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0月30日,荣耀在深圳发布了旗下新一代年度旗舰手机荣耀Magic 7系列。该系列产品已获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颁发全局护眼(Full Care Display)4.0认证证书。这是继去年荣耀Magic 6系列手机通过TÜV莱茵全局护眼认证后,荣耀进一步升级优化搭载的屏幕,以优异的实测表现通过更高级别认证。

荣耀Magic 7系列手机通过TÜV莱茵全局护眼4.0认证

荣耀Magic 7系列手机通过TÜV莱茵全局护眼4.0认证

TÜV莱茵从屏幕的显示质量、环境光管理、护眼技术和用户健康舒适指引四大维度对荣耀Magic 7系列手机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全局护眼4.0在原有基础上对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提升用户视觉体验、守护用眼健康。

首先,TÜV莱茵提高了色准和色域的评价体系标准,使屏幕显示更加逼真和精确。其次,通过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合作开展研究,加入了圆偏振显示技术的要求。研究表明,圆偏振光屏幕相比传统线偏振光屏幕,能够显著减少干眼症和视疲劳,给用户的眼睛更舒适的体验。

此外,环境光管理也得到了优化。TÜV莱茵根据新一代产品的特性改进了相关测试模型和阈值要求,并新增了对屏幕在极高和极低亮度下的自适应变化的评估。TÜV莱茵特别关注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环境光管理,无论在阳光直射下还是灯光昏暗的环境中,屏幕都能自动调节对比度和亮度,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避免频繁地手动调整。

与此同时,屏幕还符合TÜV莱茵低蓝光和无频闪标准要求,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视觉疲劳,降低对视网膜的长期损伤。另外,该系列产品还提供详细的用眼健康提示,包括合适的用眼距离、使用时长和正确的坐姿建议,帮助用户保持健康习惯。

TÜV莱茵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全球高级副总裁郝福来(Frank Holzmann)表示:"全局护眼是TÜV莱茵倾力打造的综合性显示护眼检测认证体系。多年来我们在显示领域的专业经验和技术不断深化,严苛的标准始终如一。我们与荣耀的长期合作,体现了双方对卓越品质的共同追求。期待未来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消费者体验提升和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华为UBBF 2024 第十届全球超宽带高峰论坛期间,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了"AI加速超宽带产业创新,共赢商业新增长"主题演讲,分享对AI行业的最新洞察并阐释华为公司All Intelligence战略,提出了超宽带(UBB)和AI协同发展的产业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孵化加速迈向智能世界。

以AI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AI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并加速进入商用普及阶段。无论个人、家庭和企业都将因为AI而发生深刻的变化,而通信网络的容量、联接时延和网络架构也都将因为AI而全面升级。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主题演讲

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主题演讲

汪涛表示:"面向智能时代,华为UBB5.5G创新聚焦在‘UBB for AI'和‘AI for UBB'两大方向。一方面将在超大带宽、确定性低时延和网络架构上进行创新,通过网络能力提升支持AI业务高质量发展,帮助运营商实现商业新增长;另一方面将AI引入网络,提升网络用户体验,业务提供速度和网络运维效率,帮助运营商网络走向高阶自治。"

华为在2023年提出了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战略,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让所有对象可联接,让所有应用可模型,让所有决策可计算。面向各行业提供领先的算力+存力+运力数智基础设施,基于盘古大模型为客户打造领先的行业模型,同时支持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助力客户实现智能化转型。

在电信领域,华为为客户提供领先的 AI 解决方案,UBB超宽带网络是运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智基础设施使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基础,UBB网络需要向"UBB for AI"和"AI for UBB"加速演进:

UBB for AI,支撑AI高质量发展

UBB5.5G通过创新,在各层网络上匹配AI需求。在数据中心网络(Data Center Networks),华为通过星织架构和DC-OXC提升组网能力,支撑超万卡级别的大规模算力中心建设;在数据中心互联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网络,华为创新的800G IP+光组网、灵活IP流调度和无损传输,实现数据中心间算力高效协同;在数据中心接入(Data Center Access)网络,华为OXC全光交换Mesh组网可以极大降低网络时延,Wi-Fi7和50GPON能够提供泛在万兆接入能力,通过极致用户体验加速AI应用的普及;在端到端网络中,华为星河安全网关和Hybrid ASON则为AI业务提供更强的韧性。同时,在家庭场景,通过FTTR网关承载家庭大模型,让AI应用走进亿万家庭。

这些创新构筑的带宽、时延、可靠性、大规模组网能力将成为运营商在智能时代构筑差异化竞争力的基础。

AI for UBB,打造高阶自治网络

随着UBB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场景也越来越复杂,运营商需要将AI技术引入UBB网络,提升运营运维效率,使能网络走向高阶自治。

华为UBB网络AI运维运营架构在数字孪生底座上,引入通信大模型,协同打造面向用户角色的Copilot和面向场景的Agent,支撑网络现场作业自助化、远程维优自闭环,加速迈向ADN L4高阶自治。

华为已经联合全球多个领先运营商开始商用实践,从具体的实践结果来看,网络运营与维护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对于家宽业务,体验保障至关重要,ADN实现用户体验驱动的网络自优化,离网率降低57%;对于传送业务,网络规划和业务部署效率是关键瓶颈,ADN实现从人工规划到SLA驱动的业务自规划和部署,TTM从1个月降低到1天;对于IP网络维护,故障定位一直是难题,ADN实现从专家人工排障,到数字员工支撑排障,网络故障处理时长降低50%。

最后,汪涛表示,UBB产业需要主动拥抱智能时代,通过UBB5.5G创新夯实网络长期竞争力。同时,产业还需要积极孵化智能业务,与网络能力相结合,面向AI应用场景拓展新商业机会,并逐渐引入AI生态伙伴,通过向AI全业务服务转型实现商业新增长。

稿源:美通社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512GB设备将QLC的高比特密度引入UFS

Kioxia Corporation是全球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优秀企业,该公司今日宣布,已开始量产首款1 基于每单元4位(即四层单元,QLC)技术的通用闪存存储(UFS)2 Ver. 4.0嵌入式闪存设备。

1.jpg

QLC UFS Ver. 4.0嵌入式闪存设备(照片:美国商业资讯)

QLC UFS提供的比特密度高于传统的TLC UFS,非常适合用于对存储容量有更高需求的移动应用。控制器技术和错误纠正技术的提升,使得QLC技术在保持卓越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这一点。Kioxia新款512GB QLC UFS的顺序读取速度可达4,200兆字节每秒(MB/秒),顺序写入速度可达3,200MB/秒,充分发挥了UFS 4.0接口速度的优势。

Kioxia的QLC UFS非常适合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对存储容量和性能有重要考量的下一代应用,包括PC、网络设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和人工智能(AI)。

Kioxia率先推出UFS技术3,并不断研发新产品 新推出的QLC UFS Ver. 4.0设备将该公司创新的BiCS FLASH™ 3D闪存与控制器整合在JEDEC标准封装中。UFS 4.0采用了MIPI M-PHY 5.0和UniPro 2.0,理论接口速度可达每通道23.2吉比特每秒(Gbps)(每设备可达46.4 Gbps),同时向后兼容UFS 3.1。

关键特性包括:

  • 支持高速链路启动序列(HS-LSS)特性:在传统UFS中,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链路启动(M-PHY和UniPro初始化序列)以低速PWM-G1(3~9兆比特每秒)4执行,而使用HS-LSS时,能以更快的HS-G1 Rate A(1,248兆比特每秒)执行。与传统方法相比,预计这可将链接启动时间缩短约70%。

  • 增强安全性:通过使用高级重放保护内存块(RPMB)来改善对安全数据(例如RPMB区域的用户凭证)的读写访问,并利用RPMB Purge确保迅速且安全地清除被丢弃的安全数据。

  • 支持扩展启动器ID (Ext-IID):旨在与UFS 4.0主机控制器的多循环队列(MCQ)结合使用,以提升随机性能。

注释:

(1) 行业首创声明基于Kioxia截至2024年10月30日所进行的公开信息调查

(2) 通用闪存存储(UFS)是一个产品类别,专指一类按照JEDEC UFS标准规范构建的嵌入式内存产品。由于采用串行接口,UFS支持全双工通信,使得主处理器与UFS设备之间能够并行进行读写操作。

(3) Kioxia Corporation的首批样品发货日期为2013年2月8日。
https://www.kioxia.com/en-jp/business/news/2013/20130208-1.html

(4) PWM-G1通信速度取决于主机和设备。

*每当提到Kioxia产品时:产品密度是根据产品内部的内存芯片密度来确定的,而非根据最终用户可用的数据存储容量确定。由于管理开销数据区、格式化、坏块及其他限制,消费者可用容量会减少,并可能因主机设备和应用程序而异。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适用的产品规格。1KB被定义为2^10字节,即1,024字节;1Gb被定义为2^30比特,即1,073,741,824比特;1GB被定义为2^30字节,即1,073,741,824字节;1Tb被定义为2^40比特,即1,099,511,627,776比特。

*1 Gbps计算为每秒1,000,000,000比特。读写速度是在Kioxia的特定测试环境中获得的最佳值,Kioxia不对各个设备的读写速度提供任何保证。读写速度可能会因所使用的设备和读写文件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服务名称可能是第三方公司的商标。

关于Kioxia

Kioxia是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闪存和固态硬盘(SSD)。2017年4月,Kioxia的前身Toshiba Memory从Toshiba Corporation中独立出来。Toshiba Corporation正是1987年发明NAND闪存的公司。Kioxia致力于通过提供各种产品、服务和系统来为客户创造选择,并为社会创造基于存储技术的价值,从而提升世界的“记忆”。Kioxia的创新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引领高密度应用领域中使用的存储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包括先进的智能手机、PC、固态硬盘(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本文档中的信息,包括产品价格和规格、服务内容和联系信息,在公告日期是正确的,但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1028460965/zh-CN/

围观 7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纳芯微近日推出多通道24/16位、低功耗、高精密 Δ-Σ型ADC—NSAD124x和NSAD114x 系列,具有3ppm积分非线性和高达23.4位的有效分辨率,专为满足工业级高精度测温需求而设计。这两款产品可为热电偶测温、多线制RTD、热敏电阻、电阻桥式传感器等多种应用场景,以及工厂自动化、复杂过程控制系统等广泛工业应用,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测温解决方案。

NSAD124x和NSAD114x 系列最多可集成12个模拟输入通道,拥有片上基准源,片上振荡器和两路匹配电流源。其特殊设计的数字滤波器可以实现低延迟转换并能同时有效滤除50Hz和60Hz的工频干扰。此外,该系列还集成了传感器烧毁检测、热电偶偏置电压调整、基准监视器、PGA输出至轨检测电路、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多达8个GPIO接口等功能,全方位保障测温系统的可靠与安全运行。

1.png

集成高精度低温漂信号链模块--赋能工业自动化

在工业自动化的RTD/TC温度采集应用中,纳芯微NSAD系列产品集成了系统所需的全部模块,提供单芯片完整方案,其中包括程控增益放大器、高精度基准源、匹配电流源(IDAC)、高精度PGA以及多种自校准机制等,为工业自动化中的高精度测温需求提供了全面支持。

2.jpg

IDAC:集成两个独立电流源,10μA~2000μA可配, 0.1% 匹配度

REF:集成片上2.048V基准,0.02% 初始精度,3 ppm/°C 温漂

CLOCK:集成 4.096MHz,clock 全温度范围 1% 精度

PGA:集成电容型PGA 1-128倍增益,并支持所有增益下任意共模输入范围

ADC:最高23.4bit有效分辨率

TEMP SENSOR:集成片上温度传感器,全温度范围±1.5℃ 精度

CALIBRATION:偏移/增益校准,自校准/系统校准

低延迟,工频宽抑制滤波器--快速单周期建立,同时抑制50/60Hz工频

纳芯微NSAD系列产品集成有特殊设计的低延迟滤波器,可以实现单周期快速建立,满足在多个通道间快速切换采集的需求。除此之外,该滤波器在低输出速率下,能同步抑制50Hz和60Hz的工频干扰,且在这两个频率点上各设有两个深陷波点。

以输出速率20Hz为例,在50Hz和60Hz±1Hz时,该系列产品依然能保持足够的抑制深度,意味着NSAD124x和NSAD114x 系列在时钟源频率偏差大到±2%时,仍能有效抑制工频噪声,确保测量的精确性。

3.jpg

数据输出速率为20sps时,低延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采用电容型高共模输入范围PGA--共模输入范围不受阻碍

在微弱信号采集场景中,通常需要尽可能提高增益以获得接近满量程的转换结果。然而,传统的电阻型PGA输入级,往往需要在共模输入范围和增益权衡并取舍,常需额外的偏置电压源或偏置电阻来将传感器的共模电压调整到有限的范围内,或者不得不限制PGA的增益。

纳芯微NSAD系列产品采用电容型PGA,无论在何种增益设置下(1~128),均具备至轨的共模输入范围,由此满足在任何增益配置下,在正负电源轨之间的任意电平对传感器的共模电压进行偏置,显著提升了微弱信号采集的灵活性和精度。

丰富灵活可选内部资源,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NSAD124x和NSAD114x 系列提供了丰富可选的内部资源,包括模拟输入通道数、REF通道数、IDAC电流源数目以及GPIO口数量等。同时,这些器件还提供TSSOP28、TSSOP20或TSSOP16等多种封装形式。

4.jpg

关于纳芯微

纳芯微电子(简称纳芯微,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自 2013 年成立以来,公司聚焦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三大方向,为汽车、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

纳芯微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

了解详情及样品申请,请访问公司官网:www.novosns.com

围观 5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png

我们常说逻辑器件是每个电子产品设计的“粘合剂”,但在为系统选择元件时,它们通常是您最后考虑的部分。确实有很多经过验证的标准逻辑器件可供选择。但是,随着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需要在电路板上集成逻辑元件,以便为更多功能留出空间。

越来越多的工程师选择可编程逻辑器件 (PLD)、复杂 PLD (CPLD) 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从而帮助减小解决方案尺寸、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管理其供应链,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在使用 CPLD 或 FPGA 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许多权衡因素,这些器件支持数千个逻辑元件,提供多种封装尺寸,并且可能需要高级软件编程专业知识。

德州仪器 (TI) 的 PLD 产品系列中的新型 PLD 将数十个顺序逻辑和模拟功能集成到单个封装中,与分立式逻辑器件相比,可将总体电路板空间减少 90% 或更多,同时元件数量也至少减少 80%。图 1 展示了集成到单个业界通用封装中的多项德州仪器功能。

尺寸适中的可配置逻辑

德州仪器的 PLD 产品系列包括集成逻辑功能、D 型触发器、管道延迟、图形发生器、计数器、延迟、比较器等产品。您不再需要更改硬件设计来支持不同或新的功能或参数;相反,您可以使用标准和可配置逻辑元件来开发提供所需性能的解决方案。德州仪器的 PLD 无需软件开发和硬件描述语言编码经验。图 1概述了TPLD1201的可配置逻辑元件。

2.png

图 1:TPLD1201 方框图 – 可配置逻辑

采用业界通用封装的可编程逻辑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 PLD 采用特定于应用的封装,以支持消费类电子应用。德州仪器的 PLD 采用标准的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 (JEDEC) 引线式和无引线封装选项,使您能够在汽车和工业应用中轻松实现可编程逻辑。德州仪器的 PLD 产品系列包括 0.5mm 间距的引线式封装,可帮助您实现可焊性和自动光学检查,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长期可靠性。这些器件具有 –40°C 至 125°C 的工作温度范围并通过了汽车电子委员会 (AEC) Q-100 认证。

几秒钟即可完成配置

德州仪器 PLD 采用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来配置所需的电路,从而简化了编程过程。设计逻辑电路后,您可以临时配置器件以用于评估,或者永久编程该器件以在最终产品中使用。德州仪器开发了 InterConnect Studio,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便利,让设计人员无需编码经验即可配置德州仪器 PLD。InterConnect Studio 可帮助您在几分钟内完成开发和仿真,并在几秒内完成原型设计。图 2显示了使用 InterConnect Studio 进行电源时序控制应用的电路设计。

3.png

图 2:InterConnect Studio 桌面视图,

展示了使用德州仪器 TPLD1201 进行电源时序应用

从 GUI 左侧的菜单中,可以通过选择元件旁边的加号来添加不同的元件。您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放操作在元件之间建立连接,并在主窗口下方的菜单中对其进行进一步微调。

设计电路并运行仿真后,您只需按下 CONFIGURE TPLD 按钮,就可以通过 TPLD 编程器和评估模块轻松地临时配置器件。如果您想要对器件进行永久编程,可以在菜单中选择一个复选框。

结语

如今有众多可编程逻辑解决方案可供设计人员选择。与更高级的可编程产品相比,德州仪器 PLD 提供更小的封装选项,使得印刷电路板更小,生产成本更低,功耗超低,逻辑元件数量更少,具备模拟功能,并且编程更为简单。可以肯定的是,您现在有更多选择来满足可编程逻辑需求,从而符合您的应用要求。

其他资源

关于德州仪器 (TI)

德州仪器 (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人工智能(AI)正被越来越多企业采纳,用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员工生产力水平。与此同时,AI流畅度(AI Fluency)反复出现在企业管理人员的视野中,这一概念关注的是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安全、负责地使用AI工具。对企业来说,能够在工作中同时兼顾这几大要点的员工往往少之又少;包括生成式AI(GenAI)在内的AI技术正在快速影响企业的运营方式,因此,企业也必须帮助员工培养良好的AI使用习惯,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世界快速掌握所需要的技能。

GenAI将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麦肯锡咨询(McKinsey)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GenAI将使几乎所有类型工作的自动化比例最多提高至70%。尽管GenAI尚处于开发和使用的初期阶段,但可以预见的是,GenAI势必会变得愈加智能和普及。如今,GenAI已经嵌入电子邮件、文字处理、会议软件等众多日常工具中,并将继续扩展到其他领域工具和工作流程中,进一步改变员工的工作习惯,提振生产力。

实际上,对GenAI等AI技术手段的普遍采用早已不是什么罕见之事。戴尔科技最新的“创新催化剂”研究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AI和GenAI将极大地改变他们的行业。IDC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AI总投资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6%,包括智能基础设施调配、增强智能客服、智能业务创新和自动化在内的多个AI应用场景发展迅猛;GenAI成为向自动化迈进的关键技术,在通用生产力、业务特定功能或行业特定任务方面都将产生影响。

在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基础上,如果有正确AI和数据的加持,就更有可能以完备姿态取得成功。虽然对于如何将GenAI成功引入企业可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通过借鉴以下实践方式,不难找到增强员工赋能的新思路:

1.阐释目的。与所有变革一样,向团队清晰解释并强调“为什么”十分重要,帮助他们了解新技术如何增进他们的体验,比如AI将通过哪些方式改进他们的工作、提升他们的工作体验或生产力?同时,让员工全面了解GenAI的优势及其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不妨指定两到三个影响力较大的应用并大范围地使用,通过展示进展和积极影响从而带动整个团队。

2.鼓励尝试。敏捷性和对学习的渴望是未来五年推动创新的重要因素,AI和GenAI将会成为创新的关键助力,而“尝试”则是AI或其他新技术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AI流畅度固然重要,但仅仅知道在什么时候、在哪里以及如何安全、负责地使用AI工具还不够,团队还需要将其与人类与生俱来的素质(如创造力、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相结合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此外,企业还必须给予员工足够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应对不确定因素与形势变化,不惧失败,从失败的行动中吸取经验。

3.提供经过AI优化、直观易用、协同高效且安全可靠的技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采用合适的技术,重构当下和未来的工作方式。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推动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可进行安全协作和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这也意味着企业采用的工具必须适合当前的任务。例如,为团队配备足够算力、内存和存储空间的GenAI就绪设备,以应对繁重的AI开发和部署任务。或者提供最新的软硬件,为团队的日常流程和任务提供所需的自动化支持。

4.完善技能指导。除了向团队传授技术本身,企业还需要向团队明确展示如何负责任地使用技术,保持沟通的一致性,并随着工具和用例的发展提供持续培训。“创新催化剂”研究的结果显示,79%的决策者认为机器将增强员工实力,可将人类的生产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而唯有采用合适的技能和装备实现高质量的员工赋能,企业才能有效利用GenAI为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锦上添花。通过将更多单调、重复的任务交给AI、GenAI或其他工具完成,员工就有机会增强自身的能力并从事更具战略意义的工作。

以“AI-First”理念为指引,戴尔科技通过其先进的AI解决方案,为企业的AI流畅度提升提供持续助力,并进一步促进员工生产力跃升。从企业的整体IT基础架构出发,戴尔科技强大的PowerEdge服务器,专为处理复杂的AI工作负载而设计,拥有强劲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和智能电源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戴尔科技全面的AI PC产品组合为员工提供强大工具,以应对各种AI工作负载,可支持从原型设计到复杂AI模型的开发和微调,加速AI部署,并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

正如培养创新文化一样,企业也需要围绕AI和GenAI营造合适的环境和文化:提供让员工能够安全尝试新工具所需的教育、信息透明度和空间,充分发挥人机合作的潜力以加快创新速度。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为客户提供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全面和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文末有福利

米尔电子作为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打造高可靠性、长生命周期的FPGA SoM(System on Module)产品,满足工业、汽车、医疗,电力等严苛应用领域的需求。

米尔设计开发硬件平台,接口驱动等底层软件作为中间件,客户仅需关注自身业务与行业应用层软件开发,极大减少设计难度,加快了上市周期。支持开发板样件,POC,量产定制,灵活满足客户不同阶段需求。

1. 产品升级与性能提升

米尔从2012年成为AMD (Xilinx) 官方全球合作伙伴,十几年一直扎根FPGA SoM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不断优化升级,从2015年推出Z turn Board以来,适应最新的FPGA技术,推出多款产品,包括国内最早推出支持高性能计算的MYC-CZU3EG和支持8K编解码的MYC-CZU4EV/5EV型号。这些产品不仅集成度高、性能强劲,还支持多种外设模块,助力客户快速搭建复杂系统。加快上市时间。

1.png

AMD(Xilinx)自适应计算官方全球合作伙伴——米尔电子

2.jpg

米尔电子FPGA SOM 产品路线图


2. 生命周期延长:应对未来需求

FPGA市场的发展轨迹表明,长生命周期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工业和医疗等长周期市场中。AMD(Xilinx)宣布将其UltraScale+和Versal系列器件的生命周期延长至2045年后,进一步凸显了持续供应的重要性

3.png

AMD 支持全新长生命周期 FPGA 设计至 2040、2045 年及更长久

米尔的FPGA SoM同样遵循这一趋势,通过使用这些长期供应的FPGA芯片,保障客户的产品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能获得支持和维护,减少设计更新的频率和成本。

4.png

米尔电子FPGA SOM 产品(配套底板和资料可立即上手开发)

5.png

米尔电子FPGA SBC 产品


3. 严苛测试与久经考验的品质

米尔深知高可靠性是客户产品成功的关键,因此其FPGA SoM产品经过严苛的质量测试涵盖宽温范围、老化和高速抗干扰等多方面,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如CE,ROHS,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依然能稳定运行。无论是在工厂自动化还是汽车电子系统中,米尔的产品均表现出色。

6.png

7.png

自有生产工厂与国际标准的严苛的测试标准


4. 广受客户青睐的可靠解决方案

米尔的FPGA SoM产品不仅受到国内客户的青睐,还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积极反响。凭借丰富的功能模块支持和卓越的性价比,客户能够更灵活地将产品应用于智能制造、医疗影像和通信基站等领域。米尔电子的解决方案也帮助客户加快了上市速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8.png

米尔的FPGA SOM产品已被应用到多个领域


5. 持续创新与未来发展

米尔承诺将持续且加大投资于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以应对未来市场的挑战。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的FPGA产品,并紧密结合市场,行业需求,公司正在开发下一代自适应SOC,国产FPGA等新型号,进一步提升视频处理能力和高速数据传输性能。


结语:米尔电子——久经考验的长生命周期之选

在电子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选择具备长生命周期、高性能和可靠性的产品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决策。米尔的FPGA SoM产品不仅经过市场验证,而且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升级,为客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米尔都将是客户在FPGA领域的理想合作伙伴

感恩相伴,11月米尔FPGA产品推出更多优惠活动,满600元减200,满1200元减500元,前往miyr天猫旗舰店抢购:https://myir.tmall.com/

9.png

围观 7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面现货供应、提供快速交付的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DigiKey计划参加 11 月 12 至 14 日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SPS 2024展会,诚邀各位参会者莅临 10 号展厅 430 号展位参观交流。来访者可以体验 DigiKey 最新的自动化产品,包括来自行业领先供应商的各种新品,了解其系统集成商网络计划,并参与令人兴奋的抽奖活动。

DigiKey at SPS 2024.JPG

敬请莅临SPS 展会 10 号展厅 430 号 DigiKey 展位,查看最新的自动化产品,了解自动化与控制技术新趋势,并赢取精美奖品。

客户和访客可以在 DigiKey 展位直接与 DigiKey 技术专家互动,了解相关信息,并且还可以玩玩有趣的老虎机,赢取各种多功能工具礼品。如需详细了解 DigiKey 的 SPS 参展信息和参与赠品抽奖,请访问DigiKey SPS 网站

DigiKey 自动化和控制高级营销技术经理Eric J.Halvorson 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重返 SPS 展会,与业内众多知名厂家合作,共同展示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由于从数字孪生到 IIoT 的技术赋能,我们可以看到,市场销售的产品和技术正在转向。我们期待各位参会者莅临现场体验我们强大的产品组合,并一起开展关于自动化未来的更广泛讨论。”

DigiKey 展位的合作伙伴均为业内顶尖的自动化制造商,包括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igus 和SICK等,将为参会者带来更多专业知识。SPS 展会涵盖全方位的自动化创新产品,帮助孕育更多自动化的创意想法,非常适合各机构展示其在自动化行业广泛和深度的经验和参与情况。

纽伦堡 SPS 展会由 Messe Frankfurt Group 主办,是欧洲最大的自动化贸易展览会。

参会者可在 10 号展厅 430 号展位找到 DigiKey。如需详细了解 DigiKey 所提供的自动化与控制产品,请访问DigiKey 网站

关于 DigiKey

DigiKey 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是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前沿商业分销领域公认的领航者和持续创新者。我们通过分销来自 3,000 多家优质品牌制造商的 1,590 多万种元器件获得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并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存货广度和深度以及立即发货的能力,确立了我们在分销领域的领导地位。DigiKey 还为工程师、设计师、创建者和采购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解决方案、无障碍互动和工具支持,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igikey.cn 并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腾讯视频 BiliBili账号。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将展示环保、安全和智能交通出行领域,以及绿色和智慧生活空间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英飞凌将展示其半导体解决方案如何实现AI应用的快速、高效和可扩展部署

英飞凌将首次向公众展示全球首款300 mm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晶圆

在即将到来的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 2024)上,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将展示其创新的解决方案如何推动全球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充分展现半导体产品如何为实现净零经济铺平道路,并释放人工智能的全部潜力。1112-15日,英飞凌将在 C3 展厅502号展台重点展示其丰富的产品组合,并提供与英飞凌专家交流的机会。

配图1: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 2024).png

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 2024

英飞凌科技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伍安德)表示:“低碳化和数字化是实现气候中和未来的关键驱动力。半导体以多种方式为绿色和数字化转型做出了贡献,而且是每一个互联应用的核心。在本届展会上,英飞凌将展示我们的领先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如何帮助应对这个时代的核心挑战。”

配图2:英飞凌科技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 (1).jpg

英飞凌科技董事会成员兼首席营销官Andreas Urschitz

全球首款300 mmGaN晶圆

英飞凌将首次向公众展示其最新的技术突破——全球首款300 mm GaN晶圆技术。这项重大技术成就将极大推动GaN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发展。对300 mm GaN技术的应用不仅将增强现有的解决方案和应用领域,还将开辟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领域,以更经济的方式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全方位满足客户系统的需求。

塑造交通出行的未来

英飞凌致力于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向环保、安全和智能交通出行的转型。本届展会上展出的英飞凌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支持与时俱进的E/E架构和软件定义汽车落地的全新AURIX™ TC4x 微控制器、主逆变器 CoolSiC™套件、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采用 GaN的车载充电器、线控转向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适用于燃料电池应用的H2传感器。

更加环保、智能的楼宇和住宅

半导体在开发更加智能、可持续的生活空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碳化硅(SiC)和GaN的先进技术,英飞凌可更大程度地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能效与可靠性。凭借先进的传感器、功率半导体、OPTIGA™ Trust 等安全解决方案,以及 PSOC™ Control 等微控制器,英飞凌在为现代家庭和商业楼宇带来智能自动化的同时,也实现了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公司展台将展示综合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各种太阳能逆变器拓扑结构(微型逆变器和组串逆变器),以及优化功率和提高热泵输出的演示。

以高效、可靠的方式实现边缘AI

半导体在发挥AI更大潜力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凭借英飞凌的解决方案,客户能够快速、高效且大规模地部署新型AI应用。英飞凌丰富的产品、软件、工具和服务支持节能数据中心、更智能的设备和经过优化的AI边缘应用。演示内容包括PSOC™系列的高性能、低功耗AI微控制器,XENSIV™ 产品组合中的先进传感器,以及适用于AI数据中心的垂直功率模块架构、先进液体冷却模块和电源装置。

若您无法参加线下展会,可注册英飞凌数字活动平台,该平台将全天候开放。

有关英飞凌参展亮点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infineon.com/electronica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8,600名员工,在2023财年(截至930日)的营收约为163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e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应用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闻重点:

  • 专为 GitHub Copilot 设计的 Arm 扩展程序,可加速从云到边缘侧基于 Arm 平台的开发

  • Arm 原生运行器为部署云原生、Windows on Arm 以及云到边缘侧的 AI 软件提供了无缝的开发体验

  • GitHub Actions、原生 GitHub 运行器和基于 Arm 平台的 AI 框架相结合,帮助全球 2000 万开发者简化 AI 应用开发部署流程

通过将 Arm® 计算平台与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社区 GitHub 及其 GitHub Copilot 的强大优势相结合,Arm 正在引领软件开发领域的变革。借助 Copilot AI 代码建议,开发者可以在 Arm 平台上更高效地编写、测试和优化代码。通过将 Arm 工具集成到 GitHub Actions 中,开发者可以在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简化跨应用程序的开发任务,不论是云原生 Web 应用,或是 AI 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将使全球 2000 Arm 平台的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来自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计算平台和最大的开发者社区的资源,让开发工作更为快速、简易且高效。

GitHub Copilot 扩展程序:简化基于 Arm 架构的开发

GitHub Copilot Arm 扩展程序即将在 GitHub Marketplace 上线,它将助力开发者更高效地构建、测试和部署软件,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影响力。该扩展程序整合了精选数据集,并提供专门针对 AI 代码开发的工具,包括代码迁移、容器化、CI/CD 工作流和性能优化,确保云到边缘侧的无缝部署体验。该扩展程序预计将于今年底上线。

Arm64 运行器:打造更快、更无缝的开发体验

今年早些时候,GitHub 宣布全面推出面向 GitHub Actions Arm64 Linux Windows Native Arm 运行器,为 GitHub 团队版和企业版云计划的客户简化其开发流程、降低成本并提升速度。此外,Arm64 运行器还通过 PyTorch 等流行的 AI 框架提高了 AI 工作流的效率。

本周 Arm 出席了 GitHub Universe 开发者大会,分享了如何利用 GitHub Copilot GitHub Actions 加速云到边缘侧的开发流程,帮助开发者在其项目中提高性能、加快产品上市进程,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赋能软件开发者的历程中,Arm 不断地致力于帮助开发者在不同载体的应用程序中,无论是规模庞大的云解决方案,还是小巧精致的传感器,都能实现无缝、可靠、安全的端到端部署、测试和优化。

开发者资源

GitHub Arm 为开发者提供了入门资源: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585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