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国际移动支付公司MOCASA于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美金级融资。此次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充以及新技术研发。

1.jpg

MOCASA Mobile Payment

MOCASA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新加坡,提供创新的、便捷易得的移动支付服务,专注服务未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的新兴市场用户。2021年MOCASA率先进入菲律宾市场,目前用户可以在超过70万家合作商户以及头部品牌电商进行消费,场景全面覆盖餐饮、品牌电商、商超便利、充值缴费、加油站等。

MOCASA向用户开通虚拟信用账户,提供基本的身份信息,即可申请获得MOCASA信用额度。用户在任何接受Visa/MasterCard付款的线上场景如Lazada等头部电商网站,包括foodpanda在内的外卖平台,以及MOCASA支持的网络、电信运营商、公共事业服务网络内,都可以使用MOCASA 虚拟信用账户进行付款、充值和缴费。

为了普及安全、便捷的无现金交易,菲律宾支付管理局(PPMI)和菲律宾央行(BSP)近年来大力推动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MOCASA是首批拥抱菲律宾无现金化和移动支付的科技公司。截止当前,MOCASA移动支付已支持超过70万家线下商户。用户可以在菲律宾全国知名商超、生活类零售商、餐饮连锁店和加油站等,使用MOCASA APP扫描商户收款二维码,以信用额度完成支付。

MOCASA APP 多维度展示了合作商户的商品和服务等详细信息,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浏览商户信息,订外卖或团购,并通过点评功能,对商户进行打分、评级和评论。使用MOCASA APP在特定合作场景内消费,用户还可以获得不同力度的返利、返现和优惠等各项权益。

MOCASA团队核心成员背景十分多元,业务经验丰富,他们来自各个知名企业,如老牌金融科技公司兼银行Capital One(NYSE: COF),国际量化交易平台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SIG),中国零售&金融科技巨头 JD.COM(JD),跨国电子集团SAMSUNG(KRX: 005930),生活服务互联网平台MeiTuan(3690.HK) 等。MOCASA即将将移动支付、信用和互联网服务开拓至泰国、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以下简称“TUV莱茵”)向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心电分析提示软件(英文名称:ECG App)及华为血压手表(英文名称:Wrist Blood Pressure Monitor)签发了基于欧盟医疗器械法规(REGULATION (EU) 2017/745,简称MDR)的公告机构证书及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这也是TUV莱茵在全球范围内首次为可穿戴设备的独立医用软件签发MDR 公告机构证书。

欧盟MDR法规已于2021年5月26日正式执行,对医疗器械上市前的临床评价和欧盟市场准入提高了门槛。本次华为心电分析提示软件及血压手表顺利通过审核,意味着可在欧盟市场合规上市。

华为心电分析提示软件是一款可以提供准确心电图分析的医用软件,通过采集心电信号即时生成心电图报告,帮助用户识别房颤风险。而华为血压手表可实现血压监测功能。

TUV莱茵大中华区医疗器械服务副总裁耿文表示:“华为在健康领域深耕多年, 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带有健康管理功能和监测功能的智能穿戴医疗产品,为用户带来多重健康检测系统,守护用户健康。TUV莱茵作为欧盟CE认证的公告机构,将持续协调全球专业资源力量,加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全球化标准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推动中国优秀的医疗器械产品和相关技术走出国门,快速合规地进入欧盟市场。”

作为拥有150年历史的国际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TUV莱茵在医疗器械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面拥有遍布全球的专家网络,致力于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新法规的变化,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合规性和延续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Network Optix有史以来的首次激光雷达整合带来卓越准确性

激光雷达传感器和智能3D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Quanergy Systems, Inc. (NYSE:QNGY)宣布,公司现已正式加入Network Optix的Works with Nx Marketplace计划,其解决方案可与所有采用Nx Meta构建的Powered by Nx产品整合。

1.jpg

Quanergy 3D LiDAR与Network Optix产品套件整合以提高商业洞察力(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Quanergy的智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由M系列传感器QORTEX™ 3D感知软件组成,结合Nx Witness VMS或其他Powered by Nx产品,使企业能够利用实时、先进的3D洞察提升在各行各业的业务,包括物理安防、智慧城市、智慧空间、工业自动化等。Quanergy的安防和客流管理解决方案Works with Nx的整合是Network Optix有史以来首次由激光雷达驱动的整合。

客户现在可将Quanergy的激光雷达先进功能与一流的视频管理系统(VMS)无缝结合,构建能在敏感环境中检测人员和物体的解决方案,准确性高达95%。

通过在QORTEX DTC中配置HTTP事件和行动,可对基于目标区域检测的事件数据进行设置,从而在Powered by Nx产品中生成事件。这些事件可用于创建视频驱动的自动化程序,以优化安防并提高运营效率。

Network Optix产品营销副总裁Tony Luce表示:“企业希望获得运营环境的实时精确图像,但当前市场上的产品往往令其感到失望。Quanergy的3D激光雷达技术将人员和物体检测及行为分析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结合Powered by Nx产品使用时,使企业能够全方位了解其至关重要的设施、财产和运营点的实时情况。这是一款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Quanergy Systems, Inc.市场与联盟副总裁Gerald Becker表示:“就视频监控而言,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客户都渴望获得更清晰的态势感知和更高的准确性。通过融合双方的技术,Quanergy和Network Optix构建了一种极为精确的方法,用于检测、跟踪和查看在敏感环境或安全环境中移动的人和物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quanergy.com

关于Quanergy Systems, Inc.

Quanergy (NYSE: QNGY)的宗旨是为汽车和物联网应用创造功能强大、价格实惠的智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以增强用户的体验和安全性。Quanergy开发了唯一一款基于光学相控阵(OPA)技术的真正100%固态CMOS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3D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批量生产。借助Quanergy的智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各行各业的企业现在可以利用实时、先进的3D洞察来改变其运营方式,包括工业自动化、物理安全、智慧城市、智能空间等。Quanergy的解决方案已被全球近400家客户采用。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quanergy.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915005397/e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 舍弗勒为商用车开发高性能电机,效率超过97%

  • 800V电机控制器助力卡车制造商减轻车身重量,实现成本节约

  • 创新热管理系统帮助车辆缩短充电时间

舍弗勒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高电压技术开发,为未来轻型和重型商用车电气化发展做出贡献。欧盟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5%,到2030年,这一目标还将一步提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卡车制造商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可以预见,未来道路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搭载电气化动力系统的商用车。

目前,大约60%的卡车行驶里程不到500公里,纯电动卡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以满足这一行驶距离需求。此外,电动卡车是一种零排放、低噪音的货物运输工具,不会受到日益严苛的市内车辆限行政策限制。与传统内燃机卡车相比,纯电动卡车还有一个优势是能够在走走停停的城市交通中进行能量回收。在2022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 Transportation 2022)上,舍弗勒将首次展示全新开发的油冷电机产品系列,助力商用车迈向电气化。此外,舍弗勒还将展示用于商用车的800V电机控制器,以及热管理相关零部件和系统。

舍弗勒集团汽车科技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克表示:"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积极参与,我们很难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作为汽车产品供应商,舍弗勒提供创新的电气化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全新电机产品系列及800V电控系统

舍弗勒开发的新型高性能电机具有可扩展性高、效率出色及系统稳定可靠等特点。得益于创新的油冷技术,舍弗勒电机效率超过97%,持续输出功率高达300kW。该电机系列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是定子波绕组技术。舍弗勒是全球少数几家掌握这项技术的公司之一,该技术可大幅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舍弗勒集团电驱动事业部负责人约亨·施罗德博士表示:"我们将利用舍弗勒在电气化领域积累的专业知识,为商用车脱碳做出重要贡献。"目前,舍弗勒开发了一系列可扩展且兼具成本效益的电机产品系列,覆盖所有功率等级。电机产品系列可用于公路和非公路车辆、全电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以及电桥和中央驱动式布局中。电机经过特殊设计,能够满足商用车的使用寿命要求。舍弗勒首批商用车配套电机将于2023年投产。投产的产品为800 V水冷电机,采用舍弗勒自主生产的发夹式定子绕组,最大持续输出功率为180kW,最大扭矩950Nm。

电机控制器可以帮助电驱动系统实现功能并发挥最大效率。舍弗勒正在开发满足商用车应用需求的电机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碳化硅技术,设计电压高达850V,电流有效值为600A(峰值功率)和400A(持续功率)。控制器体积为12.4L,功率密度超过40kW/L,可有效节省空间。所有电气和机械部件经专门设计,满足重型商用车对更高行驶里程的要求。电控系统也可以通过24V直流电连接到标准车载电源上。

碳化硅技术在商用车应用中可带来许多优势,包括更高的开关频率、更好的散热性和高持续功率输出能力。得益于这些优势,动力总成系统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舍弗勒的仿真结果显示,在由电机、电机控制器和电桥驱动装置组成的驱动系统中,如果采用碳化硅半导体并结合经优化的变速箱,其效率比基于传统硅半导体的驱动系统高2.5%。在续航里程为500kW的纯电动长途运输卡车中,这一效率提升可以让卡车制造商将电池容量减少14kW·h,重量相应减少84kg,从而大幅节约成本。

热管理是关键 

高效的热管理对提升电池充电效率和在进行高功率快充时保护电池起着关键作用。约亨·施罗德博士解释道:"这可以为车队运营商节省成本,因为充电时间越短,车辆重新上路就越快。"作为智能热管理系统的开拓者,舍弗勒在该领域深耕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2022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舍弗勒将展示针对商用车驱动系统和电池温度进行高效管理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用于分散式冷却液管理的智能单阀。智能单阀可以分别控制电池、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变速箱的冷却液流量。这种可灵活配置的方式为卡车制造商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这也意味着可以针对不同的车辆运行工况,如快速充电、冷启动、城市交通和爬坡等,配置不同的冷却液调节策略。此外,舍弗勒还针对商用车提供集成热管理系统,实现不同冷却液控制功能。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液调节器、电动水泵、传感器和智能控制器,为制造商带来结构紧凑、节省空间的设计优势。

舍弗勒参加2022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

今年,舍弗勒将首次亮相全球交通运输和物流行业的盛会 -- 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IAA Transportation),展示一系列面向商用车的动力总成和底盘系统解决方案。

舍弗勒展位号:12号馆B37展位;露天展区U47展位。

1.jpg

舍弗勒新型高性能电机效率超过97%,连续输出功率高达300kW

2.jpg

电驱动系统要实现功能并实现最大效率,还需要电机控制器。舍弗勒正在开发满足商用车应用需求的电机控制器

3.jpg

智能单阀可以分别控制电池、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变速箱的冷却液流量

图片:舍弗勒

关于舍弗勒

作为一家全球性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70余年来始终秉承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推动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依托在电驱动、低碳驱动、工业4.0、数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提供创新型技术、产品和服务,舍弗勒集团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让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舍弗勒集团提供覆盖整个动力总成及底盘应用的高精密部件与系统,以及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解决方案。舍弗勒集团2021年销售额约为139亿欧元,目前约有83,000名员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业。根据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数据,舍弗勒在2021年注册超过1,800多项专利,是德国第三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关于舍弗勒大中华区

舍弗勒于1995年开始在中国投资生产。20多年来,舍弗勒已成为中国汽车和工业领域重要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理念,舍弗勒大中华区致力于本土生产和本土研发,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近距离服务。目前,舍弗勒大中华区拥有员工约1.2万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长沙设有2个研发中心,在太仓、苏州、银川、南京、湘潭等地设有10座工厂,在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太原、重庆、西安、天津、大连、杭州、长沙、哈尔滨、郑州、香港、台北、台中等全国各地设有20个销售办事处。从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华区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业。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我们:舍弗勒Schaeffler微信微博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6日,坤浪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浪科技")在北京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首次公开亮相,并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公开了四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商用车。与其他无人驾驶技术集成企业或新能源商用车主机厂不同,坤浪科技摒弃了传统的驾驶室,全新定义了无人驾驶商用车。商用无人平板通过固定的电动底盘,根据客户的应用需求,灵活选择搭配车辆上装,实现定制化、模块化、高性能、低成本的商用无人运输方案;同时通过无人驾驶车辆及智慧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全覆盖、自主可控的无人运输方案。

1.jpg

车展完整四个型号无人驾驶商用车展示,其中KL1180EV车型为平台上装的状态

坤浪科技是一家致力于L4级及以上无人驾驶商用车整车制造、物流运营领域整体运力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拥有深耕商用车多年的产业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及多种应用场景,坤浪科技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首批规划并开发了多款车型(此次展示其中四款),全力打造电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运载系统。项目立项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坤浪科技完成了全部基型车的开发和初步测试工作,并计划今年底之前完成30辆份小批测试营运车型的制造工作,为下一步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与其他无人驾驶产品相比,坤浪科技无人商用车拥有以下特点:

1、 无驾驶室设计:底盘自重更轻,载质量提升;整车BOM更少,资源组织、生产周期及成本缩减;同等车辆长度下有效利用空间提升,载货空间更大;无驾驶员操作,突破驾驶时间限制,大幅提升营运效率。

2、 模块化分布式驱动:释放底盘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简化整车制造工艺,动力总成端口统一,通过不同功率电机快速匹配,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多驱动型式及多动力组合,核心零部件品类减少、模具通用性提高,整车集成成本更低。

3、 全自主知识产权,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控制系统集成度高,提升了车辆升级与改造拓展性,减少系统控制单元及零部件(如:电器硬件、电器线束),降低整车成本。

4、 低能耗长续航:采用低风阻造型设计(风阻指标Cd<0.35),高速场景提升整车续驶里程预计60%以上。

5、 先进的感知融合方案,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补盲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支持多种卫星导航系统,辅以差分定位技术和惯性导航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满足不同场景车辆工况及定位精度要求。

6、 行业资源整合优势,基于无人驾驶系统模拟驾驶人的理念,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去除系统不必要冗余,降低感知系统硬件成本,通过车辆智慧管理平台大数据采集及调度,车辆利用率、营运管理、营运效率显著增加。

一个月前,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为进一步快速推广无人驾驶车辆提供了政策机会。重庆、武汉两地紧随其后发布了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发放了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中信证券预测,到2040年,商用车辆自动驾驶(不包括Robotaxi在内)合计市场空间约3万亿,其中城市专用车市场自动驾驶空间约1.9万亿,高速场景约9000亿,封闭场景约1000亿。在国家政策、场景用户和自动驾驶企业的推动下,自动驾驶正在向全面商业化落地快速发展。

随着行业标准、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要求的逐步推进,针对高速公路相对规范的道路环境和公路货运行业的应用需求,坤浪科技计划开展示范道路等封闭及半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甩挂运输测试营运,逐步推进干线物流无人甩挂运输模式开放性应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十四五"期间坤浪科技重点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在封闭场景的商业化落地,重点解决港口、工厂倒短、物流转运、市政环卫、露天矿区等封闭运营场景中的、司机短缺、成本攀升等客户痛点。同时,坤浪科技将积极推进无人驾驶产品在干线物流运输的应用。

目前,坤浪科技与新疆、山东、内蒙、陕西等地的客户正在进行深度合作,涵盖港口、矿区、物流场站、跨境口岸等端到端、仓到仓的应用场景。坤浪科技对适合无人驾驶替代的场景持开放态度,也在持续发力拓展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旨在加速推动无人商用车的落地运营。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理念,坤浪科技将重塑万亿产值的新型物流服务系统,打造物流新生态,引领无人商用车发展的新浪潮,为国家经济发展及双碳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2.jpg

KL4180EV是应用于重载运输业务开发的纯电动无人驾驶载货平台,产品应用覆盖高速公路干线运输,市区短驳,港口、园区、大型工厂等封闭路线运输场景。整车基础构型为前后两个对称的动力单元+载货平板,无驾驶室,支持双向行驶,具备两套独立的转向、制动系统。每个动力单元都能单独转向,实现蟹行等特殊的机动方式,转弯半径小;制动方式以电磁制动为主,机械制动为辅。制动系统寿命长,动力系统免维护。载货平板具备集装箱接口,可以满足40尺/20尺×2集装箱运输业务要求,最大载重40吨。满载续驶里程200-300km。封闭场景最高车速35km/h,高速公路最高车速90km/h。最大爬坡度20%。根据不同的载重、运距等业务需求,整车可以分解出单个的动力单元独立地执行任务。导流罩可拆卸,执行低速运输任务时无导流罩。

3.jpg

KL4250EV是应用于干线物流、倒短运输场景的6×4纯电动无人驾驶牵引车;最大总质量49吨,最大载质量35吨;满载续驶里程200-300km;最高车速100km/h;最大爬坡度12%;该车无驾驶室,低风阻可拆卸式导流 罩降低整车能耗,高速场景提升整车续驶里程60%。电机AMT中央驱动,成熟可靠;线控气制动,辅以电机 制动;电控液压助力转向器实现线控转向,高、低压转向泵冗余设计。

4.jpg

KL1180EV应用于短途物流运输、改装作业的4×4纯电动无人驾驶载货平台;最大总质量18吨,最大载质量10吨;满载续驶里程200-300km;常用车速5-25km/h,设计最高车速80km/h,最大爬坡度20%。该车无驾驶 室,分布式驱动,释放底盘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和载质量,动力总成输出端口统一,不同功率电机组合,实现前后分时驱动以及耦合驱动。

5.jpg

智能充电车是为满足车辆快充需求开发的全自动移动充电系统,最大总质量1.5吨,常用车速1-1.5m/s,搭载双目视觉识别系统,配备6轴协作机器人,全自动完成用户车辆的充电动作,打造云、车、场、充、服为一体的无感充电系统,构建智能充电新生态。智能充电车和充电机器人均基于KL0010EV平台打造,该平台载重1T,可扩展无人配送等应用场景。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验证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A-PHY®,助力按照合规性测试规范实现大规模互操作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近日宣布,推出新型汽车串行器/解串器(SerDes)接收机(Rx合规性测试解决方案,从而根据合规性测试规范(CTS)的要求验证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A-PHY 器件。该解决方案由是德科技联合 BitifEye Digital Test Solutions GMBH Wilder Technologies 两家公司共同开发,并且得到了 Valens Semiconductor Ltd.NYSEVLN的支持。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

芯片厂商普遍计划采用 MIPI A-PHY®。这种远程物理层接口非常适合用于汽车和其他环绕传感器应用,例如摄像头和车载信息娱乐(IVI)显示器。汽车制造商则在不断改进自动驾驶功能,他们也意识到,这些功能应当有助于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因此,任何厂商的芯片都必须能够准确、快速地传输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的数据。

1.png

是德科技汽车 SerDes 接收机解决方案支持使用 Keysight M8195A AWG 进行 MIPI A-PHY 测试

是德科技的接收机合规性测试解决方案重新构建了一款合规性发射机,该发射机能够生成受控的失真信号(最坏情况),并分析失真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接收机正确采样传输数据的能力。它使得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以及汽车工程师和系统集成商能够对接收机实施压力测试,并且验证其在嘈杂和汽车所固有的恶劣环境中的性能。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汽车和能源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 Thomas Goetzl 表示:“是德科技认识到,汽车市场对新一代车载网络高速数字接口的需求越来越强劲。此时此刻,我们的行动至关重要。是德科技这款全新解决方案表明,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鼎力支持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和标准化进程。”

是德科技的接收机合规性测试解决方案能够测量接收机从受损输入信号中恢复数据的能力,从而确保数字传输的质量。该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 一个全面的测试框架,可用于确定被测器件(DUT)的工作裕量。  

  • 一款定制化的测试夹具,可将噪声耦合到有源链路,从而对接收器进行压力测试。

  • 借助是德科技任意波形发生器(AWG生成准确、可重复的结果,从而得到各种复杂的随机噪声曲线。

  • 访问预定义的噪声配置文件。

  • 所有相关硬件、软件和附件均在一个型号下提供,节省时间和成本。

  • 自动报告功能,可以生成内容翔实的 HTML 或 PDF 格式的报告,包括裕量分析结果。

BitifEye Digital Test Solutions GMBH 提供的测试软件与是德科技的产品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成、高度自动化的应用专用测试系统。是德科技与 BitifEye 通力合作,率先推出了能够测试汽车 SerDes MIPI A-PHY 数据链路接收机的解决方案。

BitifEye Digital Test Solutions GMBH 首席运营官 Julien Henaut 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与是德科技合作,为业界提供一种验证 MIPI A-PHY 接收机的新方法。这套测试解决方案能帮助器件制造商通过新的车载网络(包括标准化器件和已认可的器件)树立全球汽车高速数据传输标准,从而让我们的客户从中受益。”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提供先进的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旨在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我们在关注速度和精度的同时,还致力于通过软件实现更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周期中,即从设计仿真、原型验证、自动化软件测试、制造分析,再到网络性能优化与可视化的整个过程中,是德科技能够更快地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充分满足企业、服务提供商和云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和工业生态系统、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能源、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2021 财年,是德科技收入达 49 亿美元。关于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keysight.com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9月15日,以“潮向未来”为主题的2022北京时装周在王府井正式开幕。中国商业第一街华丽变身闪耀夺目的时尚秀场,国内外知名品牌,设计师齐聚,引领未来时尚潮流。在熠熠灯光下,华为Mate50系列携手AITO问界M5 EV惊艳亮相,新潮好物手机与时尚动感车型与时装周交相辉映,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场时尚文化饕餮盛宴。

时尚不输秀场,问界M5 EV展示科技美

2.jpg

3.jpg

4.jpg

作为本届时装周指定用车,智慧豪华纯电SUV问界M5 EV科技与潮流共生,优雅入目,灵动入心,时尚的设计演绎了时尚都市生态美学,完美的融入北京时装周,每一次出现都惹人注目。问界M5 EV的流体动感车身,彰显了年轻运动范儿。鲨鱼鼻车头设计,塑造灵动姿态,流光聚能醒狮大灯生机无限,鹰翼贯穿式尾灯搭配发光的AITO车标,一眼就是惊鸿一瞥。

同时,作为AITO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问界M5 EV搭载了HUAWEI DriveONE 纯电驱智能平台及华为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DATS系统),不仅能实现仅 4.5 秒的零百加速体验,还可根据路况进行扭矩自适应调节,有效减弱颠簸感,提供毫秒级快速响应。此外,问界M5 EV采用百万豪车级的全铝合金底盘,配合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带给用户轻松舒适的驾乘体验。

为解决纯电车型续航、充电用电的焦虑,问界M5 EV还全新推出智慧充电方案,让用户轻松知晓可行驶范围,快速获取充电路线,还可以实现10 分钟补能 120 公里的快充体验。作为首款搭载HarmonyOS 3智能座舱的纯电车型,问界M5 EV全新推出的超级桌面,可以实现在车载智慧屏上使用丰富的手机应用。此外,它还具有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防护,全方位保护乘员的出行安全,满足驾乘人员的安全出行需求。

技术驱动艺术,华为Mate50系列领势而上

5.jpg

在时装周上另一频频出现的好物就是华为Mate50系列。华为Mate50系列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可以突破地面网络限制;搭载的超光变XMAGE影像系统,专业模式有十档可调物理光,景深范围与虚化程度随心而变,不惧闪光灯清晰记录美好时刻,影像风格,自成一派。

华为Mate50系列首发搭载鸿蒙操作系统3.0,交互体验更加流畅,创新服务智慧安全。首发的华为“昆仑玻璃”,整机更坚韧耐摔,耐摔能力提升至10倍;传承经典,对称星环设计搭配精致典雅的“巴黎饰钉”,秩序之美和非凡细节交相辉映,一见倾心。为时装周添一抹彩。

助力北京时装周,与时尚碰撞

6.jpg

7.jpg

AITO问界M5 EV作为本届时装周指定用车,是AITO汽车授权用户中心·姚家园店派出的一员“大将”。AITO汽车授权用户中心·姚家园店是北京首家新形象授权用户中心,建筑面积近4000平,旨在是用最好的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车辆销售,交付,售后维修及增值服务,二手车置换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北京乃至于全国的行业标杆。

潮向未来,一起出发

无论是华为Mate50系列还是问界M5 EV,呈现的是一种科技创新下的时尚美,手机和车型也能成为“时尚单品”,把极致的科技智慧创新体验带给每一位消费者,让优雅时尚与潮流和谐共生。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Gartner发布《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帮助政府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首席信息官(CIO)评估新兴趋势与技术的成熟度及其对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影响。

Gartner研究副总裁相斌斌表示:“中国的‘十四五’规划(20212025)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低碳经济列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些影响和后果是永久性的,改变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期间,许多新兴技术的需求都出现了增长,这并非巧合。在今年的中国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上述趋势是构成重要主题与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图一、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

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熟度曲线.jpg

智慧城市面临着多重压力,包括城市韧性、运作效率、公民满意度、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以及需要各类新兴技术支持的相关需求。其中大多数技术距离主流应用还有二至十年的时间。

政务云

政务云是一种由云服务商构建、托管在政府本地数据中心或授权主机托管服务中的社区云,用于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运作效率、保护机密数据以及提高公民服务的便利性。

在过去两到三年中,大多数政府机构都建立了云基础设施,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运营成本过高以及数字业务获取的业务认可度有限。多数政府机构考虑到针对数字政务以及碳中和要求的新举措,计划通过数字渠道提高云服务的业务敏捷性,赋能创新服务,尤其是在公民服务方面。

智慧城市中的信息物理系统安全

信息物理系统(CPS)是一种通过编排传感、计算、控制、网络和分析来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工程化系统。智慧城市中的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用于解决传感器、网络和应用保护问题,为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采集数据。

在各项“数字经济”与“新基建”举措的推动下,信息物理系统已成为交通、能源、医疗、政务等智慧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城市中既有多年前部署的、内在安全性欠佳的遗留基础设施,也有同样充满漏洞的新设施。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系统的安全保护体系,提高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性,减少智慧城市的安全风险。

5G技术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制定的新一代蜂窝网络标准,其系统架构包括网络切片等功能以及边缘计算。

中国已将5G列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与经济互联互通的国家重点事项。这项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云一起,成为了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5G还有助于实现在连接与计算方面要求更高的新型企业服务,例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元宇宙、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等。

跨辖区政府服务

跨辖区政府服务旨在进一步精简政府行政与服务,改变原本以地域为界限的服务模式,使民众与企业在所属辖区以外能获得更好的政府服务。实现这项转变,需要加强数据共享、实现数字身份互认并出台通用规则和标准。

开设跨辖区政府服务,是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政府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非常有助于打通政府服务的边界和辖区壁垒,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时间与人力成本来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

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是指由自然可再生资源产生的能源,“绿色能源”一般可替换为“可持续能源”或“可再生能源”。

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占世界经济总量70%以上的国家已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而中国已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绿色能源是关键。

Gartner研究副总裁相斌斌表示:“中国正在大力投资开展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今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与受众的兴趣点更加契合,并且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中国市场特有的技术。”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关键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沉淀速度快、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
展示集团对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2022年9月15日 - 香港领先的机电工程服务供应商之一安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77)(「安乐工程」或「公司」,连同附属公司统称(「安乐工程集团」或「集团」)今天宣布集团研发的获奖(1) 污水处理技术「一体化磁介质高效沉淀池」(「AMSFS III」)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进一步加强集团庞大专利组合实力,展示集团对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和承诺。

1.jpg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jpg

安乐工程内部研发的污水处理技术「一体化磁介质高效沉淀池」(「AMSFS III」) 已应用于中国内地污水处理项目

3.jpg

安乐工程内部研发的污水处理技术「一体化磁介质高效沉淀池」(「AMSFS III」) 已应用于中国内地污水处理项目

安乐工程集团主席潘乐陶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AMSFS III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对集团各团队跨地域合作和内部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度认可。传统污水处理系统市场发展成熟,然而偏远村庄和农村地区对易于安装的污水处理系统需求激增。凭借我们高度灵活的一体化AMSFS III系统,相信我们有能力把握中国内地及『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发展商机。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追求技术突破,通过持续创新,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社会生活质素。」

AMSFS III由集团的香港及内地团队共同设计和建设,并于集团的南京厂房制造。AMSFS III为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最新的建造技术,包括建筑讯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和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有别于传统系统必须在现场进行全部工序,AMSFS III通过应用上述技术,可在厂房预制、安装及测试。由于AMSFS III占地面积只需要少于50平方米,因此更具灵活性,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施工现场产生的灰尘及噪音污染。AMSFS III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及地埋式安装;成本和效能方面,其全自动控制的系统具有遥距监控功能,减少操作人员数量,节省人力和维护成本,达致更高效率。

AMSFS III已应用于集团在中国内地的污水处理项目,对国家污水处理设施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十五里河金寨路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应用AMSFS III去除部分悬浮固体和总磷,令出水在无需后续的过滤系统之下达到排放标准,并降低整体建设成本。集团亦于安徽省庐江县马槽河流域的污水处理系统提标工程中采用AMSFS III,以确保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展望未来,我们预见偏远村庄和农村地区对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厂的需求殷切。由于AMSFS III占地面积小,特别适合该等地区。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计划,要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能达致国家一级A标准,将为小型及易于运输的污水处理系统提供新机遇。

有关安乐工程集团

安乐工程集团成立于1977年,总部设于香港,为领先的机电工程服务供应商,业务遍及澳门、中国内地、美国及英国。集团为不同行业,包括公共和私营的客户提供跨专业、综合性的机电工程和技术服务,涵盖屋宇装备工程、环境工程、信息、通讯及屋宇科技(「ICBT」),以及升降机及自动梯等四大业务板块。安乐工程之控股公司为安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股份代号:1977)。

(1) AMSFS III于香港总商会举办的「2021-22香港工商业奬-创意」荣获「创意奖」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5日  - 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今日揭幕位于上海的中国展厅,并举办技术特展,呈现全新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 – AMR)产品和MiRGo平台顶部模块技术。 中国展厅将成为MiR在中国的培训与研发基地, 为客户、经销商、技术伙伴及科研机构提供交流空间。MiR计划定期推出应用课程与主题研讨活动,加强各方互动,推进各类型制造企业的产线物流自动化进程。

MiR中国展厅.jpg

MiR中国展厅技术示范空间

无惧挑战,2022年第二季度,MiR依旧保持了稳定增长,全球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提升9%。在中国,MiR AMR技术不但继续为制造型企业信任及选用,更成功拓展至本土科研与高等教育机构,被视为颇具代表性的头部自动化技术,纳入日常科研、教学与专业培训工作中。 而新设立的中国展厅也将承担一部分技术分享工作, 辅助各类型的技能培训,间接推动本土制造业人才能力提升与转型。

展厅揭幕当天,MiR举办了技术特展,分享了今年以来的重点技术及应用发展,包括MiR1350 AMRMiR250 Hook牵引钩爪解决方案,以及MiRGo顶部模块平台的应用。

MiR1350 AMR是首批达到Ingress Protection52 (IP52)评级的工业机器人,能够防止灰尘及水滴进入,保护组件完好, 适用于极具挑战甚至恶劣的的工业环境。其最高载重达1350公斤,适用于工厂、仓库、物流中心大重量、大体积托盘等其他物料的搬运工作。

MiR250 Hook是目前市场上极少能够自主挂接和释放推车的AMR解决方案之一, 是MiR的全球专利创新。这款产品主要用于各类推车的挂接、牵引、卸载工作。搭配MiR250 AMR,它能在高度动态的人员环境中顺畅高效地行驶,适用于工业制造业、物流仓储,以及医疗行业场景。

MiRGo是MiR的第三方顶部模块供应商平台,汇聚了数十款合作伙伴开发的开箱即用解决方案,包括但不局限于框架/货架、牵引装置、顶升装置、传送带、机械臂、消毒模块、电动站点等。所有解决方案均通过了严苛测试。通过这个平台,客户能够不断延展AMR的功能和应用场景,让机器人执行更多更精细的任务。

此次特展聚焦AMR软件能力的展现,以及相关技术在电子、汽车、快消及OEM等领域的具体实践,集中示范了MiR AMR技术的安全性能、精准运行、操作界面简易程度、任务部署模块化特点、顶部模块适配能力等。年初以来,MiR针对AMR软件能力,从操作界面、避障能力、网络安全三个层面,为客户带来了一系列更新,并联合Modula伴推出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

MiR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国区销售总监 张愉表示:“规模部署是我们观察到最重要的自动化趋势之一,随着制造企业产线物流自动化深入,客户对AMR提出新要求几乎都建立在强大的软件能力之上,包括多台机器人稳定协同、与产线其他设备的精准接入、数字孪生技术、AMR功能拓宽等。我们认为软件是定义机器人自动化能力的关键所在。“

MiR行业峰会.jpg

除展厅线下特展外,MiR还将于10月12日至13日举办线上全球行业峰会,进一步分享其AMR技术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电子、汽车、快消、OEM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分享来自不同行业的产线物流自动化最佳实践。 关注MiR公众号(MiRrobots)获取活动详情。

关于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MiR)致力开发并销售业界领先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简称:AMR)。AMR技术能够快速,轻松且经济高效地管理内部物流,让员工能够转而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目前全球已有数百家来自制造业、物流业及医疗卫生领域的客户引入了MiR的创新机器人,这些企业机构的规模涵盖大型跨国集团及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中型本土企业。 作为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MiR在6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分销网络,并在纽约,圣地亚哥,新加坡,法兰克福,巴塞罗那,东京和上海设有地区办事处。MiR由经验丰富的丹麦机器人行业专业人士创立,总部位于丹麦欧登塞,并于2018年由全球著名的自动测试设备供应商泰瑞达(Teradyne)收购。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mir-robots.com 。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