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贸泽电子Mark Patrick

物联网(IoT)已经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对于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来说,开始一个新的物联网设计需要严格关注多个因素,如功耗、感测能力和无线连接等,不断增大的上市时间压力则加剧了这种需要。物联网开发工具包则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可行且方便易用的原型平台,但物联网开发工具包的功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仔细考虑具体应用需求、工具包的功能和性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为新设计项目选择物联网开发工具包所涉及的许多考虑因素。

在线时代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一个在线时代,互联设备无处不在,有些是我们平时佩戴,有些是帮助我们准确监测用电量,还有一些能够在有客人来访时通知我们。对于工业生产过程,工业物联网(IIoT)的出现正在改变工厂的运营方式,并帮助提高整体设备效率。在短短十年中,我们已经改变了与周围世界互动以及控制周围世界的方式。我们过去时常惊叹如果没有手机是如何应对这一起,而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实时访问有关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的信息。

我们的汽车也在经历一些根本的变化,所接收到的最新交通流信息能够提醒我们前方可能出现的延误。通过利用互联网连接的医疗监测设备,患者可以舒适地在家中休息,并确信由于具备在线监测,在需要时医护人员会进行现场干预。

由于政府实施的工业4.0等一些举措,推动了对自动化、流程效率改进以及更精简运营的需求,因而物联网已经快速被行业所采纳。现在,大量的传感器可监测并报告流程每个阶段的状态,并将数据反馈给自动化控制和分析系统。

部署IoT/IIoT的好处非常明显,但从电子工程的角度来看,开发物联网设备也存在许多挑战。

探索物联网设备的需求

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差异很大,但无论是为工业过程设计压力传感器还是为办公室设计房间占用传感器,一组核心功能要求通常保持不变。

为创建物联网设备的大概工程规格和参数,需要进行初步的事实考证,应考虑以下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这些将基本定型其功能架构和设计。

传感功能:从温度到气压,再到人的运动,传感器可以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例如,摄像头可能会将数据流传输到机器学习应用,以进行物体检测,从而确认标签已正确粘贴到瓶子上。一些技术决策取决于检测到的内容和检测频率,其它考虑因素包括传感器成本、尺寸和复杂性等。用于测量温度的热敏电阻在转换为数字形式之前,需要由模拟范畴的附加组件和一些软件处理。另一个因素是需要多少个传感器以及它们的轮询(polled)频率。

连接性:物联网设备如何与主机控制系统进行交互?在每个应用案例场景中都可以使用可靠的无线通信吗?还是首选有线通信?传感器的类型决定了需要传输多少数据以及传输频率。在大型部署中,无线网格技术通常能够提供更强大的通信链路,但要求所有物联网设备都以这种方式运行。对于无线通信,需要在创建分立式设计,还是选择经过认证的模块之间做出决策。

电源:您的物联网设备功耗情况可能会是怎样?某些应用、通信频率和无线协议可能具有超过小型电池容量的巨大电力负载。对于某些部署方案,是否可以提供线路电源?最近的物联网传感器发展趋势是采用能量收集技术来完全去除电池,取而代之的是,从太阳能、振动和热量等环境能源中获取能量,为超级电容器充电。

用户界面:物联网设备是否需要与用户交互?如果在运行期间不需要,在安装和连接到主机系统期间会怎么样?是否需要显示器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指示或状态LED?

云端分析和控制应用:物联网的本质是所有设备连接到控制主机系统,而连接方法和协议确定了传感器的软件需求以及与主机的交互方式。数据流是否需要恒定的数据传输链路,或者可以定期批量发送?

物联网开发工具包选择提示和技巧

开发工具包为嵌入式工程师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原型设计方法。在本一节中,我们将着重讨论工程师在选择合适的开发套件时应该考虑的一些因素。领先的微控制器供应商提供了多种物联网开发和评估工具,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具体应用要求做出明智的决定。下面是选择开发工具包平台时需要检查的一些功能列表。

电源:

·电路板是如何供电的?通过主机工作站的USB?电池供电?它可以由预想的电源供电吗?它是否有PMIC,从而可以用来尝试其他电源?

·是否可以在线路内放置电流探针来测量实时功耗并进行分析?如果可以,电路板上是否包括所有零部件以及任何附加的模块、传感器等?

传感器:

·电路板是否配备了应用需要使用的传感器类型?

·是否可以添加其他传感器?使用外围设备连接或行业标准的附加格式,如mikroBUS Click?

·可访问哪些外围接口?I2C、UART、SPI、GPIO?

·电路板或微控制器是否有您可以使用的ADC,是否需要其他信号调节组件?

连接性:

·电路板上有哪些有线/无线连接选项?以太网、Wi-Fi、LoRa、BLE、ISM等。

·如果没有板载连接,是否可以轻松添加?制造商是否建议并支持合适的无线模块,或者是否存在第三方接口(mikroBUS Click.等)选项?

·电路板固件是否能够实现固件的无线更新?

计算资源:

·电路板是否具有您打算使用的微控制器?您以前使用过它吗?您是否已经拥有合适的开发工具链?

·电路板的计算资源是否足以运行物联网应用程序、主机协议和所有连接协议栈?

·如果微控制器集成有无线收发器,您是否可以独立控制其睡眠模式以实现节能目的?

·MCU有哪些内置安全功能,它们适合您的应用吗?

用户控件:

·该电路板是否配备了所有用户按钮、触摸感应滑块或其他用户控制硬件功能?

·是否有显示器?在最终应用中是否有必要?

·是否可以从您的代码访问任何用户LED?是否有足够的可用端口,或者可以使用备用GPIO端口快速添加?

软件支持:

·该电路板的推荐开发工具链是什么?您已经有了吗?

·是否包括综合板支持包(BSP)?

·需要哪些额外的驱动、程序库和固件,它们是免费的吗?

·与电路板制造商一起检查固件和中间件许可要求。

·电路板是否提供了预装演示,可以显现该板的功能?它是否包括与流行服务提供商(如Microsoft Azure或Amazon AWS)之间的通信?

·电路板上是否有其他演示和代码示例?是否存在一个包括程序库和开发伙伴的生态系统?

物联网开发板展示

Microchip WFI32物联网开发板

Microchip WFI32,部件参考代码EV36W50A这是一个全面、完全集成的独立物联网开发板(参见图1)。

MRXACI144-Figure1.jpg

图1Microchip EV36W50A物联网开发工具包(来源:Microchip

WFI32 IoT集成了基于PIC系列微控制器的Microchip WFI32E01PC Wi-Fi 802.11无线模块,板载传感器包括一个Microchip数字I2C温度IC和一个数字环境光IC,开发人员可以通过mikroBUS插座连接其他传感器或外围设备。该无线MCU模块还配有集成天线,电路板可以通过工作站主机或LiPo电池供电,而板载PMIC则允许通过USB主机提供电池充电功能。

图2显示了WFI32 IoT电路板的功能框图,并突出显示了集成到该板的Microchip组件。

MRXACI144-Figure2.png

图2:Microchip WFI32 IoT EV36W50A开发板功能框图(来源:Microchip

该电路板预装了一个现成的(OOB)演示图像,可以读取板载传感器,并将数据发送到Amazon AWS云端。演示代码和完整说明可从GitHub存储库获取。

STMicroelectronics STEVAL ASTRA1B连接资产跟踪参考设计

图3显示了STEVAL ASTRA1B开发工具包和参考设计,它专为原型制作和评估资产跟踪应用而设计,其中集成了两个无线连接模块:一个为STM32WB5MMG低功耗、短距离2.4GHz无线BLE/ZigBee微控制器模块,另一个为远程亚GHz STM32WL55JC无线MCU模块,用于LoRa等LPWAN通信。

MRXACI144-Figure3.jpg

图3:STEVAL-ASTRA1B资产跟踪开发工具包(来源:STMicroelectronics

STEVAL ASTRA1B包括一套全面的传感器,能够测量多种环境和运动参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模块可提供室外定位数据。其他板载功能包括STSAFE安全元件、480 mAh电池,以及由资产跟踪仪表板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组成的OOB演示。

Silicon Labs xG24-RB4188A是一种插入式分集天线模块,用于制作2.4GHz无线应用的原型(参见图4),它可插入Silicon Labs BRD4001无线启动板。该模块包含一个Silicon Labs EFR32 Wireless Gecko片上系统、一个射频开关、匹配网络和两个SMA天线连接器。EFR32的RF输出为+20 dBm。

MRXACI144-Figure4.jpg

图4安装在Silicon Labs Wireless Kit Pro主板上的Silicon Labs xG24-RB4188A分集天线模块(来源:Silicon Labs

SEMTECH LR1120开发套件

针对基于SEMTECH LR1120无线微控制器的LoRa LPWAN应用原型设计,SEMTECK可提供一系列LR1120开发工具包,如图5所示。

MRXACI144-Figure5.jpg

图5:SEMTECH LR1120开发工具包示例(来源:SEMTECH

根据工业、科学和医疗(ISM)等亚GHz频谱领域要求,这些套件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变体。

LR1120适合多个区域资产定位、库存管理和防盗应用。

本文前面部分重点介绍了向开发板添加其他传感器或外围设备的功能。如Microchip开发板说明中所述,它配备了一个mikroBUS插座。Mikroe开发的mikroBUS已迅速成为许多半导体供应商在开发和评估板上广泛采用的行业标准。mikroBUS将SPI、UART和I2C等串行连接与电源、模拟和PWM信号等整合在一起,形成紧凑的插座格式。Mikroe已经开发了数百个采用这种方便外形的Click板

Mikroe Ultra-Low Press Click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该板设计用于低压气动测量,它拥有一个TE Connectivity SM8436压力传感器,可通过I2C接口进行通信(参见图6)。

MRXACI144-Figure6.jpg

6:Mikroe Ultra-Low Press Click板。(来源:Mikroe

使用物联网开发工具包继续前进

由于这些开发板的出现,物联网应用的原型制作变得非常容易。这篇短文着重讨论了嵌入式工程师在选择合适开发板时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除上述主题外,还需要考虑满足特定应用的具体要求。

您打算开发什么?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在匈牙利采格莱德开设了一家新工厂,用于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组装和测试,以推动作为全球碳减排关键的汽车电动化进程。此外,英飞凌还进一步扩大了投资,提高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产能,广泛用于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模块以及高能效电机驱动等应用,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image003_1_.jpg

英飞凌科技首席运营官Rutger Wijburg表示:英飞凌遵循的是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发展道路。在低碳化和数字化趋势的推动下,英飞凌半导体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采格莱德工厂为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工厂的建设将进一步助力英飞凌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应用需求。英飞凌很早就开始投资,促进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现已成为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半导体厂商。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分析师的预测,到2027年,全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将占汽车总产量的50%以上。

现如今英飞凌为新工厂追加了1亿欧元的投资,并得到了匈牙利政府的支持。英飞凌科技采格莱德工厂执行董事Tamás Szabó表示:英飞凌在匈牙利的发展已有25年的历史,我们依靠当地高可靠性工业基础设施来生产和制造创新的半导体产品。多年来,英飞凌在电源模块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并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客户。

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稳居全球第一,长期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绿色电力的高效存储和使用。

作为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的领导者,英飞凌也是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先行者。2021年生产的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几乎每两辆中就有一辆在逆变器中使用了英飞凌的半导体器件。

英飞凌会在采格莱德扩招275名员工,当新工厂满员满产时,总员工数将达到约1600人。该工厂已于20222月开始扩充产能。

如需进一步了解英飞凌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出行所作出的贡献,请访问:www.infineon.com/mobility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技术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英飞凌在全球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1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11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上市。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自动驾驶(AD)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依靠对车身周围环境的精确感知来确保行车安全。世界各地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来增强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并将驾驶安全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边缘传感器处理领域的市场领导者TERAKI近日发布了最新雷达检测软件,该软件集成在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符合ASIL-D安全等级要求的AURIX™ TC4x微控制器中,能够以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计算负载准确识别静态和移动物体。

image003.jpg

英飞凌科技汽车微控制器产品营销总监Marco Cassol表示:汽车雷达系统在经历了产品的迭代升级之后,其性能实现了跃升。其中,边缘人工智能处理是帮助我们提高雷达性能的创新技术之一。TERAKI独特的雷达算法应用到英飞凌全新的并行处理单元(PPU)中,能够让英飞凌的AURIX TC4x微控制器推动新一代雷达实现性能提升。

TERAKI首席执行官Daniel Richart表示:通过完善算法,我们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以最小的数据计算负载,利用雷达信号准确检测并正确分类接收区域中静态和移动物体,从而为ADADAS应用提供必要的信息,实现态势感知和决策控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减少推理时间、降低资源受限设备所需的处理能力来确保证边缘端的安全。

随着雷达逐渐成为业内标准的具有高性价比的信号处理技术,突破这项传感器技术的局限性已成为当务之急。例如,各种干扰会严重降低雷达的探测性能,导致雷达在复杂的环境下无法对多个目标进行检测,而且多目标检测也需要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此外,如果要准确检测和正确分类静态和移动物体,需要增加每帧的数据点并提供小于1度的角分辨率,以实现更高的雷达测量精度。

image005.jpg

TERAKI的机器学习(ML)算法将通过处理原始数据和减少干扰因素来解决这一挑战,同时作为一项认知功能剖析雷达捕获的信息,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识别目标物体以及点云障碍物和其他干扰因素,并减轻边缘端的数据处理负载。与CFAR等其他雷达处理技术相比,TERAKIML探测增加了单个对象上的数据点,由此可以减少误报,进而提高安全性。

TERAKI的机器学习算法集成到英飞凌的AURIX TC4x微控制器中,在第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后减少了雷达信号,能够在相同的RAM/fps条件下将遗失错误率降低到了原有错误率的1/25。与CFAR相比,该算法的分类精度可提高20%,有效检测率可提高15%以上。借助最新的雷达检测软件,TERAKI将改进边缘设备的芯片组架构,以确保AURIX TC4x微控制器的实时处理能力,将数据采样的比特率从原本的8位或32位降低至4位或5位,在不影响F1分数的情况下,减轻计算需求,从而使所需的内存减少至原来的1/2

关于TERAKI

TERAKI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专门致力于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加安全的智能出行。TERAKI的软件能够助力L2级、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汽车更加准确地实时检测和分类目标物体,并且能够以轻量级的方式在边缘端选择和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视频、雷达和激光雷达),将效率提高10倍,同时做出更加可靠的决策,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送货机器人、叉车、火车等各种自动驾驶车辆。TERAKI与英飞凌和Synopsys等领先的芯片组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TERAKI的技术将于2024年首次在量产汽车上进行商用。公司目前有50名员工,在柏林和东京设有办事处。如需进一步了解TERAKI,请访问teraki.com/news/ml-based-detector-infineon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技术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英飞凌在全球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1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11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上市。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多核器件在嵌入式微控制器领域的普及给系统设计师的软件开发工作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简化总体设计、加快产品上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推出ModusToolbox™3.0,这款改进后的ModusToolbox开发平台加强了对多核项目工作流程的支持。此外,ModusToolbox 3.0的优势还包括:对双核器件的支持、提供帮助客户开发板级支持包(BSP)的全新图形工具、对ModusToolbox Packs的架构支持,以及后台系统的改进。

ModusToolbox 生态系统.png

ModusToolbox 生态系统

英飞凌ModusToolbox 3.0实现了双核应用项目的创建和管理,尤其还支持双核同步调试,降低设计师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这在旧ModusToolbox开发平台提供的基于 Eclipse 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内是无法实现的,它进一步释放了英飞凌PSoC 6等双核器件的潜力。此外,这项新功能还针对英飞凌未来的多核器件创建了一套开发框架。

英飞凌科技资深软件和工具产品营销经理Clark Jarvis表示:“设计师通常需要一套无缝衔接的开发流程来完成开发工作,但是供应商提供的开发套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长期以来,业界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一问题。正是基于对这一痛点问题的深刻理解,英飞凌发布了新一代ModusToolbox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且无缝衔接的开箱即用开发体验。它的主要功能是助力

客户在其自有硬件的基础上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同时ModusToolbox还可以支持用户在团队开发过程中重复利用其开发板。未来英飞凌将继续提供新的功能来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ModusToolbox 双核调试VS代码.png

ModusToolbox 双核调试VS代码

ModusToolbox 3.0可以提供独特的开发体验,旨在为各种行业应用提供支持,包括消费物联网、工业级应用、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以及众多其他应用。ModusToolbox 3.0可兼容PSoC 4PSoC 6XMC™、AIROC Wi-FiAIROC Bluetooth®EZ-PD PMG1微控制器等多种英飞凌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实现嵌入式应用的开发。

供货情况

现在用户可以从Infineon Developer Center (英飞凌开发者中心)下载ModusToolbox工具包。该安装工具包适用于WindowsLinuxmacOS系统。具体的安装步骤可参考ModusToolbox安装指南。用户可直接从已安装的开发工具中获取最新版本的ModusToolbox运行软件

“英”领物联

微电子是所有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核心。英飞凌的传感器、功率执行器件、MCU、通信模块及安全组件能够为所有设备提供支持。英飞凌是实现智能、节能和安全的物联网应用的一站式技术合作伙伴,并为制造商提供开发板、评估套件及设计工具。如需进一步了解有关英飞凌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请访问:www.infineon.io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技术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英飞凌在全球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1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11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上市。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7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宣布,在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的《关于认定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的通知》中,爱芯元智成功入选,被认定为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1.jpg

2.jpg

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的认定与管理是北京市深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一环,旨在促进企事业单位提升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培育知识产权强企,加快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评审认定工作对入围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研发投入、专利创造和实施率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的综合考量,爱芯元智本次成功获得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认定,意味着企业作为智能视觉感知芯片创企的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及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再次得到了权威认可。

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见证,知识产权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爱芯元智自成立以来便重视核心专利布局,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凭借持续增强的自主创新力在智能视觉感知领域实现快速发展。目前,爱芯元智已组建起从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功能团队,拥有超80项核心专利和28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现有人员超过400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

在核心技术方面,爱芯元智面向感知和计算自研了爱芯智眸®AI-ISP和混合精度NPU,其中爱芯智眸®AI-ISP创新性地将AI引入ISP,打破了传统成像画质的“天花板”;混合精度NPU则通过减少数据搬运,大幅提升了NPU的运行效率,带来了芯片效能功耗比的有效提高。从算法和硬件协同设计的理念出发,爱芯元智也实现了技术专利的产品化应用,成功研发并量产了两代多颗具备行业优势的智能视觉感知芯片。

此次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成功认定,既是对爱芯元智技术创新力和专利应用能力的高度肯定,同时也将为爱芯元智的知识产权应用、市场开拓等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支持。作为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爱芯元智将持续开展研发创新活动,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在智能视觉感知芯片这一知识密集型产业赛道上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爱芯元智:

爱芯元智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5月。作为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组建了从芯片设计、研发到生产的全功能团队,核心成员均参与过10颗以上芯片的设计和生产,在产品规划和产品落地上具有丰富经验。

目前,爱芯元智已成功研发并量产了两代多颗端侧、边缘侧智能视觉感知芯片,所有芯片产品均具备低功耗及优异的图像处理能力等行业领先优势。凭借自研核心技术——爱芯智眸®AI-ISP和混合精度NPU,爱芯芯片产品可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同场景的产品需求。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成功落地华东、华南、华北,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家居、智慧制造、智能消费等领域。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 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进行签约,将总部正式落户苏州。亿铸科技基于ReRAM (RRAM) 的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技术,将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注入新动能,助力苏州乃至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蓬勃发展。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区领导虞美华、狮山街道沈明生书记以及高新区相关部门、狮山商务创新区主要负责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祖根、隆湫资本董事长朱伟等出席了签约活动。

配图1.jpg

在座谈会中,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表示:“今年以来,苏州高新区抢抓环太湖科创圈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交汇点战略机遇,推进集成电路等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本次亿铸科技落户高新区,将大大提升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是高新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的又一里程碑。希望亿铸科技可以依托高新区优越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应用等核心业务在高新区做大做强。高新区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配图2.jpg

隆湫资本董事长朱伟表示:“亿铸科技的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技术不仅在能效比上具有优势,在算法部署的难度上也大大降低,对编译器更加友好,这对扭转高度依赖既有软件生态的现状带来了质的突破。隆湫资本也将不断通过投后赋能及资源整合,陪跑明天的科技巨人,赋能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

配图3.jpg

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熊大鹏表示:“亿铸科技成功落户高新区,离不开高新区和狮山商务创新区相关部门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亿铸科技将扎根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苏州高新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优质品牌,为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腾飞贡献力量。”

关于亿铸科技

上海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其基于ReRAM的全数字存算一体技术可以满足大算力、低功耗、易部署、时延确定等市场诉求,可以解决传统AI芯片“存储墙”、“能耗墙”以及“编译墙”的问题。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yizhu-tech.com/, 或搜索“亿铸科技”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

围观 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0月18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达尔科技(Diodes)AP33772芯片的无线电动工具USB PD接收方案。

1.jpg

2.jpg

图示1-大联大友尚基于Diodes产品的无线电动工具USB PD接收方案的展示板图

随着电动工具市场逐渐扩大,电动工具无绳化、轻便化的发展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电动工具将锂电池代替有绳充电作为其动力源。在这种形势下,电动工具需要配备一款通用的充电接口来满足随时随地的充电需求。对此,大联大友尚基于Diodes AP33772芯片推出了无线电动工具USB PD接收方案,该方案可兼容市场上98%的快速充电器,给客户提供真正便捷的快充体验。

3.jpg

图示2-大联大友尚基于Diodes产品的无线电动工具USB PD接收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本方案采用的AP33772是一款高性价比USB PD3.0 PPS解码器,采用QFN4040-24小型封装,兼容市场多种通用USB PD协议,能够广泛应用于Type C~Type C电缆及Type A~Type C电缆的设备上。并且方案可通过USB-C协调,从而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及电池电压来实现私人订制规格,支持3.3V~20V PPS电压范围。

4.png

图示3-大联大友尚基于Diodes产品的无线电动工具USB PD接收方案的方块图

针对电压和功率需求,本方案采用简易的接脚设定,以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其可通过内置的应用自动连接USB PD3.0兼容充电器进行PD3.0协调,以获得所需功率等级。除此之外,方案中也可设置一个LED信号灯(由一个GPIO驱动)来清楚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及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核心技术优势

支持USB PD Rev3.0 V1.2协议;

支持PPS规范(20mV/Step,50mA/Step);

内置I2C及GPIO寄存器及通信;

支持N-MOS驱动 VBUS开关;

支持dead-battery模式;

高范围工作电压:3.3~24V;

具有各种OTP,OCP,OVP保护。

方案规格:

订制规格:5V/3A,9V/1.5A的输入功率;

充电指示灯;

过压充电保护;

过流充电保护;

欠压放电保护;

过载保护及短路保护。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第一、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80个分销据点,2021年营业额达278.1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1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獎」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 (*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2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可定制RISC-V处理器知识产权(IP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已任命胡征宇(Julian Hu)为该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以进一步满足区域内客户对可定制RISC-V处理器的强劲需求,并通过更完善的技术支持组织架构来助力本地区客户取得成功。胡征宇先生在科技行业拥有20多年的工作经历,在芯片产业链和相关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666079020425501.jpg

此项任命正值全球RISC-V处理器内核出货数量超过100亿个,同时其应用范围也从物联网等传统应用领域成功扩展到更广泛的高性能计算和异构计算等领域之际,亚太地区的客户对高性能定制处理器和异构计算创新芯片的需求日趋高涨。作为一家处理器IP出过货量已超过20亿个并可提供先进定制工具的领先企业,Codasip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些新的变化,并任命胡征宇担任大中华区总经理一职,从而进一步扩展可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的组织架构。

胡先生将全面负责Codasip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业务拓展、市场推广、客户支持及团队建设。得益于其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跨越芯片设计、EDA软件及IP、通讯解决方案等领域的经验,以及与本地客户建立的广泛而深入的联系,新的大中华区组织体系将助力行业领导客户能够快速引入其最新技术并成功应用于项目及设计中,使其创新产品更快地进入市场并获取成功,从而为Codasip的快速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

Codasip首席执行官Ron Black表示:“创新已经成为大中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正在发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全新计算器件,因此大中华市场对Codasip的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公司已经看到客户对新RISC-V处理器的需求在数量和类型也稳步增长,胡征宇先生能够在此时担任大中华区总经理职务,我们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大中华区的组织体系和团队阵容将不断扩大,将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与支持,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对于新的任命,胡征宇说到:“我很荣幸被委以重任,担当此项重要的职位,我和团队将把CodasipRISC-V定制处理器解决方案与本地的应用及需求充分结合,支持客户实现核心创新、底层创新,增强其设计和应用的持续创新。未来,Codasip将在大中华地区继续发挥我们的专长,以差异化的处理器为动力,满足不同客户创新产品对差异化的追求,为其创造更大的价值。。”

RISC-V在全球及中国都是极具前景的创新潮流之一,而Codasip作为RISC-V IP领域的领导性企业,除了提供RISC-V处理器IP内核,还提供完整、便捷、易用的Codasip Studio工具集,从而赋能用户轻松定制其处理器核。

关于Codasip

Codasip提供领先的RISC-V处理器IP和高级处理器设计工具,为IC设计者提供RISC-V开放ISA的所有优势,以及定制处理器IP的独特能力。作为RISC-V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和基于LLVM和GNU的处理器解决方案的长期供应商,Codasip致力于为嵌入式和应用处理器提供开放标准。 Codasip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目前在欧洲设有多个研发中心,销售代表遍布全球。有关我们产品和服务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odasip.com。有关RISC-V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riscv.org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与美国CTIA协会合作,研发并认证了截至目前业内首套具有多到达角度功能(multi-AoA)的测试系统,该系统将用于CTIA 的OTA性能认证测试。该解决方案以一致性测试系统R&S TS8980为基础,同时还集成了R&S CMX500 5G综测仪以及R&S ATS1800M 毫米波(FR2)暗室。

1.jpg

R&S TS8980一致性测试系统已被CTIA协会授权用于OTA性能认证。

5G NR 毫米波技术将融入更复杂波束赋形、复杂的天线阵列系统和新的可用通信频谱等技术。就FR2而言,每个设备都必须通过无线缆连接的空口(OTA)测试。许多高阶的5G NR应用依赖于超高的数据速率和超低的延迟,这两点只有在FR2中才能实现。罗德与施瓦茨提供针对以上需求和功能而专门开发了支持多到达角度功能的5G FR2毫米波测试系统。

CTIA认证是美国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5G设备(包括FR2频率)认证的敲门砖,该认证受到全球业界的认可。 面向公共标准的认证测试是保证移动设备间互操作性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罗德与施瓦茨是截至目前CTIA认证的第一家支持多到达角度功能的5G FR2认证测试系统的供应商。多到达角度对于验证移动设备在空间环境中的性能来说非常重要。高频无线电波(如 28 GHz)在空间环境中有很高的衰落,因此应用需要聚焦在窄带波形。这使得信号的搜索,跟踪以及移动条件下的切换都变得挑战。

上述测试系统目前是业内首个达到RRM 5G NR FR2的测试平台批准标准(TPAC)的先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进行各种扩展,例如静区可从30厘米扩展到40厘米,单到达角可升级为到多到达角,带内可扩展到带外等。此系统已准备好迎接更先进的测试挑战,包括双手横向、单手纵向和头部的幻象测试,CTIA正在进行相关规范的制定。此外,公司已经计划支持3GPP第16、17和18版的测试要求,让客户信心满满地投资于面向未来的平台。

罗德与施瓦茨移动设备认证方案业务总监Thomas Eyring博士表示:"能够支持CTIA加速推广无线连接宽带的工作我们深感自豪。凭借在5G毫米波产品空口测试方面的先进丰富经验,我们开发出的测试系统能够涵盖RF和RRM的全部认证需求。这能够帮助客户一个测试系统上实现RF和RRM认证测试过程的完全自动化,涵盖CTIA的OTA性能测试以及3GPP和GCF定义的测试。"

关于R&S TS8980一致性测试系统系列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rohde-schwarz.com.cn/products/test-and-measurement/conformance-test-systems-3gpp-ctia/rs-ts8980-conformance-test-system_63493-8181.html

罗德与施瓦茨(Rohde&Schwarz)

罗德与施瓦茨科技集团凭借其在测试测量、技术系统、网络和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解决方案,为更加安全互联的世界铺平了道路。集团成立超过85年,是全球工业客户和政府客户的可靠合作伙伴。截至2021年6月30日,Rohde & Schwarz在全球已拥有约13000名员工。独立集团在2020/2021财年(7月至6月)实现净收入23.4亿欧元。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发力人工智能及安全合规两大方面,聚焦重点垂直行业

在于近日举行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普华永道和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在中国加强战略合作,整合双方各自的专业能力、行业洞察、实践经验与全球云技术资源,重点发力人工智能和安全合规两大方面,并深化在汽车、生命健康与医药和智能制造等行业的合作,共同助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

普华永道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具有深厚的行业服务经验和专业服务能力。作为亚马逊云科技全球核心级合作伙伴,双方于2015年在全球开展战略合作,依托庞大的资源为跨行业、跨领域的客户提供全面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目前,普华永道全球已获得10项亚马逊云科技能力认证和6项技术服务认证,拥有6,000多名亚马逊云科技认证的业务和技术人员,技术专家遍布全球152个国家。

在中国,双方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在人工智能方面,普华永道将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存储、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服务赋能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云数据分析及洞见,挖掘数据价值;同时,利用亚马逊云科技云原生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现代化重构和设计实施服务;此外,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和服务打造低碳解决方案,通过采集、管理ESG可持续发展数据,实现可追溯、可验证和可视化的人工智能分析洞见,帮助企业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在安全合规方面,普华永道基于亚马逊云科技引领行业的安全合规理念和实践,联合打造全链路和逐步推进的三大安全咨询解决方案,涵盖安全与合规咨询服务、云迁移与云安全评估,以及下一代安全运营中心服务(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 简称 MSS)。该运营中心为企业提供合规与工作负载监控、7*24小时的威胁监控与事件响应和模拟攻击与渗透测试等一站式的服务,帮助客户提升业务安全性并应对合规挑战。

在行业合作上,双方将发力汽车、生命科学与医药和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协助企业实现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升级。在汽车行业,普华永道与亚马逊云科技强强联手,提供车辆安全开发框架与安全技术支持,助力汽车行业加速创新与转型。双方还于近期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白皮书》,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最新前沿趋势与行业洞见,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应对出海安全合规挑战的解决之道等内容。在医药行业,双方联合打造适用于医药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产品服务与医疗服务体验的创新 。在智能制造行业,双方则利用丰富经验和区块链技术应用,构建一站式数字化平台,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

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表示:"云计算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很高兴与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加强战略合作,两大品牌强强联手,为企业提供安全、人工智能等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建立持久信任、缔造持续成就。未来,普华永道将在数字化、包括云领域持续投入,期待与亚马逊云科技联手打造更强、更综合的数字化和云服务能力,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我非常高兴看到普华永道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正处于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从咨询到解决方案到交付的完整上云和云上创新服务,共同助力客户上云重塑和云上创新。"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7个地理区域的87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和瑞士新建7个区域、21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8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