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坊间传言 ,在华为三折叠手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发布并大获成功之后,三星备受打击,因为早在两年前三星就展示过三折叠手机,但是两年来,其三折叠手机并没有实现量产,反而被华为抢先发布。

1.png

传言三星开始寻求新的手机外形设计,来自 TheElec(韩国)的报道称,三星正在 “转变产品方向”,转向卷曲屏手机设备(通过 SamMobile)。传言称,这款设备可能会在 2025 年下半年的某个时候推出,这意味着它有可能与潜在的 Galaxy Z Fold 7 同时亮相,也有可能取代 Galaxy Z Fold 7。

早期猜测称,这款可滚动设备可能配备 12.4 英寸显示屏。这一估计可能是该显示屏完全 “推出 ”后的结果。此外,据说这款手机可能会配备一个屏下自拍摄像头。

传言还说,三星之所以采用这种新的可卷曲外形是因为华为推出了三折手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调查显示,三星曾在韩国和美国申请过一款三折手机的专利。

此外,三星最近推出的 Galaxy Z Flip 6 和 Fold 6 可折叠设备似乎 “没有达到预期”。在典型的板砖手机式的 Galaxy S 系列发布之外,转向一款新的、可能令人兴奋的设备可能会帮助该公司提高收益。

Galaxy Rollable"(卷曲屏手机)的概念并不是新的,因为在 2024 年CES 上见过三星展示过这一产品。当时的原型机被命名为 “Rollable Flex”,它可以提供比卷曲(默认)状态 “大五倍 ”的屏幕。在 CES 展示期间,人们对这款原型机的担心之一是其耐用性。考虑到手机可以通过膨胀和滚动来提供不同尺寸的显示屏,它可能会有大量的活动部件。

对于三星的可以 360 度折叠的手机,随着华为推出三折手机,三星似乎对这个项目不感兴趣了,因为它正在追逐下一个大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卷曲屏手机的概念此前曾出现在 LG Rollable 上。该手机的大部分功能都已得到充实,一段现场上手视频展示了如果 LG 为消费者推出这款手机的可能性。不幸的是,该公司在推出之前就关闭了该项目。

2.gif

其实华为也有卷曲屏手机项目的研发,而且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此外,本土手机厂商TCL、OPPO等也展示过卷曲屏概念手机,只不过目前还没有量产机出现,也许华为在卷曲屏手机上还要截胡三星?

看来折叠手机的下一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分化,对于卷曲屏手机,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1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商用车业务将于2025年进行重组

  • 马库斯·海恩博士:“只有保持技术中立,才能实现商用车向可替代动力总成过渡转型。”

  • 业务增长:尽管市场环境极具挑战,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团销售额依旧取得小幅增长。

  • 动力总成多样化:博世预测,到2035年将有约三分之一的新卡车搭载电池,约十分之一的新卡车将配备燃料电池。

  • 电子/电气架构:越来越多用于车队管理的互联软件及服务要求商用车具有可更新性。

货运运输是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为了实现绿色转型,运输货物的商用车必须采用可替代动力总成系统。因此,商用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变革,而博世正引领着这场变革。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持续扩展其产品和解决方案组合,提供多样化的技术。“只有保持技术中立,持续开发多样化的动力总成系统并提高其效率,商用车向可替代动力总成的过渡转型才能得以成功,”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在2024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表示。“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货运量的持续增长和商用车向可替代动力总成系统的转型,将为我们的业务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对于博世而言,面向大型车辆的业务绝不能小觑——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四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卡车和轻型客车,”海恩博士表示。

2024 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将与上一年持平。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如果最后一季度业务表现良好,公司预计博世智能出行集团 2024 年的销售额将取得小幅增长。博世智能出行集团目标在 2029 年实现超过 800 亿欧元的全球销售额。

商用车业务重组

博世希望把握全球货运增长和向可替代动力总成系统转型过渡带来的巨大机遇。为此,公司将在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内重组其商用车业务。从 2025 年 1 月起,在商用车和非道路车辆执行副总裁Jan-Oliver Röhrl的领导下,公司将集中重要资源及能力,将卡车和非道路车辆的系统开发、产品和组合管理整合于一个全新的业务单元中。“我们相信新的组织架构将为我们的客户带来获益。我们与客户的合作也将会由此取得更大的成功,并由此使得奔驰于道路上的商用车更加高效和安全。”Röhrl在展会上表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博世智能出行集团新成立的业务单元也将在此提供全面的产品组合,从多样化的动力总成系统到智能底盘、商用车辅助驾驶等。通过提供知识型解决方案和创新合作模式,博世助力中国商用车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开启商用车智能出行的未来。

为实现这一目标,博世专注于动力总成多样化和技术中立。根据内部预测,博世认为到 2030 年,全球所有新注册、重量超过 6 吨的商用车中约有 20% 将配备电池动力系统,而约3%将配备燃料电池。到 2035 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卡车将配备电池,十分之一的卡车将配备燃料电池。届时,还会有少量装配有氢发动机的商用车投入使用。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只有配备适当的基础设施,货运才能实现电动化。“我们需要在德国和欧洲更快地扩建电动车充电站和加氢站,”海恩博士表示。

博世认为,多元的动力总成技术并不会相互竞争,相反,多样性使制造商能够针对每种应用场景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博世不仅在进一步开发纯电动、燃料电池和氢发动机的动力总成技术,还在努力提高现代内燃机的效率,尤其考虑到当前现有车辆数量庞大,同时合成燃料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商用车辅助系统发展进入快车道

本届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上,博世展示了其针对现代货运的理念、创新和解决方案。而远在汉诺威展会之外,博世的技术也已正改变着我们从A点到B点运输货物的方式。在中国市场,博世持续开发面向商用车的创新技术,并将其产业化。凭借商用车辅助驾驶系统、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热管理、燃料电池和电动化解决方案等诸多全新产品,博世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例如,用于18 至 49 吨重型商用车的博世重型电驱桥已投入量产。该电驱桥全面集成了电机、变速箱、换挡执行器和差速器等,既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适用于燃料电池重卡。而在印度,首批搭载氢发动机的车辆已上路测试。博世为这些车辆提供氢能源动力的关键部件,涵盖喷射系统、传感器、氢罐阀门和控制单元,包括软件。在美国,博世和FirstElement Fuel公司正在紧密合作开发一种低温泵,计划于 2025 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首次投入使用。这种新型泵将使商用车补充燃料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只需十分钟就能为车辆提供足够行驶 1,000 公里的氢气!

驾驶辅助系统是博世商用车业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博世的内部研究显示,大约每八起由重型卡车引起的事故中,就有一起可以通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避免——这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以为运输公司避免财产损失。博世的另一项重要辅助系统是电子视野(electronic horizon),可帮助重型卡车降低油耗和排放。该系统可收集地形、弯道曲线半径或交通标志等数据,并根据周围环境实现智能调整车速,以及包括利用卡车的动能。其既适用于高速公路,也适用于城市交通。对于使用内燃机的商用车,该系统可以帮助减少多至5%的油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电动化商用车则可以由此提高能效,延长续航里程。目前,已有超过一百万台车辆配备了博世电子视野系统。

卡车和货车也须具备可更新性

随着汽车行业迈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商用车也面临着转型。用于车队管理的互联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卡车和轻型客车的可更新性变得和乘用车一样至关重要。实现车辆可更新性的关键是减少车载计算机的数量,从而降低车辆电子/电气架构的复杂性。目前,车辆的智能功能仍需要分散于多个不同的车载计算机来实现,而未来它将更为集中化,仅需少量的车载计算机。博世致力于帮助整车制造商从硬件向软件定义出行转型,这其中也包括为商用车业务提供广泛且适用的软件解决方案和服务。

博世名为L.OS的物流数字化服务平台,旨在应对运输和物流行业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由博世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合作共同开发。该软件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一个市场平台,向货运承运人和货运代理人一站式提供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涵盖物流业务的各个方面:驾驶员管理、运输管理、车队管理、路线规划与停车、金融服务及供应链可视化。

博世的互联解决方案还能帮助出行和物流服务供应商尽可能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并减少闲置时间。以博世控制单元作为技术基础,该解决方案可后装于任何品牌的车辆上,使车队运营商能够访问其运行和诊断数据,从而实现各种基于数据的服务。例如,后装的效率模块(Remodul)功能能够识别卡车行驶的路线,并根据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的经验值微调其车速。这可以将燃油消耗降低多达4%,为车队运营商带来颇具吸引力的成本优势。车辆健康监测功能则记录车辆中标准化的,以及整车制造商特定的故障代码,并在云端进行评估。在早期阶段识别任何即将发生的问题,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提示,并即刻建议类似优先维修等应对措施。这将大大减少意外故障的发生次数,使运营商更容易进行规划。

关于博世

智能出行业务是博世集团最大的业务领域,2023年销售额达562亿欧元,占集团总销售额的近60%。作为领先的智能出行供应商之一,博世智能出行业务旨在打造安全、可持续和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智能出行业务领域包括:电气化、软件及服务、半导体与传感器、车载计算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维修网络和汽车售后市场技术与服务。博世是汽车行业创新技术的代名词,打造了发动机管理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以及柴油共轨技术。

博世集团是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约429000名员工(截至20231231日)。2023财年度创造了916亿欧元的销售额。博世业务划分为4个领域,涵盖智能出行、工业技术、消费品以及能源与建筑技术,致力于以科技塑造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互联化、可持续等全球趋势。凭借在多个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广泛业务布局,博世增强了其创新性和稳健性。博世运用其在传感器技术、软件和服务领域的专知,为客户提供整合式跨领域的解决方案,并利用在互联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长,研发生产用户友好的、可持续的产品。博世在世界范围内践行“科技成就生活之美”的承诺,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保护自然资源。集团包括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及其遍布超过60个国家的约470家分公司和区域性公司。如果将其销售和服务伙伴计算在内,博世的业务几乎遍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创新实力是博世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博世的研发网络拥有约90000名研发人员,其中有近48000名软件工程师,遍布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

有关博世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osch-press.com, www.bosch-mobility.com, www.bosch.com.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有丰富经验的半导体知识产权管将提供行业见解。

加利福尼亚州 坎贝尔,2024 年 9 月 16 日 - 致力于加速片上系统(SoC)创建的领先系统 IP 供应商 Arteri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IP)今日宣布,Joachim Kunkel 将加入其董事会。Kunkel 先生目前担任Synopsys知识产权(IP)业务部门总经理,将Synopsys的IP收入增长到超过15亿美元,使Synopsys成为全球第二大半导体IP公司。Kunkel 先生在Synopsys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将为 Arteris 带来丰富的知识和领导力。

在加入 Synopsys 之前,Joachim Kunkel 与他人共同创办了 CADIS GmbH 并担任总经理,他在工程、销售和营销方面做出了贡献,在公司的早期成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拥有德国亚琛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数字信号处理的系统级仿真技术。

“我很荣幸能加入Arteris董事会,为公司在系统IP领域的继续增长和保持创新的领导地位做出贡献。人工智能正在推动当今SoC设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使系统IP成为确保产品性能和快速创新周期的基础必要技术,此时加入Arteris非常令人兴奋。” Joachim Kunkel表示,“我期待着与才华横溢的董事会和执行团队一起工作,推动公司作为系统IP领导者继续增长和发展。”

Arter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 Charles Janac表示:“我们非常欢迎 Joachim Kunkel 加入我们的董事会。他在IP和半导体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他在Synopsys的远见卓识,对于我们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和持续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将是非常宝贵的。”

关于 Arteris

Arteris 是领先的系统 IP 提供商,致力于加速当今电子系统中的片上系统(SoC)开发。Arteris 的片上网络(NoC)互连 IP 和 SoC集成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品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提供更好的 SoC 经济性,使其客户可以专注于构想未来。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arteris.com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XP Power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E.Trimble455立硅谷创新中心(SVIC)作为公司新的北美总部。这座占地85000平方英尺的最先进的设施体现了对卓越、速度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的承诺,将研究和技术开发、研发工程、试点制造、仓储物流和服务/支持整合在一个屋檐下。

XP-Silicon-Valley-news hi-res (1).jpg

创新中心促进了快速的开发周期,使XP Power能够有效的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采用首次正确的方法, 并由一支在半导体、医疗保健、军事和工业领域拥有丰富研发和行业经验的多学科工程团队提供支持。

创新中心包括一个可靠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具有多个高加速寿命测试(HALT)、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和环境室,强调对可靠性的承诺。蚀刻等离子体室专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系统验证,3米长的消声EMC室补充了现有的EMC合规性测试站,以加快上市时间。一个专门的测试开发团队已经到位,为专门的电源转换应用设计定制测试设备,确保产品符合最高的性能和质量标准。

北美执行副总裁Jay Warner表示:“SVIC先进的全数字化工作站与全球连接,使我们的顶尖人才能够无缝协作。我们世界级的、全天候的实施确保了持续的开发和全天候的解决问题,缩短了上市时间,加快了客户的时间表。

创新中心通过配备先进技术、最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和增强的安全功能的新会议室和战略性设计的工作空间促进了团队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现代化设计

SVIC还采用了环保功能,如电动汽车充电站、自动LED照明和暖通空调系统、洗碗机以减少一次性餐具,以及消除所有一次性塑料(SUP)。

Warner还表示这项投资突显了XP Power在未来十年内对增长和扩张的关注,特别是在电源转换市场转向支持Angstrom时代的新技术方面。凭借广泛的研发实验室,我们的目标是引领下一代电源转换技术的创新

 “作为电源转换技术的领导者,XP power正在扩大其在医疗、工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市场份额。新总部体现了我们对客户、经销商和员工的承诺。在我们全球团队的强大支持下,我们会对北美和全球的电源转换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XP Power

XP Power致力于成为电源解决方案领先的供应商,产品包括AC-DC电源、DC-DC转换器、高压电源和RF电源。拥有ISO9001:2008XP Power在全球范围内可提供从研发到制造生产的全方位服务。专业的技术和客户支持提供了最丰富的产品线以满足低成本的项目需求。XP Power在欧洲、北美和亚洲设有24个销售办事处。

XP Power LtdLSE:XPP)是伦敦证券交易所FTSE 250上市的上市公司,在北美(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加坡设有研发中心,新加坡也是公司的总部。制造工厂位于北美、越南和中国。设计团队突破了成本和技术的界限,提供了市场领先的电源解决方案产品。本地应用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帮助全球客户集成和使用XP Power产品。有关XP Power如何推动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xppower.com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0μ A和通用器件为汽车和非汽车应用提供封装灵活性

奈梅亨,2024916:Nexperia今日宣布对其丰富的齐纳二极管产品组合进行两项优化,以消除不良的过冲和噪声行为,这在齐纳技术领域是重大进步。首先,新型50 µA齐纳系列二极管推出B-selection (Vz +/-2%),Vz范围从1.8 V到51 V,提供标准版和汽车版。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汽车应用,例如电动汽车(EV)的车载充电器,以及广泛的工业和消费应用,例如通用计算单元、电池管理系统、设备充电器和智能手表。

NEXP077_Zener Diodes Press image.jpg

Nexperia的全新50 µA器件系列目前即使在高电压(高达75 V)下也能提供完整的齐纳功能。它们的设计旨在完全消除噪声和过冲现象,这是过去许多齐纳二极管导致应用故障的共同特征。这些器件采用小尺寸封装,包括SOT23、SOD323、SOD523和SOD123F以及带或不带侧边可湿焊盘(SWF)的DFN1006BD-2和DFN1006-2。附带SWF具有显著的优势,包括对焊点质量进行高度可靠的自动光学检测(AOI)以及增强焊点坚固性,与没有SWF的器件相比,增强了与PCB的结合。

此外,Nexperia还解决了其现有通用PZU齐纳二极管系列中的过冲和噪音问题。这将为工程师提供更大的灵活性,用于诸如电源电压稳定、传感器或电源电压比较等应用,以及为MOSFET提供栅极和雪崩击穿保护。PZU系列提供SOD323、SOD323F、SOT23、DFN1006BD-2和DFN1006-2 (2.4 V-51 V)封装,包括汽车版本和标准版本。这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适用于需要更灵敏的齐纳二极管“拐点”的关键应用,或标准齐纳二极管可能出现噪声和过冲行为的应用。

访问https://www.nexperia.cn/zener获取产品数据手册并了解有关Nexperia齐纳二极管的更多信息,包括如何消除不良过冲现象的详细信息。

关于Nexperia

Nexperia总部位于荷兰,是一家在欧洲拥有丰富悠久发展历史的全球性半导体公司,目前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共有14,000多名员工。作为基础半导体器件开发和生产的领跑者,Nexperia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移动和消费等多个应用领域,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商业电子设计的基本功能提供支持。


Nexperia
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每年的产品出货量超过1,000亿件。这些产品在效率(如工艺、尺寸、功率及性能)方面成为行业基准,获得广泛认可。Nexperia拥有丰富的IP产品组合和持续扩充的产品范围,并获得了IATF 16949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标准认证,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创新、高效、可持续发展和满足行业严苛要求的坚定承诺。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高峰、

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顾星宇、

Gartner 高级研究总监周玲、

Gartner研究总监金玮

近年来,许多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机构开始研究将其在中国的应用与全球IT系统解耦的可能性(本文中的“解耦”是指IT解耦),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中国网络安全法规实施之后。

在中国,在中国,IT解耦意味着要构建在架构方面独立于全球IT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数据、运营和支持)的独立应用。IT解耦主要侧重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安全合规风险,并由中国的安全法规驱动。

由于成本和复杂性增加等挑战,中国企业机构很难实现由合规驱动的IT解耦。首席信息官(CIO)及安全和风险管理(SRM)领导者应在IT解耦之外放眼全局,通过一下三大策略,降低网络安全合规风险,以遵守监管要求并实现业务收益(见图1)。

1:利用风险缓解措施,降低网络安全合规风险并实现业务收益

1.png

优先考虑本地化,满足明确的监管要求和业务需求

尽管解耦并不等同于网络安全合规,也并不存在明确的标准,但在中国运营的企业机构必须要遵守相关法规,根据要求在国内托管应用。不同行业都有类似的监管规定,企业机构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实施应用解耦,并且在中国大陆托管数据存储库,以满足明确的监管要求。

除了必须遵守法规要求之外,解耦并不是实现网络安全合规的唯一选择,而且可能会使成本显著增加。许多在华经营的跨国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进行应用本地化,以满足其业务需求。

“解耦”是一个较新的术语,更倾向于受网络安全合规驱动。在许多情况下,解耦和本地化的概念有所重合,特别是在实施中。这意味着,针对业务需求的本地化也可以改善网络安全合规性,从而提升业务成果。因此,企业机构应首先满足明确的监管要求,然后根据业务需要优先考虑本地化。

建立沟通和响应流程

如今,网络安全法规日益普及。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发布了网络安全相关法规。解耦是一种被动的应对思维,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以及降低风险的需求和业务需求。此外,解耦甚至本地化都不仅仅是网络安全决策或IT决策,而是需要与业务、法务及其他团队共同做出的决定,因为这会从多个方面(如成本、效率和复杂性)影响业务。

中国的企业机构应建立明确的跨部门沟通和响应流程,特别是在高管层面。通过明确传达网络安全法规并建立响应流程,企业机构可以快速处理网络安全违规引发的事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中断。

采用组装式IT架构

虽然建立网络安全法规和相关事件的响应流程可以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但由于缺乏灵活的架构,缓解措施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大量成本。

企业机构应寻求一种适应性强的弹性方法,应对网络安全合规风险。为满足上述要求,企业机构应制定实现组装式IT架构的长期战略,在多家供应商、多种技术和平台之间灵活切换。这也将提供更多的韧性,有利于快速响应网络安全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中断。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企业机构提供可行动的客观洞察,推动企业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作出明智决策,实现卓越业绩。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8月14日,搭载安卓15的谷歌最新一代折叠屏Pixel 9 Pro Fold正式发布,起售价是17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900元)。这是美国市场最薄的大折叠旗舰,谷歌Pixel 9 Pro Fold展开态厚度只有5.1mm,折叠状态下的厚度是10.5mm,比对手三星Galaxy Z Fold6薄了13%以上,重量是257g。

1.png

2.png

3.png

Pixel 9 Pro Fold外屏采用了一块6.3英寸1080p分辨率120Hz刷新率OLED屏,而内屏则是一块8英寸LTPO OLED,分辨率为2076x2152,峰值亮度达到2700尼特,后置4800万主摄,超广角和长焦镜头的像素分别为1050万和1080万,电池容量4650mAh,支持IPX8级防水。

这款手机搭载的事谷歌自研Google Tensor G4处理器,这颗芯片采用三星4nm工艺制程,包含1个Cortex-X4 3.1GHz超大核心、3个Cortex-A720 2.6GHz大核心和4个Cortex-A520 1.95GHz小核心,标配16GB内存。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作为全球首款Android 15折叠屏的Pixel 9 Pro Fold,展开厚度为5.1mm,折叠状态下厚度为10.5mm。

老张认为这款折叠手机如果跟中国手机厂商的折叠机相比,单从外观和厚度上本土厂商的之地接就可以直接吊打它。

不过作为美国本土首款折叠机,这款手机还是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美国手机编辑菲利普-伯恩(Philip Berne)写道:"当我把 Pixel 9 Pro Fold 展示给使用 iPhone 的亲朋好友时,他们无一例外都惊呆了。他们都说,这是第一款看起来......正常的可折叠手机。有多正常?不仅仅是因为正面的尺寸和形状与 Pixel 9 完全相同。Pixel 9 Pro Fold 是如此之薄,以至于如果我把 iPhone 15 Pro Max 装在保护套里,它还没有我的 iPhone 15 Pro Max 那么笨重!"---这完全是有孤陋寡闻导致的惊讶。

发布一个月后,维修团队 iFixit 于 9 月 13 日发布博文,拆解了谷歌的 Pixel 9 Pro Fold 折叠屏手机,附带 Lumafield 提供的 CT 扫描图。

9.jpg

iFixt 团队在博文中表示,谷歌 Pixel 9 Pro Fold 折叠屏手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内部全部采用 3IP 螺丝,包括 USB-C 端口和 SIM 卡托盘在内的诸多零件设计比较容易拆卸。

10.jpg

iFixit 唯一的批评是,4.68Wh 和 13.4Wh 的电池无法通过其下方的拉片取出;团队还指出无法在不损坏的情况下移除折叠屏幕。

11.gif

除了展示这款手机精美的旋转 GIF 图外,iFixit 的博客文章还包含了一个可缩放、可旋转的 Pixel 9 Pro Fold 互动扫描图,供技术爱好者尽情探索。

12.jpg

13.jpg

14.jpg

从拆解看,这款手机的亮点也是有限。

也是在发布一个月后,尤其是苹果iPhone 16 发布后,其智能功能让很多准备转投安卓阵营的用户再次回归到苹果阵营,看来谷歌折叠机的诱惑还是抵挡不住iPhone 16 ,这跟中国恰恰相反,用户对华为三折叠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的狂热早就盖过了iPhone 16。刚看了下,这手机在华为官网的预测量就超过了600万!

15.png

另外,谷歌的折叠机Pixel 9 Pro Fold发布后,一大票数码博主对其进行了各种测试,其中,来自 YouTube 科技频道 JerryRigEverything 的扎克-尼尔森(Zack Nelson)就对其进行了恐怖的耐用性测试。测试的结果并不漂亮,但由于有大量的刮伤、划伤、烧伤,以及热心的弯曲,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16 (1).gif

尼尔森用裁纸刀在谷歌新款可折叠手机的外观上刮出了一些非常难看的痕迹--在这个过程中还割伤了自己的手指--之后。

17 (1).gif

他又在手机上撒了大量的泥土和沙子,“以了解 Pixel 9 Pro Fold 是否具有防尘功能”。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不,没有”

18 (1).gif

19 (1).gif

接下来是明火,经过长时间的燃烧,在内部显示屏和外部显示屏上都留下了痕迹。最后是备受期待但非常不科学的弯曲测试。毫不奇怪,折叠式手机在弯曲时很少有好的表现。但尼尔森惊讶地发现,在 Pixel 9 Pro 折叠机上,设备并没有沿着铰链折断,而是偏离了两条天线线的中心位置。手机已经面目全非。“尼尔森说:"这里真是一团糟。

显然这款折叠手机被这厮玩坏了,这里问一嘴:我们国内博主敢这样评测吗?

不过,并不是每个博主都这么疯狂,另外一位博主说:我已经使用谷歌Pixel 9 Pro Fold两周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它让我对折叠手机的使用完全正常化了。这并不是说市场上其他最好的折叠手机没有给我留下积极的印象,只是不知何故--老实说,我很震惊--谷歌已经完全扭转了局面,推出了一款真正超越竞争对手的折叠产品。

为什么如此震惊?对我来说,第一代谷歌 Pixel Fold 更像是一款 “Pixel Flop”。它折叠不平,外形感觉不对,太重,电池续航时间也不长。不过,所有这些问题在 Pixel 9 Pro Fold 中都得到了解决,它与其说是原版的第二代产品,不如说是一款全新的手机--一款能更整齐地融入谷歌 Pixel 9 系列最佳手机的手机。

也有的博主测试了这款手机的拍照,从样片看效果一般,完全不能跟本土折叠机相比。

20.png

21.png

也有博主说:”我使用 Pixel 9 和 Pixel 9 Pro 折叠机型几个星期后,存储空间被用掉了一大块。系统存储分配占 Pixel 9 使用空间的 14GB。与此同时,系统在我的 Pixel 9 Pro Fold 上使用了 15GB 的空间。这个数字会随着你安装软件更新和累积更多必要的系统文件而增加。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大部分是用户数据,因为该应用只有 26MB。换句话说,随着我继续使用 Pixel 9,AICore 只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在我的应用程序存储列表中排名第二的是Pixel Studio 和 Pixel Screenshots,它们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谷歌承诺为 Pixel 9 提供七年的软件支持。我只能想象(或者说担心)谷歌 AI 工具会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吞噬我的 128GB 存储空间。”

无疑,随着AI的应用增多,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数据将暴涨,这将吞噬手机的存储,对此,这是本土手机厂商应该注意的。

不过,很多博主说谷歌的Circle to Search 功能不错,Circle to Search 本质上是 Google Lens 的一个新前端,它可以根据图片进行网络搜索。从灯罩、植物到人物,任何出现在手机显示屏上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视觉搜索的基础,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或购物选项)。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1,08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DK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宣布推出一系列10BASE-T1L即插即用的测试板,即EVB-DLA-00x。这些测试板有六种功率等级可供选择,适用于模拟元器件 (ADI) EVAL-ADIN1100EBZ和EVAL-ADIN1110EBZ的单对以太网 (SPE) 评估板。SPE技术可提供从单个传感器到云端的无缝以太网连接,使得工业物联网 (IIoT) 和工业4.0网络的创建变得更加简单。

1.jpg

10BASE-T1L以太网协议不仅能在最长1000米的范围内实现高达10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还同时能进行供电,这即是人们称之为的数据线供电 (PoDL)。TDK能为这些应用提供多种电感器,包括共模扼流圈 (CMC)、隔离电感器 (ICI) 和差模电感器 (DMI)。

这三类元件现在已集成到TDK的扩展板中,可直接插入模拟元器件评估板的原型连接器中,可满足不同APL和IEEE 802.3cg-2019功率等级要求,最高供电电流可达1810 mA。这些扩展板即插即用,方便工业和楼宇自动化应用的设计师随时使用模拟元器件评估板开始开发工作。

特性和应用

主要应用

  • 工业自动化

  • 流程自动化

  • 楼宇自动化

主要特点和优势

  • 专为不同APL和IEEE 802.3 g-2019功率等级要求而设计

  • 衰减符合IEEE 802.3 g-2019

  • 可覆盖10BASE-T1L完整的电感器产品线

  • 高可靠性元件

  • 大电流能力

关键数据

1726622410002.jpg

如需了解该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dk-electronics.tdk.com.cn/zh/spe

About TDK Corporation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主营铁氧体,是一种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4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4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000人。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采用C-SynQ®通信协议以及独特的电池内嵌芯片技术((chip-on-cell)_相结合,提高下一代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和寿命,并支持欧盟电池护照法规

致力于彻底革新电池系统性能、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科技公司Dukosi Ltd宣布,用于下一代更安全的电池监控系统Dukosi Cell Monitoring System(DKCMS)已完成生产准备。 DKCMS 核心硬件已通过 AEC-Q100 的一系列测试,符合AEC-Q100标准,可满足电动汽车(EV)和固定式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严苛要求和使用寿命预期。 Dukosi独特的电池内嵌芯片(chip-on-cell)技术和专有的C-SynQ®通信协议改变了电池的设计和监控方式。 DKCMS电池单元监控和嵌入式存储器还提供终身可追溯性,使客户的产品能够满足即将到来的电池法规(例如欧盟电池护照)。 Dukosi新颖的非接触式解决方案克服了传统有线和远场无线系统的局限性,突破了电池组物理设计限制,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设计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DKCMS Core是一款独特的非接触式电池单元监控解决方案,由DK8102-AQ-25 电池单元监控(Cell Monitor)芯片、DK8202-AR-25系统集线器(system Hub)芯片、Dukosi API和C-SynQ®通信协议组成。 电池单元监控芯片直接安装在每个电池单元上,可准确监控电压和温度等关键运行参数,并提供必要的电池单元均衡功能和诊断功能。 系统集线器使用Dukosi专有的C-SynQ®通信协议,通过一根总线天线管理网络内所有电池单元监控节点和BMS主机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 C-SynQ®通信协议提供高度安全、极其稳健可靠的通信,具有可预测的延迟,并同步测量所有的电池单元节点,以实现最佳电池组性能。

全球知名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最佳实践研究分析师Silvana Rulet在谈到Dukosi市场领先的电池单元监控解决方案时表示:"凭借其电池单元芯片传感技术,Dukosi领先于竞争对手,满足了市场的渴求。 该解决方案通过嵌入式软件、板载处理和内存,提供对每个电池单元的深入测量。 此外,该技术还支持电池单元与BMS管理系统之间精确、非接触和同步的通信,使用户能够实时监控每个电池单元的状态、健康状况和性能。"

Dukosi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根据已发布的电动汽车(EV)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的销售预测,如果每个电池单元配备一个Dukosi 电池监控单元计算,则到 2025 年 IC 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20 亿块,而电动汽车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销售量在未来十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 14.8% 。

Dukosi首席执行官Mark Pinto表示:"对于Dukosi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将首批DKCMS芯片投入生产,为每个电池单元带来真正的智能,"我们一直在全球各地进行投资,扩大我们的人才队伍和业务范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不断扩大的市场机遇。  我们已经与多个客户和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将DKCMS应用于他们的下一代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中,这凸显了我们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成功的共同理念。"

关于Dukosi

Dukosi致力于开发革命性的技术,旨在显著提升电池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效率,并打造更具可持续性的电池价值链。 公司基于电池单元芯片技术和C-SynQ®通信协议,为电动汽车、工业运输和固定式储能市场提供独特的电池单元监控解决方案。 Dukosi总部位于英国爱丁堡,业务遍及全球,在美国、亚洲和欧洲均设有分支机构。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ukosi.com

[1] https://about.bnef.com/blog/electric-vehicle-sales-headed-for-record-year-but-growth-slowdown-puts-climate-targets-at-risk-according-to-bloombergnef-report/

[2] https://about.bnef.com/blog/global-energy-storage-market-records-biggest-jump-yet/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4 年 9 月 16 日至 22 日,IAA TRANSPORTATION 2024 在德国汉诺威隆重举行,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禾赛科技携新一代旗舰级 360° 远距激光雷达 OT128 强势登陆,引领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创新与技术风向。

IAA TRANSPORTATION,即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展览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展。IAA TRANSPORTATION 2024 迎来了全球 41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50 多家参展商,这一数字比上届增加了 20%,参观者将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用车制造商、供应商、领先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共聚一堂。

作为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市占率和全球 L4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双料冠军,禾赛科技此次带来了新一代旗舰级 360° 高性能远距激光雷达 OT128,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jpg

禾赛新一代旗舰级 360° 高性能远距激光雷达 OT128

激光雷达中的"六边形战士"

高性能 360° 激光雷达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除了作为 L4 自动驾驶应用必备的核心感知传感器之外,360° 激光雷达在智慧工厂、ADAS 真值系统开发、港口物流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多个场景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为 360° 激光雷达的新旗舰,OT128 颠覆了传统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的分立式器件架构,收发模块全面采用了芯片化设计,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兼顾了车规级可靠性,并可实现高效自动化量产,更易于规模化部署。

2.jpg

禾赛新一代旗舰级 360° 高性能远距激光雷达 OT128

禾赛首次将 VCSEL+SiPM 收发模块运用到 360° 机械式激光雷达,使 OT128 的核心收发模块与禾赛 AT128 的复用度达到了 95% 以上。这样带来了诸多好处:

  • 提升成本优势:高度集成化的内部设计,零部件数量相比于上一代减少了 66%

  • 规模化量产能力:核心生产工序所需时间比上一代大幅缩短了 95% 以上,可在自动化产线上实现大规模量产;

  • 保留了 360° 全旋转扫描方式的视场全覆盖,无需多台雷达拼接;

  • 历经车规市场验证的成熟技术架构,保障更高的可靠性与寿命;

在感知性能方面,OT128 继承并发扬了禾赛多年来在机械式激光雷达上的所有性能优势:拥有 360° 全覆盖视场角、200 米 @10%反射率(最远 230 米)超远探测距离、345 万每秒超高点频,和 0.1° 最佳角分辨率,能为各类场景提供极为优秀的综合感知效果。

OT128 设计之初就面向车规级标准,在获得 CNAS 权威认证的禾赛贝叶斯专业测试中心通过了共计 50 多项车规级可靠性测试,设计寿命超过 30,000 小时,是行业平均水平的 3 倍。在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OT128 严格按照安全流程开发,符合 ISO 26262 ASIL B 功能安全和 ISO 21434 网络安全双国际标准的要求。

旗舰级的性能、出色的车规级可靠性、国际安全标准认证,再加上面向大规模量产的集成化设计,OT128 可以说是激光雷达中的"全能标杆"

作为激光雷达领域的创新之作,OT128 已成功吸引了元戎启行西井科技文远知行等 L4 自动驾驶、ADAS 真值系统开发、港口物流自动化、机器人行业合作伙伴的青睐,获得了多个落地应用项目。

3.jpg

OT128 已获得多个落地应用项目

生而全球,深耕国际市场决心笃定

继深度参与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 IAA MOBILITY 2023 后,此次是禾赛科技第二次亮相 IAA,充分展现了禾赛在国际市场的深远影响力和在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领军地位。

国际权威研究机构 Yole Group 旗下 Yole Intelligence 发布的《2023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指出,禾赛在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摘得四项全球第一: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 ADAS 市占率和搭载量双项第一、全球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也成为了此领域唯一一个连续三年获"多项全球第一"殊荣的中国企业。

2024 年前六个月,禾赛激光雷达全球总交付量为 145,627 台,同比增长 67.5%。在国际市场斩获一系列亮眼成绩的禾赛科技,为中国激光雷达企业以及整个制造业市场,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生而全球化样本。禾赛科技不仅是推动中国智慧交通发展的排头兵,更是引领欧洲乃至全球出行变革的实践者。

未来,禾赛科技将以全球化格局持续开拓,以先进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勾勒更智慧、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交通蓝图。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6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