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普源精电(RIGOL)推出全新DHO5000系列高分辨数字示波器,实现了最高支持8个模拟通道输入,在保持与4通道示波器相似大小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灵活性。该系列产品提供最高实时带宽1GHz;最高实时采样率4GSa/s;垂直分辨率12bit,支持蓝牙和wifi连接,支持电池包供电,增强了在高精度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与时俱进地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及工程师的专业需求。

指标一览

来源:普源精电RIGOL

围观 4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5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多晶推出的Sealion系列车规级FPGA器件SL2-25E-8U324,以及其配套的自主开发软件和IP方案,标志着智多晶在汽车电子技术的“四化”浪潮中,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参与并引领行业变革。

FPGA在汽车电子中的独特优势

  • 高度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FPGA能够根据不同汽车应用的具体需求进行编程和配置,这种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汽车电子市场中迅速适应并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如自动驾驶算法的实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升级等。

  • 强大的处理能力

    FPGA的并行处理能力使其在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时具有显著优势,这对于需要高速数据处理和实时响应的汽车电子系统尤为重要,如图像识别、雷达信号处理等。

  • 低功耗与可靠性

    针对车规级应用,FPGA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功耗和可靠性问题,能够满足汽车行业对高温、振动、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的严格要求,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SL2-25E-8U324 器件采用先进的55nm低功耗工艺,集成EBR(嵌入式块RAM)、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丰富的片上资源和IO接口,使得SL2-25E-8U324在功能设计上更加全面和灵活。这些资源不仅支持了高性能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还使得器件能够轻松应对车载以太网通信、车载娱乐系统的高带宽需求,以及电子后视镜等新型汽车电子应用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

展望未来,智多晶计划在2024年陆续发布其他型号的车规FPGA芯片,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满足更广泛的车载应用需求。这些新芯片预计将继承并超越SL2-25E-8U324的优异性能,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车载通信、车载娱乐等多个领域提供更加先进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来源:智多晶

围观 6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5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AI移动平台上揭示以前未被发现的光谱数据,用于未来的智能皮肤护理和个性化推荐。

Spectricity与Lululab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备忘录概述了双方将合作展示基于移动设备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皮肤分析应用。此次合作将开发出皮肤分析的新应用,并将其引入移动平台,推向市场。

1.jpg

Spectricity Signs MOU with Lululab on the Development of Skin Analysis Applications Based on Multispectral Imaging

Spectricity的多光谱成像相机通过16个色彩通道捕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线的光线,而RGB相机只有3个通道。这些光谱图像中蕴含的额外光谱特征为皮肤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Spectricity独特的多光谱成像技术与Lululab基于人工智能的皮肤分析平台相结合,将揭示以前未被发现的皮肤状况数据,实现下一代智能护肤,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建议。与移动平台的整合将使用户在家中就能体验到专业级的护肤建议。

Spectricity首席执行官Glenn Vandevoorde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Lululab共同探索多光谱技术的护肤应用。Lululab独特的人工智能技术非常适合利用我们传感器提供的详细光谱信息,为个性化护肤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Lululab首席执行官Yongjoon Choe补充说:"Spectricity传感器体积小,使我们能够将该解决方案集成到移动消费设备中,观察到以前普通摄像头捕捉不到的详细皮肤信息。有了这项技术,我们有望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建议和意见。"

关于Spectricity

Spectricity于2018年从Imec分拆成立,总部位于比利时,是一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专门从事光谱传感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制造。Spectricity是多光谱成像传感器和相机模块的领先供应商,重点业务领域是小尺寸产品和移动设备集成。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spectricity.com或致函info@spectricity.com.

关于Lululab

Lululab于2017年在韩国成立,是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风投实验室和分拆公司。作为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司,Lululab可对用户的皮肤状况进行精确的图像分析,并据此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临床方案建议。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lulu-lab.com/index_en.php或通过 www.lulu-lab.com/bbs/write.php?bo_table=contact_en.联系。

稿源:美通社

围观 2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5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7日,elexcon2024深圳国际电子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拉开帷幕,这场电子行业的顶级盛会,汇聚了全球存储产业链及终端应用企业,展示最新的存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共同探讨新市场形势下的产业发展机遇。

1.jpg

作为国内半导体存储器厂商中极少数能独立设计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的企业,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芯威”)也携其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存储芯片亮相,展示出其在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的技术优势。

创新技术:全面展示新产品

康芯威eMMC5.1产品不仅支持目前规范高的HS400标准,在速度和后期流畅度上都做到了行业先进水平,还在固件中加入断电保护、坏块监测等算法,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该产品采用更为先进的LDPC纠错算法,容错率相较传统算法提升三倍以上,可全方位覆盖4~256GB容量的产品以及2D/3D闪存。

2.jpg

不可否认,国内嵌入式存储的主流方案依然是外购SMI等台厂主控+Nand封装嵌入式存储芯片的形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自研主控并且开发固件的公司已经是凤毛麟角。而康芯威是国内屈指可数能做到主控IC\固件\封测方案体系化研发能力的技术团队,在实际推广中所能提供的配套服务和灵活性都首屈一指。并且康芯威的全链国产化eMMC实实在在的做到了大批量的销售,真正的规避了卡脖子的风险。更可贵的是,基于这套自研主控技术体系,康芯威后续不论是升级迭代还是开发新的产品都有着先驱者的优势,是存储赛道上技术核心路线的第一梯队。

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不仅标志着康芯威在存储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也为用户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优质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高性能计算、智能终端还是工业控制等领域,康芯威的存储芯片都能提供卓越的性能支持,满足不同行业的多元化需求。

3.jpg

展会期间,众多来自国内外的专业观众莅临康芯威展台参观,详细了解康芯威的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及模组产品。这些产品优异的性能表现,得到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高层对话:剖析产业新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康芯威在展台举办以“存储芯动力,智驭未来潮”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分享其战略规划、存储芯片产品布局等,并针对产品的技术趋势、市场前景和应用案例进行剖析。

在活动现场,康芯威销售副总苏俊杰就存储芯片市场变化、公司产品布局以及战略规划等进行详细介绍。其称,随着AI手机、AIPC、AI服务器需求迅速增长,以及智能电视、机顶盒等市场逐渐复苏,存储芯片需求将会增加,而康芯威在主控芯片、存储模组领域全面发力,并携手产业伙伴共同实现存储芯片国产化。

4.jpg

康芯威销售副总苏俊杰

苏俊杰指出,康芯威聚焦于嵌入式存储领域,正逐渐实现全领域布局。其中,eMMC存储器在消费电子、工控、车载等领域实现量产,产品进入中兴、九联、海信、康佳、星网锐捷、浪潮、保隆汽车等品牌供应链,累计销量超过5000万颗(数据截止至2024年7月)。

随后,康芯威系统研发部总监祝欣对其eMMC KS6581产品技术进行分享,就eMMC KS6581的设计、客户平台性能测试比较分析、可靠性验证等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分析对比,该产品在读写速度、产品可靠性与功耗设计方面均领先于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品,具备更高性价比之优势。

5.jpg

康芯威系统研发部总监祝欣

祝欣进一步称,康芯威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套的存储产品测试方案,协助客户开发相关的载板、测试工具,帮助客户提高对存储产品的应用能力。

6.jpg

媒体交流互动环节

在媒体交流会环节,康芯威与合作伙伴、媒体朋友、现场观众等进行互动交流,其高管凭借丰富的存储行业知识和见解,就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变化、公司产品规划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荣获"年度市场创新突破奖"

作为国内存储芯片领域的新生力军,康芯威顺应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趋势,致力于自主研发,坚持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在存储芯片领域建立了独特的技术优势。而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以及过硬的产品品质,康芯威获得众多客户认可,并获得“2024年度市场创新突破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康芯威产品技术和市场突破的认可,更是对其在存储芯片领域持续创新、深耕细作的高度肯定。

7.jpg

8.jpg

自2018年成立以来,康芯威便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发展愿景,以“掌握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为运营宗旨,在海内外招募了一流的经营与技术团队,研发的多项前沿存储技术方案助其火速“出圈”。

未来,康芯威将持续加强在嵌入式存储主控芯片及模组领域的研发力度,力争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存储芯片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本次展会现场,康芯威除了展出多样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还有诸多互动等您来参与,解锁康芯威电子展“限时有奖活动”,赢取惊喜好礼。

围观 45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3日,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库卡展台,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为库卡机器人产品SCARA系列(型号包括KR6、KR13、KR20系列)颁发了TÜV莱茵北美cTUVus认证、欧标安规以及CE-EMC电磁兼容指令符合性证书。

1.jpg

库卡机器人获TÜV莱茵北美cTUVus及CE指令符合性证书

库卡中国研发总监张冶,TÜV莱茵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区域销售总经理徐澍、大客户经理何旭东等双方代表出席了颁证仪式。

张冶在致辞中表示:"库卡机器人SCARA系列能顺利通过认证,不仅是对库卡产品安全性和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彰显了库卡提供专业、安全、可靠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坚定决心和承诺。未来,我们期待与TÜV莱茵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拓展更多产品线的合作,建立优质产品口碑,引领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

2.jpg

库卡中国研发总监张冶发言

徐澍指出:"TÜV莱茵与库卡自2021年开启合作,库卡多款AMR、机器人产品已获TÜV莱茵颁发北美相关标准认证证书,以及欧盟相关指令/法规符合性证书。未来,TÜV莱茵将继续依托自身在机器人产品检测认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资源,与库卡实现更广泛的合作,通过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增强其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jpg

TÜV莱茵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区域销售总经理徐澍发言

此次通过认证的库卡机器人SCARA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金属加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库卡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智能搬运分拣,优化物料处理流程,提高物流速度和整体运营效率。

TÜV莱茵与库卡于今年初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涵盖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无人导引车(AGV)、工业机器人、堆垛机、锂电池、控制器等整机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和配套设备的安全、电磁兼容(EMC)、无线和功能安全等方面。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将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突破,促进行业进步,助力库卡为全球客户提供价值。

TÜV莱茵以专业技术赋能机器人从开发到部署的全过程,为企业提供包含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安规测试、无线测试、电磁兼容测试、现场评估、风险评估、功能安全、市场准入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共同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关于库卡机器人

库卡(KUKA)创立于1898年,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是世界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截至2023年12月31日,销售额超过40亿欧元,拥有约15,000名员工。作为智能、绿色和节能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库卡为广泛的行业领域提供工业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及其控制器、工业软件和基于云的数字服务,以及全面互联的生产系统,行业范围包括汽车(重点电动汽车)、电池、电子、金属和塑料、消费品、食品、电子商务、零售和医疗保健等。

2024 WRC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库卡展出了全新AI机器人控制器KR C5 micro-2+数字孪生展示工站。其中,控制器KR C5 micro-2相比于前一代产品体积减少了25%,重量减轻了约1.3kg而数字孪生工站,则可以让程序员在软件里创建现实机器人码垛的精准仿真模型,并直接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再实施到实物机器人上。同时,由KR 60 SCARA CS机器人和KR CS Box-2控制器组成的电芯搬运工作站同期展出,展现机器人高负载、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的搬运能力。此外,KUKA AMR KMP 3000P首次动态亮相,这是一款面向全球的重载移动机器人,最大负载可提升至6T,整车软硬件本土研发生产,面向全球销售,主要服务于汽车制造、锂电PACK、光伏原料等重载场景,其外观设计获得2024德国红点至尊奖

稿源:美通社

围观 7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近日,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在深圳签订智能驾驶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基于双方集团战略合作基础上,针对比亚迪旗下方程豹汽车展开智能驾驶的深入联合研发,首款产品聚焦即将上市的方程豹豹8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共同打造全球首个硬派专属智驾方案,开启全球智能硬派新时代。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廉玉波、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冬生、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比亚迪集团方程豹汽车总经理熊甜波,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副总裁迟林春出席签约仪式,并现场品鉴体验方程豹豹8,共同表达了对合作和产品的信心与期待。

1.png

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合作签约仪式

推动中国智驾向前,比亚迪华为联手打造方程豹智驾方案

方程豹汽车定位比亚迪旗下新能源个性品牌,致力于用技术实现个性平权,为美好生活添彩。在品牌发布一周年之际,方程豹开启了品牌焕新战略,全面进入到品牌发展的2.0阶段,针对未来产品线进行了全面扩充,从“专业个性”迈入“大众个性”定位,旨在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此次比亚迪华为联手打造方程豹智驾方案,也是双方共同探索新能源个性汽车智驾解决方案,致力于实现硬派汽车的智能化变革,共同推动中国智驾向前。

方程豹首搭,豹8开启全球智能硬派新时代

此次比亚迪与华为的智驾合作,将全面落地于旗下子品牌方程豹,豹8则将成为比亚迪旗下华为乾崑智驾首搭车型,同时也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智驾的硬派车型。比亚迪与华为双方将携手赋能方程豹品牌,一同打造全球首个硬派专属智驾方案,开启全球智能硬派新时代。据悉,双方团队已立项并研发验证了很长时间,预计于今年的Q3以后,豹8就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正式上市。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首发了安全优先的端到端网络架构,带来更类人、更安全、更高效的驾驶体验。 在安全方面,ADS 3.0实现了前向+侧向+后向防碰撞能力再升级,支持更高的刹停速度、更短的刹停距离,支持误踩油门防碰撞。在智驾领航辅助方面,率先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在出发车位上即可开启智驾领航辅助,全程车辆自主应对闸机、环岛、窄道掉头等各种复杂场景,真正做到“一键”抵达。在泊车方面,支持离车泊入,车主在车机上选好车位即可离车;支持远程挪车,自车如果遮挡了其他车辆,车主可通过手机操控,实现远程挪车;泊车代驾逐步商用,车主可通过手机操控车辆,实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方程豹豹8是比亚迪子品牌方程豹旗下的第二款产品,定位超级混动智能硬派SUV,将基于2.0T 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及全功能版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融合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在具备强悍性能和舒适驾乘的同时,更能够为用户提供高阶的智能驾驶出行体验。

2.jpg

比亚迪方程豹豹8

“方华”圆梦,豹8打造智能硬派出行新场景、新体验

今年4月,方程豹举办了“方华”品牌春季发布会,此次牵手华为也是让众多粉丝圆梦。当前,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的方程豹豹8已全面进入实车测试阶段。期待豹8能尽快上市,让翘首以盼的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智能硬派带来的都市生活新场景、新体验。

3.jpg

比亚迪方程豹豹8

来源:华为

围观 3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智能戒指是一款新兴的智能穿戴产品,结合现代科技与时尚设计,可监测心率、血氧等各种健康指标相较智能手表,在测量精准度、佩戴舒适及便捷性上别具优势。

目前,智能戒指的市场渗透率正在加速提升,有望继手表、耳机之后,成为第三大的智能穿戴产品。今年7月,三星电子在法国卢浮宫正式发布了旗下智能戒指Galaxy Ring,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有媒体报道,苹果也在通过申请智能戒指相关专利来加快Apple Ring的智能戒指项目开发。

智能戒指凭借内置的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能够全天候持续监测用户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关键健康指标,并实时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通过与手机App的无缝连接,用户可以轻松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身体状况,做出科学的生活调整。

1.jpg

智能戒指

智能戒指应用概要

芯海科技CS1262是一款用于光电血管容积图(PPG)信号采集的模拟前端(AFE),该芯片具备高精准度测量、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等产品优势,同时提供适配戒指的心率血氧算法,实现了对心率、血氧、HRV(心率变异性)、睡眠等人体生理指标的高精度测量。

2.png

智能戒指系统框图

鉴于戒指在佩戴时存在旋转的情况,并非始终在手指的固定位置,因此从设计上推荐采用多PD(光电二极管)和多LED(发光二极管)架构。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无论戒指旋转到哪个位置,都会有合适的测量光路保证精准测量。而芯海科技提供的系列化PPG AFE产品,可支持1-4个PD和1-8个LED的配置,且采用WLSP小尺寸封装,尺寸仅为2.9*2.6mm,非常适合智能戒指的应用。

应用优势简述

体而言,基于CS1262的智能戒指应用具备以下突出优势:

✔ 高准确度测量

高达110dB的动态范围,可以覆盖不同人群的测量;

内置4个22位高性能ADC,最大支持4PD*12相位的48路有效数据采集,提高血氧、心率等准确度;

内嵌驱动能力高达250mA的LED Driver,可支持8路LED输出,保证深色皮肤的高精度测量;

内置0.5%的高精度时钟,可以减少长时间心率测量误差,提升血压、HRV的分析准确度

✔ 超强抗干扰

PSRR(电源抑制比)大于90dB,显示其在复杂电气环境下可保持出色性能;

能够模拟环境光消减高达±200uA,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也能保证测量精准度;

✔ 低功耗

83uA@100Hz@4Ch@2阶环境光消减,54uA@100Hz@1Ch@2阶环境光消减;

断电模式小于1uA,在待机状态下几乎不耗电,大大延长设备续航时长。

捕捉微弱信号

高动态范围和高SNR(信噪比)的结合,为CS1262带来了卓越的微弱信号捕捉能力。

3.png

CS1262 SNR VS 增益电阻

如上图所示,高达110dB的动态范围,97.5dB的SNR@500KΩz(dBFS)和±63.875uA的LED消减电流,即使在信号非常微弱的情况下,CS1262也能准确地捕捉到关键的生理信息。相较市场同类产品,其性能略胜一筹。

4.png

图4 PI≈0.1%手腕处的PPG信号

如上图所示,CS1262采集到手腕上的红光和红外PPG信号,PI灌注度水平在千分之一,脉搏波形清晰可见,为后续的算法处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确保超长续航

如下表所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CS1262的低功耗特性,确保了智能戒指的超长续航时间。

5.png

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功耗

特别是在穿戴设备和睡眠健康监测等应用场景中,CS1262的PRF(脉冲重复频率)为5Hz时,工作电流低至13.3uA,在保障设备高性能的同时,拥有出色的电池续航能力,让用户不必频繁为设备的续航而焦虑。

CS1262作为芯海在健康测量领域的成熟产品,可支持智能戒指创新应用项目导入评估、开发设计及量产技术支持等全流程技术服务,提供成熟的规模化量产验证的设计规范和指导,以及完整的软件算法集成方案,大大提升客户的终端方案开发效率,快速实现产品上市。

芯海科技作为国内健康测量芯片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自2007年率先布局健康测量领域以来,始终密切关注可穿戴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以“模拟信号链+MCU”双平台驱动,在可穿戴健康测量的PPG、BIA等领域,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系列化布局,为智能可穿戴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来源:芯海科技

围观 18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硅与碳化硅混合解决方案在减少尺寸的同时,将输出功率提高了15%

安森美(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 )推出采用 F5BP 封装的最新一代硅和碳化硅混合功率集成模块 (PIM),非常适合用于提高大型太阳能组串式逆变器或储能系统 (ESS)的功率。与前几代产品相比,这些模块在相同尺寸下提供了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将太阳能逆变器的总系统功率从 300 kW提高到 350 kW。这意味着,使用最新一代模块的装机容量为一千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每小时可实现近两兆瓦的节能效果,相当于每年为超过 700 户家庭供电。此外,要达到与上一代产品相同的功率,所需的模块数量更少,可将功率器件的元器件成本降低 25% 以上。

由于太阳能发电的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最低,太阳能正日益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首选。为了弥补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公用事业运营商也在增设大型电池储能系统(BESS),以确保电网的稳定供能。为了支持这种系统组合,制造商和公用事业公司需要能够提供最高效率和可靠电力转换的解决方案。每提高 0.1% 的效率,对于每千兆瓦装机容量,每年可节省 25 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作为一种依赖阳光的波动性能源,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并采用先进储能解决方案,以确保全球电网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安森美电源方案事业群工业电源部副总裁 Sravan Vanaparthy 表示,“更高效的基础设施会促进采用,并确保随着更多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成,减少能源浪费,推动我们在摆脱化石燃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F5BP-PIM集成了1050V FS7 IGBT和1200V D3 EliteSiC二极管,实现高电压和大电流转换的同时降低功耗并提高可靠性。FS7 IGBT 关断损耗低,可将开关损耗降低达 8%,而EliteSiC二极管则提供了卓越的开关性能,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导通压降(VF)降低了15%。

这些PIM包含了一种创新的I型中点箝位(INPC)拓扑结构的逆变器模块和飞跨电容拓扑结构的升压模块。这些模块还使用了优化的电气布局和先进的直接铜键合(DBC)基板,以降低杂散电感和热阻。此外,铜基板进一步将结到散热片的热阻降低了9.3%,确保模块在重载下保持冷却。这种热管理对于保持模块的效率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使其在需要可靠和持续供电的苛刻应用中非常有效。

更多信息

解决方案指南:太阳能逆变器储能

EliteSiC 产品详情页面

白皮书:克服碳化硅的挑战确保应用成功

关于安森美(onsemi)

安森美onsemi, 纳斯达克股票代号:ON)致力推动颠覆性创新,打造更美好的未来。公司关注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的大趋势,加速推动汽车功能电子化和汽车安全、可持续电网、工业自动化以及5G和云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的变革创新。安森美提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组合以及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以解决全球最复杂的挑战,引领创造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世界。安森美位列《财富》美国500强,也被纳入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了解更多关于安森美的信息,请访问:http://www.onsemi.cn

围观 3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41.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8月27日,中国电子、嵌入式及半导体先进封测行业风向标——elexcon2024深圳国际电子展隆重开幕。作为本次深圳电子展的重磅活动之一,国产存储品牌康盈半导体再次焕新而来,以“向芯而行,智储无界”为主题,发布2024自研存储新产品,拉开了自研产品的新攻势。

1.jpg

2.jpg

自研新品火力全开

走进康盈半导体展台,创新元素随处可见,新中式既稳重、又充满创新力、充满活力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独具创意。进入半导体圈4年多的康盈半导体,不仅在技术、产品等维度创新,也在品牌、品牌形象等维度创新,处处展现出突破创新的活力和敢于创新的底气、高效研发产品的实力,成为本届elexcon 2024深圳国际电子展上轰动全场的焦点!

3.jpg

4.jpg

5.jpg

智慧时代,向芯探索;智慧存储,无界生态!本次自研新品发布会上,康盈半导体以“向芯而行,智储无界”为主题,重磅发布了3大自研新品,星河之芯小精灵——自研主控eMMC嵌入式存储芯片、速影之芯小木星——自研主控microSD移动存储卡、随存之芯小金刚PSSD——便携式磁吸移动固态硬盘,KOWIN 自研主控芯片是康盈半导体自研芯片能力的突破,自研便携式磁吸移动固态硬盘标志着康盈半导体自研C端存储产品能力的再进一步!

6.jpg

星河之芯小精灵eMMC ,采用自主研发的eMMC 主控芯片,搭载先进的纠错引擎,保障eMMC嵌入式存储芯片的使用寿命与品质,让设备运行流畅。兼容各主流平台,多容量选择,4GB至256GB,支持更多场景应用,满足各类智能设备应用需求!

7.jpg

速影之芯小木星microSD ,采用自主研发的主控解决方案,支持DDR200模式,极速读写。搭载先进的S.M.A.R.T.功能,让您的数据管理更加得心应手!32GB-1TB,多容量选择,满足您不同存储需求!

8.jpg

随存之芯小金刚 PSSD首创外观,铝合金材质,喷砂和阳极氧化处理,打造出色品质感,体验极致手感!芯无界,行无疆!KOWIN磁吸PSSD最高读取速度高达2000MB/s,最高写入速度高达1800MB/s,海量数据随心存储!具有磁性吸附功能,支持ProRes视频录制,实现随拍随存,拥抱数据自由!

9.jpg

纵观本次康盈半导体重磅发布的自研存储产品,如搭载了自研主控的eMMC嵌入式存储芯片、microSD移动存储卡产品,可提高在全球产业链环节当中的竞争力;自主研发设计并将发布C端存储新品——便携式磁吸移动固态硬盘,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C端市场竞争优势。以自主创新的产品实力焕新而来,打造出鲜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多元布局打造差异化优势

AI智能穿戴从内嵌到整机设备拥有各类细分零部件品类和应用场景,在 AI 时代背景下,智能穿戴产业如何突破重围,实现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8月27日“向芯而行,智储无界”2024康盈半导体自研新品发布会现场,由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张国斌担任主持人,对话深圳市智能终端产业协会安自能、瑞昱半导体王泉、等智能穿戴行业专家与康盈半导体副总经理齐开泰等行业专家,带来一场以“AI 硬核时代,智能穿戴产业链的跨界融合”为主题的思想盛宴!

10.jpg

会议中,康盈半导体副总经理齐开泰表示,目前,康盈半导体在嵌入式存储产品线工业级和消费级产品阵营日趋壮大,现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物联网、网络通信、工控设备、车载电子、智慧安防、智慧医疗等领域。

其中,智能穿戴领域应用的Small PKG. eMMC小微智能知芯小精灵,较normal eMMC体积更小,尺寸小至7.5x12x0.74mm,最高容量32GB,满足终端小体积、大容量应用需求!

ePOP智能穿戴创芯小精灵,采用全新设计工艺,垂直搭载在SoC上,体积更小,功耗更低,拥有LPDDR3和4X多品类组合,容量组合有8GB+8Gb、16GB+8Gb、32GB+8Gb、32GB+16Gb,并通过了主流平台认证,满足智能穿戴小体积、低功耗、多平台兼容应用需求!

11.png

另外,康盈半导体在发布会上透露,康盈半导体已陆续获得战略投资,增设徐州康盈半导体测试产业园、扬州康盈半导体制造产业园、杭州先进半导体总部基地。未来康盈半导体将积极投入,不断提升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坚持打造高性能、低功耗、安全可靠、稳定耐用的存储产品!并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芯的力量,国产存储品牌的实力!

结语:

康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系康佳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是集团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嵌入式存储芯片、模组、移动存储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主要产品涵盖eMMC、eMMC工业级、Small PKG. eMMC、eMCP、ePOP、nMCP、UFS、MRAM、SPI NAND、LPDDR、 DDR、SSD、PSSD、Memory card 、内存条、U盘等。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物联网、网络通信、工控设备、车载电子、智慧医疗等领域。 B端和C端产品品类丰富,应用广泛!

康盈半导体勇于推陈出新,以市场为导向,深耕产品与服务,持续以创新发力市场,为行业创新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矢志创新和用心经营,也必将赢得市场的信赖和认可!

围观 6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往往源于新的观测手段和测量技术的进步。在现代电子工业中,半导体器件作为核心组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功能,对这些器件进行精确全面的测试测量变得尤为重要。近日在行业重磅展会上,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ADI在现场带来了仪器仪表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方案,如ADI仪器仪表事业部高级市场经理姜海涛所表示,这些板卡级方案以高精度、小型化以及易于集成的优势,契合客户痛点,是新时代电子测试测量的标杆样本。

激增的市场,如何满足半导体自动化测试多样化需求?

在电子测试测量领域,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对芯片进行大规模、高精度的测试,涵盖从晶圆到最终封装的各个环节,是确保电子器件能够满足严格规范的关键工具。随着AI、5G通信、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也进一步推高了对高效、精确的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的需求。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全球半导体自动测试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89.7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7.2%。

“半导体自动化测试设备无论是实现模拟、数字、分立器件抑或是RF测试等场景,在更高精度、更快测试速度和更大灵活性背后,反映出的都是对其核心测量方案更高性能的共性要求。”姜海涛表示这正是ADI强大的精密信号链与仪器仪表技术能发挥的优势所在。

另一方面,半导体自动化测试市场竞争还体现在设备的延展性上,测试机的测试覆盖范围越广,能够测试的项目越多,就越受客户青睐。姜海涛表示,集成化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在单一平台上完成多项测试任务,减少了设备间的切换时间和复杂性,对于测试单元实现方案的小型化与拓展性就更为看中。此外,能够提供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或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功能性调整,以满足多样化的测试需求,也是客户看重的关键因素之一。

“面对半导体自动化测试领域的种种挑战ADI仪器仪表测试测量方案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还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易扩展性,能轻松融入客户的现有系统之中,成为众多高端测试设备制造商的优选。”姜海涛自信地表示

兼具高精度与高集成度,打造电子测试测量的创新标杆

在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中,高保真信号发生器通常用于生成各种模拟和数字信号,包括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提供非常纯净和稳定的信号输出,以确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或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噪声干扰,评估器件在恶劣条件下的性能,如测试振荡器等器件的频率稳定性等。采集测量模块则用于捕捉被测设备的响应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数据供后续处理,通常需要具备高速采样率和高分辨率,以保证测试数据的质量。

姜海涛介绍,基于ADMX1001 和 ADMX1002 的超低失真波形发生器和采集模块最大的特点便是在非常小的体积上集成了高保真的信号发生和采集功能——ADMX100x 采用专有的数字预失真 (DPD) 算法,可实现优异的总谐波失真 (THD) 性能,具有出色的信号保真度与低噪声性能,专为高分辨率测试精心设计,可与ADC、音频编码解码器和复杂的音频系统无缝集成。“该模块在1KHz实现了-130 dB THD,能对标标准信号源输出的精度,在精密的ADC测量以及一些音频测量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更具备小型化特征,非常容易集成到客户的设备中,直接通过SPI接口和标准API函数进行调用,极大地简化了集成过程。”姜海涛补充到。

1.png

阻抗测量分析模块专门用于评估电子器件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特性,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这对于高频电路和RF组件尤为重要,有助于确保器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稳定性。高性能精密阻抗测量分析模块ADMX2001B是一个完整的软硬件集成的解决方案,可简化阻抗测量系统的开发过程或可用于增强现有测试平台的功能。

2.png

通过使用高性能混合信号和处理算法,ADMX2001B可测量小至0.1fF的电容以及高达1GΩ的电阻值变化,内置测量算法使ADMX2001B能够提供采用多种格式的完全校准复阻抗或导纳测量结果,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并联和串联组合,能够应用于半导体器件测试、电子元件测试、传感器测试、电池测试等领域。姜海涛强调说:“这套高性能精密阻抗测量分析模块,是一个完整的软硬件集成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从DC到10MHz的扫频测量,步进精度达到0.2Hz。在与标准电子式电能仪表的对比测试中,ADMX2001B展现出了接近实验室级别的精度,达到了万分之五的相对精度。

高压源测量单元SMU则是一种能够提供精确可控的高压电流或电压的仪器,适用于测试器件在高压条件下的性能,包括半导体分立元件、集成电路以及电力电子器件等。作为一款四通道高电压、大电流输出的SMU,ADMX3001采用24位SAR ADC以及高速高精度DAC,打造了一个闭环系统,利用数字PID控制和状态控制算法,确保信号源、测量和钳位精度,可同时提供和测量±100V输出电压和1A电流,支持测试和测量仪器的需求。可编程高压电源轨有助于充分减少输出放大器的功率损耗,并降低电路板和设计的复杂性。

3.png

姜海涛表示该板卡可通过FMC接口连接FPGA后连接到电脑上,利用评估软件对评估板进行设置和调控,采用的数字环路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模拟环控制不能解决的诸如振铃等问题,同时做到高精度、快速响应、高压大电流输出等。

在微波信号分析中,S参数是用于描述射频和微波网络中信号传输特性的数学模型,是表征无源网络和有源网络电气行为的重要工具,对于设计、调试和优化射频和微波电路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S参数通常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进行测量,但传统VNA一般尺寸较大。姜海涛介绍ADI的8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板卡级方案最大优势便是在紧凑的外形上,提供了10MHz~20GHz采样频率、-60dBm~10dBm不同信号电平范围,可以无缝集成到各种射频应用的全面测试系统中,应用于缺陷检测和结构分析相关的生产制造测试、多通道网络分析及射频特性测试等领域,并进行多端口测量,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4.png

该方案中采用了ADI最新的宽带矢量网络分析仪模拟前端ADL5960作为核心器件,包括电阻双向桥、下变频混频器、可编程IF放大器和滤波器以及高度灵活的本振接口。同时该方案利用AD9083 ADC实现一次16个信号的采样,将35个以上的ADI器件组合,实现了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

一站式软硬件服务,加速仪器仪表技术发展

综合来看,ADI全面且先进的测试分析方案各有特点,能够满足苛刻的应用需求,姜海涛强调:“它们通通具备小型化和易于集成等特点,超低失真波形发生器和采集模块与阻抗测量分析模块便是其中的典型,8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如果客户希望做功能的增减,我们同样会配合客户提供对应的设计服务,总结来说包括高压SMU,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一站式软硬件服务。”

事实上,不止应用于半导体自动化测试,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储能、AI/ML和云连接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形成的物联网等,也推动了对更高集成度、更快、更精密测量功能的需求。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细分领域,测试测量是产业链的重要节点,上可带动通用芯片、电子元器件、基础软硬件等技术突破,下可辐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与电子信息相关的热门行业。相关行业媒体统计,2023年中国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至410.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2.72亿美元,为技术提供商带来了新的机遇。

ADI一直扮演着连接模拟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角色,在该领域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从精密放大器、数据转换器、电源管理、信号处理到射频系统,ADI的产品和技术覆盖了广泛的领域,例如高压SMU中高精度的ADC/DAC和极低的噪声和失真,适用于需要极高准确度的测量应用;8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中的接口技术使得测试测量设备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满足大数据量的应用需求……

“面对日益扩大的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们继续携手,利用ADI超高精度与高效小型化技术,开发下一代电子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为全行业转型提供精确助力并加速仪器仪表的未来发展。”姜海涛展望道。

围观 141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4/1005840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