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对历史性机遇,芯片企业该如何建立和扩展创新生态系统

作者:北京华兴万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商瑞 马华

对于大多数芯片企业来讲,其商业征途往往始于一款芯片或者一个芯片产品系列,这个时候的重点是“生存”而谈不上“生态”。但是在随后的发展道路中,仅有少量的芯片企业能够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和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实现做大做强。那些中途掉队或者发展到一个瓶颈期后停滞不前的企业,往往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创新生态系统和如何建设产业创新生态。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 很多新创芯片企业变成了“一代拳王”(仅有一代产品有竞争力),这尤其常见于那些走“替代”之道的芯片企业

  • 芯片企业通过被投资等方式加入了大公司生态并成功上市,但市场也可以让其市值从两年前的1000多亿元掉到今天的200多亿元

  • 如中电华大等央企旗下芯片企业一直是细分市场领头羊并承担很多国家项目,但其股票成交寥寥、市值极低且承受着“低市值生态伤害”

当然,困于生态建设的芯片企业还有很多,其结果都是在不同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营问题,再也没有“第二个春天”。但同时还有很多芯片企业的高管也一直在告诉华兴万邦他们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做芯片就是做生态已经是人人的口头禅。不过,很多企业把生态看成一种销售手段,或者是一种市场营销或者业务拓展方法,并不知具体该怎么理解芯片行业的生态系统,也不知道该如何全面地去建设产业生态。

华兴万邦在研究半导体行业产业生态体系多年后,提出了产业生态的五大要素,即企业价值观、技术架构及路线、创新伙伴阵营、客户及行业组织、

媒体和其他沟通渠道。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举出相应的案例。如希望更详细了解创新生态建设方法,可以联系北京华兴万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获取相关教程。

一、企业价值观

芯片行业是高科技行业这个大概念的主力军之一,所以很多人认为高科技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就是创新或者科技,这没有错但是并不全面。如果没有产业生态的支持,技术创新就无法可持续地转化为竞争优势,甚至创新的技术也都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和充分转化为实际应用。所以建设创新生态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涉及芯片企业的公司战略、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等全方位的战略性行为。

所以,首先要突破只有英特尔和高通这样的公司才需要做创新生态的思维模式,我们以一家极富创新的物联网芯片及解决方案企业Silicon Labs为例,来看看如何更好地建设创新生态。该公司在去年将其基础设施与汽车业务出售给Skyworks,从而成为了一家专注于物联网的创新公司,这并不代表该公司创新生态的缩小,而是代表了该公司在物联网领域内通过更加专注和深入而建设了更大的创新生态,特别是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高速成长的亚太地区物联网市场。

如何把物联网创新生态做得有声有色,这可以从Silicon Labs即将在9月中旬举办的2022年Works With开发者大会上可以看出。该大会总共开设112场会议,其中为亚太地区开设46场会议。在亚太地区除开设主题演讲外,还包括圆桌讨论、技术培训课程和实作工作坊。围绕Matter、可再生能源、物联网中的低功耗Wi-Fi、蓝牙、低功耗广域网、物联网安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互联健康与保健、Amazon Sidewalk等热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开设精彩纷呈的多场会议。

1.jpg

在该项免费网络行业活动中,参与分享产业趋势高管不仅来自于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SensiML和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等国际领先企业,还包括杭州行至云起科技(LifeSmart)、绿米(Aqara)、涂鸦智能(Tuya Smart)、和天工测控(Skylab)等亚太区创新企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全方位反映Silicon Labs的创新生态布局,而且还可以看到其平台化的芯片产品、最全的无线通信协议覆盖和获得PSA等级3认证的Secure Vault安全技术等创新。

二、技术架构及路线

一家芯片企业对基础技术架构的选择总是源于其最初的竞争优势设计,这些架构包括操作系统及其之上的应用数量(如Android与iOS的应用数量)、核心控制/计算的处理器、通用的工具平台和API、以及核心加工工艺等等,这些基础架构及其相应的发展路线也是决定一家芯片企业创新生态大小的关键要素。随着用户需求随时间发生变化,以及各种基础架构性技术不断演进和相互融合,拓宽基础架构范围成为扩大创新生态的一个重要措施。

如在开发各种处理器和SoC时,x86、Arm和RISC-V就是不同的基础架构,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就意味着选择了相应的应用创新生态。近年来随着用户对应用的理解越来越精准,RISC-V架构的可定制特性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定制的挑战是其设计工具的完整性、便捷性和适应性,在这个领域内的进展可能会影响芯片行业的生态大小。

以可定制RISC-V处理器IP的领导者Codasip为例,其Codasip Studio是一个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平台,用于定制领先的RISC-V处理器IP,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轻松地定制处理器设计,以实现领域专用应用的最高性能。今年六月,该公司宣布其Codasip Studio平台可以支持苹果macOS Monterey(当前macOS的主要版本),进一步扩展了应用该工具平台的用户群,也就是通过提升其工具的操作系统适用性,吸引更多工程师去开发定制处理器并大幅扩展了其创新生态。

2.png

另一个案例也来自于一家数十年来非常成功的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IAR Systems,该公司将嵌入式开发者所需的一切都整合至同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中,其旗舰产品IAR Embedded Workbench支持Arm和RISC-V等多种架构,不仅为全球超过14000种器件提供支持,也可为我国新兴的MCU和MPU芯片开发商阵营提供最全面的直接支持。

3.jpg

今年6月IAR Systems宣布在微软的支持下,IAR Systems 向全球数百万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的开发者提供其嵌入式专业知识和软件解决方案。开发者现在可以从 Visual Studio Code Marketplace 获取此扩展,以便在 Visual Studio Code 环境中使用 IAR Systems 的嵌入式系统专业软件解决方案的强大功能,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进一步加快开发流程。微软给IAR Systems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开发者生态,也进一步证明了该公司的实力。

三、创新伙伴阵营

由于芯片产品并不是面向最终用户的终端产品,因此需要各种软硬件设计团队和人员来对芯片产品进行应用开发,以形成终端产品,此外还要与提供基础技术的EDA工具提供商、硅知识产权(IP)提供商和晶圆代工企业进行合作,通过诸如大学计划等项目与各种教育和科研机构合作,当然还需分销商和增值分销商支持,可以说一家成功的芯片公司必定有一个强大的创新合作伙伴阵营。

如果仅从与芯片产业化应用相关的创新伙伴来看,这既包括组织化的创新伙伴机构,如设计公司(IDH)和设计制造服务提供商(ODM);以及分布在全球的开发应用工程师个体,而大学计划就是要争取未来的工程师一旦走入职场都有机会快速成为一家芯片企业的创新伙伴。

专业化的创新伙伴将给芯片企业带来巨大的帮助和更快速的成功,当然这是要基于芯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就是这种快速成功的典范,该公司于去年12月1日宣布推出其5G小基站基带SoC PC802,它是全球首款高性能、低功耗和可编程小基站基带芯片,集成了完整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功能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诸多的奖项。

4.jpg

与基于高性能FPGA+CPU的5G小基站方案相比,基于PC802的5G小基站系统还大幅度降低了功耗和开发难度,实现了5G小基站部署的资本支出和运维成本大幅度降低。目前,采用PC802完成了5G小基站样机设计并打通电话的客户已达多家,所有这些复杂的小基站系统产品均是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他们的产品定义和应用方向丰富多样,全面彰显了5G小基站在支持运营商根据场景和需求来部署5G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再举一个例子,在消费性产品领域已经形成了更加完善的IDH或ODM模式,芯片企业除了面对那些直接客户还需要与这些机构建立伙伴关系。WiSA是全球知名的空间音频技术和模块提供商,其高端HT模块和SoundSend音频传送器已在全球顶级音箱系统和电视机品牌中被广泛采用,形成了完整的高保真、低延迟和高可靠性无线音频连接解决方案及生态系统。

5.jpg

该公司新近推出了高经济性却又保持了高性能的DS无线音频传输模块,经过专业的测试实验室检测,其性能优于对手的5GHz模块。WiSA DS模块是专为配合超大屏幕电视的条形音箱和汽车后装等中档市场应用场景而设计,可以传输未经压缩的音频信号,采样率达到了48KHz,并能够将智能音箱升级成5.1.4杜比全景声智能家庭影院或者多声道汽车音响系统。目前,WiSA正在委托华兴万邦寻找IDH和ODM合作伙伴,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发邮件到: info@1AND7.com

四、客户及行业组织

客户是一家芯片企业生存的基础,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生态伙伴群体之一,同时还需前瞻性地发现那些影响客户的客户的客户的需求,以及相关的技术趋势和社会进步,所以这里的客户一词还包括客户的客户这个群体,他们共同决定了一家芯片企业的产品定义、市场容量和技术路线。芯片企业做生态就要客户以及客户的客户既能够个体化,也要能够群体化看出共性需求和演进趋势。

在今天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方案不断涌现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需要芯片提供的计算处理能力,而且还有各种智能化的服务(后面我们会谈到服务型制造),因此要求芯片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组合,以便将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转化为可迁移的技术方案和产品组合。

这种应对社会进步和客户需求变化的迁移灵活性具有重大价值。以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性能和高密度独立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器件和可授权的嵌入式FPGA(eFPGA)半导体知识产权(IP)解决方案的供应商Achronix为例,该公司提供的基于FPGA的高端数据加速解决方案,旨在满足高性能、计算密集型和实时处理应用的需求。FPGA可提供类似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性能,以及比图形处理器(GPU)更高的灵活性。Achronix实现了一个独特的产品组合,包括Speedster7t FPGA器件、Speedcore eFPGA IP和搭载了FPGA器件的VectorPath加速卡。

6.jpg

Speedster7t FPGA系列产品是专为高带宽应用进行设计,带有一个革命性的全新二维片上网络(2D NoC),以及一个高密度全新机器学习处理器(MLP)模块阵列。当客户进行FPGA的初期开发和小批量应用时,可以利用VectorPath加速卡或者Speedster7t FPGA器件进行设计;而当应用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这可以利用Speedcore eFPGA来开发专用的ASIC或者SoC,在保持可编程性的同时实现总成本最低。

此外,决定芯片企业技术路线、产品组合和市场容量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是行业组织,所以芯片企业还需要参与国内外的行业组织,因为他们推出的标准或规范决定了产品的定义和市场的走向,产业联盟甚至可以影响各个国家的产业政策。比如,即将在今年秋季推出的物联网应用层标准Matter将会极大地影响物联网产业和市场,它将解决基于IP协议的各种网络协议的互联互通问题,另一个行业组织Thread Group在其最新发布的其Thread1.3.0版无线网络协议中就支持Matter标准,以优化智能家居和建筑的无缝连接。目前,很多芯片企业对各种标准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并不陌生,尤其是他们推出的相关标准,但是国内芯片企业对全球性的标准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参与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跨行业、跨生态产业组织值得芯片公司关注,比如成立五周年的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服务型制造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因而被写进了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在“制造+服务”和“产品+服务”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物联网、北斗定位和网络安全等技术不可或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和服务深度融入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制造强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制造和服务融合有助于支撑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7.jpg

    在不久前于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上,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启动了其五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坤为产品服务操作系统发布、服务型制造赋能伙伴倡议暨行动启动、研究院与高校“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约、服务型制造赋能平台启用暨2022全国未来智造卓越工程师计划等。随着这些活动及联盟的更多项目的开展,将给芯片行业带来许多新的机会。这与很多物联网领域内行业组织和芯片企业都在进一步扩展工商业应用不谋而合,技术创新也可以赋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加速实现其跨领域、跨产业、跨产品、跨场景和跨学科的产业范式和产业生态变革。

五、媒体和其他沟通渠道

科技产业中的创新生态和大自然中的生态系统一样,其开放性和多样性越高,则可持续演进的能力越强,所以作为创新生态核心的芯片企业离不开与产业和社会的沟通。最高效的沟通来自于专业的渠道,今天常见沟通渠道既包括传统的行业媒体和社会媒体,也包括新兴的社会性媒体和自主社会性媒体,行业/市场/金融研究和分析公司,以及意见领袖(KOL)等。与沟通渠道的良好合作关系将帮助芯片企业更快更好地建设创新生态,华兴万邦等专业公司已经可以提供完整的产业沟通及生态建设解决方案。

一家企业的市值或者估值是构建其产业生态的另一个重要基础,而市值很大部分来源于与社会的沟通,而不仅仅是业绩和报表。一个非常典型、但又很极端的例子就是我国第一家自主独立芯片设计企业华大电子。该公司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的电子工业部在北京高家园成立的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后来转制为企业成立了北京华大电子并划归央企、世界500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并更名为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公司。

华大电子成为我国第一家独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参与了国家在各类电子证照、智能卡、金融卡和安全芯片方面的重大项目和标准制定,拥有超过500项专利,并成为了安全芯片领域国内第一、全球第四大供应商。后来,该公司做“熊猫”EDA系统的部门被分离出来成立了华大九天并于今年8月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市值为550多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680倍。

华大电子则被CEC装入了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电华大科技(00085.HK),由CEC的专业公司华大半导体持有。但是遗憾的是,尽管中电华大科技全资持有华大电子这个芯片设计领域的共和国长子,而且中电华大科技在8月30日还发布了中期净利润增长243%超过2亿港元的靓丽业绩,但其市值却长期以来低于16亿港元,动态市盈率仅有5倍左右,成为了全球市值最低的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中国芯”企业,其市值甚至低于很多营收小得多的非上市中国芯企业的估值。

8.jpg

面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空前的机会,低市值给华大电子带来了巨大的错失可能机会的“低市值生态伤害”,比如无法利用股权或者再融资进行并购、利用期权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等等。中电华大科技与华大九天2022年每股中期利润都差不多为人民币0.09元左右,而华大九天的股价高达100元以上,而中电华大科技的股价还不到0.8港元。可能有人把这种巨大的反差归因于香港股市,但是同在港股的上海复旦(复旦微电子)的市盈率也超过了30倍,比中电华大科技的5倍市盈率高出了数倍。

没有利用各种渠道及时与社会沟通其创新成果是造成华大电子目前低市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中电华大科技(00085.HK)及其全资子公司华大电子根本不缺热点新闻,他们是中国移动全新5G SIM卡的主力供应商,其车规级安全芯片出货超过800万片且卖给了多家智能网联汽车;华大电子还是人民银行授权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芯片开发商之一,与工商银行开发了首款数字人民币燃气表。但是中电华大科技的确需要改善其沟通模式,如华大电子在推出了全新的安全MCU后,只是在其网站上增加这些产品的规格书,与行业中中外同行的高举高打、反复宣传形成了反差。

不过中电华大也在发生变化,在其于8月30日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公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強品牌宣傳力度,積極挖掘潛在客戶,從而提升本集團在安全芯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家可以期待这家共和国长子的华丽转身。

总结

我们用华兴万邦的产业观来结束本文:颠覆不只是你的产品比对手的更快更好,而是利用自己的创新建立了一个拥有更多伙伴的新生态。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工程轴承及工业传动产品行业领导者铁姆肯公司(纽约证交所股票代码:TKR;www.timken.com)日前已签署收购英普罗工业集团旗下业务部门 GGB Bearing Technology(GGB)的协议(包括关于 GGB 法国业务的独家谈判)。成立于 1899 年的 GGB 为多种类型的客户、市场、区域和应用领域提供服务,其产品组合与铁姆肯公司行业领先的现有工程轴承解决方案形成良好的互补。GGB 公司 2022 财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2 亿美元。 

1.jpg

铁姆肯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Richard G. Kyle 表示:"GGB 拥有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产品的优良传统,而这些客户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此次收购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并带来具有稳定增长前景的互补型产品,进而帮助我们实现有意义的业务扩充。GGB 的金属聚合物轴承系列产品处于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增强铁姆肯公司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摩擦管理应用领域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GGB 与铁姆肯公司之间的文化契合度也非常高,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以及一系列环境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GGB 是优质工程金属聚合物滑动轴承领域的全球技术和市场领导者,在材料科学、表面工程和摩擦学等方面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GGB 在美国、欧洲和中国设有制造工厂,现有员工约 900 人,工程、分销和销售足迹遍及全球。该公司在滑动轴承涂层领域的摩擦学解决方案将与铁姆肯公司在滚动轴承方面的领先地位互为补充。GGB 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泵和压缩机、暖通空调、路外设备、能源、材料处理和航空航天。

铁姆肯公司将利用现金和现有循环信贷为收购交易提供资金。本次交易还需要满足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结束。铁姆肯公司预计,此次收购将在交易结束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带来收益增长。

关于铁姆肯公司

铁姆肯公司(NYSE: TKR;www.timken.com )设计工程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并不断扩展产品线。凭借超过一个世纪的创新和知识积累,我们持续提升全球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推动世界进步。铁姆肯公司2021 年销售额达 41 亿美元,在全球 43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8000 名员工。铁姆肯公司荣获《新闻周刊》评选的美国最负责任公司、道德村协会评选的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以及《福布斯》评选的美国最佳雇主、最佳毕业生雇主和最佳女性雇主等称号。

铁姆肯公司大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为能源、航空、铁路、汽车、冶金、采矿、水泥和机床等众多工业行业提供轴承和工业传动产品。在大中华区,公司拥有员工超过 3800 名,在 14 个主要城市设有各级办事机构,并建立了 5 家轴承制造基地和 3 家工业传动产品制造基地,以及 1 家工业服务中心和多个物流、工程技术中心。铁姆肯公司致力于创造价值,并积极投身所在社区的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以塑造更美好的世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损失。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援泸定及相关地区抗震救灾的应急物资(包括应急棉衣、棉被、帐篷、急救包等)采购以及灾后重建工作。

德州仪器全球公益事务董事Andy Smith先生表示:“我们向四川地震灾区的受灾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和支持。一直以来,德州仪器致力于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建立(有时甚至重建)更强大的社区。我们衷心希望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捐赠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

德州仪器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先生表示:“德州仪器在四川有我们在全球唯一的一个端到端的生产制造基地,有我们在中国捐助的第一所希望小学,还有我们非常多的长期密切合作的伙伴,地震发生后,德州仪器的所有员工都密切关注灾区情况,希望为四川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德州仪器将持续关注四川灾情动态及救灾工作进展,积极提供支持与帮助。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自1986年以来,德州仪器植根中国,持续投资,助力客户成功。目前,我们在中国建设了完整的本土支持体系,包括成都一体化的制造基地,上海、深圳两个产品分拨中心,北上深三个研发中心,遍布全国的近20个销售和技术支持分公司,以及TI.com.cn提供的海量技术资源和便捷的本地购买方式,全方位地支持客户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6日,华为Mate 5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顺利召开,万众期待的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惊艳全场,华为WATCH GT 3 Pro全新钛金属表带款与FreeBuds Pro 2也同步亮相发布会。华为Mate 50系列拥有冰霜银、曜金黑、流光紫、昆仑破晓和昆仑霞光五种配色,其中,冰霜银Mate 50系列与华为FreeBuds Pro 2冰霜银,和华为WATCH GT 3 Pro全新钛金属表带款属同系配色,高颜值搭配,商务人士的绝佳选择。

1.jpg

冰霜银经典配色+钛金属材质,质感高级尽显大气

HUAWEI Mate 50系列玻璃款在Mate系列沉稳的色彩风格上更进一步,将浩瀚宇宙色彩撷取到玻璃后盖之上,表达对未知宇宙的无穷想象:冰霜银,立体空间内两种色彩交错,尽显光影流转,呈现出深邃而灵动的空间感。相比于绚丽的色彩,冰霜银不会喧宾夺主,却又自成焦点,有着金属的高端感和纯色的剔透感,犹如清晨的城市凝结了霜,极富质感。无论是手机还是耳机,冰霜银配色百搭的同时自带高端潮流感,可以成为你整体look的点睛之笔。

3.jpg

华为WATCH GT 3 Pro钛金属款,钛金属表带与表体化繁为简浑然一体,赋予了手表艺术品般的质感和格调。钛金属材质出色的稳定性、轻量高强度、耐高温及不易被腐蚀的特性坚固可靠,再由高级匠人手工缎面打磨,赋予钛金属更多立体感与丰富细节,与华为Mate 50系列和FreeBuds Pro 2冰霜银款搭配使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高端大气。

11.jpg

华为智慧生活“三件套”联动,全场景智慧体验升级

华为Mate系列是华为手机的旗舰级机型,华为FreeBuds Pro 2是聆听高品质音乐的必备,华为WATCH GT 3 Pro则是专业极致智能手表的代表。华为手机、耳机、手表“三件套”,在HarmonyOS的加持下互联互通,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高品质使用体验。

2.jpg

华为WATCH GT 3 Pro可充当你的电子银行卡、门禁卡,支持音乐播放、遥控拍照、手表控车等功能,使用场景涵盖生活出行、游戏娱乐以及运动健康的方方面面。华为FreeBuds Pro 2则通过智慧连接,实现了跨多个硬件设备的音频无缝流转、以及跨软件及内容的播报畅连,为用户持久提供便捷的贴心功能。

22.png

上班路上,华为FreeBuds Pro 2播放着你喜欢的音乐,华为WATCH GT 3 Pro抬腕间即可接听电话,可以查看微信语音、图片,还能进行语音、表情和文字快捷回复,随时记录你的运动数据及身体健康状况;出差途中,华为Mate 50系列手机APP上的天气、航班、日程、打车等消息可流转到手表上,华为FreeBuds Pro 2可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语音播报,让你不错过每一条重要资讯;运动健身时,通过华为FreeBuds Pro 2播放音乐,手表端可进行播放控制及音量调节,跟随着音乐律动的频率,让运动更富有激情

手机手表耳机套系化搭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华为最强“三件套”更彰显智慧生活的独特体验。据悉,华为Mate 50系列售价4999元起,华为WATCH GT 3 Pro钛金属表带款售价3388元,现均已开启预售。HUAWEI FreeBuds Pro 2售价1299元,现已开售,赶快行动起来!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文档旨在为常用的系统级设计公式和实时控制概念提供有价值的快速指南,以帮助进行实时控制应用设计。我们希望本文档能为您提供帮助。

下面简要概述了书中涉及的主要领域:

• 数学模型
• 一阶和二阶系统
• 滤波器
• 控制器类型
• 模数转换
• 比较器基础知识
• 实时处理器的特性
• 编码器基础知识
• 脉宽调制基础知识
• 数模转换

点击下载《实时控制参考指南》

围观 1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9日起,OPPO中秋购机福利活动正式开启,全渠道购买OPPO Reno8 Pro产品可享受优惠200元、线上24期分期免息等政策。 OPPO Reno8 Pro产品有微醺、晴空蓝、夜游黑、鸢尾紫四种配色可选,并提供8GB+128GB、8GB+256GB、12GB+256GB三种内存版本,可多方位满足用户选购需求,优惠价最低2699元即可入手。

1.png

中秋特惠:OPPO Reno8 Pro立减200元

OPPO Reno8系列延续了OPPO Reno系列在人像摄影赛道的不俗实力。该系列搭载自研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影像专用NPU芯片,18万亿次/秒的AI降噪算力可剔除画面中的噪点和伪色,使拍摄效果纯净而通透。配合主控SoC、双定制大底影像传感器、人像算法矩阵等软硬件,共同构建双芯人像摄影系统,让手机能够像人眼感受世界一样去感受画面。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无论是与明月合影一张,还是记录团圆欢聚一刻,OPPO Reno8系列都让你拍摄快人一步,人与月圆皆亮眼。

性能方面,OPPO Reno8系列也拥有强悍的硬件配置。OPPO Reno8 Pro+和OPPO Reno8 Pro分别搭载天玑8100-MAX和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能够轻松应对中大型手游和多任务处理。同时,全系更是搭载了4500mAh电池以及长寿版80W超级闪充,仅需10分钟就可让手机从0%充至45%,具备出色的续航与更耐久的使用能力。内置的仿生修复电解液技术以及自研智能电池健康算法则将电池寿命提升至2倍,4年之后电池依旧持久耐用。

2.png

从左到右,依次为Reno8 Pro夜游黑、邂逅蓝、微醺、鸢尾紫配色

目前,OPPO中秋购机福利活动正火热进行中,用户可前往OPPO商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或OPPO线下门店进行新机购买。更多优惠信息,敬请关注OPPO官网。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RHUD引领未来智能汽车融合交互变革

打造大视角小体积的真正ARHUD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随着L2及L2+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加速上车,中国逐步进入"人机共驾"阶段。在此阶段汽车安全性与人车交互性成为车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在汽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下,HUD作为可提升驾驶员安全与交互便捷的系统,愈发被整车厂以及相关产业链供应商重视,HUD正在加速量产上车。同时随着AR技术在HUD领域的加速渗透,在汽车人机交互系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AR HUD科技感强、人机交互性强、驾驶安全性强等属性特征将会不断被放大,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发展,AR HUD在未来几年发展将会逐步替代W HUD,成为划时代的人机交互入口。

如何为用户突破性的成像体验?关键在于ARHUD核心光源模组的升级

随着AR HUD进入量产阶段,各家车企都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出不同特征的AR HUD,但真正要做到与实景融合,则需要ARHUD实现更大的视场角及更长虚像距离。同时由于车辆紧凑型结构的问题,则需要HUD能做到大FOV的同时保持小体积,以便主机厂更好的集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则是在于HUD的核心光源模组 -- PGU。

PGU(光机/光源模组)是HUD的最核心模块,负责图像及亮度的生成,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硬件体积、功耗等核心性能,同时光机按PGU的光源类型分两大类,面光源及点光源。现有的HUD面光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TFT、DLP以及LCoS,这几种光源在应用到AR-HUD 上时,各有其缺陷。随着使用面板越大,需要的FOV越大,TFT会造成HUD体积的增加,不利于与车体空间的整合,同时TFT的对比度是相对最低的,并且会造成较高的功耗以及大量的热量。 DLP则是同样遭遇了体积上的问题,甚至需要比TFT更大的体积来形成HUD系统,因此也会具有功耗大以及热量高的问题,并且目前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德州仪器(TI),对于成本以及第二供应商的选择上较为不利。 LcoS则会面临亮度方面的问题,其在所有光机模组中最低的,因此对于投射HUD影像方面会有明显的缺陷。

点光源LBS有望替代面光源成为下一代ARHUD光源模组技术路线

LBS全名Laser Beam Scanning,激光扫描投影技术,是利用激光二极管搭配微机电系统(MEMS)组成之图像生产模块(PGU)。在HUD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对应不同的外部光线、天候等影响,需要更高的亮度来达到较佳的影像质量与视觉效果,使用LBS,可以在更高瓦数的激光光源下,有效增加HUD系统整体的亮度。

同时LBS的技术还可以有效解决ARHUD中PGU的体积占比,利用光学成像系统的调整,是未来技术中最有希望克服FOV过小的问题,在同等的体积下实现更大的FOV, 在面对波导等新成像技术LBS也是最佳的PGU搭载选择。

1.jpg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第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成像画面对比度更高,大于2882001,且无光窗效应

LBS所使用的光源为RGB三原色的激光二极管,因此在混光后所投影出来的影像色彩会更加的丰富,能表现出非常广的色域,大于120%NTSC。 并且激光光源在投放影像时,黑色部分可以借由完全关闭激光达到,因此LBS的影像对比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比值,大于288200:1,且无光窗效应。

可呈现更明亮醒目的警示标志

同时由于LBS的投影方式是针对画面中每一个像素进行颜色与亮度的控制,画面中的不同影像可以做出个别的明暗控制,在车用AR-HUD的投影上可以更有效地突显特定的对象,例如特别明亮的警示标志

拥有更小的体积,更容易实现较大的FOV

此外由于LBS整体光机所使用组件的设计与结构相对的简单,因此相比于其余光机模组如TFT与DLP,可以达到更小的体积。 同时借由LBS体积较小的优点,在AR-HUD的设计上,就能够更容易地达到较大的FOV,呈现出更好的AR-HUD系统。

产生热量较少,可实现更好的散热设计,同时无阳光倒灌隐忧

此外在HUD散热与阳光倒灌问题上,TFT与DLP皆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需要更复杂的设计,而TFT、LCOS等方案基于面光源原理,阳光将直射PGU,热量会进一步集中,当成像FOV 角度大于9~10°时,将会发生阳光倒灌造成模块过热甚至烧毁的问题。因此未来想要更大的FOV,实现真正的ARHUD,TFT有着其内生性的问题,无法成为下一代光机模组。同样面临更大的FOV,DLP的体积也会进一步加大。而LBS则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光效率较高,并且在投射影像时是依据影像通过震镜扫射激光点不断的开关出光,并在成像区域画面进行显示,因此所造成的功耗会明显低于其余整体发光的平面光机模组,同时产生较少热量,更容易做到良好的散热设计。

同时对于阳光倒灌问题,LBS从光成像的角度,阳光不会直接照射PGU, 因此不存在倒灌烧屏的问题,将更容易实现更大的FOV。

有效降低功耗,进一步促进整车电源优化

TFT与DLP皆是需要高能耗的的模组,在汽车整体的电源分配需要占较大的比例,使用LBS模块可以有效地降低功耗,减少电源分配的百分比,让整体车辆的功能更加优越。

2.jpg

近日,全球领先的的ARHUD方案解决商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基于LBS技术路线的PGU模组已完成第三代更新,推出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并向推进车规级模组落地正式迈进。

Raythink创新研发基于LBS的口袋尺寸的PGU模组 -- Optical Core@

LBS技术路线具备色域大,功耗低,体积小、发热量小、无阳光倒灌隐忧的优势,但由于LBS基于激光光源的原因,目前市面上普遍的LBS方案存在散斑的问题,而锐思华创自主创新研发的基于LBS技术路线的Optical Core@光源模组,通过锐思华创技术团队的不断创新,已将产品发展至第三代,是业界内首个可达车规级的LBS成像模组,独创的多光源微合光通过Diffuser成像是目前唯一成功解决LBS散斑问题的方案,为市场提供了一条可真正大规模应用的光源路径。

3.jpg

Gen3 OpticalCore@ 测试参数

此外OpticalCore@模组成本较低,供应链方面不易受芯片短缺影响,有望打破主流模组被国际厂商垄断的局面,成为国产化替代的成像光学模组。将OpticalCore@成像模组应用于AR HUD产品中,能够带来更大FOV(视场角)和更远的VID(成像距离),且无须配套PVB楔形膜,进一步降低AR HUD成本。未来作为标准化模组,应用将全面覆盖车用、轨道、工业环境等产品包括AR HUD、AR大灯、3D仪表、车内微投、定焦AR显示等等。

具有丰富的专利储备,并进入量产准备阶段

由锐思华创自主研发的OpticalCore@成像模组目前已进入产线搭建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建设自动化产线,同时万级无尘,恒湿恒温厂区已搭建完毕,预计2023年年底可实现量产化。目前已取得国际知名主机厂商认可,正进行落地化的探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车规级量产。

锐思华创业务快速起量,AR HUD已获得多家车企定点项目

目前锐思华创已通过IATF16949符合性认证。业务方面先于市场普遍量产的W-HUD项目,锐思华创目前已取得5个ARHUD车厂定点合作项目,包含国产知名品牌多个SUV车型,以及合资品牌乘用车定点项目,同时与某德系品牌商合作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不久的未来,AR显示产品将在乘用车迎来增量市场的爆发,锐思华创将继续不断前行,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加速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坚持以创新光源为驱动,致力于打造更聪明的跨时代人机交互终端。

关于锐思华创

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与 AR 显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打造以创新光源为导向,搭载AI视觉引擎的大视场小体积的ARHUD,核心技术包括了光学、PGU、AR Generator® SDK、算法和硬件等方面。

目前已成功开发产业内少有的大视场角AR HUD 产品,同时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对AR HUD不同级别的产品需求。且具备车规级量产制造能力,目前已通过IATF16949认证,并取得多个定点合作项目。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DK集团(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推出新的交流滤波电容B32354S* 系列,为其面向交流滤波应用的爱普科斯(EPCOS) 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MKP) 电容器产品组合再添新锐。电容采用4引脚设计,引脚间距为52.5 mm,额定电压为275 VAC或350 VAC,电容范围为10 μF至40 μF,最高工作温度 85 °C。

XiTAxwHzPn.png

新交流薄膜电容器具有尺寸紧凑、交流负载能力高和耐压能力适合等特点,即使在高湿度等恶劣工况下也能可靠运行。可以通过IEC 60384-14:2013/AMD1:2016 标准的 THB测试(III级测试 B),测试条件是:85°C/85%RH/1000H/加额定电压,

新系列电容通过IEC 61071认证,预期使用寿命≥100,000 小时,故障率低至5 FIT。因为内部的安全装置设计, 新系列电容满足最高的 安全标准(10,000AFC)并且通过UL 810和CE认证。此外,其外壳和灌封材料的阻燃等级为UL 94 V-0。

新系列薄膜电容器坚固耐用,典型应用包括各种要求严苛的滤波应用,如马达驱动器、不间断电源 (UPS) 和光伏逆变器的输出滤波。

特性和应用

主要应用

  • 马达驱动器、不间断电源 (UPS) 和光伏逆变器输出滤波

主要特点和优势

  • 通过最高安全标准UL 810 (10,000 AFC) 的认证

  • 具有UL 94 V-0阻燃等级,并获得CE和IEC 60384-14:2013标准认证

  • 预期使用寿命≥100,000小时,符合IEC 61071标准

  • 低故障率:<5 FIT

  • 紧凑型设计

  • 能耐受高湿度环境

关键数据

1.jpg

1662692676(1).jpg

如需了解该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tdk-electronics.tdk.com/ac_capacitors.

关于 TDK 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主营铁氧体,是一种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2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5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17,000人。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展示加速工业数位转型的强大实力

2022 年 9 月 5 日,中国上海工业通信及工业联网领导厂商 Moxa 在 2022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揭晓时间敏感网络 (TSN) 解决方案最新研发成果,并展出 TSN 生态系统在促成统一网络方面取得的多项突破。这些最新成果由 Moxa 与多个合作伙伴在 TSN 生态系统框架下携手打造,将为加速工业数位转型开辟全新发展道路和机会。Moxa 本次还展出了网络结构更简单可靠的高性能确定性网络,其中以标准以太网为基础搭建了灵活的可扩展自动化架构,便于更轻松地开展预测性维护。

1.jpg

TSN 生态系统由芯片厂商、设备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终端用户、行业协会共同组成,各方近期在合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通过纳入更丰富的设备,并兼容 CC-Link 协会 (CLPA) 发布的 CC-Link IE TSN 协议及 PROFINET over TSN (PROFINET CC-D)、OPC UA FX 等协议,形成更完善的 TSN 解决方案,为用户实现增长、建立差异化优势解锁更多可能。这项合作致力于构建真正统一的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为各类流量提供协调共存的平台。目前,各方已成功建立简洁灵活的可扩展自动化架构,支持通过有线到无线 TSN 网络构建确定性端到端互联,进而实现即插即生产制造和边缘智能。

Moxa 全球 TSN 计划项目主管 Jack Lin 表示:“TSN 融合网络是保障数据随时随地无缝传输的关键。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建立高速、可靠的确定性通信,确保运行不间断。Moxa 积极与行业龙头开展合作,建设统一的工业以太网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标准以太网与工业应用实现互联,不同供应商的自动化组件实现互操作,工厂车间实现确定性端到端互联,助力流程自动化转型。”

光刻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亿力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部副总裁助理 Ryan Huang 表示:“凭借深厚的工业以太网及工业联网专业积淀,Moxa 推出了极具价值的 TSN 解决方案,可助力客户打造融合网络,为海量数据传输提供高带宽连接,并为时间敏感型和关键型工业应用提供优质服务。Moxa TSN 解决方案对我们也多有助益,可用于构建统一的开放式标准网络,支持多种需求各异的流量类型,并实时提供网络流量的精确运动控制数据。由于 TSN 网络基础设施易于维护和扩展,该方案还有助于提高 TSN 网络的经济可行性,降低总拥有成本 (TCO)。”

秉持创新工业互联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一贯承诺,Moxa 积极与 TSN 生态系统内的伙伴企业加强合作,目前已取得多项里程碑式成果,如采用 IEEE 802.1CB 协议的零恢复时间技术。此外,Moxa 还助力工业自动化应用构建 CC-Link IE TSN 网络和基于有线到无线 TSN 网络的确定性端到端通信,实现顺畅运行。Moxa 此次展出的 TSN 解决方案能提供确定性高、可靠性强的高性能千兆带宽工业以太网通信,参展人士可在现场了解这些解决方案如何支持时间敏感型控制任务,并更清楚地看到信息处理的过程,了解如何保证质量和输出效果。

是德科技高级产品经理 Avik Bhattacharya 表示:“是德很高兴帮助 Moxa 测试和验证无线 TSN 方案中确定性端到端通信的可靠性和时间敏感流量的端到端延迟。为了验证具备有线和无线连接的工业级关键基础设施是否已实现 10 毫秒通信周期,我们使用了是德 IxNetwork TSN 解决方案和 Novus 硬件。”

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网络硬件开发部高级经理 Oishi Takahiro 表示:“CC-Link IE TSN 开放网络技术可赋能边缘计算、机器视觉、工业 AIoT 等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推动企业数位转型。Moxa 在集成 CC-Link IE TSN 和 IP 设备、建设 TSN 统一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具备领先优势,是简化网络架构配置、机器组件集成、设备布线的理想选择。我们相信 Moxa 还将助力降低工程复杂性,为全球终端用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Moxa 在 2022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上亮相的所有最新 TSN 技术和 TSN 演示如下:

  • 高速边缘运动控制通信 TSN 技术

  • 采用 IEEE 802.1CB 协议的零恢复时间技术

  • 基于无线 TSN 网络的确定性端到端通信

  • 基于 TSN 网络的机器视觉晶片错位校正技术

  • 基于 TSN 网络的安全与运动控制技术

  • 高速自动套标机

  • TSN/EtherCAT 解决方案

  • 实时数据捕捉和分析应用

Moxa 致力推动 TSN 技术发展

Moxa 始终专注于创新工业互联技术和解决方案。为兑现发展 TSN 技术的承诺,Moxa 积极参与全球六大顶尖 TSN 互操作性测试床,确保每一项 TSN 解决方案都经过稳定性与可靠性测试后才会推向市场。作为推动 TSN 技术发展的长期参与者,Moxa 竭力为客户提供统一的开放式标准以太网基础设施,铺平通往 IIoT 和工业 4.0 的道路。Moxa 参与的六大测试床如下:

  • 工业互联网联盟 (IIC) TSN 测试床

  • 工业 4.0 实验室网络 (LNI) 测试床

  •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ECC) OPC UA TSN 测试床

  •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 TSN 测试床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CESI) TSN 测试床

  • 中国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III) TSN 测试床

关于 Moxa

Moxa 是工业设备连网、工业计算及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工业互联网的共同推动与实践。Moxa 以 35 年的产业经验、连结全球逾 8,200 万台的工业设备,跨越 80 余国,提供全球完善的经销和服务网络。Moxa 以“可靠连网,真诚服务”的品牌承诺,协助客户打造工业通信基础建置,提升工业自动化与通信应用,创造长远的竞争优势及商业价值。如需获取 Moxa 解决方案的最新信息,请访问 www.Moxa.com.cn 或关注“摩莎Moxa”Moxa 中国微信公众号官方平台,或可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a@Moxa.com 与我们联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O-RAN联盟开放式前端接口上运行Open vRAN mMIMO的部署里程碑

Mavenir和NEC公司(NEC)已经在Orange的5G独立(SA)实验网络上部署了大规模MIMO (mMIMO)。

Mavenir的云原生开放虚拟化无线电接入网络(Open vRAN)软件已部署在Orange的云基础设施上,同时配有NEC的32T32R mMIMO有源天线单元(AAU),以提供高容量和更大的覆盖范围。O-RAN联盟开放式前端接口上的无线电和虚拟分布式单元(vDU)之间的互操作性是Open RAN能够简化多供应商网络部署和消除供应商锁定的关键。

这些技术已经部署在巴黎附近沙蒂永市(Chatillon)的Orange Gardens园区,是Pikeo项目扩展内容的一部分,在该园区也称为Pikeo。Pikeo项目是Orange基于云的全自动5G SA实验网络。

Orange无线电接入网络与微波高级副总裁Arnaud Vamparys表示:“Mavenir和NEC在Orange的Innovation 5G SA实验网络上成功部署了mMIMO的Open RAN,这是实现Open RAN部署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说明Orange致力于与创新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多供应商Open RAN解决方案的开发。我们的Open RAN集成中心向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开放,有助于在欧洲发展强大的Open RAN生态系统。”

Mavenir执行董事长Hubert de Pesquidoux表示:“部署5G SA mMIMO是开发Open RAN和从虚拟化网络过渡到云化网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够与Orange、NEC和其他公司的持续合作,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这些公司证明了多供应商、云原生、基于标准的方法的潜力。”

NEC 5G战略与业务总经理Naohisa Matsuda表示:“近期在欧洲部署的Open RAN mMIMO是Open RAN的另一个里程碑,它需要多个供应商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紧密整合。这种协作正是Open RAN成功兑现其真正开放的多供应商生态系统承诺所需要的。像Orange这样有远见的移动运营商展示了Open RAN mMIMO的潜力。现在正是移动行业遵循行业领先运营商设定的蓝图,迈向基于Open RAN的连接新时代的大好时机。”

关于Mavenir

Mavenir正在构建网络的未来并开拓先进技术。公司专注于实现自身愿景:打造一种能够运行在任何云上的基于软件的单一自动化网络。作为业界唯一一家端到端、云原生网络软件提供商,Mavenir专注于改变世界连结方式,为逾120个国家的250多家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加速软件网络转型,这些服务商服务于全球50%以上的用户。www.mavenir.com

关于NEC公司:

NEC公司以“构建更光明的世界”为品牌宣言,成为了IT和网络技术的整合方面的领导者。NEC提供安全、保障、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价值,促进世界更可持续地发展,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其潜力,让企业和社区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市场。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NEC网站:https://www.nec.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907005090/e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381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