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中国智能车供应链生态质量和技术实力提升,造车逐步从封闭体系转为turn key模式,从传统车企到日渐崛起的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转型升级,大力布局智能汽车市场。

智能化下的“车”概念不断改变,汽车正由一种交通工具向一个移动终端转变,这给存储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当前,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行车监控系统、车载个人数据、动力系统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等系统中都会应用到存储设备,而且未来自动化程度越高,对存储质量和容量的需求必然更加强烈。

江波龙电子近年来在车用存储市场大力度布局及拓展,无论是从汽车前装到后装,还是高铁、公交系统应用,其车用存储产品线均有覆盖,深入汽车的每一个“器官”。如今,江波龙电子的汽车存储eMMCUFS、工业级SSD、工业级DDR4 内存模组、工业级存储卡、汽车个人云存储、车载数据备份盘以及技术定制产品已在车用存储市场崭露头角。

江波龙电子直面车用环境挑战

提供全方位车载电子存储产品

在行车过程中,电压稳定性、耐用程度、突发断电、存储空间受限等都是车载存储器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丰富的技术定制及全面高效服务

开放创新实验室助力汽车存储业务

为了配合汽车电子业务的发展,江波龙电子在中山存储产业园建立了一整套能够为客户持续开放的车规产品设计和验证所需的创新实验室,涵盖设计仿真、信号分析、系统验证、可靠性试验、材料分析、失效分析等6大实验室模块。除了满足自身产品设计和验证需求以外,同时还为客户提供基于客户系统的信号仿真、SI分析、板级验证、温度循环验证、以及失效分析服务。从产品设计、验证、交付、售后等一站式服务为汽车客户提供保障。江波龙电子理解车用环境的复杂和应用创新的重要性,开放与智能车厂商建立联合实验室,建立质量信任和存储应用联合开发。目前,公司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近50%是技术研发人员,并在上海临港设立了存储创新基地,能够同时为华南和华东区域的汽车客户提供就近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江波龙电子中山和上海临港创新实验室)

严苛的可靠性测试成为AEC-Q100的必修项

AEC-Q100为美国汽车电子协会(AEC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 )所制定的车用可靠性测试标准,共计7大项、41小项可靠性验证项目。FORESEE车规级eMMC产品在2020年通过了该项验证。符合该标准的电子零部件拥有更高的质量,同时也是标准系列中针对封装集成电路的验证规范。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AEC-Q100典型测试项目)

在存储芯片测试方面,江波龙电子自主设计30余种核心测试算法及测试软件,包括测试扫描算法、多平台测试软件等。在测试硬件方面,公司基于10nm 定制ASIC自主设计并创新定制具有高频率、低功耗、大算力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机台。同时,公司凭借自主创新硬实力,成功研发了可直接进行高温测试的测试座(Socket),能够直接在Socket内实现0 ~ 125℃线性升温以进行高温测试,无需按照常规的高温测试方案将芯片取下机台后送入高温箱测试。该创新有效解决常规高温测试中芯片主板被加热所导致的测试不准确以及主板被高温加速老化的问题,同时有效提升测试效率,目前公司Socket内高温测试技术已应用于DDR(内存条)、LPDDRePOP等产品的测试机台。此外,江波龙电子通过创新设计测试云平台,实现ePOP / eMCPSiP封装产品在同一测试板中同时测试产品内部所封装的eMMC芯片和LPDDR芯片。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自研10nm ASIC测试系统)

全面质量管理打造优质车规级存储

品牌、质量、合规、价值是江波龙电子始终坚守的经营底线,公司已构建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资源管理流程、项目质量管理、生产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客户质量管理”等五大领域。其中,公司供应链交付中心专门部署了完全符合车规级产品等级要求,并足以支撑起当前和未来业务发展的专业生产型供应链。通过贯穿客户需求、产品开发、物料选型和生产交付等每个环节管理,加强备货和备份,保障长期稳定的汽车客户需求。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丰富的创新技术定制

江波龙电子的存储技术定制如同FAB成熟IP模式,建立了存储芯片架构、固件开发、硬件设计、封装工艺、系统测试的模块化,可以快速实现客户的应用想法,落地至存储产品中。公司汽车存储产品拥有丰富的技术定制案例,例如流媒体后视镜、车规三防存储器、个人车用数据备份盘等创新应用,均能够针对不同汽车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汽车存储产品多元的客制化选项包括但不限于芯片外观定制、软件分区定制、pSLC功能定制、加密功能定制。为客户实现落地易、周期短、成本可控的供应优势。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主要客制化应用)

江波龙电子汽车存储中的“互联网+

汽车个人云存储

随着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和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行驶及用户车载生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数据生产和数据消费场景,与此同时,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也已经受到用户和监管部门的关注,允许用户选择将行驶数据转存到用户私有存储设备中或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合规性的强制要求。作为业内领先企业,江波龙电子率先提出个人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不接触个人数据的前提下,技术性解决车厂与个人之间的数据存储痛点。公司凭借着多年的全产品线汽车存储实践经验,从满足硬件加密、私有云网络存储和备份、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核心需求出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如内置512GB/1TB/2TB SSD4A53/GPU/0.5Tops AI/4K Video编解码;千兆网口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等),并将该方案逐步渗透到车用存储的各个细分领域。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车载数据备份盘

从手动驾驶、辅助驾驶到全自动驾驶,未来智能汽车将超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成为最活跃的移动智能设备。而车载数据备份盘能够将一个数据盘分成多个可用分区,分别应用于娱乐系统,导航系统,记忆系统,监控系统等,既解决汽车公司逐渐增长的存储量需求,也解决用户备份等多用途需要。江波龙电子在车载数据备份盘应用上已经拥有成功的客制化经验,在智能汽车百家创新的局势下,未来有望得到更多汽车公司的产品定制化支持。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结语

随着智能汽车的高速发展,数据边缘计算、高速读写性能、数据安全、数据的互联网趋势都在考验存储厂商的技术、质量、创新、服务。江波龙电子率先加入AECC车用边缘运算联盟(Automotive 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更贴近车用存储市场。江波龙在存储技术深度、产品质量高度、应用创新广度的坚定投入,努力体现中国企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

江波龙电子车用存储在智能汽车应用汇演

围观 4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21日,由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主办的2021年第六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在无人机之都深圳如期举行。江波龙电子高端技术型存储品牌FORESEE,以“展翼腾飞,智构未来”为主题,携旗下存储产品首度亮相无人机展会。

FORESEE品牌创立于2011年,深耕行业市场,专注存储应用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在无人机、工业、安防等应用领域已有长足的经验,具备行业级存储产品解决方案的能力及丰富的交付经验。

FORESEE存储品牌首度亮相2021年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本次展会上,FORESEE分享了一系列应用于无人机的存储产品以及成功案例,其中涵盖了4条存储产品线,有以“小型化智能化”为核心优势的嵌入式存储产品线(eMMCUFS等);以宽温耐用见长的工业存储产品线(工业宽温级eMMC、工规级SSD等);大容量高速SSD存储产品线(S423 mSATA SSDG500 SATA SSDG700 PCIe SSD等);以及便携稳定的工业存储卡产品线(工业级MLC SD&Micro SD、工业级pSLC Micro SD等)。

FORESEE存储品牌首度亮相2021年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FORESEE坚持自主研发和全面质量管控,并持续关注无人机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扩大容量、降低功耗、提升质量,提供专业、即时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服务。用创新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完善的服务为全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创新及未来存储发展赋能。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中兴通讯、中国联通、高通技术公司与TVU Networks今日宣布,四方在实验室环境下成功在26GHz(n258) 频段上完成全球首次基于大上行帧结构的5G毫米波8K视频回传业务演示。本次演示在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联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采用26GHz毫米波频段与900MHz LTE频段的双连接技术,其中毫米波上行峰值速率达到了930Mbps中兴通讯在本次演示中提供5G毫米波基站,TVU Networks5G多网聚合路由器通过搭载高通骁龙™ X5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和高通QTM527毫米波天线模组的CPE形态的测试终端提供的5G 毫米波连接,将实时采集的8K视频内容通过5G毫米波上行链路实现稳定的回传,并最终在接收端成功接收进行回放。

根据IMT-20205G)推进组的5G毫米波测试计划,2021年将推动毫米波大上行帧结构,支持差异化应用场景。超高清视频尤其是8K视频的实时回传,对移动网络的上行链路带宽有非常高的要求。此次演示所采用的DSUUU帧结构,通过为上行链路分配更多时隙,将现有毫米波技术的上行链路峰值速率提高到了3倍。演示验证了5G毫米波的超级上行能力,对于满足未来众多5G行业应用的上行大带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是5G“加速普及”的一年,5G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消费终端市场的传统下行大带宽业务需求不同,一些垂直行业应用提出了大幅提升上行传输的新需求。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在性能部分拥有诸多优势,包括增强上行链路的网络容量,有效满足5G垂直行业的业务需求。以本次突破性的业务演示为例,不仅展示了5G毫米波高带宽、高容量、低时延的技术优势,更加突显了5G毫米波的上行增强能力在推动大型赛事和活动中的媒体直播、有效应对体育场馆/演唱会等对上行带宽需求较大的公共网络场景下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次业务演示也为更多行业应用和服务的发展,比如远程医疗、智慧工厂、智慧港口等场景中的超高清视频监控多点并发上传、精准远程指导/控制等,铺平了道路。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今日宣布,正式推出支持5G独立组网(SA)模式的模组RG500S系列和RM500S系列。这两个系列的5G模组均采用高通315 5G IoT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可支持各类垂直行业5G终端,包括工业互联网、零售业、智慧能源、5G行业专网等。

得益于高通315 5G IoT调制解调器的强大性能,移远RG500S和RM500S支持更长生命周期的软件维护,可保障物联网终端在全生命周期内正常运行。该两款模组支持无缝集成,其中RM500S采用M.2封装,与移远LTE Cat 4模组EM05、Cat 6模组EM06、Cat 12模组M12-G/EM12xR-GL、Cat 16模组EM160R-GL以及5G RM500Q系列模组全线兼容。因其独立组网模式、超长软件维护周期、高兼容性等显著优势,RM500S系列和RG500S系列将为市场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5G解决方案,加速5G在机器人、自动化、智慧工业、能源输配、精准农业、建筑业和矿山等工业类和消费类物联网领域发展。

RG500S和RM500S系列模组均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下的5G NR Sub-6GHz频段,并后向兼容LTE网络。与非独立组网(NSA)模式相比,SA模式下的网络切片技术可以为关键业务提供端到端流量隔离,保障速率和带宽以及更低的时延,能够充分满足典型工业和企业场景对网络高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协议(SLAs)的极致需求。

RG500S和RM500S内嵌丰富网络接口,包括USB3.0/3.1、PCIe3.0、U(SIM)、RGMII等,可适用于工业路由器、机器人、自动化、智慧工业、智慧城市、能源输配、精准农业、建筑业和矿山等多种工业和消费类5G应用。此外,这两个系列的模组还集成了多星座GNSS接收机,在简化产品设计的同时,可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定位服务。

移远通信CEO钱鹏鹤表示,“长期以来,移远通信一直与高通技术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支持5G物联网市场发展。此次基于最新高通315 5G平台研发的5G系列模组RG500S和RM500S,将为工业和商业物联网垂直领域提供更大的创新可能性。其高性能、低时延和延长生命周期的软件维护等优势,不但可以解决当前物联网市场对模组性能的更高需求,更能为一系列新的5G物联网应用落地提供强大助力。”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 Jeffery Torrance表示,“高通315 5G IoT调制解调器的推出是为了进一步促进5G物联网行业发展及其规模化应用,满足5G物联网落地的过渡期需求。该解决方案支持与此前推出的5G系列模组兼容,将加速5G设备的开发和商用,促进5G物联网持续增长。集成高通315 5G IoT调制解调器的移远通信RG500S和RM500S系列模组,将有助于为众多工业和企业物联网应用提供5G服务。”

关于移远通信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3236)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涵盖5G、车载前装、LTE/LTE-A、NB-IoT/LTE-M、安卓智能、WCDMA/HSPA(+)、GSM/GPRS、Wi-Fi、GNSS模组和天线的完备产品线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可提供包括蜂窝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管理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运输、无线支付、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无线网关、工业应用、医疗健康和农业环境等领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移远官网https://www.quectel.com/cn/,关注微信公众号“移远通信”,发送邮件至marketing@quectel.com或致电4009607678。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0日,重庆小明举办其品牌及产品发布会,并在会上正式发布小明Q1迷你投影仪。德国莱茵TUV(简称“TU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副总裁杨佳劼出席发布会并为小明Q1迷你投影仪颁发了低蓝光认证证书。

随着消费升级、生活水平提高,投影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家庭观影的最佳选择之一。小明Q1迷你投影仪产品具备节省空间、便携、操控方便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画质进行如实标称。此次小明Q1迷你投影仪通过TUV莱茵低蓝光认证,也彰显了小明品牌对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视。

杨佳劼表示:“TUV莱茵一直关注电子显示产品对健康的影响,早在2014年率先将低蓝光检测和认证要求引入国内显示行业,引导行业改进有害蓝光管理方案。TUV莱茵与小明共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健康要求的产品。我们将依托在显示产品检测认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优势,助力小明品牌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选购指引。”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UV莱茵在显示产品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经验,针对各类产品推出了低蓝光、视网膜保护因数、无频闪、眼部舒适度、全局护眼等多项标准和认证服务。迄今为止,TUV莱茵已为超过1000款显示产品进行了低蓝光认证,涵盖显示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投影仪等。TUV莱茵将凭借先进的检测技术持续助力显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守护用户健康。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7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安富利公司

现在已经没有人问“5G离我们还有多远”了,因为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根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截至2021年1月,全球57个国家已有144个5G商用网络,5G连接数达到2.35亿左右,

而在5G网络建设和部署中处于领跑地位的中国,5G连接数超过2亿,占全球5G连接总数的87%。更重要的一个信号是,2020年中国4G渗透率首次出现下滑,这预示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更大的兴趣转向5G服务。

5G应用前景广阔

今天的5G就像是一列火车,正在既定的轨道上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向前行驶。

2020年,中国新增约58万个5G基站,建成共享5G基站33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71.8万个。按照工信部给出的时间表,2020年至2024年是5G网络规模建设期;2025 年至2028年将是5G网络建设完善期;2029年开始就要考虑开始引入6G了。所以未来的7-8年应该是5G的黄金岁月。

在5G终端方面,5G手机的渗透速度也非常快,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1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中显示,今年3月中国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为2749.8万部,已占到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6.2%;1-3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累计货量6984.6万部、上市新机型64款,5G手机的占比分别为71.3%和52.5%。而且,千元以下的5G手机已经出现,这无疑会对5G手机的占比的增长提供更大的加速度。

而以手机为载体的传统的移动通信,仅是5G涉足的诸多应用场景之一,当5G全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万物互联,其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对此,分析师纷纷给予了乐观的预测。Acumen Research and Consulting最新发布的《5G服务市场——全球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机会和预测,2020-2027》报告中预测,2020年至2027年,全球5G服务市场预计将以约29.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503亿美元;中国信通院在《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也预测了5G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到2030 年5G将带动的总产出6.3万亿元,拉动经济增加值2.9 万亿元,提供800万个就业机会;而在间接贡献方面,就更大了。

谁是5G时代的应用?

不过,当我们从上面这些令人激情澎湃的数据中回过神来,也会发现我们与这些宏大的愿景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5G明显是一个“技术推动”型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往往是技术先行一步构建好基础架构,而真正的需求成长起来是有滞后性的。而究竟有哪些真正属于5G时代的应用能够最终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5G“夸下的海口”能否兑现的关键。

回想一下3G和4G,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才快速消费掉了它们的网络带宽和能力。那么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在哪里呢?说实话,在今天这是一个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是围绕这个问题的各种探索已经开始。

比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让各个运营商津津乐道的“5G消息”,它是一种基于GSMA RCS UP标准构建的信息服务系统,它通过引入MaaP技术,可以实现消息的多媒体化、轻量化、交互化,也就是说利用原生短信这个入口,基于5G的高带宽,5G消息可以发送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地理位置、小程序、服务交互和消费交易等更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这对于商业公司来讲,显然是提供了一条更直接、更吸睛、更可控的商业推广渠道,其想象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无需打开特定的App,就可以在短信中刷短视频,或是开启更多的多媒体信息体验,自然是更方便,已经有人喊着“把抖音搬进了短信”的口号,开始商业化的操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等社交App动了移动运营商短信的“奶酪”,在5G时代运营商是否能凭借“5G消息”扳回一局,人们都在拭目以待。不过,无论5G消息最终是否会大行其道,它的出现对人们的启示才是更为重要的——如何深刻认知5G的技术架构,并以此重构适应于5G时代的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在这方面谁跑得快、做得好,才有机会在5G的价值链中找到自己稳固的位置。

其实,除了消费级市场的创新应用,5G技术在企业级市场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随着制造业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国内涌现了越来越多的“黑灯工厂”,这也是5G赋能工业物联网的重大应用之一。比如,生产小米手机的智能无人工厂,所有工作均由机器人完成,从生产管理、机械加工到包装储运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无人黑灯生产。在无人化工厂的车间里,由工业移动机器人—— 自动导引车(AGV)完成搬运和上下料等工作。它可以按照设置好的导引路径来行驶,按照路线往返于材料存放地和目的地之间,自动进行物料运输。机器人手臂可以完成上下料以及各种精细操作,同时质量检测也由机器视觉系统来完成,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

工业物联网采用时间敏感性网络,要求控制的精准同步,所以对于制造业而言,5G除了带来无线连接的便利性,同时也提供了适合工业物联网要求的低延时和超可靠性服务。安富利提供的AGV解决方案,就融合了机器视觉、ToF避障等多种传感器及路径规划算法,通过5G网络连接,利用云端高性能计算机AI 算法,可以轻松实现实时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以及多台设备无缝合作。另外,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实时调整作业流程,实现柔性生产。

安富利:5G呼啸而来,将开启无限商机

安富利设计的自动导引车(AGV)

5G功耗:成长中的烦恼

随着5G网络部署规模的扩大,从2020年起一个话题被提及的频率也渐高,这就是“5G的能耗”,甚至有人认为这将是未来5G商用中的一个拦路虎。

与4G技术相比,5G确实会更“费电”,这是因为:

·从射频系统来看,4G基站采用的是8天线的RRU天线矩阵,实现2D MIMO,5G基站是用64天线AAU天线矩阵,实现3D MIMO,综合评估下来,在效率相同的情况下,5G射频系统的功耗是4G的2倍。

·从基站部署来看,由于5G使用了较高的频段——以适应高带宽和Massive MIMO的要求——单基站的覆盖面积与4G相比会更小,也就意味着覆盖同样的范围,理论上需要5G基站的数量是4G的1.2~1.4倍。

根据估算,上述两个因素叠加,5G网络的耗能将是4G网络的2.4~2.8倍。折合成电费,以中国三大运营商为例,采用5G网络后总电费年支出将从505亿元上升到1200亿至1400亿元。这笔支出在5G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商用之前,是运营商必须承受的“甜蜜的负担”,这也使得5G生态中的玩家必须加快节能减排和规模商用的步伐。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成长中的烦恼”,终将是一个随着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

开发决策:4G还是5G?

在通往5G的道路上,除了运营商,同样有“烦恼”的还有用户,他们必须在是否从4G切换到5G,以及何时切换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对一般的终端消费用户来讲,不过是一个话费单上数字的变化,而对于一个正在开发蜂窝连接应用的商业用户来讲,这将关系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确实需要仔细斟酌。

不过好消息是,在从4G LTE向5G的升级中,标准的制定者和技术的开发者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通过采用动态频谱共享(DSS)技术,运营商可以不必对频谱进行分割而让4G LTE和5G共同使用同一频谱,而且还可以根据使用的情况灵活地分配频谱资源。这种灵活性也意味着4G LTE和5G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和谐地共存,这也使得开发者在这个重要的技术交替中不必过于焦虑——对于那些愿意尝鲜且可以支付高额溢价的应用,可以采用5G连接,而对成本和技术稳健性较为敏感的应用,则仍然可以使用4G LTE。

总而言之,在通往5G的道路上,人们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消除各种各样的犹疑,让无线通信史上这次最重要的技术世代交替过程更加“顺滑”,也让更多的从业者在这个新技术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新价值。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和5G在一条路上同行了。

关于安富利公司

安富利是全球领先的技术分销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一直秉持初心,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构思到设计,再从原型创建到生产,安富利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为客户提供支持。安富利在整个技术价值链中处于中心位置。这种独特的地位让安富利能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加快设计和供应速度,从而帮助客户尽快实现营收。数十年如一日,安富利一直致力于帮助全球客户和供应商实现技术的变革。了解有关安富利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vnet.com/apac

围观 2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DEMIA集团宣布任命Astrid Warren为首席人力官和执行委员会成员,此任命于2021年5月18日生效。

Astrid拥有超过20年的全球技术公司人力资源领导经验。她将直接向IDEMIA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汇报工作,负责IDEMIA集团的人力战略和议程。

IDEMIA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ierre Barrial表示:我很高兴欢迎Astrid Warren加入IDEMIA执行委员会。Astrid为我们带来全球范围人力资源战略和发展各个方面的卓越经验。她在领导技术行业人力资源部门方面拥有深入的经验——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深耕这一领域。而且,她在打造高绩效、多样化团队方面也拥有卓越的记录,帮助团队取得跨地区、跨文化的业绩。她的丰富经验将是我们集团的一笔巨大财富。

IDEMIA首席人力官Astrid Warren表示:我很荣幸加入IDEMIA,这是一个对未来充满雄心并且拥有专长的集团,是一家致力于让世界更安全的公司,这与我的个人价值观非常契合。我在帮助人们成长并发展他们的技能方面充满热情,这种热情一直推动着我的人力资源工作。我非常期待与IDEMIA团队会面和共事,帮助他们扩展能力,取得业务成果。

致编辑 - Astrid Warren简历
Astrid在瑞士生活,是一位南非籍人力资源高管,拥有20多年的经验,主要供职于高科技领域和全球环境。
她曾担任SITA公司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SITA是全球领先的航空运输通信和信息技术专业公司,曾被福布斯评为2020年最佳雇主。在此之前,她在微软工作了13年,曾担任很多高级人力资源领导职务,例如曾在土耳其担任微软中东和非洲地区人力资源主管。
在1997年加入微软之前,Warren曾负责Altron公司的人力资源职能部门,还担任过南非标准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

关于IDEMIA

IDEMIA是增强型身份识别(Augmented Identity)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提供一个可信环境,让市民和消费者能够在物理和数字空间开展重要的日常活动(如支付、联网和旅行)。当今时代,确保身份安全至关重要。增强型身份识别技术可确保隐私和信任,并保证安全、已认证和可验证交易。通过支持该技术,我们重新定义了思考、生产、使用和保护身份信息的方式。身份信息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增强型身份识别技术可有效保护我们的身份安全,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个人安全还是物品安全。我们为金融、电信、身份识别、公共安全和物联网(IoT)领域的国际客户提供增强型身份识别服务。IDEMIA在全球拥有近1.5万名员工,为18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demia.com / Twitter上关注@IDEMIAGroup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519005441/en/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科技领域,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于方方面面,有时只需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成为了设计师灵感迸发的起点。而这次,戴尔OptiPlex7090突破性的创新灵感起源于一张照片——戴尔科技集团环境事务高级工程师Allison Ward说:“最初产生‘回收铝材料’这个设想,是因为看到了一张合作伙伴回收设备的照片。照片中,他们从闲置的旧硬盘驱动器中回收了一大堆铝。这激发了我们作为工程师寻找可持续材料的热情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将再生铝用到戴尔产品中,从而实现完整的闭环回收。”

铝,是戴尔产品制造中最常用的五种原材料之一。相比于制造新的铝材料来说,再生可节省90%以上的能源,排放量和碳足迹也会随之减少。虽然使用回收材料反而会增加制造成本,但这是实现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关键途径。对于环境保护,戴尔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到2030年,超过一半的戴尔产品将由回收或可再生材料制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戴尔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探索从未停止。

伴随着这样的使命感,戴尔加速推动循环设计探索可以将铝重新回收再利用,形成闭环的方法。这样的探索并不容易,得益于戴尔与业界伙伴Reconext和Seagate Technology的长期合作,以及戴尔在其他材料循环利用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让这场探索拥有一个不错的起点。戴尔在闭环材料方面不断地进行创新思考、交流实践成果,希望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戴尔OptiPlex7090:以再生铝推进PC环保进步

在这次探索合作中,戴尔首先从回收的旧驱动器中将铝提取出来,然后用提取的铝制作新的硬盘驱动器的底板。因为底板是硬盘驱动器中最大的含铝部件之一,可以大量使用回收铝。

戴尔OptiPlex7090:以再生铝推进PC环保进步

最初,戴尔先在部分OptiPlex 7090小型和塔式机中使用这些新驱动器。OptiPlex可谓这种新型闭环材料的理想载体,因为自2014年,它就成为了戴尔第一款也是业内第一款使用来自电子产品的回收塑料完成闭环的计算机,是戴尔使用闭环材料的先锋环保产品线之一。这一次的创新尝试更使得OptiPlex 7090塔式机和7090小型机成为全球首批在硬盘中使用闭环再生铝(占总重量的20%)的个人计算机。在探索循环经济的道路上,戴尔一直在突破。开创性地使用闭环塑料是戴尔产品制造上的一个重要飞跃。迄今为止,戴尔已生产超过4.5万吨的再生塑料零件,并在超过125条产品线上使用了闭环塑料。20209月,戴尔在中国更获得了生态环境部下属的中环联合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环境标准(Ⅱ型)产品认证——计算机闭环塑料回收认证。这是行业首个计算机闭环塑料回收证书,戴尔也是中国首家获此认证的公司。除回收塑料和铝外,戴尔目前也已回收了超过95万吨的电子垃圾,相当于6艘大型邮轮的重量,并负责任地对其进行回收处理,或再利用于戴尔的产品中。

戴尔OptiPlex7090:以再生铝推进PC环保进步

这意味着这些新的OptiPlex产品中包含回收利用的塑料和金属,同时以一如既往的耐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客户的期待。现在,第二批再生铝正在进入供应链,戴尔也同步在研究探索将再生铝用于更多驱动器及其他产品的可能性。

新的OptiPlex产品和闭环铝材料是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推动循环经济并保护地球环境的最新例证。但是,戴尔仍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回收材料和可再生材料的可能性,在产品设计上积极尝试可循环再生材料的创新使用方法。

在中国,戴尔也一直为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提供产品回收服务,尽可能做到循环利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承诺和“科技向善“的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力量。

戴尔OptiPlex 7090小型机已上市,OptiPlex 7090塔式机将于2021525日上市,具体价格及产品信息请关注戴尔官方网站。

关于戴尔科技集团

戴尔科技集团致力于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构建数字化未来,改进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方式。集团为客户提供面向数据时代业界全面、创新的技术及服务组合。

1 根据20214月的内部分析,在OptiPlex 7090塔式机和7090小型电脑提供的选装2TB 3.5英寸硬盘驱动器中,闭环再生铝的重量占比为20%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acRumors 报道称,Bang & Olufsen 刚刚推出了采用阳极氧化铝合金材质的 Beosound Explorer 便携式扬声器。作为一款坚固、耐用、且轻巧的蓝牙音频产品,其专为户外探险爱好者而设计。机身大小 81×124 毫米,重量仅 631 克,辅以 IP67 防水防尘特性,一次充电可提供长达 27 小时的播放续航。

B&O 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 Christopher Poulsen 表示,Beosound Explorer 专为户外而打造。除了出色的音质,该产品还具有坚固、耐用的设计,是户外探险爱好者们的理想伴侣。

铝制机身的内部,配备了两个 1.8 英寸的全频扬声器单元,低频可达 59 dB 。辅以 360° 切割格栅,可确保全向音频体验。有需要的朋友,还可拿两个 Beosound Explorer 组成立体声。

操控方面,外壳顶部提供了简单的交互界面。即便在寒冷的户外,用户也可戴着手套来轻松点击。此外 Beosound Explorer 配有一个铝制登山扣 + 集成式吊带,方便长时间远足时悬挂或固定在背包上。

B&O推出Beosound Explorer便携式扬声器 售199美元

其它方面,这款蓝牙 5.2 扬声器支持通过 USB-C 接口进行充电,并且获得了果 MFi 认证,可作为 iPhone 的完美搭档。

Beosound Explorer 已于即日起在官网(传送门)和其它线上渠道开启销售,价格为 199 美元(约 1280 RMB)。

感兴趣的朋友,可选烟黑(Black Anthracite)和森绿(Green)等配色,不过银色版本(Grey Mist)要等到 2021 年夏季才会上市。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来自澳大利亚的一家名为石墨烯制造集团(GMG)的公司宣布了铝离子电池测试的一些有趣结果。这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的充电速度比目前的锂离子装置快十倍。在充电速度明显加快的同时,这种新型电池的寿命也更长,而且不需要冷却系统协助。

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比同类锂离子电池快十倍

该公司一直在测试铝离子电池的纽扣电池原型,然后将其交付给制造伙伴,近期披露了一些性能数据。这种铝离子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50-160Wh/kg,约为目前最好的锂离子电池每重量能量的60%。这一规格意味着这些电池乍一看并不适合于电动汽车。虽然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它的能量密度可能有所下降,但它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这种电池的充电速度极快,GMG表示,运行铝离子电池的智能手机可以在1到5分钟内充满电。如果铝离子电池用于电动汽车,这意味着它的行驶距离只有使用锂离子电池的同类汽车的60%左右,但其充电速度可能如此之快,行驶距离也就不重要了。

新的电池技术在生命周期方面也比锂电池长得多,能够经历2000次充电和放电循环,而性能没有明显下降。铝离子电池也非常安全,起火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在使用寿命结束后比锂电池更容易回收。也许最关键的好处是,铝离子电池不需要任何锂,考虑到世界上大部分的锂供应几乎都来自一个国家,这可能是一个大问题。

另一个关键特征是,由于电池不会过热,它们不需要冷却装置。冷却系统可以从电动汽车中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大的铝离子电池组,在同一辆车中给你提供与锂离子相同的能量密度。

来源:cnBeta.COM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130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