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鉴于与会各方需要按时高效地推进展会各项筹备工作,主办方经过反复考量和多方沟通,17Automechanika Shanghai将作特别安排,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举行,新展期定于2022122023日。本届Automechanika Shanghai — 深圳特展满足汽车产业业内人士实体展会面对面商贸对接的热切需求,同时确保与会各方提供最优参会方案

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劭阑女士表示:“Automechanika Shanghai是汽车行业深具影响力的展会,我们作为主办方,首要任务旨在保障与会者的健康安全的同时着力提振市场士气并激发行业信心考虑到目前情况本届展会特别移师深圳举办。事实上深圳近年大力支持汽车产业发展配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完善设施和规模2022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的举办提供了最佳的替代方案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女士表示:“一直以来,我们与展会的支持单位及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参展企业及专业观众均表达了对商务交流的殷切需求。通过对参展商及市场信息的综合调研,我们慎重决定将本届展会暂移至深圳举办。作为主办方之一,我们非常感谢与会各方的理解与支持,特殊时期与我们并肩前行的同仁,期待12月与大家在深圳共议行业发展之路。

深圳是华南地区科技创新之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技术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作为本届Automechanika Shanghai深圳特展的主办场地,是目前领先的大型会展综合体之一,将为展会来自21个国家及地区的约3,50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配套服务。

Automechanika Shanghai 深圳特展由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如需了解更多展会资讯,欢迎访问展会网站www.automechanika-shanghai.com.cn或通过电子邮件auto@china.messefrankfurt.com垂询。热线电话: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86 21 6160 8430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86 10 8260 6772

新闻信息和照片

www.automechanika-shanghai.com.cn/press

敬请关注Automechanika Shanghai深圳特展社交媒体专页:

微信- AutomechanikaSH 服务号

领英- www.linkedin.com/in/automechanika-shanghai-ams-a240a851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简介

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拥有自主展览场地的展会主办机构之一,其业务覆盖展览会、会议及活动,在全球28个地区聘用约2,200名员工,业务版图遍及世界各地。在新冠疫情爆发前,集团在2019年营业额录得高达7.36亿欧元,2021年集团营业额受疫情影响下,大幅降至约1.54亿欧元。集团与众多行业领域建立了丰富的全球商贸网络并保持紧密联系,在展览活动、场地和服务业务领域,高效满足客户的商业利益和全方位需求。作为核心战略体系之一,集团积极实践可持续化经营理念,在生态、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多样性之间达成有益的平衡。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的另一大优势在于遍布世界各地的庞大国际行销网络,覆盖全球约180个国家。多元化的服务呈现在活动现场及网络平台的各个环节,确保遍布世界各地的客户在策划、组织及进行活动时,能持续享受到高品质及灵活性。我们正在通过新的商业模式积极拓展数字化服务范畴,可提供的服务类型包括租用展览场地、展会搭建、市场推广、人力安排以及餐饮供应。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由该市和黑森州政府分别控股60%和40%。

有关公司进一步资料,请浏览网页:www.messefrankfurt.com.cn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是大型中央企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商业会展和贸易成套相关业务。商业会展是中机国际的核心主业,公司拥有多年的办展经验和专业的办展团队。目前,公司在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举办了众多国际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汽车展览,每年独立或参与主承办的展览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有关公司详细资料,请参询网页:www.sinomachint.com


围观 1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谋科技”)与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此芯科技”)宣布深化合作。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资源,依托安谋科技的高性能Arm IP及自研IP产品,以及此芯科技在CPU内核、SoC、全栈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共同推进Arm CPU的产品研发和生态建设,加速国内Arm CPU产业创新发展。

1.jpg

Arm CPU高歌猛进,双方携手打造高能效算力解决方案

两年前,搭载苹果自研M1芯片的MacBook新品一经面世,就因其相比原产品更长待机时间、更高性能、更优能效比等收获如潮好评。自此,Arm CPU开始在PC市场攻城掠地,且不断开拓新领域、新边界,包括平板电脑、XR等领域。据IDC、Counterpoint Global综合数据显示,搭载Arm CPU的PC年产量在2025年将达4300万台,2028年将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平板电脑未来五年将维持1.5亿台左右的全球出货量;XR设备在2025年将达到1.05亿台。

作为国内CPU领域的明星企业,此芯科技在CPU研发、SoC、全栈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等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吸引了包括联想创投在内的众多头部VC机构的一致看好和多轮投资。也正是洞察到Arm架构在CPU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此芯科技将从端侧Arm架构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切入市场,包括Window/Linux/Android设备。其在研的首款SoC芯片主要面向PC等智能终端,同时覆盖VR/AR、边缘服务器等应用场景,为多领域的客户提供更高效的算力选择。此外,该SoC芯片集成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CPU、NPU、DSP、GPU等计算单元,满足多元化的算力要求。

在此芯科技看来,Arm架构是有潜力统一算力底层的基础计算架构。一方面,对于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前沿应用,Arm架构具有能耗比和生态上的优势;另一方面,随着计算应用场景渐趋复杂,异构计算将成为应对多元化计算需求的发展方向。

安谋科技在立足“全球生态,本土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了包括“周易”NPU、“星辰”CPU、“山海”SPU及“玲珑”ISP&VPU等在内的自研IP产品矩阵,和Arm IP共同组成一体化、高质量的异构计算平台,能够为此芯科技提供多元化的、满足实际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此外,双方基于安谋科技自研IP产品的其它合作也正逐步开展,其中包括面向PC市场打造安全子系统等,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通用算力选择,加快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开展多维度生态合作,推动Arm CPU生态建设

在大力推进Arm CPU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双方也将积极拓展技术生态,合力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创新,促进各领域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工具链、行业标准以及社区联盟等环节的发展,共建产业上下游生态,深化合作价值。双方将从多个维度推动Arm PC等领域的生态合作,例如:

  • 共同加速Windows on Arm (WoA) 的生态发展。目前双方已在Linaro WoA工作组展开紧密合作,协力推进WoA国内外生态的发展。此外,后续也将逐步开展针对WoAArm Total Compute方案联合开发,包括基于Arm Mali GPUDirectX支持;

  • 加强国产Linux操作系统领域合作,共同优化基于Arm Total Compute方案的Linux PC用户体验,以及基于Arm Mali GPU的桌面OpenGL加速支持;

  • 基于Arm SystemReady,推动Arm PC启动架构的标准化,以及此芯科技高能效计算平台的SystemReady认证,实现多操作系统开箱即用,助力系统厂商加速产品化。

展望波澜壮阔的智能计算时代,CPU作为科技行业的算力基础,其技术的提升及生态的完善将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安谋科技与此芯科技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在技术与生态上“同频共振”,为科技行业提供算力底座,共迎智能计算产业芯机遇。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663558487(1).jpg

ABI公司的研究表明,截至2024年,具备设备端AI推理能力的设备比例预计将达到60%。印证了过去几年里AI的快速创新,这就要求在从云端向网络边缘转变的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开发更加灵活的设计模型。这一趋势的驱动力包括对超低延迟、安全性能的需求以及带宽限制和隐私保护等。

莱迪思FPGA和软件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设计人员使用现有的芯片加速实现面向未来的模型。本文将探索莱迪思FPGA和软件解决方案在计算机视觉和网络边缘AI设计中的一些应用示例。

为何FPGA是网络边缘计算和AI应用的最佳选择

FPGA本身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是网络边缘计算和AI应用的理想之选。

FPGA是一种并行计算引擎,能够以较低的时钟频率运行,因此功耗较低。此外整个架构还拥有灵活的资源,包括DSP、存储器、分散且互连的可编程逻辑单元,与那些AI专用的新型ASIC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与ASIC和其他处理器不同的是,FPGA的灵活性能够持续优化系统内现有的用例,并且还能引入全新的用例,而无需使用新的硬件。

当莱迪思将FPGAASIC的设计周期进行比较时,可以看到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使用FPGA进行多次迭代,快速引入新应用并推向市场。而使用ASIC的系统设计人员必须等待下次迭代才能达到相同的性能水平,这不仅会推迟上市时间,并且在系统需要适应能力时整体效率更低。

在今年的嵌入式视觉峰会上,莱迪思展示了一个基于CertusPro™-NX器件的演示,该演示可以并行运行多个AI引擎和并发线程,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延迟,并在完整的系统实施中可以实现更高的FPS

2.png

帮助系统设计人员加速开发AI应用

在演讲的后半部分,莱迪思简要介绍了其如何利用其各种软件解决方案(包括莱迪思sensAI™ 解决方案集合)帮助系统设计人员(通常是软件开发人员,而非FPGA专家)进行开发。莱迪思sensAI包括了一系列工具、硬件、加速IP、软件工具、参考设计和演示、定制设计服务、以及为特定终端市场的AI应用构建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sensAI中包括了莱迪思的sensAI Studio设计软件,系统设计人员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用例验证,无需花费几天或几周。他们可以使用sensAI Studio导入软件模型库中已有的模型或者他们自己的模型,然后进行迁移学习,评估模型的训练情况,采集和标记数据,配置和测试模型,然后为开发板上特定的器件进行编译。

在最后的问答部分谈到了莱迪思的一位农业客户如何使用sensAI Studio构建了一个检测田间浆果的AI系统。这个例子表明,对于那些希望构建各类AI应用,但又缺乏相关经验的系统设计人员,sensAI Studio这样的工具真的十分重要。

3.png

实现下一代智能PC体验

如今PC用户对感知力更强的智能设备越来越感兴趣,同时他们还需要强大的安全性来保护隐私。此外,他们还想要体验更加出色的协作功能,例如优秀的电话会议音频和视频体验。笔记本电脑的系统设计人员在为市场引入不同形态的产品时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也带来了系统方面的挑战;如何将所有这些数据从摄像头传输到系统的其他部分?

莱迪思基于AI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系统设计人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开发全新的功能,包括存在检测、旁观者检测和视频通话的人脸取景。莱迪思的解决方案还能实现注意力跟踪功能,用户在使用电脑时注意力离开屏幕的时间达到45%,可获得高达28%的额外电池使用时长。

想要详细了解我们的软件工具如何通过低功耗FPGA实现网络边缘AI/ML功能,请下载我们的白皮书。您也可以通过sales@latticesemi.com sales@latticesemi.com 与我们联系,询问有关我们的工具和FPGA的任何问题。

关于莱迪思半导体

上海莱迪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全球低功耗FPGA的领先供应商,我们为不断增长的通信、计算、工业、汽车和消费市场客户提供从网络边缘到云端的各类解决方案。上海莱迪思自1993年设立上海研发中心至今已拥有成熟的研发团队,在上海、深圳、北京、西安和成都设有销售和技术支持办公室,我们的分销商遍及30多个省市,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可靠、专业的服务。我们的技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世界一流的技术支持,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快速、轻松地开启创新之旅,创造一个智能、安全和互连的世界。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latticesemi.com/zh-CN您也可以通过领英微信微博优酷了解莱迪思的最新信息。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与高意集团 (纳斯达克代码:IIVI)签署了一份多年期碳化硅(SiC)晶圆供应协议。这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半导体制造商以此进一步拓宽碳化硅这一战略性半导体材料的供应渠道,并满足该领域强劲增长的客户需求。该协议还将支持英飞凌的多源采购战略并提高公司的供应链弹性。目前首批货物已经交付。

碳化硅是硅和碳的化合物,可用于制造特别高效、坚固的功率半导体,并降低整体成本。英飞凌的CoolSiC™品牌已是业内最大的工业功率半导体应用产品组合。英飞凌预计,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期,公司的碳化硅半导体销售额将以超过6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将达到约10亿美元。

1.jpg

英飞凌首席采购官Angelique van der Burg表示:“碳化硅化合物半导体在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英飞凌基于此,也在践行着自身的脱碳化和数字化战略。为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英飞凌正在加大对碳化硅制造能力的投资。我们十分高兴高意集团能够加入到英飞凌的战略供应商阵营,并与英飞凌一起发展业务。”

高意集团新风险投资和宽带隙电子技术部执行副总裁Sohail Khan表示:“英飞凌作为功率半导体市场的领导者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高意集团高度专业化的产品正在帮助英飞凌为全球主要客户提供创新的电子元器件。”高意集团的碳化硅材料符合工业和汽车应用的高质量标准。

除光伏转换器和工业电源之外,碳化硅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也尤为突出。碳化硅功率半导体被应用于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主逆变器以及车载电池充电装置和充电基础设施。此外,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高意集团和英飞凌还在合力推动向200毫米直径碳化硅晶圆的发展过渡。

关于高意集团

高意集团是工程材料和光电元件的全球领导者,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制造公司,为通信、工业、航空航天和国防、半导体资本设备、生命科学、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的多样化应用开发创新产品。公司总部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萨克森堡,在全球拥有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和分销设施。公司生产各种特定应用的光子和电子材料及元件,并以各种形式进行部署,包括与先进的软件集成以支持我们的客户。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ii-vi.com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技术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英飞凌在全球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1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11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上市。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1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有望实现3分钟内完全充电,并且可持续使用20年。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1.png

目前,初创公司Adden Energy宣布已获得哈佛大学技术发展办公室授予的独家技术许可,用于推进该技术的商业化,其目标是将电池缩小为手掌大小的“软包电池”,其组件封装在铝涂层薄膜中。

这款电池使用的是纯金属形式的锂,而不是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电池所用的锂离子。同时,“固态”是指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而不是锂离子电池中的液体或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在实验室中,该团队的电池原型实现了充电速度快至3分钟的,并且在生命周期内可循环超过1万次。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即使是同类中最好的电池也只有2000—3000次充电循环,这项技术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这款新电池新颖且复杂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英式经典三明治。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锂金属电池在相同体积下储存的能量要多得多,而充电时间却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少得多。但它们很容易形成“树突”——一种微小的、刚性的树状结构。树突会在电池中生长,其针状突起的部分称为枝晶。这些结构像根一样长入电解质并刺穿分隔阳极和阴极的屏障,可能导致电池着火。

类似三明治的多层结构可防止枝晶结构生成。如果将电池想象成三明治,首先一层是面包(锂金属阳极),然后是生菜(石墨涂层),接下来是一层西红柿(第一种电解质)和一层培根(第二种电解质),最后是另一层西红柿和最后一块面包(阴极)。在这种设计中,树突在“生菜”和“番茄”中生长,但在“培根”处停止。“培根”屏障阻止枝晶穿过使电池短路,从而防止了故障产生。

此外,该电池可自我修复,这意味着它的化学成分允许它回填由枝晶产生的孔。

这家创业公司表示,清洁能源储存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据估计,仅全球汽车电气化一项就可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6%,而这种“新电池模式”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来源:中国科技网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Al软件公司、AI Virtual Smart Sensors™的领导者Elliptic Labs (OSE: ELABS) 宣布将助力荣耀,在其面向全球市场发布的最新款智能手机荣耀X40上推出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该款智能手机由Elliptic Labs的合作伙伴高通的骁龙695移动平台提供驱动。Elliptic Labs在今年年初已公布荣耀X40合同的相关细节。

“荣耀X40是我们助力荣耀打造的极具创新且设计精美的最新一款智能手机,” Elliptic Labs 首席执行官Laila Danielsen 表示。“我们作为基于软件的AI Virtual Smart Sensors的全球领军企业,像荣耀这样的全球智能手机OEM也选择倚仗我们高性能、高拓展性且稳定可靠的 AI Virtual Smart Sensor Platform来实现打造更智能、更环保、更人性化设备的这一愿景。”

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 INNER BEAUTYAI 虚拟接近传感器)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在用户将智能手机举到耳边接听电话时,关闭智能手机的显示,并禁用屏幕的触摸功能。如果没有这种检测距离的能力,用户的耳朵或脸颊可能会在通话过程中意外触发不必要的动作,比如挂断电话或在通话中误拨号。自动关闭屏幕也有助于节省电池寿命。接近检测是当今市场上所有智能手机的核心功能。

Elliptic Labs的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可以在不需要专用硬件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稳定的接近检测功能。通过将硬件传感器替换为软件传感器,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成本,还可去除采购上的风险。

INNER BEAUTY 是 Elliptic Labs 的注册商标。

AI Virtual Smart Sensor、AI Virtual Proximity Sensor和AI Virtual Smart Sensor Platform 是Elliptic Labs的商标。

所有其他商标或服务市场均由其各自组织负责。

关于Elliptic Labs

Elliptic Labs 是一家面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物联网和汽车市场的国际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衍生自挪威奥斯陆大学 (Oslo University) 的一家分支研究机构。公司的AI专利软件结合了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算法,提供直观的3D无接触手势交互、接近感应和存在检测功能。其可扩展的AI虚拟智能传感交互平台创造了可持续性的、生态友好的纯软件传感器,并已有上几亿台设备搭载其技术。Elliptic Labs是市场上唯一一家使用AI软件、超声波和传感器融合进行大规模商用的软件公司。公司在奥斯陆证券交易所 (Oslo Børs) 上市。

Elliptic Labs公司总部设在挪威,在美国、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北和日本均有分支机构。Elliptic Labs的技术和专利在挪威开发,归属公司专有。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0916005009/zh-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日本AGC集团旗下AGC陶瓷株式会社(以下简称"AGCC")宣布,爱司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司凯")、日本罗兰公司(Roland DG)于8月在景德镇成立合资企业 -- 微瓷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瓷公司"),共同推动数字化精密陶瓷3D打印项目在中国正式落户。

随着3D打印产品在新场景、新应用中的不断开拓,全球3D打印产业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9大战略任务、5项重点工程、10大战略领域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其中,增材制造(3D打印)是重点发展的装备和技术之一。

得益于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赋能,此次三家企业强强联手,共同成立合资企业,通过集合各方核心优势,在中国景德镇建立8000平方米的打印教育培训中心,从事数字化精密陶瓷3D打印相关材料与设备的研发及销售、3D打印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

日本AGCC隶属的AGC集团为总部设于日本东京的大型知名跨国制造公司,是全球性先进材料解决方案供应商;爱司凯是致力于工业打印核心技术研发和多技术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日本罗兰则是日本知名的数字化软件技术研发及彩色打印机、3D扫描仪、建模设备企业。
本次依托合资企业落地的数字化精密陶瓷3D打印项目,是使用AGCC研发生产的新材料"铂丽砂®",依靠3D数字成型技术,经传统瓷器高温烧制上釉工艺,以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瓷器艺术崭新类别。

1.jpg

此前,爱司凯就将日本AGCC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铂丽砂®"引入国内,与自身掌握的3D打印设备技术相结合,成功实现精密和复杂陶瓷的制造技术。在传承中国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融合打破了以往生产工艺的局限,其创造出的全新突破性产品已于2019年通过在杭州设立的第一条实验性生产线投产。

2.jpg

新材料"铂丽砂®"烧结到1350度拥有超低收缩率(1%以下),一举解决了传统3D打印材料在收缩率和精度方面的难题。实现了陶瓷3D打印在应用上的三大突破:相比传统瓷器的复杂镂空结构,不易变形坍塌,更适合用于陶瓷装饰品、壁画生产;更大尺寸、无缝拼接,误差小于1mm,可与其他配件材料组合使用,也可用于装饰砖与大型陶瓷壁画生产场景;结合景德镇上釉工艺,可上高温釉,能够用于高端定制装饰品生产之中。

3.jpg

凭借先进的陶瓷3D打印生产及研发能力,微瓷科技(江西)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强化景德镇"世界瓷都"的文化指向力,赋能当地的陶瓷和文化创意产业。同时,AGC的新材料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但着眼于为陶瓷产业带来革新升级,还致力于赋能更多的精密铸造企业,为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更多的产业带来巨大变革。

谈及"铂丽砂®"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前景,AGC株式会社执行董事、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表示:"很高兴用AGC的新材料赋能景德镇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拥有3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即将诞生新的历史,更多的产业即将诞生新的历史。今后AGC将持续用材料的力量帮助中国的产业升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9月17日 -- 采用尖端微应答器技术彻底改变实物产品与材料跟踪的公司P-Chip Corporation,今日推出最新突破性p-Chip Code™安全跟踪标签。p-Chip代码跟踪器将基于硅的p-Chip®微应答器与标准2D矩阵代码相结合,创建超安全的二维码、条形码及其他矩阵代码。

1.jpg

实现追踪并确保安防的安全二维码技术

p-Chip Corporation首席执行官Joe Wagner表示:"疫情将二维码的广泛用途带到了消费主流的中心。但对于食品品牌、制药公司、汽车制造商等许多企业而言,由于二维码极易创建和复制,因此二维码的使用蕴含了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全新的p-Chip代码技术为二维码及其他矩阵代码提供了一个附加的安全层,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实现可靠追溯性方面的突破。"

p-Chip代码跟踪器的功能类似于实体物品的微型数字锚。 几乎肉眼不可见的p-Chip微应答器被直接嵌入2D矩阵代码标签中,然后放置在食品和农业产品、医药瓶、汽车部件等几乎任何物品上。 

任何标准2D矩阵代码(如二维码)都可以通过其嵌入式p-Chip微应答器得到验证,而企业则可以通过网络、云或区块链应用来管理跟踪相关数据。这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同时还提供了将附加的内部数据与实物产品联系起来的机会。

众多公司可以数字方式跟踪配料、成分和材料,从而提高产品安全性、安全合规性和质量控制。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可扫描二维码来确定他们是否属于产品召回范围,而公司则可以通过更安全的p-Chip代码微应答器来验证这些索赔诉求。

p-Chip代码跟踪标签可实现:材料实物的串行化;以合理价格实现防伪安全;可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安全、精细数据的可见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仅与二维码相关的各种风险和漏洞。

关于p-Chip Corporation
自2017年以来,p-Chip Corporation运用突破性微应答器技术彻底改变了实物产品与材料的跟踪。公司生产的p-Chip跟踪器是一种高度耐用的技术,尺寸小如一粒盐,功能则如实体物品的数字锚,以合理价格提供突破性的可见性和索引能力。从制药到电子、汽车零部件再到农业配料,全球众多公司都依赖获得专利的p-Chip追踪技术来释放商业智能、深化品牌忠诚度并提高收入。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p-chip.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公司Prodigy Technovations Pvt. Ltd推出了PGY-PCIeGen3/4-PA PCIe协议分析仪,支持2.5、5.0、8.0和16GT/S速度。 PCIeGen3/4协议分析仪可用于开发和验证M.2、U.2及嵌入式PCIe总线用PCIe接口。移动、汽车和5G网络领域的工程师可使用这款产品来调试PCIe中的协议层设计问题。PGY-PCIeGen3/4-PA为同时监控和解码2.5GT/s至16GT/s的PCIe流量提供了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并支持TS1、TS2、DLLP和TLP数据包的协议解码与分析。它提供详细的LTSSM视图,帮助设计人员查看PCIe状态机的跳转。

1.jpg

PCIe Protocol Analysis Software

PGY-PCIeGen3/4-PA软件可实现业界最佳的对深度存储PCIe流量的解码和分析,节省了调试时间 设计人员可运用该软件快速选择和查看TS1、TS2、DLLP或TLP数据包中感兴趣的参数。对根联合体和端点之间交换的配置数据包,用单独的解码和分析视图 具有多个浮动窗口、可灵活查看所需数据包内容的最新一代软件GUI,使调试各种设计问题变得轻松,可灵活隐藏和显示各列。软件中的LTSSM分析提供了协议层不同状态及子状态信息的图形表达。

PGY-PCIeGen3/4-PA协议分析仪提供64GB内存深度,以捕获x4链路流量。PCIe协议分析仪支持协议数据包内容触发和if-then-elseif多级触发功能。工程师可借此围绕触发条件捕获协议详情,并长期监控PCIe总线。

PGY-PCIeGen3/4-PA的键特性 PCIe Gen3/4协议分析仪:

  • 同时对2.5、5、8和16GT/s协议流量进行协议分析

  • 使用触发器、分段内存、循环缓冲区和硬件滤波器,进行采集内存管理来捕获协议流量

  • 响应式软件,运用LTSSM视图分析长捕获流量

  • 有源M.2、U.2内插器和焊料以及定制探测解决方案

  • 基于TS1、TS2、DLLP和TLP协议数据包内容的简易且先进的触发器

有关产品的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s://prodigytechno.com/device/pcie-protocol-analyzer/

定价及供货情况:

PGY-PCIeGen3/4-PA现可供订购。如需了解评估和定价信息,请发送电子邮件至contact@prodigytechno.com

关于Prodigy Technovations

Prodigy Technovations Pvt LtdUFS4eMMCSDSDIOUHS III3CRFFESPMI等主流及新兴技术创新协议分析与训练器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为"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 麦格纳开发了自动驾驶系统和配送软件

  • 试运行演示了面向不同商业模式的多种选项,包括机器人即服务(RaaS)

近日,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举行的北美国际车展上,麦格纳透露了如何利用其在汽车电动化和自动化方面的专业技术来开发新出行领域的机会。麦格纳已成功开发并正在试行一种用于城市环境的新型"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

1.jpg

麦格纳开发的 “最后一公里”全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在密歇根州的城市街道中工作

2.jpg

麦格纳开发的 “最后一公里”全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在密歇根州的城市街道中工作

3.jpg

麦格纳开发的 “最后一公里”全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在密歇根州的城市街道中工作

该解决方案集成了:

  • 专为道路配送设计的轻型电动机器人;

  • 麦格纳开发的低速自动驾驶系统;

  • 麦格纳开发的配送软件。

为了大幅降低城市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并减少碳排放,麦格纳的新出行生态事业部团队从零开始,利用汽车产品的硬件和软件,构建了一套"全栈"解决方案。麦格纳的解决方案使零售商和其他相关方能够在一系列可能的商业模式中提供端到端的"最后一公里"配送。

4.jpg

“最后一公里”全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正面

5.jpg

“最后一公里”全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背面

麦格纳开发的电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于2022年3月在底特律地区的一家披萨餐厅开启试运行。自那时以来,它已向餐厅附近的住宅和商业场所配送了数百份披萨。麦格纳正通过相关数据和消费者反馈完善该项服务。

麦格纳机器人可以在公共街道上以32.2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麦格纳开发的低速自动驾驶系统配备了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其他硬件。

麦格纳国际执行副总裁兼麦格纳新出行生态事业部负责人马泰奥·德尔·索伯(Matteo Del Sorbo)表示:"向不断发展的新出行领域扩张是麦格纳‘前进'战略(Go Forward)的关键部分,这一战略使我们突破在汽车及零部件领域的现有技术实力,进入全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这一试点计划的下一阶段是应用我们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类型和使用场景,扩展应用规模,解锁创新的新业务模式。"

此外,在这项开发和试点计划之前,麦格纳还于近日公布了另外两项公司在新出行领域的动态:

  • 通过向印度最大的共享电动出行服务提供商Yulu投资7700万美元,开拓正在快速发展的微出行市场,并扩建所需的换电基础设施,以帮助加速印度两轮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

  • 与自动机器人公司Cartken开展合作,为该公司提供代工服务。Cartken开发了人行道配送和物料搬运自动机器人,用于机器人即服务(RaaS)商业模式。该合作项目涵盖了麦格纳在不同应用中对Cartken平台的使用。

马泰奥·德尔·索伯补充道:"麦格纳的专业源于我们在设计、工程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的能力。此外,我们希望探索创造额外收入的机会,这些举措让我们能够进入一个全新领域,提供出行服务,而不仅仅是销售产品。"

麦格纳国际简介

麦格纳在汽车领域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更是一家出行科技公司。我们拥有 161,000 名开拓创新的员工,分布在全球各地。得益于合理的运营架构,我们如初创公司一样锐意进取。65 多年的技术积淀和成长让我们在汽车的各个领域推陈出新,设计、开发和打造全方位的产品系统,在这个快速迭代的行业里不断驱动出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分支遍布全球,在 28 个国家设有 341 家制造工厂和 89 个产品开发、工程和销售中心。

我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普通股代码分别为MGA和MG。关于麦格纳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www.magna.com,或关注我们的微信及新浪微博账号@麦格纳汽车。

本公告可能包含相关证券法规定的"前瞻性声明"的内容,应受限于并明确适用麦格纳提交监管机构的备案文件中规定的谨慎免责申明。请参见麦格纳在40-F表中最新的管理层关于运营结果、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讨论,以及年度披露信息和年度报告,其内容可能在其后麦格纳提交监管机构的备案被文件被替换或更新。该表规定了谨慎免责申明,包括导致实际事件与该等前瞻性申明预计的内容产生重大差异的风险因素。这些文件在麦格纳网站 WWW.MAGNA.COM 上可供阅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40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