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5G,在中国!— 爱立信春季媒体沟通会在京举办。期间,爱立信重申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强调将全面利用领先的技术、产品与实践积极参与中国的5G建设,做中国数字经济的赋能者;进一步加大本土研发投入,做中国5G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并同步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议程,做中国可持续未来的共建者。

会议期间,爱立信近期在全球发布的,基于Ericsson Silicon平台的轻型Massive MIMO产品- 64T Massive MIMO、新一代街站产品——Street Macro系列、全新的5G Core Policy Studio网络可编程工具、面向无线接入网(RAN)的5G网络切片解决方案等一系列领先的5G软、硬件产品与方案纷纷亮相。此外,爱立信可持续发展项目 -“爱立信数码实验室”也在同期正式发布,首站落户北京最大的外来打工人员子弟学校——安民学校。

创5G-在中国 爱立信 “新发展阶段” 提速

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东北亚区总裁柯瑞东表示:“无线连接是支撑我们现代社会的关键基础设施并将继续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增长。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在全球5G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中国在5G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正在成为开发未来所需5G关键功能的重要驱动力。爱立信自1894年开始就在中国开展业务。时间证明,爱立信是中国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今天,我们仍致力于将这一悠久的传统延续到未来。”

积极参与5G建设,做中国数字经济的赋能者

创5G-在中国 爱立信 “新发展阶段” 提速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是推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谈及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申宁山(Sinisa Krajnovic)博士表示:“当前,随着数字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我们正在与中国的运营商及合作伙伴携手,积极参与中国的5G基础设施建设,交付高质量的网络。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利用爱立信在5G技术及业务领域的全球经验和优势,不断推动5G产业应用创新,助力数字产业化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中国数字经济赋能。”

会议期间,申宁山博士向与会者介绍了爱立信近期在全球发布的一系列领先5G技术与产品,他谈到:“我们在今年推出的5G RAN切片解决方案能够支持定制化业务模型,满足专网、关键沟通任务以及关键IoT等领域增长的用例需求。全新解决方案可增强基于动态资源管理和编排的端到端网络切片能力,以确保通过多元化用例为最终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体验。而5G Core Policy Studio网络可编程工具则可帮助电信运营商集中管理所有核心网策略并与爱立信的双模5G核心网全面集成,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更轻松地获得5G收入。我们相信,这两款新产品都将为释放5G商业潜能,助力运营商推进5G部署和应用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同时,申宁山博士还介绍了刚刚被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授予“全球灯塔工厂(Global Lighthouse)”称号的爱立信美国5G智慧工厂的建设情况,以及和中国移动合作部署5G专网的爱立信南京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5G赋能的全自动化工厂生产效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综合环境系统的能耗降低,让我们相信5G技术的变革性影响,尤其是对智能制造所产生的影响将使企业和整个社会受益。

加大本地研发投入,做中国5G技术创新的推动者

中国正在领跑全球的5G建设,中国政府推进的“新基建”部署将5G定义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建设的通信技术厂商,爱立信正在进一步加大在中国本土研发的投入,推动中国的5G技术创新。在过去的3年中,公司在全球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增加了30%。如今,在爱立信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员工是在研发部门工作。而在过去的几年中,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都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研发活动都与5G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爱立信在中国已经拥有5大研发中心,员工占爱立信中国员工总数的50%以上,且爱立信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完整和领先的无线基站系统本地研发团队。目前,爱立信中国研发团队已具备端到端的研发能力,每年都贡献出多款全球领先的无线产品供中国及全球市场使用,涵盖了无线/基带硬件/站点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其中,全球最近发布的基于Ericsson Silicon平台的轻型Massive MIMO产品- 64T Massive MIMO、新一代街站产品——Street Macro系列、以及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需求,适时的推出的3/4/5G多频一体化的A+P解决方案背后都凝聚着爱立信中国研发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不久前,爱立信位于北京亦庄园区的5G电磁微波实验室投入运营,成为爱立信在中国第 2个5G电磁微波实验室。在爱立信最早建成的5个5G电磁微波实验室中,两个都建在北京。而位于北京的爱立信全球网络终端测试中心则能全面支持端到端的5G研发测试,可以有力促进5G互联互通和加速终端产业的成熟。

对此,爱立信东北亚区网络产品线部门总监吴日平表示:中国的5G建设进程和规模都在领跑,因此中国市场与运营商的需求是爱立信全球平台和技术发展方向重要的考虑因素。研发是爱立信保持技术上领先地位的核心,我们将一如既往保持在中国市场研发的投入,创5G,在中国,为推动中国的5G技术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同步中国可持续议程,做中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建者

媒体沟通会当天恰逢“世界地球日”以及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而可持续发展也是爱立信战略和文化的基础。作为一家有着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跨国企业,爱立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善用科技的原则,运用科技实力推进环境保护和教育公平等全球议题。而在中国,爱立信目前正在从“提供气候行动解决方案”、 “消除数字鸿沟”等方面展开积极行动,这与中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谋而合。                                                                                                                             

爱立信制定了一组环境可持续目标并持续为之而努力,包括2022年前,爱立信产品比以往节省35%的能源,2022年自身活动相较2016年减少35%碳排放,将《巴黎协定》中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作为爱立信与合作伙伴共同的目标等等。

创5G-在中国 爱立信 “新发展阶段” 提速

谈及爱立信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目标与成果,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透露了一组数字: “与2016年比,2020年爱立信碳排放下降57%,总计减少约31.7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四年多种了3170万棵树;2020年爱立信不动产总体碳排放为8.1万吨,与2019年相比大约减少了40%;绿色电力占爱立信总用电量的68%”。其中,碳排放的显著降低一方面是因为爱立信积极采取了多种减排措施,包括不断推出更节能的产品与方案,更多的采用绿色电源等,另一方面也与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人们出行频次和聚集程度双双降低有关。为了加快减排,爱立信还制定了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目标。“2030年中国的目标是实现碳达峰,爱立信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助一臂之力”吴立东表示。

在爱立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除了环境可持续之外,还包括数字包容性和企业责任两大领域。在中国,爱立信正在开展旨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消除数字化鸿沟的“数码实验室”项目。

致媒体编辑

如需相关媒体资料、背景资料和高像素图片,请访问:www.ericsson.com/press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全方位价值。我们的业务组合跨网络、数字服务、管理服务和新兴业务,帮助我们的客户提高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持续投资创新,从固定电话到移动宽带,致力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00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期间(简称HDC. Cloud 2021),国内首个支持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AI计算框架MindSpore 1.2正式发布。最新1.2版本带来了AI框架领域 “全自动并行、全场景AI、可解释推荐模型” 三大创新,让开发者尽享AI开发。

全自动并行

MindSpore是业界首个基于网络拓扑和集群资源自动感知的全自动并行框架,且基于全自动并行能力已开发业界首个2000亿参数的中文预训练模型。

在静态图模式下,MindSpore融合了流水线并行、模型并行和数据并行三种并行技术,开发者只需编写单机算法代码,添加少量并行标签,即可实现训练过程的自动切分,使得并行算法性能调优时间从月级降为小时级,同时训练性能相比业界标杆提升40%。

在动态图模式下,MindSpore独特的函数式微分设计,能从一阶微分轻易地扩展到高阶微分,并进行整图性能优化,大幅提升动态图性能;结合创新的通讯算子融合和多流并行机制,较其它AI框架,MindSpore动态图性能提升60%。

全场景AI

MindSpore实现了在云、边、端不同场景下硬件设备的快速应用、高效运行与有效协同。通过全场景AI的能力,Huawei Watch GT的抬腕识别率提升了80%,时延小于5ms,模型小于1KB,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

  • 在云端:通过自适应模型切分和服务内分布式并行调度技术,可支持超大模型在多张加速卡上的推理部署,且推理性能较目前业界领先的serving服务方式提升30%;
  • 在边缘侧:通过自适应模型压缩技术,将CV类(Computer Vision 计算机视觉)模型压缩2/3,推理时间缩短50%,用户侧实测精度损失<1%,能有效解决边缘侧算力瓶颈;
  • 在端侧:模型即代码,将模型编译到代码里,实现了极小的ROM(Read-Only Memory储存内存)占用。同时,通过算子数据重排技术提升端侧Cache命中率,可降低推理时延,解决在超轻量IOT设备进行部署时受设备类型、内存等所限制的难题。

可解释推荐模型

MindSpore内置业界首个语义级可解释推荐模型TB-Net,基于原创知识图谱双向传导技术,从知识图谱的海量关系路径中,精准识别影响用户行为的核心特征和关键路径,提供个性化推荐和语义级的解释,可解释性评估指标相比业界模型提升63%。

自2020年3月开源以来,MindSpore社区拥有逾17万名开发者,软件下载量超过24万,在超过10个行业规模使用。此外,在码云(Gitee)上MindSpore的代码活跃度、影响力、社区活跃度、团队构建、流行趋势综合排名第一。目前,MindSpore已是发展最快的AI开源社区。

作为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面向全球开发者的年度盛会,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简称HDC.Cloud 2021)于2021年4月24日-26日在深圳举行。本届大会以#每一个开发者都了不起#为主题,将汇聚业界大咖、华为科学家、顶级技术专家、天才少年和众多开发者,共同探讨和分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ICT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创新和应用。有关大会的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s://developer.huaweicloud.com/HDC.Cloud2021.html

来源:华为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00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张国斌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走热,节能减排加速清洁能源普及以及充电桩需求加大,这几个因素叠加推动了对大功率半导体的需求,市场需要耐高压、耐高热的新型功能半导体器件,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更高的热导率、更高的电子饱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辐射能力,成为未来大功率应用领域不二选择。那第三代半导体的代表器件---碳化硅未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来听听这个领域领军者瑞能半导体的分享。

在4月的中旬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我们采访了瑞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市场部总监谢丰,他结合瑞能的产品分享了碳化硅器件的未来发展。

瑞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由恩智浦半导体与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高科技合资企业,于2016年1月19日宣布正式开业,运营中心落户上海。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瑞能半导体专注于研发行业领先、广泛且深入的双极功率半导体产品组合,公司主要产品主要包括晶闸管和功率二极管等。广泛应用于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以通信电源为代表的工业制造、新能源及汽车等领域。

谢丰表示瑞能的碳化硅已经迭代到第六代,瑞能认为碳化硅会大量应用到电动汽车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就是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目前瑞能已经推出了 1200V的碳化硅Mosfet。他强调碳化硅在高温高频下的稳定性很好,耐压能力也很强 ,瑞能可以实现1700V或者3300V的碳化硅产品。

据介绍,碳化硅材料拥有更低的本征载流子浓度,约 10-9cm-3 量级,而硅材料的这一数据是 1010cm-3 量级,这都是室温时的数值,本征载流子浓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会随着温度的线性增加而近似呈指数增加。对硅材料来说,温度接近 200℃时,本征载流子浓度达到了 1014cm-3量级,这个量级已经与硅正常 PN 结的掺杂浓度相当,易导致产品性能破坏性失效。碳化硅产品由于超低的本征载流子浓度,这一温度节点上升到了 600℃以上,这就是碳化硅器件可以承受更高温度的原因。但现在常见商用的碳化硅产品因为封装技术和应用的限制,还是在产品手册上仅仅标示 175℃的最高结温。即便如此,三倍于硅材料的热导率,仍然让碳化硅产品拥有比硅产品更优异的高温性能表现。

他表示随着碳化硅衬底成本降低,未来碳化硅的成本有望大幅度降低,“作为国内头部碳化硅供应商,我们的产品性能可以说是媲美国际品牌的,碳化硅的二极管产品现是最先进的第六代碳化硅二极管,国内仅有瑞能可以推出。”他强调,“瑞能主要还是以MPS或者JBS加上薄片工艺做碳化硅二极管产品,这是国际主流技术,相对于国际品牌来,我们的性能、可靠性方面获得一线客户认可。”

他指出碳化硅的增量市场包括5G通信电源,新标下的空调电源--”国家颁布的新的《空调能效标准》对空调能效提升了很多。空调厂商也做了很多改进来适应能效要求,也反过来要求我们器件供应商做器件的改进,适应变化。如以前空调工作频率20K赫兹,现在都是60、70K赫兹,我们第五代软恢复二极管,让整体EMI性能更加好,我们碳化硅产品被国内主要空调厂商批量使用,出货量很大。“他解释说。“对于充电桩或者新能源汽车这块,瑞能也有布局,如1200V的快恢复二极管在充电桩被很多客户使用,650V和1200V的碳化硅在充电桩里面也应用很多。”

【原创】瑞能半导体--第六代碳化硅已达国际水准!

不过他也坦承碳化硅的最大挑战是其可靠性,”硅已经发展了五六十年了,大家对硅都研究得很清楚了,包括怎么把器件设计得更加可靠,有非常多理论做支持,但是大家对碳化硅大的认知时间比较短,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从衬底这块怎么把缺陷降低,器件上怎么做更好的设计,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都需要时间,需要花更多精力研究。”他指出,“ 至于碳化硅是不是能达到硅的成本,时间点很难说,碳化硅的确真正开始商用是2000年左右,真正大规模商用可能是2017、18年,随着使用的越来越多,其成本一定会降低,但是碳化硅本身材料的属性和生产的难度决定了它要达到和硅一样的成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觉得它一定会降价。”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00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4日,据第一财经,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论坛”上,浙江大学吴汉明院士、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等多位半导体界人士对光刻机、产能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图:吴汉明院士

图:吴汉明院士

在演讲中,吴汉明院士指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面临两大壁垒:政策壁垒和产业性壁垒

前者包括巴统和瓦森纳协议,后者则体现在世界的半导体龙头得益于早期布局所积累的丰富知识产权,对中国半导体这样的后来者形成专利护城河,这些都给中国半导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环节繁多,重点三大“卡脖子”制造环节包括了工艺、装备/材料、设计IP 核/EDA

吴汉明提到,国内产业发展存在多方面短板,例如在检测设备领域,我国企业很少涉足,因此国内产业在该领域的发展几乎空白;在半导体材料方面,我国光刻胶、掩膜版、大硅片产品几乎都要依赖进口;在装备领域,世界舞台上看不到中国装备的身影

图:ASML 光刻机子系统构成

图:ASML 光刻机子系统构成

以EUV光刻机为例,涉及到十多万零部件,需要5000多供应商支撑,其中32%在荷兰和英国,27%供应商在美国,14%在德国,27%在日本,这其实体现了全球化技术协作的结果。

吴汉明提到,自主可控重要,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也是全球性的行业。在这其中,“我们有哪些环节拿得住的?是我国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核心点。”

吴汉明关于光刻机的话题,也引发了现场中芯国际联席 CEO赵海军的一番感慨。

赵海军提到,荷兰光刻机企业ASML首席技术官Martin van Der Brink此前来上海参观,并对他说,“差距大概是20年”。但赵海军认为:“20年的差距不需要20年追赶,想要一下子超过去很难,但是可以每次一点点递进。”

赵海军提到, ASML有多牛,还有一点在于别人已经不做这个领域了,但它依然坚持做下去

图:上海微电子的600系列光刻机

图:上海微电子的600系列光刻机

吴汉明院士以目前的芯片制造工艺为例,谈到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

其中基础挑战是精密图形;核心挑战是新材料,每种材料都需要数千次工艺实验,新材料支撑性需要性能提升;终极挑战则是提升良率

除了技术以外,晶圆厂、研发和设计成本也是芯片产业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

“虽然芯片的难度和成本一直增加,但趋缓的摩尔定律给追赶者带来机会。”吴汉明表示,在这些挑战下,先进系统结构、特色工艺和先进封装在芯片制造方面结合运用,芯片制造领域大有可为。

他援引数据称,10纳米节点以下先进产能占17%,83%市场在10纳米以上节点,创新空间巨大。在先进制程研发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可以运用成熟的工艺,把芯片的性能提升。也正是因此他提出一个观点:本土可控的55nm芯片制造,比完全进口的7nm更有意义。

吴汉明还提到,“忽悠式”的芯片投资或许过热,但真正做芯片的还是非常紧缺,中国的芯片投资远没有过热,尤其要重视产业链的本土化,要让制造产能实现增长,至少增长率要高于全球。赵海军也认同,目前的芯片过热并不是本质。

此外,目前全球产能排名前五的晶圆厂包括三星、台积电、美光、SK海力士和铠侠Kioxia,而国内芯片市场需求和制造能力的差距依然很大。吴汉明此前曾表示:“如果不加速发展,未来中国芯片产能与需求的差距,将拉大到至少相当于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来源:芯片大师)

围观 8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2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Cloud)期间,鲲鹏社区和昇腾社区全新上线,启用hikunpeng.com和hiascend.com全新域名。

新社区增强了技术支持与开发、学习发展与成长、生态合作与使能、行业应用与实践、产业沟通与交流等内容,从开发者社区走向产业社区,汇聚全产业力量,打造面向鲲鹏、昇腾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站式产业社区。

  • 技术支持与开发:在通用计算领域,鲲鹏社区提供鲲鹏应用使能套BoostKit、基础软件、应用软件栈、鲲鹏开发套件Kunpeng DevKit等,为开发者全方位提供从应用加速到应用迁移技术支持;在AI计算领域,昇腾社区提供应用使能套件MindX、全场景AI框架MindSpore、异构计算架构CANN、全流程开发工具链MindStudio、昇腾镜像仓库等丰富技术资源支持,帮助开发者实现从AI应用、AI模型到AI算子的开发。
  • 学习发展与成长:提供从基础入门到高级专家的在线培训课程、云端实验室、多类别认证等资源,帮助开发者实现“学、练、考、用、证”的端到端技能提升。在社区特别设立“智能基座”专区,将鲲鹏、昇腾计算基础技术课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共享,使全国高校师生均可在社区进行教学、学习的交流。
  • 生态合作与使能:“鲲鹏展翅”和“昇腾万里”伙伴计划助力合作伙伴基于鲲鹏、昇腾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研发丰富的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以Powered by Kunpeng和Powered by Ascend联合营销,向各行业客户进行市场推广;全国24个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入驻社区,融合线下、线上,进一步加速发展各地鲲鹏、昇腾产业生态,促进区域经济腾飞;上线“鲲鹏众智计划”和“昇腾众智计划”,汇聚开发者智慧,为鲲鹏、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 行业应用与实践:众多IHV(硬件厂商)、ISV(软件提供商)、SI(系统集成商)等计算产业链伙伴入驻社区,展示鲲鹏、昇腾面向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共享两大计算产业在金融、政府、运营商等主要行业中的最新应用和成功实践。
  • 产业沟通与交流:鲲鹏社区和昇腾社区汇聚鲲鹏MVP、鲲鹏与昇腾布道师等一批技术专家入驻社区,持续输出产业洞察、深度技术内容,并互动交流,让鲲鹏社区和昇腾社区成为产业的“家园”。

目前,在产业界的支持下,已有超过2000家软件伙伴完成鲲鹏、昇腾计算平台的适配和认证,累计推出4500+个行业主流应用。华为与教育部联合启动的“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也已全面推广覆盖超过72所高校。

依托两大社区,鲲鹏和昇腾计算产业将汇聚全产业链的智慧和力量,助推产业生态繁荣,共赢多样性计算新时代。

来源:华为

围观 8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16日,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杉金光电”偏光片项目落地仪式,并邀请业内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中国显示产业发展新格局”企业家论坛。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中国电子材料协会高级顾问袁桐,杉金光电总经理朱志勇,京东方执行副总裁、显示事业CEO高文宝以及TCL华星首席运营官兼大尺寸事业群总经理赵军纷纷畅言讨论,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应邀参加,并从材料供应商角度探讨中国显示产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开放合作。

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已成为全球第一,上游材料及装备等配套产业实力也逐步增强,此次杉杉股份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立杉金光电,也将进一步助推显示产业关键材料在中国的进一步量产化和规模化应用,在此背景之下,显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在“中国显示产业发展新格局”企业家论坛中发言
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在“中国显示产业发展新格局”企业家论坛中发言

作为全球知名的偏光片保护膜材料供应商,富士胶片一直不懈努力,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偏光片保护膜材料,为推动上下游的深度融合而积极探索。富士胶片(中国)总裁田中健一在讨论中表示,“供应链和客户之间看起来是供需关系,但其实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当下,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产品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阔。作为材料供应商,富士胶片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从而满足客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富士胶片也希望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协助杉金光电,为中国显示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富士胶片的显示材料业务在2008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超过12年。富士胶片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为偏光片厂商提供重要上游原材料,提升偏光片性能,也积极推进与下游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前沿技术的分享和交流,助力国内显示材料行业的发展。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智能化应用、自动驾驶、远程教学、远程会议等各类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未来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对显示屏的需求也将更加旺盛。富士胶片将继续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为中国显示材料产业链注入持续动能。

新闻背景:

富士胶片集团:由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株式会社两大事业公司组成,全球联结子公司317家,员工7.4万余名, 2019财年销售总额约合212.39亿美元,营业利润约合17.12亿美元。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在华业务统括机构,2001年4月12日成立,总部位于上海,业务领域包括数码相机、影像产品、印刷产品、医疗产品、光电产品、产业材料等,注册资金2.134亿美元。(截至2020年3月)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SM PT公司凯睿德制造宣布,其物联网制造数据平台荣获2021 《SMT China表面组装技术》杂志颁发的制造软件类的远见奖(Vision Award),并于2021年4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NEPCON China的颁奖典礼上获颁该奖项。

在工业4.0的革命中,数据是一种巨大的资产。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的应用,微型电子产品的发展,以及逐渐降低的成本,制造企业从制造过程、产品和设备产生的数据量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处理能力,而且并非所有数据都有价值。实际上,据估计,有60%的数据在生成后数毫秒内就失去了价值,甚至65%的数据被称为“冷数据”,这意味着它们被收集、处理和存储,但从未用于获得洞察力。制造企业的挑战不仅在于收集数据,还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数据及其所蕴含的情报,从而为当今和未来创造有价值的洞察力。

通用物联网平台无法满足制造企业的特殊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数据平台方法,不仅适用于IoT数据,还可以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数据。凯睿德制造公司创建了第一个制造数据平台,该平台将IIoT、制造执行系统(MES)、设备集成以及先进的处理和分析工具与通用的MES数据模型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孤立系统之间的集成更加紧密,并且能够处理机器学习模型以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大数据。

该平台包含五个要素:边缘处理、摄取、数据经纪、批处理和流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服务和输出。在其独特的过程中,来自诸如边缘设备、普通设备、过程数据、ERP等的各种来源的数据蕴含丰富的MES上下文数据,从而最大程度提升了未来的制造洞察力和竞争优势。

凯睿德制造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飞涛先生说:“获得这一奖项我们非常荣幸,该奖项表彰了我们的企业战略,即为致力于向市场推出最新的MES功能和技术,帮助我们的客户启用智能工厂。 随着智能传感器和设备的日益智能化,电子制造工厂可以生成数量惊人的数据。我们最新的IoT数据管理功能与MES的上下文数据相结合,使制造企业能够利用其数据的真实价值来提高学习速度,并推动效率、质量和生产率的提升。”

《SMT China表面组装技术》杂志于2007年启动了SMT China远见奖,以表彰通过发明和创新为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做出杰出贡献的SMT设备、材料、软件和服务的国际和国内供应商。

凯睿德制造的增强型MES可帮助电子制造企业不断提高工艺能力并管理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与人工方法相关的成本和错误。

关于凯睿德制造

作为ASM Pacific Technology的子公司,凯睿德制造提供了现代、灵活和可配置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凯睿德制造MES可以帮助制造企业领先于严格的产品可追溯性和合规性要求;通过固有的闭环质量降低风险;与企业系统和工厂自动化无缝集成,并提供深入的情报和全球生产运营的可见性。

因此,我们的客户已经为工业4.0做好了准备,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地根据市场需求、机会或客户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其运营,从而有效地进行竞争并获得利润。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riticalmanufacturing.com

关于ASM Pacific Technology

作为全球技术和市场领导者,ASM PT(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0522)为半导体封装行业开发并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材料。它的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最终用户市场,包括电子、移动通信、汽车、工业、LED和替代能源。对研发的持续投资有助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创新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和系统,使他们能够实现更高的生产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质量。

ASM PT自1989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已获纳入为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綜合市值指数下之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下之恒生综合资讯科技业指数及恒生香港35指数。

要了解有关ASM PT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smpacific.com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4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峰论坛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会上43个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749.5亿元,项目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分布在13个县市区和宜昌高新区,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电力装备与器材、新材料、磷化工、新能源等15条产业链。

同日,全国第2个电子化学品专区在宜昌揭牌并启动建设。

据了解,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规划面积1500亩,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周期58个月,主要围绕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级特气、电子级电镀液及电子级硅材料等进行研发、攻关和产业化。

此次集中开工的电子级蚀刻液、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氢氟酸等项目及专区智能管理系统、道路、管网等设施,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55万吨/年整体规模,可实现系列电子化学品替代进口,成为国内一流的电子化学品研发生产基地。

文稿来源:拓璞产业研究,Amber整理

围观 1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新型AS585xB产品与X射线影像设备中的标准连接器兼容,组装起来更简便;
  • 平板探测仪制造商可以从三种产品选项中,选择更快、更低功耗的读出IC
  • 超低噪声AS5850B与最新的IGZO探测器技术、传统的TFT探测器类型都兼容。

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半导体(ams AG,瑞士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码:AMS)今天宣布,为其适用于数字X射线平板式探测仪(FPD)的一流读取IC家族推出了新产品--- AS585xB系列,该系列器件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灵活连接器选项,更降低了其整合到系统中的成本

新型AS585xB数字读取IC是16位、256通道的电荷数字转换器,因极低的噪声而闻名,适用于静态和动态数字X射线扫描仪、数字放射显影、乳腺X射线、荧光检查、介入成像以及工业无损检测(NDT)系统,可以生成清晰、详细的图像

该款新产品是对2020年6月推出的AS5850A读取IC的补充,扩展了艾迈斯半导体独特的医学和工业图像传感解决方案组合,这些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出色精度、高采集速度、低噪声和超低功耗。

艾迈斯半导体医疗和专业传感器业务线市场营销总监Jose Vinau表示:“AS585xB设备凭借其超低噪声、高带宽和低功耗,使我们的客户能够生成质量非常高的X射线图像。这些特性意味着它们不但适用于更高性能的新型IGZO探测器,还兼容现有的TFT平板技术。”

新型柔性电路板芯片标准封装设计可降低成像设备的组装成本

与早期的AS5850A设备一样,AS585xB产品也达到了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读取IC的行业最高性能基准。现在,‘B’系列产品还采用了全新柔性电路板芯片标准封装设计:该设计在低密度侧有一层增强件,使其与标准连接器兼容。这为图像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选项,因为AS5850A有一个专有连接器需要采用昂贵的异方性导电胶膜(ACF)粘合工艺

利用AS585xB的柔性电路设计,图像设备可由内部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AS585xB读取IC(采购自第三方FPD制造商)的探测器组装,从而简化生产。柔性AS585xB电路板可以手动组装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而无需采用昂贵、复杂的ACF粘合工艺

现在,新型AS585xB产品还带有内置自测(Built-In Self-Test)功能,用于在组装完成后快速、准确地验证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这有助于制造商快速找出数据采集系统或探测器系统中的错误来源。

灵活优化速度和功率

AS585xB系列提供三种产品型号。AS5850B在低噪声和高速度方面进行了优化,使FPD能够在动态或高速影像应用(如外科X射线拍摄)中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将患者影响降至最低。同样对于工业扫描应用,AS5850B优化后的线扫描时间为20µs,但可以在低至15µs的速度下运行,这种高速度性能可提高自动化光学检测设备的吞吐量。

同样在今天推出的AS5852B在低功耗运行方面进行了优化,使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成像设备能够在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的同时获取高质量的影像。而新型AS5851B则在功率和速度的优化之间实现了平衡。

AS585xB系列的所有三个版本都采用相同的尺寸和引脚分配,因此FPD制造商可以通过单一电路板设计和主机系统接口轻松地构建出一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或细分市场的需求。

艾迈斯半导体全球销售与营销部执行副总裁Pierre Laboisse表示:目前,随着柔性电路板芯片标准封装选项的加入,高性能的艾迈斯半导体读取IC可以用于成本竞争激烈的医学成像细分市场以及更广阔的工业市场,为更多的艾迈斯半导体产品开拓了更多的全球市场。

艾迈斯半导体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具有相应柔性设计的AS585x系列读出IC

AS5850BAS5851BAS5852B读出IC产品现已开始供样。艾迈斯半导体提供AS585xB系列产品评估套件。

如需了解更多技术信息、咨询评估套件事宜或索取样片,请访问:https://ams.com/AS5850Bhttps://ams.com/AS5851Bhttps://ams.com/AS5852B

关于艾迈斯半导体与欧司朗

艾迈斯半导体集团,包括上市公司ams AG(母公司)和OSRAM Licht AG在内,是光学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我们为光赋予智能,将热情注入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传感即生活”的意义所在。

拥有超过110年的发展历史,以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力为引,结合深厚的工程专业知识与强大的全球工业产能,我们长期深耕于传感与光学技术领域,持续推动创新。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健康与工业制造领域,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健康、安全与便捷方面,致力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动绿色环保。

我们在全球范围拥有约3万名员工,专注于传感、照明和可视化领域的创新,使旅程更安全、医疗诊断更准确、沟通更便捷。我们致力于开发突破性的应用创新技术,目前已授予和已申请专利超过15,000项。

集团总部位于奥地利Premstaetten/格拉茨,联合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预计集团2020年总收入超过50亿美元。ams AG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ISIN: AT0000A18XM4) ,OSRAM Licht AG在德国XETRA证券交易所上市 (ISIN: DE000LED4000) 。

ams是ams AG的注册商标。 此外,我们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ams Group的注册或归档商标。 本文提及的所有其他公司或产品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本新闻稿中提供的讯息在发布时是准确的,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7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专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库存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Xilinx联手推出了一本全新电子书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可编程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这本电子书重点介绍了对自适应计算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所需的技术创新,来自贸泽和Xilinx 的专业工程师提供了一系列文章和视频,详细介绍了自适应计算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平台整合到互联的智能物联网 (IoT),而对计算解决方案需求的日益提高也加快了这一进程。今天的计算技术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自适应的,能够在云端和边缘实现创新。射频片上系统 (RFSoC) 解决方案将在未来的计算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支持端到端5G移动网络架构、自适应雷达技术以及可编程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

Programmable Single-Chip Adaptable Radio Platform中列出了十多Xilinx先进产品的链接和订购信息,以及精选解决方案的嵌入式视频。电子书重点介绍了Xilinx Zync® UltraScale+™ RFSoC,一个扩展完全支持6GHz以下频段的单芯片自适应无线电平台。此高性能RFSoC支持雷达、5G和卫星通信等RF无线解决方案所需的低功耗、高性能等特性。Zynq UltraScale+ RFSoC ZCU111评估套件旨在评估UltraScale+ ZCU28DR器件,并提供全面的射频模数信号链原型平台。

如需进一步了解贸泽备货的各种Xilinx解决方案,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manufacturer/xilinx/。如需阅读本电子书,敬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news/xilinx-single-chip/xilinx-radio-platform-ebook.html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有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积极引入原厂新品,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设计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100家品牌制造商的50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mouser.cn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0991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