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Node List by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1 (1).png

要点:

  • 高通推出全球领先的高通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为Android智能手机带来连接领域的领先优势。

  • 5G开放式RAN发展正当时。高通展现与全球领先网络运营商和基础设施提供商的积极合作态势,上述生态伙伴正在采用并部署支持5G开放式RAN的高通跃龙蜂窝基础设施平台。

  • 高通推出全球首款5G Advanced固定无线接入平台、多款全新的工业物联网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携手IBM推动企业级生成式AI解决方案,并基于骁龙赋能的智能手机、PC和智能眼镜进行智能体和多模态AI体验演示。

202533日,巴塞罗那——MWC巴塞罗那,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在无线连接和终端侧AI领域的最新产品及里程碑。

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表示:40年来,高通始终引领下一代无线技术发展,从3G5G,再到如今的5G Advanced时代。在MWC 2025,我们依然是树立蜂窝连接新标杆的公司,高通® 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巩固了Android生态系统在连接领域的领先优势。在AI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混合AI和智能体的新体验中,行业领先的高性能5G连接至关重要。

新发布亮点总结:

调制解调器领导力

高通技术公司推出高通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这是公司第八代5G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解决方案,也是公司第四代AI赋能的5G连接平台。这款先进平台树立了5G的新标杆,为Android生态系统带来连接领域的领先优势,实现高达12.5Gbps1的下行峰值速率,提供Sub-6GHz和毫米波连接以支持无缝流传输、下载和游戏。高通X85采用了集成硬件张量加速器的升级版高通® 5G AI处理器,带来 AI驱动的多项提升,包括速率、效率、覆盖范围和能效,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高通还推出了多款全新4G物联网调制解调器,包括行业首款支持集成SIMiSIM)功能的调制解调器,旨在帮助提供超低功耗连接,覆盖各类网络和物联网终端,包括智能仪表、智慧城市、泊车、医疗终端、可穿戴设备、IP摄像头和POS机等。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推动5G开放式RAN的部署

高通宣布其5G开放式RANO-RAN)解决方案在全球领先的网络运营商和基础设施提供商中获得强劲发展势头。越南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Viettel采用高通跃龙蜂窝基础设施平台,进行了5G O-RAN大规模MIMO网络的现网部署。此外,日本最大的移动网络运营商NTT DOCOMO采用由高性能高能效的高通跃龙 X100加速卡所赋能的O-RAN虚拟化分布式单元(vDU),支持其在日本各地的5G vRAN网络部署。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重新定义移动宽带

高通技术公司推出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FWA)平台至尊版,这是全球首款5G Advanced FWA平台,重新定义了移动宽带。这款平台搭载高通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提供超快无线移动宽带体验,下行速率高达12.5Gbps。它具备终端侧AI增强的流量分类功能,边缘AI集成算力高达40TOPS,可显著提升网络性能,并为网络边缘侧的生成式AI前沿创新铺平道路。新一代FWA平台搭载了强大的四核处理器、专用硬件加速、集成式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GNSS和三频Wi-Fi 7,并支持广泛的运营商中间件,使其成为面向无线连接未来的完整解决方案。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推动行业迈向6G

高通技术公司通过跨5G Advanced6GWi-Fi、蓝牙和UWB的先进无线技术研究,持续引领行业发展,重点关注面向泛在覆盖和超大容量的基础技术演进,通过AI和数字孪生实现运营优化,并支持沉浸式体验和感知一体化等新兴服务。上述最新无线创新成果将于MWC展示。点击此处,了解更多。

展现边缘AI领导力

MWC期间,高通展现混合AI领导力,通过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展览展示和合作成果,展示终端侧AI和边缘计算如何释放终端侧AI的全部潜能,从而打造更直观、响应更快的用户体验:

  • 高通技术公司和IBM宣布扩大合作,推动涵盖边缘侧和云端的企业级生成式AI解决方案。此项合作包括:通过高通® AI Hub 支持IBM Granite模型,展示在搭载高通技术公司平台的边缘终端上集成 watsonx.governance,以助力企业提升AI解决方案的安全、效率、可靠性和治理。

  • 高通将带来终端侧多模态体验的演示,在骁龙赋能的智能手机、PC和智能眼镜上展示AI智能体。在搭载骁龙8至尊版的智能手机上,高通将演示采用AI智能体作为用户界面的丰富用例,包括音乐、导航、天气和消息信息等任务。在搭载骁龙X系列的PC上,高通将演示已在商用终端落地的AI体验,涵盖媒体和生产力应用。高通还将带来终端侧多模态AI智能体演示,这项演示采用搭载骁龙® 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智能手机以及TCL雷鸟智能眼镜,并在手机上运行大语言模型(LLM)。

欲了解高通在MWC巴塞罗那2025的最新发布,请访问高通媒体资料中心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坚持不懈地创新,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助力全球解决一系列最重大的挑战。依托公司40年来持续打造划时代突破性技术的领导力,我们提供一系列由领先的AI、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无与伦比的连接所支持的丰富解决方案组合。我们的骁龙平台赋能非凡的消费者体验,而我们的高通跃龙产品助力企业和行业跃上新高度。我们携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赋能下一代数字化转型,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善企业业务并推动社会进步。在高通,我们用科技成就人人向前。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围观 53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8.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高通X85面向Android旗舰智能手机、PC、固定无线接入和物联网扩大5G Advanced领导力和差异化优势 

1.jpg

要点:

  • 高通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突破5G创新边界,集成高通5G AI处理器,处于5G创新前沿,为Android智能手机提供最快、最省电、最可靠的5G Advanced连接体验。

  • 高通X85旨在提供混合AI和智能体AI体验所需的高性能5G连接。

  •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谷歌、KDDINTT DOCOMOT-MobileVerizon认可高通X85为全球移动网络、Android旗舰手机和用户带来的独特优势。

巴塞罗那,202533——高通技术公司持续树立连接新标杆,公司宣布推出高通® 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这是公司第八代5G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解决方案,也是公司第四代AI赋能的5G连接系统。高通X85专为新一代联网AI赋能的应用而设计,能够提供更快的速率以支持无缝流传输、下载和上传,提高拥堵区域的网络可靠性,延长电池续航并增强定位精度,从而带来全面卓越的用户体验。

高通X85具备行业领先的5G Advanced特性,将为Android智能手机带来连接方面的领先优势。高通X85还为多种其它类型终端带来5G Advanced功能,包括PC、固定无线接入点、汽车、XR等。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技术规划和边缘解决方案业务总经理马德嘉表示:“高通X85是全球最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系统,旨在提供最佳的5G体验。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它将带来只有Android旗舰终端才能实现的速率、能效和可靠性。技术领导力一直且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们迎来高通公司成立40周年并迈入智能体和终端侧AI新时代之际,推出这一行业领先的平台来庆祝这个重要里程碑,可谓恰逢其时。凭借公司在调制解调器及射频和终端侧AI领域的创新,高通正成为下一代网联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

2.png

高通技术公司正与全球无线生态系统紧密合作,包括运营商、基础设施供应商、标准和管理组织,以确保行业为高通X85特性的商用做好准备。多家合作伙伴公开表达了对高通X85的支持。

除了高通X85,高通技术公司还宣布推出高通X82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这是一款专为主流移动宽带应用而优化的5G调制解调器到天线的解决方案,支持数千兆比特下载和上传速率。基于高通X82和高通X85M.2LGA参考设计也已推出,可助力客户加速在各行业领域的开发,包括CPE、移动宽带(MBB)、PC、物联网和其它终端。

高通X85和高通X82正在向客户出样,商用终端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欲获取更多详情,请访问高通X85。欢迎各位参会者莅临位于MWC巴塞罗那3号展厅3E10的高通展台,参观展览展示并与高通代表进行交流。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坚持不懈地创新,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助力全球解决一系列最重大的挑战。依托公司40年来持续打造划时代突破性技术的领导力,我们提供一系列由领先的AI、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无与伦比的连接所支持的丰富解决方案组合。我们的骁龙平台赋能非凡的消费者体验,而我们的高通跃龙产品助力企业和行业跃上新高度。我们携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赋能下一代数字化转型,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善企业业务并推动社会进步。在高通,我们用科技成就人人向前。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作者:电子创新网张国斌

随着智慧物联网嵌入式智能日益走热,业界对MCU的需求水涨船高,以目前热门的Arm架构MCU为例,Arm® Cortex®-M系列架构的MCU在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105亿美元。

众所周知,Arm® Cortex®-M系列内核专为MCU嵌入式市场设计,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这类MCU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迄今,Cortex-M 已经推出了十款内核,分别是:

1、Cortex-M0/M0+--入门级,超低功耗,面积小,适合简单控制任务。

2、Cortex-M1--专为 FPGA 设计,适用于可编程逻辑场景。

3、Cortex-M3--中端性能,支持复杂实时任务,适合工业控制场景。

4、Cortex-M4--增强 DSP 和浮点运算(可选 FPU),适用于音频、传感器处理。

5、Cortex-M7--高性能,高主频(可达 1GHz+),支持双精度浮点,用于复杂计算。

6、Cortex-M23--M0+ 的升级版,集成 TrustZone 安全扩展。

7、Cortex-M33--M4 的升级版,支持 TrustZone、DSP 指令和可选 FPU。

8、Cortex-M35P--M33 的物理安全增强版,抗硬件攻击。

9、Cortex-M55--首款支持 Arm HeliumTM(MVE)矢量扩展的 M 核,加速DSP/ML。

10、Cortex-M52--2023年发布的最新成员,基于Arm v8.1-M架构的最新内核,专为 AIoT 优化,并保持向下兼容 M33/M55。

Cortex-M52是目前Cortex-M系列中在低功耗、小面积和高性能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内核,尤其适合需要AI和DSP功能的设备。相较于其它Cortex-M内核,Cortex-M52在性能、功耗、面积、安全性以及开发友好性方面均展现出卓越优势,与Cortex-M33相比,Cortex-M52的机器学习(ML)性能提升5.6倍,数字信号处理(DSP)性能提升2.7倍,能效提升2.1倍;与Cortex-M55/M85相比,Cortex-M52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芯片面积更小,更适合对成本和功耗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

1.png

在Arm 发布新一代MCU内核之后,通常是国外MCU厂商率先推出相应产品,但这一次,是本土MCU厂商领先了!

2.png

在2024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子元器件博览会(electronica 2024)上,极海半导体率先展示了其基于 Arm® Cortex®-M52内核的高性能实时控制MCU G32R5系列,随后,在2025年1月的极海半导体渠道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基于Arm® Cortex®-M52双核架构的实时控制MCU——G32R501正式发布。

G32R501基于40nm eFlash先进工艺制程,支持双内核高效协同,集成高性能感知、丰富控制外设和灵活外设互联系统,是面向新能源光伏、工业自动化、商业电源、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应用场景研发的高性能实时控制MCU产品,旨在从芯片端解决实时控制系统对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高精度和更高可靠性的设计挑战,其应用范围覆盖光伏/储能逆变器、充电桩电源模块、服务器电源、车载OBC、UPS、伺服控制器、机器人等。

这一发布在业界引发巨大反响,电子创新网第一时间采访了极海半导体实时控制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Louis LU,详细了解极海半导体为何可以率先推出基于Cortex-M52双核的实时控制MCU,以及这款产品的详细信息。

3.png

“为何可以快速推出产品,首先得益于我们极海半导体拥有一支设计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他们特别熟悉Arm内核。其次,与Arm中国的紧密合作也是不可获缺的因素。”Louis LU指出,“另外,在实现MCU双核间的高效协同、适配Cortex-M52的总线的存储系统以及专为实时控制应用量身打造的低时延系统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量优化设计。”

他表示这款高端实时控制MCU依托超高实时算力、高性能实时控制外设以及业界领先的Cortex-M实时控制特性,主要瞄准新能源光伏、商业电源、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等热门应用。

4.png

Louis LU进一步阐述,实际上很多领域需要实时控制MCU。例如从发电侧的光伏和风力等新能源设备,到输配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系统等核心设备,再到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工厂和智能家电等的终端设备以及机器人领域,实时控制MCU作为上述应用终端的核心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MCU能够精准快速地感知各类信号,执行复杂运算并实现高效闭环控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系统的响应速度。无论是在风电场实时调节发电输出,还是在自动化工厂中实现精确的生产控制,实时控制MCU都成为了推动现代智能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针对实时控制MCU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如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及车载压缩机等,极海也将推出符合车规标准的型号,目前正在进行AEC-Q100 Grade1车规可靠性认证。

据他介绍,相比友商产品,极海的G32R501实时控制MCU拥有其独特优势:

1、高性能双核,Arm HeliumTM和自研紫电数学指令扩展单元: 超高实时算力的来源;

2、高分辨率PWM模块(典型150ps分辨率),比较器子系统等:实时系统低时延设计的基础;

3、高可靠性:符合AEC-Q100 Grade1车规可靠性标准(认证进行中),优异的EMC/ESD性能;

4、高安全性: 符合IEC 61508 SIL2功能安全标准(认证进行中)、支持代码安全保护模块、丢失时钟检测电路性能。

至于为何采用双核架构,他表示G32R501实时控制MCU采用Cortex-M52同构双核并行工作模式,可同时执行高性能计算/管理任务和实时控制任务。针对目标应用,这种架构在保证控制任务实时性的同时,用户还可并行高效执行通讯、边缘AI计算、信息安全等多种任务。

5.png

一款优秀的MCU离不开丰富强大的外设资源,据介绍,G32R501 集成了丰富的高性能模拟和信号处理外设,为复杂实时控制应用提供了强大支持,具体是:

3个12 位ADC,具备3.45MSPS 的采样率,能够准确且高效地采集和处理多个模拟信号,从而显著提升系统数据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7个内置12位参考DAC的比较器,支持跳闸功能,可对输入电压电平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7个增强型捕捉模块(CAP),其中 2 个支持高分辨率捕捉(HRCAP)功能,可实现高精度的信号捕获,适用于高速动态控制场景。

2个增强型正交编码器脉冲(QEP)模块,支持CW(顺时针)/CCW(逆时针)运行模式,满足精密电机控制需求,提供高精度的位移和速度测量能力。

4个Σ-Δ滤波器模块(SDF)用于提升 ADC 的精度和信噪比,优化信号质量,特别适合高噪声环境下的模拟信号处理。

4个灵活逻辑块(FLB)通过配置增强型外设互联,为片上控制外设提供高效、灵活的连接性能,从而简化系统设计并提升实时控制效率。它还集成了UART、CAN、I2C、QSPI和PMBus等多种通信接口,结合多个多路复用选项,能够灵活适配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满足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通信需求。

Louis LU强调G32R501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 ~ 125℃,拥有卓越的抗干扰性能,ESD实测结果HBM>8KV,CDM>2KV,Latchup>200mA。

6.png

Louis LU表示为了方便工程师的开发,极海半导体提供了完善的生态开发体系,助力工程师高效开发,实现更短的项目落地周期,如全方位生态支持提供多种库资源:驱动库、数学库、中间件、安全库、应用库,满足用户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需求。支持多任务操作系统和软硬件开发工具,确保开发流程流畅。兼容主流 IDE 工具链:KEIL、IAR、Eclipse,方便用户使用熟悉的开发环境。

此外,G32R501 EVAL 评估板可用于完整功能演示和初步方案验证,帮助用户快速上手。而双电机调试板则为复杂的电机控制应用提供高效调试支持。EtherCAT 总线调试板能够满足工业通信领域的高性能总线协议调试需求。

同时,极海还推出了G32R501 400W EtherCAT总线型高压伺服控制器、一拖二微型逆变器、48V/50A双向电源以及低压无感双电机等单芯片量产级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各类工业系统对可靠性、续航、成本、运行速率等多方面要求,展现了其在工业领域的深厚应用潜力。

目前,边缘智能应用方兴未艾,极海半导体在G32R501实时控制MCU上,也针对AI和ML做了强化,Louis LU表示Cortex-M52集成Arm HeliumTM,显著的增强了高级数字信号处理(DSP)能力和机器学习(ML)应用性能,可帮助客户实现诸如AFCI光伏逆变器智能拉弧检测,工业设备预测性故障维护等应用。

展望未来,极海半导体还将针对服务器、通信电源、充电桩直流模块等商用电源领域,以及机器人、变频器等运动控制领域,推出成本更具竞争力的G32R502系列实时控制MCU;针对高性能应用需求,还将加强总线通讯外设和实时控制性能,推出G32R507系列实时控制MCU。相信本土MCU在与国际大厂竞争中,通过聚焦细分市场,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和高效服务响应,降低终端用户的学习成本才是取胜之道。

虽然目前在实时控制MCU领域,国际巨头依然占据大部分份额,但是随着本土芯片产品的迭代加速以及本地化优质用户服务的提升等,未来,本土实时控制MCU必然进一步蚕食国际巨头份额,并在中高端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加油!本土实时控制MCU!

注: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或部分摘录切割使用,否则我们将保留侵权追诉的权利

围观 9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6.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全球首款5GAdvancedFWA平台,具备终端侧AI增强的流量分类功能,边缘AI集成算力高达40TOPS,下行速率高达12.5Gbps

1.jpg

要点:

  • 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FWA)平台至尊版搭载高通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是全球首款5G Advanced FWA平台,提供最先进的超快无线移动宽带体验

  • 这款平台集成强大的AI功能以增强网络性能,并开启前所未有的网络边缘侧生成式AI创新时代。

  • 新一代FWA平台搭载强大的四核处理器、专用硬件加速、集成式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GNSS和三频Wi-Fi 7,并支持广泛的运营商中间件,这款平台现已上市。

巴塞罗那,202533——高通技术公司今日宣布推出高通跃龙 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平台至尊版,这是全球首款5G Advanced FWA平台。这款平台搭载高通® X85 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下行速率高达12.5Gbps,树立了5G宽带性能的全新标杆。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平台至尊版引入了全面的AI增强特性,集成强大的网络边缘侧AI协处理器,NPU处理能力高达40TOPS。这优化了跨5G宽带和Wi-Fi的无线连接,同时释放了生成式AI的强大能力,覆盖更多设备,实现更可靠、更协调的用户体验。

2.jpg

高通技术公司副总裁兼无线宽带与通信总经理Gautam Sheoran表示:“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平台至尊版是又一次技术突破,基于迄今为止超过5005G FWA设计,延续了高通打造先进平台以解决宽带行业最重大挑战的传统。这款平台以高通X85为核心,集成前所未有的AI和连接能力,提供超高速率以及超高可靠性和灵活性,且总成本低于有线宽带,最终实现无缝、智能的网络未来,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平台至尊版将推动FWA品类的新变革,支持长达14公里的5G毫米波远程通信性能、NTN卫星通信功能和双卡双通(DSDA),从而实现高性能聚合、高可靠性和远程管理。这款平台搭载具备专用网络加速功能的强大四核处理器,实现跨5G蜂窝网络、以太网和Wi-Fi网络的卓越性能

高通跃龙第四代固定无线接入平台至尊版现已上市并出货。欲获取详情,请访问产品页。欢迎各位参会者莅临位于MWC巴塞罗那3号展厅3E10的高通展台,参观展览展示并与高通代表进行交流。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坚持不懈地创新,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助力全球解决一系列最重大的挑战。依托公司40年来持续打造划时代突破性技术的领导力,我们提供一系列由领先的AI、高性能低功耗计算和无与伦比的连接所支持的丰富解决方案组合。我们的骁龙平台赋能非凡的消费者体验,而我们的高通跃龙产品助力企业和行业跃上新高度。我们携手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赋能下一代数字化转型,丰富人们的生活、改善企业业务并推动社会进步。在高通,我们用科技成就人人向前。

高通公司包括技术许可业务(QTL)和我们绝大部分的专利组合。高通技术公司(QTI)是高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子公司一起运营我们所有的工程、研发活动以及所有产品和服务业务,其中包括半导体业务QCT。骁龙和高通品牌产品是高通技术公司和/或其子公司的产品。高通专利技术由高通公司许可。

围观 22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为台湾无晶圆厂公司提供全面的防篡改解决方案

可定制模拟 IP 公司 Agile Analog 宣布成功向台湾一家大型无晶圆厂公司交付了全面的防篡改解决方案。Agile Analog团队交付了一系列高度可配置的多进程模拟安全IP,包括新型时钟攻击监视器(agileCAM)和增强型电压突变检测器(agileVGLITCH),以及数字温度传感器(agileTSENSE_D)和红外跌落检测器(agileIRDROP),以便为数据中心应用提供先进的篡改检测和预防功能。

根据产品营销副总裁 Chris Morrison 的说法: “在 Agile Analog,我们的可定制模拟防篡改 IP 在安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的定时、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监测可疑行为来检测潜在的安全攻击,由于全球安全威胁日益严重,这些传感器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客户要求满足最新的安全标准(包括 FIPS140-3 Level 3 和 Common Criteria EAL 6+),这也刺激了市场需求。我们拥有新颖的技术,可以帮助客户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威胁,并根据他们的具体需求提供全面的防篡改解决方案。“

莫里森继续说道: “我们很高兴能为这家客户提供意义深远的防篡改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我们的新型时钟攻击监控器。关注篡改检测和预防是许多人关心的关键问题。我们高度可配置的模拟 IP 在市场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让公司有机会获得符合其所选工艺规格的安全 IP。“

Agile Analog 公司总部位于英国剑桥,采用全新的方法,自动创建模拟 IP,以满足客户的精确要求,适用于任何代工厂和任何工艺。这些经过数字封装和全面验证的数据转换、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监控、安全和始终在线 IP 解决方案可以无缝集成到任何 SoC 设计中。有大量的使用案例,包括 HPC(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安全。

该防篡改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可定制的多进程模拟 IP:

  • agileCAM: 这种基于混合信号环形振荡器的新型时钟攻击监视器,旨在检测涉及时钟频率变化、时钟保持和时钟闪烁错误的时钟攻击。它提供频率测量和可编程报警阈值。

  • agileVGLITCH:这款增强型电压闪变检测器可防止电压侧信道攻击(SCA)和篡改,具有可编程闪变阈值级别,并能以纳秒级分辨率检测闪变。

  • agileTSENSE_D:这是一款集成数字转换器的温度传感器,可提供数字输出。与同类解决方案相比,Agile Analog 独特的温度传感器架构能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的精度。温度传感器对于检测安全攻击和优化功耗、性能和面积(PPA)至关重要。

  • agileIRDROP:该红外跌落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电源失电或攻击。它由电压基准和比较器组成,可设置不同的阈值水平进行多级检测。

这些可定制的模拟 IP 产品可提供全面的防篡改解决方案,监控设备的电源、时钟和温度,以发现安全攻击迹象。

了解更多

要了解使用时钟攻击监视器的好处,请查看我们关于利用模拟 IP 防范时钟攻击威胁的博文。

要了解电压闪变检测器如何帮助应对电压侧信道攻击,请查看我们关于利用模拟 IP 防范侧信道攻击的博文。

关于 Agile Analog

Agile Analog 通过其创新的高可配置多进程模拟 IP 技术 Composa™ 改变着模拟 IP 的世界。Agile Analog 公司总部位于英国剑桥,在全球拥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公司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可以自动生成符合客户确切规格的模拟 IP,适用于任何代工厂和任何工艺,从传统节点一直到前沿技术。

公司为数据转换、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监控、安全和始终在线 IP 提供各种新型模拟 IP 和子系统,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安全。经过数字封装和验证的解决方案可以无缝集成,大大降低了复杂性、时间和成本,有助于加快半导体设计的创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agileanalog.com


围观 20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3.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IPC 教育基金会还颁发了学生奖学金

2025 年 IPC APEX EXPO 最佳技术会议论文已经选出。通过IPC APEX EXPO技术会议程序委员会(TPC)成员的投票程序,国际论文作者将在3月18日星期二的展会开幕式上受到表彰。

“技术会议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斯坦-拉克(Stan Rak)说:"技术会议程序委员会绝对致力于为技术会议提供最高质量的内容。“今年评选出的最佳会议论文、NextGen 论文和最佳学生研究论文都体现了这一质量承诺。在 IPC APEX EXPO 25 周年之际,我们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向所有论文投稿者表示感谢。 

获得最佳会议类最高荣誉的获奖论文是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的 Lothar Henneken 博士撰写的论文 “印刷电路板外层电子材料的高压温湿度偏差测试 - 循环研究及其他”。这篇论文将于 3 月 18 日在技术会议分会 1 上发表。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取放过程中实时剔除缺陷元件的方法",由 Cybord 公司的 Eyal Weiss 博士撰写。该论文将在 3 月 18 日举行的技术大会第 3 单元中发表。

“测量 BGA 热翘曲的替代方法",作者:Neil Hubble,Akrometrix。共同作者:Chris Gastaldo,Akrometrix: Chris Gastaldo,Akrometrix。该论文将在 3 月 18 日举行的第 5 技术会议上发表。

NextGen 最佳论文奖授予

“通过联合学习改进 THT-AOI 图像分类: 埃尔兰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的 Ben Rachinger 撰写的 “Improving THT-AOI Image Classification through Federated Learning: A Study on Model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Stability under Various Data Distributions”。合著者 Nils Thielen、Sven Meier、Prof. Dr.-Ing. Jörg Franke、Prof. Dr.-Ing Florian Risch,埃尔兰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工厂自动化与生产系统研究所。该论文将于 3 月 19 日在第 26 技术会议上发表。

最佳学生论文(及奖学金)授予

博伊西州立大学美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 Attila Rektor 撰写的论文 “激光诱导石墨烯上的化学电解铜多组分系统产生的柔性混合电子器件”。共同作者:Josh Eixenberger 博士 博伊西州立大学 Josh Eixenberger 博士;博伊西州立大学 Tony Vayalil Varghese 博士;博伊西州立大学 Brian Cummings;博伊西州立大学、国际科学应用公司 Michael Curtis;博伊西州立大学 Nicholas McKibben 博士;国际科学应用公司 John Timler 博士;博伊西州立大学、爱达荷国家实验室 David Estrada 教授。本文将在 3 月 19 日举行的第 23 次技术会议上发表。

所有技术会议论文的评估标准包括技术内容、原创性、用于推导结论的测试程序和数据、插图质量、写作的清晰度和专业性以及对行业的价值。

如需注册参加2025年IPC APEX EXPO,或了解有关专业发展课程、展览、主题演讲、交流活动等所有活动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PCAPEXEXPO.org

关于 IPC

IPC (www.IPC.org) 是一家全球性行业协会,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班诺克本,致力于为其 3,200 多家会员公司提供卓越的竞争力和财务成功,这些公司代表了电子行业的方方面面,包括设计、印制板制造、先进封装、电子组装和测试。作为一个以会员为导向的组织,同时也是行业标准、培训、市场研究和公共政策倡导的主要来源,IPC 支持各种计划,以满足约 2 万亿美元的全球电子行业的需求。


围观 2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2.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Supermicro推动圣何塞蓬勃发展的科技市场的创新、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2025年3月3日 -- Supermicro, Inc.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人工智能、云、存储和5G/Edge的整体IT解决方案提供商。该公司正在推进重大业务扩张,宣布计划在硅谷建设第三个园区。第一座建筑将超过30万平方英尺,但建成后的第三个园区预计将达到近300万平方英尺。 在市长的支持下,此次扩张将巩固Supermicro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加速数据中心和客户的液冷和Data Cent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 ,同时为当地人才创造新就业和新机遇。总部设在美国的Supermicro是领先的IT制造商。

Supermicro的圣何塞扩建项目

Supermicro的圣何塞扩建项目

Supermicr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arles Liang 说:"我们很高兴能够扩大在硅谷的业务。随着人工智能工厂变得越来越普遍,液冷数据中心对于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至关重要。我们预计,多达30%的新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解决方案。为支持支持大量订单,Supermicro目前每月可以交付5000个风冷机架或2000个液冷机架。此次扩张是我们在创新、劳动力投资、质量、部署时间 (TTD)、在线时间 (TTO) 服务和技术进步愿景方面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此处了解有关Supermicro构建块液冷解决方案的更多信息。

"Supermicro落户此地让我们很自豪,Supermicro是推动人工智能革命的发展最快、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之一,拥有近3000名当地员工,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圣何塞市长Matt Mahan表示,"通过此计划扩张,Supermicro将帮助圣何塞重新定义'美国制造',并创造新的高薪的就业机会从而推动我们的经济。"

此新开发项目预计将在多个领域创造数百个新工作岗位,包括工程、生产和公司职位。Supermicro正在为人工智能工厂和HPC市场开发构建块液冷解决方案,这将通过减少碳足迹来提高数据中心效率,并通过逐步降低用电量来节省运营成本。  

"PG&E很高兴支持Supermicro在硅谷的持续扩张。"PG&E南湾和中央海岸地区副总裁Teresa Alvarado表示,"通过我们在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方面的持续投资,PG&E有望提供可靠和可持续的电力,以满足科技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Supermicro继续与数据中心运营商密切合作,从而借助适当的服务器技术满足要求严格的工作负载。凭借Supermicro对推进技术、增强人才能力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坚定承诺,新园区建设定于2025年开始。

关于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upermicr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CI)是应用优化整体IT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军企业。Supermicro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成立并运营,致力于为企业、云、 AI和5G Telco/Edge IT基础设施提供率先进入市场的创新。我们是服务器、AI、存储、物联网、交换机系统、软件和支持服务的整体 IT 解决方案制造商。Supermicro的主板、电源和机箱设计专业知识进一步推动了我们的开发和生产,为我们的全球客户实现了从云到边缘的下一代创新。我们的产品均在公司内部(包括美国、亚洲和荷兰)完成设计和制造,通过全球运营实现规模和效益,从而优化总体拥有成本(TCO),并能够(通过绿色计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获奖无数的Server Building Block Solutions®通过我们灵活可重复使用的构建块,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可选系统产品系列,用于优化其确切的工作负载和应用。这些构建块支持全系列外形规格、处理器、内存、GPU、存储、网络、电源和冷却解决方案(空调、自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

稿源:美通社

围观 34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40.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使用该套“免开发固件方案”可将开发周期从三个月缩短到14

全球领先的软件定义系统级芯片(SoC)开发商XMOS宣布:公司已推出了“免开发固件方案”,可实现中高端音频解决方案的0代码开发。与传统的开发流程相比, XMOS XU316免开发固件方案”可将开发周期从典型的3~6个月缩短到最快14天及以下。该方案可快速适配各种数字接口(USB,光纤同轴、I2S) 的应用,包括了Hi-Fi解码器、耳放、功放、音箱以及流媒体播放器等高端音频产品。

该方案的系统架构性创新是把所有跟XMOS相关的音频功能进行打包,整合到固件里并针对该方案还同步推出了配套的相关硬件:由XMOS的增值分销商“飞腾云科技”开发的XU316 Hi-Fi多路音频解码器评估板 以及“XU316多路音频解码器模组” 。这样,开发者在使用核心板及其搭载的免开发固件时,只需通过MCUXU316进行配置,无需再烦恼于各种复杂的音频功能开发,即可完成个性化的系统产品设计。

图片1—免开发固件方案架构图_XMOS.png

XMOS XU316 ZeroCode免开发固件方案架构图

集成在固件里的功能都经过了市场验证,如USB输入、光纤同轴输入(SPDIF-In)ASRC采样率转换、HID通信功能、高码率的音频格式(DSD512 PCM768)MQA(用户需先获得授权)等。这些功能都拥有很高的方案成熟度,同时XMOS及其伙伴还在持续维护和扩展相应的功能,如空间音频、AI降噪等。

图片2—XU316 Hi-Fi多路音频解码器评估板_XMOS.jpg

XU316 Hi-Fi多路音频解码器评估板

“小批量、多样化和短周期已经成为了中高端音频市场和行业的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趋势,采用低代码甚至0代码来快速完成音频系统设计,可以帮助开发者将核心资源放在各种定制化的场景需求及性能指标上,使音频行业内的企业能够以更低的开发成本和更多的创新功能来满足产品需求,”XMOS亚太区市场和销售负责人牟涛说道。“采用XMOS的免开发固件方案,可将中高端音频的开发门槛显著降低,并将开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14天。”

图片3—XU316多路音频解码器模组_XMOS.jpg

XU316多路音频解码器模组

XMOS的“免开发固件方案”已经得到先导性客户的采用,经过了市场的验证并大幅降低了音频工程师的工作负担。近期XMOS也会发布专门的技术文章,讲解如何使用XMOS的“免开发固件方案”进行音频系统开发,欢迎持续关注。如果您对XMOS的“免开发固件方案”感兴趣,希望了解相关信息(方案介绍、开发案例以及开发板、模组等),请发邮件到:ThomasMu@xmos.com

欢迎访问X316 ZeroCode免开发固件方案资料库

关于XMOS

作为一家匠心独到的半导体科技企业,XMOS一直站在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前沿,致力于满足市场对灵活计算不断演进的需求。XMOS开发和提供了集AI、控制、DSPIO于一颗芯片的平台化SoC,让各行各业的客户能够仅用软件编程的方式,自己就能定义和实现高性能、高确定性和智能化的软件定义SoC,使客户和伙伴的工程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创造性,同时其解决方案还能够更完美地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等重要支柱性领域。更多详情,请访问:www.xmos.com

希望进一步了解XMOS的音频解决方案,请发邮件到:WilsonXiao@xmos.com

围观 46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39.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人工智能、零知识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有机结合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变革前沿。 通过将Zeko的零知识协议与Shinkai的人工智能代理以及Lumina的去中心化交换功能相结合,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复杂的、保护隐私的自动交易工作流程,从而重新定义区块链的计算效率和数据保护。

人工智能、零知识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有机结合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变革前沿。 通过将Zeko的零知识协议与Shinkai的人工智能代理以及Lumina的去中心化交换功能相结合,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复杂的、保护隐私的自动交易工作流程,从而重新定义区块链的计算效率和数据保护。

人工智能、零知识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有机结合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变革前沿。 通过将Zeko的零知识协议与Shinkai的人工智能代理以及Lumina的去中心化交换功能相结合,开发人员可以创建复杂的、保护隐私的自动交易工作流程,从而重新定义区块链的计算效率和数据保护。

新的去中心化人工智能用例

Zeko(https://zeko.io/)欣然宣布推出ZekoAI,该全新平台与Shinkai(https://www.shinkai.com/)合作开发,能够以编程方式创建去中心化人工智能代理。 这种集成为开发人员和公司提供了显著优势,构建了由零知识技术驱动的分散式自主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通过执行私密计算并生成可验证的证据,系统实现了在机密性和透明度之间的最佳平衡。 链下处理大大降低了计算开销和成本,而零知识证明则确保了独立方验证的便捷度。

Shinkai构建的人工智能代理引入了一层自适应智能功能,它可以动态优化工作流程,评估市场状况,并在最少的人为干预下执行策略。 与Lumina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https://luminadex.com/)的初步整合为更复杂的人工智能金融业务开辟了可能性,包括:

  • 先进的算法交易策略

  • 流动性准备金优化

  • 跨协议资产管理

  • 复杂的金融工具交互

  • 在集中式交易中执行链下限价订单

  • 新的无担保信贷和信誉协议

结论

Zeko的零知识技术、Shinkai AI代理和Lumina的交换基础设施的结合代表了区块链范式的重大进步。

开发人员和金融工程师正处于区块链计算新时代的边缘,意味着需要优先考虑隐私、智能、可验证的完整性和自动化。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分散式人工智能工作流程将采用越来越复杂的方法。

稿源:美通社

围观 1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37.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
winniewei的头像
winniewei

日前,爱立信以"迈入未至之境"为主题,亮相2025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5)。展会期间,爱立信设立"Industry Leadership –行业引领"、"Business Evolution – 商业创新"、"Network Evolution – 网络演进"三大区域,全面展示爱立信先进的软硬件新品、解决方案,与产业伙伴共同打造的创新业务、丰富的企业与消费者用例,以及关于未来网络演进的探索与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当前通信产业发展的瓶颈,以及拥抱革命性先进技术的刚需,此次MWC期间,爱立信在专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倾力产业合作生态的建设。"合作向新,众行致远",爱立信的展台云集了来自全球的100多家合作伙伴,将整个展馆打造成了一个合作、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空间,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未来网络的演进。

Industry Leadership  行业引领:构建开放生态,引领行业变革 

在"行业引领"展区,爱立信聚焦行业愿景与生态共建,展示了其联合全球伙伴推动网络能力开放、深度赋能垂直行业与消费者业务数字化变革的创新与实践成果。

作为展区的核心亮点,爱立信在此区域重点推介了与12家头部运营商联合成立的Aduna合资公司的最新成果与进展。Aduna旨在整合全球运营商网络API,推进网络能力商业化的进程,为运营商开辟了从"连接管道"到"能力开放平台"的转型路径。在首期合作的12家运营商基础上,Aduna近期还吸引了KDDI等新成员加入,并将整合Infobip、Sinch等通讯巨头的技术能力。

同时,爱立信通过场景化案例,呈现了5G技术对工业、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赋能,比如,以捷豹路虎工厂为蓝本的模拟产线,展示了企业专网、数字孪生、5G连接工人等应用;AI视觉技术在医院仓储场景中的自动分拣应用;Cradlepoint X20企业路由器为中小企业提供切片与GenAI赋能的云管集成能力的用例;以及公共安全领域中基于Vonage API开发的危险驾驶预警系统等。

展区内,一辆"未来通勤火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通过AR眼镜,参观者可体验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无缝连接场景。与会者还可以看到爱立信联合Meta、Xreal、苹果等厂商,展示的雷朋AI交互眼镜、轻便AR设备及Vision Pro高清头显等探讨XR技术在娱乐、导航等场景下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爱立信在现场通过一面"旋转案例墙",呈现了覆盖净零排放、能耗优化等领域的100个可持续发展实践。

Business Evolution  商业创新:解锁运营商增长密码 

在"商业创新"展区,爱立信主要聚焦运营商的业务创新与5G商业价值释放,展示了从差异化服务到任务关键型网络的未来商业蓝图,通过众多案例和思路为运营商增长提供启发。众多合作伙伴如Singtel、T-Mobile、英伟达等参与了展示。

爱立信正在通过开放API帮助运营商将网络能力转化为可计价服务。在展区上,德国电信(DT)展示了网络API的行业调用模式,而新加坡电信(Singtel)则通过场景化服务优化,验证了差异化体验带来的用户付费溢价。

展区内,爱立信与英伟达合作的"虚拟汽车销售方案"成为焦点。通过Omniverse平台渲染高精度汽车模型,结合苹果眼镜与爱立信网络API,该方案可快速移植至全球4S店,推动汽车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此外,索尼5G直播、企业虚拟蜂窝网络(EVCN)等案例,展现了爱立信在文娱、IT等领域的跨界整合能力。

在紧急救援、铁路调度、电网管理等场景中,5G的高可靠性与低时延成为刚需。爱立信通过"物理沙盘+数字投影"的沉浸式演示,展现了任务关键型网络赋能社会基础设施的多种场景,不仅模拟了火警、医警跨部门协同救援流程,还展示了5G在低空数字空域(Sky项目)和铁路、电力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此外,爱立信还展示了如何聚焦工厂、体育场馆等可控区域,通过定制化网络提升用户体验与运营商收入。例如,在演唱会现场部署动态网络切片,优先保障VIP观众的高清直播需求,为运营商开辟全新收入来源。

Network Evolution  网络演进:用高性能可编程定义未来 

在"网络演进"展区,围绕"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爱立信展示了近期发布的最新网络软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自智网络,差异化连接,网络API,以及前瞻性的6G预研等内容。

在现场,以"Art meets Science"为理念的爱立信全新无线产品家族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新近推出的产品兼顾性能与美学的双重特质,不仅设计精美,在技术内核上也极具艺术化。例如,在产品中应用了宽频氮化镓功放、小型化且低损耗的滤波器技术;而爱立信的自然散热(被动式散热)技术也极具竞争力,V翅散热技术模拟飞行器的构造设计散热翅片,使散热更加顺畅。

MWC上,爱立信还通过搭建塔杆,对实际部署进行了真实模拟,以便更直观地向运营商展示真实的部署情况。另一方面,该区域还设置了全方位360度的展示,观众可以全面了解基站各方面的性能。而在5G-A区域,爱立信采用了独特的展示方式,通过玻璃投影的隧道,让观众沉浸式体验5G-A各方面软件的增强功能,感受5G-A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

现场展出的Air 3266是一款超薄设计的宽带TDD Massive MIMO无线产品,搭载了最新的爱立信硅芯科技(Ericsson Silicon),输出功率为400W。在降低多达30%的能耗,并减少多达50%隐含碳足迹的同时,AIR 3266可提升频谱效率和上行链路性能。而AIR 3285作为一款双频FDD Massive MIMO,重量仅30公斤,同类产品中最轻,上行链路容量提升高达4倍。

同时,爱立信在现场还展示了一系列差异化连接,AI赋能与意图驱动的应用与实践:

  • 其中,无线网络自智平台(EIAP)主要负责管理整个rApp的全生命周期。例如,当各个rApp之间出现冲突时,EIAP平台能够通过相应机制避免冲突。在该平台上,爱立信展示了已开发的rApp以及所使用的8种先进的AI算法,如图神经网络算法等。

  • 同时,爱立信借助运营商例如T-Mobile的众多案例,通过在物理沙盘上叠加数字影像的方式,展示了如何保证各种不同类型的差异化连接,以及网络的编排工作。

  • 此外,该区域还详细解释了"Intent(意图)"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AI赋能意图。在现场,马来西亚运营商DNB在现场分享了其屡获殊荣的基于意图的运维实践——将业务需求直接转化为网络配置,实现了"所想即所得"的效果。此外,展区内也呈现了核心网和传输网的相关内容。

在6G展区,爱立信通过"空间感知立方体"演示了空间感知技术,结合网络定位与通感一体(ISAC),为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城市铺路。同时,与三方终端互操作的厘米波6G测试床以及光子集成Radio的展示,呈现了未来网络的技术潜力。

结语:以开放生态叩响未来之门

爱立信在MWC25的展示,不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集中呈现,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网络角色"的深度思辨。通过赋能行业、革新商业模式、重构网络,爱立信正与全球伙伴共同绘制一幅未来网络的新蓝图。正如其主题"迈入未至之境"所喻,这场变革的终点并非某项技术,而是一个无限协作、持续进化的移动引领的智能世界。

关于爱立信

爱立信的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每天为数十亿人提供连接。近150年来,我们一直是通信技术的开拓者。我们致力于为运营商和企业提供移动通信和连接解决方案。我们与客户和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将未来的数字世界变为现实。更多信息请访问www.ericsson.com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爱立信中国官方微信号:Ericssonchina

稿源:美通社

围观 48
评论 0
路径: /content/2025/100589135.html
链接: 视图
角色: editor