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Mouser Electronics Inc.是业界领先的新产品推介(NPI)分销商,拥有品类极为广泛的半导体和电子元件产品。公司日前推出了其屡获殊荣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系列播客的新一期节目,重点探讨了Matter协议。在本期节目中,Mouser邀请了来自连接标准联盟(CSA)的全球技术专家和行业领先的制造商,共同探讨Matter协议的方方面面,从市场推广直至设计规范。

1.jpg

Matter:面向所有智能家居产品的协议。(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2.jpg

Matter系列包括两期新的“身边的技术”播客节目,由Mouser技术内容总监Raymond Yin主持。(图示:美国商业资讯)

Matter协议得到了来自NXP Semiconductors、Silicon Labs、STMicroelectronics、Schneider Electric、Texas Instruments、Infineon Technologies、Nordic Semiconductor和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等领先半导体制造商的广泛行业支持,有望为智能家居技术带来革新。在本期节目中,Mouser提供了各种见解和资源,旨在帮助工程师和开发人员了解相关的产品设计知识,使其产品能够充分利用新标准的优势。如需收听这期富于启发性的最新节目,请访问https://www.mouser.cn/empowering-innovation-sc/matter-protocol

Matter系列包括两期最新的身边的技术”播客节目,由Mouser技术内容总监Raymond Yin主持。第一和第二期节目由Yin与连接标准联盟首席技术官Chris LaPré一起主持。两人在节目中讨论了Matter协议的市场推广情况,以及与新标准兼容的智能家居设备的类型。他们还深入探讨了CSA在推广Matter协议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关注的重点领域。第三期播客“技术之间”(In Between the Tech)采访了NXP Semiconductors无线连接部营销总监Sujata Neidig。她在节目中分享了Matter协议背后的硬件和软件类型,协议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对制造商的影响,以及工程师在使用Matter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Mouser Electronics技术内容总监兼“身边的技术”播客主持人Raymond Yin表示:“Matter协议的确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创新,能够通过统一的协议连接制造商、工程师和消费者。我很高兴见证并分享各大公司和业界专家如何帮助人们实现一个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世界。通过利用Matter标准,这些设备将我们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通过教育性访谈、信息图文章、网络研讨会和博客等形式,本期节目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系统化模块(SoM)进行集成、在产品开发中使用Matter协议的技巧、基于Matter的应用开发教程等话题。

该播客系列的联合赞助商包括Nordic Semiconductor、Schneider Electric、Texas Instruments、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Silicon Labs、Infineon Technologies和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等半导体元件制造商。Mouser的“EIT”项目将继续带来各种富于洞见的内容,以对“身边的技术”播客中的对话形成补充。

继Matter标准的讨论之后,“EIT”系列播客将进一步探讨数字疗法、环境传感器、Wi-Fi 7和工业机器视觉等话题。该系列将介绍跟上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步伐所需的技术进步,并重点介绍市场上的各类新产品。Mouser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节目于2015年创立,是备受业界认可的电子元件节目之一。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empowering-innovation/,并在FacebookLinkedInTwitterYouTube上关注Mouser。

更多Mouser新闻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newsroom/

关于Mouser

Berkshire Hathaway旗下公司Mouser Electronics是一家半导体和电子元件授权分销商,专注于从其领先的制造商合作伙伴处引进新产品。该全球分销商的网站mouser.com为全球电子设计工程师和买家社区提供服务,该网站有多种语言和货币可供选择,提供来自1200多个制造商品牌的超过680万种产品。Mouser在全球提供27个支持网点,以当地语言、货币和时区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该分销商在德州达拉斯拥有100万平方英尺的先进分销设施,并从此处向223个国家/地区的65万多名客户出货。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mouser.com/

商标

Mouser 和 Mouser Electronics 是 Mouser Electronics, Inc. 的注册商标。本文提到的其他产品、logo 和公司名称是属于它们各自拥有者的商标。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608005025/zh-CN/

围观 1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10+N型组件量产功率达700W+

5月24日全球光伏盛会SNEC展的首日,天合光能面向全球发布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基于新一代技术,至尊N型产品家族全面升级,组件量产功率达到700W。发布会上,青海基地单晶硅二期15GW项目、扬州10GW+10GW N型i-TOPCon高效电池与组件正式启动。天合光能还率先打造零碳体系,启动至尊N型组件的EPD及碳足迹认证工作。依托210+N先进生态,天合光能将携手合作伙伴打造融合发展、开放创新、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1.jpg

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电池量产效率达26%、组件功率700W+,叠加210(R)全场景引领价值

早在2015年,天合光能就着手N型电池技术研发,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沿。在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全球发布会上,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博士表示,随着选择性发射极,背平面微结构反射器,高掺杂低复合TOPCon结构等技术的应用,i-TOPCon技术已经进入新阶段,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6%,组件量产功率高达700W。天合光能还首创性提出矩形电池技术并将新一代N型i-TOPCon技术应用于210R矩形电池,为用户量体裁衣,形成覆盖大型地面电站、复杂地形地面电站、渔光农光互补项目、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户用屋顶的全场景产品解决方案。

预计2024年,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的至尊N型700W+组件将实现量产,进一步将电站的度电成本降至更低水平,稳坐地面电站"度电成本之星"地位。

适用于复杂地形地面电站及工商业分布式的至尊N型605W组件,凭借极致的组件尺寸,完美利用跟踪支架长度,单排跟踪支架装机量增加13%,同时最大化利用集装箱空间,40HC集装箱空间利用率高达98.48%,物流成本降低12.4%,为用户带来更低的BOS成本。以中国青海为例,与一般N型组件相比,使用至尊N型605W系列组件,每100MW电站可节省初始投资354万元。

至尊N型小金刚的组件功率则达到450W。与行业一般N型户用组件相比,同等面积屋顶,装机容量增加5.88%。集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绿色环保和可选的美学分支等优势于一身,至尊N型小金刚组件引领户用屋顶光伏组件再升级。

未来,通过正面全钝化接触电池技术的应用,N型i-TOPCon电池量产效率将突破27%,应用叠层电池技术,N型i-TOPCon 叠层电池效率将突破30%。

此外,至尊N型产品的可靠性得到国内外权威第三方机构认可,以卓越的产品性能和高可靠性,守护用户电站安全运营与收益。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还获得鉴衡认证颁发的长期可靠性领先大奖。天合光能至尊N型695W系列组件还全面通过RETC的组件加严可靠性测试。RETC总裁兼CEO Cherif表示,"天合光能至尊N型695W系列组件的可靠性在业界首屈一指,加之卓越的客户价值,此系列产品将会成为业界标杆"。

"10+10"GW N型电池组件项目启动,N型一体化先进产能保障

在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天合光能继续加强N型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发布会上同期举行天合光能新建产能启动仪式,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单晶硅二期15GW项目、扬州10GW+10GW N型i-TOPCon高效电池与组件项目正式启动,为天合光能N型组件主材料持续供应及N型组件的无忧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2.jpg

预计今年年底,天合光能组件产能可达95GW,电池产能达75GW,其中N型电池产能40GW。

210+N,技术引领价值链,龙头汇聚生态链

秉持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的理念,天合光能一向致力于产业生态的构建。天合光能高级副总裁兼CMBU总裁陈守忠表示,需求创造产业链、技术引领价值链、龙头汇聚生态链,是光伏产业生态链汇聚趋势的三个阶段。

天合光能通过延申N型产业链上下游整体布局,在青海投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生产基地,打造210+N一体化生态。而这只是光伏发展中生态价值的一个缩影。天合光能将与合作伙伴从战略合作,融合发展;联合创新,引领行业标准;开放资源,赋能培养三大路径入手,打造融合发展、开放创新、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推进零碳体系建设,领先守护绿色

天合光能不仅通过光伏组件生产清洁电力,也着力让生产制造的过程更绿色低碳。继全系列至尊P型组件获得LCA生命周期评估及产品碳足迹认证后,天合光能率先启动N型组件的EPD及碳足迹认证工作。天合光能不仅为用户提供先进的N型产品,助力用户获得更高的发电量和投资收益,碳足迹追踪精准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将助力终端用户提升绿色竞争力,加速达成碳中和目标。

天合光能肩负"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企业使命,一直深耕于"零碳实践",致力于打造"零碳样本"。据天合光能EHS管理与监控高级总监赵振祥介绍,天合光能从零碳运营、零碳价值链、零碳产品三大路径打造零碳体系建设。

天合光能以义乌基地为零碳工厂试点,从产品设计、碳足迹管理、能源管理、设备改造、工艺升级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全方位布局绿色零碳供应链。今年4月,天合光能义乌基地获得2022年度零碳工厂证书,成为光伏行业首家获得第三方颁发零碳工厂认证的企业。

以"成为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变革,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为愿景,天合光能设定了在2030年全球组织运营层面力争实现碳中和的气候雄心目标,践行全球减碳倡议,助力国家"双碳"和《巴黎协定》气候雄心目标实现,力争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从领先的N型i-TOPCon技术到全场景化至尊N型产品组合,从高可靠性、低碳足迹的产品到完善的零碳体系,从N型一体化产能到龙头汇聚的生态链,天合光能已实现360度领先,引领光伏N时代。

稿源:美通社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3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对于华为的5G来说,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当然获得订单也是持续增加。

中国移动2023年至2024年5G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了最终的名单,本轮集采分为2.6GHz/4.9GHz,以及700M两个项目。

从中标情况来看,华为在所有标包中均取得了超过50%+的份额,中兴通讯紧随其后,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大唐移动也都有所斩获。

华为中标金额接近41亿元 ,中兴通讯中标金额超过20.7亿元,绝对优势领先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等。

中国移动还启动了涉及自建的5G 2.6GHz/4.9GHz基站设备以及共建共享的5G 700MHz基站设备的扩容集采(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总计规模超过41.27万站,华为中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也公示了2023年5G专网实验室5GC软件购置项目公开招标转竞争性谈判结果,华为和中兴两家入围。

1.jpg

出处:快科技

围观 37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3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上月NVIDIA发布了RTX 4060、4060 Ti 8GB/16GB三款显卡,但只有RTX 4060 Ti 8GB先行上市,另两款被推迟到了7月份。

然而,市场环境千变万化,NVIDIA似乎有些坐不住了。

MEGAsizeGPU爆料称,RTX 4060将提前到6月底开卖,也就是比之前规划的时间早了至少一周。

1.png

外界认为,之所以让NVIDIA和AIC们做出如此决定,原因就是RTX 4060 Ti 8GB卖得不好。除了本身备受吐槽的128bit位宽,AMD火速端出RX 7600且对RX 6000系列显卡闪电大幅降价,也让4060 Ti 8GB的处境变得更艰难。

据悉,RTX 4060 8GB定价299美元,国行对应2399元,热设计功耗仅115W。

2.png

性能方面,按照NVIDIA官方说法,RTX 4060可达RTX 3060的1.7倍、RTX 2060的2.3倍。

3.png

4.png

5.png

出处:快科技

围观 3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3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武艺精绝者,能听音辨位,医术高明者,可闻声辨症,这都是匠人技艺高超的体现。而现在,关于“听”这项技能,AI又会带来什么惊喜? 仅需10秒听音,就能精准判断服务器风扇故障,这是浪潮信息工程师们秉持匠心,通过AI技术“闻风听诊”,精益求精所带来的前沿创新:

浪潮信息最新发布的智能听音诊断技术,可以让服务器风扇的故障预警准确率达到95%,致力于将这一会引发服务器故障和数据中心事故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1.jpg

风扇之殇牵引服务器之痛

众所周知,“发烧”是服务器的致命伤。在服务器系统中,良好的散热是保障系统以高性能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风扇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风扇虽是服务器降温的法宝,其本身却并非“百毒不侵”。风扇的故障,可能来自于轴承变形,部件老化、电路板短路故障,灰尘与污垢的积压,润滑油的不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数据中心的火灾。

散热风扇虽然仅有1%的可能发生故障,但其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系统性能和可靠性,且风扇故障的维修时间长,对数据中心业务运行影响很大。

2.jpg

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前预测风扇的“亚健康”问题,方便为服务器“治未病”?浪潮信息的工程师们为自己立下了研发的目标,并且开始反向求索去解决需求痛点。

听音预警为服务器“治未病”

地震在发生前会产生1-10Hz的次声波,能辅助人们提前预测灾害的发生,可见声音传递的信息如果能被正确解读,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价值。而浪潮信息研发工程师发现,服务器风扇作为一种旋转机械,一方面要抑制其产生的气动噪声对性能、可靠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其中所携带的风扇性能状态的信息,剖析风扇健康状态。

浪潮信息工程师采用中科院声学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的智能声学故障检测技术,利用机箱内噪声的特征信息,建立了业界首个基于声纹特征的服务器风扇故障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分辨几乎所有的服务器风扇故障噪声,实现“听音诊断”。

将风扇故障智能诊断模型部署在服务器BMC芯片中,进一步扩展了服务器的智能运维能力。BMC通过内部的麦克风阵列、音频处理芯片,采集系统的多维噪音,并进行声学信号处理、分析、诊断,仅需10秒钟“听音”,就可准确预警故障状态,精准度达95%,提前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服务器风险问题,保证数据中心运行安全。

知音”难觅AI助力开先河

基于声学探测的服务器风扇智能听音诊断系统听起来很简单,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对于听音诊断的AI学习来说,远不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么容易。

工程师们首先在服务器主板上集成麦克风阵列采集风扇的噪音,完成采集到的音频信号的降噪、同步、处理,然后将数据传输至部署了智能诊断模型的BMC中,在BMC中实现风扇故障的在线诊断功能,包括对风扇故障音的特征匹配与分析,精准识别潜在的风扇故障音、定位风扇故障位置、发出警报,并记入风扇故障日志等,实现对叶片偏心、轴承磨损、绕组性能退化、润滑油不足或耗干、IC元件电阻变化等等故障原因进行精准定位。

3.jpg

从零起步的难点在于,此前业界没有任何参考,信号特征提取又特别复杂。数据中心有上万台的风扇,分别分布在不同机柜中。传统的声音分析方法中,背景噪音嘈杂,声纹特征很容易被混淆,难以精准识别。

为了得到识别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诊断模型,浪潮信息工程师们构建了业界首个针对服务器风扇故障音的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时长足足达200小时,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风扇故障类型,并对声纹信息抽取40维MFCC特征,建立了多级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经过训练的风扇故障音诊断模型能够区分特征相似的声纹数据,并缓解了正负样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对各种类型、不同位置的故障风扇洞察秋毫,有见微知著的效果。

目前,这套AI预测模型已经部署在浪潮信息服务器中,由BMC统筹管理风扇、麦克风阵列、DSP、指示灯等组成的听音诊断系统只需十秒听音,叶片偏心或破损、轴承磨损、润滑油不足、积灰等种种故障均可精准定位预警,预警精准度达95%,彻底解决服务器的运行风险。

4.jpg

结语:

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风过留痕,雁过留声,从声音的碎片中去捕捉风扇的暗伤,从偶尔的音变中去发现必然的质变,知音莫过于此。智能只是手段,工程师们的如磐匠心才是创新的根基,精益求精,千锤百炼,只为一台好的服务器。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2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Transphorm FET利用简单的半桥门驱动器实现高达99%的效率,验证了在超过一千瓦的宽广功率范围内具有成本效益的设计方案

Transphorm, Inc.(Nasdaq: TGAN)是全球下一代电力系统中的GaN(氮化镓)技术领导者,最近推出了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驱动器解决方案。该设计方案适用于LED照明、充电、微逆变器、UPS和游戏电脑等低到中功率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30亿美元电力市场中对上述领域客户的价值定位。

与竞争对手需要定制驱动器或门保护装置的电平转换电路的e-mode氮化镓器件解决方案不同,Transphorm的SuperGaN® FET器件因与现成驱动器配对而易于驱动。这一强大能力为客户在使用Transphorm器件时带来成本优势。新定义的解决方案采用了高速、非隔离、高压半桥门驱动器,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总成本,而不会影响GaN FET器件或系统性能。

Transphorm高级副总裁、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负责人Philip Zuk表示:“我们的通常断开型氮化镓平台能够与知名现成驱动器配合使用,因此更具竞争力。能够选择驱动器是一项重要优势。客户可根据不同程度的性能优势选择驱动器,同时让电力系统成本更加可控。这对价格敏感的终端市场尤为重要。”他继续说道:“Transphorm器件提供的是更高的性能,即能够让客户基于所需的最终结果构建BOM,尽可能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实现所需性能。”

Transphorm还推荐了各种其他驱动器,这些驱动器具有高隔离电压等级(控制到输出驱动信号)、短传播延迟时间、快速开关时间和可编程死区时间等优点,非常适合高功率应用。

中低功率应用(如电源适配器、游戏笔记本电脑充电器、LED照明以及两轮和三轮车充电器等)对价格敏感。这些类型产品中的电源系统通常不需要安全隔离等高级功能。因此,使用高级驱动器可能会不必要地增加物料清单 (BOM) 的成本。

性能分析

半桥门驱动器与Transphorm的PQFN88封装650V、72mΩ器件 TP65H070LSG型号进行了测试,可用于桥式拓扑,如谐振半桥、电压谐振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或主动钳位反激。

测试结果表明,在开关频率小于等于150kHz时,无论是否使用散热器或强制风冷,低成本驱动器解决方案均表现良好。在某些配置中,该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了接近99%的效率。

应用笔记获取

如需进一步了解上述解决方案,请下载题为《Low Cost, High Density, High Voltage Silicon Driver for Low- to Mid-Power GaN FET Applications》(适用于中低功率GaN FET应用的低成本、高密度、高电压硅驱动器)的应用笔记,链接:https://bit.ly/3MTfQtB

关于 Transphorm

Transphorm, Inc.是氮化镓革命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销售用于高压电源转换应用的高性能、高可靠性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元件。Transphorm拥有最庞大的功率氮化镓知识产权组合之一,持有或取得授权的专利超过1,000多项,在业界率先生产经JEDEC和AEC-Q101认证的高压氮化镓半导体元件。归功于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公司能够在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创新,包括设计、制造、元件和应用支持。Transphorm的创新使电力电子设备突破硅的局限性,以使效率超过99%、将功率密度提高50%以及将系统成本降低20%。Transphorm的总部位于加州戈利塔,并在戈利塔和日本会津设有制造工厂。如需了解更多资讯,请访问www.transphormusa.com。欢迎在Twitter:@transphormusa和微信:@Transphorm_GaN关注我们。

在 businesswire.com 上查看源版本新闻稿: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30608005328/zh-CN/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2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通过在现有的AUTOSARv4.2.2 MCAL基础上增加对AUTOSARv4.4.0的支持,进一步扩展其AURIX™ TC3xx MCAL。这将加快OEM厂商的软件开发。针对ASIL D应用,MC-ISAR TC3xx路线图已更新,以提供符合ASIL D标准的驱动程序。通过即将推出的维护版2.25.0,该驱动程序将包含符合ASIL D标准的软件产品。2.30.0版本将提供对IEC 61508 SIL-2的支持。最新版本面向各个汽车领域的AUTOSAR应用,包括发动机、底盘、安全和车身,以及商业农用车、工业和船舶应用。

配图:英飞凌嵌入式软件.jpg

MC-ISAR AS440 EXT TC3xx的最大优势是支持最新标准,不再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来进行ASIL D论证。它便于软件分区,并通过允许驱动程序在ASIL D域中运行而提高灵活性,从而简化了系统级安全论证。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为他们创造了竞争优势:他们可以使用符合ASIL D标准、具有资质和安全认证、可随时投入生产的驱动程序,从而帮助避免系统故障。此外,该驱动程序还支持ISO 21434标准,用于持续监测。半导体科技公司英飞凌的合作伙伴进一步为开发者提供的额外的服务和支持。

关键功能特性

下列AUTOSARv4.4.0 MCAL软件包已包括启用的驱动程序:

  • MC-ISAR Basic: MCUDIOICUGPTPWMSPIADCWDGOCUFLSFEECANCanTrcvLINBFXCRC

  • MC-ISAR Com Enhanced: FlexRay、以太网

  • MC-ISAR MCD MCAL复杂驱动程序:除了标准AUTOSAR驱动程序外,还提供11个复杂驱动程序: DMAFLSloaderUARTDS-ADCSMU安全管理单元、DEMOCD: HSSLSENTI²CIOM I/O 监测STM 系统定时器、IRQ 中断请求。

此外,该软件包还包括一些重要功能,如AUTOSAR BFXCRC库、ASPICE L2FFIASIL D流程、MISRA 2012 change 1CERT-C)合规性(AUTOSARv4.4.0),以及支持ISO 21434标准,用于持续监测。

供货情况

支持IEC 61508 SIL-2符合关键ASIL D标准驱动程序将从2023年年中开始提供。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AUTOSAR

关于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以其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化和数字化进程。该公司在全球拥有约56,200名员工,在2022财年(截至930日)的收入约为142亿欧元。英飞凌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IFX),在美国的OTCQX国际场外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IFNNY)。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fineon.com

更多新闻请登录英飞凌新闻中心https://www.infineon.com/cms/cn/about-infineon/press/press-releases/

英飞凌中国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自199510月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在中国拥有约3,000多名员工,已经成为英飞凌全球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英飞凌在中国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在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围观 1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2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2023年6月7日-10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简称安博会)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作为CI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领先供应商,芯视达携众多创新技术成果亮相,带来面向安防、车载、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多款重磅产品,全方位展示多场景、高性能的智能成像解决方案,助力智慧安防产业发展。

1.png

展会期间,芯视达的展台人流如织、场面火爆,现场搭建的应用场景高度模拟了产品实际使用环境,带来沉浸式直观体验效果,吸引了众多的行业专家、客户伙伴、终端用户、媒体等参观交流。

超高清多场景方案赋能全局安防

时下,安防监控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小区楼宇、城市十字路口、公园广场、交通主干道、车站机场等,这些场合环境光线和环境温度千差万别,都对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和细节表现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在安防监控领域,很多场合在暗光或夜晚的光照条件下,“拍不到”“看不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摄像头应用越来越多。车载应用除了对CMOS图像传感器要求优质成像质量、高分辨率、出色的高低温特性外,还对动态范围具有更苛刻要求,以应对汽车行驶中经常面临的剧烈光照变化问题,例如:逆光行驶、对向大灯、出入隧道地库等。

2.jpg

针对市场应用痛点,芯视达推出了一系列具备微光全彩、出色分辨率、高动态范围且能应对极限温度挑战的图像传感器。本次安博会上展出了多款重磅产品,包括1080P:C2399B/C2395K/C2496/C239A;300万像素C3390;400万像素:C4390/C4392/C4395等。

3.jpg

多年来,芯视达在安防领域深厚积累,BSI专利技术、H2-PIX、四次曝光等技术加持下,不管是白天、夜晚还是高温场景下,都能产生清晰、低噪声的优质图像。未来,芯视达还将推出大底、高像素的安防产品,以满足智慧安防对更高像素产品的需求;在车载领域,芯视达预计于年底投产用于环视或舱内监控的图像传感器产品。

高像素卓越成像提升拍照体验

除安防与车载领域外,消费电子也是芯视达重点布局的业务领域之一。本届安博会上,芯视达展出了多款基于200万和800万像素传感器的终端方案,覆盖产品的前摄、后摄、辅摄等应用,可满足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广泛的消费电子产品对拍照功能的多样需求。

作为CIS出货量最大的应用领域,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终端小型化、轻量化的趋势,在小像素尺寸与高像素方面对CIS产品提出了更多需求。

芯视达今年推出0.7μm超小像素尺寸、5000万像素超高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新品—C50292。该产品采用先进的堆栈式背照工艺,搭载了Q-pixel像素技术,可为智能手机后摄和主摄等应用提供优异的成像性能。

4.png

芯视达销售副总裁董晓表示,芯视达自成立便深耕消费电子领域,早在2015年便推出第一颗BSI工艺的800万像素产品。多年来芯视达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我们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产品布局,产品线覆盖2M-50M的主流规格,同时,在产品研发上加入更多的算法引擎、搭配ISP功能等先进技术,不断向高端应用突破,满足消费电子对于智慧影像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大客户的认证已经达成全面量产。此次推出的这颗5000万像素C50292集成了芯视达诸多前沿技术,同时,我们认为在超高像素产品的赛道上,这颗50M产品是目前规格最为成熟,能够呈现出最好效果的一颗产品,也是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一颗产品,我们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具有品质的产品,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推出这颗产品的原因。

深耕CIS行业十余载,芯视达已跻身国内CIS图像传感器领先供应商之列。未来,芯视达将持续加大投入,秉持“Drive for Your Best Vision”的愿景,以多场景、高性能的智能成像解决方案服务客户,赋能产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围观 3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1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6月9日,2023第二十五届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称重庆车展)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启幕。AITO问界家族继15个月达成10万辆下线里程碑后,全阵容亮相重庆车展N1展馆。

在现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即将开启多城交付。

1.jpg

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领衔,带来智慧出行新体验

       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是业界首个同时搭载“智能驾驶天花板”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座舱天花板”鸿蒙智能座舱3.0的交付量产车型。产品配备1个顶置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配合高性能计算平台以及拟人化算法,不仅能实现对静态目标的全场景、全天候感知,还能识别通用障碍物白名单之外的多种物体,结合道路拓扑推理网络,实现有图无图都能开,为用户提供无限接近于L3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在繁杂市区道路行驶时,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还可精准预判“鬼探头”、“开门杀”等潜在风险,实现主动避让或刹停,为用户带来领先同级的智能安全保护。

2.jpg

除此之外,"HarmonyOS 3"智能车机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超越以往的智慧语音交互能力,更让手机生态与车机生态融合共享,实现在车机上使用手机应用、一碰车机即导航等便捷功能。同时,AITO问界M5系列智驾版满油满电最高可达1425km的超长续航,实现综合续航提升14.7%,且具备4秒级的百公里加速性能。

AITO问界豪华家族矩阵,满足用户多场景出行需求

在本届重庆车展上,一同亮相的还有AITO问界M5系列车型,涵盖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并全部采用全铝合金材质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转向精准有着良好的操控灵活性,带来更稳健的驾控体验。AITO问界M5的车主净推荐值(NPS)高达86.4%,并获得中国汽研“驾乘品质之星”等多个行业的专业认证。

3.jpg

定位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的AITO问界M7,集极致设计、舒适空间、智能化、卓越性能、超长续航、豪华配置等于一身。产品在实现1220公里的超长续航和4秒级百公里加速的同时,还拥有高达92.4%的车内空间转化率,重新定义六座大空间。凭借出色的乘坐体验,AITO问界M7还获得了中汽中心整车舒适座舱6A级认证。

4.jpg

夯实核心技术与智能智造,深耕服务体验

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也亮相展台,该平台具备轻量化、高功率、高效率等特质,适用于纯电、增程、混动等多场景、多模式。同时,获评“重庆灯塔工厂”称号的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拥有高智能化设备,融合AI视觉、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关键工序100%智能化,600+整车关键质量控制点,以一流水准的制造精度,实现品质和速度的双重保证。

5.jpg

渠道方面,AITO问界用户中心及体验中心已覆盖超过230座城市,数量超过1000家。同时全国AITO用户中心正在陆续进行形象焕新,已有超过178家率先完成形象升级,为用户带来高端豪华的服务体验。

6.jpg

在重庆车展期间,AITO问界展台还准备了丰厚的购车礼遇,可前往重庆车展N1展馆AITO问界展台,一同开启智慧出行新体验!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1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 全新射频功率器件顶部冷却封装技术有助于打造尺寸更小巧、轻薄的无线单元,部署5G基站更快、更轻松

  • 简化设计和制造,同时保证性能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XPI宣布推出顶部冷却式射频放大器模块系列,其中采用的创新封装技术有助于为5G基础设施打造更轻薄的无线产品。尺寸更小的基站可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同时能够更分散地融入环境。恩智浦的GaN多芯片模块系列与全新的射频功率器件顶部冷却解决方案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将无线电产品的厚度和重量减少20%以上,而且还可以减少5G基站制造和部署的碳足迹。

恩智浦副总裁兼射频功率业务部总经理Pierre Piel表示:“顶部冷却技术为无线基础设施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借助该技术,我们可以将高功率功能与出色的热性能相结合,打造出尺寸更小的射频子系统。基于这一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既可以部署更环保的基站,同时又能保证实现5G全部性能优势所需的网络密度。”

恩智浦新推出的顶部冷却式器件具有显著的设计和制造优势,如无需专用射频屏蔽、可以使用高性价比的精简印刷电路板,以及分离热管理与射频设计。这些特性有助于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打造更轻薄的5G无线产品,同时缩短产品的整体设计周期。

恩智浦首个顶部冷却式射频功率模块系列专为32T32R200W射频而设计,覆盖3.3GHz3.8GHz的频率范围。这款器件结合使用了恩智浦专有的LDMOSGaN半导体技术,兼具高增益、高效率和宽带性能,能够在400MHz瞬时带宽下提供31 dB的增益和46%的效率。

A5M34TG140-TCA5M35TG140-TCA5M36TG140-TC日前已上市。恩智浦RapidRF参考板系列将为A5M36TG140-TC提供支持。详情请访问NXP.com/TSCEVBFS或联系全球恩智浦销售代表。

关于恩智浦半导体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NasdaqNXPI汇集英才共同创造突破性技术为更智慧安全的互联世界保驾护航。作为全球领先的嵌入式应用安全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不断寻求汽车、工业物联网、移动设备和通信基础设施市场的突破,同时不断推出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恩智浦拥有超过60年的专业技术及经验,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业务机构,员工达34,500人,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132. 1亿美元。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nxp.com.cn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3/10057171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