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此举将极大增强埃森哲在云迁移、云转型领域的能力

埃森哲宣布意向收购法国领先云服务提供商Linkbynet,该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云优化、云托管、云转型和云安全等专业云服务。有关本次交易的财务细节将不予披露。

Linkbynet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云原生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法国圣德尼,并在中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卢森堡、毛里求斯、新加坡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办公室。该公司的900余名云技术专家共持有阿里巴巴、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主要云服务商的400余个资质认证,Linkbynet的团队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埃森哲云优先业务的服务能力。

埃森哲云优先业务全球总裁卡迪克·纳拉因(Karthik Narain)表示:“收购Linkbynet是埃森哲强化云优先业务的又一战略举措。Linkbynet人才济济,其专业团队将为我们带来云计算和工程专业化、云托管服务、高精尖技术工具和网络安全智能等一系列专业云服务技术和能力。”

埃森哲云优先业务团队由7万名专业的云服务专家组成,汇集了埃森哲的全行业知识、深厚的技术能力以及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关系。埃森哲此前宣布,将在三年内投资30亿美元(约合203亿元人民币),帮助客户规模化快速上云,释放更大的价值。

埃森哲法国、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地区总裁奥利维尔·吉拉德(Olivier Girard)表示:“各行各业目前都面临着挑战,企业既需重塑客户体验,又要重塑其核心产品,同时还需兼顾未来、构建创新的业务模式。Linkbynet的团队在云实施、安全、云管理和优化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咨询和数字化转型经验,能够助力埃森哲的客户加速采用新兴技术,并规模化投入应用,从而赋能企业在挑战重重的商业环境中实现战略敏捷性。”

埃森哲大中华区企业技术创新事业部总裁、阿里巴巴事业部执行总裁、大中华区云优先业务负责人俞毅表示:“Linkbynet重视中国市场,早在2014年就在中国开设办公室,也是最早一批加入阿里云全球合作伙伴计划的国外云服务厂商。埃森哲是阿里巴巴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我们非常高兴三方将能携手,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全球化的云服务。”

Linkbynet的联合创始人帕特里克·艾森伯格(Patrick Aisenberg)和斯蒂芬妮·艾森伯格(Stéphane Aisenberg)说道:“我们是法国最早的云原生服务提供商之一,并且是上云技术转型、云安全和云托管服务协同模式的开拓者,对此我们非常自豪。将埃森哲和Linkbynet独特的工作文化、价值观和技术专长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提供卓越服务,打造企业韧性,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我们很高兴能加入埃森哲,一起帮助企业重构业务,使客户、员工和社会各方都从中受益。”

在过去的24个月里,埃森哲进行了一系列战略投资,以拓展和增强云服务能力,其中包括于2020年5月收购中国的企加云,于2020年6月和2019年6月分别收购法国的Gekko和Cirruseo,以及最近在欧洲完成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英国的Edenhouse和Infinity Works,以及瑞典的Cygni。

2020财年,埃森哲在全球投资近15亿美元(约合201.5亿元人民币),完成了34次收购,进一步提升了战略性高增长领域和市场所需的关键技能和能力。

本次收购需要事先征询相关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并获得相关当局的批准,满足惯例成交条件。

关于埃森哲

埃森哲公司注册于爱尔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在数字化、云计算与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能力。凭借独特的业内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翘楚全球的卓越技术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我们为客户提供战略与咨询、互动营销、技术和智能运营等全方位服务,业务涵盖40多个行业,以及企业日常运营部门的各个职能。埃森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约53.7万名员工,服务于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我们秉承“科技融灵智,匠心承未来”的企业使命,致力于通过引领变革创造价值,为我们的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与整个社会创造美好未来。

埃森哲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30余年,拥有一支约1.8万人的员工队伍,分布于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香港和台北等。作为可信赖的数字化转型卓越伙伴,我们正在更创新地参与商业和技术生态圈的建设,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把握数字化力量,通过制定战略、优化流程、集成系统、部署云计算等实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立足中国、赢在全球。

详细信息,敬请访问埃森哲公司主页 www.accenture.com 以及埃森哲大中华区主页 www.accenture.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由Layer123举办的第四届360°网络自动化峰会以线上成功召开。在本次峰会上,浙江移动和华为凭借全球首个5G核心网智能运维项目联合荣获“5G自动化最佳创新商用项目奖”(Best Innovative Commercial Case in 5G Automation 2021)。

随着NFV和5G全云化网络的快速建设和规模商用,运营商网络面临运维复杂度高、网络安全风险大和业务质量保障难等运维挑战,尤其是大区制网络涉及厂家多、覆盖范围广、管理容量大,由于缺乏有效的NFV场景故障定界手段,当云化网络出现告警异常时,需要协调跨产品、跨厂商的多个运维专家进行人工排查,沟通成本高,定界难度大,处理时间长,构建NFV跨层故障定界能力成为运营商的当务之急。

浙江移动携手华为联合开展了NFV场景智能运维创新技术系列试点验证,希望通过云化核心网5GC故障管理运维能力的启动,合力打造快速检测、精准定界、快速响应的故障处理中心,快速识别现网故障,准确定界NFV跨层故障,保障用户最佳体验。

作为全球首个NFV跨层故障定界商用项目,该项目基于华为iMaster MAE-CN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依托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浙江移动云化核心网提供全景式智能运维体验,通过专家经验+智能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网络故障主动预防、精准故障定界、智能故障恢复的全流程故障处理能力,协助浙江移动实现从被动运维到主动预防的运维模式转变,做到NFV场景5分钟免人工故障感知、15分钟精准故障定界,有效地保障了网络质量。

智能运维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全行业的共同探索和努力。浙江移动NFV跨层故障定界项目的成功,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储备,将有力推动全球电信网络的数字化运维运营转型。

网络自动化峰会是业界专注于网络自动化、虚拟化、智能化的专业峰会。网络自动化奖(Network Automation Recognition Awards)旨在表彰在网络自动化和网络转型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机构和项目,激励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来源:华为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Dialog高效且成本最优的PMIC提供完美匹配的电源解决方案

领先的电池和电源管理、Wi-Fi、低功耗蓝牙(BLE)和工业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供应商Dialog半导体公司(德国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DLG)今天宣布与行业领先的RISC-V处理器和硅解决方案提供商SiFive, Inc公司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Dialog将作为SiFive HiFive Unmatched平台的优选电源管理方案合作供应商,HiFive Unmatched是一款基于SiFive Freedom U740 RISC-V SoC的PC级RISC-V Linux开发平台。

新一代HiFive Unmatched平台采用了Dialog高度集成的系统电源管理芯片(PMIC DA9063,该PMIC集成了6路DC-DC降压稳压器和11路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A9063通过最优化地满足系统所有电源需求,帮助SiFive平台实现最优性能。同时,DA9063支持动态电压调节(DVS),可显著降低平台的功率损耗,提升平台的热表现。

Dialog半导体公司汽车业务部高级副总裁Tom Sandoval表示:我们与SiFive的合作为SiFive的客户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带来了低成本和低能耗的研发平台。SiFive Unmatched平台是我们DA9063产品实现低功耗和高性能的一个很好应用示例。

SiFive, Inc公司产品副总裁Chris Jones表示:为满足不同软件开发和IP评估的需求,RISC-V的用户要求不尽相同,从入门级开发平台,到具有先进电源管理特性的基于多核SoC的高端开发平台。我们有幸得到了Dialog可调节电源解决方案的支持,Dialog高度集成的PMIC解决方案使SiFive能够减少所需的电源管理IC的数量,并可以在所有SiFive开发平台上使用相同的PMIC,从而显著减少了我们的工程设计工作量,同时实现更优的性能、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PCB尺寸。

高度灵活和可调节的DA9063系统PMIC内部集成了一个可配置引擎,该设计可以帮助系统设计工程师轻松地解决系统设计中面对的电源时序、散热、系统控制等挑战。Dialog提供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UI(Smart Canvas),可以简化设计过程,实现完美匹配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从而获得高度优化、成本最优、最具竞争力和差异化系统设计的电源管理方案。

了解更多有关DA9063产品信息,敬请浏览网页:https://www.dialog-semiconductor.com/products/soc-processor-pmics/da9063

了解更多有关Dialog PMIC产品信息,敬请浏览网页:https://www.dialog-semiconductor.com/products/pmics

敬请关注

Dialog官方微信:Dialog_Semiconductor

Dialog官方微博http://weibo.com/dialogsemi

关于Dialog半导体公司

Dialog半导体公司是推动物联网和工业4.0应用发展的标准和定制集成电路(IC)领先供应商。Dialog提供电池管理、低功耗蓝牙(BLE)、Wi-Fi、闪存和可配置混合信号IC等经市场验证的产品方案,助力客户下一代产品的开发,提升系统效率、缩短充电时间,并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提升产线产能。

Dialog采用无晶圆厂运营模式,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项活动造福员工、社区、其他相关利益方和自然环境。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经验和世界领先的创新实力,我们帮助设备制造商引领未来。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创业精神使我们始终在高能效半导体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助力物联网、移动设备、计算和存储、智慧医疗和汽车市场的发展。Dialog半导体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附近,在全球设有销售、研发和市场营销办事处。2020年,Dialog实现了13.76亿美元营业收入,并一直是发展最快的欧洲上市半导体公司之一。目前,公司在全球约有2300名员工。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FWB: DLG)证券交易所上市(Regulated Market, Prime Standard, ISIN GB0059822006)。

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公司官网:www.dialog-semiconductor.com

关于SiFive公司

SiFive公司是处理器内核、AI加速器和SoC IP的领先提供商,基于开放RISC-V指令集架构规范实现特定领域的架构。SiFive为特定负载加速器设计提供可扩展、可配置的处理器内核,这些内核预先集成了安全性、跟踪特性和调试功能。SiFive由RISC-V指令集的发明者创立,在全球拥有15个设计中心,并得到Sutter Hill Ventures、SK hynix、Qualcomm Ventures、Western Digital、Intel Capital、Spark Capital、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和Prosperity7 Ventures等机构的投资和支持。

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公司官网:www.sifive.com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健康和技术公司的投资部门,如拜耳、日立、三星、IGV的索尼创新基金、联合利华和PE基金HAT,正在资助Huma,为所有人带来主动的预测性护理。

Huma Therapeutics Limited今天宣布完成了其最新一轮融资,融资额约为1.3亿美元。这项投资将扩大Huma的模块化平台,该平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为数字 "家庭医院 "提供动力,并支持制药和研究行业运行有史以来最大的分散式临床试验。Huma的平台结合了预测算法、数字生物标志物和真实世界的数据,以推进积极的护理和研究。

Leaps by Bayer和Hitachi Ventures主导了C轮融资,新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也成为股东。Samsung Next、IGV*的索尼创新基金、联合利华创投和HAT的技术与创新基金,以及个人Nikesh Arora(软银前总裁)和Michael Diekmann(安联集团主席)也是新股东。

作为C轮融资的一部分,还达成了另外7000万美元的承诺,可在以后行使,使融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高盛国际担任Huma的主要配售代理。汇丰银行(HSBC plc±)和野村担任联合配售代理,后者也成为股东。

新的投资将用于扩大Huma在美国、亚洲和中东的数字平台,Huma最近被《金融时报》评为欧洲增长最快的医疗保健公司1。 Huma已经建立了作为四个国家政府(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威尔士、德国和阿联酋)可信赖的健康技术和创新合作伙伴的声誉。它的数字 "家庭医院 "是与临床医生共同创建的,并已被独立证明2,3,几乎是临床能力的两倍,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再住院率,病人的依从性超过90%。该服务在非盈利的基础上支持政府的大流行病应对措施,现在被用于一系列的病人,包括那些正在进行膝盖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如Smith+Nephew4。

2021年,Huma在美国推进其工作,其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促进了与临床研究组织、医疗服务提供者、支付者、研究组织和技术公司的新伙伴关系。

Huma与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合作,包括阿斯利康、拜耳和杨森以及学术机构,如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和剑桥大学5,6。Huma在预测性护理和机器学习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已被同行评议,并在一系列科学和医学杂志上发表7,8,9,10,11。

Huma正在为组织的各个方面引进新的人才,从工作台到会议室,以扩大全球扩张的计划。Claudia Suessmuth Dyckerhoff博士于4月加入了嫣然的董事会,带来了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丰富的全球经验。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技术和人工智能、法律、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和企业事务方面的专家的招募,嫣然的领导团队已经成熟。

Hum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丹-瓦赫达特说:"这是嫣然公司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卓越的合作伙伴和战略投资者,他们将支持我们完成帮助全世界人民活得更长久、更充实的使命。我们已经展示了'家庭医院'如何改变医疗保健,以及分散的临床试验如何以甚至一年前都无法想象的方式推进研究。现在,我们希望加快变革的步伐,继续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研究。

英国前卫生部长、Huma公司董事会主席艾伦-米尔伯恩说:"这是Huma公司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我将努力与我们的新合作伙伴建立持久的、可信赖的关系。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健康和福祉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创新来改变医疗保健和研究的面貌,并影响各地人民的健康。"

Huma董事会董事Claudia Suessmuth Dyckerhoff博士说。"这场大流行病暴露了世界各地卫生系统的弱点,但通过合作、创新和富有同情心的领导,嫣然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支持为病人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护理,并通过加快临床研究快速获得治疗。"

Huma改善全球人民健康的雄心壮志将随着其新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加速。拜耳公司Leaps主管Juergen Eckhardt评论说:"与拜耳公司Leaps的愿景相一致,Huma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将有助于推动全球预防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并可能利用数据和数字技术促进研究工作。我们投资于我们这个时代最具颠覆性的技术,这些技术有可能使世界变得更好。作为Huma的早期投资者,我们知道该公司作为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领域领先的数字创新者之一,是多么完美地符合这一框架。"

日立智能生活部门执行副总裁Keiji Kojima补充说:"Huma已经建立了一个全面的远程病人监测平台,并建立了强大的记录,我们很高兴能与Huma合作,将其世界领先的健康技术带到亚洲的新市场。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共同推进新的数字健康产品,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护理和研究。"

Samsung Next高级投资总监Jonathan Machado说:"Huma正在推进医学从被动到主动的必要转变,我们很高兴成为他们旅程的一部分。该公司以证据为基础的方法得到了领先科学出版物的验证,再加上其快速、大规模交付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录,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很高兴探索Huma平台及其数字生物标志物组合如何与三星生态系统合作,对医院、生命科学和人口健康计划的主动护理产生持久影响"。

索尼创新基金(SIF)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投资经理、创新增长风险投资公司(IGV)首席投资官Gen Tsuchikawa说:"我们相信Huma的数字'家庭医院'平台和数据驱动的方法正在重新定义全球的医疗保健。我们很高兴支持Huma继续加快他们在美国、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工作。"

HAT的首席执行官Ignazio Castiglioni说:"Huma的开创性技术可以完全改变健康产业的游戏规则。HAT凭借其第四个PE基金,很高兴能与Huma和他们的世界级员工合作,支持该公司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旅程的下一阶段。"

关于Huma
Huma是一家全球健康技术公司,帮助人们活得更长久、更充实。我们的模块化平台支持不同疾病领域的数字 "家庭医院"。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为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分散式临床试验和研究提供动力。我们的平台结合了预测算法、数字生物标志物和真实世界的数据,以推进主动的、预测性的护理和研究。

我们的 "家庭医院 "帮助照顾整个英格兰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威尔士、德国和阿联酋的病人--有证据表明,它们可以将临床能力提高一倍,将再入院率降低三分之一,并在提供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同时降低成本。我们向各国政府提供Covid-19数字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以帮助抗击大流行病,并且已经运送了超过一百万台设备,以补充我们的 "家庭医院",帮助它们提供动力。www.huma.com

其他资源:

  1. Huma 被评为欧洲增长最快的医疗保健公司: https://huma.com/Huma-FT1000-Press-Release.pdf
  2. NHSX报告了Huma为Covid-19患者提供的数字 "家庭医院 "的影响: https://www.nhsx.nhs.uk/media/documents/Evaluation_of_the_remote_digital_care_platform_221220.pdf
  3. Huma为Covid-19患者设计的数字 "家庭医院 "是入围2021年HSJ奖的项目之一: https://huma.com/thoughtpiece/hsj-value-awards-2021
  4. Huma为接受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提供围手术期护理: https://www.smith-nephew.com/news-and-media/media-releases/news/smithnephew-and-huma-develop-remote-patient-monitoring-app-to-assist-the-safe-restart-of-uk-orthopaedic-surgery/
  5. 作为剑桥大学MRC流行病学部门进行的芬兰研究的一部分,Huma正在帮助推动检测无症状患者的Covid-19的研究。
  6. Huma正帮助推动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分散式数字健康试验的研究: 拜耳和斯坦福大学数字健康中心的心房颤动患者分散试验(DeTAP)研究
  7. Huma发表了利用可穿戴心率监测器的数据评估心血管健康的研究报告: 传感器
  8. Huma发表深度学习与基于可穿戴的心率变异性的研究,用于预测心理和一般健康状况: 生物医学信息学杂志
  9. Huma发表研究报告,利用智能手机数据预测 "所有原因的死亡率“: JMIR移动医疗
  10. Huma帮助发表了关于数字健康通过应用程序在急性医学中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JMIR 形成性研究
  11. 《英国医学杂志》讨论了Huma在数字Covid-19 "家庭医院 "方面的工作: 英国医学杂志
  12. Huma 聘请了数字健康领域的领导者: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global-digital-health-leader-huma-announces-us-expansion-to-advance-virtual-care-and-research-301216230.html
  13. Huma已被选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创新者社区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由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处于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前沿的初创企业和规模化企业组成的仅有的邀请团体”: https://www.weforum.org/about/global-innovators/
  14. Huma收购了Biobeats和TLT: https://huma.com/files/HumaRebrandPressRelease_20200416.pdf

通过www.DeepL.com/Translator(免费版)翻译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取得全面成功,首席数据官必须在整个企业机构中发挥影响力

根据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发布的第六次年度首席数据官(CDO)调查*72%有数字化计划的数据和分析D&A)领导者正在领导或深入参与所在企业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计划。

Gartner杰出研究副总裁Debra Logan表示:“调查结果表明,如今有更多的企业机构了解建立数据驱动型业务和领导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协同作用。数据和分析战略是注入了数据和分析思维的业务战略;它在数字化业务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着企业机构的所有工作。”

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领导数字化转型,而首席数据官和首席数字官的界线正变得日益模糊。随着数字化业务本身正在转变成常规业务,越来越多的首席数据官被要求承担更多战略目标并领导数字化转型计划(见图一)。

图一、参与数字化转型计划的数据和分析领导者比例

参与数字化转型计划的数据和分析领导者比例

来源:Gartner20215月)

优先专注于面向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增强影响力

虽然数据和分析领导者的首要目标是数据质量(51%)、数据和分析投资回报率(44%)以及数据共享43%),但他们必须专注于利益相关者的关键绩效指标才能被视为有价值的角色。

Logan女士认为:“仅靠管理数据和创造洞见是不够的。这些活动必须带来可衡量的业务成果。”

“可以通过数据共享优化更高质量的数据以及更强大的数据和分析,进而解决业务挑战并实现目标。数据共享是一项重要的KPI和企业需求,它能加快数字化业务转型的速度。”

Gartner预测到2023年,促进数据共享的企业机构将在大多数业务价值指标上超过同行。

首席数据官的成功标准:将数据转化为业务成果

拥有面向业务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多个业务合作伙伴的首席数据官通过成功展示数据和分析投资的投资回报率,证明他们持续创造显著业务价值的能力比其他人高出1.7倍,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和实现数据变现的能力分别比其他人高出2.3倍和3.5倍。

而不太成功的首席数据官无法展示数据和分析与业务价值之间的联系并且更倾向于关注技术而非人员。

此外,93%的首席数据官表示,有效的沟通是他们这一角色取得成功的关键。总体而言,数据和分析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影响力、参与度和有效的沟通计划。这些能力属于领导技能,而非管理技能。Logan女士表示:“如果首席数据官不通过促进数据共享、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培养员工的数据素养来对整个企业机构施加影响,他们很可能无法有效履行其职责。”

*编辑注:

第六次Gartner首席数据官年度调查于20209月至11月进行。共有469位首席数据官、首席分析官和其他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级数据和分析领导者参与了此次调查。他们代表了来自16个指定行业市场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收入从不到1000万美元到超过100亿美元不等,其中61%的企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

关于Gartner

Gartner,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IT)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包含的上市公司之一。Gartner为企业领导者提供必不可少的见解、建议和工具,以帮助他们达成在当前需优先处理的关键事项及建设在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企业机构。

Gartner完美结合了专家主导、来源于从业者的资源和数据驱动的研究,使客户能够在最重要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Gartner的客户遍及100多个国家的14,000个企业机构,覆盖各行各业、各种企业规模的主要职能部门。这些客户都深信Gartner是值得信赖的顾问和客观的资源提供者。

欲了解更多Gartner如何帮助决策者推动企业未来发展,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面向AI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讨会暨英特尔-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成立仪式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武汉分论坛,湖北省20余所高校共同参与此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变革,推动产教融合,助力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实践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技术,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等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为此,英特尔支持和协助本地服务商就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展开合作,对接本地化技术服务,解决AI教学落地服务难点,拓展创新,不断将科技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发挥教育+科技服务社会叠加优势。基地未来预计协助覆盖武汉市83所高等院校师资培训及实验课程示范。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沈季伟表示,“我们十分高兴能与英特尔及各位合作伙伴就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展开产教合作。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将成为青年人的立身之本。因此,在智能+时代,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智能思维解决现实应用问题。”我校是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秉持“厚德博学、崇实去浮”的校训精神,主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教育+科技服务社会的更大优势。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计算机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代表潘林强表示:“为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专业学科建设,为“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高质量人才培养支撑。英特尔-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是落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推动高校、服务企业的重要手段。”

产教融合,共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从理论走向实践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业务总经理王稚聪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从生态、软件、硬件三方面投入,解决全流程中的问题,产生经济效应。武汉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应用人才层面,将英特尔在人工智能各行业的前沿应用,在产业和教育两个方面做融合。通过合作伙伴从智能制造涉及的缺陷检测,智能巡检等实训实践、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全产业链模式,将领先的技术、理念、实验等资源与人才培养对接。共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从理论走向实践。发挥英特尔在前沿技术、产品和专业性人才方面的优势,担当企业和社会责任。

英特尔与教育界和科研机构合作由来已久。过去的十年英特尔在全球的教育领域累计投资10亿美元,与超过100个国家合作教育项目。在中国,支持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等多项教育实践活动。助力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生实践活动,持续承担科技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英特尔技术的云边端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实践,用新的智能技术教育现在的学生面对未来的能力

英特尔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组合和强大生态系统支持,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并推动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实践。英特尔教育的愿景是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360度学习体验,用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天赋、培养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和创造未来。英特尔与教育界和科研机构合作由来已久,通过合作伙伴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师资培训基地等方式,将领先的技术、理念、实验等资源与人才培养对接,培养学生具备面向未来的科学素养,不断推动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英特尔将AI与学科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相结合,携手北京联合伟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友达科技有限公司向学校提供一套完整适用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端到端全栈实验室解决方案,基于英特尔硬件计算能力和数据训练的方法,面向各级学校提供基于英特尔技术的人工智能科普及动手实践解决方案。从云、边、端分层部署,灵活可扩展,包括AINUC人工智能边缘端计算学习、开发套件、支持AI推理+训练、异构融合以及支持嵌入式场景创新开发;自动驾驶场景实验;用于存储、交互、管理实验数据、原理课程的AI lab算力平台。可扩展调用公有云算法模型。分层部署,灵活可扩展。有效帮助教学双方了解人工智能基本概念,重点培养学生 “人工智能+” 的思维和兴趣,理解人工智能核心知识点及实现方法,挖掘数据价值,发挥自身创新力。与行业特点深度结合,逐步实现认证、比赛、实习就业完整的教育生态合作。

业界顶级软硬件技术,推动 AI实验在教育行业落地

为应对当今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未来更复杂的人工智能任务,人工智能提供端到端全栈解决方案,英特尔提供业界最全面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够处理最广泛的AI工作负载的英特尔®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用于AI边缘计算学习、开发、部署的英特尔NUC;用于深度学习推理工作负载的实时可编程加速的英特尔®FPGA;用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视觉应用的英特尔®Movidius™ Myriad™ VPU;支持快速开发可模拟人类视觉的多平台应用和解决方案英特尔®OpenVINO™ 计算机视觉技术。

对教育的尊重,深植于英特尔的DNA

英特尔对教育的理解基于20年来教育工作者对课堂的观察和研究,过去十年在全球教育领域累计投资10亿美元,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有英特尔的教育项目。作为教育行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英特尔坚信创新和变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驱动力,致力于帮助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完成必要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身心准备。

此次英特尔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基地的建立不仅仅是积极响应国家智能战略,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落地,更是为培养学生具备面向未来的科学素养而共同努力的见证。英特尔将继续发挥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势,携手众多教育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教育全产业链模式,为教育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持续不断推动创新教育平台加速发展,面向未来,培养与输送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着眼未来关键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 2020年博世中国销售额达1173亿元人民币,创下在华销售额历史新高
  • 博世始终坚持将战略重心投向未来关键领域,着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成立10周年,专注教育、扶贫、公益、社区四大核心领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今日宣布,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步恢复,中国车市、消费品以及工业技术等市场的陆续回暖,2020年在华业绩取得逆势增长,销售额达到1173亿元人民币(约合149亿欧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9.1%。

“疫情爆发后,中国市场的率先复苏和积极发展态势拉动了博世集团2020年全球的业绩表现,远好于去年年初的预期。”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纳尔博士表示,我们始终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及潜力,将持续在战略领域投资、服务于中国市场。我们也非常意通过产品的创新和经验的分享,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挑战,博世集团2020财年依旧实现了715亿欧元的销售额,且在2021年第一季度也取得了佳绩。“博世顺利度过了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一年。”邓纳尔博士说道。博世集团认为,由于持续的新冠疫情风险,2021年仍然挑战重重。伴随着技术和生态的变革,电动出行将为集团带来新的机遇。因此,博世正在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结合,“博世在电动出行转型的浪潮中处于领先阵营,并凭借着人工智能显著拓展了软件业务。在中国,我们同样聚焦于这些未来关键领域。” 邓纳尔博士补充道。

博世中国2020业绩表现创历史新高

2020年,博世中国的业务不仅扭转了疫情初期下滑的态势,还创下了在华销售额历史新高截至2020年底,博世在华员工人数超过5.3万名是博世除德国以外拥有员工人数最多的国家博世在中国根植本土、服务本土的长期发展战略保持不变,致力于为中国本土市场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过去十年间,博世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额超过500亿元人民

博世中国在可持续交通、智能物联网等未来关键领域进行投资,进一步扩大本土研发和创新的优势。2020年底在无锡建成的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已于今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氢喷阀组件已经于5月实现量产,燃料电池电堆将于6月实现小批量量产。今年3月,博世与庆铃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进一步进燃料电池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为本土客户提供先进的的燃料电池系统。去年11月,博世集团首个在中国开设的软件开发中心——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于无锡正式落成启用,进一步强化在华创新与软件开发能力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测试中心作为集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个半导体测试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启动扩建,计划扩大投资3.6亿元人民币新增1.2亿元实验室研发投入。

碳中和双元战略助力“3060双碳目标

博世在碳中和领域践行“双元战略”。一方面,博世作为工业制造企业已经于2020年,在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实现了碳中和目标,经外部独立审计公司认证,成为全球首家实现碳中和的大型工业企业。博世实现碳中和的综合路径同样运用在了中国,涵盖提升能效、扩大可再生能源供应、购买绿色电力、用碳抵消方式补偿不可避免的碳排放等方面。2019年至2020年底,博世中国在气候保护、实现“碳中和”方面投入累计近1.2亿元人民币。

对于博世而言,实现碳中和仅仅是第一个里程碑。博世正在采取具体行动,以实现“范围3”目标。具体来说,相较于2018年,博世计划到2030年达成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价值链中减少15%的二氧化碳排放,累计减排6700万吨。面向中国市场,博世在消费品、汽车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可持续的产品。例如,围绕中国分户采暖舒适升级的实际情况,博世推出了一套全新的分户采暖4.0系统,通过冷凝高效燃烧技术结合智能恒温控焰控制的分区智控方式,提供双温采暖、地面恒温,雨林式舒适热水,在保证舒适体感的前提下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博世电动工具产品通过对包装材料的改进、精简等方式,减少了碳排放。在汽车领域,博世持续以“技术中立”的开放态度发展的多元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左右提前实现达峰。这其中包括,为新能源车提供的电桥和48V系统,并已经率先在本土实现量产,商用车燃料电池技术,电动化技术,天然气解决方案以及高效内燃机解决方案等。

另一方面,博世作为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希望将在碳中和全球项目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企业,助力制造业实现碳中和。为此,博世集团于2020年年中成立了博世气候解决方案业务部。在中国,博世互联工业事业部已经向外部客户提供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以帮助企业优化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生产运营水平,实现节能优化并减少碳排放。“可持续发展始终贯穿于博世的经营理念,我们非常重视产品和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博士表示,“在未来,博世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分享生产实践经验支持本土企业实现‘3060双碳目标’。”

持续挖掘智能物联网发展潜力

对博世而言,人工智能技术至关重要,并致力于成为在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者之一。博世的目标是2025年,每款产品都带有人工智能功能,或者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工业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博世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品及工业制造中。在自动驾驶领域,具备AI算法的多功能摄像头已广泛应用,并在12个高级驾驶辅助项目及5个L2级部分自动驾驶项目中实现本土量产。此外,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协作完成了Vivalytic平台中的深度学习部分,提升了冠状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在工业制造领域,博世也在持续挖掘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提升工厂运营效率。博世在华已有两家工厂获颁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称号,这两家位于无锡和苏州的工厂,都已经将AI应用在自动光学检测系统提升自动化生产线的灵活性产品质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对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仅在中国每年节约的成本约2300万元人民币。

博世不仅致力于打造用户信赖的人工智能产品,而且还专注于推动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性讨论。博世计划在今后两年面向全球近2万名员工开展人工智能培训计划。博世发布的《AI道德准则》也将成为培训的一部分,作为明确的方针指导员工打造安全、可靠且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产品,同时吸引社会各界加入到推进人工智能的探讨中。此外,博世也聚焦于工业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积极拓展工业人工智能的边界。去年3月,博世中国人工智能中心和清华大学共同建立了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围绕工业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的核心领域展开相关研究,短短一年已经提交了7个专利并刊发了9个顶级会议论文。此外,联合研究中心还在探索更多运用于产品和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加速工业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

十年耕耘,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践行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肩负企业社会责任的杰出雇主,博世始终致力于生态与社会的平衡,造福于环境和社会。博世中国于2011年宣布成立博世中国慈善中心,该中心作为博世在华慈善项目运作的主体,过去十年始终秉承着博爱天下,世行善举核心理念,致力于支持溯教育本源、赋贫者自助、促公益发展及助社区建设四大核心领域开展公益慈善工作。截至2020 年底,博世中国过去十年间已累计捐赠1.37亿元人民币,运作了185个慈善项目, 项目覆盖29个省市,并与125 个公益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受益人数超过34万人。同时,经过十年的发展,博世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逾2200名,仅2020年志愿者们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500小时,覆盖全国10个城市。“我们在十年前成立了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是希望由专业团队来系统性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在未来,我们希望能与社会各方继续携手,探索更多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推动公益慈善工作。”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博士说道。

关于博世

博世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和售后市场产品、工业传动和控制技术、电动工具、安防和通讯系统、热力技术以及家用电器。博世在1909年进入中国市场。博世2020年合并销售额达到117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1231日,公司在华员工人数超过53000名。

有关博世中国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cn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近395000名员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 2020财政年度创造了715亿欧元的销售业绩。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业务领域,涵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领域。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供应商,博世为智能家居、工业4.0和互联交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旨在打造可持续、安全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以及自身的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互联解决方案。利用带有人工智能(AI)功能或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进互联生活。通过产品和服务,博世为人们提供创新有益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凭借其创新科技,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集团包括罗伯特 • 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约60个国家的44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博世集团于2020年第一季度在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实现了碳中和。博世的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73000名研发人员和约34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是由罗伯特•博世(1861-1942)于1886年在斯图加特创立,当时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博世集团独特的所有权形式保证了其财务独立和企业发展的自主性,使集团能够进行长期战略规划和前瞻性投资以确保其未来发展。慈善性质的罗伯特•博世基金会拥有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94%的股权,其余股份则分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博世家族拥有的公司。多数投票权由罗伯特•博世工业信托公司负责。该信托公司也行使企业所有权职能。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com, www.iot.bosch.com, www.bosch-press.com, www.twitter.com/BoschPresse. twitter.com/bosch_ai, www.linkedin.com/company/bosch-center-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bcai, www.bosch-ai.com/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紫光展锐携手摩联科技、泰尔终端实验室、安谋中国等业界伙伴,重磅公布了全球首个PSA安全认证的软硬件一体物联网可信数据上链解决方案

图 摩联科技区块链应用框架BoAT通过PSA认证, 基于展锐V8811芯片平台

 摩联科技区块链应用框架BoAT通过PSA认证, 基于展锐V8811芯片平台

该解决方案基于紫光展锐全球首个通过PSA安全认证的NB-IoT芯片平台V8811,并集成了摩联科技全球首个通过PSA安全认证的区块链应用框架中间件BoAT(Blockchain of AI Things),以芯片平台+区块链应用框架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在物联网终端底层无缝部署芯片级可信数据上链能力,打通物联网+区块链的关键一环。集成了BoAT区块链应用框架的V8811芯片平台,将赋能物联网设备轻松实现可信数据上链,并由PSA安全认证和区块链共识机制保证物联网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信,从而打造万物互联时代的可信数字底座。

图 紫光展锐V8811芯片平台已通过PSA认证

 紫光展锐V8811芯片平台通过PSA认证

PSA认证是由 Arm公司联合全球多家独立安全测试实验室及咨询机构,面向IoT安全而推出的 “平台安全架构 (PSA) ”相关认证,旨在确保IoT产品从设计到实际应用的安全性。本次PSA认证测试由泰尔终端实验室开展,无论是在蜂窝物联网芯片领域,还是在区块链应用中间件方面,均实现了业界的首次创新实践。

紫光展锐携手业界伙伴发布全球首个PSA认证的软硬件一体物联网可信数据上链解决方案

紫光展锐工业物联网副总裁鲜苗表示:“展锐V8811是业界首款通过PSA安全认证的NB-IoT芯片平台,它基于安谋中国星辰处理器中的Arm® TrustZone®技术和一系列展锐自研的硬件安全IP构建,在保障NB-IoT安全连接和传输的能力基础上,V8811集成了可信执行环境(TEE)/安全启动/安全升级/安全存储/身份认证/国密加解密等系统级的终端安全能力,并且提供从产线预制到芯片集成和测试等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不仅可以赋能区块链等创新生态应用,未来也会持续联合合作伙伴一起拓宽NB-IoT在能源/物流/数字化等行业的应用。

摩联科技CEO林瑶表示:区块链对物联网的重要意义是,它把安全从成本变成投资,使得对物联网安全的投入,能够带来基于可信数据的价值变现而获得可持续的收益,这就令物联网实现区块链所需的安全能力变得非常重要。PSA Certified所提供的方法论和认证,推动实现了芯片、系统软件、设备以及物联网区块链应用具备这样的安全能力,进而为数据价值的变现提供了保障。摩联科技在与紫光展锐、安谋中国 、泰尔终端实验室的共同努力下,BoAT区块链应用框架深度融合了紫光展锐最新NB-IoT芯片平台V8811的安全能力,利用Armv8-M TrustZone硬件安全机制和Trusted Firmware-M固件共同构建的安全处理环境,生成和维护对区块链安全至关重要的密钥以及执行密码运算,并基于PSA Root of Trust确保设备物理身份与设备链上数字身份可信关联和认证。BoAT顺利通过PSA安全认证,V8811+BoAT的组合也成为全球首个PSA认证下的蜂窝芯片和系统软件的物联网+区块链可信应用解决方案,将赋能海量物联网设备厂商快速实现可信数据上链和对区块链服务的访问,成为“万亿级物联网数据市场的可信数字底座”。

泰尔终端实验室信息安全部国炜副主任表示:“本次针对紫光展锐V8811芯片平台以及摩联科技BoAT区块链应用框架中间件开展的认证测试,是泰尔终端实验室在物联网端到端安全测试认证与端节点数据上链存取证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化落地,我们认为通过安全认证的产品能有效地保护在端侧处理上链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以及区块链应用的数据溯源性。基于这些已有的安全测试认证经验和产业发展现状,泰尔终端实验室在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牵头制定了《物联网终端可信上链技术要求》,希望后续该标准的发布能够更好地对未来区块链可信存证产业的发展发挥指导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推动基于物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安谋中国安全技术市场总监王骏超表示:“面向物联网安全的PSA架构和PSA认证在全球获得广泛认可,安谋中国支持PSA架构的‘星辰’处理器和‘山海’安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打造可信的物联网设备。紫光展锐V8811芯片平台是基于安谋中国‘星辰’处理器的首个通过PSA认证的芯片产品,V8811+BoAT的组合是基于‘星辰’处理器Armv8-M TrustZone构建的首个通过PSA认证的芯片+区块链组合,为物联网数据可信上链提供安全保障“。

###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以生态为核心战略,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以价值、未来、服务为三个指向,为个人与社会的智能化服务。

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具备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

紫光展锐目前拥有近5000名员工,其中90%是研发人员,在全球拥有17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业务覆盖全球128个国家,通过全球上百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海信、诺基亚、传音、联想、中兴、TCL、魅族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紫光展锐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已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

2019年2月,紫光展锐在巴塞罗那发布了自主开发的5G技术平台马卡鲁1.0和5G基带芯片V510,单芯片支持2/3/4/5G,完全支持NSA和SA, 搭载该芯片的5G手机、5G CPE、5G模组等移动终端已实现上市商用。2020年2月,紫光展锐推出T7520,是业界首款采用6nm EUV先进制程工艺的5G芯片。

###

紫光展锐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以生态为核心战略,高举5G和AI两面技术旗帜,以价值、未来、服务为三个指向,为个人与社会的智能化服务。

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并具备稀缺的大型SoC集成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

紫光展锐目前拥有近5000名员工,其中90%是研发人员,在全球拥有17个技术研发中心及7个客户支持中心。业务覆盖全球128个国家,通过全球上百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海信、诺基亚、传音、联想、中兴、TCL、魅族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紫光展锐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已申请专利超过5000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

2019年2月,紫光展锐在巴塞罗那发布了自主开发的5G技术平台马卡鲁1.0和5G基带芯片V510,单芯片支持2/3/4/5G,完全支持NSA和SA, 搭载该芯片的5G手机、5G CPE、5G模组等移动终端已实现上市商用。2020年2月,紫光展锐推出T7520,是业界首款采用6nm EUV先进制程工艺的5G芯片。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11,英特尔面向全球重磅推出全新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代号“Tiger Lake-H”),包括该系列的旗舰产品英特尔®  酷睿™ i9-11980HK,被称为“全球最强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处理器”1。英特尔®  酷睿™ i9-11980HK 最高可达到 5.0GHz 的频率,为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和专业商务人士提供最强劲的性能2

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和英特尔® 至强® W-11000 系列处理器正式发布,带来业界出众的移动性能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移动客户端平台总经理 Chris Walker 表示: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将移动游戏、内容创作和商用工作站性能推向了新高度。该系列处理器是第 11 代酷睿移动版处理器家族的重要成员,支持直连存储以及 20 PCIe 4.0 通道,可提供真正的发烧友级平台带宽,并带来两位数的单核与多核性能提升、以及超卓的游戏体验。全新发布的处理器堪称业内性能出众的移动处理器,能够为发烧友级设备提供超凡性能,帮助用户畅玩游戏、高效创作以及高速互联。

硬核加持,游刃于芯:全新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结合英特尔在先进处理器设计以及PC游戏体验方面的深刻见解,为游戏玩家带来全球最强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处理器。

为了延续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酷睿TM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H35的超凡性能,全新处理器采用了 10 纳米 SuperFin 制程技术,配备了高达 8 核心和 16 线程的规格,能够实现高达 5.0GHz 的单核与双核睿频性能。此外,新品还可直接访问连接至显卡的高速 GDDR6 内存,为玩家带来低延迟高帧率的游戏体验,同时能够提高游戏大型纹理的加载速度。不仅如此,与第 10 代智能英特尔®酷睿TM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相比,新品拥有 2.5 倍的PCIe 总带宽,而与业界其他品牌处理器相比,新品更是拥有 3 倍的 PCIe 总带宽。

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和英特尔® 至强® W-11000 系列处理器正式发布,带来业界出众的移动性能

尖端的移动计算平台: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拥有先进的功能特性以及出众的连接性3,可帮助创作者和专业商务人士随时随地展开工作,同时也使笔记本电脑端首次支持 20 PCIe Gen 4 通道。该处理器配置丰富,支持 4K HDR/Dolby Vision 视频流、快速存储、具备高性能和大容量英特尔® 傲腾混合式固态硬盘、6GHz 频段的英特尔® Killer™ Wi-Fi 6E (Gig+) 以及每秒可实现高达 40 GB 传输速度的 Thunderbolt™ 4 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连接速度。

新平台特性还包括:

  • 20 PCIe Gen 4.0 通道,英特尔®  快速存储技术配置可在 Raid 0 实现快速启动总共多达 44 PCIe 通道,包括平台控制器中心专用的 24 PCIe Gen 3.0 通道。
  • 最高支持 DDR4-3200 内存。
  • Thunderbolt™ 4 可实现高达 40Gbps 的传输速度。
  • 支持独立的英特尔®  Killer™ Wi-Fi 6E (Gig+)无线网卡。
  • 集成双嵌入式DP显示器端口,用于功耗优化模式的显示输出

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和英特尔® 至强® W-11000 系列处理器正式发布,带来业界出众的移动性能

今天的发布会上还推出了全新的英特尔® 酷睿TM博锐 ®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包括 8 核心16 线程的旗舰产品英特尔®  酷睿 ™ i9-11950H。此外,还发布了英特尔®  至强® W-11000 系列移动版处理器。这一无可匹敌的商用 PC 平台基于第 11 代英特尔® 博锐 ®  平台打造,可提供最全面的基于硬件的多方位安全性4 以及突破性性能,能够为如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内容创作者和金融分析师等专业用户提供强大的计算体验,他们往往需要在办公室或外出途中处理性能要求苛刻的多线程应用工作负载。今天推出的全新第 11 代英特尔®  酷睿博锐®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和至强 W-11000 系列移动版处理器,搭载全新英特尔® 酷睿博锐®平台,可为用户提供:

  • 至强 + 纠错码 (ECC) 内存。
  • 在第 11 代英特尔®  酷睿博锐®  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中5,配备了专属英特尔®博锐®  平台的英特尔®  Hardware Shield​功能,可提供业界出色的硬件级商用安全性,以及业内首款且唯一的芯片赋能型人工智能威胁检测功能,可帮助基于 Windows 的系统抵御勒索软件和加密挖矿攻击5。它还配备了英特尔®控制流强制技术,这一开创性技术可帮助抵御能够避开软件安全解决方案的多种攻击6
  • 英特尔®  Total Memory Encryption全内存加密技术。
  • 英特尔®  Active Management Technology主动管理技术。
  • 英特尔®  Deep Learning Boost深度学习加速。

多样化设计,满足广泛的市场需求:今年,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和英特尔®  至强®  W-11000 系列处理器将配备在 80 多款笔记本电脑机型中,全面覆盖消费级、商用级和工作站细分市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 100 万颗新品处理器交付OEM合作伙伴手中。无论是高刷新率游戏体验、强劲的内容创作应用还是移动工作站工作负载,全新发布的产品将是用户更理想的选择。

1 在相似配置上针对FPS进行测试,它们搭载了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9 -11980HK、英特尔®  酷睿™ i9-10980HK Ryzen 9 5900HX 处理器。  实际产品价格可能有所不同。  结果:测试的 29 款游戏中,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酷睿™ i9-11980HK 在绝大多数游戏中都取得了更高的分数。  详情请参阅 www.intel.com/11thgenmobile

2 英特尔内部通过SPECint_rate_base2017 (1-copy)对基于英特尔®  酷睿™ i9-11980HK 的内部参考平台测试结果,对比 基于AMD Ryzen™ 9 5900HX、英特尔®  酷睿™ i9-10980HK 和英特尔® 酷睿™ i7-11375H 处理器平台的测试结果。详情请参阅 www.intel.com/11thgenmobile

3 取决于地区频谱分配;产品并未登陆所有市场。详情请访问 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连接)。

4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ntel.com/11thgenvpro 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

5 在基于 Windows PC 中,实施独特特性和 IOActive 测试(英特尔委托执行;截至 2021 4 月),比较了英特尔®  Hardware Shield 安全功能和基于 AMD Ryzen™ Pro 的系统中的相应技术。详情请访问 www.intel.com/11thgenvpro  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结果可能不同。

6 英特尔®  控制流执行技术(英特尔®  CET)旨在帮助防范 jump/call 导向编程 (JOP/COP) 攻击方法和 return 导向编程 (ROP) 攻击方法,及抵御恶意软件(即内存安全问题,包含超过一半的 ZDI 披露漏洞)。详情请访问 www.intel.com/11thgenvpro。没有任何产品或组件是绝对安全的。实际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性能结果基于配置信息中显示的日期进行测试,且可能并未反映所有公开可用的安全更新。性能因用途、配置和其他因素而异。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ntel.com/PerformanceIndex

实际成本与测试结果可能有所差异。

某些特性仅支持特定 SKU。如需了解特定的设备详情,请访问 OEM 网站。

英特尔通过参与、赞助和/或向多个基准测试系列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为基准测试发展做贡献,包括由Principled Technologies管理的BenchmarkXPRT开发社区。

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支持的硬件、特定软件或服务激活。

更改时钟频率或电压可能会使任何产品保修失效,并降低处理器和其他组件的稳定性、安全性、性能或缩短其使用寿命。请联系您的系统和组件制造商了解详细信息。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贸泽电子 Mark Patrick

无线电频谱是一种宝贵资源,并且很快就会被占用完毕。不用多久,城市地区的Wi-Fi用户就会意识到附近路由器产生的干扰会如何影响网络设备可以实现的通信性能。对这个问题的第一种回应是简单地增加更多的频带,除了最初的2.4GHz频段(仍需要与蓝牙等许多其他协议共享)外,Wi-Fi还增加了对5GHz附近更多信道的支持。但是,由于还有太多其他应用需要占用这部分RF频谱,Wi-Fi可以扩展的频带数量受到严格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先进的Wi-Fi设备开发人员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将更多数据纳入核心频谱来应对频率限制问题,这些包括在每个无线电符号中发送多个数据位元的高级调制方案,以及能够将传输引向各个接收器的天线分集增强功能等等。其他方案已将Wi-Fi移至10GHz以上的频率范围,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信道以及相应的高数据速率。但是,为什么不进一步提高电磁频谱并利用红外或可见光呢?

可见光通信已经部署到点对点回程应用,以实现超过100Mbit/s的数据速率,而在深峡谷等应用场景中,铺设电缆根本不可行。目前也正在研究基于光的数据传输,用于改善大气层之上和海洋中系统的连通能力。RF在水中散射很快,因此很难采用具有相应低数据速率信号的极低频载波,并在其之上建立可靠的通信。根据最近的研究,尽管水也强烈吸收可见光频率的红色长波端,但蓝绿色激光可以在数十米距离以高达100Mbit/s的数据速率进行传输。针对更远距离应用,美国宇航局已经开始使用调制红外激光进行地对空通信试验。622Mbits/s信道通过与轨道卫星进行通信的不同地面站之间进行切换,避免了由于云雾造成的衰减。

Li-Fi版本可见光通信针对的是更实际应用。尽管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这种技术的开发是为了利用标准灯具中的LED。许多商用LED灯具使用高亮度组件,这些组件在光谱的蓝色末端产生光,黄色磷光体涂层将光的整体颜色变为白色。磷光体的作用是降低施加在光源上任何幅度调制的影响,从而将其带宽限制在2MHz左右。但是,如果接收器滤除黄色分量,则原则上可以实现高达1Gbit/s的数据速率。通过使接收器响应具有可调色灯具的不同组件(通常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LED的混合),可以将数据速率提高到5Gbits/s或更高。由Harald Haas教授(他创造了Li-Fi一词)领导的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团队实验表明,在照明器中添加激光二极管并使其并行传输,可以实现超过100Gbit/s的传输速率。

Li-Fi与在10GHz以上无线电频谱中运行的Wi-Fi版本共享一些应用属性。随着载波信号频率增大,RF通信变得更具方向性。尽管使用10GHz以上信道的协议(例如5G蜂窝网络)会利用反射来提高接收性能,但通信信道仍将主要基于视距传输。

由于Li-Fi具有更强的方向性,因此它允许构建“ attocell”,例如,一个在筒灯(downlight)下操作的单个用户拥有自己的带宽。但是,Li-Fi并不是纯粹的视距技术,它具有一定的能力去利用反射,从而不再需要严格保持视线传输路径。这可以通过使用编码系统(例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来实现,这种系统比早期Li-Fi实验中采用的简单二进制代码更为复杂。

Li-Fi较强的方向性在安全性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由于信号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发射器下方锥形光的影响,根本不会穿透坚固的墙壁。例如IEEE 802.11ax等一些提议的60GHz Wi-Fi传输方案采用的技术使穿过墙壁传输信号成为可能,因为该标准工作组认为这对于家庭的整体采用至关重要。在使用Li-Fi时,任何想要拦截信号的黑客都必须靠近发射器和合法的接收器,仅此要求就明显增大了被检测出的机会。IEEE 802.11bb工作组提出的一个应用案例是具有Li-Fi功能的台灯,它可以在用户计算机和核心网络之间提供安全的无线连接。从设备到灯具的上行链路信道是采用在红外区工作的较小发射器。这样可以避免干扰下行信号,并具有不分散设备用户注意力的好处。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担心用户是否会注意到Li-Fi发射器的变化,其调制速度是如此之高,除了总光输出的颜色平衡可能发生偏移之外,其它影响并不明显。尽管如此,这也是灯具设计师能够补偿的一个因素。

在把Li-Fi安装到天花板灯上时,其潜在的缺点之一是同信道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光锥产生交汇,因此接收器不会从任何一个发射器获得清晰信号。基于OFDM的编码方案除了能够利用从墙和其他用于通信的物体反射光之外,还有助于克服上述问题。 IEEE 802.11bb工作组制定了一协议,至少可提供10Mbits/s的数据速率,并可能提升到5Gbits/s的峰值,这是广泛采用基于5GHz载波IEEE 802.11n Wi-Fi速率的十倍。Wi-Fi的最新版本以及当前更昂贵的IEEE 802.11ac版本缩小了这一差距它可以提供1.73Gbits/s的速率

Wi-Fi技术的一个承诺是达到与Li-Fi峰值数据速率基本一致,这种竞争是源自采用60GHz左右载波频率的IEEE 802.11ax和802.11ay版本Wi-Fi。这些标准改进了在首次尝试构建60GHz Wi-Fi-IEEE 802.11ad时遇到作用距离过短问题。一些测试已将IEEE 802.11ay的最大作用距离扩展到300m,使其适用于办公网络。但是,其使用模式与Li-Fi不同,一个主要区别在于,802.11ay单个路由器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而Li-Fi支持者则希望充分利用attocell的概念,回程网络可以为同一房间内的多个用户提供Gbit/s级传输服务。

Wi-Fi

Li-Fi

基于无线技术

基于光电技术

信号可穿透墙壁

需要视线路径

易受潜在的安全攻击

更高的内在安全性

可能受到其它2.4GHz发射源干扰

可能受到同信道干扰

3040m作用距离

最大10m作用距离

3.5Gbps数据速率(802.11ax)

高达10Gbps数据速率

1 Wi-FiLi-Fi的比较。

IEEE 802.11ay与其他大多数协议之间的另一个区别是,它可以执行其他服务,这些源于其用来补偿障碍物的算法。就潜在能力而言,路由器可以映射房间,检测人员的存在,甚至可以确定手势。在Li-Fi环境中,这些功能很可能会在单独的摄像头帮助下实现。

考虑到Wi-Fi全新技术的出现,Li-Fi在传统家庭和办公室部署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但基于光的通信技术在某些环境中却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在飞机上,用于为乘客提供多媒体服务的电缆重量是提高燃油效率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用支持Li-Fi的LED替换每个座位上的常规照明灯,Li-Fi可以为乘客提供高速率数据传输。在医院手术室等RF干扰是重大问题的应用中,Li-Fi提供了一种高带宽通信解决方案。对于工业系统,尤其是那些具有高爆炸风险的工业系统,Li-Fi可能是一种更安全的技术。例如,处理细粉和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工厂不能轻易采用高频RF通信,数据电缆需要严格的保护措施。

由于Li-Fi新颖的技术,它可能会在以前难以进行高速通信的环境中实现更多应用。但是,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如果数据容量和便利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Li-Fi和Wi-Fi之间的选择很可能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要求。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26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