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天,“夜游经济”对城市经济业态发展的影响力正逐步上升,许多城市都在致力于打造夜景景观,提升和优化城市建筑及公共空间的照明效果。华丽的户外照明几乎成为每个大城市的标配,也使得城市夜景亮化工程的前景更为可观,逐渐成为一项“经济工程”。

由此,专业的户外照明系统化需求将逐渐增长,先进可靠的照明解决方案不可或缺。欧司朗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照明企业,始终秉持“用光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景,通过不断创新研发,打造与创新应用相配套的高科技核心元器件和照明控制系统,为真正专业的户外照明提供完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硬核与灵动兼备,赋予建筑物“柔性”力量

据相关市场报告显示,预计2021 年全球 LED 照明市场规模将以约 9.62% 的速度增长,增速涨幅略低于2020年。然而表面上的“衰退”并不意味着行业的衰落,反而代表着单一细分市场重心正在向更加细化、专业化、定制化的市场转移。真正的专业户外照明将更加专注于商业照明和住宅照明领域,市场份额的上升也将对产品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未来,兼具品质可靠、元器件兼容性好、质保体系完善、拥有高品牌附加值的照明产品将更为炙手可热。

真正的专业户外照明产品,只有融入具体场景才能得到验证。商业建筑做为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无法回避的组成部分,早在其设计过程中即需要考虑到与户外照明的融合,以期使建筑越来越具有未来感和动态性,在凸显美感和时代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功能性。

以被尊称为“曲线女王”的世界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为例,她创造了一系列在21世纪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如英国伦敦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谢赫·扎耶德 (Sheikh Zayed) 大桥、中国望京 SOHO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自然界流体和曲线形态帮助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开启了建筑世界的更高维度,而建筑设计中嵌入的照明解决方案则帮助其更加完美地勾勒出建筑繁复的设计线条,凸显其“灵动”形态。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基于强大的照明系统,通过个性化的点光源和丰富的照明产品组合来丰富白昼与夜晚的建筑视觉体验,最终达到实现美感和功能性兼具的户外照明效果。

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       谢赫·扎耶德 (Sheikh Zayed) 大桥       望京SOHO

伦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                                    谢赫·扎耶德 (Sheikh Zayed) 大桥                    望京SOHO

同时,严苛的户外应用环境也对照明产品的质量带来考验。为了应对潜在的极端环境,欧司朗GinoLED Flex LED软灯带系列产品采用独特的“铜编带式”的内部连接设计,打造“硬核”的内部结构,使产品以高稳定的性能抗击UV、盐雾、硫化和氯化的侵害。软灯带搭档OPTOTRONIC ®恒压驱动电源全系列产品,更能提升欧司朗照明控制系统的组合价值。久经验证的产品品质及品牌质保体系,是欧司朗提供“真正应用在户外的照明”的基础。

三层方案组合,重新定义专业户外照明

建筑的多样性决定了照明解决方案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要有丰富多样、功能齐备的照明产品,它们既要满足基本照明标准,又要能打造出动态的照明场景。欧司朗凭借其 GinoLED Flex LED软灯带系列、OPTOTRONIC®恒压驱动电源和 DALI PROFESSIONAL® 照明控制系统的产品组合,通过视觉上的辨识性焦点为建筑注入新鲜活力,并紧随时代潮流,推出线、面、弧形状应用,将曲线和弧形元素自然融入当代建筑场景中。

真正的专业户外照明市场在应用上可以分为 3 个层级:高端版、进阶版、基础版。无论是其中哪一个层级的应用需求,欧司朗都能根据建筑的不同属性,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户外照明解决方案。

高端版方案主要针对动态图形显示的大型建筑群,通过独立单元控制和联动的系统方案,帮助大建筑群实现不断变化的图形渲染。此类解决方案包括可寻址的彩色照明和大规模同步照明控制系统。这些应用的核心价值是打造夜景经济、促进景观融合、提升建筑价值和进行公共信息传播。以中国珠海的“日月贝”歌剧院为例,“日月贝” 使用欧司朗旗下品牌Traxon®方案,利用LED打造外立面照明及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建筑物表面的动画及图像效果。

中国珠海“日月贝”歌剧院

中国珠海“日月贝”歌剧院

进阶版方案适用于独立建筑,通过重点照明凸显建筑物的形态之美。此类解决方案为彩色和白色照明,不仅可通过标准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调光,还可以按组指定和控制照明单元。这些应用有助于提升和强化建筑风格,同时提高建筑在夜间的游览及观赏价值。欧司朗在为德国慕尼黑歌剧院改造外立面照明时,就将其LINEARlight® Power Flex Protect软灯带搭配高效可靠OPTOTRONIC® 24VLED紧凑型驱动电源及DALI DIM智能调光器系统组合,使古老而具有神韵的建筑雕塑在线性灯光的照射下再次焕发生机。

德国慕尼黑歌剧院

德国慕尼黑歌剧院

基本版方案适用于独立建筑或开放区域等的简单照明。基本版方案为建筑提供均匀一致的白色照明和开关功能,能达到展示建筑风格、营造创意氛围和提供引导性照明的多重效果。英国泰晤士河畔金斯敦主教宫 (Bishop’s Palace House) 的艺术照明选用了欧司朗的LINEARlight® Flex Protect软灯带,每当太阳落山时,软灯带的光线可调光功能,从建筑背后以 45°的角度照亮金属面板。这样既能够以专业的灯光照亮艺术展品,又避免了因灯光直接照射而导致的眩光。独具匠心的照明设置为日落时分的泰晤士河畔增添了一道迷人的光彩。

英国金斯敦主教宫

英国金斯敦主教宫

结束语

从“华美炫丽”的高端版方案应用,到“气质优雅”的进阶版方案,再到品质及创意兼备的基本版方案,欧司朗一直致力于应用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灵感和更多样的产品组合。

为实现“真正的户外照明应用”,欧司朗以产品组合的方式推出了LED软灯带户外系列,搭载全系列驱动电源以及多款照明控制系统,为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实现系统匹配,在提供优质户外照明的同时,也以稳定的优质产品和品牌价值为城市夜晚持续点亮建筑之美。

关于欧司朗

欧司朗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一家拥有超过110年品牌历史的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我们的产品主要基于半导体技术,并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手机,到建筑和城市中的智慧照明解决方案,均囊括在内。欧司朗始终致力于探索光的无限可能,从而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欧司朗的创新科技不但在全世界满足人们的照明需求,我们还致力于改善人们的沟通、出行、工作和生活。截至2018财年年末(9  30 日),欧司朗全球雇员总数约26200 名,财年持续运营收入超过38亿欧元。欧司朗公司在法兰克福和慕尼黑证券交易所上市(ISINDE000LED4000WKNLED 400;交易代码:OSR)。如需获得更多资讯,请访问 www.osram.com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于2020年11月5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气体供应商,已服务中国市场33年的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PD)将首次以展商身份参与这场国家级展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数千家参展企业一同亮相。

进博会期间,空气产品公司将以“同梦同行·绿色未来”为主题,展示公司在氢能、气化和碳捕集等领域助力应对全球各项能源和环境挑战上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及在超大型及示范性项目上的专长和实践成果。主要亮点包括:

  • 氢能:涵盖氢气生产、液化、储运和创新加氢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全面氢能解决方案;全球开创性的无碳氢项目
  • 气化:“建造-拥有-运营(Build-Own-Operate)”的模式和成熟的煤气化技术,助力煤清洁利用和化工产业升级
  • 碳捕集:高效可靠的技术方案,可将化石燃料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放到空气前进行捕获

公司还将在这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上,继续与中国各地政府、协会、机构、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深化合作,共同开拓以绿色发展为基石的共赢局面,一起助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总裁苏俊雄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参加这个国家级的展会,特别是在中国‘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之际。在中国30多年来,我们的工业气体产品、技术和应用一直在助力客户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今年正值空气产品公司成立80周年。公司始终专注于能源、环境和新兴市场,近期宣布了 ‘到2030年降低1/3’二氧化碳强度的全球减排目标。我们致力于服务中国市场,同时看到了公司在华加速投资发展的巨大机遇,将持续和政府、客户和其他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合作,以创新方案支持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大陆的跨国气体企业,空气产品公司自1987年以来一直在助力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置于业务发展的核心,公司支持了国内很多的示范和超大型项目,其中包括2008奥运会、2010亚运会和2011大运会上的氢能示范应用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在福建建成国内首个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运作的空气分离装置;在山西运营公司在全球的首个煤气化项目,为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供气;在内蒙古建造、拥有并运营一座投资额为6.5亿美元的工厂,为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供气,以及在江苏与德邦集团合资新建煤制合成气工厂。

关于空气产品公司
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PD)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公司,拥有近80年的历史。公司专注于服务能源、环境和新兴市场,为包括炼油、化工、金属、电子、加工制造和食品饮料等众多产业的客户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工业气体、相关设备和应用专业技术。空气产品公司也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液化天然气工艺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公司同时还开发、设计、建造、拥有并运营着一些全球最大型的工业气体项目,包括气化项目。这些气化项目以可持续的方式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换成合成气,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电力、燃料和化工品。

2019财年,公司在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销售额达89亿美元,当前市值超过650亿美元,使其成为美国市值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其全球来自不同背景的17千多名充满热情、富有才华和忠诚敬业的员工在空气产品公司更高使命的引领下,致力于创造创新的解决方案,助力环境改善,增强可持续发展,并解决客户、社区及全球所面临的挑战。欲获得更多信息,请登陆公司中文网站:airproducts.com.cn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  Xavier Xiong

在模拟的世界里,微弱电流信号的测量通常是工程师需要面对的棘手挑战。随着各种仪器仪表的产品性能迭代以及各种新应用的层出不穷,对于微弱电流的测量范围已经从微安级(μA)提升到了皮安级(pA),提升了足足一百万倍。

为了测量微弱的电流,通常工程师将运放进行跨阻方式连接,见图1所示。

图 1 跨阻放大器

1 跨阻放大器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处于虚地,输入端所有电流流经反馈电阻 R f ,因此输出电压Vout = R f × I d

所以工程师只需要选择一个Rf10GΩ的电阻,就可以将1pA的电流信号变换成10mV的电压信号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工程师面临非常多的挑战:来自运放自身的偏置电流误差,环境温度与湿度的变化,PCB板的泄漏电流,输入端与线路噪声,电磁干扰等等,这些都是摆在精密测量方面的难题。

选择一款超低偏置电流的放大器成为了工程师挑战系统性能的关键。1987年,一款JFET放大器AD549横空出世,成为了精密电流测量应用三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产品。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静电计应用中处处可见其身影。其低至100-250fA的输入偏置电流(图2)以及优异的温漂曲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几无对手

图2 摘自AD549数据手册

2 摘自AD549数据手册

以超越致敬经典,这成为了ADI人对技术的一种追求。2015年底,ADA4530-1正式亮相。以CMOS的工艺实现了JFET的性能挑战。其失调电压最大50μV,偏置电流在−40°C +85°C范围内均不超过20fA —— 高温性能AD549提升了几百倍

图 3  摘自ADA4530-1数据手册

3  摘自ADA4530-1数据手册

图4 ADA4530-1与AD549对比表

  4 ADA4530-1AD549对比表

有了优异的器件,如何将其性能发挥出来,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去满足皮安级电流测量的性能要求?针对中国工程师的需求,ADI合作三十多年的技术分销商Excelpoint世健挑战难关,它的上海技术团队在原有设计的皮安级电流计量评估套件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于202010月正式发布了可商业化的超高精度皮安计模块 EPSH-PAM2.0 (以下简称PAM2.0模块)。

世健技术支持部的高级副总裁戈一新向我们介绍道:精心的模块设计,严格的工艺制作,保证了PAM2.0模块的性能与质量。50µV(相当于5fA)的RMS底噪,能满足绝大部分微弱电流信号测量用户的需求。

图5 外观与软件界面

5 外观与软件界面

PAM2.0模块采用4层板布局及FR-4 PCB板材。工程师巧妙的采用了AD549国内经典的反相端悬空柱接方式,使得FR-4板材的效果依旧可以媲美ROGERS4350板材,而成本大大降低。PAM2.0模块的输入端子为SMA接口。模块套件包含了一根BNCSMA高性能屏蔽线,便于与各种电流输入源对接。模块采用了双金属屏蔽罩降低各种噪声和干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工程师对不同供应商的10GΩ电阻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测试,从中挑选出性能优异的电阻确保模块的性能。PAM2.0模块简化了电源设计,使用LTC3260 双路低噪声LDOADA4530-1供电。在次级信号的放大选择上,客户既可以使用ADA4522-1ADG1608的组合进行硬件电路放大,亦可使用AD7124-4片内PGA软件程控放大,从而灵活的比较两种方式的性能和成本。ADC选择了最新的AD7124-4, 它具有2419.2KSPS最高输出数据率,并提供三种功耗模式(低//全性能),从而让客户在设计便携式测量应用时无需更改硬件。若客户需要更高的采样率ADC,亦可从TP2端与各种ADC评估板进行对接。精心设计的LABVIEW GUI提供了模块配置、实时波形显示、直方图和统计分析、测试数据导出成Excel文件等功能。

图 6 系统框图

6 系统框图

匠心设计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使用Keithley 6220源表进行测试,PAM2.0模块在0-20pAI-V曲线测试中,线性度达到了0.9999x;在0-100pA的测试中,线性度达到了0.999999xPAM2.0每款模块均进行出厂线性度评估并配发85点测试报告。

图7  0-100pA 21点I-V线性度测试图

7  0-100pA 21I-V线性度测试图

这款超高精度皮安计模块旨在从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提供给客户快速设计原型,让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据悉该模块将会在1116-18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展出,并在世健网店(www.excelchips.cn) 出售。

关于世健——亚太区领先的元器件授权代理商

世健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亚洲电子厂商包括原设备生产商(OEM)、原设计生产商(ODM)和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EMS)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

世健与供应商及电子厂商紧密协作,为新的科技与趋势作出定位,并帮助客户把这些最先进的科技揉合于他们的产品当中。集团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及越南设有研发中心,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成本效益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世健研发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参考设计可应用于工业、无线通信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世健是新加坡的主板上市公司,总部设于新加坡,拥有约750名员工,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亚太区40多个城市和地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世健集团在2018年的年营业额超过12亿5千万美元。世健于1993年开始发展中国业务,中国区总部设于香港,并拥有11个分公司及办事处、研发中心及物流中心,业务遍及中国多个城市和地区。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集成了Semtech LoRa®器件、LoRaWAN®协议与AWS物联网服务的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套件,为系统集成商和企业提供简化的解决方案

近日,Semtech宣布了其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TensorIoT的合作,通过提供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套件来简化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该套件集成了Semtech的LoRa®器件、LoRaWAN®协议和AWS物联网服务。系统集成商和企业现在可以使用AWS物联网服务来加快其数字化转型应用,缩短从试生产到量产的生命周期;同时还可利用AWS的主要原生服务,如AWS IoT Core、Amazon API Gateway、AWS Lambda、Amazon CloudFront、Amazon S3等。

全新的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套件是首款基于LoRaWAN协议的垂直应用产品,它使用了AWS IoT Core组件和无服务器架构来构建。结合了这些优势之后,这些套件为诸如公用事业、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能医疗等其他垂直行业开辟了新的途径,以提供类似的解决方案,从而受益于LoRaWAN提供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功能。

低功率广域网(LPWAN)技术代表了当今可选的物联网连接中一种快速发展的前沿技术。该技术将数以亿计的面临各自限制的设备连接到网络,以应对各个垂直应用领域中所遇到的现实挑战。这些设备需要能够穿透复杂建筑结构的多层混凝土墙来进行通信,或者在远程测控应用中穿越远达数英里的距离进行通信,同时还要在微型电池上连续工作10年以上,”AWS物联网连接和控制业务部总经理Michael MacKenzie表示:“通过与Semtech合作,AWS IoT Core客户将使用LoRa来提供LPWAN解决方案,同时保证了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除了硬件之外,该套件还提供了开箱即用的云仪表板功能,以快速展示物联网解决方案在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行业中的价值。在诸如建筑业等许多行业中,能够监测和追踪车队设备以确保最大限度的利用率是至关重要的。在运输和物流等其他行业中,随着对“及时送达”运输进行合规监管的新趋势,需要能够提供资产从源头到目的地的精确信息和可追溯性。其中的资产追踪套件,支持用户对特定位置附近的室外资产进行定位,包括对现场资产进行定期自动盘点。客户能够在云仪表板上轻松查看套件中包含的GPS工业追踪器生成的数据,从而评估使用这种开箱即用的套件来追踪其资产时可能带来的好处。

市场调研显示,商业地产业主尤其关注如何能够更好地了解楼宇内使用状况、生产能力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空间利用率。该智能楼宇套件通过支持用户从任何地方借助云服务可以近乎实时地监测门窗、办公桌和房间摆设、环境状态,以及检测漏水浸水,从而满足其中的一些需求。该解决方案还可以用于在万一发生火灾、化学物品泄漏或其他事故时,可以用来确定该区域的员工人数,并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智能楼宇套件的便携特性支持用户通过移动传感器位置,来评估网络覆盖的完整性。

“在我们的餐厅,顾客安全对我们至关重要,而智能楼宇套件将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Saravanaa Bhavan的Naga Kolli说:“利用基于LoRa、AWS IoT Core和AWS的其他无服务器技术构建的解决方案,能够让顾客安心:我们始终将顾客安全放在首位。”

对于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可扩展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套件利用了AWS提供的高度可用的且可扩展的基础设施。这些套件完全基于AWS物联网协议栈构建,并且云仪表板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基本上是无服务器的,这是依靠诸如AWS IoT Core、AWS IoT CoreRulesEngine、AWS IoT Gateway、AWS Lambda和AWS IoT Device Shadow等AWS的原生产品来实现的。TensorIoT帮助客户在整个企业的产品和流程中加速物联网和机器学习(ML)的集成,创建了将传感器连接到AWS服务的云应用,从而为套件提供了完整的开箱即用体验。

“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套件是一个完美的示例,展示了TensorIoT如何与AWS和Semtech合作,利用AWS IoT Core等高度可扩展的AWS服务和Semtech的LoRa器件来提供一流的物联网解决方案。”TensorIoT首席执行官Ravi Raghunathan表示:“由于AWS提供了可扩展的实现方式,我们的客户能够通过这些解决方案快速地从概念验证过渡到生产或应用,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该套件包括:

  • 具备强大功能的基于LoRaWAN协议的设备(电池使用寿命长、使距离/覆盖范围更广和经过验证的协议),以及底层的AWS
  • 基于AWS构建的仪表板是开源的,并且可以完全定制
  • 可轻松扩展的功能,可将云仪表板“按原样”从概念验证扩展到试生产,因为底层基础设施都被“外包”到AWS

Semtech无线与传感产品事业部总经理Alistair Fulton说: “Semtech的LoRa是一种经过验证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在智能家居、社区,资产追踪和智能楼宇等各种行业中得到应用。我们与AWS的合作表明采用LoRa联网的设备无处不在,LoRa是物联网LPWAN应用的事实平台。”

更多关于该套件的信息,可访问TensorIoT网站

Semtech的LoRa®器件简介

Semtech的LoRa器件是一种已被广泛采用的远距离、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为电信公司、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一整套所需的功能,以帮助他们在全球部署低成本且互联互通的物联网网络、网关、传感器、模组产品和物联网服务。基于LoRaWAN®规范的物联网网络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部署。同时,Semtech是LoRa联盟(LoRa Alliance®)的创始成员,该联盟是低功耗广域网络应用领域中发展最快的物联网联盟。了解更多如何应用LoRa来实现物联网的信息,请访问Semtech的LoRa网站

TensorIoT简介

TensorIoT是一家高度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AI/ 机器学习ML和边缘计算科技公司。TensorIoT的物联网业务在与全球大型企业客户的合作中赢得了经过验证的业绩记录,并在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德克萨斯Texas、弗吉尼亚Virginia和印度India设有办事处。官网:https://www.tensoriot.com

Semtech简介

Semtech Corporation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基础设施、高端消费、工业设备提供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其产品设计旨在造福工程领域乃至全球社区。Semtech于1967年上市,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的股份代码为SMTC。中文官网:www.semtech.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十年前,他作为“唯二”的特区特聘“柔性技术专家”从海外回到深圳,开启了将先进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的低调创业之路。

十年后,其首创的“柔性MEMS”产品已出货5000万套,以材料技术结合应用创新,开启了压感技术赋能多维融合人机/物机交互创新未来的广阔前景!

这个“他”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材料科学博士、纽迪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纽迪瑞科技”或“NDT”)创始人兼CEO 李灏博士,在创办NDT之前,曾担任摩托罗拉实验室的主任工程师达十年之久。

图1:NDT公司创始人兼CEO 李灏博士

1NDT公司创始人兼CEO 李灏博士

在最近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李博士指出:“人机/物机交互的一个创新方向将围绕让机器更易懂、让人更易操作展开。我们认为在高精度、多维度的融合交互中一定会用到压力这样一个维度。对此,NDT开发出了‘柔性MEMS’技术,它能真正地把人机、物机的交互联系起来传感万物,同时带来更精准、简便的操作体验。

何谓“柔性MEMS”?一种颠覆式、原创性的压感技术创新

力的交互和电的交互或者声的交互是不一样,它有一个作用表面,想要把表面的信息准确地传达到传感器,传感器本身一定要是柔性的。李灏博士道出了NDT压力触控方案的关键——柔性传感器(MEMS),这是一种全新的独创技术,也正是NDT压感技术的核心。

图2:柔性MEMS的特性与优势

2:柔性MEMS的特性与优势

李灏博士解读NDT柔性MEMS技术

据李灏博士介绍,NDT柔性MEMS是基于压阻材料的微压力应变器技术,可同时检测拉伸和压缩应变,在较大应变范围内线性输出,其最小工作压力为30g(基于0.8mm厚的不锈钢面板)、最小可检测面板形变<1μmNDT压感方案基于可印刷高精度应变感应材料,即贴即用、易于集成,并配备了定制化自有算法。相比传统电容式方案,NDT柔性MEMS由于柔性的特质,其对终端产品的结构和内部空间要求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组装成本,具备出色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应用市场。

作为全球首家将柔性MEMS概念成功商业化落地的公司,NDT拥有70多项国内外核心技术专利,涵盖了材料、结构、方案、量产等多个环节。此外,NDT还开发了从材料、印刷电路到模组一体化的实现和量产工具,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高度垂直整合,使得NDT的生产线持续保持非常高的良率,能够为客户保障稳定的供货能力。

柔性MEMS商业化蓝图:瞄准三大主线应用市场

智能产品时代,大众的科技需求及审美均大幅提升,而传统按键年久易损,电容按键湿水无法操作、日常使用易误触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用户的产品体验追求,厂商纷纷化繁为简投入无框或窄框产品的研发,无按键、无孔化的一体式设计是市场趋势,交互维度也正发生新的变化,传统的交互方式正随着智能手机和TWS耳机等市场的持续火爆而不断被进化取代,可以说压感触控技术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经过十年艰苦创业,NDT在压感触控应用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和市占率,按照李博士对媒体的说法,“占据压感触控技术应用市场主要就是两家公司,一家是苹果,另一家就是NDT”防误触、集成简单、满足轻薄的设计、压力分级是关键,这正是NDT重要的竞争优势。

20157月,中兴发布了首款安卓压力屏手机Axon Mini。这款手机采用压力触控技术,配合相应软件与服务实现了比传统手势交互更为广泛的应用扩展,提升屏幕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让人机互动更加真实、自然,可谓移动终端人机交互的一次跃进。促成安卓阵营首款压力屏手机诞生的背后,NDT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图3:NDT基于柔性MEMS的压感触控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

3NDT基于柔性MEMS的压感触控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

手机在加入触摸屏后使得人对机器的输入变得非常简单。李灏博士认为,而想要让机器充分理解人的意图,还需要考虑压力这个交互维度。”NDT独家柔性MEMS技术,赋能了包括手机在内的众多电子设备一个全新的感知维度——压感触控,这能在避免电容按键弊端的同时带来更精准的操作体验。

由于压力的传导仅需一个作用面,因此无论是手机屏幕还是边框都成为了NDT压感触控方案施展的舞台。得益于集成NDT压感触控方案,谷歌Pixel 2实现了“Active Edge”边缘触控功能,可在来电时握持静音、或在主页握持呼出谷歌语音助手等,让手机边框也成为智能交互区域;vivo NEX3系列则依托NDT压感方案解决了瀑布屏手机取消实体按键后调节音量的难题。

如今,NDT Mobile压感触控方案在智能手机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自2015年以来,包括中兴、小米、vivoGoogle在内的众多厂商先后发布了30多款搭载NDT压感触控技术的智能手机,其中更有小米MIX Alpha这样的顶级旗舰,开创性地对“无按键、一体化”的次世代智能手机形态进行探索与创新。

李博士指出:“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努力,NDT将传感器做得像创可贴一样,真正地开创了一个发展领域,我们相信在这个领域里面还会长出非常多的果实。”目前,围绕柔性MEMS 的技术优势,NDT锁定了三大应用市场主线:除了前文提到的Mobile(智能手机)之外,NDT也在不断拓展可穿戴(Wearable)和可测量(Measurable)市场。

图4:AIoT时代,压感触控交互无处不在

4AIoT时代,压感触控交互无处不在

比如在可穿戴市场,不久前华为推出的旗舰级TWS耳机FreeBuds Pro正是NDT打造的典型客户案例。这款TWS耳机采用NDT“贴合式电容+压感方案,将二合一模组贴合于耳机手柄内壁即可工作,解决了切歌、调节音量、模式切换、接听电话等TWS耳机的交互痛点,交互功能比AirPods Pro更加完善,实现了TWS交互语言的自洽。此外,全球第三款支持耳机柄压感操控的TWS耳机——紫米PurPods Pro,其背后亦集成了NDT压感触控方案。

第三大领域则是Measurable(力测量)这一块。以往力测量主要针对工业应用或者是医用,NDT目前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装配简单的、可以用在各个场景的力测量系统方案。比如,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体验远不及MacBook,这是由于前者的交互语言不足,而MacBook触控板在交互上增加了压感的维度,让交互更加全面且自然。“加上压感后,触控板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秤,四个点支撑着这个秤。每一次指尖的交互都能准确测量,操作简单而又丰富,从而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秤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场景非常多,比如一个压力笔就是倒过来的秤,牙刷是横过来的秤,现在好一点的牙刷都是有‘秤’的功能,可测量刷牙的力度,这样不会把牙龈刷坏。无人零售货柜和扫地机器人等都可以利用‘称重’原理来弥补视觉影像的不足,提升智能化,确保人机/物机的交互体验。“李博士举例道。

埋头苦干,亦抬头看路。在最有挑战性的消费类市场耕耘,立足柔性MEMS稳扎稳打三大应用领域之余,NDT亦在不断修炼内功。

现有的产品方案持续地迭代升级,未来我们要做到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据李灏博士透露,以高性能、低成本和功能电路整合为核心的全新ISSG平台已在路上,而实现多功能传感器融合将会是NDT下一阶段的目标。

不做束之高阁的科研,以“木匠精神”打造普惠大众的产品

时光倒流至千禧年,刚入职摩托罗拉的李灏博士开始从事包括柔性交互触控在内的一些前沿科技研究,并带领团队在2009年斩获华尔街日报的科技创新奖“15年前就在做柔性显示研发,当时还带了一个团队做交互触控的东西,但最后这些东西都没有落地,就觉得做这些还不如做木匠出活实在。他自嘲道。结束摩托罗拉十年的工作历程后,2011年李灏博士回国创立NDT公司,决心将多年的科研积累转化为一个真正能被千家万户使用的产品。

图5:NDT以“木匠精神”驱动交互市场创新

5NDT以“木匠精神”驱动交互市场创新

讲起压感交互技术,李灏博士滔滔不绝,在与媒体的对话中总不自觉拿起身边的产品给大家展示,试图将技术细节讲得尽可能透彻、清晰。这种敬业、精益、专注、讲究实际产出的“木匠”精神还体现在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据悉,有一次NDT的柔性MEMS方案在导入客户产品时遇到难题,李灏博士带领团队连续数月奋战在一线,最终攻克技术难关,帮助客户顺利量产。

十年磨一剑,从材料科技的创新开始钻研,到最后开花结果实现商业化,没有执着、极致的“木匠精神”难以实现这样的壮举。“NDT从人机交互开始探索,我们希望驱动市场创新,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加便捷、简单、直观、自然的交互体验。展望未来,李灏博士希望未来无论是人机交互、物机交互,还是万物互联,用户使用的设备里都有NDT的身影,提供灵活、多维度的交互,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0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0年11月3日——全球领先的格芯半导体公司(GF)今天宣布,将在11月5日举行的格芯全球技术大会(GTC)中国峰会中邀请多位来自该地区顶尖半导体公司的高层出席,并将重点展示其最新的创新成果。为期一天的虚拟会议以“加速数字化未来”为主题。该峰会为客户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格芯的机会,客户可以亲身体验到格芯在人工智能、5G、边缘到云和汽车领域的最新创新和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正在重新构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今,半导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成为经济和人类的核心,这给我们的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格芯全球售高级副总裁Juan Cordovez表示,“格芯GTC中国峰会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在聚焦思想领袖的同时,帮助我们建立联系、广交好友、发现新的合作方式。”

格芯首席执行官 Tom Caulfield 博士将发表主旨演讲拉开本次峰会的序幕,探讨当今世界对数字化前所未有的依赖,为我们的行业带来了全球性的变革。与此同时,还将展现格芯的解决方案如何推动重塑世界的关键性大趋势,实现一个更好的常态。Tom Caulfield 博士还将与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 Steve Mollenkopf 就5G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展开真诚对话。

本次大会的主题演讲阵容将由行业顶级领袖组成,他们分别是:

  • Americo Lemos,格芯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 KC Ang,全球晶圆厂运营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 戴伟民博士,芯原首席执行官
  • 张亚林,燧原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 黄宇宁,紫光展锐市场管理部部长

格芯GTC中国峰会将举办20余场主题会议,与行业前瞻者、技术专家和合作伙伴就音频和可听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展开对话,共同探索模拟电源、光子学、汽车、人工智能、5G和无线连接方面的新机遇,并发现新兴创新技术以简化设计周期,缩短上市时间。

与会者将获得进入格芯虚拟展厅的权限,该展厅提供了一个与格芯专家和超过18个生态系统大会赞助商建立联系和互动的平台。2020年格芯全球技术大会中国峰会的铂金赞助商包括Analog Bits、楷登电子、Mentor  新思科技;黄金赞助商有Arm、日月光半导体和芯原微电子。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格芯全球技术大会中国峰会的会议议程或预约参会,请访问:https://bit.ly/2HoTSRJ.

您也可以通过微信和领英上的#GFGTC2020话题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最新会议更新。

关于格芯

格芯是全球领先的全方位服务半导体代工厂,为世界上最富有灵感的科技公司提供独一无二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服务。伴随着全球生产基地横跨三大洲的发展步伐,格芯促生了改变行业的技术和系统出现,并赋予了客户塑造市场的力量。格芯由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所有。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globalfoundries.com/cn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近日宣布将收购位于旧金山的SigOpt一家为AI软件模型进行大规模优化领先平台供应商SigOpt的AI软件技术能够在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软硬件参数、使用场景和工作负载层面提升生产力和性能。英特尔计划在其AI硬件产品中使用SigOpt的软件技术来帮助加速、增强以及扩展英特尔为开发者提供的AI软件解决方案。

“在全新的智能时代,AI正在驱动未来的计算需求。在扩展AI模型的同时能够自动提取最佳计算性能,对软件而言尤为重要。SigOpt的AI软件平台和数据科学人才,将能够增强提升英特尔的软件、架构、产品和团队实力,并为英特尔提供宝贵的客户洞察。我们欢迎SigOpt团队及其客户加入英特尔大家庭。”

 Raja Koduri,英特尔高级副总裁、首席架构师兼架构、图形与软件部门总经理

SigOp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cott Clark(左)与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Patrick Hayes将加入英特尔的机器学习性能团队。(图片来源:SigOpt)

SigOp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cott Clark(左)与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Patrick Hayes将加入英特尔的机器学习性能团队。(图片来源:SigOpt

SigOpt的软件技术与英特尔的硬件相结合,可以为数据科学家和开发者带来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的价值,且这些技术完善了英特尔现有的AI软件产品组合。

SigOpt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cott Clark表示:“我们很高兴加入英特尔,并籍此充分实现我们的使命——增加、放大世界各地模型师的影响力。通过将我们的AI优化软件同英特尔数十年来在AI计算和机器学习性能领域的领导力相结合,我们将得以为模型师解锁全新的AI能力。

这项交易预计在本季度末交割。交易条款未对外公布。SigOpt的团队,包括Clark和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Patrick Hayes,将加入英特尔架构、图形与软件部门的机器学习性能团队。他们带来了英特尔所迫切期待的技术人才,来帮助解决某些客户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SigOpt的客户群包括在各行业的财富500强公司以及领先科研机构、大学和联盟。SigOpt的软件技术将继续面向数据科学家及开发者开放,以在处理现实用例时提高生产力和性能,为客户创造商业价值。

英特尔始终相信AI有能力提升业务成果,英特尔的AI战略即根植于此。这要求广泛的软硬件技术的组合以及全面的生态系统支持。英特尔预测,截至2024年,AI芯片市场的规模将超过250亿美元1。AI解决方案已经为英特尔带来了大量收入:2019年,英特尔由AI驱动的收入超过了38亿美元。SigOpt的软件技术与英特尔的硬件相结合,预计将推动AI的进一步采用。英特尔的AI软件战略旨在优化英特尔的硬件性能,提供加速AI工作流程的工具,以及通过oneAPI为开发者创造统一的体验。

1英特尔预测AI芯片市场的总规模截至2024年将超过25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的规模预计超过100亿美元。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3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随着NAND闪存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固态硬盘SSD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外置便携存储也全面改用速度更快的固态闪存,在转存数据、备份文件等操作的时候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效率。

今天来到我们评测室的正是一款移动固态硬盘,来自美光旗下Crucial品牌的X8(2TB版本)。Crucial X8使用了先进的NVMe协议与USB 3.2 Gen2接口,读写速度进一步提升,官方标称最高读取速度1050MB/s,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款产品。

与我们之前测试过的512GB版本一样,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本非常小巧,整个硬盘略显圆润,三段式的拼接设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比。尺寸约为110 mm*53mm*11.5mm,重量100g,便携性非常出色。

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铝合金外壳,表面经过磨砂处理,质感与做工处理的都比较优秀。两侧的硅胶材质可以起到导热作用,而右侧的装饰条印有品牌名称和产品标识,表面为钢琴烤漆亮面,和装饰条形成了反差,提升了质感。 

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使用原生USB Type-C接口,支持USB 3.2 Gen2,配备USB Type-C及USB Type-A转接头,更加方便用户连接不同接口的PC,兼容Windows及MacOS操作系统。 

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采用美光原厂96层3D QLC NAND,单Die容量为1Tb,使用8 Ddie封装,单颗闪存容量即可达1TB,只需两颗就能达到2TB的容量。缓存方面,内置2GB容量的美光D9XPG DRAM,进一步提高了4K读写的表现。主控部分,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采用慧荣SM2263EN,最高支持3.5GB/s的读取速度以及3.0GB/s的写入速度。写入寿命方面,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本官方标称300TBW。

接下来的基准性能部分,我们使用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及TxBENCH等软件来进行测试。(以下测试全部使用原装USB Type-C连接线连接到电脑USB Type-C接口进行,使用USB Type-A转接头会有速度降低)

CrystalDiskInfo信息

在CrystalDiskInfo的信息里,我们可以看到这块硬盘的基础信息,包括固件版本,写入总量、通电次数、接口、温度等信息。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采用NVMe 1.3标准,支持 S.M.A.R.T。

CrystalDiskMark1GiB(左)、16GiB(右)测试

首先我们使用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在Q8队列深度下的顺序读取速度超过了1GB/s,达到了1063.85MB/s,略微超过了官方标称值,顺序写入速度为1045.37 MB/s,表现十分稳定。而单线程单队列的4K随机读取速度为34.97 MB/s,4K随机写入速度为38.58 MB/s,表现中规中矩。16GiB区块大小的情况下,获得的测试成绩与1GiB下基本一直,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AS SSD Benchmark 1GB(左)、10GB(右)测试

接下来是AS SSD Benchmark测试,从结果可以看出,在1GB测试中,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的顺序读取速度为962.17 MB/s,顺序写入速度为926.44 MB/s,依然不错的成绩。4K-64Thrd随机读写方面表现出色,读取速度为253.67 MB/s,随机写入速度为1116.26 MB/s。10GB测试的成绩也很稳定,基本变化幅度不大。

TxBench测试

最后在TxBench专业磁盘性能测试软件中,在32队列单线程下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的顺序读取速度为821.59 MB/s,写入速度在1015.09 MB/s,写入速度甚至超过了读取速度,整体表现出色。单队列单线程下的4K随机读取速度为34.45 MB/s,写入速度为37.11 MB/s,与前面两款软件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数据写入测试

实际传输速度方面,我们向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中拷贝了一个大小约为20GB的复合文件夹,内含视频、文档、系统文件、压缩包等多种不同类型、大小的文件,实测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的最高写入速度可达627MB/s。

随着USB Type-C接口和雷电3接口在PC上的日益普及,采用USB Type-C接口的外设毫无疑问具备更普适的连接性,对于移动硬盘自然也是如此。

使用USB Type-A转接实测CrystalDiskMark

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2TB版采用了更符合潮流,且更高速的USB Type-C接口,不仅方便用户连接,也大大提升了传输效率(如果使用USB Type-A转接,传输速度最高可降低50%),让其成为用户数据高效转存与备份的有力工具,节约文件传输的等待时间,对于商务办公人士、专业设计工作者来说,Crucial X8移动固态硬盘尤其适用。

(文章来源:电脑之家,作者:潘玮哲)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79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不间断电源(UPS)等能源基础设施,工业控制、人机接口、机器视觉等自动化控制,工业伺服、变频驱动、暖通空调(HVAC)等电机驱动,以及机器人和电动工具等工业细分领域是当前市场的热门应用。在设计这些应用时,工程师都要求更高能效、功率密度和可靠性。作为全球第二大功率分立和模块半导体供应商,安森美半导体以丰富的电源专知提供广泛的产品阵容,从硅到碳化硅(SiC),从分立器件到电源模块,以及门极驱动器、运算放大器、光耦等,乃至完整的参考设计、在线设计工具WebDesigner+云平台开发工具Strata Developer Studio和现场应用支援,帮助工程师解决设计挑战,从而更快设计出具竞争优势的方案。

太阳能方案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前景可期。太阳能发电本质上是直流(DC)技术,需要逆变器(DC-AC)来发电。从硅转向SiC半导体可实现能效和性能的飞跃。随着成本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SiC替代原来基于硅的逆变电路,以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更低的损耗、更低的电感/电容成本、更紧凑的尺寸。安森美半导体除了提供各种基于硅的涵盖5 kW至250 kW输出功率的3电平逆变器模块和升压模块,也提供大量SiC MOSFET和SiC二极管方案阵容,以及门极驱动、运算放大器等产品。

其中,NXH40B120MNQ系列全SiC升压功率模块已被全球领先的电源和热管理方案供应商台达选用,用于支持其M70A三相光伏组串逆变器,实现高达98.8%的峰值能量转换能效。SiC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实现太阳能逆变器等应用中所要求高能效水平所需的低反向恢复和快速开关特性。

以下是安森美半导体推荐的升压及逆变器模块。这些模块都集成高速IGBT、Si/SiC二极管,实现高能效、紧凑的设计,内置热敏电阻,提供高可靠性,采用焊接/压合引脚,易于贴装。

表1:推荐的升压及逆变器模块用于太阳能发电

高性能IGBT、智能功率模块(IPM)和功率集成模块(PIM)助力工业驱动控制

无人化和智能化正成为趋势,电机驱动系统往往是实现节能的核心。安森美半导体提供包括分立IGBT、IPM和PIM在内的产品助力提升工业系统能效,满足不断提升的能效需求。

工程师评估一个IGBT性能,通常从饱和压降、关断损耗和抗冲击力三方面评估,需要根据应用的不同对IGBT做权衡设计。安森美半导体最新的IGBT工艺技术是用于950 V、750 V和650 V的场截止型第四代沟槽IGBT工艺,带来业界最优的饱和压降设计和开关性能设计,同时超场截止(UFS)工艺的1200 V第三代场截止型IGBT工艺代表了全球最好的工艺水平,抗冲击能力大幅提高,并且开关性能和饱和压降水平都领先于竞争对手。

安森美半导体用于驱动控制的分立IGBT产品系列抗冲击力强,可支持从3 A到160 A在内的电流等级,包含从DPAK到Power 247在内的各种封装。而全塑封的IGBT系列采用TO-3PF封装设计,不需要绝缘垫片,降低安装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降低因为绝缘垫片带来的热阻损耗,提高功率密度。

IPM将IGBT、高低压驱动芯片和外围阻容器件、二极管封装在一个模块中,实现了更灵敏准确的保护功能,更简单的外围元器件设计、更简化的生产工艺和更好的散热性能。安森美半导体提供1200 V和650 V/600 V全系列的IPM产品,最高功率等级7.5kW,采用不同的基板技术(直连铜基板(DBC)、陶瓷基板、绝缘金属基板(IMST)),满足工业逆变、HVAC、泵、工业风扇、空调、白家电乃至新兴的工业机器人等不同应用及成本需求。

图1:安森美半导体的IPM阵容

在中大功率工业控制领域,为支持驱动电路的多种选择,安森美半导体推出PIM模块,如最新的压铸模功率集成模块(TM-PIM),广泛运用于中央空调、变频控制和伺服控制领域。TM-PIM集成3相转换器、逆变器和制动器,采用创新工艺、可靠的基板和环氧树脂压铸模技术,比普通的凝胶填充电源模块热循环使用寿命提高10倍,功率循环使用寿命提高3倍。它将助推客户终端逆变器系统长的使用寿命及高可靠性。该模块采用先进的厚铜基板,省去底板,比普通模块减小57%的体积,且提高30%的热阻,大大增加功率密度。

表2:安森美半导体已发布的TM-PIM

电动汽车充电桩方案

受政府节能和环保法规以及新基建等一系列政策驱动,汽车正迅速迈向电动汽车发展,市场期待充电桩达到更高的峰值能效以节省充电时间和增加续航里程。充电桩按充电能力分为4级。现有充电桩多为1级或2级。而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是直流快充。随着功率增加和速度要求的提高,对MOS和SiC的需求越来越强。采用SiC方案将比硅方案小10倍,充电时用电量少60%,达到99%的峰值能效。

表3:电动汽车充电桩按充电能力分为4级

安森美半导体为充电桩提供宽广的方案,包括高性能MOSFET、IGBT及SiC产品阵容,实现更高能效、更环保、更快、更小、更轻、更高性价比和更快冷却的优势,其MOSFET和SiC阵容如下:

表4:充电桩MOS – Easy Drive:用于硬/软开关,易驱动,实现低EMI和电压尖峰,优化内部Rg和电容

表5:充电桩MOS – FRFET:用于软开关拓扑,更小的Qrr和Trr实现更高的系统可靠性

表6:充电桩SiC二极管

表7:充电桩SiC二极管:第1.5代减小正向压降(第1代正向压降 = 1.5 V)和Qc

表8:充电桩SiC MOSFET

下面是一个15 kW/20 kW电动汽车充电桩方案:采用PFC + LLC拓扑,含6个Easy Drive MOSFET FCH040N65S3/FCH029N65S3,6个SiC二极管FFSH20120A/FFSH30120A,8个FRFET MOSFET NTHL040N65S3F/NTHL033N65S3HF,输出端用16个SiC二极管FFSH2065B/FFSH3065B。SiC二极管能够提供卓越的开关性能,且比硅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无逆向恢复电流、温度无关开关特性和卓越的热性能,使系统具备更高能效、更快的运行频率、提高的功率密度、降低的EMI,以及减小的系统尺寸和成本。

图2:电动汽车充电桩典型应用框图

服务器和工业电源市场

5G、数据中心电源都对高能效和功率密度有非常高的要求。SiC器件高达98%的能效,完美契合5G和云电源市场的发展,SiC二极管用于无源PFC级,而氮化镓(GaN)/SiC成为图腾柱和LLC级的选择。在输入电压220 V至230 V、输出电压400 V的条件下,普通的硅PFC方案采用连续导通模式(CCM)、双升压、全桥拓扑,能效不到95%,2个电感使得开关频率有限,且器件数多,占位大,而SiC赋能的PFC方案采用反激图腾柱,实现更高能效(98%)、频率、功率密度和双向功率流,更少器件数。图腾柱PFC是构建80PLUS®Titanium标准电源的一种高性价比方案,用于数据中心、计算应用和车载电池充电器。如Solantro的SA8000-N TP-PFC控制器结合安森美半导体的SiC MOSFET帮助实现超过99%的能效,并提供优化的开关模式、可靠的启动、高功率密度和更低的功率损耗。

辅助电源方案

无论是能源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桩,还是服务器,都需要辅助电源。反激转换器是最流行的辅助电源拓扑,因为它具有更少的器件数量和物料单(BOM)成本。对于小于30 W的输出功率水平,内置高压MOSFET的AC - DC开关电源是易于设计和紧凑尺寸的首选方法。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从3 W到30 W的广泛的内置高压MOSFET的AC – DC电源开关产品阵容,包括NCP107x、NCP1067x和FSL5x8等。对于> 30W的输出功率水平,通常采用AC - DC控制器IC加外部MOSET方法,以提供设计灵活性并简化热管理。为了提高功率密度和转换能效,安森美半导体提供采用NCP1342的高频准谐振(QR)反激方案和采用NCP1568的零电压开关(ZVS)有源钳位反激方案。变压器设计是反激设计的关键。为帮助电源设计减少开发工作量,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一系列交钥匙参考设计和设计电子表格工具。

安森美半导体的宽禁带生态系统

宽禁带可以实现太阳能逆变器、服务器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设计的能效和性能飞跃,安森美半导体具备独一无二的宽禁带生态系统,包括650 V、1200 V、1700 V SiC二极管,650 V、750 V、900 V、1200 V、1700 V SiC MOSFET(全都符合车规认证),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SiC和GaN驱动器及集成模块,乃至方案、仿真模型及设计软件等,并与整个供应链中的多家公司合作以降低价格并加快上市时间,其基于物理的模型平台,可以在工程师测试器件前提供其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性能。

总结

安森美半导体广泛的产品阵容从IGBT和功率MOSFET,到门极驱动器、运放、光耦、电源模块,包括先进的碳化硅及宽禁带生态系统,乃至完整的参考设计、现场应用支援和线上辅助设计的资源及工具,都可帮助工程师解决太阳能、工业驱动、电动汽车充电桩、服务器等应用领域不断提升的能效、功率密度和性能需求,推进创新。

关于安森美半导体

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致力于推动高能效电子的创新,使客户能够减少全球的能源使用。安森美半导体领先于供应基于半导体的方案,提供全面的高能效电源管理、模拟、传感器、逻辑、时序、互通互联、分立、系统单芯片(SoC)及定制器件阵容。公司的产品帮助工程师解决他们在汽车、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医疗、航空及国防应用的独特设计挑战。公司运营敏锐、可靠、世界一流的供应链及品质项目,一套强有力的守法和道德规范计划,及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之关键市场运营包括制造厂、销售办事处及设计中心在内的业务网络。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79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期五天的中国Unity线上技术大会将于2020年11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随着大会开幕在即,确认出席的嘉宾名单正式出炉,来自游戏、工业及传媒娱乐行业的技术大咖以及重磅嘉宾,将为大家带来满满干货,并分享最新的内容开发技术前瞻。

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公司,Unity将大会开幕式暨主题演讲中分享最新的前沿技术。Unit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Riccitiello、大中华区总裁张俊波、全球产品管理副总裁Andrew Bowell等高管及技术专家,将为大家解读Unity今年新发布的成熟技术以及未来技术前瞻,比如URP通用渲染管线、HDRP高清渲染管线、MARS、ArtEngine、Shader Graph、DOTS及XR技术等。

除了Unity全新技术内核的分享,还有来自巨人网络《球球大作战》、字节跳动小游戏开放平台等嘉宾带来的热门案例,为大家讲述Unity技术赋能全新游戏及工业应用场景的品质升级体验。最后,将由Unity Create Solutions 总经理Dave Rhodes为大家揭晓首届MWU中国榜单2020年度奖项获奖名单。

Unity线上技术大会开幕在即,重磅嘉宾名单新鲜出炉

本次大会设置了三大主题专场——游戏专场、工业专场、传媒娱乐专场,为中国开发者带来超过30场精彩的行业前瞻性演讲。在游戏专场中,今年热门爆款游戏的制作人、主程、主美们将莅临大会,讲述如何运用Unity先进的引擎技术打造高品质作品,涵盖爆款游戏案例、联网游戏开发、3A级画质游戏开发等话题。其中包括年度话题大作《原神》的创作团队、米哈游技术总监弋振中,13年IP积累、即将开启终极测试的《秦时明月世界》创作团队、腾讯魔方工作室高级工程师王毅,以及曾荣获安妮奖最佳动画角色(游戏类)大奖的《非常英雄》制作团队Magic Design Studios创始人路杨。

同时参与游戏专场的还有多款知名大作的创作者,如《帕斯卡契约》总导演兼美术总监丁成甲、《明日方舟》制作人海猫和主程黄一峰、《剑网3:指尖江湖》资深引擎开发工程师苏泰梁、《黑暗之潮》的技术专家、ILRuntime的作者林若峰、《盗墓笔记》的创作者游族技术美术总监袁晟等等。届时,Unity技术专家将精讲最新游戏开发和运营技术,例如Unity分发平台、Plastic SCM、Backtrace等,与大家共同探索游戏升级之路。还有Unity的合作伙伴腾讯云、Voodoo、乐信圣文、华硕ROG带来的干货技术分享。

Unity线上技术大会开幕在即,重磅嘉宾名单新鲜出炉

凭借强大的实时3D技术、不断完善的工具集和专业的解决方案团队,Unity 在非游戏领域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延伸。据 Forrester今年发布的报告,55%的制造业和工程建设行业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使用实时3D技术。本次大会的工业专场将以数字孪生、数字城市、智能网联汽车及XR和创意营销四个主题,分享制造、工程建设、汽车和广告创意等行业基于Unity实时3D技术的前沿理念和行业应用。

数字孪生主题会同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鲁效平、e-works数字化企业网CEO、总编黄培和Unity大中华区工业产品总监陈禄,将从应用、媒体和咨询、技术三个角度夜话数字孪生;数字城市主题邀请了上海博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姚晔俊、成都四方伟业产品总经理江波、超图研究院三维研发中心产品总监李濛就市政基础设施孪生、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做逐一分享;智能网联汽车主题将由沃尔沃汽车高工张晓辰、icon incar联合创始人Floria Gulden、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研发主任工程师窦瑞、经纬恒润科技汽车咨询事业部创新板块总监张大鹏分享使用Unity在汽车研发、制造、人机交互界面(HMI)设计开发、自动驾驶仿真等领域的案例;此外,广告创意行业的领军者MediaMonks也将带来应用 XR技术打造创新沉浸式营销体验的案例解读;Unity 的技术专家还将分享AR/MR 创作工具MARS和云渲染等行业颠覆性技术。

Unity线上技术大会开幕在即,重磅嘉宾名单新鲜出炉

实时3D渲染技术能够让开发者“所见即所得”,也因此成为多媒体数字内容的创作提供了更多便利。在传媒娱乐专场中,Unity创意兼艺术指导、《Windup》作者及导演江忆冰将携手其创作团队,就实时渲染动画作品《Windup》进行深度解析。该动画至今获得18个全球电影节入围提名并已斩获多个奖项,将有望冲击明年的奥斯卡奖。

此外,SMT(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 Unity技术总监朱名一也将出席,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2020年世界VR大会为例,与大家分享如何基于Unity技术打造全球级沉浸式虚拟云会场,以及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基于Unity技术优势在数据可视化应用领域孵化出新的商业模式。

Unity线上技术大会开幕在即,重磅嘉宾名单新鲜出炉

中国Unity线上技术大会即将正式开幕想要观看业内大咖级重磅嘉宾的精彩分享,欢迎火速报名,机会不容错过!大会报名通道现已开启,PC端报名请点击链接:https://unitytechweek.hyby.com.cn ;手机端报名请扫描二维码,提前锁定席位:

Unity线上技术大会开幕在即,重磅嘉宾名单新鲜出炉

关于Unity

Unity是全球领先的实时3D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平台。包括游戏开发、美术、建筑、汽车设计、影视动画在内的所有创作者,都能借助Unity将他们的创意变成现实。Unity平台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软件解决方案,可用于创作、运营和变现任何实时互动的2D和3D内容,支持平台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游戏主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设备。公司超过18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让Unity的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前沿,同时紧跟合作伙伴迭代,确保在最新的版本和平台上提供优化支持服务。2019年,基于Unity开发的游戏和体验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超过15亿台设备,月均下载量超过30亿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unity.cn.

围观 10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77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