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适用于CXL 2.0的PLDA XpressLINK和XpressLINK-SOC控制器IP现已上市,并且已在领先的科技公司内部开展设计

高速互连解决方案领域的行业领导者PLDA今日宣布为其XpressLINK™和XpressLINK-SOC™ CXL IP解决方案提供CXL 2.0支持。Compute Express Link™ (CXL)是基于PCI Express® 5.0基础架构构建的开放式工业互连标准,旨在实现处理器与加速器之间的内存一致性和低延迟。CXL 2.0规范引入了其他功能,包括一级交换、内存池和共享以及热插拔(Hot Plug),旨在为超融合数据中心和HPC应用带来重大益处。

PLDA在PCIe®创新和成功方面的长期优异表现使他们在CXL开发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他们的XpressLINK CXL IP现在可用于整合到尖端设计中。PLDA XpressLINK CXL IP的主要功能包括:

  • 支持CXL 2.0规范
  • 根据CXL.mem和CXL.cache子协议全面优化延迟
  • 全面支持热插拔
  • 支持适用于CXL.io以及CXL.mem和CXL.cache的高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功能
  • 启用并支持拓扑切换、内存池和共享

PLDA首席技术官Stephane Hauradou表示:“PCI Express是连接主机处理器和加速器设备的首选解决方案,而且PLDA在为PCIe协议提供同类最佳的IP方面有着悠久的良好记录。我们的XpressLINK系列CXL IP延续了我们在PCI Express方面的成功,将为正在构建基于CXL的高级HPC和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重要客户缩短设计时间。”

CXL联盟(CXL Consortium)主席Barry McAuliffe表示:“Compute Express Link是下一代异构计算架构的关键推动因素,在此类架构中,CPU和加速器可共同协作以提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在PLDA这样的IP提供商的支持下,我们将从容不迫地朝着造福整个行业的强大、创新的CXL生态系统迈进。”

更多信息
PLDA XpressLINK CXL IP解决方案将随同可配置的AMBA® AXI和CXS Interconnect或英特尔定义的CXL-Cache/Mem协议接口(CPI)供应。如需了解有关PLDA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PLDA网站:

关于PLDA
PLDA是半导体知识产权(SIP)的开发公司和许可方,专注于支持数千兆速率(2.5G、 5G、8G、16G、25G、32G、56G、112G)高速互连接口和PCI Express、CCIX、CXL及Gen-Z等协议的开发。PLDA现已发展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在62个国家拥有超过3,300个客户和6,400项许可证。PLDA是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在硅谷、法国、保加利亚、台湾和中国大陆均设有办事处。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01110005780/en/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北京忆恒创源科技有限公司(Memblaze)今天宣布完成总额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此次D轮融资,由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 Ventures Asia)领投,同有科技跟投,这也是同有科技第二次增资Memblaze。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Memblaze在企业级NVMe SSD领域的布局,满足5G、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于数据存储与管理的更高要求。此前,Memblaze 还曾获得Infinity(英飞尼迪)、BAI、鼎兴创投、高通创投、腾讯以及Microsemi的投资。

忆恒创源完成总额2亿元D轮融资 加速企业级SSD市场布局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以及新基建项目的蓬勃发展,数据洪流随之而来。SSD产品已经成为算力的重要支撑。Memblaze 2011 年成立于北京,是全球最早进行企业级 SSD 产品开发的公司之一。Memblaze推出的 PBlaze 系列企业级 SSD 已经在数据库、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广泛应用,为互联网、云服务、金融、电信等行业超过 600 家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高速存储产品。

Memblaze 联合创始人兼CEO唐志波表示:“此次D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Memblaze在企业级SSD产品市场的优势,加速公司在智能化应用场景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布局。Memblaze将依靠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深刻的用户洞察,开发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同时,还将继续与全球产业链领先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建立数据存储生态体系,推动行业发展。”

软银亚洲合伙人丁海鹏表示:“具有清晰商业模式和长期增长潜力的高科技公司是软银的重点投资方向。在过去10年,Memblaze作为中国企业级SSD市场的核心供应商,已建立起成熟的研发创新体系,以及与全球供应链伙伴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量产多款安全可靠的企业级SSD产品,赢得了广大互联网、云计算、电信、金融等行业客户的信赖,这让我们坚定了投资Memblaze的决心。云计算、5G、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中心扩容,以及存储半导体行业的变革,为Memblaze下一步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我们期待与Memblaze的合作,在新的起跑线上共同推动企业IT基础设施的转型。”

同有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泽湘表示:“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基础部件,SSD产品对于数据存储的处理与管理至关重要。Memblaze作为国内企业级SSD市场的核心供应商,与同有构建‘从芯到系统’存储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和协同性。基于对Memblaze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认可,同有科技第二次增资Memblaze。我们希望与Memblaze一起,为不同应用场景的业务提供更多的安全可靠的创新产品,推动存储市场更进一步。”

Memblaze自成立伊始就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在 SSD 产品前端、闪存管理与访问、操作系统及测试、存储软件以及硬件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国际专利技术。

作为一家国产品牌企业,忆恒创源正在以创新的技术、安全可靠的产品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忆恒创源自主创新的技术及产品的叠加效应获得广泛关注,获得包括央视等媒体点赞。

关于忆恒创源

Memblaze 2011年成立于北京,是全球最早进行企业级SSD产品开发的公司之一。Memblaze推出的PBlaze系列企业级SSD已经在数据库、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广泛应用,为互联网、云服务、金融、电信等行业超过600家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高速存储解决方案。更多详细信息,敬请浏览www.memblaze.com

关于软银亚洲

软银亚洲风险投资公司(SoftBank Ventures Asia)成立于2000年,是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旗下专注于风险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软银亚洲主要关注TMT领域,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半导体,企业软件和消费品牌等方向的投资机遇。作为企业与软银集团之间的桥梁,软银亚洲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拥有杰出商业潜力的初创期及成长期企业,协助被投企业与软银生态系统紧密契合,实现协同发展。软银亚洲现已在1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超过250家企业,在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以色列特拉维夫、中国北京、新加坡等地设有办事处。

关于同有科技

同有科技成立于1988年,深耕存储三十余年。公司于2012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股票代码:SZ.300302),是国内最早上市的专业存储厂商。同有科技秉持“应用定义存储、全链智能融合”的技术发展理念,聚焦“闪存、云计算、自主可控”三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构建从芯到系统的存储全产业链,打造贴合用户应用需求的产品矩阵。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覆盖政府、特殊行业、金融、电信、科研院所、能源、交通、制造业、医疗和教育等主流行业,广泛应用于用户的核心业务。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擎刚刚宣布了 iBOX-V2000 迷你工业主机,特点是搭载了 AMD 最新发布的锐龙 V2000 系列嵌入式处理器。其具有较上一代升级后的 Zen 2 内核,辅以 7nm Vega 核显。在缩减了体积的同时,它还可以在瘦客户机、迷你 PC、边缘系统等嵌入式应用中带来高性能的体验。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早些时候,AMD 宣布了四款 Ryzen Embedded V2000 系列嵌入式处理器的 SKU 。其中包括两款 6 核(3MB L2 缓存)、以及两款 8 核心版本(4MB L2 缓存)。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此外 8 核版 V2000 嵌入式处理器拥有 7 组 Vega GPU 计算单元(448 核),而 6 核 V2000 嵌入式处理器拥有 6 组 Vega GPU 计算单元(384 核)。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至于华擎 iBOX-V2000 迷你 PC 产品线,高配版 iBOX-V2000M 机型采用了具有 8 核 / 16 线程的锐龙 V2718 嵌入式处理器。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该芯片的基础 / 动态加速频率为 1.7 / 4.15 GHz,辅以 4MB L2 缓存和 7 组 Vega CU(GPU 频率 1600MHz),热设计功耗(TDP)为 10-25 W 。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第二款产品是 iBOX-V2000V,其采用了具有 6 核 / 12 线程的锐龙 V2516 嵌入式处理器,基础 / 动态加速频率为 2.1 / 3.95 GHz 。辅以 3MB L2 缓存和 6 组 Vega CU(GPU 频率 1500MHz),热设计功耗 10-25W 。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存储方面,华擎 iBOX-V2000 产品线可选 64GB 的双通道 DDR4-3200 内存(每个 SO-DIMM 插槽为 32GB)。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此外 SFF 机身内部提供了两个 M.2 插槽,分别支持 PCIe x1 无线网卡,以及 PCIe x4 的 M.2 2280 固态硬盘,另有一个 SATA 3.0 接口。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网络方面,华擎 iBOX-V2000 提供了两个以太网端口,其中一个为 2.5Gbps、另一个为 1Gbps,另有来自瑞昱的 ALC233 板载声卡芯片。

接口方面,其提供了 2 × USB 3.2 Gen 2(Type-A)、2 × USB 3.2 Gen 2(Type-C)、一个音频插孔、以及位于正面的 RS-232 COM 口。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后面板上还有 HDMI 2.0a + DP 1.2a 视频输出、两个 USB 2.0,以及支持 12~19V 直流(DC)电源输入的接口。

华擎发布iBOX-V2000迷你PC:采用AMD Zen 2锐龙V2000嵌入式处理器

最后,华擎 iBOX-V2000 采用了铝制机身,支持 VEGA 壁挂安装,可在办公室和家庭环境下轻松部署。至于何时单独销售内置的 4×4-V2000 主板,目前暂不得而知。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表彰其在业务上的杰出成就以及对香港发展的贡献

(20201116日,香港讯) ─ 全球领先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或「集团」,香港股份代号:2342)宣布,集团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京信通信国际总裁霍欣茹女士荣获2020年香港青年工业家奖(「YIAH」)。在20201113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到场并颁发该奖项。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颁发2020年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予霍欣茹女士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颁发2020年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予霍欣茹女士

YIAH由香港工业总会(「工总」)主办,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盛会,旨在表彰在行业业务和社区上取得卓越成就和作出重大贡献的年轻工业家领袖。

作为京信通信国际的总裁,霍欣茹在领导团队拓展集团海外业务以及将京信的创新无线通信技术从香港推广至全球等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

京信通信总部位于香港科学园,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具备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近年来,集团海外业务取得长足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京信通信获评为亚太地区位列第一的DAS供应商[1]Open RAN领域RRU单元的市场领先者[2] ,并屡次获评为全球一级基站天线供应商[3]

作为YIAH 2020的获奖者,霍欣茹不仅为集团的成长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助力无线通信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事业发展。

集团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京信通信国际总裁霍欣茹女士表示:「很荣幸获得该奖项, 这是整个京信通信团队、业务合作伙伴及客户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他们宝贵的贡献和支持,帮助我推动科技创新,为社会带来先进通讯科技。 京信通信以及我本人将继续努力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促进香港和全球网络科技的发展。」

奖项提名人香港科技园公司首席商务总监徐建博士表示:「我衷心祝贺霍总裁获选为香港青年工业家。 霍总裁深具远见,其卓越的领导能力不但带领公司发展,同时为整个创新科技生态圈作出贡献。我们很高兴霍总裁作为科学园内的创新者荣获此殊荣,她绝对是实至名归。」

[1] “DAS Equipment Market Report 2019”, IHS Markit, 2019

[2] “Vodafone IDs Open RAN radio unit frontrunners”, TelecomTV, Ray Le Maistre, Oct 6, 2020, https://www.telecomtv.com/content/open-ran/vodafone-ids-open-ran-radio-unit-frontrunners-39841/

[3] “Global BTS Antenna Market Analysis and Forecast, 2019-2023 (11th Edition)”, EJL Wireless Research, 2019

有关京信通信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京信通信是一家全球领先,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天线及子系统、无线接入、无线优化、无线传输等多元化产品及服务。京信通信企业总部设于香港,营运网络遍布全球,包括设于中国的生产基地、设于中国和美国的研发中心,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信息应用服务。201911月,公司被纳入MSCI香港小型股指数。此外,公司已于20209月获纳入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等其他恒生成分股系列指数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范围。如欲获得更多资料,请浏览www.comba-telecom.com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电源与充电桩等高功率应用中,通常需要专用驱动器来驱动最后一级的功率晶体管。这是因为大多数微控制器输出并没有针对功率晶体管的驱动进行优化,如足够的驱动电流和驱动保护功能等,而且直接用微控制器来驱动,会导致功耗过大等弊端。

首先,在功率晶体管开关过程中,栅极电容充放电会在输出端产生较高的电压与电流,高电压与高电流同时存在时,会造成相当大的开关损耗,降低电源效率。因此,在控制器和晶体管之间引入驱动器,可以有效放大控制器的驱动信号,从而更快地对功率管栅极电容进行充放电,来缩短功率管在栅极的上电时间,降低晶体管损耗,提高开关效率。其次,更大的电流可以提高开关频率,开关频率提高以后,可以使用更小的磁性器件,以降低成本,减小产品体积。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为什么要用隔离驱动?

给功率管增加驱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非隔离驱动,一种是隔离驱动。传统电路里面经常见到非隔离驱动,在高压应用中一般采用半桥非隔离驱动,该驱动有高低两个通道,低侧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器,通常与控制输入有相同的接地点;高侧则除了缓冲器,还包含高电压电平转换器。

非隔离驱动有很多局限性。首先,非隔离驱动模块整体都在同一硅片上,因此耐压无法超出硅工艺极限,大多数非隔离驱动器的工作电压都不超过700伏。其次,当高侧功率管关闭而低侧功率管打开时,由于寄生电感效应,两管之间的电压可能会出现负压,而非隔离驱动耐负压能力较弱,所以如果采用非隔离驱动,应特别注意两管间电路设计。第三,非隔离驱动中需要用到高电压电平转换器,高电平转换到低电平时会带来噪声,为了滤除这些噪声,电平转换器中通常加入滤波器,这会增加传播延迟,而低侧驱动器就需要额外增加传输延迟,以匹配高侧驱动器,这就既增加了成本,又使得延迟很长。第四,非隔离驱动与控制芯片共地,不够灵活,无法满足现在许多复杂的拓扑电路要求,例如在三相PFC三电平拓扑中,要求多个输出能够转换至控制公共端电平以上或以下,所以这种场景无法使用非隔离驱动。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相比非隔离驱动,隔离驱动就有很多优势,这里以数字隔离驱动来做说明。在数字隔离驱动器内部,有两块或更多的硅片,硅片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离,而控制信号通过电容型或电磁型方式穿过隔离层来传递,从而让输入与输出处于不同硅片上,这种隔离方式能绕过硅工艺极限,可以满足高耐压需求,隔离驱动可以承受10kV以上的浪涌电压。此外,两个输出驱动之间,也有绝缘材料建构的隔离带,所以与非隔离驱动要求与控制信号共地不同,隔离输出接地点选择更灵活,可以匹配不同电路拓扑需要。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数字隔离驱动器的优势

光耦隔离是传统的隔离方式,但与数字隔离相比,光耦隔离在性能和面积上都不占优势。

首先,光耦隔离方案传输延迟较大,通常在百纳秒以上。在光耦隔离方案中,LED将栅极驱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电二极管等光敏电路转换为待测电信号,根据结构设计的不同,常见的光耦传播延迟在几百纳秒甚至微秒级。高速光耦通过优化内部寄生参数、增加LED驱动强度等设计,可在几十纳秒时间内接通和断开,但成本会上升很多。

常规光耦方案的传播延迟甚至不如非隔离驱动。在半桥非隔离驱动中,因为增加添加了速度较慢的高电压电平转换器,以及去毛刺和滤波电路,常见延迟时间可达到100纳秒,因为低侧要与高侧匹配,所以要在低侧添加一个单独的延迟时钟,整个系统传播延迟在100纳秒左右。

数字隔离驱动通过上百兆高频载波编解码,开关只需几纳秒甚至更短的时间。但由于内部逻辑延迟和去毛刺滤波设计,所以延迟到几十纳秒。以纳芯微NSi6602为例,隔离驱动传输延迟典型值是在25纳秒,最高值不超过35纳秒。

其次,光耦方案脉宽失真较大。因为光电检测器中的LED开启和关闭时间并不总是对称,且温度越高不对称越严重,所以光耦脉宽失真比较严重,光耦方案脉宽失真范围从几十纳秒到几百纳秒。

数字隔离驱动的脉宽失真主要由振荡器计时精度、隔离层传输特性和接收端检测电路造成。NSi6602可将脉宽失真控制在6纳秒以内,在脉宽失真这项参数上,数字隔离驱动也是大幅领先。

其他在设计中要注意的参数

除了传播延迟和脉宽失真。在半桥拓扑中,如果使用单通道隔离驱动器,需要注意上下两通道的延时匹配,如果采用了不同批次的器件,很容易带来延时匹配问题,另外,两个单通道隔离驱动在工作时结温可能也会有差异,温度差也会导致信号传输延时。对NSi6602这种高集成的双通道半桥数字隔离驱动而言,就不太需要考虑延时匹配问题,这是因为在封装时,纳芯微都会选择同一批次而且在晶圆上位置最接近的一对接收器,这样制造差异影响最小,而一对接收器封装在同一个芯片中,也能减少温度差异对延时的影响。NSi6602可将上下通道的延时匹配这个指标控制在5纳秒以内

共模瞬态抗干扰度(CMTI)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指标。特别是如果驱动后级接的是碳化硅功率管,这是因为碳化硅功率管寄生电容更小,所以电压瞬态变化值更大,同样一个系统,如果从MOS功率管改为碳化硅功率管,其瞬态电压比时间(dV/dt)的峰值会是MOS管的2到3倍,所以需要更高的CMTI指标。NSi6602的CMTI达到±150kV/μs,驱动碳化硅功率管毫无压力。

5G基站、数据中心和充电桩中的应用

随着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和智能化,在5G通信、数据中心、充电桩和车载电源中,工程师越来越多选择隔离驱动以增强电源性能。

由于历史原因,通信系统直流供电一般采用-48V输入,即备电电池的正端接地。在过去,通信设备内部通常采用升降压式(Buck-Boost)非隔离拓扑来实现输入负压到输出正压的转换。但伴随5G的到来,基站部署数量增加,基站设备小型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电源部分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采用隔离驱动会带来很多好处。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非隔离驱动需要与控制芯片共地,所以非隔离驱动中,控制芯片地只能取在-48V,这就使得控制芯片易受到来自-48V电平的浪涌或雷击等影响。而采用隔离驱动,则可以把控制芯片与驱动接到不同的接地点,控制芯片可以接在PGND(即设备地),所以不易受雷击与浪涌影响,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控制芯片接到设备地也使得其与上位机通信更加方便,不需要再加总线隔离芯片,输出采样也不用隔离,电源性能更稳定,采样保护更及时。

在数据中心交流转直流(AC-DC)电源中,也可以通过加入NSi6602隔离半桥驱动来改善电源性能,在流行的整流桥加升压PFC与LLC架构中,还可以通过增加隔离半桥驱动的方式,将有桥PFC改为无桥PFC,从而减少二极管使用数量,并提高电源效率。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直流转交流电源通常采用三相交流供电,由于该设备须人员操作,所以在安全标准上要求极高,需要在操作人员可使用的接口与任何高压电路之间提供增强隔离,以满足系统对安全的要求,防止瞬时过压、浪涌过压和爬电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这时候,隔离驱动就是最好的选择。

高功率电源应用中需要怎样的隔离驱动?

事实上,充电桩直流输出高达800V,而非隔离驱动最高耐压只有700V,无法满足充电桩应用的基本要求。而变压器隔离驱动效率低、器件多、面积大。以NSi6602为代表的数字隔离驱动则具有高集成特性,成本更低,而且满足加强绝缘要求,在可承受耐压条件下,可工作十年以上。

基于隔离半桥驱动的240W高效率同步整流电源方案

如下图所示,是一款可用于通信系统的48V输入、12V输出240W的隔离半桥同步整流电源方案,其开关频率为200KHz,最高效率可达95%

此电源方案的半桥功率管驱动部分与副边同步整流功率管驱动部分采用了纳芯微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隔离半桥驱动芯片NSi6602,输出反馈控制部分采用了纳芯微高精度隔离误差放大器NSi3190此方案支持输入电压范围36V-60V,输出电压12V,电流20A,开关频率200KHz,原副边的辅助供电电路采用Fly-buck拓扑,本电源具备UVLO\OVP\OCP\OTP等多种保护功能。功能框图如下:

图 240W同步整流电源功能框图

 240W同步整流电源功能框图

更多关于此方案的详细资料和数据,请参考纳芯微官网

总结

5G通信、数据中心、充电桩和车载电源等应用中,无论是与非隔离驱动,还是与光耦隔离驱动相比,数字隔离驱动在传播时延、可靠性和尺寸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集成度高,成本优势也很明显,特别适合当前开关电源设计智能化、小型化的趋势

关于纳芯微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信号链芯片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传感器与数字隔离两大产品方向。纳芯微电子专注于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novosns.com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了将 L4 和 L5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商业化应用,用于 ADAS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激光雷达,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前,Velodyne 的 Puck VLP-16 在业内很是畅销。其特点是具有 100 米的射程和 360° 的视角。可即便在 2018 年降过一次价格,车企的购置成本仍高达 4000 美元。

好消息是,随着 Velarray H800 新品的问世,Velodyne 得以将批量采购价压低至 500 美元。

尽管不是该公司首款投入商业应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但它具有比现有型号更大的水平视场(FOV)和范围。

对于车企来说,H800 有助于其在挡风玻璃后面安装该传感器,并且依然能够全面了解前方路况。

Velodyne推出低成本LiDAR传感器 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拓宽视野

规格方面,该传感器具有 120° 水平视野、以及 16° 的垂直视野,最大射程 200 米(650+ 英尺),最近距离 10 厘米(< 4 英寸)。

Velodyne 表示,除了拐角和斜坡等特殊情况,Velarry H800 还能够看到外围、近场和高价物体。

通常情况下,车企会使用雷达、超声波、以及基于摄像头的传感器方案。不过随着 LiDAR 的价格持续下探,未来这套方案或被更多车企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等高级驾驶辅助技术。

来源:cnBeta.COM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14日——据TOMSHARDWARE报道,台积电表示其部署的极紫外光(EUV)光刻工具已占全球安装和运行总量的50%左右,这意味着其使用的EUV机器数量超过了业内其他任何一家公司。为了保持领先,台积电已经下单订购了至少13台ASML的Twinscan NXE EUV光刻机,将会在2021年全年交付,不过具体的交付和安装时间表尚不清楚。

同时,明年台积电实际需求的数量可能是高达16到17台EUV光刻机。

目前,台积电使用ASML的Twinscan NXE EUV光刻机在其N7+以及N5节点上制造芯片,但在未来几个季度,该公司将增加N6(实际上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或2021年第一季度进入HVM)以及同样具有EUV层的N5P工艺。台积电对EUV工具的需求正在增加是因为其技术越来越复杂,更多地方需要使用极紫外光刻工具处理。台积电的N7+使用EUV来处理最多4层,以减少制造高度复杂的电路时多图案技术的使用。

台积电大规模购买EUV光刻机 以提高产能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台积电大规模购买EUV光刻机 以提高产能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根据ASML的官方数据,2018年至2019年,每月产能约4.5万片晶圆(WSPM),一个EUV层需要一台Twinscan NXE光刻机。随着工具生产效率的提高,WSPM的数量也在增长。如果要为一个准备使用N3或更先进节点制造工艺的GigaFab(产能高于每月10万片)配备设备,台积电在该晶圆厂至少需要40台EUV光刻设备。

ASML最新推出的Twinscan NXE:3400B和NXE:3400C光刻系统价格相当昂贵。早在10月份,ASML就透露,其订单中的4套EUV系统价值5.95亿欧元(约合7.03亿美元),因此单台设备的成本可能高达1.4875亿欧元(1.7575亿美元)。也就是说,13套EUV设备可能要花费台积电高达22.84亿美元。

但在EUV工具方面,钱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ASML是唯一生产和安装EUV光刻机的公司,它的生产和安装能力相对有限。在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后,该公司认为可以将单台机器的周期缩减到20周,这样一来,每年的产能将达到45到50套系统。

今年的前三季度,ASML已经出货了23台EUV光刻机,预计全年销售量比2020年原计划的35台少一点。截至目前,ASML已累计出货83台商用EUV光刻机(其中包括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销售的NXE:3350B、NXE:3400B和NXE:3400C)。如果台积电官方关于拥有全球已安装和运行Twinscan NXE光刻机中约50%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那么目前可能已经拥有30至40台EUV光刻机。

台积电大规模购买EUV光刻机 以提高产能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台积电大规模购买EUV光刻机 以提高产能保持业界领先地位

台积电当然不是唯一采购大量EUV光刻机的半导体制造商。三星目前只使用EUV工艺来生产其7LPP和5LPE SoC以及一些DRAM,但随着三星晶圆厂扩大EUVL工艺在生产上的应用,三星半导体也提高了基于EUV工艺的DRAM的生产,最终将不可避免地采购更多的Twinscan NXE光刻机。预计英特尔也将在2022年开始使用其7nm节点生产芯片时,将开始部署EUVL设备,很可能在未来几年成为EUVL设备的主要采用者之一。

未来几年全球对EUV光刻机的需求只会增加,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台积电仍将是这些光刻设备的主要采购者,三星和英特尔将紧随其后。

来源:Expreview超能网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Rufus 是一个可以帮助格式化和创建可引导USB闪存盘的工具,它可以快速把 ISO 格式的系统镜像文件快速制作成可引导的 USB 启动安装盘,支持 Windows 或 Linux 启动。3.13 Beta 版本更新内容如下:

Rufus 3.13 Beta (2020.11.14)更新列表:

增加一个作弊模式(Alt-M),以接受没有启动标记的磁盘镜像。

在任务栏图标上添加标记操作进度

在日志中添加zeroing/image写入进度

改用0x55和0xAA代替0x00和0xFF进行低通坏块检查

计算默认标签时,切换到使用仿造的厂家单元

写入磁盘映像时,修复过量的重试写入错误

绕过Windows对包含ESP的可移动硬盘的糟糕处理

改进卷的安装/卸载

其他内部修正和改进(VDS、错误报告等)

U盘系统安装盘制作工具 Rufus 3.13 Build 1728 Beta发布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pbatard/rufus/releases/download/v3.13_BETA/rufus-3.13_BETA.exe

发布说明:

https://rufus.ie/

来源:cnBeta.COM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15日——三星在第三季度的业务蓬勃发展,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其季度营收依然飙升至历史新高,并成功超越了苹果在美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根据一份新的报告,三星在其本土市场似乎也做得非常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新报告称,三星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历史新高。

2020年第三季度,这家科技巨头在韩国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72.3%(高于去年的67.9%),而苹果(8.9%)和LG(9.6%)的市场份额均降至10%以下。

这也是三星智能手机在韩国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70%大关。2020年第三季度推出的Galaxy Note 20系列、Galaxy Z Flip 5G和Galaxy Z Fold 2帮助三星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份额,出货量为340万部。

然而,由于苹果新iPhone,也就是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产品线在韩国的需求似乎很强劲,因此分析师预计该公司的市场份额将在第四季度略有下降。

为了应对iPhone 12系列,三星预计将比往常更早推出Galaxy S21系列。该公司即将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系列将于2021年1月初亮相。其他报道显示,Galaxy S21、Galaxy S21+和Galaxy S21 Ultra可能会在1月底上市。昨晚,Galaxy S21系列的规格也已经大规模泄露。

三星在韩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

来源:cnBeta.COM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研究机构DSCC分析,在未来几年中,microLED电视将迎来快速增长,其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2500万美元上涨到2026年的2.28亿美元。但根据DSCC的数据,microLED电视在电视市场的普及率仍然很小,到2026年大约仅占到市场的0.1%。作为比较,OLED电视商业化6年后,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5亿美元。

microLED电视将迎来快速增长 但普及率仍不及OLED

micrOLED和OLED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同时又优于OLED,具备自发光、不烧屏、可驱动超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誉为“未来的显示技术”。目前包括三星、LG、TCL、康佳在内的多家终端厂商都在布局microLED电视产品,夏普更是计划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以专注于microLED显示技术。

然而microLED的普及却面临着价格和成本的挑战。根据此前的报道,三星146寸第一代Micro LED“The Wall”预计约10万美元,康佳8K microLED电视售价更是高达888万元。

DSCC认为,microLED电视昂贵的价格将是阻碍其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就目前来看,microLED仍处于早期阶段并远未达到大规模生产的程度。

来源:ZNDS智能电视网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0/1000587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