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二子代MRCDMDB最高支持12800MT/s速率,较第一子代产品提升45%

澜起科技今日宣布,其最新研发的第二子代多路复用寄存时钟驱动器(MRCD)和第二子代多路复用数据缓冲器(MDB)套片已成功向全球主要内存厂商送样。该套片专为DDR5多路复用双列直插内存模组(MRDIMM)而设计,最高支持12800 MT/s传输速率,旨在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提供卓越的内存性能,满足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对内存带宽的迫切需求。

澜起科技第二子代MRCD和MDB套片

澜起科技第二子代MRCD和MDB套片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快速发展,处理器内核数量日益增多,对内存带宽的需求急剧增长。为应对这一挑战,一种高带宽新型内存模组MRDIMM应运而生。澜起科技创新研发的MRCD和MDB,是应用于MRDIMM内存模组的关键接口芯片,支持"1+10"内存缓冲架构,即一根MRDIMM模组配备一颗MRCD芯片和十颗MDB芯片。

MRCD芯片负责缓冲和中继来自内存控制器的地址、命令、时钟和控制信号,MDB芯片则负责缓冲和中继来自内存控制器或DRAM内存颗粒的数据信号。通过采用MRCD和MDB套片,并结合双倍数据传输和时分复用技术,MRDIMM能在标准速率下同时跨两个阵列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双倍的数据传输速率。

作为全球内存接口芯片行业的领跑者,澜起科技量产的第一子代MRCD和MDB套片(支持数据速率8800 MT/s),近期已获全球主要内存厂商规模采购。此次公司推出的第二子代MRCD和MDB工程样片,最高支持12800 MT/s的数据速率,相较第一子代产品提升约45%。

澜起科技总裁Stephen Tai先生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其他严苛工作负载对内存性能的要求日益提升,数据中心内存不断向更大容量和更高带宽方向发展。澜起科技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布局,成功量产DDR5第一子代MRCD和MDB套片,并迅速迭代推出第二子代MRCD和MDB。这不仅为DDR5内存技术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也再次巩固了我们在全球内存接口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MRCD、MDB芯片以外,澜起科技还提供包括RCD 、DB、CKD、SPD Hub、PMIC、TS在内的全方位内存接口与模组配套芯片解决方案。其中,公司推出的DDR5第五子代RCD芯片,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送样。澜起科技致力于提供一站式内存接口产品和技术支持,全面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如需了解更多澜起科技内存接口产品详情,请访问https://www.montage-tech.com/cn/Memory_Interface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Qt用户现可集成自选大语言模型(包括自托管模型)到工作流中,从而减少跨平台开发中的重复性任务耗时

Qt Group (Nasdaq Helsinki:QTCOM)推出实验性工具Qt AI Assistant,旨在简化跨平台用户界面(UI)开发流程。该工具致力于减少非编码类重复性UI开发任务,让开发者将更多时间投入高效、创造性的代码创新。该工具支持自托管语言模型(通过云端或本地部署),无需依赖第三方AI服务商。

Qt AI Assistant可在使用Qt框架构建应用程序UI时提供建议,并自动执行手动任务,如编写单元测试案例、代码文档和重复性代码等。用户可通过Qt Creator(用于创建和修改跨平台应用程序的代码编辑器)的提示窗口和快捷指令调用此功能。

Qt AI Assistant兼容C++和Python等多种编码语言,并专门针对QML和Qt Quick(Qt框架中用于定义应用外观与行为的语言和工具包)进行了数千个实际用例的训练。例如,开发者可在构建UI时自动生成所需的重复性QML代码,从而专注于更复杂的编码任务。

Qt AI Assistant支持开发者部署任何偏好的语言模型。初始版本已预装以下模型:

  • Claude 3.5 Sonnet(对话 + 代码补全)

  • OpenAI GPT-4o(对话 + 代码补全)

  • Llama 3.3 70B QML(对话)

  • Code Llama 13B QML(代码补全)

  • Code Llama 7B(代码补全)

"开发者反馈称,他们越来越多花时间在编码类的繁琐任务上。Qt AI Assistant就是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努力之一。我们希望消除开发者日常工作中的琐事,软件开发回归编写优代码的本质,"Qt Group 高级产品主管Peter Schneider 表示,"整个行业都在热议AI相关的各种消息,位开发者各青睐的语言模型,我们无意剥夺任何人的选择权。提供开放式架构、允许企业自选择大语言模型(LLM部署方法至关重要"

Qt AI Assistant的灵活性支持将不同内容生成请求分发至专用模型。例如,开发者可以将 QML代码发送到某个专用LLM,而将其他代码交由另一个LLM处理。此举确保开发者始终基于编程语言的最佳模型获取代码建议,而非受限于第三方AI服务商提供的模型。

针对使用Qt框架开发的嵌入式设备与高端桌面应用,Qt AI Assistant通过支持自托管模型解决安全问题。企业可通过私有云部署LLM,避免代码泄露并保护知识产权。开发者还可选择仅手动触发Qt AI Assistant,避免编码时受到意外干扰。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提升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的效率"Qt Group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Juhapekka Niemi强调,"Qt AI Assistant是实现快速UI开发、将项目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至数天的重要一步。"

今年晚些时候,Qt Group将发布经过微调的大语言模型版本,首先是Llama 3.3 70B和Code Llama 13B,这些模型基于4,000多个人工编写并验证的QML代码片段进行训练。这些模型可于HuggingFace平台免费下载,Qt开源版开发者亦可将其接入第三方助手。

关于Qt Group

Qt Group (Nasdaq Helsinki: QTCOM)是一家跨国软件公司,深受各行业领导者和全球150多万开发者的信赖,助力打造用户衷爱的应用程序和智能设备。我们帮助客户在整个产品开发生命周期中提高生产力:从UI设计、软件开发到质量管理和部署。我们的客户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行业。Qt Group拥有约800名员工,2023年净销售额为1.8亿欧元。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qt.io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5年1月23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ÜV莱茵")联合SENSOR CHINA发布《2025车用传感器白皮书》。该白皮书深入剖析了车用传感器市场的发展特点与竞争格局,并结合行业专家的洞察,分析了传感器在动力、底盘、车身、驾舱、自动驾驶等不同汽车域中的应用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行业提供一份详尽、专业的市场与技术分析报告。如需获取白皮书,请点击这里。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700万辆,同比增长达30%,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份额将攀升至30%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车用传感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电池管理系统的精准监测,到电机控制的高效运转,再到自动驾驶的精准感知,车用传感器在保障车辆性能、安全以及实现智能化升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终是车用传感器制造商关注的焦点。对此,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传感器在设计、研发、应用等环节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以及环境适应性和耐久性测试。同时,白皮书系统地梳理了不同国家对车用传感器的法规要求及技术标准差异,助力企业跨越合规性壁垒,满足全球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顺利拓展国际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一直关注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针对传感器的设计架构、可靠性等评估,研发了相关标准和规范。目前,TÜV莱茵可为传感器产品提供寿命及可靠性参数测试、安全架构评估、型式试验报告、AEC-Q系列测试和认证、防爆认证、CE指令符合性测试等全方位服务,致力于协助企业从产品设计、开发、测试、认证到上市、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和安全要求。

未来,TÜV莱茵与SENSOR CHINA将持续关注车用传感器产业动态,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提供检测认证服务、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为全球汽车的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于SENSOR CHINA

SENSOR CHINA是中国首个专注智能感知系统与解决方案的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广大传感及相关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行业服务。SENSOR CHINA聚集平台优势,通过打造专业展览、产业论坛、供需对接会、SensorTalks对话交流、行业技术培训、创新大赛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动,为企业家、研发人员、工程师、高校、投行等产业界人士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多年来,SENSOR CHINA 秉持"我们制造联接(WE CONNECT)"的宗旨,全力构建一个贯穿政-产-学-研-用的超级产业生态圈,深入到智能制造、汽车、能源、建筑、机器人、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健康医疗等众多传感关键应用领域,促进技术、产品、资本与人际的深度联动,助力产业蓬勃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组织中国金电、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浪潮信息、复旦大学等33家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科研院所共同编制完成《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对照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重点任务,全面回顾并总结一年来我国整体金融科技发展情况,透过丰富的应用案例,分析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蓝皮书包括总报告、数字技术应用、数据要素赋能、数字金融服务、数字基础设施和金融科技治理共6个部分,引入53项各单位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案例,为金融科技工作者提供工作借鉴,为金融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推动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浪潮信息主要参与数字基础设施部分的内容撰写。智慧时代,算力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对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浪潮信息在蓝皮书中提到,算力基础设施作为算力的有形载体,打造先进、可靠、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对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培育未来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浪潮信息在蓝皮书中提出了打造高效算力体系的构想,强调了算力在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不仅在技术层面从云计算、AI 计算、边缘计算、绿色计算等五大算力体系的发展现状出发,重点阐述各算力体系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效果。同时,还围绕各算力体系对金融行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建设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提出了实践路径和发展建议。

另一方面,围绕着国家"双碳"目标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的指导,蓝皮书中回顾了近年来国内金融行业在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和经验总结,浪潮信息在蓝皮书中提出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算力新质生产力应该成为绿色生产力。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中,可以通过优化数据中心的设计,采用液冷、水冷等更高效的冷却系统,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使用高密化设计、虚拟化技术提高服务器利用率;以及采用可再生能源为数据中心供电等措施,不断优化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

浪潮信息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一直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金融行业提供全套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金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并已为国内超80%的大型银行、证券、保险客户提供算力产品和方案,助力数字经济时代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据已成为驱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核心动力。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企业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以及个人用户的数字化需求,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

浪潮信息存储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通过自主研发不断积累技术优势,推出了SATA、NVMe、双端口、ZNS等全系列存储产品。近期,浪潮信息自研SATA SSD新品—TS6000G1,以出色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满足智慧时代的数据存储需求。

存储市场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

随着全球数据量的攀升,企业和个人对存储设备的容量和速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不仅促使存储设备厂商在技术上持续创新,突破瓶颈,同时也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在确保性能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已成为存储设备厂商亟需解决的核心难题。

云计算、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存储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同场景下,存储产品的性能要求呈现出显著差异,如高频交易对低延迟的迫切需求、医疗影像对高容量和高安全性的严格要求,以及教育行业对实时性和稳定性的高度依赖等。这种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要求存储设备厂商不仅要提供高性能的产品,还需具备应对复杂多变环境和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的能力。

此外,数据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存储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鉴于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企业和用户愈发关注如何在硬件层面强化数据加密与保护措施,以确保数据免遭泄露和损坏。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仅关乎技术层面,更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基础和用户信任度的关键要素。

面对这些复杂挑战,浪潮信息存储采取了多项创新策略。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核心部件SSD的架构设计、算法控制和材料选择,以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了先进的硬件加密技术和智能故障预测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同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定制化的SSD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势

浪潮信息自研SATA SSD,集成了自研主控、NAND闪存、DRAM内存及核心组件,构建了一个全面自主研发的企业级数据存储方案。通过四大核心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产品性能表现:

  • 4KB读路径优化:针对随机4KB读操作,优化读路径,减少数据交互次数,使得随机读延迟降低了10%,从120us缩短至110us;

  • 智能预读引擎:在顺序读场景下,FTL(Flash Translation Layer)提前向后端发送命令,将数据读入DDR缓存,从而减少了顺序读延迟,从50us降低至40us内,降幅达20%;

  • 异常下电SLC(Single-Level Cell)缓存:在异常下电情况下,浪潮信息SSD将主机数据快速写入SLC缓存,再次上电时再转至TLC(Triple-Layer Cell)。这一设计使得主机数据写入时间减少90%,总体时间减少50%~70%,有效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

  • 缓存读(Cache Read)功能:引入NAND 读功能,提前将数据读入NAND缓存,显著提升了小容量随机读性能,增幅达到20~30%,从70k IOPS提升至98k IOPS。

凭借上述技术创新,浪潮信息SATA SSD的顺序读写速度达到550/520 MB/s,随机读写IOPS(@4K)达到98/50K,读写时延低至110/35 us,实现80%的性能规格参数优于友商,综合表现国际领先。同时,产品采用7%OP标准容量设计,凭借高性能与合理的成本控制,展现出极高的性价比,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理想的存储解决方案。

品质保障与安全可靠

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浪潮信息SATA SSD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该产品支持业务在线升级、启动盘、多级功耗管理、SMART、安全擦除、异常掉电保护等功能特性,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可靠放在首位。

在安全性方面,则集成了多重安全机制,包括硬件加密技术、错误校正码(ECC)以及智能故障预测等功能,全方位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极高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有效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全面兼容与可靠测试

浪潮信息SATA SSD完成了各类硬件平台兼容性测试,包括AMD、Intel等平台,以及EXT2/3/4、NTFS、FAT32、BTRFS、XFS、VMFS等多种文件系统兼容性测试。同时,该产品还完成了RHEL、CentOS、SLES、Ubuntu、VMWARE、Windows、UOS、KOS等多种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测试,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兼容性。

在可靠性方面,使用RDT专用测试设备,Quality测试投入超500块盘,盘温平均70+摄氏度,累计测试60天,整个过程未出现错误,实测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等效时间超过260万小时。Endurance测试投入超100块盘,累计测试时间60天,实测UBER(不可修复的错误比特率)达到7x10-18,整个测试周期内未记录到任何错误。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浪潮信息SATA SSD将始终坚守创新、品质、服务的核心理念,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持续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节约设计空间、减少零部件数量

  • 符合AEC-Q200标准

1737687871202.jpg

产品的实际外观与图片不同。
TDK标志没有印在实际产品上。

TDK株式会社(TSE:6762)进一步扩大其车载用CGA系列和商用C系列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阵容。全新的 3225尺寸产品(3.2 x 2.5 x 2.5毫米)在额定电压1,250伏下的电容为 10 μF,具备C0G 特性(1类电介质)。对于额定电压为1,250伏、具备这一温度特性的3225尺寸产品而言,其实现了行业最高电容*。新产品将于 2024年12 月开始量产。

当前,具有耐高温、耐高压等特性的硅碳化物(SiC)MOSFET电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同时为了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不断攀升。因此,市场对谐振和缓冲电容器的耐高压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C0G 特性产品的电容受温度和电压变化的影响甚微,是此类应用的理想选择。通过优化产品和工艺设计,此类MLCC产品具备耐高压性,因而可以兼容高压电路,并且能够减少串联安装的MLCC产品数量,从而节约设计空间。不仅如此,与TDK的以往产品相比,新产品产生的热量更低,因此可以防止出现过热的问题。今后,TDK将继续努力扩大其产品阵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来源:TDK,截至2025年1月

术语表

  • AEC-Q200:汽车电子委员会的无源汽车零部件标准

主要应用

  • 谐振电路电容器

  • 缓冲电容器

主要特点与优势

  • C0G特性,温度或电压变化对电容影响甚微

  • 3225尺寸产品的额定电压高达1,250伏,节约设计空间、减少零部件数量

  • 高可靠性,符合AEC-Q200标准

关键数据

型号*外型尺寸
[mm]
温度特性额定电压
[V]
电容
[nF]
电容公差
[%]
CGA6P1C0G3B103G250AC3.2 x 2.5 x 2.5C0G1,25010±2
CGA6P1C0G3B103J250AC±5
C3225C0G3B103G250AC±2
C3225C0G3B103J250AC±5

*CGA为车载用,C为商用。
如有需要,您可以点击“型号” ,进入产品页面,购买样品。

关于TDK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先进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旨在将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铁氧体予以商业化。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4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46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1,000人。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Karthik Gopal

SmartDV Technologies亚洲区总经理

智权半导体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着AI技术向边缘和端侧设备广泛渗透,芯片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在其设计中引入加速器,也在考虑采用速度更快和带宽更高的总线和接口来传送数据。在2025年初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CES)上,相关行业组织宣布了两项显示接口技术的重大进展,即HDMI 2.2DisplayPort 2.1b;此外,加上去年下半年刚刚推出的蓝牙6.0Wi-Fi 7等协议,让许多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忙于将这些标准和协议集成到他们的芯片中。

针对这些新发布的标准和协议,以及他们相对更早的版本,验证IPVIP)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更快和更好地验证芯片设计的方法。对于一个精明的芯片设计验证工程师来说,VIP远远不仅是一个朗朗上口的缩略词,有经验的设计人员都知道验证IP是带有可重用验证组件库和预定义功能单元的验证流的支柱,用以加速验证工作的核签。

随着需要处理和传送大量数据的智能设备快速广泛普及,各种总线、接口、协议和标准都在快速进步,促使芯片设计人员去找到高效验证其设计的方法。现在是时候把验证IPVIP)放在其工具箱的最上层了。本文诠释了为什么在今天的电子行业中更加需要使用VIP在验证环境中来改进调试、覆盖收敛和提升质量,以加快项目交付和增加投资回报,并减少芯片重新流片的风险。

1. 验证IP是验证流程的重要部分

验证一款布满了集成IP单元模块的复杂片上系统(SoC)设计的功能正确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许多模块都基于复杂的行业标准接口协议。这就是为什么验证团队在他们的验证策略中导入验证IP,并将其视为验证流程的关键组件的原因。它确保了在调试、收敛覆盖和验证质量方面的改进,并减少了项目进度中的复杂环节。它为行业标准接口和对互连协议的支持创建了基础设施,并为测试/验证(DUT)项下的设计提供了可进行比较的已知参考。

无论使用什么工具,验证都是复杂的,并且估计会消耗项目资源的60-80%。用于复杂SoC的测试台需要各种验证IP来验证系统级功能,并通过生成特定于应用的数据流量和检查器来确认目标性能。

使用高质量的VIP可以使设计师不必成为多种协议的专家。VIP负责根据协议规范的细节来验证设计,这是很“繁重的工作”。它生成全面的测试方案,去刺激和验证不同的接口和标准总线协议,缩短了SoC的验证流程并增加测试覆盖率。它包括事务/序列、驱动、配置组件和特定接口的测试计划,以及连接到测试台上的DUT测试套件,以模拟或模拟IPSoC设计。

VIP是符合行业标准的即插即用模块,通过生成特定于应用程序的数据流来验证系统级功能和目标性能。

2. 验证IP怎样工作?

VIP不是一种验证方法。它与通用验证方法(UVM)和开放验证方法(OVM)不同,UVM是一种用于构建测试平台的Accellera互操作性标准,OVM是一种方法和功能单元库。验证IP是在可用的标准验证方法(如UVM)中实现的有价值的组件。

VIP由可重用的验证组件库和预定义的功能单元组成,它们创建了一种基础设施来支持行业标准接口、SystemVerilogSystemC硬件验证语言(HVL),以及像UVM这样的方法。高质量的VIP是独立于平台,可以跨所有方法和语言工作。

当然,一些VIP针对的是某一个模拟和/或仿真平台,而不是所有的商业平台。从模拟到仿真的转换可能是确有困难、耗费时日和大量资源。然而,一些供应商提供了与平台无关的VIP,它可以跨不同平台无缝地使用覆盖驱动的验证流,包括模拟、仿真、FPGA原型和形式验证。

用于仿真和FFGA原型的验证IP单元模块是具有完全API兼容性的、可进行逻辑综合的寄存器传输级(RTL)代码,可以将设计从模拟转移到仿真。这些VIP模块是内置的智能调试器,提供快速编译和系统级模拟运行时间,以及快速固件/软件开发。其基础设施框架或测试台附带刺激生成器、监视器、计分板/检查器和功能覆盖模型。

3. 很难为新的或修改的协议找到验证IP吗?

正如我们在本文一开始就提到了,近年来各个行业组织和标准机构为了在智能化时代抢占有利位置,都在加速推出或者修订新的协议和标准。立即找到支持这些新的或修订的协议或开放标准,或处理整个验证流程的VIP可能是一个挑战。开发新的或定制的VIP需要时间,并且可能无法在验证平台之间进行移植。通过开发专门的编译器,可以快速创建新的VIP或基于现有的VIP进行定制,帮助减少推出新的VIP或对现有的VIP针对新功能进行定制所需的时间。

一款先进的编译器可以为业界带来诸多好处。例如,作为全球领先的设计IP和验证IP提供商,SmartDV开发了一种高度创新和极为高效的编译器“SmartCompiler”。该编译器通过与SmartDV的标准和协议专家配合,就可以为新的协议和标准快速生成设计IP和验证IP,不仅速度大大快于人工开发模式,而且还避免了由人工开发引入的错误和风险。

当然,一些(但不是所有)VIP的编译速度可能很慢,而另一些可能只针对特定的验证语言和方法,而与其他语言和方法不兼容。平台独立性和可重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常见的抱怨是验证工程师难以分析和调试结果;此外,人工开发的VIP可能无法保持同等水平的性能、生产效率、易于调试的能力和可读性。

1.jpg

图片说明:一家第三方VIP供应商可以使用智能编译器来为一系列验证任务创建VIP,包括形式验证和可进行逻辑综合的事务处理器、流片后测试IP和设计IP,以及图中未包含的测试套件和文档。(来源:SmartDV

在更高抽象层上编写的验证IP,即使用诸如SmartDVSmartCompiler这种先进的智能编译器/生成器(见图)来生成的VIP的最终可部署版本,可以帮助开发者不必遇到这些抱怨。SmartCompiler这样的机器生成的VIP可以将代码质量和测试结果保持在事先确定的水平上,以有效地进行编译和执行。这样的VIP可以快速跟随和补充当今不断发展的标准与协议、以及硬件设计方法,该方法从更高层次的抽象编码设计规范生成RTL代码。

4. 一家验证IP伙伴具有极高的价值

VIP通常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这些供应商活跃于网络、存储、汽车、总线、MIPI和显示协议等领域内的接口标准开发组织。他们比内部资源更有优势,因为他们能够验证功能的正确性以及行业标准的符合性。除了这些能力,像SmartDV团队中的这些标准专家都具有标准和芯片设计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

但是,验证工程师必须对第三方供应商的VIP进行研究和评估。如果需要,他们需要了解为VIP使用和定制提供的技术支持。对于不同的情况,支持可能不完全一样,定制可能既昂贵又耗时。评估过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第三方VIP解决方案与标准完全兼容,并覆盖整个验证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一种统一的验证IP解决方案可以去覆盖整个验证流程。实际上,该过程的不同步骤需要不同的验证IP;在VIP提供的验证覆盖类型中通常存在空白。例如,用于模拟的VIP可能并不是用于仿真、形式验证和/或甚至流片后验证的良好解决方案。而专业的VIP供应商可以填补相关空白。

一个曾经流行的经验认为,VIP的最佳来源是来自提供验证和仿真平台的同一供应商。这过去可能是真的,现在也可能不是真的。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这些供应商的主要业务通常集中在构建验证环境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和销售上,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细分市场。所以虽然他们也提供VIP,但这并不是其技术和业务的核心焦点。相反,这是一项用于帮助和支持销售更昂贵的软件和硬件平台的投资。专注于开发和授权VIP的供应商通常提供更广泛的产品和更好的支持,诸如SmartDV这样的领先设计IP和验证IP提供商的产品组合中都有数百种IP产品。

由于各项测试需要覆盖一系列场景并生成相当数量的测试,创建测试套件以覆盖100%的协议可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对于主要业务不是创建VIP,而是为其EDA等工具创建支持解决方案的VIP提供商来说,这样的任务可能是一种负担。对于专门生产VIP的公司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是专家,并在生产过程采用了先进的工具,以产生所需的测试套件,以实现100%的协议覆盖率,并与所需的文档配对。

全球电子行业将在2025和未来的几年看到各种新标准和协议的更快推出,因此现在是与那些拥有先进的VIP开发工具,并拥有熟悉这些标准和协议的专家VIP提供商深入合作的时候了。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8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前沿科技、备受好评

DJI Avinox 自行车电助力系统凭借出色实荣获2025年度设计与创新奖Design & Innovation Award。该奖项被誉为自行车与户外界的奥斯卡,旨在从多样产品和潜在趋势层出不穷的市场中挑选出最为出色的产品。该奖项不仅是一个值得信赖的荣誉象征,也是一个推动行业创新和变革的平台。

作为业界最真实、严格的产品认可象征,设计与创新奖Design & Innovation Award由国际记者、专业测试车手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独立奖项团队评选决定。该团队会对候选产品进行为期两周的严苛测试和深入分析,确保只有最杰出的户外、自行车和健身产品被选中。

1.jpg

DJI Avinox自行车电助力系统令人印象深刻的出色性能以及用户体验极佳的智能车机互联使其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它的出现为eMTB市场注入了创新性的活力。除了赢得2025年度设计与创新奖,Avinox还获得了业界权威的E-Mountain bike杂志颁发的 Best in Test 奖项、英国著名的Singletrack World杂志所颁发的Standout Product of the Year 2024年度奖项,以及英国极具影响力的Mountain Bike Rider杂志的Best for Power认证。

前沿科技,备受瞩目

此前,DJI大疆携Avinox自行车电助力系统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自行车盛会之一的欧洲自行车展 EUROBIKE 2024 上完成了全球首次亮相。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与创新力,DJI Avinox自行车电助力系统斩获 EUROBIKE AWARD 2024奖项。EUROBIKE AWARD是自行车行业和未来移动领域的创新大奖,旨在表彰业内最具相关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概念。该奖项由来自自行车、交通和设计领域的独立专家小组评选而出,确保过程及结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与可信度。2024 年的评审团队成员包括奥运会冠军山地自行车运动员 Sabine Spitz 和智能机器系统专家 Jörg Hübler 教授等各界知名人士。

249月,DJI Avinox 自行车电助力系统及全球首搭该系统的全功率超轻电助力山地车 Amflow PL惊喜亮相IFA,同样获得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斩获知名媒体The ShortCutYanko DesignTechlicious所颁发的Best Of IFA 2024Editor’s Choice重磅奖项。

问世至今获多方赞誉与奖项,彰显着Avinox自行车电助力系统极致出色的产品性能,也让人们看到了根植于DJI品牌基因中突破与创新的强悍实力,并期待着其能助力更多整车品牌,持续推动骑行体验革新。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7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我们将高功率SiC器件定义为处理1kV和100A范围内的器件,这相当于100kW的功率。SiC晶体管处理和服务的高电压、高电流和快速开关系统的性质带来了许多在普通5V或12V系统中不会出现的挑战。例如:

  • 100A量级的电流会将印刷电路板 (PCB) 导线暴露为寄生电阻元件,从而产生显著的IR压降。

  • 1000V量级的电压会使微小的寄生电容储存大量电荷,从而在开关操作中导致显著的功率损耗。

  • SiC器件的快速开关能力使所有导体元件表现为寄生电感元件,从而在开关操作中引发不必要的反电势电压突波。

  • 根据Maxwell的理论,快速开关的电容器和电感器会产生电磁活动,例如EMI/EMC。

  • 高功率测量需要使用体积较大的探头和坚固的电缆进行稳固的探测,但上述挑战要求连接长度尽可能短。此外,处理这些庞大的探头和电缆时,还需注意安全,以避免短路事件或损坏。因此,测试设置必须保持整洁和简化。

  • 上述反电势电压突波轻松达到50V至60V,这超出了大多数测量设备从地面测量的最大允许峰值电压限制。这使得在测试设置中选择合适的“测量接地平面”变得更加困难。

SiC器件的快速开关特性包括高频率,要求测量信号的精度至少达到100MHz或更高带宽 (BW),这需要使用额定500MHz或更高频率的示波器和探头。在本文中,宽禁带功率器件供应商Qorvo与Tektronix合作,基于实际的SiC被测器件 (DUT),描述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1.png

图 1. Qorvo 提供具有极低 R 的高电压、大电流 SiC FETDS 系列(开)。

双脉冲测试 (DPT) 概述

为了完全验证基于SiC或GaN的宽禁带 (WBG) 器件,需要进行静态和动态测量。测量WBG器件的开关参数和二极管反向恢复参数的首选测试方法是双脉冲测试 (DPT)。

双脉冲测试是一种行业标准技术,用于在被测器件 (DUT) 的开启、关闭以及反向恢复过程中测量一系列重要参数。基本测试设置如图2所示。假设高侧和低侧使用相同的晶体管器件,高侧晶体管可以保持关闭状态,从而可以测量开关损耗和反向恢复损耗。为了确定电路中的DPT开关参数,需要观察低侧器件的 VDS、ID和VGS。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参数则通过测量高侧器件的ID和VDS来确定。DPT设置必须向隔离栅极驱动器生成至少两个不同脉宽的脉冲,以触发 FET 或IGBT并控制电流的导通。这些脉冲可以通过任意波形发生器 (AFG) 生成。图2是简化的示意图,未显示栅极驱动器。在实际应用中,AFG通常会连接隔离栅极驱动器,如图4所示。图3展示了DPT波形的示例。

2.png

图2:在低侧DPT测试中,高侧FET关闭,低侧FET开关。此简化设置展示了信号流的基本情况。在实际测试设置中,功能发生器会驱动一个隔离栅极驱动器(详见图4的详细电路)。

3.png

图 3:FET或双极晶体管测试的概念性DPT波形。左侧显示低侧栅极信号。在第一阶段,DUT导通,电流(右图红色部分)通过电感器建立;在第二阶段,DUT关闭;在第三阶段,DUT再次导通——电流出现瞬时尖峰,因为高侧二极管的电流发生反向,然后电流通过电感器继续增加,直到DUT再次关闭。

Qorvo的测试设置

在对100kW范围内的DUT进行测试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操作人员在执行DPT测量时的安全。在建立可重复、可靠的DPT电路板和设置之前,验证概念原型时的安全措施尤为重要。最有效的安全策略是通过移除如电缆和探头头部等杂乱元件,保持测试设置简洁。

作为6系列MSO示波器的用户,Qorvo发现几乎所有必要的测量都可以通过6系列MSO和安装的AFG选件完成。简而言之,6系列MSO的内置AFG可以从其后面板生成双脉冲,同时其输入端的探头可以收集信号信息。

4.png

图4:DPT设置,Qorvo的方法。隔离高侧栅极驱动器的输入接地,并向高侧FET提供-3V电压以保持其关闭。低侧隔离栅极驱动器由示波器的 AFG 输出提供信号,控制低侧FET的开启(+15V)和关闭(-3V)。TIVP1 IsoVu光学隔离探头直接连接到电流观测电阻 (CVR),以尽可能减少电气布线的方式测量ID-LOW引起的电压降。

5 (1).png

图5:Qorvo测试设置的照片,放置在防护箱中。

采用建议的6系列MSO DPT设置的优势包括:

•  轻松识别测量接地:

6系列MSO内部的所有接地都连接到底盘(地球)接地,包括:

  -  AFG输出BNC电缆接地

  -  任何非隔离探头的接地(屏蔽/引线)

• 简化布线/电缆连接

•  通过PC进行全远程控制:

6系列MSO可以通过PC完全远程控制,这不仅使探头电缆保持较短,还允许测试工程师在高能量测试过程中与测试系统保持安全距离。

为了完成测量设置并利用6系列MSO的AFG选件,必须开发一种方法,在AFG上生成DPT栅极驱动信号。

使用任意波形作为栅极驱动信号

本文提供了一种编程方法,通过6系列MSO的内置AFG自动生成栅极驱动信号。建议使用这种自动化方法以提升速度、灵活性和可重复性。然而,为了理解程序操作过程,回顾手动操作步骤及其对应的仪器命令仍然很有价值。

定义DPT信号时, 需要两个不同脉宽的脉冲,第一个较长的脉冲为线圈充电至目标电流,第二个较短的脉冲在线圈电流衰减之前启用导通测量。要在AFG上生成此类信号,可定义一个具有正确脉冲宽度的自定义波形。该自定义波形需以Tektronix的“.wfm”或“.csv”格式保存,可通过Microsoft 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构建。通过指定时间和电压对(X,Y)构建分段线性数据格式,并将文件保存为“.csv”文件。

6系列MSO的AFG选件可发送指定重复次数的突发序列。从前面板操作时,可通过AFG输出控制选择突发模式,并设置周期数。在此案例中,我们将使用AFG的任意波形功能定义完整的DPT栅极驱动信号(见图6),并设置突发模式以输出1个信号周期。

要配置AFG使用自定义波形,必须将波形类型设置为“任意”,并选择为测试定义的自定义波形文件。高电平和低电平以及周期可根据具体测试进行调整。

尽管可以手动执行这些操作,但手动调整脉冲宽度和加载自定义波形文件非常不便。Qorvo开发的一款程序极大地简化了波形规范和AFG设置。

6.png

图6:AFG设置对话框。对于DPT,使用任意波形提供栅极驱动信号。

将示波器连接到PC

为了增加测试设置与操作员之间的物理距离并提高安全性,可以通过以太网LAN或USB将6系列MSO连接到PC。通过LAN连接时,未安装Windows的6系列MSO可通过e*Scope Web服务器轻松实现远程控制。安装了 Windows 的仪器可以通过远程桌面进行控制。除了这种远程控制功能外,LAN连接还可用于上传本文档中介绍的“.csv”文件到示波器,并生成DPT信号。

6系列MSO还可以通过USB通信,本文中介绍的DPT程序也可以通过USB使用。然而,通过USB无法使用e*Scope远程接口。以下部分提供了使用LAN和USB的示例。

DPT程序使用PyVISA Python库,该库支持大多数仪器接口。因此,可以将代码调整为通过RS-232或GPIB等其他接口支持其他仪器。

实际测试运行示例及测量

在实际DUT上执行DPT程序的过程中所有6系列MSO的屏幕截图均来自使用Qorvo的DPT测试板作为DUT的测试。DUT和DPT设置的相关信息如下:

DUT:Qorvo的1200V SiC共源极器件

栅极驱动:+15V和-3V,双极性驱动

DC电源母线电压:500 V

电感器:300mH手工缠绕线圈

高侧FET:不驱动,保持二极管导通模式

通道配置:

    - CH1:使用TPP1000探头通过MMCX SMD连接器测量栅极-源极电压

    - CH2:通过5mΩ电流测量电阻(CVR)和TIVP1 IsoVu 1 GHz光学隔离电压探头测量漏极电流

    - CH3:使用THDP0100高电压差分探头(6kV范围)测量漏极-源极电压

    - CH4:通过Rogowski电流探头测量线圈电流

7.png

图13:技术细节的DPT示例。

运行带有参数 “1 55 0.5 0.5 0.5 0.5”的程序后,如图13所示,AFG加载完成并准备进行三脉冲测试。

8.png

图14: 程序运行后的AFG对话框,显示由程序配置的设置

在图14中的对话框中,我们可以确认程序设置了以下参数(从左上到右下):

突发模式:已选择

突发计数:设置为1

任意波形:已选择

临时CSV文件:已选择

周期:设置为57.2微秒(仪器计算的频率为17.48kHz)。57.2微秒的周期由以下部分构成:

    -  0.1微秒的起始时间(关闭)

    -  55微秒的第一个脉冲宽度

    -  0.5微秒的第一个关闭时间

    -  0.5微秒的第二个脉冲宽度

    -  0.5微秒的第二个关闭时间

    -  0.5微秒的第三个脉冲宽度

    -  0.1微秒的结束时间(关闭)

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设置为5V和0V(仪器计算的振幅为5Vpp,偏置为2.5V)。

负载阻抗:设置为高阻抗(High Z)。

无添加噪声

9.png

图15:放大后的波形显示三脉冲DPT的结果。使用6系列MSO上的WBG-DPT软件计算的VDS_peak、ID_peak、EON和EOFF测量值显示在测量标牌中。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能量损耗测量结果,必须消除电流和电压探头之间的偏移(去偏)。这一操作已在图15所示的测试运行之前完成。VDS_peak、ID_peak、EON和EOFF测量值是通过6系列MSO的WBG-DPT双脉冲测量软件包完成的(下一节会详细介绍)。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Qorvo的DUT在1MHz PWM开关频率下硬开关了100A 电流,并保持了干净的方波脉冲形状。

自动化DPT测量

在完成系统配置后,需要考虑实际的开关测量。如图15所示的能量损耗测量可以通过示波器上的数学功能定义。然而,图15中显示的测量结果是使用6系列MSO上的WBG-DPT双脉冲测试软件完成的。该自动化DPT测试软件包符合JEDEC和IEC标准,适用于SiC/GaN MOSFET等宽禁带 (WBG) 器件以及 IGBT 的 DPT 测试。

此外,Tektronix和Keithley提供独立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和直流电源,以补充双脉冲测试的完整解决方案。

10.png

图16:适用于4/5/6系列MSO的WBG-DPT选项,可自动化双脉冲测试的测量,包括开关参数、时间、二极管恢复和电容分析。

11.png

图17:WBG-DPT软件包自动设置功率波形和积分,以提供能量损耗测量,例如图中详细显示的EON测量值。

总结

正如本应用笔记中所示,5系列或6系列MSO的内部AFG可用于生成双脉冲信号,同时示波器采集信号。专门设计的双脉冲测试软件 (WBG-DPT) 有助于简化关键测量过程,利用示波器的内部AFG生成双脉冲栅极驱动信号,为双脉冲测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简化了双脉冲测试并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减少了接地点的数量。此外,测试可以完全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这使得工程师能够在高电压、高电流的DUT环境下与测试系统保持安全距离。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7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国际科学技术财团(The Japan Prize Foundation)于2025年1月22日宣布了2025年日本国际赏的获奖者。美国的Russell Dean Dupuis教授荣获材料科学与制造领域的日本国际赏,西班牙的Carlos M. Duarte教授则获得生物制造、生态/环境领域的日本国际赏。  

奖项评选领域:材料科学与制造
Russell Dean Dupuis教授

1 (1).jpg

奖项评选领域:生物制造、生态/环境
Carlos M. Duarte教授

2 (1).jpg

今年,日本国际赏授予Dupuis教授,以表彰他在化合物半导体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及其在大规模商业化中的开创性贡献;同时,Duarte教授因其在研究地球变化中的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在蓝碳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获奖。

在2025年日本国际赏的评选中,国际科学技术财团邀请了来自全球约15,500名知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名今年奖项领域的研究人员。材料科学与制造领域共收到149份提名,生物制造、生态/环境领域收到72份提名。今年的获奖者是从总计221名提名者中选出的。

关于日本国际赏

日本国际赏设立于1981年,其初衷是日本政府希望创建一个国际公认的奖项,以促进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众多捐款的支持下,国际科学技术财团于1983年获得了日本内阁府的认可。

日本国际赏授予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创造性和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的工作推动了各自领域的发展,并为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均有资格参选,每年根据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选出两个奖项评选领域。原则上,每个领域都会有一人获奖,获奖者将获得证书、奖章和奖金。现任日本天皇和皇后会出席每年的颁奖典礼,政府三大机关的首脑及其他相关官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代表共同参加。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s://www.japanprize.jp/en/index.html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827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