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Ming Lin

1.jpg

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的平衡和取舍是所有访问控制的关键,包括家庭、企业和数据。20年前,物理钥匙被低频射频识别(RFID)或简单的密码取代,门禁系统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样,10年前,电子门禁技术与NFC、2.4 GHz无线(如低功耗蓝牙)和指纹生物识别技术结合,实现了技术升级。如今,电子门禁和生物特征识别门禁技术已经准备好再次升级,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和智慧城市等领域。那么恩智浦的技术是如何简化和优化智能门锁和门禁设备的设计的?

我们创建了一个模块化工具包,汇集了六种不同的智能门禁系统方案技术,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满足多种任务的配置需求。

根据不同任务配置

智能门禁系统方案平台是可扩展的综合平台解决方案,从入门级技术到先进的无线且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访问技术支持各种电子门禁控制设计。

我们构建这一平台是为了让开发人员能够选择最适合其应用场景的技术,并将它们集成在一起来创建单个或多个组合的身份验证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将传统但仍然流行的方法(例如密码键盘)融入NFC或门卡,还能将其融入最先进的访问技术,例如使用超宽带检测人员的位置(例如空间感知)来安全地识别人员,或者通过人脸识别或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授予访问权限。连接功能通过低功耗蓝牙和Wi-Fi来实现。

这个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恩智浦边缘处理器、无线链接器件和高阶安全产品的先进功能与应用级软硬件设计包相结合,可大大减少客户的开发工作并加速产品和服务的上市时间

2.jpg

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框图

利用Matter标准,实现远程访问控制

如今,蓝牙、Zigbee、Thread和Wi-Fi等无线连接被广泛应用于门禁控制产品中,但品牌之间缺乏互操作性限制了其普及程度。进入Matter时代,各家生态合作体系和品牌的设备可实现无缝协作,Matter是一个新的无线协议标准,旨在统一主要的物联网生态合作体系并提供真正的互操作性。

恩智浦是一家领先的Matter解决方案供应商,为Thread、Wi-Fi和低功耗蓝牙提供支持。我们使用恩智浦的K32W0多协议无线MCU,支持Matter与Thread和低功耗蓝牙结合使用,将设备指配到基于Matter的网络。有关Matter的更多信息,请访问nxp.com/matter

了解智能门禁系统平台如何助力您的开发流程。了解智能门禁系统演示套件

超宽带的空间应用场景

超宽带(UWB)是物联网市场另一项亮眼的技术,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中都搭载了超宽带技术。超宽带门禁控制的安全性更高,用户与门禁设备的相对定位精确,用户体验更好。智能门禁系统方案平台套件包括SR150,专为物联网市场设计的安全超宽带解决方案,可通过先进的安全测距定位提供安全距离和到达角度,授权用户可使用已注册的支持超宽带的电话或遥控钥匙,无需拿出口袋即可无缝安全地控制其门禁设备。有关超宽带技术的更多信息,请访问nxp.com/uwb

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访问

指纹传感器是最开始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门禁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为了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运而生。

恩智浦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包括一个安全的人脸识别模块,支持多达三种摄像头(RGB、IR和3D结构光),以及在边缘运行所需的所有机器学习算法。

所有这些应用场景都需要一个传感器来捕获生物特征数据,并需要一个处理器来处理算法。现在,随着人脸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广泛应用,它正在成为门禁应用的新标准。为了应对在边缘安全高效运行人脸识别的挑战,恩智浦通过eIQ®工具套件提供AI/ML边缘工具,不仅支持多个系列的恩智浦 i.MX应用处理器和i.MX RT跨界MCU,还支持恩智浦最新推出的EdgeReady人脸识别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基于i.MX RT106F/117F跨界MCU为门禁应用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有关人脸识别的更多信息,请访问nxp.com/mcu-vision2nxp.com/mcu-vision3d

构建安全平台

除了这些技术之外,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还支持NFC和指纹认证。这个平台解决方案使制造商可以灵活地选择最适合其应用场景的技术。基于LPC5500K32W061QN9090i.MX RT跨界MCU和其它无线连接组件, 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还支持高度先进的嵌入式安全功能。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还支持独立安全元件(SE051),以应对更高安全的使用场景。

恩智浦将所有亮眼的技术整合到一个平台,以支持特定细分市场的应用,并为客户提供创造真正创新产品的机会。恩智浦持续投资于系统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堆栈、算法和系统集成等围绕我们的核心芯片产品为客户带来价值。智能门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计文件、软件包源代码、设计指南文档、视频和培训。下载地址:nxp.com/smartaccess

联系恩智浦销售人员安排演示。

作者:

3.jpg

林明

恩智浦半导体边缘处理事业部产品总监

林明领导恩智浦边缘处理事业部解决方案和创新团队,推动解决方案定义、开发和上市战略,专注于AI/ML视觉和语音、安全和连接技术。2013年,林明加入飞思卡尔,担任Kinetis L的产品线经理,后来担任i.MX 6UL应用处理器的经理。2020年,他再次加入恩智浦并服务于边缘处理事业部解决方案创新团队。林明在MCUMPU和无线连接产品方面拥有20多年的工程和营销经验。

围观 11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9日,国产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301269)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华大九天成为创业板首家EDA行业上市公司。公司本次实际募资总额约为35.50亿元。华大九天股票开盘大涨111.23%!截止发稿时,股票仍在上涨中!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中国电子集团是其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股东。华大九天自成立以来,主要聚焦于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EDA工具软件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业务。在EDA领域,华大九天已经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完整、综合技术实力最强的EDA工具提供商,同时也是我国唯一能够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的本土EDA企业。
EDA是指用来辅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的工业软件,覆盖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流程,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环节之一。
赛迪智库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EDA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70 亿美元,支撑了数十万亿美元规模的数字经济。我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EDA的杠杆效应更大。2018年-2020年 ,我国EDA行业总销售额分别约为44.9亿元、55.2亿元和66.2亿元,远高于同期全球市场的营收规模增速。

6.png

作为从本土发展壮大起来的EDA行业公司,华大九天在成立之初就肩负了EDA国产化的重任。公司部分创始成员参与设计了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熊猫 ICCAD 系统”,公司核心成员更是在集成电路领域深耕多年。
在十几年的发展与传承中,华大九天持续推进EDA领域的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具备了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以及晶圆制造EDA工具的核心技术,并已完全实现了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据赛迪智库统计数据,2020年华大九天占据国内EDA市场约6%的市场份额,居本土EDA企业首位。2019-2021年,华大九天的业绩增长迅速,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2.5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1%。在研发方面,华大九天报告期内的研发费用维持在40%以上,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近75%,截至2021年12月 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50项和已登记软件著作权67项。

长期的技术积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为华大九天赢来了产业界和投资界的广泛认可。公司先后与包括K1、惠科股份、上海华虹、京东方、上海兆芯、中国电子、清华大学、中芯国际、北京智芯微等国内外主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晶圆制造企业、平板厂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吸引了包括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电金投控股有限公司、中芯晶圆股权投资(宁波)有限公司、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有限合伙)、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制造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船资本控股(天津)有限公司、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等12家战略投资者参与其战略配售,员工通过中信证券华大九天员工参与创业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战略配售比例超过30%。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经营宗旨是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致力于成为全球顶尖的EDA提供商。针对未来的发展目标,华大九天设定了三个目标,其中短期目标是在2023年补齐关键环节核心EDA短板;中期目标是在2025年全面实现设计类工具国产化替代;长期目标将在2030年全面实现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各领域的 EDA工具全流程覆盖,成为全球EDA行业的领导者。
祝贺华大九天,这是公司的历史性的时刻!也是中国EDA产业的历史性时刻!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22年Think with Google大会上,Google与凯度共同发布2022年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OPPO和旗下子品牌ONE PLUS(一加)继续高位蝉联榜单。

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发起于2017年,创立至今已6年,覆盖全球11个市场消费者们对中国品牌的认知以及评价今年的榜单通过对全球86万余名消费者进行访问,在有意义、差异化、突出性三个维度,客观呈现出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吸引力。

OPPO 继 2020 年排名第12、2021 年排名第6之后,今年再度荣列第6位,在消费电子品类排名第4,实现连续6年上榜。与此同时,OPPO旗下子品牌ONE PLUS(一加)排名第8,连续4年稳居前十。

1.jpg

2.jpg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凯度Brandz™M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的总体品牌力仍增长了6%,反映出中国企业的能力与韧劲。中国企业全球化,除了考验国际格局、规则的掌握能力、跨文化整合能力,也依靠企业的研发与创新实力。

OPPO秉持「长期主义」,逐步在全球建立研发体系。目前,OPPO已在深圳设立研究院,并在全球布局包括上海、北京、东莞、硅谷等6大研究所,成都、西安、武汉、印度海得拉巴等6大研发中心,上万名OPPO研发工程师与专家,围绕自研芯片、软件、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展开研发。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创充分调动各类智力资源。OPPO持续坚持投入研发,2020年宣布3年投入500亿研发预算。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向未来的多站点制造执行系统 (MES) 的先驱凯睿德制造宣布与全球领先的企业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Red Hat)达成战略合作,为工业领域的更大创新铺平道路,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支持基于开源技术的 MES 部署。

1.jpg

红帽在从数据中心到边缘的公共和私有云环境中提供行业领先的开放式混合云解决方案,并提供广泛的混合云基础架构、应用程序服务、云原生应用程序开发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组合。

凯睿德制造技术副总裁 Adelio Fernandes 表示:"我们很高兴在工业环境中与红帽合作。红帽是全球行业领先公司,其开源创新方法与我们专为企业全球部署而设计的 MES 完美契合。"

凯睿德制造 MES V9 使用 DevOps 中心和容器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在云端、本地或跨混合基础架构中部署 MES。应客户 Lumentum 的要求,红帽与凯睿德制造展开合作。

红帽边缘业务扩展高级总监 Shobhan Lakkapragada 评论说:"红帽很高兴与凯睿德制造合作,为 Lumentum 等工业客户带来灵活、可扩展的开源解决方案。通过将我们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如红帽 OpenShift)与凯睿德制造的面向未来的系统相结合,我们可以帮助客户采用云原生应用程序,同时简化运营,更快地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

Lumentum 提供创新的光子学,以加快云、网络、先进制造和 3D 传感应用的速度和规模。

"由于 Lumentum 致力于将 Kubernetes 作为我们的容器管理平台,而红帽是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因此选择红帽 OpenShift 作为 Kubernetes 平台来支持与凯睿德制造提供的 MES 系统是很容易的选择。" Lumentum 的首席信息官 Ralph Loura 评论道。

凯睿德制造的 MES 经认证可在业界领先的企业 Kubernetes 平台 Red Hat Openshift 上运行。凯睿德制造和红帽计划合作为客户提供在 Kubernetes 中运行 MES 的组合产品,无论其部署在本地或云中都能提供一致的体验。

关于凯睿德制造

凯睿德制造是ASMPT的子公司,提供现代、灵活和可配置的制造执行系统 (MES)。凯睿德制造MES帮助制造企业在严格的产品可追溯性和合规性要求方面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固有的闭环质量降低风险;与企业系统和工厂自动化无缝集成,并提供全球生产运营的深度智能和可见性。因此,我们的客户已经为工业 4.0 做好了准备,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调整运营以适应行业需求、市场机会或客户要求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效且有利的竞争。

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criticalmanufacturing.com 

关于ASM Pacific Technology

ASMPT(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 0522)是领先全球之半导体及电子产品制造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供货商。ASMPT总部位于新加坡,产品涵盖半导体装嵌和封装及表面贴装技术 (SMT),从晶圆沉积乃至于各种帮助组织、组装及封装精细电子组件的解决方案,以便客户用于各种终端用户设备,如电子产品、移动通讯器材、计算设备、汽车、工业以及LED(显示板)。ASMPT与客户紧密合作,持续投资于研究及发展,开拓具有成本效益和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为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素贡献力量。

ASMPT自1989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ASMPT是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综合市值指数下之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下之恒生综合信息科技业指数及恒生香港35指数之成份股。

要了解有关 ASMPT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www.asmpacific.com 

关于: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爱立信面向中国市场重磅推出新一代有源无源天线一体化(A+P)无线设备AIR 3218,具有行业领先的体积和重量,在不增加天面、不需要铁塔改造的情况下,实现5G Massive MIMO高效部署。盛夏之际,爱立信携手山西联通正式开启了AIR 3218的商用部署,现网各项指标表现优异。

1.jpg

随着通信网络建设深入,多频段、多制式的设备共存导致天面资源紧张,5G标志性的Massive MIMO部署受到挑战,A+P是目前市场上主流解决方案。但是既有产品过大过重,不易安装和维护,5G部署急需轻量化的A+P解决方案。急客户之所急,爱立信适时推出第二代A+P无线设备AIR  3218。

AIR 3218在同等射频指标参数下,是目前业内重量最轻、体积最小的A+P无线设备,迎风面<0.8m2,重量<47公斤。其中有源射频A部分支持32通道、192天线振子和320W输出功率,Massive MIMO性能不打折扣;而无源P部分的多通道天线可有效整合现网已部署的众多频段,满足共建共享和全频段网络演进的需求。相较于上一代产品,AIR 3218重量减轻超过20%,功耗降低超过10%,再次树立5G无线产品的行业新标杆。

爱立信AIR 3218引入了多项技术创新来实现A+P产品的"瘦身+提效"。首先,AIR 3218采用新一代爱立信硅芯科技(Ericsson Silicon),在提升无线算力的同时显著降低设备耗能,同时结合了Interleaved AIR交织天线技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产品体积和重量,是目前市场上打造极简5G Massive MIMO站点的最优解。除此之外,AIR 3218采用了Beam Through技术,创造性的引入A+P模块化设计,极大提升了安装的便利性,在充分提高天面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又降低了后期的维护难度。

现网站点应用AIR 3218并替换传统天线之后,3G和4G网络性能指标均有所提升,同时顺利完成了5G部署。测试显示,各制式的峰值和路测均表现优秀,网络覆盖良好,至轻至简的A+P站点能够有效提供高质量的多频段多制式部署。

作为中国运营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爱立信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来降低5G部署的站点需求、设备功耗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AIR 3218是继爱立信在2021年推出业内最轻巧AAU后的又一杰作。爱立信仍将聚焦于无线通信领域的研发与创新,为运营商提供最优的无线网络部署能力和最佳的5G网络连接能力,助力中国5G的高质量发展。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涵盖网络、云软件和服务、企业无线解决方案、全球通信平台以及技术和新兴业务。它旨在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数字化,提高效率,并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的创新投资已经让全球数十亿人享受到了移动与移动宽带带来的受益。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关于:美通社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浪潮信息发布全新ARM架构服务器NF5280R6,是一款搭载最新Ampere® Altra®/Altra® Max®处理器的高端双路机架式服务器,该产品保持了浪潮服务器一贯的高品质、高可靠的表现,以强劲的计算性能及灵活百变的配置变换满足不同复杂工作负载,尤其适用于云容器部署、安卓云游、大数据等应用场景。目前该产品已经通过了Arm最高级SystemReady SR认证,能更高效的应对客户多样化需求,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算力支持。

ARM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数据中心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过去十年中数据中心计算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据统计,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预计到2025年将使用全球20%的电力,并排放高达5.5%的碳排放量。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也在与日俱增,已占全球电力消耗的2%以上。能耗问题日益突出,低功耗但高效的计算将是未来考虑的重点,能耗的节约最终会帮助减少碳排放,这与国家双碳目标相符。

由于云业务对计算核心数需求剧增,单方面增加数据中心集群规模及物理用地并不现实,考虑替换和提升单节点支持的核心数也是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采用ARM架构,同样功能性能占用的芯片面积小、功耗低、集成度更高,更多的硬件CPU核具备更好的并发性能。也就是说ARM芯片可以在单位面积上拥有更多的核心,就是一个天生的多核的特点。这让ARM在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据预测2028年数据中心及云基础设施建设中ARM架构占有率有五倍提升。

同时,ARM也在加速构建自身的软件生态体系,减少系统迁移的复杂度,为业务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在ARM的连续布局和努力下,生态系统越来越完整。Arm架构可以支持所有大型的操作系统,如Linux、BSD、windows等。容器化,包括虚拟化工具如docker、VMware、KVM和Kubernetes都可以在Arm架构运行。ARM也能支持如CUDA和Java等编程语言。

单位性能TCO可降低24%,有效减少业务成本

过去的"云"是服务于大企业的计算模型,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边缘数据中心,并且需求也更多朝向云原生如微服务、容器等等这一类快速转变。这些需求对于服务器的部署密度和能耗要求也变高。除此之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增长,对于技术设施的计算能力也有较大的需求,至于其他方面,诸如个性化的计算需求,要求更高的拓展性等等。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小成本、更高扩展和更智能的运维管理,这些也是服务器的发展方向。

浪潮信息NF5280R6性能强劲,可支持2颗最新Ampere® Altra®处理器,单CPU最高拥有80个内核及80线程,最大支持TDP 250W CPU,最高频率3.3 GHz,支持2组X16 CCIX互连链路,单条链路传输速率可达25GT/s。还可支持下一代Altra Max®处理器,单CPU可达128个内核,使服务器拥有更高处理性能。

同时,NF5280R6整机扩展性实现了最大化设计,前置最大支持12块3.5"/2.5" SAS/SATA/NVMe硬盘,后置最大支持4块2.5" SAS/SATA/NVMe硬盘。支持可选的OCP3.0模块,提供10G、25G、40G、100G多种网络接口选择,为应用提供更加灵活的网络结构。最大支持8个标准PCIe扩展,可用于进一步提升I/O性能。

智能管理也是运维人员考虑的一大要素。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整套系统可实现免工具维护。通过部分结构件增强优化,实现快速拆装,大大缩短运维时间。通过浪潮信息独特的智能调控技术配合先进的风冷系统实现可使整机工作在最佳环境,保障系统稳定运行。BMC最新技术的应用使技术人员可以通过Web管理界面、故障诊断LED等指引设备,并可通过前面板上的UID指示灯标记有故障的机器,快速找到已经发生故障(或者正在发生故障)的组件,从而简化维护工作、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并且提高系统可用性。通过BMC来监控系统参数,提前发出告警信息,使技术人员能够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机器稳定运行,并减少宕机的几率。

关于:美通社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闻要点:60% 遭遇数据泄露事件的企业事后提高了产品价格;大多数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未采用零信任安全策略;安全人员配备不足的企业需额外支付 55 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

IBM Security 刚刚发布《2022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i(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揭示,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和组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单个数据泄露事件给来自全球的受访组织造成平均高达 435 万美元的损失,创下该年度报告发布1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报告分析,全球数据泄露成本在过去两年间上涨近 13%,不仅如此,数据泄露事件可能是导致企业商品和服务成本上涨的因素之一。实际上,除了全球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等因素导致的商品价格飙升之外,60% 的受访组织表示他们在遭遇数据泄露事件之后提高了自身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1.jpg

IBM 发布《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 网络攻击成企业梦魇,消费者也要为此买单

IBM 报告发现,83% 的受访组织遭遇过不止一次的数据泄露事件,而网络攻击不断所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更是成为企业"挥之不去的梦魇"。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带来的"后遗症"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剧,这些后遗症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近 50% 的数据泄露成本是在事后一年多才产生的。

这项由 Ponemon 研究院操刀、由 IBM Security 赞助的《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 550 个组织在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所遭遇的真实数据泄露事件。

2022年报告的重要发现包括:

  • 关键性基础设施在采用零信任安全策略(Zero Trust)方面还很滞后——近 80% 受访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尚未采用零信任策略,其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高达 540 万美元,比已采用零信任策略的组织高出 117 万美元。未采用零信任策略的组织所遭遇的数据泄露事件当中,约 28% 是由勒索软件或破坏性攻击造成的。

  • 支付赎金的行为不可取——研究发现,发生数据泄露事件时,选择向威胁方支付勒索软件赎金的企业只比拒付赎金企业的平均成本少 61 万美元,但这并未包括赎金本身,如果将高昂的赎金(Sophos数据显示,2021 年平均赎金高达 81.2 万美元)纳入成本考量,交付赎金的受害企业其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由此可见,简单地支付赎金并不可取。

  • 云中安全尚不成熟——报告显示,约有43%的受访组织尚未开始在其跨云环境中部署安全措施或者还处在早期部署阶段,这些组织的数据泄露成本要比已经在跨云环境中部署了成熟的安全措施的组织平均高出 66 万美元。

  • 专注于安全的AI与自动化技术可以为企业节省数百万美元——已全面部署专注于安全的AI和自动化技术的受访组织,其数据泄露平均成本要比未部署相关技术的企业低 305 万美元。此次研究发现,部署专注于安全的AI和自动化技术,是企业应对数据泄露最具成本效益的因素。

IBM Security X-Force 全球负责人 Charles Henderson 表示:"面对攻击,企业应先发制人,采取主动出击的安全保护策略,阻止攻击者达成不法目的,并将攻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越是试图完善其周边防御、而非加大检测和风险响应投入的企业,就越有可能遭遇更多的数据泄露事件,导致成本飙升。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当企业遭遇攻击时,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技术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的"过度信任"过去一年,全球各界对关键性基础设施遭遇攻击的担忧与日俱增,多国政府的网络安全机构纷纷敦促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加强警惕破坏性攻击。报告显示,在受访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中,勒索软件和破坏性攻击在数据泄露事件中的占比为 28%。威胁者正在通过攻击这些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来破坏与之相依存的全球供应链,而这些关键性基础设组织施涉及金融服务、工业、运输和医疗卫生等领域。

尽管各国政府一直在呼吁相关组织加强警惕,但在受访的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当中,只有21%采用了零信任安全模式。不仅如此,在关键性基础设施组织所遭遇的数据泄漏事件当中,有17% 是源自业务合作伙伴遭受到的攻击,可见其"过度信任"的环境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面之大。

支付赎金的企业并未占到"便宜"报告显示,选择向威胁者支付勒索软件赎金的企业,只比拒付赎金企业的平均泄露成本少61 万美元,但这并不包括已经支付的赎金。如果计入平均赎金金额(Sophos数据显示,2021 年赎金额高达 81.2 万美元),支付赎金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而企业支付赎金的行为无意中还为未来的勒索软件攻击提供了资金,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于企业数据泄露的补救和恢复工作。

尽管全球各国在遏制勒索软件攻击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但是网络犯罪产业化仍在推动勒索软件的发展。IBM Security X-Force 发现,在过去三年中,受访企业遭遇勒索软件攻击的持续时间从原来的两个多月降至四天以内,下降了 94%。网络攻击生命周期的指数级缩短,可能带来影响更为严重的攻击,因为这使得网络安全事件响应人员进行检测和遏制攻击的窗口期变得非常短。随着"系统首次受攻击到全面受攻击的时间"骤减至几个小时,组织必须把提前严格测试事件响应(IR)手册的工作提上首要日程。但从报告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高达 37% 的受访组织已经制定了 IR 计划,但并未对其进行定期测试。

混合云优势凸显在受访组织中,混合云环境是企业最为普遍的基础设施架构,采用率达 45%。采用混合云模式的企业数据泄露平均成本为 380 万美元,低于单一采用公有云(502 万美元)或私有云(424 万美元)模式的企业。事实上,全球受访组织从识别到遏制数据泄露的平均时间为 277 天,而采用混合云模式的受访组织要比平均速度快 15 天。

报告强调,其调研的数据泄露事件当中有45%是发生在云端,凸显了云安全的重要性。然而,43% 的受访组织表示尚未开始在其跨云环境中部署安全措施或正处于早期部署阶段,因此这些组织的数据泄露平均成本也更高ii。与在所有领域持续部署安全措施的企业相比,尚未开始此项工作的企业平均需要多用 108 天才能识别并遏制数据泄露。

IBM《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还有以下更多发现:

  • 网络钓鱼成为"最贵"的数据泄露诱因——凭证被盗仍然是导致数据泄露事件的最常见原因,占比 19%;网络钓鱼位居第二,占比 16%,然而却是导致数据泄露最高成本的原因,给受访组织造成平均高达 491 万美元的泄露成本。

  • 医疗健康行业数据泄露成本呈两位数增长,突破千万量级,达到 1010 万美元的历史高位——医疗健康行业已经连续 12 年成为数据泄露平均成本最高的行业,其数据泄露成本在今年增加了近 100 万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的 1010 万美元。

  • 安全人员配备不足——62% 的受访组织表示,由于现有人手无法满足组织的安全需求,他们的数据泄露平均成本比人员配备充足的组织高出了 55 万美元。

参考资料:

  • 如需下载《2022 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的副本,请访问:https://www.ibm.com/security/data-breach

  • 阅读IBM Security Intelligence博客,了解更多关于该报告的主要发现。

  • 欢迎点击此处注册参加将于美国东部时间 2022 年 8 月 3 日(星期三)上午 11 点召开的IBM Security数据泄露成本报告网络研讨会

  • 欢迎联系IBM Security X-Force团队获取调查结果的个性化分析内容:https://ibm.biz/book-a-consult.

关于 IBM Security
IBM Security 提供全球领先的集成式企业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在享誉全球的 IBM Security X-Force® 研究团队的支持下,这些企业安全系列产品和服务旨在帮助企业高效管理风险,从容应对突发威胁。IBM旗下的IBM Security 是集全球最广泛的安全研究、开发和交付为一体的组织之一,每天为全球超过 130 个国家及地区的客户监测超过 1500 亿起的安全事件,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 10,000 项安全专利。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bm.com/security,访问IBM Security Intelligence博客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红帽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2022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由Ponemon Institute操刀,由IBM赞助与分析。
ii 其数据泄露平均成本为 453 万美元,而在部署云安全实践方面已步入成熟阶段的受访组织的平均成本为 387 万美元。

关于: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通过与光环新网和西云数据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区域(北京区域及宁夏区域)推出适用于托管容器服务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Amazon EKS)Amazon Fargate,使客户无需预置、配置和扩展虚拟机的集群,即可轻松运行和扩展Kubernetes应用程序。该服务的推出大幅降低了客户在云中部署和扩展Kubernetes应用程序的复杂程度,客户无需具备Kubernetes运营的专业知识,也可通过适用于Kubernetes的无服务器计算引擎Fargate运行成本优化、稳定且高可用的Amazon EKS集群。至此,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区域为Amazon EKS和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 (Amazon ECS) 两种托管容器服务全面提供Fargate无服务器支持,让客户更加专注于应用程序的构建和操作。

客户借助Amazon EKS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可使用 Kubernetes 轻松部署、管理和扩展容器化应用程序,从复杂的K8S运维负担、管理和更新等事务中解放出来。以往,客户需要先创建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Amazon EC2)实例来运行Amazon EKS集群,同时还要根据应用程序需要的计算资源扩展或者缩减实例资源。现在通过Fargate,客户不必对在云中运行Kubernetes应用程序所需实例的运维、扩展以及安全性进行管理,可以更加专注于Kubernetes应用程序的设计和构建。

客户欲使用Fargate来运行 Kubernetes 应用程序,只需在其Amazon EKS集群中创建一个 Fargate 配置文件,即可确定哪些 Kubernetes 应用程序将使用Fargate 运行,然后照常部署它们。通过 Amazon EKS 与Fargate 的配合使用,客户可以通过托管计划和计算预置来自动扩展、均衡负载和优化应用程序可用性,从而更轻松地构建和运行 Kubernetes 应用程序。

Square是一家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提供商和移动支付公司,从安全的信用卡处理到销售网点解决方案,帮助数百万卖家开展业务。Square CashApp 开发部经理Geoff Flarity表示:"我们在使用Amazon EKS对技术栈进行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并减轻管理负担。Fargate与Amazon EKS的无缝集成,其提供的安全隔离机制,为我们需要较高安全级别的应用提供了安全的计算环境。同时,该服务让我们能够更加合理地调整计算资源的消耗,并确保在容量规划或运营开销上始终保持最佳利用率。对我们而言,通过Fargate来运行Amazon EKS将是本年度最重磅的Kubernetes相关发布。"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6个地理区域的84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瑞士和阿联酋新建8个区域、24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关于: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7月28日,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与国内领先重工企业三一集团旗下三一重卡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开展L4自动驾驶重卡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共同打造高端自动驾驶重卡品牌。

双方将深度整合小马智行的"虚拟司机"技术能力与三一重卡在线控底盘和整车开发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定义和开发面向未来智慧物流的车规级、带冗余的L4高端智能重卡产品,赋能未来干线物流运输。

合资公司计划将于2022年内开始小规模量产交付,2024年开始大规模量产,几年后年产量将有望突破万辆规模。目前,基于三一新能源卡车平台打造的首辆自动驾驶样车已经开始路测验证。小马智行基于 NVIDIA DRIVE Orin 系统级芯片设计的域控制器也将全面赋能合资公司生产的智能卡车。

1.jpg

小马智行基于三一新能源卡车平台打造的首辆自动驾驶样车

"三一拥有业内领先的重卡生产制造技术,并正在开拓性地布局新能源重卡、智能网联等关键领域,而小马智行拥有自动驾驶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已开启智慧物流领域的实践,双方的合作将是打造智慧物流生态闭环的关键。"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 CEO 彭军表示。

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表示,"双方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将为物流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和整车安全性,降低物流成本和司机的劳动强度。三一重卡将与小马智行共同打造几个重量级标志性的应用场景,快速落地实际运营而不是停留在样车阶段。"

NVIDIA 汽车事业部副总裁 Rishi Dhall 表示:"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成为卡车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基于NVIDIA DRIVE的赋能,下一代新能源自动驾驶卡车将使运输更安全、可靠,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并逐步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jpg

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成立合资公司

在构建智慧物流生态闭环的进程中,小马智行近期取得了众多重要进展。小马智行此前已与招商局集团旗下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青骓物流,共同打造以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智慧物流运力平台,并于今年4月1日开启业务运营,实现运输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通过与合作伙伴开启全新合作形式,小马智行已逐步构建包括自动驾驶公司、物流公司以及重卡制造商的智慧物流"黄金三角"。小马智行拥有核心自动驾驶技术,是赋能物流和未来重卡生产制造的关键;物流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运输经验以及客户基础;而重卡制造商则拥有整车开发制造的技术沉淀。三者优势互补,才能让"黄金三角"高效运转起来,形成安全高效的未来智慧物流生态,最大程度发挥自动驾驶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根据小马智行 Robotruck 商业化运营经验,基于更为合理的车辆控制及路径规划,Robotruck 较传统卡车可节能10%-20%。此外,随着合资公司新能源产品规模逐步扩大,至2030年,较同等规模常规卡车生产商,合资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将减少超过百万吨,相当于数万亩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

关于小马智行

小马智行(Pony.ai)成立于2016年底,致力于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未来交通方式的彻底变革。我们以中国和美国为起点,分别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设立研发中心。小马智行的技术目标是打造适用于各类车型及应用场景的"虚拟司机",同时布局自动驾驶乘用车(Robotaxi)和商用车(Robotruck)领域,目前累积了14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及运营里程。凭借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小马智行已与丰田、一汽、广汽等一流车厂以及英伟达、中国外运、四维图新、如祺出行等上下游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并成为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截至2022年3月,公司估值达85亿美元,是全球最有价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关于三一重卡

三一重卡成立于2018年,三一集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力量,相继推出燃油重卡、电动重卡、氢能源重卡、智能换电站等产品。2020年跻身牵引车行业第六,2021年全年、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全国销量冠军。

早在2019年三一与道依茨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制造柴油发动机;2022年初,与亿纬动力、特来电签署战略合作,在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制造研发、电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展开合作。此次三一与小马智行强强联合,将共同开展L4级别自动驾驶重卡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关于: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SIC设计服务暨IP研发销售厂商智原科技(Faraday Technology Corporation,TWSE:3035)发布FPGA-Go-ASIC™验证平台。该平台包含SoCreative!™ SoC验证平台与附带的FPGA原型平台,协助客户加速进行电路设计与系统验证。结合智原完善的FPGA-Go-ASIC服务,客户得以更快速地开发产品并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且增加芯片效能。

智原透过对于IP开发整合的专业搭配自有IP的多样性,事先整合与验证大多数SoC需要的IP到此验证平台中,使客户能够大幅减少硬件验证除错和软件开发时间。该平台采用Arm Cortex-A/M CPU、PCIe、LVDS、DDR等多种经过硅验证的高速接口IP、系统周边IP并整合操作系统软件和驱动程序在内的全方位软硬件解决方案;客户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电路设计整合到FPGA原型平台中,并通过PCIe接口连接SoC平台进行全系统验证。

智原科技营运长林世钦表示:“智原的FPGA-Go-ASIC验证平台能够协助客户降低FPGA转换的阻碍。智原的FPGA-Go-ASIC服务已成功用于多个项目,藉由此平台,我们为FPGA-Go-ASIC客户再次提供了重要的附加价值,不局限于应用,让FPGA转换到ASIC的过程得以更快速且无缝接轨。”

关于智原科技

智原科技(Farada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WSE: 3035)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服务暨知识产权(IP)研发销售领导厂商,通过ISO 9001与ISO 26262认证,总公司位于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并于中国大陆、美国与日本设有研发、营销据点。重要的IP产品包括:I/O、标准单元库、Memory Compiler、兼容ARM指令集CPU、LPDDR4/4X、DDR4/3、MIPI D-PHY、V-by-One、USB 3.1/2.0、10/100 Ethernet、Giga Ethernet、SATA3/2、PCIe Gen4/3、28G可编程高速SerDes,以及数百个外设数字及混合讯号IP。更多信息,请浏览智原科技网站www.faraday-tech.com或关注微信号faradaytech。


围观 7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26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