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两家公司组成的团队将加快为中国物流市场开发无人驾驶卡车

Velodyne Lidar, Inc. (Nasdaq: VLDR, VLDRW)宣布与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Trunk.Tech)缔结战略合作关系。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重型卡车,同时加快无人驾驶卡车在中国物流市场的商业化步伐。

Velodyne和主线科技将合作开发由激光雷达支持的产品,以满足高速运输物流的严苛要求。这些解决方案将增强无人驾驶重型卡车的物体感知和侦测能力,并且旨在以经济高效的方式促进快速、大规模的车辆生产。主线科技与商用车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紧密合作,生产无人驾驶卡车,同时确保车辆符合车辆安全法规。

主线科技是中国首家基于自身强大的无人驾驶软硬件系统独立开发SAE L4级无人驾驶卡车的公司。公司将Velodyne的Ultra Puck™Puck™ 和Velarray H800传感器等激光雷达产品作为其自动驾驶卡车的核心传感器硬件。主线科技选择Velodyne的原因在于其传感器的质量、性能和量产能力。

主线科技首席执行官张天雷博士表示:“无人驾驶卡车可以弥补劳动力缺口,节省燃油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及提高运输安全性和帮助降低卡车事故率。Velodyne传感器与我们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相结合,使卡车能够实现高精度、远程实时传感,从而为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提供支持。Velodyne拥有专业技能和制造规模,可帮助我们改变货运方式,而我们两家公司都非常重视车辆安全。”

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Anand Gopalan表示:“主线科技在展现由激光雷达支持的自动驾驶车辆技术如何为卡车带来重大的效率和安全性进步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我们期待与主线科技密切合作,以打造下一代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而显著改善物流网络中货物和物料的运输方式。”

主线科技:在无人驾驶货运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在过去的几年中,主线科技在已交付给商业客户的数十辆无人驾驶卡车上部署了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目前,这些车辆在中国的各港口全年无休全天候地自动运行,为业务运营提供大力支持。

自2018年获得中国首张道路测试商业许可证以来,主线科技无人驾驶卡车已在中国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实用的道路测试。它通过了国内首次针对全自动驾驶的高速测试。2019年,主线科技赢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为第一家获得通行权支持的无人驾驶类科技公司。

主线科技积极构建广泛的智能物流生态系统,以支持中国的自动驾驶货运业。该生态系统包括处于无人驾驶卡车终端的主线科技和博世集团(Bosch Group)。它还包括China Heavy Automobile、Uberco、Ulse Automotive和吉利商用车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旨在促进大规模生产。

关于Velodyne Lidar

Velodyne Lidar (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首家公开上市的激光雷达单一业务经营公司,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誉全球。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质量和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的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119005243/en/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月21——移动应用、基础设施与航空航天、国防应用中 RF 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Qorvo®, Inc.(纳斯达克代码:QRVO)今日宣布,其 QM28014 蜂窝/卫星/Wi-Fi 天线复用器荣获 ASPENCORE 全球电子成就奖 (WEAA) 中的 2020 年 RF/无线/微波类年度产品奖。这是对 Qorvo 这款独特产品的认可表彰,该产品通过减少所需的天线数量,可实现蜂窝设备的全新工业设计。

Qorvo 移动产品事业部总裁 Eric Creviston 表示:“所有无线设备制造商,尤其是 5G 设备制造商都面临着一个架构问题:随着可用天线面积不断缩小,如何适应不断增加的射频复杂性。天线复用器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解决方案。此奖项是我们设计团队卓越才能的有力见证,进一步彰显了 Qorvo 在开发创新 RFFE 技术和产品并实现系统性能优化方面的领导地位。”

ASPENCORE 的世界电子成就奖旨在表彰为全球电子行业创新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公司和个人。ASPENCORE 旗下的媒体包括:EETimes、EDN 和 Electronic Products。

Qorvo 的获奖产品 QM28014 MHB、GNSS 和 2.4 GHz Wi-Fi 天线复用器采用 Qorvo BAW 滤波器,与分立式方案相比,整体尺寸缩减了近 50%。这款天线复用器缩短了 GNSS 首次修复时间 (TTFF),与替代解决方案相比,可减少不匹配、级联滤波器和额外路由导致的整体插入损耗,从而改善了卫星连接性。一些领先的制造商已成功地利用 Qorvo QM28014 消除了额外天线,同时还提高了系统性能。

有关 Qorvo 天线复用器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此处。更多见解请参阅此天线复用器白皮书:利用天线复用器应对 5G 天线设计挑战

关于Qorvo

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长期坚持提供创新的射频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加美好的互联世界。我们结合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优势、以系统级专业知识和全球性的制造规模,快速解决客户最复杂的技术难题。Qorvo 服务于全球市场,包括先进的无线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和防空雷达及通信系统。我们在这些高速发展和增长的领域持续保持着领先优势。我们还利用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以推进 5G 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和其他新兴的应用市场以实现人物、地点和事物的全球互联。访问 cn.qorvo.com,了解 Qorvo 如何创造美好的互联世界。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与相同工艺节点的第一代SensPro相比, SensPro2™的计算机视觉性能提高了六倍,AI推理能力提高了两倍,功耗则降低20%
  • 全新低功耗入门级SensPro2 DSP用于语音助手、自然语言处理和空间音频之AI网络的性能相比CEVA-BX2 DSP提高了十倍
  • 具有高精度浮点功能的SensPro2 DSP可用于汽车,适用于动力总成电池管理和雷达系统

CEVA,全球领先的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技术的授权许可厂商(NASDAQCEVA)宣布推出用于AIDSP中枢处理工作负荷的第二代SensPro DSP系列,涵盖包括摄像头、雷达、LiDAR、飞行时间、麦克风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多种传感器。SensPro2™系列建立在CEVA业界领先的传感器中枢DSP领先地位上,在相同的工艺节点上,为计算机视觉提供了六倍DSP处理性能提升,为雷达处理提供了八倍DSP性能提升,并在AI推理性能方面提升了两倍,其功率效率相比前代产品提高了20%

CEVA推出第二代SensPro系列高性能可扩展传感器中枢DSP扩展在该领域中的领导地位

SensPro2系列已经扩展到包括七个矢量DSP内核,可在功率和性能方面进行扩展。全新入门级内核可满足要求高达1 TOPS AI性能,而高端内核则可达到3.2 TOPS性能。每个SensPro2系列成员均可配置针对个别应用的指令集架构(ISA),用于雷达、音频、计算机视觉和SLAM,并可配置针对浮点和整数数据类型的并行矢量计算单元,从而获得针对特定用例的最高效率传感器中枢DSP

CEVA研发副总裁Ran Snir表示:我们的新型SensPro2系列高功效传感器中枢DSP为情境感知设备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AI/传感器工作负荷提供了可扩展的性能、多种精度和高利用率。SensPro2体系是独特的创新架构,其通用ISA在所有SensPro2 DSP之间实现无缝的软件重用性。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地在产品设计中使用SensPro2内核,他们非常看重这一特性,以及针对特定应用ISA的价值。

SensPro2架构采用了一系列改善性能并提高多任务感测和AI用例的效率的技术升级,例如全新低功耗矢量DSP架构。对于汽车动力总成应用,升级后的浮点DSP具有高精度性能,并通过功能强大的处理器来满足电气化趋势需求。而且,SensPro2架构和内核已通过ASIL B级硬件随机故障和ASIL D级系统故障认证,可以在汽车上使用。在性能方面,SensPro2能够在1.6GHz频率运行为8x8网络推理操作提供高达3.2 TOPS性能,内存带宽第一代产品的倍,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数据密集型全连接层。

第二代SensPro DSP系列成员包括:

  • SP100SP50 DSP,分别具有12864INT8 MAC。这些DSP具有最小芯片尺寸,并将DeepSpeech2语音识别神经网络的性能与CEVA-BX2标量DSP相比提高了十倍,适用于对话助手、声音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音频AI工作负荷。
  • 分别具有1024512256INT8 MACSP1000SP500SP250 DSP,这些DSPSensPro2系列中具有最高的性能和精度,并为计算机视觉、SLAM、雷达和AI工作负荷提供最佳的可配置性。
  • SPF4SPF2浮点DSP分别具有6432个单精度浮点MAC。这些DSP针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并配置了全套Eigen Linear AlgebraMATLAB矢量库以及Glow图形编译器支持。

SensPro2具备广泛的软件基础架构支持以加快系统设计,包括LLVM C/C++编译器、基于Eclipse的集成开发环境(IDE)OpenVX APIOpenCL软件库以及CEVA深度神经网络(CDNN) 图形编译器,包括用于加入定制AI引擎的CDNN-Invite APICEVA-CV图像功能CEVA-SLAM 软件开发套件和视觉软件库Radar SDKClearVox降噪WhisPro语音识别MotionEngine传感器融合Tensor Flow Lite Micro支持和SenslinQ软件框架

CEVA现在提供SCEVAensPro2 架构和内核的普遍授权许可,如要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网页https://www.ceva-dsp.com/product/ceva-SensPro/

关于CEVA公司

CEVA是无线连接和智能传感技术的领先授权公司。我们提供数字信号处理器、AI处理器、无线平台以及用于传感器融合、图像增强、计算机视觉、语音输入和人工智能的配套软件所有这些都是支持智能互联世界的关键技术。我们与全球的半导体公司和OEM合作,为包括移动、消费、汽车、机器人、工业和物联网的各种终端市场创建高效和智能的连接设备。我们的超低功耗IP包括面向移动设备和基础设施中的5G基带处理的基于DSP的全面平台,适用于任意相机设备的高级成像和计算机视觉,适用于多个物联网市场的音频/话音/语音以及超低功耗Always-On/感应应用。对于传感器融合,我们的Hillcrest Labs传感器处理技术为AR / VR、机器人、遥控器和IoT提供了广泛的传感器融合软件和IMU解决方案。对于人工智能,我们提供一系列AI处理器,能够在设备上处理完整的神经网络工作负载。对于无线物联网,我们提供业界最广泛采用的蓝牙IP(低功耗和双模)Wi-Fi 4/5/6 (802.11n / ac / ax)NB-IoT。要了解CEVA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ceva-dsp.com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月20日 -- 微美全息软件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WIMI)(以下简称为“微美全息”或“公司”),一家中国领先的全息AR应用技术提供商,今天宣布鉴于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良好的公众综合评价,微美全息在赛迪网推出的创新影响力年会中荣获“2020年度计算机视觉全息云服务领军企业”奖项。

赛迪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具有影响力的创新网络媒体,及时的产业及事件报道平台。“创新影响力年会”是由赛迪网推出的年度盛会,创办于2010年,是每年科技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之一。今年以“数字新经济智慧新社会”为主题的“2020 创新影响力年会暨 2020 影响力百强成果展”,总结本年度创新成果及下一年科技趋势和方向,分享该年度最成功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成功案例,同时通过线上云展览+线下展廊,展示出该年度的在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

微美全息的全息技术是一项应用光学投影的全新技术。微美全息提供从全息视觉AI合成与呈现、全息互动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投放、全息AR SDK支付、5G全息通讯软件开发、全息AR车载到全息人脸识别等全息AR技术的一站式服务,商业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家用娱乐、光场影院、演艺系统、商业发布系统及广告展示系统等五大专业领域。目前,微美全息云拥有全球领先的3D计算机视觉技术和SAAS平台化技术,微美全息云通过AI算法把普通影像变成全息3D内容,广泛应用在全息广告、全息娱乐、全息教育、全息通讯等领域。随着5G全息通讯发展,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物联网(IoT)应用,微美全息所在的全息云行业将会出现爆发性成长。

关于微美全息

微美全息成立于2015年,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IMI。微美全息专注于全息云服务,主要聚集在车载AR全息HUD、全息脉冲激光、头戴光场全息设备、全息半导体、全息云软件、全息汽车导航等专业领域,覆盖从全息车载AR应用、车载全息激光应用、全息视觉半导体技术、全息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技术、全息AR娱乐技术、全息ARSDK支付、汽车全息通讯等全息AR技术的多个环节,是一家全息云综合技术方案提供商。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 http://ir.wimiar.com

文章翻译免责声明

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为官方授权且唯一具有法律效力之版本。若中文翻译版与原文版本之间有任何不一致之处,或含义有任何不同,应以原文版本为准。微美全息软件有限公司及相关机构和个人不对翻译版本作出任何保证,也不为由翻译不准确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围观 1,0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目标;并将开展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新型模式培育行动、产业系统发展行动等11项重点任务,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驱动 工业互联网激发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

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成为重中之重。面对不确定环境和新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唯有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新技术赋能,加快数字化觉醒,不断进化,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才是制胜之关键,而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是重要抓手和强大动力。

浪潮认为,工业互联网通过发挥广连接优势,驱动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和高效共享,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在企业内部,通过横向连接,打通人、财、物、产、供、销各环节,以及设备、产线、生产和运营系统等要素,提升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打造智能工厂,塑造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能力;其次,通过纵向连接,打通企业内外部产业链,提升协同能力,实现产品、生产和服务创新,塑造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能力;最后,汇聚全价值链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打造面向产业的生态体系和平台经济,塑造数据驱动的生态运营能力。换言之,工业互联网基于数据驱动的全连接推动企业形成一张“大网”,改变了信息链接范围,转变了工业业务模式,催生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与《行动计划》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不谋而合:到2023年,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

加快推动智能制造 以工业化效率低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是发展目标,工业互联网是实现目标的可行路径。浪潮认为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从产品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转变,实时感知并满足客户需求,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低成本的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

发展智能制造是浪潮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浪潮拥有先进制造业模式经验、强大云平台支撑能力,服务制造企业信息化30余年,形成了涵盖IaaS、PaaS、SaaS的整体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联合国内制造业龙头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如东方电气、中铁工业、潍柴动力、云内动力、北汽股份、伟星股份等,遍布大型装备制造、离散制造、流程制造等领域。

伟星集团通过与浪潮合作,打造了以客户为中心的C2M的制造模式,客户可以自由选配拉链颜色,材质和样式,伟星可以按单制造,实现了拉链行业的“私人定制”。在建设过程中,还引入了实时订单成本等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了由原来每天只能接400个单子到现在每天能够接1500个单子,设备利用率由过去的60%提升到了80%,现在众多拉链行业龙头均向伟星学习。

中铁工业建设的钢桥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率先引进了5G技术,以钢桥梁重要部件 -- 顶板单元生产线为试点,建设5G智能车间。而借助浪潮智能制造,中铁工业建成集团级数据池、智慧装备一体化的信息管控平台和智能制造车间,打通商务营销、研发设计、供应链、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流程业务链条,打造钢桥梁、盾构、道岔三大智能示范工厂。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者”,未来浪潮云ERP将继续通过云、数、智赋能新制造,为企业提供体验、共享、智能、开放的数字化服务,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欲浏览更多信息,请登录公司官网:http://www.inspur.com/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中国低代码/无代码市场研究报告出炉

1月19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网、海比研究联合编撰的《2021中国低代码/无代码市场研究报告》正式推出,“2021中国低代码/无代码优秀企业与产品”评选结果同时揭晓。浪潮inSuite荣膺“2021中国低代码平台明星产品”大奖。

《2021中国低代码/无代码市场研究报告》聚焦中国低代码/无代码领域,剖析最新动态及其市场现状,分析预测2021年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专家组还对当前中国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评析,并参考产品创新、技术应用、产品架构、产品成熟度、产品体验、用户评价等多项标准,评选出部分中国低代码/无代码优秀产品。浪潮inSuite因各项表现突出而荣膺“2021中国低代码平台明星产品”大奖。

浪潮inSuite是浪潮自主研发的面向成长型企业的新一代开源云ERP产品,其低代码开发平台inStudio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像组装积木一样快速搭建业务模型,满足研发人员、合作伙伴和实施顾问的不同开发需求。与同类平台相比,最大的区别是inSuite低代码平台定位在企业级应用领域,预置了丰富的ERP业务组件和服务,具备强大的企业级应用配置和开发能力,主要满足快速开发和灵活调整两个业务场景。

快速开发场景中,开发人员可在表单设计中快速配置需要的字段、布局、默认值、校验规则,可在流程设计中配置应用自身的审批流程、应用间的单据转换和反写规则,可配置打印的套打模板、多语言的词条翻译,等等;对于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可一键切换进入inCoder编码模式。

灵活调整场景中,对于系统中的表单、流程、报表等,客户或实施人员可根据业务需要快速调整,由传统的强行要求企业去适应系统,转变为系统依据企业的实际灵活变通。这尤其适用于快速发展中的成长型企业。

浪潮inSuite自身便是inStudio的典型应用案例。浪潮inSuite的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等业务应用全部基于inStudio搭建,从表单的配置到业务流程的定义,从数据处理到报表展示,整个过程可视化。

宁夏乐道为另一典型案例。宁夏乐道是一家集设计创新、研发制造、整体交付、运营服务、广告宣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以inSuite产品为依托,借助inStudio的低代码开发和服务能力,搭建了一个为宁夏中小企业服务的智享中小企业集群赋能云平台。

该平台通过高度的抽象,将页面元素封装为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将业务规则、校验规则等封装成可直接调用的服务,通过拖拉拽的搭建和配置,无需编写代码,快速完成符合业务需求的应用系统搭建。

其中,浪潮inSuite低代码开发平台提供表单平台、流程平台、打印平台、多语言翻译平台等功能模块的应用,宁夏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所需应用模块,并进行个性化改造。目前,平台已吸收近百家中小企业入驻,数百个用户进行注册应用。

浪潮在低代码领域起步较早,依托强大的云数智技术实力和服务企业信息化30多年的实践经验,在CCW刚刚发布的《2020中国PaaS市场研究报告》中,浪潮继续保持了aPaaS低代码市场综合竞争力第一的优势。

海比研究认为,浪潮inSuite以元数据为驱动,提供敏捷可适、开放集成的业务配置和开发能力,可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和持续成长的需要。其具备以下四方面特色:一是可视化操作、智能化搭建,拖拉拽的可视化操作风格,结合智能化的便利性设计,使应用更高效、更低门槛;二是预置了丰富的ERP业务组件和服务,如数量组件、库存更新服务等;三是支持多语言,搭建的应用可直接在多语言设置中拉取词条进行翻译,支持80多种语言配置;四是与高可用开发平台inCoder直接打通,使得更复杂的业务逻辑可一键切换到编码模式进行操作。

欲浏览更多信息,请登录公司官网:http://www.inspur.com/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由上海机场德高动量广告有限公司研发设计的高清4K登机口智能数码屏系列日前于虹桥T2国内出发候机大厅正式亮相。该系列已获国家设计专利,继浦东机场卫星厅首发后,实现上海虹桥浦东两场出发候机区全覆盖。

该系列媒体均设置于候机大厅座椅区之中,步行中的旅客可欣赏连排震撼品牌大片,座椅区旅客则可近距离观赏98寸大屏中播放的精彩内容。

虹桥T2国内出发登机口智能屏

虹桥T2国内出发登机口智能屏

本次媒体首发,机场德高动量特邀数字媒体艺术家Timo Helgert创作“城市自然系列”裸眼3D内容,发起一场对城市生活的重新思考,令候机体验不再是枯燥漫长的等待,安然邂逅一段美好的艺术时光。

虹桥T2国内出发登机口智能屏

虹桥T2国内出发登机口智能屏

“城市自然系列”CG艺术作品以巴黎、米兰和上海三个城市著名建筑为主题,旅客可近距离欣赏巴黎的白雏菊在埃菲尔铁塔下盛放,蝴蝶扇动蓝色羽翼扑面而来;充满绿意的米兰大教堂一片安静祥和;晨钟暮鼓,高楼林立的上海外滩是风吹草地的恬静光景。栩栩如生,共同沐浴生命阳光。

“城市自然系列”裸眼3D内容

“城市自然系列”裸眼3D内容

在机场德高动量不断迈向数码创新的旅程中,始终秉持为旅客带来更好机场体验的初心,将艺术与商业进行巧妙融合,营造独特的机场人文氛围。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2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1月18日10时,“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授牌成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华为全球技术合作副总裁艾超,华为苏州研究所所长陈铁生,苏州大学副校长姜建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生部主任潘婷婷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共同见证“华为苏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启动。

徐文伟回顾了华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介绍了该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和现实价值,及当前华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重要意义。徐文伟表示,华为公司正在从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工程创新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需要一支年轻的科研人员队伍投入到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博士后工作站是非常好的科研人员流动机制,工作站给博士后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和机会,博士后的加入也为华为带来新鲜血液,博士后出站后流入高校或机构,从产业的视角思考科研问题,也将更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致辞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致辞

吴庆文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迎来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华为苏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为园区汇聚高层次人才,在园区形成更大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同时,利用人才的流动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的结合,更好地展开自主创新,这对于园区、苏州,乃至江苏都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帮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地展开相关研究。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致辞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致辞

华为苏州研究所所长陈铁生介绍了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和运作方案,包括联合博士后培养的两种模式、组织设置、人才选拔和进出站管理等内容,描绘了工作站的科研规划蓝图。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的领导分别对博士后工作站在人才吸引、企业合作等方面的优秀经验进行了分享。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在总结中表示:江苏省始终把博士后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2020年,江苏省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博士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万名博士后集聚计划,全力打造博士后人才集聚培养的强磁场。朱从明对华为苏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华为能引进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博士后好苗子,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博士后培养的着力点,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总结致辞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总结致辞

随后,朱从明代表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华为苏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陈铁生代表华为苏州接收。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授牌

“华为苏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在省人社厅、苏州市人社局、苏州工业园区相关单位的关怀和指导下,与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招收世界优秀的科研学者,搭建技术需求和科学研究的桥梁,助力推动产学研进一步深度融合。欢迎优秀的学者加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华为及业界进行思想碰撞,共同参与挑战性课题的探索,一起为明天携手奋进!

来源:华为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1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介绍的三个应用案例展示了业界上先进的机器视觉软件和及其图像预处理技术如何促使2D和3D视觉检测的性能成倍提升。

作者:Steve Zhu  / Teledyne Dalsa

3D成像技术和智能相机现已增强了机器视觉检测的灵活性和性能,若是将其与先进的图像预处理工具和智能化的软件相结合,则可以进一步解决过去难以或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自动化检测应用。

这些技术的进步可以带来更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减少废物的生成,大大降低成本。在制造过程前期对各零件进行缺陷检测可以在产品最终组装之前替换或修理好零件,从而缩短生产时间,减少生产成本。

通过下文提及的三个实际的应用案例,我们不难发现, 2D和3D成像在共同的一个软件平台,外加与先进灵活的2D和3D图像处理算法相结合,给视觉系统检测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并提高了软件运行的效率。第一个应用案例是马桶的自动检测和制造--鉴于马桶所使用的材料和形状,检测过程无疑是复杂的;第二个应用是汽车刹车盘的机器人抓取和检测,几经尝试后最终实现这一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并探索了多个解决方案;第三个检测应用是用于制造汽车电池的锂电池极片,检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快速检测

你或许想象不到,马桶的制造过程竟会如此复杂,自动化生产也颇具难度。马桶所使用的陶瓷和材料有其特有的反射能力,对其带弧度的瓷面进行质量控制可谓是挑战重重。即使是最基本的的配件,如水箱、便池、进出水口和排污管道等,也需要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仔细的检测。此外,设计师们正在设法丰富马桶的功能,如知名马桶品牌中会增加可加热型马桶座圈、集成坐洗器和双冲洗系统,这使得马桶的制造更为复杂。

3D成像可对马桶座圈进行实时高度测量,以检查马桶盖安装是否平整 (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3D成像可对马桶座圈进行实时高度测量,以检查马桶盖安装是否平整 (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由于在几个制造节点中质量检查都必不可少,对一个普通的马桶进行人工组装和检测可能需要多达 20 人,整个手动装配和检测的过程则需要耗时5至6分钟。

如果等到最后的外观检验环节才发现产品的缺陷,那么生产周期可能会被延长。比如马桶左侧比右侧稍高一点,则需要在右侧增加一个垫片才能使两侧持平,而这一小小的修正会使得人工生产的时长额外增加了 5 至 6 分钟。

在一条典型的马桶流水生产线上,我们借助了20台相机来完成自动化检测任务和实现机器操作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相机主要是智能相机,它们可以用于质检、零件定位、标签位置确认或完成机器拾取和放置操作。

这类机器人系统依靠机器视觉来精确识别孔的位置,并引导机械臂末端工具将螺钉放入孔中,另外安装好螺钉后,相机再次确认螺钉是否安装到正确的位置。

在视觉软件的帮助下,一台激光三角法的3D相机执行了最终检测的任务。该软件能够将2D和3D算法应用于图像数据中,把相机的3D点云数据转换为2D图像数据,以支持常规图像预处理,并使得模式匹配或边缘检测更为便捷。2D图像数据还有助于将机器人引导到正确的位置,随后,相机将凭借其三维成像的功能确保从马桶的顶部和侧面拍照时所有的零件都是正确放置和对齐的。相机还能确认每个螺钉和标签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并能检测出马桶盖和便池之间以及便池和地板之间的间隙。

传统的机器视觉和3D机器视觉的结合有助于实现这一生产线的自动化,而生产自动化在缩短生产时间、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的显著优势也得以进一步突显。

通过实现自动化,如今在生产线上组装马桶的时间从原来的5-6分钟缩短至 65 秒,所需的劳动力也从20人减少到仅需3个人。此外,从根本上说,自动化精确度更高,且操作可重复,能够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减少刹车盘飞出

在第二个应用案例中辅以 2D和3D相机协同工作,将有助于实现汽车刹车盘的生产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生产过程所需的刹车盘通常涂有可提高性能并延长刹车盘使用寿命的防腐材料,如锌或聚合物。

在抓取汽车刹车盘时需要高精度的操作(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在抓取汽车刹车盘时需要高精度的操作(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在汽车刹车盘的生产过程中,导入自动化设备之前,刹车盘放置于1平方米的料仓中,再由工人手动将每个盘从料仓中转移并放置在传送带上。随后,另一名工人将制动盘从传送带上逐个取下并拿到喷涂室,使刹车盘在涂层棒上保持平衡,涂层棒将旋转以确保涂料可以均匀分布。大多数涂层室都有玻璃窗或玻璃门,方便工人观察。

涂料工序完成后,工人将每个刹车盘从涂层棒上取下并放到另一条传送带上,继续进行制动系统的生产。若每天工作时长为8小时,工人可对200 个刹车盘涂上防腐材料。

普通轿车规定使用的制动盘平均重量通常为9.5公斤(合约21磅),这可能导致工人容易疲劳、因刹车盘掉落造成人身伤害或因操作不当造成背部拉伤。

由于这一生产环节是高度重复的,因此第二个自动化应用案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它实际操作起来也具有一定难度——最大的挑战是在涂层棒上进行准确定位并平衡平衡盘的位置,如若不然,刹车盘可能会从棒上飞出,对涂层室的玻璃门窗等造成破坏。如果发生这种事故,装配线不得不关停维修,大大增加了成本。

不同的供应商尝试了七次才最终明确如何自动化精准定位刹车盘在涂层棒上的位置,以避免对作业室造成破坏。

这一难题的成功解决有赖于2D和3D相机在两个生产流程节点中的应用。其中,3D相机主要用于铣出托盘上堆放着刹车盘的槽的轮廓,以帮助引导机器人手臂将刹车盘转移到移动的传送带上。3D相机则专门安装在距离料仓约2.5米远的地方,以捕捉该区域及其周围的影像。

2D相机最初检测到的信息则可以用于引导第二个机器人拿起刹车盘,并将其放置在涂层室的一根棒上。2D相机安装在涂层室外,并借助软件对相机与室内涂层棒之间的倾斜角度进行校准。在图像生成时,软件校正了刹车盘的方向,以确保其在放置前与竖向的涂层棒完全垂直。否则,机器人可能会错误地将刹车盘放在半途,从而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

智能相机助力机器人抓取和放置的应用,以实现智能制造(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喷涂完成后,在机器人手臂的操作下,圆盘与涂层棒分离,随后继续下一个作业流程。

最终,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促使覆上涂料的刹车盘从每天 200 张增加到了 400 张,精度和可靠性更高,工人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也进一步降低了。

最大程度减少缺陷

第三个应用案例依靠机器视觉软件中广泛应用的预处理和前沿算法,以实现对现代电动汽车中使用的锂电池组件进行精确检测。

在对锂电池极片进行检测时,我们可以应用线扫描相机和高度智能的软件来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成品电池中出现缺陷的微小瑕疵,例如污垢、划痕或异物等(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在对锂电池极片进行检测时,我们可以应用线扫描相机和高度智能的软件来检查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成品电池中出现缺陷的微小瑕疵,例如污垢、划痕或异物等(图由 Teledyne DALSA 提供)。

锂电池是由电芯组成的分层结构,包括电极片,也称为锂纸。锂极片由几层材料层层叠起,包括隔膜和集电极箔,例如阴极侧的铝箔和阳极侧的铜箔。在生产锂纸时,隔膜和集电极箔需按以下顺序堆叠:隔膜/阳极/隔膜/阴极/隔膜。成品锂极片的宽度在100至400毫米之间。

任何诸如污垢、划痕、异物、亮点或暗点、阴极/阳极片不完整等缺陷都可能导致锂电池爆炸,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这一环节中,锂纸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且通常需要对连续的材料进行卷材检测。因此,应用案例要求线扫描相机和高度智能的软件结合图像预处理技术,以消除背景噪声和颜色。

可供使用的相机为4K或8K线扫描相机,具体使用何种相机取决于厂家所要求的生产线运行速度和检测精度水平。例如,具有26-KHz线速的4K相机可以以超过150米/分钟的速度检测400毫米宽的锂电池纸,并能准确地发现阳极和阴极极片是否存在0.01毫米级的缺陷。8K线扫描相机则能将4K线扫描相机的精度提高一倍,但其运行速度相对地也会放缓一半。

在实践中,自动化检测并不总是基于硬件的规格进行简单地计算。高级校准工具可为线性、非线性和透视图像失真校正提供助力,前沿的软件算法则能消除或尽可能减少图像中多余的噪声,以突出显示重要的图案、特征或边缘。

工人每分钟可以检测 15 米长的锂纸,但无法一直识别出所有潜在缺陷。若使用4K和8K线扫描相机,每分钟可自动检测60-150米的锂纸,生产率提高从400%大幅提高至800 %,新环保技术的应用成本也相对降低了。

未来软件开发

以上应用案例展示了我们如何将各种成像、预处理和软件技术相结合,从而获得1+1+1>3的效果,提高产品的性能。它们始终能保证更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快的生产速度。

将2D和3D数据集成到单个软件平台中有助于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这也是未来机器视觉软件的基本功能之一。

技术的进步带来更多的自动化工具,而软件则能使这些工具更高效地协同工作。

作者简介:

Steve Zhu担任Teledyne DALSA亚洲公司的销售总监,且已经在该公司工作了16年。他拥有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法国工商管理高等学院(École Supérieure de Commerce et de Gestion)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在麦吉尔大学完成了高级行政管理课程。

电子邮件:steve.Zhu@teledyne.com.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1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恩智浦宣布推出首款支持6GHz频段的Wi-Fi 6E三频段片上系统SoC,该频段将Wi-Fi可用频谱最高扩展1.2GHz
  • CW64专为接入点和服务提供商网关而设计,助力终端网络设备充分利用6GHz频谱
  • 恩智浦满足了客户对于更大无线网络容量的需求,能够以4.8Gbps的PHY速率和超过4Gbps的实际吞吐量,支持160-MHz的通道带宽

荷兰埃因霍温——2020120——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代码:NXPI今天宣布推出全新的CW641 Wi-Fi 6E三频段片上系统(SoC),为可在6GHz频段运行的新一代Wi-Fi 6设备奠定基础。鉴于传统2.4GHz和5GHz频段的拥堵程度不断加剧,美国FCC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批准了用于6GHz频段的1.2GHz未授权频谱,这将为Wi-Fi格局带来巨大转变。恩智浦推出了一款全新的Wi-Fi 6E设备,旨在充分利用这一6GHz频段,并通过提高吞吐量、容量、可靠性和降低延迟来扩展Wi-Fi容量。

CW641专为接入点和服务提供商网关而设计,可在全新的6GHz频段提供超过4Gbps的速度和多用户性能,提高容量和降低延迟,从而显著改善Wi-Fi用户体验。通过在网关平台上添加6GHz功能,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以高效的方式跨设备划分可用带宽,以确保为各类应用提供最佳用户体验。任务关键型的高带宽、低延迟应用(例如网格回传和云游戏)非常适合迁移到6GHz,从而将5GHz和2.4 GHz频段释放给其他低带宽应用。

恩智浦全新的Wi-Fi 6E三频段SoC有助于充分利用革命性的6GHz频谱来提高许多用例中的性能,例如家庭网状网络、高分辨率音乐和视频流传输、在线游戏、视频通话、数字下载、大数据量Web内容等等。除了接入点应用外,CW641 SoC还为消费者、汽车、工业和物联网IoT领域中的高性能Wi-Fi 6E应用奠定了基础。

CW641的主要特点包括:

  • 具有4条空间流的4x4 Wi-Fi设备
  • 支持6GHz、5GHz和2.4GHz操作
  • 160/80/40/20MHz通道带宽
  • 4.8Gbps的峰值PHY速率
  • 上行和下行OFDMA
  • 上行和下行MU-MIMO

恩智浦无线连接解决方案营销主管Larry Olivas指出:恩智浦Wi-Fi 6E芯片组兼具多GB数据速率、低延迟和更高的多用户性能,可达成客户对于6GHz产品的期望。当今的无线网络应用需要更大的容量,而这些产品可以满足长达十年的需求。作为我们首款支持6GHz频谱的Wi-Fi 6E SoC,CW641可以为多设备、数据密集型应用中的路由器和网关提供拥堵程度更低的波段,进而增强整体Wi-Fi体验。我们的全新芯片组有助于利用这一远离拥堵的全新带宽,为Wi-Fi 6E网络上的设备提高性能并减少干扰。

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师Andrew Zignani表示:近期未授权的6GHz频谱逐渐可用于Wi-Fi,这给Wi-Fi格局带来了最为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变化,使得吞吐量、容量、可靠性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所有这些不仅有助于实现新的无线服务,还能解决该技术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潜力,Wi-Fi行业需要通过全新的Wi-Fi 6E芯片组来有效地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在支持6GHz基础设施部署方面,恩智浦最新的CW641 Wi-Fi 6E芯片组等解决方案将发挥基础性作用,助力包含终端设备、应用和服务在内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利用这一巨大的Wi-Fi新机遇。

供货时间

CW641 Wi-Fi 6E三频段SoC现在提供样品。 

CES 2021短片:Wi-Fi 6如何推动下一波无线创新

ABI Research和恩智浦最新发表的研究论文《Wi-Fi 6如何推动下一波无线创新阐明了Wi-Fi 6和Wi-Fi 6E将在各个垂直市场中带来的优势,并针对Wi-Fi 6的市场机遇、挑战、建议和预测提供了见解。作为一个主要亮点,这篇论文还详细介绍了新兴芯片组如何应对这些市场的未来挑战以及不断发展的需求,并为创新部署和案例研究提供了论据支持。

此外,作为NXP Live 2021体验的一部分,恩智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视频炉边对话,邀请ABI Research讨论无线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恩智浦最新委托开展的Wi-Fi 6研究中指明的挑战与机遇、新市场应用、趋势和预测。这次炉边对话的嘉宾包括:

  • 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连接和安全总经理Rafael Sotomayor
  • 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师Andrew Zignani

要下载最新文章并观看炉边对话,请点击此处注册

关于恩智浦的连接产品组合

凭借业内最广泛的无线技术产品组合之一,恩智浦致力于加速实现我们对可预期的自动化互联世界的愿景。该产品组合与EdgeVerse平台的处理能力相结合后,恩智浦处于独特的有利位置,能够支持智能互联设备,使生活更轻松、更安全、更便捷。无论是连接人与互联网、将物联网设备加入云端,还是以意想不到的新方式与汽车通信,恩智浦的产品组合可让客户自信地提出他们的创新理念并建立信任感。通过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我们正在连接我们的世界并交付能够共同推动社会的解决方案。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秉持智慧生活 安全连结的理念,致力于通过领先技术推动更便捷、智能、安全的生活。作为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应用安全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不断引领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的创新。恩智浦拥有超过60年的专业技术及经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员工达29,000人,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88.8亿美元。更多信息请登录www.nxp.com.cn

围观 5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611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