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耀世星辉(GSMG.US)宣布其独立研发悦享视频车载音视频互动内容应用产品“CheerCar”正在与国内领先新能源车联网平台进行深入的洽谈和技术对接。

耀世星辉依托自己成熟完整的优质生活内容生态,帮助车辆生产商为终端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沉浸式、多样化的车载音视频娱乐体验,以及更丰富的车机互联服务,打造悦享+智慧出行场景。具体来看,CheerCar通过AI智能推荐引擎,结合耀世星辉的内容产业生态集群,基于不同客户兴趣、场景,推荐不同的知识类、娱乐类等多媒体内容,为前排屏幕实现实时同步最新内容、语音控制切换、微视频等功能;为后排屏幕提供自动推荐视频、图文自动浏览、同款商品一键购买等多种互娱生活方式。目前,悦享CheerCar正在与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进行测试。

耀世星辉的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张兵认为,车载智能大屏将是最重要的新一代移动场景之一。未来,cheer car将利用智能汽车和终端设备的多设备互联能力,在手机和汽车之间建立更多联系,通过智能网联为用户提供更多悦享音视频内容服务,提高更丰富的智慧驾乘体验。

关于耀世星辉

耀世星辉专注于优质生活领域,持续将内容、科技、时尚、社交、娱乐、线上新零售等融于移动互联网新文娱产业中,已成长为以聚合优质生活内容赋能新消费的中国新文娱创新企业,是美国纳斯达克(NASDAQ:GSMG)上市公司。

耀世星辉以“内容+平台+电商+应用+技术+产业”为一体,拥有悦享视频APP、悦享商城、微信小程序、悦系列节目集群、网络综艺、网络电视剧、短视频IP矩阵、互动直播、在线游戏、社交电商、悦享会员付费体系、创新平台技术产品及数字经济新文娱产业园等在内的业务生态体系。

耀世星辉将以“悦享+”为核心产业生态布局,在完成自身业务、品牌、战略全面升级的同时,正在实现向全球范围的产业化拓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2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微美全息软件有限公司(纳斯达克: WiMi)(以下简称为“微美全息”或“公司”),一家领先的全息AR应用技术提供商,宣布已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F表年度报告。

微美全息2020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40.0%至人民币7.66亿元(1.174亿美元),公司2020年全年营收比2019年的人民币3.192亿元增加了人民币4.468亿元。

微美全息2020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其定义为扣除增发股票费用化影响前的净利润)为4,030万元人民币(620万美元)。

微美全息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62.8%至人民币8,500万元(1,300万美元),司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比2019年的人民币1,840万元增加了约人民币6,660万元。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聘请了更多的IT工程师从事高级AR全息及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导致薪金增加。此外,公司还通过外包技术开发专注于全息AR技术在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公司大幅增加研发投入目的是快速提升全息AR技术能力,以保持公司在AR全息行业的领先竞争优势。

自2015年成立以来,微美全息一直提供基于AR的全息服务和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专注于为客户和最终用户提供创新的,身临其境的交互式全息AR体验。自2020年7月起,公司开始发展其半导体业务,并向企业客户提供计算机芯片产品和中央处理算法及相关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以及软件和半导体业务。2020年,公司的全息AR业务和半导体业务分别产生约44%和约56.0%的收入。

微美全息创始人及CEO石硕表示:“2020年,我们取得三项跨越式重大发展。第一,2020年4月微美全息成功IPO,我们不但克服了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毒影响,并且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了营收规模跳跃式发展,我们2020年全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40%至人民币7.66亿元(1.174亿美元)。尤其在我们获得微博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后,我们扩大了全息AR的业务范围,向更底层的半导体行业积极拓展并取得突破性发展。第二,我们在全息AR技术应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主要聚集在车载AR全息HUD、3D全息脉冲LiDAR、头戴光场全息设备、全息半导体、全息云软件、全息汽车导航等专业领域,,覆盖从全息车载AR技术、3D全息脉冲LiDAR技术、全息视觉半导体技术、全息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技术、全息AR娱乐技术、全息ARSDK支付、互动全息通讯等全息AR技术的多个环节,微美全息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62.8%至人民币8,500万元(1,300万美元),为公司在全息AR行业建立良好的技术竞争壁垒以保持领先优势。第三,我们通过投资并购在全息AR行业建立了庞大的技术研发生态系统。根据沙利文数据调查推测,全球全息AR市场将快速发展。从2020-2025年,AR软件和内容年增长率为68.7%,AR硬件年增长率为67.9%。我们作为全息AR行业上市公司,拥有较高的全球知名度,2020年我们通过投资并购全息AR行业内众多研发公司获得产业聚集和支撑,形成强大的全息AR技术研发生态系统,构建了极具扩张潜力的全息AR价值产业链。”

关于微美全息

微美全息成立于2015年,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iMi。微美全息专注于全息云服务,主要聚集在车载AR全息HUD、3D全息脉冲LiDAR、头戴光场全息设备、全息半导体、全息云软件、全息汽车导航等专业领域,覆盖从全息车载AR技术、3D全息脉冲LiDAR技术、全息视觉半导体技术、全息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技术、全息AR娱乐技术、全息ARSDK支付、互动全息通讯等全息AR技术的多个环节,是一家全息云综合技术方案提供商。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陆http://ir.wimiar.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ilixa Ltd.,光纤驱动数据解决方案的推动力量,因其突破性Carina®传感系统的商业化而荣膺2021年女王企业奖-创新奖(Queen's Award for Enterprise: Innovation 2021)。该系统使分布式传感器的高密度覆盖范围超出点传感器所能实现的范围,并重新定义在能源、基础设施、采矿和环境领域建立此类系统的可能性。这样可为改进现有流程和开发新应用程序提供切实可行的见解,以改善可持续性、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

女王企业奖表彰创新以及商业成功。在2018-2020年,Silixa报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创历史记录,到2020年销售额达到2242万英镑。

Silixa首席执行官Glynn Williams表示,“随着2019年Carina传感系统的推出,我们加倍实施多元化战略,并进入需要精确监测解决方案的未饱和行业领域。这一战略带来的显著增长反映了这项技术在碳捕获和地下储存、增强型地热系统和大坝完整性监测等应用领域以及在海底油气井方面所带来的益处”。

Carina传感系统系采用Constellation工程光纤系列的Silixa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DAS),其灵敏度比标准纤维高出100倍。更高的灵敏度快速解决了新出现的关键测量挑战,并为Silixa市场上经济实惠的持续监测铺平了道路。

Silixa创始人兼执行董事Mahmoud Farhadiroushan补充道,“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很高兴能够获得这项国际公认的著名奖项,它反映了Silixa团队在所有国际运营中心付出的巨大努力。Carina传感系统在公司投资者Chevron Technology Ventures、Lime Rock Partners和Equinor Ventures的支持下开发而成,已被许多主要石油公司使用。展望未来,我们坚信这个系统的被动监控能力将在众多新兴能源转型领域创造巨大潜力。”

Carina传感系统正在帮助开发以前无法实现的新型数字解决方案,帮助解决世界上一些最重大的技术和环境挑战。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1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EE Raymond Yin探讨第5代无线技术和6G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贸泽电子公司(Mouser Electronics Inc)宣布推出其屡获殊荣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共求创新)计划的2021年系列,并首次发布新播客——The Tech Between Us(我们身边的技术)。新系列通过各种反映时事动态的播客、视频、文章、博客和信息图聚焦以5G为首的当今关键技术趋势,对技术的探讨将比以往更加深入。

The Tech Between Us播客的第一集将聚焦5G技术,并将在贸泽网站、Alexa、Apple 播客、Google 播客、iHeartRadio、Pandora和Spotify上播出。

贸泽电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最新半导体和电子元件产品的分销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lenn Smith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今年的EIT系列,其中包括一个富有启发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新播客节目。在一个“连接”具有全新含义的世界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要归功于技术专家、工程师和创新者推动世界前进的创新思维。”

该系列每个月都会通过各种内容探讨一种新的科技趋势。在以5G为主题的第一集播客中,贸泽的工程内容总监Raymond Yin采访了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Tech University)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的副教授Matthieu Bloch博士,并讨论了第5代无线技术在通信、机器人、制造和自动化方面的能力和影响。

2021年EIT系列还包括四个字节大小的视频——Then, Now and Next(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文章、博客、信息图和其他内容,由贸泽的思想领袖和其他专家主持讨论。5G之后的技术专题将进一步关注供电、自动化等问题,并探讨传感器、射频和无线以及电源管理等新产品技术。该计划将着重介绍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并揭示与市场创新保持同步所需的技术发展。

5G技术趋势内容由贸泽的重要制造商合作伙伴Amphenol ICC、Amphenol SV、Analog Devices、英特尔(Intel®)、Microchip TechnologyMQorvo和TE Connectivity提供资助。

贸泽自2015年开始推出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共求创新)计划是最受业界认可的电子元件推广计划之一。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empowering-innovation并在FacebookTwitter上关注贸泽。

关于贸泽电子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旗下公司贸泽电子是一家授权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电子设计工程师和采购商推广其领先的制造合作伙伴的新产品。全球分销商网站mouser.com为全球电子设计工程师和买方社区提供服务,该网站有多种语言和货币可供选择,提供来自逾1,100家生产商的500多万种产品。贸泽通过全球27个支持网点,以当地语言、货币和时区提供一流的客户服务。该分销商通过其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区的100万平方英尺的先进分销设施向223个国家/地区的逾63万家客户出货。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

如需进一步了解EIT的更多内容,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empowering-innovation-sc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10428005899/en/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4月29日,北京邮电大学与华为正式签署“共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实验室暨下一代全光业务网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光领域技术共同展开研究,促进光科技领域的进一步繁荣。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光领域开展如下系列重大合作:

一、“下一代全光业务网”合作,聚焦3个方面:

  1. 探索光领域新技术方向,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2. 通过国家级精品课程等联合开发、光领域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提供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黑土地;
  3. 引领和推动下一代全光业务网协议和标准工作,推动光产业繁荣。

二、共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实验室”。沿着著名微波通信和光通信科学家叶培大院士的足迹、着眼更远的未来,服务于光通信与光信息领域的重大需求,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系统地解决从光子学基础理论到系统网络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增强我国在宽带智能及空天地光通信系统与网络方面的科技实力,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做出实质性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表示,学校对联合共建后实验室的发展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并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实验室全方位的支持。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在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重组改革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总体规划下,希望实验室能够找准新定位、履行新机制、发挥新优势,在北邮的“双一流”建设中,在华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在信息通信领域内,打造一支不可替代的、能够解决国家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国家科技力量。

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表示,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F5G千兆光网的价值将在这个时代得以全面发挥,定义F6G的相关工作将全面启动。北邮和华为通过本次里程碑性的合作,必将大力增强我国在未来通信系统与网络方面的科技实力,促进光技术持续演进并服务于更广阔的领域。

华为北京研究所所长常胜表示,经过双方近一年的努力,北邮-华为联合学院基本达成既定目标,未来将持续以联合学院为基础,围绕科研、人才、产业为核心打造一体化平台。学校已率先瞄准信息科学主战场,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为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希望能以本次签约为契机,以共建实验室和长期合作框架为切入点,携手奋进,必将打造创新技术孵化、高端人才聚集、产业应用实践的三大高地。

在签约仪式上,北京邮电大学任晓敏教授介绍了本次合作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展望。华为光产品线首席技术规划师唐晓军介绍了华为光产品线相关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签约仪式,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校徐坤主持,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华为北京研究所所长常胜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王文博、华为光产品线副总裁朱小勇代表双方签约。北京邮电大学职能部门、院系、专家代表,华为公司相关部门代表出席会议。

来源:华为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提到,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5G、AI、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必然带来海量数据的规模化聚集,数十甚至数百PB的存储系统,将成为业界常态。应对海量存储压力,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成为必然选择,专业的分布式存储厂商也将迎来广阔的市场与发展机遇。

中科曙光是国内首家从事分布式存储技术研究的厂商,经过十余年自主研发的积累,技术和产品位居国际领先水平;扎根本土市场,精耕海量数据应用领域,具备IO路径级深度优化和快速个性化功能定制能力;拥有在区块链、电信、交通、气象环保等领域超大规模存储系统研制和部署运维经验。曙光不断引领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市场的发展,推进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IDC权威解读  领航SDS市场增长

近日,权威机构IDC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软件定义存储(SDS)市场较去年同期实现51.7%增长。曙光以12.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在细分市场领域,曙光ParaStor以20.6%的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排名分布式文件存储前两位;曙光XStor1000以9%的市场份额跻身分布式块存储前三位。

2020年,曙光分布式存储系统在通信、区块链、交通、能源等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以单一存储系统200PB、并发支撑超13,000计算节点的应用规模,再次引领行业突破存储容量和性能极限。

突破重点市场  斩获通信行业大单

从2020整体SDS市场来看,排名前五的行业仍然是政府、通信、教育、金融和广媒。其中,通信以61.1%的增长比例排在第一位。近年来,分布式存储技术在通信行业得到广泛的推广,在云化转型、 IoT、5G等新兴业务,虚拟化资源池、数据库业务、传统老旧存储替换等场景下都有着大量的落地。

2020年6月,在有着业界“分布式存储测试天花板”之称的通信集采项目中,曙光分布式块存储XStor1000以远超满分线的亮眼成绩斩获亿元大单;同年10月,曙光ParaStor又以两个标段第一名的成绩入围该用户分布式文件集采项目,中标份额超1.5亿元。沉淀十余年,厚积薄发时。曙光分布式存储以优异的性能、完善的功能、企业级的可靠性赢得了入场券,为进一步在通信行业的深耕奠定了基础。

入局新兴市场  曙光发力区块链存储

值得注意的是,IPFS首次出现在IDC新兴应用领域的统计数据中。IPFS作为分布式存储与区块链的结合,正在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2020年,曙光存储在深入理解区块链存储技术和特点的基础之上,打造了一款智能高效的专属存储系统 -- ChainStor。基于多套数百PB级存储系统研制、优化和智能化运维经验,ChainStor在IO路径粒度上进行了定向深度优化,关键性能指标可提升20倍以上,百PB系统小时级上线。

自问世以来,ChainStor已成为多家区块链头部企业的首选存储方案,累计提供的存储空间已超过1EB,不断突破区块链领域底层存储的规模和性能上限。

今年3月,中科曙光与安迈云、乐讯科技共同签署了“IPFS分布式存储EB级投产”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构建EB级的区块链存储资源池,加速分布式存储技术与产业融合,共同探索区块链存储生态健康发展的新模式。

MassStor排行第一  铸就中国存储砥柱

2021年初,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图像科学与工程分会联合天津市电子学会成立的“存储评测联合工作组”发布的首届“中国海量存储系统MassStor100排行榜”中,曙光海量存储系统ParaStor以有效容量72.35PB的成绩荣登榜首。

除此之外,曙光参与建设的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中原油田、雅典娜分布式存储实验室、北京中科寒武纪有限公司、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瑞金医院等项目均榜上有名,展示了曙光存储在气象、人工智能、能源、区块链、生物基因等领域的强大实力。

进入2021年,“新基建”的热度不减,“数字化转型”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曙光将继续深化自身在存储领域的研究,持续支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为新基建筑基,为数字化转型助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力量。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张国斌

昨天我写了篇《国产替代风头劲,ST MCU扛不住开始放货?》收到不少朋友的来信,吐槽了他们被涨价蹂躏的苦楚,一位朋友说,一颗普通MCU竟然报价90块,他想杀人的心都有,还有的苦口婆心的求原厂,就差下跪了,结果原厂还是一分钱不降!全球芯片荒,市场一片涨价声,高兴的是原厂是渠道,哭的是终端厂商,有的厂商说他们竟然被某国际MCU大厂坑了两回!老张追问才得知原来是这家厂商连续两次调价,但是竟然还是没货!没货你涨个毛啊!

老张也认为涨价缺货是最考验客户关系的时候,所谓患难见真情,大家都很苦需要多互相体谅,我注意到很多原厂已经将产品分发权收回,以免渠道趁机囤货扰乱市场,有网友评论说:芯片使用方对外国企业有侥幸心理,炒货者帮助他们消灭了中侥幸心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也有网友评论说ST纵容代理商的行为是要反噬其害的。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也有网友评论说:其实这轮涨价..最终受害的肯定是ST.. MCU这种产品.一旦切换就很难再改..有很强的惯性..旧产品一旦切换成国产..几乎在它生命周期内.就不会改回来了..除非国产真的不稳定。实际上,国产MCU经过使用还是不错 ,这也是很多系统厂商最近加紧改版的原因。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纳尼?缺货让ST订单接到手软,涨价上天,竟然成了受害者?

不过,通过走访一些系统厂商,我发现还真是这样:很多厂商在改版设计,开始采用国产MCU ,某汽车电子CTO说:“前几年TI改革销售模式是十分明智之举。这次短期受伤的是用户,长期受伤的是ST,因为这次受伤的主要是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工业电子,因为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国产MCU一点一点地吞原来ST的市场。这次ST涨价近10倍大家都在没日没夜地移植,加上国内一大推103的MCU助推。”

有的表示以前对国产MCU不信任,觉得可靠性差,稳定性差,现在用了之后觉得虽然不是完全满意,但还是能用的。不过,通过走访,我也了解了本土MCU的一些短板,这里整理如下:

1、 datasheet做的不好,不专业;

2、性能指标不均衡,喜欢放大自己的芯片的某个点来宣传,其实是牺牲了其他点;

3、芯片有bug遮遮掩掩,要靠软件特殊处理才行,但又不告诉你;

4、技术支持不到位,对小客户不上心;

5、参考设计少,生态圈建设不成熟;

6、国产MCU供应能力受到质疑

以上是一些本土MCU的通病,希望可以修正短板抓住机遇实现腾飞,这里再分享一下我5年前在灵动微刚刚进入MCU领域时,当时国内著名MCU专家、周立功单片机创始人周立功教授给本土MCU的五个忠告,现在看依然有效!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忠告一、产品要接地气,超出客户预期

周立功认为产品定义是本土MCU厂商发展的第一关键因素。周立功结合自身帮助NXP定义MCU并取得成功的经验,告诉大家定义如何创造奇迹,“我花了三年时间和NXP定义MCU,针对需求定义,开发出来后BOM成本降低到仅需60多块,比竞争对手的100多块BOM成本少了40块RMB,深受客户喜爱”。“你要知道你的产品是卖给谁的,你能否切实地为客户解决麻烦?只有明确客户的需求,像对待“岳母”一样对待客户,聆听客户的声音,挖掘客户的内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并超出了客户预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摆脱竞争,才能获得成功。

忠告二、形成”垄断“--“失败是因为竞争,成功是因为垄断”

本土MCU想要成功,就必须突出重围,摆脱竞争。“大家都能看得到,都做得到,那都不是成功的资本,我定义了恩智浦的芯片,价格当然是我说了算,谁有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谁能真正为客户解决麻烦,谁就能垄断获得成功。”。抓住发展机遇还必须专注细分领域一战成名,提供其他厂商不能提供的差异化服务,“MCU型号不要求多,要让客户喜欢你的产品,就要让他用了你的MCU后不愿意再用第二家,只有做到这样你的产品就成功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多听客户的反馈。”要放眼未来,就一定要提供前瞻性的方案。

忠告三:差异化思路,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

他认为如今在MCU国内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本土MCU厂商在未来的发展机遇非常大。本土MCU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关键不在设计,也不在制造,成功的重要核心在于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你可以投两千块钱做出来的技术,他跟土豪投一个亿也能做出来。重点是你也还没有一个亿。所以设计和制造并不是成功的关键。”“我们不能做人有我有的产品,国外IC设计能力不会比国内差,但是他们的工程师离市场远,决策慢,我们要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定义独特的瞄准细分应用的产品,细分市场未必是小市场。”

忠告四、保持愚蠢,保持持久,别打价格战

”当年我们成功,是我们做了别人最愿意做的最傻的事情---自己掏钱把NXP等公司的英文单片机文档都翻译成了中文。这个最傻的举动却为我们赢得了很多新客户。“他表示,”当然,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最终的胜利,成功的持久性还需要保持愚蠢,切忌浮躁。“

“当我们刚开始被竞争对手拷贝商业模式时,为了与之抗衡,我们打起了了价格战,其实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其实我们的成功就是用傻办法解决了客户的麻烦而已。但是打价格战的公司最后都会死掉,因为你品牌不如人家,你凭什么赢?而且你也没有钱开发下一代的产品,最终拖死的也只会是自己。”

所以,对于本土公司,要变的傻一些,多想如何持久地给客户解决问题就好。在这点上,本土科技公司的创新典范---华为公司就做的很好,他们不但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还不断构筑技术洼地,虚心向友商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

忠告五、从未来需求挖掘出独特的商业模式

除此之外,创新更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而且独特的商业模式可能可以让你提升很多竞争优势,“中国人产品为什么做得不好,我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去研究发现,我们的工程师不是把精力放在算法、需求、用户体验、工艺、结构上面,而是在疲惫重复地写代码,根本没有时间创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多了也做不好。因此,没有创新,只用蛮力在开发的公司,再好的工程师最终也只能纷纷出走,再好发展机遇也会最终错过。中国MCU要成功,必须创造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进行垄断。”他强调,”可以用钱买到的就尽量买,让工程师只开发买不到的或者别人做不到的东西,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我们看到,5年来灵动微正是在这5个忠告的指引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现在灵动微已经位列本土ARM MCU三甲厂商了。

一些新进入者也势头很猛,如进入MCU领域不到2年的国民技术,这次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就展出了覆盖网络安全、无线射频、电机控制、工业应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家电、健康医疗、智能交通、物联网、MCU 生态10大主题80+参考设计方案!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国民技术主打安全概念,很快在可信领域安全领域获得成功!

一些本土MCU则选在垂直领域发力 ,比如芯海科技深耕信号链,珠海极海半导体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蓝牙室内定位领域发力。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今年以来,外企高管纷纷加盟本土公司,如《刚刚!汇顶官宣:胡煜华女士担任汇顶科技总裁!》,另外,在MCU领域,我注意到一些国际MCU大厂的大牛比如TI 的 NXP的神级大牛都加盟到本土MCU厂商了,这代表了一个大趋势,未来,本土MCU企业中一定会涌现出10亿级出货的大公司,会是谁呢?

这里我列举一些本土优秀的MCU厂商(主要数据来源于电子工程专辑的统计),不足的大家补充啊。

1、兆易创新

【原创】ST竟是本轮涨价受害者?本土MCU如何抓住大机遇?周立功有5点忠告

主要产品:闪存芯片、微控制器和传感器

核心技术:SPI NOR Flash、基于Arm Cortex-M和RISC-V 内核的通用MCU、光学和超声波传感和CMEMS工艺技术。

2、中颖电子

主要产品:工业控制级别的微控制器芯片和OLED显示驱动芯片。

核心技术:高精度ADC架构血压计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及驱动电流控制方法和处理器。

3、乐鑫科技

主要产品:Wi-Fi MCU通信芯片、ESP32-S2(搭载单核32位处理器,并集成RISC-V协处理器)

核心技术:大功率Wi-Fi射频技术、Wi-Fi物联网异构实现

4、芯海科技

主要产品:高精度ADC、高可靠性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高精度ADC技术及高可靠性MCU技术

关键应用:智慧健康、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工业测量、汽车电子等领域。

主要客户:与小米、vivo、魅族、华米、紫米、麦克韦尔、飞科、汉威、美的、香山衡器、乐心医疗、锂电某龙头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并成为华为鸿蒙及HiLink生态战略合作伙伴。

竞争优势:基于对高精度ADC技术及高可靠性MCU技术的深刻理解,公司掌握了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技术。

5、上海贝岭

主要产品:智能计量SoC、电源管理、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工控半导体,核心技术:下一代智能电表计量、5G 通信用数据转换器技术

6、国民技术

主要产品:安全芯片、通用MCU、可信计算、智能卡、金融支付终端、蓝牙、RCC及其他创新产品。

核心技术:信息安全、低功耗SoC、无线射频连接技术

7、上海复旦微电子

主要产品:低功耗MCU、智能卡金融IC卡芯片、智能电表芯片、EEPROM

核心技术:PUF(物理不可克隆)芯片技术、内嵌国密SM9算法的安全芯片技术

8、华大半导体

主要产品:低功耗MCU、高效能模拟器件、功率器件和宽禁带半导体

核心技术:安全与智能卡芯片技术、超低功耗工业控制和车规级微处理器技术、工控和汽车电子的核心功率器件、第三代SiC功率半导体技术

9、东软载波微电子

主要产品:HR7P/ES7P/7H系列8位MCU、HR8P/ES8P系列32位MCU、ES32F系列32位MCU

核心技术:8位/32位 MCU设计开发

10、深圳中微半导体

主要产品:微控制器、触摸感应、电机驱动、健康测量、电源管理、无线链接、功率模块、显示驱动及专用芯片等

核心技术:8位/32位设计及高精度模拟、无线射频、驱动、算法的高品质高可靠性产品平台

11、晟矽微电子

主要产品:MCU

核心技术:MCU设计研发

12、灵动微电子

主要产品:MCU

核心技术:32位MCU技术

13、芯旺微电子

主要产品:混合信号超低功耗工业/车规级高可靠性MCU/DSP芯片、高性能低功耗智能门锁mSOC、电机/电源/电池/射频SOC。

核心技术:MCU/DSP采用自主发明KungFu32/KungFu32D内核,芯旺车规芯片通过汽车AEC-Q100 Grade-1认证。

14、深圳航顺

主要产品:MCU  EEPROM  NOR FLASH  LCD驱动  超低功耗稳压LDO家族

核心技术:大存储、超低功耗、高工艺、性能稳定

15、极海半导体

主要产品:通用微控制器、低功耗蓝牙芯片、安全芯片等。

核心技术:8/16/32位CPU和DPS独立设计技术, 多核异构SoC芯片设计技术,安全加密芯片设计技术

16、杭州万高

主要产品:工业级高性能主控芯片等

核心技术:频宽设计技术、资源共享技术、同步技术和快速中断响应技术等

17、赛腾微电子

主要产品:面向汽车、工业应用的8位,32位MCU及配套模拟功率类芯片

核心技术:ISO/TS16949认证通过的汽车级嵌入式闪存工艺制造、汽车级封装以及满足AEC-Q100 Grade 1各项测试规范的严格测试。

18、贝特莱电子

主要产品:触控及显示驱动芯片、生物识别(指纹识别)芯片、3D压力传感器、MCU等

核心技术:触控和微处理器芯片设计技术

19、雅特力科技

主要产品:AT32F407, AT32F403A, AT32F403, AT32F413, AT32F415,AT32F421

核心技术:55nm先进工艺ARM® Cortex®-M4 32位微控制器研发

20、沁恒微电子

主要产品:BLE、MCU、接口转换芯片

核心技术:USB/BLE/Ethernet/PCIE等接口芯片和单片机的软硬件设计

21、汇春科技

主要产品:YS4004系列、YS62FXXXX系列、YS68FXXXX系列、MDT系列芯片

核心技术:手势识别、触摸IC、麦肯mcu、光电sensor

22、杰发科技

主要产品:AC781X系列32位车规MCU、AC7801x系列32位车规MCU

核心技术:车规AEC-Q100 Grade1认证通过、零失效、超强ESD防护、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等。

23、芯圣电子

主要产品:8位8051和32位ARM单片机产品

核心技术:8位8051和32位ARM微处理器研发技术

24、时代民芯

主要产品:航空用微处理器、工业用微处理器

核心技术:应用处理器技术

25、珠海炬芯

主要产品:ATS系列、ATJ系列、ATB系列和QUAD-CORE系列音频和多模态交互处理芯片、核心技术:超低功耗蓝牙Soc、音视频处理、无线互联

26、珠海建荣

主要产品:低功耗蓝牙音频芯片、8位MCU、核心技术:超低功耗蓝牙和语音处理技术。

27、苏州国芯

主要产品:C0、C200、C300、C400、C2000、C8000、C9000等7个系列43款高性能嵌入式CPU系列;构建了以C*Core为核心的系列 SoC 芯片设计平台和应用软硬件开发平台;指纹登录生物识别芯片。

核心技术:高性能低功耗C*Core 32位嵌入CPU核,面向不同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对外进行授权、设计服务和开发自主芯片产品。

28、苏州华芯

主要产品:通用MCU、无线编解码器、传感控制器、马达驱动芯片

核心技术:MCU、射频、传感器、马达驱动等领域数字及数模混合类芯片的设计与研发技术

29、上海云间

主要产品: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智能可穿戴CPU、超低功耗CPU内核Bolt、高性能CPU内核Storm

核心技术:自主CPU内核设计以及SoC芯片和系统技术

30、赛元微电子

主要产品:通用MCU、触控MCU、电机驱动MCU等

核心技术:工业级通用和专用Flash MCU技术

以上是有发展潜力的本土MCU公司,欢迎大家补充!

祝愿本土MCU大发展!(完)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400G和100G光纤数据中心、云和无线应用的交付
  • 112G有源电缆加入铜制解决方案,以扩大电缆覆盖范围
  • 提供完整的产品选项,可以根据距离和应用场合来"混合和匹配"产品
  • Molex莫仕公司团队与Celestica和Innovium提供令人信服的参考设计

全球领先的连接和电子解决方案提供商Molex莫仕正在全球部署扩展其高速铜和光纤连接器和模块,以帮助客户更好满足市场对更高带宽的需求。Molex莫仕广泛的下一代连接解决方案组合利用铜和光纤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提供高信号完整性、更低的延迟和插入损耗,实现最佳效率、速度和密度。

Gartner预计,随着大型企业设施恢复建设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超规模数据中心的扩张,今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最终用户支出将达到2000亿美元。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间,市场对带宽密集型数据驱动服务的需求激增,这推动了计算、数据存储和网络功能的增强。 为了跟上步伐,公司正从统一的数据中心设计过渡到分布式和分解式架构设计,这给连接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Molex莫仕数据通信解决方案公司总裁Aldo Lopez表示:"重新组合并不是'一刀切'的互连技术它支持当今企业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不同应用。"我们为客户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提供面向未来的互连解决方案,这简化了向新架构的过渡工程开发,同时降低了成本和上市时间。

借助新型112G AEC电缆推动铜缆创新

Molex莫仕已在其铜制互连解决方案系列中增加了新型112G有源电缆(AEC),以更高的数据速率扩展链路覆盖范围。AEC可以将距离增加到5米,而无需光缆,同时还支持较小的导线以改善电缆管理。AEC还可以支持齿轮箱功能以及智能电缆功能,以增加对系统级冗余的措施。

Molex铜制互连系列产品的最新成员是有源铜电缆(ACC),它与无源电缆的工作原理一样,可以扩展外部电缆的范围,并支持基于低功率线性放大器半导体,从而改善了电源管理并满足散热需求。Molex莫仕旗下业界领先的BiPass技术完善了铜线产品系列,该技术可通过多种Near-ASIC连接器解决方案提供一流的信号完整性,包括TASICNearStack连接器系列。

Molex莫仕的垂直BiPass实现提供行业领先的热性能和低功耗要求,使数据中心减少功耗,进而减少碳排放。BiPass还提供低延迟的端到端通道性能,同时通过降低打印电路板(PCB)成本来降低TCO。

Molex立式BiPass产品具有业界领先的热性能和低功耗要求,从而使数据中心可以减少功耗,进而减少碳排放BiPass还具有低延迟的特点,这有助于增强端到端通道性能,同时通过降低印刷电路板成本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

借助100G光收发器满足不断变化的数据中心布局

Molex莫仕还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努力增加对100G400G光链路和模块技术的采用。该公司正在为每一个lambda收发器部署完整的100G系列产品,以建立高性能数据中心、云和无线连接。

作为其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合作伙伴为中心宗旨的一部分, Molex支持符合IEEEMSA要求的完整产品组合和产品路线图,以满足数据中心内部互连和数据中心互连的要求。 扩展的光收发器系列包括100G-DR、100G-FR、100G-LR、400G-DR4(500m和2km)、400G-FR4、400G-ZR和400G-ZR+以及800G路线图产品

Molex的可插拔光收发器模型均受益于该公司在硅光子学、光子集成、模块组装和封装方面的垂直集成专业知识。这些集成能力和经验共同使Molex能够以小尺寸形式提供优化的数据速率和低功耗。

口碑

  • Innovium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Amit Sanyal

 Molex莫仕合作进行下一代互连创新和参考设计,使我们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Innovium的高效32端口800G TERALYNX®8交换机利用Molex莫仕可插拔QSFP-DD800模块和BiPass I/O技术来提高性能和运营效率,同时通过交付经过预测试和预验证的参考设计使客户受益。

  • Celestica产品解决方案高级总监Randy Clark

“Celestica已经开发了一系列支持强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端到端基础架构系统。我们共同推动行业向前发展,通过与Molex莫仕的合作,我们开发款通过参考Molex莫仕立式BiPass连接组件实现开关,该款产品提供112G系统所需的散热性能和信号完整性。”

关于莫仕Molex

Molex通过启用改变未来和改善生活的技术,使互联世界成为可能。Molex在40多个国家/地区设有公司,为数据通信、医疗、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提供一系列完整的连接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molex.com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40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了支持工程创新和体育成就,Harwin宣布现已成为英国雪橇(bobsleigh)队的官方赞助商,目前英国雪橇队正积极准备,以参加将于明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2022年冬季奥运会。

英国雪橇队目前使用的雪橇不能适应获得奖牌要求,因此团队正筹集资金用以购买新雪橇,费用约为110,000英镑。新雪橇需要具备空气动力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最新创新技术,因为它在沿北京郊外小海陀1.2英里长蜿蜒赛道行驶时,时速将超过90英里/小时。雪橇载有4名乘员时,必须能够承载最大630千克的重量,因此它必须轻巧而牢靠,足以应付途中可能遇到的加速度力(G force)。在经过某些急转弯时,这些加速度力可达6G,几乎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承受加速度力的两倍。

英国雪橇队的队长是拉明·迪恩(Lamin Deen)先生,他曾参加过两届冬奥会,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Lamin Deen先生在职业生涯中曾经获得2015年世锦赛第5名和2017年世界杯银牌,并在世界杯以97英里/小时的最高速度打破了纪录。Lamin Deen先生目前是英国皇家掷弹兵卫队(Grenadier Guards)现役军人,曾代表军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包括拳击、篮球和田径等项目。他的队友包括经验丰富的刹车手本·西蒙斯(Ben Simons)以及世界级的跑步选手乔尔·费伦(Joel Fearon)和詹姆斯·达索鲁(James Dasaolu),他们在100米冲刺中均获得了不到10秒的计时成绩。前跳远运动员格雷格·卢瑟福(Greg Rutherford)也是强大阵容一员,他曾经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Harwin市场传播负责人Ben Green介绍说:“ Harwin的哲学一直是探寻开创性的方法来设定新的基准,并努力实现更多目标。我们开发的技术必须能够在最具挑战的环境下运行,并可应对最极端条件,我们意识到英国雪橇队目前准备工作中具备这些特质和挑战,所有Harwin人都预祝他们一切顺利!”

英国雪橇队领队Lamin Deen补充道:“在平昌奥运会后,UK Sport对雪橇队的直接财务支持即将结束,因此我们需要从其他来源寻求资金支持。 我们非常感谢 Harwin参与对这项事业的资助。这将使我们能够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充分利用培训和测试计划,并有望帮助我们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关于Harwin

Harwin是高可靠性(Hi-Rel)互连解决方案的全球公认领导者,我们的连接器能够应对最具挑战性的应用环境,在现代航空航天、国防、太空、赛车、石油和天然气、医疗和工业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70年来,Harwin公司通过对最新设备的不断投资和全面的员工培训,一直在创新方面领先业界。

Harwin的工程团队已经开发了远优于竞争对手的无与伦比Hi-Rel产品,其中包括GeckoDatamateMix-Tek M300 产品线。最近增加的产品包括Archer Kontrol工业连接器和额定值为60A的大电流 Kona。Harwin还可提供与这些产品互相补充的EMI/RFI屏蔽解决方案、广泛的PCB硬件产品以及多种行业标准连接器。通过Harwin广泛的销售和分销网络,所有产品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交付。Harwin的业务支持遍及全球,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新加坡设有销售办事处和制造工厂,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3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毅力号”探测器的“能量之心”——英特尔凌动®处理器

2021年2月18日,在飞离地球2.93亿英里之后,“毅力号”宇宙飞船以每小时1英里(每小时1.6公里)的速度落入稀薄的火星大气层。它展开70英尺宽的红色条纹降落伞,降速到每小时200英里(每小时320公里),启动了8下降引擎,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随后向地球传回了火星的照片和视频,其中包括它的降落过程以及火星上布满巨石且有水流痕迹的地貌等等。

在此之前,人类对这颗“红色星球”一直充满无尽的好奇心。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正是借助英特尔的关键技术把这些照片传回地球

 “毅力号”使用的计算模块是搭载基于英特尔凌动®(“BayTrail”)处理器的系统,运行Linux这一对信用卡大小的计算模块COMEX-IE38是由以色列公司CompuLab提供给NASA的。

COMEX-IE38模块包括英特尔凌动®处理器(模块中心的较大芯片)

COMEX-IE38模块包括英特尔凌动®处理器(模块中心的较大芯片)

“毅力号”传输回来的照片和视频由一对数据存储单元(DSU)处理。每个DSU搭载一个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COMEX-IE38模块。其中一个DSU位于“毅力号”探测器的腹部,而另外一个则在下降级,在吊运工作结束的两分钟后掉落到大约1,000米远的火星表面上。

“毅力号”探测器配备了23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的数据以原始格式通过以太网链路发送给DSU,然后由COMEX-IE38模块压缩并保存到一个480GB固态盘上,然后传NASA工程师。(完整的技术规格和详情

火星表面360度高分辨率全景图的一小部分。整个全景图由79幅单独的图像组成

火星表面360度高分辨率全景图的一小部分。整个全景图由79幅单独的图像组成

“当停留在火星表面这样荒凉的地方时,电力异常珍贵的。”英特尔以色列的物联网销售主管Maayan Ronen解释道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低功耗特性在这个项目中的优势。同时,由于火星大气极其稀薄,密度比地球低99.4%,相当于地球上空22英里处的大气稀薄程度散热也变得极其困难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低散热性正满足了这个要求。 ‘毅力号’的火星旅程是非常精彩的,这就像我们正在改变的真实世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Ronen表示

而“毅力号”拍摄使用到的设备实际上也是一款现成产品,如果去CompuLab购买,大约150美元就可以买到。Ronen估计,CompuLab近几年已经购买了数万颗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用于制造COMEX-IE38模块,该模块在全球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医疗设备到工业设备到石油钻井机。

在太空探索领域,英特尔是一个“实干家”。英特尔在此前就与NASA的前沿发展实验室合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制作月球陨石坑的地图,以发现隐藏的资源。

无论是此前对月球的探索还是对火星的探测,人类都在借助技术一步一步实现“太空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路上,对数据的计算、存储和传输要求越来越高,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特尔作为以数据为中心的科技公司,将继续前进的步伐,以创新的精神和求知的渴望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最终实现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1043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