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乙烯是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之一,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等的基本化工原料,还可用于二氯乙烷、乙二醇、烷基铝、氯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也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1.png

S4C₂H₄乙烯气体检测传感器是定电位电解型传感器,乙烯和氧气分别在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发生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并释放电荷形成电流,产生的电流大小与乙烯浓度成正比,通过测试电流大小即可判定乙烯浓度的高低。

产品参数

2.png

产品特点

1. 精度高,寿命长

2. 响应速度快,回零快

3. 低功耗、高灵敏度

4. 线性范围宽

5. 抗干扰能力强

6. 优异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3.png

应用领域

工业安全:由于乙烯具有易燃易爆特性,须安装乙烯气体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气体的泄漏情况,及时发出警报,防止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石油化工:在石油化工厂的储罐区、输送管道以及生产设备周围安装乙烯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中乙烯浓度,防止因泄漏引发爆炸或火灾事故。

食品工业:可以监控储存或运输中的水果释放的乙烯量,确保水果的成熟度和延长保质期。

智慧农业:大棚种植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乙烯传感器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因植物自身产生的过量乙烯,避免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站利用乙烯气体传感器跟踪其气体浓度的变化,评估环境污染水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环境管理。

物流与仓储:在冷链物流运输中对乙烯敏感的商品(如鲜花、某些蔬菜),需要在仓库里和运输车辆上安装乙烯气体传感器,确保货物的质量不受影响。

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在危险或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巡检,例如地下管道、矿井等,进行随时监测来确保环境的安全性。

具体性能测试数据

1.1 通气及线性测试

4.png

上图是乙烯传感器0-20ppm,0-100ppm,0-200ppm通20ppm 目标气体时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响应和恢复曲线,30支传感器的一致性好。

5.png

6.png

上图是乙烯传感器的线性曲线,可以看出传感器具有非常优秀的线性度。

1.2温度测试

7.png

S4C₂H₄乙烯传感器基线的温度依赖性曲线

8.png

S4C₂H₄乙烯传感器灵敏度的温度依赖性曲线

乙烯传感器基线平稳,受温度影响小。灵敏度温度影响在电化学传感器常规的范围之内,一致性良好,可依此对仪表进行温度补偿。

乙烯气体传感器模组凭借其卓越的高灵敏度与准确性、广泛的适用性,在工业、石油化工、智慧农业、环境监测等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了工作现场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水平。

9.jpg

上海松柏的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工业监测方面展现出了卓越性能。其具备高分辨率、强抗干扰性以及稳定可靠的特点,使得在工业安全、便携式检测仪和固定式工业探测报警器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工业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来源:上海松柏传感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6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V1300036是一款采用GaAs工艺制成的高性能带通开关滤波器组芯片。SV1300036芯片在0.2~3GHz的宽广频率范围内,能够精准地实现信号的切换选择和滤波抑制功能。该芯片可提供裸片和按需的封装形态,以满足不同项目应用需求。

产品详情

性能特点:

工作频段:0.2~3 GHz

全频段插损:小于7 dB

内置电平转换电路,3.3/5V正电压控制

100%在片测试

高带外抑制

工作电压/电流:-5V/10mA

芯片尺寸:5.48mm×4.95mm×0.10mm

通带频率:

通道1    0.2~0.3   GHz

通道2    0.3~0.45 GHz 

通道3    0.45~0.7 GHz

通道4    0.7~1.1   GHz

通道5    1.1~1.8   GHz

通道6    1.8~3.0   GHz

最大额定电气性能:

1.png

电气性能参数:

(TA=25℃,50Ω测试系统,VEE=-5V)

2.png

典型S参数:

3.png

4.png

来源:安徽矽磊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6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5G通信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频段和通信协议的复杂度也会大幅增加。在当前频谱资源有限并且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各通信频段尤其是3GHz以下的频段是极其拥挤的,有效地提升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课题和方向。为了满足通信系统多频段共存的要求,需要系统中的滤波器有更高的Q值和滚降特性,来改善工作频段的插损和对邻近频段的抑制能力,以满足通信系统对功耗、功率、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随着3GPP最新发布PC1.5功率等级的定义和高功率终端扩展的解决方案,移动终端设备也在进一步提升输出功率等级,进而对滤波器的功率容量特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B25(上行频率为1850-1915MHz,下行频率为1930-1995MHz)是体现高共存要求的代表频段。B25双工器的发射/接收的过渡频带只有15MHz,并且插损和隔离度要求很高,再考虑到实际量产的频率波动和温漂,常规的技术和工艺路线无法满足性能和良率的要求,因此B25双工器是最难突破的双工器产品,有能力推出B25双工器产品的公司屈指可数。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25 BAW双工器产品

立鼎微电子利用在设计、器件、工艺和材料上的多项首创技术,获得了极高的产品Q值特性,并在高滚降技术上实现了突破,成功研发并量产了B25 BAW双工器产品(包含1814尺寸:1.8mm*1.4mm和1612尺寸:1.6mm*1.2mm)。本款B25产品性能国际领先,可完全替代国外同型号产品,相关的技术已申请多项专利。

1.png

Fig.1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25双工器实拍图(1612尺寸)

2.png

Fig.2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25双工器实拍图(1814尺寸)

3.png

Fig.3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25双工器的性能曲线:

(a)B25发射端滤波器的通带插损;

(b)B25接收端滤波器的通带插损;

(c)B25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邻带抑制情况;

(d)B25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隔离度情况

B25工作频段为发射端TX:1850-1915MHz,接收端RX:1930-1995MHz。本产品采用立鼎微电子的全新的器件结构、工艺路线、材料和设计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性能和良率特性,其中TX频段的插损典型平均值为1.2dB,RX频段的插损典型平均值为1.3dB,TX和RX的隔离度典型平均值为60dB左右,对其他共存频段也有较好的抑制特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收敛性。

本款B25双工器提供1612、1814两个封装尺寸供客户选择。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66 BAW双工器产品

立鼎微电子利用在设计、器件、工艺和材料上的多项首创技术,成功研发并量产了具有国际领先性能的B66 BAW双工器产品。该产品在功率上亦有重要突破,在高温85℃的严苛测试条件下,实现了超过34dBm的熔断功率(Fuse Power)。

一般来讲,每提升一个功率等级,滤波器的功率容量需要提升3dB。在当前双工器普遍只支持30dBm的情况下(PC3功率等级),本公司的B66双工器产品可以支持下一功率等级(PC2功率等级)。并且由于B66 接收频段带宽较宽的特性,需要通过增大芯片尺寸来实现更宽的带宽,所以B66更难实现1612的小尺寸封装,本产品也是当前市场极稀缺的采用BAW技术实现的1612尺寸的B66双工器产品,在性能和尺寸上均有较强的竞争力。 

4.png

Fig.4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66双工器实拍图(1612尺寸)

5.png

Fig.5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66双工器实拍图(1814尺寸)

6.png

Fig.6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66 双工器的性能曲线

(a)B66发射端滤波器的通带插损;

(b)B66接收端滤波器的通带插损;

(c)B66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邻带抑制情况;

(d)B66发射和接收滤波器的隔离度情况

7.png

Fig.7 立鼎微电子发布的B66双工器熔断功率(Fuse Power)测试结果

B66双工器工作频段为发射端TX:1710-1780MHz,接收端RX:2110-2200MHz。本产品采用立鼎微电子的全新的器件结构、工艺路线、材料和设计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性能和良率特性,其中TX频段的插损典型平均值为0.9dB,RX频段的插损典型平均值为0.9dB,TX和RX的隔离度典型平均值超过60dB,抑制特性、收敛性和产品一致性很好,并且熔断功率超过了34dBm。

本款B66双工器提供1612、1814两个封装尺寸供客户选择。

关于立鼎微电子

深圳立鼎微电子有限公司(下设全资子公司北京芯溪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知识产权,致力于射频前端中高端BAW/SAW滤波器和模组行业,解决手机、基站、路由器、CPE设备等通信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头部企业和国外顶尖射频芯片公司Qualcomm、Qorvo、Wisol等,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IP风险、产品高端化、低成本、高量产良率和一致性等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高端产品的突破和对国外厂商产品的完全替代,并在客户端受到广泛认可。公司的目标是利用技术创新,向客户提供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

公司和重要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拥有充足的研发和产能支持,可以为客户提供稳定、持续和可靠的产品供应。

来源:立鼎微电子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30日,黑芝麻智能宣布推出其专为下一代AI模型设计的高算力芯片平台——华山A2000家族。A2000家族芯片平台承袭黑芝麻智能华山产品线的使命,以更高算力、更强性能赋能汽车行业,加速高阶智能驾驶成为标配,打造全场景通识智驾标杆。

华山A2000家族正式问世

华山A2000家族正式问世

智驾终途,高阶智驾驶向全场景通识智驾

在智能驾驶技术的浪潮中,端到端(E2E)和大模型技术正成为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基于黑芝麻智能对这些技术的深刻洞察,我们预见到算法的未来发展将更加聚焦于提升效率和性能。随着行业步入大模型时代,Transformer算法结构和混合模型架构将引领新的技术潮流。

黑芝麻智能提出的全场景通识智驾概念,基于知识范式将驾驶场景的信息引入到知识增强的表示空间中,这些信息可以被推导为场景语义空间中的通用知识,随后通过知识的反映来推断场景,从而指导实现更好的智能驾驶体验。也就是说,让AI模型具备人类的常识和知识,进而影响场景里的决策,让车开得比老司机还好,改善驾驶体验。通识智驾具备实现高级感知、决策和执行的通用能力,能够全面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昼夜变化以及各种气候条件的不同场景。

预计从2025年开始,高阶智驾能力逐渐成为标配,多传感兼容、支持多种模型算法开发以及更具性价比和成本控制的方案,才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增长需求,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经济效益提升。

智驾计算的多维挑战

智驾计算的多维挑战

黑芝麻智能认为下一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关键要素需要涵盖高算力、高带宽、平台化设计的需求,配合友好通用的工具链以及全栈化解决方案,以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落地和持续迭代。 

当前,能够实现NOA等高阶功能并成功量产的智能驾驶芯片企业屈指可数,这不仅因为量产对芯片性能和稳定性有着严苛要求,更在于它需要算法、软件、工具链等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和迭代。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复杂场景和高阶功能的演进,对高算力芯片的需求变得尤为迫切。黑芝麻智能凭借华山系列的量产经验和成熟生态,全面支持未来智能驾驶场景和算法的需求。我们以开放灵活的合作模式,致力于成为本土高阶智能驾驶芯片供应的最优解。

华山A2000家族,为全场景通识智驾设计,赋能智能万物

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家族是面向下一代AI模型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芯片平台。华山A2000家族包括A2000 Lite、A2000和A2000 Pro三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需求。A2000 Lite专注于城市智驾,A2000支持全场景通识智驾,而A2000 Pro则是为高阶全场景通识智驾设计。

华山A2000家族芯片平台

华山A2000家族芯片平台

作为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华山A2000家族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全面的功能,标志着华山系列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重大飞跃。A2000家族的芯片集成了业界领先的CPU、DSP、GPU、NPU、MCU、ISP和CV等多功能单元,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和单芯片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新一代ISP技术,具备4帧曝光和150dB HDR,在隧道和夜间等场景下表现更好,显著提升了图像处理能力。单芯片数据闭环的设计,使得数据在智驾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能够实现全车数据的脱敏、压缩、编码和存储,为算法的迭代和创新提供坚实基础。A2000家族算力最大是当前主流旗舰芯片的4倍,原生支持Transformer模型。A2000家族的灵活扩展性,允许多芯片算力的扩展,以适应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需求,产品组合全面覆盖从NOA到Robotaxi的广泛应用场景。

华山A2000家族芯片不仅在智能汽车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性能,还能够支持机器人和通用计算等多个领域。值得一提的是,A2000芯片能够满足机器人的"大小脑"需求,推动机器人产业从原型开发阶段迈向大规模量产。

核心IP的技术创新为华山A2000家族性能跃升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重磅推出了自研 NPU 新架构——黑芝麻智能"九韶",九韶是黑芝麻智能为满足自动驾驶技术需求而推出的高性能 AI 芯片的计算核心。新一代通用 AI工具链BaRT和新一代双芯粒互联技术BLink两大创新,共同赋能"九韶"计算性能的充分发挥和灵活扩展,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智能驾驶技术底座,为 A2000 家族性能跃迁保驾护航。

自研 NPU 新架构——“九韶”

自研 NPU 新架构——“九韶”

九韶NPU采用了领先的大核架构,支持智驾大模型的实时推理,降低算法计算的延迟,基于优先级抢占的机制为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同时,九韶NPU也是业界最高安全等级的NPU,高安全等级能够避免模型推理过程中的随机错误和失效,支持训练与部署的一致性,确保了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安全性和确定性。

九韶NPU的特点包括高算力、高能效和高带宽,这是智能驾驶技术向更高阶迭代的基础。它支持包括INT8/FP8/FP16在内的混合精度,集成了针对高精度精细量化和Transformer的硬加速,能够简化开发者在量化和部署过程中的工作。

此外,九韶NPU还具备低延时和高吞吐的三层内存架构,包括大容量高带宽的NPU专用缓存、核心模块片内共享缓存,以及对称的双数据通路和专用DMA引擎。提升了性能和有效带宽,降低了对外部存储带宽的依赖,在性能、带宽和成本之间取得了极致平衡。

为了充分发挥九韶NPU的潜力,黑芝麻智能研发了新一代通用AI工具链BaRT。BaRT支持多种流行框架和模型的转换,原生兼容PyTorch的推理API,支持Python编程部署。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利用九韶架构进行AI模型的开发和部署。

BaRT的另一个优势是支持业界主流的Triton自定义算子编程,允许开发者使用Python语言编写Triton自定义算子,这些算子可以被自动化编译成硬件加速代码,从而进一步加速开发者AI模型的部署。

为了满足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新一代双芯粒互联技术BLink技术为算力扩充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BLink支持Cache一致性互联的高效C2C(Chip-to-Chip)技术,能够扩展支持更大规模模型的算力需求,为算法长期演进做好准备。

通过BLink技术,A2000家族芯片能够实现软件单OS跨片部署,支持高带宽C2C一致性连接,满足NUMA跨芯片访存要求,简化软件开发和部署的难度。

随着华山A2000家族芯片的发布,黑芝麻智能不仅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而且进一步践行了用"芯"赋能未来出行这一愿景。黑芝麻智能期待与全球产业链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跨行业合作,智能驾驶技术将实现不断突破,为未来出行提供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6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gital RealtyTuringGaggle Cluster打造一流数据中心环境,助力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平台,支持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GPU集群,将Turing产品的上市速度提高了75%

2024年12月30日 -- 世界领先的云计算和运营商中立数据中心、主机托管及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Digital Realty (NYSE: DLR) 今日宣布,日本人工智能(AI)企业Turing, Inc.已在Digital Realty日本NRT10数据中心部署尖端计算平台,以支持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Turing,作为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先驱,正在致力于研发端到端的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车辆摄像头收集的数据,来实现对车辆转向、加速和制动等所有驾驶功能的控制。 该公司通过开发Heron,一种能够利用文本和视觉数据进行复杂决策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Terra,一种能够理解复杂现实世界情境并生成逼真驾驶场景视频的生成式世界模型,从而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 Turing目前正集中精力研发旗舰项目Tokyo30,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东京市区实现至少30分钟的五级全自动驾驶。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计划,Turing开发了名为Gaggle Cluster的强大计算平台,该平台配备了96块NVIDIA H100 GPU。 NRT10,一个经过认证的NVIDIA DGX就绪数据中心,具备高密度供电能力,能够为GPU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提供理想的运行环境。

NRT10由Digital Realty与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Mitsubishi Corporation)的合资企业MC Digital Realty运营,是Digital Realty全球数据中心平台PlatformDIGITAL®的关键组成部分。 该设施为Turing带来了多项关键优势,包括:

  • 加快上市时间:与本地构建相比,Turing人工智能开发周期从一年缩短至三个月。

  • 高密度主机托管:NRT10的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配置和部署。 此外,高密度主机托管服务使Turing能够将其基础设施从20个机架优化至8个,这不仅提升了效率,也保障了可扩展性。

  • 最大化GPU性能:NRT10先进的冷却和供电系统确保了GPU性能的最大化。

  • 灵活扩展:NRT10的园区型配置可根据Turing需求的增长进行轻松灵活的扩展。

Turing首席技术官Yu Yamaguchi表示:"在全球开发全自动驾驶系统的竞赛中,确保计算资源的快速获取变得至关重要。 Digital Realty的高性能、灵活的数据中心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部署了强大GPU集群,实现了最优性能,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我们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开发进程。"

Digital Realty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负责人Serene Nah表示:"Digital Realty很高兴能够站在这场变革之旅的最前沿,将我们丰富的人工智能经验和专业知识,支持Turing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创性创新。 我们提供的高性能且灵活的数据中心环境,让Turing能够迅速部署并扩展其至关重要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 此次合作不仅加速了Turing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而且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高效和有效部署树立了新的标杆。 我们致力于协助Turing及其他创新企业实现其目标,通过我们先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前瞻性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共同塑造未来世界的运作方式。"

关于里瑞通(Digital Realty)
里瑞通(Digital Realty)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中心、主机托管和互连解决方案将公司和数据紧密结合。 PlatformDIGITAL® 是该公司的全球数据中心平台,为客户提供安全的数据汇聚场所和经过验证的普适数据中心架构 (PDx®) 解决方案,以推动创新并有效管理数据引力挑战。 凭借其覆盖六大洲 25 个国家、50 多个城市、300多 个设施的全球数据中心,帮助其客户访问至关重要的互联社区。如欲了解更多有关 Digital Realty 的信息,请访问 digitalrealty.com 或在 微信公众号关注"里瑞通Digital Realty"。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香港繁华路口变智能了!

香港,素有"不夜城"美誉,其交通系统宛如一台日夜不停运转的精密机器,从晨曦微露直至夜幕深沉,私家车、公交车、非机动车川流不息,五湖四海、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行人交错穿梭。

作为一座以"多元文化、快节奏、创新发展"为显著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了将有限的物理空间发挥到极致,香港不断探索更加智慧、高效、人性化的交通管理,将香港多个繁华地段拥堵的十字路口率先升级为智慧路口,实现灯随车变、灯候人行,高峰期间多个区域还实现了绿波通行。在这背后,浪潮信息助力博研智通打造的「云边协同的全息智慧路口整体解决方案」,为香港交通管理部门构建起了一套高效、稳定的交通管理平台,让城市交通出行更快一步。

车让人、无障碍通行、绿波通行、隐私保护……交通出行需求复杂多变

全球各地城市交通状况不同,要实现智慧路口的落地需要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为构建人性化与精细化交通规则体系,香港的交通管理系统要满足行人优先、无障碍通行、绿波通行等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需求,需要在路口采集海量数据,传输至部署于路口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设备进行实时处理、分析计算,并将有效交通信息反馈云端,兼顾优化多个路口的交通流量,并保障7X24小时的稳定运行。在这背后,多样化的场景、海量的数据与计算,多变的天气给交通管理系统的部署带来重重挑战:

  • 场景多样化的挑战:香港作为国际一线城市,拥有多个繁华街区,这些街区的路口行人、车流量大,为了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道路信息精准感知,路口感知系统必须对多个视频流与雷达流同步开展处理与深度分析。同时,为了支撑多样化的交通应用场景,平台开发了多种深度学习模型,不同模型的复杂推理运算带来了巨大的算力需求。

  • 安全隐私挑战:香港有着严格的隐私政策法规,明确要求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针对车牌等敏感信息必须进行加密处理。并且,在数据向云端传输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脱敏操作,确保敏感信息不出本地,充分保证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 系统稳定挑战:香港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气温常年介于 27℃ 至 37℃之间,且台风肆虐、烈日高悬等极端天气屡见不鲜。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求路口边缘设备不仅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稳定运行,还需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时刻保持高效运转状态,无疑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提出了严苛考验。

云边协同的全息智慧路口,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交通

面对一系列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香港交通管理部门采用了云边协同的全息智慧路口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1 + 1 + 1 + N"架构,涵盖 1 套智慧路口交通流量监测分析平台、1 套边缘计算设备、1 套信号设备以及 N 套雷视感知设备。边缘计算设备采用浪潮信息的元脑边缘微服务器EIS200,专为智慧交通等边缘轻量级AI场景设计。同时,博研智通基于EIS200融合多方向雷达整合、信控优化等技术,打造边缘智能体(BYZT-MEC),能够全方位感知分析路口各类数据信息,实时优化并下发信号控制策略,并通过中心侧可视化平台完成现实路口全要素信息的虚拟化映射,与边缘协同优化,进而提高全域路口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方位满足各项智能化应用需求:

实时信号优化:传统智慧交通方案中需要大量交通流数据反馈至数据中心进行信号优化,时延较高,无法有效缓解繁密的交通压力,而边缘智能体(BYZT-MEC)可在路侧基于AI算法进行实时信号优化,处理时延低至毫秒级,实现了灯看车、灯等人、无障碍通行、全天干线绿波通行、绿波速度实时调整等多场景应用,降低交通拥堵,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数据隐私安全:方案以边缘服务器作为核心处理节点,车牌等敏感信息在完成脱敏处理之前不会上传云端,最大程度降低了隐私数据泄露风险,严守数据安全底线。

系统稳定运行:元脑边缘微服务器EIS200底座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最大可支持-40℃~70℃的工作温度,通过无风扇、小型化设计实现工业级别的耐用性与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已稳定运行长达 2 年以上,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台风呼啸,始终坚守岗位,确保交通系统稳定运行。

香港云边协同全息智慧路口

香港云边协同全息智慧路口

个性化智慧路口解决方案,让智慧交通落地更快一步

每座城市的交通场景都独具特色。智慧路口方案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通过模块化、可解耦的软硬一体多型号产品,灵活满足不同城市需求,无论是香港、北京这类国际化大都市,还是核心城市,亦或是县域城市的定制化交通场景,均能精准适配,实现"千城千面"的个性化交通方案落地。

在一些核心城市,比如广西南宁、海南海口等地,路口的交通流量大且机动车、非机动车等情况复杂,尤其一些路口非机动车道不够宽,但非机动车数量较多,容易出现占道行驶的现象,通行效率低下。智慧路口方案能够优化不同干线和路口的通行效率,城市拥堵率降低15%-20%。在县域城市,如中国百强县湖北省大冶市,城市交通干线集中,且部分路口、路段,非机动车优先级高于机动车,需要基于全量交通参与者(机、非、人)进行优化控制,可以采用更为经济的软硬件组合方案,通过对城市交通的主要干线进行信号优化控制,打造无拥堵干线,在不对道路大动干戈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城市的交通通行效率,优化力度可达近25%。同时,县级市一些路口在夜间人车较少,信号灯可变为黄灯持续闪烁,提示车辆、行人通行时注意瞭望,确认安全后通过,减少了路口的等待时间,也能提示车辆和行人提高注意力,安全通行。

目前智慧路口的方案已拓展至全球北京、上海、广州、吉隆坡等50多个城市,助力构建安全稳定、高效便捷且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型智慧交通生态体系,让城市交通更快一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领航,共创智慧化工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化工人才交流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2024 AI赋能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暨全国首届化工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圆满收官。峰会旨在为化工行业搭建一个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创新孵化、机遇共创的平台,汇聚化工领域产学研生态智慧,迸发创新思想。

本次峰会还发布了《共建产教融合生态,共育化工AI复合型人才》倡议书。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化工行业与AI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为改善懂化工又懂AI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的现状,倡议书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创新改革、强化产学研合作和开展化工AI人才培训等五项倡议行动。

1.jpg

《共建产教融合生态 共育化工AI复合型人才倡议》发布

本次峰会备受瞩目的是全国首届化工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决赛答辩和颁奖仪式,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159所高校、89个企业的394个团队,共计1920位选手报名参赛。大赛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8所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这些获奖团队和学校展现了化工行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创新潜力,为化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同时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培养一批既懂行业应用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jpg

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学校颁奖

华为算力平台产业发展总裁刘维在闭幕致辞中指出:“唯有产学研用投全生态力量联合起来,才能跨越人工智能,赋能化工,从创新探索到规模应用的鸿沟。华为坚持核心定位,聚焦打造根技术,筑牢人才、生态、解决方案三大底座,和客户伙伴一道,在场景、标准、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实现人工智能在化工行业的规模应用落地。”

3.jpg

华为算力平台产业发展总裁刘维致辞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表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高质量发展转变。“

4.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致辞

大赛的收官是一个阶段性总结也是一个新起点,下一步产业各方聚力将大赛产生的创新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化工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华为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nanya Tungaturthi,芯科科技产品营销经理

任何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都可能在某一时刻面临攻击。攻击者可能会试图远程破坏物联网(IoT)设备以窃取数据,进行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或试图破坏网络的其余部分。物联网安全需要一种集成方法来保障,覆盖整个设备生命周期,从设计和开发到部署和维护。

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是客户和设备制造商的主要关注点。为确保两台设备之间的安全通信,需要保护两个关键区域。第一个是两台设备之间的通道以及在这些通道内传输的数据,这些由Thread、蓝牙等通信协议予以处理。第二个是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这由开发人员负责。

目前已有多个组织、标准和框架旨在为物联网安全提供指南和最佳实践,例如物联网安全基金会、NIST网络安全框架、ISO/IEC 27000系列标准和《OWASP物联网十大安全漏洞》等。然而,没有任何一种通用标准适用于所有物联网设备,因为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和挑战,具体取决于其应用场景、功能和环境。

因此,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和开发人员需要采用和实施与其特定设备最相关且最合适的标准和框架,并紧跟物联网安全领域的新兴趋势和技术。

最常见的物联网安全威胁

虽然物联网设备中的安全威胁带来的危险性可能较低,但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很高,并造成相当大的损害。下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最常见的物联网安全威胁。

未经授权的访问

最常见的安全威胁之一是未经授权的访问。黑客可以通过弱密码和其他漏洞访问物联网设备,使他们能够控制设备或窃取个人信息。这可能包括访问设备的摄像头或麦克风,或利用设备发起DDoS攻击。

数据泄露

另一个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安全威胁是数据泄露,当攻击者从设备或设备所在的网络获取敏感或机密数据时就会发生数据泄露。这可能会损害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并使设备或用户面临身份盗用、欺诈或勒索等威胁。

恶意软件攻击

第三个常见的物联网设备安全威胁是恶意软件攻击,即恶意软件在受害者的系统上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这可能会损害设备的功能和可靠性,并对设备或其所在网络造成损坏、中断或破坏。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还有一种物联网设备安全威胁是拒绝服务攻击,DDoS这种攻击以网络资源和服务器的可用性为目标,其利用各种物联网设备从不同位置向通信介质发起攻击,这使得对它的检测更加困难。因此,分析和防御DDoS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物理篡改

这是另一种威胁,它发生在攻击者以物理方式访问、更改或损坏设备或其组件时。这种攻击会损害物联网设备的完整性、功能性和机密性。这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并使攻击者能够访问、操作或破坏设备或其数据。

芯科科技如何应对物联网安全挑战

当谈到安全问题时,人们通常会提及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然而,物联网设备更容易遭受一些其他类型的攻击。它们可能是攻击者试图在您的设备上运行未经授权的代码或试图执行产品伪造这种简单的攻击,或者诸如差分功耗分析攻击这种复杂的攻击。

Silicon Labs(芯科科技)通过Secure Vault™物联网安全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Secure Vault是一套高级安全功能,旨在保护物联网设备免受这些不断变化的威胁。

芯科科技是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芯片、软件和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专注于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以实现更智能、更互联的世界。芯科科技拥有一整套强大且全面的物联网安全产品和服务,包括安全启动、安全调试、安全密钥管理和安全身份认证等功能。

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安全对策(见下图),它们可以帮助保护终端设备的密钥和私钥,并确保实现一个完全安全的生态系统。

1.png

Secure Vault中级功能将保护终端设备免受逻辑攻击向量的攻击。一些应用还需要防范物理攻击向量,它们需要Secure Vault高级功能,例如安全密钥管理和篡改保护。希望保护其设备免遭产品假冒和设备克隆的设备制造商应考虑投资于安全身份认证功能,它支持调试器在允许设备加入智能物联网网络之前对其身份进行验证。

安全密钥管理

有多种方法可以安全地存储密钥。一种方法是创建非常昂贵的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将嵌入安全子系统中。从硅晶粒(silicon die)面积的角度来看,这些存储单元成本高昂,始终会让决策者格外关心:我们要在芯片中放入多少存储单元?而最终的情况是,存储单元还是不够,一些密钥材料最后会以未经加密的明文形式存放在标准存储中。用于安全密钥存储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创建设备特定的密钥加密密钥(Key Encryption Key),并将所有密钥材料以加密密钥二进制大对象(BLOB)的形式存放在标准存储中。这种做法的额外好处是,可为您提供近乎无限的安全密钥存储。

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

PUF是一种嵌入集成电路(IC)的物理结构,由于其独有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特性源于固有的深亚微米制造工艺变化,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克隆。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PUF是最为人熟知的基于可用标准组件的PUF。

其他攻击向量

攻击者试图在我们的设备上运行其未经授权的代码这样的威胁始终存在,安全启动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会在允许应用程序代码于设备上运行之前,对代码上的签名进行验证。此功能以基于ROM的信任根为基础,该信任根作为验证序列的安全锚来使用。我们还可以通过锁定调试端口和启用DPA对策来防止对设备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以防设备由于侧信道攻击被解锁。

安全性是物联网设备中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因为人们永远无法确保对设备进行100%的保护。就像洋葱的层数越多就越难以剥开一样,我们在设备中创建的层数越多,攻击者访问信息就会越困难、成本就越高昂。在芯科科技,我们遵循通过设计实现安全的理念,这意味着从设计和开发到部署和维护,安全会嵌入并集成至设备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昨晚,概伦电子公告,鉴于公司建立了持续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已无需通过相关股东一致行动在经营决策、公司治理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公司股东刘志宏、共青城峰伦及KLProTech确认解除各方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后,概伦电子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由刘志宏先生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

1.png

各方确认本次解除一致行动协议,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会导致公司主要业务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主营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影响公司的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和资产完整,亦不会导致公司控制结构出现不稳定状态,公司仍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针对本次实控人变更,概伦电子的保荐券商招商证券出具了核查意见,律师事务所锦天城也出具了专项法律意见书。

更严格的股份减持承诺

我们关注到,概伦电子本次控制权变更,并不是为了分散减持或规避减持股份相关承诺。公告提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为进一步稳定公司控制结构,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现有限售期及减持承诺的基础上,刘志宏、共青城峰伦及KLProTech三家股东分别作出了进一步承诺——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减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时,将与其他6家员工持股平台合并计算减持额度。据了解,上述涉及的9家股东合计持有概伦电子59.18%的股份。

依旧高度稳定的股权控制结构

公告提及,合计持有概伦电子59.18%股份的9家股东中,(1)刘志宏为概伦电子董事长;(2)共青城峰伦为概伦电子法定代表人、董事、总裁杨廉峰实际控制的主体;(3)KLProTech的董事为概伦电子监事会主席马晓光,穿透后的上层股东主要包括概伦电子现有员工、已离职员工、员工家属、部分早期业务顾问及早期投资人等,均为为概伦电子作出贡献且长期支持公司发展的人士;(4)其他6家股东均为概伦电子现任员工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员工持股平台。概伦电子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后,概伦电子的多数股权仍由公司员工持有及控制,控制权结构依然高度集中和稳定。

更清晰的自主可控定位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公布了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新规则,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这是美国对华芯片制裁有史以来新增“实体清单”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EDA领军企业,概伦电子始终致力于打造应用驱动的、覆盖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支撑国内各类高端芯片研发的持续发展,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EDA合作伙伴,推动建设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国产EDA生态。目前,概伦电子已成为国内诸多晶圆代工厂、IDM、存储器厂商以及芯片设计企业的核心EDA供应商,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物联网、工业、计算机及周边等多个产业,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或进一步彰显概伦电子产品及技术的自主可控及安全稳定属性,奠定更为坚实的客户基础和发展信心。

更灵活的平台企业基因

我们观察到,EDA 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是一个市场规模不大,但技术流程很长的产业,需要种类繁多的软硬件工具相互配合形成工具链,基于产业特点,EDA企业要凭一己之力来完成全流程覆盖的难度非常巨大。从国际上EDA 巨头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均以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核心 EDA产品为锚,通过数十年不间断的高研发投入夯实巩固其核心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并通过不断拓展、兼并、收购,最终得到全球领先集成电路企业的充分认可使用,确立现有的市场地位。

概伦电子称,公司在持续寻找与公司理念一致的行业伙伴就战略合作方案进行探索、商讨和研判,为下一步可能的EDA行业整合并购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助力公司做优做强EDA主业,争取将公司打造为领先的EDA平台型企业。概伦电子本次实际控制人变更,在保持稳定的控制结构的同时,或将呈现更具开放性及包容性的股权结构,对于概伦电子践行内生发展+外延并购的发展战略,适应未来并购整合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高交易效率,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有效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从国芯科技(股票代码:688262)再次传来捷报,凭借车联网安全芯片领域的卓越竞争力,国芯科技中标某国内主机厂45万颗车联网安全芯片项目。车联网信息安全芯片的接连报捷,彰显了国芯科技在车规级信息安全芯片领域的强大技术实力和产品可靠性,国芯科技汽车电子产品影响力持续提升。

据悉,该主机厂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极为严格,国芯科技车联网安全芯片产品以自身卓越性能,满足了主机厂对智能座舱数据与后台的高效安全传输、OTA 数据加密保护等应用要求,为用户提供安全、智能的座舱体验。

展望未来,国芯科技将继续利用自身在车规级信息安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创新,为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全面、可靠的安全芯片解决方案,为智能出行的未来贡献力量,共创美好出行新时代。

来源:苏州国芯科技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