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意法半导体意大利Catania公司,Giusy Gambino

如今,出行生态系统不断地给汽车设计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电子解决方案的尺寸、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此外,随着汽车电控制单元 (ECU) 增加互联和云计算功能,必须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技术挑战。

高端车辆使用多达数百个ECU,这要求电源管理必须更高效,汽车电池和负载点之间的电源路径更安全,以减少电子器件失效情况发生。用电子保险(eFuse)代替传统保险丝,可以提高电气安全性。传统保险丝在导体过载时就会过热熔化,而电子保险则是控制输出电压,限制输出电流,为负载提供正确的电压和电流;在失效持续出现时,最终断开负载连接。大电流用电环境在处理高能放电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鲁棒性和可靠性俱佳的功率开关管。

大电流功率开关管

大电流功率开关管是一个串联到主电源轨并由逻辑电路控制的低电阻MOSFET晶体管,集成了各种保护、诊断和检测功能。在大功率汽车电源系统中,通过背靠背连接的 MOSFET开关管,可以保证保险盒对电流双向控制,为电源路径提供强大的保护(图 1)。

1.png

1. 双向大电流功率开关保护配置。

电阻器 (RLIM)实时检测电源轨电流,eFuse电子保险调整 MOSFET的栅源电压(VGS),将电流限制在目标值,保持电流恒定。如果发生强过流或短路,控制器就会断开负载,保护电源。

在负载开通时,eFuse按照预设值提高输出电压,确保涌流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保护负载和电源。这种情况对功率 MOSFET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们必须经受住ECU 输入端的大容量电容器阵列的软充电阶段线性模式的恒定电流。

当负载断开时,与连接主电池和终端应用负载的线束相关的寄生杂散电感释放能量,功率 MOSFET处于电压应力状态。

总之,功率 MOSFET 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表 1)

Power   MOSFET功率MOSFET

Working Condition工作状态

Requirement要求

On-state通态

Low conduction loss低导通损耗

Start-up开通

Linear mode ruggedness线性模式鲁棒性

Turn-off关断

Energy handling能量处理能力

1.功率MOSFET要求。

意法半导体新推出STPOWER STripFET F8 MOSFET技术完全符合 AEC Q101 标准,体现了所有设计重大改进之处,确保开关管具有能效高鲁棒性,从而实现安全可靠的开关性能。

STL325N4LF8AG 是一款 40V MOSFET,采用 PowerFLAT 5x6 无引线封装,静态导通电阻(RDS(on))不足一毫欧,小于0.75mΩ因此,导通损耗非常

MOSFET选型关键参数

对于12V 铅酸电池供电的传统汽车负载,功率开关必须承受 ECU要求的高达 160 A 200 A 的连续电流,以实现 1kW 范围内的功率输出。

1.开通状态

除了大电流之外,功率 MOSFET 还必须耐受 ECU 输入端的大容量电容器阵列的预充电阶段软点火所需的恒定电流,使ECU 输入引脚上的电压上升平滑,从而避免任何高压振荡和电流尖峰。

可以用图 2 所示的基准电路图测试开关管在软充电阶段的鲁棒性。

2.png

2. 软充电鲁棒性验证基准电路。

该电路可以用恒定电流对负载电容 (CLOAD)充电:通过调节 V1 VDD 电压值,可以使电流保持恒定,从而为 CLOAD 设置特定的充电时间。 测试电容是94mF堆栈电容 ,负载和电源电压为 15V

对于 STL325N4LF8AG,考虑了两种不同的测量设置情况:

● 案例1:一个开关管,电流为1.7A,持续700ms

● 案例 2:两个并联的开关管,每个开关的电流为 29A,持续 6ms

3 是案例1的线性模式操作的测量波形,图4是案例2的线性模式操作的测量波形。

3.png

3. 软充电期间的基准测试测量(案例 1

4.png

4. 软充电期间的基准测试测量(案例2)

在案例 1 中,使用接近直流操作的长脉冲时间测试功率开关的线性模式鲁棒性。

在案例2 中,并联的两个功率开关管的栅极阈压(Vth)值如下:

● Vth1 = 1.49V @ 250µA

● Vth2 = 1.53V @ 250µA.

Vth的阈值范围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3%),使两个 MOSFET的电流差很小:

● ID1 = 29A

● ID2 = 28.5A

其中,Vth1的值较低,所以ID1 略高于 ID2

在这种情况下 (案例2),用大电流测试功率开关的线性模式鲁棒性,脉冲时间持续几毫秒。

在这两种情况下,功率 MOSFET 都能够承受线性模式工作条件,均在理论安全工作区 (SOA) 范围内,防止器件出现任何热失控。

1.关断状态

在关断时,功率 MOSFET必须承受巨大的能量放电应力。事实上,在连接主电池和终端应用控制板的线束上,寄生杂散电感会产生高阻抗,造成配电系统出现一次能量巨大的放电事件。

在ECU电控单元情况中,这种能量释放可以视为 MOSFET 关断时的单次雪崩事件来处理,或用有源钳位电路强制MOSFET回到线性工作模式。TL325N4LF8AG可以在40A的雪崩击穿测试中保持正常工作,如图5所示:

5.jpg

图 5. STL325N4LF8AG在关断时单次雪崩事件的测量波形。

该器件在关断状态时具有强大的能量处理性能。

符合ISO 7637-2标准

对于 12V/24V 汽车电源系统,eFuse电子保险开关管必须满足ISO 7637-2 国际标准的主要规定,能够耐受电源轨上产生的剧烈的高低电能瞬变事件,在某些情况下伴随很高的dv/dt电压上升速率。

1.ISO 7637-2 Pulse 1标准

Pulse 1 标准描述了当电源连接断开时,在与感性负载并联的电子器件上观察到的负电压瞬变,如图 6 所示。

Parameter

Value

Unit

UA

13.5

V

US

-100

V

td

2

ms

tr

1 (+0/-0.5)

µs

t1

≥   0.5

s

t2

200

ms

t3

<   100

µs

Ri

10

Duration

5000

pulses

6.png

6. ISO 7637-2 Pulse 1 测试的电压瞬变波形和参数。

图 7 所示的测试结果证明,STL325N4LF8AG 符合 ISO 7637-2 Pulse 1标准要求:

7.png

7. STL325N4LF8AG ISO 7637-2 Pulse 1测试的测量波形

(右图是放大图)。

实验数据证明,STL325N4LF8AG 通过了 ISO 7637-2 脉冲 1 测试,没有发生任何失效或主要额定参数降低现象。

2.ISO 7637-2 Pulse 2°标准

Pulse 2a标准描述了当与被测电子器件并联的电路电流中断时可能出现的正电压尖峰,如图 8 所示:

Parameter

Value

Unit

UP

13.5   ± 5%

V

US

+100 ± 5%

V

td

50   ± 10%

µs

tr

1 ± 10%

µs

t1

0.5   ± 10%

s

Ri

10 ± 10%

Duration

1   ± 10%

h

8.png

8. STL325N4LF8AG ISO 7637-2 Pulse 2a测试的电压瞬变波形和参数。

图 9 所示的测试结果证明,STL325N4LF8AG 符合 ISO 7637-2 Pulse 2a标准要求:

9.png

9. STL325N4LF8AG ISO 7637-2 Pulse 2a测试的测量波形

(右图是放大图)。

实验数据证明,STL325N4LF8AG 通过了 ISO 7637-2 脉冲2a测试,没有发生任何失效或主要额定参数降低现象。

3.ISO 7637-2 Pulses 3a 3b标准

Pulses 3a 和 3b定义了受线束分布电容和电感的影响,在开关过程可能出现的负电压尖峰,如图 11 和图12 所示:

10.png

10. ISO 7637-2 pulse 3a 测试的电压瞬变。

11.png

11. ISO 7637-2 pulse 3b测试的电压瞬变。

表2列出了各项参数的测量值:

Parameter参数

Pulse 3a

Value数值

Pulse 3b

Value数值

Unit单位

UP

13.5

3.5 ± 0.5

V

US

-150

+100 ± 5 %

V

td

100

50   ± 45

ns

tr

5

5 ± 1.5

ns

t1

100

100 ± 20 %

µs

t4

10

10 ± 20 %

ms

t5

90

90 ± 20 %

ms

Ri

50

50 ± 20 %

Duration时长

1

h

表 2. ISO 7637-2 pulses 3a和 3b测试的电压瞬态参数。

图 12 和 13是STL325N4LF8AG的ISO 7637-2 pulse 3a 和 pulse 3b测试相关的实验数据:

12.png

图 12. STL325N4LF8AG的 ISO 7637-2 pulse 3a测试测量波形

(右图是放大

13.png

13. STL325N4LF8AG ISO 7637-2 pulse 3b测试的测量波形

(右图是放大

STL325N4LF8AG的pulse 3a和3b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4. ISO 7637-2 脉冲 5a 5b(负载突降)

Pulses 5a 和5b是对负载突降瞬变电压的模拟测试。负载突降是指在交流发电机产生充电电流的期间,放电电池断开连接,同时其他负载仍连接交流发电机的情况,如图 14 和15 所示:

14.png

14. ISO 7637-2 pulse 5a测试的电压瞬变

15.png

15. ISO 7637-2 pulse 5b测试的电压瞬变

表3列出了12V 系统的测试参数值:

Parameter

Pulse 5a

Value

Pulse 5b

Value

Unit

US

65   to 87

65   to 87

V

US*

35.2

V

td

40   to 400

40   to 400

ms

tr

5 to 10

5 to 10

ms

Ri

0.5   to 4

0.5   to 4

3. ISO 7637-2 pulses 5a 5b 测试的电压瞬态参数。

图 17和图18所示是STL325N4LF8AG 的 ISO 7637-2 pulse 5a 和pulse 5b 测试的测量波形:

16.png

图 16. STL325N4LF8AG的ISO 7637-2 pulse 5a测试的测量波形。

17.png

图 17. STL325N4LF8AG的ISO 7637-2 pulse 5 b测试的测量波形

因此,STL325N4LF8AG 也可以为系统提供负载突降保护。

结论

STL325N4LF8AG采用意法半导体新开发的STripFET F8制造技术,为应对eFuse电子保险应用的所有相关电压应力状况而专门设计,在电源关闭和开通状态,能够承受相关的电压应力。此外,该MOSFET还通过了国际标准 ISO 7637-2规定的12V/24V汽车电池系统导通瞬变测试。同级一流的性能使 STL325N4LF8AG 成为在恶劣的汽车应用中设计更安全的配电系统的理想选择。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  R. Bojoi, F. Fusillo, A. Raciti, S. Musumeci, F. Scrimizzi and S. Rizzo, "Full-bridge DC-DC power converter for telecom applications with advanced trench gate MOSFETs", IEE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Conference (INTELEC), Turin 2018.

[2]  S. Musumeci, F. Scrimizzi, G. Longo, C. Mistretta and D. Cavallaro, “Trench-gate MOSFET application as active fuse in low voltage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IESES), 2020.

[3]  G. Breglio, F. Frisina, A. Magrì and P. Spirito, “Electro-thermal instability in low voltage power MOS: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IEEE ISPSD, Toronto 1999.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企业可通过戴尔现代化终端管理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的弹性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及混合办公模式逐渐成为常态,安全接入逐渐混合化和碎片化,为企业IT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有多种方式可以缩小IT/安全方面的缺口,还可以在提升终端用户体验的同时加强对终端设备的安全保护。

我们首先要定义以安全为前提的用户体验(UX)及相关要求。这一点可以概括为如何平衡安全协议和政策所带来的负担与终端用户体验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就是用可控的方式管理BIOS、驱动程序、固件和应用的更新。这样我们就能通过提高整个机群的更新(即安装补丁)效率和加强员工遵守协议的意识来提高整个网络的弹性。同时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好处——保持员工的生产力。

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旦涉及到安全问题,用户体验就变得“可有可无”而不是一种“刚需”。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使用技术实现无缝安全集成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这项工作仍需要手动完成,既昂贵,又耗时,但它至关重要。随着远程和混合办公环境的日益增加,在企业安全保护范围之外工作的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多,所以我们必须把安全与用户体验联系起来。而连接这两者的关键,就是易管理性。

易管理性是防止员工绕过过于复杂的安全协议的“秘诀”。根据Tessian在疫情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48%的员工承认他们居家办公时不太可能遵守安全的数据操作规范。一家企业开发并部署了完全正确的安全解决方案和协议,但仍然可能因为用户体验不在保护范围内而暴露在不必要的风险中。

确保客户的网络安全是戴尔一直以来的首要任务。为此,戴尔提供以下几种现代化终端管理解决方式,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保护PC机群。

1. 通过一个可定制的平台实现安全更新的自动化。IT经理和管理层已经意识到IT的各个层面都可能遭受攻击,因此更加重视PC的BIOS、驱动程序、固件和应用。但许多人仍然对自动化望而却步,他们依然希望对所提供的更新进行控制。Dell Command可以在这方面“大显身手”。戴尔的终端管理解决方案套件同时满足自动化和定制这两个对立的要求,使IT决策者能够通过云来批量自定义更新。通过Dell Command,只有管理员选择和发布的更新才会被推送到企业的戴尔终端上。

2. 利用BLOB简化端点安全和管理。配置和管理成百上千台PC 的BIOS可能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它极为重要。戴尔与微软合作开发了一项功能——Dell Command | Endpoint Configure for Microsoft Intune,允许IT管理者在Microsoft Intune中使用BLOB(Binary Large Object,二进制大对象)以零接触的方式配置和更新戴尔设备的BIOS设置,以及使用戴尔密码管理器(Dell Password Manager)设定和维护每个设备独有的BIOS密码。

3.尝试环形部署法。无论您使用的是经典的集成测试、简短的冒烟测试,还是正在尝试环形部署法(ring deployment methodology)都没有问题。只要把目标设备分配到测试状态并根据您自己的想法或规格测试新的目录即可。不过,越来越多的IT管理者正在采用环形部署法,通过几台计算机(比如来自IT员工、IT项目发起人或选定的早期采用者)以测试目录的形式提供最新的更新。如果没有异常,IT管理者就可以将目录转换成生产状态并提供给所有其他计算机或用户。这个操作也可以通过Dell Command轻松完成。

4.保持公开透明,让终端用户在早期就参与推动变革。最有效且成功的变革管理植根于沟通。沟通不仅能让主要的相关用户了解情况,而且还能让他们感到被重视,更重要的是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IT管理者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让终端用户了解情况,这有助于让他们在复杂的变革过程中保持信任。而IT管理者要做的可能只是创建一个信息枢纽,定期发布来自IT和安全团队的最新消息。

几十年来,戴尔一直将安全性根植于我们的产品之中,并致力于设计、开发和提供安全的IT解决方案。戴尔深知提高安全性和升级设备管理给IT管理者带来的压力,因此在构建设备时出于对IT和终端用户的考虑,减轻了终端管理的负担。IT经理只需登录戴尔TechDirect网站,选择“管理PC机组”下的“更新目录”,即可尝试Custom Update解决方案。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戴尔Dell Client Command Suite客户端系统管理页面。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NYSE: DELL)致力于帮助组织机构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戴尔科技集团为客户提供业界最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迎接数据时代挑战。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产业龙头纷纷加入ESL生态系统,标准化助力规模经济及消除开发障碍

负责发展蓝牙技术的行业协会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今日发布针对电子货架标签(Electronic Shelf Label,ESL)市场的全新无线标准。一直以来,ESL系统仰赖各厂商间的无线通讯私有协定,这对全球采用构成了潜在阻碍。为了应对此挑战,ESL行业的领导者与蓝牙技术联盟协作,基于蓝牙技术创建了一套可扩展、功耗极低且高度安全的ESL无线标准。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执行官Mark Powell表示:“互操作性与标准化是蓝牙技术的基因。在开发用于市场扩展和新产品类别大规模普及的标准方面,我们的成员积累了悠久而丰富的经验。ESL电子货架标签市场无线标准的出现,将开启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下一阶段,造福门店与顾客。”

传统的零售货架一般采用易出错的纸质标签,并依靠人工手动进行价格标注,在一天之中可能需要多次进行标签更换。电子货架标签则是一种电池驱动的小型电子显示屏,可以取代纸质标签,在货架边缘显示产品和价格信息,并使用无线技术与中央枢纽设备以创建动态定价自动化网络。ESL系统使零售商能够自动定价,提高店铺的运营效率和顾客满意度。

ABI Research研究总监Andrew Zignani表示:“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开始寻求采用物联网(IoT)技术,来帮助他们提高运营效率、转化率,以及吸引顾客重返门店。然而,由于担心供应商锁定、互操作性、可扩展性以及将其扩展到其他智能零售计划的能力,一些零售商对是否采用ESL技术一直犹豫不决。蓝牙ESL标准的推出,将有助于减少零售商投资物联网技术的潜在障碍,并加速采用和创新。”

蓝牙技术联盟ESL工作组副主席兼SES-imagota工程副总裁Philipp Maurer表示:“SES-imagotag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电子货架标签,帮助全球零售业挖掘店铺的全部潜力。ESL连接标准化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另一条途径。我们十分荣幸能够发挥我们的专业知识,在与蓝牙技术联盟一起建立全球标准的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我们很高兴能利用蓝牙技术扩展我们的平台功能,使我们能够根据客户的独特需求提供更广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组合。”

通过蓝牙技术实现的货架边缘标准化还为ESL开发人员带来了包括规模经济、开发资源分配优化等益处。

高通业务发展副总裁兼零售市场主管Art Miller表示:“我们很自豪能够与蓝牙技术联盟及其成员合作,引领ESL连接的标准化。凭借成熟的产品认证计划与无可比拟的使用者基数,蓝牙技术是构建无摩擦、可互操作的ESL生态系统的合理选择。标准化无线通信方法的采用可大大降低ESL开发的复杂性,使开发团队能够集中精力为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更具差异化的功能。”

蓝牙ESL产品将使用今天发布的蓝牙核心规范5.4版本中的新功能,以及即将发布的电子货架标签配置文件规范,该规范将定义如何使用这些新功能来创建可互操作的ESL系统。

敬请访问bluetooth.com/esl,进一步了解电子货架标签市场以及蓝牙ESL标准的优势。

关于蓝牙技术

蓝牙(Bluetooth®)产品的年出货量达到50亿。蓝牙技术作为一项全球通用的无线标准,为我们带来了简便、安全的连接。蓝牙技术社区自1998年成立以来不断对蓝牙功能进行扩展,推动创新,开创新市场,并重新定义全球通信。如今,蓝牙已成为诸多解决方案领域开发者的首选无线技术,包括音频传输、数据传输、位置服务和大型设备网络。更多详情,请访问:bluetooth.com

关于蓝牙技术联盟

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成立于1998年,为一非营利行业协会,负责发展Bluetooth®蓝牙技术。蓝牙技术联盟拥有38,000家成员公司的大力支持,致力于促进成员间协作,创建更强大的全新规格,对技术进行扩展,开发世界级的产品认证计划推进全球互通性,并通过提高蓝牙技术的认知度、理解和采用,进一步推广其品牌。更多详情,请访问:bluetooth.com

欲了解有关蓝牙的更多详情,请关注蓝牙技术联盟官方新浪微博、微信(搜索蓝牙技术联盟)。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但它到底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挑战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定义是“环境上可持续的特性;在避免自然资源长期耗尽的同时,可以维持或继续运行某种过程或某家企业的程度。”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三个方面值得谈论。

首先是影响。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可持续发展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关乎我们将给他们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1。我们经常谈论环境,好像它是一种独立的事物,但环境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全都离不开它。很难想象有比这更重要的影响。作为工程师,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不正是我们研发技术的意义所在吗?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幼稚,但结合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的话则不然。

其次是范围。当然,范围是全球性的。我们可以改善本地环境,但要真正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必须从全球角度去思考和行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超越国家边界和政治的方式发展我们的技术,但仍在我们社会的价值结构内运作。作为工程师,我们希望我们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这意味着我们要了解业务,而不仅仅是技术。

最后是平衡。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环境、社会公平和经济之间达成平衡1。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创造价值的世界中,但前提是人们可以使用技术。经济上的现实是,消费者购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实际上,任何被视为“绿色”的产品相比于同等的“非绿色”产品可能都有一个溢价。食品就是一个例子,诸如Whole Foods这样的公司正是从绿色食品的溢价中获利。但不止于此,可持续性可以增加我们的技术所创造的价值,汽车、半导体和软件是下一个重要领域。

半导体和软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半导体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已然众所周知。新冠大流行使世界的许多行业受到重创。现在,随着世界日渐走出大流行,我们看到消费者需求急剧增长——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等都是如此。供应紧张,成本上升,市场动荡。半导体行业迎来重大反弹,年同比增长26%,年收入现已超过6000亿美元2,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每年近100美元。

1.jpg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从1990年到2022年(单位为十亿美元)

如此显著的增长是否意味着下跌即将来临?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半导体市场历经多个经济周期,一直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实际上,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半导体市场增长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超过8.5%。之所以有这种韧性,是因为半导体对电气化、经验、自动化、通信等领域的大趋势提供了日益强大且深刻的支持。

半导体行业很大,而芯片创造的价值则更大,估计达到数十万亿美元3,其原因在于芯片的工作方式。半导体芯片测量我们周围的世界,处理信号,驱动云计算,并使软件能够在计算机、手机、汽车、工厂等环境中运行。简言之,没有芯片,我们现在所依赖的大部分技术将不复存在。在芯片上运行的软件以及绿色溢价所带来的额外价值,大大加强了技术的影响力。

ADI技术的影响

当我们努力对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衡量它。影响不仅仅是我们使用自己的技术去做什么,而且包括客户如何使用ADI技术来影响环境。温室气体(GHG)排放是衡量影响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运输、建筑物/制造业和电力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的74%4

2.jpg

我们开发了一个模型来测算使用ADI技术的客户能够减少多少排放,如上图所示。使用ADI技术的客户到2025年有望每年减少2.5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有望减少近6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6亿吨是什么概念呢?据估计,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净零”平衡,世界每年需要减排510亿吨4。当然,还有其他类型的ADI技术也能产生影响,日后可以把这些技术添加进来。但首先,我们来深入研究电气化。

  • 半导体和电气化的增长

电气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所有类型的电动汽车(EV),而且包括任何有插头的东西。它还涵盖了所有带插头的东西所连接的电网。从经济角度看,汽车行业正迅速成为对电网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之一。实际上,汽车行业正处于其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阶段。截至今天,所有主要OEM都宣布要将投资从汽油发动机车辆转向电动车辆。对于半导体和软件公司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3.jpg

电动汽车的半导体含量是内燃机(汽油驱动)汽车的3倍。     在接下来的5年,预计电动汽车将增长近8倍。

当今汽车平均包含价值450美元的半导体部件。然而,电动汽车平均包含的半导体价值是上述价值的大约3倍5。当前,公路6上的电动汽车有1600万辆,在接下来的5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25亿以上。这意味着,您可以预期,在未来5到10年,所有汽车半导体中的一半将用在电动汽车上。

而且,不仅是汽车中的硬件内容在增长,软件内容同样在大幅增长。到2030年,预计软件将成为汽车行业最大的收入来源,甚至大于汽车销售7。这种结构性变化为ADI等公司创造半导体附加值提供了巨大机会。实际上,ADI现在已经在获取这种价值。例如,ADI最近推出的无线BMS技术建立在从头开发的完整ADI平台上,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全新的无线协议栈8。该系统支持无线更新,并实现了行业最高的安全评级。

4.jpg

从技术角度看,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赋能系统。电动汽车电池必须连接到电网才能充电,它们也可以用作储能元件,以将能量放回电网中。消费者、收费公司和OEM如何偿付这种能源的业务模式正在持续发展,您会看到生态系统将继续发生变化。

ADI为充电电缆的两端提供技术。在车辆方面,ADI是市场领先的半导体和软件供应商,其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电池、车辆推进系统和电网之间的电能传输。

电动汽车的兴起对电网的管理方式有重大影响。首先考虑电气负载。1.25亿辆电动汽车的最大负载约为10TWh。这与世界总发电量的预期增长(从25,000到28,000TWh)9相比很小,但当电动汽车在基础设施内部移动时,其负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独特的动态性。因此,不仅要求能够处理总负载,还必须进行实时管理,从而向电网上的所有电气设备无缝且零中断地输送电力。

在充电电缆的电网端,ADI提供精密测量、控制和实时信号处理技术。实际上,ADI技术已被用于世界上复杂度非常高的二次变电站,为电网边缘增加智能,以确保可靠的电力输送和电网管理10。随着新的能源和新的负载的加入,电网变得越来越去中心化,噪声越来越高,我们预期此类设备将成为新的标准。

最后,我们谈谈清洁能源。尽管化石燃料将继续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一部分,但未来的大部分增长将由清洁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使用量的爬升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这不仅是由气候协定推动的,而且是由经济因素推动的。太阳能和风能要比石油便宜,相比于加汽油,电动汽车消费者更喜欢充电带来的便利和省钱。

然而,清洁能源的特点是间歇式运行,因此必须使用储能系统进行管理,使其平稳地进入电网。尽管储能市场比电动汽车市场要小得多,但储能系统的增长速度超过电动汽车生产的速度,并且依赖于针对特定使用场景定制的精密BMS。这项挑战为ADI开发的精密和处理技术提供了重要机会。

  • 10年后的电网

5.jpg

1.电动汽车充电桩

● 无处不在的交流和直流充电将使电网承压

● 新兴车辆到电网应用

● 新能源市场将支持需求响应

2.电网自动化

● 电气化意味着电网负荷增加

● 需要技术来监控和优化功率流

● 新兴需求响应应用将减轻电网压力

● 需要快速精确地定位故障

3.智能仪表

● 产生更多数据以监控能量流动

● 导致边缘处理和洞察增多

● 支持更好地识别和定位故障

● 支持更好地利用电网

4.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 更多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带来电能质量问题

● 较小惯性导致电网频率不稳定

● 需要先进的智能逆变器

让未来加速到来

展望未来,我们看到半导体的减排影响给上游供应链带来压力,迫使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环保。实现真正的零碳物料供应对半导体而言十分困难。但是,占先机者将能获得溢价。当今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多费用,预计半导体也是如此。所以,这个目标值得追求。我们什么时候会看到零碳排放晶圆制造厂?或者零碳排放封装?

还有其他举措。例如,ADI基于其在BMS领域中的行业领先地位,正在制定一项新的重大计划,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电池。ADI与合作伙伴一道对电池生命周期开展研究,以便检测异常,监控电池健康状况,并评估电池离开车辆以后的梯次利用价值。这些成果对于行业、ADI和可持续发展途径而言是激动人心的新发展。

6.jpg

我们对地球的影响从未像如今这般重要。ADI的影响力使我们能够保持行业创新领头羊的地位。我们正处于让世界变得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起步阶段,而半导体驱动的电气化是加速实现“净零”未来的关键技术。

参考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UCLA。

2 “Gartner宣称全球半导体收入在2021年增长了26%。”Gartner, Inc.,2022年4月。

3 George Calhoun。“哪些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创造了最大的增值?(第1部分)。”Forbes,2021年9月。

4 Bill Gates。如何避免气候灾难。Alfred A. Knopf,2021年2月。

5 Peter Brown。“汽车行业的半导体支出到2026年将上升55.6%。”Electronics360,2021年9月。

6 Fred Lambert。“随着电动汽车革命愈演愈烈,电动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在2021年增加了一倍以上。”Electrek,2022年2月。

7 “供应链动荡如何重塑汽车行业。”The Economist,2022年6月12日。

8 “ADI公司为汽车行业推出用于电动车生产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usiness Wire,2020年9月。

9 《2021年世界能源关键统计数据》,国际能源署,2021年9月

10 ADI公司和Gridspertise携手合作提高全球智能电网的弹性和电气化ADI公司,2022年3月。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2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2.4万余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Patrick Morgan博士是ADI公司汽车部副总裁兼总经理,同时担任模拟/混合信号IC、软件和系统领导。Patrick在成功开发、推进和管理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市场业务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在此之前,他曾在NXPFreescale Semiconductor公司工作,建立并增强公司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的地位。在加入Freescale之前,Patrick曾担任Javelin Semiconductor(一家功率放大器初创公司)副总裁,4年来从公司成立到被Avago成功收购,一直引领着公司的发展。Patrick还负责领导Silicon Labs无线产品,在21世纪初,公司的手机业务从零增长到10亿美元以上。Patrick拥有七项专利以及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本次调研还指出,工程师期望采用混合办公形式,且需要在家使用测试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但众多企业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安富利旗下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分销商e络盟通过其在线社区发起了一项投票调研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师迫切需要适合在家使用的专用测试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尽管市面上存在众多便捷的低成本解决方案,许多公司却依旧无法提供任何家用测试设备。

投票结果还显示:

  • 90%的受访者认为工程师在家办公需要使用测试设备

  • 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无法获得在家使用的测试设备

  • 只有不到四分之一(24%)的工程师表示能够完全实现远程办公

  • 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工程师表示,只有部分测试工作能够在家进行,依然需要使用公司实验室的专用测试设备

这些结果突显了工程师对低成本PC示波器及同类产品的需求。为此,e络盟联合Pico Technology等领先供应商共同助力工程师打造家庭实验室,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Farnelle络盟全球测试和工具部门负责人James McGregor表示:“电子行业领域新型混合办公趋势日渐增强,这将显著拉动对现场、实验室和家中可用测试设备的需求。我们e络盟也将持续为工程师提供市场领先的测试解决方案,不仅性能更强而且更灵活,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Pico Technology持续致力于为业界提供比传统台式测试和测量设备更具创新的高性价比替代方案。疫情期间,Pico Technology系列产品为实现混合办公和远程学习新模式提供了关键推动力。而这一趋势也一直持续到后疫情时代,因为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结合使用低成本PC示波器与高性能产品,成功满足了测试和测量领域客户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e络盟现货供应的Pico Technology产品主要包括:

  • PC示波器:带宽为10 MHz到1 GHz。

  • 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经济实惠、方便携带,且性能出众,有6 GHz和8.5 GHz型号可选。

  • 云数据记录器:用于测量电压、温度和电流,可选择云记录功能,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看捕获的数据。

  • Pico Technology软件解决方案:无需获得许可证,可用于实验室和家中的多个设备,且不同设备之间共享数据无需任何成本。

  • Pico Technology硬件能够捕获数据并传输到第三方软件包进行分析。

  • 增值服务:标配超长质保,终身免费技术支持。

Pico Technology EMEA区域经理Mike Purday说:“如果工程师们能够获得满足其需求的便携式设备,那么他们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更多工作。一直以来,测试设备都较为复杂、笨重且功能单一,但新型PC连接测试设备具有与传统台式仪器相同的性能,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比传统台式仪器还要强很多。这些新型测试设备还具备低成本、高便携性等优点,且支持远程工作并能方便地迁移数据。虽然有一些测试工作无法在家庭实验室里进行,但对于那些可以在家中完成的测试,企业应尽力为他们提供所需设备予以支持。”

30多年来,Pico Technology在高性能PC示波器和数据记录器的设计、开发和制造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司打造出了一系列令业界瞩目的产品,其中包括带宽高达30 GHz的PicoScope PC示波器系列、TC-08和PT-104温度数据记录器,以及屡获殊荣的汽车示波器套装等。

为满足全球测试与测量产品的增长性需求,e络盟在过去的18个月里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品类齐全的测试与测量工具产品库存,囊括世界领先供应商的最新解决方案。e络盟可现货供应丰富的测试和工具产品,包括示波器、电源、信号发生器和数字万用表,以及焊接产品、手持工具和3D打印机。e络盟测试与测量专家还将为客户提供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当地技术支持服务。客户还可免费访问一系列在线资源、数据表、应用说明、视频和网络研讨会。

参加e络盟社区举办的最新投票活动,请访问

https://community.element14.com/members-area/f/forum

关于我们

e络盟隶属于Farnell集团。Farnell是全球电子技术产品领导者,致力于科技产品和电子系统设计、生产、维护与维修解决方案的高品质服务分销已逾80年。凭借其丰富的业界经验,Farnell向电子爱好者、设计工程师、维修工程师和采购人员等广泛客户群体提供强有力支持,同时与全球领先品牌和初创企业积极合作,共同研发高新产品并推向市场。公司还全力协助推动行业的发展以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当代和下一代工程师。Farnell在欧洲经营 Farnell 品牌,北美经营 Newark品牌,亚太地区经营e络盟品牌。Farnell通过其广泛的分销网络及在英国的CPC公司直接向客户供货。

Farnell隶属于安富利公司纳斯达克代码:AVT。安富利是一家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庞大而完善的生态系统,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客户提供设计、产品、营销和供应链专业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farnell.com/corporatehttps://www.avnet.com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设备出货量连续第二年下降

  • PC出货量继2022年下降16%后,将在2023年下降7%

  • PC库存水平将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正常

  • 所有设备的更换周期都将延长,从6个月至超过9个月不等

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设备(个人电脑 [PC]、平板电脑和手机)的总出货量将为17亿台,继2022年下降11.9%后再次下降4.4%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anjit Atwal表示:低迷的经济市场将在整个2023年继续抑制设备需求。预计2023年终端用户在设备上的支出将下降5.1%。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刚刚过去,企业信心才开始恢复,因此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企业信心明显不足。我们预计在2023年第四季度之前,将很难看到通胀趋势的缓解和经济衰退的谷底出现。

但我们对2023年的经济前景却不那么悲观,影响设备市场的衰退趋势将在这一年缓解,最终增加消费者和企业支出。

PC库存水平将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正常

PC2023年将继续成为所有设备市场中出货量下降最严重的市场。PC出货量继2022年下降了16%之后,预计将在2023下降6.8%(见表一)。

表一、2022-2023年全球各类型设备出货量预测(单位:千台)

设备类型

2022年出货量

2022年增长率(%

2023年出货量

2023年增长率(%

PC

287,159

-16.0

267,676

-6.8

平板电脑

136,938

-12.0

132,963

-2.9

手机

1,395,247

-11.0

1,339,505

-4.0

共计

1,819,344

-11.9

1,740,143

-4.4

个人电脑市场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高端轻薄笔记本和Chromebook。平板电脑包括所有Android和iOS平板电脑。

来源:Gartner(2023年1月)

PC厂商将在整个2023年减少库存水平,Gartner分析师预测PC库存水平继2022年大幅增加后,将在2023年下半年恢复正常。Atwal表示:库存水平增加的原因是厂商当时高估了市场需求,但后来消费者信心崩溃,需求急剧下降。

虽然许多商业PC可以在2022年升级到 Windows 10操作系统(OS),但许多消费者和企业没有这样做。Gartner预测到2023年末,超过25%的商用PC将升级到Windows 11。但Windows 11仍无法使销量达到2020年至2022年期间的水平。另外,由于高通胀率和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减少了可自由支配的开支和预算,Gartner预测到2023年末,消费者和企业的PC和平板电脑更换周期将延长9个月以上。

手机的更换周期也将在2030年延长

Gartner预测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4%,从2022年的12.80亿部减少到12.30亿部。

Atwal表示:消费者持有手机的时间比预期的更长,从6个月到9个月不等,并在没有有意义的新技术的情况下把固定合约转成灵活合约。另外,各厂商正在将因通胀而上升的零部件成本转嫁给用户,这进一步抑制了需求。预计2023年终端用户在手机上的支出将下降3.8%

Gartner客户可在“2020-2026年全球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预测,2022年第四季度更新中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要点:

骁龙X355G扩展至全新的丰富用例,例如顶级智能手表、下一代XR眼镜和工业物联网等用例。

骁龙X35采用精简的架构,以实现更低成本、更低复杂度、更低功耗和更紧凑的尺寸。

1.png

202328日,圣迭戈——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球首个5G NR-Light(也称作RedCap)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骁龙®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作为全新类别的5G技术,NR-Light填补了高速连接的移动宽带终端与极低带宽的NB-IoT终端之间的空白。与传统的移动宽带终端相比,搭载骁龙X35NR-Light终端外形更小巧、成本更低、续航更持久。

凭借优化的设计和突破性能,骁龙X35打造了全新的终端平台,为当今极致的5G性能和复杂度之间带来了补充,从而满足中端用例的需求。这款更低成本的平台,为终端制造商提供了取代LTE CAT4+终端并向5G迁移的长期解决方案,最终推动5G普及并加速向统一的5G网络转型。

除骁龙X35外,高通技术公司还推出骁龙®X3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这款从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解决方案旨在助力打造复杂度更低、成本高效的NR-Light终端。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蜂窝调制解调器和基础设施业务总经理马德嘉表示:“骁龙X35融合了全球领先的无线创新企业带来的多项关键5G技术突破。这款全球首个5G NR-Light调制解调器具备成本高效的精简设计,支持领先的能效、优化的散热特性以及更小的占板面积。骁龙X35将助力推动新一轮智能网联边缘终端的扩展并赋能广泛用例。我们期待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同释放统一5G平台的无限潜能。”

2.png

骁龙X3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关键创新包括:

全球首个5G NR-Light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采用全新精简架构

骁龙X35是集成了优化的射频集成电路(RFIC)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模组的3GPP Release 17 RedCap调制解调器,为OEM厂商提供面向全新用例打造下一代终端的5G新性能。灵活的精简架构和高度集成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带来出色的能效和散热效率,并为紧凑型终端的定制提供小巧的外形尺寸设计。

5G生态系统扩展至新一轮用例

骁龙X35在数据速率、能效、复杂度和占板面积方面带来一系列独特性能,能够成本高效地赋能全新用例,包括入门级工业物联网终端、面向大众市场的固定无线接入CPE和联网PC,以及第一代5G消费级物联网终端,如支持云连接的眼镜和顶级可穿戴设备等。

通过支持LTE5G NR-Light,骁龙X35具备向后兼容和支持面向未来特性的能力,能够帮助OEM厂商打造与广泛的4G5G终端类别共存的终端,助力规模化扩展5G NR-Light服务。

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特性组合带来突破性能

骁龙X35采用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技术,旨在显著降低功耗、扩大5G覆盖范围、降低时延、改善电池续航并提高上行速度:

高通®QET5100包络追踪

高通®Smart Transmit™技术

高通®5G超低时延套件

第四代高通®5G PowerSave

此外,骁龙X35支持双频GNSSL1+L5)以提供精准定位,该特性能够支持全新的工业用例和应用。凭借对全球射频频段的支持,骁龙X35支持包括Sub-6GHzFDDTDD在内的几乎所有频段,从而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骁龙X35支持的关键创新和其它性能提升,旨在赋能从入门级到顶级的新一代用例和应用。

骁龙X35和骁龙X32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向客户出样,商用移动终端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发布。欲获取更多详情,请访问骁龙X35网页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正在赋能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世界。基于“统一的技术路线图”,我们将驱动智能手机变革的众多技术——包括先进的连接、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终端侧智能等,高效地扩展至不同行业中的下一代智能网联终端。高通和骁龙平台带来的创新将助力实现云边融合,变革众多行业,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并改变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 CES 2023 上亮相的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 HX 处理器打破了笔记本电脑性能天花板,主流 PC 制造商陆续推出了搭载全新处理器的产品。为迎接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狂欢,英特尔举办了第13代酷睿 HX 移动处理器新品分享会。在此次大会上,英特尔与宏碁、华硕、七彩虹、戴尔、机械师、雷神、惠普、联想、微星、雷蛇、机械革命在内的 11 家主流 PC 制造商展示了基于第 13 代酷睿 HX/H 处理器打造的全新机型和创新设计,英特尔产品专家也在现场对全新机型进行点评,展现了发烧级的硬件配置,以及专业酷冷的散热性能、震撼视听体验的技术等机型特性,为游戏玩家、内容创建者和专业用户带来无限可能。

随着全新移动端处理器的亮相,英特尔与 PC 产业合作伙伴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打造出硬核性能的笔记本电脑,应对人们对 PC 细分化、场景化的需求。在它的加持下,游戏玩家可以尽情畅玩 3A 游戏大作;创意设计人群能够无拘无束挥洒创意;专业人士能够高效完成复杂运算。英特尔还将不断推动技术更新、产品创新、体验革新,从而推动 PC 产业的共赢。

英特尔中国区客户端业务部总经理宗晔表示:“根据Mercury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英特尔全球移动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同比增加了5.1%1,达到83.7%1。在过去的 3 年中,尽管全球市场充满变化与挑战,但英特尔中国 PC 业务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其中消费者对 i7/i9 高端产品的更高性能、更优体验、更创新产品的购买偏好度有显著增长。同时,在发售后的仅仅三个月内,我们就看到第 13 代酷睿产品迭代速度的可喜表现,可见消费者对新品的热情空前高涨。”

1.jpg

英特尔在大会现场展示第13代酷睿处理器晶圆,图中为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负责人高宇

在大会现场,英特尔还邀请了连续三届在 D5 渲染器挑战赛中名列前茅、并在本次获得特等奖的 95 后得主“江江酱”,他表示:“CPU 是想象力的载体,它是能够启动创意项目的燃料,给予创意发挥的持续动力。在获奖作品《皆空》的创作过程中,CPU 为材质贴图解析、网格体解析、散布工具位置计算、场景资源等过程提供强大的计算力,计算性能过剩对我们艺术创作家来说永远不存在。”

此外,英特尔的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虚拟直播互动场景,分享会现场展示了英特尔中国与快手虚拟演播助手(KVS)的合作视频。在英特尔底层技术能力的支撑下,快手虚拟演播助手打造了强大的虚拟直播工具,降低虚拟人直播门槛;并提供丰富的虚拟互动玩法,给用户沉浸式和互动性的直播体验。第 13 代英特尔酷睿的高性能混合架构为快手虚拟演播助手的稳定性提供了高质量的保驾护航,在建模、场景搭建以及后期合成、转码与推流的全过程中,节省开发时间,降低制作周期,实现更便捷、更高效的虚拟人开播效果。

HX/H 处理器加持产品焕新,23 款超强新品齐聚一堂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消息,预计 2023 年 PC 市场将整体稳定增长,下半年同步增长率将达到3.7%2,且设计师人群比例增加,对于能够满足设计、便携、游戏等多场景的高性能 PC 需求量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向好。随着第 13 代酷睿 HX/H 处理器带来性能突破,OEM 厂商迅速采用到各自的主流笔记本品牌中,并针对发烧友级游戏玩家、内容创建者、以及专业用户对 PC 的性能和体验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带来升级换代的笔记本电脑产品,满足用户更重视的体验需求。在发布会现场,英特尔产品专家鞠胜利先生从超高的性能动力、平台功力、散热实力、智能效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对各有千秋的新机型进行点评,例如:

-性能动力,多种算力十足强劲

全新推出 OEM 新品笔记本电脑中既有主流的 H 系列处理器,也有旗舰级的 i9-13980HX 处理器可选,最多高达 24 核心 32线程的豪华配置,可高达 5.6 GHz 的睿频频率,搭配英特尔® 硬件线程调度器,带来可高达 11%3 的单线程性能和 49%4 的多任务处理性能的提升。无论主流 3A 游戏、内容创作还是专业计算处理,都不在话下。部分 OEM 新品支持高达 64GB 的 DDR5 内存扩展加上 XMP 3.0 和动态内存超频技术,再多任务也能轻松高效应对。

-平台功力,连接速度唯快不破

连接速度的快慢决定了用户体验。部分OEM 笔记本新品支持多个 Thunderbolt 4 接口,多屏扩展让游戏体验更沉浸;英特尔® Killer™ Wi-Fi 6E(Gig+) 为无线网络连接带来更稳定、更低干扰的畅联体验。部分新品还支持高达 9TB M.2 固态存储插槽,让海量游戏和创作空间不再捉襟见肘。

-散热实力,让性能高度不设限

高功耗能释放更高性能,也会带来带来频率限制和死机,因此整机的散热实力往往体现着 OEM 厂商的统筹设计实力。OEM 新品在散热系统设计上都有着不同的创新:立体的散热鳍片和独特的散热风道,让散热更通畅;独特样式的风扇让噪音更小;还有独创的外置水冷机,为笔记本电脑带来静谧酷冷体验;液态金属导热介质和多热管设计,让散热通道遍布广泛,散热效率更高。

-智能效力,智慧体验无处不在

OEM 新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游戏直播需求,提供了麦克风双向 AI 智能降噪,无论是游戏直播、创作沟通协作、还是音频录制等场景,都能够保留清澈人声,减少噪音。智能效力还体现在功耗及风扇上,部分机型能够对功耗限制和风扇转速进行动态智能调节,确保“温度”和“速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满足当前工作负载的性能需求。

-创新能力,满足用户独特需求

不同 OEM 品牌以不同理念为玩家或创作者带来了不同的创新设计,满足不同需求。专业细腻的显示效果都能让体验倍增:100% DCI-P3 影视级色域和 1000 尼特的屏幕亮度,让显示细节更丰富;高达 240 Hz 刷新率的电竞高刷屏,让游戏视觉无“延迟”和“撕裂”。立体环绕音效能够帮助玩家听声辨位,增强沉浸感。独特的双模屏能够让用户在两个屏幕上处理不同任务,多任务处理更自在。

在现场展示区,11 家 OEM 厂商还带来了搭载第 13 代酷睿 HX/H 处理器的最新主力机型,并为现场参会的观众详细讲解产品的设计理念和第 13 代酷睿为产品带来的创新之处。

2.jpg

宏碁新品展台

3.jpg

华硕新品展台

4.jpg

七彩虹新品展台

5.jpg

外星人新品展台

6.jpg

机械师新品展台

7.jpg

雷神新品展台

8.jpg

惠普新品展台

9.jpg

联想新品展台

10.jpg

微星新品展台

11.jpg

雷蛇新品展台

12.jpg

机械革命新品展台

全新搭载第 13 代酷睿移动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新品现已陆续上市,颠覆性的移动计算体验将唾手可得。

PC 创新不停歇

英特尔始终与产业共同探索着 PC 产业的新机遇,将以行动实现 4 年 5 个制程节点的应用,基于高性能混合架构,为用户带来更满足使用体验和计算需求的 PC,释放每个人的无限潜能。

1.数据来源:Mercury Research 2022 年第四季度数据,英特尔与 AMD 在客户端计算部分的相关市场数据对比。

2.数据来源:IDC《2023年中国PC市场十大洞察》

3.使用了SPECrate*2017_fp_base (1 copy) 测试,对比了第13代英特尔® 酷睿™ i9-13950HX 和第12代英特尔® 酷睿™ i9-12900HX。

4.使用了SPECrate*2017_int_base (1 copy) 测试,同样搭载RTX 3080Ti,对比了第13代英特尔® 酷睿™ i9-13950HX和第12代英特尔® 酷睿™ i9-12900HK。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2月8日,纳芯微电子(以下简称“纳芯微”)与大陆集团和曲阜天博集团共同投资的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博”)宣布产品合作,双方就乘用车关键零部件轮速传感器本土化项目签署产品合作协议,开拓在技术与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旨在共同推进我国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进程,保障供应链稳健安全。

1.jpg

纳芯微携手大陆集团陆博汽车电子,共同推进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签约仪式现场,大陆集团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少辉与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签署合作协议。济宁市领导、曲阜市领导、以及大陆集团中国区管理层、天博集团管理层、纳芯微管理层见证了协议签署。

此次签约的轮速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汽车车轮自身的转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自动变速器等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对保障车辆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恶劣的工作环境对轮速传感器产品的功能安全、可靠性和精度等性能方面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表示,“基于技术创新和对系统的充分理解,纳芯微为陆博提供符合其本土化战略及市场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共同驱动更智能、更安全的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不仅能提供更加灵活、可靠的供应保障,还能为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及前瞻性研究建立战略性服务体系。”

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是大陆集团被动安全传感器业务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得益于曲阜市政府对汽车电子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提供的优质营商环境,此次产品合作的轮速传感器项目将在位于曲阜经济开发区的大陆集团曲阜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落地实施。

大陆集团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少辉表示,“此次与纳芯微合作的轮速传感器项目,从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再到量产制造各个环节,都是大陆集团持续推进‘扎根市场,服务市场’本地化战略的有力体现。通过与中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合作,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关于陆博

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于2013年正式成立,由科技公司大陆集团和中国本土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天博集团合资成立。

陆博汽车电子(曲阜)有限公司是大陆集团被动安全传感器业务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现有产品涵盖了轮速传感器、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EPB线束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领域。

关于纳芯微

纳芯微电子(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信号感知、系统互联、功率驱动三大方向,提供传感器、信号链、隔离、接口、功率驱动、电源管理等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控制、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域。

纳芯微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如需了解更多纳芯微产品信息以及最新资讯,欢迎登陆官网:www.novosn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浪潮存储发布2023年十大数字化创新趋势。当今世界不断变化,数字经济正在加速演进,算力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管理和存储作为数据的核心载体,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迭代创新,才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那么2023年数据管理和存储领域,有哪些新趋势呢?经分析,浪潮信息从产品技术、算法、场景三个维度出发,筛选出十个年度关键词:全闪存储、分布式存储、SSD、计算型存储、分布式数据库、智能运维、东数西算、数字孪生、AIGC以及元宇宙。

一、新产品

在产品层面,随着闪存技术逐步成熟、丰富,集中式存储正加速向全闪形态演进;分布式存储在全闪和混闪两种形态并存的同时,分布式架构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此外,计算型存储作为一种能够支撑部分数据处理任务的新形态存储产品,才刚刚起步,预计会在未来5~10年走向成熟。

1.  全闪存储

近年来,随着固态硬盘(SS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集中式存储的架构渐渐往全闪存储架构的方向演进,据IDC统计,全闪存储阵列(AFA)在以集中式存储为主的传统企业级存储市场(TESS)的份额占比上升至39%。越来越多的本地供应商开始专注于高端全闪产品,端到端NVMe AFA产品不断涌现以服务于需要高性能的业务场景。全闪存储2022年市场增速约为21%,同期中国存储市场增速为7%。全闪存储成为企业关键业务的新选择,凭借高IOPS、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等优势批量进驻金融、证券等关键行业。

2.  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存储作为近几年不断被熟知的存储产品形态,不断被市场认可,凭借性能、系统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的优势,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场景中被广泛使用。据IDC统计,2022年分布式存储份额为23%,预计到2026年市场份额将达到28%,成为中国存储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存储因其支持块、文件、HDFS、对象多种协议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内容资源池、备份归档、视频存储、云平台存储等多个场景,具有较好的场景适应性。目前Dell EMC、浪潮信息等厂商成为分布式存储领域的主流厂商。

3.  SSD闪存盘 

在存储产业闪存化趋势带动下,由于NAND闪存介质具有高性能、低延时的特性且Flash颗粒单位成本不断降低,SSD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据IDC预测,SSD有望突破成本瓶颈,凭借访问速度和存储密度优势,代替机械硬盘成为市场主流存储介质,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SSD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300亿美元增长到约为500亿美元。其中企业级SSD的技术开发壁垒相比较高,代表厂商有浪潮信息、Samsung等 。

4.  计算型存储

2023年,计算型存储(Computational storage)成为新的存储产品形态,将带来IT架构的变革。计算型存储能够将部分数据处理的任务交给存储层,而不用把数据挪到主机里用CPU来处理,这样可以节约数据迁移时间、带来更低的业务时延。

随着AI 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深度学习需要系统高效处理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而传统冯·诺依曼体系下运行的计算机通常包括存储和计算两部分,数据需要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频繁迁移。如果数据的传输速度跟不上CPU的性能,就会导致计算能力受到限制,出现"内存墙"、"功耗墙"。计算型存储,能够在实现数据存储的同时直接进行计算,能够消除数据迁移带来的时间成本和能耗。在大规模并行计算场景中,例如VR/ AR、无人驾驶、车联网等场景,计算型存储具备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的显著优势。

目前,计算型存储已经在产业细分领域掀起了创业浪潮,受到投资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计算型存储在技术上向着高精度、高算力和高能效的方向发展,基于非易失性、新型存储元件的计算型存储依赖于工艺、良率的提升,走向成熟预计需要5-10 年。

二、新算法

算法层面,运维管理平台、数据库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创新。

1.  智能运维(AIOps)

数据爆炸趋势下,运维管理上大量依赖人工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企业将更多依靠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运维,Gartner认为AIOps的广泛应用将让IT基础设施管理变得更主动、更具预测性,能够有效减少管理和停机成本。

存储的AIOps就是通过AI技术实现存储自治,即自我管理、自我修复、自我调优,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易用性,降低存储使用的复杂性,简化运维,使存储设备永远保持在最优运行状态,加速数据在线。

未来,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的不断增长,AIOps技术将迎来快速发展。Gartner预测到2025年,30%的企业级存储将使用AIOps来进行IT硬件管理和维护,而2022年这一比例还不到3%,智能运维将成为业界的趋势。

2.分布式数据库

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关系型数据库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目前仍旧是数据库市场的主流。在核心应用领域,尽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市场对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关注度,但关系型数据库在其核心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并没有降低,据IDC统计,关系型数据库在中国数据库总体市场中的占比仍超过60%。

在新兴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IoT、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产生速度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数据呈现出海量规模和高速增长的态势,数据的部署环境也日益复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应对某些极端场景时面临挑战,而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的优势得以显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利用分布式技术,突破了传统集中数据库的容量与性能瓶颈,简化了运维工作,并有效降低了对高性能硬件的依赖。近年来,中国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市场呈百花齐放的态势,新兴数据库厂商、云厂商、大数据厂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集成商等供应商都相继推出新产品。

三、新场景

伴随新应用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国家级的东数西算,渗入各个行业的数字孪生,当红的AIGC还是"包罗万象"的元宇宙等等,都成为当前业界的热点。

1.  东数西算

中国数据中心格局,正发生改变。今年,在一批云厂商的积极布局下,一座座数据中心建成落地,坐标却绕开东南沿海和一线城市,选址在成都、张北、乌兰察布、重庆等地。这种趋势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数据中心格局,正在向西推进。

运营商成为推进东数西算落地的先行者,中国运营商已经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同时全国约50%以上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都是由运营商提供。例如,某家运营商累计投产云服务器和存储超66万台,构建起"N+31+X"资源池体系,即建设N个中心资源池,面向31个省份建设若干省级节点,在全国范围内灵活部署X个下沉式边缘云,100%覆盖"东数西算"核心枢纽,能力辐射全国。

2.  数字孪生

200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Michael Grieves 教授首次提出了"数字孪生"的概念。数字孪生最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数字孪生开始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金融、交通、科研、医疗及农业等垂直行业拓展。

例如,在金融行业,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经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还可以将其应用于金融产品研发,在数字孪生模型中进行产品的迭代设计等。

再如,在科研领域,复杂、多尺度(multi-scale)的数字孪生应用将会出现,包括天气和气候模型、地震现象、材料特性、类脑研究等。这将推动当前的科学模拟实现百万倍加速,带来新的科学洞察与发现。科研领域对数据有很强的需求:基于对海量数据的高维建模能力,可以对特定科学问题进行预测评估,典型案例如AlphaFold2。同时,"科学原理+数据计算"新方式将科学模型的AI精准解析作为机器学习的数据来源之一,催生第五范式的产生。

又如,在交通领域,数字孪生是交通行业实现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全天候、全要素数字孪生的基础上,自动驾驶开发和测试的安全性获得提升,时间和资金成本不断降低,推动自动驾驶加速落地。当前,自动驾驶新应用成为推动存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车载存储领域,L3水平时车内数据容量将达到512GB以上,到L5时将更高。例如自动驾驶卡车的存储容量需求在1TB至2TB之间,而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配置是4TB。NAND Flash将成为车载存储领域的主力存储技术,从2020年到2026年,汽车存储NAND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6%。在道路方面,车路协同成为自动驾驶的重要推动力,端-边-云数据基础架构能够确保汽车行驶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时效性,例如,中国首个车联网项目基于分布式存储构建了边缘云数据中心,以便实现巨量数据的实时处理。

当前,全球加速布局数字孪生应用,美国和德国分别成立了数字孪生联盟和工业数字孪生协会,中国已将建设数字孪生城市被写入"十四五"规划,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据Global Industry Analysts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字孪生市场规模将达到287亿美元。

3.  AIGC

2022年,效果惊人的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DALL·E2和Imagen AI,让大众切身体会到了AI在图像生成上的惊人表现。

而这只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AI)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能够从巨量数据中学习对象的特征利用现有文本、图像或音频文件创建新内容的技术,生成式AI未来将进一步发展,不断拓宽应用边界并将为数字化内容的制作方式带来变革。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生成式AI将成为一项普惠科技,大大提高内容创作的丰富度、创造性和生产效率。在未来三年,生成式AI将进一步市场化,形成更多样的商业模式和更完善的产业生态。生成式AI模型将在交互能力、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获得显著进展,辅助人类完成各种创造性工作。预计到2030年,AIGC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并且这项技术将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制造、材料科学、媒体、娱乐、汽车、能源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4.  元宇宙

近几年,元宇宙迅速全球。在国外,Facebook宣布业务布局转向元宇宙,公司改名为Meta,并打算将 VR 设备打造成人们通向元宇宙的入口;在国内,字节跳动以近百亿的价格收购了VR创业公司Pico,成为目前为止中国 VR 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案,素有"中国V谷"之称的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结合视频产业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元宇宙。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开启了探索元宇宙的步伐,机构也对元宇宙报以积极态度,Gartner预测,2026年25%的人每天将至少在元宇宙中工作、购物、学习、社交或娱乐1个小时;全球30%的企业机构将拥有元宇宙的产品和服务。

元宇宙,不光推动了VR设备的发展,还将给新一代计算、存储平台带来结构性的变化。元宇宙具备沉浸式、低延迟、随地、多元化的数据特征,将带动数据基础设施的重构,比如中国V谷马栏山为支撑包括元宇宙在内的创新应用,采用"公有云、驻地云、边缘云、私有云"混合架构,基于"数据不动、算力动"的设计理念,让算力可以随意地去计算各处的数据,提升了创作的效率。

总结: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基于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新型存储平台存好、管好、用好数据要素,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681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