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随着机动车辆盗窃案件持续增加(根据刑事司法委员会的数据,2022 年至 2023 年的增幅达 105%),许多消费者正在寻求新的设计方案以确保车辆安全。车辆集成的视频行车记录仪作为一项新功能,有助于满足这一需求。尽管行车记录仪历来被用于记录道路事故,但越来越多的售后市场和集成行车记录仪系统开始提供一种新的保护形式:外部入侵监控。

1.png

图 1:外部入侵监控系统示例

基于摄像头的设计

许多现代车辆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已经安装了面向外部的摄像头,车外入侵监控系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当车辆停驻后,这些摄像头保持打开状态,旨在记录发生的任何入侵或破坏事件。在这些系统中,较先进的系统会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可疑活动,并警告潜在入侵者其活动正在被记录。此类系统还可以在检测到可能的入侵事件时实时通知车主。

但是,基于摄像头的外部入侵监控系统存在一些重大缺点,如功耗、非理想天气下的精度以及违反法规等问题。实时处理多个摄像头数据流会消耗大量电能,在某些情况下高达约 75W。在电动汽车中,寄生能耗会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基于摄像头的系统的精度也会根据情况有所不同。图像处理在理想天气条件下的表现良好,但精度通常受到弱光和恶劣天气条件的负面影响。例如,水滴可能会使摄像头图像失真,导致无法进行图像识别。最后,持续录像的系统可能不符合法规要求,例如欧盟 (EU) 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基于雷达的设计

雷达传感器可以解决基于摄像头的检测方案所固有的许多缺点。采用雷达的增强型外部入侵监控系统仍有一个面向外部的录像机,但摄像头传感器默认处于停用状态以节省电量。这种情况下改用了德州仪器 AWRL6432 雷达片上系统 (SoC) 等器件来作为录像机的低功耗、高精度唤醒器件。凭借器件集成的处理能力,雷达 SoC 可以智能地区分路人和潜在入侵者。如果雷达 SoC 确定即将发生入侵事件,SoC 可以触发车辆闪烁前照灯并开始录制视频以阻止入侵。图 2 展示了 EIM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雷达检测到潜在的入侵者,但只有当入侵者接近车辆或过于接近时才会唤醒摄像头。

2.png

图 2:接近检测 EIM 实现方案

节能

使用雷达可以显著降低这些检测系统的被动功耗。当作为这些系统的唤醒器件进行调优时,AWRL6432 的功耗仅为 22mW,比同类图像处理系统的 75W 平均功耗低三个数量级。假设在一个用例中,这两个系统都安装在电动汽车上,车辆的平均效率为 2.9 英里/kWh。经过 24 小时的监控后,基于摄像头的系统可能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缩短 5 英里。使用雷达作为唤醒触发器时,同一车辆损失的续航里程只有 8 英尺。

3.png

图 3:雷达与摄像头 EIM 的功耗对比

减少误报

在检测到入侵的情况下打开摄像头或闪烁车灯仍然会耗电,但基于雷达的设计可通过独特的方式减少误报,从而保持低功耗。雷达增加了根据物体的实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定义摄像头唤醒逻辑的灵活性。AWRL6432 雷达 SoC 甚至可以通过轻量级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微多普勒特征,以便将这些物体分类为人类或非人类。借助这种深度的信息,板载处理器可以确定一个人更有可能是入侵者还是路人,并相应采取行动。

雷达用作唤醒传感器

为了尽可能提高入侵监控系统的精度,可以使用雷达作为对现有机器学习摄像头的补充。此架构仍然利用雷达的位置精度以及对弱光或天气条件的无感特性。但是,雷达不会直接触发入侵威慑,而是会激活机器学习摄像头来收集其他数据。因此,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利用图像和雷达数据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最明智的决定。由于车辆仅在满足一组特定入侵条件后才会开始录像,因此无需持续调查周围环境,从而更容易符合当地隐私法规。

4.png

图 4:多用途雷达实现 360 度覆盖

结语

外部入侵监控领域可能相对较新,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仍然需要比现有第一代系统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精度。德州仪器低功耗雷达设计可以超越这些期望,同时增加新功能。例如,用于儿童存在检测的车内检测雷达(根据欧洲 NCAP 标准)可以兼作短距离外部入侵监控传感器。77GHz 电动后备箱门脚踢开启模块可以提供关键的后视功能,从而在车辆周围实现 360 度雷达覆盖。德州仪器毫米波设计不仅能降低外部入侵监控功耗,还能在不产生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带来额外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其他资源

•在 TI.com 上订购 AWRL6432BOOST EVM

•从 Radar Toolbox 运行外部入侵监控演示

•在 TI.com 上观看外部入侵监控演示

关于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I)(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XN)是一家全球性的半导体公司,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企业系统和通信设备等市场。我们致力于通过半导体技术让电子产品更经济实用,让世界更美好。如今,每一代创新都建立在上一代创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可靠、更经济、更节能,从而实现半导体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广泛应用。登陆 TI.com.cn 了解更多详情。

围观 2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6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工业计算机解决方案领导品牌安勤科技推出具高效能与低功耗的边缘系统解决平台HPS-SIEU4A/HPS-SIEUTA服务器,AI应用带动高效能运算急速发展。由于数据中心的高效能运算产业迅速扩张,不仅提升了运算的要求,电力的占比也随之攀升,这也让绿色运算议题的热度始终高升,如何在数字转型与永续之间取得平衡,是科技信息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jpg

安勤HPS-SIEU4A/HPS-SIEUTA搭载第4代AMD EPYC™ 处理器(代号Siena),让CPU和内存达到了更佳平衡,可释放严苛工作负载所需的效能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TCO)和总体环境成本(TCE),该平台推动了减碳永续并加速智慧边缘开发,因此非常适合储存电信数据中心云端服务供货商的制造零售等应用。

安勤高效能运算平台HPS-SIEU4A/HPS-SIEUTA搭载了安勤自主研发的主板HPM-SIEUA,该主板采用了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为智能边缘提供出色能源效率,利用「Zen 4c」核心架构和全新SP6插槽。产品提供多达64个核心和128个线程的高密度核心数量,让数据密集型工作负载和内存内存数据库得以优化效能,而AMD Siena平台加速内存并带来了简洁的I/O 功能;安勤HPS-SIEU4A/HPS-SIEUTA高效能服务器利用第4代AMD EPYC™ 8004系列处理器着重于效率和低功耗组态的选项特色,可结合边缘运算效能与降低耗电量,实现更高能源效率与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在能效与运算效率之间取得最大平衡,是边缘运算装置绝佳的选择。

高效能运算平台

11.png

22.png

HPS-SIEU4A/HPS-SIEUTA服务器支持6信道DDR5 RDIMM内存数据,传输速率高达4800MT/s,容量最高可达1.5TB,全新双信道架构让内存带宽加倍,大幅降低延迟并提升系统稳定度,能带来更高的通道效率、提升功耗管理及优异效能,可适应次世代多核心运算系统。

安勤高效能运算平台HPS-SIEU4A/HPS-SIEUTA配备3组PCIe Gen5 x16、4组PCIe Gen5x8扩充插槽,PCIe Gen 5.0带宽与速度是PCIe Gen 4.0的两倍,以及更多内存和I/O带宽,同时提供更低的耗电量和更佳的通道扩充性,能实现更快的整体应用效能;辅以IPMI 2.0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可随时随地远程监控硬件如CPU温度、风扇转速等的健康状况,轻松可靠便能迎接数据储存装置的未来。

安勤服务器HPS-SIEU4A/HPS-SIEUTA通过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class B测试,在需要操作相当多医疗电器设备系统的医疗院所,确保医疗设备仪器间互不干扰,可在电磁环境中能完整操作,完善诊断分析、进行手术,以及维持病患生命支持用途。

HPS-SIEU4A/HPS-SIEUTA系列高效能服务器亦符合静电防护措施(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8kV接触放电和15kV空气放电等级,高规格电路级ESD防护标准符合车载系统或医疗设备等的严格要求。HPS-SIEU4A/HPS-SIEUTA服务器在系统设计上也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可依客户需求提供L6准系统(barebone system)或L10完全组装系统两种客制选择因应扩充需求。

安勤HPS-SIEU4A/HPS-SIEUTA运算加速解决方案可轻松管理巨大的流量增长并以更高效、更低功耗方式运作高负荷站点流量,具有低延迟跟较高的吞吐量特点,锁定云端服务供货商对高速传输速度与分析数据复杂度的需求,在低延迟网络连接与边缘运算等提供了运算效能领先优势。更多信息请至安勤官网或通过在线表格与我们联系。

安勤科技(TWSE:3479)成立于2000年,为全球工业计算机解决方案领导品牌,集深厚工控产业实力与市场导入成功经验,提供可靠与值得信赖的客制化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为嵌入式和工业用计算机全方位解决方案,聚焦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零售与物联网整合应用,安勤持续挹注企业永续发展于『安定创新勤业热忱,乐在工作享受生活』经营理念中,淬炼智造力与永续力擘划未来数字蓝图,驱动智能产业生态系的正向美好与长远改变。

来源:Avalue安勤科技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6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在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与数据泄露风险,鼎盛智能推出搭载海光HG3490处理器的全新一代ATX-HG3490主板,以“中国芯”之力为网络安全行业打造高性能、高可靠的算力基石。

ATX-HG3490是基于海光C86-4G系列处理器、面向网络安全应用而研发设计的工控主板。产品集成16颗高性能内核,主频高达2.8GHz,配合DDR5内存,提供高效的多任务处理能力,配备PCIe5.0插槽,及USB/COM等多种扩展接口,配合使用国产化操作系统,可实现平台稳定、可靠运行。

国产化芯片,更安全可控

ATX-HG3490主板搭载基于自主X86架构的海光HG3490处理器,集成国密算法引擎,支持SM2/SM3/SM4等国内标准加密,从硬件层保障数据机密性与完整性。同时,该处理器通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安全可靠Ⅱ级安全等级测评,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可以满足政府、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对安全合规的严苛需求。

1.png

超强算力,轻松应对海量威胁分析

HG3490处理器采用多核多线程架构,可轻松应对如DDoS攻击溯源、恶意软件行为分析等高负载任务。ATX-HG3490采用4*U-DIMM DDR5内存设计,支持PCIe 5.0,可提供超高的数据读写及传输速率,同时支持NVMe SSD扩展,可实现TB级日志数据的实时高效读写与存储,缩短安全事件响应时间,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接口丰富,提供高效的扩展性

ATX-HG3490可提供丰富的I/O接口,支持6个USB,1个COM,以及4个PCIe插槽,同时提供8个USB内置插针,3个COM接口插针,可满足用户多扩展应用需求。

2.png

稳定可靠,实现7*24H无间断守护

这款工业级ATX主板采用采用冗余电源接口、全固态电容设计,所有USB口独立供电、防反接、防过流保护,适用网安复杂环境。

此外,ATX-HG3490兼容PLC、SCADA等工业协议系统防护,部署轻量级安全网关,可有效解决针对OT环境的零日漏洞攻击,实现工业应用的高安全性。

灵活定制,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ATX-HG3490支持统信UOS、麒麟OS等国产Linux操作系统,同时兼容windows 10/11、等操作系统,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的完整安全生态链。此外,还支持灵活定制BIOS安全策略配置及硬件级可信启动(TEE)开发,助力客户打造差异化安全方案。

在“信创+网安”双轮驱动的时代,鼎盛智能ATX-HG3490 主板以自主可控的硬实力与场景化的技术创新,为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安全算力选择。筑牢安全基座,方能护航数字未来。

关于鼎盛智能

深圳市鼎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鼎盛智能”自主产品品牌“DSIPC”),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物联网产品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英特尔全球核心ODM 合作伙伴和英特尔物联网解决方案联盟(ISA)成员,英特尔合作伙伴联盟(Intel Partner Alliance,IPA)钛金级合作伙伴,也是首批通过英特尔审核与认证的全球IOT Market Ready Solutions医疗应用市场就绪解决方案的公司。

同时,鼎盛智能也是兆芯、海光、晶晨、瑞芯微、飞腾等国产化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专注于国产化计算机硬件产品的研发,致力于打造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的工业计算机产品方案,为国产化产品落地行业应用积累经验,助力国产化信息安全战略部署。

鼎盛智能产品技术覆盖OPS、云桌面、智能终端、智能网关、服务器以及工业物联网如工控主板、工控整机及工业平板等多项产品线,产品及方案广泛应用于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工业控制、智慧办公、物联网关、边缘计算、机器视觉等相关行业领域,拥有十多年的行业经验。

来源:鼎盛智能DSIPC

围观 19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64.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BICS客户解决方案及企业售前总监Gabriel Salvate

每年都有这样的说法——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电信曾经是企业通信的支柱,但现在却不得不持续调整。

随着即时通讯应用程序和软件服务的激增,传统电信供应商与现代企业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在科技界,被贴上传统的标签往往意味着落后,电信业收入停滞不前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前景并非一片暗淡,电信业正在不断发展并蓬勃前行。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推动 2025 年全球电信业务增长的三大趋势。

一、缩短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距离

在与企业合作时,与超大规模企业或 SaaS 模式相比,电信运营商收入放缓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获取和实施电信服务的复杂性。虽然电信运营商拥有无与伦比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其他公司就无法经营),但它们的服务往往缺乏软件驱动的数字世界所需的灵活性,从而使集成电信服务变得繁琐。

这就是电信 API 发挥作用的地方。通过这些软件接口,开发人员只需几次点击,就能无缝集成身份管理或验证等电信服务。API 还推动了 CPaaS(通信平台即服务)的显著增长,而 CPaaS 也是由 API 驱动的。

这一领域潜力巨大。据麦肯锡公司称,在未来五到七年内,网络 API 市场将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约 1,000 亿至 3,000 亿美元的收入。通过 API,企业可以无障碍地访问电信服务,如身份验证、位置跟踪和按需优质覆盖。

尽管有这样的承诺,但仍有一些怀疑的声音。一些批评者担心,电信 API 可能会重蹈类似5G的覆辙:炒作过度,交付不足。然而,所有迹象都表明,随着 GSMA 开放网关(Open Gateway)等标准化工作的开展,API 集成将在 2025 年实现重大转变。此外,“API 集成商”(服务电信 API 市场的企业)的崛起将为企业提供简化的全球连接服务接入点,同时帮助运营商直接与企业客户建立联系。

二、解锁企业物联网

除了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通信,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地投资于物联网,以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M2M)的连接。这种投资一直在稳步增长,但目前正在加速。根据Statista的预测,全球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将从2023年的159亿台增加到2030年的321亿台,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一项有望在物联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eSIM 却难以发挥其潜力。虽然 eSIM 技术早在 2014 年就已出现,但由于配置和管理 eSIM 的复杂性,企业物联网对eSIM技术的采用一直落后于消费市场。

但变革即将到来。2025 年,GSMA 推出的 SGP.32 标准将规范 eSIM 的部署。多年来,消费市场一直受益于自己的标准版本(SGP.22),推动了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广泛采用。SGP.32 最终将为企业 eSIM 解决方案带来急需的标准化。这项新标准将明确定义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关键角色:网络运营商、经销商和 eSIM 协调者,为简化物联网应用的部署并提高可扩展性奠定基础。

虽然企业已经扮演了这一角色,但实现标准化将支持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并使企业更有信心部署 eSIM。不过,市场教育仍然至关重要。eSIM 已经准备好推动全球物联网的发展,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准备好接受 eSIM了吗?

三、旅行 eSIM 热潮

这并不是今年唯一的 eSIM 应用场景。除了物联网,eSIM 还使人联网更加容易。消费类智能手机的 eSIM 采用率正在稳步提升。

GSMA 预测,到 2028 年,一半的智能手机连接将使用 eSIM 技术。在过去的三年里,人们对 eSIM 的认知度已经翻了一番,目前已有 50% 的消费者熟悉这项技术。

新的消费类eSIM 应用场景推动这一增长。其中最主要的是 “旅行 eSIM”。旅行 eSIM 允许用户使用支持 eSIM 的智能手机在几乎任何国家购买联网服务,其费用通常低于传统漫游费用。全球旅行 eSIM 市场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0 亿美元激增至 2034 年的约 2,600 亿美元

这一趋势不仅对消费者意义重大。在商业层面,旅行 eSIM 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易于推出。与传统电信服务不同的是,消费类品牌可以在没有电信经验或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推出旅行 eSIM 产品。

这种“连接的普及化”正在加剧激烈的竞争,主要消费类品牌、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和旅行 eSIM 提供商都在争夺市场主导地位。2024 年是旅行 eSIM 推出的第一波浪潮,而 2025 年将是主要参与者争夺领先地位的一年。

展望未来

2025 年,个人通信与企业通信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消费者将越来越期望与企业进行无缝、互动性强的交流,就像个人互动体验一样。为了满足这些期望并保持领先地位,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利用电信API来增强连接性和服务集成。这种转变不仅能提升客户体验,还能通过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和提高运营效率,帮助解决电信行业持续面临的盈利挑战。

2025 年也将是 eSIM 年。eSIM 技术将有助于继续扩展全球物联网,特别是在工业和供应链领域。而在消费领域,旅行 eSIM 将使国际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同时也将引发一场在这一全新领域创造产品并占领市场份额的商业竞赛。

关于BICS

作为Proximus Global旗下的一家领先通信平台公司, BICS 通过随时随地创造可靠、安全的移动体验来连接世界。BICS是全球语音运营商,也是全球领先的移动数据服务提供商。从全球移动连接、无缝漫游体验、欺诈防范和身份验证,到全球信息服务和物联网,BICS的解决方案对于支持当今对设备要求极高的消费者现代生活方式至关重要。BICS总部位于布鲁塞尔,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和中东拥有强大的业务。

更多信息,敬请访问www.bics.com或关注BICS官方微信。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5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这款开发工具以更实惠的价格为专业工程师、学生和爱好者提供强大调试功能

为使更多工程师能够享受更强大的编程与调试功能,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今日发布MPLAB® PICkitBasic在线调试器,为各层级的工程师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相较于其他复杂昂贵的调试器,这款经济型工具提供高速USB 2.0连接、CMSIS-DAP支持、兼容多种集成开发环境(IDE)和单片机。该调试器的多功能性使开发人员能在各类项目与平台(包括VS Code®生态系统)中使用,简化工作流程并减少多工具需求。

1.jpg

主要特性:

  • USB Type-C®电缆:采用现代通用且易用的USB Type-C线缆,USB-C®连接可提升连接稳定性、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并增强可靠性,避免使用过时或不兼容电缆的困扰。

  • 成本优势:多数高级调试与编程工具价格昂贵,限制了爱好者、学生和小型开发团队的使用。MPLAB PICkit Basic 调试器以更低价格提供高级功能,使其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成为经济实惠的选择。

  • 兼容性和通用性:开发者常面临工具局限于特定器件或软件环境的挑战。MPLAB PICkit Basic调试器支持广泛的单片机,并兼容MicrochipMPLAB X IDEMPLAB集成编程环境(IPE)和MPLAB VS Code扩展插件,以及第三方选项如IAR Embedded Workbench和多种调试接口(包括四线JTAG和串行线调试)。

  • 增强用户体验和高级功能:轻巧流线型设计便于在从课堂到专业实验室等多场景便携使用,高级调试功能包含自动器件选择和对基于Arm® Cortex®器件的适配器支持。

Microchip负责开发系统与大学计划的副总裁Rodger Richey表示:“作为促进Microchip解决方案可及性战略的组成部分,MPLAB PICkit Basic调试器的发布旨在为开发社区提供一种多功能、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该调试器兼容多种单片机,并具有强大的调试能力,是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工程师优化开发流程的必备工具。”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Microchip开发工具的信息,请访问公司编程器与调试器网页。客户还可利用MPLAB X IDE 6.25版中的实时聊天功能获取支持。

供货与定价

MPLAB PICkit Basic起售价为29.99美元。如需更多信息或购买,请联系Microchip销售代表、全球授权分销商或访问Microchip采购与客户服务网站http://www.microchipdirect.com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简介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是致力于智能、互联和安全的嵌入式控制与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其易于使用的开发工具和丰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能够创建最佳设计,从而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减少系统总成本,缩短上市时间。Microchip的解决方案为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市场中超过10万家客户提供服务。Microchip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Chandler市,提供出色的技术支持、可靠的产品交付和卓越的质量。详情请访问公司网站www.microchip.com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5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Jon Wallace,高级总监

Issac Siavashani,首席工程师

Alexandr Ikriannikov,研究员

问题

随着电流摆率和效率要求不断提高,ADI专利耦合电感如何增强汽车应用中多相稳压器的性能?

1.png

回答

为了解决汽车应用中日益提高的电流需求和快速瞬变所带来的挑战,ADI专门设计了耦合电感,并获得了专利。理想情况下,为了获得高效率,需要较大电感值和较小电流纹波,但为了实现快速瞬变,又需要较小电感值。耦合电感利用出色的耦合机制,使其在稳态下表现为一个大电感,从而有效地降低电流纹波。同时,耦合电感在瞬态事件中的电感值较小,且导通较快。这有便于缩小应用尺寸,同时保持高效率,这对于支持1 V以下的负载电压至关重要。此外,其设计有助于加快响应时间,使稳压器能够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管理剧烈的瞬态负载。通过优化电感值,这些耦合电感有助于为ADAS和其他大电流应用中的先进半导体工艺实现所需的必要电压容差、高效率和瞬态规格。

简介

大电流、低电压应用经常采用多相降压转换器拓扑来降低电压。这种多相降压转换器可以利用传统的分立电感(DL,如图1a所示),或利用耦合电感(CL,如图1b所示)。如果是CL,绕组为磁耦合,具有消除电流纹波的优势1-6

汽车ADAS应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GPU或ASIC供电轨严格控制在0.4 V至1 V范围内,尤其是在快速瞬变条件下。负载瞬态通常会导致所有相位将开关节点VX拉高至VIN,因此每相中的电感电流以一定的摆率(式1)逐渐上升,其中VIN为输入电压,Vo为输出电压,L为电感值。卸载瞬态通常会导致所有相位拉低至GND,并且电感电流逐渐下降(式2)。已知低输出电压值VOUT<1 V,并假设输入电压典型值至少为5 V,比较式1和式2很容易看出,卸载瞬态是主要问题,这是因为使电流逐渐下降的电压非常小。

2.png

1.多相降压转换器,采用(a)分立电感或(b)耦合电感

3.png

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增加COUT中陶瓷输出电容的数量。然而,这种方法的体积过大、成本过高,有些不切实际。在汽车行业,稳压器往往配置为以相对较高的频率(FS,通常超过2 MHz)进行开关。这与云应用或工业应用中的稳压器形成对比。由于特别的电磁干扰(EMI)要求,汽车环境中需要更高的开关频率。虽然高频有助于减小稳压器中的电感值,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由式3可求出带DL的常规降压转换器各相的电流纹波,其中占空比D = VOUT/VIN,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L为电感值,FS为开关频率。

4.png

用漏感为LK且互感为LM的CL代替DL,则CL中的电流纹波可表示为式46。品质因数(FOM)表示为式5,其中NPH为耦合相数,ρ为耦合系数(式6),j为运行指数,仅定义占空比的适用区间(式7)。CL的参数有漏感LK和互感L M

5.png

对于特定的CL设计,与采用分立电感L的常规降压转换器相比,式4和式5中的FOM含义可以解释为电流纹波消除所涉及的额外乘数。与具有任意电流纹波和瞬态性能的任何系统相比,业界进一步推广和扩展了FOM的定义及其含义11。建议使用归一化瞬态摆率 (期望较高) 与归一化电流纹波 (期望较低) 的比率 (式8)。对于一些采用分立电感的基准转换器,瞬态摆率和电流纹波通过相关数字进行归一化 (因此任何采用DL的系统仍会导致FOM = 1)。SRTR和ΔIL是所选设计或技术在稳态下的瞬态电流摆率和电流纹波,而SRTR_DL和ΔILDL是同样的参数,但用于基准DL设计。

由于瞬态和稳态下分立电感的电流摆率相同,式8可以简化为式9。这样一来就完全避免了实际提及DL设计,但基准测试的思想仍然存在。

6.png

请注意,对CL使用广义FOM定义(式9)将得到式5,因此新定义是向后兼容的,而且还可用于电流纹波和瞬态摆率与DL公式存在显著差异的技术(例如TLVR9)。

CL设计和考虑因素

应用指标为VIN = 5 V、VOUT = 0.8 V、FS = 2.1 MHz、NPH = 8。开始时,选择DL = 32 nH来支持快速瞬变,而每个电感占用4.2 mm × 4.2 mm × 4.2 mm。理想情况下,这些电感将用8相耦合电感(CL)代替。然而,h = 4 mm的低高度要求带来了难题,因为在这种高度限制下,8相耦合电感器会变得过于细长,难以生产,而且还会更容易受到电路板弯曲变形的影响。因此,我们为CL选择了4相构建模块,这也使得元件的放置和布局更加灵活。我们的目标是获得更快的瞬变,并且已知CL值的纹波将小于起始DL值的纹波。因此,我们采用了近期推出的Notch CL (NCL)结构来尽可能减小漏感LK7,8,10。我们设计了NCL0804,LK约为17 nH,OCL = LM + LK = 100 nH,NPH = 4,相位间距为6.9 mm/相,高度h = 4.0 mm(最大值)(图2)。

7.png

2.开发的NCL0804-4-R17h = 4 mm(最大值))

使用FOM图10可以有效比较不同的设计。任何DL设计都会出现FOM = 1,这是因为在稳态和瞬态下,电流摆率的比例为1:1。给定尺寸下,耦合电感的NCL结构会使LM/LK比率最大化,因此通常能够产生最高FOM9。FOM比较如图3所示;在目标输出电压附近,我们开发的NCL比DL好约4.4倍。


1.四相构建模块不同磁元件方案的比较

电感

高度:mm/相对值

效率,相对值

电流纹波,相对值

瞬态,相对值

瞬态/纹波相对优势(公式911

NCL0804-4

最大4.0/1倍

正常

1倍

1倍

4.4倍

DL = 32 nH

最大4.4/大1.1倍

大2.35倍

慢1.9倍

1倍

DL   = 100 nH

最大6.4/大1.6倍

正常

小1.33倍

慢5.9倍

1倍

8.png

3.相对于输出电压VOUT,开发的NCL = 4× 17 nH和理论NCL = 8× 17 nHFOM与任何DLFOM相比较

(VIN = 5 V)

相应的电流纹波比较如图4和表1所示。对电流纹波和瞬态摆率的不同取舍,让DL值的选择范围非常宽,但我们开发的NCL始终有4.4倍的优势。NCL的电流纹波比DL = 32 nH的纹波小2.35倍,同时NCL的瞬态摆率要快1.88倍。2.35×1.88约等于4.4,与预测的FOM = 4.4相匹配。使用DL = 100 nH也可以降低电流纹波,这使其电流纹波比NCL的电流纹波小1.33倍,但NCL的瞬态摆率会快5.88倍,因此NCL相对于任何DL的优势仍然是5.88/1.33,即约等于4.4倍(NCL的FOM = 4.4)。

9.png

4.相对于输出电压VOUT,比较开发的NCL = 4 × 17 nH和理论NCL = 8 × 17 nH的电流纹波与DL = 32 nHDL = 100 nH的电流纹波

观察图3中相同NCL的理论FOM,但考虑NPH = 8是否可制造的情况,我们看到NCL相对于DL的性能优势将从4.4倍扩大到5.8倍,而且在VOUT较低时,相对的优势差距更大。

展望未来,我们或许应该考虑NCL的不同设计。一种可能性是将相位排成两排,以保持铁氧体磁芯的长宽比较低,使其有利于制造。在这种情况下,NCL可以放在PCB的底部,直接位于GPU的陶瓷旁路上方,并且功率级围绕在NCL的周边。此方法类似于垂直供电(VPD)布置,有可能会在瞬态和纹波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也就是可以有效提高瞬态效率。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样的改动将会显著改变现有的设计和布局。未来将取决于客户的偏好,考虑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实验结果

10.png

5.稳压器四相构建模块,电感尺寸可为(a) DL = 100 nHh = 6.4 mm(最大值))和(b) NCL0804-4h = 4.0 mm(最大值))

用NCL0804-4替代DL = 32 nH电感可以提高效率,如图6所示。这种改善主要是因为电流纹波大幅降低(图4),从而导致绕组、功率级和走线中的电流有效值降低。此外这还有助于降低交流损耗,如图6所示。同时,17 nH/相的NCL(图5b)在瞬态下的电流摆率要快约1.9倍,反馈环路中的相位裕量一般也会得到改善。降低DL = 100 nH的纹波(图5a)可重新提高效率(图6),但这种DL的高度明显高于允许值(h = 4 mm),同时也比我们开发的NCL慢约5.9倍,并且会大大影响所需输出电容的数量。正如基于FOM的估计,结果证实了NCL相对于分立电感方法的不同权衡方案具有根本的性能优势。

11.png

6.DL = 32 nH (h = 4.4 mm)DL = 100 nH (h = 6.4 mm)NCL = 4× 17 nH (h = 4.0 mm)的效率比较:5 V0.8 V,四相。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开发了一种采用NCL结构的新型耦合电感,以优化输出电压非常低和负载瞬态指标变化剧烈的应用性能。该CL也是为了适应汽车设计的低高度要求而开发的。选择NCL结构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泄漏。与常规分立电感方案相比,它的瞬态/纹波性能提高了4倍以上。

若分立电感(DL)方案的效率要与所开发的NCL相同,高度须为后者的1.6倍(DL = 100 nH)。然而,这种替代方案的瞬态速度会低5.9倍,从而严重影响输出电容的尺寸和成本。表1的比较结果凸显了NCL0804-4在高度、效率、电流纹波和瞬态速度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Aaron M. Schultz和Charles R. Sullivan。“Voltage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ive Wind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美国专利6,362,986,2001年3月。

2      Jieli Li。Coupled Inductor Design in DC-DC Converters。硕士论文,达特茅斯学院,2002年。

3      Pit-Leong Wong、Peng Xu、P. Yang和Fred C. Lee。“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Interleaving VRMs with Coupling Inductors”。IEEE电源电子会刊》,第16卷第4期,2001年7月。

4      Yan Dong。Investigation of Multiphase Coupled-Inductor Buck Converters in Point-of-Load Applications。博士论文,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2009年7月。

5      Alexandr Ikriannikov和Di Yao。“Addressing Core Loss in Coupled Inductors”。Electronic Design News,2016年12月。

6      Alexandr Ikriannikov。“耦合电感的基础知识和优势”。ADI公司,2021年。

7      Alexandr Ikriannikov和Di Yao。“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Assemblies Including Coupled Inducto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美国专利11869695B2,2020年11月。

8      Alexandr Ikriannikov。“Evolution and Comparison of Magnetics for the Multiphase DC-DC Applications”。IEEE应用电源电子会议,2023年3月。

9      Amin Fard、Satya Naidu、Horthense Tamdem和Behzad Vafakhah。 “Trans-inductors Versus Discrete Inductors in Multiphase Voltage Regulators: An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Comparative Study”。IEEE应用电源电子会议,2023年3月。

10    Alexandr Ikriannikov和Di Yao。 “Converters with Multiphase Magnetics: TLVR vs CL and the Novel Optimized Structure”。PCIM Europe,2023年5月。

11    Alexandr Ikriannikov和Brad Xiao。“Generalized FOM for Multiphase Converters with Inductors”。2023年IEEE能源转换大会暨展览会,2023年10月。

关于ADI公司

Analog Devices, Inc. (NASDAQ: ADI)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在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架起桥梁,以实现智能边缘领域的突破性创新。ADI提供结合模拟、数字和软件技术的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工厂、汽车和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并建立人与世界万物的可靠互联。ADI公司2024财年收入超过90亿美元,全球员工约2.4万人。ADI助力创新者不断超越一切可能。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nalog.com/cn

作者简介

Jon Wallace拥有普渡大学计算机和电气工程学士学位。Jon已在汽车行业工作了30年。加入ADI公司之前,Jon曾在TRW Automotive, Inc.担任软件和硬件工程师11年,负责开发安全电子设备的硬件和软件。2005年,他加入Maxim(现为ADI公司的一部分),担任汽车电源及相关产品的产品定义师。他为车辆总线通信和软件算法领域发表了25项美国专利。迄今为止,他所定义的产品已创造超过8亿美元的收入。

Issac Siavashani是ADI公司汽车业务团队的高级应用工程师。他拥有旧金山州立大学嵌入式系统和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他于2010年加入Maxim(现为ADI公司的一部分),专注于英特尔(消费电子)多相降压管理IC的定义和开发工作。2017年,Issac加入汽车业务团队。目前,他主要负责低噪声应用的大电流多相系统和雷达PIMIC研发工作。

Alexandr Ikriannikov是ADI公司通信和云电源团队的研究员。他于2000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期间由Slobodan Ćuk博士负责教授电力电子学知识。他开展了多个研究生项目,包括AC/DC应用的功率因数校正、适用于火星探测器的15 V至400 V DC/DC转换器等。研究生毕业后,他加入Power Ten,重新设计和优化了大功率AC/DC电源,然后在2001年加入Volterra Semiconductor,专注于低压大电流应用和耦合电感器。Volterra于2013年被Maxim Integrated收购,而Maxim Integrated现在是ADI公司的一部分。目前,Alexandr是IEEE的高级会员。他拥有70多项美国专利,还有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此外他还曾撰写并发表了多篇电力电子技术论文。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5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康普RUCKUS中华区总监 程俊邦

当前,“可持续性”已不再只是一个流行词,而是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核心议题。企业深刻认识到负责任的环境管理及绿色低碳转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德勤最新发布的《2024首席高管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表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可持续性从优化网络运营效率入手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网络状况关乎其效率和可持续性表现。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采购等都包含其中。由于网络贯穿企业的每一个运营环节,因此它也成为企业一个独特且有效的推进焦点。当网络技术朝着更智能的监控和自动化方向演进时,这也将推动网络自身成为2025年及以后企业实现并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推动力。

企业网络可以涵盖多种技术,例如有线以太网、Wi-Fi 7、蓝牙®、Zigbee®、其他物联网协议、5G专网和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BRS)未授权频谱等,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设备的高效连接。每种技术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不同行业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实施时选择适合的技术组合。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探讨智能网络赋能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方式。

助力酒店业的运营

很少有企业环境像酒店业那样复杂多样。酒店经营者热衷于宣传其可持续发展的资质,因为他们深知这会影响客人的入住选择。过去,酒店通过鼓励住客减少更换毛巾的次数,以减少用水量和洗涤化学品的使用。而如今,基于网络的、以效率驱动的可持续性改进空间远不止于此。

事实上,智能网络促进酒店减少潜在浪费的效果是令人惊讶的。除了采用手机办理入住、数字钥匙和数字标牌取代印刷材料等环保措施外,酒店业还可以通过更宏观、更系统的手段来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网络管理不仅可以关闭空置房间中的联网设备,包括暖通空调和Wi-Fi服务,减少能源使用,如今还可以通过在特定区域内重新平衡Wi-Fi覆盖的方式,确保信号出现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并根据流量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AI:真正的变革者

在无线网络中引入人工智能(AI)监控和管理功能可谓发展进程中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也成为酒店行业乃至所有企业环境中的重中之重。以往监控需要由人工决定何时开启或关闭服务,有时甚至需要亲自操作,而如今都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完成,根据入住安排就能按需应用最佳设置。随着经验的积累,AI还能学会预测入住模式——当然,这些预测需要经过人工管理的审核。

AI还能对各种连接技术进行精细的策略控制,包括蓝牙、Zigbee、5G专网等服务。鉴于如此多层次技术的复杂性,即使有大量训练有素的IT人员,也几乎不可能仅靠人工来管理就能实现,况且雇佣这样的IT团队也并非易事。

在任何企业环境中,AI的价值都显而易见。各垂直领域运营的网络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可持续性议题,而且普遍面临IT人才短缺的困境。这样的情境在大型公共场所、教育机构、多住宅单元或办公园区比比皆是,让我们继续以酒店业为例,因为AI已经迅速成为酒店场所提供卓越宾客体验和可持续性运营的必备利器。

这些由AI管理的网络支持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例如确保电力和水资源仅用于特定用途。由于AI协助下的网络管理是辅助IT人员工作的工具而非替代品,AI的学习和自动化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有限的IT预算内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自然语言模型提供的预测和建议,让仅接受简单培训的人员也能超越其专业水平进行操作。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能够为管理层注入信心,反之,晦涩难懂的指令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建议被忽视。

AI驱动的应用如何提升可持续性:

  • 能源利用:AI驱动的连接性不仅可以在无人入住的房间中将未使用的资产设置为空闲模式,还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整Wi-Fi接入点的功率。例如,一个会议室在隔断打开时可能有500名参会者连接网络,而在隔断关闭时可能只有400名参会者分成两个小组。

    AI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带来非明眼可见的效率提升,对于理论上需要IT人员花费数周或数月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测试的网络更改,AI则可以通过模拟和测试各种配置模型来完成。在人类监督下,AI甚至可以将测试成功的配置推送到网络中,无缝提高效率并降低网络运营的碳影响。

  • 水资源利用:即使在传统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公众对水资源生态脆弱性的认识也使得水资源使用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酒店是淡水消耗大户,即使有毛巾处理政策,世界可持续酒店联盟(代表全球30,000家酒店)估计,一个普通酒店房间每天消耗近400加仑的水(约1,514升)。

    智能网络可以驱动物联网设备来监测用水情况,发现潜在的效率提升点,并在检测到异常用水模式时发出警报。此外,安装在管道中的漏水检测传感器可以立即检测到漏水情况的发生——这不仅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财产损失的常见原因,可能会导致住客区域关闭,而这成本不菲。事实上,物联网漏水检测传感器网络只要检测到第一个此类问题,就有可能收回成本。随着2025年水资源可用性的担忧加剧,这些物联网能力的重要性也将随之增加。

  • 废弃物管理能够监控能源使用,相应地做出反应并进行学习的AI功能,同样也是简化废弃物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酒店物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因此经营者必须负责任地进行管理。

    配备物联网传感器的垃圾箱和回收箱不仅能在容量已满时提醒客房服务人员;如今,配备AI的联网垃圾处理系统还能学习垃圾的模式。最近的一项AI创新能够实现垃圾桶识别各种酒店厨余垃圾,甚至包括蔬菜皮,从而为服务人员提供洞察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食物浪费。另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解决方案是人工智智能赋能的可回收物自动化分类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场景

虽然我们以酒店业为例探讨可持续性,但其中涉及的许多具体应用同样适用于学校、医院、机场、体育场或企业园区等其他场景。在任何环境中,AI如今都能深入洞察运营的每个阶段,从采购到资源管理,再到日常运营。在每个环节中,AI驱动的网络有助于识别、利用和衡量几乎任何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2025年,可持续发展仍将是重中之重,而由AI驱动的智能网络及其互联应用和服务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同时也是提升终端用户体验、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


关于康普:

康普(纳斯达克股票代码:COMM)致力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界限,打造世界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由员工、创新者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全球团队始终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客户预测未来趋势,塑造网络可能性。了解更多:https://zh.commscope.com/


围观 2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5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jpg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光辰芯")与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精测")今日联合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基于2.71亿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的全新高精度显示器缺陷检测解决方案,为高端工业检测、显示器质量缺陷检测等细分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突破。

2.jpg

精测 AOI检测设备(左), 加特林光学仪器(右)

作为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组件,工业成像设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检测精度上限和Tact Time下限。面对Tandem OLED(叠层)、Fold OLED(折叠)、Miro OLED、Micro 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对高分辨与微小缺陷检测提出的更严格要求,传统的工业成像设备分辨率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本次发布的全新解决方案采用了2.71亿像素超高分辨率的CMOS图像传感器——GMAX15271BSI,该芯片具备先进的1.5μm背照式像素技术,同时得益于先进的电路设计,可实现0.75e-的超低读出噪声和73.9dB的高动态范围,配合高速sub-LVDS数据接口,可确保设备在高传输速率下数据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结合武汉精测独创的显示屏单像素亮色度精确提取算法技术,传感器的2.71亿像素为显示屏的亮色度检测和补偿提供更高的成像Mapping(分辨率高达3800*3000的 Micro OLED显示器,依然可以高达5*4.6的Mapping),弱化成像时的摩尔纹,可极大降低对高分辨率大尺寸显示器的微小缺陷检测时的误判,赋予了设备精确检测1/3 Dot缺陷的能力;极低的读出噪声和高动态范围结合高分辨率和独创算法,为显示器中低灰阶的微弱缺陷检测与补偿,提供了新的可能。

该方案高度融合了双方在高端图像传感与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微小微弱Mura缺陷检测准确率、高分辨率显示屏的检测UPH、简化微显检测系统等创新突破,助力行业用户更有效的应对复杂多样的检测场景,实现效率与精准性的双重提升。

3.jpg

GMAX15271BSI

双方围绕高精度显示器缺陷检测解决方案所展开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将持续为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凭借GMAX15271BSI的独特优势以及武汉精测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积淀,也将持续降低对PixelShift技术依赖,实现显示器检测方案全流程、高精度、高时效性的技术突破,从而为客户提速增效,促进生产流程的优化升级。

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携手推动行业技术革新,进一步激发机器视觉领域多元应用场景的创新活力,打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行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产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长光辰芯

围观 2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HashiCorp 的能力为 IBM 的多个战略增长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包括 Red Hat、watsonx、数据安全、IT 自动化和咨询。

IBM(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IBM)日前宣布已完成对 HashiCorp 的收购。HashiCorp 的产品可自动化和保护支撑混合云应用程序和生成式 AI 的基础设施。两家公司的能力将共同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加强安全并从云中获得更多价值。

HashiCorp, an IBM Company.

HashiCorp, an IBM Company.

如今,近 75% 的企业正在使用混合云[i],包括来自超大规模提供商和本地数据中心的公有云,可以通过一致的方法来大规模交付和管理该基础设施,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从最初的规划和设计到持续的维护,企业都在寻找能更有效地管理云基础设施和安全任务并使之现代化的方法。据预测,到 2028 年,生成式AI将带来 10 亿个新的云原生应用[ii]。要支持这样的规模,所需的基础设施自动化远远超出了劳动力本身的能力。

IBM 软件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Rob Thomas 说;"全球组织都在寻求部署现代化的混合云就绪的应用程序,这需要大规模的自动化云基础设施。通过此次收购,IBM 致力于继续投资和发展 HashiCorp 的能力,并结合 HashiCorp 的领先技术和广泛的开发人员社区、IBM 的全球影响力和研发资源,我们的目标是将 HashiCorp 技术注入每个数据中心。"

HashiCorp 首席执行官 Dave McJannet 说:"十多年来,HashiCorp 一直在帮助全球最大的企业在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中取得成功。我们见证了云从起源到发展的过程,并亲身参与了云给行业带来的变革。凭借IBM的历史、全球规模和客户关系,HashiCorp现在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帮助我们的客户、从业人员和合作伙伴社区去自动化、保护和优化他们的云基础架构,为混合环境提供端到端的平台。"

HashiCorp 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 Armon Dadgar 说:"HashiCorp自公共云诞生之初就一直是云基础设施领域的先驱。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产品组合,帮助客户采用云原生方法进行基础架构和安全生命周期管理,该方法已被全球数十万家企业所采用。我很高兴 HashiCorp 能够加入 IBM 大家庭,我们在为全球最大企业实现混合基础架构的愿景上有着明确的一致性。通过合作,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投资于研发创新,使下一代应用得以构建和扩展。"

产品详情和供货情况

  • HashiCorp 的功能使企业能够使用自动化来提供基础设施和安全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为混合云和多云环境所需的关键工作流提供记录系统。HashiCorp Terraform 是这些环境中基础设施配置的领导者。HashiCorp 的产品可帮助客户采用高度可互操作的方法进行多云管理,并补充 IBM 对行业协作(包括与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深入和不断扩大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发人员和开源社区的承诺,以实现混合云和 AI 创新。

  • 其 Terraform 和 Vault 产品以及更广泛的 HashiCorp 产品组合现在可从 IBM 的自动化软件组合中获得。

  • HashiCorp 将为 IBM 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包括在 Red Hat、watsonx、数据安全、IT 自动化和咨询等多个战略增长领域。例如,Terraform 和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 Platform 是一个强大的组合,Terraform 可以跨多个云提供商自动创建基础架构,而 Ansible 可以在该基础架构之上自动进行应用配置和中间件部署。

  • 此外,HashiCorp Vault 与 Red Hat OpenShift 的结合可在混合云环境中提供强大的机密管理和安全功能,Terraform 可在混合云环境中构建和部署 IBM Z 应用程序。

构建 IBM AI驱动的 IT 自动化能力组合

收购 HashiCorp 延续了 IBM 在自动化软件方面的广泛投资,以帮助组织优化其 IT 支出并降低成本。这包括 AI 驱动的软件,用于跨客户产品组合的应用程序管理洞察,以识别、预测和建议问题修复;用于实现完整 IT 堆栈的可观察性并以最低成本优化应用程序性能的软件;可有效扩展运营并降低云费用的应用程序资源管理工具;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推动对整个企业的 IT 支出决策的实时洞察;以及用于跨混合云环境集成数千个应用程序和数据的软件。

IBM完成了对HashiCorp的收购,包括以每股3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HashiCorp所有已发行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总企业价值为64亿美元。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ibm.com/products/hashicorp并阅读 HashiCorp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Armon Dadgar 的博客:https://www.hashicorp.com/en/blog/hashicorp-officially-joins-the-ibm-family

关于IBM

IBM 是全球领先的混合云、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提供商,帮助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从其拥有的数据中获取商业洞察,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获得行业竞争优势。金融服务、电信和医疗健康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超过 4000 家政府和企业实体依靠 IBM 混合云平台和 Red Hat OpenShift 快速、高效、安全地实现数字化转型。IBM 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行业云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开放和灵活的选择。对企业诚信、透明治理、社会责任、包容文化和服务精神的长期承诺是 IBM 业务发展的基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www.ibm.com/cn-zh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4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duna是由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与爱立信共同创立的标志性合资公司。该公司将与Bridge Alliance合作,加速推动采用基于CAMARA的网络应用程序接口(API)。

与Bridge Alliance的合作标志着Aduna通过合作伙伴计划协议扩展其全球生态系统的又一创举。随着更多的Bridge Alliance成员采用网络API,这一新协议将为Aduna与Bridge Alliance成员之间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作为回报,与Aduna合作的Bridge Alliance成员的企业客户将能够利用Aduna的全球影响力和快速扩展的移动运营商生态。同时,Aduna的开发者平台合作伙伴——包括谷歌云(Google Cloud)、InfoBip、Sinch和Vonage——将可直接访问与Aduna合作的Bridge Alliance成员网络。

这一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依托Aduna的强劲发展势头,帮助开发者和企业推动并实现网络API生态系统的真正全球化。除了大幅扩大已与Bridge Alliance合作的开发者市场的覆盖范围,并为Aduna的全球开发者生态系统注入大量新成员外,此次合作还将显著提升Aduna生态系统中数百万开发者的市场影响力。

Bridge Alliance首席执行官Ong Geok Chwee博士表示:"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Bridge Alliance所秉持的合作伙伴精神。我们将与Aduna携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广泛的API生态系统。企业客户将能够轻松利用电信API来推动其区域业务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使用网络API时,所有参与方都将受益于我们简化的技术和商业框架。"

Aduna首席执行官Anthony Bartolo表示:"Aduna正引领移动连接行业的变革,并致力于创造新的价值变现机会。通过通用API为开发者提供开放、可编程网络功能的广泛接入,我们将赋能他们实现超大规模的创新。与Bridge Alliance的合作进一步加速了Aduna的目标,为电信运营商和开发者提供了跨合作伙伴网络的统一网络API无缝访问权限,同时确保所有Bridge Alliance成员能够接入Aduna全球合作伙伴网络的API的机会。"

Aduna于2024年9月正式成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和销售网络API。其愿景是让新应用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网络上运行,为开发者提供更快速、更便捷的创新途径。Aduna的合作伙伴已广泛覆盖全球移动网络市场。

Aduna与Bridge Alliance还将携手支持关键的全球标准化工作(例如GSMA Open Gateway、CAMARA和TMF)。

网络API是推动电信行业迈入新时代并创造新机遇的关键。易于访问的先进网络功能正在赋能开发者在多个领域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的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每天为数十亿人提供连接。近150年来,我们一直是通信技术的开拓者。我们致力于为运营商和企业提供移动通信和连接解决方案。我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将未来的数字世界变为现实。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3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