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与上海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圣电子)成功举办"SGS授予芯圣电子AEC-Q100认证证书"颁证仪式。SGS中国半导体及可靠性事业部高级经理徐创鸽、芯圣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兵等双方重要嘉宾出席本次仪式。

1.jpg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变革,集成电路(IC)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芯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也日益严格。而AEC-Q100,一种基于失效机理的集成电路应力测试鉴定标准,正是由AEC(汽车电子组件委员会)委员会制定并广泛应用于车用IC芯片的综合可靠性测试认证标准。作为行业内的黄金标准,AEC-Q100对于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对于进入这个市场的芯片制造商来说,无疑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龙门"。只有通过了这个标准的认证,芯片产品才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从而保证汽车在各种环境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芯圣电子作为一家专业从事MCU+及MCU周边芯片的研发和销售的技术型企业,其增强型MCU具有高抗扰性、超低功耗、全映射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控医疗等行业。凭借触摸行业10年的经验积累,芯圣电子车载触控集成SOC(HC8AT3541)可以解决车内、车外大部分ECU应用场景;车载大电流LDO(HCP2019)拥有高温高压、抗静电等独特技术优势,可满足车载MCU绝大部分使用场景。此次SGS与芯圣电子合作,协助HCP2019型号的LDO产品以及HC8AT3541型号的MCU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需求的多项测试,顺利获得了AEC-Q100认证证书。

在这过程中,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设备,为芯圣电子提供了ATE调试、三温测试服务等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流程指导到实际测试双方保持高效沟通,保证了测试进度。通过双方的努力,SGS助力芯圣电子获得AEC-Q100认证,不仅充分验证了芯圣电子两款产品的高安全性及高可靠性,也为芯圣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并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未来,SGS与芯圣电子将保持合作,继续为芯圣电子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帮助芯圣电子在汽车电子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SGS布局汽车电子产品领域检测认证多年,现已加入AEC-Q100、Q101、Q102、Q103、Q104、Q200分会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凭借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设备和优质的服务,SGS半导体及可靠性实验室现已成为国内专业的测试实验室并得到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及众多客户的认可。实验室拥有涵盖环境可靠性测试和失效分析类测试所需的行内知名品牌设备,可为企业提供各类测试服务。SGS半导体及可靠性实验室可完成MIL/GJB/IEC/AEC/JEDEC/IPC等各类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国家及行业的测试标准,涵盖并满足各类产品测试需求。同时SGS还致力于为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及高端产品提供量身定制的测试方案、技术支持及各类培训服务,为企业产品顺利进驻国内外市场提供高效支持。

上海芯圣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业从事MCU及MCU周边芯片的研发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性价比的芯片产品、应用开发工具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MCU及MCU周边芯片通用性强,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慧家电、智能照明、安防消防、工控医疗、汽车电子、IOT物联、通讯和PC等行业,为众多知名终端品牌提供专业的芯片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SGS(官微:SGS官方/SGS质慧生活

SGS是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被誉为可持续发展、质量和诚信的基准,服务覆盖互联与产品、营养与健康、工业与环境、自然资源、知识与管理、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板块。在全球拥有98,000多名专业员工分布在2,650多个分支机构和实验室。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通标)由SGS集团和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系统的中国标准科技集团合资成立于1991年,已建成90个分支机构和200多间实验室,拥有16,000多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在中国,SGS的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农产食品、消费品、矿产、石化、工业、能源、汽车、环境、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为各行业提供全方位测试、检验、认证、培训和校准等质量解决方案。

了解服务详细内容,敬请联络: Jessica.yu@sg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在第十一届全球电信大奖(Global Telecoms Awards 简称GLOTEL Awards)颁奖典礼上,华为携手印度尼西亚Indosat Ooredoo Hutchinson(简称印尼IOH)荣获数字化转型驱动奖(Driv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携手中国移动荣获卓越电信奖(Telecoms Excellence)。Glotel由 Informa旗下电信行业媒体Telecoms.com主办,旨在表彰当今为通信产业发展与转型做出卓越贡献并持续创新的公司。华为与印尼IOH以及中国移动获得两项数字化转型领域大奖以及卓越电信奖,是行业对华为与全球电信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获得的创新及商业成果的高度认可。

1.jpg

华为携手印尼IOH荣获数字化转型驱动奖(Driv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2.jpg

华为携手中国移动荣获卓越电信奖(Telecoms Excellence)

随着5.5G和AI大模型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智化转型成为全球运营商的战略。华为与运营商在数智化转型领域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持续坚持将体验提升、提质增效、创新增收作为转型目标,运营商沿着不同转型路径,选择价值场景,取得了显著成果,印尼IOH和中国移动为全球运营商数智化转型提供最佳实践参考。

IOH与华为合作并探索的数字化运营运维转型,坚持基于人员、平台、流程及标准的3P+1C(People, Platform, Process, Criteria)转型理念,与华为合作包括智能运维、网络优化、体验管理的“全家桶”数智化方案,提升了网络稳定和客户体验。同时,IOH实践了运营成熟度评估,驱动从业务到技术多个场景的自动化和闭环,如融合数据驱动决策、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辅助等,助力NOC(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网络运营运维中心)故障单下降33%,客户投诉单下降64%;网络流量增长8.4%,APP体验大幅改善。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入运用和发展,数智化转型中,云原生技术背景下的DevOps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移动通过建设磐舟DevSecOps平台推动云原生演进和DevOps转型。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和华为BSS项目,基于该平台深度开展DevOps实践,构筑了敏捷开发、CICD流水线、灰度发布和AI(AIOps)智能运维等交付能力,成功助力江苏移动实现云原生架构、数字化交付和智能运维的全面转型,从而使得需求交付周期提升50%,系统进程故障自愈率达到90%,问题解决周期改善49%。

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于运营商的数字化运营运维转型发展。

来源:华为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企业正在加快推行 AI 技术,并开始构建采用生成式 AI 的最佳实践,NVIDIA AI 专家预测,各行各业都将因此而快速转型

1.jpg

今年的《韦氏企业词典》(Merriam-Webster: Enterprises)年度词汇候选者颇多。随着整个行业都聚焦于变革性的新技术,继 “生成式 AI” 和 “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rmer” 之后,又出现了 “大语言模型(LLM)”、“检索增强生成(RAG)” 等词汇。

生成式 AI 从年初开始崭露头角,到年末已经引起了轰动。许多企业正在竞相依靠 AI 提取文本、语音和视频的能力,生成能够彻底改变生产力、创新和创造力的新内容。

企业纷纷顺势而为。麦肯锡表示,像 OpenAI 的 ChatGPT 这样的深度学习算法在经过企业数据的进一步训练后,每年可在 63 个业务用例中创造相当于 2.6 万亿至 4.4 万亿美元的价值。

然而,管理海量内部数据往往被认为是扩大 AI 规模的最大障碍。NVIDIA 的 AI 专家预测,企业在 2024 年的工作重点将是“广交良友”,即与云服务提供商、数据存储和分析公司以及其他擅长高效处理、微调和部署大数据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这一切都将围绕大语言模型展开。NVIDIA 专家表示,LLM 研究的进展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业和企业应用中。RAG、自主智能体和多模态交互等 AI 功能将变得更易于获取,并且几乎可以通过任何平台轻松部署。

以下是 NVIDIA 专家对未来 2024 年的展望:

2.jpg

MANUVIR DAS

NVIDIA 企业计算副总裁

不存在一款万能的应用:企业正在接受定制化。任何企业都不会只有一到两个生成式 AI 应用,许多企业将拥有数百个定制化应用,这些应用使用的是适用于业务各个部分的专有数据。

在投入到生产中后,这些定制 LLM 将使用 RAG 功能连接数据源与生成式 AI 模型,从而作出更加准确、明智的回答。Amdocs、Dropbox、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SAP、ServiceNow 和 Snowflake 等头部企业已经在使用 RAG 和 LLM 构建新的生成式 AI 服务。

开源软件引领潮流:借助开源预训练模型,企业将把能够解决特定领域挑战的生成式 AI 应用纳入其运营战略中。

如果企业能够将这些领先的模型与私有或实时数据相结合,就能加速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力和成本效益。AI 计算和软件将可以在几乎任何平台上使用,无论是云计算和 AI 模型代工服务,还是数据中心、边缘和桌面。

现成的AI 和微服务:生成式 AI 推动了应用编程接口(API)端点的采用,使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构建复杂的应用。

随着开发者将在 2024 年使用 RAG 等 AI 微服务定制成品 AI 模型,软件开发工具套件和 API 将更上一层楼。这将帮助企业运用能够获取最新业务信息的智能助手和摘要工具,充分挖掘出 AI 驱动的生产潜力。

开发者可以将这些 API 端点直接嵌入其应用,而且无需再为维护支撑这些模型和框架所需的基础设施而操心。终端用户也能体验到更加直观、反应更迅速且更符合其需求的定制应用。

3.png

IAN BUCK

NVIDIA 高性能计算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业务副总裁

宝藏技术的国家应用: AI 将成为新时代的“太空竞赛”,每个国家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卓越中心,以推动研究和科学的重大进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

只需要几百个节点的加速计算,就能快速建立起高效率、高性能的百亿亿次级 AI 超级计算机。由政府出资建造的生成式 AI 卓越中心,将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建立更强大的大学项目来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

量子飞跃:企业领导者将在两大关键驱动力之下发起量子计算研究计划:一是使用传统 AI 超级计算机模拟量子处理器的能力;二是混合经典-量子计算统一开放式开发平台的可用性。这使开发者能够使用标准编程语言构建量子算法,无须掌握需要定制的专业知识。

量子计算方面的探索曾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非主流的小领域。但随着企业与学术界和实验室共同推进材料科学、医药研究、亚原子物理和物流领域的快速发展,量子计算探索将成为主流。

4.jpg

KARI BRISKI

NVIDIA AI 软件业务副总裁

RAG变成财富:企业将在 2024 年大力采用检索增强生成(RAG)AI 框架,围绕此的讨论也会跟多。

模型有时会因为无法获得与指定用例相关的足够准确信息而作出这种不准确或无意义的回答。

随着企业训练用于构建生成式 AI 应用和服务的 LLM,越来越多的人将 RAG 视为一种能够避免作出不准确或无意义回答的方法。

通过语义检索,企业将使用开源基础模型打通自己的数据,这样用户就能够从索引中检索到相关数据,然后在运行时将这些数据传递给模型。

企业可以使用更少的资源,为医疗、金融、零售和制造等行业创造出更准确的生成式 AI 应用。终端用户有望看到更加精进、更加符合上下文的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和个性化内容推荐系统,这将使他们能够自然、直观地与数据进行对话。

多模态大显身手基于文本的生成式 AI 将成为过去式。尽管生成式 AI 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预计许多行业都将采用多模态 LLM,使消费者能够结合文本、语音和图像,对有关表格、图表或示意图的查询作出更加符合语境的回答。

Meta、OpenAI 等公司将通过加强对感官的支持来推动多模态生成式 AI 的发展,进而促进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企业将不仅能够理解文本格式的数据,还能够理解 PDF、图表、幻灯片等格式的数据。

5.jpg

NIKKI POPE

NVIDIA AI 和法律伦理主管

AI 安全将成为核心议题:头部 AI 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加快稳健且安全的 AI 系统的研发速度。预计各个行业将采用新的标准化安全协议和最佳实践来保障生成式 AI 模型的一致且高度安全性。

企业将更加关注 AI 系统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并将使用新的工具和方法阐释复杂 AI 模型的决策过程。由于整个生成式 AI 生态系统都会将安全问题作为核心,预计 AI 技术将变得更加可靠、可信且符合人类的价值观。

6.jpg

RICHARD KERRIS

NVIDIA 开发者关系副总裁,媒体和娱乐业务主管

开发普及化:不久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开发者。以前的开发者必须掌握并熟练使用特定的开发语言才能开发应用或服务。随着计算基础设施越来越多地在软件开发语言上训练,任何人都将能够提示机器创建应用、服务、设备支持等。

企业将继续雇用开发人员构建和训练 AI 模型及其他专业应用,同时其他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士也都将获得更多构建定制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在文本输入或语音提示的帮助下,他们与计算机的交互将变得像口述指令一样简单。

电影和音乐将迎来新的时代:正如 Fab Four “新创作”的 AI 增强歌曲引发了新一波的披头士热潮一样,第一部长篇生成式 AI 电影的诞生也将在电影业掀起轩然大波。

比如,电影制片人在使用 35 毫米胶片摄影机拍摄后,可以通过生成式 AI 技术,将所拍摄的内容快速转换成 70 毫米格式。这将降低制作 IMAX 电影所需的巨额成本,并让更多导演参与其中。

创作者将使用文字、图像或视频来提示计算机把精美的图像和视频转化成新类型和新形式的娱乐内容。一些专业人士担心这会抢了他们的“饭碗”,但由于生成式 AI 能够通过特定任务的训练而日益完善,这些问题也会逐渐消失,反而使专业人士有时间去处理其他任务,并为他们提供界面对艺术家友好的新工具。

7.jpg

KIMBERLY POWELL

NVIDIA 医疗业务副总裁

AI 手术助手外科医生在手术室内外使用语音增强其所见所闻的时代已经到来。

通过将器械、影像、机器人技术和实时患者数据与 AI 相结合,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好的培训,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甚至在远程手术过程中给出实时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安全性。目前每年有 1.5 亿台手术无法开展,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而 AI 手术将有助于缩小这一缺口。(数据原出处

生成式 AI 打造新型药物研发工厂: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流程正在兴起。生成式 AI 分子生成、特性预测和复杂建模将推动智能实验室的运转速度,缩短研发周期并提高临床可行候选药物的质量。

这些 AI 药物研发工厂使用全基因组、原子分辨率仪器和能够全天候运行的机器人实验室自动化技术来建立海量医疗数据集。计算机将实现有史以来首次在庞大而复杂的数据集中学习规律和关系,并且生成、预测和模拟复杂的生物关系,而这些关系之前只能通过耗时的实验观察和人工合成才能发现。

8.jpg

CHARLIE BOYLE

NVIDIA DGX系统副总裁

企业将定制 LLM 迁移到云端:企业在 2023 年认识到从头开始构建 LLM 并非易事。他们往往会因为需要投资于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而对这条路望而却步,而且他们还很难确定如何以及何时该优先开展公司的其他举措。

云服务提供商、主机托管提供商、以及其他提供企业数据处理服务的公司将通过全栈 AI 超级计算和软件来帮助企业。这将使各行各业的企业能够更轻松地定制和部署预训练模型。

在企业数据湖中挖掘 LLM 这座金矿目前并不缺少关于普通企业信息存储量的统计数据,大型企业存储的信息量可能高达数百 PB。但许多公司都表示自己只挖掘了不到一半的信息来获取可执行的洞察。(数据原出处

2024 年,企业将开始借助生成式 AI,将那些未被利用的数据用于构建和定制 LLM。借助 AI 加持的超级计算,企业将开始挖掘自身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聊天、视频和代码等,从而将其生成式 AI 开发工作扩展到训练多模态模型。这一巨大的进步超越了挖掘表格和其他结构化数据的能力,将使企业能够针对问题提供更加具体的答案,并发现新的机遇,包括帮助检测医学扫描图像中的异常情况,发现零售业的新兴趋势,以及提高运营安全等。

9.jpg

AZITA MARTIN

NVIDIA 零售、消费品包装和快餐店业务副总裁

生成式 AI 购物顾问:零售商既要为顾客提供其想要的产品,又要提供符合其个人需求和偏好的高质量、人性化全渠道购物体验。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零售商正准备引进先进的生成式 AI 购物顾问,这些顾问将接受有关零售商品牌、产品和客户数据的细致培训,以便能够提供符合品牌的向导式个性化购物过程并像人类助手那样细致入微。这一创新的方法将帮助品牌脱颖而出,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提高顾客忠诚度。

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全球零售商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报告,自疫情后零售业盗窃案的数量激增以来,零售商遭遇的此类事件猛增了26.5%

为了提高顾客和员工在店内的安全,零售商将开始使用计算机视觉和实体安全信息管理软件采集并关联来自不同安全系统的事件。这将使 AI 能够检测出异常行为,比如大规模抢夺货架上的物品等。它还将帮助零售商主动打击犯罪活动,维护购物环境的安全。

10.png

REV LEBAREDIAN

NVIDIA Omniverse 和仿真技术副总裁

工业数字化拥抱生成式AI工业数字化与生成式 AI 的融合有望促进工业转型。

生成式 AI 将使几何、光、物理、物质和行为等物理学的各个方面转化成数字数据变得更加容易。物理学数字化的普及将加速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其设计、优化、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效率并使其能够更加轻松地创建用于训练新一代 AI 的虚拟训练场和合成数据。这些 AI 将在自主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物理领域进行交互和运行。

3D 互通性跃升: 首次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数据互通。

全球制造、产品设计、零售、电子商务和机器人行业最有影响力的软件与从业公司正在加入新成立的 OpenUSD 联盟OpenUSD 是一种 3D 工具和数据之间的通用语言,它将打破数据孤岛,使工业企业中的各个数据湖、工具系统和专业团队能够比以往更加轻松、快速地开展协作,从而加快繁琐人工工业流程的数字化进程。

11.png

吴新宙

NVIDIA 副总裁兼汽车业务总经理

实现整个汽车生产生命周期的现代化:汽车行业将进一步采用生成式 AI 来提供符合物理学的逼真效果图,在准确展示汽车内部与外部的同时,加快设计评审的速度、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在其智能工厂中采用这项技术,通过连接设计与工程工具来构建生产设施的数字孪生。此举能够在不关停工厂产线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实现运营的精简化。

生成式 AI 将使消费者的研究和购买变得更具互动性。无论是汽车配置器和 3D 可视化,还是增强现实演示和虚拟试驾,都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引人入胜和愉快的购物体验。

行驶安全无小事:除了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外,生成式 AI 还将推进自动驾驶汽车(AV)开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包括将记录的传感器数据转化为全交互式 3D 模拟。在将自动驾驶汽车部署到现实世界前,可以使用这些数字孪生环境以及合成数据生成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安全地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测试和验证。

生成式 AI 基础模型还将帮助车辆的 AI 系统提供全新的个性化用户体验、功能以及车内外的安全措施。

驾驶将变得更加安全、智能和愉悦。

12.png

BOB PETTE

NVIDIA 企业平台副总裁

使用生成式AI 创建新事物:通过生成式 AI,企业只需要与大语言模型进行对话就可以完成汽车的设计,或者使用新的技术和设计原则来从无到有创建新的城市。

建筑、工程、施工和运营(AECO)行业正在围绕生成式 AI 构建未来。AECO 和制造业的数百家生成式 AI 初创公司与客户将专注于为几乎所有用例创建解决方案,包括设计优化、市场洞见、施工管理和物理预测等。AI 将加速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并实现全新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开发者和企业尤其关注点云数据分析,该技术能够使用激光雷达生成具有精确细节的建筑和自然环境示意图。借助由生成式 AI 加速的工作流,这项技术将实现高保真的洞察和分析。

13.jpg

GILAD SHAINER

NVIDIA 网络业务高级副总裁

AI 飞速增长,连接需求激增:企业正在使用 GPU 和基于 GPU 的系统获得加速计算所需要的网络带宽,网络效率和性能也将再度成为其关注的焦点。

万亿参数的 LLM 将需要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想要快速推行生成式 AI 应用的企业将需要投资于加速网络技术或者选择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云服务提供商。实现最佳连接的关键在于将其融入到加入了新一代软硬件的全栈系统中。

网络将成为设计数据中心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将认识到数据中心不必千篇一律。为数据中心选择合适网络的第一步是确定数据中心的用途。传统数据中心的带宽有限,而能够运行大型 AI 工作负载的数据中心需要成千上万个 GPU,而且这些 GPU 在运行时必须保证高度确定且较低的尾部延迟。

网络在大规模满负荷情况下的运行能力是确定性能的最佳指标。未来的企业数据中心需要通过独立的管理网络(又称南北向网络)和 AI 网络(又称东西向网络)连接。其中的 AI 网络包含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AI 和超大规模云基础设施的网内计算。

14.jpg

DAVID REBER JR.

NVIDIA 首席安全官

明确使安全模式能够适应AI企业正在如火如荼地从以应用为中心的安全模式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模式。数据是 LLM 的基础供应链,同时也是生成式 AI 的未来。企业现在才刚刚看到这个问题大规模地显现,他们需要重新评估人员、流程和技术,重新定义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C)。整个行业将重新定义信任的方法并明确透明度的含义。

新一代网络工具将应运而生。AI 的安全开发生命周期将由新的市场领导者来定义工具和使命,以完成从命令行界面到人类语言界面的过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开源 LLM(如 Meta 的 Llama 2)加速生成式 AI 的输出结果,这一需求将变得尤为重要。

使用AI 提升安全性:将 AI 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将能够检测出从未被发现的威胁。目前,全球只有一小部分数据被用于网络防御。与此同时,攻击者仍在不断利用每一个错误配置。

 企业将通过实验认识到 AI 在发现突发威胁和风险方面的潜力。网络助手将帮助企业用户应对网络钓鱼和配置问题。为了使这项技术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解决工作和个人生活交汇处固有的隐私问题,以便能够在以数据为中心的环境中实现集体防御。

除了实现技术的全民化之外,AI 也将在威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造就新一代的网络防御者。一旦明确任何一种威胁,企业将使用 AI 生成海量数据,并使用这些数据训练下游检测器以防御并检测此类威胁。

15.png

RONNIE VASISHTA

NVIDIA 电信高级副总裁

RAN 既是目标,也是起点:预计对 5G 投资案例将展开大规模重新评估。

 经过五年的发展,5G 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容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收入增长却很缓慢,而且大部分专有且灵活性欠佳的基础设施的成本也在上升。同时,5G RAN 的利用率仍止步于 40% 以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现有频谱上,积极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发掘可商业化的新应用。电信行业还将重新考量资本支出结构,更加关注以通用组件构建的灵活高利用率的基础设施此外,由于企业正在使用 AI 工具来提高性能和效率以降低成本,所以预计运营费用将全面降低。这些举措的成效将决定运营商对 6G 技术的投资力度。

从聊天机器人到网络管理:为提升客户服务和支持力度,电信公司已将生成式 AI 应用于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在新的一年里,他们将进一步在网络规划和优化、故障和欺诈检测、预测分析和维护、网络安全运营以及能源优化等领域加强生成式 AI 的使用,实现运营方面的改进。

鉴于生成式 AI 的普及度和战略性,建立新型 AI 工厂基础设施来推动其发展也将成为当务之急。越来越多的电信公司将建立供内部使用的 AI 工厂,并以平台即服务的形式,将这些工厂提供给开发人员。这类基础设施将能够支持作为额外租户的 RAN。

16.jpg

MALCOLM DEMAYO

NVIDIA 金融服务副总裁

金融服务,AI 至上:随着 AI 的飞速发展,金融服务公司将会把算力用在数据上,而不是用数据来提高算力。

金融服务公司需要在保持技术发展速度,降低集中风险的同时保持敏捷性,所以需要做出战略转变,即采用将本地基础设施与云计算混用这样具有高度可扩展性的方式。能够处理好最关键工作负载(包括 AI 驱动的客服助手、欺诈检测、风险管理等)的金融服务公司将获得领先优势。

17.jpg

MARC SPIELER

NVIDIA 能源高级总监

物理机器学习加速仿真模拟:能源公司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物理机器学习加速仿真模拟、优化工业流程并增强决策能力。

物理机器学习将传统的物理模型与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是快速、准确模拟复杂物理现象的强大帮手。例如在能源勘探和生产中,物理机器学习可以快速建立地下地质模型,帮助确定潜在的勘探地点,评估运营和环境风险。

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物理机器学习将在预测性维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能源公司能够预见设备故障并提前安排维护,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成本。随着算力和可用数据的不断增加,物理机器学习将深入改变能源公司处理模拟和建模任务的方式,推动更高效和可持续的能源生产

LLM —— 提升运营成果的高招:结合物理机器学习,LLM 将能够分析能源设备的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传感器输入数据,从而预测潜在故障和维护需求。这种具有前瞻性的方法将减少意外停机时间,延长风力涡轮机、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LLM 还有助于优化维护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维修和检查工作的高效率。最后,将 LLM 应用于预测性维护将为能源公司节省成本,帮助其更加稳定地为用户供应能源。

18.png

DEEPU TALLA

NVIDIA 嵌入式和边缘计算副总裁

机器人开发者的兴起:LLM 将为机器人工程师的工作带来迅速的改观。生成式 AI 将为机器人开发代码并创建新的模拟环境以测试和训练它们。

LLM 将自动创建 3D 场景、构建环境并根据输入的数据生成资产,从而加快模拟开发速度。生成的模拟资产将成为合成数据生成、机器人技能训练和机器人应用测试等工作流的关键。

除了帮助机器人开发者外,LLM 背后的引擎 —— Transformer AI 模型将使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环境,并更有效地在这些环境中执行各种技能。

为了扩大机器人产业的规模,机器人必须变得更加通用。也就是说,它们需要能够更快掌握技能或将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中。在模拟中训练和测试的生成式 AI 模型将成为使机器人变得更加强大、灵活且易用的关键。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4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凭借NVIDIA DGX BasePOD认证扩展企业AI解决方案,Pure Storage提供简捷而高效的AI就绪型存储基础设施

专为多云环境提供先进数据存储技术及服务的全球 IT 先锋Pure Storage® (NYSE: PSTG) 今日宣布进一步增强其产品组合,支持人工智能(AI)应用案例,在全球AI布局中继续保持强盛的客户增长势头。作为首批获得NVIDIA DGX BasePOD认证的企业数据存储供应商之一,Pure Storage目前与思科共同推出了面向AI的全新FlashStack解决方案,并已通过思科的验证。Pure Storage将继续为企业带来高效可靠的数据访问产品,支持新的AI应用程序,为实现现代化、可扩展的业务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趋势亮点:

Pure Storage具备市场上最全面的数据存储平台,无论企业处于采用人工智能的哪个阶段,Pure Storage能在AI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从数据监管到模型训练和推算)提供至优的效率和性能。Pure Storage始终致力于支持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划,赋能客户启动各种规模的人工智能项目,提供高度可扩展的数据存储基础,充分满足多变的需求。Pure Storage产品组合的重大进步包括:

  • AIRI®Pure Storage始终行走在优化AI存储领域的前沿。2017Pure Storage推出FlashBlade® 系列,2018Pure Storage又与NVIDIA联袂开发了AI就绪型基础设施参考架构AIRI®。如今,Pure Storage成为首批通过NVIDIA DGX BasePOD认证的企业数据存储供应商之一。基于NVIDIA DGX BasePOD AI参考架构构建,同时充分利用最新的FlashBlade//S存储平台,AIRI®可简化并加快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让企业更专注于获取价值洞察,无需在IT管理上耗费太多时间。

  • 适用于AIFlashStack®凭借适用于AI领域且具备全新配套验证设计的FlashStack解决方案,Pure Storage和思科助力IT团队驾驭新的AI应用程序堆栈和数据管道,避免形成基础设施和运营孤岛。自带全新思科AI加速验证设计(CVD)FlashStack与针对虚拟化和容器化环境而生的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套件相结合,是帮助企业在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LLM)、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部署通用AI模型的范本。凭借经过最新测试验证的CVDPure Storage、思科和英伟达(NVIDIA)合力帮助IT团队高效且安全地大规模交付AI基础设施,并让数据科学团队以更低的风险加速项目投产。

  • Portworx® for AIAI工作负载通常部署在容器化环境中,以确保数据科学家快速敏捷地进行模型训练和预测。与此同时,平台工程团队必须利用多云环境中的自助服务,数据弹性,高效存储攻克多项难题。有了Pure Storage Portworx的产品阵容,企业可以利用notebook和流水线的快速部署提高数据工作效率,也省去了不同类存储或多云区域之间数据传输的繁琐工序。此外,Portworx还提供跨产品线各个阶段的notebook数据集保护,提高任何区域的底层存储资源利用率,节省相关成本。

高管洞察:

  • Pure Storage首席产品官Ajay Singh:“Pure Storage最初就预见到了AI的快速腾飞,于是恰逢其时地提供行业所需的高性能、高效率和容器支持型存储平台,真正从推动AI技术发展的海量数据中获取价值。今日的发展势头强调了Pure Storage在企业AI部署领域一路领先的优势地位,也凸显了我们始终践行面向各地企业提供强大数据存储基础设施的承诺,不遗余力地满足数据密集型AI工作负载的需求。我们很高兴能够继续助力企业自信驾驭AI复杂而深邃的潜能。

  • NVIDIA DGX平台高级总监Tony Paikeday:“各行各业的企业纷纷借助生成式AI来丰富客户体验,实现运营能力的转型升级。凭借NVIDIA DGX BasePOD认证,Pure Storage有能力帮助客户简化并拓展业务计划,充分利用AI赋能的洞察来加速投资回报。”

  • 思科计算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Jeremy Foster:“AI正在掀起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变革。有了适用于AIFlashStack工作负载,附加全新发布的CVD(思科验证设计)支持,IT企业可以部署一种为AI工作负载部署经过验证的基础架构,构建AI数据管道适用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同时降低设计和投资风险,使数据科学家能够高度专注于打造AI解决方案,收获更好的业务成果。”

客户信赖Pure Storage的高级AI部署:

Pure Storage竭诚服务超100AI客户,广泛覆盖各种AI用例,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金融服务、基因组学、游戏、制造等诸多领域。

  • Aera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Shariq Mansoor:“Aera是基于AI的决策智能平台,为全球企业提供卓越服务支持。该平台精心设计旨在借助全自动化人工智能引擎实现企业决策的数字化、增强和自动化。我们之所以选择Pure Storage Portworx方案,主要是出于它的多云架构、高效资源使用和可扩展性等优良特质可灵活为我们的全球客户所用。Portworx提供最佳总拥有成本(TCO)和客户体验,是Aera的底层存储解决方案。”

  • NCSOFT IT基础设施总监Jin-hyuk Jang:“高效管理、迁移和过滤数据的能力对于我们AI中心的成功尤为关键,中心利用AI和机器学习从图形和美工到游戏策划、编程等环节来优化整体游戏体验。简捷易用且高性能的Pure Storage FlashBlade系列帮助我们大幅缩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数据的管理时间和价值,同时灵活应用于我们内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扩展,且不额外增加开销。部分场景下,我们可为每个用户、阶段和设备移动或加载数据,所需时间从数天缩减到一天。我们很乐意继续借Pure Storage之力追求多元AI创新,不断巩固和提升我们的行业领先地位。”

  • 圣约瑟夫健康中心技术基础设施主管兼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官Jesse FasoloPure Storage支持我们在诸多临床应用领域中充分利用更先进的数据和AI等功能,切实完善和推进患者护理。通过采用Pure Storage,我们如今拥有了一种支持AI、机器学习和数字处理功能的综合环境。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整个圣约瑟夫医疗中心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决定继续在医疗中心增加放射学系统,也有意在未来进一步拓展其他成像产品的部署。有了Pure Storage,我们如今有足够的信心支持任何数据应用场景,真正满足医疗中心的需求。”

  • DKFZ中央服务器团队负责人Tobias Reber“在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我们致力于研究癌症的发展和影响癌症风险的因素。由高级AIML模型支持的数字化数据可谓是这项工作的核心。Pure Storage FlashBlade系列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它可以真正有效地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价值,同时确保全部1,458名研究人员快速安全地访问数据。FlashBlade系列超凡的简捷性、能效和性能为IT团队减少了人工作业负担,也帮助研究人员更快速地获取数据洞察。我们很高兴能够继续与Pure Storage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癌症研究。”

行业意义:

Pure Storage很早就预见到AI需求的激增,顺势推出行业所需的高性能、高效率和容器支持型存储平台,为最先进的企业AI计划注入源源动能。从支持企业开发大规模AI训练环境,到部署用于AI推理的大型语言模型,Pure Storage为客户赋予了灵活性,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可轻松开启AI之旅。

人们对AI的热情不断集聚蔓延,因而促使全球企业迅速将这项技术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以促进实时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并增强可扩展性。然而,倘若没有及时部署适用的数据存储基础设施,企业很难真正操控发挥AI的潜能,确保数据随时高度可用且达到政策和安全要求,同时严控成本。

Pure Storage呈上AI所需的高效、高性能的存储平台,该平台以自动化为特点,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能经得起未来的考验,广泛满足多元、高性能的AI应用需求。

了解更多:

关于Pure Storage

Pure Storage (NYSE: PSTG) 帮助技术专家节省更多时间。Pure Storage 提供现代化数据体验,赋能组织在多云环境中,以真实的、自动化的、存储即服务模型,无缝地运行程序。作为有史以来成长最快的 IT 企业之一,Pure Storage 帮助客户实现数据的应用,并降低管理基础设施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目前,Pure 拥有行业内最高净推荐分数 (NPS),这也说明了 Pure 持续增长的客户是世界上满意度最高的客户。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移远通信卫星通信模组CC200A-LB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获得了全球多个权威认证,包括CE、FCC、IC以及RCM认证。

01.jpg

移远通信卫星通信模组CC200A-LB成功获得了全球多个权威认证,包括CE、FCC、IC以及RCM认证。该模组可为全球各区域的海事、运输、重型设备、农业、采矿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监测等场景,提供更加可靠、覆盖范围更广的全球网络连接。(Photo: Business Wire)

这意味着该模组已满足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入网标准,将凭借其更具成本效益、超低时延等优势,为这些地区的海事、运输、重型设备、农业、采矿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监测等场景,提供更加可靠、覆盖范围更广的全球网络连接。

作为移远通信推出的首款卫星通信模组,CC200A-LB搭载ORBCOMM的卫星物联网连接平台,使用Inmarsat GEO星座的L频段,并支持双向通信、低延时和全球覆盖。与此同时,该模组可搭配蜂窝模组使用,打造“卫星+蜂窝”双模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即使在蜂窝网络覆盖不足或中断的情况下,物联网设备依然可以通过卫星连接保持通信。

在外观设计方面,CC200A-LB采用紧凑型LCC+LGA封装,尺寸为37mm × 38mm × 3.35mm,小巧轻便。该模组支持多星座GNSS定位,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设备的位置。同时,该模组还配备了简单易用的AT命令集,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对其进行配置和管理。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除了CC200A-LB卫星通信模组产品,移远还可提供移远连接管理平台、配套天线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高性能卫星功能,帮助客户管理、监测物联网设备及其网络连接状态,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保证物联网应用的高性能和稳定性。

除了CC200A-LB,在卫星通信领域,移远通信开发了多款卫星通信模组,包括基于紫光展锐首颗卫星通信SoC芯片V8821开发的,具有低延时、低功耗、双向数据传输等优势的,符合3GPP NTN R17标准的CC950U-LS;拥有广覆盖、多频段、双向通信、低时延、低功耗等多重优势的,符合 3GPP NTN R17标准的CC660D-LS;以及直接支持“卫星+蜂窝”双模网络的BG95-S5和BG770A-SN,并持续推动各产品的全球认证进程,为用户带来更加可靠全球无线网络覆盖和连接。

卫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全球网络无缝覆盖具有重要的意义。接下来,移远将继续加强在卫星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不断开发出更多卫星通信产品,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加高效、稳定、可靠的全球网络连接。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完备的IoT产品和服务,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5G/4G/边缘计算)、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GNSS定位模组、卫星通信模组、天线等硬件产品,以及物联网解决方案、认证与测试、智慧城市、工业智能等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1211394699/zh-CN/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合并后,泰雷兹将成为全球五大专注于保护数字生态系统核心(即应用、数据和身份)的领先公司之一
自1月Imperva并入后,泰雷兹将帮助企业发现和保护存储在各个地方的敏感数据、管理访问权限,并确保所有访问路径的安全性
北美地区现已成为泰雷兹第二大运营市场
Imperva是泰雷兹过去九年来在数字安全领域的第九次收购,也是集团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仅次于对金雅拓(Gemalto)的收购

当地时间12月4日,泰雷兹(Thales,泛欧证券交易所代码:HO)宣布已提前完成对Imperva的收购(此前预计在2024年初完成)。这是泰雷兹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创造了一个网络安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泰雷兹在68个国家拥有5800多名网络安全专家,预计2024年网络安全收入将达到24亿欧元,此后预计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项交易将为泰雷兹股东创造巨大价值,与2023年7月宣布收购时所传达的目标一致。此外,泰雷兹数字身份与安全(DIS)业务将得到显著提升,到2027年将实现新的财务目标(2024-2027年有机销售额增长+6%至+7%,2027年息税前利润率达到16.5%)。

1.jpg

©泰雷兹

泰雷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trice Caine表示“收购美国公司Imperva对于泰雷兹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标志着我们在为全球企业和政府机构拓展全球网络安全能力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Imperva团队的加入。我们两家公司的价值观和对未来信任的共同承诺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商机和重大的市场创新。随着针对企业和政府数字基础设施的网络威胁与日俱增,泰雷兹现在具备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客户保护其数字生态系统的核心,即应用、数据和身份。”

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覆盖应用、数据和身份

泰雷兹和Imperva将携手帮助客户应对在频率、严重性和复杂性方面迅速增加的网络安全挑战,为最广泛的应用、数据安全和身份使用案例提供最全面的解决方案。预计这三个细分市场的整体份额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据分析师预测,到2024年,全球最终用户支出总额将达到200亿美元左右。

随着Imperva的加入,泰雷兹扩展的网络安全产品现可提供高度互补的解决方案组合,帮助客户在整个数字生态系统中实现应用、数据和身份的安全:

  • 应用安全:为云、本地或混合模式部署的每项应用程序和API提供统一保护。市场领先的产品套件包括Web应用防火墙(WAF)、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防护、高级人机验证保护、应用编程接口(API)安全、开发人员友好型内容交付网络(CDN)和运行时应用自我保护(RASP))。

  • 数据安全:保护和控制对任何地方的敏感数据的访问,无论是静态数据、动态数据还是使用中的数据。产品套件包括CipherTrust数据安全平台、Imperva数据安全架构以及Luna和payShield硬件安全模块,通常用作加密操作的信任根。

  • 身份和访问管理:为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提供无缝、安全和可信的应用和数字服务访问。产品套件包括OneWelcome身份平台和SafeNet可信访问。

Exclusive Networks首席执行官Jesper Trolle表示:“作为泰雷兹和Imperva的长期合作伙伴,Exclusive Networks很高兴看到两家我们熟悉且重视的公司强强联手。这次收购标志着泰雷兹向成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导者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加强了其在数据安全领域的实力,并将业务拓展到了蓬勃发展的应用安全市场。凭借这一全新的综合价值主张,泰雷兹将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企业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安全和合规性挑战。”

这是泰雷兹过去九年来在数字安全领域的第九次收购,也是集团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仅次于对全球数字安全领先企业金雅拓(Gemalto)的收购。在完成对澳大利亚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企业Tesserent欧洲网络安全咨询、集成和托管服务领域的两家主要企业S21sec和Excellium,以及欧洲客户身份和访问管理领域的领导者OneWelcome的收购后,Imperva的最新并入将使泰雷兹的网络安全业务跻身全球五大网络安全领导者之列。

泰雷兹在北美

泰雷兹在北美地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员工1人数达到6200名,2022年北美收入达到24亿欧元2,约50%的自由流通股由美国股东持有。收购Imperva后,泰雷兹在北美的数字安全人员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泰雷兹每年投入40亿欧元用于研发,其中10亿欧元为自筹资金3。集团全力支持Imperva的客户,并通过加速创新来增强其解决方案。作为创新型企业,泰雷兹拥有2万项专利,其中50%以上涉及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云、增强现实和量子技术相关的关键技术。

关于泰雷兹

作为全球先进科技的领导者之一,泰雷兹(泛欧证券交易所代码:HO)专注于航空、航天、数字身份与安全等领域,为构建一个更安全、更环保、更包容的世界开发产品及解决方案。

集团每年投入约40亿欧元研发资金用于关键科技,如量子技术、边缘计算、6G和网络安全等。

泰雷兹全球77000 名员工4遍布68个国家,2022年集团销售收入达176亿欧元。

敬请访问

泰雷兹集团
安全
https://cpl.thalesgroup.com/about-us/thales-imperva

_____________

包括轨道交通业务员工
不包括轨道交通业务收入
集团级别的数据
4 不包括目前正在剥离的轨道交通业务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亚马逊云科技2023 re:Invent全球大会上,辉瑞首席数字和技术官Lidia Fonseca受邀在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Adam Selipsky的主题演讲中登台,介绍了辉瑞正在推进的生成式AI相关工作,以及其与亚马逊云科技在过去一年的创新合作成果和未来规划。

1.jpg

辉瑞首席数字和技术官Lidia Fonseca

探索生命科学领域生成式AI的未来:重新分配时间和资源以更快速地帮助患者

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比生成式AI受到的瞩目更多。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强大的技术能力,辉瑞在17个使用场景中推动创新并提高生产力。从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内容生成到制造等更多场景,辉瑞利用Amazon Bedrock和亚马逊云科技的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在短短几周内就建立了多个原型项目。辉瑞预计,其中一些重要的使用场景每年将节省7.5亿至10亿美元的成本。

例如,生成式AI将在识别新的肿瘤靶点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目前,这是一个手动的过程,需要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汇总。但借助AI,辉瑞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从更多来源中识别和整理相关数据和内容。AI算法不仅可以对生成潜在靶点进行趋势评估,还能更快地进行验证,从而提高成功率。

此外,通过使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辉瑞迅速部署了自己认证的生成式AI平台VOX,让员工能够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创新,并访问包括Amazon BedrockAmazon SageMaker上提供的模型在内的最佳大语言模型。辉瑞还正在积极探索其他生成式AI应用,包括撰写专利申请初稿和生成医疗和科学内容,供人工审核和最终确认,在节省了时间的同时能够将突破性成果更快地带给患者。

亚马逊云科技的敏捷文化与辉瑞的工作方式高度契合,这让两家公司可以快速迭代原型。借助Amazon Bedrock提供的各种大语言模型,辉瑞可以为特定使用场景选择更适合的工具。亚马逊云科技的模块化方式使辉瑞能够与各个供应商轻松对接,这极大地加快了辉瑞整体AI战略的推进。

云计算带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新冠疫苗研发之旅及未来

回顾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亚马逊云科技和辉瑞积极地让技术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发挥作用。从辉瑞宣布与BioNTech合作开发新冠疫苗,到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仅用了269天。而在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需要810年的时间。在疫情爆发之前,辉瑞的整个产品组合生产制造了2.2亿剂疫苗。而仅在2022年,新冠疫苗Comirnaty的产量就已经飙升至40亿剂。这一成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合作才能实现。

首先,亚马逊云科技迅速提供了额外的高性能计算能力,使辉瑞能够在云中扩展数万个核心计算资源。通过这些额外的CPU(中央处理器),辉瑞可以进行计算密集型的分析,从而了解如何制造候选疫苗。之后,当辉瑞需要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提交数据进行FDA申报时,亚马逊云科技按需增加了算力,让辉瑞可以迅速推进。

接下来,辉瑞业界首创的数字化运营中心为团队提供了跨工厂协作的平台,并能实时查看生产状态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20%的产能增加——这已成为今天辉瑞工厂运营的核心。例如,通过mRNA预测算法,辉瑞每批次的疫苗产量增加了2万剂。

如今,辉瑞和亚马逊云科技正在使用AI技术生成主动预警,以提前发现可能会干扰供应链的事件,例如在飓风伊恩来临之前提前介入,确保关键药物和疫苗的持续供应。

建立企业数据战略助力全球业务的成功

辉瑞目前正在努力推动一项在业内史无前例的目标,就是在18个月内推出19种药物和疫苗。目前此宏伟目标也已取得显著的进展——辉瑞现已成功推出13种。

数字化、数据和AI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而辉瑞的独特之处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整个公司。多年前,辉瑞就已经奠定了这方面的基础。通过集中数据、创建全球可扩展的标准和平台、培养强大的数字化和AI人才以及构建稳健而安全的基础,辉瑞为科技和AI在公司内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助力实现更具影响力的创新。

2021年,辉瑞启动了一项重要举措:将上云的核心IT基础设施比例从10%提高到80%。这需要在42周内迁移1.2万个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以及8000台服务器——这是与辉瑞同等规模的公司中,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实现的最为迅速的迁移项目之一。

迁移至亚马逊云科技为辉瑞每年节省了超过4700万美元,并帮助公司缩减了三个数据中心,减少了4700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000个家庭一年的能源使用量。这些也为辉瑞提供了快速且大规模的创新。例如,辉瑞成功将创建计算能力所需的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个小时(1小时即可扩展至6万个CPU),从而将大型药物提交所需的数据生成速度提高了75%

而这一切均是建立在更早的成功之上:2019年辉瑞和亚马逊云科技整合来自数百台实验室仪器的多模态数据合作开发了行业领先的科学数据云Scientific Data CloudSDC)。这一端到端的平台可以简化处理、存储、检索、重复使用和分析实验室及生产设备生成科学数据的流程。SDC基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的开放数据湖架构,让平台可以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分析需求的复杂化而动态扩展。自交付以来,它赋予了辉瑞科学家们实时进行简便、定制化地搜索所有历史分子和化合物数据的能力,这在以前的分散环境中需要数周或数月才能完成。SDC带来的时间节省让辉瑞团队加速了分析和计算研究,并利用AI算法来识别和设计最有前景的新化合物。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2006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4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2个地理区域的102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加拿大、德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面提升射击类手游画质  高帧率低功耗体验沉浸式射击

专业的视觉处理方案提供商逐点半导体宣布,动视与天美工作室联合研发的《使命召唤手游(国服》,集成了逐点半导体手游渲染加速引擎SDK,可为搭载逐点半导体视觉处理器的安卓手机提供更加精准的视觉显示,实现更低功耗、更高画质的120帧效果,让玩家沉浸在爽快的射击游戏体验中。

《使命召唤手游》是一款大型多人在线第一人称射击类手游。游戏凭借高质量视觉效果呈现游戏品质,高度还原使命召唤系列的经典玩法、地图和角色,并针对手机端操作特点进行最优适配,一众优势让《使命召唤手游》在FPS手游中脱颖而出。从发布至今,得到国内外玩家的一致好评。

相较于其他品类游戏,射击类游戏在移动设备上的入局门槛较高。玩家不仅需要熟稔地图和玩法,还需要精准的判断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这对游戏的画质和运行的流畅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画质上来说,战斗场景的真实在于细节的刻画,包括实时变换的光影效果,这对于手机GPU的渲染能力是一大挑战。同时,游戏操控的灵敏度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更高的流畅度意味着更高的功耗。两者都是决定游戏表现的关键,但又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破局,逐点半导体的手游渲染加速方案给出了一条经实践检验且便捷可行的解决思路。

通过在《使命召唤手游(国服)》中集成手游渲染加速引擎SDK,在保证跟手性的前提下,逐点半导体打通从内容制作到终端呈现的显示链路,让手机GPU只需渲染较少的帧数,  就可联动逐点半导体视觉处理器,在安卓端实现流畅稳定的120帧画质输出,相较运行游戏原生120帧模式,逐点半导体的视觉处理方案在保证游戏画质不打折的情况下,让手机功耗大幅降低。同时,在SDK的助力下,还能为游戏内容开发人员使用逐点半导体视觉处理器中的各种算法功能提供便利。•

此次逐点半导体和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基于移动端视觉处理底层技术开展紧密合作,将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采用逐点半导体视觉处理器的手机用户,下载或升级至9月底发布的新版"使命召唤手游"后,只需在音画设置界面里打开"渲染加速120帧"开关,就可以体验到渲染加速引擎带来的高帧率流畅体验。

腾讯天美《使命召唤手游》工作室技术总监黄立君表示: "多年来,我们对《使命召唤手游(国服)》进行的长线精耕打磨,探索PBR时代画面呈现的最佳实践与升级。在游戏更新迭代中,我们不断注入新技术、新玩法,为玩家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体验。此次合作是双方共同努力,率先将先进视觉处理技术应用于枪战手游的落地实践。通过逐点半导体手游渲染加速引擎SDK,让游戏能够在安卓手机上呈现低功耗稳定的120帧画质,带来全方位出色的感官反馈。"

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市场总监房军表示: "《使命召唤手游(国服)》上线至今,拥有良好的口碑以及高质量游戏品质。感谢腾讯游戏天美工作室对逐点半导体渲染加速引擎技术的认可。《使命召唤手游(国服)》是逐点半导体首个集成的FPS游戏,希望通过渲染加速引擎技术,助力游戏在移动端呈现最优画质。作为逐点半导体游戏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未来能和腾讯游戏加强合作,共同探索移动端视觉处理更多可能。"

腾讯游戏简介 

腾讯游戏成立于2003年。我们是一个领先的游戏开发和运营平台。腾讯游戏倡导并践行"超级数字场景"理念。我们始终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创意激发、产学研融合、全球布局和公益实践,推动游戏成为推动前沿科技发展、弘扬优秀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提升社会福利的重要动力。从而为产业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具突破性和建设性的价值。同时,我们积极推动电竞产业发展,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协作、共生的产业生态,为用户创造高品质的数字生活体验。

逐点半导体公司简介

逐点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Pixelworks Inc. (Nasdaq:PXLW)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逐点半导体专注于手机视觉处理芯片,视频转码芯片和3LCD投影仪主控芯片及实施方案的开发和设计,是业内先进的创新视频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Pixelworks提供业界先进的内容创作、视频传输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和技术,可在从影院到智能手机的所有屏幕上提供真实的视觉体验和优越画质。该公司拥有20多年的历史,为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专业显示器和视频流媒体服务的供应商提供图像处理创新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官网www.pixelworks.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Brian Condell,产品应用工程师

摘要

需要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3解决方案的制造商,在使用SIL 2器件时面临着多项挑战。随着工业功能安全标准IEC 615083版的发布,制造商必须采用新的方法。本文概述了一种能够克服挑战以成功实现SIL 3并加速产品上市的解决方案

简介

过去几年,受以下多项因素的驱动,工业功能安全系统开始加速普及:

制造商希望使用新的复杂技术来降低成本(例如,使用安全扭矩关闭而不是再添加一个接触器)

实践证明,使用机器人(特别是协作机器人)可以提高许多工厂车间的生产率

认识到使用安全认证设备可以提高整体可靠性

确认使用诊断可以提高许多工厂和设备的产量

引入新的安全要求

另一个驱动因素是对能源、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监管义务。

在展开详细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一些基本定义,以帮助各类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

什么是安全?

安全就是指能避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例如,工厂车间内未加防护的旋转机器就是不安全的。

什么是安全功能?

安全功能是指为实现或确保安全必须执行的操作。安全功能的目的是降低系统风险。例如,如果上述旋转机器的前面安装了光幕,当手穿过光幕时,安全功能将会检测到光束中断,从而在手接触到旋转机器之前使其停止运转。

安全功能通常包括三个子系统。图1的安全系统用于检测危险液体的液位,并在充满时切断液流。

输入子系统(传感器,如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值或状态

逻辑子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用于判断该状态是否危险

输出子系统(执行器)可采取行动来确保安全

1.jpg

1.典型安全功能

什么是功能安全?

指系统在需要时执行预期安全功能的可靠性。它能有效地衡量功能安全工程师对光束中断时光幕和电机的停机安全功能会运行的信任度。

如果硬件指标(随机错误)、系统能力(SC)和共因失效(CCF)不会导致安全系统故障、人员伤亡、环境受损或生产损失,则认为该系统功能安全。

除了上述基本安全定义,还需了解设计功能安全系统时必须遵循的一些功能安全标准,及其相关优势。

制造商进行功能安全开发时,遵循IEC 61508ISO 26262等标准,具有以下好处:

前期需求更清晰

测试期间较少出错

软件编写保持一致

集成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更少

测试更全面

现场缺陷更少

与竞争对手相比,差异化程度更高

安全标准有很多(见图2),其中大部分源自工业IEC 61508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标准的90%95%要求都与IEC 61508的要求类似。

2.jpg

2.安全标准

本文重点介绍针对工业应用的IEC 61508标准,特别是如何使用SIL 2器件以相同冗余设计SIL 3解决方案。

冗余、高可用性和硬件容错

无论系统多么可靠,系统最终都会失效!两种常见的故障类型是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故障。参见图3

3.jpg

3.系统性故障和随机故障

冗余实际上是备用或冗余路径,当安全系统中发生故障时,它能执行预期的安全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冗余,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高可用性。只有冗余路径能够自动开启或激活时,它才具有高可用性。IEC 61508中常用的另一个术语是硬件容错(HFT)HFTN意味着至少出现N + 1个故障才可能导致安全功能丧失。需注意一点,不应考虑其他可能控制故障影响的措施,例如诊断。HFT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确保硬件能够抵御故障,同时允许用户权衡HFTSFF。参见表1

1.硬件容错

Safe Failure Fraction of an Element

元件的安全失效比率

Hardware Fault Tolerance

硬件容错

0

0

1

1

2

2

<60%

<60%

Not allowed

不允许

SIL 1

SIL 1

SIL 2

SIL 2

60% to <90%

60%<90%

SIL 1

SIL 1

SIL 2

SIL 2

SIL 3

SIL 3

90% to <99%

90%<99%

SIL 2

SIL 2

SIL 3

SIL 3

SIL 4

SIL 4

≥99%

≥99%

SIL 3

SIL 3

SIL 4

SIL 4

SIL 4

SIL 4

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描述了安全功能的完整性及其提供的降风险能力的相对水平。IEC 61508规定了四级SILSIL 1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最低,SIL 4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最高。表2比较了工业IEC 61508安全等级(SIL)、汽车(ISO 26262)安全等级(ASIL)和航空电子安全等级。请注意,这些只是近似比较。

2.各种SIL等级

IEC 61508

IEC 61508

ISO 26262

ISO 26262

Avionics

航空电子

SIL 1

SIL 1

ASIL A

ASIL A

D

D

SIL 2

SIL 2

ASIL B

ASIL B

C

C

SIL 3

SIL 3

ASIL C/D

ASIL C/D

B

B

SIL 4

SIL 4

A

A

随着SIL等级的提高(从SIL 1SIL 4),允许的故障率(FIT)依次降低。1 FIT相当于每运行十亿(1e9)小时发生一次故障。1e9小时约为10万年!有一点要注意,没有任何设备能够持续运行10亿小时,但如果100,000台设备运行一年,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一次随机硬件故障。安全失效比率(SFF)是检测到的安全加危险故障总数与安全功能中的故障总数之比。

4.jpg

3显示了硬件容错为零(HFT = 0)时安全失效比率(SFF)SIL之间的对应关系。

3.SILSFF

SIL

SIL

SFF

SFF

High Demand Rate Dangerous Failures Per Hour

每小时高需求率危险故障

Theoretically Allowed Dangerous Failures

理论上允许的危险故障

1

1

60%

60%

1e–5 (10,000 FIT)

1e–5 (10,000 FIT)

1 dangerous failure every 10 years

10年发生1次危险故障

2

2

90%

90%

1e–6 (1,000 FIT)

1e-6 (1,000 FIT)

1 dangerous failure every 100 years

100年发生1次危险故障

3

3

99%

99%

1e–7 (100 FIT)

1e-7 (100 FIT)

1 dangerous failure every 1,000 years

1,000年发生1次危险故障

问题/现有解决方案

对于许多采用功能安全的设计人员而言,尤其是使用IC进行设计时,问题在于获得认证可能很困难且成本高昂,而且还存在非常现实的不合规风险。设计人员必须创建系统级FMEDA,并且必须将ASIC视为黑匣子,因为他们不知道:

晶体管数量

内部故障机制

布局块大小

IC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实现总体SIL目标,设计人员在FIT计算中必然会过于保守,在安全系统的其他部分中也会过度确保安全。这通常意味着需要使用外部诊断,例如外部ADC。这样做的问题是:

更加昂贵(BOM)

尺寸更大

更加复杂

系统软件存在额外开销

开发时间更长

除了这些问题,新版IEC 61508标准(第3版)的推出进一步加大了困难。

IEC 615083

IEC 615083版目前计划的变更包括:明确警告慎用片内诊断来检测同一芯片上的故障,除非IC是按照IEC 61508开发的。它还计划包括类似于汽车ISO 26262潜在故障指标的要求。除了针对诊断功能的SFF之外,诊断电路也会有SC要求。

ADFS5758:率先通过认证的数据转换器

ADFS5758 是一款单通道、16位电流输出DAC,集成动态功率控制(DPC),具有内部基准电压源和众多片内诊断功能。 4显示了其功能框图。

ADFS5758的诊断/安全措施

主要片内诊断功能由ADC提供;如前所述,IEC 615083版计划澄清,一般不允许使用片内诊断来检测片内故障,除非IC是按照IEC 61508开发的

检查有无有效的读/写地址

ECC校正

看门狗定时器

锁定配置寄存器的能力

内部偏置电压监视器

温度监控器

旨在满足以下要求

工业工厂自动化

过程控制应用

高密度小尺寸PLC模拟I/O

安全功能:

接收数字输入码,产生精度在±2.5%满量程范围(FSR)内的输出电流。

根据IEC 61508开发:

硬件指标达到SIL 2

系统要求达到SIL 3

5ADFS5758TUV Rheinland功能安全证书副本

5.jpg

4.ADFS5758框图

6.jpg

5.ADFS5758功能安全证书

6显示使用ADFS5758的典型安全应用。

7.jpg

6.使用ADFS5758的典型应用

为使系统满足SIL要求,硬件指标(也称为架构约束)和SC都必须满足SIL目标。

架构约束

从硬件指标的角度看,并行放置两个SIL 2元件(相同或不同)可以让客户实现更高的SIL 3等级。参见图7

8.jpg

7.使用两个SIL 2元件实现硬件指标达到SIL 3的解决方案

系统能力

冗余可以通过多样化(不同)元件或相同元件来实现。

相同元件

使用具有同样SC的相同元件并不能改善整体系统能力,因为它们容易出现相同的类似CCF的温度峰值或压降,并且同一故障可能会导致两个元件同时失效。参见图8

9.jpg

8.使用相同元件不会提高系统能力

不同元件

在冗余配置中使用不同的元件可以提高整体系统能力。参见图9

10.jpg

9.使用不同元件可以提高系统能力

由于两个元件不相同,所以同一故障不太可能使两个元件同时失效。

但在安全系统中使用不同元件时,相应的设计导入和测试工作量会显著增加,因此这种方法可能成本较高。

理想方法是使用两个相同元件来同时满足功能安全要求的整体能力和随机/硬件指标。

开发的系统能力比SIL高一级的重要性:相同冗余

如果系统中可以采用某个元件,并且该系统是按照比元件的SIL高一个等级的系统能力开发的,则可以在安全系统中使用两个相同元件来提供冗余,并提高整体系统能力。示例参见图10

11.jpg

10.使用相同冗余实现SIL 3的示例

ADFS5758是按照比硬件指标高一级的系统能力开发的,因此,即使它在硬件指标或随机故障方面只通过了SIL 2认证,也可使用它来设计SIL3模拟输出模块。

结语

在安全系统中使用经过认证的ADFS5758可带来许多优势:

风险更小:满足TÜV要求

可以使用片内诊断(ADC和分布式诊断)

解决方案尺寸更小/给定空间中通道更多(由于使用集成ADC

仅需少量外部元件(可靠性更高)

针对性的诊断(检测时间更短,覆盖率更高)

为系统级工程师提供关键数据(FMEDA)

系统软件的开销更少(软件中的诊断更少)

提供针对假设环境的可靠性分析

缩短客户的开发时间

提供相关文件(安全手册和TÜV评估报告)

适应未来的IEC 615083版标准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ADFS5758还允许使用SIL 2器件以相同冗余设计SIL 3解决方案。

如希望进一步探索功能安全和ADFS5758

请访问ADFS5758产品网页 以了解更多信息。

订购ADFS5758评估套件 以熟悉该器件。

浏览ADI公司的工业功能安全网页

阅读ADI公司的安全事项博客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3财年收入超过12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6万人。携手全球12.5万家客户,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Brian CondellADI公司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工业连接和控制部门的IO-Link®产品应用工程师。Brian 1997年开始在ADI工作。他于2003年毕业于利默里克大学,获得电气工程荣誉学位。他拥有超过25年的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过多种职位,包括FAB维修技术人员、IC布局工程师、模拟设计工程师、功能安全工程师,以及最近的应用工程师。他是经过TUV Rheinland认证的IEC 61508硬件/软件设计功能安全工程师。

围观 10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美光 3500 是全球首款采用 200+ NAND 技术的高性能客户端 SSD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近日宣布,基于美光 232 层 NAND技术的 3500 NVMe 固态硬盘(SSD) 现已向客户出货,用于满足商业应用、科学计算、新款游戏和内容创作对工作负载的严苛需求,从而进一步实现性能突破。美光 3500 SSD 采用 M.2 外形规格,容量高达 2TB,提供了超越竞品的用户体验[[1]],在SPECwpcsm 测试中表现突出,能将产品开发应用性能提升至高 71%[[2]]

1.png

美光副总裁兼客户端存储部门总经理 Prasad Alluri 表示:“美光致力于为终端用户提供满足其严苛要求的卓越产品。美光3500 SSD在科学计算基准测试中表现非凡,将得分提升 132%[2],为用户的个人电脑或工作站提供强大支持,帮助用户更快获得洞察并充分发挥创造力。”

存储性能对于游戏、内容创作和客户端新兴 AI 体验而言变得愈发重要。随着游戏画质和文件大小不断提升,其加载时间也变得更长。客户端 AI 应用需要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来提升用户体验。美光 3500 SSD 能够轻松应对这些挑战:

  • 美光 3500 SSD 加载最大型的全新游戏《无畏契约》时,速度提升高达 38%,为玩家带来更加流畅的游戏体验。[[3]]

  • 美光 3500 SSD 还支持 DirectStorage 功能,可进一步缩短适配游戏的加载时间。

  • 内容创作者可借助美光 3500 SSD更快加载和编辑原生 4K 和 8K 视频,从而加快作品发布时间。

  • 在 PCMark 10® 性能基准测试中,[[4]]美光 3500 SSD 表现出色:

    带宽提升高达 36%

    数据访问速度提升高达 38%

    总体结果与竞品相比提升高达 37%

微星(MSI)笔记本电脑产品副总裁Clark Peng表示:“随着沉浸式技术的发展,高性能存储设备在开放世界游戏和高端笔记本电脑(例如微星电竞系列)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美光 3500 SSD 以其业界领先的 NAND 技术实现了这一性能优势,可轻松应对即将上市的多款游戏。”

ClearView Memory Research 创始人 Pablo Temprano 表示:“美光 3500 SSD 是一款适配高级软件的高性能产品,助力软件实现数据直接传输至 GPU。这不仅能够改善用户体验,还将显著变革初代配备 AI 功能的 PC。随着客户端 AI 的发展,我们预计高端 PC 的出货量和平均存储容量都将迎来强劲增长。”

美光 3500 SSD现已面向部分 PC OEM 厂商出货,并在屡获殊荣的 Crucial 英睿达 X9 ProCrucial 英睿达 X10 Pro 便携式SSD基础上,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丰富的 SSD 产品选项。如需了解美光 3500 SSD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micron.com/3500

更多资源:

关于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美光科技是创新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的业界领导厂商,致力于通过改变世界使用信息的方式来丰富全人类生活。凭借对客户、领先技术、卓越制造和运营的不懈关注,美光通过 Micron® 和 Crucial® 品牌提供 DRAM、NAND 和 NOR 等多个种类的高性能内存以及存储产品组合。我们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赋能数据经济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 5G 应用的进步,从而为数据中心、智能边缘、客户端和移动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带来更大机遇。如需了解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U)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micron.com


[[1]] 按营收计算,截至 2023 年 11 月排名前四的客户端 OEM SSD 竞品供应商所提供的高性能客户端SSD(不包括主机产品),参见 Forward Insights 分析师报告《第三季度 SSD 供应商情况报告》 

[[2]] 基于与主要竞品之间的 SPECwpc 基准测试得分比较(详见脚注 1)。该测试为美光内部测试。有关 SPECwpc 基准测试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SPECwpc V2.0 工作站基准测试

[3] 基于美光内部使用Riot Games 的《无畏契约》和 Activision 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测试加载时间与竞品SSD的比较(详见脚注 1)

[4] 基于与竞品 SSDPCMark 10® 内部比较测试(详见脚注 1)。有关 PCMark 10 基准测试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https://benchmarks.ul.com/pcmark10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67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