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作者: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高嵩

1.jpg

CES 2025即将到来。在经济成长不确定性中,有一个显著的确定性: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渗透终端应用,即将普及至每个人的桌面和手边。众多厂商竞逐AI PC领域,使PC市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英特尔在CES 2025将重点展示其下一代AI PC技术,值得业界期待。若将2023年视为AI PC的定义之年,2024年是启动之年,那么2025年无疑将是普及之年——AI PC将引领智能生产力与极致智能体验的新风尚。

毫无疑问,AI PC正深刻重塑“数智”时代的生产力模式,其强大的本地计算性能与云端无缝协作,使其在设计、编程、大数据分析等复杂任务中表现卓越,能够自动调配资源,确保流畅智能的操作体验。同时,AI PC通过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卓越的生活娱乐体验利器。

当前的大语言模型动辄成千上万亿参数,将它们放到计算力相对有限的PC端高效运行推理,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智能执行多样化技能,需要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创新方案。这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优化,且层层增强、环环相扣。

第一层次的优化聚焦于芯片和硬件层面。所谓“一粒砂,芯世界”,半导体是智能化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 PC,集成了CPU、GPU和NPU三种异构计算单元,在低功耗下提供高达120 TOPS的AI算力,全面满足AI工作负载需求,并支持跨模型的兼容性。英特尔通过不断升级芯片和硬件,如同提高赛车的引擎和车身性能,使得PC运行更快、更稳定且能耗更低,支持更大规模的模型在端侧部署,提升推理的准确度和效率。

第二层次的优化聚焦于软件层面。算法的不断创新和推理框架的优化,使我们能够以更少的计算力和能耗完成更多的任务,恰如 “以前做加法,现在做乘法” 的转变。比如英特尔推出的稀疏注意力(Sparse Attention)、预测解码(Speculative Decoding)和混合精度计算(Mixed Precision Compute)等技术,它们能够让智能体在硬件上更高效运行。英特尔还在持续布局软件生态,与软件伙伴合作,对AI PC进行适配和优化,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助力各种智能体扩展到PC端侧,将非凡的智能体验带给每个用户。

第三层次则聚焦于模型的优化与模型之间的协作。就像不断倒酒一样,AI PC的优化也是持续进行的。大模型通过微调优化,可以具备长距离多步推理能力(Reasoning),能以极高的效率解决特定领域的复杂问题。智能化工作流是另一个重要趋势:在多任务、多模型协作的框架下,模型之间可以分布式协同,提高能效。我们将不断深入探索算子、调度和模型的优化,而模型之间的协调更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从而使多个专业化模型高效协作,完成复杂任务,为智能化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无限可能。

数字世界总是物理世界的反映,AI PC的发展和优化也同样源于现实需求和人们的创意并反映实际应用场景。AI PC的未来依赖于携手共创。英特尔积极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从芯片到平台、从硬件到软件、从模型到智能体的优化与协同,促进AI PC生态的繁荣发展。

2.jpg

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高嵩

在联想天禧生态伙伴大会上介绍英特尔与联想的AI PC共创之道

英特尔与联想的合作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日前,我们双方在联想天禧生态伙伴大会上展示了一年的合作成果,推出多代AI PC,包括共同研发的Aura AI“元启版”,并计划在CES 2025期间推出更多全新酷睿Ultra处理器驱动的新品。

公元前1048年,八百诸侯会于孟津(今洛阳东北),凝聚力量,为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展望2025年,AI PC将深度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开启智能化未来关键的“端侧钥匙”。英特尔将继续与广大生态伙伴合作,探索各种创新机会,推动AI PC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不仅把中国制造、而且把中国的创新也推向全世界。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7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6日,海尔迎来了创业40周年纪念日,以"进化有缘起 生态无边界"为主题的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纪念会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举行。

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纪念会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举行

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纪念会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举行

创业40年来,海尔坚定传承创业创新的精神,市场业绩持续韧性增长。此次大会重点总结回顾了创业40年来的发展成果,明确了未来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发展方向。同时,大会还为员工、生态方、创业元勋以及荣誉员工特别颁发了感恩荣誉,感谢他们为海尔创新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努力,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海尔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海尔40年发展史,是一部青岛海尔、世界海尔的跨越史;一部不负重托、胸怀天下的进取史;一部科技引领、不断超越的创新史;一部自以为非、自我革新的进化史。

三个"一":勇立潮头展现40年创新成果

海尔创业于被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的1984年,历经4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成长为如今全球知名的物联网生态企业。2024年海尔全球营业收入预计将突破4000亿元,创立至今,全球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4%,累计创造利润2986亿元。

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梁海山以三个"一"总结了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发展成果:一个全球化企业、一个世界级品牌、一个全球引领的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梁海山以三个“一”总结了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发展成果:一个全球化企业、一个世界级品牌、一个全球引领的管理模式

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梁海山以三个“一”总结了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发展成果:一个全球化企业、一个世界级品牌、一个全球引领的管理模式

一个全球化的企业,连续15年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

从1984年的青岛出发,海尔已经在40年的时间里进入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美国、日本、巴基斯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成为行业第一,欧睿国际数据显示,海尔已连续15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

如今,海尔的海外收入占到总营业收入的53%。海尔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全球市场覆盖能力,还有着强大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跨国运营专业能力,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海尔在全球4大洲、20个国家建立了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其中海外建立了15个工业园和60个工厂;打造了全球家电行业"首个"灯塔工厂,目前已有9座灯塔工厂和1座可持续灯塔工厂,成为全球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企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海尔在全球建立了10大研发中心,拥有2.4万名研发人员,链接了全球超过25万名行业专家,主导和参与发布国际标准109项,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坚持全球自主创牌,打造全球用户喜爱的本土化品牌。

自1991年产品批量出口开始,海尔就坚持以自主品牌进入海外市场。如今,在将消费者意见囊括在内的品牌价值榜单"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中,海尔已连续6年蝉联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这份在全球54个市场上调查了430多万名消费者,涉及超2万个品牌的权威榜单,证实了全球用户对海尔的认可。

世界级品牌应当有生生不息的特质和跨越周期保持正向增长的稳定性,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世界品牌500强"因其连年接续客观评测的长时间跨度而权威,它相对全面地覆盖了经济发展周期和企业成长周期。在这份榜单中,海尔连续21年上榜,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前三。而谷歌与凯度联合发布的"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中,海尔蝉联行业第一,连续8年稳居10强,贡献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生动样本。

海尔作为世界级品牌的引领,还体现在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级品牌战略上:推出高端品牌"卡萨帝",在中国超越欧美日韩家电品牌,连续八年蝉联高端家电TOP1;推出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已进入中国54万个家庭,每个月为用户提供超6亿次智慧生活服务;推出生态品牌"卡奥斯",全球首创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6年蝉联国家级"双跨"平台第一。

如今,全球生态品牌建设如火如荼,这一强调开放创新、用户需求导向、共创共赢的品牌新范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着"中国智慧"。

一个全球引领的管理模式,坚持人的价值最大化。

从2005年首次提出以来,历经19年日臻完善,人单合一模式已成为物联网时代引领的管理范式。

通过打破组织内部的"墙",让每个员工都直接面对用户创造价值,海尔成功转型为自组织、自驱动、自进化的生态型企业,并实现了人单合一模式在日本三洋白电业务、新西兰斐雪派克、美国通用家电和意大利Candy等的成功复制,打破了阐释跨国并购高失败率的"七七定律"。

从北美到欧洲,从亚洲到非洲,人单合一模式跨越企业、行业边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均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成效,在德国博世智能出行、富士通西欧、圣马力诺ASA、非洲西纳等公司,在信息通信技术、能源、零售、健康科技、数字服务、通用设备等47个行业得到复制,进一步验证了其普适性。

截至目前,全球已自发成立14个人单合一模式研究中心,75个国家和地区41.7万家企业会员在学习人单合一模式,8.2万家企业在实践。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海尔集团40年的奋斗历史五彩斑斓,他分享了自己对"缤纷海尔"的体会和期许:火红的海尔,在拼搏奋斗中走向辉煌;蔚蓝的海尔,在矢志创新中走向高端;绿色的海尔,在构建生态中走向未来。

三个海尔:持续进化锚定世界一流的生态力量

商业的海洋波谲云诡,能持续领航40年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进化有缘起 生态无边界》的主旨演讲中,用"三个海尔",即世界的海尔、进化的海尔、生态的海尔,回答了"海尔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将来要做什么"。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进化有缘起 生态无边界》的主旨演讲中,用“三个海尔”,即世界的海尔、进化的海尔、生态的海尔,回答了“海尔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将来要做什么”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进化有缘起 生态无边界》的主旨演讲中,用“三个海尔”,即世界的海尔、进化的海尔、生态的海尔,回答了“海尔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将来要做什么”

世界的海尔,既是海尔创业之初的梦想,也是海尔40年创业成果的呈现。

40年来,海尔认为"封闭在国内市场创不出真正的世界名牌,走出去有风险,不出去风险更大。",以创牌不贴牌的理念融入世界,毅然决然地走出国门,勇于在全球市场中创牌。海尔从1991年开始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先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最强大的对手"下棋",与最先进的技术硬碰硬,再进入东南亚、中东非等发展中国家,直到2016年,在海外市场才实现了盈亏平衡。

为了实现创中国人的世界名牌的梦想,海尔整整坚持了25年,从2016年到2020年,海尔很快达到海外代工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从2020年以后,品牌溢价的效应逐步展现。如今,海外市场中每10台中国品牌家电中就有6台以上是海尔。

为什么海尔能成为世界的海尔呢?

进化的海尔,既是海尔40年动态演进的过程,也是海尔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历经六个战略阶段的演变,海尔始终坚信"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每一次战略发展阶段的升级,都是在肯定上一阶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我革新,甚至在成功的时候否定自我,涅槃重生。

战略进化的同时,海尔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化,从自主管理班组、日清工作法,到"市场链流程再造",再到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海尔始终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如今,人单合一模式已经实现了从1.0到2.0的进化,以"零边界"为宗旨,将链群合约的生态组织升华为无穷进化的生态平台。

海尔坚持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在产品、场景、生态标准及管理模式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海尔牵头制定的109项国际标准,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联合海尔颁发了全球首张人单合一认证证书,开创了中国企业从接受国际标准认证到输出国际标准认证的时代。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进化成一个大型跨国集团,从传统的行业进化到开放的生态,海尔还在持续进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给经济、社会、文化等带来全方位的重构,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海尔也将迎来一次又一次战略、组织和机制的转型。

生态的海尔既是海尔发展的方向,也是海尔不断进化的土壤。

网络经济时代,所有企业都应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海尔顺应时代,积极构建生态系统,场景替代产品,生态"复"盖行业。在生态的理念下,海尔首创了场景品牌三翼鸟,链接了500多家生态资源方,为用户提供全屋智能场景解决方案。同时,海尔还催生了食联网、衣联网等新业态,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场景化体验。海尔生物则运用数字技术,在超低温冷柜物联网基础上,创新了血联网、疫苗网等生态。

为什么在海尔,生态产品会不断涌现?这是因为,海尔的创业生态也在蓬勃发展。为了让每个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分享价值,海尔创新了海尔集团创客合伙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简称"创客激励平台")。创客激励平台的任何制度设计,都满足了海尔集团层面100%的集体持股,也就是保持海尔集团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

目前,海尔集团已拥有超过15000名创客合伙人,创客合伙人的股份是动态的。创造价值的合伙人可以参与分红,若当年不能创造价值则不能参与分红,若违反企业规定或离开企业则股份清零,同时创客合伙人的股份不能继承,退休由公司收回。如今,海尔的创业平台已经面向全球创业者开放,汇聚了超过百万创业者、投资人和高校科研机构,创业成功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蓬勃向上的创业生态中,海尔聚焦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和大健康三个赛道,以无界生态构建了智能家电到智慧家庭再到智慧生活的智慧住居生态;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了数字经济的产业生态;以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三家上市公司为核心,构建了大健康产业生态。

周云杰表示,世界是海尔的舞台,进化是海尔的基因,生态是海尔的追求。今天的海尔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生态的海尔正持续探索,"未来十年,将是生态海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十年,也将是吐故纳新、披荆斩棘的十年"。他表示,要战略聚焦,建立起三个世界一流的产业生态:通过建立智能交互引擎,一端与用户零距离,一端与生态方零边界,打造极致效率、极致体验的世界一流智慧住居生态企业;迈向工业AI,打造智能交互新引擎,从供需两端发力,创建产业互联网生态;布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生物科技三大产业生态,成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领军企业。

为此,海尔要明确建立卓越运营的三大框架和建设五大生态能力。

周云杰表示,要建立卓越运营的三大框架:一是通过自组织实现分布式领导力;二是打造无边界的协作与创新的生态系统;三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无限互动与迭代优化。

同时他表示要做强五大生态能力:一是建设卓越科技创新能力,为生态海尔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二是构建强大的全球化运营能力,为生态海尔塑造强韧体魄;三是锻造高效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为海尔融入数字生态提供支持;四是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生态海尔创新提供健康发展保障;五是建立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更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为生态海尔提供战略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个转折:生态传承诠释韧性成长的基因

海尔的40年成长史,是一部脚踏实地的奋斗史,也是笃行于自主人、自组织、自进化迭代升级生态的漫漫之路。其间,三大转折点成为了这条路上的醒目注脚,从1984年重生的转折点,到2005年新模式转折点,再到2024年新引擎的转折点,海尔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今天的海尔。

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发表《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年永恒追求》的初心寄语

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发表《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年永恒追求》的初心寄语

"任何企业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会上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在《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年永恒追求》的初心寄语中,深入回顾了海尔40年如何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间,确定不同的发展思路,持续引领,他通过三大转折点诠释了海尔持续进化的内在动力。

重生的转折点,始于1984年12月26日,濒临倒闭小工厂崛起的转折点,源自创业创新精神,并由此植入海尔基因。

张瑞敏在1984年临危受命担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时,面对的是147万元的亏空和人心涣散的工厂。他上任的第一次变革,便是推出了包括"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在内的十三条厂规,这在当时代表着"活下去"的决心,也给了企业"活下去"的希望。

1985年,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有瑕疵的冰箱,不仅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也砸出了海尔对品质的执着坚守,更是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一次深刻反思和重塑。自此,创业创新精神如同一颗顽强的种子,深深植入海尔基因。张瑞敏表示,"所谓重生是不断重生,所谓崛起是持续崛起,没有创业创新精神不可能永远做下去。"

新模式的转折点,始于2005年9月20日,人单合一模式扬弃经典管理模式,是企业向生态蜕变的转折点。

面对"大企业病"难题,海尔扬弃经典管理模式,大胆推出人单合一模式。这一模式如同一把利刃,打破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重重边界,将员工从传统执行者角色转变为充满激情的创业者,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直面用户需求,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员工积极性被充分点燃,不再被动等待任务,而是主动出击,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内部创新活力如涌泉喷发,推动海尔向着生态企业大步跨越。

人单合一模式的创立是海尔管理哲学的一次重大创新,它标志着海尔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这一模式的实施使海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持续创新,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参考。

新引擎的转折点,始于2024年9月20日,新引擎是融入物联网的转折点,前提是进化出智能交互生态。

当下,传统产品经济和平台经济的引擎已无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产生驱动力。无边界、融合的生态经济成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形态。而人单合一从1.0进化到2.0,就是从"零距离"进化为"零边界"。

1.0是对科层制企业的颠覆,2.0是对行业的颠覆,也就是从1.0组织内的链群合约(自组织)到2.0的生态内链群合约(生态自进化的无边界组织)。开放、无边界的生态源源不断引入负熵,推动生态的自裂变、自进化。

"新引擎"就是形成一个有用户与各方合作者相互交互、融为一体的"智能交互生态"。自2024年9月20日人单合一2.0发布后,海尔以自主人、自组织生态为基石,构建智能交互生态。目前海尔内部已经涌现了多个优秀的"智能交互生态"案例。

例如,三翼鸟创造出智慧家庭的新引擎,链接了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服务、设计师及交付服务等在内的生态资源,形成一个无边界的生态方联合体,共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场景定制服务,同时也为生态各方创造增值。

卡奥斯创造出生态经济的新引擎,与奇瑞汽车携手打造的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重塑了产业生态,更开启了汽车行业个性化定制的新纪元。

卡泰驰创造出汽车生态的新引擎,需求侧通过1个线上平台+56个线下触点与用户交互,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供给侧链接再制造工厂、零部件供应商、内饰设计及检测服务等多元生态伙伴,通过拓宽服务边界和高效的资源配置,实现从用户需求收集到个性化定制方案落地的有效闭环。

海医汇创造出医疗行业的新引擎,携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等核心伙伴,通过构建一个高度协同、开放共享的智能交互生态系统,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重障碍,实现了从科研创新到临床应用的高速跨越。

海尔举行创业40周年纪念大会 擘画世界一流产业新生态

海尔举行创业40周年纪念大会 擘画世界一流产业新生态

海尔40载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启示,是中国企业涓滴汇海、百川向东的生动范例。海尔40年奋进历程,是中国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样本。如今,站在新起点,海尔将坚守创业创新精神,深化全球战略布局,构建无界生态,为中国企业出海打造可借鉴范式,为全球商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踏过千重浪,以无界生态创出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新海尔'!"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7日——盛密科技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于今日正式发布迷你电化学环氧乙烷气体传感器:mini ETO-100

该传感器顺利通过了全套严苛的性能验证。我们来看看它的各项性能。

1.png

响应曲线

2.png

3.png

上图是20只mini ETO-100传感器对环氧乙烷气体的响应曲线。

分辨率

4.png

上表是15只mini ETO-100传感器的测试结果,分辨率2倍STDEV在0.5 ppm以内。

线性

5.png

6.png

上图是20只mini ETO-100传感器分别入空气、20 ppm、40 ppm、60 ppm、80 ppm和100 ppm环氧乙烷气体的测得结果,在0~100 ppm量程范围内,线性判决系数R²为0.9995。

重复性

7.png

8.png

上图是20只mini ETO-100传感器分别6次通入40 ppm环氧乙烷气体的响应曲线,当输出稳定之后记录输出值,6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

高温高湿和高温低湿 

9.png

10.png

以上分是10只mini ETO-100传感器在45℃ 90%RH和50℃ 10%RH的环境下七天的灵敏度变化率,均小于8%。

交叉干扰

11.png

总结

mini系列环氧乙烷气体传感器(mini ETO-100)已具备:

亮点1:线性佳,线性判决系数R²为0.9995。

亮点2:更为短、小、轻、薄,更加适用于便携式和紧凑式多合一仪器仪表。

来源:盛密科技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硫化氢传感器在工业领域(如石油天然气行业、化工行业、污水处理行业、矿业行业)、环境检测领域(如室内监测和室外环境监测)、安全防护领域(如应急救援装备和个人防护设备)等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现一有硫化氢传感器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局限

一、现有硫化氢传感器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局限

现有硫化氢传感器主要有电化学和半导体类型两种,电化学传感器具备较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但其寿命较短、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而现有半导体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其他气体的干扰。

s三a
二、中科微感在硫化氢传感器上的技术突破

12月27日——中科微感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于今日正式发布MEMS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CM-B111S

1.png

2.png

01

高精度测量

测量范围 0.1 ppm -100 ppm。传感器采用了全新半导体纳米多层敏感薄膜材料技术优化的物理气象沉积工艺,对硫化氢响应良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仍能提供准确测量

02

优秀的抗干扰性

增强了对其他常见气体(如乙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了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够提供精准的监测数据,提升可靠性。

03

小型化,长寿命

尺寸小巧,仅为 2.75×1.85×1.10 mm³,且采用高耐久性材料和优化设计,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s三a
三、性能测试彰显传感器可靠性

该传感器依托下图所示的标准模组,已经成功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性能验证,现已具备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其各项性能指标。

3.png

 1、响应特性

如图所示为我司敏感材料对硫化氢的响应特性曲线,均在我公司的标准试验条件下测出。纵坐标表示传感器电阻比 Ra/Rg,Rg与Ra的定义如下:

Rg = 各种浓度气体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Ra = 洁净空气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4.png

图1 传感器响应图

说明:传感器最低能够检测到0.1 ppm,且对硫化氢响应高。

2、选择性测试

如图所示为我司敏感材料对不同气体的响应特性曲线,均在我公司的标准试验条件下测出。纵坐标表示传感器电阻比 Ra/Rg,Rg与Ra的定义如下:

Rg = 50 ppm气体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Ra = 洁净空气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5.png

图2 不同气体响应对比图

说明:图2为我司传感器对VOC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硫化氢的响应对比图,由图可见我司传感器对硫化氢的选择性高且抗干扰性强。

3、响应时间

如图所示为我司传感器经过预处理后,静置于洁净的空气环境中达到稳定输出后,迅速放入设定浓度的测试腔内,达到该设定浓度63%和90%对应的输出值时,计算其阶跃响应时间值。纵坐标纵坐标表示传感器电阻比 Ra/Rg,Rg与Ra的定义如下:

Rg = 1 ppm硫化氢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Ra = 洁净空气中的传感器电阻值

6.png

图3 传感器响应速度

说明:图3为我司传感器进行ppm硫化氢测试时响应速度,当传感器模组的浓度输出到达设定浓度的63%时仅需要s到达设定浓度的90%时需30 s传感器响应速度快

4、硫化氢浓度标定(表1)

7.png

说明1为我司传感器模块在不同浓度硫化氢下浓度输出,浓度输出偏差<10%

5、混合气测试

将我司传感器模块放入腔体中,依次注入5 ppm乙醇,5 ppm一氧化碳,5 ppm硫化氢,监测传感器浓度输出。

8.png

图4 传感器模块在混合气中浓度输出

说明:图4为在密闭腔体中依次注入5 ppm乙醇,5 ppm一氧化碳,5 ppm硫化氢时传感器的浓度输出,5 ppm乙醇以及5 ppm一氧化碳时浓度输出都为0,在注入5 ppm硫化氢时模块浓度输出为4.35 ppm由此可见我司传感器在混合气中依旧能准确输出浓度

6、传感器寿命测试

将我司企业标准,传感器通电后放入恒温恒湿箱中,控制温度为85℃,湿度为85%RH,老化240 h后取出。静置1天后通电6 h进行测试,监测传感器性能的前后响应对比。

9.png

图5 双85测试前后响应电阻对比图

明:5为传感器进行85测试前后响应电阻对比图,可以由图可见测试前后电阻变化不大,可以得出双八五240个小时(理论寿命10年)响应偏差<5%。

7、实验结论

我司硫化氢传感器对硫化氢响应良好且对VOC气体有一定抗干扰性,响应速度快且恢复时间短。

s三a
四、未来展望

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技术突破,中科微感硫化氢传感器在性能上取得了优异的效果。现如今,这款传感器不仅拥有卓越的高精度和长寿命,对硫化氢的选择性高且抗干扰性强,还具备快速响应、高灵敏度等突出优势,确保了在复杂环境下仍能够稳定运行。中科微感硫化氢传感器的技术进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为精准和高效的监测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推动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来源:中科微感科技有限公司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存储研究分析师机构Coldago Research发布2024年全球文件存储报告(Coldago Research Map 2024 for File Storage)和对象存储报告(Coldago Research Map 2024 for Object Storage),华为均位居领导者象限,成为中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厂商。

1.png

华为位居Coldago Research 2024《文件存储报告》和《对象存储报告》「领导者」象限

Coldago Research Map是存储领域全球性研究报告,系统考察存储业界技术创新和趋势、市场份额与生态合作关系等,从而对关键存储厂商进行排名,给企业用户提供采购参考。在文件存储报告中,华为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与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凭借卓越技术创新与优异市场表现,在 “企业文件存储”和“高性能文件存储”两个子类位居领导者。

2.png

Coldago Research 2024文件存储报告

在对象存储报告中,华为凭借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卓越的产品能力,首次成为领导者。

3.jpg

Coldago Research 2024对象存储报告

文件存储与对象存储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Coldago的分类中,文件存储又分为企业文件存储和高性能文件存储。

其中,企业文件存储关注研发、生产、办公类文件共享,如半导体EDA仿真、金融数据交换平台、运营商话单系统、分布式新核心容器平台等应用,这部分应用大多产生海量小文件,对性能、可靠性、数据安全及权限管理均有较高的要求。而高性能文件存储凭借其优秀的目录层次管理、多用户共享能力、卓越的并行文件系统性能、广泛的POSIX接口兼容性与强大的文件一致性,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数据共享访问的科学计算、模拟仿真、媒体编辑等领域中。

此外,对象存储则得益于扁平化的数据结构、丰富的元数据定义、标准的RESTful API接口,数据检索高效、扩展性出色、访问便捷、管理灵活,成为处理对象原生应用、高级数据分析与备份归档等工作负载的理想之选。

华为OceanStor存储已进入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服务于金融、运营商、制造、医疗、政府与公共事业等行业客户。未来,华为将坚持创新,在使用和管理效率、存储性能、可靠性和绿色低碳等方面持续投入,成为千行万业数据基础设施的优先之选。

来源:华为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5日,纵行科技正式推出了新升级版ZT1826芯片,这一里程碑式的创新成果不仅标志着窄带通信技术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覆盖能力,引领着窄带通信探索前所未有的新领域,特别是对通信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效率有着极高要求的行业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电网、无网通信等多个关键领域。

一、国产替代

12月3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以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声明:

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

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确保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成为了我国出口管制政策的重要目标。商务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明确了对美国出口相关两用物项的管制措施,彰显了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决心和行动。在此背景下,纵行科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出全新纯国产、远距离窄带通信芯片——新升级版ZT1826,该芯片不仅具备卓越的性能,在多个场景更是某款进口芯片的唯一国产替代。

二、新升级版 ZT1826 芯片独特功能优势

新升级版ZT1826芯片是纵行科技在LPWAN2.0领域的重要成果,其前身ZT1826芯片已在“2023年度最具潜力IC设计企业奖”评选中崭露头角,荣获了年度“硬核芯”大奖。原ZT1826灵敏度高达-149dBm,支持速率范围20bps-200kbps,不同功耗模式,低至微安级,适用于25-1020MHz无线应用,能够满足物流管理、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等多种物联网场景。

新升级版ZT182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多项功能,不仅支持双向Advanced M-FSK®通信,并展现出“工业级性能、 更宽速率范围、软件定义可编程”的独特优势。

  • HARQ功能:该芯片引入了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新功能,通过智能重传机制,显著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灵敏度可以提升6dB,特别适用于工业等复杂环境下的数据传输。

  • Advanced PSK功能:芯片引入新的调制技术DPSK,即差分PSK调制,支持BPSK,QPSK和8PSK调制和解调,100kHz带宽最高可以传输300kbps速率。典型的100kHz带宽QPSK调制速率100kbps,灵敏度可以到-110dBm。该技术同样继承了Advanced M-FSK可扩展技术,可以根据带宽、调制方式参数选择不同

    速率以适应各种场景需求。

  • 支持语音传输功能:芯片采用灵活的‘DSP+ASIC’架构,软件定义可编程,支持DSP核直接编码调制音频信号,可广泛用于对讲机、无线麦克风等语音通话和音频传输场景。在对讲机场景中,芯片支持典型速率9.6kbps(灵敏度达-125dBm@PER=1%),实现语音流畅通话的同时让声音传输更远;在无线麦克风场景中,支持音频高音质高速(最高速率支持300kbps)加密传输。

1.png

三、广泛的行业应用前景

  • 工业级应用:针对工业领域的特殊需求,新升级版ZT1826芯片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其灵敏度高达-149dBm,支持更大速率范围20bps-200kbps,以及不同功耗模式,低至微安级,完美适用于25-1020MHz无线应用。使其成为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无线数据采集等低功耗无线小数据采集及控制领域的理想选择。

  • 电网/新能源:在电力物联网领域,新升级版ZT1826芯片的应用显著增强了电力设备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的能力,进而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与安全性。针对电力物联网中的低压配电、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物联这三大关键环节,开发了专用的协议和系统设备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该芯片在无信号区域能够为电力线路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有效满足国产替代需求。

  • 无网通信/语音对讲:在无网通信领域,新升级版ZT1826芯片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对讲机行业,该芯片支持典型速率9.6kbps(灵敏度达-125dBm@PER=1%),确保了语音通话的流畅性,并显著延长了声音传输距离,使得对讲机在应急通信、调度指挥等场景下表现更为卓越。此外,在手机无网通信方面,ZT1826 Plus芯片的应用让手机即便在无网络覆盖或网络状况不佳的野外、登山等环境中,通过点对点或局部网络的方式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从而有效确保了通信数据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

  • 星地通信: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星地通信领域对低功耗、远距离通信芯片的需求愈发迫切。该芯片的应用,能够助力地面设备采集数据,并通过低轨卫星通信,在四百公里乃至更远的距离上,实现卫星与地面设备间稳定且高效的通信连接。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产替代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项核心战略。纵行科技推出的新升级版ZT1826芯片,凭借其性能与功能的显著提升,能够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不仅是对这一国家战略的有力响应,更是对国产芯片产业崛起的重要推动。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芯片将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纵行科技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进程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开创国产芯片产业的美好未来。

来源:ZiFiSense纵行科技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VG SG Evo是一款用于进行天线球面近场测试和OTA测试的多探头阵列测试系统,独特的设计得益于拱形环中的精密定位机制,可实现无限采样。

图片1.jpg

SG EVO凭借其模块化设计,在多样化应用中脱颖而出。您可以根据设备测试(DUT)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选择合适的尺寸、频段和定位器,以适应DUT的重量。

无论是关注电信、航空航天,还是其他高精度应用,SG EVO都能无缝适应,提供快速、精确的测量,覆盖广泛的频率范围。让您尽享为现代无线连接需求设计的系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SG Evo

为了测试5G大规模MIMO BTS、卫星及地面终端天线等大型、重型天线,MVG设计出用于进行天线球面近场测试和OTA测试的多探头阵列测试SG Evo系统。SG Evo的拱形环采用了MVG无限采样专利技术。

MVG的无限采样专利技术通过对DUT定位器或探头阵列进行轻微的机械旋转来创造额外的虚拟探头。由于SG Evo系统在拱形环中整合了无限采样定位功能,无需在多重采样时倾斜被测设备,即使在测试重型被测设备时也避免了被测设备和方位角定位器的重力偏转。

此外,无限采样技术通过旋转加上探针阵列的额外电子扫描,引入了更多的数据收集点,形成了完整的测量球面,从而获得了精确的分析能力。因此,SG Evo系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给出精准的天线性能测试结果。

SG Evo的模块化设计还为其架构带来了灵活性:探头阵列拱形环和定位器模块的尺寸可以根据被测设备的典型尺寸和重量来确定,还可以根据被测频率 (400 MHz至50 GHz) 选择多套探头。凭借MVG无限采样专利技术和这些主要特性,SG Evo能够以快于传统测试方法10-100倍的速度进行精准测试和测量。

图片2.jpg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紫光展锐正式推出基于RTOS系统的旗舰产品W337,它拥有丰富特性和超低功耗,进一步壮大紫光展锐的智能穿戴产品组合,面向中高端和广阔的智能穿戴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1.jpg

性能卓越,成就强悍RTOS穿戴芯

双核CPU架构

紫光展锐W337基于RTOS系统首创双核CPU架构,可根据系统的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功耗,当系统负载较低时,降低一个或两个核心的频率和电压。由于有两个核心分担负载,每个核心的发热相对较低,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整体的散热需求。双核架构更好地实现了负载均衡,将任务灵活分配到两个核心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增强。

集成独立3D GPU

3D GPU有着优异的并行处理能力和专门的图形渲染功能,能够渲染出高度逼真的三维图像,大幅提升了图像渲染、图像特效、纹理处理、光影效果、抗锯齿等图像数据的速度和效果,为用户提供更生动直观的视觉体验,并提升了整体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3D GPU 还拥有丰富的开发工具和库,方便开发者快速构建高效、稳定的图形图像应用。

性能翻番,响应更快

紫光展锐W337配置双核A53,主频最高1.4GHz,相较上一代单核CPU性能翻番。展锐W337采用了软件多核调度优化技术,使核心间数据交换和协调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拥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高扩展性,高度集成

紫光展锐W337的双核系统提供了更多的计算资源,支持多任务运行,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更简易便捷。在双核的调度支撑下,W337支持视频通话与即时聊天,在视频录制和视频播放等通信与多媒体场景应用并发使用时,仍能流畅运行。展锐W337拥有超高的集成度,集成了双核CPU、GPU、ISP、Display、Video、Audio、WCN和安全模块,Memory采用SiP封装。

支持高清双摄

紫光展锐W337支持前后真双摄,ISP 算法升级到4.0版本,在色彩、曝光上的处理上更准确,细节纹理和噪点处理更精细,同时支持720P video 录像和人脸识别,让视频录制更清晰、生动。

持续构筑RTOS穿戴生态,丰富应用

紫光展锐W337 是当前穿戴平台里RTOS系统的旗舰产品,紫光展锐穿戴RTOS平台有着轻量化的系统内核,可赋予终端产品超长续航优势,且支持喜马拉雅、支付宝、百度云应用等,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可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独立、更持久、更智慧、更友好的穿戴体验。

紫光展锐W337在保持RTOS低功耗的优势同时,带来媲美安卓系统的丰富体验,为中高端和海量的智能穿戴市场带来先进技术解决方案,W337在今年7月已经实现量产。

截至目前,紫光展锐根据不同市场和用户群体需求,已形成基于安卓OS系统的Smart Watch系列,以及基于展锐RTOS系统的RTOS Watch系列(见下图)。搭载紫光展锐穿戴芯片的终端已广泛应用在儿童、青年和老人全年龄段用户群体。

2.jpg

新紫光、新展锐、新征程、新未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秉承“专业、共赢、奋斗”的价值观,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以高质量产品和创新性解决方案,为全球产业和客户创造价值,用芯成就美好世界。

来源:紫光展锐UNISOC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49.html-0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4年度的《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报告》,报告显示,华为云入选挑战者象限。

华为云入选Gartner®云数据库挑战者象限

华为云入选Gartner®云数据库挑战者象限

Gartner的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报告,对全球公认的云数据库产品供应商在"愿景完整性"和"执行能力"两个关键维度的表现进行了评估,将帮助数据和分析领域的决策者做出正确的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当前,华为云数据库已覆盖全球33个区域、96个可用区。GaussDB、GaussDB(DWS)、TaurusDB、GeminiDB和MRS作为华为云数据库的旗舰产品,凭借其创新的架构设计、软硬件全栈的深度协同,以及在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安全性方面的卓越技术能力,为行业客户提供了覆盖全场景的云数据库服务,安全、可靠、高效,让企业上云无忧。

在未来数字化加速创新和突破的道路上,华为云数据库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深耕根技术,帮助各行各业构建更优质、更敏捷高效的智能数据底座,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云数据库管理系统魔力象限内容,https://www.gartner.com/reprints/huawei-technologies-ltd---cloud-bu?id=1...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数智化时代来临,工业领域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孪生技术则是推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之一。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软件之花"的仿真软件,也愈发成为工业制造走向智能和绿色的关键支撑。近日,软通动力正式发布天枢iSSMeta2024数字孪生仿真平台,为智能制造和工业革新带来了实用"利器"。

软通天枢iSSMeta2024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天枢aPaaS数字孪生底座V3.0和天枢 FSim工业过程仿真软件V1.0,通过渐进式自动建模、孪生底板编辑器、工业机理模型分析与开发、智能孪生体标准仿真对象、过程仿真引擎五大升级,以及将 AI 引擎、多模态大模型、孪生智能体以及智能技术框架深度整合,展现出的卓越创新融合特性,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高效的数字孪生能力底座与高效率流程仿真软件。

天枢数字孪生底座平台aPaaS

天枢数字孪生底座平台aPaaS是一款数字孪生底座操作系统,具备实时渲染、模型资源调度与管理、场景编辑、事件编辑、仿真后处理等核心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低成本开发数字孪生体或数字孪生应用。本次升级后,能够支持多尺度模型无缝渲染、缩放、编辑,多模态的场景构建生成和高精度实时渲染,以及大幅提升了渲染效率。同时突破性地实现了单张照片生成三维模型,厘米级的模拟精度,动态实时同步仿真数据和同步模拟仿真物理特性,以及扩充海量数据的并行生成的能力。平台组件模型库扩充到了近1500套,可实现灵活搭建数字孪生工厂、园区等和进行数字孪生应用开发。

本次升级,标志着天枢iSSMeta从第一代的编码式数字孪生、第二代的蓝图式数字孪生,发展到了描述式数字孪生。

  • 渲染能力升级。采用实时光线追踪技术融合深度学习技术与高斯泼溅技术实现渲染引擎升级,在主流显卡上同屏渲染能力可达 200,000,000 tri/fps。

  • 建模升级:基于少量照片实现语义分割、分类可进行自动构建可编辑模型和对大规模倾斜摄像模型进行自动化处理,模型成本低至17,500/km²。

  • 物理引擎升级:实现了更高效的动力学解算,可对物理世界对象的物理规律进行更加实时的同步,解算效率可达3.7x1015N/s。

  • 组件库对象更新:新增了对工业标准组件库的支持,可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新版本组件库达到了1,476。

天枢FSim工业仿真软件V1.0

天枢FSim工业仿真软件是以数字孪生底座为载体的面向工业生产过程的仿真平台、过程动态模拟优化和实时动态仿真系统平台。其采用融合AI Agent + LLM的最新架构,基于对机理建模、数字智能体、仿真全流程仿真引擎的深入研究,打造了快速构建与定制数字化仿真工厂、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深入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基于智能孪生体的仿真对象、完备的机理模型管理体系、工艺流程仿真与优化等核心功能,可帮助用户实现工业全流程、产线布局、资源管理模拟与优化的仿真验证,仿真产能规划,仿真资源调度与优化调配等,推动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该软件构建了过程仿真引擎、机理模型库及工具、事件规则调度引擎三大核心能力。

  • 过程仿真引擎:采用离散建模、连续建模、混合建模等核心技术结合数学运动规律打造的面向多物理场的过程仿真引擎,支持最小仿真步长0.005秒,128 核心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环境下支持3200个设备最高8万事件计算数。仿真对象已具备50 种生产设备、30 种物流设备、20 种仓储的模型数量;10 层的模型层级结构,覆盖工厂整体布局、车间、生产线、工作单元到单个设备层级化管理。支持虚拟指令集的端侧的GPU的仿真计算和仿真任务端云分层仿真计算。

  • 机理模型库及工具:打造了一套面向工业机理模型开发、集成、监管一体化标准的服务,支持C、python、matlib、Octave等7大类技术栈的机理模型开发,提供标准调度协议的机理模型封装融合,支持基于Http协议机理模型Plugin组件快速发布,以及机理模型的发布使用调度等全生命周期内深度监管。

  • 事件规则调度引擎:以提供科学计算及知识包的方式支持工业复杂机理模型内部流程与算法自定义封装。规则引擎中提供了决策集、决策表、交叉决策表(决策矩阵)、决策树、评分卡、决策流等多种类型的业务规则设计工具,采用业内主流的纯浏览器编辑模式,让业务人员也可轻松上手开发业务规则。

场景应用方面,天枢FSim工业仿真软件面向制造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物流仓储等行业领域,提供涵盖虚拟工厂构建、生产计划、流程优化、质量管控、设备管理及能耗成本优化等多方面应用,助力客户数智化升级。

下一步,软通动力将重点聚焦数字仿真工厂与生产仿真领域,持续深化 AI 与孪生仿真在智能软件架构及产品体系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全力夯实工业制造全链条、全方位的底座平台根基。在天枢生态能力驱动上,将全面以工业仿真引擎为核心,与更多机理科学模型进行融合,持续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应用。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75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