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Melexis今日宣布,推出首款采用全新专利Triphibian™技术的压力传感器芯片MLX90830。这款MEMS压力敏感元件采用前所未有的小型化设计,能够稳健地测量2至70bar范围内的气体和液体介质的压力。该器件经过Melexis出厂校准,可测量绝对压力并提供成比例的模拟输出信号。MLX90830可简化模块与最新电动汽车(EV)热管理系统的集成,使模块更具成本效益。

MLX90830应用宣传图.jpg

MLX90830以Melexis突破性的Triphibian™技术为核心,不仅使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能够实现远高于5bar的精确测量,还可以实现液体接触式测量。MLX90830具有独特构造,实现创新性突破,既能进行高压感测,又能与气体和液体兼容。该传感器芯片采用SO16宽体封装,内部搭载一个悬挂悬臂,其尖端带有感应膜。

MLX90830封装产品图.jpg

传感器芯片的悬挂悬臂设计提供高达2000bar/msec的压力峰值抗扰度和高达210bar的静态爆破压强水平。该器件默认提供两种压强量程校准范围(10bar、35bar),每种压强量程校准范围都专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量身定制,包括冷媒的低压、高压制冷回路。与背面暴露的解决方案相比,MLX90830的设计更稳健,因为前者在玻璃基座侧和引线键合侧之间仍然存在压力差。此外,压力均衡原理也适用于冷冻介质,因此MLX90830可在此类条件下运行,这对MEMS压力敏感元件而言尚属首次。

与现有的非MEMS设计相比,MLX90830的设计精度更高、更稳健,有助于优化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效率,可实现更长的行驶距离。此外,与独立传感器芯片模块相比,其紧凑的嵌入式封装减小了传感器芯片的体积。

MLX90830包含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数字硬件、稳压器和模拟输出驱动芯片。植入感应膜中的压阻元件可形成惠斯通电桥,从而生成输出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后可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16位数字信号处理(DSP)进行温度补偿,最后通过数模转换器提供模拟电压输出。

该传感器芯片具备先进的保护机制,可防止过电压(高于+40V)和反向电压(低于-40V),十分适合大型车辆应用。MLX90830是按照ISO26262标准开发的独立安全单元(SEooC),支持ASIL B级系统集成,以确保满足最新的电动汽车安全需求。

“基于Triphibian™技术且经过Melexis精确出厂校准的微型化MEMS压力敏感元件,可实现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中化,既缩小系统尺寸,又提高可靠性。”压力传感器芯片产品经理Karel Claesen表示,“客户可以将MLX90830设计到独立的压力传感器中,也可将其轻松嵌入到系统中。”

“借助Triphibian™技术,MEMS传感器芯片能够提高可测量的压力等级,并扩展适用的介质类型。”高级产品线经理Laurent Otte解释道,“Melexis破解了此前无法通过MEMS技术解决的难题,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液体介质的压力,为汽车行业及其他领域应用打开新的可能。”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melexis.com/MLX90830或通过http://www.melexis.com/contact联系我们。

关于迈来芯公司

Melexis将对技术的无限热忱与灵感迸发的工程设计创想融于一体,致力于设计、开发、提供创新型微电子解决方案,帮助设计人员将设想顺利转化为完美契合未来需求的理想应用。Melexis拥有先进的混合信号半导体传感器和执行器元件,能够解决新一代产品及系统在集成感应、驱动和通信元件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不仅有助于增强产品与系统的安全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使用便捷性。

Melexis是全球汽车半导体传感器行业的领先企业,目前全球生产的每辆新车平均搭载18颗我们的芯片。Melexis充分利用在汽车电子元件的核心经验,积极服务其他市场,包括移动出行、智能设备、智慧楼宇、机器人、能源管理和数字健康等。

Melexis总部位于比利时,在全球18座驻地拥有1900余名员工。公司已经在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MELE)上市。官方网站:https://www.melexis.com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80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电信云化的先行者 6D Technologies 激动地宣布,已与 Amazon Web Services(AWS)达成合作。这次合作将整合 6D Technologies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与 AWS 的基础架构,在网络扩展性、灵活性和客户体验方面实现空前的进步。

1.jpg

6D Technologies Collaborates with AWS

通过云原生解决方案颠覆电信业的未来 

6D Technologies 的创新解决方案在支持通讯服务供应商 (CSP) 现云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通过提供云原生数字解决方案,能够帮助通讯服务供应商迅速部署并扩展服务,可有效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并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该数字解决方案,通讯服务供应商能够更好地推动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并充分挖掘电信行业中的各种机遇。

6D Technologies 行政总裁 Abhilash Sadanandan 表达了他的激动之情: "通过我们与 AWS 的合作,6D Technologies 将借助完美集成电信云化解决方案,改变电信行业的未来。其将通过无以伦比的扩展性、灵活性和成本效益,凸显我们为通讯服务供应商赋能的承诺。我们正与 AWS 携手规划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动态电信世界的可能性将被云原生创新和卓越的客户体验重新定义。"

借助集成式 AI 数字 BSS 套件,对连接性进行彻底变革:作为一款综合数字 BSS 套件,CANVAS 专为迎接 AI 的时代而精心设计。我们基于 AWS 的解决方案能够确保流畅的连接、扩展性和创新,可保证企业在变化的数字未来中领先一步。

借助 AI 电信客户价值关联平台,优化客户终身价值:利用 MAGIK 这一支持 AI 的客户价值管理平台,开创变革性的客户管理方法。利用个性化见解和动态参与策略,实现对客户终身价值的无缝提升,促进忠诚度和满意度的培养。

充分发挥 M2M SIM 和物联网设备的潜能:IoT/M2M 互联管理平台 Infinity 的设计用于轻松实现 M2M SIM 和物联网设备的实时管理和变现。该平台能确保高效管理,为明知决策提供见解和分析。

促进销售再创佳绩:销售和分销平台 Ventas 现已与 AWS 完美集成。借助 AWS 的扩展性和实时分析能力,旨在实现对销售流程的全面可视化和控制。本次合作为各个团队提供了做出明智决策和优化运营效率的工具。

关于 6D Technologies 

了解更多信息:6D Technologies

关于 Amazon Web Services India Private Limited 

AWS India负责在印度销售和推广 AWS 云服务。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 IDC 发布《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研究报告,2023 Q3》,数据显示,浪潮云海超融合销售额同比增长34.4%,位居中国前三位居中国前三,在金融、能源行业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第一在分销市场持续领跑。

1.jpg

行业需求持续攀升 创新实践驱动转型

2023前三季度,政府、金融、制造业、通信、教育、医疗等细分行业市场持续增长,占据了83%超融合市场份额。IDC指出,2023前三季度,金融行业约占整个市场的14.7%,同比增长5.0%。中国银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业务转型持续推进,移动银行、数字员工、风控大脑、边缘物联网、云原生架构和绿色包容性将成为银行数字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此外,在IT架构转型和IT技术自主创新的推动下,银行分布式架构转型和核心系统迁移需求持续攀升。许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信贷系统正在积极推动系统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转型。

分析师再次强调浪潮云海超融合在行业市场的高速增长:浪潮云海超融合内置容器和虚拟机双引擎驱动程序,能够承载广泛的私有云应用程序。浪潮云海超融合在金融和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货率持续攀升,下一季度或将在金融行业持续领跑,取得更大突破。

——IDC 《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研究报告,2023 Q3》

浪潮云海产品卓越 多项技术行业领先

浪潮云海超融合InCloud Rail具备业内最全的超融合产品线,凭借出色的一云多芯和同源异构能力为客户提供丰富的算力资源;2023年,浪潮云海InCloud dSAN公开面向伙伴和用户发布三节点百万IOPS方案,基于全栈RDMA设计,为客户提供更高性能的存储性能;浪潮云海面向业内主流灾备厂商发布VVDK灾备套件接口,为客户提供入侵性最小,备份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同时浪潮云海超融合内置的InCloud SRM组件,支持任意存储间的秒级数据同步,且性能损耗极低,可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容灾解决方案......

云图生态日臻完善 深耕行业市场

得益于面向全行业的和伙伴、覆盖全国的数百家云分销商以及5000+渠道分销服务伙伴,浪潮云海打造了以超融合为核心的云图生态圈,为行业客户提供了软硬一体化、可交付、可复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行业系统性解决方案。浪潮云海持续深耕行业应用场景,在千行百业全面开花,超融合产品深受金融、公共事业、医疗、能源、教育、交通、分销、制造业等超15000家行业用户青睐。

浪潮云海将面向行业用户快速交付、稳定可靠、灵活扩展、架构融合和简单运维需求,持续精研产品能力,领跑细分行业市场,助力用户快速上云。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2.0开源大模型与LLaMA-Factory框架完成全面适配,用户通过LLaMA-Factory,即可快捷、高效地对不同参数规模的源2.0基础模型进行全量微调及高效微调,轻松实现专属大模型。

1.jpg

LLM(大语言模型)微调,是指在大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任务或领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表现,有效的微调方案与工具也正是解决基础大模型落地私有领域的一大利器。基于开源大模型的微调,不仅可以提升LLM对于指令的遵循能力,也能通过行业知识的引入,来提升LLM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当前,业界已经基于LLM开发及实践出了众多的微调方法,如指令微调、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直接偏好优化(DPO,Direct Preference Optimization)等。以高效微调(PEFT,Parameter-Efficient Fine-Tuning)方案为例,可有效解决内存和计算资源的制约,通过LoRA、QLoRA等高效微调技术,在单张GPU上完成千亿参数的微调训练。因此,一个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简洁、高效且易用的微调框架正是开展LLM微调工作的最佳抓手。

LLaMA-Factory是零隙智能(SeamLessAI)开源的低代码大模型训练框架,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可视化训练、推理平台及一键配置模型训练。基于LLaMA-Factory, 用户可轻松选择业界最全面的微调方法和优化技术,通过使用私域数据,或是LLaMA-Factory内置的中文数据集(GPT-4优化后的alpaca中文数据集、ShareGPT数据集和llama-factory提供的模型认知数据集),对源2.0进行轻松微调,基于有限算力完成领域大模型的定制开发。实测数据显示,在一台搭载8颗GPU的主流AI服务器NF5468M7,7小时内即可实现千亿模型(Yuan2.0- 102B)的高效指令微调,10分钟即可完成Yuan2.0-2B参数的指令微调,轻松实现即调即用。

2.jpg

Step by Step 

单机即可实现千亿参数模型微调

  • Step 1: 容器化环境部署,数条指令即可轻松完成

  • Step 2: 开源可商用Yuan2.0 Huggingface模型获取

  • Step 3: 一键"启动"web UI服务

  • Step 4: 构建LLM助手-可视化界面配置完成Yuan2.0微调

  • Step 5: 搭建我们的私有LLM助手

GitHub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IEIT-Yuan/Yuan-2.0/blob/main/docs/Yuan2_llama-factory.md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威联通®科技 (QNAP® Systems, Inc.) 推出 Thunderbolt™ 4 全快闪 NASbook TBS-h574TX,是专为影音创作者所设计的专属工作机,包办前期至后期制作的所需性能。其内置 5 个 E1.S / M.2 PCIe NVMe SSD 插槽提供全快闪存储,配备高速传输 I/O、强悍第 13 代 Intel® Core™ 混合架构处理器,并创新支持 M.2 SSD 热拔插,兼具机动性与使用便利性,适合影片拍摄现场、影片后期团队、小型影音工作室和 SOHO 族。

1.jpg

TBS-h574TX Thunderbolt™ 4 全快闪 NASbook – 强悍、美型,采用高可靠 ZFS 文件系统,一机包办前期与后期影片制作

威联通产品经理庄易澄表示:"影音工作团队追求高机动性,而 TBS-h574TX NASbook 拥有比 A4 纸更小巧的面积、仅有 2.54 升的体积,相较同为内容创作者选择之一的 Apple Mac Studio®,TBS-h574TX 外型缩小近 31 %,让制片团队能轻易 TBS-h574TX 放置于各桌面环境与各类型的多媒体器材箱中。"

创新式 E1.S/M.2 PCIe NVMe SSD 插槽,支持热拔插TBS-h574TX 全快闪 NASbook 五个 SSD 插槽皆内置 E1.S 转 M.2 PCIe NVMe转接卡,让用户可弹性安装 M.2 SSD 或 E1.S SSD 进行疾速 RAW 文件剪辑;可热拔插的 M.2 SSD 在无需拆机情况下即能进行更换,搭配条件式资料自动迁移,避免因系统停机导致工作流程执行中断。

无可挑剔 RAW 文件存储与编辑工作机TBS-h574TX 搭载第 13 代 Intel® Core™ 混合式架构处理器 (高达 12 核心与 16 线程),内置 GPU 加速影音转码;双 Thunderbolt™ 4 接口可直连 Mac / PC工作站进行高速 4K 影音剪辑与文件传输;内置 2.5GbE 与 10GbE 网口,可增加更多连线设备满足团队协作;2 个 USB 3.2 Gen 2 (10Gbps) 端口,可快速导入大量影片素材至 NASbook,同时支持扩充外接式存储设备 DAS / JBOD 来存储大量的影音专案;内置 1 个 4K HDMI™ 输出端口,让制片团队能在拍摄后,将 NASbook 中的影片播放至大屏幕观看,即时检阅制作品质。TBS-h574TX 转码后的小文件,还可备份至 myQNAPcloud Storage 云端空间,让团队成员更方便地远端存取、同步与分享资料。

采用高可靠 ZFS 的 NAS 作业系统TBS-h574TX 支持自我修复能力 (Self-healing),可自动检查并修复 RAW 文件中的损坏数据。自主研发的 QSAL 专利演算法 更可预防 SSD RAID 中有多块 SSD 同时损坏,资料安全更有保障。

了解更多及其它威联通科技产品,请访问 www.qnap.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Gartner发布《全球数据中心集成系统市场数据,2023Q3》,数据显示,2023Q3全球超融合集成系统(HCIS)销售额14.95亿美元,亚太地区占比达37.4%,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浪潮云海超融合销售额同比增长35.0%,在亚太市场以15.4%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

1.jpg

Gartner报告指出,集成系统市场由四个细分市场组成,包括集成堆栈系统、集成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参考架构和超融合基础设施,超融合基础设施是其中增速最快、成长性最高的细分市场。Gartner预测,从2022年至2027年全球超融合集成系统市场将以10.7%的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至102亿美元。其中,亚太区超融合用户对IT基础设施的性能、稳定性、持续演进需求日益攀升,同时,各行各业积极拥抱云原生应用并积极推进创新实践,超融合市场机遇与竞争并存。

Gartner分析师表示:"浪潮云海超融合抓住了市场发展趋势,为用户提供了软硬一体化、敏捷交付、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在大型企业、公共事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均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

浪潮云海超融合持续深挖用户需求,深耕行业应用场景,在千行百业全面开花,在金融、能源、交通、医疗、企业、教育等关键领域实现规模化销售。基于超融合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广泛部署于各行业私有数据中心,并持续精研前沿技术:

  • 敏捷部署,分钟级上云:浪潮云海超融合一体化部署方案,采用多机并发模式,提高部署效率,精简部署流程,最新版本浪潮云海超融合InCloud Rail 实现3节点8分钟部署,部署效率提升150%,可以满足用户最小三节点上云,同时实现多级云的同架构管理与演进。

  • 极致性能 百万级IOPS:基于全栈RDMA设计浪潮云海超融合在性能、可靠性、易用性上均实现了颠覆性改进,持续降低虚拟化性能损耗,提高分布式存储性能。在分布式存储软件栈中,浪潮云海超融合支持后端存储RDMA互联,前端网络支持RoCE等网络协议,实现每秒数百万次的IO。同时浪潮云海软件与业内多种类型的NoF阵列存储合作并完成了兼容性适配,在多个客户侧商用落地,为客户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的资源池。

  • 同源异构 无缝上云:浪潮云海超融合面向基础设施多元异构算力,屏蔽多芯架构的差异性,可使用同一个软件版本,兼容不同CPU架构,为客户带来同等的产品体验。同时,基于可演进的云平台,实现异构算力的跨芯统一调度,以业界领先的兼容能力实现异构融合。

浪潮云海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遵从"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秉承"分层解耦、开放标准"的技术,为行业客户构建坚实的私有云基座。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在今天主题为“思尔合作,芯路共赢”的EDA生态协作发展论坛暨思尔芯20周年成果展上,思尔芯合作伙伴纷纷到场祝贺并就本土EDA发展发表洞见,其中,思尔芯兄弟单位深圳国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白耿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国微芯与思尔芯携手打造EDA数字全流程额进展情况。

2.jpg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和投入,EDA工具自主可控需求日益迫切,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EDA企业,这些企业在数字全流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数字电路设计方面,国内EDA企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工具链,能够支持从前端到后端的设计流程。在物理验证、布局与布线、时序分析等方面,国内EDA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解决方案,这就为打造EDA数字全流程创造了条件。

国微芯是国内少数专注于后端及制造端的EDA厂商。2022年底国微芯推出五大系列平台14款EDA工具,2023年国微芯又发布了多款自研数字EDA工具及软件系统。为构建数字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桥梁,打造国产数字集成电路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3.jpg

白耿表示EDA工具贯穿芯片全产业链,近几年本土EDA高速发展,公司数量已经发展发展到120家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达14%。高于全球9的平均水平,同时,EDA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不过他指出在EDA领域也存在技术壁垒、资本壁垒、人才壁垒和生态壁垒。

4.jpg

为了打破这些壁垒本土EDA更需要协作发展,目前,思尔芯和国微芯就在联手打造EDA数字全流程上进行合作,从产品布局看,两家公司的合作堪称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思尔芯的优势在前端,国微芯的优势在后端,我们正好可以完美合作开发全流程工具。”他指出。

5.jpg

他指出从底层数据入手搭建统一的数据底座是国内EDA企业缩小与国际企业差距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要建立全流程解决方案的EDA企业来说,越早确立底层数据交互平台,在后期的迭代开发中才能更具优势。近年来,包括国微芯在内的本土EDA厂商开始注重底层共性技术的积累,推出EDA统一数据底座标志性工具,为国产EDA未来发展打下的基础,减弱国外厂商在底层逻辑上对本土企业形成的压迫和遏制。。

6.jpg

他指出国微芯开发的各个工具共享一致的数据格式工具之间的数据交换不需要通过解析层协调,国微芯EDA工具软件构架设计直接针对先进工艺、高端芯片设计面临的痛点,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思路,高效并行运算平台支持上万核的硬件环境。系统支持全版图数据压缩高速读写的数据底座控制系统简洁、易扩展的面向对象的规则描述语言无缝支持AI算法和GPU异构加速、

7.jpg

包括芯片功能描述、电路逻辑描述和物理实现数据模型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提升数据交换效率、提升新技术结合的计算效率以及提升芯片PPA和良率。

8.jpg

他指出国微芯的芯天成形式验证平台EsseFormal是全功能形式验证工具平台,平台包含C-to-RTL/RTL-to-Netlist等价验证工具、属性验证工具,以及各种实用验证Apps,贯穿于数字IC设计各个环节,为芯片设计各个环节提供验证工具。平台具有定制化和集成化两大特点,精准满足客户需求,大幅降低用户验证时间、提高验证完整性和准确性。

而国微芯的芯天成并行电路仿真工具EsseSIM,是国微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SPICE精准度、大容量、高性能电路仿真工具,以应对今天高度集成的多功能电路设计仿真需要,如post-layout仿真、电路可靠性仿真等,旨在为模拟电路设计、电路单元特征化、混合电路和数字电路模块验证等提供更好的仿真解决。

该产品基于分层次存储和引擎架构,集成SPICE仿真技术,高性能仿真技术,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交互式仿真技术,支持业界标准SPICE模型、Verilog-A模型,兼容商业SPICE输入输出文件,为成熟和先进技术节点电路设计提供可靠的SPICE精度电路仿真,仿真电路容量提高一个量级。

9.jpg

思尔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俊雄表示在EDA全流程工具打造中,思尔芯负责前端工具,思尔芯目前已完善了整个芯片设计的功能验证布局,提供了成熟商用的架构设计软件、高性能多语言混合的数字软件仿真工具、企业级国产硬件仿真系统、多组合方案的原型验证解决方案等。

思尔芯在原型验证部分有近20年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专利。

随着芯片设计日益复杂,一款仿真软件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思尔芯认为结合其他产品线,通过独立的硬件仿真配上帮助与软件仿真、原型验证协同仿真的软件,可以实现软硬件协同仿真的完美运行。同时,以先进的异构验证方法学来进行SoC设计,可以打造出真正的国产数字EDA全流程。

10.jpg

期待本土EDA全流程公司早日商用!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是德科技NYSE: KEYS )与英特尔携手完成负载均衡产品单节点2100万连接新建性能测试。英特尔提供软硬件结合优化的四层负载均衡方案HDSLB®(高密度可扩展负载均衡器),单节点具有极高的并发连接密度、转发和TCP连接新建速率,性能可随CPU核数量增加线性扩展。

1.png

是德科技与英特尔携手完成负载均衡单节点2100万连接新建性能测试

无论是如火如荼的AI深度学习大模型还是方兴未艾的VR&AR及越来越丰富的IOT终端设备,亦或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多媒体直播、短视频等这些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互联网应用,各种应用的数据流通过网络传输,最终都会交给云端服务器去处理。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负载均衡产品将应用流量平均交付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可用性。各类新兴应用无论从数据量还是实时性上都对负载均衡提出更高更快可扩展的要求,如何从测试的角度保证负载均衡的性能、时延、可扩展性达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是德科技软硬件应用负载测试解决方案(CloudStorm+IxLoad),具有超高性能、业务真实仿真度、极强稳定性等特点。是德科技的KeysCloudStorm平台具有业界最高新建,单机框通过模块化扩展最多支持54M应用层connections-per-second CPS)。CloudStorm平台具有2QSFP28 100GE端口,采用创新的架构,允许复杂应用程序的仿真和大量的DDoS流量,单板卡可达到200Gbps混合吞吐。

配图2:CloudStorm平台.png

CloudStorm平台

Connections-per-second (CPS)是负载均衡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这个指标在现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描述了负载均衡每秒钟稳定处理TCP连接建立的能力。测试中每条连接请求1字节大小的页面,通过TCP 3次握手,发送GET请求,回应GET请求,4次挥手模拟完整的TCP和HTTP生命周期。测试拓扑如下图所示:

配图3:测试拓扑.png

测试拓扑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HDSLB在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平台上TCP连接新建CPS最高可达21.8M,且CPS能够随CPU核数线性增长。更多测试细节请参考Intel 官方白皮书↓

https://networkbuilders.intel.com/solutionslibrary/high-density-scalable-load-balancer-a-vpp-based-layer-4-load-balancer-technology-guide

配图4:测试结果.png

测试结果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网络应用与安全事业部总经理修向鹏表示:“将是德科技的IxLoad软件与高性能CloudStorm测试平台相结合,创建精确且可重复的测试环境,从而充分验证了英特尔HDSLB具备线性可扩展与业界最高CPS的处理能力。”

英特尔副总裁,企业与云网络事业部总经理Bob Ghaffari表示:“高密度可扩展负载均衡器(HDSLB)是基于英特尔软硬件协同优化打造的四层负载均衡器,其目标是实现业界领先性能,通过与是德科技的联合测试,证明了其优势。”

关于是德科技

是德科技(NYSEKEYS)启迪并赋能创新者,助力他们将改变世界的技术带入生活。作为一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司,我们提供先进的设计、仿真和测试解决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更快地完成开发和部署,同时控制好风险。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通信、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与国防、汽车、半导体和通用电子等市场。我们与客户携手,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是德科技官网 www.keysight.com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月18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DEKRA德凯正式授予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特威”,SmartSens)Automotive Sensor (AT) Series系列车规级CMOS图像传感器(CIS)产品SC225AT/SC320AT 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思特威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莫要武博士、思特威汽车芯片部资深销售总监邹亚飞先生、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Dr. Kilian Aviles林一墨博士、DEKRA德凯中国功能安全总经理李明勋先生以及双方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此次颁证仪式。

1.jpg

思特威通过DEKRA德凯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颁奖仪式现场

获得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标志着思特威车规级CIS产品SC225AT/SC320AT的功能安全架构、设计实现及安全覆盖率均达到了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 ISO 26262 ASIL B级别的要求,证明思特威车规级芯片产品可以为ADAS应用提供安全保护方案,满足世界一流OEM和Tier1的功能安全开发要求。

思特威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莫要武博士在颁证仪式现场说道:“能够取得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是思特威车规级芯片在汽车功能安全产品开发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感谢功能安全团队的辛苦努力,感谢DEKRA德凯专业团队的指导。这将为我们2024年陆续量产的高功能安全等级车规芯片的ASIL B认证奠定基础,思特威将继续强化功能安全研发实力与芯片安全机制设计能力,为汽车产业伙伴提供满足功能安全需求的高安全、高可靠、高质量、高性能的车规级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

2.jpg

思特威“DEKRA德凯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随着智能汽车ADAS的快速迭代与逐渐普及化,以及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座舱功能的快速上车,开发复杂安全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车规级芯片刻不容缓,以满足智能汽车市场对纵深安全防护体系的迫切需求。作为国内鲜少能够提供车规级CIS解决方案的高尖技术企业,思特威通过SC225AT /SC320AT芯片功能安全开发的实践,打造了一支拥有功能安全意识、掌握功能安全开发方法、具备功能安全开发能力并具有行业技术前瞻性的团队,为持续提供符合功能安全的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行业技术领导者,DEKRA德凯专注于产品和系统的安全认证,致力于帮助企业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及安全理念,为企业满足国际功能安全的要求保驾护航。

DEKRA德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中国大陆及香港董事总经理Dr. Kilian Aviles林一墨博士表示:“汽车行业以安全为首要考量。随着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变得日益复杂,安全性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思特威凭借高水准的汽车技术团队和丰富的功能安全开发经验,高效获得了DEKRA德凯颁发的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ASIL B产品认证证书。在审核全过程中,DEKRA德凯深刻感受到了思特威对智能驾驶产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在汽车安全保障方面始终坚守最严格的要求,展现出了强大的汽车安全产品开发和管理能力。我们将继续与思特威保持紧密合作,在更多安全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为思特威在汽车芯片领域持续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安全对于汽车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汽车电子使用环境更为复杂,安全风险系数更高,芯片的测试验证较消费级也更为严苛。芯片的车规级认证主要从体系、功能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严格把控。目前,思特威已通过了AEC-Q100可靠性认证、IATF 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及产品认证,构建了完备的车规级芯片开发及管理体系,能够为车载客户提供性能与安全兼顾的车规级CIS产品,实现产品快速开发验证以及创新迭代,助力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3.jpg

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全球网络优势,为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车规级芯片的功能安全、ASPICE、SOTIF、信息安全等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有效提升流程开发与产品认证的品质。未来,DEKRA德凯将持续以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助力汽车行业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思特威(SmartSens)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ogy(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自身性能优势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思特威将秉持“以前沿智能成像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持续推动前沿成像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助推未来智能影像技术的深化发展。

关于DEKRA德凯
DEKRA德凯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非上市专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作为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全球性服务商,我们助力企业提升安全、保障和可持续性发展绩效。2023年,DEKRA德凯营业总额预计超过40亿欧元,业务遍布世界5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50,000名员工致力于提供独立的专家服务。DEKRA德凯连续荣获EcoVadis铂金评级,位列前1%的可持续发展公司之列。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ekra.com.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相控阵天线示意图

波束赋形芯片作为相控阵天线的核心器件,对相控阵天线的扫描精度、速度等核心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圳市时代速信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时代速信)日前推出国内首款基于国产SOI工艺的四通道(4发4收)波束赋形芯片SX1006。工作频率覆盖5~18GHz,每个通道由数控移相器、驱动放大器、数控衰减器、开关、功率合成器(功分器)等模块组成,支持6位移相和6位衰减。芯片提供负载态及收发调制输出,片上集成SPI接口、数字波控电路、温度传感器及过温保护电路,收发切换时间小于100ns,裸芯片尺寸为4.20mm × 6.82mm,具有抗辐照、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超宽带、应用简单等特点,适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

2.jpg

芯片评估板

此款芯片基于国产SOI工艺制造,打破了此前波束赋形芯片制造工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为国家相控阵系统发展的自主可控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款芯片也是国产SOI工艺首次实现射频、数字、模拟电路全集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国产SOI工艺发展的里程碑。时代速信基于该工艺自主开发模型,经过充分论证和全面的模型验证,首次投片便实现了芯片指标全部达标。目前此款芯片已经正式量产并大规模交付客户使用。

来源:时代速信

围观 1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7778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