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Files 是一款备受欢迎的第三方 Windows 开源文件管理器。该软件更加充分地利用了 Fluent Design 设计语言,提供了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并通过 API 实现了用户期望的性能和特性。近日在 Gustave Monce 的帮助下,该软件成功移植到 ARM64 平台,而不再需要通过 x86 模拟器,意味着在 ARM 笔记本上的速度有明显的提升。

1.png

Files UWP 是一款适用于 Windows 10 的第三方文件管理器,是系统内置资源管理器的不错替代解决方案。这款应用程序遵循 Fluent Design 设计语言,并提供实例标签等额外增强功能。

这款应用程序目前处于预览阶段,提供了具有多种布局模式的标签式布局。开发者声称能提供“无与伦比的文件访问性能” ,在外媒 NeoWin 的初步体验中基本上肯定了这个说法。这款应用是完全开源的,相关的源代码已经托管在 GitHub 上。这款应用背后的开发者Luke Blevins 已经呼吁开发者社区在 GitHub 上提供反馈以及捐赠,以便于更好的完善这款应用程序。

来源:cnBeta.COM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40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显示,今年初以来因DRAM报价翻涨以及供应链缺料,多数采购为避免断货而不断扩大拉货,使得需求端至年中持续强劲。

然而,因疫情导致的零部件长短料的问题对于终端产品组装的冲击也逐渐加剧,促使部分厂商开始减少购买相对长料的存储器,尤其以PC OEMs业者的态度最为明显。不过所幸服务器端的需求仍相对有所支撑,带动多数DRAM供应商第三季出货仍有小幅增长,加上DRAM报价走扬,推升第三季DRAM总产值仍有10.2%的季成长,达266亿美元

展望第四季,在供应链问题持续纷扰,以及年底库存盘点即将来临的双重压力下,DRAM库存偏高的买方在采购力道上恐怕更为缩手,进而导致DRAM价格失去支撑,甚至反转下跌,结束仅三季的上涨周期。

此外,由于第四季将是DRAM报价下跌的首季,买方在认为后续价格只会更低的预期心理下,采买意愿恐怕更加低迷,进而扩大后续报价的跌势,恐连带影响到后续产值表现。

DRAM第三季价格上升、先进制程比重拉高,众原厂获利水平持续进步

以营收表现来看,三大DRAM原厂本季皆持续进步,只不过在出货表现上略有分歧,三星(Samsung)及美光(Micron)出货小幅成长,而SK海力士(SK hynix)则微幅衰退。不过受到DRAM报价上扬的支撑,抵消出货端上的疲软,故三大厂第三季营收表现仍有成长。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的营收分别上扬11%、8%及12%,涨幅约一成,相比第二季较为收敛。

市占率方面,三星以44%位居第一;SK海力士在出货减少的情况下市占略有缩减,达27.2%,而美光亦小幅上升至22.9%。

微信图片_20211117135328.png

以获利表现来看,受到报价持续走扬,加上先进制程的比重仍逐渐拉升所挹注,众厂第三季的获利水平保持逐季进步的趋势。三星1Znm的占比继续增加,带动其营业利益率提升至53%,回到近三年前的高水位;SK海力士同样在1Znm的加持下,营业利益率上升至47%;而第三大厂美光本次财报季区间(6~8月)的报价涨幅约略等同于韩系厂,其营业利益率亦达42%。

展望第四季,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在市场价格恐下滑的预测下,DRAM供应商能否使获利维持在目前的水平,需看各自的先进制程转进速度与良率表现而定。

第三季Specialty DRAM市况走弱,台系厂商业绩表现略亚于三大原厂

台厂部分,由于specialty DRAM今年上半年的价格涨幅高于主流产品,因此第三季随着电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需求下滑,以及供应链问题的影响,客户端在DRAM拉货力道上也明显降温,而这也间接影响到以消费类市场为主的台厂的营收表现。

南亚科(Nanya Tech)季度价格持续上扬,抵消出货端的疲软,其第三季营收季增约6%,而营业利益率则受到报价走扬而持续进步,由上季的31.2%上升至38.1%。华邦(Winbond)在小容量(1/2Gb)为主的市场方面,其整体订单需求仍属相对强劲,第三季DRAM营收相比上季成长近13%,属台厂中表现最优者。

不过,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调查,上述两家台厂的厂房都已满,在新厂完工前已无多余空间再增添机台设备,因此短时间的业绩变化受报价影响大。南亚科需待2024年新厂完工才可加入投产,短时间仅有先进制程1A/1B nm的转进带来些微的位元增长。而华邦亦需等到2022下半年高雄路竹厂加入量产后,产能才有持续增加的空间。最后力积电(PSMC)其营收计算主要为其自身生产之标准型DRAM产品而不包含DRAM代工业务,第三季DRAM营收成长约6%,若加计代工营收,成长则达到12%。

来源:拓墣产业研究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40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受震撼!我们需要小派这样推动科技上限的先锋!”
“所以...VR3.0来了?!VR 3.0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东西,我一定会买账的!”
“太疯狂了!干得好,小派!”
......

10月25日早上十点(北美时间),小派科技在线举办全球发布会,发布了其最新款VR设备 -- Pimax Reality系列,以200度视场角、12K超高分辨率等超高规格参数惊艳四座,不仅如此,Pimax Reality还有丰富全面的互动模式,并能同时支持PCVR和一体机,这些开创性的功能更是引发了一场 “行业地震”。

伴随着市场上强烈和积极的反响,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譬如,“在当前技术发展水平下这款设备能否实现?”以及“小派真的可以按时交付吗?”

面对这些质疑,小派创始人翁志彬显得非常坦然。创业路上一路走来,质疑可以说是常态,但他用实力和结果证明,小派不怕被质疑。

质疑声中崛起,小派占领全球高端VR头显市场

(1) 翁志彬的执念

时间追溯到2016年,彼时小派科技刚成立不久。当时,市场上VR头显几乎都以1-2K为主,小派却“一步到位”,直接瞄准高端市场,推出其首款4K VR产品,这也是市场上第一款4K VR头显。凭借这款产品小派一举拿下亚洲CES最佳VR产品奖。

“如此高的分辨率,显卡根本带不动...”
“4K有什么用,有必要吗?”
......

11.jpg

小派4K

当时,诸如此类的质疑声比小派刚开完的发布会之后引起的质疑声浪大多了。小派从这款“惊世骇俗”的产品起步,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可是五年过去了,小派却在起起伏伏的VR淘汰赛中顺利生存下来,并且在全球高端VR头显领域牢牢占据了龙头地位。

“云宇宙”概念的火热令VR行业再一次成为风口,小派在正确的时间站在了正确的位置。

五年前那一次看似疯狂的超前举动,最终被市场证明是明智的。

小派为何选择这样迈出第一步?这还得从创始人翁志彬的个人经历说起。

「电影发烧友」是翁志彬的个人标签之一。

提到VR,“沉浸感”是最常被用来形容的词语。这种沉浸感带来的瞬间进入另外一个时空的奇妙体验,让翁志彬第一次接触VR之后就认定这是代表未来的东西。

但是早期整个行业的硬件产品体验不佳,也成了桎梏行业发展的核心障碍。在最初体验到VR带来的沉浸感体验的惊艳之后,一系列产品性能上的问题让用户对VR敬而远之。导致早期搜索VR时会紧贴着出现的关联词都是“头晕”、“不清晰”、“玩VR难受”等,甚至直到现在都有不少人对VR存在心理阴影。

其中像素感明显、画面不清晰大概是消费者在初次接触VR时最直接的感受,而这也直接指向了分辨率这个指标。

对翁志彬而言,这个痛点尤为突出。对电影、视频的热爱,使得翁志彬本能地对「视觉」有超高要求,这也可以说这是翁志彬本人的“执念”,而这种执念自然而然使得翁志彬对视觉效果的要求也迁移到了产品身上。

很多伟大企业的创立都是为了解决创始人自己的痛点,回头看小派的创立也暗合了这个规律。

翁志彬发现,当时市场上所有的VR硬件产品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2015年,Oculus的产品已经迭代了两代,HTC的VR头显产品也已经发布,这两家公司的头显产品已经初步解决了眩晕的问题,但是分辨率还是很低。翁志彬认为,这是消费者的痛点,也是创业者的机会。

“结合我十几年的相关行业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团队在硬件研发能力和资源上已经有足够的积累,我们完全有可能去做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只要解决了这个痛点,再加上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我们就可以站到全行业的领先地位。”翁志彬说。

小派的冒险取得了成功。翁志彬投入了所有的家底,发动了他所有能接触到的产业链资源,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十个月的潜心攻关,终于突破了4K高清VR头显的核心技术。2016年成功发布的世界首款4K VR头显,让小派在全球VR市场上崭露头角

整个团队还没有来得及仔细的品味首战告捷的快乐,翁志彬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下一个目标,8K。

2016年10月,Oculus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曾表示:“五年后的VR,视野一定能超过150度,分辨率一定能超过4K。

两周之后,在小派科技的上海实验室里,小派的新一代产品原型机调试成功了,分辨率8K,视场角200度。

但是,回头再看,Abrash的预测也没有那么离谱:五年过去了,小派的8K系列仍然是全球VR市场上唯一一款8K VR头显。

高分辨率VR产品的研发到底有多难?

1.jpg

小派8K

(2) 挤毛巾、补短板,背水一战

更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更清晰的视觉效果,高分辨率同时还要大视场角就意味着总像素数要大幅提升。像素数大幅提升之后,还要保证足够的端到端延迟,否则又会带来眩晕的问题。这在渲染、传输、显示、光学的每个环节上都将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在翁志彬看来,尽管从Palmer Luckey创建Oculus到现在已经接近10年,整个行业当前依旧处于“上半场”。而上半场的核心特点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完美的硬件用户体验。比如显示精细度要达到视网膜级别,视场角要做到200度以上,而且刷新率要达到180fps以上,才能达到视觉上的完美沉浸,但现在绝大多数厂商的硬件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太远。

“什么时候是下半场了呢?”翁志彬说:“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水平可以支撑相对完善的硬件性能和用户体验,而且达到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水平,当然成本上还要做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也就是说终端厂商到时候可以专注在软件层面的用户体验的优化和品牌形象的管理上。我们认为上半场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面的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硬件技术水平的进步和迭代是接近线性的,这个过程还需要5到8年的时间。”

这种产业链不成熟的现状给很多试图进入VR硬件市场但是缺少硬件原创研发能力的传统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包括诸多以供应链效率和销售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硬件厂商,也包括很多以内容和用户生态见长的互联网大厂

但是,这也给小派这样的有自己研发能力和雄心的新一代中国初创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竞争优势。

首先,这个阶段硬件产品的性能优势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在用户体验的优势上。这是小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小派能在巨头林立的全球VR高端头显市场中稳坐顶部位置的根本原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翁志彬说:“人眼对视觉体验上的差异是非常敏感的。有机会体验到小派产品的用户很难再去屈就接受其他品牌的头显。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选择小派产品的唯一障碍就是价格。”

如何做到交付远高于整个产业链所能支持的产品性能呢?小派使用了内部戏称为“挤毛巾”和“补短板”的功夫。“挤毛巾”就是把标称硬件规格背后的潜力“压榨”出来,或者叫“在物理极限的边缘疯狂地试探”。而“补短板”则是,把产业链目前不具备的能力将它补齐。

知易行难。这背后依靠的是团队扎实的技术功底、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产品中的能力,以及在关键的时候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魄力。

小派核心技术团队包括了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教授、美国大学教授等多个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同时创始人翁志彬和核心技术骨干分别都在消费电子领域有近20年国际前沿的产品研发经验。超高配置的技术团队让小派在创立之初就具备了自主研发、设计高端产品和打通产业链的能力。

比如,能够覆盖超大视场角的VR头显光学部分没有供应商可以提供, 只能靠自研;而为了实现低延迟超高分辨率,屏幕都只能跟供应链厂商联合开发深度定制。这些都需要多个领域的国际顶级研发能力来支撑,而远远不是很多人理解的所谓“堆料”就可以实现突破的壁垒,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现成的“料”供你去“堆”。

除了实现硬件层的效果,软件层的极致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功夫。。要想让8K头显流畅运行,需要把整个渲染和传输的负担大幅度降低,而市场上根本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也只能靠小派自己探索。很多情况下,甚至需要小派去推动产业链合作伙伴的进行技术升级。

比如小派与国内外顶级的眼球追踪企业(海外的Tobii和国内的七鑫易维)合作,全球率先在VR头显中使用了“动态注视点渲染”(Dynamic Foveated Rendering)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整个的渲染的比例降低一半,不仅能保证玩家视觉聚焦的位置始终是最清晰的,同时还能大幅减轻GPU的计算负担。

再比如小派在原生8K分辨率下突破90fps刷新率的过程中,发现显卡渲染出来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DP1.4这个端口的物理带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派的研发团队想到了使用DSC技术(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一种无损压缩技术)。小派和英伟达的团队联合攻关数月,在英伟达最新显卡的固件中应用了DSC编码技术,在小派VR终端这边实施了DSC解码技术。终于实现了90fps的目标。小派团队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优化,最新版本的8KX头显已经可以支持120fps刷新率。

翁志彬表示:“在目前这个阶段,高清VR的产业链目前就是要靠终端厂商通过前沿技术的研发深度参与进去打造的,如果终端厂商只是被动的接受产业链给的东西,那到现在也只能像全球绝大多数厂商一样,在4K的圈子里打转转。前沿技术的研发难不难?当然很难。但是,不难的话,又怎么会有我们创业公司的机会呢?”

回头再去看小派4K和8K产品的研发,对于当时尚处在草创阶段、资源捉襟见肘的小派而言,看上去无疑是悲壮的“背水一战”。但是面前的翁志彬却坦然一笑:“当时确实把所有家底都赌在研发上了。但是其实内心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初创公司没什么包袱嘛,要做就要做一针捅破天的事情。创业初期免不了要赌,但是要赌就趁早。成则一通百通,不成回去打工。 ” 

(3)出海战略,抢占头部市场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长期参与国际产业链最前沿工作的经历使翁志彬对于全球硬件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有着强烈的信心,成了小派无畏质疑、超前布局的底气。可以说,小派的品牌基因源于创始人的基因,对技术方向的执着追求是翁志彬、也是小派的天然调性。

这样的基因,加上背靠中国在消费电子领域供应链上的优势,经历了“背水一战”冒险成功的小派,也因此有了坚实的产品基础和交付能力。

但是,市场在哪里?

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时,翁志彬毅然选择了先从海外核心玩家市场切入、巩固高端品牌,再逐渐通过核心圈层扩散至范围更广的玩家的策略。显然,这个选择是明智的。

一是,VR行业在国内的起伏波动比较大。而相比之下,海外的VR市场从上一波VR热开始之后一直较为稳定。用翁志彬的话来形容,就是海外的资本和用户给了这个行业更多的耐心和扶持。

二是,由于当时移动平台的算力孱弱,为了保证用户体验,早期VR头显以PC VR为主流。比起以手游用户为主的国内C端用户群体,海外主机、PC用户基数量更为庞大,孕育了更多对PC VR产品接受度高的用户群体。

三是,小派对自家产品的极致性能追求自然而然地导致品牌定位为高端配置路线,配套的PC和显卡要求也更高,这样用户整体的预算门槛必然更高。要把小派旗舰产品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需要接近5000美元的预算。而海外硬核玩家群体整体上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会低一些。

目前小派的销售网络已经完整覆盖全球所有发达市场,进入48个国家和地区。得益于8K系列产品的优质体验,小派用口碑撬开了海外该段用户市场,在Youtube上,有关小派的视频超过5000条,其中超过90%都是用户自发拍摄上传的。就连原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也不禁为他们的产品点赞。

4年精细化耕耘,让小派在1000美元及以上的VR产品中,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牢牢占领了头部市场,成为了一众VR玩家设备升级的终极梦想。

小派也从一个只有二十多人的小公司快速成长为一家200多人的中型公司,员工遍布全球。整体实力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从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持续引领行业前沿的胆略来看,小派还是那个小派。

4年后再出发,开启VR3.0时代

(1)起于执念,忠于执念

在PC VR上攻占了头部市场的小派,有着更深远的战略。从这次发布的新品就能瞥见一二。

2.jpg

小派Reality 12K QLED

10月25日发布的Pimax Reality,双眼分辨率达到12K,水平视场角达到200度,刷新率可达200Hz。Pimax Reality将在2022年Q4季度上市,售价2399美元。在高刷新率+高分辨率的加持下,Reality的画面流畅性、清晰度将被再一次突破行业天花板。

Reality采用Mini LED背光模组和量子点层,使用数千个微小的LED元件,提供接近OLED的对比度水平和极宽的色彩范围。

Reality头显还将使用结合菲涅尔和非球面元件的复合透镜设计,以获得两者的优势,带来全视域内的无瑕视觉。其视场角分别为水平200度和垂直135度,覆盖了大部分人的视觉范围。

头显也将通过与Tobii和七鑫易维的合作,集成眼动追踪模组,驱动自动瞳距调整,大幅改善用户体验,以及通过动态注视点渲染大幅降低算力负担。

头显底部的摄像头阵列可实现面部表情追踪和全身追踪,使得用户在“云宇宙”内的交互方式空前丰富。

Reality还将支持两种独立的PC VR模式。其中高保真模式使用光纤电缆或专用的WiGig (802.11ay)发射器,以获得超高的带宽连接

对于没有高端游戏电脑的用户,小派还计划出售 “VR Station”,这是一款特别定制的便携式Mini PC,专门用于Pimax Reality头显。

即使在完全独立的一体机模式下,Reality的分辨率仍将高达双眼8K,视场角水平达150度,刷新率达120Hz,远高于当前市场上所有一体机的水平。

从4年前的4K、8K到如今的12K,翁志彬和他带领的小派始终坚持“执念”,不断突破自我,正如发布会上的口号“勇闯前人未置之境 (To go where no one has go before)”一样。

(2)VR一体机机遇下,从头部向肩部拓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从VR盒子到PCVR头显再到VR一体机,形态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小派在此次发布会上宣布的Reality,则是既可以作为PC VR使用,又可以作为一体机使用的“全能机”。

对于已经处在PC VR高端头显垄断地位的小派而言,这也是一个期待已久的战略机会。早在几年前,小派便开始布局一体机的相关预研,相关的供应链、制造和销售体系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小派借由这款产品从头部扩展至肩部的战略思维,翁志彬用了一组数据来说明。

“根据IDC数据,未来VR的用户人群将由旗舰&高端消费人群、高端主流消费人群和中低端主流消费人群来划分,其占比分别为8%、25%和67%,按照2024年全球VR终端销量为7500万台估算,三类人群分别对应的基础量是600万、1875万和5025万。小派的目标是未来在总市场中市占率突破20%。”

 “目前我们仍处在VR赛场的上半场,也是上半场的黄金时间。从高端市场入手,站稳脚跟的情况下,’降维打击’的战略将助力未来小派在VR赛道上的疾驰。好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斯拉,先从高端入手,打造自己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势能,在随后往主流市场拓展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层面做减法以及品牌定位的降维打击,牢牢把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VR3.0时代,中国将诞生全球化品牌

在这次发布会上,小派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VR的3.0时代。

“自然、自我、自由”是小派赋予VR 3.0时代的关键词。翁志彬认为,唯有满足该定义的头显出现,才能说是为元宇宙(Metaverse) 的开启做好了准备。

在今年“元宇宙”、“数字人”等多个热词的推动下,VR也迎来了新的高点,尤其是国内的VR市场,用“起死回生”形容都不过分,不仅仅资本在推动,国家的各项方针也在助力XR的复苏。

在多方“势力”的帮助下,如同翁志彬所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VR, VR行业加速发展局面已经来临。

“在这个大时代下,中国的VR行业一定会诞生一个新的全球龙头品牌。”翁志彬坚定地说。

原文链接:https://www.vrtuoluo.cn/527449.htm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40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ForgeFPGA™产品家族提供易用、免费下载且免授权费的软件支持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集团(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全新超低成本、超低功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产品家族。ForgeFPGA™产品家族将满足市场对相对少量可编程逻辑的需求,从而快速有效地将设计用于成本敏感的应用中。该产品的推出标志着瑞萨正式进入FPGA领域。

1.jpg

瑞萨推出超低功耗、低成本的ForgeFPGA TM产品家族

ForgeFPGA与其它替代方案(包括非FPGA在内)相比,将极大节省成本——借助高集成度,产品可降低整个电路板和系统成本,预计批量单价将远低于0.50美元,可用于曾因成本限制而无法使用FPGA的应用,如大批量的消费及物联网等应用。

ForgeFPGA产品将服务于需要低于5,000逻辑门的应用,其初始器件尺寸为1K和2K查找表(LUT)。首批产品待机功率预计低于20μA,约为竞争对手产品功耗的一半。用户将能够免费下载开发软件,且无需支付授权费。该软件提供两种开发模式,以适应新老FPGA开发人员的需求:即使用基于原理图捕获开发流程的“宏单元模式”,以及为资深FPGA设计师带来熟悉Verilog环境的“HDL”模式。

ForgeFPGA产品家族开发团队来自被Dialog收购的Silego Technology——曾推出非常成功的GreenPAK™可编程混合信号器件。瑞萨最近完成对Dialog的收购,并将该产品纳入公司的产品组合。全新FPGA将采用与GreenPAK系列相同的商业模式和基础设施,即易用、免费下载且免授权费的软件,并提供全球应用支持。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非常成功,目前GreenPAK的出货量已达数十亿片,且仍在不断增长。

TIRIAS Research首席分析师Steve Leibson表示:“很高兴看到像瑞萨这样的传统半导体厂商着眼于被长期忽视的市场,推出待机模式下仅产生微瓦级功耗的小尺寸低成本FPGA。今年早些时候,瑞萨通过并购Dialog获得了Silego,并决心凭借超低端GreenPAK系列可编程混合信号产品和超便捷的设计工具,继续Silego的成功。当前市场上数十亿嵌入式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仅需1,000门左右的少量可编程逻辑。瑞萨此次推出的低端FPGA产品线,将获得以上设备生产厂商的广泛关注。”

瑞萨电子物联网及基础设施事业本部混合信号事业部副总裁Davin Lee表示:“我们渴望将瑞萨在小型、低成本、可编程市场的卓越表现扩展至FPGA领域。凭借多年的经验并借助与客户的直接沟通,我们相信此次推出的全新产品将吸引全球众多市场中不同规模企业的目光。”

ForgeFPGA产品家族的关键特性

  • 超低功耗,待机时仅20μA

  • 超低批量单价,远低于0.50美元

  • 免费、可下载的软件,且免授权费;包括原理图捕获和HDL模式

  • 可靠的大批量交付能力

瑞萨计划推出多款“成功产品组合”,其中将包含全新ForgeFPGA产品和配套的MCU、模拟、电源与时钟产品。“成功产品组合”帮助客户面向不同应用构建易于使用的架构,简化设计流程,并显著降低设计风险。

供货信息

ForgeFPGA工程样片现已发布,同时包括beta测试版设计软件和原型开发套件。其中,首款ForgeFPGA产品,即1K LUT产品,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投入量产。了解更多,请访问链接:https://www.dialog-semiconductor.com/products/greenpak/low-power-low-cost-forgefpga

关于瑞萨电子集团

瑞萨电子集团 (TSE: 6723) ,提供专业可信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使用其产品的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作为全球微控制器、模拟、电源和SoC产品供应商,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家居、基础设施及物联网等各种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无限未来。更多信息,敬请访问renesas.com。关注瑞萨电子微信公众号领英官方账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围观 9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硅港资本宣布其首支人民币基金(硅港人民币基金一期)募资完成,最终关账规模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远超其初始募资目标。作为首期基金,硅港基金获得了来自国内优质机构投资方的支持,包括市场化母基金及家族办公室、企业家等。

专注硬科技和人工智能,LP持续增持

硅港资本由资深投资人何欣创立,是一家专注于全球早期、成长期的新兴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科技应用领域的国际化投资机构。何欣曾任英特尔资本副总监、美国凯雷集团中国区总裁和美国锐盛管理集团亚洲区总裁。硅港资本的其他合伙人为科技行业产业投资人和连续成功创业者,投资团队汇聚顶尖人才,对半导体、互联网IT及软硬件产业发展有深刻见解。

基于对硬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研究,硅港资本已经投出了16个优秀的科技创业项目,包括以3D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软件服务商华天软件,专注自主架构的芯片设计厂商芯旺微电子,数据中台独角兽云徙科技,以及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设备和传感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晓多科技、赛思电子、洛丁森、联讯仪器、中科融合等。

硅港资本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深厚的产研资源,坚持投资的国际化视野,深度挖掘行业投资机会,打造LP、行业专家、研究机构、产业资本等资源汇聚的平台,以平台驱动,分享投资机会、加深行业认知、整合资源,赋能企业。机构投资人对硅港资本的投资体系和投资实践深度认可,让这支初创基金在近两年的投资过程中不断受到增持。

1.jpg

硅港资本核心团队:左为合伙人江宝林,中间为合伙人何欣,右为合伙人石磊

未来十年是投资高科技领域的黄金时代

硅港资本合伙人何欣认为,“在过去十年里,我们见证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催生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集中在:新零售、新消费、共享经济、视频网络领域,消费群体是以二次元为代表的新生代。这些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许多成功的创业企业,风投也因此得到丰厚的回报。”

“目前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云计算日趋成熟,5G大量铺设使得通讯基建设施更加完善。由于云计算和5G的推动,我们将共同迎来一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一方面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模式,另一方面5G将带来物联网的机会,这些机会主要是服务企业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大量的科技应用将提高企业管理和市场能力。”

“展望未来,投资高科技领域是未来十年的黄金时代,也是硅港资本聚焦的方向”。

专业背景赋能企业

在智能芯片领域,硅港资本瞄准了芯旺微 -- 国内最早面向汽车和工业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并作为领投方,主导并投资了芯旺微的两轮融资,助力这家在国产芯片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走向新一个10年征程。芯旺微创始人丁小兵谈起与硅港资本的合作表示,硅港资本作为一只专注于硬科技赛道的基金,对半导体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投资机会。“江总(硅港资本合伙人之一江宝林)作为我们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和公司董事,对我们公司的融资、发展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芯旺微电子希望未来同硅港资本一同成长,相互成就。”

数据中台独角兽云徙科技是硅港资本在企业服务领域早期注资的被投企业,并在这两年成长飞速,2021年10月宣布完成近亿美金D轮融资。云徙科技创始人朱铁生认为,硅港资本虽然是一家新创的投资机构,但创始合伙人何欣先生不仅是资深投资人,更对企业业务战略、投资并购重组等有丰富的经验。“云徙每当遇到关键选择问题时,我都会第一时间找何总请教,何总专业的判断、坚定的支持,这也是云徙这几年能迅速成长的关键力量之一。感谢何总,感谢硅港资本,一路同行的感觉真好!”

何欣认为芯片是智能制造的大脑,而工业软件则是智能制造的灵魂,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进军中的必备条件。华天软件的三维内核技术服务于航天军工、核工业、装备制造、化工、汽车等行业,堪称工业软件国产自主领域“小航母”。2020年12月、2021年7月,硅港资本连续领投了华天软件A轮和B轮融资。华天软件创始人杨超英表示,硅港资本投资团队具有敏锐的新兴科技嗅觉,这来自于合伙人深耕科技领域20多年的经验与积累,华天软件很荣幸得到硅港资本连续两轮领投,在这个过程中,硅港资本尽其所能地、积极主动地为华天软件提供更多增值服务,陪伴公司逐步成长,共同携手开启国产工业软件的新时代。

动力强劲,后劲十足

基于专业的背景和行业深度研究,硅港团队不仅在短期内投出了16家优秀的硬科技和AI领域创业公司,并且在投资中能够联动自己的LP及头部产业基金、业界专家机构等资源,共同助力企业和行业发展,赢得了LP的深度认可和资金增持。

清控母基金紫荆资本认为,硅港资本专注投资5G、半导体芯片、云计算企业级服务领域,团队核心成员在关注赛道内有很深的资源积累,对前沿技术有很深的认知及行业经验,能够快速发现挖掘具有潜力的成长期优质标的项目。

国泰君安母基金表示:硅港资本是一家全球视野、研究驱动、聚焦科技的新锐投资机构,核心团队由顶级投资人、成功创业者、资深产业专家组成,对集成电路、5G通讯、工业软件等科技产业有着深刻见解。硅港资本自成立以来,已投资了芯旺微电子、云徙科技、华天软件、赛思科技、晓多科技等一批极具潜力的优秀企业。硅港团队专业务实、开放透明的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国泰君安母基金很高兴能与硅港资本建立长期合作,我们相信硅港资本能够成为一家领先的投资机构,并持续挖掘和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华旭投资薛松韬评价到,硅港资本的合伙人团队是一个具有深厚扎实的产业技术背景、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组合,这个团队严谨直接的工作作风和活泼和谐的工作氛围都非常符合我们的选择标准,让我们非常愿意与这样一支First time fund深度合作,共同成长。特别是,硅港的团队善于以产业和行业的视角,在项目快速成长的蛰伏期发现项目标的,能够给予标的及其团队战略方面的赋能,使得被投企业的发展拥有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持续加码了硅港一期人民币基金。

联储创投王瑞东谈及追加投资硅港资本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原因,“硅港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新兴科技和人工智能科技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何欣带领的投资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我们认可硅港资本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团队,因此成为了硅港资本一期人民币基金的首批LP。经过多次项目交流和项目合作,硅港资本展现出专业的投资能力和审慎的投资态度更加深了我们的认可,因此在硅港资本后续的募资中我们选择追加投资,与硅港资本一路同行,相伴成长!”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9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对比基于元器件或模块,工程设计人员们往往更青睐于使用灵活易用的单板计算机进行设计开发。这是因为单板计算机可以让硬件关键路径最小化,并尽可能地简化库存管理,从而让测试变得更方便,更快完成设计项目。

世健集团旗下、专注于提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硬件方案的新加坡科创公司PlanetSpark,近期正式推出由其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通用型开发板PSX4单板计算机。在基于arm的硬件上,PSX4采用了Xilinx Zynq Ultrascale+MPSoC,并带有4k分辨率的视频编解码器。凭借其包含的中间件和对许多常用外设和接口的支持,这款SBC可以加速软件开发、优化编译,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启动监控、机器视觉和嵌入式视觉应用的设计。

1.jpg

PSX4单板计算机提供预演练的人工智能(AI)模型,针对目标应用可进行再培训。高效、可扩展和可编程的IP核以及可实现为目标应用而进行专业化定制,让PSX4能以低功耗实现高性能。丰富的外设接口选项和外围设备选项支持1Gb以太网、USB3.0和SATA 3.1等。

2.png

PSX4出色的性能和卓越的设计,让其能灵活应用于智慧建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多个领域,助力边缘计算(Edge AI)、监控、接入控制(access control)、访客/员工管理系统、智能路灯杆、车牌监测等项目的开发。

作为Xilinx的技术合作伙伴,PlanetSpark同时提供完善的开发环境与工具支持。

关于PlanetSpark

PlanetSpark是世健集团旗下、专注于提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硬件方案的新加坡科创公司。结合世健在亚太地区广泛的业务网络和丰富的市场经验,PlanetSpark致力于通过技术支持、投资、合作等方式,为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的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加速其实现技术创新,缩短从概念验证到商业化量产的时间。

更多PlanetSpark信息,请访问https://planetspark.io.

关于世健——亚太区领先的元器件授权代理商

世健是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为亚洲电子厂商包括原设备生产商(OEM)、原设计生产商(ODM)和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EMS)提供优质的元器件、工程设计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世健与供应商及电子厂商紧密协作,为新的科技与趋势作出定位,并帮助客户把这些最先进的科技揉合于他们的产品当中。集团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及越南设有研发中心,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成本效益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世健研发的完整解决方案及参考设计可应用于工业、无线通信及消费电子等领域。世健是新加坡的主板上市公司,总部设于新加坡,拥有约650名员工,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亚太区40多个城市和地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世健集团在2020年的年营业额超过11亿美元。1993年,世健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世健系统(香港)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发展中国业务。目前,世健在中国拥有十多家分公司和办事处,遍及中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凭借专业的研发团队、顶尖的现场应用支持以及丰富的市场经验,世健在中国业内享有领先地位。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经过几十年的经验证明:测量,特别是在研究和测试中心的制冷剂回路中的测量又贵又贵。之间的马力经常通过专业方法来测量。估计精度测量地进行测量,SensoTech 在线解决方案 LiquiSonic ® OCR,它具有无可匹敌的优势。高高的确定是基于移动流体制冷剂中的压力、温度和声速测量。中国原理能高度高度准确和快速调整所需的油-制冷剂比例。

1.jpg

实时在线监测油况的最大优势可能是测量值永恒可测量。由于数据的逐秒更新,用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合理地了解油量和制冷剂的量。因此,不必再重新进行持续调整的油量浓度,也不会测得电路中延迟的值。
用一个测量装置监测多种制冷剂
SensoTech 以全面可持续的过程得到客户的肯定。大量的产品数据集(计算计算模型)可以存储在测量测量系统的控制中。因此可监测不同种类。的的制冷剂。由于测量测量设备已有几十年的生产经验,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制冷剂还没有被SensoTech测量过。
LiquiSonic ® OCR还以免维护操作和完备的文件留存选项赢得客户的好评。附带附带的安装表面照射仪器,接下立即开始工艺使用。SensoTech 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功能和选项的经济适用型系统。

关于 SensoTech Ltd.

SensoTech先进的工艺系统在两组和三组工艺流中提供精确的测量和记录。 聚合和结晶过程由专门的传感器进行监控和指导,被全世界的食品、化工、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所采用。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9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芯动科技再传捷报,其潜心为中国5G数据中心定制的高性能显卡GPU芯片——“风华1号”回片测试成功,全球首发在即。“风华1号”搭载全球顶尖的GDDR6X和chiplet技术,实现了数据中心国产高性能图形GPU零的突破,大幅提升了国产GPU图形渲染能力,赋能新基建,在5G数据中心、元宇宙、云桌面、云游戏、云手机、信创桌面、工作站等应用领域将大放异彩。

1.jpg

作为智能计算和图形渲染的航母平台,GPU相关产业已成为千亿赛道。可由于高难度的软硬件技术和应用门槛,长期以来,这个赛道一直被国外巨头所垄断,特别是在工作站和数据中心的显卡领域,国产图形GPU因性能落后而无所作为,成为“卡脖子”领域。近年来,这个领域又因一众初创公司纷纷高调进入且获得数十亿级的巨额风投而备受关注。但是喧闹过后,市场上仍无一款可与国际巨头对标的量产产品,难怪坊间戏言:“国产自主GPU,估值全靠PPT”。

据悉,“风华1号”GPU是业界首款采用全球顶尖的GDDR6X 高带宽显存技术和Innolink chiplet等前沿技术的渲染GPU,中国专利的物理不可克隆加密PUF 技术、PCIe 4.0、HDMI2.1、DP/eDP 1.4等自研先进技术,也汇聚一芯。“风华1号”是国内首款同时适配4K高清桌面和高性能服务器级GPU,支持国产Linux和安卓以及Windows等操作系统;支持OpenGL/OpenGLES/OpenCL/Vulkan/DX等主流图形框架;支持VR/AR/AI;流畅支持多路云游戏、云手机、云办公、云桌面等数据中心级别的多用户应用场景。“风华1号”的一次流片成功,展现了芯动科技在先进工艺IP和GPU定制开发的雄厚实力和行胜于言的低调作风。

15年来,作为中国一站式IP和定制芯片领军企业,芯动默默耕耘,持续重兵投入先进半导体工艺核心技术研发,通过创纪录的流片打磨,取得了诸多填补国内空白的核心技术成果,赋能众多全球知名企业超过50亿颗高端SoC芯片,一举改变了国产先进工艺高端IP受制于人的历史;如今,芯动科技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在国产数据中心GPU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现有水平,改变服务器级高性能GPU国产无芯的局面。“风华1号”的诞生,是多款风华系列GPU持续迭代、赋能新基建的开始,将有力地助力高性能GPU的国产替代。无论是办公还是打游戏,相信大家不久就能用上图形流畅体验良好的国产GPU。

围观 5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其关键在于选择、开放性和规模

Jeff McVeigh,英特尔副总裁兼超级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高性能计算(HPC)代表了当今技术的顶峰,现代一些最重要的发现都借助了这些先进的机器。现在,我们正站在新一代高性能计算的入口处,其技术的可扩展性和普遍性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疫情爆发之初,科研机构就在研究实验室以及高性能计算即服务的云环境中利用这些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来监测、研究、治疗新冠病毒,并运用此项技术开发了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人们正以惊人的速度逐步实现这些目标,这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实在迎来E级运算时代之际,我们才刚刚起步。现阶段,超级计算已经推动了科学探索的发展,并能够帮助解决气候变化和慢性病治疗等关键问题。未来,它将有助于解决我们尚未遇到、甚至无法想象的问题和危机。

英特尔的目标是普及高性能计算并实现高性能计算普及化。为此,我们必须拥抱各种技术,以实现数量级的性能提升、转变高性能计算的可访问性并重新思考我们如何构建为这些系统提供动力的组件。基于此,我们以性能、开放性和规模作为策略基础。

性能:从无所不在的计算架构开始

x86架构是当今高性能计算的发动机,为绝大多数系统提供动力。庞大的安装量使开发人员和客户能够访问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以支持和部署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x86 架构还提供了始终如一的代际性能提升。

现有的这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已被我们的高性能计算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广泛采用,而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也增加了新功能,目前也作为样品正提供给客户进行测试。Sapphire Rapids为高性能计算生态系统提供多种功能,首次封装了能够充分利用Sapphire Rapids多单元架构的高带宽内存HBM2eSapphire Rapids还带来了增强的性能、新的加速器、PCIe 5.0和其他针对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负载而优化的新功能。

高性能计算负载发展迅猛。它们变得更加多样化、专有化,也同时需要混合的异构架构。尽管x86架构仍然是标量负载的动力来源,但如果要想实现数量级的性能提升并进一步超越E级运算时代,就必须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审视高性能计算负载在矢量、矩阵和空间架构中的运行方式,并且必须确保这些架构能够无缝地协同配合。

英特尔已经采用了整体工作负载策略,即针对特定负载的加速器和图形处理器(GPU),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以与中央处理器(CPU)无缝配合。我们正在通过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Xe HPC GPU(代号“Ponte Vecchio”)来实施该战略,它们将用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2百亿亿次级*极光(Aurora)超级计算机。Ponte Vecchio具备最高的单插槽和单节点计算密度,利用我们先进的封装技术即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EMIB)和Foveros封装了47个单元。Ponte Vecchio上运行着100多个高性能计算应用。我们还与包括ATOS、戴尔、惠普、联想、浪潮、Quanta以及超微在内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在他们最新的超级计算机上安装部署Ponte Vecchio处理器。

通过开放性实现高性能计算的普及

要想真正普及高性能计算并实现高性能计算普及化,就需要一种开放的协作方式。英特尔致力于提供基于行业标准的开放平台,以此促进广泛的协作。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标准制定并创建关键硬件平台,让整个行业团结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

众所周知,GPU编程由于缺乏适用标准而发展受阻。因此自从GPU进入高性能计算领域以来,行业就面临着CPUGPU各有一个独立的软件堆栈的挑战,而oneAPI编程模式则试图打破这些孤岛。

oneAPI是一种开放、统一的跨架构编程模式,适用于CPUGPU和诸如FPGA等的加速器架构,能够允许异构计算环境的编程,所有这些都使用一个代码库和软件堆栈。如此一来,开发人员只需跨架构编程一次,而且客户也不会受制于某个单独的供应商。

下个月,我们将发布英特尔® oneAPI 2022工具包。相比于去年12月份发布的oneAPI 2021版本,该款新的工具包增加了900多项新功能。通过第一个统一的C++/SYCL/Fortran 编译器和数据并行Python,即将发布的版本增加了面向CPUGPU的跨架构开发功能。今天,我们还宣布建立另外两个oneAPI卓越中心,加入由领先的科研学术机构组成的蓬勃发展的全球生态系统,提供开源端口并扩展硬件支持、新技术、服务和课程,以推动oneAPI在生态系统内部的普及。

我们深知,要想真正普及高性能计算,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现阶段我们正在做的事将使人们能够在未来随时随地利用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技术。

大规模制造:英特尔的IDM 2.0战略

高性能计算普及化需要规模效应。英特尔致力于提供推动创新和增长所需的组件和技术。通过英特尔IDM 2.0战略的差异化优势,我们能够带领高性能计算客户进入创新、制造和产品领先的新时代。

我们正在快速执行为期多年的 IDM 2.0战略,这对我们的高性能计算客户来说,是个大好消息,因为我们能够利用行业领先的制造能力以及我们在封装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来设计最好的产品,并使用最好的IP,提供下一个超级计算机时代所需的产品。

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高性能计算普及化这一承诺,为此我们也持续投入以推动技术进步来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当我们越来越接近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的时候,我们能取得哪些成就?我无比期待答案的揭晓。

Jeff McVeigh是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超级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1 巅峰性能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以计算和通信技术奠定全球创新基石,塑造以数据为中心的未来。我们通过精尖制造的专长,帮助保护、驱动和连接数十亿设备以及智能互联世界的基础设施 —— 从云、网络到边缘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切,并帮助解决世界上最艰巨的问题和挑战。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 newsroom.intel.cn 以及官方网站 intel.cn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8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以机密计算助力企业保障其隐私和安全需求

近日,微软布了最新Azure机密计算虚拟机DCsv3的公开预览版,该虚拟机采用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英特尔®软件防护扩展(英特尔®SGX)。如今,客户可以在相对更少数量的虚拟机上运行内存需求更大的企业级负载,同时更好地保护使用中的数据,并充分利用变革性的技术改进,例如飞地页缓存增大了1500倍,可支持最高达256GB内存的可信执行环境以处理内存需求量很大的工作负载1

最新发布的的DCsv3实例还配备英特尔®全内存加密-多密钥英特尔®TME-MK技术。该技术可以加密所有系统内存,并针对一定系列的物理攻击提供增强性保护。借助英特尔®TME-MKAzure通过特定唯一的通过硬件保护的密钥加密每个虚拟机的内存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和隔离物理节点上的每个虚拟机。该附加功能不需要修改客户虚拟机软件的代码,并且在默认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

对于运行容器化工作负载的客户,他们也可以使用英特尔®SGX来保护敏感数据。这得益于Azure机密计算虚拟机在Azure Kubernetes服务(AKS)中可以作为一个工作节点选项来提供服务。

此外,微软还宣布其最新通用计算实例DV5EV5全面上市,这两个实例采用内置针对云、企业、高性能计算、5G和智能边缘应用进行优化的AI和安全功能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器。处理器的内置密码操作硬件加速功能,可降低由于到处都需要的加密操作对性能的影响。通过使用配备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微软Azure虚拟机,企业的在线交易处理量最多可增加1.39,数据仓库负载的洞察速度最多提高1.27

保护数据隐私在高度监管行业打开全新可能

全球包括医疗健康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客户,正在借助Azure机密计算虚拟机来保护其数据隐私,该虚拟机由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英特尔®SGX技术提供支持。

LeidosFortanix合作创建了一个运行在全新DCsv3虚拟机上的服务,旨在快速跟踪临床药物审批流程,进而推动新药在成本效益更高的情况下更快、更安全地进入市场。该服务可在实时共享现实世界关键信息的同时,满足严苛的患者隐私保护及行业合规性法规。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Fortanix、英特尔和微软联手合作利用其隐私保护分析平台 BeeKeeperAI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为创建广泛的数据集扫清数据隐私障碍,进而推动开发可靠临床算法。BeeKeeperAI平台使企业能够在拥有数据控制的同时共享数据,从而创建零信任环境。通过各种来源创建广泛数据集的能力,增强了人工智能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潜力,也有助于解决医疗不及存在差异化的问题。

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推出了能够保护客户隐私的多方数据共享和集体洞察生成平台——Virtual Clean RoomVCR)。该平台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实时、个性化方案来优化客户体验,同时更好地保护其数据和机密信息,并确保客户信息高度安全。

1可在微软Azure新闻博客上阅读全文。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1/1005553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