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国际咨询公司Global Data发布了最新全球数据中心厂商评估报告,从愿景/战略、动力/稳定、创新、产品组合、营销、服务/支持六大核心竞争力维度对厂商进行综合评估。报告中浪潮信息数据中心整体能力蝉联"Very Strong"评级,与Dell、HPE的评级相同,在体现业务稳定连续性的动力/稳定方面,浪潮信息超越Dell、HPE,蝉联最高"Leader"评级。

Global Data是全球权威咨询公司,40多年来持续为IT、通信、金融、医疗等领域输出专业客观的行业研究、厂商研究报告,其报告被英国金融时报、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等超过77家全球主流新闻机构引用,受到全球市场和用户的高度认可。

报告指出,浪潮信息是全球三大服务器厂商之一,拥有多达200家全球500强企业客户,致力于智慧计算战略,持续在AI和边缘计算投入,并积极在开放社区及相关标准做贡献。在全球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浪潮信息的收入在2021年仍然保持健康增长,预计增速将超过6%。在2016年至2021年之间,浪潮信息全球总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表现强劲。此外,浪潮信息是全球最大的AI服务器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超20%,领跑全球IT基础设施提供商。

浪潮信息在"智慧计算"战略上的前瞻性布局,为保持业务稳定持续增长及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保证了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对开放计算和相关标准发展的贡献。从2015年"计算+"战略,到智慧计算,2020年提出"智算新基建",浪潮信息对于智慧世界的构想不断完善,而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也完全验证了这一构想的前瞻性,云、开放计算、AI,产业的每一个增长热点,都被涵盖在浪潮信息的业务战略中。

算力+算法+数据基础设施全栈布局,打好创新"组合拳"

智算时代是算力时代,浪潮信息全力助推智算新基建建设,不仅着力打造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领先算力基础设施,同时还在算法基础设施层面进行创新突破。2021年,浪潮信息推出了全球最大中文AI巨量模型"源1.0",参数量达到2457亿,训练数据集规模为5000GB,并支持面向AI典型场景,按需定义训练和推理系统。报告中指出,这是浪潮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导者上的又一个里程碑。目前,"源"大模型已经落户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以模型API服务、领域模型、开发者社区的形式对外提供算法基础服务,缓解企业面对大模型训练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的问题。

浪潮信息持续创新面向未来的领先智算技术产品,并不断完善产品组合,连续3年蝉联"Very Strong"评级。浪潮信息服务器全产品系列包括通用、边缘、AI和整机柜,满足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企业需求,能够与所有主流处理器平台和硬件加速器兼容。

作为人工智能计算的领导品牌,浪潮信息拥有业内最全的AI计算全堆栈解决方案,涉及训练、推理、边缘等全栈AI场景,还构建了领先的AI框架优化、AI开发管理和应用优化等全栈AI能力。在存储领域,浪潮信息拥有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存储、备份存储和归档存储四大产品型平台,在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这四个维度上持续构筑产品核心竞争力,帮助用户存好、管好、用好数据。此外,浪潮信息边缘四大产品系列包括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式AI服务器、边缘微服务器,已在能源、交通、制造、通信等行业落地应用。

加强元脑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化落地

为高效聚合产业力量,2021年,浪潮信息发布元脑生态2.0,提出做智算合伙人的生态主张,并发布全新元脑生态平台AIStore,与伙伴共创、共享、共建智算平台,促进智算场景应用与交付服务的融合落地。截至2021年底,浪潮信息生态伙伴数量已达到20000家,其中元脑生态伙伴4400家,完成联合解决方案200多个。

目前,浪潮信息业务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个全球研发中心、6个全球生产中心以及2个全球服务中心。此外,为推进液冷产业化,浪潮信息建成了亚洲最大液冷数据中心研发生产基地 -- 天池,满足了浪潮信息不同规格液冷服务器的各项研发、生产、测试需求,构筑了从研发、测试、生产、交付的全链条液冷智造能力。基地年产能达10万台,实现了业界首次冷板式液冷整机柜的大批量交付,整体交付周期在5-7天之内,帮助用户数据中心PUE降低至1.1以下,助力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Global Data的权威报告充分肯定了浪潮信息作为全球IT基础设施供应商在智慧计算、数据中心整体能力、AI领域的领跑地位。通过"智慧计算"战略的布局与践行,领先智算技术产品体系布局与创新,以及"元脑生态"的持续深化等,浪潮信息在业务稳定连续性方面获得"Leader"最高评级,整体能力蝉联"Very Strong"评级。未来,浪潮信息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将持续创新探索,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整体能力,推动我国数据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在2022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期间,中国联通和华为等产业伙伴成功举办了以“5G领航,扬帆未来”为主题的5G应用扬帆创新成果发布会,并联合发布了“5G专网PLUS”系列成果之5G随行专网和5G多园区专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随时随地安全高效地接入企业内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移动办公、远程教学、景点游览、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场景都存在高效安全地访问内网和互联网的诉求。

中国联通以客户为中心,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同打造了业务体验舒心、数据安全放心、网络管理省心的5G随行专网产品,通过上行分流技术实现网络侧无感分流,用户不换卡不换号即可同时访问公网和专网,无需任何手动认证,保障随时随地的极致业务体验,实现了从无线、传输、核心网到企业内网的端到端安全保障,具备集中运维、及时响应、24小时现场维修、人网和物网业务协同管理等优势,为企业降本提效。

工业制造正向柔性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全国大型集团企业率先试点5G应用在工业领域的落地,在推进5G规模化发展中起到了带头作用,而全国多园区的跨地域协同、快速同步数字化转型成果也成为了此类集团企业的关键需求。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推出的5G多园区专网产品,依托5GCtoB集中一朵云、分布一张网的网络架构,通过集团的顶层设计,形成一体化的建网方案,将单个园区专网的配置基线化、脚本化,帮助客户打造全国一张网,实现多园区专网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并基于5G定位、5G LAN等专网增值能力,实现一地创新试点、全国复制推广,帮助多园区企业快速实现5G应用落地,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本次5G行业专网和5G多园区专网的发布,是5G专网PLUS的持续演进升级。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依托中国联通5G“集中一朵云、分布一张网、云网边协同”的网络优势,进一步推进5G应用规模推广,助力5G应用扬帆远航,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华为

围观 8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im Srock旨在使西门子低代码平台完全成为企业应用开发的核心

现年34岁的Tim Srock是一位成绩出色的领导者,他对扩展Mendix公司及其技术领先的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具有独到的见解;

Mendix公司通过创建连接客户、合作伙伴、应用以及其他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的数字业务生态系统,帮助企业推动创新和增长;

自西门子收购以来,Mendix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增长了300%

Mendix公司在客户、合作伙伴和地域覆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企业级低代码应用开发全球领导者Mendix公司a Siemens business于近日晋升首席财务官Tim Srock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接替了联合创始人Derek Roos的职务。Mendix公司在客户、合作伙伴和地域覆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自20188月西门子收购以来,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增长了300%以上。

新任首席执行官Srock将带领Mendix公司进入下一个超高速增长阶段,使公司及其市场领先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成为企业软件堆栈的核心。他将继续在生态系统的中心推动Mendix公司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满足数字先行经济的诸多关键要求,同时将近期的重点定位为提高运营效率的超自动化,以及实现卓越客户体验的超个性化。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ny Hemmelgarn表示:“Tim在建立Mendix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和推动公司成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但了解Mendix公司及其文化,而且认识到当前的巨大机遇。在过去的两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每个行业的企业都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在新的数字先行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Tim的领导下,Mendix公司会继续提供企业获得成功所需的敏捷性、解决方案和新兴技术,并帮助企业做到以员工和客户为中心。”

Tim Srock表示:“我们今后的战略十分明确,也已确立了低代码领导者的地位。如今,我们正在利用这种领导力来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并打造成为‘业务转型平台’。我们也将继续巩固企业应用程序开发的中心地位,并成为所有垂直行业的理想平台。”

Mendix公司的生态系统包括一项迅速壮大的合作伙伴计划,基于西门子低代码技术,通过与更多合作伙伴建立市场合作关系,赋能企业更快、更轻松地建立低代码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企业的业务增长。

例如,Mendix公司和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最近宣布扩大双方为期七年的合作关系现可AWSmarketplace直接下载西门子低代码平台,同时能为银行、保险、制造等行业的AWS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的低代码解决方案

Mendix公司的生态系统还包括AcademyApp FactoryDigital Execution Practice以及一个由5000万授权用户组成的互动社区。仅在2021年,就有23万名开发者和300多家认证合作伙伴构建了12万个西门子低代码应用。

通过这些资源的整合借助强大的开发工具组合、清晰的开发路径、生态系统的资源和多种开发架构支持,客户可以快速实现他们的业务转型目标。同时,这些企业正在创建数字业务生态系统,使业务部门与IT部门、公司自身及其合作伙伴与客户能够开展合作。通过密切合作,这些数字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能够共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更快地将方案推向市场,加创新周期,开创新的收入来源。

建立并扩展合作关系:与此同时,Mendix公司的其他市场合作伙伴正在向他们的客户推广西门子低代码。比如荷兰咨询和软件开发公司CLEVR正在帮助企业启用西门子低代码。CLEVR还构建了自己的西门子低代码应用程序并出售给客户。

Mendix公司的增长势头迅猛

20214月,Mendix公司全面发布西门子低代码9.0版本,再次提高了企业应用开发标准。作为业内首个一体化低代码平台,旨在将低代码的优势扩展到数据集成、智能工作流程、移动开发等领域。

去年9月举行的Mendix World 2021是有史以来颇具规模的低代码线上大会。Mendix公司在此次大会上推出的强大新行业云进一步推动了西门子低代码生态系统的发展,包括最初针对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云,以及之后针对公共部门、教育和医疗行业的垂直行业云。

Mendix公司还完成了TimeSeries的收购TimeSeries是一家领先的国际IT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提供西门子低代码平台上开发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西门子低代码连续第五年成为Gartner低代码企业应用平台魔力象限的领导者,并连续第三年成为Gartner多体验开发平台魔力象限的领导者。公司还连续第四年被Forrester Wave低代码报告评为领导者。

300%增长:自被西门子收购以来,Mendix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增长了300%以上,涵盖了从金融服务保险零售交通运输公共部门、制造业和工业等广泛的垂直领域。西门子低代码平台是Xcelerator(西门子软件及服务的综合产品组合)的核心组成部分,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在使用该平台解决商业挑战,并通过低代码驱动数字化转型。

工业制造:西门子低代码平台使企业能够提供自适应、现代化个性化云原生解决方案,由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产品组合和Xcelerator助力实现。Mendix公司通过创建开放、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帮助工业客户向互联数字企业转型,弥补ITOT之间的缺口。凭借西门子在工业领域的领导地位, Mendix公司的客户群在收购后大幅增长。公司还于近期启动了行业云计划,此举将推动工业制造垂直领域的快速增长,增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的营销战略。

新客户Mendix公司获得了许多重要客户,比如全球领先的汽车和工业领域供应商舍弗勒。舍弗勒是实现移动出行更加高效、智能和可持续的可靠合作伙伴。

舍弗勒战略IT及数字化高级副总裁Juergen Henn表示:“我们通过西门子低代码平台在整个公司建立了新的数字化能力,实现了企业系统的现代化、提高了运营效率并改善了员工和客户体验。”

最近签约的其他新客户包括一家位于菲律宾的大型跨国企业、一家总部位于南太平洋的大型运输和物流公司,以及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公司(并与该公司达成了一项美金金额八位数的交易)。

开疆拓土Mendix公司在2021年将业务扩展到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ANZ)。公司还扩大了对于DACH地区(德国、奥地利、瑞士)的业务覆盖,开辟了在中东的业务,并将欧洲的业务范围扩大到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北欧国家。

Tim Srock成为Mendix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历程

Tim Srock2014年加入西门子的卓越财务计划(Finance Excellence Program),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项计划是一个由西门子首席财务官发起的快速升迁计划,为期两年。该计划的参加者需要在各种业务和职位上轮岗三次。2016年,Srock被任命为西门子企业财务经理,并在一年后晋升为财务规划和分析高级总监。

300%增长:西门子收购Mendix公司后,Srock成为了Mendix公司的新任首席财务官,职务迅速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他先后担任了个关键项目的负责人,包括Marketplace。为了加快为特定行业开发解决方案和资源的速度,Srock还牵头收购了TimeSeries。此次收购成为了建立Mendix公司生态系统的核心驱动力。此外,Srock还帮助监管了Mendix公司版图的扩展,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亚太地区的开拓

Srock表示:“我在2018年参与了西门子对Mendix公司的收购,并毫不犹豫地选择Mendix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在企业应用开发前沿发挥关键领导作用的机会。我们的客户正在使用低代码大幅加快数字化转型,建立智能自动化、超个性化等新的能力,在疫情推动的数字先行经济中获得关键的竞争力。”

自从Srock加入Mendix公司以来,员工人数和营业收入增长至原来的三倍多。在担任首席执行官后,他将继续带领公司保持超高速增长,并使Mendix公司成为企业软件开发堆栈的核心。

关于Mendix公司

在一个数字化先行的世界中,客户希望自己的每一项需求都得到满足,员工希望使用更好的工具来完成工作,而企业意识到自己只有通过全面数字化转型才能生存并取得成功。Mendix公司,a Siemens business正在迅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其业内领先的低代码平台和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整合先进的技术,帮助企业创造出提高互动性、简化操作和克服IT瓶颈的解决方案。Mendix公司以抽象化、自动化、云和协作为四大支柱,大幅提升开发者的生产力,并且依靠自己的工程协作能力和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帮助大量不熟悉技术的“公民”开发者在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创建应用程序。Mendix公司是权威行业分析师眼中的领导者和远见者,也是一个云原生、开放、可扩展、敏捷和饱经考验的平台。从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到智能自动化和原生移动,Mendix公司已成为数字化先行企业的骨干。Mendix公司企业低代码平台已被全球4000多家领先的公司采用。

围观 6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除非体验过宇宙飞船,否则汽车电动座椅可能是您体验过的最复杂的座椅。它比飞机座椅的调节选项更多,比牙科诊所的就诊椅更加舒适汽车电动座椅提供了奢华的舒适度、便利性和安全性。

无论您是上下前后移动座椅,还是调整腰托,电机都能轻松完成这些操作。除了易于移动的优势之外,功能强大的汽车电动座椅还具有其他优势。例如,风扇和加热器等座椅内功能,甚至可通过降低车内整个温度系统的电力负荷来增大车辆的续航里程。

电动座椅设计趋势

鉴于汽车电动座椅具有多个选件,制造商正在寻找驱动多个电机的方法。设计人员过去常常使用继电器来开关电机电源,但继电器由多个微小的机械部件组成,且转速能力有限。由于继电器存在这些缺点,并且在每次开关时都会发出噪声,因此不适合用于脉宽调制 (PWM) 来控制电机转速。

鉴于集成电路 (IC) 的各种优势(包括更小的尺寸、安静的运行、速度控制和可靠性),现在出现了使用IC代替机电继电器的趋势。借助IC快速、安静的开关,可以使用PWM进行转速控制,从而实现多个电机的平滑运转和同步运行。

继电器驱动型座椅通常是一个继电器仅驱动一个电机,最初的IC设计也沿用了这种模式。在仅有几个电机的系统中,这种复杂性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弊端。但是在功能齐全的复杂汽车座椅系统中,将多个电机的驱动电路组合到一起的方式可以带来显著的好处。包括缩减物料清单和通过使用多轴集成驱动器的设计方法实现的更小布板空间。

多通道栅极驱动器解决方案

TI提供专为电动座椅设计的多电机汽车栅极驱动器。DRV8714-Q1DRV8718-Q1的半桥栅极驱动器分别具有四个通道和八个通道。它们集成了电荷泵、电流检测放大器和可用于多个负载的逻辑电路。一个IC可以控制多达七个不同的电机或电机和加热器的组合,从而减少了座椅模块所需器件的数量。

1显示了DRV8714-Q1通过共用半桥驱动来控制三个电机,它可以单独操作其中的任何电机,也可以同时运行特定组合。您可以选择最适合电机特性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并调整DRV8714-Q1的寄存器以优化性能。

1.jpg

1:由DRV8714-Q1汽车栅极驱动器驱动的三电机座椅

驱动灵活性

凭借多达八个的半桥驱动器通道,DRV8718-Q1能够灵活地使用合适数量的MOSFET来驱动双向电机、单向电机(如风扇)和非电机负载(如加热器);其中,每个MOSFET专为特定的负载量身定制。

2显示了控制四个座椅电机、一个风扇和一个加热器的DRV8718-Q1。风扇(单向旋转)仅需要一个半桥,而加热器仅需要一个高边MOSFET,从而使设计减少了外部晶体管的数量这一切都归功于多通道栅极驱动器的灵活性。

2.jpg

2:驱动多个电机、一个加热器和一个风扇的DRV8718-Q1汽车栅极驱动器

由于可以灵活地选择每个最适合相应负载的外部MOSFET,因此低漏源通态电阻MOSFET能够被用来提高大电流应用中的热性能。DRV8718-Q1系列通过调整栅极电流来控制转换压摆率,有利于提高电磁兼容性。您还可以通过更改MOSFET来使座椅模块适应各种电机,无需改变整体设计。

简化的接口

单芯片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显著减少发送到微控制器(MCU)的信号。MCU只需使用四个引脚(使用串行外设接口 [SPI]),即可通过单个DRV8718-Q1控制多达八个半桥,甚至在菊花链配置中控制更多通道,如图3所示。这种控制包括每个半桥的参数设置、晶体管的独立或协调控制以及诊断监控。

3.jpg

3:使用从MCUDRV8718-Q1汽车栅极驱动器的菊花链配置控制16个半桥

统一控制可减少 MCU 的工作量。只需一条命令,MCU 即可启用所有驱动器;通过一次寄存器读取,MCU 可以判断是否有电机出现故障。后续的 SPI 读取可以确定发生故障的通道和详细信息(如需要)。

结语

汽车电动座椅持续提供更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不过,要驱动其电机,还需要解决一些设计挑战。多通道栅极驱动器可以将多个通道集成到单个芯片中,并提供诊断和电流检测放大器等功能,从而帮助解决这些难题。DRV8718-Q1 多通道栅极驱动器可提供灵活、紧凑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汽车座椅的最新功能。

其他资源:

更多有关汽车电动座椅的信息,请参阅以下技术文章:

实现驾驶员座椅创新:现代电动座椅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为什么还在用继电器来驱动汽车电机?

查看应用手册“可在汽车应用中驱动有刷直流电机的继电器替代产品”。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由新加坡能源集团设计和安装的工业区域供冷系统,其供冷能力高达 36,000 冷吨,也是新加坡最大规模的工业区域供冷系统

  • 此举将带来多项裨益,包括节省 20% 的供冷相关电力消耗,以及每年减少最高 12 万吨的碳排放

  • 项目为期 20 估值在 3.7 亿美元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与亚太地区排名前列的公用事业集团、新加坡国家电网运营商新加坡能源集团 (SP Group) 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后者将为意法半导体新加披AMK TechnoPark科技园区建设区域供冷系统(district cooling system,简称DCS)。项目估值 3.7 亿美元,服务期限 20 年,计划2025 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工业项目区域供冷系统。

1.jpg

根据协议,新加坡能源集团将设计、建造、持有和运营区域供冷系统,提供冷冻水服务,以满足意法半导体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办公空间的供冷需求。系统制冷量最高可达36,000冷吨( RT),通过提高供冷系统能效,可帮助意法半导体每年节省 20% 的供冷相关用电量,为意法半导体新加坡Technopark工厂每年减少碳排放多达 120,000 吨,相当于在路上减少 109,090 辆汽车。该项目实现减碳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降低供冷相关耗电量,另一个是当供冷系统正式运营时,将原供冷设备间的4,000多平米空间加以再利用,通过安装太阳能和全氟化合物 (PFC) 减排设备更好地助力脱碳的实现。

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女士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她表示:“私营经济与公众和人民的力量一样,在共同推进新加坡的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通过践行可持续发展行动,如,提高能源效率,向他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发出了强烈的信号,传递了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采取严肃行动的必要性。同时,企业也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竞争优势。”

她进一步补充说:“我希望这一举措能够在其他工业发展中激发更多创新的减碳解决方案,并激励更多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寻求机会。”

该供冷系统将成为意法半导体在其全球生产设施中首个落地的区域供冷系统。意法半导体承诺将于2027 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在意法半导体最大规模的(按产量算)晶圆加工厂采用区域供冷,是满足其达到新加坡国家环境局 (NEA) 规定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 (MEES)的关键推动因素 ,也是实现ST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意法半导体人力资源和企业社会责任总裁 Rajita D'Souza 对此表示:“新加坡工厂供冷系统将是 ST 在全球生产设施中首个部署的区域供冷系统,是我们为ST 2027 年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交出的一份承诺书。在我们最大规模的单一晶圆加工厂(按产量算)中采用的区域供冷系统,将减少 12 万吨的碳排,这相当于 意法半导体公司2021 全年在新加坡碳排放总量的 30%。该区域供冷系统的部署将成为该工厂和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推动因素。”

新加坡能源集团总裁黄天源先生对此表示:“区域供冷是一项关键的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可以为城市、乡镇和工业园区的低碳未来提供支持。为赋能新加坡工业部门脱碳,我们定制了这一解决方案,以支持像意法半导体TechnoPark 这类能源密集型的制造业项目发展,基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减少其能耗和碳足迹。凭借我们这套覆盖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充电在内的全面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我们期待着与意法半导体公司合作,助力其实现净零目标。”

致编者:

在新加坡,区域供冷正在受到业界关注,这个创新的解决方案重新设计建筑内部供冷系统,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同时减少碳足迹。该解决方案集中生产冷却水,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区域建筑物内,为空调系统和工艺流程供冷。区域供冷有四大优势: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供冷成本、腾出建筑空间转为商用、减少碳排放量。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 48,000 名半导体技术、产品和方案的创新者和创造者,掌握着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设备制造商(IDM),我们与 20 多万名客户和数千名合作伙伴合作,设计和建造产品、解决方案和生态系统,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和机遇,为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世界提供支持。我们以技术赋能更智能的移动、更高效的电力和能源管理,以及物联网和互联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意法半导体致力于在 2027 年前实现碳中和。更多信息请点击 www.st.com

关于新加坡能源集团(SP Group

新加坡能源集团是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全资控股的新加坡国有企业,是一家亚太地区排名前列的能源公用事业和综合能源发展公司,拥有超过50年的能源服务经验,运营着全球最可靠的能源网络之一。集团在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越南等地投资、建设和运营着当地能源事业,提供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绿色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包括太阳能光伏项目投资开发,区域节能改造、商业和城镇住宅区域供冷供热、电动车充电网络建设和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等。

在中国,集团将携手中国城市及企业共创智能低碳未来。我们通过打造智能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及推动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助力中国绿色清洁能源转型进程。目前,集团在中国(重庆、成都和广州)设有三个办事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

更多信息请访问spgroup.com.cn,或在微信公众号“新加坡能源集团”上关注我们。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20日,2022骁龙之夜如期而至,以“芯朋友 来相会”为主题,在线开启科技创享之旅。本次活动不仅带来了骁龙在移动平台和扩展现实(XR)领域激动人心的新产品,详细阐述了骁龙赋能的极致智能新体验,来自小米、OPPO、小鹏汽车和毫末智行的高管更是同台亮相,展现了骁龙不断扩展的“朋友圈”。骁龙,已不仅仅是领先性能的代名词,更是多品类终端顶级科技体验的开拓者。

集六大体验于一芯,骁龙树立顶级移动体验标杆

智能终端点亮数字生活,随着数十亿终端变得更加智能互联,消费者更加期待获得沉浸直观的移动体验。对此,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在骁龙之夜的开场致辞中,自豪地表示:“骁龙汇集高通诸多前沿技术于一身,提供先进的连接、游戏、影像、音频、人工智能和安全,为用户所期待的顶级移动体验树立标杆。”

如今,骁龙已成为打造顶级体验的“公约数”,凭借长期积累的雄厚技术实力,纯熟地将上述领域的突破性创新和领先技术融合于一身——六大支柱,全面合一。

1.png

  • 连接体验,稳定疾速:无线连接是万物智能互联的基础,也是打造顶级体验的核心。Snapdragon Connect带来了速率更高的5G,快速响应、超低时延的Wi-Fi和智能双蓝牙,无论是视频会议协作、社交媒体直播的高速连接场景,还是联网游戏、XR和边缘计算等时延敏感应用,都能支持用户畅享稳定疾速的连接体验。

  • AI体验,无处不在:AI植根于所有重要的使用场景,是将用户体验提升至全新水平的关键技术。Snapdragon Smart支持在终端侧进行更快、更高能效的机器学习模型运算,并将卓越AI性能引入包括游戏、影像、生产力、连接和健康监测等众多用例,让高性能高能效AI触手可及,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直观、沉浸的智能体验。

  • 安全体验,全面防护:安全是实现丰富特性的前提,也是移动体验的基本保障。Snapdragon Secure融合隔离、加密、密钥管理和认证等方面的多重技术,提供创新的生物识别和软硬件解决方案,并助力终端厂商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开发更多特性。凭借对3D Sonic指纹识别、Android Ready SE等各项功能的支持,Snapdragon Secure能够为智能手机带来保险库级别的全方位守护。

  • 影像体验,专业超清:影像是打造高品质、差异化移动体验的重要特性。Snapdragon Sight骁龙影像技术融合了一系列移动行业首创特性,在低光、防抖、色彩和清晰度等方面都呈现出极致效果,帮助用户轻松拍出色彩鲜艳、饱含细节的图片,以及4K HDR甚至8K的电影级画质视频,带来超清晰、色彩丰富的专业影像体验。在骁龙之夜上,特别展示了《中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使用搭载骁龙8移动平台的旗舰智能手机,深入中华大地捕捉多样化物种的动人影像。

  • 游戏体验,赢得痛快:作为旗舰智能手机的性能引擎,骁龙一直引领数字娱乐体验的创新。第四代Snapdragon Elite Gaming支持50多项游戏特性,为手游玩家提供流畅操控、逼真画质、端游特性、身临其境的音效和极速连接,带来酣畅淋漓的数字娱乐体验。支持Snapdragon Elite Gaming的芯片组出货量已超过8亿颗,全球多项顶级电竞赛事都选用了搭载骁龙的智能手机作为比赛用机。

  • 音频体验,无线畅听:骁龙以覆盖全链路的端到端技术,解决音频交互场景常见的用户痛点,带来极致体验。Snapdragon Sound骁龙畅听技术融合一整套前沿音频和连接技术,专门针对手机和耳机间的音频链路进行优化,让用户在工作、生活、出行等场景中以无线的方式享受媲美有线的高清、低时延顶级音频。在骁龙之夜上,还揭晓了两份超高品质歌单——骁龙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打造的“大自然的告白”,以及与骁友们共创的“骁龙畅听试音金曲”,让用户沉醉于自然的生命力和与艺术的共鸣。

丰富品类,骁龙让极致体验无所不至

从快如闪电的连接,到强大高效的AI;从全方位安全保护,到令人惊叹的专业级影像;从无与伦比的端游级特性,到原汁原味的高清音频——骁龙的技术百宝箱将全方位创新扩展到智能手机、汽车、XR、PC、可穿戴设备等丰富品类,让不同终端之间无缝协作,也让用户在骁龙赋能的各类终端中获得同样极致的智能互联体验。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连接各类终端的中枢。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在骁龙之夜上发布了全新旗舰移动平台——第一代骁龙8+,她表示:“在骁龙8强大的性能基础上,骁龙8+实现了性能和能效双突破,AI、影像、音频、游戏、连接、安全六大技术体验再提升,推动旗舰体验更上一层楼”。相较前代平台,骁龙8+在CPU性能和GPU频率都实现了10%的提升,同时功耗降低30%。在游戏场景中,25度室温《原神》810P画质,连续玩60分钟,骁龙8+的平均帧率高达60.2fps;在《王者荣耀》中的表现同样亮眼,无论是开启90帧极致画质,还是120帧高清画质,与前代平台相比,骁龙8+的能效提升均可达到30%。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王翔对第一代骁龙8+的推出倍感兴奋,他表示骁龙8+“是真真正正的体验大革新”,并确认“小米新旗舰将率先搭载骁龙8+”。

2.jpg

此外,第一代骁龙7移动平台也在骁龙之夜亮相,秉承将骁龙8系的旗舰特性和性能不断下沉到更多层级的理念,骁龙7移动平台也开创了多个骁龙7系的首次­——首个搭载第七代高通AI引擎、首个实现拍摄高达2亿像素的超清图像、首个符合Android Ready SE标准、首个支持5G Rel-16和5G+5G双卡双通的骁龙7系平台。5月23日,OPPO将率先推出基于骁龙的Reno系列新品,OPPO副总裁、手机产品线总裁段要辉表示:“第一代骁龙7让前沿技术可以惠及更多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使用体验。”

汽车

汽车正在成为车轮上的智能终端,而骁龙数字底盘通过一整套独具优势的技术组合,从连接、座舱、智能驾驶、云服务四个领域,为行业和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和互联的体验,至今已赋能全球超过1.5亿辆汽车。

3.png

为人熟知的骁龙座舱平台,兼具大任务、多并发、快速响应和低功耗等强大性能,在保证座舱环境安全的同时助力打造“第三生活空间”。过去两年,众多中国汽车品牌推出了约30款采用骁龙座舱平台的车型,覆盖多个汽车品类和层级。对此,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何小鹏认为:“骁龙融合了业界最领先的计算、AI、图形处理和音频等硬核科技,让鹏友们在与汽车的交互中,感受媲美甚至超越旗舰手机的极致智能化体验。”

2022年也是骁龙智能驾驶技术上车的元年。Snapdragon Ride平台通过高性能、低功耗计算,为丰富层级和品类的车型带来开放、可定制的完整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让自动驾驶的未来更近一步。作为携手骁龙率先实现自动驾驶落地的好伙伴,毫末智行创始人兼CEO顾维灏表示:“小魔盒3.0是我们和高通合作推出的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产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它不仅是算力怪兽,也在能效比上做到了极致。”

XR

展望具有无限可能的元宇宙,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都需要借助终端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连接在一起,而骁龙正在成为通往元宇宙的钥匙。过去十年,高通对XR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进行了长期且大量的投入,将其在移动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引入到XR平台中,并在平台、软件和算法、生态系统和参考设计四个方面持续耕耘。目前,搭载骁龙平台的XR终端已经超过50款。

4.jpg

在骁龙之夜上,高通技术公司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宣布公司在XR领域的又一创新——推出全新无线AR智能眼镜参考设计。得益于高通FastConnect移动连接系统支持的出色连接带来的超低延迟和卓越性能,这款参考设计移除了此前用于连接计算单元(如手机或PC)和AR眼镜的连接线,实现了真正的无线XR体验;相较于上一代有线参考设计,提供了更出色的性能和更时尚的外观。它搭载了拥有绝佳性能并广受市场认可的骁龙XR2平台;在外形上,比上一代参考设计缩小40%,在人体工学上做到了更均衡的重量分布,从而使得更长时间的佩戴成为可能。高通FastConnect XR软件套件还在系统层对XR场景做了诸多优化,在极具挑战、Wi-Fi设备众多的网络环境中,进行面向XR负载的信道优化和干扰抑制,以及专为低功耗运行设计的不影响时延的电源模式,让无线XR体验更加沉浸。

从一颗芯片衍生到无数个平台,将六大技术支柱赋能的极致体验扩展至丰富品类的终端——骁龙不懈创新,持续突破移动科技的边界,不断重新定义顶级体验,助力终端厂商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的数字“芯”生活。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周玲

在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驱动下,中国的上云步伐持续加速。Gartner预测,到2024年,中国40%IT基础设施支出将用于云服务(参见图1)。

1:中国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CIPS)云迁移率

image001.jpg

云服务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字原生企业推动的,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云战略的制定并非易事。由于中国的监管合规和安全要求较为复杂,涉及私有云和多个公有云部署的混合云部署尤其如此。

在云战略制定中遇阻的企业机构,在筛选公有云迁移的候选应用系统时也会遇到困难。因此,许多云迁移的实施最终都会主要采用基础的“直接迁移”方法,而不会利用云原生服务来完成现有应用系统的整体架构改造。

此外,由于I&O领导者缺乏公有云迁移的技能和经验,云迁移也很难有效在开展。

构建云部署可行路径的三个阶段

中国的多数I&O领导者都意识到了上云的重要性,但很多企业并未制定具体的云部署规划。有效的云部署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实施前的活动可为整个云战略部署计划奠定基础。在实施中阶段,需要明确实施所需的资源,选择厂商和服务,并且制定上云工作负载配置方法。在实施后阶段,需要开展有关未来云管理的活动。

开展详细的应用组合评估

Gartner认为,云原生服务的部署在中国是场有大幅增长。在中国,与其他云原生服务(例如,功能性平台即服务[fPaaS]、无服务器、事件驱动)相比,云容器服务的使用率更高。选择容器原生而非云原生方法,有助于应用系统迁移到云端并实现基础架构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升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可能会逐渐对转型形成阻碍,因为云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大量云原生服务(如Amazon ECS/LambdaAzure AKS/Key Vault、阿里云 ACS/PolarDB及其他无服务器服务)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

I&O领导者应首先与客户沟通,对应用程序开展详细的现代化评估。Gartner从业务契合度、业务价值、敏捷性、成本、复杂性和风险维度,明确了推动应用现代化的常见因素。企业应确定每项工作负载的最佳迁移方法,包括增加PaaS的采用(对于容器原生服务尤其如此),以发挥云原生的最大优势。针对公有云应承载的应用数量,以及每项工作负载迁移到公有云的正确方式等问题,每个企业机构都有自己的答案(参见图2)。

2:中国公有云部署应用组合评估

image004.jpg

制定结构化的工作负载配置标准

I&O领导者在确定应用迁移方法的同时,还须准备好应用运行的环境。有些决策虽然是由I&O部门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如厂商关系和应用契合度),但I&O须确保应用可以在选定的云环境中顺利运行。工作负载配置的选择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阻碍云部署的成功,因此I&O领导者应与架构和应用开发人员合作制定工作负载配置标准,包括云服务提供商(CSP)的选择、云参考架构、韧性标准和安全框架。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7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6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广和通LTE-A模组FM101-NA率先获得北美重要运营商AT&T认证,这表明FM101-NA符合北美地区通信产品性能准入标准和要求,并可在AT&T无线网络下平稳运行,包括可在AT&T公共安全网络FirstNet下为物联网终端设备提供无线连接服务。值得一提的是,FM101-NA是广和通首款支持FirstNet网络接入的IoT模组。

配图-2.jpg

FirstNet是北美地区的一张全国性无线宽带专网,由AT&T负责运营,旨在为公共安全维护保障人员及其他现场应急人员提供高效、可靠、稳定的通信保障,助力应急行业更好地实施救援。内置广和通FM101-NA的终端设备可顺利连入FirstNet网络,助推CPE、STB、安防摄像头等设备在应急领域快速落地。

广和通FM101-NA模组符合 3GPP Release 12演进标准,基于高通骁龙® X12+ LTE调制解调器,采用30x42x2.3mm的M.2小尺寸封装方式,便于客户灵活开发终端设备。FM101-NA可带来LTE Cat6无线网络体验,最高速率可达下行300Mbps, 上行50Mbps,提供高性能、低时延的网络;同时支持LTE-TDD、LTE-FDD、WCDMA 3种网络制式,满足多种网络切换需求。

配图-1.jpg

广和通FM101-NA支持DFOTA/VoLTE/Audio多种功能,且兼容Linux/Android/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支持丰富接口接入,如UART/USB3.0/PCM/I2S/SPI/I2C/PCIe2.0 /USIM等;同时具备GNSS定位功能,包括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凭借卓越性能,广和通FM101-NA可广泛应用于CPE,STB,工业互联等多个领域。

配图-3.jpg

广和通FM101系列模组已于2021年8月进入工程送样阶段,可实现大规模量产。除AT&T认证外,FM101-NA还获得FCC/IC/TSCA/RoHS/HF/GCF/PTCRB等认证,是广和通产品迈向全球市场的重要成果。

广和通市场部海外运营商准入部高级销售总监Gene Santana表示:

“我们很高兴广和通LTE-A模组FM101-NA率先获得北美运营商AT&T认证,这表明FM101-NA可在北美LTE网络下运行,是广和通首款支持FirstNet接入的模组,便于更多行业客户部署终端设备。随着广和通多系列产品模组不断丰富,我们将更全面地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关于广和通

广和通始创于1999年,是中国首家上市的无线通信模组企业(股票代码:300638)。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和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广和通提供融合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及云平台在内的一站式服务,致力于将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无线通信方案普及至每一个物联网场景,为用户带来完美无线体验,丰富智慧生活。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广和通全球首发5G模组,引领5G的行业普及和应用,其全产品线涵盖5G、LTE/LTE-A、NB-IoT/LTE-M、车载前装、安卓智能 、WCDMA/HSPA(+)、GSM/GPRS、 Wi-Fi、GNSS等技术,为云办公、智慧零售、C-V2X、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工业互联、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了解更多企业信息,请访问广和通官网 https://www.fibocom.com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ediaTek Filogic提供高速、高可靠及高稳定的无线连接,带来新一代Wi-Fi 7体验

2022年5月23日,MediaTek发布Wi-Fi 7无线连接平台解决方案 —— Filogic 880和Filogic 380,提供适用于运营商、零售、商用和消费电子市场的高带宽应用。这两款芯片是MediaTek在全球率先推出的Wi-Fi 7完整解决方案,助力设备制造商打造具备先进无线连接技术的产品。

Filogic 880是结合Wi-Fi 7网络接入点(无线AP)与先进网络处理器的完整平台,为运营商、零售和商用市场提供业界先进的路由器和网关解决方案。该平台提供可扩展架构,可支持五频4x4 MIMO,网络速率可达36Gbps。

Filogic 380旨在通过Wi-Fi 7技术赋能广泛的无线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机顶盒和OTT流媒体设备。此外,MediaTek还提供相应的平台解决方案,可面向这些设备进行“开箱即用”优化,有助于简化设计流程,大幅提升性能,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MediaTek副总经理暨智能连接事业部总经理许皓钧表示:“MediaTek Filogic无线连接解决方案以先进技术提供高性能平台,致力于推动Wi-Fi 7技术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凭借Filogic 880和Filogic 380,客户可打造高速、高可靠、高稳定且持续在线的无线连接体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带宽应用需求。”

Filogic 880是基于6nm制程打造的Wi-Fi 7 无线AP解决方案,该平台不仅支持Wi-Fi 7,还搭载了强劲的应用处理器,包括一个四核Arm Cortex-A73,以及先进的网络处理单元,支持更高的无线、以太网速率和封包处理性能。该芯片提供广泛的接口和外设支持,助力设备制造商实现多样化的产品设计。Filogic 880的主要特性包括:

  • 支持Wi-Fi 7关键技术,例如4096-QAM、320MHz、MRU和MLO

  • 可灵活扩展至五频段,网络速率可达36Gbps

  • 单信道网络速率可达10Gbps

  • 支持OFDMA RU、MU-MIMO和MBSSID

■ 集成先进的网络硬加速引擎(Network Off-load Engine)

■ 集成网络加密引擎(EIP-197),为IPSec、SSL/TLS、DTLS(CAPWAP)、SRTP和MACsec技术加速

■ 支持高速接口(5Gbps USB和10Gbps PCI-Express)、UART、SD、SPI、PWM、GPIO和OTP,提供丰富的多样化选择

Filogic 380是集成Wi-Fi 7和蓝牙5.3的无线连接系统单芯片,采用6nm制程,拥有出色的网络连接表现。此外,还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笔记本电脑、机顶盒、OTT流媒体设备等诸多搭载MediaTek平台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进行了优化。Filogic 380的主要特性包括:

  • 支持Wi-Fi 7关键技术,例如4096-QAM、320MHz、MRU和MLO

  • 支持MLO,网络速率可达6.5Gbps

  • 单信道网络速率可达5Gbps

  • 支持2.4GHz、5GHz和6GHz网络频段

  • 支持双并行2x2 MIMO与同步双频功能

  • 支持蓝牙5.3和LE Audio

MediaTek自 Wi-Fi 7 标准诞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研发,是首批采用该技术的企业之一。Wi-Fi 7 的推出,标志着Wi-Fi将有望首次取代高带宽的有线/以太网技术。MediaTek的Wi-Fi 7 技术将为家用、商用和工业网络提供强大的核心网络能力,为多人 AR/VR 应用、云游戏、4K 视频通话和 8K 流媒体等应用提供无缝连接。

MediaTek将于5月24日至5月27日举行的2022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2)上,展示其面向无线AP和无线终端生态系统的MediaTek Filogic Wi-Fi 7平台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 MediaTek Filogic 系列无线连接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networking-and-connectivity

关于MediaTek

MediaTek是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一年约有20亿台内建MediaTek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各地上市。MediaTek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5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语音助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MediaTek致力让科技产品更普及,因为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与世界连接,每个人都有潜力利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Everyday Genius)。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www.mediatek.com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ediaTek 天玑5G系列和Helio 4G系列三款新品齐发,丰富移动平台产品组合

2022年5月23日 ,MediaTek发布旗下首款支持5G毫米波的移动平台 —— 天玑 1050,为5G智能手机提供先进的网络连接技术、出色的显示和游戏性能,以及更长的电池续航。天玑1050支持毫米波和Sub-6GHz全频段5G网络,可充分发挥频段优势,提供高速率且广覆盖的5G连接,为用户带来更完整的高品质5G体验。

天玑1050移动平台采用台积电 6nm 制程,搭载八核心CPU,包含两个主频2.5GHz的Arm Cortex-A78 大核,GPU采用新一代Arm Mali-G610,兼顾性能与能效表现。天玑1050高度集成5G调制解调器,支持5G毫米波 和Sub-6GHz 全频段网络的双连接和无缝切换,在5G Sub-6GHz(FR1)频段内支持3CC三载波聚合技术,在5G毫米波(FR2)频段内支持4CC四载波聚合技术,提供更高5G速率。

MediaTek 无线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陈俊宏表示:“天玑1050移动平台支持毫米波与Sub-6GHz全频段5G网络,充分利用5G各频段优势提供完整的端到端高质量5G网络连接和卓越能效,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多样的5G应用需求。通过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先进影像技术,天玑移动平台的出众特性将助力设备制造商打造更好的产品体验。”

天玑1050支持先进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提供2.4GHz、5GHz和6GHz三个频段的低延迟无线网络连接,还通过MediaTek HyperEngine 5.0游戏引擎升级了游戏性能,带来更高的游戏帧率和续航体验。天玑1050支持LPDDR5内存和UFS 3.1闪存,可提供更快的应用加载速度,为全场景应用加速。

天玑 1050 5G移动平台的特性还包括:

  • 支持5G双卡双待(5G SA+5G SA)和双卡VoNR通话服务

  • 采用MediaTek MiraVision 760移动显示技术,支持FHD+分辨率144Hz刷新率显示,逼真色彩尽呈眼前

  • 搭载双摄HDR视频拍摄引擎,支持智能手机的前置与后置两个摄像头同时录制高动态范围视频

  • MediaTek AI处理器APU 550提升AI相机功能,提供出色的暗光拍摄降噪效果

  • 支持Wi-Fi 6E 2x2 MIMO,提供更快、更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

MediaTek同时还发布了另外两款移动平台,丰富5G和4G产品组合:

·天玑 930 5G移动平台支持全频段Sub-6GHz 5G网络,以及2CC双载波聚合与FDD+TDD混合双工,速率快、覆盖广,为智能手机提供优质5G网络体验。MiraVision 移动显示技术可呈现生动的画面细节,支持FHD+分辨率120Hz刷新率显示和HDR10+视频标准。HyperEngine 3.0 Lite游戏引擎集成智能网络管理技术,可降低游戏网络延迟,带来流畅的游戏体验,同时延长智能手机的电池续航。

·Helio G99 4G移动平台支持4G LTE网络,速率更快更节能,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

采用天玑 930 5G移动平台的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上市,采用天玑 1050 5G移动平台和Helio G99 4G移动平台的终端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

了解更多 MediaTek 天玑5G 移动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smartphones/dimensity-5g

了解更多MediaTek Helio G系列4G移动平台的信息,请访问:

https://www.mediatek.cn/products/smartphones/helio-g

关于MediaTek

MediaTek是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移动终端、智能家居应用、无线连接技术及物联网产品等市场位居领先地位,一年约有20亿台内建MediaTek芯片的终端产品在全球各地上市。MediaTek力求技术创新并赋能市场,为5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语音助手设备、可穿戴设备与车用电子等产品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移动计算技术、先进的通信技术、汽车解决方案以及多媒体功能。MediaTek致力让科技产品更普及,因为我们相信科技能够改善人类的生活、与世界连接,每个人都有潜力利用科技创造无限可能(Everyday Genius)。了解更多资讯,请浏览:www.mediatek.com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5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