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不断扩大的CFP功率二极管产品组合再添新产品

基础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高产能生产专家Nexperia今天宣布,旗下面向工业和汽车领域的铜夹片FlatPower (CFP)封装二极管系列产品组合再添新产品。新增产品包括4个采用CFP3和CFP5封装的650 V、1 A器件,可应用于车载充电器(OBC)和电动汽车逆变器,以及工业应用中的功率转换器、PV逆变器和电源。标准产品包括PNU65010ER (CFP3)和PNU65010EP (CFP5),符合AEC-Q101标准的产品包括PNU65010ER-Q (CFP3)和PNU65010EP-Q (CFP5)。

微信图片_20221122110544.jpg

这些汽车级和工业级的整流管可合理地优化超快速软开关行为和低正向压降,以尽可能降低高频应用中的功率损耗。与SMA/B封装器件相比,新产品采用CFP管脚尺寸,可节省电路板空间,并在不影响电气性能的情况下,为可靠的高密度设计提供支持。这些650 V二极管器件已被一级汽车和工业供应商应用于多款设计中。

Nexperia持续加大投资,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对于CFP封装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满足高电压功率应用的广大需求,Nexperia计划进一步扩大650 V表面贴装的快恢复整流管(高达30 A),在市场上提供超越同行的丰富产品组合。对于电流额定值超过10 A的产品,客户可在选择正向电压规格时,在超快恢复和快恢复开关产品间进行选择。

首批采用CFP封装的更高额定电流(2 A和3 A)的器件计划将于明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其余采用DPAK/D2PAK封装的零件计划将在2023年下半年及2024年间陆续发布,并且也会推出标准版和车规级版本。

关于新款器件的更多信息,包括产品规范和数据手册,请访问:www.nexperia.com/automotive-recovery-rectifier。关于Nexperia完整的CFP功率二极管产品组合,请访问www.nexperia.com/cfp

关于Nexperia

Nexperia,作为生产大批量基础半导体二极管件的专家,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电子设计。公司丰富的产品组合包括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ESD保护二极管件、MOSFET二极管件、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GaN FET)以及模拟IC和逻辑IC。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每年可交付1000多亿件产品,产品符合汽车行业的严苛标准。其产品在效率(如工艺、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获得行业广泛认可,拥有先进的小尺寸封装技术,可有效节省功耗及空间。

凭借几十年来的专业经验,Nexperia持续不断地为全球各地的优质企业提供高效的产品及服务,并在亚洲、欧洲和美国拥有超过14,000名员工。Nexperia是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45.SS)的子公司,拥有庞大的知识产权组合,并获得了IATF 16949、ISO 9001、ISO 14001和ISO 45001认证。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IAVI Solutions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近日宣布已与VMware签署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RAN智能控制器(RIC)测试框架和指标的标准化。该测试平台即服务将使移动运营商能够把可编程性引入RAN,助力加速Open RAN的采用。

RIC是开放和虚拟化RAN网络的云原生智能化中央组件,可通过分析处理和适配建议来优化RAN资源。RIC利用原生和第三方xApprApp,分别以近实时(near-RT)和非实时(non-RT)运行的基于微服务的智能化应用程序,使运营商能够大规模实现RAN运行的自动化和智能优化,以降低运营商的总运营成本,并推出创新的新服务。

VMware专注于吸引充满活力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并展开合作,以助力运营商客户满怀信心地采用Open RANVIAVI拥有业内最全面的Open RAN测试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并在O-RAN联盟电信基础设施项目TIP)的测试流程定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双方将合力展示RIC相关要求方面的合规性,协助云服务提供商(CSP)在实验室中验证解决方案,并将解决方案扩展到生产。行业领先的VIAVI TeraVM RIC测试VMware RIC将组成一个联合测试平台即服务,以进行第三方xApprApp的测试、概述和验证。除框架之外,双方还将共同推动业界在测试方法和性能指标方面达成共识。通过针对RICxApp/rApp的预构建测试用例和标准化测试方法,运营商可减少在实验室中验证解决方案所需的时间,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快地迁移到生产环境。

VIAVI无线业务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Ian Langley表示:从定义上讲,Open RAN依赖于强有力的协作来推动创新。此次合作中,我们双方也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导者。RIC为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即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来助力运营商简化日前复杂的5G配置管理工作。

VMware服务提供商产品管理及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副总裁Lakshmi Mandyam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与VIAVI合作,助力推动行业发展,以加速Open RAN的采用。云服务提供商需要对第三方xApprApp进行测试、概述和认证,对于如何通过简化这一路径来应对阻碍采用的挑战,双方有着共同的愿景。VIAVIOpen RAN测试方面的领先地位和VMwareRIC方面的领先地位,促成了这一理想的合作。


关于VIAVI

VIAV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IAV)是全球通信网络测试服务、监控和保障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服务于通信服务提供商、超大规模计算、设备制造商、企业、政府及航空电子类客户。VIAVI也是轻量化管理技术的领导者,覆盖3D感知、防伪、消费电子、工业、汽车、政府和航空航天应用。携手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创可能,寻找创新方法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欲了解更多关于VIAVI的信息,请浏览https://www.viavisolutions.com/zh-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首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集成电路大会”在合肥市举办,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刘国军在“全球化时代汽车芯片生态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面向汽车的异构计算”的主题演讲,介绍了Imagination对当前汽车市场和产业正在发生的、以智能化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变革的看法,以及公司提供的完整的异构计算IP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中国芯企业面向自动驾驶(AD)、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新一代智能座舱等应用开发技术领先的汽车芯片。

刘国军:Imagination支持中国创“芯” 推动汽车百年大变革

汽车产业正在成为多项国策的交汇点

从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了汽车,到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广泛兴起的对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等“新四化”,汽车中的电子系统以及相关芯片的价值比例在不断提升,其所扮演的角色也从传统的以信息娱乐和电气感测及控制为主,扩展到更多依靠新一代车内外网络、视频等高通量传感和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等硬件数据加速器的计算等先进功能。

Imagination的GPU技术和硅知识产权(IP)产品长期以来推动了其中的许多创新,搭载Imagination的IP产品的汽车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亿颗,一直在汽车应用领域中保持着GPU IP市场份额第一。基于其先进的、获得车规认证的GPU IP,Imagination推出的诸如汽车人机界面(HMI)和硬件虚拟化等技术受到了全球芯片设计企业、汽车电子一级供应商(tier-1)和主机厂的广泛欢迎。

而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异军突起,以及新旧造车势力加速引入智能技术,再加上集成电路产业在车用计算架构与能力、以及安全性等方面不断形成突破,汽车行业也在迎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近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攀上新台阶,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2年1-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24.2万辆和21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和4.6%;不仅产销量已稳居全球第一,而且也成为了全球最具活力的汽车市场。

刘国军认为:在过去几年中,我们不仅看到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的快速提升,而且看到国产新能源汽车等创新产品快速发展并勇夺全球出口第一;同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推动中国先进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和实现“双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多项国策的交汇点。同时,Imagination正在与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芯片企业合作,以其完整的IP产品和丰富的汽车产业应用经验,携手补齐中国汽车供应链中芯片的薄弱环节。

2,000 TOPS/50 Watt:智能汽车需要多重架构创新

与其他智能化应用相同的是,汽车的智能驾驶等级从L2到L5自动驾驶的演进,以及智能座舱新一代人机界面等更完美的用户体验,也都必须依靠算力的不断快速提升,采用GPU等硬件加速器来实现异构计算已经成为必然,因此,Imagination不断引领行业去提供功能越来越强大的GPU来满足新的渲染和计算需求。

而与其他智能化应用不同的是,汽车系统中越来越复杂的传感/控制/娱乐系统,车联网技术带来的汽车与环境和云端的互动与协同,以及与汽车的智能化相伴而来的、对安全性、实时性、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的严苛需求,并不是仅靠添加处理器或者数据处理加速器就可以完成。因此,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既需要引入GPU等加速器来实现算力的快速提升,又需要根据需求开发新的计算架构。

刘国军:Imagination支持中国创“芯” 推动汽车百年大变革

“智能化使汽车的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架构不仅要整合车辆中已有的ECU单元,而且还要管理不断增多和增强的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和区域控制器(zone controller),”刘国军表示。与此同时,该架构还需要支持对来自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处理,并且还要兼顾算力与功耗、算力与散热等制约因素,同时还要面对越来越大的屏幕/抬头显示、4K甚至8K等更高分辨率和60Hz等更高帧率……

面对汽车行业专家提出的2,000 TOPS/50 Watt算力需求目标,汽车芯片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必须去思考多重的异构计算架构创新,以克服现有计算模式对硬件资源堆叠的过度依赖,越来越多的软件在实时性、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市场竞争及消费者对成本快速上升的担忧,同时还需兼顾汽车现有经验与未来创新的融合和扩展。

Imagination给出了完整的异构计算解决方案

Imagination针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和异构计算的兴起,提供了包括高性能GPU、神经网络加速器(NNA)、CPU和以太网数据包处理器(EPP)等全系列的IP产品,而且还为汽车芯片开发商提供了其在汽车应用领域中几十年来沉淀的丰富经验和行业知识,Imagination的每一个产品系列都会沿着汽车的安全性和功能安全性标准去做相应的开发,从而帮助下游的芯片设计企业去开发符合车规要求和性能需求的芯片,并快速通过相关认证。

除了提供在汽车市场中保持最高占有率的多核GPU IP和高性能的NNA IP供芯片设计企业进行异构计算组合,Imagination还针对汽车和其他市场的需求开发很多差异化的技术,以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在底层支持智能汽车的异构计算,如可以在同一颗芯片上实现多个完全隔离的多核GPU功能的HyperLane GPU硬件虚拟化技术,可以帮助芯片设计企业以更高的安全性和更短的集成时间来形成差异化的优势。

利用这些IP和技术组合,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可以针对应用市场的算力需求,实现智能汽车多重组合化异构计算,如利用Imagination大获成功的GPU 硬件虚拟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一芯多屏,利用HyperLane隔离和调度技术可虚拟出多达8个lane,创造比软件虚拟化更高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这些虚拟出来的多个lane不仅可以发挥GPU 渲染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OpenCL与NNA结合实现超高性能计算,包括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计算,以及诸如ADAS等应用。

展望未来

刘国军表示,Imagination完整的IP组合可以支持国内智能汽车芯片开发商在架构层面上实现创新,利用Imagination的GPU +NNA+ CPU不但提供了大算力而且拥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结合软件定义的方法可以对自动驾驶和ADAS等细分场景得到最优架构性支持。

刘国军总结道:“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大幅增强,自主的先进芯片将是支持产业快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Imagination将通过对汽车芯片设计企业的全力支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整个产业链在汽车产业百年大变局到来之际站上潮头。”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据外媒报道,现任英特尔代工服务部高级副总裁兼总裁Randhir Thakur即将离职。英特尔代工服务(IFS)是英特尔新任CEO基辛格发起的IDM 2.0战略一部分,迄今已创造了5.76亿美元的收入。

1.png

Thakur在半导体行业担任过许多业务和技术领导职务,服务的公司包括Steag Electronic Systems 、美光科技,SanDisk,应用材料等。Thakur曾在采访中表示英特尔计划在2030年前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并期望产生领先的代工厂利润。Thakur将留任至明年第一季度,等英特尔对以色列芯片制造商Tower Semiconductor的收购完成后再离开。待收购完成后,英特尔IFS业务有望每年增加约15亿美元的收入,跻身全球八大晶圆代工厂之列。

近年来,英特尔领先工艺持续落后台积电,但在基辛格担任CEO以后 ,英特尔加速了工艺迭代,2021年7月,Intel公布了未来直到 2025 年的详细发展路线:10nm之后是Intel 7,接着是 Intel 4,Intel 3,Intel 20A, Intel 18A,直至Intel在 2025 年重登王座,夺回领先制程地位。目前英特尔的代工服务赢得了高通、博通、Marvell、Cirrus Logic、英伟达、联发科、瑞昱等大客户。

2.png

不过也有业内业内人士不看好英特尔代工服务,称其跟专业代工厂相比缺乏服务基因,几年前,英特尔也曾经提过代工服务战略结果铩羽而归,这次,代工业务负责人走人,IDM2.0还能走下去吗?欢迎留言讨论!

围观 10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杭州钱塘区东芝开利公司的厂房屋顶上,一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悄然落成。这是道达尔远景(TEESS)继美博空调(芜湖)项目后在暖通空调行业的又一标杆项目,持续为建筑领域节能减碳贡献力量!

1.jpg

该项目容量约1.5MW,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成后预计每年为企业提供约160万度清洁电力,减少碳排放约1,120吨,助力东芝开利降本增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东芝开利项目是TEESS"高效率响应、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充分体现。为响应客户协议签订后,快速进场施工的要求,TEESS团队第一时间安排组件到货。同时,EPC团队响应业主要求,在8月极端高温下,通过充分的安全措施,调整工人作息等举措,进行屋顶施工,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东芝开利空调(中国)有限公司,由百年日企东芝集团与美国开利公司合资成立。东芝开利结合两大集团在全球范围的产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9年多的时间里飞速发展。

当下"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转为全球行动。暖通空调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事业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统计数据,中国建筑碳领域排放量占到全国总碳排放量的近1/3,而大部分地区的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超过了建筑总能耗的50%

作为行业排头兵,东芝开利积极地走在了响应"双碳"政策的前列,该光伏项目的顺利并网,是东芝开利在可持续领域的又一次重要迈进。无论是在战略层面还是产品端都遵照集团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明天" 的经营理念,向社会提供可靠的服务和先进的技术,从而为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做出贡献,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碳中和"蓝图已经绘就,零碳号角已经吹响。TEESS愿携手更多行业伙伴,在更多的业务端探索零碳的无限可能,共创美好绿色未来!

2.jpg

参考资料:

  1. 东芝开利官网

  2. 搜狐| 用暖通思维解读"碳中和、碳达峰"行动方案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1月17日,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上,摩尔精英被授予「“中国芯”优秀支撑服务企业奖」,此奖项是用于奖励为中国设计企业提供供应保障、在行业自立自强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企业。

1.png

摩尔精英被授予「“中国芯”优秀支撑服务企业奖」

摩尔精英与胜科纳米、概伦电子、芯华章、芯来智融、国微思尔芯、芯原微电子、广立微、锐成芯微、华大九天等十家企业,获得本届“中国芯”优秀支撑服务企业奖,这是对获奖企业为产业链提供支撑服务能力与价值的充分肯定,我们也将再接再厉,持续为客户提供从芯片研发到量产的解决方案。

2.jpg

一年一度的“中国芯”评选,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举办,是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实施的全国性集成电路行业盛会,也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评选之一。本届活动以“强芯固基 以质为本”为主题,旨在持续鼓励国内集成电路领域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发挥示范效应,影响和带动半导体行业发展。

3.jpg

自2015年成立以来,摩尔精英致力于“让中国没有难做的芯片”,通过“一站式芯片设计和供应链平台”,结合自有封测工厂和设备的快速响应能力,给有多样化、定制化芯片需求的芯片和终端公司,提供高效的“从芯片研发到量产一站式交付”的解决方案。

摩尔精英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定制化、产品化的芯片设计服务、IT/CAD设计平台服务、流片服务、封装服务、测试服务、产品工程及量产管理服务和半导体教育培训服务,帮助芯片创新、创业者,加速和差异化产品量产,提升研发和运营的效率,降低踩坑和失败的风险。

摩尔精英是经国家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在上海设立研发和运营中心,在美国达拉斯和法国尼斯设立芯片自动化测试设备(ATE)研发中心,在无锡、重庆、合肥等地建设2万平封装测试基地,核心设备投资超过3亿元,供应链合作伙伴覆盖全球主流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在此之前,摩尔精英曾获得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颁发的“行业新芯奖”。

ydWp56p3Jz.png

未来,摩尔精英将继续发挥平台效能,用全流程专业服务为芯片及系统公司提供高效的“从芯片研发到量产一站式交付”解决方案,努力实现“成为全球协作的芯片云平台,十倍提升芯片行业创新效率”的公司愿景,支持中国优秀芯片公司做出领先的产品,推动芯片国产化创新,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摩尔精英

摩尔精英致力于“让中国没有难做的芯片”,通过“一站式芯片设计和供应链平台”,结合自有封测工厂和设备的快速响应能力,给有多样化、定制化芯片需求的芯片和终端公司,提供高效的“从芯片研发到量产一站式交付”的解决方案。

摩尔精英为客户提供平台化、定制化、产品化的芯片设计服务、IT/CAD设计平台服务、流片服务、封装服务、测试服务、产品工程及量产管理服务和半导体教育培训服务,帮助客户加速和差异化产品量产,提升研发和运营的效率,降低踩坑和失败的风险。

摩尔精英在上海设立研发和运营总部,在美国达拉斯和法国尼斯设立芯片自动化测试设备(ATE)研发中心,在无锡、重庆、合肥等地建设2万平封装测试工厂,核心设备投资超过3亿元,供应链合作伙伴覆盖全球主流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围观 1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第三财季营收为247亿美元。

  • 运营利润同比增长68%,达创纪录的18亿美元。非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以下简称“non-GAAP”)运营利润同比增长22%,达创纪录的24亿美元。

  • 每股摊薄收益为0.33美元,non-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2.30美元。

戴尔科技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ELL)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报告。第三财季营收为247亿美元,同比下降6%。本季度的运营利润同比增长68%,达创纪录的1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7.1%。non-GAAP运营利润同比增长22%,达创纪录的24亿美元,占总营收的9.6%。本财季来自持续经营的净利润为2.41亿美元, non-GAAP净利润为17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为0.33美元,non-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2.30美元。

戴尔科技集团本财季末剩余履约价值为390亿美元,递延营收总额为271亿美元。本财季经常性收入约为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现金和投资余额为65亿美元。本财季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向股东回馈了8.47亿美元。


三个月期末

九个月期末


2022

1028

2021

1029

变化

2022

1028

2021

1029

变化


(单位:百万,每股金额和百分比除外;未经审计)

净营收

$

24,721

$

26,424

(6)%

$

77,262

$

73,205

6%

运营利润

$

1,762

$

1,046

68%

$

4,582

$

3,050

50%

来自持续经营的净利润

$

241

$

3,683

(93)%

$

1,816

$

4,971

(63)%

每股摊薄收益

$

0.33

$

4.68

(93)%

$

2.41

$

6.34

(62)%












Non-GAAP净营收

$

24,721

$

26,432

(6)%

$

77,262

$

73,229

6%

Non-GAAP运营利润

$

2,380

$

1,956

22%

$

6,467

$

5,594

16%

Non-GAAP净利润

$

1,705

$

1,313

30%

$

4,405

$

3,534

25%

Non-GAAP每股摊薄收益

$

2.30

$

1.66

39%

$

5.81

$

4.50

29%

注:截至2022年10月28日的三个月期末与九个月期末数据中,来自持续经营的净利润和每股摊薄收益包含在利息和其它净额中确认的与先前报告的诉讼和解协议相关的10亿美元花费。

除非另有说明,该表对比为同比。

经营部分摘要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ISG)第三财季营收达创纪录的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实现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长。其中,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营收为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存储业务营收为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本财季运营利润达创纪录的14亿美元,同比增长54%,约占该部门总营收的14.3%。

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第三财季营收为1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商用业务营收为107亿美元,同比下降13%;消费业务营收为30亿美元,同比下降29%。本财季运营利润为11亿美元,同比下降7%,约占该部门总营收的7.7%。

主要创新领域:

  • 戴尔推出网络安全咨询服务和一项全新的漏洞管理服务,为组织机构提供工具和可行的洞察来保护其IT环境。

  • APEX发展势头强劲,Dell PowerFlex块存储现已可在AWS Marketplace中运行。

  • 戴尔为APEX数据存储服务添加客户自管理选项,帮助客户轻松过渡到即服务环境。

  • 戴尔发布边缘计算运营软件平台Project Frontier,该平台集中了客户的软件应用、运营技术和多云环境,支持零信任安全保护,可为任何企业用例安全地扩展边缘运营。

  • 作为戴尔边缘产品系列中的新成员,Latitude 7230 Rugged Extreme现已上市。这款12英寸全加固型平板电脑兼具轻薄与强大性能,为身处极端环境下的专业工作者提供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运行速度。

高管引言

  • 戴尔科技集团副董事长兼联席首席运营官Jeff Clarke表示:“我们在第三财季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们减少了订单积压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包括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在本财季达创纪录的96亿美元营收。与此同时,我们的创新引擎正在边缘、多云、即服务等战略领域全速运转。”

  • 戴尔科技集团联席首席运营官Chuck Whitten表示:“在第三财季,我们专注于执行,取得了强劲的运营业绩,成功地克服了我们公布第二财季财报时提到的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凭借业界最大的直销团队与技术生态,我们能够预见形势的变化并迅速回应。我们克服了需求放缓的问题,运营利润达创纪录的18亿美元。”

  • 戴尔科技集团首席财务官Tom Sweet表示:“我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表现。我们的运营利润创历史新高,且2023财年至今的营收同比增长6%,达770亿美元。在最能实现盈利的市场,我们已占据强劲的份额,持续创造长期价值,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将利润回馈给股东。”



ESG


我们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努力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推动对人类和地球的积极影响。更多ESG资源,可访问我们的网站了解。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为客户提供面向数据时代业界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更多准备就绪的数据/电源触点组合现在已经可用于Gecko MT

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Electronica展会上,Harwin宣布已经扩展Gecko MT高可靠性(Hi-Rel)连接器触点布局选项,新添加的产品变型能够有效补充现有的对称式2功率/8信号和4功率/8信号触点布局。

Gecko MT group 7x5 March 22.jpg

新添加的产品变型包含6种新的触点布局,具有2~6个电源触点和4~24个信号触点。这些新型号具有非对称结构,电源触点位于一端,数据信号触点位于另一端。电源触点的额定电流为10A,信号触点的额定电流值为2.8A(最大值)。

对于每种触点布局,Harwin都可提供一系列硬件固定件。所有公和母连接器均能够进行标准极性或反向固定,并具有前、后面板安装选项,以及电路板安装固定件,以减少焊接接头上的应力。本次添加的新产品总共包括72个Gecko MT连接器变体。

Harwin HRi产品中所有Gecko连接器一样,这些最新的产品型号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以及紧凑的尺寸外形和轻质的结构。它们支持-65~+150℃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及1000次(最低)插拔循环。评估样品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

Harwin产品管理主管Ryan Smart表示:“我们的Gecko MT产品系列已经行业验证,在航空、航天和高端工业市场非常受客户欢迎。这些组件能够提供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可通过兼顾处理电源和数据传输来减少组件数量,节省PCB空间。考虑到客户对更大范围不同选项的需求,我们已经扩大了这些组件变型的数量,具备更广泛的电源和信号配置选择,并可提供所有的锁定机构变体。”

所有新款Harwin Gecko MT连接器都可以从现有库存中快速发货,Harwin还可为Gecko连接器提供电缆组装服务,并提供现成的、经过全面检查的线束。

关于Harwin

70多年来,Harwin一直在为工程师提供满足最苛刻规格应用所需的连接器。Harwin创新的高可靠性(high-reliability)互连产品组合旨在满足最严苛工作环境或在最狭窄空间内实现超高性能的应用需求。

如今,Harwin产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市场和应用中得到采纳,这些领域包括航天、航空电子、国防、机器人、石油/天然气、医疗保健、赛车、工业驱动、工厂自动化系统、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农业、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等。

Harwin位于英国朴茨茅斯的生产设施负责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具有完全质量保证的产品组合分为三个系列:HRiBBiEZi

  • HRi系列包括多种高可靠性产品:Gecko、Datamate、M300和Kona。

  • BBi系列包括各种板对板产品:Archer Kontrol耐用工业连接器、Archer.5和Archer.8高速夹层连接器等。

  • EZi系列包括多种板级硬件和附件:EMI/RFI屏蔽仓和全面系列板级硬件,包括垫片(spacers)、弹性触点、电缆夹和跳线连接等。

Harwin产品由全球领先的分销商和当地专业合作伙伴组成的广泛网络负责提供,并由Harwin的全球售后团队提供支持,客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全面的产品库存和售后支持。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

公司网站: www.harwin.com

Twitter:  @Harwi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harwi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HarwinGroup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是德科技行业解决方案总监 Cheryl Ajluni

1669081493905726.png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每一个组织的首要任务。埃森哲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欧洲大型企业已经做出承诺,要在 2050 年之前实现净零排放。然而埃森哲同样发现,这些企业必须在未来十年大幅加快进度,因为他们当中目前还未偏离这一目标的仅占 9%

通过发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潜力,企业可以实现净零排放,并且落实其他可持续性规划。这些技术还会帮助企业深入洞悉自身运营状况,随时掌握可持续性措施的成效,进而逐步实现气候目标。举个例子,数字孪生可用于测试各种场景,帮助企业制定减少能耗、降低排放的最佳策略。

技术进步推动各行各业快速采用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已经通过许多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可以帮助医疗研究人员创建极其准确的心肺或其他器官模型,从而改善临床诊断、医疗教育和培训的效果。能源行业也有大量的数字孪生使用场景,例如构建数字模型,实时指导石油钻探工作。

近年来,随着仿真和建模能力的技术进步,物联网传感器的部署范围进一步扩大、可用的计算基础设施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逐步提高使用数字孪生的比例。如果配合数字孪生使用人工智能,企业还将获得许多其他优势,例如通过仿真来分析假设情景,以及更深入地探究各种因果关系。

许多例子表明,这两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运营能力,包括构建一个绿色世界的能力。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使用场景,来看一下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各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慧产业

2025 年,89% 的物联网平台会包括数字孪生,它们将改变工业和制造设施的运作方式,提供精细入微的洞见,从而提升可持续性工作的成效。例如:

  • 深入分析能源损失点,探索节能降耗的新方法

  • 使用预测分析方法,确定如何通过改变来减少排放

  • 执行风险评估,发现可能导致事故进而影响环境的运营短板

GE Digital 是一家率先采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可持续性的组织。该公司利用自主调节软件创建了一个燃气轮机的数字孪生,希望找到最佳火焰温度和燃料配比。这项技术可以实时感知环境和物理属性的变化,以便于自动调整,从而确保燃气轮机在低排放、低噪声水平下高效运行。得益于此,发电厂成功达成了一氧化碳减排 14%、一氧化二氮减排 10%-14%的成果。

智慧城市

另一个可以借助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合力来推动变革的领域是: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及优化。在应对粮食短缺、提升移动性以及帮助发现犯罪活动等方面,智慧城市具有诸多优势。智慧城市还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巨大贡献。

借助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城市管理者可以了解、量化和预测施政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场景展开测试,从而确定哪些情况对环境最有利。

伦敦交通局(TransportforLondonTfL)就在使用数字孪生收集地铁网络的噪声、高温和碳排放数据。在部署该技术之前,TfL 工作人员只能在凌晨 1 点至 5 点地铁关闭期间进行检查。借助数字孪生提供的实时网络接入,TfL 现在不仅能够在运营时间段内评估各个位置的情况,还能发现以前通过人眼无法检测的数据,例如故障、高温和噪声集中点。该局领导人相信,该项目将成为 Sadiq Khan 市长实现 2030 年轨道系统零碳排放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

随着碳中和成为全球大小城市的当务之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的使用率有望继续攀升。

智慧建筑

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既可以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构建智慧建筑。这些技术从一开始就将确保可持续性放在首位考虑。施工经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开发虚拟项目,借此在设计阶段就对建筑的预期碳足迹做出评估。

开发商在设计伦敦 The Hickman 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该建筑是全球第一座获得 SmartScore 智慧建筑白金评级的大楼。在施工期间,数字孪生通过各种传感器连通大楼的管理系统,全面展示入住率、温度、空气质量、光照水平和能耗等数据。这不仅使得开发商能够优化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还为在将来提升可持续性奠定了基础,因为这些都可以首先通过 The Hickman 数字模型进行仿真。

建筑行业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设计更环保的建筑。因此,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开发商追随 The Hickman 的脚步,在开拓新领域之前解决可持续性问题。

建设一个可持续的行业,并最终赢得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可持续性在过去几年一直是个难以企及的目标。现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和数字孪生的普及,这一愿景有望很快实现。眼下正是企业对这些技术加以整合利用的时候。成功的整合意味着,企业将在运营的每个阶段获得深入洞察——能够从微观角度出发,全面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低碳环保的世界。

Cheryl 同时也是本次 Keysight World “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 论坛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欢迎注册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Keysight World 线上活动

2022年11月29日 - 12月2日   点击此处注册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1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9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蓝牙技术联盟联合 ABI Research发布了最新报告《低功耗音频:未来的蓝牙音频》,对低功耗音频(LE Audio)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这是报告全文。

前言

自诞生以来,音频一直是蓝牙技术的最大解决方案领域。最初,蓝牙音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免提电话和无线耳机,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后开始支持更高质量的音频用例,尤其是高级音频分配规范(A2DP)所支持的手机、耳机、扬声器传输等。今天,蓝牙音频已被所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以及数十亿无线耳机和扬声器采用。这两种用例一般均使用经典蓝牙(Bluetooth Classic) 技术,即蓝牙基本速率/增强数据速率(BR/EDR)。

过去十年出现了各种新的音频用例和要求,比如真无线立体声(TWS)耳塞式耳机、助听器、联网扬声器等。但经典蓝牙音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音频质量、功耗、不支持同步连接、单向传输以及音频和语音应用之间的切换问题。而经典蓝牙音频和A2DP的优势和局限性在于它们都被设计成一种点对点技术。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些用例,各家公司针对经典蓝牙音频技术自研了专属扩展,实现了耳机之间的同步,创造出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和助听设备等全新设备类别。2014年首次出现之后,这些设备将蓝牙音频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2021年,仅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和可听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就超过了2亿。

1669079723164.jpg

在助听设备领域,经典蓝牙音频因功耗高而无法适用于尺寸和功率有限的设备,比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这些设备通常每天要工作9个小时。因此,苹果、谷歌等公司自研了基于低功耗蓝牙(LE)无线电的助听器解决方案,使助听器用户能够直接将音乐和电话传输到他们的助听器,同时提供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的电池电量。虽然这些解决方案推动了消费级耳塞式耳机和助听设备的发展,但它们与专属技术和特定厂商的生态系统捆绑在一起,因此缺乏互操作性并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2014年,欧洲听力设备制造商协会(EHIMA)旗下的助听器行业协会与蓝牙技术联盟(SIG)一起为助听器制定了新的标准。此举是为了使助听设备用户能够通过蓝牙技术在无需另行购买配件的情况下,在设备上直接接收高质量的语音和媒体音频,并与任何使用该技术的品牌实现操作互通。在经过这些初步发展之后,人们很快发现:开发一项新的音频标准也可以为整个消费音频市场带来巨大的收益,并解决经典蓝牙音频的诸多限制。后来,这项标准便发展成为蓝牙技术历史上最大的规范项目——低功耗音频(LE Audio)。

低功耗音频的到来将在未来五至十年改变蓝牙音频生态系统。顾名思义,低功耗音频使用的不是经典蓝牙无线电,而是在低功耗蓝牙无线电上运行。这要归功于蓝牙核心规格5.2版中加入的许多新功能。这些功能帮助提高音频质量、降低功耗、提高互操作性、简化助听器和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的开发,并且支持新的音频设备类型以及Auracast™广播音频的出现,尤其是Auracast™ 广播音频为消费者和助听应用带来了共享和私人广播用例。

蓝牙音频市场预测

下面的图1显示了ABI Research对蓝牙音频外围设备未来五年的市场预测。该预测中包括以接收音频为主要功能的设备,例如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耳罩式耳机、扬声器和助听器。ABI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蓝牙音频外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接近15亿,包括超过7.3亿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2.08亿语音控制前端、1.92亿扬声器和1.79亿助听器。这些设备占到该市场的94%。

1669079829105.jpg

1669079844447.jpg

从经典音频到低功耗音频的路线图

1669079897922.jpg

双模式蓝牙音频将引领趋势

图2显示了按不同蓝牙无线电技术划分的蓝牙音频外围设备。虽然经典蓝牙技术一直主导着市 场,但近年来,许多音频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采用经典蓝牙与低功耗蓝牙相组合的双模式解决方案。经典蓝牙一般用于音频传输,而低功耗蓝牙可用于快速配对、媒体操控和启用追踪耳塞的位置功能。目前,大多数领先的蓝牙无线芯片组厂商都在他们的音频产品中提供双模式无线电解决方案(即经典蓝牙+低功耗蓝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双模式无线电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多地支持低功耗音频功能并成为双模式音频解决方案(即经典音频+低功耗音频)。这将有助于产生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使厂商能够继续 通过添加功能和差异化的性能对产品进行创新。

另外,这种双模式策略将帮助这些前沿厂商在音源设备向低功耗音频过渡的过程中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在大多数音源设备过渡到支持低功耗音频之前,现有的厂商不应该完全投入到单模式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并将他们的目标市场局限在支持低功耗音频源设备的市场。同时,在与支持低功耗音频的音源设备或公共发射器一起使用时,双模式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因此,正如图2所示,预计在整个预测期内双模式音频设备都将在蓝牙音频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独立的低功耗音频将逐渐兴起

ABIResearch还预计将出现第三个设备类别——纯低功耗音频设备。这些设备将充分运用新的低功耗音频功能并具有功耗、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一些蓝牙芯片组厂商在低功耗蓝牙到来后才出现,他们既没有经典蓝牙音频产品,也未在音频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这些厂商可以抓住新的机会在低功耗音频领域抢占先机并建立新的优势。他们几乎没有市场份额可以损失,因此可以瞄准不断增长的助听器、真无线和广播音频市场中的新机会。

低功耗音频最成功的一点是打开了新晋者进入音频市场的大门,使他们更容易开发出成本和复杂性更低的非专属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更好的同步性、更低的延迟和功耗并能够实现新的功能,例如Auracast™广播音频和公共场所的助听用例。另外,一些现有的厂商可能会在提供双模式解决方案的同时,提供单独的纯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但正如图2所示,低功耗音频单模式设备可能要到2025年以后才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此类设备需要依赖于大量具有低功耗音频功能的音源设备。

借助生态系统的力量

此外,还可以借助生态系统的力量推广低功耗音频。在音源和汇流生态系统这两端运营的公司可以将纯低功耗音频汇流解决方案与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智能手表或其他音源设备捆绑在一起。这样,原设备制造商就可以通过实现新的广播用例(如个人音频共享)来帮助实现音源产品的差异化,也可以通过实现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以及降低功耗、缩小外形尺寸和提高音频质量来帮助实现汇流设备的差异化。这将确保用户能够连接低功耗音频源,并保证在低功耗音频于其他行业普及之前就能向用户提供独特的低功耗音频体验。

过渡到低功耗音频的多种策略方法

ABI Research认为,低功耗音频将带来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具体取决于厂商在音频市场的历史、他们现有的音频产品组合以及他们在音频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活跃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芯片组厂商可采取整体策略,比如加入支持低功耗音频的无线电创新。而凭借低功耗音频,新厂商也将有机会进入到这一领域并创造新的差异化。

一些厂商可能会为了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而将低功耗音频加入到他们的双模式解决方案中。另一些厂商可能会继续使用双模式,直到低功耗音频设备的安装数量变得足够多,再换成纯低功 耗音频解决方案。没有经典蓝牙产品或市场份额的公司可能会在最初阶段就投身于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而其他公司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将纯低功耗音频耳机与具有低功耗音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一起装箱,以此区别于其他型号的耳机并借助其他原设备制造商的赋能获得市场份额。

助听器厂商将会为了降低功耗而使用纯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几款双模式产品已宣布将通过无线升级来支持低功耗音频的新功能。因此,不太可能发生所有设备类型统一同步过渡的情况。

低功耗音频最终可能会融入现有的蓝牙音频市场,成为未来五到十年整个音频领域创新的一部 分,而不是静态地统一过渡到纯低功耗音频设备。蓝牙低功耗音频和经典音频之间可能会实现“合而不同”,设备将在用例、音频质量、延迟、功耗、尺寸、成本等不同的方面实现差异化。

构建低功耗蓝牙音频生态系统

1669080007528.jpg

低功耗音频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各项芯片组、IP和产品公告表明,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出现一个强大的低功耗音频生态系统。截至2022年9月初,已有103款蓝牙产品支持LC3编解码器,并且这一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这些产品包括各种罩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条形音箱、扬声器、音频发射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以及芯片组和模块。

ABI Research预测,到2027年,低功耗音源和汇流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30亿。

1669080018131.jpg

正如图3所示,在2027年出货的30亿低功耗音频设备中,预计将有86%的设备支持双模式蓝牙音频。在可预见的未来,音源设备将继续通过双模式芯片组支持蓝牙经典音频和低功耗音频。

1669080136981.jpg

这将使这些设备在能使用新兴低功耗音频和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的同时,也确保能与市场上现有的蓝牙经典音频设备生态系统兼容。而随着低功耗音频设备安装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汇流设备将支持独立的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

图4所示的是按细分市场划分的低功耗音频设备出货量预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电视等音源设备以及真无线立体声耳塞式耳机、罩式耳机和助听器等汇流设备将可能成为第一批采用低功耗音频的主要设备类别。音源设备很快将会在其平台上嵌入5.2及以上版本的蓝牙核心规范,许多嵌入5.2和5.3版本的音源解决方案目前已出现在市场上,例如高通公司的FastConnect 6900和FastConnect 7800系统级芯片支持低功耗音频。联发科专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和可穿戴设备开发的Filogic 380 Wi-Fi 7/蓝牙核心规范5.3版解决方案以及博通的BCM4398 Wi-Fi 7/蓝牙核心规范5.2版组合芯片均支持低功耗音频。

而在汇流设备方面,高通的旗舰蓝牙耳机平台QCC5171和QCC307x均支持低功耗音频。所有这些     解决方案均为双模式并支持高通现有的经典蓝牙创新以及低功耗音频的广播功能。2022年7月, 络达科技宣布其旗舰和专业产品系列通过低功耗音频产品认证。这些产品专为耳机、真无线立体声耳机、扬声器、听力设备和发射器而设计。在此之前,北欧半导体、瑞昱、泰凌半导体、中科蓝讯和恒玄科技等厂商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低功耗音频产品。

电视、智能手表、扬声器和语音控制前端等其他产品类别可能会跟随这波最初的采用浪潮。从长远来看,智能家居和物联网产品通过嵌入低功耗音频技术实现创新的互动方式也将成为趋势。

这些产品可能包括通知业主重要状态更新的智能电器或安全系统、提供活动或测量读数的传感器设备以及其他目前还未被考虑在内的用例。

1669080270007.jpg

Auracast™广播音频带来的新商机

低功耗音频带领的最重要的新功能无疑是Auracast™广播音频。凭借低功耗音频的广播功能,音频发射器可以向无限数量的Auracast™接收器(如耳机和助听器)广播一个或多个音频串流。这将有助于创造出与我们的周遭环境进行互动的新方式、改进访客的体验并提供可扩展的助听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最终将取代现有的设备,为听力受损者开辟更大的无障碍空间。

Auracast™广播音频将带来巨大的机会:这项技术将被应用于大量公共场所,包括会议和演讲厅、剧院和电影院、机场和交通枢纽、博物馆、礼拜堂,并且最终在零售等服务环境中实现一对一类型的部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5亿人(近20%的人口)患有听力损伤。预计这一数字最早到2050年就将增长到25亿。低功耗音频有可能极大地增强和补全现有的助听解决方案,并将Auracast™广播音频扩展到许多目前助听基础设施有限、或没有助听基础设施的新场所和地区。

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

如下面的表1所示,蓝牙技术联盟确定了五个主要的初始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随着市场的发展和Auracast™广播音频设备安装量的增加,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其他具有吸引力的新用例。

1669080349430.jpg

Auracast™广播音频市场预测

由于低功耗音频和Auracast™广播音频仍在发展阶段,因此现在就对行业在发射器和接收器设备上采用低功耗音频、以及在公共场所和其他企业用例中部署Auracast™广播音频的速度进行具体预测还为时尚早。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在音源设备和接收设备中的推出速度将直接影响到

Auracast™广播音频解决方案在公共场所的部署。随着低功耗音频源和接收设备安装量的增加, 部署Auracast™广播音频解决方案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了解Auracast™广播音频的潜在目标市场,ABI Research根据地区场所模型和Auracast™广播音频在不同用例中的预计采用情况确定了全球场所市场的规模,然后基于该规模开发了一个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的预期渗透率、不同用例的不同时间表并根据建筑规模和每个场所的潜在建筑/房间数量确定每次部署的发射器数量。

根据ABI Research的统计数据,全球有超过6,100万个场所可以利用Auracast™广播音频。

1669080404832.jpg

随着新建筑数量的增长,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6,400万。但正如图4所示,低功耗音频源和接收设备生态系统的发展需要一些时间。ABI Research预计主要的拐点将在2025年左右出现, 之后将有额外的激励措施鼓励场所开始部署Auracast™广播音频。到那时,场所将更加熟悉这 项技术,发射器设备将更容易获得,支持低功耗音频的设备安装数量也将达到临界值。因此,ABI Research预测,在未来十年,Auracast™广播音频解决方案的部署速度会变得更快。

1669080450274.jpg

正如图5所示,ABI Research预计,到2030年各类型场所部署的Auracast™广播音频设备总数将达到近250万。届时,公共场所的部署量预计将占到近42%,包括图书馆、社交或会议场所(如社区中心、会议厅和会议中心)、娱乐设施(如体育馆、健身俱乐部和体育设施)、娱乐和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剧院、电影院和体育场)以及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在机会方面,其次将是宗教场所,并且餐厅/餐饮服务和住宿(例如酒店、度假村和养老院)也将紧随其后。

1669080483748.jpg

如图6所示,在早期发展阶段,ABI Research预测静音电视和公共场所的增强/辅助听力用例将推动Auracast™广播音频的采用。公共场馆中将会出现所有五个主要用例;但到2030年,最多的Auracast™广播音频用例将是静音电视屏幕、助听和多语言支持。此外,宗教礼拜场所中的主要用例将是助听用例,餐厅中的主要用例将是酒吧和其他场所的静音电视屏幕。ABI Research还预测在未来十年内,辅助和增强听力应用中将出现许多其他创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部署方式。

总结

为了使低功耗音频和Auracast™广播音频获得成功,我们需要达成多座里程碑。首先,当然是需要让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及以上的硬件在市场上普及。在音源设备方面,由于大多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平台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支持该技术,预计能够相对迅速地达成此目标。然而,低功耗音频设备的安装基数需要一些时间增长,而双模式蓝牙经典/低功耗音频解决方案在此过渡期间将是必要的,以确保与现有设备相互兼容的同时抓住低功耗音频领域的新机会。

音频领域的现有企业将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产品,并通过双模式解决方案整合低功耗音频功能, 而没有现有市场份额的企业可以通过低功耗音频的关键功能所推动的创新产品设计来占领部分音频市场。由于低功耗音频的固有功耗较低,因此可以用于改进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和听力设备。越来越多的独立低功耗音频设备将陆续出现,带来创新的用户体验和全新蓝牙音频用例。

在Auracast™广播音频方面,需要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教育来鼓励场馆采用Auracast™广播音频作为辅助和增强听力技术。鉴于支持低功耗音频的消费设备安装数明显高于助听器,可以在初期推广主流用例,如静音电视、多语言支持和其他增强音频体验,来帮助推动最初的采用。另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系统集成商和安装商生态系统,以便在更多的公共场所推广Auracast™广播音频解决方案。这也将帮助各种不同类型的场所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在监管方面,仍需要努力鼓励各种公共场所或新场馆采用Auracast™广播音频作为主要的标准助听技术。为了使Auracast™广播音频成为一项成功的技术,必须为其开发直观的用户界面,并且需要让它与现有的技术能够无缝衔接。这在安全和隐私极为重要的一对一用例中尤为重要。

最后,低功耗音频应该被定位成当前蓝牙音频功能的进化和加强版,而不是替代品。这将有助 于建立新的用例和消费者体验、向新的行业参与者开放音频生态系统,并使蓝牙音频市场扩展到新的高度。

围观 8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