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0日消息,周三美股盘前荷兰光刻机制造商阿斯麦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为35.34亿欧元,净利润为6.95亿欧元,均高于市场预期。虽然公司预测的第二季度业绩不及分析师预期,但阿斯麦称,今年第二季度芯片制造设备的市场需求超过供应量,因此上调长期营收预期,维持今年20%的营收增幅和55台极紫外光科技的产能预期不变。

1.jpg

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表示:“我们继续能看到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高于目前产能。”“根据需求和增加产能的计划,我们预计将重新考量2025年的业绩情况和未来增长态势。我们计划在下半年发布最新消息。”

阿斯麦称,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共售出9台最新款极紫外光刻机。这种机器可以蚀刻更小电路,从而提高芯片容量和处理速度。

此前阿斯麦为加快光刻机交付速度,决定推迟进行设备测试,对当季利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之公司预测的第二季度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短期内影响到市场对阿斯麦股价的乐观情绪。

公司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Roger Dassen)表示,第二季度并未将8亿欧元应收未收账款计入当季营收预期。他说,“我们预计第二季度末的出货量将超过第一季度末。”

达森还提到劳动力、零部件、运费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如果要量化的话,我认为今年总体毛利率可能会增长1%左右。”

2.jpg

达森表示,由于和供应短缺相关的服务费用上涨、航运走廊和燃料价格变化造成的运输成本飙升,以及劳动力市场“非常激烈”的竞争,公司面对的通胀压力正在加大。

达森透露,与2020年相比,目前阿斯麦极紫外光刻机的产能增加了一倍。“所以到2025年将能生产70多部极紫外光刻机。”

目前阿斯麦垄断极紫外光刻机市场。去年公司为加快交付速度,选择跳过在自家工厂完成的一些最终测试。这意味着客户可以更快拿到机器,但公司第一季度不得不推迟确认约20亿欧元的设备销售账款。

阿斯麦的客户有三星电子和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其与日本尼康公司在用于生产更成熟芯片的深紫外光刻机领域存在竞争关系。

今年3月份芯片交货期升至新高。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3月份芯片交货期又增加了两天时间,已经达到26.6周。

荷兰国际集团(ING)驻阿姆斯特丹分析师马克·海瑟林克(Marc Hesselink)表示:“在订单非常充足和产能持续上升的双重因素支持下,已经看出明年情况会很好。”海瑟林克表示,他认为整体情况不会改变,“未来数年市场需求仍将很高”。

自今年年初以来,阿斯麦股价已经下跌约22%,衡量科技股的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同期下跌了23%。(辰辰)

来源:网易科技

围观 9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利用纳米技术,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新设计的神经形态电子装置,赋予微型机器人以彩色视觉。

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人工视觉设备,该设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垂直堆叠结构,可以实现更大的颜色识别深度和微观层面的扩展。这项新的研究报告于2022年4月18日发表在顶级期刊ACS Nano上。

1.jpg

这项工作是朝着为微型机器人开发一个微尺度相机迈出的第一步,说明了构建这种新型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可行性,并强调了微型化。团队利用纳米技术为仿生人工视觉装置奠定了基础,该装置使用合成方法来模仿生化过程。

为微型机器人开发一种微尺度的照相机,可以让机器人进入目前手段无法触及的狭窄空间,并在医疗诊断、环境研究、制造业、考古学等方面开辟新的前景。这种生物仿生"电眼"推进了颜色识别,这是最关键的视觉功能,在目前的研究中,由于普遍的颜色传感设备难以降级,因此错过了这个功能。

传统的颜色传感器通常采用横向的颜色传感通道布局,消耗了大量的物理空间,而且提供的颜色检测精度较低。研究人员开发了独特的堆叠技术,为硬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德瓦尔斯半导体赋能的垂直色彩传感结构提供了精确的色彩识别能力,可以简化人工视觉系统降维的光学镜头系统的设计。

这种图像传感器架构所实现的新功能全部取决于近年来范德瓦尔斯半导体的快速进展。与传统的半导体,如硅相比,研究人员可以精确控制范德瓦尔斯材料的带状结构、厚度和其他关键参数,以感知红、绿、蓝三种颜色。

范德瓦尔斯半导体授权的垂直颜色传感器(vdW-Ss)代表了一类新出现的材料,其中各个原子层通过弱的范德瓦尔斯力结合在一起。它们构成了发现新物理学和设计下一代设备的最突出平台之一。

来源:cnBeta.COM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特斯拉汽车今天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87.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3.89亿美元相比增长81%;净利润为32.8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4.64亿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1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38亿美元,同比大增658%。

1.png

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从而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逾4%。

第一季度业绩:

在截至3月31日的这一财季,特斯拉汽车的净利润为32.80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4.64亿美元。特斯拉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3.18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2.86美元,这一业绩远好于去年同期。2021财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38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0.39美元。

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特斯拉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调整后净利润为37.3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调整后净利润为10.52亿美元,同比大增255%;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为3.22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为0.93美元,同比大增246%,这一表现远好于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25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将达2.26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87.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3.89亿美元相比增长81%,也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25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将达178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来自于汽车相关业务的总营收为168.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0.02亿美元相比增长87%,与上一季度的159.67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其中,来自于汽车销售业务的营收为155.1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81.87亿美元,而上一季度为150.25亿美元;来自于出售汽车碳排放积分的营收为6.7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18亿美元,而上一季度为3.14亿美元;来自于汽车租赁业务的营收为6.6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97亿美元,而上一季度为6.28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来自于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为6.1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94亿美元,而上一季度为6.88亿美元。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来自于服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为12.7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8.93亿美元,而上一季度为10.64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毛利润为54.6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2.15亿美元相比增长147%,而上一季度的总毛利润为48.47亿美元;总毛利率为29.1%,与去年同期的21.3%相比上升779个基点,而上一季度的总毛利率为27.4%。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汽车相关业务的毛利润为55.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85亿美元相比增长132%,而上一季度为48.82亿美元;毛利率为32.9%,与去年同期的26.5%相比上升636个基点,而上一季度为30.6%。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运营利润为36.0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5.94亿美元相比增长507%;运营利润率为19.2%,与去年同期的5.7%相比上升1349个基点。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营收成本为132.9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81.74亿美元。其中:

- 汽车销售业务的营收成本为109.1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4.57亿美元;

- 汽车租赁业务的营收成本为4.0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60亿美元;

- 汽车业务的整体运营成本为113.22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6.17亿美元。

- 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成本为6.8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95亿美元;

- 服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成本为12.86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9.62亿美元。

2.jpg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运营支出为18.57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6.21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为8.6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66亿美元;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9.92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10.56亿美元;重组及其他支出为零,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重组及其他收入为1.01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现金为39.95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现金为16.41亿美元,同比大增143%。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17.6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3.48亿美元相比增长31%。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22.2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自由现金流为2.93亿美元,同比大增660%。

截至第一季度末为止,特斯拉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75.05亿美元,与截至2021财年第一季度末的171.41亿美元相比增长2%,与截至2021财年第四季度末的175.76亿美元相比略微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还在财报中披露了各种车型的产量和交付量数据。报告显示,Model S和Model X车型第一季度产量为14218辆,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0辆;交付量为14724辆,与去年同期的2030辆相比增长625%。Model 3和Model Y车型第一季度产量为291189辆,与去年同期的180338辆相比增长61%;交付量为295324辆,与去年同期的182847辆相比增长62%。

整体而言,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的总汽车产量为305407辆,与去年同期的180338辆相比增长69%;总汽车交付量为310048辆,与去年同期的184877辆相比增长68%。

另外,截至2022财年第一季度末,特斯拉汽车运营中的租借汽车总数量为128402辆,与截至2021财年第一季度末的83032辆相比增长55%。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的全球汽车库存(供应天数)为3天,与去年同期的8天相比下降63%。

前景展望:

在汽车产量方面,特斯拉汽车表示,该公司计划尽快扩大其制造能力。特斯拉汽车预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该公司的汽车交付量将可实现50%的年均增长,而增长率将取决于设备能力、运营效率以及供应链的能力和稳定性。随着供应链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该公司自己的工厂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况可能会在2022年的剩余时间里持续下去。

3.jpg

在现金问题上,特斯拉汽车表示,该公司拥有足够的流动性来为其产品路线图、长期产能扩张计划和其他费用提供资金。

在利润问题上,特斯拉汽车表示,虽然该公司还在继续实施创新以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该公司的硬件相关利润将伴随着软件相关利润一起加速增长。

在产品相关问题上,特斯拉汽车表示,奥斯汀和柏林“超级工厂”的生产速度将受到许多新产品和制造技术在这两座新工厂的成功推出的影响,同时还将受到与供应链相关的持续挑战的影响。该公司指出,工厂提高产能需要时间,奥斯汀工厂和柏林-勃兰登堡工厂也不例外。特斯拉汽车还称,该公司在CyberTruck电动皮卡的产业化方面正在取得进展,目前计划在奥斯汀工厂生产这种车型,但在此之前需要先提高Model Y车型的产量。

股价变动:

当日,特斯拉汽车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下跌50.95美元,报收于977.20美元,跌幅为4.96%。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三晚上6点12分(北京时间周四早上6点12分)的盘后交易中,特斯拉汽车股价上涨42.30美元,至1019.51美元,涨幅为4.33%。过去52周,特斯拉汽车的最高价为1243.49美元,最低价为546.98美元。

来源:新浪科技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研究人员正在开拓一个名为图像组学的新研究领域。顾名思义,图像组学使用机器学习,从生物体的照片和视频中提取生物数据。他们最近开始与研究印度豹子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算法比较豹子妈妈和孩子的斑点模式。

图像现在已经成为最丰富的信息来源。研究人员把这项技术比作显微镜的发明,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野生动物的完全不同的方式。在TDAI名为Wildbook的开源平台(帮助野生动物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照片)的基础上,该团队现在正专注于人工智能方法。这些程序使用现有的内容来生成有意义的数据。

1.png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正试图分析众包图像,使人类可能自然错过的生物特征变得可计算,如鱼鳍的弧度或豹子的斑点。这些算法扫描了网上公开的豹子图像,从社交媒体到数字化的博物馆收藏。简单地说,这些算法"量化了相似性",她说。其目的是帮助野生动物研究人员克服数据不足的问题,最终更好地保护面临灭绝风险的动物。

该平台从监督学习开始,使用"比Siri更简单"的算法来计算图片中的动物数量,以及图片的拍摄地点和时间,这可能有助于人口数量等指标。人工智能不仅能以比雇人更低的成本做到这一点,而且速度也更快。2021年8月,该平台自动分析了1700万张图片。人工智能可以扫描人类可能会错过的特征,比如虎斑蛾翅膀的颜色范围。2022年3月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眼无法区分雄性多态木虎蛾的基因型,但具有紫外线敏感性的蛾子视觉模型可以。

2.png

该团队正在实施算法,创建有图案动物的像素值,如豹子、斑马和鲸鲨,并分析那些像素值变化最大的热点,这就像比较指纹。拥有这些指纹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在没有GPS项圈的情况下非侵入性地追踪动物,对它们进行计数以估计种群数量,了解迁移模式等等。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Windows Server Build 25099 最新预览版公布,微软官方还放出了 ISO 和 VHDX 镜像。不过和以往相同,微软官方并未提供更新日志,因此尚不清楚有什么新的功能和改进。

1.png

微软再次表示,品牌还没有更新,在预览版中仍然是 Windows Server 2022。此外,微软鼓励 Insider 试用 Windows Server Vnext Datacenter。Azure 版在 Azure 上提供 Microsoft Server Operating Systems Preview。

该版本确实有一个已知问题,但已经标记为“已解决:修复了 ISO 镜像创建的 Gen 2 VMs 无法启动”。可供下载:

● Windows Server VNext Preview 的 ISO 镜像格式支持 18 种语言,而 VHDX 格式仅支持英文

● Microsoft Server Languages and Optional Features Preview

● Windows Admin Center 2110.2 Preview

Keys:密钥仅限于预览版

● Server Standard: MFY9F-XBN2F-TYFMP-CCV49-RMYVH

● Datacenter: 2KNJJ-33Y9H-2GXGX-KMQWH-G6H67

如何下载:

已注册用户直接访问 Windows Server Insider Preview页面进行下载。如果你还没有注册,可以访问 Windows Insiders for Business 门户网站查看GETTING STARTED WITH SERVER 。

直接下载链接:

● 德语: Windows_InsiderPreview_Server_vNext_de-de_25099.iso

● 英语: Windows_InsiderPreview_Server_vNext_en-us_25099.iso

● 英语 VHDX 格式: Windows_InsiderPreview_ServerStandard_en-us_VHDX_25099.vhdx

● Sprachpaket: Microsoft_Server_InsiderPreview_LangPack_FOD_25099.iso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联合云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为追求会议室升级的企业带来更高层次的直观易用及无缝连接的视频会议协作体验

Jabra日宣布与联想合作推出针对终端客户的联合云视频会议解决方案,用户只需简单一按,即可为会议室带来直观易用、快捷和无缝连接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包括Jabra创新的180°全景4K即插即用视频解决方案Jabra PanaCast 、PanaCast 50以及Speak 710高保真扬声器,搭载联想ThinkSmart Core套件或ThinkSmart Hub产品。ThinkSmart Core套件由ThinkSmart Core 和 ThinkSmart Controller组成。ThinkSmart Core针对提升业务生产力和协作而优化,并预载了 Microsoft Teams Rooms,以协助员工随时随地进行与不同伙伴保持联系和分享工作相关资讯;而ThinkSmart Controller则是一个 10.1寸10点触控高清显示屏,让用户轻松开始及控制会议,以及与远端同事共享内容以一起协作。

1.jpg

Jabra x 联想 联合会议解决方案

Jabra PanaCast 50及ThinkSmart Core套件汇集了数码协作领域两大知名品牌的最佳技术,把最好的视频及话音设备整合为一个简单易用套装,为会议室设置定下全新标准。今后,视频会议及协作将变得毫不费力。

制定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新标准

Jabra与联想的联合解决方案为视频会议带来新标准,是灵活工作及现代会议室的理想解决方案,让用户不论在家、办公室或任何地方工作,只需简单一按即可与团队协作。

Jabra PanaCast 50是全球首个支持"新常态"的智能音视频一体机。其180°视野让用户纵使在空间不大的会议室仍能保持社交距离。同时,PanaCast 50 更将可担当会议中的"导演",能够根据会议情况自动调整镜头,从而提供完全身历其境且反应灵敏的远程会议体验。

2.jpg

Jabra PanaCast 50

3.jpg

Jabra PanaCast 50

联想专门设计的ThinkSmart Core配备第11代Intel® Core™ vPro® 处理器,更备有可支持多款音效及视频配件的端口,以及整合式线缆管理,可支持任何会议室设置。低调且时尚的设计更使该设备可随意放于会议室的任何位置。

ThinkSmart Controller拥有10.1吋10点防眩光、防污触碰屏幕;而简单易用的Microsoft Team界面使其成为会议及协作的最佳选择,让用户不论身在何处都能轻松展开及控制会议以至分享内容,让团队协作变得更轻松。ThinkSmart Controller更内置红外线感应器,可在与会者进出会议室时自动启动或关闭系统。

4.jpg

ThinkSmart Core + Controller

香港区域经理兼大中华区视频协作总监黎卓延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联想合作推出联合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在提供智能及安全会议室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混合工作模式渐变新常态,全球的企业均在寻求如何在最少的技术投入情况下,提供最先进的会议室设备以达至最佳协作。我们深信此解决方案将助企业把会议及协作能力提升至更高层次。"

联想中国区智能协作业务负责人吴敏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混合办公模式转变,联想与Jabra 在中国推出的云视频会议联合解决方案,这充分融合了两家产品的业界领先功能,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加灵活、高效和高品质的音视频沟通协作体验。随着云视频会议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还将继续联合打造出更多的联合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提升在不同行业场景的远程协作需求。"

销售详情

Jabra及联想视频会议联合解决方案现已于指定授权经销商有售。

更多产品详情,请浏览:

Jabra: https://www.jabra.cn/business/video-conferencing
联想: https://techtoday.lenovo.com/hk/en/solutions/large-enterprise/smart-collaboration 

关于Jabra

Jabra作为音讯、视讯以及协作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导品牌,旨在赋予消费者和企业更多优质体验。作为 GN 集团的一员,我们致力让人们听见更多、做到更多及实现更多,并带来超越预期的改变。GN拥有超过 150 年的技术卓越,让其工程技术持续引领潮流。这使我们得为客户联络中心,办公室及协作空间创造更全面的商务耳机以及通讯工具,帮助专业人员不管身在何处都能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全面的真无线耳机及耳塞,让消费者享受更优质的通话、音乐和媒体娱乐品质。GN集团成立于 1869 年,业务遍及 100 个国家,并持续提供提供创新、可靠性及便利性。时至今日,GN 集团拥有超过 6,500名员工,2020年报告的年收入为134亿丹麦克朗。旗下的Jabra现值约 87亿丹麦克朗,拥有近1,900名员工。GN 集团于丹麦哥本哈根的纳斯达克上市,旨在提供大众更美好的生活。www.jabra.com

关于联想

联想(HKSE: 992)(ADR: LNVGY)是一家年度营业额达 600 亿美元的"财富"500 强公司,服务遍布全球 180 个市场的客户。为实现"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公司愿景,我们开发改变世界的创新技术,每天为亿万消费者提供智能设备与智能基础架构,以及解决方案、服务和软件,与他们共同建设更加包容、值得信赖和可持续发展的数码化社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老股东启明创投、云九资本跟投

近日,通用智能计算芯片公司此芯科技宣布完成超1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启明创投、云九资本跟投。至此,此芯科技已连续完成三轮天使期融资。这三轮融资均将用于加速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

1.jpg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5G、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推进,各行业对芯片的需求日渐强劲,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各路资本正加速涌入芯片赛道。据The Register引述的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芯片初创企业的融资规模达到了1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创历史新高。

在所有芯片分类中,CPU一直是最核心的类型。作为运算及控制中心,CPU芯片在提供通用算力的同时,也是系统软件层的必备硬件支撑,是驱动各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整个科技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前全球CPU市场主要被X86和ARM架构所垄断,其中X86因其高性能在计算机、服务器市场称霸多年,ARM则以低功耗优势主导移动端市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打能耗的ARM优势尽显,并不断加强在性能上的提升,逐渐具备与X86相抗衡的能力,开始抢占高性能计算市场。

近两年,ARM架构在PC及服务器领域已有了成功实践。对各家芯片厂商而言,ARM进入高性能市场,可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基本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全球市场机会。

此芯科技CEO孙文剑表示:"我们正是看到了这次技术变革机遇,才决心创立此芯科技,专注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研发。很荣幸我们的研发能力、团队实力及发展潜力获得了越来越多顶级投资机构的认可与支持。在此助力下,我们将进一步扩充研发团队,充分发挥此芯科技在高性能架构及SoC工程实现、全栈软件实现及Windows OS定制、系统设计及优化等专业能力,积极融入全球生态建设,持续迭代升级高性能、低功耗算力解决方案。"

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表示:"我们非常看好通用智能计算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由于苹果M1芯片带起的风潮,ARM CPU市场迎来更多可能性。此芯科技的核心团队兼具国内外知名芯片、IT企业的技术背景及管理经验,始终站在芯片技术创新领域的前沿。我们相信此芯科技团队将为高性能计算领域持续贡献力量,期待共同见证CPU芯片行业的未来发展。"

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表示:"2020年苹果发布M1芯片之前,市场上普遍认为英特尔处理器在服务器和电脑端的统治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苹果M1在打破Wintel联盟的局势之后,让各个厂商看到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差异化的实现。ARM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能够胜任高性能计算的需求的阶段,必然会与x86展开竞争。ARM架构主导了移动互联网和IoT领域,随着AR/VR、智能汽车的普及,在未来数字世界,ARM架构的CPU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CPU一直是芯片所有种类里的重中之重。基于ARM架构的CPU+GPU+NPU,再去适配终端特性的系统级芯片可能是未来市场主流,也给了CPU创业公司一个特别的机会。我们相信此芯科技的团队能够做出这款芯片来。"

云九资本创始合伙人曹大容表示:"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们看到了团队的飞速壮大和研发的巨大进展,让我们对公司和团队充满信心。同时,我们也看到了ARM生态的积极变化,比如年初微软与Linaro、ARM和高通一起推进基于ARM的Windows、Ampere的上市计划,而此芯也在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国内外头部公司建立合作。我们非常看好ARM生态的未来,也坚定相信此芯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此芯科技将首先聚焦于研发面向笔记本、高端平板电脑、台式机、AR/VR等应用场景的ARM架构芯片。

关于此芯科技

此芯科技于2021年10月成立,由国内外知名芯片、IT企业和核心技术的管理人员创立,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高性能通用智能计算芯片的企业。公司拥有全球顶尖的高性能计算架构和全建制研发设计团队,在CPU内核研发、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全栈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等领域具备雄厚的技术积累,致力于开发兼容ARM指令集的高能效计算解决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技嘉科技近年凭藉着优异的研发设计实力,屡屡在全球知名产品设计奖项大放异彩。今年多项产品再度以精湛工艺和贴近消费者的设计思维,在“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美誉之称的红点产品设计大赛中,从数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下2022红点设计大奖。本次获奖的产品有Z690 AERO系列主板AORUS 15电竞笔记本AERO 17设计师笔记本,更连续三年勇夺红点大奖,产品设计实力深受评审团高度肯定。

1.jpg

技嘉蝉联获奖 2022再获德国红点设计奖肯定

获奖的Z690 AERO系列主板专为内容创作者所量身打造,技嘉VisionLINK数字绘图板连结功能结合供电与传输于一身,大幅提升创作者工作效率,为设计上的一大亮点。新一代AORUS 15笔电在处理器及显示卡双晶片的升级下,效能大幅提升足以满足玩家的极致追求,而独家的WINDFORCE Infinity散热技术更能有效排除废热,可使笔电稳定运行不卡顿,完整解放顶级效能。全新AERO 17创作者笔电设计师笔记本则以有别以往的洗炼、简约美学,搭配稳定、流畅的顶规效能,掳获创意工作者的芳心,也同时成功打动评审团的心。

技嘉今年再次获得红点设计大奖的殊荣,不仅为品牌带向新一代的里程碑,也具体实现‘创新科技 美化人生’的品牌精神;未来技嘉将持续发挥卓越的产品研发技术,为使用者提供创新的前瞻设计,美化精彩的智慧生活。

欲了解更多关于技嘉得奖作品和产品设计故事,请参考:https://bit.ly/RedDotAward2022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6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0日上午9时,"‘谷雨云起·运维新生'天旦新产品发布会"通过云原生的方式在线上呈现,正式发布天旦云原生智能运维产品线。

本次发布会由天旦首席产品官&联合创始人贺晓麟先生担任主讲,探讨云原生时代运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享天旦的云原生智能运维的技术理念与技术实践,并正式向全球市场发布天旦的云原生智能运维产品线"云起"系列新产品。

随着云化新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新业务快速上线、新应用极速升级,然而整个云技术开发社区的应用经验极为有限。与企业而言,管理层缺乏对云技术维护难度与复杂度的有效认知;与运维而言,整个团队缺乏实战经验,需要从经验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因此,天旦认为,面对云化新时代的众多问题与挑战,现有的可观测性范围极为狭窄,需要结合更多的业务视角与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可观测性的成长与发展。

天旦推出全球首个全栈可观测性技术标准:Netis Telemetry

为解决现有可观测性技术覆盖面狭窄、可扩展性有限的难题天旦正式推出全球首个全栈可观测性技术标准:Netis Telemetry(简称"NTel")

  • 什么是Netis Telemetry

Netis Telemetry是一套全新的可观测性技术标准,通过将云中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与统一化处理,进而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与极高的数据处理性能。NTel由细节定义文档、软件开发包与分析调试工具组成,是业界首次实现基础设施与业务服务采用用一种可观测性技术的工程实践。

  • Netis Telemetry的超高性能优势

天旦将性能优先作为Netis Telemetry的设计标准。在云原生环境中,存在大量的VM、Pod,节点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性能问题却时常被企业忽视。Netis Telemetry采用列式封装技术,经过天旦独创的Teleport传输协议来实现大吞吐量、高并发量的采集数据传输与存储。在跨linux、mac、 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时,这种封装格式无需反复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可以实现接近于内存、网络带宽上限的传输效率。

  • Netis Telemetry与Open Telemetry是互补关系

从业务逻辑、业务数据、服务、微服务、应用软件、云内网络通讯、云平台调度与转发到物理设备的传输与处理等,云原生业务的部署需要众多技术的配合,因此会遇到诸多问题。

Open Telemetry是一个成长迅速但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方法。由于Open Telemetry的设计核心是取代、强化传统意义上的APM,对应用软件自身的运行好坏进行评估。因此,Open Telemetry所设计的Metric、 Log、 Tracing数据类型,都仅能观测应用软件本身

而Netis Telemetry主要以网络传输、染色、云平台的关键信息、服务的访问、请求、业务的交易和数据交换等为观测目标,以Flow、 Packet 、Event、 Stats等四种主要数据类型以及Context、Tag等亚类型的数据作为可观测性的技术底座。因此,Netis Telemetry可以应用至业务性能分析、智能运维、安全分析等众多领域

Open Telemetry 针对云上应用的可观测性,而Netis Telemetry关注业务、服务整体的可观测性。因此,两者之间是互补关系

1.jpg

Netis Telemetry 与Open Telemetry是互补关系

天旦发布基于Netis Telemetry的全新云原生智能运维产品线

如果说Netis Telemetry为实现云原生可观测性夯实了技术底座,天旦云原生智能运维产品线则是从云流量的采集、管理、观测分析、性能分析等多维视角,赋能云原生运维实践与可观测性

本次正式发布的"云起"系列云原生智能运维产品包含

云起·智采 Netis CloudProbe:云原生可观测性智能采集产品

云起·智观 Netis CloudObserver:云网可观测性产品

云起·智链 Netis CloudChain:云原生关键业务性能管理产品等。

  • 云起·智采 Netis CloudProbe

从云原生1.0时代迈进2.0时代,企业需要从资源与应用的角度建立统一的可观测性。天旦云起·智采 Netis CloudProbe(以下简称"智采"),通过设计CloudProbe Manager管理策略到CloudProbe Agent、CloudProbe VTAP加工数据,并在CloudProbe里集成了Netis Telemetry技术,让采集数据可以完整支持全栈可观测性,实现全面的可视化管理。

作为天旦新一代的智能云网流量采集与管理产品"智采"由"流量采集器Netis CloudProbe Agent"、"流量中继器Netis CloudProbe VTAP"和"流量管理控制平台CloudProbe Manager"组成。"智采"主要聚焦云网流量全栈、全量、全链路的采集与汇聚,基于云原生的资源与应用视角,通过精准的流量控制,广泛覆盖源端流量、末端流量,实现云分流、云适配与云可控,满足精细化的业务运营管理需求,为实现云原生可观测性提供基础。

2.jpg

“云起·智采”产品架构图
  • 云起·智观 Netis CloudObserver

云原生基础设施运维必须具备采用超出数据包或者Tracing、Log的能力,才能有效支撑正常的云网分析、观测与监控工作。因此,为了有效赋能云网分析与管理,天旦推出"云起·智观Netis CloudObserver"(以下简称"智观")。基于Netis Telemetry的Flow技术标准,"智观"构建了高性能、全局性的云网分析和保障能力。

"智观"拥有智能标签、智能关联与智能事件等"三大核心技术",以及标签引擎、图引擎、时序数据引擎、AI引擎等"四大核心组件",通过应用天旦自主研发的云原生技术底座,实现云图、实况、追踪、分析、洞察等"五大核心功能"与此同时,"智观"还提供多种智能算法,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标签引擎"与"流式会话实况播放"两大独家功能,通过"三步工作流",帮助云管团队实时洞察云网异常与性能瓶颈,快速排障。

3.jpg

“云起·智观”产品架构图
  • 云起·智链 Netis CloudChain

云原生2.0时代,传统的业务性能管理不足以应对云中业务挑战。天旦基于云原生新技术与Netis Telemetry技术规范,正式推出"云起·智链 Netis CloudChain"(以下简称"智链"),助力企业对云原生业务进行可观测性能分析。

云原生应用运维管理,业务级监控产品自身的自动化部署、自适应云动态能力是必选项。"智链"为解决微服务架构下服务节点多、服务节点变化频繁等问题,全面优化了适配云上业务监控的构建能力与速度。通过自动服务发现、自动解码等智能技术,"智链"能够实现服务路径图的自动化梳理,让云中业务性能管理易如反掌。与此同时,"智链"将Netis Telemetry 与Open Telemetry技术积极融合,集成Skywalking等数据类型,形成统一可观测的业务性能、应用性能、网络性能管理视角,从而具备业务级链路追踪能力

观测云原生不仅需要软件创造,也需要硬件创新

去年,天旦与华为联合打造了"业务级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基于天旦智能运维产品与华为iMaster NCE-Fabricinsight构建了覆盖overlay/underlay、业务和网络一体化的运维能力,实现了分钟级的故障定界定位。它可以跨越传统架构和云环境,跨设备与应用,为千行百业客户提供统一的、面向业务的、智能的运维分析能力,有效保障业务稳定性与连续性。

"天旦业务性能管理BPC"与"网络性能管理NPM"充分结合FabricInsight,读取华为CE交换机的telemetry信息,构建全网设备指标的可视与可管。基于Netis Telemetry 技术,实现业务流转发路径路况的可视与定位,实时评估全网健康度,实现故障聚合上报、分钟级溯源、链路SLA评估等,并提供原子级的开放能力。基于天旦BPC的业务视角,快速定位业务组件异常;基于天旦NPM跨域overlay/underlay的网络分析能力,迅速定位网络对业务的影响覆盖面,成功解决了云原生环境的业务性能监控难题,满足不同行业对业务运维的管理要求。

当前,该方案已经在国内外金融、政府、制造、医疗等众多行业中得到应用,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融合华为在ICT领域30多年、天旦在业务分析领域近20年的经验与积累,天旦的智能运维产品已经成为华为"CloudFabric 3.0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网络ADN方案"中的标准件,与华为的分析器和CE交换机配合联动。

发布"光年",挖掘运维数据的更大价值

在基础运维、网络运维与应用运维等场景中,运维大数据的价值尚未被完全挖掘。就天旦业务性能管理BPC而言,其所处理的海量运维数据具备极高的业务价值,但因缺乏高性能的技术与输出手段、缺乏有效的开发与运用场景,导致运维数据金矿迟迟未被完全开发与利用。会上,天旦正式推出"光年 Netis LightYear"(以下简称"光年"),赋能BPC数据开发,让业务性能管理数据发挥高能效。

天旦自研的曲速引擎是"光年"的重要技术组件。基于曲速引擎,"光年"产品拥有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在数据存储与数据查询等方面拥有卓越的性能表现:

  • 在数据存储方面,光年的数据存储可达到"年"级别,可帮助用户完成年度报表、年度性能环比之类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 在数据查询方面,以150万笔业务每分钟的频率为例,光年在数秒之内就可以把全路径的业务进行关联与展示。

同时,光年还可以在海量数据中,通过关键字段搜索,以秒级的速度将目标业务链迅速找到并呈现数据明细。无论是在在日常运维的重要变更,或是日报场景中,"光年"都能助力运维人员让运维数据挖掘与分析更高效。

如您想进一步了解"天旦云原生智能运维新产品",可访问天旦微信服务号回看发布会完整视频,或前往天旦官网预约咨询,让天旦产品专家与您深度交流,为您答疑解惑。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3月7日,Groupe E选中了萨基姆(Sagemcom)的SICONIA™软件套件,包括: 

- 一个“多能源和可扩展的头端系统(HES)”,嵌入了一个基于硬件安全模块(HSM)的密钥管理系统(KMS),符合最先进的工业安全标准以及瑞士和Groupe E的所有安全要求。 

- 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电表数据管理系统(MDMS)”,包括分析、商业智能以及与包括SAP在内的Groupe E IS生态系统的高级整合能力。 

萨基姆能源与电信首席执行官Eric RIEUL先生表示:“数字解决方案使得在日益复杂的电网中收集、处理和加强计量数据成为可能。作为一家以使命为导向的公司,Sagemcom完全致力于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转型。在共享这些价值观的同时,我们很荣幸通过提供我们的端到端智能电表解决方案来支持Groupe E。这个大型项目是瑞士智能电网之旅的开始,也是我们与Groupe E长期合作的开端。”

除了从电表到收费的服务外,萨基姆的SICONIA™软件套件(HES, MDMS)支持Groupe E更进一步,实现大量的智能电网服务和使用案例,如分布式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资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等)管理、灵活性服务改善、个人和分组自我消费管理、供应质量改善以及其他面向电网的服务。随着低压网络的数字化,萨基姆和Groupe E的目标是借助分析能力进一步加强电网管理。 

Groupe E首席执行官Jacques MAURON先生表示:“智能电表的部署是减碳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相信萨基姆是帮助我们履行使命和陪伴我们的客户进行能源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

作为萨基姆托管服务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将以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交付给Groupe E。萨基姆将负责IT托管和监控、安全管理以及支持和维护服务,让Groupe E能够专注于该解决方案的业务运营。 

该项目将持续至少8年,覆盖Groupe E在弗里堡州、沃州和纳沙泰尔州的服务区域。 

关于萨基姆  

萨基姆通过其设计和建造的创新解决方案,为世界各地最多的用户群提供了宽带互联网、娱乐和托管能源供应服务。 

自2022年1月起,作为一家“使命驱动型公司”,萨基姆确保这些解决方案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设计、建造和使用,并履行我们所有员工、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都了解并共享的环境和社会承诺。 

自2008年通过杠杆收购方式与赛峰集团拆分以来,萨基姆集团在2019年完成第四次杠杆收购,Charterhouse成为其大股东。萨基姆由员工拥有30%的股份,实现了超过22亿欧元的营业额,在市场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盈利,并且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增长。 

www.sagemcom.com //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sagemcom // www.facebook.com/SagemcomOfficial // https://twitter.com/Sagemcom // https://www.instagram.com/sagemcom_inside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419005613/en/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596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