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大家好,水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USB,旁边的小伙伴马上跳起来了,“啥?!USB,这么老的话题,你是认真的吗?”

水哥回复:。。。

像水哥这样有内涵的男人,知音难觅啊!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聊一聊USB的历史。你们知道的,水哥的知识很丰富,又特别爱分享,这一肚子墨水,说实话,不倒出来,我堵的慌~~~

260CF2661F774790B43C273319254A4A.jpg

开讲啦!

USB最早是由英特尔联合多家公司提出,并在1996年推出的,目的是尽可能实现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在速度上远比并行端口(如EPP、LPT)和串行端口(如RS-232)等总线块多了。第一代USB,取名low Speed USB, 传输速度约为1.5Mbps,当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但是随着一代一代的改进,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USB现在几乎成为标配接口了。

大家来看看理论速度的比较,感受科技的震撼力吧!

2.png

当然,现在USB-IF已经公布了最新规范,把USB3.0、 USB3.1 Gen1/2分别改成了USB3.0 Gen 1、 USB3.2 Gen2,、USB3.2 Gen2x2,还有自己的官称:Super Speed USB、 Super Speed USB 10Gbps 、Super Speed USB 20Gbps。

看到这么多命名,大多数人应该是这样的一脸懵逼。连水哥这样的男人都要停顿2秒,商家的技能点全点在忽悠上了啊~~~~~

回到正题,水哥是做测试的,那么还是要和大家秀一秀分享测试技巧。USB2.0采用的是半双工通信的方法,只有一对差分线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传输;而为了高速传输信号,USB3.0采用了全双工的通信方法,由两对高速差分线来进行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传输。所以测试规范不同,对应的测试方案也不同。

USB2.0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USB2.0最高比特率是480Mbps,其是差分信号,频率为240MHz,幅度0~400mV。因而在测试时对示波器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2G以上带宽,需要准备清单:

  • 1台2G带宽以上示波器一台

  • 1套1.8G带宽探头

  • 1套官方夹具

  • 1套USB2.0测试软件

视频讲解见视频1:USB2.0 Device物理层一致性测试,视频2:USB2.0 Host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USB3.0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USB3.0最高比特率是5Gbps,几乎是10倍于USB2.0, 因此它需求的示波器带宽要在12.5GH在以上,另外USB3.0接口类型有Type A和Type C两种,测试时需要注意一下。详细清单如下:

  • 1台12.5GHz以上的示波器

  • 1套USB 3.0夹具(Type A, Type C)

  • 3根SMA电缆

  • 1台信号发生器

  • 1套USB3.0 测试软件

视频讲解见视频3:3.0 Tx Device物理层一致性测试,视频4:3.0 Tx Host物理层一致性测试

操作步骤:

1 连接好被测件和示波器

2 在示波器上选择对应的测试软件,设置好参数

3 点击测试,等待结果

总的来说啊,现在的示波器内置的专门测试软件已经非常智能化了,只要按照步骤基本就可以一次过了。关键还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硬件一定要符合要求。水哥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别忘记收藏点赞关注啊!

围观 5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81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近日推出适用于嵌入式开发的 Nucleus ReadyStart 解决方案以应对 RISC-V 架构应用的迅速增长。该新版 Nucleus ReadyStart 嵌入式开发解决方案以去年发布的 RISC-V 设备商用实时操作系统 (RTOS) 为基础更新了一系列新功能可帮助客户增强基于 RISC-V 架构的下一代嵌入式产品的安全性、灵活性以及云连接能力。

image009.jpg

面向 RISC-V Nucleus ReadyStart 将软件、IP、工具、服务集成在统一的“即用型”解决方案中,对于具有占用空间小、先进连接性、确定性性能需求的应用而言,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借助此增强型 RISC-V 集成开发解决方案,用户能够利用经过验证的 RTOS 以及西门子的附加软件服务进行设计和实验。来自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和通用嵌入式行业的设备制造商均可适用。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副总裁兼嵌入式平台解决方案部门总经理 Scot Morrison 表示:“面向RISC-V 的 Nucleus ReadyStart 解决方案技术成熟,能够满足当今先进和安全的边缘到云设备需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竞争压力,嵌入式开发人员需要为 RISC-V 设备配备稳健的集成式解决方案,以更短的上市周期和更少的成本交付创新设备。西门子新推出的 Nucleus ReadyStart 解决方案包括 SMP、POSIX、Debug Agent,以及来自 wolfSSL/OpenSSL 的安全协议。用户还可以使用 Nucleus 的 IoT 框架附加组件 (IoT Framework Add-on) 将其设备连接至云端。它支持多种云服务和提供商—— Amazon Web Services (AWS)、Microsoft Azure 以及西门子的工业物联网即服务解决方案 MindSphere®均在其列。基于 RISC-V 的嵌入式开发人员能够基于此方案定制丰富功能,以满足当今先进设备的制造商需求。”

西门子自 2019 年以来一直参与 RISC-V 的开发和应用,如需了解有关 Nucleus ReadyStart for RISC-V 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plm.automation.siemens.com/global/en/products/embedded/nucleus-readystart.html

###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致力于推动数字化企业转型,实现满足未来需求的工程、制造和电子设计。西门子Xcelerator 解决方案组合可帮助各类规模的企业创建并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为机构带来全新的洞察、机遇和自动化水平,促进创新。欲了解有关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的更多详情,敬请访问:siemens.com/software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 – Where today meets tomorrow.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中国网站:www.siemens.com.cn

敬请关注西门子中国官方微博http://weibo.com/siemens 和西门子媒体微信公众账号西闻进行时(微信号xiwenlianbo)。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8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W77Q已满足SESIP 2级认证要求,可同时保障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并对IoT平台设计系统进行漏洞分析与实际渗透测试,为联网设备提供更高层级的安全防护。

mtdzT58Zzx.png

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华邦电子今日宣布,华邦 TrustME® W77Q 安全闪存已通过物联网平台安全评估标准(SESIP)的2 级物理攻击防护认证。这是第一个采用GlobalPlatform® SESIP Profile的安全闪存认证,且满足 NIST 8259A(物联网设备网络安全能力核心基准)的认证要求。除此之外,该认证还符合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标准IEC 62443。凭借众多的业界权威安全认证,TrustME W77Q安全闪存可以满足物联网应用中新兴的网络安全需求。

除了上述认证外,华邦W77Q系列在此前还通过了CC EAL2+、ISO26262 ASIL-C和FIPS 140-3 CAVP等三大认证。

W77Q安全闪存目前提供的容量有16Mb、32Mb、64Mb和128Mb。W77Q 在双传输速率模式下的工作频率为 66MHz,单传输速率模式下为 133MHz。W77Q 安全闪存配有标准的SPI、Dual-SPI、Quad-SPI及QPI接口,并采用业界标准封装与引脚布局,使其可轻松取代非安全 SPI NOR 闪存。W77Q 安全闪存能将数据保存超过 20 年,可执行 100,000 次写入/擦除且可在 -40°C 至 105°C 的温度范围运作。

W77Q 安全特点

作为与主芯片相辅的角色,W77Q 安全闪存提供安全的启动代码存储和身份验证、安全固件更新和远端认证等安全功能,以构建平台信任根和固件的保护及恢复。而以下几项基于保护、检测和恢复三大原则的安全功能,造就了W77Q出色的安全特性:

  • 数据保密

  • 数据和指令认证

  • 代码完整性保护

  • 重放攻击防御

  • 加密的写入封锁保护

  • 具备回滚防护的安全代码更新

  • DICE-like 认证机制

  • 经身份鉴定的看门狗定时器,具有额外reset output引脚

  • 安全即时线上固件更新,即使在主处理器或SoC已遭安全性损害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更新授权单位(即OTA服务器)和W77Q之间的端到端安全通道进行更新

GlobalPlatform 执行董事 Ana Tavares Lattibeaudiere 表示:“祝贺 GlobalPlatform 的正式会员华邦电子荣获 SESIP 2 级认证!对华邦等物联网产品制造商来说,通过SESIP认证可帮助他们同时符合特定的安全标准和法规。SESIP的评估方法不仅可对应到其他评估方法,还符合多种标准和规范,可使物联网从业者大幅减少认证复杂度、成本,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致力于打造安全可信赖的物联网生态。”

SGS Brightsight战略总监Carlos Serratos表示:“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安全性对风险管理、市场差异化与合规性起到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全球各地和各大垂直领域颁布了众多标准和规范。例如IEC 62443和NIST 8259A等标准规定了产品应当具备的核心安全功能;SESIP更是发展迅速,并成为了国际公认远超security fragmentation(安全碎片)的安全规范。SESIP标准是CC标准针对物联网市场的优化版本,可从设计层面证实产品的安全性。合理保护存储数据的安全是保障设备安全的关键。我们很开心SGS Brightsight可以成为华邦在安全之旅上的合作伙伴,并祝贺华邦的W77Q 16/32Mb 安全闪存成功通过SESIP与CC认证,安全等级进一步加强,可在IEC 62443和NIST 8259A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于华邦

华邦电子为全球半导体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主要业务包含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制造、营销及售后服务,致力于提供客户全方位的利基型内存解决方案。华邦电子产品包含利基型动态随机存取内存、行动内存、编码型闪存和TrustME® 安全闪存,广泛应用在通讯、消费性电子、工业用以及车用电子、计算机周边等领域。华邦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中部科学园区,在美国、日本、以色列、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德国等地均设有子公司及服务据点。华邦在中科设有一座12寸晶圆厂,目前并于南科高雄园区兴建新厂,未来将持续导入自行开发的制程技术,提供合作伙伴高质量的内存产品。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80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期,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思华创)顺利获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证书。IATF16949作为国际汽车行业的体系要求,综合了国际汽车工业的先进质量管理要求,代表了当代汽车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前沿水平。此次锐思华创获得该认证,标志着锐思华创取得了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同时表明公司的研发、生产及管理体系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汽车行业要求的高水平质量管理标准,具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力,能够稳定提供满足车企需求的高性能生产制造规范流程,为将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化量产的AR HUD装载在更多主流车型奠定基础,同时也将进一步加速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应用在越来越广泛的智能网联汽车及智能座舱的场景中。

1.jpg

锐思华创顺利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汽车行业进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资本市场开始不断加码智能汽车,而智能网联汽车与驾驶人员最直接的桥梁就是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目前的交互系统由原来的小尺寸触控电容屏升级为中控大屏,而如何使得下一代智能汽车更具亮点,成为目前各大车企的关注热点。AR HUD通过将导航、ADAS及更多丰富的资料信息通过裸眼AR-3D的形式呈现在前挡风玻璃上,给予驾驶人员更具安全性及炫酷的科技感驾驶体验,与智能汽车概念不谋而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2019年锐思华创正式成立,专注打造以创新光源为核心,集智慧交通、辅助驾驶与 AR 显示为一体的AR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及生产制造。核心技术包含了光学、PGU、AR Generator® SDK、算法和硬件等方面,已成功开发产业内少有的大视场角AR HUD 产品,可通过裸眼AR技术实现真正车道融合级别的AR导航、前车碰撞预警(FCW)、前方行人碰撞预警(PCW)、车道偏离预警(LDW)等功能,目前已与多家Tier 1厂商及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和定点量产AR项目。

同时锐思华创还拥有国际化的产业布局,总部及生产基地位于中国深圳,同时开拓台北创新光学研发中心及印度和长沙的软件开发团队。2020年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位优势,在深圳光明建设生产基地,并配备完整的物流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于2021年10月正式验收完工。拥有万级无尘 + 十万级无尘生产面积共约3000平米;单线批量生产能力每月约11000件;自主研发自动化AR-HUD光学测试流程和测试机;采用国际化的LEAN生产管理流程;拥有完整质量管理体系,包含零件、PGU、组装及光学器件等。锐思华创始终坚持以质量为先,选用环保级材质,确保每一个出厂产品都以符合车规及满足客户更精益化的超高产品标准完成交付。

2.jpg

锐思华创顺利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通过此次顺利通过IATF16949认证,再一次验证了锐思华创发展速度,成立仅仅三年即到达量产能力,并获得量产定点及体系认证。公司将以此为新的出发点,持续优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和交付质量,改进及优化管理体系,进一步为车企提供更高规格符合精益化生产制造需求的AR HUD产品,并将协同上下游构建产业链生态,加速促进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应用在越来越广泛的在智能网联汽车及智能座舱场景中。

3.jpg

锐思华创顺利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80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受疫情波动、科技竞争、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影响,近年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经历了一次次重大考验。在此之中,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能,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彰显,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此同时,5G、AI、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这些都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简称“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联合主办、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港”)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芯应用创新设计大赛(简称“IAIC大赛”)宣布正式启动,继续挖掘中国芯相关创新应用项目,进一步树立中国芯在网信、汽车、工业等领域应用的信心,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531104249.jpg

2022年4月29日,第四届IAIC大赛各大报名通道正式开启。据大赛负责人介绍,IAIC大赛由2019年创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先后汇聚超过10000名开发者、2000多个产品和项目参与、100多家原厂支持、80多家投资机构现场对接,并获得40愈家合作媒体的300多篇报道,影响力覆盖20万人次。2022年是IAIC大赛举办的第四届,本届大赛秉承“用心打造产业生态,推动行业协同发展”的精神,以 “用中国芯点亮未来”为主题,重点挖掘当前中国芯片的创新应用项目。

微信图片_20220531104246.jpg

聚焦六大应用领域:树立信心,点亮未来

据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将新增创新揭榜赛道、升级高效赛道,围绕网信系统、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终端、开源硬件等六大应用领域作为参赛方向,助力更多中国芯应用创新项目的涌现,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根据Prismark数据显示,汽车电子2021年需求快速反弹,但受缺芯事件的影响,反弹动能被压制,随着芯片供应趋于正常,预计2022年汽车电子将迎来快速增长;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控制2021年市场表现强劲。就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方向举例,从工业4.0到现在中国新基建特别提到的工业互联网,在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等应用中,必然需要用到大量集成电路的创新和应用,包括控制系统、传感、网络等技术更是缺一不可。

汽车电子同理,目前汽车新四化包括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而汽车电子的未来方向可能是无人驾驶,即通过系统接替原先的传统人工,而这势必也为整个电子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亦可助力中国芯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占有一席之地。大赛负责人介绍:“尽管汽车电气化、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程度加深,然而中国芯在当中的应用却相对较少。随着受众和用户越来越多,也希望更多终端用户或开发者利用中国芯开发上述方向的产品。”

新增揭榜赛道,IAIC大赛助力“中国芯”扬帆起航

据大赛负责人介绍,相较往届比赛,本届IAIC大赛将从赛事自身开始“创新升级”,增加了诸多创新内容。通过增加揭榜赛道,包括主办方、国产集成电路原厂、行业龙头企业等,发布针对目前国产芯片将会应用到的产品、技术等创新需求,发动中小企业或团队针对题目需求做出定向开发或产品样板,“揭榜”参赛、“挂帅”解题。已有赛题包括:基于兆易创新GD32F303系列电子系统设计;基于飞腾FT2000/D2000或新一代嵌入式芯片的工业和物联网领域采用的工控机;基于物奇蓝牙芯片,设计以实现物品追踪功能的应用;采用爱旗 CB0201 NB-IoT芯片的物联网传感和定位应用。

赛中取乐,芯查查带你玩转IAIC高校赛道

2022IAIC中国芯应用创新设计大赛高校赛道以芯查查APP为主要阵地,与iCAN合作,增设了人才“创造营”,带你C位出道!2022IAIC高校赛道面向全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在校学生,围绕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多领域的创新融合。2022IAIC高校赛道经过初赛报名、课程学习、项目实训、全国总决赛等阶段的培训及评选,选拔出大赛一、二、三等奖。此外,2022IAIC高校赛道特设“中电港芯查查杯”最佳人气奖评选活动,学生通过“芯查查”APP上传作品及介绍视频,通过人气评选的形式选出全国高校的技术大牛团队。同时组委会将继续实行“校园芯星”计划,面向全国高校招募选拔优秀人才,芯查查将为学生提供系列的课程指导及大赛硬件等支持。

提供全链条服务资源,为参赛项目发展助力

站在产业大背景来看,尽管全球笼罩在缺芯浪潮之下,但这恰恰是中国晶圆厂商巨大的机遇,面对国际芯片供应紧缺的情况,中国芯成为应用市场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选择,若此时能够拿到足够产能,且做好产品质量保证,近期必将成为中国芯迈向中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也正因如此,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将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中电港作为大赛承办方,是行业领先的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承接大赛的日常运营。“承办此次大赛,中电港希望带动中国芯市场向上突破和深入拓展。除了宣传自身平台,我们更希望能够帮助原厂把大家的产品推出去,令终端用户愿意用我们中国的产品。”

站在参赛者的角度来看,本届大赛为参赛选手提供了丰富的赛事资源,优胜项目将获得品牌、技术、市场、资本等全链条配套落地。 “我们会联合中国芯原厂提供从供货到技术支持上的保障,包括不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培训等,并为获奖项目提供品牌曝光及宣传造势。另外也会获得产业基金及业内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保障胜出的中国芯项目更好落地。”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80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30日——在 Linux 5.19 窗口合并期,David Airlie 今早发送了对 Direct Rendering Manager (DRM) 子系统更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 DRM 显示/图形驱动更新中添加了对 Intel Arc Graphics DG2/Alchemist 的支持,并为 Raptor Lake 提供初步支持。而在 AMD 方面则为下一代 CDNA Instinct 产品和 RDNA3 Radeon RX 7000 系列显卡做了准备。

1653961026(1).jpg

由于英特尔和 AMD 为其最新的图形产品完成了所有启用工作,这种 DRM pull 是另一个大问题。该 Pull 更改了 1302 个文件,新增了 495793 行代码,删除了 32019 行代码。由于自动生成的头文件和其他与为 RDNA3 提供新 IP 块相关的头文件,大多数新行都在 AMD 图形驱动程序端。正是这种 Pull 现在 AMD 图形驱动程序在 Linux 内核中已经超过 400 万行代码。

英特尔图形驱动添加了多个“motherboard down” DG2 桌面 GPU 的 PCI ID,对 Raptor Lake P 和 Raptor Lake S 提供初步支持,为 DG2 公开计算引擎 ABI,以及其他各种 DG2 功能。Arctic Sound M 平台添加了信息、对 Haswell 和更新版本的 DisplayPort HDR 支持、小型 PCI BAR 启用以及各种其他更改。

在 AMD Radeon 图形方面,启用了各种新的 IP 块,例如 SMU 13.x、SOC21 等。目前仍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下一代 CDNA 和 RDNA3 显卡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作为他们新的开源驱动程序启用方法的一部分,这种启用将逐块出现。

来源:cnBeta.COM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79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韩国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的交易,在宣布7个多月之后,已接近完成。Key Foundry近期在给客户的一封信中透露,SK海力士收购他们的程序已接近完成,在收购完成之后,客户与Key Foundry的业务合作和代工服务将继续进行。

1.png

Key Foundry是一家专注于模拟芯片的半导体代工商,他们在韩国忠清北道的清州有一座月产能9万片8英寸晶圆的代工厂,这一工厂毗陵SK海力士在清州的园区。

SK海力士以存储芯片出名,在韩国是仅次于三星电子的第二大存储芯片供应商,但他们其实也有晶圆代工业务,旗下的代工业务部门,在无锡有一家月产能约10万片8英寸晶圆的代工厂。

在将月产能9万片晶圆的Key Foundry收购之后,SK海力士代工业务的产能,就将接近20万片8英寸晶圆,较SK海力士收购之前的产能接近翻番。

外媒在报道中表示,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的交易,需要得到韩国、美国、欧盟等相关国家监管机构的批准,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在今年3月份就已批准了这一收购交易,但尚不清楚其他相关的监管机构,是否也已经批准。

外媒在报道中提到,与足以影响整个芯片领域的英伟达收购Arm交易不同,SK海力士收购Key Foundry的交易,并不会对相关的领域有大的影响。SK海力士代工业务部门和Key Foundry,在代工领域市场份额仅5%,Key Foundry目前也没有12英寸晶圆厂,对外部厂商的影响有限。

来源:TechWeb

围观 4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79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国产化Flash闪存领域,NAND闪存的领军当属长江存储,NOR闪存的代表则是兆易创新。5月30日,兆易创新官方宣布,旗下Flash闪存产品累计出货量已经超过190亿颗,其中NOR闪存的市场份额更是排名全球前三。

兆易创新还透露,正在在超低功耗、超小封装等技术工艺上持续打磨产品,比如采用WLCSP超小封装的NOR闪存产品已经上市,可大大缩减系统PCB面积;比如主打超低功耗的1.2V NOR产品即将面世,可显著延长电池寿命。

NOR闪存可广泛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无线耳机、XR眼镜/头显等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而它们对容量、性能的需求也在猛增。

兆易创新表示,一些OEM客户在2021年只要求128Mb NOR闪存,现在甚至达到了1Gb,同时对于数据吞吐能力的要求也翻倍增长。

目前,兆易创新可提供512Kb-2Gb等多种容量规格的量产型SPI NOR闪存,还推出了GD25LF、GD25LT、GD25LX等高性能产品,拥有高速4通道,兼容xSPI 8通道,数据吞吐率最高400MB/s,堪称行业标杆。

1.png

来源:快科技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79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满足对大电流设备和更高安全性的需求

MinebeaMitsumi Inc. 旗下的艾普凌科有限公司(ABLIC Inc.)(总裁:石合信正,总部:东京都港区;以下简称“ABLIC”)今天推出全球首款(*1) S-82A2A/B和S-82B2A/B系列2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IC,该产品使用外接电流检测电阻实现高精度过电流保护。

1.png

今天发布的新产品S-82A2A/B和S-82B2A/B系列是全球首款(*1) 2节锂离子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IC,其特点包括:1. 通过使用外接电流检测电阻,实现了受电池电压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高精度过流保护;2. 业界领先的充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精度,可达±1.0mV(S-82A2A/B系列)和±3.0mV(S-82B2A/B系列),在降低电流检测电阻的同时减少了过电流检测的变化范围;3. 充放电控制功能支持通过外部信号停止电池组的充放电操作,并且可以通过连接至PTC热敏电阻提供过热保护功能(S-82A2A和S-82B2A);4. 省电功能启动后可停止电池放电,同时将保护IC的电流消耗降至最多50nA,以使电池工作时所消耗的电流降至几乎为零(S-82A2B和S-82B2B系列)。

这些特点使得在充放电电流值较大的应用中,也能实现高精度的过电流检测和过热保护,有助于提升智能手机和其他快速充电产品的便利性,同时实现更高的产品安全性。该系列产品在待机期间功耗极低,是不经常使用的电动工具或应急设备的理想选择。
(*1) 根据我们截至2022年5月的研究

[主要特点]

  1. 通过外接电流检测电阻,确保高精度的过电流保护 !(所有系列的共同特点。)

  2. 过电流检测电压精度为±1mV,在业界高精度产品中名列前茅 !(S-82A2A/B系列)

  3. 通过外部信号输入引脚进行充放电控制(S-82A2A和S-82B2A系列)
    降低电流消耗的省电功能(S-82A2B和S-82B2B系列) 

[应用示例]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组、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组

[S-82A2A/B 和 S-82B2A/B系列产品详情]

[网站]

https://www.ablic.com/

该产品系列是MinebeaMitsumi绿色产品 ,已获得杰出环保贡献产品认证。

围观 5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7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Danish AzizADI 现场应用工程师 Chris BohmADI 数字设计工程师 Fionn HurleyADI 营销经理

摘要

很显然,车辆通信是实现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是,长期以来,汽车厂商一直在研究分析所需的无线接入技术应基于蜂窝技术(也称为C-V2X)还是基于直接接入技术(称为DSRC)。在本文中,我们将展示未来的自动驾驶场景需要协调或组合使用这两种技术。先进的多无线标准设备需要集成分别采用不同技术的单个模块。因此,在缺乏无线互联的标准接口的情况下,实现这种协同系统显得非常困难。我们使用最近发布的一款单芯片解决方案来实现双频、双无线标准车载通信系统。利用单芯片,可以在多个频段内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虽然此设备未通过汽车应用认证,但所用的技术可以通过提供产品差异化和增强控制来提升服务质量,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支持。

简介

本文将重点介绍车辆通信(V2X)设备的发展情况。将概述V2X应用场景,并介绍可用于执行V2X通信的两种无线接入技术。通过简要介绍V2X,我们将了解由蜂窝网络(也称为蜂窝V2X或C-V2X)控制的V2X通信的无线接入可以在免许可频段和专用频谱范围内为其他无线接入备选技术提供补充,例如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或IEEE 802.11p。为此,需要将用例的要求和利用多接入技术优势的需求结合起来。当涉及到实现多标准V2X设备时,目前可使用多个模块和各自独立的软件/固件。但是,这会限制接入技术的协作/协调功能的潜力。有关这些限制,可参阅“推出适用于未来的V2X系统的单个RF IC (ADRV9026)”一节。ADRV9026是ADI RadioVerse®产品组合中的一款射频收发器(TRx),覆盖6 GHz以下的频率范围。这种多通道、多频段收发器技术可实现多频段V2X通信设备。

车对万物(V2X)通信

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创新,以便在所有可能的驾驶场景、操作条件和情况下实现全面自动化。事实证明,无线连接不仅是实现全面自动化,也是实现低阶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之一。特别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关键应用将非常依赖无线连接。在其他实体共享驾驶空间或交通系统的情况下,以极高(99.999%)可靠性执行安全操作将至关重要。这些实体可能包括其他车辆、人员、道路上的运输系统或交通管理网络。因此,为了与系统中的其他实体进行信息交换、合作和协调,必须为每一辆车配备无线连接功能。

ADI技术文章图1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1.实体、基础设施和V2X通信系统接口

为此欧洲的管理机构ETSI已经为汽车智能交通系统(ITS)奠定了基础。全世界都开发了类似的系统包括美国和亚太地区。ITS针对各种应用和用例定义并指定了通信节点、架构、协议和消息。此外,需要新的基础设施以增强免许可频段或专用频段中基于DSRC的应用。随着践行智能高速公路和智慧城市倡议,许多地区都在积极部署相关基础设施。对于C-V2X,可使用现有的蜂窝基础设施。图1显示了ITS车辆与运输系统中的其他车辆或其他实体通信的接口。下面介绍各种接口:

  • V2V(车对车)通信:最初它只用于广播消息,但现在车辆也可执行单播或多播消息。这种接口可用于在通信范围内直接从一辆车向另一辆车传递任何信息,例如,在紧急制动时。

  • V2P(车对人)通信:使用此接口,车辆和道路使用者可以通过装有V2X应用的智能手机通信。例如,弱势道路使用者可收到警报,提醒有车辆靠近。

  • V2N/V2I(车对网络或车对基础设施)通信:此接口可用于传输有助于实现智能交通的任何信息。

适用于V2X的无线接入技术

图2显示了整个ITS的分层架构。顶部应用层包含用例定义,例如紧急制动警告、十字路口避免碰撞和交通信号灯周期1.其他层提供信息和通信支持服务,例如定位/位置信息、提醒消息和通知。最后,通过使用无线技术在空间传送这些协议消息。

ADI技术文章图2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2.以通信层形式表示的ITS

美国已建立DSRC支持车辆通信,欧洲则建立了基于IEEE 802.11p的无线接入来实现同样的目的。但是,这些无线技术是基于IEEE 802.11x Wi-Fi标准开发进行专用通信2。因此其范围有限,并且也面临与其他基于Wi-Fi的系统类似的拥堵和服务质量(QoS)问题。此外,还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来部署路边基础设施,以确保交通管理服务器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公共陆地移动无线电(也称为蜂窝通信系统)实现无线接入可以解决覆盖范围和QoS的问题。蜂窝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道路,我们还提供由网络控制的计划性接入,通过避免拥堵或掉话来确保服务质量。

第4代长期演进(4G LTE)蜂窝系统标准中已提供V2X服务3。但是,4G LTE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安全用例。第5代(5G)则针对更多安全关键型和高可靠性用例。蜂窝V2X (C-V2X)是指通过移动网络提供的V2X服务,无论是4G LTE还是5G。车载通信系统的整体情况使得我们不仅能在不同区域,还能够在不同频段内使用多种技术和标准。当我们考虑适用于不同区域和不同标准的不同频段时,整体情况会更为复杂。

蜂窝V2X (C-V2X)

对移动网络运营商来说,提供100%的蜂窝网络覆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另一方面,对于互联和自动驾驶车辆来说,无线电覆盖漏洞要比街道上的漏洞更糟糕。因此,C-V2X提供增强特性,使其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工作。图3a显示的是车辆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场景。对于要通信的车辆,可以使用两个选项:

选项1:使用经典的Uu接口(3GPP为终端用户设备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无线电链路定义的名称),两个V2X通信节点之间会用到蜂窝网络。

选项2:使用名为PC5的新接口,该接口在V2X节点之间提供直接通信。这也称之为侧链(SL)通信。

3b所示为没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但是,在使用PC5接口时,V2X节点之间仍可进行通信。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网络可能会使用分配的蜂窝频段。下一节介绍在没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会使用什么频段。

ADI技术文章图3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3.在有或没有蜂窝网络覆盖的情况下进行V2X通信使用蜂窝频率资源的情况

1.4G LTE5G NR中进行并发V2X操作使用的Uu-PC5频段

V2X并发频段配置

LTE 4G/5G NR

V2X工作频段

接口

工作频段

上行链路(UL) BS接收 – UE发送 下行链路(DL) BS发送 – UE接收

双工模式

Flow – Fhigh

V2X_34-47

34

Uu

2010 MHz

2025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_39-47

39

Uu

1880 MHz

1920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_41-47

41

Uu

2496 MHz

2690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_38-47

38

Uu

2570 MHz

2620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_48-47

48

Uu

3550 MHz

3700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_79-47

79

Uu

4400 MHz

5000 MHz

TDD

47

PC5

5855 MHz

5925 MHz

HD

V2X频谱分配

欧洲已分配一个在5.9 GHz频段内带宽为70 MHz的专用频谱,用于进行车辆通信4。目前正着手在全球范围内分配部署。此外,正在进行协调工作,以便能在此频段内使用ITS-G5和C-V2X。在C-V2X环境下,该服务可能已经通过组合使用PC5和Uu接口来使用多个蜂窝频段。蜂窝标准正在研究V2X双频段并发操作。根据3GPP规范5,6,我们创建了表1,汇总列出V2X服务并发操作使用的频段组合示例,其中分别使用4G LTE和5G新无线电(5G NR)接口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高亮显示的行仅适用于5G NR。

双频段和双RAT V2X系统

在可使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T)且能够在多个频段内通信时,汽车OEM必须决定采用哪种。在美国,FCC倾向于(在撰写本文时)使用基于DSRC的无线接入7,8,亚太地区则倾向于开发和部署C-V2X9。欧洲对无线接入技术保持中立10。在这方面,目前已发布了多项研究结果,阐述了ITS-G5/DSRC相对于C-V2X的优势。类似研究也认为C-V2X比ITS-G5更有优势。因此,汽车和电信行业的合作伙伴正在努力开发一种解决方案,使V2X服务能够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在许可频谱和免许可频谱中提供的优势11

图4是对图2的修改版,我们在无线接入层和分组接入层之间加了一个新的子层,以详细展示接入层。我们称之为无线接入管理(WAM)。这个子层用于确保从网络向无线电层级提供优化的V2X服务。它可以基于用例(延迟要求、QoS等)、流量(拥堵)和链接(无线电质量)条件通过协调多样性或协作更高吞吐量选择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如果检测到ITS-G5无线接口中存在拥堵,则会使用C-V2X通过PC5发送相同的消息。这将提供多样性差异化增益并确保可靠性。在车辆交换高密度地图数据这个用例中,可以将Uu接口与PC5或ITS-G5组合使用,以满足高吞吐量要求。

IEEE论文12,13利用分析和仿真方法,详细介绍和探讨了类似概念所具有的优势(如图4所示)。如之前使用表1所述,在C-V2X框架内,蜂窝系统标准化机构已在探讨研究通过5.9 GHz频段内的PC5和ITS-G5技术实现4G LTE Uu和5G NR Uu频段的并发操作。因此,根据前面介绍的频段并发操作和概念,我们可以说标准化机构和相关的工业研究社区已为双频段,甚至是双RAT V2X系统奠定了基础。现在,汽车行业应寻找最佳硬件装置,以利用双频段和双RAT V2X概念的优势。

ADI技术文章图4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4.ITS接入层实现多种无线电技术之间的协作与协调

推出适用于未来的V2X系统的单RF IC (ADRV9026)

当今的无线设备已经配备多种无线技术标准,每种标准都要求使用各自独特的模块或硬件。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模块提供从RF层到应用层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架构中实施这种双频段V2X系统和提供协作和合作机制并不容易,因为这类模块的制造商或供应商并不提供自由访问中间层的权限,而在多种标准之间实现协作或合作需要这种权限。通过可用的无线模块实现这些配置需要使用外部标准化接口。

因此,我们需要支持实现这类系统的设计。使用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设计让我们能够完全自由地在任何阶段访问和处理数字数据。ADI RadioVerse产品系列包含许多可将RF转化为比特,将比特转化为位的宽带无线电收发器。这种信号与RF频段和基带之间的转换是基于零中频(ZIF)架构。从根本上说,与基于直接RF采样的转换相比,它要求的功率更低,因为所有电路都在更窄的带宽上工作。此外,由于ZIF放宽了对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滤波要求,所以使得RF前端更简单、成本更低。

ADRV9026是对RadioVerse产品系列中双频段SDR产品的扩展。这是一款单芯片全集成式RF IC。它有4个发射和4个接收通道,可以独立编程和控制,用于发射和接收75 MHz和6 GHz之间的任何载波频率。接收带宽可高达200 MHz,而发射器合成带宽可高达450 MHz。此外还提供片内观测路径(每条通道的带宽高达450 MHz),以支持高功率传输场景中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校正。图5显示整个收发器的功能框图。

ADI技术文章图5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5.ADI提供的4通道发射器和4通道接收器ADRV9026 RF IC的功能框图。14

ADI技术文章图6 -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实现5G和DSRC V2X.jpg

6.ADRV9026可以同时在多个频段中发送和接收

ADRV9026使用先进的本地振荡器架构可以同时在多个6 GHz以下的频段发送和接收。图6显示了使用单个RF IC ADRV9026在不同频段或采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同时发送和接收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我们仅选择三组频段组合。重点突出ADRV9026能在75 MHz6 GHz之间的任何频段内运行。因为ADRV9026中有4个独立的RF通道,所以我们甚至能用各自独立的频段或技术来实现2 × 2 MIMO功能。在使用ADRV9026时,我们能获得多种优势。

  • 可以灵活选择C-V2X中的任何频段,且无需额外的认证成本。

  • 组合使用多个RAT要求更高的同步性能。使用ADRV9026能够更容易地实现这种同步,因为两个频段都由单个RF IC控制。在“双频段和双RAT V2X系统”一节中,我们讨论了双频段V2X系统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单个RF IC来达成此目的。未来,我们会提供有关这类双频段V2X设备的架构和设计的更多细节。

  • 通过使用ADRV9026,可在非常靠近天线的位置执行RF-比特转换。这可以避免同轴电缆中的RF信号损耗,在5.9 GHz V2X频段中这种损耗相当高。

  • 至于RF性能方面,ADRV9026可以满足无线基站要求。现有的无线模块基于针对终端用户设备开发的ASIC。所以,ADRV9026提供更高的RF性能,因此具有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QoS。所有这些指标可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无线吞吐量,从而带来更出色的驾乘体验,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 高数据速率和低延迟使驾驶员或自动驾驶系统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为安全相关用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例如,在免许可/专用无线电资源将要达到拥堵限制的大流量场景中,与独立式或单接入系统相比,协作/协调系统(如“双频段和双RAT V2X系统”中所述)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安全标准。

所以,需要使用具有认知智能和支持单个RF IC的协作/协调配置来满足V2X用例的要求。ADI公司提供以单个设备(例如ADRV9026)实现此目标的技术。

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V2X通信当前的发展情况,这是推动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领域,可以将两种无线技术配合使用以满足V2X服务的关键要求。这两种技术分别是C-V2X和DSRC/ITS-G5,可在许可和免许可频段内运行。实现协调/协作V2X系统有不同的选项可以选择。ADI公司提供支持双频段和双频段无线标准的技术,具有更高的RF性能、更低的延迟、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高的可靠性。我们已讨论了如何使用此RF IC来设计V2X通信设备,它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无线电频段同时针对两种V2X技术提供无线接入。

参考资料

1 ETSI TS 102 894-1 V1.1.1 (2013-08) 智能交通系统(ITS);用户和应用要求;第一部分:设备层结构、功能要求和规格。ETSI,2013年8月。

2 Khadige AbboudHassan Aboubakr OmarWeihua Zhuang适用于V2X通信的DSRC和蜂窝网络技术互通:一项调查。”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第65卷,第12期,2016年12月。

3 3GPP TS 36.300 V15.7.0 (2019-09):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不断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E-UTRA)和不断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络(E-UTRAN);概述;第2阶段(15版)。

4 ETSI EN 302 571 V2.1.1 (2017-02)智能交通系统(ITS)

5 855 MHz5 925 MHz频段内工作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涵盖2014/53/EU指令3.2条基本要求的调谐标准。ETSI,2017年2月。

5 3GPP TR 36.786 V14.0.0 (2017-03)基于LTE的车对万物(V2X)服务;用户设备(UE)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6 3GPP TR 38.886 V0.5.0 (2020-02)基于NRV2X服务;用户设备(UE)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7 情况说明使用5.850-5.925 GHz频段 规则建议通知ET案卷编号19-138。联邦通信委员会。2019年11月。

8 专用短距离通信(DSRC)服务 规则47 C.F.R9095部分。联邦通信委员会。2019年4月。

9 亚太地区的ITS频谱使用。5G汽车协会。

10 意见书 欧洲在互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取决于技术中立、以创新为导向的政策。5G汽车协会。2018年11月。

11 面向未来互联移动的5G解决方案。5G NetMobil

12 Richard JacobNorman FranchiGerhard Fettweis混合V2X通信:多RAT助力实现互联自动驾驶”2018IEEE29届个人、室内和移动无线电通信国际年会(PIMRC)20189月。

13 Richard JacobWaqar AnwarGerhard FettweisJoshwa Pohlmann利用车辆专用网络中的多RAT多样性提高协同自动驾驶应用的可靠性。”2019年IEEE第90届汽车技术大会(VTC2019-秋),2019年9月。

14 ADRV9026数据手册。ADI公司,2021年1月

作者简介

Danish Aziz是ADI公司的现场应用工程师和RF产品和系统学科问题专家。身为技术销售团队的一员,他积极参与推动EMEA地区的增长并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主要专注于汽车、工业、国防和蜂窝领域的无线连接应用。他是ADI公司在5G汽车协会(5GAA)的代表。在2017年加入ADI公司之前,他曾担任德国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工程师;为3G、4G和5G系统标准化做出了贡献;曾代表贝尔实验室参加了几个由欧洲和德国资助的旗舰研究项目。他编写或参与编写了超过25篇关于无线通信的技术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在国际同行可查看的IEEE平台上;拥有20多项有效的和已发表的国际专利。Danish拥有斯图加特大学的电气工程博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巴基斯坦卡拉奇的N.E.D.大学的电气工程学士学位。联系方式:danish.aziz@analog.com

Chris Böhm拥有德国雷根斯堡高等专业学院的电信学位以及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的硕士学位。他于1995年加入ADI,曾担任各种ASIC产品的数字设计工程师,包括视频解码器、用于数据传输的光传输参考设计,以及针对即将推出的5G标准的RF系统(最近)。他目前主要负责6 GHz以下无线电传输的数字信号处理和算法开发。联系方式:chris.bohm@analog.com

Fionn Hurley是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ADI公司汽车座舱电子业务部的营销经理。他于2007年加入ADI公司。之前担任RF设计工程师。他毕业于爱尔兰科克大学(UCC),获得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士学位。联系方式:fionn.hurley@analog.com

围观 9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7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