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无论是调整座椅至最佳位置还是能够轻松打开行李箱,车身电子设备系统都可使用电机来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控制这些应用的电动装置。但将MOSFET用作开关给电子控制模块设计(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热管理、电流感应、断电制动以及诊断与保护)带来了新的技术性挑战。德州仪器开发的集成电路(IC)电机驱动器产品集成了模拟功能,可帮助电子控制模块设计人员应对这些挑战,同时减小解决方案尺寸并缩短开发时间

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可帮助应对这些设计挑战、集成到电机驱动集成电路中的特定模拟功能

降低电磁干扰(EMI

降低EMI可通过在芯片级和PCB级的功能和解决方案来实现。降低EMI的一种关键方法是控制脉冲宽度调制(PWM)边沿速率。栅极驱动产品,如用于有刷DCBDC)电机的DRV8705-Q1DRV8706-Q1DRV8714-Q1  DRV8718-Q1栅极驱动,以及用于无刷DCBLDC)电机的三相DRV8343-Q1均集成了智能栅极驱动技术,专门用于控制PWM边沿转换速率。此外,这些器件还提供了选择压摆率的功能,可最大程度地缓解EMI。降低EMI的另一种常用技术是振动主时钟频率。具有集成MOSFETDRV10983-Q1三相BLDC电机驱动器还集成了主时钟频率的抖动功能,通过在整个频谱上扩展峰值来减小振幅

热管

基于所驱动的负荷,电机的工作电流和失速电流的取值范围很广。对于高电流负荷,栅极驱动产品可让您选择使用分立MOSFET进行设计。电子控制模块设计人员可优化布局,从而实现最佳的热管理。对于低负荷电流负荷,可以使用具有集成HMOSFETDRV8873-Q1DRV8874-Q1  DRV8876-Q1等器件来驱动负荷,同时实现最佳的热管理。此外,由三相BLDC电机驱动器驱动的低电流负荷可使用带有集成MOSFETDRV10983-Q1。请注意:DRV10983-Q1还集成了换向算法,从而使单芯片解决方案可驱动电机

电流感

测量电机中的电流以检测电路和电机故障,并使用纹波计数来推断电机位置。所有德州仪器BDCBLDC电机和栅极驱动产品都集成了电流感应放大器,以放大电阻两端的电压。此外,DRV8106-Q1DRV8706-Q1DRV8714-Q1  DRV8718-Q1还提供了一个在线电流感应放大器。使用在线电流感应测量,还可确定电机旋转方向

传统上讲,车窗使用由BDC电机驱动器驱动。但是,系统设计人员正在研究使用BLDC电机来驱动车窗,因为BLDC电机更为安静。另外,还考虑使用BLDC电机来旋转自动驾驶汽车的座椅底座。集成了电流感应功能的三相智能栅极驱动DRV8343-Q1可在这些应用中使用

断电制

通过MOSFET解决方案,当关闭电机电源时,电机可自由旋转。这种情况下,手动移动负荷,如手动打开或关闭电源线,可能会导致产生较大的反电动势,从而损坏电子器件。针对行李箱控制模块应用的DRV8714-Q1DRV8718-Q1,集成了断电制动功能。此功能可测量产生的电压并将电子制动应用于电机。此功能可阻止电机旋转,从而停止产生电流

诊断与保

控制电机时,必须检测电路故障并保护系统远离这些故障。BDCBLDC栅极驱动集成了诊断电路以检测开路和短路。此外,我们还提供某些集成电路的故障模式分布和管脚故障模式分析信息,以在需要时辅助功能安全设计

在车身应用中实施控制模

1将产品对应到这些应用中使用的电机

表1:适用于车身电机应用的一系列产品

1:适用于车身电机应用的一系列产

其他资源

此外,产品范围涵盖单半桥产品到多H桥栅极驱动器产品,您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情况轻松缩放自己的设计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LoRa兼容多调制系统芯片,在市场上独树一帜,促进物联网连接创新
  • 新产品面向大众市场,扩大功能和封装选择,兼容更多通信协议(例如Sigfox)
  • 双核产品增强处理性能、网络安全性和应用灵活性

2020年12月11日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推出新产品以扩大其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STM32WL远距离SubGHz无线系统芯片(SoC)产品系列,新可为多元化的大众市场应用提供灵活的配置和封装选择。

作为市场上唯一可连接LoRa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系统芯片,STM32WL系列让用户能够创建尺寸非常紧凑的高效节能的可靠的物联网(IoT)设备。LPWAN是一个可以覆盖广阔地理区域和偏远地点的经济划算的无线网络连接技术,能够扩展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并使智能技术能够为公用事业、农业、物流、交通运输等行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事业部副总裁Ricardo de Sa Earp表示:“LoRaWANSigfox等远距离物联网现已覆盖全球,那些创新实用智能设备(比如环境监控和资产跟踪等应用领域可随时接入物联网。在大众市场上推出我们独有的单片集成微控制器和多调制射频的系统芯片,将会让开发者开发出更多令人兴奋的新产品,同时更好地发挥这些网络的优势,带来无与伦比的功能、用途和价值。”

STM32WL系列整合意法半导体的STM32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CU)架构与支持多种调制方案的Sub-GHz射频子系统,支持的调制协议包括射频信号功率小但接收灵敏度高的LoRa技术,以及Sigfox无线仪表总线(wM-Bus)等协议和其他专有协议及Sub-GHz标准所用的(G)FSK、(G)MSK和BPSK调制技术。片上射频子系统有两路可选功率输出,帮助客户遵守全球各地对免执照频段无线电的功率限制。

今天新推出的STM32WL型号包括基于Arm®Cortex®-M4内核和Cortex-M0 + MCU内核的双核STM32WL55。开发者可以完全开放和灵活地使用两个内核,双核架构可以有效地实现硬件隔离,增强网络安全性,应用更新无需重新认证设备,并增强射频和应用的实时性能。

在推出STM32WL55之前,该系列产品还在2020年1月推出了BGA73和QFN48封装的射频和应用处理都使用Cortex-M4主内核的单核产品STM32WLE5。扩展后的产品阵容还增加了两个非LoRa产品型号,即单核的STM32WLE4和双核的STM32WL54,方便开发人员在新的无线IoT项目中灵活地使用这款独一无二的系统芯片,新推出的产品都在意法半导体工业产品10年供货保障范围内。

询价和申请样片,请联系所在地意法半导体办事处。

产品详情访问www.st.com/stm32wl

技术详细信息

STM32WL系列在市场上独树一帜是因为意法半导体在一颗芯片上集成了STM32超低功耗架构与具有LoRa调制功能的Sub-GHz多调制射频子系统。

射频电路采用经过市场检验的Semtech SX126x收发器IP内核,为了使其适应经过市场检验的STM32平台的功率模式,意法半导体专门进行了二次设计。射频部分包含两个最大发射功率15dBm和22dBm的内部功率放大器,高低功率发射模式可以覆盖全球150MHz至960MHz的免执照频段,确保芯片兼容所有地区的低功率广域网,使世界各地销售的终端产品都可以用 STM32WL系统芯片。

射频部分的集成度非常高,高速外部(HSE)时钟与射频信号同步只需一个晶振,并且无需外部功率放大器(PA),从而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总物料清单(BoM)成本和解决方案的面积。意法半导体的STM32WL架构基于支持DSP扩展指令集的高能效Arm Cortex-M4内核,得益于动态电压调整等超低功耗技术,采用意法半导体的ART Accelerator™自适应实时加速技术,实现执行闪存代码零等待周期。MCU闪存容量可选,最高256KB,使开发人员可以为整个平台(包括应用和射频)选择最佳的代码和数据存储容量。

内置的网络安全功能包括硬件对称加密和公钥加速器、硬件随机数发生器(TRNG)、扇区读/写保护、双核安全区域隔离,以及支持最先进的加密算法,包括RSA、ECC和ECDSA。

此外,用户可以利用经过市场检验的STM32Cube开发生态系统来简化产品开发,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资源包括STM32CubeMX项目配置和代码生成工具、STM32CubeMonitor运行时监视和可视化工具,以及STM32CubeProgrammer代码烧写工具。STM32CubeWL MCU软件包的组件包括STM32WL系列运行所需的全部嵌入式软件模块,包括外设驱动程序、ST的LoRaWAN协议栈、Sigfox协议栈,以及利用ST的安全启动和安全固件更新(SBSFU)技术实现LoRaWAN固件无线更新(FUOTA)的示例代码。其他的协议栈包括授权合作伙伴开发的Stackforce W-MBus协议栈

还有两个基于STM32WL的用于快速原型开发的Nucleo板: NUCLEO-WL55JC1 (868/915/923 MHz)NUCLEO-WL55JC2 (433/470 MHz)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46,000名半导体技术、产品和方案的创新者和创造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最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独立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与十万余客户、上千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力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5G技术应用更广泛。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如需本报告样稿,请访问https://www.absolutemarketsinsights.com/request_sample.php?id=737 

  • 医疗服务机器人已成为整个医疗行业所采用的技术工具的重要补充。机器人功能及其操作能力的进步、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产品的潜在应用数量也在增长。这些因素促使医疗机构对市场产品进行投入,以满足专门用途或利用其综合功用。
  • 当前新冠疫情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消毒和加速运行医疗基础设施的需求。由于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的人流量出现大规模增加,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寻求有助于加强整体基础设施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

如需购买前咨询,请访问https://www.absolutemarketsinsights.com/enquiry_before_buying.php?id=737  

  • 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参与者迅速了解到消毒机器人的潜力,并已在其产品和服务中增添了相关功能,或是针对各类最终用户的特定需求开发了新产品。
  • 据观察,2018年北美在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由于人们对市场产品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公共和私人组织提出与公共卫生相关的有利举措,未来八年亚太地区将呈现最快增长。
  • 在医疗保健服务机器人市场运营的参与者包括Akara Robotics Ltd.、Corvus Robotics,Inc.、Double Robotics Inc.、Expper Technologies Inc.、InTouch Technologies Inc.、Nevoa Inc.、ROBOTLAB Inc.、三宝创新智能有限公司、Savioke、Service Robots、SoftBank Robotics Europe(SAS)、ST Engineering Aethon Inc.、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傲科技、UVD机器人和Xenex Disinfection Services Inc.等。

如需获取本高级报告的完整信息,请访问https://www.absolutemarketsinsights.com/reports/Healthcare-Service-Robots-2020---2028-737 

关于我们: 

Absolute Markets Insights为您提供有关产品、市场、营销、竞争对手和客户的深度分析,做帮助您解决业务难题的首选。请访问…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元器件贸易商的年终聚会,2020年现货市场的年增长率环比去年增长21.7%

20201212日,《2020正能量第四届元器件分销大数据应用峰会暨年度杰出供应商颁奖盛典》在深圳星河吉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的元器件分销精英,近千名企业负责人、创始人悉数到场。本次盛会邀请到了英锐集团COO马立潮、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元器件分销资深顾问吴振洲分别上场进行精彩的演讲。正能量电子CEO宋川也作为活动主办方代表压轴上场分享了一年一度的《2020元器件分销行业大数据报告》。该报告作为每年发布的权威数据,数据来源于正能量电子网的云价格及后台搜索访问数据。同时宋川也结合自身经历回顾了今年疫情对全行业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宣布了以后1212日将会成为每年《正能量元器件分销大数据应用峰会》的举办日期。

在精彩的嘉宾演讲间隙,也穿插了各位赞助商现场发红包的环节,包括:深圳市佛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芯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芯泰城电子有限公司,香港富联威科技有限公司,贸泽(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长江连接器有限公司,深圳市蓝信伟业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凯彬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智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远腾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力兴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明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皓星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誉光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市无限芯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旋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格诺电子有限公司在内的赞助商分别上台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也纷纷对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在演讲结束后,主持人也邀请有芯电子副总裁李明骏、元器件供应链资深顾问、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英锐集团COO马立潮、佛信科技总经理蒋治、上海芯锐总经理陈刚、力兴微电子总经理杨超、海浩企业总经理孙敬明上台进行了圆桌论坛,讨论了元器件独立分销商如何跟国产芯片原厂合作?如何建立可信供应链等热门话题。

本次元器件分销大数据应用峰会也在现场举行了年度杰出供应商颁奖典礼,在峰会现场颁发了《杰出正品企业奖》、《杰出现货商奖》、《十大成长之星奖》、《人气现货商奖》……具体奖项将在文章后附录。

英锐芯马立潮:中国芯片崛起,分销商如何参与其中?

首先登台演讲的是作为国产芯片原厂代表的英锐集团COO马立潮,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芯片崛起,分销商如何参与其中》。深圳市英锐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IDCHIP)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英锐集团COO马立潮

IDCHIP自成立以来,就勇敢地承担起振兴民族集成电路产业的重任,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贯彻技术及品质领先的发展战略。目前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及多项版图版权设计登记.在过去4年来已成功向国内晶圆厂转移TrenchßpolarHVBCDBCDTrenchMOSFETIGBTFRD等先进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研发出了一系列优质的LED驱动,音频功放及LED照明芯片。

马立潮首先通过华强北几十年来的变迁,谈到了英锐集团从分销商开始向原厂转型,同时布局了专注于存储封测生产的广西桂芯半导体,未来力争打造成华南地区的龙头封测企业。最后,他以“不忘初心,厚积薄发,未来可期”对英锐芯进行了自勉,同时也向在座的贸易商群体递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铭冠国际燕青:国际视野,本土贸易商如何与国际EMS/OEM做生意?

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

出身于知名国际元器件分销商的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分享了七个元器件分销行业小故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定位、授权、系统、制度、透明、坚持、关联”的力量。

燕青以TI2008年到2020年从20家代理砍到1家代理为例,认为随着原厂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代理商的数量一定会减少。那么未来分销商的价值何在呢?

他认为散装的需求也是需求,工厂的呆料也是金钱。华强北的元器件贸易商不小心成为了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只要呆料、缺货、交期、垄断的问题不解决,贸易商就会一直存在。

最后,他也建议本土的贸易商跟美国专业贸易商学习几点:授权的力量、系统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激励机制、观念的力量、坚持的力量。

兴森科技唐雄兵:后疫情时代,代工代料会成为SMT贴片厂的出路吗?

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

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从SMT工厂的角度来谈代工代料业务的发展。他首先回顾了疫情下各大海外代工厂停工停产,以及中美贸易战影响下大型EMS工厂离开中国。

中美贸易战影响:出口电子产品关税提高至25%,伟创力等大型EMS工厂纷纷外迁,为国内EMS工厂腾出承接大型客户订单的空间。

唐雄兵认为,以TI为代表的国外原厂改走直销模式,客户的渠道选择变少。大客户原厂直供,小客户线上购买,中等规模的客户需要自己承担库存,账期风险。更加需要与EMS工厂代工代料合作。而EMS工厂有客户资源,可以多个客户拼单,提前备料;自有的PCB+SMT产线,缩短PCBA交付时间。可以说EMS工厂代工代料是未来最好的出路之一。

他表示,原有的硬件外包模式存在多头对接,沟通反复,采购周期长,问题环节多,人力成本高,项目风险管控难等许多痛点。因此客户供应链整合存在先天性的管理刚需。PCB制造往全行业链条延伸,有CAD设计+PCB+SMT+元器件代采能力,能够理解客户的产品,技术,研发到生产的转换流程,也成为了行业共识。通过代工代料整合,可以为客户节省30%的项目时间,节省30%的人力成本,专业化的团队服务也可以让客户更省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OM秒配工具、快速报价是EMS的刚需。通过匹配,输出标准的BOM,包含品牌、完整的型号、规格参数、渠道、价格、库存情况、MOQMPQ、风险提示(停产/冷门)、期货信息,另可根据需要对输出项进行调整。唐雄兵表示,兴森科技也是正能量BOM秒配的忠实用户,BOM秒配工具的快速估算和报价,让EMS工厂代工代料业务如虎添翼。

吴振洲:中美大变局对电子供应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元器件分销资深顾问吴振洲

元器件分销资深顾问吴振洲在谈论中美大变局对电子供应链的影响时,他以以麦肯锡的数据为例:麦肯锡做出1995年到2017年的全球商品贸易在产出众的占比,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国际贸易不是一直往前走,其实一直在往下坡路走。在这个大背景下,全球化出现了问题。2007年达到顶峰的时候,每个国家都希望用自己生产的产品,不买其它国家的产品。

于是,全球贸易出现了六个发展趋势:跨境商品贸易战总产出的份额减少,服务贸易增速比商品贸易快60%,劳动成本套利型贸易逐年减少,贸易的区域化属性增强,新技术在改变全球价值链的成本,全球价值链的知识密集度不断提高。当时麦肯锡就认为中国效应对全球化供需产生冲击。此后的中美冲突实际上都是由于之前的背景演化出来的。

这个数据是引用黄奇帆演讲的数据,在1980年代到2018年的时间中,成品和中间品的占比产生了颠倒。全球贸易里面,所有的结构,原来是卖成品为主,到2018年越来越多的是卖中间件、中间品。

我们的元器件、芯片就是最主要的中间件、中间品。这个结构变化给我们的贸易商带来很大影响。将来的贸易买对方的成品会减少,但是会更多买对方的零组件。未来中国的产品仍然要买其他国家的零件,全球的中间品聚合到一起,未来中间品的贸易占比越来越多。

吴振洲认为:民以食为天,工以芯为地。芯片贸易商就是工业制造的粮商。芯片产业链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视芯片产业链。供应链是芯片产业链的生命线。今年7月份在上海临港,打出了芯片全产业链的口号。有EDA、材料、装备、制造、封装、测试,但是缺了供应链,酒香也怕巷子深,卖不出去还是不行。

全球2019年半导体的销售额是4123亿美元(SIA数据),前三甲占比16.00%,而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是3040亿美元,可以说80%的出货都挪到中国来了。

中国分销商前三甲只占2.48%,说明绝大部分的元器件是由元器件独立分销商卖出去的。中国的元器件销售市场,其中包括五千家大客户原厂直供,三千家通过代理分销,剩下的出货全部由五万家贸易商来串货。

元器件分销交易路线图

回顾历史,元器件分销行业每隔十年都会产生变化,图中标红部分提及了对元器件分销贸易的影响

元器件独立分销商必备的7大素质

吴振洲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华强北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华强北精神才是真正可以给大家底气面对中美变局,继续芯片乾坤大挪移的底气。

最后,吴振洲用四句诗总结了华强北的元器件深商精神:草根华强改革先,牛犊深圳气冲天,芯系神州勤耕耘,链通万物登山巅。

正能量CEO宋川:2020元器件分销行业大数据报告

2017年开始,正能量电子网会在每年的大数据应用峰会上发布分销行业大数据报告。

正能量电子网CEO宋川首先发布了2020年的元器件现货市场行业景气指数。其中指数的大幅度上下波动,正好也印证了年初的疫情以及年末的大缺货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影响。根据现货市场景气指数,预测2020年现货市场的年增长率环比去年增长21.7%

上图为2020TOP 50的热门品牌,据介绍该排名是基于正能量用户在后台搜索相关品牌询价的次数实现。其中排名第一的TI占比略有下降,而ADIST今年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根据正能量大数据的云价格,选择2020年涨幅排名前20的品牌,其中ST2020年的涨幅排名第一

该表格为2020年被询价次数最多的现货商

宋川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2020年是特殊的年份,不仅是中美之间力量的对比,也让贸易商感受到了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在2020年呈现几个趋势:一个是产品推广/技术支持/小批量采购越来越线上化;第二个趋势是代理商的职能逐渐弱化为物流、备货、放账,第三个趋势是国产芯片崛起,在单一市场下,供应链正在加速去中间化、线上化。

最后,宋川也结合今年自己对于企业经营的感悟和反思,将正能量的各个业务板块划分为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同时给贸易商提出一些建议,贸易商要提升自己的两大资源:1.上游渠道,2.有优势的代理线,3.关系是第一生产力,4.资金

圆桌论坛:元器件分销商如何跟国产芯片原厂合作?

圆桌论坛环节包括有芯电子副总裁李明骏、元器件供应链资深顾问、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英锐集团COO马立潮、佛信科技总经理蒋治、上海芯锐总经理陈刚、力兴微电子总经理杨超、海浩企业总经理孙敬明针对几个热门话题,纷纷发表精彩的真知灼见,现场观点碰撞,让人大呼过瘾。

一、国产芯片原厂是否真心跟元器件分销商合作?元器件独立分销商如何跟国产芯片原厂合作?

吴振洲认为可以借鉴日本代理商体系。日本原厂和代理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他们宁可让代理商多挣钱,绝对不会抢代理商的客户。因为代理商会帮忙备货和做计划。现在很多国产芯片仓促上马,很难做计划。日本往往可以做到6个月甚至一年的计划,这是因为跟代理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链条。东亚的文化有可能随着国产芯片的成长,代理的地位还是会像日本对于供应链安全的地位一定会得到巩固的。

“进口可能会因为国际的政策受阻,所以我还是看好国产芯片。”杨超认为,这两年国产芯片在各方面应用方面都强势的替代了很多进口的器件,包括目前最火的ST,也是替代了大概40~50%的份额。导致我现在很多客户用国产芯片跟我谈价格,客户提前给了我一个信息,我得往后看,我是否明年筹备国产。对于国产芯片的崛起,我是支持的,我争取在国产的品牌线中能代理几条线。

佛信的蒋总认为国产替代是大趋势,是不会受疫情或客观因素影响到进程,国产替代处在一个高速期。但是当高速替代的增长到一定程度会放慢。现在是国产芯片的进攻期,可能一些阵地是欧美品牌放弃的,所以显得很快。

但是当进入战略相持期后,这种替代会进入一个稳定期。一个企业如果不保护自己的代理商,这个格局是不够的,一定走不远。这方面如果得到改善,不仅会活下来,而且最终会做大。

铭冠国际执行总裁燕青认为,国产化是全民趋势。10年前到苏州,一家苏州的MCU找到我们,我们很努力的放到一些客户的推荐中,但是很难推。这两年我们开始帮客户推一些国产的内存品牌,客户开始逐渐接受。有些人刚开始做国产就开始担心国产的原厂会不会见利忘义,全世界的原厂推代理,代理商都是一个先多后少的情况。中国一家品牌居然有50家代理,未来肯定会减少。比如TI也是从20家代理减少到1家。毕竟分手的只是少数,真有TI这种砍代理的情况发生,那就让它发生,这也是免不了的。

刚才吴总提到日本品牌,尔必达这家品牌在亚洲有三十多家分销,当卖给镁光后就残忍的砍掉了2/3的分销商,那你能说这些分销商不努力吗?事情发生后就要面对,如果有条件,有能力肯定要做。

兴森科技SMT事业部副总经理唐雄兵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家国产做教育PC的客户有2000万台的量要做国产化替代。从今年的6月份到现在,一个代工厂除了60万台。从2019年开始,下半年工信部通过了127家国产品牌的资质,它必须要去不同的代理商、分销商服务。这么多的品牌,这种PC大概500多种料,大概国产器件有300多种,大概需要几百家分销商服务。这是一个很小的行业。

我很迫切的感受到,国产品牌分销商对我的服务,包括大家知道的高云、很多的器件平台的量还不够大。客户关系是第一生产力,大家怎么跟客户形成钢铁价值链的一环。

二、第一次做生意如何构造可信供应链?互相形成信任?

吴振洲:大部分的芯片是美国芯片,现在美国断供、缺货,我们要做国产化,所以才开始做可信供应链。

我的声音认为国产化还很遥远,可信供应链的背后是脆弱供应链。可信供应链是随着国产芯片越来越强才会出现,一蹴而就是不太可能的。要建立可信供应链,首先要提高分销商的地位,不再是认为分销商没有价值。这里面有大量的智慧劳动和积累,这是整个行业、包括政府都应该关注的。

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分销商,不管是贸易、还是代理的地位。

唐雄兵:从EMS和代工代料的角度来看,信任是有成本的事情。越早介入终端,越早介入原厂,希望很早在产品概念阶段,跟大家一起建立联系的期望。希望更多的朋友支持。不要到了缺货的时候才找到采购要买,需要在前期就建立信任的关系。

燕青:可信供应链这个题目,想到平时如何将公司介绍给SMT这样的大厂。正常情况下,唐总的工厂一个美国企业都不接受了,中国企业如果有50家排队,依然需要选择有质量的几家。对于唐总这样的老板,选择供应商一定是安全第一,成本第二。如果要跟一些大厂做生意,现在就要开始学习实行一些品质管理的体系。如果只是挣快钱,没有品控管理,我们就是快递小哥。

蒋治:我把可信供应链理解为品牌建设,贸易商没有代理证,很难取得客户信任。佛信如何解决该问题?我们一开始注重品牌建设,我们会去刻意的培养客户意识:佛信等于原装。我希望我们的客户听到佛信两个字就不会怀疑我们是否正品。怎么做好品牌建设呢?四个字:内外兼修。

很多同行做得很好,有很好的货源和服务,这是内功。如果没有外部的营销、推广、宣传,这是外功。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是你坐在办公室就能做好的。、新生代的消费群进来,首先听到的是佛信、力兴微,所以说我们做品牌建设一定要内外兼修,同时也要做好营销推广。

杨超:09年我公司创办的时候,一路走来很难。一个小小的柜台,不知道做的是啥。偶尔一个淘宝的客户来看,第一印象是否翻新货?后来凭借产品和服务赢得了第一个客户,我就顺着这个客户的支持,一直坚持到今天的我。我们有品质的保证,我们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数据分析报告。我会有之前的客户案例和数据给客户看,在他们的圈子中,他们的口号就是我对于原装、品质、价格最好的追求。

三、一句话展望2021年的行业走势?

陈刚:虽然道路崎岖,但是找准定位,贸易商机会还是大把存在。

杨超:我会做完明年第一季度,剩下三个季度可能在旅游的路上。

蒋治:今年百业俱废,这里风景独好,明年风景更好。

马立潮:不忘初心,厚积薄发,未来可期。

燕青:我们在座同行要么让自己小而专,要么有一头,千万不要让自己面面俱到。四面八方舞,四面八方无。2021年形势很好,机会很多,这是国际行情带来的,我们还在青春期,加油。

唐雄兵:加快优势资源配置,平稳增长,融合于未来。

吴振洲:如果明年疫苗有效了,大家都要出去旅游了;如果疫苗没效,大家可能憋不住了。疫情之下,明年可能更疯狂。

附录:2020年度杰出供应商颁奖(排名不分先后)

《杰出正品企业奖》

深圳市佛信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力兴微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皓星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森亿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波光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芯锐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玛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富联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盛大恒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嘉瑞科技有限公司

《杰出现货商奖》

深圳市蓝信伟业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凯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宝泰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翼希程科技有限公司

科盛(香港)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兴联达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美盛创展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芯泰城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康达高盛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盛创新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十大成长之星奖》

深圳市亚联芯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美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好上好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迅捷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芯创晔电子有限公司

贸泽(深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新新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源隆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真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市永力创科技有限公司

《人气现货商奖》

深圳市嘉亨微贸易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琦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信盛荣鑫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六盛世纪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捷力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瑞新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鑫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尚品诚源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能达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君盛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图灵奖获得者,计算机体系结构先驱David Patterson:“这真是太神奇了。”开放开源的Risc-V架构一直被认为前途不可限量,最近一段时间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公司和机构的支持,市面上既出现了阿里平头哥这样的高性能处理器,也有华米打造的可穿戴设备芯片。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但习惯了X86和Arm架构的很多人一直对于Risc-V这个秉承开放的架构持怀疑态度,人人都能自主可控,是否能催生出完整的生态?

但首先,Risc-V本身必须足够强大。

RISC-V的惊人突破

十年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里诞生了一个想法:有人想创造计算机芯片的通用指令,这套指令将被所有芯片制造商使用,但又不属于任何一个制造商。

虽然这个愿景还未实现,但最近的确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该校的研究成果RISC-V已经开始在芯片设计方面取得一些技术突破。

根据全球半导体行业知名媒体EETimes的报道,前些天,一家位于加州森尼维尔的小型电子设计公司Micro Magic宣称:他们设计、生产出了全世界最快的64位RISC-V内核,比苹果的M1芯片和Arm Cortex-A9表现还要出色。该公司认为,该芯片优雅地实现了David Patterson(参与创建RISC-V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对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的最初设想,在当今用电池供电的设备上也能轻松工作。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Micro Magic的声明中提到,这款原型CPU在1.1v电压下可以达到5GHz的时钟速度,远高于运行速度为3.2GHz的英特尔Xeon服务器芯片E7,CoreMarks跑分达到13000分。而1.1伏时,该芯片只需要消耗1瓦的功率,不到英特尔Xeon功率的1%。此外,单个Micro Magic核心在0.8V下可以达到4.25GHz,CoreMarks跑分达到11000分,但消耗的功率仅为200mW。

与此同时,这款RISC-V芯片的速度和能效也超过了Exynos4。Exynos4是三星电子为其智能手机生产的顶级部件,基于ARM Holdings Plc提供的计算核心,是英特尔的主要竞争对手。

David Patterson在接受ZDNet采访时说:“这真是太神奇了……我认为IBM的大型主机有5GHz的液冷产品,但需要100瓦才能运行”。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David Patterson

Patterson还表示:“我也听到过一些关于FPGA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大概是600MHz”,他指的是可重新编程芯片,“对于软核来说,这似乎相当快”。

Patterson对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感到非常惊讶,“创新的潜力总是存在的”,但这并不是他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Krste Asanovic在2011年首次为RISC-V撰写宣言时的初衷。

“因为它是开放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这类竞争”,Patterson反思道。

“也许是因为竞争激烈,我们开始看到设计领域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正在被实现”,Patterson说,他同时也是谷歌的杰出工程师。

新的5GHz处理器仅仅是一个原型,而不是一个车库起家的初创公司的产物。它是由硅谷芯片知识产权设计公司Micro Magic Inc制造的,该公司为硅谷所有的大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已有25年。一小队经验丰富的芯片设计师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意味着一场设计复兴可能即将到来。

这款芯片不仅在低功耗下速度更快,在基准得分上也赶超英特尔和三星的芯片。在CoreMark基准测试中,这款RISC-V芯片的得分为13000分,是基于ARM的Exynos单核性能得分的两倍多。虽然英特尔Xeon名义上单核性能更高,达到26009分,但Xeon需要更多线程,120个线程才能达到上述结果。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Micro Magic业务联络人、长期担任芯片行业高管的Dr。Andy Huang在接受ZDNet电话采访时解释说:这一突破在于CPU和内存的交互方式。Micro Magic的两位创始人Mark Santoro和Lee Tavrow在90年代早期为一种SRAM计算机内存芯片申请了专利。

这一RISC-V原型芯片改变了存储快、芯片慢这种现状。

“如果内存运行在5GHz,而逻辑运行在1GHz,谁是瓶颈?”Dr。Andy Huang打趣道。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关键在于开放

Huang还表示: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RISC-V是开放的,不像英特尔芯片的复杂指令集架构CISC,也不像ARM芯片中的RISC版本。芯片设计可以解决上述瓶颈。但如果芯片的指令被锁定,瓶颈就很难解决。

为了解释这一点,Huang还打了个比方。

“我问我儿子为什么他更喜欢三星(智能手机)而不是苹果,他说是因为如果他想改变什么,他可以让他的一个编程朋友帮他做,因为Android是开放的,不像iOS”。Huang这样比喻。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Dr。Patterson”,Huang说,“他创造了迄今为止最高效、最优雅的RISC架构”。

“我们应该叫他圣Patterson”,Huang说。

Micro Magic芯片的成功不仅仅是修改指令集那么简单,还有一种经济因素在起作用。

Dr。Huang强调,CISC或ARM的指令集都有1000多条指令,而RISC-V的指令不到100条。

由于RISC-V指令集简单,Micro Magic能够使用标准硅晶圆生产其芯片,无需进行特殊调整。这使得使用所谓的shuttlerun成为可能。在制造过程中,该芯片与其他家的芯片组合在同一个晶圆上。由于晶圆的成本是由多方共同承担的,所以这样可以节省成本。

“人们经常讨论用1亿美元来做一个定制的ASIC”,Patterson说,这意味他们想做一种为特定应用而调整的芯片。“但他们(Micro Magic)没有花1亿美元去做这件事”。

尽管Patterson和Huang都没有强调,但还有一个经济因素也在起作用:如果你在ARM许可方面没有太多的预算,那么shuttlerun会让你的处境变得容易一些,因为这样就可以将ARM许可费用分摊。

1瓦功耗5GHz频率:全球最快Risc-V芯片出世 效率超越苹果M1

Micro Magic的芯片在3.08GHz频率下的功耗是0.69mW,此时的CoreMark分数为8200分。

考虑到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英伟达(Nvidia)正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这个经济方面的问题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描述了他对ARM雄心勃勃的计划,并且他向华尔街保证,ARM许可证的持有者、他的竞争对手们不会介意英伟达收购ARM。

但是此举显然为替代品提供了新的机会。当被问及这笔交易时,Patterson表现得非常谨慎。英伟达是RISC-V生态系统的成员,并全心全意地支持该技术。

巨大的想象空间

Micro Magic的Huang说,自从Micro Magic发布了简短的芯片公告后,就有科技巨头开始联系他。

“在那市值总和达到4万亿美元的四大科技巨头(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中,已经有两家公司给我发来了电子邮件”,Huang说,但他没有透露具体是哪两家公司。

Huang的这个说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假设的空间,即苹果或谷歌可能利用该芯片在能效方面取得突破。

“谷歌已经拥有了移动开源软件Android,想象一下,如果他们再拿到最节能、性能最强大的开源RISC核心,移动消费者将从中获得多少收益”,Huang这样说道。

“再想象一下最新的苹果手表不需要每晚充电,”这是Huang提出的另一种可能性。

Huang说,不管有没有这样的交易,Micro Magic都希望将其RISC-V的知识产权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设计中,从而在全球电力消耗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世界,帮助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世界、平板电脑世界、手机世界、可穿戴设备、游戏、电动汽车和物联网……我们的目标是为将世界碳排放量减少一半做出贡献。”

五到十年之后,RISC-V将成为最重要的指令集?

一个CPU原型并不是一场革命。通过与英特尔和其他公司的实际出货产品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即完成芯片设计需要很多的部件。

这就是为什么围绕RISC-V的公司生态系统如此重要。目前,宣布将使用RISC-V的公司数量虽然不多,但正在增长。

Patterson说:“所有你能想到的产品,甚至是数据中心,都有人在认真考虑RISC-V”。

他说:“我们感觉,最难的地方已经过去了。几年前,我们讨论的是为什么要用RISC-V,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为什么我不用RISC-V”。

Si Five是硅谷的一家初创公司,多年来致力基于RISC-V的芯片知识产权的研发。八月份,该公司成立了一个业务部门Open Five,致力于为各种应用(包括AI和边缘计算)生产定制芯片。Patterson的合作者Asanović教授是Si Five的首席架构师。

另一家典型的RISC-V生态支持者是台湾的嵌入式处理器制造商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多年来,该公司总共向电子产品制造商出售了数十亿的CPU设计。

上个月,Si Five和Andes Technology都在著名的芯片技术会议(Linley Fall Processor)上展示了使用RISC-V的人工智能新芯片设计。

Si Five告诉ZDNet,他们现在已经与80多家公司达成了200多项设计方案,其中包括前十大半导体制造商中的6家。凭借FADU、华米、高通、三星和新思国际在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功,目前Si Five的核心出货量已达数千万。

晶心科技在上个月的一份季度报告中对投资者表示,今年约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基于RISC-V的零部件。

大型磁盘驱动器制造商Seagate Technology和Western Digital都是下个月举行的RISC-V Summit的赞助商,这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三届年度技术峰会。该活动由RISC-V国际协会主办,该协会是一家非盈利机构,目前代表了750多个致力于推进该标准的缔约方,其中包括中国智能手机供应商华为、芯片制造商赛灵思、高通以及IBM。Asanović是该组织的主席,Patterson是副主席。

然而,无论RISC-V有多成功,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全部用途。这是因为,尽管ARM和其他商业技术提供商要求被许可方签署文件,但RISC-V的使用者无需披露其使用情况。

RISC-V国际协会要求供应商自愿披露使用情况,但不强制。基于这个原因,很难看到RISC-V使用范围的具体证据,Patterson说。

最近,Patterson通过视频与合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一对一访谈,以庆祝RISC-V十周年。Patterson告诉ZDNet,其中一位合作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在五到十年内,RISC-V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指令集。“一方面,这听起来很疯狂,但这并非不可能。”Patterson说道。

参考内容:

https://www.zdnet.com/article/risc-v-the-linux-of-the-chip-world-is-star...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0/12/new-risc-v-cpu-claims-recordbrea...

来源:机器之心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Linus Torvalds今天正式发布了Linux 5.10。除了是2020年的最后一个内核发布,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是一个至少要维护五年的长期支持(LTS)内核,同时功能上也是一个大范围的内核更新,带来了许多改进。

Linux 5.10具有新的硬件支持,包括围绕英特尔Rocket Lake和Alder Lake的早期引入,对英特尔Gen12/Xe图形硬件的支持工作,一些存储/文件系统的改进等等。

对于Linux 5.10的最终版本,Linus Torvalds在发布公告中写道:"这里面有相当多的修复,包括一些最后时刻没有修复的东西的还原,但没有什么让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一个星期',发布过程看起来相当顺利。"

Linux 5.10 LTS很有可能是Debian 11、Mageia 8等使用的内核。对于Fedora 34和Ubuntu 21.04等,我们更可能看到下一个版本也就是Linux 5.11发挥作用。由于Linux 5.11合并窗口的第二周是圣诞假期周,Linus说他会比往常更严格地只接受经过测试/准备好的代码。

来源:cnBeta.COM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elarray M1600为快速增长的自动机器人市场带来先进感知功能

2020年12月10日--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今日宣布推出Velarray M1600,这款创新的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旨在为移动机器人应用提供服务。该传感器是Velarray新产品系列中的最新产品,也是新M系列产品中的第一款。其采用Velodyne突破性的专有微激光雷达阵列架构(MLA)构建,并利用Velodyne的制造合作关系实现成本优化和大批量生产。

Velarray M1600使非接触式移动和“最后一英里”的配送机器人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安全地进行操作。因受COVID-19疫情影响,食品、药品、消费品和商用产品的在线购物和配送服务的使用量增加。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感恩节、“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和“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假期购物时段打破了在线购物和配送服务使用量的所有纪录,部分原因在于COVID-19疫情。Adobe Analytics预测,整个假期期间,网络消费将达到1,84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30%。

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Anand Gopalan表示:“Velarray M1600激光雷达传感器是Velodyne创新传统的最新证明。这款传感器专为高容量移动机器人应用而设计,直接由机器人和‘最后一英里’交付客户。这款坚固耐用的紧凑型传感器可以在各种环境和天气条件下部署,几乎可以全年无休全天候运行。它可以提供自动移动机器人所需的智能实时感知数据,以确保安全的长时间运行,且无需人工干预。”

Velarray M1600为自动机器人提供远达30米的卓越近场感知能力和32度垂直广视角,从而使它们能够穿越纷繁芜杂和多变的环境。这款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安全地在拥挤的市区和过道上穿行,以实现配送和安全应用。Velarray M1600支持自动移动机器人操作的其他环境包括仓库、零售中心、工厂和医疗设施。Velodyne还为寻求感知解决方案套件的客户提供Vella软件,该软件利用Velarray M1600数据进行物体和危险侦测,以保护包括行人、骑行者和宠物在内的道路使用者。

Velarray M1600具有功能安全性和耐用性,可在高温、光照不足和降水等各种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条件中为自动移动机器人提供支持。这款传感器外形紧凑,非常适合外部安装,也可以轻松嵌入机器人系统中。如需了解有关激光雷达增强型机器人的更多信息,请下载Velodyne的白皮书:3D激光雷达对于自动移动机器人的益处

借助提供的机器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Velarray M1600为开发人员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这款传感器的功率需量适中,因此机器人可以延长两次电池充电之间的运行时间。样品将向符合条件的客户提供,备货时间约为6-8周。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首家公开上市的激光雷达单一业务经营公司,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誉全球。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的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推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01210005273/en/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通过与Adyen在网络令牌优化方面的合作,微软的授权率出现积极增长

作为世界众多领先企业首选全球支付平台的 Adyen(AMS:ADYEN)通过推出Adyen网络令牌优化扩展与微软的合作,以加快双方的支付创新。Adyen是首批支持跨多个方案的令牌化支付并提供令牌使用自动优化以提高授权率的支付平台之一。通过采用网络令牌优化,像微软这样的商家可以通过提高授权率来实现收益的大幅增加。 

“客户体验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支付流程方面,最重要的是使其速度更快、简便而安全可靠。”微软商务工程运营副总裁Matt Rossmeissl表示,“产品创新是我们微软业务的核心,而Adyen的网络令牌优化是推动更佳授权率和客户满意度的一项因素。”

Adyen和微软从2015年7月开始合作,最早始于欧洲收购业务。如今,Adyen为微软处理全球范围内所有微软产品和服务的支付。除了网络令牌优化外,微软还使用多种Adyen产品,包括使用实时帐户更新器,通过始终向最近期更新的银行卡扣款,确保消费者获得无缝购物体验。Adyen还支持在多个国家以各种本地支付方式购买微软产品服务,包括Adyen最近开发的美国借记卡网络支付。

“在开发产品时我们始终以商家及其最终客户为重,微软也推动着我们助力创造更好的全球解决方案。微软始终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这让我们受益匪浅。”Adyen首席运营官Kamran Zaki表示,“微软团队处在创新的前沿,始终乐于成为我们许多新产品和功能的早期采用者。我们每天都开展合作,为微软客户创造积极的购物体验,也非常期待看到下一项创造成果。”

关于Adyen 

Adyen(AMS: ADYEN)是全球多家领先公司选择的全球支付平台,提供现代化的端到端基础设施,可以直接连接Visa卡、Mastercard卡和全球消费者青睐的其他支付方式。Adyen可实现多个渠道的顺畅支付,包括网上支付、手机支付和店内支付。Adyen在全球各地设有办事处,服务客户包括Facebook、Uber、Spotify、Casper、Bonobos和L'Oréal。本篇商户更新信息中提到的与微软的合作凸显了Adyen多年来与新老商户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0年12月10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联合浪潮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全文正式发布。这是今年4月发改委提出将智能计算中心纳入新基建之后,首份对智能计算中心概念、内涵、技术架构、投建运模式等进行全面解读的权威报告。

《指南》对智能计算中心进行明确定义:智能计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高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聚集,有力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

智能计算中心,新型算力公共基础设施

智能计算中心是符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促进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重要引擎,现阶段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内涵主要包括:

  • 新型算力公共基础设施,通过提供共性的算力、数据及算法服务,让算力服务更易用,使得智慧计算像水电一样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 技术领先、生态成熟,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面向新型的人工智能场景,基于AI模型,形成技术领先、生态成熟可持续迭代升级的智能计算平台。
  • 算力、数据和算法有机融合,以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使算力、数据、算法三个基本要素有机融合,全面支撑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演进。
  • 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全面汇聚并赋能各产业领域AI应用,助力加速孵化新业态,推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全面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领先架构实现AI算力生产调度全新模式

在技术实现上,智能计算中心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作业环节,支撑和引领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智慧城市和智慧社会应用与生态健康发展:

《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全文发布

  • 生产算力:基于领先的AI服务器为算力机组,支持先进多样的AI芯片,支持成熟丰富的软件生态,形成高性能、高吞吐的计算系统,为AI训练和AI推理生产输出强大、高效、易用的计算力。
  • 聚合算力:基于智能网络和智能存储技术,针对多任务、大规模、高并发、高吞吐的AI应用特点,为算力机组集群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通信系统和数据平台,提供弹性、可伸缩扩展的算力聚合能力。
  • 调度算力:基于人工智能应用对算力的需求特点,通过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将算力资源池化为标准算力单元,通过适应性策略及敏捷框架对算力进行精准调度配给,保障AI开发和AI业务的高效运行。
  • 释放算力:基于主流人工智能理论算法,采用全流程软件工具,针对不同场景应用需求,通过机器学习自动化的先进方法,产出高质量的AI模型或AI服务,提升AI应用生产效率,促进算力高效释放转化为生产力。

“投-建-运”一体化建设运营模式

由于智能计算中心具有算力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位,其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承建、联合运营的政企合作建设运营的框架:

在投资层面,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快推进智能计算中心落地,以智能计算中心为牵引打造智能产业生态圈,带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创新服务能力。

在建设层面,应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政企合作模式,由企业具体承建智能计算中心,同时兼顾智能计算中心公共属性、技术安全、投资规模巨大等特殊要求,承建企业应为行业头部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技术应用方面有能力做出前瞻性研判。

在运营层面,考虑到智能计算中心项目的公共安全性、高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目前更宜采取“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即承建主体在项目建设验收后按照合同进行运营服务。

加速产业升级 全面激发智能经济活力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77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了260家,中国已成为全球AI独角兽主要集中地之一。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智慧时代,计算力就是核心生产力。智能计算中心通过构建领先的AI算力基础设施,在承载智能化技术创新,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加速智能生态建设,带动智能产业的聚合等方面发挥巨大价值。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由著名国际电信行业媒体Total Telecom举办的亚洲通信大奖(Asia Communication Awards)颁奖典礼在线上举行。华为5G电信云解决方案凭借其业界创新的超融合双引擎基础设施平台、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网元无状态设计等技术创新荣获“网络功能虚拟化创新奖”(NFV Innovation Award)。

云化是5G网络的基础,电信行业迈向原生云已是产业共识,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获得广泛关注,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随着5G进入规模部署阶段,在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的同时,也对云化网络的业务灵活性、平台高效性、运营敏捷性、SLA高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支撑日益增长的行业数字化需求。

华为5G电信云解决方案是业界首个面向5G SA网络的全栈云原生商用解决方案,基于业界首创的双栈融合、微服务架构和无状态设计,帮助运营商实现5G SA无忧平滑演进,应对5G SA部署中网络高复杂度、高TCO、多制式共存等诸多挑战,推动5G行业数字化转型,使能业务更敏捷,升级更可靠,实现商业成功。

双栈融合:使用OpenStack和Kubernetes双栈融合架构的软件平台TCC(Telco Converged Cloud),在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电信级增强。虚机、虚机容器、裸机容器可按实际需求任意组合部署,满足行业应用间的不同需求;通过统一资源管理(URM),资源利用率提升30%;并提供业务无感知的电信基础设施层批量升级,升级无需业务迁移,相比业界的热迁移升级技术,大幅度简化网络运维。同时双引擎平台提供轻量级TCC,满足边缘场景的小型化和快速部署需求。

微服务架构:使用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相比于虚拟机粒度小,轻量级,可以针对不同业务需求,按需功能组装,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更灵活、更精准、更高效的网络切片编排帮助运营商快速响应垂直行业和应用动态变化的需求。

无状态设计:将虚拟网络功能水平分解为会话数据库层、无状态业务处理层和业务负载均衡器层,各水平分层可独立伸缩,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无状态业务处理层支撑业务快速扩缩容,动态负载均衡;N-way冗余提供多故障容错能力,用户数据实时备份;灰度升级多版本共存,支持快速新业务上线,使能业务“0”中断,实现了电信级高可靠性。

亚洲电信大奖始于2011年,由知名媒体Telecom.com主办,旨在表彰为亚洲电信行业做出卓越贡献及创新的运营商、设备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咨询公司。

来源:华为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97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