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ADI应用工程师Jellenie Rodriguez和ADI工程师Mary McCarthy

简介

本系列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首先讨论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系统的历史和设计挑战,以及它与基于电阻温度检测器(RTD)的温度测量系统的比较。文中还会简要介绍热敏电阻选择、配置权衡,以及Σ-Δ型模数转换器(ADC)在该应用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下篇将详细介绍如何优化和评估基于热敏电阻的最终测量系统。

热敏电阻与RTD

正如文章“如何选择并设计理想RTD温度检测系统”中所讨论的,RTD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器。热敏电阻的工作方式与RTD类似。RTD仅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则不同,既可以有正温度系数,也可以有负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图1显示了典型NTC和PTC热敏电阻的响应特性,以及它们与RTD曲线的比较。

1.jpg

1.热敏电阻与RTD的响应特性比较

在温度范围方面,RTD曲线接近线性,而热敏电阻具有非线性(指数)特性,因此前者覆盖的温度范围(通常为–200°C至+850°C)比后者要宽得多。RTD通常提供众所周知的标准化曲线,而热敏电阻曲线则因制造商而异。ADI将在本文的“热敏电阻选择指南”部分详细讨论这一点。

热敏电阻由复合材料——通常是陶瓷、聚合物或半导体(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制成,与由纯金属(铂、镍或铜)制成的RTD相比,前者要小得多且更便宜,但不如后者坚固。热敏电阻能够比RTD更快地检测温度变化,从而提供更快的反馈。因此,热敏电阻传感器常用于要求低成本、小尺寸、更快响应速度、更高灵敏度且温度范围受限的应用,例如监控电子设备、家庭和楼宇控制、科学实验室,或商业或工业应用中的热电偶所使用的冷端补偿。

在大多数情况下,精密温度测量应用使用NTC热敏电阻,而非PTC热敏电阻。有一些PTC热敏电阻被用于过流输入保护电路,或用作安全应用的可复位保险丝。P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在达到其切换点(或居里点)之前有一个非常小的NTC区域;超过切换点之后,在几摄氏度的范围内,其电阻会急剧增加几个数量级。因此,在过流情况下,PTC热敏电阻在超过切换温度后会产生大量自发热,其电阻会急剧增加,导致输入系统的电流减少,从而防止系统发生损坏。PTC热敏电阻的切换点通常在60°C和120°C之间,因此它不适合用在宽温度范围应用中监控温度测量结果。ADI将在本文重点介绍能够测量或监控-80°C至+150°C温度范围的NTC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在25°C时的标称电阻从几欧姆到10MΩ不等。如图1所示,与RTD相比,热敏电阻每摄氏度的电阻变化更为显著。热敏电阻的高灵敏度和高电阻值使得其前端电路比RTD要简单得多,因为热敏电阻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接线配置(例如3线或4线)来补偿引线电阻。热敏电阻设计仅使用简单的2线配置。

表1显示了RTD、NTC和PTC热敏电阻的优缺点。

1.热敏电阻与RTD

参数

NTC热敏电阻

PTC热敏电阻

RTD

温度范围

-80°C+300°C

60°C120°C

-200°C+850°C

温度系数

线性度

指数式

指数式

接近线性

灵敏度

响应时间

快速

快速

慢速

激励

必需

必需

必需

自发热

接线配置

2线

2线

2线、3线、4线

成本

便宜到中等

便宜

中等到昂贵

尺寸

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挑战

高精度的热敏电阻温度测量需要精密信号调理、模数转换、线性化和补偿,如图2所示。尽管信号链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其中涉及的几个复杂因素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电路板尺寸、成本和性能。ADI精密ADC产品组合中有几种集成解决方案,例如AD7124-4/AD7124-8,它们能为温度系统设计带来多方面好处,应用所需的大部分构建模块都已内置。但是,设计和优化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解决方案涉及到多种挑战。

2.jpg

2.典型NTC热敏电阻测量信号链模块

挑战包括:

  •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热敏电阻。

     ■ 如何为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热敏电阻?

  • 与RTD一样,热敏电阻是无源器件,自身不会产生电气输出。使用激励电流或电压来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即让一个小电流经过传感器以产生电压。

     ■ 如何选择电流/电压?

     ■ 热敏电阻信号应如何调理?

     ■ 如何调整上述变量,以便在规格范围内使用转换器或其他构建模块?

     ■ 在一个系统中连接多个热敏电阻:传感器如何连接?不同传感器之间是否能共享一些模块?对系统整体性能有何影响?

  • 热敏电阻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非线性响应和系统精度。

     ■ 设计的预期误差是多少?

     ■ 使用哪些线性化和补偿技术来实现目标性能?

本文将讨论所有这些挑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进一步简化此类系统的设计过程提供建议。

热敏电阻选择指南

当今市场上有很多NTC热敏电阻可供选择,为具体应用选择特定的热敏电阻可能相当具有挑战性。请注意,热敏电阻按其标称值列出,即25°C时的标称电阻。因此,10kΩ热敏电阻在25°C时的标称电阻为10kΩ。热敏电阻的标称或基本电阻值从几欧姆到10MΩ不等。标称电阻较低(10kΩ或更低)的热敏电阻,支持的温度范围通常也较低,例如-50°C至+70°C。标称电阻较高的热敏电阻,可支持最高300°C的温度。

热敏电阻元件由金属氧化物制成。热敏电阻有珠状、径向和SMD等形式。珠状热敏电阻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或玻璃封装,以提供额外保护。环氧树脂涂层珠状热敏电阻、径向和SMD热敏电阻适用于最高150°C的温度。玻璃涂层珠状热敏电阻适用于高温测量。所有类型热敏电阻的涂层/封装还能防止腐蚀。一些热敏电阻还具有额外的外壳,以在恶劣环境中提供进一步的保护。与径向/SMD热敏电阻相比,珠状热敏电阻具有更快的响应时间。然而,后者不如前者那么稳健。因此,使用何种热敏电阻取决于最终应用和热敏电阻所处的环境。热敏电阻的长期稳定性取决于制造材料及其封装和结构。例如,环氧树脂涂层的NTC热敏电阻每年可能变化0.2°C,而密封的热敏电阻每年仅变化0.02°C。

不同热敏电阻有不同的精度。标准热敏电阻的精度通常为0.5°C至1.5°C。热敏电阻的标称电阻值和β值(25°C至50°C/85°C关系)有一个容差。请注意,热敏电阻的β值取决于制造商。例如,不同制造商生产的10kΩ NTC热敏电阻会有不同的β值。对于较高精度的系统,可以使用Omega™ 44xxx系列等热敏电阻。在0°C至70°C的温度范围内,其精度为0.1°C或0.2°C。因此,所测量的温度范围以及该温度范围内所需的精度决定了一个热敏电阻是否适合特定应用。请注意,Omega 44xxx系列的精度越高,其成本也越高。

因此,使用何种热敏电阻取决于:

  • 被测温度范围

  • 精度要求

  • 使用热敏电阻的环境

  • 长期稳定性

线性化βSteinhart-Hart方程

为了将电阻转换为摄氏度,通常使用β值。知道两个温度点以及每个温度点对应的电阻,便可确定β值。

3.jpg

其中

RT1 = 温度1时的电阻

RT2 = 温度2时的电阻

T1 = 温度1 (K) T2 = 温度2 (K)

热敏电阻的数据手册通常会列出两种情况的β值:

  • 两个温度分别为25°C和50°C

  • 两个温度分别为25°C和85°C

用户使用接近设计所用温度范围的β值。大多数热敏电阻数据手册在列出β值的同时,还会列出25°C时的电阻容差和β值的容差。

较高精度的热敏电阻(如Omega 44xxx系列)和较高精度的最终解决方案使用Steinhart-Hart方程将电阻转换为摄氏度。公式2需要三个常数A、B和C,这些常数同样由传感器制造商提供。公式的系数是利用三个温度点生成的,因此所得公式尽可能减少了线性化引入的误差(线性化引起的误差通常为0.02°C)。

4.jpg

其中

A、B、C是从三个温度测试点得出的常数。

R = 热敏电阻的阻值,单位为Ω

T = 温度,单位为K

电流/电压激励

图3显示了传感器的电流激励。将激励电流作用于热敏电阻,并将相同电流作用于精密电阻;精密电阻用作测量的参考。参考电阻的值必须大于或等于热敏电阻的最高电阻值(取决于系统中测量的最低温度)。选择激励电流的大小时,同样要考虑热敏电阻的最大电阻值,以确保传感器和参考电阻两端产生的电压始终处于电子设备可接受的水平。激励电流源需要一定的裕量或输出顺从性。如果热敏电阻在所测量的最低温度时具有较大电阻,则激励电流值将非常低。因此,高温下热敏电阻两端产生的电压很小。为了优化这些低电平信号的测量,可以使用可编程增益级。然而,增益需要动态编程,因为来自热敏电阻的信号电平会随温度发生显著变化。

5.jpg

3.热敏电阻的电流激励

另一个方案是设置增益但使用动态激励电流。当来自热敏电阻的信号电平发生变化时,激励电流值也会动态变化,使得热敏电阻两端产生的电压处于电子设备的额定输入范围内。用户必须确保参考电阻两端产生的电压也处于电子设备可接受的水平。这两种方案都需要高水平的控制,持续监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以确保信号能被电子设备测量。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案?下面来看看电压激励。

6.jpg

4.热敏电阻的电压激励

当热敏电阻由恒定电压激励时,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将随着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而自动缩放。现在使用精密检测电阻,而不使用参考电阻,其目的是计算流过热敏电阻的电流,这样就能计算出热敏电阻的阻值。由于激励电压也用作ADC基准电压,因此无需增益级。处理器无需监控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无需确定该信号电平能否被电子设备测量,也无需计算要将增益/激励电流调整到什么值。这是本文中使用的方法。

热敏电阻阻值范围/激励

如果热敏电阻的标称电阻和阻值范围较小,那么电压或电流激励均可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激励电流和增益可以是固定值。电路将如图3所示。这种方法很有用,因为流过传感器和参考电阻的电流是可控的,这在低功耗应用中很有价值。此外,热敏电阻的自发热也极小。

对标称电阻较低的热敏电阻也可以使用电压激励。但是,用户必须确保通过传感器的电流对于传感器本身或应用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太大。当使用标称电阻和温度范围均较大的热敏电阻时,电压激励会使系统更容易实现。较大标称电阻确保标称电流处于合理水平。但是,设计人员需要确保电流在应用支持的整个温度范围内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Σ-Δ ADC在基于热敏电阻的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当设计热敏电阻测量系统时,Σ-Δ ADC能提供多方面优势。首先,Σ-Δ型ADC能够对模拟输入过采样,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外部滤波,只需要简单的RC滤波器。另外,它们支持灵活地选择滤波器类型和输出数据速率。在采用市电供电的设计中,内置数字滤波可用来抑制交流电源的干扰。AD7124-4/AD7124-8等24位器件的峰峰值分辨率21.7位(最大值),因此它们能提供高分辨率。

其他优点包括:

  • 宽共模范围的模拟输入

  • 宽共模范围的基准输入

  • 能够支持比率式配置

有些Σ-Δ型ADC集成了很多功能,包括:

  • PGA

  • 内部基准电压源

  • 基准电压源/模拟输入缓冲器

  • 校准功能

使用Σ-Δ ADC可大幅简化热敏电阻设计,减少BOM,降低系统成本,缩小电路板空间,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本文将AD7124-4/AD7124-8用作ADC,它们是集成PGA、嵌入式基准电压源、模拟输入和基准电压缓冲器的低噪声、低电流精密ADC。

热敏电阻电路配置——比率式配置

无论使用激励电流还是激励电压,都建议使用比率式配置,其中基准电压和传感器电压是从同一激励源获得。这意味着激励源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测量的精度。

7.jpg

5.恒流源配置

图5显示,恒定激励电流为热敏电阻和精密电阻RREF供电,RREF上产生的电压就是热敏电阻测量的基准电压。激励电流不需要非常准确,稳定性不需要太高,因为在此配置中,激励电流的任何误差都会被抵消。激励电流通常比电压激励更受欢迎,原因是它能出色地控制灵敏度,而且当传感器位于远程地点时,它具有更好的抗扰度。这种类型的偏置技术常用于电阻值较低的RTD或热敏电阻。但是,对于电阻值较大且灵敏度较高的热敏电阻,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信号电平会较大,因此应使用电压激励。例如,一个10kΩ热敏电阻在25°C时的阻值为10kΩ,而在−50°C时,NTC热敏电阻的阻值为441.117kΩ。AD7124-4/AD7124-8提供的50µA最小激励电流可产生的电压为441.117kΩ × 50µA = 22V,此电压过高,超出了该应用领域中使用的大多数ADC的工作范围。热敏电阻通常还连接到电子设备或位于电子设备附近,因此不需要激励电流的抗噪优势。

8.jpg

6.分压电路配置

图6显示了用于在NTC热敏电阻两端产生电压的恒定激励电压。以分压器电路的形式添加一个串联检测电阻,会限制热敏电阻在最小电阻值时流经其中的电流。在此配置中,在25°C的基本温度时,检测电阻RSENSE的值必须等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以便将它处于25°C标称温度时的输出电压设置为基准电压的中间值。同样,如果使用25°C时阻值为10kΩ的10kΩ热敏电阻,则RSENSE必须等于10kΩ。当温度改变时,NTC热敏电阻的阻值也会改变,热敏电阻两端的激励电压的一小部分也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与成NTC热敏电阻阻值比例的输出电压。

9.jpg

7.热敏电阻比率式配置测量

如果选择用来为热敏电阻和/或RSENSE供电的基准电压与用于测量的ADC基准电压相同,则系统就是比率式测量配置(图7),任何与激励电压源相关的误差都会被消除。

请注意,检测电阻(电压激励)或参考电阻(电流激励)的初始容差和漂移必须很低,因为这两个变量均会影响系统总体精度。

当使用多个热敏电阻时,可以使用单个激励电压。但是,每个热敏电阻必须有自己的精密检测电阻,如图8所示。另一个方案是使用低导通电阻的外部多路复用器或开关,从而支持共享单个精密检测电阻。采用这种配置时,每个热敏电阻在测量时都需要一定的建立时间。

10.jpg

8.多个热敏电阻的模拟输入配置测量

总之,设计基于热敏电阻的温度系统时需要关注多个方面:传感器选择,传感器连接,元器件选择的权衡,ADC配置,以及这些不同变量如何影响系统整体精度。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将解释如何优化系统设计和整体系统误差预算以实现目标性能。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NASDAQ: ADI)在现代数字经济的中心发挥重要作用,凭借其种类丰富的模拟与混合信号、电源管理、RF、数字与传感技术,将现实世界的现象转化成有行动意义的洞察。ADI服务于全球12.5万家客户,在工业、通信、汽车与消费市场提供超过7.5万种产品。ADI公司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威明顿市。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analog.com/cn

关于作者

Jellenie Rodriguez是ADI公司精密转换器技术部的一名应用工程师。她主要关注用于直流测量的精密Σ-Δ型ADC。她于2012年加入ADI公司,2011年毕业于San Sebastian College-Recoletos de Cavite,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Mary McCarthy是ADI公司应用工程师。她于1991年加入ADI公司,在爱尔兰科克市的线性与精密技术应用部工作,主要关注精密Δ-Σ型转换器。她于1991年毕业于科克大学,获得电子与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围观 8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9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从高阶到主流,为电竞玩家和专业创作而生

香港商艾思科有限公司(Essencore)旗下新兴记忆体品牌科赋(KLEVV),今日正式发表 CRAS C930、C910 和 C730 三款M.2 NVMe 固态硬碟。

1.png

新一代 CRAS系列 M.2 NVMe 固态硬碟阵容锁定多样化的消费者族群,以业界领先的储存技术,能满足从入门消费者至专业玩家的使用需求。 

CRAS 930 和 C910两款均随附专属铝制散热片,让使用者自由根据个人组装需求安装。 

CRAS C930 – 高速领先 非凡呈现 

CRAS C930 提供 1500 TBW 的超耐久生命周期,搭配主打的 DRAM 快取缓冲,以因应重度使用时的庞大工作负载。采用 PCIe Gen4 x4 传输介面与最新 NVMe 1.4 协议标准,开创突破瓶颈的优越性能;其2TB的容量选择可实现每秒最高 7400/6800 MB 的循序读取/写入速度,以及高达 1000K IOPS 的 4K 随机读取/写入次数。 

CRAS C930 作为科赋此次发表的旗舰款产品,不仅适用于个人电脑与笔记型电脑,其规格与效能更相容于 PS5 游戏主机需求。同时,随产品亦附上特殊设计的鳍状铝质散热片,可发挥高达 20% 的降温效能,让消费者依需求弹性安装,使 C930 性能更加如虎添翼。 

CRAS C910-强效装甲 冷酷登场 

CRAS C910 同样采用符合 NVMe 1.4协议 的 PCIe Gen4 x4 传输介面,以完美因应游戏与专业创作需求。 

CRAS C910 选用经层层把关的严选 3D TLC 快闪记忆体芯片,可在 1TB 容量上发挥每秒 5000/4800 MB 的循序读取/写入效能。 CRAS C910 亦随产品附带薄型黑白色调铝质散热片,消费者能自由安装选用,实现最高达 10% 的散热效果。 

CRAS C730-不止出色 更超乎期待 

CRAS C730 则为采用NVMe 1.3 协议的 PCIe Gen 3x4 传输介面,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锁定主流消费者市场,带来超越产品价位的效能水准,在同级产品中是极具性价比的优异选择。 

CRAS C730 搭载 DRAM 快取缓冲,并支援自我监控、分析与报告技术(S.M.A.R.T.)等科技,带给市场又一功能强大且经济实惠的高效能储存解决方案。 

使用者可视需求选择 512GB、1TB 或 2TB 容量,其 2 TB 容量款式拥有高达每秒 3700 MB的循序读取速度。 

产品贩售时间和通路 

科赋CRAS C930、C910 及 C730 M.2 NVMe 固态硬碟将于 2022 年第 4 季内上市, KLEVV科赋系列产品在台湾由富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Afastor)总代理,于各大网路电商平台如 momo、PChome 及实体店面如原价屋、欣亚等均有贩售。 

如需更多相关资讯,请参考 

产品页面 

CRAS C930: https://www.klevv.com/ktw/products_details/ssd/Klevv_Cras_C930 

CRAS C910: https://www.klevv.com/ktw/products_details/ssd/Klevv_Cras_C910 

CRAS C730: https://www.klevv.com/ken/products_details/ssd/Klevv_Cras_C730 

产品影片 

C930: https://youtu.be/7FwlapDvVgU 

C910: https://youtu.be/txMgfmsMeuE 

C730 https://youtu.be/Eof1lV4-Cjg 

关于艾思科(ESSENCORE)

艾思科成立于2014年,矢志成为全球领导性的DRAM记忆体模组及NAND Flash快闪记忆体产品供应商,核心目标旨在〝改变世界,成为半导体界的领导者〞。艾思科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结合核心专业人才,提供不同于业界的差异化品质与服务,以期带给消费者最专业、优异、与多样化的记忆体产品组合。更多资讯,请造访官网  www.essencore.com

关于科赋(KLEVV)

科赋(KLEVV)是艾思科旗下的高阶消费性品牌,主打DRAM记忆体模组及NAND Flash快闪记忆体产品,范围涵盖高规格电竞记忆体与SSD固态硬碟。科赋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其全系列产品均为追求极致完美的电脑狂热者所设计。科赋的产品近年来也先后荣获2015、2019、2021及2022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肯定。更多资讯,请见 www.klevv.com。 

围观 6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9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引言

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家对音质听感上也有更高的追求,音乐能让生活充满激情也可以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是文化的延续。不管是听歌还是看电视,音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音响是将音频信号转换放大声音的一种设备。音响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响本身放出声音,使声音放大,音响音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音乐的品质。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音频厂家选择从模拟输入功放升级到I2S数字功放,例如高性能Soundbar产品、大屏电视、车载音频、蓝牙音箱等,工程师越来越倾向于用数字功放。I2S输入数字功放芯片有以下优势:

(1) 底噪超小。数字功放芯片因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底噪比模拟功放本身小很多。

(2) 走线简单,外围少。绝大多数的底噪大,有杂音等问题都来源于PCB走线或者器件干扰,很多板子因面积结构限制无法很好的规避干扰;数字功放不容易受外围的干扰,无需担心分地不当,没有PCB走线的烦恼;数字功放芯片增益通过I2C控制,无需外围电阻,更少外围元件。

(3) 自带DSP音效调整及DRC。模拟输入的功放芯片一般通过前级运放电路调音,数字功放很多都内置DSP,大大简化了调音的过程,;很多低端的蓝牙主控没有DRC功能,搭配数字功放芯片,在保证高品质音频输出的同时,整体电路BOM有性价比。

(4) 蓝牙信号直接对接功放,高效保真。蓝牙芯片本身内部信号都是数字信号,但考虑到外部可能接模拟功放,就会额外增加一个DAC转换芯片,而受到成本限制,一般精度都不高,有损音质。用数字功放就可以让数字信号直接对接,减少转换损失。

深圳市永阜康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专注耕耘音频市场,现在大力推广苏州至盛半导体的I2S输入内置DSP数字功放芯片系列-ACM86XX,助推音频产品升级迭代。ACM86XX全系列芯片采用新型PWM脉宽调制架构,根据信号大小动态调整脉宽,在保证音频性能前提下,降低静态功耗, 提高效率,另外防止POP音的产生。高度集成了多种音效算法。内部模块可以独立控制,左右通道也可以独立控制。内部集成数字、模拟增益调节,信号混合模块,15 EQ 5 post EQ3 DRC 外加 1 Lookahead DRC 等多个独立模块,可实现多种音效。例如小信号低音增强,高低音补偿等功能可以通过这些模块实现。I2S输入的数字功放芯片在音质的冷暖度、解析力,背景的宁静、低频的震撼力度等方面,是传统模拟输入的功放不可比拟的。

产品选型及参数如下表:

1669190744018.jpg

说明一:ACM8622/8625/8628/8685管脚兼容

说明二:双声道功放芯片系列,支持PBTL模式驱动单声道

说明三:Rdson越小驱动能力越强效率越高

说明三:全系列具有CLASS H动态调整升压、音频包络跟踪专利技术(电池系统播放时长延长50%),提升散热性能。

应用说明

1.ACM8622/ACM8625M/P/ACM8628 DSP数字功放DEMO板原理图

1.jpg

2.ACM8622/ACM8625M/P/ACM8628数字功放部分原理图

2.png

3.ACM8622/ACM8625M/P/ACM8628 DEMO板顶层设计图

3.png

4. ACM8622/ACM8625M/P/ACM8628 DEMO板底层设计图

4.png

5 .ACM8622/ACM8625M/P/ACM8628 DEMO板贴片图

5.png

6.ACM8622/ACM8625M/P/ACM8628整体演示板物料清单

6.png

7 .ACM8622/ACM8625M/P/ACM8628整体演示实物图

nx8szY4MH8.png

围观 13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9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共有17位教育工作者获得“远见教育者”称号,其中一位来自中国香港

企业自动化软件公司UiPath(纽交所代码:PATH)日前宣布“2022 年度远见教育者”(Visionary Educators Award)获奖名单。该奖项是 UiPath 学术联盟项目的一部分,在自动化行业尚属首次,旨在表彰那些在帮助学生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并在创造积极影响方面超越自我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今年,全球共有17位教育工作者获得“远见教育者”称号,其中包括一位香港教育工作者。

2019 年成立以来,UiPath 学术联盟机构(由 15 个国家的 1,000 多家合作机构组成)在 1,650 多名教育工作者的协助下,已经向超过 32.5万名学生和专业人士介绍并使其掌握了RPA技术。学术联盟项目正在不断发展,为个人提供更多不同岗位的教育,以协助他们发展职业生涯。2022年,该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认证了超过5,000名开发人员。

自动化正日益成为杰出企业、客户体验和成功竞争的关键要素。到 2025 年,亚太地区(含日本)60%的企业将扩大或实现全企业范围的智能自动化。随着自动化成为商业讨论的焦点,众多企业都希望进一步使用自动化。然而,目前只有 38% 的亚太地区(含日本)企业正在实施全面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对跨团队和部门员工进行再培训和技能提升。

UiPath全球教育联盟与认证高级总监Martin Janse van Rensburg表示:“由于自动化技能和人才短缺仍然是企业扩展自动化规模的关键挑战,这凸显出企业需要制定全面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支持长期、广泛的企业自动化项目。为此,我们的远见教育者是我们实现自动化就绪员工使命的火炬手。我们正共同建立一个自动化生态系统,让学生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获奖者Brian Kei先生表示:“我热衷于为学生提供领先的低代码行业平台,而UiPath自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利用UiPath RPA解决方案,我们的学生开发了各种软件机器人,取代了人工流程,并显著提高了不同企业的运营效率。”

UiPath学术联盟是一个全球RPA知识生态系统,有助于塑造未来工作方式。加入联盟的机构均可获得免费课程,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可免费使用UiPath软件,并能够与高度活跃的全球自动化专业人士和用户社区交流。

今年部分远见教育者还包括:

  • 印度尼西亚Telkom大学Kris SujatmokoKris Sujatmoko两次被评为 UiPath远见教育者,也是印度尼西亚认证的RPA准专业及高级专业人员(Associate and Advanced Professional)。他向1,100多名学生介绍了UiPath技术,其中250名学生准备参加认证考试。

  • 新加坡理工学院Kah Heong TangKah Heong Tang是UiPath认证的RPA准专业人员(Associate Professional),加入UiPath学术联盟已超过四年。他为在职专业人士及人力资源、会计和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教授多门课程。

  • 印度工程学院Bhuvaneswaran B RajalakshmiBhuvaneshwaran是UiPath认证的RPA准专业人员(Associate Professional),与UiPath学术联盟有三年多的合作。他在Rajalakshmi工程学院对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UiPath技能培训,并带领该学院参加了技能马拉松等区域活动。

关于UiPath

UiPath以实现全面自动化企业TM为愿景,即企业使用自动化来释放最大潜力。UiPath的端到端自动化平台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解决方案与全套功能相结合,帮助所有组织机构迅速扩展数字化业务运营。


围观 5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9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新版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支持K510芯片,简化下一代图像处理器开发

嵌入式开发软件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 IAR Systems 与领先的端侧 AI 芯片研发供应商嘉楠科技 (NASDAQ: CAN) 今天共同宣布,IAR Systems 最新推出的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3.11.1版本已支持嘉楠勘智K510芯片,助力开发双核RISC-V 64位 AI 端侧推理芯片。

IAR Systems - Canaan.png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是一个完整的C/C++编译器和调试器工具链,将嵌入式开发者所需的一切都整合至同一个集成开发环境 (IDE)中,并集成确保代码质量的代码分析工具。通过出色的优化技术,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可以帮助开发者确保应用满足需求,并优化板载内存的利用率。IAR Systems 推出的最新版本的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 3.11.1版本,包含多项功能扩展和多核调试改进,增加Visual Studio Code扩展插件,以及支持各种全新内核 IP 和芯片,其中包括嘉楠勘智K510芯片。

嘉楠勘智K510支持Linux、RTOS等多种操作系统,采用64bit RISC-V双核CPU,拥有强大的NPU算力和计算精度,视觉子系统大幅升级,可实现RGB/IR融合、鱼眼矫正、宽动态范围HDR和硬件3A,适用于无人机高清航拍、高清全景视频会议、机器人、STEAM教育、驾驶辅助场景、工业及专业摄像头。K510 的面世使得嘉楠 AI 工具链系统更加成熟可靠。

嘉楠科技副总裁汤炜伟表示:“嘉楠一直坚定 AI + RISC-V 技术路线,在历经三代AI芯片的研发过程中坚持开源技术路线,并贡献了大量开源项目。IAR Systems 作为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与服务的龙头企业,在编译工具链和调试工具方面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希望以此次新版本发布为合作契机,双方共同丰富和完善RISC-V软件生态,让客户和社区得到更好的产品开发设计体验。”

IAR Systems 首席技术官 Anders Holmberg 表示:“嘉楠科技是中国AI芯片领军企业,在高性能图像处理和全面开源特性方面备受市场关注,我们非常高兴此次与嘉楠科技达成合作,扩大我们在RISC-V技术和生态系统方面的建设,供应满足最新需求的专业开发工具。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涉及大量的数据和操作。 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缩短响应时间并提高吞吐量,从而使算法在嘉楠的下一代多核图像处理器上运行得更快,充分释放和利用芯片的全部潜力。”

除了开发工具链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RISC-V之外,IAR Systems还针对RISC-V开发了跨平台构建工具和功能安全认证版的工具链。此外,IAR Systems还在国内设立了直销团队,为客户提供快速、专业、本地化的技术支持服务。

关于 IAR Systems 的RISC-V 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iar.com/riscv。

关于嘉楠科技

嘉楠科技(NASDAQ: CAN)成立于2013年,是领先的ASIC和AI SoC高性能计算芯片设计厂商。自2018年以来,嘉楠科技自主研发两代视觉神经网络加速引擎,并基于核心IP研发首款RISC-V架构商用边缘计算芯片勘智K210和高精度端侧推理计算芯片K510。嘉楠勘智系列AI芯片以其低功耗、高性能图像处理和开源架构等特点备受业界和开发者生态关注,市场衍生出超过100种硬件形态,实现超200万颗芯片部署落地,广泛应用于STEAM教育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门禁和智慧通行等场景。在软硬件开源领域,嘉楠科技勘智系列芯片支持Linux、RT-Thread等海内外主流开源操作系统,全面开放工具链和算法用例,已向Github提交650+开源项目,吸引全球范围内超1万名开发者使用。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canaan-creative.com/

关于IAR Systems

IAR Systems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世界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帮助世界各地的公司创造满足当前需求和未来趋势的创新产品。自 1983 年以来,IAR Systems 已生成超过 500 万行代码;其中超过 300 万行代码存在于用于 Arm 和 RISC-V 的 IAR Embedded Workbench 解决方案中。 IAR Systems 的工具支持来自全球 200 多家半导体合作伙伴的 14,000 多种芯片,为大约 100,000 名开发人员提供服务。IAR Systems总部位于瑞典,并在世界各地设有14个销售分公司和支持办事处和220 多名员工。 IAR Systems 归 IAR Systems 集团所有,该集团已在纳斯达克OMX斯德哥尔摩交易所上市。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ar.com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9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助力职业教育云人才培养

成果初现,深圳技师学院陈新源荣获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项目金牌

亚马逊云科技助力深圳技师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特色云计算专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云计算人才。自双方合作以来,深圳技师学院已有近千名师生接受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云计算技能课程和培训,超过30名师生考取亚马逊云科技相关认证。其中,深圳技师学院现任教师陈新源,自2018年开始系统学习亚马逊云科技课程,成功获得亚马逊云科技助理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SAA和专家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SAP,并在2022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项目上获得金牌。未来,双方还将继续深化合作,从建立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成果转化中心、建设云计算基地、构建云计算应用人才体系三个方面发力,打造校企合作典范,推动云计算职业教育发展。亚马逊云科技承诺到2025年通过提供免费云计算技术培训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900万人提高云计算技能,赋能职业教育云计算人才培养,也是践行该承诺的重要一步。

随着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云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与日俱增,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助力创新,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夯实发展基础。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云计算人才、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基础。深圳市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推出多项举措推动职业院校高水平发展,并鼓励职业院校通过校企融合的方式培育高技能人才。在亚马逊云科技助力下,深圳技师学院也一直围绕深圳重点产业规划来进行云计算专业建设,持续向当地高新技术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东春表示:"职业教育对于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针对包括云计算人才在内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应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以实现深圳职业教育整体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深圳技师学院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特色高科技专业、培养高素质水平人才提供了创新思路。"

深圳技师学院是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拥有前瞻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知识技能人才。从2018年起,深圳技师学院就开始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在云计算职业教育方面深耕,并于2019年开设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这也是国内技师类院校第一批建立的云计算专业。

双方合作以来,亚马逊云科技凭借全球领先并广泛使用的云技术、丰富的全球教育及培训资源,从提供课程资源、助力师资培训和提供云计算实践平台三个方面助力深圳技师学院建设云计算应用技术专业。在课程资源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近60门学生自学课程、11门可直接教授的教学课程,以及9门结合深圳技师学院具体需求设计的定制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囊括了前沿云知识,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时贴合实际岗位需求,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所启发。在师资培训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为教师提供了系统教学以及云实验平台的操作和管理方法培训,持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为学校提供了全球技术领先的云教学平台和云实验平台,能够让教师的教学管理更为高效便捷,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助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是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赛项的官方合作伙伴和比赛平台提供方。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深圳技师学院备战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的过程中,充分采用了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标准设计培训课程,助力选手达到世界一流的技能水平。

借助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赛项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圳技师学院将与亚马逊云科技深化合作,实现协同育人、精准育人,促进就业。首先,亚马逊云科技将助力深圳技师学院打造世赛云计算成果转化研究中心,联合更多职业院校共同开发世界技能大赛云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相关教材以及实训手册等培训资料,帮助更多学校培养云计算应用型人才,并在未来的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中取得优异成绩。其次,亚马逊云科技将助力深圳技师学院建设云计算基地,打造备赛空间,为各职业院校云计算相关专业的学生准备比赛、切磋交流学习经验和成果提供场地、培训资源和技术支持。第三,双方还将联合更多企业共同构建云计算应用人才体系,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施的动手实践机会,培养应用型云计算人才,促进高质量就业。

深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罗德超表示:"亚马逊云科技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给予了深圳技师学院许多支持,提供了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教学资源。我们期待与亚马逊云科技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和输送国际一流水平的云计算专业高技能人才,为深圳云计算产业发展及深圳职业教育争创世界一流做出贡献。"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商用市场与公共事业部总经理李晓芒表示:"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利用全球资源和经验支持本地云计算人才培养,支持职业教育云人才培养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很高兴能助力深圳技师学院打造职业教育特色云计算专业,共同培养贴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未来,我们期待与深圳技师学院进一步加深合作,把在职业教育云计算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更多的职业院校,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亚马逊云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30个地理区域的96个可用区,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新西兰和泰国新建5个区域、15个可用区。全球数百万客户,包括发展迅速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信赖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支撑其基础设施,提高敏捷性,降低成本。要了解更多关于亚马逊云科技的信息,请访问:

www.amazonaws.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8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并获鲲鹏应用创新大赛银奖

近日,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基于openEuler的园区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顺利通过华为鲲鹏兼容性测试认证,并取得KUNPENG COMPATIBLE证书及认证徽标的使用权。

此次认证获颁标志着软通动力"基于openEuler的园区智能管理平台"在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功耗、功能等六大维度的测试均符合鲲鹏技术标准,完全适配华为鲲鹏 920 处理器,能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广泛的基础环境选择空间,同时展现了软通动力面向行业构建解决方案所具备的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产操作系统的稳健替换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

1.jpg

软通动力园区智能管理平台解决方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数智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面向城市园区的人、车、设备、资产等管理和运维,可有效解决传统园区管理场景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完善信息安全建设及安全防范功能,实现园区状态可视、业务可管、事件可控,从而,进一步提高园区运行的便捷性和有序性,提高园区的综合管理水平,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

软通动力基于CentOS平台下的园区智能管理平台已在全国20+局点商用。目前,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迁移实施、测试验证等一系列工作,该平台已顺利完成从CentOS操作系统至openEuler操作系统的迁移适配。本次迁移采用重装迁移方式,迁移后开源软件维护量减少30%,部署时长降低37%,人力投入减少28%,性能提升3%。

软通动力园区智能管理平台适配openEuler操作系统后的解决方案凭借其性能、效率、易维护等多个维度的优势提升,荣获2022年鲲鹏应用创新大赛陕西赛区企业数字化赛道银奖,并作为优秀实践案例多次受邀在行业大会展示和分享。

2.jpg

未来,软通动力将持续积极拥抱鲲鹏欧拉生态战略,坚持构建openEuler领域一站式服务能力,助力openEuler在千行百业落地生根、繁荣发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8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今日,微软中国、埃森哲和埃维诺宣布开启合作新纪元,在国内全面提升云服务交付能力,运用创新模式帮助更多中国企业更快速、规模化地上微软云,通过云端的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智能化升级、加速数字化转型,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助力微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解决方案为中心,三方将通力协作,改善客户在微软云上的体验,并推动微软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落地。埃森哲和埃维诺将为微软及其客户提供云评估、云迁移、现代化云平台、数据转型和下一代云托管等系列服务。微软将运用全新的云服务交付能力,加速发展其在国内的云计算和数据业务。

此次创新合作将聚焦制造、汽车、高科技、零售、医药等行业领域。同时,基于三方的全球合作平台,微软、埃森哲和埃维诺能够更好地为在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和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博士表示:“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密不可分。而由科技创新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创新,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业务模式创新,强化自身恒力。多年来,微软与埃森哲、埃维诺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微软智能云矩阵‘事半功倍’潜力和优势同时,也为各行各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的可行性洞察与实践指导。很高兴三方将继续并肩前行,为更多的企业和合作伙伴赢得市场先机,赢得更加光明的数字未来。”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表示:“在中国,企业间数字化成熟度分水岭已经显现。埃森哲愿意与微软和埃维诺继续携手,将云技术作为构建数字化底座的重要推动力量,为规模化创新和全新商业模式奠定基础,加速数字化能力在各行业、各场景的落地实践,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企业开展灵活的转型、实践可持续发展。”

埃维诺大中华区总经理林红表示:“二十年来,我们与埃森哲和微软合作无间。结合埃森哲的行业洞察、微软的技术平台以及埃维诺的交付能力,我们共同帮助中国企业驾驭数字技术的力量,加快业务转型。通过提升云服务交付能力,埃维诺能够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和优质服务,帮助客户及时、安全且高效地应用先进技术,赋能数字化创新和智能化升级。”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的步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同时,埃森哲在一份基于全球企业的调研中指出,能够成功发挥上云潜力、变革运营管理的企业尚不到一半。对于企业来说,从持续的用云过程中实践创新、获得更为显著的成果有着广阔的机遇。

长期以来,微软、埃森哲和埃维诺在云优先、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持续等领域保持了深入的合作,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服务。今年,埃森哲与埃维诺还第十七次荣膺微软全球系统集成年度最佳联盟伙伴大奖,共摘得十项微软2022年度合作伙伴奖项。

关于微软

微软(纳斯达克上市代码“MSFT”)致力于成就"智能云与智能边缘计算"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

关于埃森哲

埃森哲公司注册于爱尔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在数字化、云计算与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能力。凭借独特的业内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翘楚全球的卓越技术中心和智能运营中心,我们为客户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服务、智能运营和Accenture Song等全方位服务,业务涵盖40多个行业,以及企业日常运营部门的各个职能。埃森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约72.1万名员工,服务于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我们秉承"科技融灵智,匠心承未来"的企业使命,致力于通过引领变革创造价值,为我们的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与整个社会创造美好未来。

埃森哲在大中华区开展业务35年,拥有一支约2万人的员工队伍,分布于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广州、深圳、杭州、香港和台北等。作为可信赖的数字化转型卓越伙伴,我们正在更创新地参与商业和技术生态圈的建设,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把握数字化力量,通过制定战略、优化流程、集成系统、部署云计算等实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立足中国、赢在全球。

详细信息,敬请访问埃森哲公司主页accenture.com

关于埃维诺

埃维诺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创新领导者,为客户提供基于微软技术的云服务、商业解决方案、以设计为驱动的用户体验。埃维诺遍布全球26个国家的60000名专家,每天都在为我们的客户以及他们的员工、客户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服务,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多次荣膺微软系统集成全球年度最佳联盟伙伴大奖,领先其他同业公司。 凭借我们数量最多的微软认证 (60,000+) 和 18 项(总计 18 项)微软金牌资质,我们在帮助企业发展和解决他们面临的最艰难挑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我们是一家以人为本的公司,致力于提供多元、包容的工作环境,让我们的员工在舒适工作的同时充分展现自我。我们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致力于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帮助弱势群体中的年轻人开拓自己的潜能。

埃维诺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由埃森哲和微软成立的合资公司,埃森哲持有大部分股权。了解更多,请登陆www.avanade.com/zh-cn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8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1月23日,经过7个月的激烈角逐,2022玄铁杯RISC-V应用创新大赛揭晓获奖名单。基于阿里平头哥玄铁C906的开发板,一批RISC-V创意项目涌现,落地碳中和、智能家居、智慧工厂等场景,最终冠军由华东师范大学“萌新队”获得。

本届大赛自4月18日启动以来,共吸引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及企业的1398人报名组队参赛。参赛队伍在平头哥RISC-V“云上实验室”上调试项目,共提交379份完整创意方案,最终39个项目闯进决赛,由褚君浩院士等组成的专家组评审出一二三等奖,分获3万元、1万元、5000元奖金。

华东师范大学“萌新队”,在玄铁RISC-V平台上,搭建起能源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三大子系统,实现能源数据实时监测及M2M(机器对机器)自主交易。这套小型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斩获本届大赛第一名。

“我们对‘碳中和’比较感兴趣,学校也鼓励我们探索交叉学科,我负责系统架构搭建和区块链技术,另外两位队员负责硬件编程及网页编程。从最初简单的能源物联网演示,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M2M自主交易,我们做了很多讨论和尝试,终于在RISC-V平台上跑通了程序!”“萌新队”队长、华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龚丹妮说。

1.jpg

(华东师范大学“萌新队”获得2022玄铁杯RISC-V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

左起:指导老师左少华,学生龚丹妮、李丽莹、万海缘)

“玄铁杯”RISC-V应用创新大赛由芯片开放社区(OCC)主办,已举办至第二届。据组委会介绍,今年大赛提供内置量产玄铁C906处理器的两款开发板——矽速D1 Dock Pro和全志D1 哪吒,支持Linux、RTOS等操作系统,为参赛者提供更大创意空间。平头哥还将持续向业界和大众推荐优秀项目,促进RISC-V应用创新走进更多实际场景。

大赛评委、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说:“RISC-V架构发展正当时,产学研各界都期盼看到更多的创新应用。大赛发掘了不少极具创意的RISC-V应用,也支持了一批致力于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高校青年——他们动手能力更强,创意理念更新,对新计算架构的应用也更熟练,相信未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RISC-V的技术创新并带来产业应用的突破。”

过去3年来,平头哥与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多所国内高校建立了10多项科研合作,捐献千余块玄铁RISC-V开发板支持高校实验课程,并合作出版10余种教材、开发30多门课程,惠及10万余名大学生。

附获奖名单:

2.jpg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7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劳动力短缺以及用工成本的增加,对零售服务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促使了零售业自动化程度的加速推进。针对这一增长的市场需求,Dobot发布了专门为商业领域设计的协作机器人DOBOT Nova系列,可用于制作咖啡、冰淇淋、炸鸡、煮面、调酒,以及按摩理疗。

1.jpg

DOBOT Nova系列首次发布两款产品,分别适用于零售领域的Nova 2以及按摩理疗等领域的Nova 5,负载分别是2kg和5 kg,可以替代或减少人力投入,尤其是疫情时,也能减少与人的接触,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为满足商家对个性化品牌形象的需求,区别于工业用协作机器人,DOBOT Nova采用了简洁的设计风格,支持客户定制机身外观,完美融入店面环境,带来友好的用户体验。区别于工业机器人,Nova为满足对店内坪效比的要求,机身设计极为紧凑,只需1平米空间就可以导入使用。

2.jpg

考虑零售商家一般缺少专业工程师,DOBOT Nova格外注重产品的易用性设计。拖动示教、图形化编程、自定义按钮等软硬件设计,10分钟即可完成部署,启动运行。

在零售服务业中使用的机器人与人接触频繁,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指标。DOBOT Nova采用多种安全防护技术,可以智能感知人体动作,检测到碰撞时0.01s内迅速停止,如遇断电等突发情况将会自动锁定,保障安全。

DOBOT Nova为机器人服务商业领域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过往广泛使用在工业领域中的机器人,将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与机器人的交互与协作将不断增加。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607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