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26日,思尔芯(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2C)宣布并购国微晶锐(深圳国微晶锐技术有限公司),并进行核心技术整合,将其硬件仿真技术融入数字EDA全流程布局,推出企业级硬件仿真系统:OmniArk 芯神鼎。同时,思尔芯全新推出高性能数字逻辑仿真器:PegaSim 芯神驰,以增强其丰富的系统级验证产品线,巩固思尔芯以异构验证方法学为主导的创新验证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验证解决方案。

01 软仿+硬仿,丰富系统级验证产品线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芯片的市场规模日益激增。AI、5G通信、汽车电子、PC和数据中心等新增了多种数字芯片产品的需求。

但先进制程下的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功能却越来越复杂,设计也越来越复杂。与设计“形影不离”的芯片验证,其复杂度也进一步提升。其中,功能验证往往是芯片设计流程里较有挑战难度的一步,也是可能导致芯片返工或流片失败的重要原因。这就导致设计成本的严重攀升和芯片上市时间的延迟。

把问题拦截在流片之前,这正是验证存在的意义。而数字验证处于数字芯片设计流程的前端,便成了数字芯片验证的第一道“防守”。

在一个芯片开发流程中,工程师势必会在不同设计阶段,用到不同的验证工具。为了满足不同的验证场景,思尔芯打造出丰富的系统级验证产品线,此次硬件仿真和软件仿真的发布,让整个芯片开发在对的设计环节,根据需求,更高效地搭配最合适的验证工具。

1.jpg

芯神鼎是一款企业级硬件仿真系统,采用超大规模可扩展商用阵列架构设计,最大设计规模可达20亿门,满足从IP级到系统级的功能验证。基于创新的全自动编译流程、高效调试纠错能力、丰富的仿真验证模式,以及千倍以上的仿真加速,让这款企业级硬件仿真系统成为思尔芯开启EDA验证新时代的重磅产品。

此外,在一个芯片的设计开发流程中,软件仿真是工程师们常规必备的验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芯神驰是思尔芯倾力打造的一款高性能、多语言混合的商用数字逻辑仿真器,已得到多家海内外厂商验证。

2.jpg

其采用了创新的架构算法,实现了高性能的仿真和约束求解器引擎,对System Verilog语言、Verilog 语言、VHDL语言和UVM方法学等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并可提供功能覆盖率、代码覆盖率分析等功能。同时创新的软件架构允许仿真器支持不同的处理器架构—— x86-64、RISC-V、ARM等。芯神驰适合设计与验证工程师从IP、子系统及全系统等不同场景的验证需求,进而满足当今复杂SoC的验证需求。

02 异构验证方法学解决芯片开发瓶颈

在验证的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单一工具并不能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在先进工艺下,异构计算架构正逐渐成为设计芯片的主流,不同的运算单元有不同的架构设计,对信息流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都需要针对其特性使用不同验证的方法学。

思尔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俊雄先生表示:“更多时候,在芯片设计的不同节点,工程师所用的工具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异构验证方法学,聚焦于数字芯片前端验证。在研究怎样降低验证工程复杂度的同时,还能保证验证的可靠性,提升验证效率。随着两款企业级硬件仿真系统芯神鼎和高性能数字逻辑仿真器芯神驰的发布,使得思尔芯产品线更加丰富,离为客户提供数字EDA全流程的目标也更进一步。”

3.jpg

此次芯神鼎和芯神驰发布与整合,标志着思尔芯完善的异构验证平台解决方案拼图完成重要组成。可覆盖复杂的系统与芯片从早期的需求规格的精准定义、系统或软件架构探索、RTL级仿真、超大容量硬件仿真加速器、快速原型系统等多个应用场景,从而为验证工程师提供全面的技术与工具套件,以确保整个芯片设计流程对需求规格的完整实现,以及项目按照预期的验证计划高效地推进。

关于思尔芯S2C

思尔芯(S2C)自2004年设立上海总部以来始终专注于集成电路EDA领域。作为业内知名的EDA解决方案专家,公司业务聚焦于数字芯片的前端验证,已与超过500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服务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图像处理、数据存储、信号处理等数字电路设计功能的实现,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领域。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并建立了全球化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服务网络,在深圳、西安、香港、东京、首尔及圣何塞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

思尔芯在EDA领域的技术实力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通过多年耕耘,已在原型验证领域构筑了技术与市场的双领先优势。并参与了我国EDA团体标准的制定,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了解更多详情,请访问www.s2ceda.com

围观 6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6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来源:内容来自ICCAD年会。

1.png

12月26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共同主办, 厦门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厦门科技产业化有限公司、上海芯媒会务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亚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中国集成电路》杂志社、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合芯高性能服务器创新研究院共同协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2)”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2.png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为大会作了题为《以持续创新赢得美好未来》的主旨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介绍。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11.png

12.png

13.png

14.png

15.png

16.png

17.png

18.png

19.png

20.png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26.png

27.png

28.png

29.png

30.png

围观 28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2年12月26-27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22年会暨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ICCAD 2022)盛大开幕。

值此行业盛会鸿芯微纳正式发布三大新产品

  1. RocSyn®——版图驱动的逻辑综合工具

  2. ChimeTime®——静态时序签核工具

  3. HesVesPower®——功耗签核工具

新品发布

鸿芯微纳CEO黄小立表示:“鸿芯微纳三大新工具的问世,填补了国产数字EDA相关领域的空白。此前,鸿芯微纳已推出以布线为中心的布局布线工具Aguda®,取得了积极的反馈,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如今,四大产品强强联合,正式宣告鸿芯微纳已实现国产数字芯片EDA平台关键节点的技术部署,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完整的数字芯片全流程工具链的企业,将为本土更多芯片设计企业提供更专业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大新产品初亮相 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RocSyn®

版图驱动的逻辑综合工具

  • RocSyn®实现逻辑综合的完整流程:支持Verilog 2005和SystemVerilog 2017标准,支持时序约束(SDC),低功耗设计,UPF综合,扫描链插入,增量编译等功能。

  • 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优化:包括高层次优化,数据链路优化,逻辑优化,基于时序的优化,基于版图的优化等。

  • 性能指标(延时,面积,功耗,即PPA)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一流水平。

1.jpg

ChimeTime®

静态时序签核工具

  • ChimeTime®是一种静态时序签核工具,提供了SPICE仿真精度的签核结果。

  • 其搭载了独特的分布式处理能力,可在数百颗CPU上并行运行,快速完成大规模设计的分析。

  • 支持先进的CCS模型,具有针对低功耗设计先进的延迟、串扰计算引擎。

  • 支持各种OCV(包括LVF)格式。支持快速PBA时序分析能力。

2.jpg

HesVesPower®

功耗签核工具

  • HesVesPower®,对全芯片系统进行功耗,电源和信号完整性分析以及相关模型抽取,是数字后端实现和系统集成之间的关键签核步骤。

  • 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求解器,分布式计算架构,和多物理模型仿真引擎。

    ◇ 主流功能:功耗压降电迁移分析

    ◇ 扩展功能:从器件到系统级的功耗签核流程

    ◇ 核心功能:高性能计算引擎

3.jpg

关于鸿芯微纳 

深圳鸿芯微纳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 年,是一家致力于国产数字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旨在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模式,完成数字EDA关键节点的技术部署,打造完整的国产数字芯片全流程工具链,实现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企业依托国内完整的产业生态,组建专业的研发和支持团队,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平台,致力于在广阔的应用领域,为全球芯片设计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公司在深圳、上海、北京和成都的研发中心集中了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均来自于国际知名的EDA和设计公司,人均10年研发经验。通过独立完成复杂项目的流片,获得了国内先进设计公司在内的商业客户的认可。

围观 35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6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年来,由于疫情、地缘政治风险、能源成本上涨、气候变化等原因,供应链中断风险大大上升。如何完善供应链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提升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头等大事。

近期,由艾利丹尼森发布的全球性调研报告《蒸发的数十亿:供应链浪费的真实成本》中指出,全球每年有近8%的库存由于过期或生产过剩而被弃置合计造成相当于价值1,631亿美元的库存损失。在中国,这一库存废弃比例为1.8%,但是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高达年利润的4.5%。在这些重大损失中,有4.2%的库存在到达客户手中之前就已经发生变质或损坏。可见,减少供应链浪费是改善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

可持续供应链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关键业务需求

事实上,不少中国企业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供应链浪费问题。在参与调研的77家企业中,有84.4%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面临提升业务可持续性的压力,76.6%的企业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重中之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明显高于全球其它市场。据统计,国内企业平均将7.0%的技术类预算专门用于改善供应链可持续性,而在全球市场中这一数字仅为4.4%。调研结果显示,有89.6%的受访企业已经部署了跟踪和衡量供应链浪费的解决方案,另外有36.4%的企业计划引入技术来识别特定的单品级跟踪,提升供应链的可见性和可追溯性。

当前,国内企业对于可持续供应链的投资主要在于:智能设备与传感器,工业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受访企业中,已经部署上述解决方案的比例分别为:42.9%,44.2%和32.5%,未来五年内,有相关“计划”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7.2%,55.9%和64.9%。

艾利丹尼森思创大中华区总经理Dennis Khoo表示:“应对供应链挑战,减少浪费迫在眉睫。我们始终相信,技术可以作为推动社会向善的力量。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材料科学和数字识别解决方案企业,我们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型解决方案,例如:射频识别(RFID)技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视化程度,帮助企业减少因过期或生产过剩造成的浪费和利润损失,与客户一起协力打造一个更有弹性、更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供应网络。”

1.png

在中国,“双碳”目标的政策驱动也为企业构建更可持续的供应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数字化技术已成为企业供应链角力的重心。雀巢中国大陆地区冰激凌业务供应链负责人莫展绰先生(Arik Mo)表示:“雀巢中国的供应链以突破性的数字化能力占据领先地位,其全价值链库存状态具有广泛的可视性,从而减少浪费,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我们正在雀巢中国地区的供应链中推行RFID技术。我们相信其在供应链效率优化和浪费管理方面的潜力和能力。显然,应用此类先进技术,包括我们内部自行开发的数字化供应链中心(DSCC),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需求信号,确保市场补货效率,并响应客户需求。”

2.png

消费者对于产品可持续性的需求日益提高

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变化也会对企业供应链造成深远的影响。雀巢大中华地区供应链与采购高级副总裁董明先生(Tony Domingo)表示:“随着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高速转型,加速了购买者行为习惯的改变,对我们而言,开发高度创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至关重要。RFID技术在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本土数字化供应链中心(DSCC)和各类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响应了我们对于推动客户中心化理念的承诺,并拓展了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贡献。”

3.png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质量始终是最关心的议题。除此以外,在参与调研的1,453名消费者中,分别有29%和23%的消费者将产品耐用性和可持续性列为影响消费决策的三大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服装、食品、美妆个护这三个零售领域,消费者对产品材料和成分信息表现出明显的关注。

举例来说,42%的消费者认为在购买服装时产品透明度很重要,且46%的消费者认为数据能够帮助他们在比较服装选择时做出更可持续的购买决策。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Adidas)就通过艾利丹尼森的atma.io数据平台重塑了供应链的运营方式。atma.io数字平台将产品在供应链不同阶段赋予的数字ID统一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实现了溯源信息高度一致。目前,该平台管理着超过 220亿件不同的单品,每秒新增互联产品数量超过 300 余件。阿迪达斯将这一平台用于支持其循环经济和特定的消费者及产品的互动,加速了品牌通向可持续发展与透明化目标的进程。

阿迪达斯前品牌可持续发展全球总监戴维 · 奎斯(David Quass)表示:“阿迪达斯将 atma.io 数据平台植入到我们的Infinite Play项目之中,以扩大我们回购产品的价值,赋予其二次生命。我们与艾利丹尼森的 atma.io 数据平台合作,开启了多个应用案例,以实现我们的互联产品愿景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项目是该系列应用的第一个尝试。”

飞速进步的数字技术为促进循环经济、构建可持续未来带来了可贵的契机。可持续供应链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加强了企业与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对企业、消费者和生态环境都大有裨益。

调研方法/编者按:

本次消费者调研在消费洞察机构Canvas8的支持下于2022年6月3日至6月28日期间以在线调研的形式开展。该调研在中国、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抽样了7,500名消费者,他们在家庭中负责购买服装、食品和/或美容产品。

本次企业调研以18次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的形式访问了五大行业板块的250名全球供应链技术高管。调研于2022年5月至8月在中国、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开展。

出于调研目的,“供应链”被定义为从原材料交付到货物和材料的制造,直至最终交付给终端消费者的所有相关过程。

若要下载《蒸发的数十亿:供应链浪费的真实成本》,请访问此处

关于艾利丹尼森

艾利丹尼森(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VY)是一家全球性的材料科学企业,专注于设计和制造各类标签和功能性材料,以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主流行业,包括标签与标示应用的不干胶材料;工业、医药和零售应用的胶带和其他联结解决方案;服饰应用的吊牌、标签和装饰;以及零售服装和其他市场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解决方案。在50多个国家拥有约3万6千名员工,2021年的销售额为84亿美元。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rfid.averydennison.cn

围观 4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5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2月23日,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存储产业标准化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

1.jpg

《存储产业标准化白皮书(2022)》

本白皮书结合“十四五”规划重要精神、存储产业发展情况及国内存储产业标准化工作现状,提出新一代存储产业标准化体系框架和建议,推动国内存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引导国内存储技术方向,解决存储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中国存储标准走向全世界。

2.jpg

存储产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存储标准化为数字经济提供助力的第一要务

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推动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对于深化政企协同、行业协同、区域协同,全面支撑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是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而存储作为数据的载体,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数据中心构建的基座,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存储产业的发展在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数实融合以及应用需求的多元化,同时带动存储生态百花齐放。存储各产品、接口、功能、协议等各层各级互联互通需求迫切,产业统一的标准化需求强烈,存储产业标准化逐渐成为促进生态快速健康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第一要务。

闪存化、融合化代表存储产品标准化发展走势

数字化、云计算、智能化所催生的大数据爆炸性增长的态势,改变了存储产品市场的格局。从存储系统维度看,集中式架构和分布式架构两种产品形态长期共存、不断创新。

首先,集中式存储正向全闪架构加速演进。近年来,随着固态硬盘(SSD)高速介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集中式存储的架构也在渐渐往全闪存储架构的方向演进,并最终会成为主流的方向。据IDC统计,2021年集中式存储占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55.6%的份额。集中式存储中的全闪存储因其性能及SSD介质成本不断降低等优势,在2021年增速达到15.9%,市场份额占比高速增长,成为用户关键应用系统的新选择。从长远看,集中式存储在金融、证券等关键市场的高IOPS、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等领域会占据主流。

3.jpg

中国集中式存储市场全闪预测

其次,分布式存储架构趋向融合。分布式存储因其支持块、文件、HDFS、对象多种协议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内容资源池、备份归档、视频存储、云平台存储等多个场景,具有较好的场景适应性。分布式存储作为近几年不断被熟知的存储产品形态,不断被市场认可,凭借良好的扩展性、存储成本等因素,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场景中被广泛使用。据IDC统计,2021年分布式存储份额为23.9%,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8%,在2026年市场份额将接近30%,成为中国企业存储市场的重要部分。《存储产业标准化白皮书》建议定义分布式融合存储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不同级别的融合架构,以及功能、接口、性能、可靠性、等技术要求,并且要适用于融合存储产品的设计和实现。目前Dell EMC、浪潮等成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领域的主流厂商。

4.jpg

中国分布式存储市场份额及增长率分析

SSD市场到2025年规模达到500亿美元

由于NAND闪存介质具有高性能、低延时的特性且Flash颗粒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在存储产业闪存化趋势带动下,SSD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据IDC预测,SSD有望突破成本瓶颈,凭借访问速度和存储密度优势,代替机械硬盘成为市场主流存储介质,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SSD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300亿美元增长到约为500亿美元。其中企业级SSD的技术开发壁垒相比较高,代表厂商有浪潮、Samsung等 。

5.jpg

全球SSD&HDD出货量分析

未来存储标准化建设方向

在存储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一切都要标准化运作的大趋势下,存储产业的标准化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存储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需加强领域覆盖、更新机制、建立专家资源池、建立标准研究共研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存储产业突破产品兼容管理、智能运维、绿色低碳等标准领域核心技术,创新从SSD核心部件到存储系统的全栈产品发展,加快应用落地,完善产业生态,将数据存储打造为加速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山石网科凭借其愿景完整性和执行力而获评为“远见者” 

创新易用型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山石网科(Hillstone Networks)宣布,公司已入选2022年Gartner®网络防火墙魔力象限(2022 Gartner® Magic Quadrant™ for Network Firewalls),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九年入选,以及第二次获评为“远见者”(Visionary)。 

山石网科解决方案已从单一网络安全平台演进成为强大的网络安全产品组合,实现了从边缘到云以及两者之间的网络弹性。为满足全球所有重要垂直行业内从中小企业级到运营商级别的网络需求,当前的产品组合利用位于底层的下一代防火墙(NGFW)技术,涵盖以下解决方案: 

  • 针对分布式企业的Hillstone Secure SD-WAN解决方案。

  • Hillstone ZTNA解决方案,可实现随时随地从任何设备零信任访问。

  • Hillstone CloudArmour,提供云工作负载保护。

  • Hillstone CloudHive微分段解决方案,适用于虚拟化数据中心。

  • Hillstone sBDS服务器保护,与网络检测和响应(NDR)解决方案相结合,可应对针对关键服务器和主机的多阶段、多层次威胁。

  • Hillstone iSource,由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扩展检测与响应(XDR)平台,包含NDR功能和来自第三方平台的输入。

山石网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刘向明(Tim Liu)表示:“很高兴能连续第九年凭借我们的愿景完整性和执行力而获得认可。在当前的混合多云世界中,我们的云优先战略得到了客户和合作伙伴等的一致认可。我们将继续利用屡获殊荣的行业领先NGFW平台,整合先进功能,充分释放SD-WAN和ZTNA能力,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以填补市场空白并满足我们不断增长的客户群的需求。” 

为提供网络弹性解决方案,以有效保护企业关键资产和基础设施,云优先方法必不可少。除了企业内部、私有云和混合云环境,山石网科解决方案组合还包括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可帮助物联网领域主动检测、保护和管理物联网设备面临的风险。 

点击此处下载Gartner网络防火墙魔力象限的副本。 

Gartner,Gartner网络防火墙魔力象限,Rajpreet Kaur、Adam Hils、Thomas Lintemuth,2022年12月19日 

Gartner不为其研究出版刊物中所涉及的任何厂商、产品或服务提供背书,也不建议技术用户只选择评级最高或其他指名的厂商。Gartner研究出版刊物由Gartner研究机构的观点所组成,不应理解为对事实的陈述。Gartner对本研究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包括任何适销性或特定用途适用性的担保。 

GARTNER是Gartner 的注册商标和服务标识,Magic Quadrant是Gartner, Inc.和/或其附属公司在美国和国际上的注册商标,经许可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权利。 

关于山石网科

山石网科(Hillstone Networks)凭借创新易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重塑了企业安全领域,可实现网络弹性并降低总持有成本。山石提供全面的可见性、卓越的智慧和快速的保护,帮助观察、理解并应对多层次、多阶段网络威胁,获得了主流分析师的好评以及全球公司的信任。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hillstonenet.com。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21222005397/en/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当前,随着全球数字化智慧化深入,集成电路成为引领这一趋势的关键主导因素,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不过,一个突出的矛盾显现出来,这就是集成电路人才的匮乏,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 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 25 万人,而到 2025 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 30 万人!


此外,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规模在 21 万左右,约占毕业生总数的 2.30%。而在这 21 万学生中仅有 13.77% 毕业生毕业后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数量还不到 3 万人,如此供需落差导致了集成电路人才缺口日益扩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集成电路“人才荒”可能会成为影响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


为解决集成电路人才短缺问题,2022年8月1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牵头,组织产学研各方力量,正式启动了《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编制工作,近日,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讨论稿)重磅发布!欢迎下载了解详情,并反馈建议!


点击下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

围观 15,0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热烈祝贺航顺工业级家电HK32MCU 单款HK32F030装机量首次突破5000万颗

近年来,由于智能化快速发展,全球半导体产业发生重大变革,我国芯片产业也迎来了黄金时代,国产替代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同样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也此起彼伏,今年消费类行业同比大幅萎缩,家电行业总体表现平稳,工业、汽车领域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快速增长促使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1.png

经过2021年的疯狂缺芯, 国产MCU也快速崛起,各行各业的国产替代无处不在。从最早的消费类电子,到工业控制、家电、汽车,都将迈入国产化。航顺HK32MCU做为国内领先的32位MCU设计企业,单款工业级家电HK32F030装机量首次突破5000万颗!主要应用分布在工业以及家电领域。

工业-新能源 爆发式增长

工业领域 是我国经济的重要一部分,其涵盖电力,制造、新能源等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已经成为新的爆发增长点。

新能源行业成为全世界共同研究以及重点发展领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充电桩、储能,等应用异军突起 , 行业发展如火如荼。

2.jpg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9年国内“十城千辆”试点示范工程实施,到2010年6月的私人购车补贴政策实施,国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未来10年我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会持续增加,然而能源和环境的作用又限制了我国传统燃油汽车的保有量。为了缓和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响应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就必须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才能达到消费者与生产商对汽车需求与生产的平衡。因此,就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而言,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景巨大,其配套周边产品空间广阔。

3.jpg

HK32F030应用在车门控制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HK32F030还大批量应用充电设备,仪表、电力设备,BMS等

众所周知,要实现能源的自动化管理,就需要用到MCU来进行智能化的监控、通讯以及显示等

4.jpg

系统应用框图

5.jpg

HK32F030 应用在扫码充电

随着国家电网的智能化推广,智能电表以及各种电力控制设备层出不穷, 以往很多机械设 备都将由智能化设备替代

6.jpg

HK32F030应用在继电器保护装置

家电稳军心

纵所周知 家电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能直接的反应出市场需求,近一两年来地产行业进入低潮,给家电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以及挑战,好在家电MCU国产替代尤其白色家电替代还没规模化,国产替代需求还比较旺盛,未来2年还有很大增长的空间。

2021年,全球范围内家用电器市场总收入预计将达到 5606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6%,全球家电的销售区域多集中于亚太、北美和欧洲市场,亚太地区仍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市场,零售额占比为 45%, 北美、欧洲市场紧随其后,零售额占比依次为 22% 和 20%。

一、白电

中国白电行业市场规模已经成熟,寡头化格局逐步加强,未来白电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家电智能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白电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智能白电产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单品智能化、白电系统智能化和融入智能家居系统。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智能白电产品将呈现出分系统的趋势,家庭中的电器产品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成系统地联系在一起。家庭中的智能白电产品将逐步分为娱乐系统、空气系统、水系统、美食系统。

2、内销转出口。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白电生产基地,特别是大型家电,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白电行业是长期行业,国内市场短期接近饱和状态,据统计,我国国内白电产量年均变化不大,家电国内市场成交额年均复合增速为-5.91%,国外市场或许是机会。

7.jpg

HK32F030应用在冰箱压缩机控制板

二、小家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小家电产品作为高生活品质的象征迅速进入消费者家庭且普及率仍然偏低,为小家电品类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了较为充足的空间。近年来,国内小家电市场不断扩大,搅拌器、烘干器等相继进入家庭,品种达到50余种

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以及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是小家电行业的重要内驱动力。小家电产品自带的多功能、易操作及时尚简洁的外观符合当下年轻人对于更精致、更健康、更便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近年来小家电市场体量不断扩张,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小家电行业市场规模较2013年增长123.34%至4,536.00亿元,且近三年增速保持在12.00%以上。市场对小家电产品的需求始终维持在良性、稳定的水平上,整体增长态势稳健。

长期来看,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消费水平提升以及健康养生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将驱动小家电行业快速发展。

8.png

HK32F030应用在电饭煲

单款工业级家电HK32F030装机量突破5000万!

航顺HK32F030主流工业家族采用正向设计、软硬件兼容国外进口,采用ARM-M0内核、先进工艺制程,具有高主频、大内存、丰富的内部资源与外设等特点,极具性价比。

1、高的可靠性

◆ESD、EFT指标优秀,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 

2、丰富的内部资源

◆ 内部集成串口、I2C、SPI等通讯接口、还具备高级定时器、12位高精度ADC等

3、开发方便

◆软硬件兼容国外进口,缩短开发周期

客户已突破1000+

好的产品才能带来更多的客户,从2018年量产以来,得到各行各业客户的青睐,客户群体不断的增加,行业头部客户纷纷采用HK32MCU。这么多客户对航顺HK32MCU的认可,也是我们一直前进的动力。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第二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于近日在海南三亚召开,论坛上颁发了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奖系列奖项。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长电科技荣获“中国百强企业奖”,长电科技董事兼首席执行长郑力获颁“中国百强杰出企业家奖”。

入围“百强”,不仅代表企业经营业绩优异,更是对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认可。论坛开幕当日,郑力受邀发表《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经营,促进企业高科技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阐释长电科技多年来励精图治、勇于开创,持之以恒地以企业价值创造回报客户、股东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发展。

以优异业绩创造财富价值

近年,长电科技在新一届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坚持专业化国际化经营,聚焦高质量发展,使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公司业绩实现“三连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据半导体咨询机构爱集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长电科技在A股160家半导体公司中名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第一名,收入第二名。

同时,长电科技2021年全年自由现金流为33.4亿元,同比增长38.0%;目前公司已连续实现12个季度持续的正自由现金流。

精进产品和服务兑现市场价值

作为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长电科技一直致力于引领技术创新,打造竞争优势,实现市场价值。面对客户对高性能、高密度、定制化封装芯片产品的需求增长,长电科技深耕高性能封装技术创新研发,在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高集成度晶圆级封装、2.5D/3D集成、系统级封装和高性能倒装封装等技术领域已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相关专利数量名列全球第二。

依托技术与服务领先优势,长电科技在业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客户满意度,近年来获得了多家全球客户授予的卓越供应商、卓越合作伙伴等嘉奖。

引领行业方向实现产业价值

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长电科技也致力于将企业价值服务于行业共同进步。基于对行业演进规律的深入思考,长电科技开创性地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芯片成品制造”这一理念,重新定义了芯片制造后道工序在当前环境下的价值。

“收获‘上市百强’殊荣,是对长电科技的肯定与勉励。”郑力表示:“今年,是长电科技成立5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凭借开创进取和自我变革的气魄,长电科技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未来十年将是芯片成品制造产业发展的‘黄金时间’。长电科技将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和趋势,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将之回馈于全球的客户和股东,也为全球每一个用户的智慧生活提供先进、可靠的集成电路器件成品制造技术和服务。同时,长电科技也将以开放心态与产业链伙伴精诚合作,为产业整体发展持续创造更大价值。”

关于长电科技

长电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芯片成品制造一站式服务,包括集成电路的系统集成、设计仿真、技术开发、产品认证、晶圆中测、晶圆级中道封装测试、系统级封装测试、芯片成品测试并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导体客户提供直运服务。

通过高集成度的晶圆级封装(WLP)、2.5D/3D封装、系统级封装(SiP)、高性能倒装芯片封装和先进的引线键合技术,长电科技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涵盖了主流集成电路系统应用,包括网络通讯、移动终端、高性能计算、车载电子、大数据存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业智造等领域。长电科技在全球拥有23000多名员工,在中国、韩国和新加坡设有六大生产基地和两大研发中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业务机构,可与全球客户进行紧密的技术合作并提供高效的产业链支持。

稿源:美通社

围观 9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最先推出的App可实现通过智能手机完全控制WiSA SoundSend发射器

沉浸式无线声效技术的领先供应商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NASDAQ股票代码:WISA)日前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App应用程序,以支持WiSA设备的用户能完全控制他们的多声道音频体验。该App旨在与任何采用WiSA HT或新的WiSA E嵌入式软件解决方案的源设备配合使用,包括智能电视、条形音箱和WiSA SoundSend这样的外部发射器。目前,该App应用已可以从Google Play应用市场下载,支持苹果公司iOSApp应用也将在近期推出。

1.jpg

这款App应用程序起初的功能是通过智能手机对WiSA SoundSend进行控制,之后可被移植到主流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中,包括WebOS®LG)、Android TV®TCL、海信、索尼)、三星的Tizen®、亚马逊的Fire® OSRoku® OSVizio Smartcast®操作系统。

“随着WiSA Technologies推出自己全新的WiSA E技术产品,我们提供一款可移植到客户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WiSA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Brett Moyer说道。“将我们核心的多声道无线音频技术与我们全新的App应用程序相结合,是WiSA在智能电视和条形音箱领域提高市场渗透率的下一步计划。”

App应用程序专注于两项关键性用户任务:

1.搭建和配置:WiSA应用程序可以引导新用户完成系统搭建过程,从而实现简单直接的开箱即用体验。整个过程中会有嵌入式帮助窗口为新用户提供信息提示。

2.用户操作和定制:MyAudio是该应用程序的主要功能,支持用户完全控制他们的音频设置,包括:

● 针对不同音频模式(如电影、音乐或在夜间使用系统)的多种内容特定的预设。

● 直观的均衡器(EQ)控制。

● 能够打开/关闭虚拟杜比全景声(Virtual Dolby Atmos)和低音管理。

● 能够将定制的控制设置保存为预设,以存储个人的聆听喜好。

App应用程序的其他功能包括通过Speaker Trim控制界面,它可单独控制每个扬声器的振幅,以及在该应用MyZone界面中重新配置用户的扬声器设置。WiSA应用程序旨在与各种常见的扬声器配置配合使用,包括Platin Audio最新的5.1.2空间音频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up-firing扬声器。

WiSA的用户需要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来管理和定制他们的多声道无线音频系统。”WiSA协会总裁Tony Ostrom表示。“WiSAApp应用程序为SoundSend新用户简化了系统设置,其包括灵活直观的音频控制功能,支持用户为他们的耳朵和家庭娱乐设置优化沉浸式声效系统。”

全新的WiSA App应用程序是免费的,可在Google Play商店下载使用。iOS版本也于近期推出。WiSA将参加202315日至7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3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3),并在展会现场展示WiSA E演示音频软件/知识产权(IP),如有兴趣参观相关展示和交流洽谈请联系James Chengjcheng@wisatechnologies.com)以安排会面。欲了解有关WiSA Technologies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isatechnologies.com

关于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WiSA Technologies, Inc.

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ISA)是为智能设备和下一代家庭娱乐系统提供沉浸式无线声效技术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与三星旗下的哈曼国际、LG、海信、TCLBang & OlufsenPlatin Audio等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和制造商合作,为高解析度内容提供沉浸式的无线声效体验,可支持包括电影和视频、音乐、体育、游戏/电子竞技等应用。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WiSA®(无线扬声器和音频协会)的创始成员,WiSA协会的使命是定义无线音频互操作性标准,并与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技术提供商、零售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宣传和推广由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推动的空间音频技术。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比弗顿,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有销售团队。

关于WiSA协会

WiSA®负责教授、宣传和推广家庭空间音频解决方案。通过与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技术相互协作,WiSA协会与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技术供应商、零售商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使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沉浸式音频体验。负责运营WiSA协会的WiSA有限责任公司(WiSA, LLC)是WiSA Technologies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欲了解有关WiSA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wisatechnologies.com

围观 34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2/1005670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