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汽车以太网正在成为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信号互联的主干道,主血管。如何准确的对汽车以太网进行测试,为智能汽车传输网络提速,保证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系统的安全运转,成为现代汽车工程师的头等难题。

以太网应用成为汽车传输的趋势

车载以太网是用于连接汽车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一种物理网络。在传统以太网协议基础上,改变了物理接口的电气特性,并结合车载网络需求定制了一些新标准。通过汽车以太网,多个车载系统可以经过一条非屏蔽单绞线电缆同时访问信息。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一技术显著降低了联网成本和线缆重量, 同时提高了信号带宽与信号传输速度。

为实现更高的信号带宽,汽车以太网在双绞线电缆上采用全双工通信链路,支持同时收发功能及PAM3信令,这使得汽车以太网信号完整性测试变得非常复杂。

1.png

汽车以太网所面临的测试挑战

汽车以太网1000BASE-T1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应用难题:

1. 实际通信失效

2. 不同传感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与域控制器之间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性能

3. 不同芯片厂商之间实际互联互通问题

4. 不同车型、不同平台连线长度要求不同,难于定标

以上这些难题给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的工程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测试挑战:

1. 一致性测试往往不能完全表征实际应用条件下的通信情况;

2. 由于以太网性能恶化带来的花屏、算法失效等等, 甚至可能带来巨大的潜在安全问题。

这些都要求工程师们需要在实际的连接环境中,对 1000BASE-T1 汽车以太网进行更多的信号质量分析和调试。

但是在现有条件下,要进行 1000BASE-T1 汽车以太网的信号分析缺乏有力的工具,因为:

  • 车载以太网实际信号的收发是混淆、杂乱无章的, 而且车载以太网采用了 PAM3 的信号传输,多电平 传输对信噪比的要求更苛刻。

  • 在这种条件下,客户要判断信号质量、进行更进一步的调试、表征和定标工作,就需要对 1000BASE-T1 信号先进行收发信号的分离,然后才能进一步分析 PAM3 的信号质量甚至是解码分析等工作。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在链路中串入几个定向耦合器进行收发信号的分离,但是这个方法有两个缺陷: 一是破坏了原来的现场环境;二是加入超过 10dB 的衰减,并不是原始信号,即使是进行衰减的补偿, 也会导致信噪比恶化了 10dB。

2.png

非侵入”式以太网信号采集和分离方法

泰克采用了电压探头以及电流探头的连接,通过专利的算法,不需要破线即可实现:

1. 保留真实现场环境,进行信号分析

2. 保证了最佳的信噪比

泰克 PAM3 信号分析软件除了可以进行“无 损”的信号分离外,还可以利用 PAM3 信号分析软件更进一步的对车载以太网信号进行定量分析,主要功能包括:

  • Software clock recovery

  • PAM3 Eye Height and Width

  • PAM3 Linearity

  • Jitter Separation

  • Bathtub curve (BER)

  • Eye Mask test

3.png

通过应用泰克的 1000BASE-T1 TX 和 RX 信号分离方法,来加速您的 ADAS 开发流程,为智能汽车传输网络提速,为智能汽车的安全保驾护航。

泰克汽车以太网测试方案产品组合

主机:MSO6 或 MSO5 系列混合域示波器

软件:

  • 信号分离选件:5/6-AUTOEN-SS PAM3

  • 信号质量分析软件:5/6-PAM3 以及 5/6-DJA

  • 100BASE-T1 解码分析选件:5/6-SRAUTOEN1

探头:TDP 系列差分探头,TCP0030A 或 CT6 或 P6022 电流探头

* 优惠捆绑软件:5/6-AUTO-BND( 包含车载以太网一致性测试、信号分离、PAM3 信号质量分析以及 100BASE-T1 解码分析等选件 )

* PC 离线分析软件:TEKSCOPE PAM3 BND

4.png

泰克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测试行业的领跑者,聚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汽车三电领域,了解更多https://www.tek.com.cn/campaign/automotive/contents#category-1-1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欢迎加入我们的创新之旅,敬请登录:tek.com.cn

围观 5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意法半导体发 L6983i 10W 隔离降压 (iso-buck) 转换器芯片具有能效高、尺寸紧凑,以及低静态电流、3.5V-38V 宽输入电压等优势。

1.jpg

L6983i适合需要隔离式 DC-DC 转换器应用,采用隔离降压拓扑结构,需要的外部组件比传统隔离式反激式转换器少,并且不需要光耦合器,从而节省了物料清单成本和 PCB面积。

L6983i 的其他优势包括 2µA 关断电流,集成软启动时间可调、内部环路补偿、电源正常指示,以及过流保护、热关断等保护功能。扩频可选功能可改善EMC电磁兼容性。

L6983i的拉/灌电流高达 4.5A初级电流,开关频率可在200kHz1MHz调节,并且还可以选择与外部时钟同步。新产品用于给IGBT、碳化硅 (SiC) 或氮化镓 (GaN)功率晶体管隔离式栅极驱动器供电,适用于工业自动化、低功率电驱系统、充电桩和隔离式安全设备。

STEVAL-L6983IV1评估板可帮助设计人员快速探索 L6983i的功能特性,加快新项目的研发周期。

L6983i 现已投产,采用 3mm x 3mm QFN16 封装。

详情访问www.st.com/L6983i

关于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拥有5万名半导体技术的创造者和创新者,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和先进的制造设备。作为一家半导体垂直整合制造商(IDM),意法半导体与二十多万家客户、数千名合作伙伴一起研发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新机遇,满足世界对可持续发展的更高需求。意法半导体的技术让人们的出行更智能,电源和能源管理更高效,物联网和互联技术应用更广泛。意法半导体承诺将于2027年实现碳中和。详情请浏览意法半导体公司网站:www.st.com

围观 5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中国移动携手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双方已经联合包括vivo、小米和中兴在内的领先手机厂商,在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完成了基于IMS Data Channel(数据通道,以下简称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并首次利用骁龙®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在基带侧实现完整的新通话IMS DC底层协议栈。此次合作将助力推动中国移动5G新通话业务的商用,为5G发展和创新注入新活力。

此次验证,在中国移动新通话实验室和外场环境下,来自高通技术公司、vivo、小米和中兴通讯的工程技术团队,利用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的vivo子品牌产品iQOO 11 Pro、Xiaomi 13以及nubia Z50,先后完成了基于中国移动试验SDK的IMS DC端到端业务验证,在传统音视频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实时交互信息的传输。此外在实验室中,高通技术公司还基于搭载骁龙X70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测试终端,配合网络侧完成了IMS DC底层协议栈的调试,带来行业首个基于基带侧的完整的新通话IMS DC底层协议栈,提升了通话业务的可靠性。此次验证和调试,为后续5G新通话的业务创新、终端和芯片产业支持奠定技术基础。

5G新通话是由中国移动率先提出的5G标志性应用,是对传统音视频通话的升级。全新IMS DC的引入,能够支持图片、表情、菜单、AR/VR等全媒体数据的传输,提供创新的通话增强服务和丰富的实时交互应用,例如趣味通话、内容分享、实时翻译等,为用户带来可视化、多媒体、强交互的通话体验。作为企业级通信服务的重要载体,5G新通话还能通过业务升级的形式为企业提供多种通话业务模式的价值方案,支持企业带来可视化菜单、企业主叫名片、远程超声、智能维护等多样化用例,赋能政务、医疗、工业等多个行业,助力构建产业互惠、开放共赢的新格局。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表示:“由中国移动率先提出的5G新通话,旨在打造开放的通话应用新生态,需要平台、终端、芯片、应用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各方的参与。此次我们联合广泛的产业链合作伙伴,成功开展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为5G新通话的规模商用和产业繁荣铺平了道路。”

高通技术公司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表示:“随着5G网络的规模部署和向5G-Advanced的持续演进,基于IMS DC的5G新通话将不断向前发展。作为中国移动5G新通话方案的积极持续参与者,高通技术公司在第一时间参与了相关技术方案的讨论,助力5G新通话技术的成熟与落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移动商用SDK的验证推广,配合终端厂商早日推出商用终端产品,携手产业伙伴把握IMS DC商用部署带来的广阔机遇。”

vivo通信技术部高级系统工程师龚海辉表示:“相较于传统话音业务,5G新通话具有更快、更清、更智、更广等明显优势。此次实现的5G新通话业务验证,彰显了我们不断把技术积淀转化为产业驱动力,vivo携手中国移动和高通技术公司等生态伙伴共同推动5G新通话的发展,紧密协同、持续探索和优化应用场景,让5G活力再次绽放。”

小米手机软件部副总经理张国全表示:“作为应用的载体和服务入口,支持5G新通话的终端产品是推动5G新通话向全新水平发展和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此次基于IMS DC的5G新通话端到端业务验证,展示了小米与包括中国移动和高通技术公司在内的运营商和产业各方合作推动5G新通话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成果。我们将积极探索5G网络下的通话业务新功能、新模式,为行业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的5G新通话应用,共绘5G新通话美好蓝图。”

中兴通讯副总裁、旗舰产品总经理张雷表示:“凭借在话音领域的深厚积累,中兴通讯在5G新通话的标准研究、规范制定、试点验证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作为5G新通话创新的践行者,我们此次与中国移动、高通技术公司等合作伙伴完成的端到端业务验证,将有力支持5G新通话的商用和规模化部署。未来,我们将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打造支持5G新通话的终端,发展5G新通话产业,拓展新业务,创造新体验。”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首席信息官应该利用这些趋势促进政府现代化、洞察与转型

作者:Gartner研究副总裁相斌斌

2023年没有给政府领导者和高管任何喘息的机会。全球动荡、地区冲突和地方压力加剧了随数字化转型而来并且有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创造了塑造新一代数字政府的良机。政府首席信息官深知自己所被寄予的厚望。他们不但需要证明自己的数字化投资不止是一项战术性投资,还需要证明能够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提高业务能力并完成领导层的优先事项。

Gartner公司发布了2023年十大政府行业技术趋势,这些趋势可以指导公共部门领导者加快转型成为后数字政府并坚持专注于任务目标。政府首席信息官应考虑以下技术趋势(见图一)对其组织的影响,并运用洞察为能够提高业务能力的投资提供充分的理由、完成领导层的优先事项并创建一个更适合未来的政府组织。这适用于所有地域、层级或部门的政府组织。

1Gartner 2023年重大政府行业技术趋势

ͼ1.png

自适应安全

Gartner预测到2025年,75%的政府首席信息官将直接负责IT以外的安全问题,包括运营和任务关键型技术环境。随着企业数据、隐私、供应链、网络物理系统(CPS)与云的融合,政府必须采取综合全面的安全措施。首席信息官应将自适应安全与更广泛的数字创新、转型、国家安全和弹性目标相关联。

云端遗留系统的现代化

为了实现IT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现代化,提升政府服务的弹性,领先的政府正在抓紧解决系统与数据存储的遗留与孤立问题。首席信息官可以通过自适应采购策略确定能够使用服务化交付模式加强内部资源和处理业务优先事项的领域。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75%的政府将使用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来运行一半以上的工作负载。

主权云

变化莫测的全球局势以及对数据隐私和政府过度干预的担忧正在增加对主权云的需求。政府越来越想要限制外部司法机构和外国政府对数据和基础设施的访问。Gartner预测到2025年,超过35%的政府遗留应用将被在低代码应用平台上开发并由融合团队维护的解决方案所替代。

超自动化

Gartner的预测到2026年,把业务流程自动化作为优先事项的政府组织将从2022年的35%上升至60%超自动化计划帮助政府的业务和IT流程提供无缝的联网公民服务。首席信息官必须保持自动化计划与当前优先事项的一致性,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优化运营成本。

决策智能AI

Gartner预测到2024年, 60%的政府AI和数据分析投资将直接影响实时运营决策和结果。决策智能AI为政府提供快速、准确、规模化的早期决策能力。首席信息官必须做好广泛使用AI的准备,确保决策点的数据可用性并制定有效的治理原则。

数据共享方案化

政府机构和部门之间的临时数据共享已不足以满足从数据和分析中获取价值的需求。Gartner预测到2023年末, 50%的政府组织将建立正式的数据共享责任机制,包括数据结构、质量和及时性标准。首席信息官在制定数据共享计划时应侧重于增值和任务目标。

全面体验(TX

2026年,政府全面体验(TX)方法将使流程模糊性降低90%,同时将客户体验(CX)和员工体验(EX)满意度提升50%。全面体验通过实现传统上孤立、互不相干的客户体验、员工体验、多重体验(MX)和用户体验(UX)领域之间的协同性和一致性推动政府转型。首席信息官可通过映射、可视化和重新设计公民与员工旅程,减少体验中的摩擦点。

数字身份生态

Gartner预测到2024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政府将为公民提供移动身份钱包。政府正在新型数字身份生态中承担新的责任,希望能够确保跨行业和国界的信任、创新与采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让具有高可信度的数字身份变得容易获得并为各最终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目标群体带来价值。

案件管理即服务(CMaaS

政府依托作为可组合的产品和服务,可在政府各个项目、垂直领域和级别之间共享的设计和开发案例管理解决方案整合各项服务。Gartner预测到2024年,使用可组合的案例管理的机构落实新功能的速度将比同行快80%。首席信息官应展示如何实现更好的结果、合作或项目整合。

可组合的政府应用

政府可以使用可组合的架构成功解决系统和数据存储的遗留与孤立问题,采用模块化的应用架构以及快速发展的自动化和机器学习实现持续的改进与现代化。

Gartner的客户可以在报告2023年重大政府技术趋势展示中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Gartner

Gartner(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T)为高管及其团队提供可执行的客观性洞察。 我们的专业指导和各类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机构在最关键的优先事项上实现更快、更明智的决策以及更出色的业绩。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gartner.com/cn

围观 3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中国(以下简称“村田”)首次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第8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本届展会上,村田重点展示了其适用于智慧医疗行业的创新产品及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可穿戴/小型设备、医疗设备、智慧医院等诸多领域,以更贴近行业需求的创新技术和广泛产品应用经验,助力中国医疗服务智慧化转型。

1.jpg

村田中国首次亮相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当下,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智慧化转型。随着大众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可穿戴的健康设备也正朝着个性化、便捷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同时,互联网+医院模式快速推进,使得治疗方式逐渐向智联化、远程化演进。在这些大势之下,医疗行业对专业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出更高要求,带动了上游电子元器件厂商的高质量产业标准。

2.jpg

村田以创新科技,助力智慧医疗,

展示了其适用于智慧医疗行业的创新产品及成熟的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电子行业的创新者,村田将“健康”作为公司中长期发展重点战略目标,凭借着电子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多年行业经验,在智慧医疗发展的变革浪潮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为行业提供种类广泛、性能可靠的元器件产品。在此次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村田展示了多个种类的电子元器件产品及解决方案,充分满足来自智慧医疗领域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使用需求。

采用村田特有设计,助力打造更灵活且小型化的可穿戴/小型设备

随着健康管理与智慧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能够自行检测用户身体数据的可穿戴/小型设备已经成为新的市场热点。这也促使这类医疗设备越来越朝着更小型化发展。为此村田为市场提供更加灵活的安装选项、更小尺寸的产品来支持这一趋势发展。

  • 超小型同轴开关连接器:被内置在可穿戴设备或其它小尺寸设备中的开关连接器,采用射频电路和ANT电路分开设计,可在互不影响的状态下测量电路;

  • 高频多极连接器:从板到板传输信号,不仅可以传输数字信号,还可以传输射频信号且有较好的隔离度性能。测量效率高且小型化的特点使其可被广泛用于各种可穿戴设备,支持高频~20GHz,有助于实现可穿戴终端的高性能通信并且节省内部设计空间;

  • AMR磁性传感器:可作为无线模块开关使用,具备小型化、高可靠性、超低功耗的优异性能;

  • 消费医疗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相较其它温度传感器不仅具有小尺寸、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还有出色的热响应能力,适用于远距离传感环境温度,样本温度,以及药剂温度等。

  • 村田医疗用钮扣电池SR/LR系列:具备优越的放电稳定性,使用村田特有的密封材料加工和密封技术,防漏液特性优异。此外,针对需要大电流负载的医疗器械还推出了大电流型产品;

以村田创新科技打造坚实技术底座,支持医疗设备更可靠、稳定地运行

医疗设备与日常健康检测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医疗设备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辅助甚至导向作用,因此医疗设备需要采用更稳定、可靠的元器件及解决方案为其提供可靠支持。

  • 医疗类电源系统解决方案:村田的医疗电源产品涵盖从AC到IC侧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设计之初,就将产品的医用标准考量在内,同时具备小尺寸、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优势,目前已获得医疗安全机构的认证并被广泛应用;

  • 消费级静噪元件:借助其在原材料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在制造方法上积累的特长工艺,村田能够提供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噪声抑制产品;

  • 植入式医疗设备电容方案:可满足医疗标准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和硅电容器,其专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具备小型、大容量且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帮助实现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高密度设计,并为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做出了贡献;

  • 低功耗蓝牙模组和Wi-Fi®+蓝牙模组:覆盖Wi-Fi4、Wi-Fi5、Wi-Fi6 & Wi-Fi6E,并经过大量MPU/MUC搭载验证,可应用于腕式心率计、血压监测仪等检测设备。

融合村田的成熟产品经验,塑造安全、洁净的智慧医疗空间

在社会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医院、养老院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村田此次也带来了多款可以应用于打造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的成熟元器件产品。

  • 负离子发生器/活氧发生器:采用村田的先进技术,在保障产品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更高的装载自由度,可有效改善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2AB型UWB模组:该模组能够实现室内精准定位,实时追踪人员活动轨迹,内置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人员跌倒检测,及时帮助终端设备向监测人员发出警报,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性;

  •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基于村田特有的陶瓷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准度、高稳定性、高灵敏度等特点,能够灵敏地检测人体,减少错误运作和误测。优秀的信噪比和良好的抗电磁波特性,使其能以高稳定性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可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家居和安全领域。

本次是村田首次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通过展示众多成熟且应用广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村田希望基于其在材料科技、技术创新的优势,为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元器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医疗行业的智慧化升级。

关于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是一家全球性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从事以陶瓷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致力于通过自身开发积累的材料开发、工艺开发、商品设计、生产技术以及对它们提供支持的软件和分析评估等技术基础,创造独特产品,为电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特尔持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提前八年兑现承诺

近日,英特尔发布《2022-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英特尔已提前八年完成多元化供应商采购支出达20亿美元的目标。对此,英特尔公司全球供应链运营副总裁 Jackie Sturm撰文,分享了英特尔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策略,强调了多元供应链的重要价值,并阐述未来将继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

1.jpg

三年前,英特尔宣布了一项宏伟目标:到2030年将全球范围内多元化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增加到20亿美元。今天,我们满怀骄傲地宣布:2022年英特尔年度多元化供应商采购金额已达22亿美元,提前八年实现目标。这一成果与2015年启动供应商多元化计划时的年采购总额相比增长了近15倍,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一倍。

英特尔始终致力于建设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也正是得益于此,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采购实力,在追求商业公平的实践中为解决社会差距问题做出贡献。

英特尔面向多元化供应商推出的激励程序和奖励措施是提前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此外,过去几年里英特尔全球制造业务的快速扩张也为我们引入更多供应商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助推多元包容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建设

2015年,英特尔启动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当时半导体厂商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多元化供应商对整个供应链起到的积极作用。英特尔通过推出多项激励举措,并携手最大的非多元化供应商及行业团体开展合作,现已成为整个半导体行业多元化供应商扩张计划的领导企业。

2016年,英特尔开始正式邀请制造业和建筑业供应商加入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共同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供应链。英特尔采用“供应商报告卡”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报告卡积分是评选英特尔首选优质供应商奖项的先决条件。我们通过报告卡积分鼓励供应商们建立自己的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并公开英特尔合同供应商对多元化分包商的采购情况。这项举措的起步规模并不算大,但今天却占到英特尔2022年全年多元化采购报告总额的45%。

2018年,英特尔与三大合作供应商共同牵头成立了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制造企业多元化(MOD)工作组,力争进一步深化业界对供应商多元化的了解并探索新的发展机遇。现在,该工作组成员包含70余家公司、多元化企业和认证非政府组织,为半导体供应链确定了首个半导体供应商多元化基线标准。此外,MOD工作组还积极推动SEMI标准的制定,为支持全球供应商多元化提供通用定义和最佳实践。

多元包容供应链的多重价值

英特尔的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在此之外,我们也力争为英特尔供应链和社区带来积极的影响。对过去未得到充分服务的群体而言,发展多元化的半导体生态系统将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舞台,进而促进其所处社区的成长。通过与多元化供应商开展合作,英特尔在提升自身供应链韧性的同时,也在为全球供应链体系和业务所处社区创造全新价值。

同样,多元包容的供应链也有利于激发竞争、推动创新。事实证明,多元化供应商的不同视角为英特尔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带来了创新型解决方案。2022年,当大型供应商无法提供某个关键部件时,一家女性企业供应商成功填补了供应缺口,帮助英特尔切实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自2015年启动全新的供应商多元包容(SD&I)承诺以来,英特尔也见证了企业供应链内部竞争升级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在英特尔“供应商报告卡”项目名单中,80%的多元化供应商超越了竞争对手。

持续推动供应商多元化

自2015年关注多元供应商策略以来,英特尔已逐步超越了原本承诺。如今我们提前实现的2030年多元化供应商采购目标已经成为过去式,我们的脚步不会停止。对英特尔来说,供应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而是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

每次进行新一轮的采购时,英特尔采购团队都将一如既往地在招投标过程中囊括至少一家多元化企业。对于因缺乏相应规模或专业技能,而无法保证多元化供应商人选的大型合同项目,英特尔也会在谈判中明确提出我们对多元化采购的期望值。这样做也许会带来超越我们预期的多元化采购承诺。例如,俄亥俄州项目的首家总承包商承诺的多元化采购额占比达20%,超出了我们在供应商多元化策略中列出的10%期望值。内部多元化采购目标将继续作为英特尔年度员工奖金的组成部分,强调多元化采购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采购层面,也贯穿在英特尔业务的方方面面。

我们所处的业务市场依然相当严峻,与此同时,英特尔也在积极贯彻布局多年的转型战略。我们既要按照不断更新的进度制定全新目标,也要继续坚持稳步发展,通过为多元化供应商和分包商创造更多机遇,帮助英特尔更好地实现企业转型。

如需了解英特尔供应商多元包容计划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intel.com/SupplierDiversity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7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英特尔发布了《2022-202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点回顾了2022年及2023年初所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做出展望。与本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的,还有来自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Christy Pambianchi的一封信,以下为全文:

英特尔始终秉承企业责任理念,以公开透明、公司治理和道德标准为坚实基础,将我们对社会、对环境的承诺贯穿英特尔业务的方方面面,长期致力于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作为首席人力资源官,我的首要职责是统筹英特尔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全部事务。我们相信,ESG能够帮助英特尔降低风险、减少成本、建立品牌价值和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从而为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英特尔战略首先在我们的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得到实践。我们专注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力求在满足各业务集团需求的同时,持续为各个职能部门吸引和留住世界顶级人才。我们的核心技术与职能领导团队蓄势待发,共同为实现英特尔IDM 2.0战略转型而努力。为了与英特尔的业务目标相符,并与英特尔在半导体产业的长远发展和领导地位相称,我们将继续集中精力,持续建设员工队伍。

英特尔RISE战略是“One IntelESG战略的关键部分,它贯穿于运营、供应链、产业等各项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正在通过自己的先进技术和员工的专业知识,帮助我们的客户履行其环境和企业责任承诺。

英特尔2030RISE目标专注于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应对日益复杂和相互关联的全球挑战。2022年,我们坚持与技术行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合作,并在多个行业及项目上取得进展:

  • 持续推动“全球包容联盟”(Alliance for Global Inclusion20214月,我们成立了全球包容联盟,这一联盟涵盖了技术产业和相邻行业的多家友商。联盟侧重于扩大在领导层代表性、包容性语言、包容性产品开发、服务不足社区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就绪状况等四大关键领域的集体影响力。在联盟成立的第二年,成员企业明确了各自企业首席执行官的两项额外承诺,并批准了传统DEI成熟度模型的第五个层级:集体影响。各公司都可使用其内部数据与联盟的全球包容性指数进行对比,了解他们在联盟成熟度模型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制定目标并加快取得成果。

  • 完善多元化STEM人才渠道构建:英特尔奖学金项目每年提供近200万美元奖学金,通过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资助STEM学生,惠及非裔美国人、拉丁族裔、美国原住民、妇女和退伍军人等多元族群,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不断拓宽多元化STEM人才的成长渠道。2022年,我们为全美194名学生颁发了奖学金,除了给予经济上的奖励,我们还欢迎他们加入英特尔学者(Intel Scholars)大家庭,赠予每位学者英特尔欢迎礼盒及Headspace服务访问权限。同时,他们还收到了来自英特尔人才招聘团队的筛选电话及职业专项培训,并配备英特尔导师等各项礼遇。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学者在今年夏天加入英特尔的实习项目!

在英特尔内部,我们提出了全新的气候承诺,在节约水资源、多元化与包容性以及供应链责任方面取得了颇有意义的成就,朝着RISE目标继续迈进:

  • 提高英特尔供应链韧性:2022年,我们提前8年完成了年度多元化供应商采购支出达20亿美元的目标。

  • 降低能耗、提高成本效益:相较于2020年基准线,截至2022年底,英特尔累计节电约9.7亿千瓦时,由此累计节约成本近7,000万美元,向着2030年节电40亿千瓦时的目标稳步前行。除节约能源外,英特尔还在内部使用可再生电力,并直接向英特尔大楼提供电力。同时,我们在美国、欧洲、以色列和马来西亚持续兑现承诺,实现100%使用可再生电力。截至2022年底,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93%使用可再生电力。基于以上进展,英特尔绝对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4%

  • 以包容的态度吸纳科技人才:我们为人才团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持续性的支持。在英特尔美国员工中,被认定患有一种或多种残疾的员工比例增加了1%以上,从2021年的略低于4%增加到2022年的近5%;退伍军人员工比例虽然从2021年的约7.2%略微下降至2022年的7.1%,但退伍军人员工的绝对人数上涨超过了190。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技术员工比例从2021年的24.3%提升至24.5%以上。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企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给了我们实现“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这一宏旨的机会。没有什么比我们长期以来在企业责任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前景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了。

Christy Pambianchi

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10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期间,英特尔举办了以“AI边缘计算赋能医疗影像,助力基层医疗创新升级”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上,来自英特尔、行业协会及医疗领域头部企业的专业人士,就如何通过医疗AI与云边端融合助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与医务人员工作体验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nR77KZ7Nk6.png

当前,医疗卫生数据已占全球总数据量的30%,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大量非结构化的医疗数据已成为一项巨大挑战。对此,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及渠道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郭威表示:“英特尔正在将医疗AI与云边端进行创新融合,在赋能智慧医疗的同时加速科研创新,以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此外,为助力基层医疗的信息化建设,英特尔还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基于Al边缘计算技术,针对多样化应用场景打造众多高性能解决方案,以打破院内数字孤岛、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并加速推动分级诊疗进程,从而充分释放医疗数据价值,实现基层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广大患者就医体验的同步提升。”

以医学影像场景为例——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进步让越来越多临床诊断有“据”可依。为帮助医疗机构轻松面对不断扩张的影像数据处理需求,基于英特尔架构,汇医慧影打造了包括Dr. Turing AI平台、Novacloud智慧影像云及Radcloud大数据智能分析云平台在内的全周期AI医学影像解决方案。通过引入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OpenVINO™工具套件以及面向英特尔®️架构优化的Python等领先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该解决方案的各个平台处理效率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得益于这些软硬件相互搭配、协作优化带来的整体加速优势,Dr. Turing AI平台在新冠肺炎筛查、乳腺癌检测等影像分析场景中的推理速度获得了显著提升。同时,放射组学分析方案在优化后的Radcloud大数据智能分析云平台的支持下,其处理效率也获得明显加速。

结合5G等创新技术应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该解决方案已成功用于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及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普及性,全面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以及患者就医体验。例如,将AI骨密度计算能力通过影像云平台和骨密度一体机形式部署到基层医疗机构,可使患者仅通过一次CT扫描,即可享受自动骨密度测量、椎体分析、椎间分析和体质分析等功能,而无需额外检查和体模辅助。该产品可帮助包括身处基层医疗水平地区患者在内的人们更科学、更精准、更轻松地进行骨质疏松检测,以及时规避由骨质疏松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带来的风险。

基于云化部署及云边协同的医疗辅助诊断系统正在以数据为源动力,乘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的“技术东风”,加速医疗资源共享,参与构建更加智慧、更加普惠的现代医疗体系。面向未来,英特尔将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推进云边协同架构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实践与深度应用,提升智慧医疗应用水平,努力增进地球上每一个人的健康福祉!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NASDAQ: INTC)作为行业引领者,创造改变世界的技术,推动全球进步并让生活丰富多彩。在摩尔定律的启迪下,我们不断致力于推进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帮助我们的客户应对最重大的挑战。通过将智能融入云、网络、边缘和各种计算设备,我们释放数据潜能,助力商业和社会变得更美好。如需了解英特尔创新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英特尔中国新闻中心newsroom.intel.cn以及官方网站intel.cn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3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5月16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晶相光电(SOI)JX-A05传感器和伟诠电子(Weltrend)WT8932图像处理器的汽车视觉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展示板图

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汽车视觉已经成为车辆主动安全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先进的汽车视觉技术,车辆能够及时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对驾驶员起到危险预警的作用。为了加快汽车视觉设计,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JX-A05传感器和伟诠电子 WT8932图像处理器推出了汽车视觉方案,其不仅能够为倒车影像、360度全景环视和行车记录仪等应用提供1080P高清分辨率,还具备低能耗特性和高性价比,是智能汽车视觉系统的理想之选。

1、2.png

图示2-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JX-A05是晶相光电旗下一款高性能2MP(1080P)、1/2.7英寸的CMOS图像传感器,采用独特的3.0µm像素技术设计和芯片级封装(CSP),可适用于车载前装应用。在安全性上,此芯片通过 AEC-Q100,Grade 2车规级认证,具有许多汽车安全功能。在性能上,JX-A05能够以90fps的速度拍摄2MP(1920x1080)分辨率的视频,同时也支持三段曝光HDR 30fps技术。凭借卓越的暗光灵敏度,即使在夜间复杂光线情景下,也能实现出色的表现。

WT8932是伟诠电子的一款高性能图像处理器,其集成了32位RISC CPU和DSP指令集,工作频率高达180MHz,并且针对具有HiSPi/MIPI接口的图像传感器进行了优化。不仅如此,WT8932还嵌入了硬件图像处理器单元(IPU),能够提供自动曝光、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黑白补偿以及镜头阴影校正功能,支持高达8万像素的输入分辨率,可为影像应用提供实时和卓越的可视性技术。

3.png

图示3-大联大友尚基于晶相光电和伟诠电子产品的汽车视觉方案的方块图

晶相光电(SOI)与伟诠电子(Weltrend)都是在业界深耕多年的先进半导体企业。此次方案通过将晶相光电JX-A05车规级图像传感器与伟诠电子WT8932图像处理器相结合,可为车辆提供高品质的影像与效能,进一步提高汽车视觉的感知能力。

核心技术优势

JX-A05是一适用于汽车应用且极具性价比的1080P解决方案;

可用于提升汽车安全和智能化水平;

晶相光电除了提供行车记录仪、环景监视外,也提供更多技术应用于DMS或是视觉数字化的汽车领域应用。

伟诠电子的图像处理器WT8932可以在相机模块中提供最佳的图像质量性能:

用于相机模块集成的组件更少;

低功耗、低成本;

快速启动时间和高速帧率;

丰富的IPU功能和高质量的图像(低噪声和真色彩);

嵌入式串行闪存,用于简单的生产校准和相机ID信息;

支持系统内编程(ISP)进行系统升级。

方案规格:

SOI JX-A05:

高性能2MP(1080P)1/2.7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

3.0µm像素技术设计制造和芯片级封装(CSP);

AEC-Q100,Grade 2车规级认证;

支持三段曝光HDR 30fps(3-stage HDR交错输出模式)技术;

卓越的暗光灵敏度。

Weltrend WT8932:

32位RISC CPU和DSP指令集,180MHz运行频率;

对具有MIPI接口的图像传感器进行了优化;

内嵌硬件图像处理器单元(IPU),提供AEC、AGC、AWB、HDR、RGB-IR等丰富的图像技术支持功能;

硬件采用影像标准界面及提供丰富的API影像优化设计工具;

支持8M像素的输入分辨率;

只需少量的外部组件,可以轻松集成到相机模块中。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领先、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9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2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 大模型已经在 AIGC 领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它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突破"认知智能"的有效路径,并正在作为算法基础设施革新各行业的 AI 转型路径与水平,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智能大脑"。如今,浪潮信息正尝试将大模型"源"应用在浪潮信息客户服务平台,打造"智能客服大脑",在提升自身客户服务平台智慧水平的同时,也为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落地,探索出一条示范性路径。

服务智变,少有人走成的路

服务,是连接客户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

浪潮信息服务与实施团队承接了浪潮信息全部八大产品线的远程运维、技术咨询、维修保障、巡检值守等多类型、多等级的7x24小时全天候的客户服务。因为数据中心 IT 业务对于可靠性、安全性、业务连续性有极高的要求,服务工作必须要做到迅速响应、高度专业与低容错,以保障客户侧产品的无忧使用与数据中心业务的稳定运行。

随着近年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浪潮信息凭借JDM (Joint Deign Manufacture) 模式创新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布局,市场占有率飞速跃升。在业绩高速增长背后,浪潮信息服务团队感受到了 "甜蜜的烦恼":客户数量和服务咨询需求倍增,且 JDM 模式带来了更多非标准化的服务工作,增加了服务难度。

为更好地满足业务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海量客户服务需求,浪潮信息服务团队开始思考利用数智化手段实现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jpg

IT 领域壁垒高且容错率低,对于客服的专业性与沟通能力要求更高

在智能化转型的目标下,浪潮信息服务团队从每一个细分业务场景入手,深度剖析研判智能化的可行性和收益曲线,最终确立了服务智能化的六大方向——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运维、智能调派、智能在线管理、智能现场管理和智能备件供应链,并打造了远程智能服务平台 InService 作为提供智能化服务的载体。

作为服务的第一窗口,客服智变成为转型的第一重关卡。在浪潮信息,热线"客服工程师"不仅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客服,更是一名"IT专家",他们是整个服务团队的"中枢",对外受理客户的服务请求,了解客户问题、判断故障、提供解决方案;对内则传递客户需求,与调度、备件以及一线工程师协同完成服务闭环。能否让AI具备客服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对话沟通水平,成为"智能"的关键突破口。

"手把手"教 AI 懂 IT

浪潮信息做智能客服之初,同业内还没有成功的范本。浪潮信息智能化服务处经理张一川表示:"我们看到的客服机器人基本只能做到简单的引导和固定问答匹配。但是在数据中心服务这种高复杂的业务场景下,我们需要的是‘专家级'的智能客服。"

和 C 端行业多以流程性服务为主不同,B 端 IT 行业的服务更多是知识性服务,呈现出专业度高、复杂度高的特点。在浪潮信息,客户的服务需求往往涵盖产品规格、产品使用、技术参数、故障维修等各类问题,涉及多元的软件、硬件与不同的业务场景、业务流程等相互交叉的复杂情形。

因此,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必须成为一个"IT 知识专家",能够真正理解客户问题并给出专业有效的回答。例如,在客户安装系统失败背后,可能存在5种情况,而智能客服则需要逐步引导客户逐步明晰具体的问题场景,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要让 AI 成为一名合格的"智能客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浪潮信息,具备IT基础知识的真人员工至少需要6个月到1年的岗位培训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客服工程师,遑论 AI。

"最开始我们采用业界常见的 FAQ 问答、任务式对话等模型,请呼叫中心的专家客服工程师们一起搭建和完善标准问答库。"张一川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1年左右我们的智能客服已经可以回答客户约60%的问题,问题解决率达到50%。"

随着智能客服应用的不断深化,人工训练多模型、填充多知识库的瓶颈开始显现——浪潮信息投入了 AI 团队、专家工程师40余人持续做多模型和多知识库的搭建,投入的工程师人力、时间等成本持续攀升,然而智能客服的解决率却徘徊在50%,没有显著的再提升,边际效用递减显著。这给浪潮信息服务团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惑,张一川说道,"当时我们多个团队在一起反复探讨是不是我们对智能的理解太狭隘了,还有没有新的突破方式?"

大模型"源",为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开拓了一条全新的升级之路。

大模型"源"构建"智能客服大脑"

"源"是世界领先的大模型之一,拥有2457亿参数,具有更强的通用智能能力。凭借超强的小样本和零样本学习能力,"源"可作为算法基础设施,泛化到多种应用场景,有效缓解碎片化开发反复建模的困境。

为了让"源"大模型与极度专业且垂直的数据中心服务场景更好地融合,"源"团队携手浪潮信息专家服务团队,先后将2万余份产品文档、用户手册,百万余条专家工程师的服务对话、数十万份客服日志、工单数据作为知识库,喂养给"源"进行学习,并用6个月的时间深度剖析复杂的服务业务流程,结合知识蒸馏、压缩等等技术,基于"源"构建了浪潮信息的 "智能客服大脑"。

2.jpg

基于“源”大模型,构建 IT 领域的“智能客服大脑”

"‘源'最大的优点是,它像一个具备更强学习能力的‘博士生'",浪潮信息 AI 软件研发总监吴韶华介绍到,"凭借‘源'强大的智能水平,它能够更加自主地、更快更好地完成各类学习任务。"这与行业内此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去进行 AI 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源"构建的智能客服大脑不再是照本宣科地完成 QA 的自动匹配,而是基于自身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进行知识的学习和重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客户咨询服务器的内存配置,传统的训练模式是通过工程师的陪同训练,一条一条输入根据不同产品型号下对应的内存配置答案,形成问答库,训练机器人根据用户问题关键词在问答库中指向一个最匹配的回答。而"源"大模型在学习过程中是基于产品文档全文进行学习,结合强大的上下文语义理解分析能力,它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客户问题,找到关联的知识内容,再根据强大的语义生成能力,抽取关键信息,生产简洁又专业的答案。

"可以说‘源'大模型让我们的客服平台学会了‘深度思考'。"吴韶华说道。在"源"的支持下,浪潮信息智能客服大脑不仅提升了自然语言交互服务能力,也在对已授权IT设备的智能运维与诊断,专家工程师、备品备件等资源的智能管理与调度能力方面提供了智能的助力,成为支撑浪潮信息服务全流程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大脑"。

在"智能客服大脑"加持下,浪潮信息的智能客服已经凭借超强的智能水平进化为一名"专家级数据中心智能客服" 。目前,"源晓服"针对浪潮信息8大产品线的全部服务问题,覆盖率达到92%,、针对数据中心常见的技术问题,如系统安装、Raid 配置、部件异常等问题,"源晓服"的解决率高达80%,可将复杂技术咨询问题的业务处理时长降低65%,提升浪潮信息整体服务效率达160%。

3.jpg

浪潮信息智能客服逐步明确问题并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

在底层架构上,"智能客服大脑"改变了过去多模型多知识库的AI应用模式,能够基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库进行无监督自主学习,将呼叫中心的客服工程师从原本的填充 FAQ、知识图谱等额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升服务团队人效30%。

以智能服务释放数字经济活力

今天,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中心不断升级,IT 架构加速扩展。随着数据中心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数据中心运维和管理的服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作为全球领先的IT基础设施产品、方案和服务提供商,浪潮信息正在积极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服务能力。目前,以智能客服大脑为引擎,依托 InSerivce 智能服务平台,浪潮信息实现了包括客服、运维、工单调派、备品备件等在内的服务全流程智能化转型,能够实现用户咨询的全渠道智能响应、数据中心设备的全天候智能运维、一线工程师的智能调派、备件生产和仓储的前瞻性规划。浪潮信息服务总监陈彬表示:"通过全场景全流程的智能服务生态体系,浪潮信息将重塑数据中心客户体验并携手客户加速数字化创新,释放数字经济动能。"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09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