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来源:内容来自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月6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精神,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家、省相关产业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主要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相关原材料、生产设备和零部件等。深圳是我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品的集散中心、应用中心和设计中心之一,近年来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00亿元,拥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重大创新平台,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

(二)存在问题。一是集成电路制造业规模有待提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工业软件、生产设备和关键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三是重大功能型平台布局有待强化,产业共性问题需要加快解决;四是专业规划的集成电路产业园区还不够。

(三)优势与机遇。一是深圳拥有丰富的上下游资源优势,上游设计能力突出,下游应用场景广泛;二是深圳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高、选人用人机制灵活,便于汇聚高端人才,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三是国家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支持力度,为深圳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大幅增长,制造、封测等关键环节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业链联动协同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重点产品和技术上形成突出的比较优势,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骨干企业和创新平台,打造若干专业集成电路产业园区,支撑和引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到2025年,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形成3家以上营收超过100亿元和一批营收超过10亿元的设计企业,引进和培育3家营收超20亿元的制造企业,集成电路产业能级明显提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二)技术创新优势明显。设计水平整体进入领军阵营,制造能力具备领先竞争力,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能力对关键应用领域形成有力支撑。到2025年,设计行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10%,发明专利密集度和质量明显提高,国产EDA软件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实现一批关键技术转化和批量应用,形成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建成5个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建成较大规模生产线,设备、材料、先进封测等上下游环节配套完善,形成从衬底、外延到芯片制造到器件应用完整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条。到2025年,产业链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本地产业链配套和协作能力显著增强。

(四)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到2025年,规划建设4个以上专业集成电路产业园,形成“重点突出、错位协同”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推进关键领域研发计划,围绕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及零部件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支持EDA全流程设计工具系统开发,实现核心芯片产品突破,提升高端芯片市场占比,探索新型架构芯片研发。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承担重大项目、重大技术攻关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着力构建安全稳定产业链条。落实强链稳链补链,支持产业链设计、制造、封测各环节突破短板、优化提质,显著增强产业链竞争力。鼓励技术先进的IDM企业和晶圆代工企业新建或扩建研发和生产基地,重点布局12英寸硅基和6英寸及以上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大力引进先进封装测试生产线和技术研发中心,紧贴市场需求加快封装测试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聚力增强产业协作优势。强化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做大产业服务平台,建成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完善投融资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国有资本产业引领带动作用,设立市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全市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重大项目的引进,培育一批优质新锐企业上市,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高质量人才保障体系。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举,引进一批高水平专业人才,政产学研联动培养各层次专业人才,规划建设半导体领域专业院所和培训机构,强化人才队伍支撑,打造集成电路人才集聚高地。(市人才工作局、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打造高水平特色产业园区。加大产业土地整备力度,提高土地出让审批效率,提供专业化产业空间,基于我市各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础与优势,结合产业趋势与各区战略定位,在重点片区着力打造一批要素集聚、配套完善、创新活跃的集成电路特色产业园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重点工程

(一)EDA工具软件培育工程。集聚一批EDA工具开发企业和专业团队,加强EDA工具软件核心技术攻关,推动EDA工具软件实现全流程国产化。支持开展先进工艺制程、新一代智能、超低功耗等EDA技术的研发。加大国产EDA工具推广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购买或租用国产EDA工具软件,推动国产EDA工具进入高校课程教学。(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教育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材料装备配套工程。开展聚酰亚胺、环氧树脂等先进封装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光掩模、电子气体等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大力引进技术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企业,推进检测设备、清洗设备等高端设备部件和系统集成开展持续研发和技术攻关,支持探索行业前沿技术。对进入知名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供应链,进行量产应用的国产半导体材料、设备及零部件给予支持。(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高端芯片突破工程。重点突破CPU、GPU、DSP、FPGA等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布局人工智能芯片、边缘计算芯片等专用芯片的开发。以5G通信产业为牵引,全面突破射频前端芯片、基带芯片、光电子芯片等核心芯片。聚焦智能“终端”等泛物联网应用,推动超低功耗专用芯片、NB-IoT芯片的快速产业化。围绕智能汽车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激光雷达等上游芯片供应链。加强对设计企业流片支持。(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先进制造补链工程。加强与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合作,规划建设28纳米及以上工艺制程晶圆代工厂,规划建设BCD、半导体激光器等高端特色工艺生产线。支持建设高端片式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电子元器件生产线。支持代表新发展方向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制造重大项目落户,引导国有产业集团、社会资本对项目进行股权投资。鼓励既有集成电路生产线改造升级。(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国资委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先进封测提升工程。紧贴市场需求加快封装测试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形成与设计、制造相匹配的封测能力。加快大功率MOSFET器件和高密度存储器件封装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晶圆级、系统级等先进封装核心技术,以及脉冲序列测试、IC集成探针卡等先进晶圆级测试技术。支持独立测试分析服务企业或机构做大做强,与大型封装测试企业形成互补。(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化合物半导体赶超工程。提升氮化镓和碳化硅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发生产水平,加速器件制造技术开发、转化和首批次应用。面向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市场,大力引进技术领先的化合物半导体企业。引导企业参与关键环节技术标准制定,抢占产业制高点,提升产品市场主导权和话语权。加速产品验证应用,鼓励企业推广试用化合物半导体产品,提升系统和整机产品的竞争力。(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产业平台强基工程。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IC设计平台、检测认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平台提供EDA工具租赁、试用验证、集成电路设计培训、公共软硬件环境、仿真和测试、多项目晶圆加工、先进封测、创新应用推广等服务。聚焦集成电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人才引育聚力工程。构建市场主导的人才认定体系和分级分类的人才专项扶持计划。靶向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大力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政产学研联动合力打造覆盖高、中、低各层级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梯队。加强现有高校的教育研发环境建设,扩大半导体专业招生规模,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人才工作局、人力资源保障局、教育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产业园区固基工程。加强集成电路产业用地供给,贯彻落实我市产业用地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方式、出让年期、价格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示范集成电路产业园,为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落地提供空间基础,为集聚高端人才和企业创造良好条件。统筹建设若干专业产业园区,形成重点突出、错位协同的产业格局。(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空间布局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重点项目和关键领域,形成“东部硅基、西部化合物、中部设计”全市一盘棋的空间布局。以南山、福田、宝安、龙华、龙岗、坪山6个区为重点发展对象,其中龙岗兼具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功能,南山、福田为研发设计,宝安、龙华、坪山为生产制造。南山和福田区定位为设计企业集聚区,重点突破高端芯片设计,巩固深圳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优势。宝安和龙华区定位为化合物半导体集聚区,打造从材料到芯片制造到器件应用完整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条。龙岗和坪山区定位为硅基半导体集聚区,重点推进一系列硅基集成电路重大项目落地,布局从前端研发到芯片制造的产业链条。(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机制保障。强化统筹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重大项目投资决策机制和快速落地联动响应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发挥行业专家和智库机构专业作用,对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和政策措施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咨询意见。(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向集成电路产业倾斜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集成电路产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市财政局、科技创新委、深圳市税务局、深圳海关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落实环保配套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创新委等部门及各区,在依法依规前提下,加快办理集成电路项目环评手续。督促集成电路项目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支持集成电路制造类企业形成区域产业集聚,推动污染集中治理,在集聚区高标准、严要求配套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收集、贮存等园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构建金融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研究设立市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支持各级信用担保机构为集成电路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在深圳设立总部基地,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开展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充分利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及相关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观 5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2nm、GAA、3D封装、chiplet、异构....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艺的进步,单颗IC的晶体管数量已经从百亿向千亿甚至万亿数量发展,功能复杂需求也让单颗IC也集成了越来越多的IP,此外 ,工艺的进步也带来了制造商良率的问题,这都给IC设计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应付工艺、复杂度提升带来的设计难度挑战,另外还要应付time-to-market带来的效率压力。

1.png

而熟悉IC设计的人都知道,过去十年中,IC设计中仿真验证成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设计成本。数据表明,包括工程师、软件、硬件在内的验证资源占到整个前端设计的70%,而设计本身只占30%,所以仿真验证在整个集成电路行业当中的占比会越来越高,而且随着工艺的升级,所占比还在提升(如上图所示),所以要确保芯片高效开发,就要提升仿真验证的效率。

2.png

5月31日,在电子创新网旗下芯英雄联盟直播频道举办的《EDA仿真最新趋势和效率提升》线上直播活动中,华为数据存储半导体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施钻专和概伦电子研发副总裁方君分享了提升EDA仿真效率一些做法。

1、华为存储四大举措提升EDA仿真效率

施钻专指出,目前,EDA仿真平台面临几个困境,一个是面对混合型业务,存储更容易成为瓶颈。这是因为EDA仿真主要分前端业务和后端业务。前端业务主要以RTL编码仿真为主,数据特点基本都是KB级别的小文件,并且主要是8KB左右的文件为主,超过60%以上都是元数据读写,这类场景针对存储的要求就是更高的OPS性能诉求。后端业务,主要以综合优化仿真、编译网表及网表测试为主,主要是GB级别的大文件写场景,这类场景对存储性能要求带宽更高。

3.png

4.png

EDA仿真平台面临的另个困境是解决方案不匹配或者不会用,表现在:

1、服务器本地盘方案资源利用率低投资浪费, 表现为项目组间资源无法调度无法共享;Temp文件增长迅速服务器容量受限容易爆盘;无专业存储企业特性,易用性差;数据安全无法保障等。

2、共享存储方案选型不对、导致仿真性能差影响研发进度。主要表现为分布式文件系统分片机制只适合大文件大带宽场景、 万亿海量KB级小文件性能不足,存储时延高,仿真卡顿、Lustre等文件系统需MDS等额外元数据节点服务器,增加故障点、高负载下删除时,EDA软件卡顿等。

3、专业存储不会规划使用,具体表现为不懂如何确保仿真业务不中断、关键仿真任务高效执行、不懂如何确保高价值数据安全性?不懂如何实现业务安全隔离、不懂如何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样会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投资浪费等。

5.png

针对这样的痛点,华为存储是如何提升EDA仿真效率的呢?施钻专表示华为存储联合IC设计企业在EDA设计仿真过程中的业务诉求,通过系列化的优化,打造半导体设计EDA存储解决方案,大幅缩短EDA仿真周期。

概括起来,有四大举措:

6.png

1、从存储层面针对EDA场景8项优化提升仿真性能30%+

施钻专表示针对海量小文件场景,可以通过小IO聚合满条带ROW连续写来优化IO性能,同时也提升了SSD寿命。

针对大量的元数据操作,通过多项核心算法,比如元数据的压紧算法,元数据的预取与淘汰算法等,提升元数据操作性能。

元数据和数据独立分区,有利于提升垃圾回收效率,消除性能瓶颈。

在硬件方面,华为存储专门用了DTOE的智能网卡,把协议从CPU卸载到网卡上,节约网卡缓存到缓存的拷贝时间。

CPU需要处理读写IO、GC、快照等其他特性,把读写IO优先级排最高,这样可以保障读写IO的时延最低。

华为存储采用全局共享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基于目录均衡打散,消除控制器的瓶颈,支持自动迁移热点目录到空闲控制器上,实现自动负载均衡。

华为存储使用多核鲲鹏920 CPU,通过CPU智能分区,绑核处理,避免跨CPU核跨控开销,提升CPU的处理效率、降低时延。

EDA场景会有大量删除Temp文件的操作,华为存储专门针对删除操作做了CPU绑核处理,专核专用,确保高负载情况下Delete操作不卡顿。

2、全闪存介质升级,能效优化降低整体TCO

7.png

施钻专表示存储介质主要分HDD机械硬盘以及SSD全闪存硬盘。以前大多数IC设计企业,会选择采用1.2TB左右的HDD机械硬盘,通过好几个硬盘柜来堆存储性能,但是这样会导致机房空间、功耗大幅增高。目前越来越多的IC设计企业,尤其是一些先进制程的比如7nm、5nm芯片设计企业,为了性能需求会选择SSD全闪存存储。

从投入产出比看,SSD应用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运维成本,相比于传统存储需要配置几十个磁盘机柜、上万块HDD磁盘,SSD只需要几个机柜即可;SSD不仅在空间需求上优势明显,在能耗、运维成本上也非常突出:相对于HDD,在相同的容量下,SSD的电力能耗降低70%,空间占用节省50%。在存储系统中每更换1块SSD,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相当于种了150棵树,以及3360个普通家庭熄灯一小时。

3、存储层丰富的企业软件特性,帮助IC设计企业更好的管理数据提升效率

8.png

华为存储提供了很多丰富的软件特性,帮助IC设计企业更好的管理数据,提升工作效率。如多租户特性可以用来确保数据安全隔离。

施钻专表示EDA仿真临时文件较多,如果不做及时删除,空间就会被快速消耗掉,影响到其他用户,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配额的方式来解决,确保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有些关键仿真为了不被其他任务挤占掉存储性能资源,会特别设置一个关键VIP任务的最低性能要求,来确保仿真任务高效完成。

海量小文件一直都是EDA仿真场景的最大难题,华为存储不是通过备份软件对应用层扫描的方式来备份,而是通过底层的快照技术和异步复制技术,来做到Disk to Disk的快速备份,可以有效提升几倍甚至十倍的性能提升。

4、存储层四级可靠为EDA仿真平台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9.png

永远在线的方案:通过业界唯一的NAS Active-Active双活解决方案,确保单套存储故障时不会影响生产。

永远在线的系统:通过RAID TP可以容忍3块硬盘同时失效,另外全闪存储重构1TB时间只需要15分钟,解决块硬盘不影响生产的问题。

永远在线的架构:通过Smart Matrix全互联架构和独有的SMB Failover功能,可以容忍单套存储系统内单个引擎故障或者7个控制器故障,业务不中断。

永远在线的SSD:通过全局磨损与反磨损,来提升SSD的使用寿命,降低IT运维人员压力。

施钻专特别指出华为存储在海思EDA仿真平台使用表明使用之后其前端业务OPS领先48% ,后端业务带宽领先49%!

10.png

2、概伦电子如何提升EDA仿真效率?

11.png

方君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提升EDA仿真效率,分别是文件存储、EDA算法和算力资源。

文件存储体现在读写速度的不断提升以便处理超大文件、高性能文件IO以支持大量文件同时操作以及文件存储空间的扩展以满足数据量的不断增加。

EDA算法层面体现在EDA 仿真和验证工具的不断演进、更有效的数学算法,比如矩阵求解、更智能的电路结构检测和分区技术、更好硬件结合,高效的CPU指令集、存储管理等;

算力资源体现在多核服务器的支持、计算机集群的支持和速度优化、有效的任务分发和管理机制等。

12.png

13.png

他指出概伦电子提供的是融合上述三个要素的一站式仿真解决方案,从仿真工具到标准单元库再到电路设计都有覆盖。

如NanoSpice就是概伦电子推出的新一代大容量、高精度、高性能并行SPICE电路仿真器,覆盖模块级模拟电路到全芯片存储器电路,特别对高精度模拟电路和大规模后仿电路的电路仿真进行优化,同时满足高精度、大容量和高性能的高端电路仿真需求。

NanoSpice Pro是一款概伦电子自主研发的FastSPICE电路仿真器,可满足存储器单元设计、存储阵列和编译器验证、存储器特征化及全芯片验证等所有需求,相比其它同类仿真器性能有较明显提高。

14.png

而概伦电子的NanoYield良率导向设计平台则可以用于电路良率分析和设计优化。

15.png

方君表示概伦电子的NanoCell 是一款快速精确且易用的标准单元库特征化 EDA 工 具,它通过内置的 NanoSpice仿真器,采用先进的分布式并行架构技术和单元电路分析提取算法,精确且高效的对单元电路进行时序、功耗及噪声等特征进行仿真与提取,提供友好易使用的接口,帮助用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它支持ARM/X86 环境。

16.png

此外他还强调,概伦电子建设有基于ARM架构的计算服务中心,服务器超过800台,CPU超过10万核,内存达800TB;服务器本地存储为10PB、 集中高速存储:270TB,网络方面支持25G网络互连 ,最大100G带宽 、支持全链路负载均负载。

他强调概伦电子会围绕三大要素持续和改进以提升EDA仿真效率。

17.png

半导体工艺会不断演进,未来EDA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深入 ,EDA仿真效率将不断提升,助力IC设计师设计出更复杂更高性能的IC产品。

未来,电子创新网芯英雄联盟未来还将就EDA仿真数据的可靠性存储、最佳实践、新兴技术应用等举办系列直播活动,敬请关注。欢迎关注芯英雄联盟微信号获取直播信息。

18.jpg

如您想回看《EDA仿真最新趋势和效率提升》直播,可以通过识别二维码观看

19.png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3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新升级的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3.0 包括一整套机器学习工具、新的关键开源模块、即用型应用程序、代码示例,并提供商业许可,支持免费的评估、开发和产品发布。

6 6 ——全球领先的神经拟态视觉系统发明者普诺飞思(Prophesee)宣布,即日起免费提供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软件套件的最新版本,包含其所有模块,为视觉系统设计人员探索基于事件视觉技术的性能及能效、部署差异化的机器视觉应用提供加速路径。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套件提供目前业界最全面的软件工具及代码示例,至今已获五项国际奖项认可。该软件套件的免费,将进一步加速基于事件视觉系统的设计研发、商业落地及交付使用。

借助该领先的软件工具包,现在,工程师可以轻松地在 PC 上开发计算机视觉应用,为工业自动化、物联网、安防监控、移动设备、医疗、汽车等市场应用提供更具效率的基于事件的解决方案。

image001.png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3.0 的模块可通过 C++ Python API 免费获取,包括一个全面的机器学习工具包。该软件套件还通过 Studio 工具提供无代码选项,未拥有事件相机的用户可以免费体验预先录制的数据集。拥有事件相机的用户也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自行传输或录制事件。

该软件套件总共包含 95 个算法、67 个代码示例和 11 个即用型应用程序。包括高速计数、振动监测、飞溅监测、物体跟踪、光流、超慢动作、机器学习等算法支持即插即用。此外,该软件套件还为用户提供 C++ Python API,以及按执行级别组织的大量文档和丰富示例,以逐步引入基于事件的机器视觉概念。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推出以来,我们看到了市场对基于事件的视觉技术有很大的兴趣,我们的生态社区也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现在 4,500 多名发明家正在使用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开发基于事件的解决方案,普诺飞思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Luca Verre 先生表示。随着基于事件的视觉技术敲开了越来越多细分市场的大门,我们决定进一步加速市场部署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套件。通过提供这些开发辅助工具,我们希望可以推动基于事件的视觉技术有更广阔的应用可能,并鼓励产业链上的每个人贡献自己独特的价值。

image003.jpg

新功能赋能高效定制解决方案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套件的最新版本将有助于缩短生产时间,支持系统开发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传输事件,甚至可以使用提供开源许可的相机插件作为基础,从头开始搭建事件相机。

该软件套件还支持开发人员将开发成果传输到 Windows Ubuntu 操作系统上。通过提供对关键传感器插件的源代码访问,Metavision Intelligence 3.0 还将有机会释放基于事件传感器的全部潜力,例如抑制频闪、调整偏差等。

此外,Metavision Studio 还进一步改善了注册指引、用户界面(UI)、感兴趣区域(ROI)及偏差设置流程,以优化用户体验。

全新机器学习核心模块,衔接基于帧和基于事件的视觉系统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套件提供的机器学习核心模块包含一个开源转换器(支持将事件转换成视频),以及一个模拟器(根据视频模拟生成事件)。该转换器利用预训练的神经网络来构建基于事件的灰度图像。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现有的资源来处理基于事件的数据,并在其上构建算法。

此外,通过支持将常规基于帧的数据集转换为基于事件的数据集,该软件成功打破了基于事件领域中数据稀缺的障碍。

开发人员现可免费下载 Metavision Intelligence 套件开始探索并构建基于事件传感技术的产品。

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prophesee.ai/metavision-intelligence

关于普诺飞思

普诺飞思(Prophesee)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神经拟态视觉系统的发明者。

普诺飞思为机器视觉开发了突破性的基于事件的视觉(Event-Based Vision)解决方案。这种新的视觉方法可显著降低功耗、延迟、及数据处理的要求,能够获得传统基于帧的传感器不能获取的内容。普诺飞思获得专利的 Metavision® 传感器和 AI 算法,模仿人眼和大脑的工作方式,能够显着提高机器视觉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移动设备和 AR/VR 等领域的效率。

普诺飞思总部位于巴黎,并在格勒诺布尔、上海、东京和硅谷设有办事处。公司有 100 多名有远见的工程师,拥有 50 多项国际专利,并得到领先国际投资者的支持,包括 360 Capital Partners、欧洲投资银行、iBionext、韦豪创芯、英特尔资本、雷诺集团、Robert Bosch Venture Capital、创新工场、Supernova Invest、小米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prophesee.ai.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6月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指导,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和龙芯中科联合主办的“2022年LoongArch生态发展暨通明湖创新应用论坛”在线上召开。会上,龙芯重磅发布了龙芯3C5000服务器处理器,并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发布新一代国产服务器基础软硬件平台。

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致辞中表示,现阶段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芯片安全做起,筑牢算力底座。龙芯构建第三套信息技术生态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是完全正确的发展观,在世界科技发展上来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表示,国产CPU是自研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龙芯推出的3A5000桌面服务器处理系统和3C5000服务器处理系统性能已经国内领先。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付京波表示,龙芯中科在技术研发攻关、开源社区建设、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期待社会各界携起手来,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加有力支撑国家网络安全和网信事业。

兼容并包,打造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生态

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倒逼国内行业和企业使用自主研发的CPU和操作系统。自主化应用带动我国自主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构建自主信息技术体系需要自主指令系统。

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讲道,随着龙芯CPU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龙芯基础版操作系统的不断完善,2022年起龙芯技术平台的主要矛盾转向应用生态。龙芯基础软件工作重点从操作系统与硬件结合部转向操作系统与应用结合部。自主指令系统加自主编程框架是自主软件生态的底座。基于LoongArch的软件生态发展明确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提供基础版开源操作系统,二是通过高效二进制翻译系统消除指令系统壁垒,实现广泛兼容;三是形成自主编程语言和编程框架。

2.jpg

龙芯中科董事长 胡伟武

3.jpg

龙芯中科副总裁 高翔

龙芯基础软件生态将为保障我国自主信息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龙芯中科副总裁高翔讲道,龙芯中科是全世界范围内极少数建设形成完整基础软件生态体系的CPU公司,LoongArch架构正在成为与X86/ARM并列的国际顶层开源生态系统,龙芯基础软件生态将为保障我国自主信息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jpg

(从上至下依次)龙芯中科资深工程师曾露、龙芯中科操作系统研发总监王洪虎、龙芯中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王伟方

为了解决不同Linux版本的应用兼容问题,龙芯中科推出了应用兼容框架。龙芯中科操作系统研发总监王洪虎进一步解释道,龙芯兼容框架实现Linux平台一次开发、各处使用的兼容性,源码、现有二进制程序均可支持,音频、视频、外设、打印、输入法等完全支持,保持Host应用100%性能,存储开销小。

为更好地实现提升兼容性,龙芯还推出了X86软件兼容“三件套”,即龙芯办公外设利旧通用解决方案、兼容IE的龙芯浏览器和dotnet生态建设。龙芯中科资深工程师曾露说,这是龙芯瞄准国产信息化建设的“堵点”的重要发力点,龙芯研发团队将贯彻“3+10+X”的X86平台应用兼容适配策略,稳扎稳打,快速迭代,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共同推进龙芯生态的发展。其中“3”指的是“三件套”,“10”指的是X86平台最常见的10个重点应用,“X”指的是实现广泛的X86兼容。

重磅发布龙芯3C5000,携手共建新一代基础软硬件平台

在此次论坛上,龙芯重磅发布了面向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的龙芯3C5000服务器处理器,并联合生态伙伴共同共发布构建新一代国产服务器基础软硬件平台。

5.jpg

龙芯中科副总裁 张戈

龙芯3C5000系列是龙芯中科面向服务器领域倾力打造的高性能通用处理器,龙芯中科副总裁张戈讲道,龙芯3C5000处理器采用完全自主的LoongArch指令架构,具备超强算力,16核心单芯片unixbench分值9500以上,双精度计算能力达560GFlops,16核处理器峰值性能与典型ARM 64核处理器的峰值性能相当,并支持最高16路互连,搭配龙芯新一代7A2000桥片,PCIe吞吐带宽比上一代提升400%以上。可满足通用计算、大型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计算需求。该处理器通过芯片级安全机制可为等保2.0、可信计算、国密算法替代、网络安全漏洞防护等提供CPU级内生支持。

6.jpg

龙芯3C5000处理器

7.png

龙芯3C5000处理器版图(“CPC100”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共建自主研发产业生态,龙芯携手产业伙伴举办了构建新一代服务器基础软硬件平台发布仪式。龙芯中科携手天翼云、腾讯、浪潮云、龙蜥社区、欧拉社区、统信、麒麟、同方、国光、海尔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新一代服务器及基础软硬件平台,从指令集、芯片,到服务器,到软件系统,到服务器机群方面,自主创新,砥砺前行,打造自主安全算力底座,构筑关键基础设施体系。

8.jpg

从里到外国产服务器的意义和必要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龙芯欲集中小企业之力,释放自主可控生态大能量。在发布会上,龙芯中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王伟方呼吁道,龙芯将开放支撑体系,共建生态伙伴关系,共赢产业生态。龙芯正在以中小企业为中心打造全过程的生态伙伴成长体系,在资金、技术、产业、能力培养、加速赋能方面,支持生态伙伴发展。

9.jpg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 严明

龙芯一贯坚持走自研架构、自主开源指令集和自主材料的路线,这十分符合构建安全可控信息技术体系的目标。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严明讲道,龙芯CPU基于自主LoongArch指令集,掌握了生态的主导权,解决了在底层技术上受制于人的风险,丰硕的成果和良好的兼容性使龙芯从“可用”迈向了“好用”,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携手共进,释放生态倍增效应

众所周知,CPU生态是典型的“链主”生态,中国电科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国超讲道,国产自研CPU的推出既是对产业的贡献,也是增进产业生态叠加、倍增效应。龙芯中科始终采用开放合作的合作模式,从芯片IP、OS内核、主板技术等基础核心技术上提供广泛支持。合作厂商的产品在龙芯平台上适配,形成面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

10.jpg

密码技术成为保障网络安全最有效、最基础、最重要的支撑手段,网络安全技术与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陈子雄讲道,国产云密码服务能够提供可按需分配、弹性伸缩、灵活拓展、运营收费的密码应用新模式。

金融行业的自主研发之路势在必行。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主任常冬冬讲道,“建行云”具备支撑“金融级核心业务”的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能力。

联通数科创新项目大量采用龙芯技术路线。联通数科集成交付部总经理张建桁讲道,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流程运营管理平台V1.0产品在龙芯平台完成适配,并完成互认证。

当今世界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加速,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正在增加,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被置于各国国家战略的优先位置,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龙芯中科此次推出的3C5000芯片并打造的新一代服务器基础软硬件平台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打下坚实的自主核心软硬件基础。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无线充电市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加上了无线充电功能将其优势化为己用。为帮助设计师攻克现代无线充电提出的挑战并满足关键应用要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发布了WLC1115发射端控制器IC,这是全新WLC系列控制器的首款产品,采用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此外,英飞凌还提供基于WLC1115经过Qi v1.3.2认证MP A11无线充电发射器参考设计解决方案,可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扩展坞、显示器支架以及工业配件或医疗器械配件等多种领域。

image002.jpg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IC WLC1115

英飞凌科技有线连接解决方案产品线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Ajay Srikrishna表示,“很多消费类和工业类应用都要求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符合最新Qi标准协议,对于这些应用,WLC1115发射端控制器及配套的无线充电参考设计堪称理想之选。随着感应式无线充电标准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可编程解决方案将提供更高的灵活性,以支持更高功率,并允许OEM制造商在实现差异化功能的同时符合Qi标准协议。”

image004.jpg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er IC WLC1115 board

英飞凌WLC1115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符合Qi标准协议且完全可配置的15 W发射端控制器IC,其适用于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它集成了USB-PD/PPS受电端芯片、DC/DC控制器、DC/DC栅极驱动器、全桥逆变器、感应外围设备和可配置闪存。WLC1115支持从4.5 V24 V的较大输入电压范围,以及基于多路径电压和电流的ASK解调。除此之外,该控制器不仅搭载了集成式可编程高压侧电流感应放大器,并且实现了基于Q因子、谐振频率和功率损耗的异物检测(FOD)。它还具备全面的可编程保护功能,包括UVLOOVPOCPOTP

基于WLC1115且符合Extended Power ProfileEPP的发射器解决方案采用了OPTIGATrust Charge符合Qi v1.3.2标准中规定的认证要求。搭配英飞凌非常全面的USB-C充电器产品系列和广泛的MOSFET产品组合WLC1115解决方案可提供完备的产品组合套件有助于满足严格的监管及合规要求。此外,它还配套软件工具以用于支持Qi v1.3.2标准和私有充电协议。

供货情况

英飞凌WLC1115发射端控制器IC现已开放订购。如需了解关于芯片组和参考设计的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infineon.com/wirelesscharging-icswww.infineon.com/ref-wlc-tx15w-c1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让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英飞凌的微电子技术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关键。英飞凌在全球拥有约50,280名员工,2021财年(截至9月30日)的收入约为111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IFX)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OTCQX International Premier(股票代码:IFNNY)上市。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年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2600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66 – 专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与Innodisk签订新的分销协议。Innodisk(宜鼎国际)是工业级嵌入式闪存与DRAM存储产品和技术的知名供应商,专注于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业医疗航空航天等行业。

1.jpg

签订协议后,贸泽将分销丰富多样的Innodisk产品,包括该公司新款的灵活工业I/O扩展卡。该系列包含可靠的以太网供电 (PoE) 卡、CAN卡、LAN卡、DIO卡和串行卡等产品,可为各种工业系统提供稳定的连接和带宽。Innodisk灵活工业扩展卡提供Mini PCIe、PCIe和M.2三种外形规格,是网络和监控等应用的理想选择。

Innodisk SD卡和MicroSD卡是兼容SD 2.0和SD 3.0标准的工业级存储卡,配备了Innodisk的iSMART技术,可以更好地监测设备存储状态。这些高性能存储卡非常适合用于游戏、工业嵌入式存储、信息娱乐和自动化等应用。

与此同时,贸泽还分销Innodisk CFast存储卡。该系列产品是符合CFast 2.0标准的大容量、高速、小尺寸存储卡设备,具有出色的随机数据传输性能,非常适合用于嵌入式系统、工业和企业等领域的多种应用。Innodisk CFast存储卡采用L³架构,并配备SATA III (6GHz) Marvell NAND控制器。

Innodisk 3D TLC固态硬盘是工业和高要求存储应用的理想选择。这些112层固态硬盘的容量更大、性能更高、数据安全性更强,可确保高达3000次P/E循环。其采用内部开发的固件,U.2 SSD最高可支持8TB容量,M.2 (P80) 最高可支持4TB容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贸泽电子分销的Innodisk产品,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manufacturer/innodisk/

作为全球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库存有极其丰富的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并支持随时发货™。贸泽旨在为客户供应全面认证的原厂产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为帮助客户加速设计,贸泽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库,包括技术资源中心、产品数据手册、供应商特定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技术设计信息、设计工具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

工程师还可以一键订阅免费的贸泽电子报,及时了解业界新品动态和资讯。在订阅贸泽的电子报时,我们可以根据您不断变化的具体项目需求来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参考信息。贸泽充分尊重用户的权利,让您能自由掌控想要接收的内容。欢迎登陆https://sub.info.mouser.com/subscriber-sc注册,及时掌握新兴技术、行业趋势及更多资讯。

关于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贸泽电子隶属于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旗下,是一家授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专门致力于向设计工程师和采购人员提供各产品线制造商的新产品。作为一家全球分销商,我们的网站mouser.cn能够提供多语言和多货币交易支持,分销超过1200家品牌制造商的680多万种产品。我们通过遍布全球的27个客户支持中心,为客户提供无时差的本地化贴心服务,并支持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我们从占地9.3万平方米的全球配送中心,将产品运送至全球223个国家/地区、超过65万个顾客的手中。更多信息,敬请访问:
https://www.mouser.cn/

关于Innodisk

Innodisk(宜鼎国际)是一家以服务为导向的工业级嵌入式闪存与DRAM存储产品和技术供应商,专注于企事业单位以及工业、医疗与航空航天等行业。我们秉持“极致服务”的企业文化,坚持提供高质量产品、定制化服务,不断开拓创新,为客户与业务伙伴提供出色的工业级存储产品和技术。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Velodyne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能够为道路和十字路口创建3D地图,以提高全球社区安全性。

image001.jpg

Velodyne Lidar宣布其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荣获GeoBuiz峰会奖,以表彰该解决方案在测绘技术领域的卓越创新。

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结合了屡获殊荣的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和Bluecity的AI软件,可以创建道路和十字路口的实时3D地图,提供精准的交通监测和分析,这是摄像头或雷达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所无法实现的。

该全栈式解决方案目前已部署在全球三大洲,并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新泽西州、密苏里州和加拿大也开展试点。

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能够针对车辆,行人和骑行者等弱势道路使用者进行实时的多模式分析,帮助市政当局做出明智决策,积极采取措施保障道路安全。同时有助于社区管理者了解引发撞击未遂、闯红灯和不同类型道路使用者行为的根本原因。

通过改善车流量和减少道路拥堵,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今年早些时候,该解决方案也赢得了由South by Southwest(SXSW,西南偏南)大会颁发的2022年SXSW 创新大奖。

全球领先地理空间行业媒体Geospatial World的编辑Anusuya Datta谈到:“Velodyne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是地图技术领域的杰出应用系统,政府能够通过这个系统掌握以数据为支撑的决策能力,变革性地创建更安全和可持续的交通网络。”

Velodyne Lidar首席营销官Sally Frykman表示:“Velodyne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IIS)能够为世界各地城市实施街道改善、相关政策变化和教育工作提供支持,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秉持着‘科学为安全服务’的品牌愿景,我坚信IIS解决方案将帮助Velodyne加速实现以智能科技赋能动态世界的使命。”

image002.jpg

GeoBuiz峰会是由Geospatial World举办的商业领袖会议,Geospatial World是全球经济社会中推进地理空间知识的主流媒体之一。该杂志近期刊登了Velodyne Lidar首席执行官Ted Tewksbury博士的文章,主要介绍了Velodyne Lidar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软件在地理空间和测绘领域,以及最后一公里交付、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基础设施等应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于Velodyne Lidar, Inc.

Velodyne Lidar(Nasdaq: VLDR, VLDRW)通过实时环绕视图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发明,开创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纪元。Velodyne是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以其突破性的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组合而享有盛誉。Velodyne革命性的传感器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灵活性、高质量和可靠性能,可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机器人、无人机(UAV)、智慧城市和安防。通过不断创新,Velodyne致力于通过促进所有人的安全出行来改变生活和社区。

欲了解更多详情,敬请访问www.velodynelidar.com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Roald KruitMendix公司联合创始人

为了能够在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拓路前行,企业需要一身能够快速转型的“硬功夫”。麦肯锡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65%的企业正在增加在数字和技术上的资金投入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际上,整合这些技术措施的过程正是数字化转型。为了确保取得成功,企业需要制定自身的数字战略框架,本文将分别介绍数字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启动、构建和扩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框架?

如果说数字化转型是帮助企业取得成功的数字化技术整合的过程,那么数字化转型框架就是通往成功的路线图。《eWeek》将数字化转型框架定义为“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分步计划”。该框架分为三个阶段:启动、构建和扩展。

1阶段:启动

在启动阶段,企业可从小处着手,通过证明新方法的价值为数字化执行计划赢得更广泛的支持。在这个阶段,需要确保首批举措能够成功落地,在内部产生公关效应。第一个项目需要具备产生业务价值的“叫好”因素,这样它就能成为其他项目的“催化剂”并在整个公司引起支持和关注。正如Plautus所说:“一个目击者胜于十条传闻,全世界都信奉眼见为实。”因此,正确选择首批项目十分重要。另外,企业还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包括:

  • 基础设施

  • 业务案例

  • 合适的合作人员与团队

2阶段:构建

当进入构建阶段时,企业要开始着重于组建团队和制定战略来加速数字化转型计划的落地。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组建专门的团队、确定培训需求和制定采购策略。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炼首批项目的成功实践,并将其作为未来项目的参考模板。

随着应用数量的增加,其他主题也会变得重要,例如:通过开发运维实现快速持续的交付、专注于确保应用可维护性与合规性的治理和架构

3阶段:扩展

扩展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更大规模的自动化以实现交付与管理数百个应用所需的效率,使企业转型成一家真正的数字化企业。这些工作包括:

  • 通过实现部署和维护的自动化以支持庞大的产品组合

  • 加入质检流程,主动监测项目的可维护性

  • 通过建立专门的应用商店以提高可重用性

凭借这些功能,企业可以在组织内建立分布式创新能力,使多个团队能够协同开发,最终实现价值和生产力的最大化。

数字化转型实例

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ASML充分运用了扩展的概念该公司的收入为119亿英镑,其目标是到2025年使收入翻倍。ASML在构建自定义应用这一费时的过程中意识到,如果想要实现收入目标,就必须加快开发速度。为了迅速扩大规模,他们不仅需要招募员工,还必须找到一种提高团队生产力的流程优化方法。

ASML通过使用西门子低代码的App Factory框架实现了应用的大规模开发,由此获得发展业务的机会。该框架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工具,而且还提供ASML需采取的步骤的详细参考。ASML共享服务部门经理Roy Coenders表示:“在与西门子低代码的合作中,我们学会了按照正确的优先级别处理任务。”

最终,ASML团队快速开发出了五个应用,其中一个应用只用了两周半的开发时间。

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在开发数字化转型框架时,如果急于求成而立即投入扩展规模时,企业很大可能会因为这两个原因而失败:

  •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企业机构根本无法一次性管理如此大规模的改变,在管理能力无法承担的情况下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反而会使企业停滞不前。

  • 未经证明的革新极具破坏性:企业不能基于假设的情况进行大规模革新,而需建立在最佳实践上。

我们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创建了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根据西门子低代码与数百家客户的合作经验,这个数字化转型框架将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指导他们完成启动、构建和扩展这三个关键的转型阶段。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时机:既不要一次性做完所有事情,也不能在某些事情上耗时过久。例如,如果企业开发团队忘记在构建阶段解决治理问题,就会在以后造成混乱,这不但会产生高昂的重组成本,还会阻碍进一步的发展。西门子低代码已经指导了数百家客户通过低代码应用开发踏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并且基于经验所总结的最佳实践可以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专注于正确的事情。

如欲了解成为一家数字化企业的关键方法,敬请访问西门子低代码,或进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资源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新推出的共模滤波器具有高达10.7GHz 的差分带宽,可以防止新一代串行数字接口影响相邻无线电路的天线接收灵敏度。

ST新闻稿2022年6月6日——意法半导体高带宽共模滤波器确保千兆串口信号完整性-min.jpg

双通道的ECMF2-40A100N10四通道的ECMF4-40A100N10兼容高速接口标准,包括 USB 3.2 Gen 2、USB4、HDMI 2.1 和 DisplayPort。两款滤波器的串联电阻很小,只有3Ω,可尽可能地减少眼图失真,保护信号完整性。两款滤波器的深度共模衰减范围 (Scc21)从2.4GHz到 7GHz,在 5GHz 时达到 -21dB,并有效防止对 Wi-Fi® 和蓝牙® 接收器的信号干扰。

除解决天线接收灵敏度失灵问题外,这些滤波器还可用于普通接口降噪功能,确保接口符合电磁兼容性 (EMC)法规。芯片内置高达±9kV(接触放电)和±20kV(空气放电) ESD保护功能,超过IEC 61000-4-2 4级规范的规定。

这两款滤波器均采用紧凑型微型四边扁平无引线封装(µQFN),高度仅为 0.5 毫米,适用于要求苛刻的工业应用和消费产品,非常适合保护智能工厂设备、影像系统、医疗设备、实验室设备、家庭自动化系统、机顶盒、智能电视、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扩展坞。

滤波器评估板现已上市,分为SMA接口和USB-C接口两个版本,方便用户连接测试设备,探索滤波器的更多性能。

ECMF2-40A100N6采用6引脚1.35mm x 1.4mm µQFN-6L封装,ECMF4-40A100N10采用10引脚1.35mm x 2.2mm µQFN-10L封装,现已投入生产。

详情访问www.st.com/ecmf-common-mode-filters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48,000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数千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力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互联技术应用更广泛。意法半导体承诺将于2027年实现碳中和。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新的dsPIC33C数字信号控制器( DSC)增加了对AUTOSAROSMCAL驱动和功能安全的支持,实现强大且安全的汽车解决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发展,原始设备制造商(OEM)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应用复杂性以及对符合AUTOSARISO 26262功能安全和可靠解决方案的需求。为支持汽车开发商面向未来技术设计可扩展应用,同时满足最新车规要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国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以AUTOSAR就绪的dsPIC33C数字信号控制器(DSC为中心的全面生态系统,助力实现加速开发和高水平系统优化,同时降低系统总成本。

T2MNA2sahe.jpg

Microchip一直在扩大其广泛的dsPIC33C DSC产品组合,通过推出符合ISO 26262标准的新dsPIC33CK1024MP7xx系列,覆盖大存储器细分市场。这一全新系列的dsPIC33C DSC具有1 MB闪存,支持运行多种汽车软件,如AUTOSAROSMCAL驱动、ISO 26262功能安全诊断和安全库。dsPIC33 DSC产品系列还包括一个具有确定性响应的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和用于汽车、高级传感和控制、数字电源和电机控制应用的专用外设。

Microchip 16位单片机业务部副总裁Joe Thomsen表示:“AUTOSAR就绪的dsPIC33C DSC使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在单个单片机(MCU)中实现基于AUTOSAR的应用、功能安全目标和安全用例,同时满足强劲的汽车应用要求,从而实现高水平的系统优化。这为设计人员带来了广阔的机会,他们希望与Microchip合作,同时也扩展到电动汽车和高级传感与控制应用。”

采用AUTOSAR就绪器件的好处在于,客户可以改善风险和复杂性管理,同时通过可重复使用减少开发时间。以前设计过裸机或非AUTOSAR汽车应用,而现在采用AUTOSAR的客户可以通过留在dsPIC33C DSC生态系统内,继续利用Microchip的增值解决方案、客户支持和新的AUTOSAR就绪的dsPIC33C DSC的产品优势来扩大规模。dsPIC33C DSCAUTOSAR生态系统包括VectorMICROSAR ClassicKPIT Technologies Ltd.KSAR OS以及Microchip符合ASPICEASIL B标准的MCAL驱动器。

Microchip汽车产品业务部副总裁Matthias Kaestner表示:“我们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了一个集成解决方案,以简化汽车OEM厂商和一级供应商的开发。该集成解决方案有助于深入了解基于AUTOSAR的开发,它简化了使用AUTOSAR 4.3.xECU项目的评估,使客户能够快速熟悉基于AUTOSAR就绪的dsPIC33 DSC的系统。”

Microchip扩展了包括FMEDA报告、安全手册和诊断库在内的功能安全包,以涵盖符合ISO 26262标准的dsPIC33CK1024MP7xx DSC。这些AUTOSAR就绪的dsPIC33C DSCMicrochipTA100 CryptoAutomotive安全集成电路(IC)配合使用,能在汽车设计中实现强大的安全性。

开发工具

Microchip的软件和工具包括已通过认证的MPLAB® XC16编译器功能安全许可证、MPLAB X集成开发环境(IDE)、MPLAB代码配置器(MCC)、用于dsPIC33C DSC的编程和调试工具、用于dsPIC33C DSC的符合ISO 26262ASPICE标准的MCAL驱动、用于dsPIC33C DSCISO 26262功能安全包以及用于安全用例的软件库和参考代码。第三方软件包括VectorMICROSAR ClassicKPIT Technologies LtdKSAR OS。第三方硬件工具包括LauterbachTRACE32®调试器。

供货

如需了解有关支持dsPIC33C DSCAUTOSAR BSWOSMCAL驱动的信息,请访问www.microchip.com/dsPIC33-AUTOSAR-Ready

dsPIC33CK1024MP708 DSC提供高达100 MHz的实时性能、1 MB闪存、双CAN FD接口以及用于高级传感和控制、数字电源、电机控制和高性能通用汽车应用的专用外设,如需了解相关信息,请访问www.microchip.com/dsPIC33CK1024MP708

如需了解有关AUTOSAR就绪的dsPIC33C DSCISO 26262功能安全包、安全解决方案和工具生态系统的信息,请访问www.microchip.com/dsPIC33-Automotive或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

资源

可通过Flickr或联系编辑获取高分辨率图片(可免费发布):

应用图片:www.flickr.com/photos/microchiptechnology/51999486842/sizes/l/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12万多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6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093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