如开路和短路。

在器件设计上,MC33772C芯片采用HLQFP48封装,拥有7个GPIO,可以根据需求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此外,该芯片还集成了ADC(模数转换器)采样引脚,通过结合Cell引脚的使用,最多可提供8个GPIO作为ADC的采样输入,以灵活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需求。

3.png

图示3-大联大世平基于NXP产品的HVBMS BJB评估板方案的方块图

在供电方面,HVBMS BJB评估板方案依靠外部电源供电,能够在5V~30V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最高可经受40V瞬间电压。

除此之外,方案还搭载Toshiba光继电器TLX9160T、onsemi EEPROM芯片NV24C64LV、Vishay电池分流器WSBS8518以及Molex连接器43650-0213,进一步保障了BJB单元的可靠性。

核心技术优势

MC33772C通道数丰富:拥有0/1/3~6 Channels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拥有8路高精度GPIO(包含一路cell引脚)作为ADC采样输入,芯片标称误差在0.8mV;

可配置电压过压(OV)以及欠压(UV)阈值设定,支持故障诊断及处理;

内部包含两路冗余温度传感、外部两路温度检测:Shunt温度检测和外部温度检测接口;

工作电压宽泛:5V~30V范围内均能保证正常工作(芯片供电5V支持SPI通信,7V支持TPL通信);

拥有I²C主设备接口,可以控制片外EEPROM等从设备;

支持2Mbit/s TPL通信。

方案规格:

支持TPL通信可达2Mbps;

支持7路高压检测(HV_DC±,HV_CH±,HV_BAT±,冗余检测HV_DC+),精度达到±1%(≥500V,国标),±5%(<500V,国标);

支持电流检测(两片AFE支持冗余检测),精度达到2%(<200A,国标),1%(≥200A,国标);

支持1路绝缘检测采集电阻;

支持两路温度检测:检测PreCHG温度和Shunt温度检测;

支持6路I/O控制光耦继电器TLX9160T;

板间AFE采用变压器隔离。

本篇新闻主要来源自大大通:

基于NXP MC33772C Auto HVBMS BJB方案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北,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75个分销据点,2023年营业额达美金215.5亿元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3年蝉联「全球分销商卓越表现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亚洲理想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 益登科技(TWSE: 3048)携手致力于以安全、智慧无线连接技术建立更互联世界的全球领先厂商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NASDAQSLAB),将在2024年印度电子元器件暨制造展(electronica India)展示BluetoothMatterWi-FiWi-SUN等一系列创新的无线连接技术及应用方案。展会为期三天(91113),欢迎莅临India Expo Mart (IEML)展览馆10F81号展位,了解我们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的最新解决方案。

益登科技与Silicon Labs合作已超20年,携手为无数客户提供高性能、低功耗和安全性的无线连接方案。随着政策支持与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印度正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升级,而这些升级凭借Wi-FiWi-SUN等无线技术的支持。此外,Bluetooth技术在印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和物联网设备市场中亦展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Bluetooth已成为这些设备的核心连接技术。Matter协议的兴起则有望使分散的智慧家庭市场趋向一致,实现设备之间更好的互操作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为推广无线连接技术,今年益登科技携手Silicon Labs参加electronica India,展示多重协议应用方案,涵盖智能家居、智能电表、智慧城市到工业物联网(IIoT)等领域,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无线连接方案,助力构建更加便捷且互联的未来生活。

本次展览将展示BluetoothMatterWi-FiWi-SUN技术的前沿进展,提供参观者探索创新物联网领域的机会。主要展出亮点包括针对多种设备的蓝牙整合和优化,以及蓝牙Mesh OTA固件更新、远程服务供应和Bluetooth LE PAwR等功能,支持工业和商业应用的大规模、低功耗双向网络。也将展示完整的Matter解决方案,包括Matter over ThreadMatter over Wi-Fi。此外,Wi-Fi在智能门锁和家庭自动化系统等电池供电物联网设备中的低功耗特性,即使在安全云端连接和OTA更新期间也能确保较长的电池寿命,成为always-connected环境的理想选择。而Wi-SUN所提供的远距离、低成本通信,将为大规模物联网部署提供实时洞察和增强的网络容量。

electronica India提供了让参观者深入了解我们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工业物联网最新突破的独特机会。我们期待与您分享这些技术并开拓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无线连接产业创新。欲了解更多详情或安排会议,欢迎前往India Expo Mart (IEML)展览馆10F81号展位,并与我们联络:sales@edomtech.com

关于益登科技

不仅是元器件代理,更是您的理想解决方案合作伙伴

益登科技成立于1996年,为亚洲卓越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设立于台北,为亚太区以至全球的ODM/OEM客户、原厂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益登科技多年来深耕各项应用领域,引领潮流之先,涵盖的产品应用范围包括便携式/穿戴式产品、有线/无线通信、物联网、汽车、机器人、医疗、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在光电、数字、模拟、混合信号等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经验,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方案,可作为原厂、客户、合作伙伴之间沟通的良好桥梁。

更多信息请浏览网站www.edomtech.com.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teris FlexNoC 5互连IP的物理感知功能可增强时序收敛,缓解线路拥塞并减少设计迭代,从而实现更可靠的芯片设计

致力于加速片上系统(SoC)创建的领先系统 IP 供应商Arteri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IP)今日宣布,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提供商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股份,688521.SH)已获得Arteris FlexNoC 5互连IP授权。这一物理感知互连IP为芯原股份的高性能数据中心SoC解决方案提供了更高的成本效益、设计效率、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VeriSilicon Arteris Announcement_FINAL.PNG

芯原股份的芯片定制服务覆盖从芯片定义到设计流片和量产的全流程,并提供经过验证的平台化芯片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快速完成芯片设计。该公司在成功实施 Arteris 片上网络(NoC)互连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芯原股份高级副总裁,定制芯片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汪志伟表示:“我们与Arteris有着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决定采用其最新互连IP技术的关键因素之一。Arteris的互连IP技术已被应用于我们各种SoC设计,例如多媒体、ADAS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Arteris最新的 FlexNoC 5 互连 IP 使我们能够设计具有高性能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 SoC,同时有效解决时序收敛和拥塞难题,确保能够按时交付。”

Arter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表示:“Arteris非常重视与芯原股份在开发尖端技术方面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很高兴能继续为芯原股份提供创新的互连解决方案。”

FlexNoC 5使芯原股份能够优化NoC互连逻辑和物理布局,从而提高芯片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迭代次数,以加快其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该IP可处理高带宽数据流,管理多个内核之间的通信,其可扩展设计支持添加更多组件,且不会影响时序收敛。

关于Arteris

Arteris 是领先的系统 IP 提供商,致力于加速当今电子系统中的片上系统(SoC)开发。Arteris 的片上网络(NoC)互连 IP 和 SoC 集成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更高的产品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提供更好的 SoC 经济性,使其客户可以专注于构想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com。

关于芯原股份

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股份,688521.SH)是一家依托自主半导体IP,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的企业。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risilicon.com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4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