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性能、高效开发、高性价比

  • SuperCAT系列解决了硬件的限制,支持多达128个轴同步控制和4ms至125μs的循环时间

  • SuperCAT系列有利于运动控制、机器视觉和数据分析的集成和同步开发

  • 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具有灵活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选项

  • 一站式购买,包括EtherCAT主设备和子设备模块,兼容30多家合作伙伴的标准    

全球领先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凌华科技,日前宣布推出软件定义的 EtherCAT 运动控制器 SuperCAT系列,标志着EtherCAT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重大进步,不仅提高了性能,简化了自动化流程的集成,同时也提供了经济高效的硬件和更简单的软件配置。该产品超越了算力和带宽等硬件的限制,让系统内部的通信更加顺畅,提升了半导体、光电、电子制造等行业的整体性能和生产力。

新闻配图1.jpg

SuperCAT系列的性能优于基于硬件的运动控制器,支持的轴数从64轴扩展到128轴,基于现有的算力实现了更快的循环时间,可达到125μs。SuperCAT集成了RTOS(实时操作系统),可实现高效的多任务处理,多个团队同时开发运动控制、机器视觉和数据处理时,确保任务的准确同步和及时执行。

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SuperCAT在软件功能和硬件配置方面都展现高度的灵活性。该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三种级别的功能选项:点对点、插补和应用就绪。此外,SuperCAT 系列提供USB和文件许可证版本,支持基于Intel® Atom® 至 Xeon® 处理器的工业 PC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设置偏好和所需的硬件性能,选择最适合其应用的组合。

通过提供一站式的购买体验,以及与30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凌华科技EtherCAT解决方案简化了运动控制流程的部署。其中包括主设备(PCIe-833X系列/SuperCAT系列)和超过100个子设备。通过用户友好的运动控制软件和自动化产品软件 (APS SDK),凌华科技的 EtherCAT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快速地创建和部署相应的应用程序。

“SuperCAT系列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凌华科技在运动控制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体现了我们持续创新并达到新高度的愿望。”智能设备业务产品中心总监Simon You表示,“我们提供的软件定义的 EtherCAT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运动控制和系统集成的可能,让我们的客户能够释放前所未有的性能表现,加快开发周期,并大幅降低成本。”

【关于凌华科技】

凌华科技(股票代号:6166)引领边缘计算,推动人工智能和边缘可视化。我们致力于边缘计算硬软件解决方案,获得全球超过1600多家领先企业客户的信任,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凌华科技是英特尔、NVIDIA、AWS、ARM和华为的全球策略伙伴,同时也参与ROS 2技术指导委员会以及Autoware自动驾驶开源基金会。积极参与机器人、自驾车、5G等超过24个标准规范的制定,以驱动智能制造、5G专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创新。

凌华科技拥有共1800多名的员工和200多家合作伙伴。26年以来,我们秉持将关键产业技术带入全世界。

请关注凌华科技LinkedIn,微信公众号(ADLINKTECH),或访问adlinktech.com.cn。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两家巴西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动全球商户得以提供由Nubank打造的支付方式,使数百万拉美消费者能够更广泛地与全球电子商务接轨。

专注于新兴市场支付的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之一的Nubank正式宣布合作伙伴关系,为跨境购物提供由Nubank打造的全新的可替代支付方式——NuPay。此次合作让EBANX全球1,600多家商户能够将NuPay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提供给客户。

1.jpeg

在巴西,Nubank的7,500多万客户可以通过NuPay获取更快速、更便捷的支付体验。客户在结账时选择NuPay,将直接跳转到数字银行应用程序以完成支付购买,无需每次在网站或应用程序上购买时都注册信用卡信息。此外,该支付方式还支持多达12期分期支付。

2.jpg

EBANX产品副总裁Erika Daguani表示:“EBANX与Nubank的合作为数百万巴西消费者提供了拥抱全球数字经济的渠道,使跨国公司能够提供无缝且安全的国际购物支付体验,而这一切源自其巴西客户所熟悉和信任的银行应用程序来完成交易。”

Nubank巴西地区运营领导者Lívia Chanes表示:“通过此次集成,全球大型品牌得以向巴西消费者提供NuPay这一全新的支付方式,并将NuPay延续到在其他线上服务的定期付款和自动付款的场景(例如订阅制服务)。”

通过NuPay,Nubank会根据用户的个人资料和信用评分,针对不同的购物提供额外的限额。如此,当用户在支持该支付方式的商家购买产品或服务时,便不会使用完其Nubank卡的信用额度。

本地化支付以满足拉美地区电子商务的需求

根据EBANX的数据分析,拉丁美洲是一个高速增长的线上市场,SaaS(软件即服务)/云服务、数字广告和在线零售等数字垂直领域的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8%(SaaS/云服务)、25%(数字广告)和19%(在线零售)。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支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由于拉美地区人口大量采用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外的可替代支付方式,因此本地化支付战略迫在眉睫。可替代支付已占该地区电子商务总量的39%。

Daguani补充道:“拉丁美洲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数字市场之一,是所有数字垂直市场(从零售到SaaS/云市场)机遇的大熔炉。而抓住这些机遇的最佳方式就是根据该地区的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来制定本地化且多样化的支付战略。”

关于Nubank

Nubank是全球最大的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之一,为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8,000多万客户提供服务。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Nubank利用专有技术和创新业务实践,为个人和中小企业创造简单、直观、方便、低成本、赋能且以人为本的全新金融解决方案和体验。在消除复杂性并为人赋能的使命指导下,Nubank正致力于在拉丁美洲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将利润和目标相结合,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并为其所服务的社区带来积极影响。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ubank.com.br

关于EBANX

EBANX是领先的国际支付平台,是连接全球商户与拉美和非洲这两个全球增长最快的数字市场的纽带。EBANX于2012年成立于巴西,致力于将客户和全球电商连接起来。EBANX凭借强大的专有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对业务所在市场的深入了解,让全球企业能够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提供数百种支付方式。EBANX不仅提供支付服务,还能够助力商家提高销售额并打造无缝的购物体验。

更多信息,请访问

网站: https://www.ebanx.com/en/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报告发现,人工智能自动化让数据泄露处理周期缩短了108天; 未寻求法律帮助的勒索软件受害者平均遭受47 美元的额外损失; 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能够依靠自身检测到漏洞。

IBM Security 于7月24日发布了其年度《数据泄露成本报告》(Cost of Data Breach Report,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达到445万美元,创该报告有史以来以来最高记录,也较过去3年均值增长了15%。同一时期内,检测安全漏洞和漏洞恶化带来的安全成本上升了42%,占安全漏洞总成本的比值也来到史上最高,这也表明,企业应对漏洞的调查和处理正在变得更加复杂。

1.jpg

IBM_1

该报告发现,面对不断增加的数据漏洞成本和发生频次,各企业的应对方式却大相径庭:虽然95%的受访企业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数据泄露事件,但被泄露企业更有可能将安全事件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57%的企业这样做),而不是增加安全投资(仅有51%的企业有此意愿)。

2023年《数据泄露成本报告》是对全球553家企业组织自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经历的真实数据泄露事件的深入调研分析。该报告已连续发布18年,IBM Security是该报告的赞助方及分析方,而调研工作则由致力于隐私、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政策的专业研究机构Ponemon Institute开展。 这份2023年最新报告中的主要发现包括:

  • 人工智能加速威胁应对–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被调研组织的漏洞识别和遏制速度帮助最大。与研究中未部署这些技术的组织相比,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组织的数据泄露处理周期会短上 108 天(二者分别为 214 天和 322 天)。

  • 沉默意味着更高代价– 研究中诉诸法律的勒索软件受害者与那些选择不求助法律的勒索软件受害者相比,平均能减少 47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尽管求助法律能降低损失,但在被调研的勒索软件受害者中,有37% 并未求助执法部门。

  • 威胁检测存在鸿沟– 在所有被研究的数据泄露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由被调研企业内部安全团队检测到的,而网络攻击者披露的数据泄露占比则为 27%。与企业自行发现数据泄露相比,攻击者发布数据泄露会造成平均 100 万美元的额外损失。

IBM 全球安全服务部总经理 Chris McCurdy 表示:"就网络安全而言,无论对于防御者还是攻击者来说,时间都意味着金钱。正如报告所示,早期检测和快速响应可以显著降低安全漏洞的影响。相关安全团队必须重视对手的杀手锏并集中力量阻止对方攻击。在攻击者实现目标之前,企业需要抓紧对威胁检测和响应方法进行投资,例如应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提高防御的速度和效率,这对于打破目前这种平衡状态至关重要。"

每一秒都是代价

根据 2023年的报告,与未部署这些技术的组织相比,全面部署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被研究组织数据泄露周期平均缩短了 108 天,并且相关安全事件的成本显著降低。事实上,广泛部署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被研究组织与未部署这些技术的组织相比,数据泄露成本平均降低了近 180 万美元,这是报告中提到的最大的成本节约项。

与此同时,现在攻击者们完成勒索软件攻击的平均时间又降低了。好消息是,由于近 40% 的被研究组织尚未部署安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因此,它们仍有相当大的机会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检测和响应速度。

别掉入勒索软件的"沉默"陷阱

一些被研究组织在遭勒索软件攻击后仍不愿与执法部门接触,因为他们担心这只会使情况变得复杂。今年,IBM 《数据泄露成本报告》首次深入研究了这个情况,并证明,结论与担忧的恰恰相反。无执法部门介入的情况下,被攻击组织的数据泄露生命周期比有执法组织介入的情况平均长 33 天。而这种"沉默"意味着巨大的代价。研究表明,相比采取法律行动的勒索软件受害者,未采取法律行动的受害者平均要承受高出 47 万美元的数据泄露成本。

2.jpg

IBM_2

尽管执法部门不懈地寻求与勒索软件受害者协作,但 37% 的受访者仍然选择避免让其介入。此外,据报道,近一半 (47%) 的勒索软件受害者向攻击者支付了赎金。显然,各组织应该纠正这些关于勒索软件的误解,支付赎金并规避执法部门介入很可能只会增加安全事件成本并延迟响应速度。

自有安全团队不易发现漏洞

在威胁检测和响应方面,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 IBM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2023  IBM SecurityX-Force威胁情报指数》,去年被各企业自身安全团队阻止的勒索软件攻击占总数的比例已经有所上升。然而,对手仍在不遗余力寻找防线的突破口。该报告发现,只有三分之一被研究组织遭受的攻击行为是由其自有安全团队或工具检测到的,而 27% 是由攻击者们披露的,另有40% 是由执法部门等中立第三方披露的。

自主发现漏洞的组织所承受的漏洞损失,比由攻击者披露所承受的损失低了近 100 万美元(前者430 万美元,而后者达523 万美元 )。与内部发现的漏洞相比,攻击者披露的漏洞的生命周期也延长了近 80 天(分别为241 天与320 天)。早期检测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和时间,这表明,依据这些策略进行投资从长远来看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3.jpg

IBM_3

这份2023 年最新报告中的其它重要发现还包括:

  • 跨环境泄露数据现象普遍– 在被研究的数据泄露事件中,近 40%的数据泄露会导致跨多个数据环境(包括公共云、私有云和本地云)的数据丢失,这表明攻击者能够在避免被检测到的同时危害多个环境。研究发现,涉多个环境的数据泄露也会导致更高的泄露成本(平均 475 万美元)。

医卫相关违规成本继续飙升– 到 2023 年,医疗保健领域研究的数据泄露的平均成本将达到近 1100 万美元,自2020 年以来这一数据上涨了 53%。根据《2023  IBM SecurityX-Force威胁情报指数》,威胁行为实施者以医疗记录为杠杆,给受攻击组织带来了更大的支付赎金的压力。事实上,在所研究的所有行业中,客户个人身份信息是最常被泄露的数据类型,也是成本最高的。

  • DevSecOps 的优势– 对所有行业中具有高水平 DevSecOps(开发、安全和运维) 的企业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其数据泄露的全球平均成本比那些采用低水平或不使用 DevSecOps 方法的组织低了近 170 万美元。

  • 键基础设施泄露造成的损失超过 500 万美元– 与去年相比,被研究的关键基础设施相关组织的平均数据泄露成本上升了 4.5%,从 482 万美元增加到了 504 万美元,比全球数据泄露平均成本高出 59 万美元。

相关链接:

关于 IBM Security

IBM Security 通过集成的安全产品和服务组合,融合动态 AI 和自动化能力,为全球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保驾护航。这一产品组合辅以全球知名的 IBM Security X-Force  研究团队的支持,能让相关组织准确预知威胁、实时保护数据,在不影响业务创新的前提下,快速精准地做出安全响应。IBM 分布于全球各地的安全专家,是数以千计的企业组织评估安全威胁、制定安全战略、实施和管理安全转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IBM 运营着全球范围最广泛的安全研究、开发和交付机构之一,其每天在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监控 1500 多亿起网络安全事件,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 10000 多项安全专利。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市场份额分析:2022年全球软件行业市场规模报告》,报告显示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再次雄踞国内品牌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市场份额前四。

Gartner作为全球权威 IT 研究与咨询机构,对全球及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和相应代表厂商及市场份额做了全面而系统分析。分析报告指出:大部分服务器虚拟化供应商尝试在其现有解决方案中添加类似于公有云的功能,以便在私有环境中进行部署,并逐步强化其"一云多芯"关键能力。

浪潮云海之所以能在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稳居第一阵营,同时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对虚拟化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深入研究,并持续不断将研究所得转化为产品能力,完善用户使用体验:

一云多芯:InCloud Sphere可实现对x86、ARM等多元异构芯片的计算资源池化,最新版本可同时提供针对四种不同架构处理器的统管能力,进一步降低了用户对不同架构基础设施的维护难度。用户只需通过一套轻量云管平台,即可屏蔽底层硬件在架构、算力上的差异,实现资源的灵活使用。

兼容提升:最新虚拟化系统适配了浪潮最新的G7系列主流服务器及其他处理器机型,同时完成了GPU、DPU、FPGA等多种加速器的适配,还涵盖了A系列GPU卡的虚拟化,网卡、Raid卡、SSD的固件与驱动程序的适配,使得虚拟化系统的使用场景更加全面,用户选择更加多样,平台搭建过程更加流畅。

跨云迁移:在云边协同场景下,用户可通过InCloud Sphere的跨云迁移能力实现服务的快速分发,并通过GIS大屏直观查看多地域集群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针对VMware替换场景,InCloud Sphere可支持导出VMDK格式的虚机,同时支持基于VMDK磁盘文件创建虚拟机。

安全可靠:InCloud Sphere通过全栈可靠机制保证业务连续性,通过虚拟机高可用、持续数据保护、备份容灾、磁盘双活、应用接管等全方位不同等级的保护策略,满足客户的容灾备份场景需求,确保客户业务系统能持续对外提供服务;同时InCloud Sphere通过多种安全组件实现全方位的主机安全加固,并与国内主流云安全厂商进行产品兼容适配,保障平台长期安全可靠。

性能强劲:InCloud Sphere支持RDMA组网,可以高效访问支持RDMA的存储,减少了跨设备内存访问过程对操作系统层和CPU的损耗,充分释放硬件性能,更好地助力高性能计算等使用场景。最新的SPECvirt_sc2013虚拟化基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InCloud Sphere基于G7平台以超过前世界纪录25%的成绩再次打破SPECvirt世界纪录,产品性能及稳定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当前,随着云数据中心业务负载规模与日俱增,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多样化的技术平台和业务应用对算力需求的差异越来越大,InCloud Sphere基于一云多芯技术理念,以其高可靠、高稳定性、高速响应能力和高性能适用于多行业、多场景实践,并获得电信、金融、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全行业用户青睐。浪潮云海将秉承开放兼容、分层解耦的产品技术理念,持续研发虚拟化硬核技术,助力用户打造轻量级私有云,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稿源:美通社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aildrone 的无人航行器正在推动天气、海洋生物、海底等方面的研究。

1.png

Saildrone 在全自动海洋监测领域“一石激起千层浪”。

Saidrone 航海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北大西洋近距离追踪了飓风、发现了太平洋的一座 3,200 英尺高的水下山峰,并开始绘制全球海底地图。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湾区的公司所开发的自动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USV)搭载了多种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在边缘的 NVIDIA Jetson 模块进行 AI 处理后,使用 NVIDIA DeepStream 软件开发套件对原型进行智能视频优化。 

Saildrone 致力于让海洋情报采集变得经济高效,为科学、渔业、天气预报、海洋测绘和海事安全行业提供数据采集系统。

该公司拥有三种不同的 USV,并通过其 Mission Portal 控制中心服务监测自定义任务和近乎实时地将数据可视化。Saildrone 还免费向公众开放部分历史数据。 

Saildrone 软件工程副总裁 Blythe Towal 提到了 2021 年威胁百慕大的强气旋:“我们的 USV 曾驶入三次大飓风中,还穿过了飓风 Sam 的风眼。所有航行器都穿越了飓风,足以证明它们非常坚固。”

Saildrone 成立于 2012 年,目前已获得 1.9 亿美元的融资。这家初创企业是 NVIDIA 初创加速计划的成员,该计划专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 AI 平台方面的指导。

让 AI 在海洋水域得以使用

Saildrone 在海洋和湖泊环境研究中所进行的无人数据采集任务,激发了人们的兴趣。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使用三艘 23 英尺长的 Saildrone Explorer USV 研究海洋酸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项为期六个月的任务将环绕夏威夷岛、毛伊岛、欧胡岛和考伊岛,评估该州周围的海洋健康状况。

海洋酸化是指海洋的 pH 值降低,而造成酸化的原因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海洋养殖业等,这都会对珊瑚、牡蛎、蛤蜊、海胆和钙质浮游生物造成影响,从而威胁到海洋的生态系统。 

Saildrone 最近与 Seabed 2030 合作,一同绘制完整的世界大洋地图。Seabed 2030 是日本财团(The Nippon Foundation)与全球海陆数据库(GEBCO)的一个合作项目,其目标是在 2030 年之前绘制出全球大洋的海底地图。

Saildron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ichard Jenkins 表示:“Saildrone 希望维护一个健康的海洋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球。而完整的海底地图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基础。”

全球科学界正在将 NVIDIA AI 应用于气候研究,比如构建超本地气候模型、使用 AI 改善碳封存、研究可再生能源等等。为了预测气候变化,NVIDIA 正在开发世界上最强大的 AI 超级计算机 Earth-2,它将被用于在 Omniverse 中创建地球的数字孪生。

节能的数据处理

与传统的船只和船员相比,Saildrone USV 能让研究人员利用更少的资源采集更多的数据,不但能够节约能源,还能使船员远离危险。

这些 USV 专为恶劣天气和长时间任务而打造。近期,该公司的一艘 USV 完成了为期 370 天的二氧化碳监测航行。这艘 USV 从罗德岛出发,横跨北大西洋到达佛得角,再沿赤道到达非洲西海岸,最后返回佛罗里达。

若想主要依靠太阳能和风能运行,就需要使用节能的计算来处理海量数据。

Towal 表示:“利用太阳能,通过使用 NVIDIA Jetson,我们的计算负载功耗比运行 GPU 的常规计算平台更低,这对于我们执行此类任务至关重要。”

将边缘 AI 运用于海洋勘测

通过使用 NVIDIA JetPack SDK,Saildrone 在 Jetson 平台上获得了完整的硬件加速边缘 AI 开发环境。公司通过在该模块上进行机器学习实现了基于图像的航行器探测,以此辅助导航。

Saildrone 领航员利用从航行器传回的海洋气象数据设定航点并优化航线。所有 USV 均被全天候监测,操作员可根据需要通过云端远程更改航线。

由于从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高性能传感器套件进行传输的带宽有限且成本高昂,机器学习主要在本地的 Jetson 模块上运行,但也可以通过卫星连接到云端运行。

这些 USV 携带用于测量风力、温度、盐度和溶解碳的海洋学传感器。Saildrone 还能利用测深传感器研究海底和湖底,包括使用单波束或多波束深层声纳测绘加深或扩大勘测范围等。该公司的感知传感器套件包含了雷达和可视化水下声学传感器。

在深海使用 DeepStream

Saildrone 充分利用 NVIDIA DeepStream SDK 开发其视觉 AI 智能应用和服务。开发者可以使用该套件为 AI 视频、音频和图像分析构建通畅的传输通道。

DeepStream 的吞吐量提升了 10 倍,应用范围也从边缘扩展到云端的各个领域,可用于开发能够处理多个视频、图像和音频流的最佳智能视频应用。

依靠 DeepStream 的图像预处理和模型推理能力,Saildrone 甚至可以在海上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实现边缘机器学习。

进一步了解 NVIDIA Jetson 模块https://www.nvidia.com/en-us/autonomous-machines/embedded-systems/jetson...

和 DeepStream SDKhttps://developer.nvidia.com/deepstream-getting-started)。

来源:NVIDIA英伟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Tora Fridholm,Codasip营销传播经理

在人们的生活中,声学应用普遍存在,听障患者的助听器、医院的超声波检查、大街上的环境噪声检测,都是非常典型的应用。而随着计算处理、安全、网络等技术的持续演进,声学应用设备也在不断提升其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从而为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优的体验。

Image1.png

Listen2Future就是一个致力于提升人类声学应用体验的项目,旨在打造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MEMS(微机电系统)声学传感器解决方案,从而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听力障碍者的助听器效率等方面实现突破。该项目于2023年2月启动,为期三年,涉及欧洲7个国家的27个组织,获得了3000万欧元的总资金扶持,其中部分资金由欧盟提供。

作为全球领先的定制处理器IP和开发工具提供商,Codasip也一直在关注声学应用领域,该公司旗下的创新孵化器Codasip Labs深度参与了Listen2Future项目。该项目将使用Codasip独特的Codasip Studio设计工具集,为MEMS传感器开发一个定制的RISC-V内核,进而助力“数字耳朵”的研发和应用,为全人类带来福“音”。

Image2.png

Listen2Future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高效的“数字耳朵”

小型MEMS传感器通常被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包括助听器和免提设备,以及孕期的超声波检查,或甲状腺、肝脏、心脏的检查等。MEMS麦克风通常需要在低能耗的情况下确保完美的声音质量,这样孕妈妈们就可以清楚地听到胎儿的心跳声。但该技术也有局限性,这些设备不是在每个频率范围内都能同样工作,只能提供快照,而且往往体积大、价格高。

考虑到这些,Listen2Future项目旨在创造更智能、更小型、更坚固、更省电、更便于移动的系统。事实上,该项目研究涉及整个开发链——从材料、设计、信号处理、装配和包装技术、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算法到可集成的小型化系统等全站式的解决方案。

Image3.png

该项目将专用的硬件加速器/处理器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算法用于实时、综合信号处理,以实现一流的、智能的、低功耗的声学系统。这不仅将使迷你助听器等设备消耗更少的电力,还将使婴儿的超声感染检测更加精确,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而且,来自Listen2Future项目的高度集成并具有成本效益的MEMS技术,可使这些设备在广泛投入使用时,人人都能负担得起。

目前,该项目由英飞凌奥地利公司领导和协调。英飞凌科技奥地利地区首席执行官Sabine Herlitschka对此评论道:"重大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各学科的交界处。在医学与微电子学相结合的领域更是如此,因为我们可以利用技术的结合更精确地检测和测量身体信号,这为医疗保健的改善创造了巨大的潜力。通过欧洲的Listen2Future项目,我们正在与工业界、医学界和科学界的优秀伙伴合作,展示‘数字耳朵’如何在医疗保健和其他方面发挥效力。大家正在同心协力为声学的这一关键应用领域作出相关贡献"。

RISC-V定制和数据安全

在Listen2Future项目中,Codasip的RISC-V定制化技术可以提供完美的支持。Codasip Labs团队将使用Codasip Studio来实现项目中所使用的RISC-V内核的定制。

Codasip作为领先的处理器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结合开放的RISC-V ISA、Codasip Studio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工具集和高质量的处理器IP来提供定制计算。这种创新的方法使设计者能够轻松地实现设计的定制化和差异化,从而开发出高性能的、改变游戏规则的产品,真正实现产品转型。

Image4.png

除了计算处理,数据安全对于Listen2Future项目所涉及的医疗设备也至关重要,因此该项目还将包括一个可扩展的安全套件。Codasip Labs团队将在系统中集成必不可少的安全功能。

具体而言,该项目中将实施一种新的加密算法Ascon,其内置身份认证功能,且最近已被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选定为标准算法。Ascon是一种现代的“轻量级”密码,特别适合于小型、低功耗的物联网设备,因此其非常适合为Listen2Future MEMS设备提供数据安全功能。

可以说,通过使用硬件/软件共同设计的方法,Codasip将能够提供最高效的实现方案。了解更多关于RISC-V定制、硬件/软件共同优化以及定制计算的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

了解更多关于Listen2Future的信息请访问该项官网:https://www.listen2future.eu/home

关于Codasip

Codasip作为领先的处理器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系统级芯片(SoC)开发人员设计出差异化的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客户可使用Codasip Studio设计自动化工具,开放的架构许可以及可定制的RISC-V处理器IP系列,通过定制计算,充分解锁RISC-V的无限潜力。Codasip总部位于欧洲,同时服务于全球市场,目前已实现在数十亿颗芯片中布局。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odasip.com

关于Codasip Labs

Codasip Labs作为Codasip的创新中心,专注于关键应用领域,包括安全、功能安全和AI/ML等等,以识别和构建技术,扩展定制计算的无限可能性为宗旨,通过定制的、领域专用的设计,加快差异化产品的上市时间,最终赢得市场青睐。

围观 2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为加速推动RedCap(Reduced Capability,轻量化5G)技术商用、协同芯片/终端/网络产业链完善适配5G创新业态、增强中高速物联网业务能力,紫光展锐联合中国广电、中兴通讯等行业伙伴完成了RedCap技术端到端能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广电5G相关频段的网络及终端设备RedCap功能已齐备、性能达到预期,产业链已具备商用条件。

1.jpg

此次RedCap测试中,基于广电5G网络配置,在广电700MHz和4.9GHz频段开展RedCap商用关键功能和性能端到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较其他5G中高频段,700MHz RedCap在覆盖能力和峰值速率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实测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别接近120Mbps和226Mbps的理论峰值),可在各种场景下同时满足物联网业务对广覆盖、深覆盖与高速率的复杂需求。针对4.9GHz频段,测试重点验证了灵活帧结构及动态BWP技术对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测试期间,紫光展锐通过与行业伙伴协同开展RedCap技术研讨、部署方案优化、业务场景构建分析等,进一步凝聚了产业共识。

RedCap是面向中高速物联场景的核心技术,继承5G网络切片、低时延、高精度授时等代际优势的同时,通过简化端侧天线数和收发带宽,实现终端成本、尺寸、功耗的降低。RedCap模组将主要应用于智慧电力、智慧工厂、智慧港口等垂直行业中的工业传感、视频监控和可穿戴等设备,填补低成本中高速5G物联万亿价值的市场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紫光展锐积极促进RedCap行业标准冻结,参与了CCSA、IMT-2020和5G AIA RedCap标准化项目关于技术规范的制定、讨论和相关起草工作。目前,紫光展锐正积极布局和研发可商用的5G R17 RedCap产品,推动5G技术使能千行百业,助力垂直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世界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投入5G等先进技术研发,积极与全球产业伙伴协作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高质量、高价值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为产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用科技之光照亮幸福生活。

来源:紫光展锐UNISOC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7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宣布,正式推出其新一代旗舰级安卓智能模组SG885G-WF。该智能模组具有高达48 TOPS 的AI综合算力、强大性能及丰富的多媒体功能,非常适用于需要高处理能力和多媒体功能的工业和消费者应用。

1.jpg

移远通信推出新一代高算力智能模组SG885G-WF,为工业和消费级IoT应用带来全新性能标杆 (Photo: Business Wire)

SG885G-WF采用由高通技术公司推出的高通®QCS8550处理器,性能出众且更具灵活性。该模组支持Wi-Fi 7、蓝牙5.3,以及2x2 Wi-Fi MIMO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增强的连接性能,带来更加稳定、畅快的网络体验。

高通技术公司业务拓展副总裁Dev Singh表示:“高通技术公司非常高兴能与移远通信合作开发其SG885G-WF 智能模组,为消费者带来高性能的连接解决方案。配合移远广泛的蜂窝模组产品组合,这款全新模组可满足各类智能终端在未来物联网和更多应用场景中所需的必备功能。”

该模组的AI综合计算能力高达48 TOPS,具备出色的视频处理能力,支持4K@120 fps或8K@30 fps视频编码,以及4K@240 fps或8K@60 fps视频解码,确保高清直播终端、视频会议系统等各种应用进行流畅、高质量的视频处理。

SG885G-WF尺寸为49.0mm x 51.0mm x 4.25mm,非常适合全球部署。该模组提供12 GB LPDDR5X内存和256 GB UFS存储空间,以及丰富的接口,包括LCM、摄像头、I2S、UART、USB、I2C、SPI、PCIe等。除此之外,SG885G-WF采用安卓操作系统,大大扩展了其在各种物联网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包括视频会议系统、直播终端、游戏设备、计算终端、机器人、无人机、AR/VR、智能零售和安全等领域。

移远通信还提供一系列与SG885G-WF相匹配的高性能天线,以增强客户终端的无线连接能力,帮助客户简化设计过程,有效减少物联网设备的上市时间和开发成本。

此外,该模组可与移远蜂窝模组搭配使用,为客户终端同时提供蜂窝与短距离连接,进一步增强其连接性能、灵活性和集成度。

移远通信总裁兼CSO Norbert Muhrer表示:“我们很自豪推出新一代旗舰级安卓智能模组SG885G-WF。凭借高通芯片的强大性能,该模组支持Wi-Fi 7、蓝牙5.3和2x2 MIMO等技术,具有算力强大、连接能力出众、接口丰富等诸多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日趋成熟,市场对高算力和多媒体处理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关的智能应用变得至关重要,而SG885G-WF正是为满足这些需求而设计。”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车载前装模组、安卓智能模组、GNSS模组、天线、IoT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完备产品线。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智能安全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或发送邮件

高通是高通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724935629/zh-CN/

围观 6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感知事业群工业感知部应用工程高级经理Open.Kai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视觉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自主移动机器人 (AMR)、仓库机器人、无人机、农业、工厂检查和安防/监控等应用场景,会实施基于机器视觉的人工智能 (AI) 与先进技术来执行关键功能。要想提高现有的目标检测和识别能力,需要解决在不利光照条件下,对运动中的对象和更远距离的精细细节捕获图像的难题。而安森美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正是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创新的关键。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能够通过更加智能的传感器片上多帧合成以及压缩技术来获得低系统带宽需求的高动态范围影像,还实现了HDR运动补偿、LED闪烁抑制、运动唤醒等功能。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利用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企业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因此,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推进视觉产品创新的必要手段。

安森美(onsemi)最新推出的AR0822是一颗集eHDRTM  , 运动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 运动唤醒(Wake on Motion)几大硬核功能于一体的八百万像素的4K图像传感器芯片。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专业名词吧。

● 什么是HDR?

HDR = High Dynamic Range, 高动态范围。也有叫WDR(Wide Dynamic Range)的,其实是不同厂家不同的叫法,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动态范围计算公式:

1.jpg

Smax:最大可测量到的信号,即像素饱和信号值,也就是像素的满井电荷;

Smin:最小可侦测到的信号,即SNR=1时的信号值,也就是全黑场景下的读出噪声;

也就是    

2.jpg

多次曝光是如何来提升动态范围的呢?

3.jpg

T1=Long exposure time, T2=Short exposure time.

● 为什么需要HDR?

● 自然界的光线强度从0.0001弱星光到超过100K的夏季太阳直射光,整个亮度的动态范围约180dB. 人眼能分辨出来的最大动态范围约120dB.

● 当今相机的应用场景存在不少动态范围的挑战:

4.png

● 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处理高亮度场景呢?

这三个维度基本上就代表了目前主流的HDR技术方向。

5.png

● 我们来看看目前主流的几种实现HDR的技术:

  • 多次曝光

  • 大小像素

  • 超级曝光

● 多次曝光

6.png

多次曝光技术,通过长曝光来捕捉低亮度处的细节,通过中、短曝光来捕捉中高亮度处的图像。在常规像素设计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曝光技术就可以达到120dB(3次曝光) 甚至140dB(4次曝光) 的动态范围。然而一般的多次曝光技术存在不足:对于运动的物体会有运动伪色影,特别是对于LED光源,有时它能被短曝光时间捕捉到,有时候则不能,那就导致了LED闪烁不清的问题。典型的脉冲光源是LED交通灯、交通标志和汽车尾灯。

7.png

● 大小像素

这类设计的芯片上同时存在大像素和小像素,大像素来捕捉低光信息,小像素来捕捉高光信息。由于大小像素是同时曝光的,这种设计避免了运动伪影问题。然而这种技术存在大像素QE损失,以及由于大小像素QE不同、串扰等影响产生的色彩问题,需要使用者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成本来进行校正,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大小像素技术是利用大像素和小像素感应光线的比例来实现HDR,目前半导体制作技术能力不允许任意的扩大或者缩小像素物理尺寸,所以大小像素技术能达到动态范围也是有限的。

在现在成本以及小型化压力下,要将同样分辨率的芯片做小,就需要使用更小的像素,大小像素方案比单像素方案更难去缩小像素尺寸。注:大小像素技术是安森美的专利,在2009年由美光公司获得。

● 超级曝光,即我们在Hyperlux系列采用的技术。

8.jpg

通过增加额外的电路,当像素电容饱和时候,溢出的电荷继续转移到外挂的电容存储中去,从而实现了超大的满井电荷,动态范围能达到单次曝光110dB,多次曝光能达到150dB。这种方式在110dB下没有LED 闪烁问题和运动伪影问题,同时还有非常好的低光照性能。

● 看了这么多的HDR技术,那么安森美AR0822是怎么样的技术呢?为什么说它是eHDRTM 呢?

通常多次曝光的sensor会发送每一次曝光的数据给到后端处理器来进行合成,而3次曝光就需要发送3帧数据。当今应用对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4K 800万能提供更多的细节,可是,3张800万像素的图片的数据量多大呢?如果是多相机的应用方案呢?处理器能提供多大的带宽呢?

9.png

如果采用传统的HDR 数据传输方式,4K 3次曝光需要超过10Gbps,这对SERDES以及线缆的挑战十分巨大。

AR0822 是eHDRTM  (embedded High Dynamic Range),多次曝光合成是在sensor内部进行完成的,通过内部智能拟合以及压缩功能,可以将3次曝光的20bit数据压缩成12bit数据,然后再传输给后端平台,极大的降低了系统的数据带宽。

10.png

AR0822 支持多种多次曝光合成线性化拟合功能,DLO(Digital Lateral Overflow)以及SCMAX(Smooth Combination Max), 我们称其智能拟合,这种模式降低了多次曝光合成时的亮度临界区域的噪声。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多次曝光HDR的一个不足吗?对,就是运动伪影以及LED 闪烁,AR0822 片上HDR合成还加入了运动补偿(Motion compensation)功能来减轻这些问题:

11.png

运动补偿包含运动捕捉和运动纠正两个模块,运动捕捉模块来捕捉T1和T2之间的运动值(对每一个pixel进行motion mask的计算),运动纠正模块使用motion mask来对T1数据进行运动补偿。

12.jpg

例图:上路实拍,可以看出AR0822出色的HDR效果,以及极好的低亮度性能。

注:图片截取自视频流。

13.png

● 更值得一提的是,AR0822除了eHDRTM 外,还具备WOM (Wake on Motion)功能:

AR0822可以运行在极低的帧率下,当检测到画面ROI区域中有运动发生,则去唤醒SOC,恢复sensor运行到正常模式。

14.png

而其杰出的motion detect ROI 则进一步降低功耗:

我们对画面进行运动捕捉block 分区,只关注开启区域的运动检测,像典型的可视门铃,上图中场景内存在树木花草,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小动物经过,很可能系统就开启误报,而可编程的运动捕捉区域,可以很好的降低这种误报。配合PIR,通过sensor自带的运动捕捉和超级低功耗模式,可以让整机系统电池使用时间延长50倍。

先进的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推动视觉产品的创新和进步。无论是在工业自动化、汽车安全、医疗诊断等领域,这一技术都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森美的AR0822传感器集eHDRTM  , 运动补偿, 运动唤醒几大硬核功能于一体,解决工程师在设计视觉系统时所面临的动态范围、运动伪影、LED闪烁、功耗等复杂挑战,实现更多创新。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激燃盛夏,电竞狂欢。英特尔与腾竞体育通过全新赛事合作和从云到端的软硬件优化,推动合作再升级。今年,英特尔成为无畏契约职业赛中国区官方特约合作伙伴,不仅为《无畏契约》国服的成功上线提供了支持,还通过从云到端的助力保障了玩家体验的高稳定、低延时和高性能。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处理器和英特尔锐炫显卡,分别成为 2023 英雄联盟职业赛和无畏契约大师赛的“比赛用机处理器”和“官方推荐显卡”,双方在为电竞玩家带来更加火热赛事的同时,为玩家打造更高能的舞台,进一步提升电竞玩家的非凡体验。

英特尔市场部总经理吕冬表示:“与腾竞体育合作的全面升级,代表着我们引领电竞行业无畏共赢的坚定信念。我们分别发挥各自在软件、硬件和赛事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从开发工具、底层架构、到引擎优化、再到游戏适配,全方位打造让玩家尽情享受的游戏平台。英特尔始终坚持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电竞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希望我们与腾竞体育的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发展,为电竞产业构筑更宽广的舞台。”

1.jpg

携手腾竞体育,深化电竞合作

英特尔与腾竞体育的合作起始于赛事,精湛于技术,发展于产业。英特尔于 2015 年开始与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开展合作,自此持续赞助该职业赛事,践行推动游戏产业发展的坚定承诺。在 2017 年及 2020-2022 年,英特尔成为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中国区特约合作伙伴。

赛事合作不断升级,除了策略类游戏《英雄联盟》,其开发商“拳头游戏”开发的另一款 FPS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无畏契约》(VALORANT)同样风靡全球。在今年,英特尔还成为了 2023 无畏契约赛事中国区官方合作伙伴,从云到端全方位为赛事的高稳定、低延时、高性能提供助力。

在云端,基于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云服务驱动着《无畏契约》国服的流畅稳定运行,为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卓越的计算性能,显著降低延迟时间,从而提供更快的相应速度。此外,英特尔还将为《无畏契约》国服提供更先进的安全性和容错机制,为玩家选手打造稳定性俱佳的“竞技场”。在边端,英特尔不仅为电竞比赛用机提供推荐的第 13 代酷睿处理器,还提供了英特尔锐炫显卡作为官方推荐显卡,并与游戏进行深度适配和优化,只为保障全球职业选手能够尽情发挥实力,实现“人机合一”的敏捷操作。

除了从云到端的努力,英特尔在《无畏契约》国服上线的筹备阶段就参与到优化工作中,凭借长期积累的软件优化经验,结合云上实例规格,并借助丰富的软件工具链,结合热点分析、核心算法分析、编译优化、服务器主频和核心数分析等内容,提供软件优化和运行配置建议,达到运行的游戏实例数和系统稳定性的平衡。

2.jpg

软硬兼施,为每一个电竞梦想助力喝彩

随着游戏产业的成熟,人们更加注重游戏体验,也对游戏品质和体验提出更高的需求,对性能和体验永无止境的需求也促进着产业不断进步向前。作为中国电竞产业腾飞二十余载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英特尔始终坚持秉承着“一切从游戏玩家出发”的游戏理念与生态合作伙伴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每一个电竞梦想助力喝彩。

13 代酷睿 i9-13900KS 首次将台式机带入到睿频 6.0GHz 时代,而第 13 代酷睿 i9-13980HX 则凭借 24 核心的强势性能为笔记本带来了台式机级别的性能,让从入门级的移动游戏玩家到骨灰级性能玩家都能够选上一把趁手的 PC 性能“武器”。搭配英特尔锐炫显卡更是将英特尔 CPU+GPU 平台的加持性能发挥到极致,带来更非凡的“视觉”和“操控”的顺滑体验。

携手共进,未来可期

电竞产业百花齐放,英特尔将与腾竞体育在内的电竞产业协力共进,凝聚产业链力量推动中国电竞未来发展,为业界和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英特尔与英雄联盟赛事合作大事记:

2015 年:英特尔与 2015 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开启合作。

2016 年:英特尔持续赞助英雄联盟赛事,助力赛事设备升级。

2017 年:在 2017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7),英特尔首次与英雄联盟国际赛事开展合作,S7总决赛落地中国北京鸟巢体育场。英特尔面向中国非职业玩家举办的英特尔大师挑战赛(Intel Master Challenger 简称 IMC)也得到了职业赛事方面的助力。

2018 年:英特尔以合作伙伴身份见证英雄联盟职业赛事实现联盟化;英雄联盟首次在 2018 雅加达亚运会成为表演项目,中国代表队夺得冠军。

2019 年:腾竞体育成立,致力于将英雄联盟电竞打造成中国最专业、最有影响力和最具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英特尔持续投入,与腾竞体育开启电竞合作新篇章。

2020 年:2020 全球总决赛落地中国,英特尔再次成为英雄联盟国际赛事合作伙伴,助力 LPL 战队“所向无前”。

2021 年:英特尔成为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1)中国区特约合作伙伴,并赞助了联盟著名战队 EDG,助力其在总决赛中取得了赛事的全球总冠军。

2022 年:英特尔与腾竞体育青训营项目展开合作,将 IMC 赛事的 8 名优胜选手开通英雄联盟职业青训营 LYALOL Youth Academy)的保送直升通道,助力驰骋英雄联盟职业竞技舞台。

2023 年:LPL 十周年之际,LPL 与英特尔打造了“现场之门”,通过“记忆芯片”开启 LPL 记忆,得到了广大玩家的参与和分享;英特尔所赞助的战队 JDG 取得 2023 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的总冠军,创造赛事佳绩。

英特尔与腾竞体育的此次合作将继续发扬双方的精神和魅力,为电竞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未来,英特尔将与腾竞体育携手,在无畏契约赛事和英雄联盟赛事中在软硬件上展开全方位合作,与赛事共同升级成长。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295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