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铠侠CD7系列EDSFF E3.S外形规格驱动器现已在部分HPE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装载

铠侠株式会社(Kioxia Corporation)今天宣布其铠侠CD7系列EDSFF(企业和数据中心标准型)E3.S NVMe™固态硬盘(SSD)现可在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HPE)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读取。

iAdFae7B8w.jpg

铠侠CD7系列E3.S固态硬盘是行业首款[1]EDSFF驱动器,采用PCIe® 5.0技术设计,可提高每个驱动器的闪存存储密度,从而优化电源效率和机架整合[2]。HPE ProLiant Gen11服务器、HPE Alletra 4000数据存储服务器和HPE Synergy 480 Gen11计算模块支持最新的PCIe® 5.0接口,性能最高可达PCIe® 4.0的两倍,并可选择配备EDSFF E3.S驱动器槽。

作为2.5 英寸外形规格的自然演进[3],EDSFF E3.S专为满足高性能闪存存储需求而设计。与2.5英寸驱动器相比,E3.S可在同一机架单元中实现更密集、更高效的部署,同时改善冷却和热特性,并将容量提升1.5至2倍。

铠侠CD7系列E3.S数据中心级NVMe™ 1.4固态硬盘的容量从1,920到7,680 GB不等,符合EDSFF E3.S规格,并具有读取密集型1 DWPD[4]耐用性。

相关链接:铠侠CD7系列E3.S产品页
https://www.kioxia.com/en-jp/business/ssd/data-center-ssd/cd7-r-e3s.html

注释
[1] 截至2021年11月9日,基于公开信息的行业调查。
[2] 与2.5英寸外形规格的固态硬盘相比。
[3] 2.5英寸表示固态硬盘的外形规格,而非其实际尺寸。
[4] DWPD:Drive Write(s) Per Day,每日整盘写入次数。每天一次整盘写入是指在特定生命周期内的特定工作量下,可每天完整写入及重新写入硬盘所有容量一次。实际结果可能因系统配置、使用情况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容量定义:铠侠株式会社将兆字节(MB)定义为1,000,000字节,将千兆字节(GB)定义为1,000,000,000字节,将太字节(TB)定义为1,000,000,000,000字节。但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2的方幂来报告存储容量,定义1GB = 2^30字节= 1,073,741,824字节,1TB = 2^40字节= 1,099,511,627,776字节,因此显示的存储容量较小。可用存储容量(包括各种媒体文件的示例)将根据文件大小、格式、设置、软件、操作系统和/或预安装的软件应用程序或媒体内容而异。实际格式化的容量可能有所不同。

关于铠侠
铠侠是全球存储器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闪存及固态硬盘(SSD)。东芝公司于1987年发明了NAND闪存,2017年4月,铠侠前身东芝存储器集团从东芝公司分拆出来。铠侠致力于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为客户提供选择,为社会创造基于内存的价值,从而用“内存”提升世界。铠侠创新的3D闪存技术BiCS FLASH™正在塑造诸多高容量应用的未来存储方式,其中包括高级智能手机、PC、SSD、汽车和数据中心等。

客户垂询:
铠侠株式会社
全球销售办公室
https://business.kioxia.com/en-jp/buy/global-sales.html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516006100/zh-CN/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助力工程师设计更加安全高效的牵引逆变器,将车辆的年行驶里程延长多达1,600公里

德州仪器 (TI)NASDAQ 代码:TXN)今日推出一款高集成度的功能安全合规型隔离式栅极驱动器,助力工程师设计更高效的牵引逆变器,并更大限度地延长电动汽车 (EV) 行驶里程。全新 UCC5880-Q1 增强型隔离式栅极驱动器提供的功能可使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工程师能够在提高功率密度、降低系统设计复杂性和成本的同时实现其安全和性能目标。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 TI.com/UCC5880-Q1

1.png

随着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牵引逆变器系统的半导体创新技术有助于克服某些阻碍其广泛普及的关键技术障碍。汽车制造商可以使用 UCC5880-Q1 进行设计,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的碳化硅 (SiC) 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IGBT) 牵引逆变器,使其具备实时可变的栅极驱动能力、串行外设接口 (SPI)功率模块监控和保护以及功能安全诊断。

德州仪器高电压驱动器产品线经理 Wenjia Liu 表示:“牵引逆变器等高电压应用的设计人员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需要在狭小空间内提供更高的系统效率和可靠性。这款全新隔离式栅极驱动器不仅能帮助工程师更大限度地延长行驶里程,还能通过集成安全功能来减少外部元器件数量并降低设计复杂性。它也能轻松与其他高电压功率转换产品(如 UCC14141-Q1 隔离式辅助电源模块)搭配使用,用于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并帮助工程师充分发挥牵引逆变器的性能。”

更大限度地延长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同时降低设计复杂性和成本

由于效率提升会直接影响每次充电后的可延长行驶里程,因此愈发需要电动汽车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出色的功耗性能。但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实现效率提升非常困难,因为大部分牵引逆变器的运行效率已经达到了 90%,甚至更高。

通过以 20 A 5 A 的幅度实时改变栅极驱动强度,设计人员可以使用 UCC5880-Q1 栅极驱动器更大限度地减少 SiC 开关功率损耗,将系统效率提高多达 2%,从而将每次电动汽车充电后的行驶里程延长多达 11公里。对于每周为车辆充电三次的电动汽车用户来说,年行驶里程可延长 1,600 多公里。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阅读技术文章“如何通过实时可变栅极驱动强度更大限度地提高 SiC 牵引逆变器的效率”。

此外,UCC5880-Q1 具有 SPI 通信接口以及集成的监控和保护功能,可降低设计复杂性、减少外部元器件成本。工程师可以使用 SiC EV 牵引逆变器参考设计,进一步简化设计并快速设计出一套更高效的牵引逆变器系统原型。这种经过测试的可定制设计包括 UCC5880-Q1、辅助电源模块、实时控制 MCU 和高精度传感器。

德州仪器致力于通过功率转换和宽带隙技术创新,帮助工程师充分解锁高电压技术的强大功能。

封装和供货情况

符合 ISO26262 功能安全标准的汽车级 UCC5880-Q1 现支持预量产,但仅可通过 TI.com.cn 提供,芯片采用 10.5mm x 7.5mm 32 引脚 Shrink Small-Outline Package (SSOP) 封装。TI.com.cn 上提供了多种付款方式和运输选项。

关于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之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小巧、更快速、更可靠、更实惠,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这就是工程的进步。这正是我们数十年来乃至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www.ti.com.cn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CTQpMfActm.png


5月18日,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芯科技)在上海举办云腾系列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CMOS工艺的支持4G的线性CMOS PA——GC0643。GC0643是一款4*4mm多模多频功率放大器模块(MMMB PAM),它应用于3G/4G手持设备(包括手机及其他手持移动终端)以及Cat1.物联网设备,支持的多频段多制式应用。本模块还支持可编程MIPI控制。

2.png

地芯科技副总裁张顶平表示CMOS工艺是集成电路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工艺技术,具有高集成度、低成本、漏电流低、导热性好、设计灵活等特性,但也存在击穿电压低、线性度差两大先天性弊端,使其在射频PA应用上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

3.png

“业界一直有将CMOS工艺应用于射频的尝试,我们都知道在饱和PA领域,CMOS是主流,但是在线性PA领域,砷化镓PA是主流,地芯科技率先将CMOS PA进入饱和PA领域。因为我们看到,CMOS工艺目前从设计到制造到封测已经成熟 ,可以去替代中低端砷化镓PA了。”张顶平指出,“地芯科技的创始团队深耕线性CMOS PA技术十多年,在过往的经验基础上开拓创新,攻克了击穿电压低、线性度差两大世界级工艺难题,在全球范围内率先量产支持4G的线性CMOS PA,将使得CMOS 工艺的PA进入主流射频前端市场成为可能。”

他从放大器的FOM指标,线性度、可靠性方面做了对比。

4.png

5.png

从这些指标上可以看出在低发射功率领域,CMOS PA的指标不输砷化镓PA,在可靠性领域,CMOS PA的指标完胜砷化镓PA,如下图所示。测试 条件 Pin = 6dB m , Vbatt = 4.6 V。“在非常极端条件下,在6dBm 在如此苛刻条件下,我们通过了,而砷化镓PA会烧掉。” 他总结说。

6.png

此外,他表示    CMOS PA直接采用封装没有额外打线,因此可以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还有就是 CMOS PA有更高的集成度,下图显示了新品在集成度上的优势。

7.png

据他介绍,GC0643是一款多模多频带(MMMB)功率放大器模块(PAM),支持3G/4G手机和物联网应用,并在WCDMA、TD-SCDMA和LTE模式下高效运行。该模块可通过移动工业处理器接口(MIPI®)进行完全编程。“它支持支持3G/4G IoT及手机应用 ;支持TD/FDD模式;支持B1/B3/B5/B8/B34/B39/B40/B4频带。”他指出。

3G:GC0643支持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MP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TD-SCDMA调制。在各个功率范围和调制模式下,通过改变输入功率和DC-DC提供的电压值,来最大化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4G:GC0643支持1.4、3、5、10、15、20 MHz信道带宽。类似于3G操作,通过改变输入功率和DC-DC提供的电压值,来最大化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其中,PAM由一个用于低频、高频和中频的WCDMA/LTE模块和一个多功能控制模块组成,RF输入/输出端口内部匹配到50Ω,以减少外部组件的数量。CMOS集成电路使用标准MIPI控制来提供内部MFC接口和操作。极低的漏电流可最大限度地延长手机待机时间。

硅芯片和无源元件安装在多层层压基板上。29焊盘 4.0 mm x 4.0 mm x 0.81 mm LGA封装,可提供高度可制造、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GC0643具体性能如下:在3.4V的电源电压下,在CMOS工艺难以企及的2.5G高频段,该CMOS PA可输出32dBm的饱和功率,效率接近50%;在LTE10M 12RB的调制方式下,-38dBc UTRA ACLR的线性功率可达27.5dBbm(MPR0),FOM值接近70,比肩GaAs工艺的线性PA。在4.5V的电源电压下,Psat更是逼近34dBm,并在Psat下通过了VSWR 1:10的SOA可靠性测试。该设计成功攻克了CMOS PA可靠性和线性度的主要矛盾,预示了线性CMOS PA进入Psat为30-36dBm主流市场的可能性。

GC0643技术亮点如下:

1、基于CMOS工艺路线的全新多模多频PA设计思路

2、创新型开关设计支持多频多模单片集成

3、创新的线性化电路设计

4、低功耗、低成本、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最佳解决方案

地芯科技CEO吴瑞砾表示,“Common-Source架构的CMOS PA和HBT的架构类似,其非线性实际上并非特别棘手到难以处理,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承受太高的电源电压。”他也指出,“CMOS工艺提供了丰富种类的器件,以及灵活的设计性,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可以通过模拟和数字的方式补偿晶体管本身的非线性。这也是CMOS PA设计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其实这款CMOS PA并不是地芯科技首款新品,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射频领域深耕的企业,地芯科技在2022年就发布了国内首款超宽频、超宽带、低功耗、高性能、高集成度,且支持Sub 6GHz软件无线电的SDR射频收发机芯片——GC080X系列。

GC080X系列芯片运用了 Virtual Chip-Split芯片架构,该架构可以把模拟的IQ信号拉出来,把这颗芯片做一个自由组合,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配置。此外,Virtual Chip-Split架构还可以实现射频信号到模拟信号之间的转化,也可以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之间的转化。

GC080X系列芯片还集成了12bit的模数转换器ADC和12bit的数模转换器DAC。内置可编程模拟滤波器,支持最小0.7MHz带宽的模拟低通滤波器以及TX最大50MHz带宽的模拟低通滤波器,RX最大50MHz的模拟低通滤波器。混频器和锁相环也都集成在芯片内部,并且发射部分集成有驱动级放大器,可以输出8dBm以上单音信号。

GC080X系列能够支持的频率范围为200MHz到5GHz,可配置射频带宽能够支持小于200KHz到100MHz的范围,覆盖了几乎所有通信的频率需求,包括从物联网到射频的专网通信、卫星通信、航空航天等需求。

8.png

这款收发机芯片直接对标某国际大厂同类产品,张顶平表示地芯科技在模拟领域有深厚积累,在ADC、时钟、混频器领域都有顶尖的产品,未来也有将各种融合的计划。

“这款CMOS PA在成本上有非常好的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首打物联网应用,其次是3G4G低端智能手机,功能机等应用。”他总结说。

关于地芯科技

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并在上海及深圳设有公司分部。公司研发方向包括5G无线通信高端芯片、低功耗高性能的物联网芯片、高端工业电子模拟射频芯片以及无线通信模组等产品,横跨信号链、监测链、时钟链等多类型芯片,终端应用场景覆盖无线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等多种领域。

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成员80%以上为硕士与博士学历,具有10至20年的芯片研发与量产经验,曾工作于高通、联发科、三星、TI等半导体企业,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名校,涵盖系统、射频、模拟、数字、算法。软件、测试、应用、版图等技术人才,具有完备的芯片研发与量产能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以及杭州市余杭区企业研发中心,地芯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5G无线通信、物联网以及工业电子的高端模拟射频芯片的设计者。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基于ServiceNow平台并采用NVIDIA AI软件和DGX基础设施构建的自定义大型语言模型将为企业带来更智能的工作流自动化

1.png

ServiceNowNVIDIA今日宣布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将共同开发强大的企业级生成式AI功能,通过实现更快、更智能的工作流自动化来转变业务流程。

通过使用NVIDIA的软件、服务和加速基础设施,ServiceNow正在开发使用ServiceNow 平台(智能端到端数字化转型平台)专有的数据进行训练的自定义大型语言模型。

这次合作将进一步扩展ServiceNow本已十分丰富的AI功能,为IT部门、客服团队、员工、开发人员等在内的整个企业带来新的生成式AI用例,进而加强工作流自动化并迅速提高生产力。

ServiceNow还借助这些生成式AI工具帮助NVIDIA简化并提高其IT运营效率,使用NVIDIA数据来自定义NVIDIA® NeMo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在由NVIDIA DGX Cloud和本地NVIDIA DGX SuperPOD AI超级计算机组成的混合云基础设施上运行。

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IT是各行各业现代化企业的神经系统。我们的合作将为企业打造高度专业化的生成式AI,提高IT专业人士使用ServiceNow平台的能力和生产力。”

ServiceNow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J Desai表示:“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速度不断加快,组织正在转向具有成熟、安全的AI能力且值得信赖的厂商来提高生产力,获得竞争优势并保持数据和IP的安全。NVIDIAServiceNow将共同帮助企业把自动化提升到新的水平,从而提高生产力并实现业务影响力的最大化。”

利用生成式AI重塑数字业务

ServiceNowNVIDIA正在探索许多生成式AI用例,通过提供高精度和更高的IT价值来简化和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力。

比如通过能够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并专注于解决指定IT任务的专用AI聊天机器人,开发出帮助快速解决各类用户问题和支持请求的智能虚拟助手和坐席。

为了简化用户体验,企业可以使用自己的数据定制聊天机器人,创建一个中央生成式AI资源,在解决各种不同请求的同时不脱离主题。

这些生成式AI还可以帮助客服坐席更加准确地确定案例的优先次序、节省时间并改善结果。客服团队可以使用生成式AI自动解决问题、根据客户案例摘要生成知识库文章并通过归纳聊天内容加快问题的移交、解决和总结。

此外,生成式AI可通过帮助员工发现成长机会来改善员工的体验,例如根据自然语言查询和员工资料中的信息提供课程、导师等定制化的学习和发展建议。

全栈式NVIDIA生成式AI软件和基础设施推动快速发展

在生成式AI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ServiceNow正在使用NVIDIA AI Foundations 云服务和包含NVIDIA NeMo框架的NVIDIA AI Enterprise软件平台。

NeMo包含提示性调整、监督性微调和知识检索工具,可帮助开发者构建、自定义和部署用于企业用例的语言模型。内置的NeMo Guardrails软件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地为AI聊天机器人添加主题、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功能。

关于 NVIDIA

1993年成立以来,NVIDIA (NASDAQ: NVDA) 一直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先驱。NVIDIA 1999年发明的GPU驱动了PC游戏市场的增长,并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开启了现代AI时代,正在推动工业元宇宙的创造。NVIDIA现在是一家全栈计算公司,其数据中心规模的产品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nvidianews.nvidia.com/

关于ServiceNow

ServiceNowNYSENOW)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基于云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和统一,从而找到更加智能、快速、有效的工作流程,让员工与客户产生更多的联系、更多的创新和更大的敏捷性。我们能够创造出我们所想象的未来。ServiceNow™与世界同心协力。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ervicenow.com

围观 4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三星子最新推出的DRAM将以更高的效和生率,优化人工智能用在内的下一代

今日,三星电子宣布其采用12纳米级工艺技术的16Gb DDR5 DRAM已开始量产。三星本次应用的前沿制造工艺,再次奠定了其在尖端DRAM技术方面的优势。

1.jpg

"采用差异化的工艺技术,三星业内先进的12 纳米级DDR5 DRAM具备出色的性能和能效,"三星电子内存产品与技术执行副总裁Jooyoung Lee表示,"最新推出的DRAM反映了我们持续开拓DRAM市场的决心。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为满足计算市场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提供高性能和高容量的产品,而且还将通过商业化的下一代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更高的生产力。"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三星最新的12纳米级DDR5 DRAM功耗降低了23%,晶圆生产率提高了20%。出色的能效表现,使它能够成为全球IT企业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优秀解决方案。

三星12纳米级工艺技术的开发基于一种新型高κ材料,这种新型材料有助于提高电池电容。高电容使数据信号出现明显的电位差,从而更易于准确地区分。同时,三星在降低工作电压和噪声方面的成果,也让此解决方案更加适用于客户公司的需求。

2.jpg

三星12纳米级DDR5 DRAM最高可支持7.2吉比特/秒(Gbps)的速度,相当于每秒可处理大约两部30GB的超高清电影。三星为满足客户需求将持续扩大12纳米级DRAM的产品阵容,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应用,助力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下一代计算。

三星在去年12月完成了16Gb DDR5 DRAM与AMD的兼容性评估,并将继续与全球IT公司合作,推动下一代DRAM市场的创新。

于三星

三星以不断创新的思想与技术激励世界、塑造未来。重新定义电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数码电器、网络系统、存储、系统集成电路、半导体代工制造及LED解决方案。
欲了解更多最新消息,请访问三星新闻中心:http://news.samsung.com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5月18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英飞凌(Infineon)CYW20835蓝牙芯片的智能遥控器方案。

1.jpg

图示1-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的实体图

随着终端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其配套设备的遥控器也发生了重大革新。从红外遥控器到2.4G RF遥控器,再到蓝牙遥控器;从机械按键式遥控器,到运动感应遥控器,再到带语音控制遥控,其不仅在控制技术方面变得越来越智能,而且在操作方式上也呈现了更多样化的设计。在此趋势下,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 CYW20835蓝牙芯片推出了智能遥控器方案,其具有较短的延迟反应,允许遥控距离超过10米,极大程度地增加用户的交互体验。

2.png

图示2-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的场景应用图

CYW20835是一款单芯片蓝牙收发器SoC,其采用了高度集成、带有浮点运算单元的96MHz Arm® Cortex®-M4处理器,支持蓝牙5.2规范。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了业界先进的40nm CMOS低功耗生产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组件,节省设备占板面积和低功耗蓝牙解决方案的设计成本。

3.png

图示3-大联大品佳基于Infineon产品的智能遥控器方案的方块图

借助CYW20835的高性能,本方案能够为各种蓝牙应用场景下的无线遥控设备提供理想的选择,包括:游戏控制器、遥控器、键盘、操纵杆或任何需要稳定蓝牙连接的物联网应用。

核心技术优势

96MHz Arm® Cortex®-M4 + FPU(浮点运算单元);

384KB RAM、2MB ROM;

1x I²S,具有主模式和从模式;

1x PCM;

PDM;

发射功率12dBm;

接收灵敏度sensitivity - 94.5dBm;

超低功耗;

接收电流8mA;

发射电流18mA@12dBm;

正交解码器;

1x peripheral UART,1x UART for programming and HCI;

1x SPI(主模式或从模式);

1x I²C master;

1x ADC。

方案规格:

无线:蓝牙射频技术;

传感器:3轴陀螺仪+3轴加速度计;

Mic:Mic(可选);

按键数:81键;

遥控距离:≥10米;

电池类型:两节七号电池(AAA*2);

整机功耗:工作电流小于11mA;

待机功耗:μA级,几乎不耗电,符合欧洲“能源之星”绿色环保标准;

按键数81键。

如有任何疑问,请登陆【大大通】进行提问,超过七百位技术专家在线实时为您解答。欢迎关注大联大官方微博(@大联大)及大联大微信平台:(公众账号中搜索“大联大”或微信号wpg_holdings加关注)。

关于大联大控股:

大联大控股是全球领先、亚太区最大的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总部位于台(TSE:3702)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友尚员工人数约5,000人,代理产品供货商超250家,全球79个分销据点,2022年营业额达259.7亿美金大联大开创产业控股平台,专注于国际化营运规模与在地化弹性,长期深耕亚太市场,以「产业首选.通路标杆」为愿景,全面推行「团队、诚信、专业、效能」之核心价值观,连续22年蝉联「优秀国际品牌分销商奖」肯定。面临新制造趋势,大联大致力转型成数据驱动(Data-Driven)企业,建置在线数字化平台─「大大网」,并倡导智能物流服务(LaaS, Logistics as a Service)模式,协助客户共同面对智能制造的挑战。大联大从善念出发、以科技建立信任,期望与产业「拉邦结派」共建大竞合之生态系,并以「专注客户、科技赋能、协同生态、共创时代」十六字心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市场排名依Gartner 2023年03月公布数据)

围观 6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2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DK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6762)针对USB-C端口和其他高速接口的ESD保护应用推出一款超紧凑型TVS二极管。对于USB-C等符合USB4(第1版)规范且传输速度高达40 Gbit/s的高速接口 (Tx / Rx),ESD保护应用特别需要具有超低寄生电容和低钳位电压的TVS二极管。新的B74111U0033M060和B74121U0033M060型元件的在1 MHz条件下的寄生电容分别为0.48 pF和0.65 pF,钳位电压仅为3.8 V或3.9 V,ITLP为8 A,不会干扰信号完整性,因此非常适合此类应用。这些TVS二极管保护元件的设计ESD放电电压高达15 kV,并采用超紧凑的WLCSP 01005和WLCSP 0201扁平结构封装,高度分别为100µm和150µm,能轻松集成到USB-C SIP模块中。

1.jpg

新型B74111U0055M060和B74121U0055M060元件的最大直流电压可达5.5 V,适用于USB-C (D+ / D-) 的常规USB2.0数据总线。它们的箝位电压分别为3.9 V和4.0 V(ITLP为8 A时),设计ESD放电电压高达15 kV,并且外壳设计和高度和适用的接口类型相匹配。

电源线VBUS (CC / SBU) 在电压≤20 V、电流≤5 A条件下的最大传输功率可达100 W。因此,安全的ESD保护至关重要。鉴于此,TDK专门推出B74121G0160M060和B74121G0200M060两款新元件。这两款元件的最高工作电压分别为16 V和20 V,钳位电压分别为23 V和27 V(ITLP为8 A时),电容值分别为6 pF和5 pF,并且具有高线性度和高达15 kV的标称ESD接触放电电压。此外,它们还可提供高度为150µm的紧凑型WLCSP 0201外形设计。

由于要求不同,USB-C的完整ESD保护总共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TVS二极管。除了USB-C,新元件也广泛用于Thunderbolt、HDMI、DisplayPort、FireWire、DVI、S-ATA或SWP / NFC等其他高速接口的ESD保护应用,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或网络组件等典型终端设备。

特性和应用

主要应用

  • USB-C、Thunderbolt、HDMI、DisplayPort、FireWire、DVI、S-ATA或SWP / NFC等高速接口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或网络组件等终端设备

主要特点和优势

  • 低钳位电压:3.8 V@ ITLP = 8 A

  • 最小的电容值:0.48 pF

  • WLCSP 01005和WLCSP 0201紧凑型封装外形

  • 扁平设计,高度仅为100 µm或150 µm

  • 稳定可靠,可耐受高达15 kV的ESD接触放电电压

如需了解该产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tdk-electronics.tdk.com.cn/zh/tvs_diodes

关于TDK公司

TDK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一家为智能社会提供电子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的电子公司。TDK建立在精通材料科学的基础上,始终不移地处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科技,吸引未来”,迎接社会的变革。公司成立于1935年,主营铁氧体,是一种用于电子和磁性产品的关键材料。TDK全面和创新驱动的产品组合包括无源元件,如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磁性产品、高频元件、压电和保护器件、以及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如:温度和压力、磁性和MEMS传感器)。此外,TDK还提供电源和能源装置、磁头等产品。产品品牌包括TDK、爱普科斯(EPCOS)、InvenSense、Micronas、Tronics以及TDK-Lambda。TDK重点开展如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领域。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设计、制造和销售办事处网络。在2023财年,TDK的销售总额为161亿美元,全球雇员约为103,000人。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5月17日,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物联网产业领航者峰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成功举办。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移为通信受邀参加本次峰会,并亮相2022"物联之星" 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度榜单颁奖典礼。

1.jpg

本届峰会以满足行业应用需求为导向,演讲嘉宾来自系统集成商、地方政府、终端用户等领域,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匹配市场需求的IoT产品与方案,并分享行业成果和成功经验。

与本届峰会同时进行的还有"2022'物联之星' 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度榜单颁奖典礼",移为通信与华为、阿里云、微软(中国)、京东方等百家企业从500余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2022年度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称号。

2.jpg

移为通信市场部经理郑小嫚表示,感谢组委会对移为通信的认可。过去十几年我们积极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申请超过200项专利,为全球3000多家客户提供设备和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业界产业协会和合作伙伴一道,拓宽业务广度,挖掘业务深度,持续为海内外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3.jpg

在全球经济形势下行的当下,多重因素的负面影响让很多行业与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在广泛的物联网产业中,loT企业更需要聚焦业务,将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最正确的领域。

2022年,移为通信成功应对疫情挑战,实现营收增利双增长。2022年报显示,移为通信当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5%。

移为通信在大力发展车队精细化管理、车辆保险、汽车金融、资产管理、货运物流、个人安全、动物溯源等传统业务领域的同时,也不断开拓冷链物流、共享经济、智能两轮车、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国内外市场同时布局,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充分激活企业增长活力。

未来,移为通信将始终坚持着"构建万物互联,助力智慧世界"的使命,在研发创新、拓宽行业辐射边界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1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hutterstock和国际电信联盟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合作推进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全球创意平台和人工智能领航机构为科技界开发和整合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实践和程序开辟道路

变革性品牌、数字媒体和营销公司使用的全球领先创意平台Shutterstock,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SSTK)今天宣布与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AI for Good)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开发符合道德标准的人工智能模型、工具、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由联合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与40个联合国姐妹机构合作建立,并与瑞士共同召集。 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目标是确定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以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并让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 作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Shutterstock将在即将于7月6至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国际电信联盟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战略合作负责人Frederic Werner说:"在展望人工智能集成的未来时,我们有责任了解这对开发人员、用户和社区意味着什么。 Shutterstock在峰会上的演讲将展示他们致力于解决与人机协作有关的许多问题。我们相信,我们与Shutterstock的合作将激励我们的社区共同学习这项技术,并在创建集成流程、政策和程序时考虑其影响。"

Shutterstock在创意和技术创新方面占据强势地位,使用DALL-E 2驱动其 AI Image Generator,并且最近宣布与英伟达(NVIDIA)、Open AI、Meta、LG Research和其他科技行业领导者合作,为创作者开发基础性的生成人工智能工具和标准。 该公司首创了"贡献者基金"(Contributors Fund),补偿那些帮助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的艺术家和创作者。 Shutterstock的高质量内容库拥有庞大的元数据,在规模、多样性和注释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使其在训练人工智能的能力方面无可匹敌。

Shutterstock首席技术官Sejal Amin表示:"我们与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合作,是我们致力于推进符合道德的人工智能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开发和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政策、程序和最佳实践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期待与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合作,支持他们的努力,我们继续为行业标准奠定基础,这些标准不仅承认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贡献,还承认艺术家和创作者的贡献。"

Shutterstock AI Image Generator可在全球范围内以该网站提供的每一种语言使用,它使用文本到图像的技术,将提示转换为高清晰度、符合道德规范的视觉效果,可随时获得许可。 在AI Image Generator之前,Shutterstock推出了 The Create Fund 作为其坚定承诺的一部分,以确保其综合内容市场中的内容,包括用于训练生成性人工智能工具的内容,能够代表一个全球多元化的世界。 通过The Create Fund,Shutterstock为历来被排除在外的艺术家提供财务和专业支持,以帮助缩小访问差距、填补内容差距,并在其内容库和贡献者网络中进一步促进多样性和包容性。

Shutterstock首席技术官Sejal Amin和 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高级总监Alessandra Sala将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讲台上发表题为"融合艺术+科学:通向未来创造力的人类方法"的主题演讲。 Shutterstock还将赞助和评审会议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奖(AI for Good Prize),这是一项面向全球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者的竞赛。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预计将有来自182个国家/地区的3000名企业、政府、技术、非营利组织和初创企业参与者。 

关于人工智能造福人
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AI for Good)由联合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专门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与40个联合国姐妹机构合作建立,并与瑞士共同召集。 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目标是确定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以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并将人工智能创新者与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者联系起来,让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17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标志着关于人工智能作为一股潜在有益力量的全球性对话的开端。 以行动为导向的2018年和2019年峰会催生了许多人工智能造福人类项目,包括几项国际电信联盟的"预标准化"倡议计划,旨在调查高潜力人工智能用例的标准化要求。 即将于7月6至7日在日内瓦举行的 2023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汇集了2500多名与会者,以及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社区平台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神经网络(AI for Good Neural Network) 的15000多名成员的在线参与,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对接活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aiforgood.itu.int/ 。

关于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Inc.(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SSTK)是变革性品牌、数字媒体和营销公司的首要合作伙伴,让世界充满信心地进行创造。 在全球数百万创作者、不断增长的数据引擎和无所畏惧的产品创新方法的推动下,Shutterstock是领先的全球平台,可从最广泛和多样化的高质量3D模型、视频、音乐、照片、矢量图和插图集中获得许可。 从世界上最大的内容市场,到突发新闻和顶级娱乐编辑权限,再到一体化内容编辑平台和工作室制作服务,所有这些都使用最新的创新技术,Shutterstock提供最全面的资源选择,让故事栩栩如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shutterstock.com,并通过 LinkedIn 、 Instagram 、 Twitter 、 Facebook 和 Youtube 关注我们。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1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 不同设计理念和生产模式的自动化生产线组合,提高客户订单的反应能力和交付能力,缩短订单交付周期

  • ABB智慧建筑客户体验中心升级亮相,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共行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5月17日,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 微型断路器自动化智能柔性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随着该生产线正式投产,公司微型断路器制造中心也随之落成。当日,升级改造后的ABB智慧建筑客户体验中心亦正式开幕,为客户深度体验ABB智慧建筑“零排放愿景”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互动空间。

1.jpg

全新微型断路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落成

来自北京市的相关政府领导、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ABB智慧建筑亚太区负责人邹恩昌、ABB智慧建筑全球终端配电产品组负责人Aldo Sciacca、ABB智慧建筑全球建筑和家居自动化方案产品组负责人韩麓、ABB电气中国副总裁杨嵘以及数十位客户和合作伙伴代表参加该活动。

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作为北京市智能工厂以及中国乃至全球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公司始终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公司愿景之一。公司在现有自动化生产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对产品多样化、交货及时性、质量可靠性的需求,勇于技术创新,将更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应用于生产线,开启工业5.0制造新时代。

全新生产线具备更好的生产柔性:可以生产微型断路器S200全系列产品,同时,生产过程广泛应用了视觉识别及柔性上料技术,使产品换型时间缩短到5分钟以内;激光印刷工序应用柔性传输系统解决方案提升工序OEE,更大化工序能力;全线20%的产能拓展空间,为未来产能提升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2.jpg

热脱扣测试

该生产线具备更好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7台ABB机器人及16台定制开发的自动化组装及测试设备使产线效率大幅提升,将AI技术应用于周转箱上下料定位识别及印刷检测,高效提升制造过程稳定性和可靠性;全线部署ABB新近版本MES系统,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全面管理。

3.jpg

激光印刷

关于这条全新生产线的落成,ABB智慧建筑全球总裁穆思泰表示,中国是ABB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智慧建筑业务的关键市场。中国对新兴技术的开放态度以及执行速度,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中国持续投资,致力于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让我们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服务本地,也服务更广泛的市场,打造面向未来的更加安全、智慧和可持续的建筑。

随着该柔性生产线正式投产,不同设计理念和生产模式的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分别针对大批量产品或多品种小批量产品提供不同的生产计划组合,极大地提高反应能力和交付能力,缩短订单交付周期。更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在保证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稳定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4.jpg

柔性上料

当日,ABB智慧建筑数字化技术客户体验中心在升级后亦正式亮相。作为集中展示ABB Ability数字化理念与技术的平台,新升级后的展示厅采用ABB i-bus® KNX智能楼宇控制系统,集成了可视对讲、CCTV、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接近感应和语音控制等新近技术应用,呈现出ABB低压智能配电、楼宇自动化技术和方案在民用建筑、工业、新能源、数据中心、市政基础设施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实物展示、模拟互动、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让观众感受ABB在强弱电一体化和工业数字化方面的能力,反映出ABB对中国数字化和低碳双转型的积极参与和实践。

5.jpg

升级后的ABB智慧建筑客户体验中心

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隶属于ABB电气智慧建筑业务单元,成立于1994年11月,是ABB全球低压产品和智慧建筑产品的制造和研发基地之一,主要生产终端配电保护产品、建筑电器附件产品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经过28年的深耕发展,逐步实现了从手工制造到半自动制造,再到今天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制造发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北京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等3000多个重点工程。

北京ABB低压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同时坚持履行可持续发展使命,将绿色、低碳、自循环理念融入全球运营和整个价值链中。公司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安装屋顶光伏系统和园区充电桩,应用ABB Ability EAM能效与资产健康管理云平台,以及实施节水、节电、节材等环保改善项目,于2021年3月改造以来,至今已减少约920吨温室气体排放。

目前,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已获得ISO50001认证、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2021年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清洁生产企业”称号,并于同年获得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2022年入选北京市智能工厂名单。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ABB在中国拥有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等全方位的业务活动,27家本地企业,1.5万名员工遍布于130余个城市,线上和线下渠道覆盖全国约700个城市。

欲进一步了解ABB,请访问http://new.abb.com/cn,ABB直通车:https://mall.abb.com.cn,新浪微博:@ABB电气,官方微信:cnabblp。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01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