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人力密集到自动化生产,我国制造产业的升级与变革正在进行中。

在迈向智能工厂的进程中,数据无疑是关键要素之一,是实现制造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和优化运营的关键驱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的价值要得到充分发挥,既需要上层的数据分析类应用,也离不开底层的数据基础设施。

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兴森科技专注于印刷电路板制造业务,正在打造多品种、小批量的快速柔性制造能力,成为智能工厂的典范。为了达成这一能力,兴森科技与浪潮信息合作,采用后者提供的数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为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奠定基础

1.jpg

兴森科技携手浪潮信息,打造智能工厂

提供个性化的快速制造服务

成立于1993年的兴森科技,是我国印刷电路板(PCB)行业的龙头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53亿元,为深交所上市公司。目前,兴森科技在我国的广州和宜兴、海外的英国和美国拥有生产基地。

在PCB业务方面,兴森科技为客户提供包括CAD设计、制造、SMT表面贴装和销售在内的一站式服务。随着传统PCB市场的增长放缓,兴森科技大力投入和拓展封装基板等业务,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

兴森科技确立的未来目标是PCB样板及多品种小批量领域建立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快速制造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面对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兴森科技提出了从兴森制造到兴森智造转型的战略,全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数据为驱动,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软硬结合的数字化改造。

兴森科技PCB事业部(广州)总经理杜子良表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目的是为业务服务,实现更快的交付、更高的良品率。目前,兴森科技的数字化转型初现成效,高端智能样板工厂在平均6天生产周期的基础上,实现了98%的准时交付率,良品率超97%,提升了经营效率。

数字化转型下的数据基础设施

能够取得这样的初步效果,得益于MES、SCADA、APS、EDS等数字化项目的成功实施。这些系统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也对数据管理有极高的要求,贯穿客户需求获取、研发、生产、制造的全流程,且一秒不能停、一比特不能丢,保障智能工厂的高效运行。

此前,兴森科技广州工厂的数据存储设备,已经过保多年,频繁出现I/O响应问题,无法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要,急需进行升级改造。对新的数据存储系统,兴森科技提出了稳定可靠、快速高效、统一管理的三大要求。

稳定可靠,就是要保证智能工厂核心业务24小时稳定运行,一旦中断会导致产线各项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快速高效,是要求存储平台具有高并发能力,支撑包括MES在内的数十个核心业务的高效、顺畅运行;统一管理,则是要求实现不同模块、系统间的数据互通、流动、共享,快速、准确提供数据,支持智能工厂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按照这一标准,经过对比多家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方案,最终兴森科技选择与浪潮信息合作,采用其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包括服务器、高端存储AS18000、中端存储AS5600等产品,承载起兴森科技智能工厂MES等核心业务,提升了工厂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能力,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

2.jpg

存储产品

为智能制造打造的数据解决方案

杜子良介绍说,选择浪潮信息的一个原因是双方"门当户对",两家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浪潮信息在整体解决方案上的优势——既有硬件、也有软件,既有存储、也有服务器,既能管理好结构化数据、也能管理正在日益增加的非结构化数据。

此次升级改造还充分考虑了硬件的利旧,对仍能使用的原有存储设备进行重新配置,由浪潮信息高端存储AS18000统一纳管,实现近百台虚拟主机的整体迁移。为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兴森科技采用多台浪潮中端存储AS5600产品构建双活方案,承载起MES等核心业务。

浪潮信息广东区董事长许正建介绍说,浪潮信息具有强大的产品定制化能力,能够针对智能制造行业的需求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也是浪潮信息长期服务互联网巨头,通过JDM模式积累的经验和能力。

根据兴森科技的业务需求,浪潮信息为其打造的方案具有优异性能、双活保障、灵活拓展的特点。

在性能方面,浪潮信息高端存储具有业界领先的性能,SPC-1国际性能测试中以2300万IOPS夺得全球第一;提出了热、温、冷、冰四级分层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根据不同访问频度,将数据均衡分配到SSD和HDD硬盘上,实现存储性能、容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在双活保障方面,浪潮存储采用全冗余架构、全模块化设计,主要部件无单点故障;采用无源背板,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支持在线硬件扩容,在线固件升级,在线系统保护;核心业务采用双活存储的功能,实现RTO≈0和RPO=0,保障兴森科技的核心业务数据零丢失、业务零中断。

在灵活扩展方面,可在不改变现有架构的情况下,平滑扩展存储容量,提升存储性能,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迈向智能工厂的未来之路

打造智能工厂,是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改造的必由之路。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要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若干智能制造先行区,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探索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智能转型升级路径。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副总经理刘希猛介绍说,在各行业加速数字化的进程中,制造行业处于增速更快的领先地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增长点。IDC数据显示,仅电子制造行业,每年的信息化市场规模就超过200亿元。而兴森科技作为龙头企业,可以为整个行业带来示范效应,其经验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同行。

目前,兴森科技广州PCB基地的数据存储设备已投入运行,浪潮信息高端存储和双活存储方案正在为其核心业务提供全天候守护。

随着AI质检等智能应用的普及,兴森科技的非结构化数据量在快速增长,未来引入分布式存储也已经在考虑当中。在最近的全国巡展广州站上,浪潮信息刚刚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分布式融合存储平台AS13000G7,智能制造就是该产品的四大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杜子良介绍说,与同行相比,兴森擅长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比如同行每个产线每天只会生产两三个不同型号的产品,而兴森科技则可能达到两三百个。这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他表示,兴森科技正在考虑利用AI算力,通过历史数据外加经验输入,训练出相应的AI模型,来为新产品生产事先做好配方和排产的安排,以最大限度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而AI计算,正是浪潮信息的长项,他期待与浪潮信息在这方面展开合作,进行智能制造的前沿探索。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迈向智能工厂的中国智造之路,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还有很多。这些新兴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都需要有高品质的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保障,毕竟数据是一切应用的核心要素。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31日,斯凯孚济南二期商用车轴承及自调心轴承生产基地投产启动仪式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圆满举行。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王辉、斯凯孚汽车事业部全球总裁David Johansson,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汽车事业部总裁储浩,山东省商务厅和济南市政府、济南高新区领导,以及行业客户、合作伙伴代表出席见证了此次仪式。

1.jpg

斯凯孚济南二期商用车轴承及自调心轴承生产基地投产启动仪式

“中国正在快速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响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号召,斯凯孚深耕中国步履不停,持续加深本地化全价值链布局。”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王辉表示:“济南基地是斯凯孚在中国部署的又一综合制造基地和技术中心,也是斯凯孚亚太区北方战略基地。随着二期项目正式投产,斯凯孚将继续贡献自身的先进轴承技术和制造经验,带动更多优质资源集聚济南,为商用车及工业客户创造价值,为促进当地新旧动能转换贡献力量。”

立足本土服务全球,升级产能助力产业发

开业仪式期间,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任广锋表示:“斯凯孚(济南)轴承与精密技术产品有限公司经过十二年的潜心发展,持续贡献高水平制造力量,成为中国和瑞典经贸合作的标杆和典范。斯凯孚济南基地二期项目顺利投产,必将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选代,为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济南高新区将始终以企为重、与企共进,为企业给予更大支持、提供更优服务、创造更好环境,与企业携手实现共赢发展,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斯凯孚自2010年起便扎根济南,一期项目于2012年正式投产,此后广泛服务于中国、亚洲乃至全球市场,成为了斯凯孚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之一。随着市场对于产品种类、供应能力的更高要求,斯凯孚于2021年投资建设了济南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2.jpg

斯凯孚济南生产基地全景图

二期项目不仅增加了服务商用车市场的二代免维护轮毂单元(THU2)产线,还新增了斯凯孚全球领先的百年核心产品自调心球面滚子轴承生产线,在提升商用车产能的同时,将济南基地的服务能力扩展至更广阔的工业市场,助力斯凯孚立足本土,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支持与服务。

3.jpg

斯凯孚产品图

战略伙伴再携手,共创共赢促发展

开业仪式当天,斯凯孚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斯凯孚将利用全球资源来支持重汽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双方也表示将在商用车产品及技术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商用车产业高性能、低能耗发展的新道路。

4.jpg

斯凯孚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重汽已与斯凯孚有十余年的良好合作基础,取得了诸多合作成果。斯凯孚不仅为中国重汽的电驱桥、变速箱及减速箱、发动机、新能源电机以及车桥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双方还携手进行了后桥二代产品的联合开发,并于2022年底将这一创新产品批量投放市场。斯凯孚一直致力于为商用车领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愿通过与中国重汽等商用车伙伴的的强强联合,加速新产品创新,助力商用车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造“未来工厂”,推动“中国智造”

济南基地也是斯凯孚在中国践行“智能”和“清洁”发展战略的最佳实践之一。自一期项目落成后,凭借应用前沿制造技术和管理方式,济南生产基地在高效高产运营的同时也履行着可持续发展承诺,先后获得济南市“绿色工厂”称号,及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LEED)金牌认证。在二期项目建设中,斯凯孚从智能制造、优化能源结构、实施系统性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将二期项目打造为斯凯孚“未来工厂”的标杆。

5.jpg

斯凯孚济南生产基地生产线

济南二期工程也是斯凯孚高效服务本地市场、持续深化在华布局的又一里程碑。作为一家进入中国110余年的企业,斯凯孚在中国的布局不仅限于生产基地,而是打造了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到采购和供应链的全价值链布局。本月,济南二期项目紧随斯凯孚常山二期项目落成投产,新昌三期项目与大连四期项目也在稳步建设中,预期将进一步提升斯凯孚在华的综合能力,更好地立足中国,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孚中国()www.skf.com 

孚集

孚是全球先的新解决方案供商,帮助各行各提高争力和可持性。斯孚通、更高效、更持久以及可修的品,帮助客提高旋转设备的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斯孚提供承、密封、滑管理、状态监测以及服等旋转轴相关品及解决方案。斯孚集成立于1907年,部位于瑞典哥特堡,在近130个国家有代表42,641名工,并在全球范立了17,000个经销网点。2022年,斯孚的年达到969.33亿瑞典克朗

孚中国

孚于1912年入中国市,自此便深度融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程中,服于汽路、航空、新能源、重工、机床、物流、医40余个行。在中国,斯围绕“智能”和“清洁”两大关键词,在生制造、技、市拓展、采及供应链行了全价值链的本地化布局。此外,斯线线下融合的一站式服体系 -- “斯家服务(SKF4U)”,提升客户创造价。目前,斯孚正演进为一家知、技和数据驱动的企 力求通不断新,助力中国客争力,共同业变革,实现可持续发

欲了解更多公司信息,请访问孚中国网站www.skf.com.cn,或关注斯凯孚中国SKF官方微信

www.skf.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金标创造全新移动观影体验

晕车现象一直是汽车行业渴望突破的一个难点,行业各方都在探索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光场屏获颁SGS全球首个车载显示低晕动金标认证证书。

该认证由SGS光学团队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因实验室张运红专家团队共同开发的低晕动认证方案。通过晕动指数来表征一个光学产品在车上使用可能会给人带来的晕动感受,是业界首个针对低晕动的功能性认证。

SGS中国互联与产品事业群总经理赵晖先生和华为光应用领域总裁黄志勇先生,共同解读金标认证背后的故事。

1.jpg

SGS中国互联与产品事业群总经理赵晖先生和华为光应用领域总裁黄志勇先生,共同解读金标认证背后的故事

华为开发光场屏产品的初衷是什么?

黄志勇:

大家知道,华为是光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在过去二十年,我们积累了包含光器件、光系统、光算法在内的多重根技术。我们在光传送和光接入两大光通信领域连续14年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如今,我们将把光技术延伸至汽车产业,开创了智能车载光这一全新的产业。去年我们推出了AR-HUD和智能车灯产品。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全新的车载显示类产品,我们称之为光场屏。

这是首款专为车内观影所打造的显示类产品。相比于现有的车载液晶屏或投影等产品,光场屏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具有40寸超大画幅,并且具有景深感,仿佛置身于私人影院;二是能显著降低晕车的不适感;三是缓解眼疲劳,减少近视风险。我们在与SGS的联合测评中,分别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测试印证了这一点。

SGS作为全球权威的测试认证机构,在光场屏的研发过程中,华为与SGS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合作?

黄志勇:

为了打造极致体验的产品,华为在光场屏的研发过程中,与SGS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我们与SGS的合作主要聚焦在人因研究领域。SGS开发了低晕动人因测评方案及认证标准,通过主观度量和客观脑电指标结合,交叉验证光场屏的防晕车效果。

SGS严格的测试中,华为光场屏取得了2.561分的优异成绩,成为首款获得SGS低晕动金标认证的车载显示类产品。

赵晖:

硬件选择决定产品性能底线,而人因工程则可帮助力提高产品性能的上限。 我们人因性能认证是携手中标院联合开发的,第一次把客观参数和人因体验相结合,将产品的实际性能和消费者的实际体验用分数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商家客观了解产品在消费者感受。

2.jpg

SGS实验室针对引发晕动症的核心指标进行测评

我们的测评认证包括了引发晕动症的核心指标,如:像距VID、人眼体验清晰度PPD、频闪、环境光对比度等数十项硬件指标;同时我们用专业的脑电分析仪,测试体现人体晕动指数的Delta脑电波幅值;晕动SSQ主观量表;晕动主观评级打分等人因度量方案 。最终以加权打分方式对显示类产品晕动程度进行评估。

这个金标认证,对于消费者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

赵晖:

SGS 金标认证 Performance Premium MarkSGS性能认证中最高级别的认证,是对产品性能综合维度的评估,行业内只有不到10%的顶尖品牌的突破性产品才能获颁金标证书。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车载显示认证的普及,为消费者在选择车载显示产品时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

3.jpg

SGS 金标认证 Performance Premium Mark是SGS性能认证中最高级别的认证,是对产品性能综合维度的评估,行业内只有不到10%的顶尖品牌的突破性产品才能获颁金标证书

在车载光这个新的产业上,SGS与华为有哪些新的合作机会?下一步的合作计划是什么?

赵总:

近几年,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先非汽车领域的企业加入这个跑道,芯片的、通讯的、软件的,包括华为我们也一直在多个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在此期间,SGS成长的脚步也没有停止过。近年来,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迅速发展,并越来越完整,汽车也被重新定义,软件和芯片成为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随着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的专业性和质量合规、和效率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SGS也在半导体、汽车互联网、5G等多个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凭借着SGS的全球化的布局及网络,助力中国芯片以及像华为这样的优秀的企业蓬勃发展,将更多中国汽车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黄志勇:

智能车载光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产业协同、标准不完善等困难。同时我们也看到,智能车载光产业已得到包括SGS在内的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同在产业平台建设、标准法规建立、应用创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华为将继续加强与SGS在车载光显、人因体验、眼健康显示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加速相关产业的标准化进程,牵引产业健康发展,实现共赢。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 是具有140多年历史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总部位于瑞士。全球公认的质量和诚信基准SGS拥有 97,000多名员工分布在全球2,650 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SGS连续八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2022全球最具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中名列排行榜52名,蝉联TIC(测试、检验与认证机构)行业榜首。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共同于1991年成立,现已在全国建成了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6,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品及鞋类玩具及婴幼儿用品家居及轻工产品 电子电气农产食品生命科学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石油化工矿产环境工业交通和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SGS检测认证和培训自助式24小时平台www.sgsonline.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0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为IFS客户提供业界领先的Rambus芯片IP使用权

  • 简化SoC设计,加快产品上市时间

  • 满足数据中心、边缘、5G、汽车和军事航空领域的先进应用需求

作为业界领先的芯片和半导体IP供应商,致力于使数据传输更快更安全,Rambu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RMBS今日宣布加入英特尔代工服务(IFS)加速器IP联盟。此举将使Rambus能够接触到英特尔的工艺路线图,以便为英特尔工艺和封装技术提供性能、功耗、面积和安全性经过优化的先进安全和接口IP解决方案。借助IFS联盟中的Rambus IP,客户可以为数据中心、边缘、5G、汽车和军事航空应用设计极为先进的SoC。

IFS生态系统发展业务副总裁Suk Lee表示:“作为我们IDM 2.0战略的一部分,IFS正在与Rambus等领先的IP公司合作,一起创建一个强大的芯片设计生态系统,帮助我们的共同客户为要求最苛刻的应用提供领先的半导体性能。作为首家开放系统代工厂,我们将依靠先进的工艺和封装技术、有弹性的供应链,与Rambus IP相结合,引领我们推动数字世界发展的解决方案。”

Rambus致力于提供一些具有世界领先性能的内存和互连接口IP以及业内最广泛的安全IP解决方案组合。Rambus的安全IP和配置解决方案每年为数十亿台设备提供安全保障。

Rambus首席运营官范贤志表示:“作为一家领先的著名IP方案商,Rambus为快速增长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应用等广大市场的客户提供服务。我们十分荣幸能够加入英特尔代工服务加速器IP联盟,并期待着为我们的共同客户提供打造最先进的SoC所需要的IP。”

更多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Rambus加入英特尔代工服务生态联盟的信息,敬请访问: rambus.com/partners/rambus-partner-program/

关注Rambus:

公司网址rambus.comRambus博客rambus.com/blogTwitter: @rambusincLinkedIn: www.linkedin.com/company/rambusFacebook: www.facebook.com/RambusIncWeChat ID: Rambus_China

关于Rambus

Rambus是一家业界领先的芯片和半导体IP提供商, 致力于使数据传输更快、更安全。作为高性能内存子系统研发先驱,凭借30多年先进的半导体研发经验,解决了数据密集型系统所面临的内存与数据处理之间的瓶颈。无论是云端,边缘,或手中的互联设备,这些实时且沉浸式的应用均依赖于数据的吞吐率和完整性。Rambus的产品和创新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和容量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以满足全球的数据需求并驱动着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rambus.com网站。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绿芯将于6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年国际嵌入式展会((embedded world China 2023),A088展位)展示其高可靠、高耐久性的固态硬盘和存储卡。绿芯的固态存储产品专注于高品质和长寿命周期,针对要求严苛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1.jpeg

绿芯拥有广泛的固态存储产品组合,其中包括NANDrive® 球栅阵列(BGA)固态硬盘(eMMC、PATA、SATA)、ArmourDrive® 可插拔式固态硬盘(SATA M.2、mSATA、SATA 2.5"、NVMe M.2)和存储卡(SD/microSD),以及高容量工业级固态硬盘(SATA2.5"、NVMe U.2)。这些产品拥有异常断电数据保护功能、超强的数据保持力和超高的耐久性。搭配绿芯专有的EnduroSLC®技术的固态硬盘支持高达30万擦写次数,非常适合工作在极端工作环境中的写密集型应用。
请移步绿芯半导体位于A088展位,技术人员将在现场解答绿芯的固态硬盘和存储卡(https://www.greenliant.com/products)如何满足工业、汽车和交通运输等应用对数据存储的严苛要求。
关于绿芯
基于超过30年的固态存储设计经验,绿芯致力于为嵌入式系统和企业级数据中心开发耐久、可靠和安全的存储解决方案。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并在北京、上海、厦门、台湾新竹和美国硅谷设有产品研发中心。https://www.greenliant.com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中端解决方案采用简约的测试设置,可将表征 5G 发射机功率放大器设计的速度提高 50%

  • 一体化平台提供调制失真分析,并通过单次设置完成对被测设备的全矢量校正

  • 定制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具有极高的测量准确度和极低的残余误差矢量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推出该公司首款中端矢量网络分析仪(VNA)产品——Keysight E5081A ENA-X。这款新产品不仅能快速实现准确的误差矢量幅度(EVM)测量,还能将表征 5G 元器件设计的速度提高50%

1.png

是德科技推出首款可实现快速、准确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中端网络分析仪

随着超低时延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开始采用更高的射频(RF)频率。为确保 5G 新空口(NR)发射机满足工作需求,射频工程师必须全面测试功率放大器(PA)等元器件的设计和性能。在真实条件下完成 PA 测量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并且需要使用多种仪器和测试设置。此外,要想获取精准的 EVM 测量值来证明 PA 符合 5G 标准,工程师需要用到高性能 VNA

全新 Keysight ENA-X 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为射频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具有集成调制失真分析能力的中端网络分析仪平台,通过单一测试设置在被测器件(DUT)平面上实现全矢量校正。凭借其独特的架构,ENA-X 能够通过单次连接实施多次测量,从而简化了测试设置,提高了可重复性,也加快了测试速度。

Keysight ENA-X 具有以下优点:

  • 一体化解决方案——集上变频器、接收机直接接入和调制失真分析软件于一身,能够在高达44 GHz 的大功率系统中表征采用了复杂调制方案的射频放大器的性能。

  • 简约的设置——通过一次连接,完成单个测试设置,只需一次校准即可将在 5G NR FR1 FR2 频段表征 5G 发射机 PA 特性的速度提高 50%

  • 准确、可重复的测试结果——新产品以是德科技深厚的计量专业知识为基础构建,采用了已获得专利的定制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能够实现极高的测量准确度和极低的残余 EVM,并且保证了测量的可重复性。

是德科技副总裁兼高频测量研发中心总经理 Joe Rickert 表示:全新中端 E5081A ENA-X VNA 解决方案搭载了此前仅用于最高性能 PNA 系列网络分析仪的调制失真分析软件,非常适合用于表征 5G 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特性。得益于其采用的定制 MMICENA-X 能够提供射频工程师所需的极高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和系统稳定性,而不会掩盖被测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是德科技将在 IMS 2023 展会上全方位展示 ENA-X 以及无线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产品。是德科技展台位于 835 展位。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5月28日,骁龙电竞先锋全民挑战赛S4赛季总决赛在苏州阳澄国际电竞馆落下帷幕。骁龙电竞先锋全民挑战赛集科技、电竞和潮玩于一体,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和游戏玩家欢聚一堂。期间,荣耀携年度最强旗舰荣耀Magic5系列作为官方赛事指定用机,以强劲底层优化能力全面激发手机性能,助力选手们热血逐梦。

1.jpg

自2022年骁龙电竞先锋赛中国赛(SPS China)宣布启动以来,已举办四个赛季的全民挑战赛和一个赛季的精英邀请赛,覆盖四个不同类型的主流手游项目,超8万名选手报名参加全民挑战赛,超15万粉丝和玩家现场观看了赛事。

2.jpg

除了精彩的比赛和Coser表演,赛事现场还设置了丰富的科技体验内容。观众可以亲自上手体验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荣耀Magic5系列手机。

3.jpg

在移动电竞项目中,芯片作为手机装备的"大脑",对游戏表现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荣耀Magic5系列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并采用LPDDR5X+UFS4.0高性能存储组合,全系配合超导六方晶石墨烯材质+VC液冷散热系统,以及自研GPU Turbo X和OS Turbo X技术,让玩家在不卡顿不掉帧的流畅操作下充分发挥个人技能,疾速破译,板窗交互更丝滑。

4.jpg

在比赛过程中,长时间的使用会给玩家用眼带来不少的压力。荣耀Magic5系列全系最高支持2160Hz高频PWM调光、硬件级莱茵TUV低蓝光认证、助眠显示、类自然光护眼等多项护眼能力,有效缓解选手们的用眼疲劳。

5.jpg

骁龙电竞先锋赛是由高通技术公司联合ESL Gaming联合打造的全球性综合移动电竞生态系统,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巡回赛。荣耀将携手骁龙电竞先锋赛不断走近手游玩家、数码科技爱好者和广泛的消费者,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前沿移动技术的魅力。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近“掌纹支付”冲上热搜,根据腾讯官方公布,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在设备上录入手掌纹样之后,即可用手掌进行支付。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用在北京大兴机场线,后续将会进入地铁、高铁、超市商场以及机场等诸多场景,掌纹识别将成为继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之后,又一支付与解锁方式。

1.png

图片来自于网络

掌纹怎么被识别?

从技术原理来看,掌纹识别的核心逻辑和人脸识别以及指纹识别一样,都是利用人体某方面的唯一性。人的面容无论看起来多么相似,但总会在结构上有细微差别。掌纹也是一样,人的掌纹是由万千纹线随机排列组合而成,这构成了掌纹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掌纹识别技术先利用图像传感器对手掌纹路进行采集,再根据算法进行图像的预处理,提取掌纹的特征,然后建立掌纹数据库。当用户在刷掌纹的时候,会将当下的掌纹与数据库的掌纹进行数据比对,从而实现精准识别。腾讯为了保证掌纹支付的足够安全,还添加了掌静脉识别,以达到安全性的双重保障。

2.png

从具体技术细节来看,构成掌纹识别产品的核心是AI算法和感知芯片。目前这两项技术在国内均已成熟。在AI算法上,国内的两大科技巨头早已布局,腾讯优图实验室在去年8月就联合合肥工大、上海交大等高校提出通过几何模型合成数据,来预训练掌纹识别模型,阿里的支付宝技术团队也在去年进行掌纹支付算法的研发。从结果来看,腾讯率先一步实现技术落地。

3.png

从感知芯片来看,无论是掌纹识别,还是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其所需的最核心传感器是CIS芯片,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在该领域布局多年。

所谓CIS全称为CMOS图像传感器,是一种将光学影像转换为电子信号的设备,简单理解为这款芯片通过拍照将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在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中,CIS芯片的核心作用就是给指纹、人脸或者掌纹进行“画像”,只不过针对不同的识别方式,画像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CIS芯片在生物特征识别中的作用

先说指纹识别,它的画像方式是2D的。以智能手机的光学指纹识别为例,用户指纹按压屏幕之后,会变成平面图形,然后用一颗卷帘式快门的CIS对图像进行拍照,再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处理识别。目前智能手机的光学指纹识别分辨率在5~8万左右,使用的过程中需要OLED屏幕光做补光以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人脸识别和掌纹识别则与指纹识别略有不同,由于这两者属于非接触式识别,为了保障识别的准确性,需要一些“黑科技”来达到最理想的识别效果。从芯片数量上来说,人脸和掌纹识别需要至少1~2CIS芯片,来获取人脸或手掌的3D信息,而从芯片的类别来看,卷帘式快门CIS很难满足高速、准确的识别要求,需要用到全局快门的CIS芯片。目前支付级别的人脸识别(支付宝、微信的刷脸)主要采用单颗130万像素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结构光的方案来使用的,可以获取高精度的人脸3D信息。

关于卷帘式快门与全局快门的区别需要进行简单介绍一下。这两者在工作原理上略有区别,卷帘式快门的工作原理是将画面分割成尺寸大小相同的条状,然后逐条曝光,逐条转为数字信号,这一类快门的很适合指纹识别这种2D应用场景。缺点是卷帘快门由于是逐条曝光所以容易产生畸变(业内也称之为“果冻效应”)。这一点在全局快门中则不存在。

全局快门的工作原理是将整个画面同时曝光,然后整个画面可以同时转换为数字信号,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曝光时间快,不需要人脸或者手掌短时间固定不动,所以很适合用在非接触式识别场景中。

4.png

卷帘快门(左)与全局快门(右)的曝光方式区别(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全局快门传感器也存在缺点,那就是其感光度一般比卷帘式的图像传感器低,需要在曝光时补光,不过已经有企业在芯片层面改进了这项科技,且这款芯片不是来自国外,而是国产图像传感器企业思特威的SC132GS。其技术原理是将全局曝光的CIS芯片从前照式升级到背照式工艺,即BSI+Global ShutterCMOS图像传感器,背照式工艺的高感光度能够很好的解决曝光量不足的问题,与结构光相结合后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人脸和掌纹识别领域,也是目前人脸/掌纹支付领域最主流的方案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背照式+全局快门图像传感器相关技术的首次亮相是在2019年的ISSCC旧金山国际电路峰会(俗称芯片界的奥林匹克)上,且正是由中国企业思特威推出并作为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开场论文现场发表的。

掌纹识别重塑产业格局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并被应用,势必会引起行业格局重塑。掌纹识别的出现,也会让整个生物特征识别市场的格局发生改变。考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否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有两个核心原则,第一条是足够安全,第二条则是足够便利。

安全性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底线,无论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还是如今的掌纹识别,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保证不被破解盗用,而便利性关乎用户的使用体验,使用不方便导致用户体验差,那么该技术则无法跨越鸿沟,进入早期大众市场,进一步无法达到规模优势,最终只会沦为小众市场。

首先从技术的安全性来看,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和人脸识别都已经达到了支付级,但人脸识别相对于其它两者来说有一个天然缺陷,人脸是天然暴露在外,隐匿性太低,因此很容易被盗取人脸信息,用户会有这一层担心,这也是腾讯此前大力推广人脸支付不成功转而研究掌纹支付的核心原因。

在便捷性上,指纹识别因为需要接触才能识别,所以稍逊一筹,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安卓手机,另一方面,指纹识别在流行病高发期间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人脸识别和掌纹识别这种非接触式识别会十分方便,但需要说明的是,人脸识别太过于迅捷,没有留给用户足够考虑的时间,笔者曾在支付宝人脸识别付款过程中,发现被默认开通蚂蚁花呗,但脸贴上去之时已悔之晚矣。

5.jpg

图片来自于网络

综合来看,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各自在便捷性与安全性存在不足,而掌纹识别则将这两者的长处集于一身,是一项十分有前景的技术。

在国内市场中,腾讯与阿里在力推掌纹支付,北京大兴机场已经开始使用,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城市跟随。另一方面,在超市、医疗行业这些to B市场中掌纹识别也能够发挥巨大空间,未来不排除这些系统会使用掌纹识别,或将旧有的识别产品替换为掌纹识别。在国外市场中,20228月亚马逊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65个全食超市中使用上了掌纹识别技术。

总结

无论是从技术的成熟度还是产业化的能力,抑或是巨头们的推广力度,掌纹识别技术都具有一个比较美好的未来,至于在掌纹识别这个产业链,谁能成为未来的霸主,则需要看各家的实力与布局了。

关于思特威(SmartSens Technology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artSens Technology(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自身性能优势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思特威将秉持“以前沿智能成像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持续推动前沿成像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助推未来智能影像技术的深化发展。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martsenstech.com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专门构建的数据湖帮助客户及合作伙伴更全面地了解其公司安全状况、更快地采取行动,加强对工作负载、应用程序和数据的保护

○  超过55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已实现与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集成

今天,亚马逊云科技宣布Amazon Security Lake正式可用,该服务可以自动将企业在亚马逊云科技上、SaaS 服务上、本地数据中心和其他云端的安全数据集中到专门构建的数据湖中,方便客户针对安全数据做出快速行动,并简化混合云及多云环境中的安全数据管理。Amazon Security Lake 可将传入的安全数据加以转换,使之符合开放网络安全架构框架要求的格式 (Open Cybersecurity Schema Framework,OCSF),可以让安全团队更轻松地自动收集、组合和分析来自亚马逊云科技、安全合作伙伴和分析服务提供商等80多个来源的安全数据。Amazon Security Lake 是亚马逊云科技广泛的云安全服务的一部分,这些服务基于亚马逊云科技安全的基础设施进行构建。亚马逊云科技始终致力于帮助客户提升他们在云中的安全,不但获得全球数百万客的信任,包括对安全高度敏感的客户,并得到广泛的安全合作伙伴社区的支持。Amazon Security Lake 聚合并优化了大量不同的日志和事件数据,可以实现更快的威胁检测、调查和事件响应,使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潜在问题,同时继续使用他们熟悉的分析工具。欲即刻使用 Amazon Security Lake,请访问 https://aws.amazon.com/security-lake 。

 "安全一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其设计为能够满足对安全最敏感的组织机构的需求,"亚马逊云科技安全服务副总裁 Jon Ramsey 表示。"我们也知道客户需要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来扩展云优势,并确保他们端到端的安全。通过 Amazon Security Lake 提供80多个来源的数据,企业安全团队能够更好地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以及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保护其关键工作负载、应用程序和数据,这对推动企业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客户希望能够主动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威胁和漏洞。为此,大多数公司依赖于不同来源的日志和事件数据,例如,应用程序、防火墙和身份识别系统等等,这些数据源运行在云中或企业本地,各自使用着独特的、互不兼容的数据格式。为了获得与安全相关的洞察,例如发现未经授权的外部数据传输或员工设备上安装的恶意软件,企业必须将安全数据聚合并且规范化为统一的格式。数据格式一致之后,客户就可以分析并了解当前的漏洞级别,然后对威胁进行关联和监测,提高数据的可观察性。客户通常会使用不同的安全解决方案来应对特定的用例,如事件响应和安全分析等。因为每个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数据存储和格式,这意味着客户要多次复制和处理相同的数据。运行多个安全解决方案的成本高昂,并且会降低安全团队检测和响应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加时间。当客户监测新的用户、工具和数据源时,安全团队还必须管理一组复杂的数据访问规则和安全策略,跟踪数据使用情况,同时确保员工仍然可以获得工作所需的信息。一些安全团队会在数据湖中为他们的所有安全数据创建中央存储库,但构建这些系统需要专门的技能,因为来自不同来源的大量数据有可能达到 PB 级,整 个构建可能要花费长达数月的时间。

 Amazon Security Lake 是一个专门构建的安全数据湖,让客户能够聚合、规范化和存储数据,从而更快地响应安全事件,简化合规监测和报告,并在跨混合及多云环境中统一安全数据管理。该服务使用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 和 Amazon Lake Formation 构建安全数据湖,客户可在其亚马逊云科技账户中自动配置安全数据湖的基础设施,客户拥有自己的数据并具有完整的控制权。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Marketplace提供数千个安全解决方案,可帮助客户实现端到端的安全。客户可以从广泛的已集成好的服务和合作伙伴解决方案的组合中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还可以基于与客户相匹配的安全级别进行定制化、自动化和扩展。客户只需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就可以轻松创建一个数据湖,收集来自 Amazon VPC Flow Logs、Amazon CloudTrail,第三方来源如 Splunk、CrowdStrike、Datadog、Cribl 等,以及客户自己的安全数据。Amazon Security Lake 中的所有安全数据都符合OCSF架构的标准,单一、统一的视图让客户进行安全调查变得更简单。客户可以使用他们熟悉的安全和分析工具,包括 Amazon AthenaAmazon OpenSearch Service 和 Amazon SageMaker,以及领先的第三方解决方案,快速、轻松地获取广泛的数据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Amazon Security Lake目前在美国东部(俄亥俄州)、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新加坡)、亚太地区(悉尼)、亚太地区(东京)、欧洲(法兰克福)、欧洲(爱尔兰)、欧洲(伦敦)和南美洲(圣保罗)正式可用,在其他亚马逊云科技区域也将很快推出。

作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导者,CrowdStrike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云原生平台之一,来保护企业风险的关键——端点、云工作负载、身份和数据。 "阻止违规行为需要企业打破安全和技术堆栈中存在的孤岛,"CrowdStrike 首席商务官 Daniel Bernard 表示。"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将 CrowdStrike Falcon 与其他安全数据进行关联。作为 OCSF 成员以及亚马逊云科技的长期合作伙伴,我们能够通过 CrowdStrike Falcon 平台丰富了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数据监测。这对威胁事件提供了卓越的可见性和保护,让安全团队可以在各自的安全解决方案中使用这些信息。"

Splunk 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专注于网络安全和可观察性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的数字世界。"Splunk 很荣幸成为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合作伙伴,以及 OCSF 项目指导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这个项目致力于为网络安全社区建立了一个开放的数据规范化架构," Splunk 高级副总裁兼安全总经理 Mike Horn 表示。"Splunk 和 Amazon Security Lake 的集成,让客户能够以 OCSF 统一的格式存储数据。这一集成不仅增强了他们对其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数据的数据威胁检测和调查的能力,还确保了数据驻留和监管要求的合规性。"

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的业务部门之一,在全球各通过不同的公司开展涵盖银行、租赁、保险和服务、移动出行等不同领域的业务。"Amazon Security Lake 让我们轻松地将所有与安全相关的日志和发现数据集中到一个数据湖中,为我们提供全局视图," 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亚马逊云科技托管平台服务主管 Crispin Weißfuß 表示。"这让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各种安全事件的监控,并加强对工作负载、应用程序和数据的保护。"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自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 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1个地理区域的99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以色列、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4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