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9日,华为nova 10 SE正式发布,这是艺术与科技的又一次交锋,在传承nova系列独特的设计美学和先进的影像基因的基础上带来了出彩的设计创新和影像技术,定位高颜值一亿像素质感人像手机,加强了颜值和像素的表达,为年轻人带来更具美感的甜酷使用体验。

1.jpg

传承中锐意创新 夯实nova美学符号

nova源自拉丁语“novus”,意为“新星”,代表拥有自新力的探索精神,正如不甘平凡,勇于逐梦的年轻人。华为nova系列一直坚持“美,先于一切”的设计理念,用年轻化的设计语言寻求美学突破和创新,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先锋审美和华为对于“年轻、多元、自由”的理解,更体现了自新力的探索精神。

nova系列在第十代产品发布之际,推出焕然一新的nova星宇宙,打造了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元世界,逐步构建了nova新的美学风格、新的生态、新的体验,建立了与年轻人全新的沟通方式,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2.jpg

华为nova 10 SE从星际宇宙捕捉灵感、时尚都市提取素材,进一步强化了对称环形之美,彰显了科技与时尚相融的无限魅力。后置镜头模组的设计上,华为nova 10 SE延续了nova系列标识性的时尚符号,即星耀环设计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采用颇具辨识度的星耀双环设计,搭配璀璨精雕工艺,闪耀夺目;全新升级后的星耀双环,似无限双环矩阵,代表了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3.jpg

制作工艺上华为nova 10 SE采用了全新的星耀工艺。华为nova 10 SE的后壳将时尚实用主义融入工艺设计,观感上晶莹闪耀,手感舒滑亲肤,握持之间更具品质感。同时,手机的耐脏污能力升级,亲肤防指纹。星耀标部分,通过纳米级精度定位,主打色10号色加入金色LOGO标识,开发出全新金银双色的同体效果,彰显年轻人的时尚品味,既是华为nova的专属标记,也是nova星人彰显独特个性的时尚符号。

色彩与艺术共振 感受科技之美

色彩是个性的表达,华为nova 10 SE在色彩上延续了华为nova 10系列年轻时尚的风格,推出10号色、薄荷青、曜金黑三种配色,代表了年轻人对未来好奇、憧憬和笃定的生活观。

4.jpg

作为科技、时尚领域的代表色系,华为nova10号色诠释精致优雅美学,象征时尚的银色后盖与金色星耀环、星耀标巧妙融合,层层有致,精致闪耀。后盖使用的特殊的晶砂处理工艺,形成晶莹剔透的磨砂质感。晶砂细细闪烁,展现出精致的轻奢感和未来先锋感。

薄荷青同样采用了星耀工艺设计,让青色变得内敛而富有层次感,搭配上醒目的星耀双环,显得高级而精致。在光的照耀下,星耀双环盈盈夺目,璀璨如镜。青色微光层层递进,如跃动的青春,尽情涌动。

对于经典不过时的黑色系,华为nova 10 SE也带来新的诠释。细腻的闪光流砂,朦胧中自带的神秘色彩,营造出精致的机身质感,更能彰显高端气质,内敛而优雅。金色的星耀环和金色logo,点缀在黑色的星耀砂上,凸显出黑金搭配的独特高级感。

轻薄机身臻彩直屏 沉浸质感体验

为了让用户有更好的观感体验,华为nova系列不断升级屏幕素质,华为nova 10 SE搭载6.67英寸OLED臻彩直屏,机身采用直边中框设计,遵循极简美学,简约大气的直边造型,秩序感十足,轻约184g、薄约7.39mm的轻盈机身,舒适称手。

5.jpg

华为nova 10 SE正面采用OLED臻彩直屏设计,拥有91.85%的高屏占比,视野所及沉浸开阔,为用户带来更加惬意舒适的视觉体验。直面屏设计上,华为nova 10 SE支持P3广色域,屏幕最高支持90 Hz刷新率和270 Hz触控采样率,色彩显示细腻明亮、精度更准确,带来更沉浸流畅的视觉体验。

科技赋能艺术 迸向数字未来

好看的外表是加分项,丰富的内涵会让人眼前一亮。华为nova 10 SE在内在配置方面也给年轻人带来惊喜。

6‘’.jpg

华为nova 10 SE搭载一亿像素质感人像系统,并通过RAW域算法,带来高光、暗光、顺光、逆光、白天、夜晚、室内、室外的全场景拍摄体验,展现出出色的拍摄能力,意味着华为nova 10 SE拥有更出色的光线接受力、解析能力和感光能力,从而实现放大依然清晰、暗拍更美、无惧逆光、单反级人像、成像更宽广的超高品质效果。基于此,华为nova 10 SE在复杂环境下拍摄人像时,也可以拍出更清晰、生动、不斑驳的表情细节,而在拍摄风光和建筑题材时,也能够更完美的表现出光影对比、轮廓线条等等,大大提升了拍摄作品的故事感和艺术张力。

7.jpg

像诗歌、音乐、绘画一样,手机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是生活秀场中为数不多又辨识度极高的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对于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在数字信息技术中浸泡长大的年轻人,手机不只是通讯科技的专有名词,更是体现个性审美的生活命题。

8.jpg

华为nova系列,作为科技领域的时尚启蒙,自创立以来一直与年轻人保持同频,并通过标志性的风格设计和创新的移动影像技术,造就了数代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旗舰,华为nova 10 SE再次释放美学生产力,简约有型影像升级,又一次为年轻用户打造了出街和创作灵感,支持年轻人忠于自我、勇于表达和笃定前行。

华为nova 10 SE 售价1999元起,将于202212916:08 在华为商城、各大授权电商、华为体验店、授权零售商开售,欢迎抢购心动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9日,华为冬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14点线上举行,搭载全新升级的一亿像素RAW域影像系统的华为nova 10 SE正式发布,外观延续了nova系列标志性的星耀双环设计,提供10号色、薄荷青、曜金黑三款颜色作为选择,搭配6.67英寸OLED臻彩直屏,为自信、有态度的Z世代人群带来全新时尚潮美单品。

1.jpg

传承nova美学基因,彰显笃定美学主张

外观设计上,华为nova 10 SE传承nova系列标志性星耀环镜头模组,搭配璀璨精雕工艺,闪耀如钻石,全新升级的星耀双环似无限双环矩阵,透射出nova星宇宙的星河万象,代表了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华为nova 10 SE拥有薄约7.39mm的机身,后盖采用质感十足的星耀工艺,握持之间纤薄细腻舒适,轻盈称手。

2.jpg

华为nova 10 SE搭载6.67英寸OLED臻彩直屏, 91.85%的高屏占比,同时拥有 2400 x 1080 高分辨率,支持P3广色域,屏幕最高支持90 Hz刷新率和270 Hz的触控采样率,还原自然流畅之美,视野所及沉浸开阔,为用户带来了更加惬意舒适的视觉体验。

3.jpg

手机是日常使用率非常高的科技单品,出彩的设计能为年轻用户时尚风格的打造锦上添花。为更好满足年轻人对色彩的选择和需求,华为nova 10 SE推出颇具未来感的10号色、青春跃动的薄荷青、优雅内敛的曜金黑三种配色,满足各类用户不同场合、不同服化搭配需求,让每一个拥有的nova星人都独具个性新潮感。

一亿像素RAW域影像系统,赋能移动美学生产力

华为nova10 SE后置搭载一亿像素RAW域影像系统,由一颗1.08亿像素主摄、一颗800万超广角景深镜头、一颗200万像素微距镜头构成,拥有更高的宽容度、细节表现力和创作延展力。后置主摄拥有f/1.9大光圈,像素9合1技术,带来更大进光量;搭载的RAW域多帧合成技术,拥有出色的解析和感光能力,在高光、暗光、顺光、逆光、白天、夜晚、室内、室外环境下均可拍出立体细腻、细节清晰的成像,拥有出色的全场景拍摄能力,帮助创作者释放美学生产力。

4.jpg

对于人像拍摄,依靠超高像素传感器和RAW域多帧算法,华为nova 10 SE无惧夜景、暗光、逆光拍摄,能更清晰自然地捕捉人物神态和动作,照片成像效果更进一步。华为nova 10 SE支持像素级人像分割,可准确分割出人物外形特征,实现肤质细腻、面部立体、情绪饱满的单反级质感人像。对于多人或大场景人物拍摄,华为nova 10 SE带来800万超广角景深镜头,实现周围景物一镜通收,人物置于宽阔的画面之内,主体更突出更显精致。

5.jpg

华为nova 10 SE前置搭载1600万像素广角摄像头,支持人像美颜自拍、暗光自拍和广角模式自动切换,人像美颜自拍通过AI算法,从年龄及性别等维度,为用户科学打造立体美颜方案,清晰呈现人物健康的皮肤纹理和空气感发丝,同时智能改善图像过锐和噪点等问题,保留更多真实细节;暗光环境下,华为nova 10 SE精准识别人脸,并提升面部亮度、抑制画面噪点,打造出细节丰富、层次有序的人像作品;华为nova 10 SE还支持前置广角智能切换功能,默认多人合影或手机横握自拍情况下,自动切换超广角模式,一键解锁自然人像。

6.jpg

HarmonyOS个性交互,撬动全场景体验新动能

华为nova 10 SE搭载华为66W超级快充+4500mAh大容量电池,采用全新双低压电荷泵技术、三极耳电池技术等业界先进的续航解决方案,大幅提升充电效率,能够让手机快速回血,缓解续航焦虑。根据华为实验室测试数据,充电十分钟,可以刷短视频四小时而满电情况下,则可以刷短视频12个小时,丰沛电量助你畅快体验不停歇。

7.jpg

得益于HarmonyOS加持,华为nova 10 SE可作为超级终端,与适配的华为无线蓝牙耳机、智慧屏、智能音箱等其它设备一拉即合,高效互联。手机上播放的视频可投屏到智慧屏播放,夜晚观影时可戴上蓝牙耳机听音,在智慧屏上观看。华为nova 10 SE还支持多机位拍摄功能,使创作拥有丰富的镜头语言。华为nova 10 SE能实现与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设备之间协同发力,进一步激发了手机的使用潜能。

8.jpg

技术与人共生,个人边界感提升,隐私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一项重要课题,人们希望建立有安全感的社交关系。在HarmonyOS加持下,华为nova 10 SE用户隐私安全保护能力持续进化,支持SIM卡加密、截屏隐私保护、照片分享隐私保护和过滤网页广告等功能,保护个人信息,为个人的网络活动建立了一道安全栅,多方位守护用户信息安全。

9.jpg

华为nova 10 SE拥有超级NFC体验,支持“超级门禁卡”功能,可实现息屏刷卡、无网刷卡,打造了更方便快捷的安全社区通行体验。基于丰富的NFC功能,华为nova 10 SE支持卡码合一,可同时绑定20张交通卡,以及9张公交卡跨机前移,一卡畅行320+城市。

此外华为nova 10 SE还支持将课程表导入到日历、快速扫码、AI字幕等功能,易用便捷、无缝交互带来安全可靠的全场景智慧体验。

华为nova 10 SE 售价1999元起,将于202212916:08 在华为商城、各大授权电商、华为体验店、授权零售商开售,欢迎抢购心动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面对数据爆发式增长,企业存储在性能、可靠性、能耗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作为国内存储头部企业,金泰克在消费级存储领域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全线发力企业级和工控级市场,引领存储市场高速发展。

12月9日,金泰克针对企业存储需求,同时发布4款企业级内存产品,兼具高效率、高稳定、高耐用等特性,为企业打造高效数据存储方案。  

DDR4 RDIMM 服务器内存  适用各大数据领域   

金泰克依托强大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研发沉淀与技术打磨,秉承超前规格严苛标准,持续创新产品,一举发布4款DDR4 RDIMM 服务器内存(KTMDR4AEF-H、 KTQGR4AEF- H、KTQDR4AEE-H、KTFGR4AEE-H),目前已成功实现量产,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工作站、HPC、数据库等领域。据悉,金泰克KTQGR4AEF-H (DDR4 32GB 1Rx4 RDIMM)服务器内存产品,更是凭借创新技术和优秀性能,一举拿下2022年度百易风云榜服务器内存技术创新奖。

1.jpg

金泰克DDR4 RDIMM服务器内存,在器件选型、固件设计、产品测试等环节,层层把关,精益求精。4款产品频率高达3200MHz,电压1.2V,提供16/32/64GB三种容量。产品已通过曙光、浪潮、华为等主流 X86平台兼容性测试,其中KTFGR4AEE-H的16GB和KTQDR4AEE-H的32GB服务器内存通过美国先进认证实验室(Advanced Validation Labs,AVL)认证,验证产品适配并兼容Intel CPU及主板。

2.jpg

4款服务器内存严选原厂高品质颗粒,搭载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使产品拥有更为稳定强大的性能表现。搭配自研的8-12层高性能PCB板,特有的 OSP工艺、30µ 金手指,抗干扰性强,并具有耐插拔、耐高温、耐湿度特性,大幅度提升产品稳定性与耐用性。出色的模组设计,不断优化高速信号走线和电源平面,配合严格的SI/PI仿真模拟和信号完整性测试,确保产品在极端条件下依旧安全运行。

支持ECC纠错、低电压运作、宽温技术,维持信号传输的稳定精准,保证超低功耗可靠运行,为服务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长时间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无惧严苛环境,可在-20℃~85℃极端温度下稳定工作。

3.jpg

智能智造工厂  用心铸就品质

金泰克DDR4 RDIMM服务器内存经过严格的全流程测试验证和量产测试,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及稳定性。

基于企业级存储产品的高要求,金泰克联合南宁产投集团投建南宁泰克工厂,主要用于企业级和工控级存储产品生产,今年6月份已实现量产。一期总投资3.8亿元,充足的原材料库存、交期快,产能可达到320K/月。南宁泰克项目秉持智能化、信息化、流程化的理念,引进德国先进的研发及测试设备,采用全新西门子高速SMT产线,产品良率高达99.9%,可确保产品高品质稳定供应。

在品质上精益求精的金泰克,不断钻研革新,自研SLT测试系统,可以有效的将各类不良产品拦截与分类,或筛选出高于业界标准的产品,同时其具备自动修复特定失效模式的不良功能,为企业提供差异化需求的优秀产品。

数据是企业至为宝贵的资产,为了满足更多高性能存储场景,金泰克将充分发挥深厚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以工匠精神引领技术创新,持续推出更先进、可靠、耐用的企业级存储产品,助力企业数据化转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观 10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9日】在今天举办的冬季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一款创意设计和功能组合的腕间新品华为WATCH Buds-----业界首款弹盖磁吸式耳机手表。作为一款自带耳机的新型智能手表,华为WATCH Buds采用高集成度整体架构设计,打破了TWS耳机和智能手表的边界,兼具二者的特性与功能,将TWS耳机与智能手表合二为一。华为WATCH Buds的问世不仅解决了用户日常使用TWS耳机时易忘、易丢的问题,带来便捷轻快的智能体验,同时也是华为在智能穿戴产品上的又一次深入探索,可以说是“方寸天地,内有乾坤”,“翻”开了智能穿戴产品的新篇章。

1.jpg

高端腕表风格,高集成整体架构设计

如今,手机、TWS耳机以及智能手表已经逐渐成为众多用户的“移动三件套”,但多带一个产品,就少一份便捷,甚至面临“找不到”与“容易丢”的窘境。出门在外,谁不想轻装上阵少带点东西呢?华为从用户体验出发,运用高集成度的设计、定制小型化的精密器件,配合先进的制造工艺,打造出业界首款弹盖磁吸式耳机手表华为WATCH Buds,带来全新的便捷使用体验。

2.jpg

3.png

华为WATCH Buds的表体采用精钢表壳,硬度高耐腐蚀,经过精湛的手工抛光和缎面打磨润饰,营造出刚毅大气之美。正面1.43英寸、466*466 分辨率的AMOLED 高清彩屏完美融合于精钢表壳,精致高端;在表体上,钻切开盖键和表冠上点缀的 710 颗经典巴黎饰钉,为金属亮泽再添闪光点;表带采用头层小牛皮材质,纹理细腻,为腕间增添优雅时尚的气息。

4.png

如此高集成度整体架构设计,让华为WATCH Buds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放入更多的元器件。华为WATCH Buds机身厚度仅14.99mm,却塞入了多达21层结构的立体堆叠,包括八通道光电传感器、精密转轴模组、耳机充电单元、开盖磁吸单元、开盖键模组等,同时还嵌入了一对无线耳机。在材质方面,采用更薄的高强度锂铝硅玻璃,比WATCH GT3更薄,强度提升了25%。[1],手表内部结构在极致压缩空间的同时,仍然能让消费者体验强大的智能手表功能。

5.png

高集成设计的不仅是手表,其内置的无线耳机当然也不例外。华为WATCH Buds内置的耳机采用定制小型化精密器件,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内置六大单元,整体体积相比传统TWS耳机体积减少了50%,空间利用率更是达到了90%。单只耳机净重仅约4g[2],携带佩戴都轻若无物。

6.png

工艺上,整机在20多处使用了精密的激光精焊互连技术,直接使用外观材料作为焊接材料,提升空间利用率、连接可靠性和产品美观度;整个产品,从手表到耳机,从设计到组装,都极其精密,匠心独具。

7.png

作为一款自带耳机的新型手表,华为WATCH Buds创新的弹盖设计,只需轻轻一推,表盘即刻如同怀表一样弹起[3],两只耳机吸附于手表表盖,科技感与仪式感并存。为确保优秀的产品体验,华为WATCH Buds采用超微型精密转轴,通过凹凸轮配合设计实现转轴顺滑开合,并且经过10万次[4]开合、5kg受力等苛刻的测试,坚固耐用。

8.png

为确保耳机的拿取方便,华为WATCH Buds在耳机和表盖处采用创新聚磁阵列方案,打开上盖后,耳机吸附在表盖上侧,无需“大力抠取”,取放方便。另外,耳机回盒即充电,耳机表面还有两圈360°环绕式铂金星环[5],支持任意角度回盒充电,随放随充,高效且贴心。值得一提的是,当耳机放回耳机仓后,华为WATCH Buds的全新专属表盘能够显示耳机在位状态以及电量状态,十分地方便。

全功能TWS耳机,支持左右耳自适应识别

众所周知,传统TWS耳机在形态设计上区分左右,将耳机放回机盒时,需要按照机盒固定的左右位置来调整、放置。用户佩戴时也必须严格按照“左是左,右是右”来佩戴耳机。

华为WATCH Buds的内置无线耳机则直接打破以往TWS耳机区分左右的传统,两只耳机采用相同造型的八角圆柱形设计,支持入盒重置、左右耳机自适应识别,用户无论拿取还是放回耳机都能随心随意,双耳回盒,关上表盖,耳机左右声道即可重置,方便省心。

9.png

佩戴耳机时,华为WATCH Buds支持左右耳机自适应识别技术,通过IMU器件对用户动作的加速度角速度进行识别,可以识别耳机是否有戴反的情况,若戴反了,耳机则会智能校正左右声道,便利性不言而喻。另外,针对每个用户不同的耳道结构,华为WATCH Buds耳机还搭载耳道自适应技术,耳内麦克风实时拾取耳道内的声音信号变化,针对不同耳道结构实时智能适配最佳音质,让消费者自在享受美妙音乐。

10.png

除了左右耳机自适应识别技术外,华为WATCH Buds的耳机还支持广域耳廓触控功能,耳机、耳廓或靠近耳屏的脸颊区域都可操控,范围更广、识别更准确。双击可接挂电话、播放/暂停音乐,三击可开关降噪功能,还支持操作自定义[6],多种功能,敲一敲耳朵即可触达,操控更自如。

11.png

音质方面,华为WATCH Buds耳机搭载四磁结构的全频段微平板单元,配合定制的复合振膜,具备全频响应能力,提升低频效果和高频性能,用户可以聆听到丰富的声音细节。另外,华为WATCH Buds耳机还支持三重实时听感优化功能,根据耳道结构差异、佩戴状态和音量大小,实时优化听音效果,定制属于你的好声音。

12.png

除了听音乐,通话也是耳机至关重要的功能之一。华为WATCH Buds的耳机支持AI降噪功能,耳机搭载的两颗拾音麦克风和一枚骨传导传感器协同工作,能准确分离出人声和环境噪声,之后再经过深度神经网络通话降噪算法处理,可有效消噪并增强人声,带来清晰的通话效果。

全功能智能手表,运动健康依旧是强项

作为一款自带耳机的新型智能手表,除了拥有全功能的TWS耳机外,华为WATCH Buds在手表端的功能与体验也依然优秀。

13.png

健康功能方面,华为 WATCH Buds支持血氧饱和度[7]自动检测、TruSeen™ 5.0+心率监测以及TruSleep™3.0睡眠监测[8]等多项健康监测功能。(TruSleep 3.0功能后续将通过OTA升级推送支持)

14.png

华为 WATCH Buds不仅能准确检测各项健康数据,而且还能给出专业的健康指导[9]。华为加入由301医院发起的心脏健康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研究合华为WATCH Buds,可精细化分类筛查房颤、室早及房早等心律失常风险,可智能识别睡眠、HRV、血氧、心率等信息,筛查睡眠呼吸暂停风险。

15.png

运动功能上,华为 WATCH Buds继承了华为智能穿戴优秀的运动基因,拥有包含10项专业运动模式[10]在内的80+运动模式。另外,华为WATCH Buds还可以手动添加70+种运动类型(非涉水运动[11]),为用户提供专业数据分析和运动激励体系,提高训练质量并养成运动好习惯。

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华为WATCH Buds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在HarmonyOS 3的加持下可以从华为手表应用市场获取丰富应用[12],涵盖生活出行、游戏娱乐、效率提升以及运动健康,全面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16.png

华为WATCH Buds支持全功能NFC,支持门禁卡[13]、交通卡[14]等功能。通讯方面,华为WATCH Buds能同步手机上的电话短信,支持短信快捷回复。同时还支持微信手表版[15],手表可查看文字和图片信息、听取及发送语音信息、快速回复信息。

17.png

再强大的功能也离不了续航的支持,华为WATCH Buds手表电池同时给表体和耳机供电的情况下,依旧保持了不俗的续航能力。整机满电在典型应用场景[16]下续航3天,在开启省电模式下(关闭手表给耳机充电功能),该模式的续航能力可长达7天。

此外,华为WATCH Buds的无线超级快充底座,首次采用高导热氧化物陶瓷材质,散热能力比上一代提升100%[17],充电更快。

18.png

售价方面,华为WATCH Buds售价2988元,将于12月9日16:08在华为商城、各大电商授权平台、华为体验店及各大授权零售商正式开售。

此外,华为也推出了诸多增值服务,针对华为WATCH Buds智能穿戴推出了意外服务宝(含耳机丢失无忧),一年服务有效期内,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意外坠落、碰撞、挤压、进液造成的保外故障,可享一次仅需支付69元服务费进行维修服务,以及一次单只耳机备件五折购优惠。同时,购买华为WATCH Buds还将获得华为音乐提供的价值100元的新用户礼包,畅听千万正版曲库与精选有声内容。表盘市场也提供了《音速Buds》、《机能Buds》等多款全新表盘供以选择。


[1]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与HUAWEI WATCH GT 3相比,强度提升25%。

[2] 单只耳机重量约 4.0 克(含 M 耳套),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重量受产品配置和制造工艺影响,重量会有不同,请以实际产品重量为准。

[3] 生活中换衣等场景,可能存在误触开盖键开盖的情况,请注意及时合盖。

[4]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

[5] 充电环经过六层电镀工艺,最外层为铂金属材质。

[6] 通过运动健康App设置,路径:耳机管理 > 手势。

[7] 血氧饱和度(SpO2)是指血液中与氧气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占全部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在静止状态下自动检测血氧饱和度,本产品非医疗器械,监测数据和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用途。

[8] 后续将通过OTA升级推送支持。

[9] 本产品非医疗器械,所提供的健康数据及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10] 项专业的运动模式:户外跑步、室内跑步、户外步行、室内步行、户外骑行、室内单车、跳绳、椭圆机、划船机、自由训练。

[11] 不适用于游泳、冲浪、跳水、潜水、皮筏艇等涉水的运动场景。淋浴等涉水场景下请勿使用。洗手或洗漱时避免水流接触设备,如果发现耳机仓或耳机表面沾有水渍或汗液,请及时擦干,请勿在潮湿状态下为设备充电。由于浸入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之内。

[12] 需从运动健康 App 中的手表应用市场下载相关第三方 App。iOS 设备不支持此功能。

[13] 穿戴设备支持模拟市面上非加密的、频率为 13.56 MHz 的门禁卡,将实体门禁卡信息复制到华为穿戴设备芯片中后,穿戴设备可当门禁卡使用。更多 NFC 门禁卡可以通过华为手机超级门禁卡功能模拟,再同步迁移到同帐号穿戴设备,目前支持 90% 以上的 NFC 门禁卡。iOS 设备支持门禁卡功能。

[14] HarmonyOS 和 Android 已支持 60+ 种 NFC 交通卡,覆盖 320+ 座城市,更多支持城市陆续上线。iOS 设备支持 60+ 种 NFC 交通卡,覆盖 320+ 座城市,更多支持城市陆续上线。

[15] 后续OTA升级支持,微信手表版仅限中国大陆地区,需在手表与手机蓝牙正常连接时使用 ,目前仅支持 HarmonyOS 2 及以上或安卓 9.0 及以上版本的手机,该功能需后续OTA升级支持,iOS不支持此功能。

[16]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实际使用中可能因产品个体差异、使用习惯和环境因素不同而有所不同,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典型场景续航可达 3 天。典型场景:出厂默认配置,每天使用耳机连接手机通话 30 分钟、听音乐 120 分钟,心率常开(智能模式)、夜间使用科学睡眠、开启压力检测、开启心脏健康及睡眠呼吸暂停功能、每周平均锻炼 180 分钟(GPS 开启)、开启消息通知(每天 50 次消息、6 次来电、3 次闹钟)、每天亮屏 30 分钟。实际续航时间,视使用习惯而有所不同。

[17]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9日】 今日举办的华为冬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首款智能观影眼镜HUAWEI Vision Glass正式发布。作为华为智慧全场景战略中影音娱乐场景下的创新产品,HUAWEI Vision Glass能将虚拟大屏投射到眼前,成为用户随身可携带的“口袋智慧屏”。

1.png

HUAWEI Vision Glass聚焦移动出行和居家场景,能够在等效4米远的虚拟空间中投射出120英寸巨幕[1],画面清晰、色彩生动,配合开放式双扬声器,为用户营造沉浸的“巨幕”观影体验。HUAWEI Vision Glass支持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快速连接[2],即插即用,此外还支持第三方无线投屏器[3],兼容更多机型。无论是居家休闲场景中观影娱乐,还是差旅出行时轻度办公,HUAWEI Vision Glass都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对巨幕显示的使用需求,轻松实现“把120英寸巨幕装进口袋”。

2.jpg

120英寸巨幕超高清观影,音画沉浸身临其“镜”

作为华为首款智能观影眼镜,HUAWEI Vision Glass的诞生突破了场景和空间的限制,让巨幕观影随处可得。用户戴上眼镜后,HUAWEI Vision Glass能在眼前投映出最大等效120英寸的虚拟巨幕,相当于把手机屏幕放大20倍。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持久的至臻观影体验,还采用了先进的Micro OLED屏幕,每英寸的像素密度(PPI)达到4500+,比普通手机屏幕提升10倍。最终为消费者带来双目1080p全高清画质体验。

3.jpg

另外,为保证用户获得更佳的观看亮度,HUAWEI Vision Glass支持5档亮度调节,最高入眼亮度可达480nits,亮度上超越一般的电视和显示器,确保观影者在不同光线环境下也能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HUAWEI Vision Glass支持屈光度调节设计,支持0-500°单眼近视调节[4],无需佩戴眼镜,对近视人群更加友好。

4.jpg

影音娱乐,除了高清的画面外,声音清晰、层次丰富的听音体验也必不可少。不同于一般耳机入耳式设计,HUAWEI Vision Glass左右镜腿都采用的是开放式声学设计,能带来更加开阔的声场空间感,搭载定制的128平方毫米超薄大振幅扬声器,音域宽广,高频透亮,低频有力,拥有不俗音质表现。此外,HUAWEI Vision Glass扬声器采用先进的超线性振动摇摆技术,大幅减少失真,确保音质及听感更加自然流畅。而华为领先的逆声场声学系统,则可以有效降低佩戴者双耳周围的漏音情况,无须担心会打扰到周围的人。

5.jpg

潮流轻薄设计,佩戴更舒适

HUAWEI Vision Glass采用可折叠式风镜造型,外观时尚前卫。环抱式镜腿,以及可调节的空气胶囊鼻托,合理分配了重心,更好地减轻了用户在佩戴体验上的压感和束缚感。鼻托还支持三档调节,更好贴合鼻梁,使画面看得更加清晰。

6.jpg

在机身内部,HUAWEI Vision Glass采用了轻薄设计的光学模组,打造了约21 mm的纤薄机身[5],镜腿的转轴设计带来折叠收纳体验。搭配附赠的收纳盒,轻松拥有一位“旅行伴侣”。此外,HUAWEI Vision Glass整机获得了莱茵硬件级低蓝光认证[6]

多设备广泛兼容,随插随用

HUAWEI Vision Glass具备良好的兼容性,支持与USB Type-C端口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有线直连,即插即用,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投屏器实现无线连接,便捷使用投屏功能,兼容安卓和iOS设备。HUAWEI Vision Glass的低功耗性能,根据华为实验室数据显示,有线连接一台电池容量为4000mAh的手机,可连续播放视频长达4-5小时[7],让长途旅程不再无聊。

7.jpg

HUAWEI Vision Glass还可以通过HUAWEI HiCar生态,深度拓展更多创意玩法。当HUAWEI Vision Glass音频通过HiCar连接车机,搭配车载音响呈现完美音质,将车内空间打造成专属的“私人影院”。体验大屏幕躺着看,戴上HUAWEI Vision Glass躺在问界M7的零重力座椅上,亲身体验巨幕观影的沉浸视觉享受。目前HUAWEI Vision Glass已支持AITO汽车及超过100款接入HUAWEI HiCar的车型,能为广大车主带来车内“巨幕观影”的沉浸体验。

8.jpg

集沉浸式巨幕、潮流前卫元素于一身的华为智能观影眼镜HUAWEI Vision Glass售价2999元,将于2022年12月26日10:08正式开售!

9.png


[1]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眼镜屈光度调节到0时,眼镜等效4米参考距离最大可视120英寸虚拟屏幕效果,可视虚拟屏幕效果与参照距离、显示内容有关,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

[2] HUAWEI Vision Glass 通过 USB Type-C 接口连接手机、平板、电脑,如果设备接口支持 DisplayPort (简称 DP) 输出,则可以兼容连接使用。详情请参考:https://consumer.huawei.com/cn/support/content/zh-cn15927316/

[3] 目前已支持GOOVIS无线投屏器。

[4]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不支持散光调节,请以实际体验为准。

[5] 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机身厚度不包含镜腿,以实际产品尺寸为准,可能会有差异。

[6] 整机获得德国莱茵 TÜV 硬件级低蓝光认证,本产品非医疗器械,不具有治疗功能。

围观 11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8日,数字制造工具品牌 Snapmaker 发布三款年度新品,分别是 J1 高速 IDEX 3D 打印机、Artisan 工匠三合一 3D 打印机和 2.0 双喷头 3D 打印模组,助力创客释放想象力,真正将想法变为现实。

1.jpg

Snapmaker Artisan 工匠三合一 3D 打印机 & J1 高速 IDEX 3D 打印机 & Snapmaker 2.0

J1 高速 IDEX 3D 打印机,突破生产力瓶颈

J1 为 Snapmaker 的首款高速 IDEX 3D 打印机,是一款专门针对高效桌面 3D 打印需求而设计制造的新品。为了改善 3D 打印生产力的局限,Snapmaker 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控制算法,将最高打印速度提升至350mm/s,实现了同类 IDEX 3D 打印机中领先的高速打印。10000mm/s² 的最高加速度也保证 J1 能够灵活运动,即使是体量小、细节多的模型也能快速、高质地完成。除此之外,在其独立双打印头结构的加持下,J1 还可实现多种材料的同时打印。不仅做到不同材料之间交界分明,而且还能轻松解决支撑拆除难题。

作为一台 IDEX 3D 打印机,J1 还配备了复制模式、镜像模式、备用模式等多种解决方案。多样的模式能够更好契合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其中复制模式和镜像模式将传统的 3D 打印时间减少50%,备用模式保障单打印头工作失误之后,无缝连接,准时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J1 延续 Snapmaker 标志性的全金属设计,通过一体式压铸成型制造技术和高精度线轨技术,使得 J1 在运行时降低了打印所产生的振动及其对打印件的干扰,大幅提升打印精度,刚性和耐久性也更进一步。

J1 高速 IDEX 3D 打印机已于12月8日零时上线京东,48小时发货。

Artisan 工匠三合一 3D 打印机,让创意不再受限

Artisan 为 Snapmaker 全新一代三合一 3D 打印机,是一款集 3D 打印、激光雕刻与切割、CNC 加工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家用加工平台。这些功能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在 Artisan 中,还创新性地加入了快拆功能,只需将对应模块安装至滑轨中,在闭合锁扣之后即可开始使用。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在60秒内即可完成执行头和平台的切换,进一步减轻动手难度。

不仅如此,Artisan 配备 400mm x 400mm x 400mm 大空间加工尺寸,以及精细、正常、快速、超快速四种打印模式,满足大件打印的同时,也能保证用户的高效输出。

安全性与易用性一直是 Snapmaker 的关注重点。Artisan 标配外罩和急停开关,当意外情况发生时,用户能够通过打开外罩门或按下急停开关及时停止工作,最大程度保障用户安全。此外,Artisan 采用了7英寸的触控屏,并极大程度优化了以往的操作流程,加强了易用性和灵活性。

Artisan 工匠三合一 3D 打印机已于12月8日零时上线京东限量预售。

2.0 双喷头 3D 打印模组,双倍好用

双喷头 3D 打印模组是 Snapmaker 2.0 系列的最新模组,其具备两个独立的喷嘴,可以满足 10+材料自由组合创作,为创客们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不仅如此,2.0 双喷头 3D 打印模组还配备了 5 秒内可完成的热端快拆、4个风扇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和保障打印件、自动调平等多样功能。

2.0 双喷头 3D 打印模组已于12月8日零时上线京东预售,预计2023年1月31日前发货。

Snapmaker 简介

Snapmaker 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开发、制造和销售桌面级三合一 3D 打印机的科技公司,其产品集 3D 打印、激光雕刻和切割以及 CNC 雕刻功能于一体。2019年,公司的旗舰产品Snapmaker 2.0 创下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金额最多的 3D 打印机的记录,并荣获2022年 iF 设计奖。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牵引逆变器是电动汽车 (EV) 传动系统的核心。因此,逆变器在提高全球电动汽车的采用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牵引电机通过将电池或发电机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来提供出色的扭矩和加速度,从而为永磁机器(PMSM)、感应电机 (IM)、外部励磁同步电机 (EESM) 和开关磁阻电机 (SRM) 等牵引驱动电机供电。牵引逆变器还转换电机的回收能量,并在车辆滑行或制动时对电池充电。

本技术白皮书探讨了牵引逆变器的主要系统趋势、架构和技术。此外,还介绍了用于启用牵引逆变器的器件和技术,包括隔离、高压域和低压域技术。最后,本文档重点介绍系统工程概念和设计,以缩短牵引逆变器的设计时间。

更多具体内容,请下载附件白皮书。

点击下载《具有卓越性能的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设计优先事项》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PolarFire®器件可提供两倍能效、军用级安全和最高可靠性,PolarFire 2 FPGA路线图将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

中端FPGA和片上系统(SoCFPGA对于将计算机工作负载转移到网络边缘发挥着重要作用。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凭借其屡获殊荣的FPGA帮助推动了这一转变,现又推出首款基于RISC-VFPGA,其能效是同类中端FPGA的两倍,并具有同类最佳的设计、操作系统和解决方案生态系统。Microchip将在2022RISC-V峰会上展示该解决方案,并预览其PolarFire 2 FPGA硅平台和基于RISC-V的处理器子系统及软件套件路线图。Microchip还将讨论其正在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和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开发的基于RISC-V的高性能航天计算(HPSC)处理器。

Wi3GydMSRE.jpg

Microchip FPGA业务部营销副总裁Shakeel Peera表示:“Microchip是第一家为高能效边缘计算领域提供FPGA的公司,也是第一家将支持RISC-V开放式指令集架构的SoC FPGA投入量产的公司。在今年的峰会上,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展示已做好投产准备的PolarFire SoC系列、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以及针对当今能耗敏感边缘计算系统的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将通过公布路线图披露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以实现15倍计算能力的提升。”

PolarFire FPGAPolarFire SoC系列已经在中端市场提供了业界最佳的热效和能效。该系列为在小尺寸中部署具有高计算性能的系统进行了优化,在工业成像、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和智能国防及航空航天系统等应用中减少了功率受限系统的尺寸和重量。PolarFire 2系列将进一步提高性能和能效曲线,并增加新的基于RISC-V的高性能计算元件。它还包括一个设计工具集,采取了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不需要智能算法开发人员了解底层FPGA硬件的复杂性,从而释放了FPGASoC FPGA的全部潜力。

Microchip还将展示其Mi-V解决方案生态系统,用于支持基于RISC-V的解决方案协议栈开发。它适用于90%以上的商业和开源操作系统(OS)和实时操作系统(RTOS)软件包,还包括Microchip及其Mi-V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的其他软件、中间件和固件产品。

RISC-V峰会与会者可在20221213日至14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McEnery会议中心2号馆PG5号展位参观MicrochipPolarFire系列和Mi-V生态系统、PolarFire 2系列和设计工具套件预览,以及HPSC产品。与会者在峰会期间可通过以下演讲活动了解关于Microchip的更多信息:

  • Microchip FPGA副总裁Bruce Weyer将于121311:0011:103号厅发表题为“聚焦RISC-VMicrochipRISC-V之旅,实现从边缘计算到Solar系统边缘的创新”的演讲。

  • 1214日上午9:409:553号厅发表题为“RISC-V赋能高性能航天计算”的演讲。

请点击此处,查阅关于Microchip FPGA系列的完整信息。

资源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 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12万多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国科技竞争白热化集成电路产业身陷囹圄

半导体是计算机、通信、武器装备、汽车、航天和其他现代电子技术产品的核心,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我国半导体产业严重受制于人,近年来尤其受到欧美等国的联合限制与打压,严重阻碍我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限制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领域技术升级,锁住我国前沿科技发展的咽喉。从202210月,美国商务部公开对中国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物项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规则,到20228月,美国正式出台《2022年科学和芯片法案》(简称“芯片法案”),再到欧日韩等国推动加剧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的分裂,掣肘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欧美等国的层层逼迫、步步打压,使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断崖式下降的风险,受制于人不如立志治于人,创新发展中国自主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实现换道超车迫在眉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时代下数据爆炸式增长对半导体计算架构、集成工艺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单纯靠提升工艺来提升芯片性能的方法已无法充分满足时代的需求,半导体行业逐步进入了后摩尔时代。如何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基于现有尚未成熟的先进替代材料研发制造、突破创新的计算方式,探索出一条可实现半导体行业战略突围的新型发展路线,发展自主可控的芯片技术,打破海外巨头企业的技术垄断,变被动为主动,在新世纪大国科技战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2019年,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团队基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软件定义晶上系统(Software Defined System on WaferSDSoW),将软件定义体系结构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全流程,融合预制件组装和晶圆集成创新思想,提出基于预制件的软件定义晶圆集成系统,形成以应用场景垂直整合、随阅历数据自我演化的新一代智能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和应用技术。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助力实现科技强国梦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着眼“材料、器件、工艺、结构、算法、应用”全流程,融合了集成工艺和体系结构的联合创新。在集成工艺层面,变革当前“晶圆-芯片-模组-机匣-机架-子系统-系统的逐级堆砌、稀疏互连的层层插损式工程技术路线,提出芯粒-晶圆拼装的异构异质、超高密度、拼装集成的无插损式工程技术路线,全面释放晶圆互连的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增益,并将摩尔定律从芯片维度延伸到系统维度;在体系结构层面,打破现有刚性体系结构,提出软件定义体系结构,全面颠覆通过层层虚拟来“应用适配结构”的性能衰耗式技术路线,发展出软硬件协同“结构适应应用”的性能倍增式技术体系,全面释放变结构计算的性能、效能乃至智能综合增益,开辟面向领域的软硬件协同计算新范式。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将集成电路依赖工艺进步的技术路线升级到结构、工艺、集成等多维协同的技术路线,对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计算范式、集成方式和组装工艺等进行了颠覆式创新,可带动集成电路从片上系统(SoC)时代跃迁到晶上系统(SoW)新时代。为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基建提供全预制件,全面改变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物理形态,使新基建获得绿色、智能、内生安全等新的发展内涵,更新集成电路基线技术坐标,实现与美国同位乃至错维竞争,最大化发挥国内在新结构、新计算、新互连、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充分兼顾国内加工、封装、测试和工具等方面的产业基础,探索出一条微电子创新超越的发展路线。

筑牢统一战线加速技术转化落地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是实现我国集成电路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自主可控技术路线的最优选择。目前,软件定义晶上系统已得到邬江兴院士、许居衍院士、刘明院士、吴汉明院士、廖湘科院士、余少华院士、孙凝晖院士、陈杰院士、蒋昌俊院士等10余名院士认可与支持,列入《面向2035的信息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列入国家科技部、军委科技委等十四五科技规划,纳入之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海河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支持, 60多家单位参与软件定义晶上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验证、工艺、制造、封测等产业链单位。

在此中美大国科技竞争关键之际,团结现有晶上系统资源力量,实现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创新,打通研发、设计、制造、验证、测试、标准、应用等多个环节创新发展,从材料、设备、设计、工艺等多角度实现闭环,是实现我国决胜突围的关键。建设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最大化凝聚技术、产业和金融等磅礴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政产学研用金”统一战线,围绕学术、生产、应用建立生态圈,建设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平台, 加快培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晶上系统技术生态与产业体系时不我待。

搭建技术产业协同平台晶上联盟呼之欲出

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SDSoW联盟)前身为软件定义互连技术与产业创新联盟(简称SDI联盟),SDI联盟是2017年由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国内顶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单位,协商一致自愿发起成立的中国首个网信领域全国性行业组织。截至202211月,SDI联盟成员单位近300家,覆盖IP、芯片、板卡、设备、软件和应用相关的产业链企业;SDI联盟联合行业头部科研院所、企业先后举办四届行业大会,参会人次达两千人,组织技术交流、产品推介活动近30场;落地国家、国防、政府项目10余项,促成成员单位间合作项目40多项,推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初步形成集研发、生产、测试、应用于一体的咨询业务。

为进一步发挥联盟资源优势,助力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2022129日,SDI联盟召开闭门理事会,会上一致通过将SDI联盟更名升级为软件定义晶上系统(SDSoW)技术与产业联盟。联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在会上做《SDSoW的科研布局与愿景展望》报告,邬院士指出“SDSoW联盟是一个开放的联盟,首要任务是要传播技术优势,吸引技术优势单位参与进来,进行技术合作;其次,守正创新,推动软件定义晶上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制件、软硬件协同架构设计、晶圆基板集成设计、供电散热设计等的发展。同时,在联盟发展过程中还要有破界思维,抓住技术的第一性原理,不断的进行技术迭代优化;再次,联盟要寻求更高效的合作方式,将效率发挥到极致,通过高效合作构建相关行业标准,利于后续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方向的发展。最后,联盟还需要考虑产品应用的推广,因为要在当前形势下,对卡脖子痛点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考虑该类领域的产品研制和应用推广,促进SDSoW产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

SDSoW联盟由清华大学任联盟理事长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信通院、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大唐电信等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秘书处设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乘风破浪携手共建晶上系统“芯”时代

SDSoW联盟是目前我国晶上系统技术领域成立的唯一一个全国性组织,标志着我国晶上系统产业发展迈入高速发展期,形成产学研用立体化交叉覆盖的资源矩阵,为加快培育我国晶上系统产业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SDSoW联盟将以打造晶上系统领域的战略智库、学术高地、产业联盟为宗旨,围绕学术、生产、应用建设行业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坚持科技引领发展原则,围绕新型举国体制建设,打造晶上系统产业生态。联盟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指出“软件定义互连技术与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更名为软件定义晶上系统技术与产业联盟,意味着联盟有了更为清晰宏远的发展目标,为联盟的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未来联盟的发展,更要做好各层面、各环节、各方向的统一,从思想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到工作落实,发挥产学研用既有优势资源,汇聚成员合力,共同打造晶上系统产业新生态。”

着眼未来,晶上联盟将加快凝聚产业生态磅礴合力,缔结广泛政产学研用金测统一战线,全面推动一网、一库、一书、一平台、一大会业务体系建设,发挥联盟成员技术优势,团结成员单位发展合力,着力提升晶上系统产业影响力,集智创造科技兴国强“芯”时代,助力实现科技强国伟大使命。

围观 1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领先的电子行业媒体认可安森美在汽车半导体行业的颠覆创新和行业领先地位

领先于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安森美(onsemi,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今日宣布获ASPENCORE多个奖项,包括VE-Trac™ Direct SiC 获2022全球电子成就奖(以下简称“WEAA”)之年度电源管理产品奖,AR0820AT获亚洲金选奖(以下简称“EE Awards Asia”)之年度最佳传感器产品奖,公司还获EE Awards Asia的汽车电子方案卓越供应商奖。

获WEAA奖的VE-Trac™ Direct SiC系列是高度集成的碳化硅(SiC)功率模块,具有行业标准的尺寸,适用于电动/混动车主驱逆变应用。该模块集成了安森美的第二代900 V SiC M2 MOSFET技术,采用6-Pack架构,导通电阻低 (仅1.7 mΩ),在性能、能效和质量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这基于SiC的功率模块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更长、加速更快、可靠性更高。

感器产品奖的830万像素CMOS数字图像传感器AR0820AT专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以下简称“ADAS”)设计,是视觉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检测车辆路径上的物体,包括行人和其他车辆,从而提高道路安全。该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增强的微光性能、实时功能安全机制和故障检测等功能,为ADAS提供更高水平的图像细节并最终赋能具有高分辨率、360度视野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EE Awards Asia的汽车电子方案卓越供应商奖认可安森美在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和智能电源及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先地位,推动了电动汽车革命,并引领创建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汽车生态系统。安森美是为数不多的提供端到端SiC方案的供应商,提供从批量SiC晶锭生长到出色的模块和分立器件,在为客户提供供应保证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关于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onsemi, 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正推动颠覆性创新,帮助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公司专注于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正加速推动大趋势的变革,包括汽车功能电子化和安全、可持续电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安森美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以及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以解决全球最复杂的挑战,引领创造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世界。安森美位列《财富》美国500强,也被纳入标普500指数。了解更多关于安森美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60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